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78 玄品錄--張天雨 (master)


[002-001a]
玄品録卷之二當二
    句曲外史吴郡海昌張天雨集
   道隱
西漢
鄭樸字子眞隱居谷口玄靜守道履至德之
行與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
弗食成帝時大將軍王鳳以禮聘之竟不詘
而終楊子法言稱其耕於巖石之下不詘其
志而名震京師云漢中有祠
   道儒
[002-001b]
楊雄字子雲蜀郡成都人少貧好道博覽無
所不見默而好深湛之思清淨無爲少嗜慾
不汲汲於富貴不寂寂於貧賤不修廉隅以
徼名當世自有大度非聖哲之書不好也非
其意雖富貴不事也作太玄法言等書皆極
天人之指歸爲漢名儒蓋其學本於老氏賾
其書可見也如唯寂唯寞守德之宅爰清爰
靜遊神之廷太玄中藏心于淵美厥靈根測
曰藏心于淵神不外也皆入老氏之室者
   道品
[002-002a]
三茅君大君諱盈字叔申中君諱固字季偉
小君諱衷字思和咸陽南關人也大君生于
景帝中元五年丙申歲二弟於戊戌庚子歲
生大君年十八棄家辭親入恒山中讀道德
經周易傳精思求道復造西城感遇總眞王
君使主衣書圖籙遂得道爲總眞弟子還家
時年四十九能起死回生父母心異之事父
母至終喪停家凡五十三年中君景帝時察
孝廉元朔元年舉賢良拜五官郞政和二年
轉太子太傅元鳳元年拜破胡校尉武威太
[002-002b]
守小君少以節行著名隱華陰山武帝建元
三年舉方正不就徙梁國爲孝王上賔宣帝
地節二年遷洛陽令轉西城校尉上郡太守
元帝即位拜五更大夫轉西河太守中君時
爲執金吾並當之官鄉里祖送者數百人大
君對賔曰吾雖不作二千石卿相亦當有神
靈之職天帝見選補東嶽上卿霍林司命君
領拔學道總吴越生死之籍此亦上眞宗師
神官之要位也來年四月三日當昇舉諸君
能來顧如今日否若見省者亦不須有所損
[002-003a]
費自當有以相供待也至期果有迎官來下
乃與宗族辭决民謂鄉里子弟曰我今此去
權停江水之東句曲之山季偉思和雖見事
晚必能自悔釋官委禄以來求我言畢謝時
人而去蓋元帝初元五年丁丑君年一百二
歲矣二弟在官聞兄白日神仙各棄官還家
以永光五年壬午三月六日渡江求兄於東
山既見悲忻流涕君吿二弟曰悟何晚矣遂
授以神散靈方濟度俱成眞人而治句曲山
之洞金壇華陽之天遂號中君爲定録神君
[002-003b]
小君爲保命仙君皆天職也大君至哀帝元
壽二年庚申年一百四十五以是歲八月十
八日己酉受九錫玉册文遷任赤城玉洞之
府位爲司命上眞東嶽上卿太元眞人君吿
二弟曰吾今去便有局任不得數相往來要
當一年再過來於此山三月十八日十二月
二日期要吾師總眞君及南獄太虚赤眞人
遊盻於二弟之處也將可記識之有好道者
待我於是日自當料理之有以相教訓於未
悟於是二君留治茅山洞内立宫結搆於外
[002-004a]
將道著萬物流潤蒼生德加鳥獸各獲其情
神驗禍福罪惡必明内法既融外教坦平爾
乃風雨以時五禾熟成疾癘不起暴害不行
境無灾眚邑無賊兵時父老謳歌曰茅山連
金陵江湖據下流三神乗白鵠各治一山頭
召雨灌旱稻陸田亦復柔妻子咸保室使我
百無憂白鵠翔青天何時復來遊三君往曾
各乗白鵠集山之三處時人互有見者是以
發於歌詠矣乃復因鵠集之處分句曲之山
爲大茅君中茅君小茅君三山焉統而言之
[002-004b]
盡是句曲之一山耳無異名也
東漢
   道品
張陵道書諱/道陵字輔漢沛國封縣人生於餘杭
天目山本太學諸生博採五經晚乃嘆曰此
無益於年命遂學黄帝九鼎丹經丹成於繁
