KR5e0026 洞玄靈寶玄門大義-- (master)


[000-001a]
洞玄靈寳玄門大義儀二
   正義第一
夫十二部經者蓋是通三乘之妙典貫七部
之鴻規尋之者知真玩之者悟理出生死之
津梁入大道之途逕者也故正一經云三乘
所修各十二部
   釋名第二
夫十二部義通於三乘今就次乘爲釋餘例
可知十二部者第一本文第二神符第三玉
訣第四靈圖第五譜録第六戒律第七威儀
[000-001b]
第八方法第九衆術第十記傳第十一讚誦
第十二表奏言本文者即三元八會之書長
行原起之說其例是也真迹紫微夫人云三
元八會之書太極高真所用本者始也根也
是經教之始文字之根又爲得理之原萬法
之本文者分也理也既能分辨二儀又能分
列法相既能理於萬事又能表詮至理如木
有文亦名爲理也又名真文者十二義通三
乘真文教主中洞非通義也神符者即龍章
鳳篆之文靈迹符書之字是也神以不測爲
[000-002a]
義符以符契爲名謂此靈迹神用無方利益
衆生信若符契玉訣者如河上釋注之文玉
訣解金書之例是也玉名無染訣語疑謂决
定了知更無疑染靈圖者如含景五帝之象
圖局三一之形其例是也靈妙也圖度也謂
度寫妙形傳流下世譜録者如生神所述三
君本行所陳五帝其例是也譜緒也録記也
謂緒記聖人以爲教法亦是緒其源起使物
録持也戒律者如六情十惡之例是也戒者
解也界也止也能解衆惡之縛能分善惡之
[000-002b]
界防止諸惡也律者率也直也慄也率計罪
愆直而不枉使懼慄也威儀者如齋法典式
請經軌儀之例是也威是儼嶷可畏儀是軌
式所宜亦是曲從物宜爲威法也方法者如
存三守一制魄拘魂之例是也方者方所法
者節度修行治身有方所節度也衆術者如
變丹鍊石化形隱景之例是也衆多也術道
也爲趣至極之聖道也記傳者如道君本業
皇人往行之例是也記誌也傳傳也謂記誌
本業傳示學人讚頌者如五真頌九天舊章
[000-003a]
之例是也讚以表事頌以歌德故詩云頌者
美盛德之形容亦曰偈頌也偈頌者以四字
五字爲句也表奏者如六齋啓願三會謁請
之例是也表明也奏凑也謂表明心事上凑
大道通言部者以部類爲義亦以部别其義
類以相從也無方釋義十二玄通制别意如
前解然十二部内唯本文有通相别相以十
二部皆是文字爲得理之本文猶是經之異
名十二既通名爲經是通相本文也於通相
文内别出一部是五篇真文有生天立地之
[000-003b]
能是一切法本爲别相本文也不可言十二
部是玉訣别出一部是别相玉訣也餘部例
然其又有長行爲偈本稱本文者餘二乘經
望此可知
   岀體第三
十二部經通皆以文爲體名味往尋自有全
以文爲名者自有全以詮理爲名者自有文
理合爲名者有四部但以文名别體即是本
文神偈符頌靈圖等也按此四名無的明義
但以文爲其體靈圖乃不是文既言象相類
[000-004a]
亦從文攝次有四部全以詮理之名别體即
是威儀譜録記傳表奏等也威儀是容上之
法譜録是祖繫之源記傳序其功名表奏啓
其心迹故皆就理事工能爲體也次有四部
通以文理之名别體即是戒律玉訣方法衆
術等也戒律則通心與教戒是心善亦通戒
勑律是言語銓量亦通心之秉直也玉訣即
道事理解玉訣文之理事方也詣事處法該
文理術通經術故爲文衆智數故爲理也
   明同異第四
[000-004b]
體同異者有四句一者異二者同三者亦同
亦異四者非同非異異句者此十二部並得
異體四文體别故不得同八工義殊數自成
異然八工不離四文而言十二異體者有二
義故然一者自有四文無八工能二者玄望
若以工能在一文中則與三文異體若在三
文中則與一文異體故皆得不同也同句者
十二部無離通相本文皆同體也亦同亦異
句者有别相本文有通相本文别相本文即
是一千一百九字爲體其二百五十六字意
[000-005a]
觀似與譜録記傳讚頌同體其六十三字與