陽山又得隱書於嵩山石室時值中國紛亂
漢致陵遲知文道凋喪不足拯危佐世退隱
於餘杭者十年乃與弟子入蜀蜀之百姓翕
然奉事以師之專以廉恥慈愍化民不喜用
[002-005a]
刑罰有疾病者皆令自䟽平生罪過與神盟
以身死爲約故皆改惡從善開鹽泉以利百
姓驅逐大蛇戰鬼二十四敗爲二十四治爲
蜀人除害蓋備修制命山嶽衆神之術而功
德並著號爲天師偏得其道者弟子王長趙

   道隱
向長字子平河内朝歌人潜隱於家性尚中
和好道老易嘗讀易至損益卦喟然嘆曰吾
已知富不如貧貴不如賤但未知死何如生
[002-005b]
耳貧無資好事者更饋焉受之取足而反其
餘建武中男女嫁娶既畢勅斷家事肆意遊
於五嶽名山竟不知所終
   道化
逄萌字子慶北海都昌人聞王莽殺其子宇
謂友人曰三綱絶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
絓東都城門將家屬浮海客於遼東萌素陰
陽知莽將敗乃首戴瓦盎哭於市曰新乎新
乎因遂潜藏及光武即位乃之瑯琊勞山養
志修道人皆化其德連徵不起以壽終
[002-006a]
   道隱
嚴光字子陵會稽餘姚人也少有高名與光
武同遊學及光武即位光乃變姓名隱身不
見帝思其賢乃令以色物訪之後齊國上言
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帝疑其光乃備安
車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後至舍於比軍光
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撫光腹曰咄咄子陵不
可相助爲理耶光又眠不應良乆乃張目熟
視曰昔唐虞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
相迫乎帝曰我竟不能下汝耶於是昇輿嘆
[002-006b]
息而去復引光入論道舊故相對累日帝從
容問光曰朕何如昔時對曰陛下差增於往
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
星犯帝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嚴子陵共卧
耳其答司徒侯霸書有曰懷仁輔義天下悦
阿腴順㫖要領絶除諫議大夫不屈乃耕於
富春山後人名其釣處爲嚴陵瀨建武十七
年復特徵不至年八十終於家帝傷惜之
   道隱
梁鴻字伯鸞扶風平陵人家貧牧豕於上林
[002-007a]
苑中曾誤遺火延及他舍鴻悉以豕償之其
主猶以爲少鴻願以身居作後歸鄉里勢家
慕其高節多欲女之鴻並絶不娶同郡孟氏
有女狀肥醜而黑力舉石臼擇對不嫁年至
三十父母問其故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
鴻聞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屨織作筐緝績
之具及嫁始以裝飾入門七日而鴻不答妻
乃跪床下請曰竊聞夫子高誼簡斥數婦妾
亦偃蹇數夫矣今而見擇敢不請罪鴻曰吾
欲褐裘之人可與俱隱深山者爾衣綺縞傅
[002-007b]
粉墨豈鴻所願哉妻曰以觀夫子之志耳妾
自有隱居之服乃更爲椎髻着布衣摻作而
前鴻大喜曰此眞梁鴻妻也能奉我矣字之
曰德曜共入灞陵山中以耕織爲業詠詩書
彈琴以自娛仰慕前世高士而爲四皓以來
二十四人作頌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