衆術同體其一百二十二字無注解者是所
未詳通相本文者即是長存之經爲偈本之
本文也此與八工體同三文體異也神符有
得與玉訣同體何者若玉訣變此符字爲隸
者此符與玉訣同體若不變字形雖解符義
不得同體餘例可知望解注靈圖則並非同
體非同非異者文學相空無可論同異也曲
論如此大意者同則皆是文異則十二文事
合故亦異同不可定故非同非異也
[000-005b]
   明次第第五
本文是生法之本數自居前既生之後須即
扶養故次辨神符八會雲篆三元玉字若不
諳鍊豈能致益故須玉訣釋其理事也衆生
闇鈍直聞聲教不能悟解故立圖像助以表
明聖功既顯若不是其祖宗物情容言假僞
故須顯其譜録也此之五條生物義足將欲
輔成必須鑒戒惡法交弊宜前防止故有戒
律既捨俗入道出家受戒簉於師寳須善容
儀故次明威儀也又前乃防惡宿罪未除故
[000-006a]
須修齋軌儀悔三生惡也儀容既善宿根已
淨須進學方學理期真當假道術道術之妙
顯乎記傳論其習學以次相從也亦是學工
既著名傳竹帛故次記傳始自生物終乎行
成皆可嘉稱故次有讚頌又前諸言教多是
長行散說今論讚頌即是句偈結辭既功滿
德成故須表申靈府如齋訖言功之例故申
奏也又前十二部明出世之行後之表奏祛
世間之灾如三元塗炭子午請命之流皆關
表也
[000-006b]
   詳釋第六
即爲十二重一釋本文前就洞玄爲釋若具
足爲言名空釋赤書景皇真文聖應唯是一
文之經隨五帝所當開爲五篇帝之與篇各
有名字出真文上卷東方安寳華林青靈始
老帝君名靈威仰所掌真文名曰生神寳真
洞玄章一名東山神呪八威策文南方梵寳
昌陽丹靈真老帝君名赤熛弩所掌真文名
曰南雲通天寳衿一名九天神呪一名赤帝
八威策文中央玉寳元靈元老帝君名含樞
[000-007a]
紐所掌真文名曰寳劫洞清九天靈書一名
黄帝靈威策文西方七寳金門皓靈皇老帝
君名耀伯寳所掌真文名曰金真寳明洞微
篇一名西山神呪一名八威召龍文北方洞
隂朔單鬱絶五靈玄老帝君名協光紀所掌
真文名曰元神生真寳明文一名北山神呪
一名八威制天文五老玉篇皆空洞自然之
文也委釋此文如彼流本文大意正是天書
今汎論古今變文凡有六種一者隂陽初分
有三元五德八會之炁以成飛天之書後撰
[000-007b]
爲八龍雲篆明光之章陸先生解三才謂之
三元三元既立五行咸具以五行爲位三五
合和謂之八會爲衆書之原又有八龍雲篆
明光之章自然飛玄之炁結空成文字方一
丈肇於未天之内生立一切也按真迹紫微
夫人說三元八會建文章之祖八龍雲篆是
其根宗所起有書之始而先生云八會是三
才五行便在既判之後赤書又云靈寳赤書
五篇真文出於元始之先即此而論三元應
非三才五德非五行也此正應是三寳丈人
[000-008a]
之三炁耳有五德故九天生神章云天地萬
物自非三元所育九炁所導莫能生也又曰
三炁爲天地之尊九炁爲萬物之根故知三
元在天地未開三才未生之前也一家同宋
法師八會只是三元五德三元者一曰混洞
太無元高上玉虚之炁二曰赤混太無元無
上紫虚之炁三曰㝠寂玄通元無上清虚之
炁五德者所本有三即隂陽和隂有少隂太
隂陽有少陽太陽就和中之和五德也篆者
撰集雲書謂之雲篆此即三元八會之文八
[000-008b]
龍雲篆之章皆是天書三元八會則五文八
字之例是也雲篆明光則五符五勝之例是
也八會本文凡一千一百九字其五篇真文
合六百六十八字是三才之元根生天立地
開化人神萬物所由故云有天道地道神道
人道此之謂也玉訣云修用此法五篇皆分
字數各有四條一者主召九天上帝校神仙
圖籙求仙致真之法二者主召天宿星官正
天分度保國寧民之道三者攝制酆都六天
内音天有八字之氣四者勑命水帝制召龍
[000-009a]
魚也其諸天内音天有八字三十二天合二
百五十六字論諸天度數期會大聖真仙名
諱位號所治宫府臺城處所神仙變化升降