歌曰陡彼北荒兮噫願見帝京兮噫宫室崔
嵬兮噫人之劬勞兮噫遼遼未央兮噫顯宗
聞而非之求鴻不得乃易姓運期名曜字侯
光與妻子居齊魯之間又去適吴依大家臯
[002-008a]
伯通居廡下爲人賃春每歸妻爲具食不敢
於鴻前仰視舉按齊眉伯通察而異之曰彼
傭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
於家疾且苦吿主人曰愼勿令我子持喪歸
去及卒伯通等爲求葬地於吴要離塚傍咸
曰要離烈士伯鸞清高可令相近鴻友人高

   道隱
高恢字伯通京兆人好老子隱於華陰山中
與梁鴻友善及鴻東遊思恢作詩曰鳥嚶嚶
[002-008b]
兮友之期念高子兮僕懷思想念恢兮爰集
兹二人遂不復相見恢亦高抗終身不仕
   道品
魏伯陽吴人也本高門之子性好道術不肯
仕宦閒居養性時人莫知其所從來謂之治
民養身而已入山作神丹既成服之死而復
生與其弟子姓虞者皆仙去道逢伐木者乃
作手書寄謝鄉里人及二弟子伯陽作參同
契五行相類凡三卷其說似周易其實假借
爻象以論大丹之意而世人者不考丹事多
[002-009a]
作陰陽釋之殊失其㫖按參同契一書大儒
朱元晦蔡元定皆深取其義議論多及之非
洞明易老淵㫖者弗能窺也
    道隱
臺佟字孝威魏郡鄴人也隱於武安山鑿穴
爲居採藥自業刺史行部及使律事致謁佟
載病往謝刺史乃執贄見佟曰孝威居身如
是甚苦如何佟曰佟幸得保終性命存神養
和如明使君奉宣詔書夕惕庶事反不苦耶
遂去隱逸終不見
[002-009b]
   道隱
韓康字伯休一名恬休京兆灞陵人家世著
姓常採藥名山賣於長安市口不二價三十
餘年時有女子從康買藥康守價不移女子
怒曰公是韓伯休耶乃不二價康嘆曰我本
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焉何用藥爲乃
遯入霸陵山中
   道默
矯愼字仲彦扶風茂陵人也少好黄老隱遯
山谷因穴爲室仰慕松喬導引之術與馬融
[002-010a]
蘇章鄉里並時皆推先於愼汝南吴蒼甚重
之因遺書以觀其志曰仲彦足下勤處隱約
雖乗雲行泥樓宿不同每有西風何嘗不嘆
蓋聞黄老之言乗虚入冥藏身遠遯亦有理
國養人施於爲政至如登山絶跡神不著其
證人知睹其驗吾從先生欲其可者於意何
如昔伊尹不懷道以待堯舜之君方今明明
四海開闢巢許無爲箕山夷齊悔入首陽足
下審能騎龍弄鳳翔嬉雲間者亦非狐兔燕
雀所敢謀也愼不答年七十餘竟不肯娶後
[002-010b]
忽歸家自言死日及期果卒後人有見愼於
敦煌者故前世異之
   道隠
法眞字高卿扶風郿人好學而無常家傳通
内外圖典爲關西大儒弟子自遠方至者數
百人性恬靜寡欲不交人間事太守請見之
乃幅巾詣謁太守欲以功曹相屈眞曰明府
見待有禮故敢自同賔末若欲吏之眞將在
南山之南北山之北矣同郡田弱薦眞體兼
四業幽居恬泊將蹈老氏之高蹤不爲玄纁
[002-011a]
屈也臣願聖朝就加衮職必能奏清廟之歌
致來儀之鳳也帝虛心欲致前後四徵眞曰
吾既不能遯形遠世豈飲洗耳之水哉遂深
自隱絶友人郭正稱之曰法眞名可得聞身
難得而見逃名而名我隨避名而名我追可
謂百世之師者矣乃共刊石頌之號玄德先

   道化
劉寬字文饒弘農人年七十三一旦遇青谷
先生降之寢室㖟其杖解法將去入華山行
[002-011b]
九息服炁又授以爐火丹方修之道成後來
華陽洞中主始學道者寬仕漢位至司徒太
尉好行陰德拯寒困萬民悦而附之如父母

   道隠
龐公南郡襄陽人居峴山之南未嘗入城府
夫妻相敬如賔荆州刺史劉表數延請不能
屈乃就候之謂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
下乎龐公笑曰鴻鵠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
所棲黿龜穴於深淵之下夕而得所宿夫取
[002-012a]
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所樓宿而
已因釋耕於壠上而妻子耘於前表指而問
曰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禄後世何以遺
子孫乎龐公曰世人皆遺以危今獨遺之以
安雖所遺不同未爲無所遺也遂携其妻子
登鹿門山因採藥不返
   道儒
廖扶字文起汝南平輿人習韓詩歐陽尚書
教授嘗數百人父坐事下獄死扶感父以法
喪身憚爲吏及服終而嘆曰老子有言名與
[002-012b]
身孰親吾豈爲名乎遂絶志世外專精經典
尤明天文推步之術州郡公府辟召皆不應
扶知歲荒聚穀數千斛悉用給宗族姻親又
歛葬遭疫死亡不能自收者時人號爲北郭
先生年八十終于家
   道言
樊英字季齊南陽魯陽人也少受業三輔習
京氏易兼明五經又善風角算河洛七緯推
步灾異隱於壺山之陽州郡前後禮請不應
舉賢良方正有道皆不行永建二年順帝策
[002-013a]
書備禮玄纁徵之復固辭稱疾篤乃詔切責
郡縣駕載上道英及京稱病不肯起乃强輿
入殿猶不以禮屈帝怒曰朕能生君能殺君
能貴君能賤君能富君能貧君君何以慢朕
命英曰臣受命於天生盡其命天也死不得
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殺臣臣見
暴君如見仇讎立其朝猶不肯可得而貴乎
雖在布衣之列環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萬
乗之尊又可得而賤乎陛下焉能貴臣焉能
賤臣非禮之禄雖萬鐘弗受也申其志雖簞
[002-013b]
瓢不厭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貧臣帝不能
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醫養疾帝令公車令
導尚書奉引賜几杖待以師傅之禮朝廷每
有灾異詔輒下問變復之效所言多驗年七
十餘卒于家
   道品
王遠字方平東海人也舉孝廉除郞中稍加
至中散大夫博學五經尤明天文圖讖河洛
之術逆知天下盛衰之期九州吉凶觀諸掌
握後棄官入山修道道成孝桓帝連徵不出
[002-014a]
使郡牧逼載以詣京師遠低頭閉口不肯答
詔乃題宫門扇版四百餘字皆說方來之事
帝惡之使人削之外字始去内字復見墨皆
徹版裏方平無復子孫里人累世相傳共事
之同郡故太尉公陳耽爲方平駕道室朝夕
朝拜之但乞福消灾不從學道方平住耽家
四十餘年後與耽云吾期運將盡當去不得
復停明日日中當發也至時方平死耽知其
化去不敢下著地但悲涕嘆息曰先生捨我
去耶我將何如具棺器燒香就床上衣裝之
[002-014b]
至三日三夜忽失其尸衣帶不解如蛇蜕耳
方平去後百餘日耽亦死或謂耽得方平之
道化去或謂方平知耽將終委之而去也其
後方平欲東之括蒼山過吴住胥門蔡經家
經者小民也骨相當仙方平故往其家因語
經曰汝生命應得度世然汝少不聞道今氣
少肉多當從尸解耳尸解一劇須臾如狗竇
中過耳吿以要言乃委經去後經果蟬蜕失
所在去十餘年忽然還家語其家云七月七
日王君當來過到其日可作數百斛飲食以
[002-015a]