品次衆魔種類人鬼生死轉輪因縁其六十
三字是五方元精名號服御求仙練神化形
白日升空之法餘一百二十二字闕無音解
二者演八會爲龍鳳之文謂之地音地書此
下皆玄聖所述以寫天文也三者軒轅之時
蒼頡傍龍鳳之勢採鳥跡爲古文以代結繩
即體也四者周時史籀音/宙變古文爲大篆五
[000-009b]
者秦時李斯變大篆爲小篆六者秦後程邈
變小篆爲隸書有云漢謂隸書曰佐書此乃
程邈獄中所造出捉徒隸故以隸爲名此即
爲六也就第二中又有雲篆明光之章爲順
形梵書文别爲六十四種播於三十六天令
經書相傳皆以隸字解天書相離而行也
   釋本文第
初傳古文者有邯鄲淳又有八體一曰大篆
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
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王莽時使司徒
[000-010a]
甄酆校定文字復有六書一曰古文孔子壁
中書二曰竒字古之異者三曰篆書四曰佐
書即隸書也五曰縁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鳥
篆所以書幡也蒼頡始書已應有筆詩云彤
管則是筆者也而言蒙恬造筆者恬爲秦將
三世有名制筆精能獨擅竒名也漢和帝時
蔡倫始造紙爾前唯書簡牒牒者詮牒語事
也簡者在簡略恐是文字不繁也但知本是
天書金簡餘地書已下八體六文皆從真出
外學者自更詳之又未知何時書於此經在
[000-010b]
紙作卷今謂劫初己自有筆太真所書何容
無紙及以八體六文等耶以而尊造化具一
切法故也後人承用自有前後耳
   釋神符第二
一切萬法莫不以精炁爲用故二儀三景皆
以精炁行乎其中萬物既有亦以精炁行乎
其中也是則五行六物莫不有精炁者也以
道之精炁布之簡墨會物之精炁以却邪僞
輔正真召會群靈制御生死保持劫運安鎮
五方然此符字本於結空太真仰寫天文分
[000-011a]
置方位區别圖像符書之異符者通取雲物
日辰之勢書者别析音句銓量之㫖圖者書
取靈變之狀然符中有書參八圖像書中有
圖形聲並用故有八體六文更相顯發六文
者一曰象形日月是也二曰指事上下是也
三曰形聲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武信是也五
曰轉注考老是也六曰假借令長是也八體
者一曰天書八會是也二曰神書雲篆是也
三曰地書龍鳳之象四曰内書龜龍魚爲所
吐五曰外書鱗甲羽毛所𡕀音載六曰鬼書
[000-011b]
雜體微末七曰夏書模範雲篆八曰戎夷書
類於昆蟲此六文八體或今字同古或古字
同符更相加減共成一法合爲一用故同異
無定也而三洞經中符有作今字者此以古
文尚書中有與今字同者耳
   釋玉訣第三
此别有經二卷太上道君於南丹洞陽上觀
爲學士王龍賜說此靈文玉字之訣但未知
定是何代所注學者尋之又說諸修行符圖
五方思存禳灾等法正是解訣八會之文而
[000-012a]
就本文理中復有明理如解真文中更明感
通之理定志又出思微之義事中復有事如
玉訣中復明傳經及盟授威儀之事然訣中
凡有解訣皆通謂之玉訣也
   釋靈圖第四
圖書之作俱出形聲至於玄聖著述各有功
用圖以傳有書以傳無無者言之與理無有
形迹定志局等之例是也有者有形之與迹
八景及人鳥之例是也書圖亦可通於有無
以如前出思之也云或鎮藏五嶽以保劫運
[000-012b]
或宣被十方開化周普或祕之金格以示禁
重天文或藏之名山明會乃出或題之宫闕
隨行處所安或書之空林顯神通力用或行
之五國表縁所宜或及之三清辯升沈異域
或宣之上古拯物之迷或傳之下世哀物之
苦皆大慈之德隨病設方大哀之心赴縁說
法也
   釋譜録第五
如生神章前三寳君及本業道君自序宿世
根本之例是也録者條别神明位次名諱八
[000-013a]
景及内音之例是也譜者之爲用衆生或謂
生死之理倏然而有倏然而無如彼草木無
所縁起故述本宿因令其得悟録亦是條牒
名領以付學人令其領録存思以自防保舉
人身以升天也大洞所明即上皇玉録之例
是也
   釋戒律第六
戒法者即止惡也止者止惡心口爲誓不作
惡也戒之爲義又有詳略詳者太清道本無
量法門百二十九條老君及三元品戒百八
[000-013b]
十條觀身大戒三百條太一六十戒之例是
也略者道人三戒録生五戒祭酒八戒想爾
九戒智慧上品十戒明真科二十四戒之例
是也律者終出戒中無更别目多論罪報憲
法之科如天師老君玄都律女青等律是也
斯則戒主於因律主於果戒論防惡律論與
罪故也然或空中而下或口内傳授皆隨機
而作授受不同同如上品戒則弟子向東定
志戒則弟子向南金籙簡文則天尊北向若
東向者向陽位也依三元品戒則東方南方
[000-014a]
爲左官屬太陽西方北方爲右官屬太隂初
先謝罪求度故向太隂所以北向回禮十方
次請生求義故向太陽所以東向而受也定
志所明法師居南弟子向師幕側首向之以
理而推則法師居多向北與金籙同上品戒
弟子向東定志戒弟子向南此皆使弟子向
生氣也問生神章及二十四生圖法師向南
向北與此不類復何義耶答此經于時天尊
面命三天真人傳二十四生圖與道君命九
天司馬侍仙玉郞傳生神章與飛天神王飛
[000-014b]
天神王及道君于時北向請天尊使者銜天
尊命從天尊邊來仍授但是傳經簡異於授
戒不得爲例也
   釋威儀第七
三元本有威儀俯仰之格三千四百條龍漢
之後文多不備今所出有二百四十條此以
末世不堪故略不傳耳論齋功德者宋師舊
舉六條今家大明二種一者極道二者濟度
極道者洞神經云心齋坐忘極道矣濟度者
依經緫有三籙七品三籙者一者金籙齋上
[000-015a]
消天灾保鎮帝王二者玉籙齋救度人民請
福謝過三者黄籙齋下拔地獄九玄之苦七
品者一者三皇齋求仙保國二者自然齋修
真齊道三者上清齋升虚入妙四者指教齋
禳灾救疾五者塗炭齋悔過請命六者明真
齋拔幽夜之魂七者三元齋謝三官之罪此
等諸齋或一日一夜或三日三夜或七日七
夜具如儀軌其外又有六齋十直甲子庚申
八節本命百日千日等齋通用自然之法其
六齋月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也
[000-015b]
又有三長齋月即正月七月十月是也十直
者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
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曰三十日
是也八節所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
分立冬冬至其諸齋日等更不曲辯
   釋方法第八
舊云大略有九一者麤食二者蔬食三者節
食四者服精五者服芽六者服光七者服氣
八者元氣九者胎食麤食者麻麥也蔬食者
菜茄也節食者中食也服精者符水及丹英
[000-016a]
也服芽者五方雲芽也服光者日月七元三
光也服氣者六覺之氣天地四方之妙氣也
服元氣者一切禀三元之氣太和之精在于
太虚也胎食者我自所得元精之和爲胞胎
之元即清虚降四體之氣不復關外也麤食
止諸躭嗜蔬食節諸肥腴節食除煩濁服精
其身神體成英華服芽變爲芽服光化爲光
服六氣化爲六氣遊乎十方服元炁化爲元
氣與天地合體服胎氣反爲嬰童與道混合
爲一也此之變化運數改易不復待捨身而
[000-016b]
更受身往來生死也令意方法未必止是食
事其或是方藥或按摩等事可尋也