供從官乃去到期日方平果來麾節導從威
儀奕奕如大將軍也要麻姑會於經家比舍
有陳尉者叩頭乞拜願得驅使比於蔡經方
平曰君且起可向日立方平從後視之曰噫
君心不正影不端終不可教以仙道也當授
君地上主者之職臨去以一符一傳著小箱
中與陳尉云可以消灾治鬼陳尉後年一百
十歲嘗得方平賜書眞書廓落大而不工先
是無人知方平名遠者乃因陳尉傳之
   道化
[002-015b]
韓崇字長季吴郡毗陵人也少好道林屋仙
人王緯作/瑋玄曾㖟之以流珠丹一法崇奉而
修之大有驗瑋玄語之子行此道亦可以出
身仕宦無妨仙舉也崇遂仕稍至宛陵令行
仁以爲政用道以撫民虎狼深避蝗不集界
遷汝南太守拔書佐袁安安後位至司徒時
人通以崇有識物之鑒也陰皇后葬京師近
郡二千石妻當會園陵而崇獨居清素妻忿
崇哭泣詔問其故太常馮夷答曰汝南太守
韓崇清苦遠尚味道忘形身享重官而妻自
[002-016a]
紡績政化仁簡視民如傷深達奇博有君子
之鑒斯則昏夕之夜光陛下之子産也妻不
通寒儉之節哭怨無衣將足以顯崇明德耳
上奇之加崇俸禄秩中二千石後孝明皇帝
巡狩汝南上治崇府崇使妻出住孤獨老嫗
家上聞之嘆曰韓崇所謂百鍊不銷也賜縑
五十疋崇在郡積十四年政化著洽舉天下
最年七十四瑋玄乃授以隱解法得去入大
霍山復㖟以遁化泥丸紫户術以度世後來
華陽洞中爲左理中監陶隱居云漢書所傳
[002-016b]
事跡略同而置辭小異耳
   道術
夏馥字子治陳留人也少好道服术餌和雲
母後入吴山從赤鬚先生受鍊魂法在華陽
洞中爲明晨侍郞馥少時被公車辟召懸辟
書著桑樹乃去其用懷高邁如此隱居云後
漢及高士傳並言馥陳留圉人桓帝時舉直
言不就
   道化
劉翊字子翔漢書作字子相翊本潁川人少
[002-017a]
好道德而家世大富常能周施而不以爲惠
恤死救貧非一人矣舉上計掾拜郞中遷陳
留太守出長安五百里中歛死恤窮損己分
人行達陽平遂遇馬皇先生告翊曰子仁感
天地陰德神鬼太上將嘉子之用情矣使我
來携汝以長生之道翊叩頭自摶願乞侍給
因將入桐柏山中㖟以隱地八術服五星之
華法得度名東華入華陽洞中爲定録府右
理中監
三國
[002-017b]
   道儒
張臶字子明少遊太學學兼内外并州牧高
幹表除樂平令不就徙遁常山門徒且數百
人太祖爲丞相辟不詣太和中詔求隱學之
士郡累上臶發遣老病不行廣平太守盧毓
到官三日綱紀白承前致版謁臶毓教曰張
先生所謂上不事天子下不友諸侯者也豈
此版謁所可光飾哉但遺主簿奉書致羊酒
之禮卒年一百五歲是歲太守王肅至官教
下縣曰前在京都聞張子明來至問之會其
[002-018a]
已亡致痛惜之此君篤學隱居不與時競以
道樂身昔絳縣老人屈在泥塗趙孟升之諸
侯用睦愍其耄勤好道不蒙榮寵書到遣吏
勞問其家顯題門户務加殊異以慰既往以
勸將來
   道默
焦先字孝然河東人也漢末關中亂先失家
屬獨竄於河渚間食草飲水無衣履時太陽
長朱南望見之謂爲亡士欲遣船捕取同郡
侯武陽語縣此狂癡人耳遂註其籍給廩日
[002-018b]
五升人皆輕易之然其行不踐邪逕必循阡
陌及其捃拾不取太穗飢不苟食寒不苟衣
每出見婦人則隱翳須去乃出自作一瓜牛
廬淨掃其中營木爲床而草褥其上至天寒
時構火以自炙呻吟獨語太和青龍中嘗持
一杖南渡河水泛漲輒獨云未可也由是人
頗疑不狂所言多驗僉謂之隱者也年八十
九終
   道默
石德林安定人也建安十六年關中亂南入
[002-019a]
漢中初不治産業不畜妻孥常讀老子五千
文及諸内書晝夜吟詠不絶口食不足頗行
乞乞不取人問其姓名口不肯言時人號之
曰寒貧蓋專志玄默者
   道品
左慈字元放廬江人少明五經兼通星緯見
漢祚將盡天下亂起乃嘆曰值此衰運官高