   釋衆術第九
無所不通大而論之略有五事一者思神存
真二者心齋坐忘三者步虚飛空四者餐吸
元氣五者導引三光此皆心氣相使而神道
㝠通論其變化凡有三種一者白日升天二
者尸解三者滅度形不灰也白日升天者功
成道備三萬六千神及三一帝一混合爲體
體成妙一故能與神俱遊即身而升天也又
[000-017a]
誦大洞經及人鳥山不須服御而得雲輿迎
者其身亦已化又上詣朱陵受鍊也二尸解
者如位業義明三滅度者如太一守尸或經
年歲尸還成人也
   釋記傳第十
記則追誌過去之事亦有傳記未來之事凡
聖神之體有二事一者自然二者學得也大
洞經者從死得生從生得道從道得仙從仙
得真從真得爲上清黄老君如三十九真二
十四帝百八十道君天尊上聖亦有自然妙
[000-017b]
氣應化所作亦有修習後成自然後學合爲
一也然此聖真階次萬品略言大意如位業
科其七真列紀道君等傳譜記傳也
   釋讚頌第十一
四言可象四時四氣五言以法五行五德七
言以法七元七曜此有本文讚頌如九天生
神之流以三洞飛玄之炁是本文讚頌也後
諸經中或有道君真人諸天讚頌此皆玄聖
所作共在經中凡天書玉字雖本出梵音至
於行教說經亦隨類得解如書真文本是三
[000-018a]
元八會梵天之音今以隷書又以此音譯傳
書則篆隸兩存譯則此顯而梵隱也及九天
生神章則本文不傳梵音不出但有隸字而
此音也至於内音玉字則有異同同者亦以
隸字傳篆書異者不以此音譯梵語故文單
複不可解也而天真皇人演之仍用大梵之
音而語此間即以此間之物合玄都之事故
知真聖之音音可以通施衆物也
   表奏第十二
此條正一偏多但一切萬機其迹各别故聖
[000-018b]
人垂法制之以事然道在人心而方須以表
奏者既未能㝠會則因事而顯事顯則心明
故盡其形迹也夫人心無質運之有境境淨
則心明心明則行潔行潔可以交神靈心明
可以會天道故登壇告盟憑章表奏啓心形
俱盡人神合會也章信科云輸物明信信道
捨財消灾散禍多名其要有三者賜與凡夫
爰及鳥獸蠕動蝖飛皆同布施二者供奉三
等崇飾三寳周給聖賢同曰供養
   明教第一以明三十六部之義
[000-019a]
三乘之中乘各有前十二部故合成三十六
部也論其相攝者一往大乘具有三十六部
中乘具二十四部小乘唯十二部何者以大
得兼小故也又大乘得學爲徧行也小不得
兼學大止十二中乘可知此遠論男内化門
意也用論三洞即是會前三乘入此一乘故
三洞大唯一乘耳而又約三洞開三欲示一
乘之内無所不包故自後明三亦示一三不
三三一不一不三正義也
問會三歸一三乘在不答元在不在若不在
[000-019b]
何所會若在何名會耶
   明行第二
有二經不同一者太玄都老子自然齋儀玄
經有三條一曰天經天真所修二曰地經洞
天所習三曰人經世間所行三境之法相通
而一一品曰三乘三乘之用各有十二條交
會相通緫曰三十六部十二條者一曰無爲
二曰有爲三曰無爲而有爲四曰有爲而無
爲五曰續愛六曰斷愛七曰不斷不續八曰
分段九曰無分段十曰知微十一曰知章十
[000-020a]
二曰通用當境而言亦曰十二部隱顯兼施
則有七十二部今謂此文所出前之三經經
自可是教後之十二意在行也二者正一所
明十二者一者心迹俱無爲二者心無爲迹
有爲三者心有爲迹無爲四者捨家處人間
五者携家入川澤六者出世與人隔絶七者
與世和光同塵八者斷欲斯斷九者不斷十
者遊空中十一者在地下十二者住天上三
乘皆有十二故成三十六都釋文意已在位
業義科但此兩經名味不同者亦當教自是
[000-020b]
一途之說耳但太玄所出多據於心正一所
明通論心迹但太玄十二中第八一事言分
段者事如涉迹又顯


洞玄靈寳玄門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