者危財多者死當世榮華不足貪也乃學道
術精思於天柱山中得石室丹經修之能變
化萬端曹公召試之欲從學道慈曰學道當
[002-019b]
得清淨無爲非尊貴所宜曹性猜忌屢欲殺
之不能也慈在荆州劉表作牧以爲惑衆復
欲殺慈慈先知委表東去及見吴主孫權權
素知慈有道禮重之按眞誥慈今在小括山
常行來數在此下尋更受職也慈顔色甚少
正得爐火九華之益隱居括蒼在建安末慈
嘗渡江尋茅山仍得入洞又乞丹砂合九華
丹即李仲甫弟子葛玄之師也
   道品
葛玄字孝先從左元放受經法嘗餌术尤長
[002-020a]
於治病救劾鬼魅之術能分形變化吴大帝
要與相見欲加榮位玄不聽求去不得待以
客禮一日語弟子張恭言吾爲世主所逼留
不遑作大藥今當以八月十三日中時去矣
至期玄衣冠入室卧而氣絶顔色不變弟子
燒香守之三日三夜夜半忽大風起發屋折
木聲如雷燭滅良乆燃燭失其所在但見委
衣床上帶無解者明旦問鄰人鄰人云了無
大風風止在一宅内籬落樹木並敗折也按
眞誥玄初在長山近入蓋竹亦能乗虎使鬼
[002-020b]
無所不至但幾於未得受職耳隱居註云是
抱朴從祖即鄭思遠之師也少入山得仙時
人咸莫測所在傳言東海中仙人寄書呼爲
仙公故抱朴亦同然之
   道品
鮑靚字太玄東海陳留人年五歲語父母云
本是曲陽李家兒九歲墮井死其父母尋訪
得李氏推問皆符驗靚學兼内外明天文河
洛書仕至南陽太守嘗行部入海遇風飢甚
取白石煮食之以自濟後遇眞人陰君授道
[002-021a]
訣復師左元放受中部法三皇内文能役使
鬼神封山制魔百餘歲卒按眞誥靚及妹並
是七世祖積行陰德故令福逮靚等今並作
地下主者在華陽中隱居云靚用泰清尸解
法當是主者之最高品矣靚女鮑姑散騎常
侍葛洪之妻也
   道言
張玄賔定襄人也魏武帝時舉茂才歸鄉里
師事西河蘇公受服术餌兼行洞房白元之
事後遇眞人樊子明於少室山㖟以遁變隱
[002-021b]
景之道昔在天柱山後來華陽内爲理禁伯
理禁伯者主雨水官也亦保命之監國也玄
賔善談空無乃談士常論無者大有之宅小
有所以生焉積小有以養小無見大有以本
大無有有亦無焉無無亦有焉所以我目都
不見物物亦不見無寄有以成無寄無以得
無於是無則無宅也太空亦宅無矣我未生
時天下皆無無也自云昔曾詣蓬萊左公宋
晨生與其論無粗得人意桐柏諸眞亦不能
折之過此以往尚不能本有安能本無耶其
[002-022a]
高氣秉理如此
   道儒
王弼字輔嗣山陽高平人少察慧十餘歲便
好老莊吏部尚書何晏甚奇之曰若斯人者
可與言天人之際矣晏註老子始成詣弼見
其所注精奇因以所註爲道德二論復條向
者勝理謂之曰此僕以爲極可得復難否
弼便作難一坐便以爲屈嘗立論以爲天地
萬物皆以無爲爲本无也者開物成務無往
不存者也陰陽恃以化生萬物恃以成形賢
[002-022b]
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無爵而貴矣
弼又作易傳先儒宗之
𣈆
   道然
孫登字公和汲郡人無家屬於郡北山爲土
穴居之好讀易撫一絃琴性無恚怒人或投
諸水中欲觀其怒登既出便大笑嘗住宜陽
山有作炭人見之知非常人與語登不應文
帝聞之使阮籍往觀既見與語亦不應嵇康
從之遊三年問其所圖終不答康將别謂曰
[002-023a]
先生竟無言乎登乃曰子識火乎生而有光
而不用其光果在於用光人生而有才而不
用其才果在於用才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
保其耀用才在乎識眞所以全其生今子才
多識寡難乎免於今之世矣子無求乎康不
能用後作幽憤詩云昔慚柳下今愧孫登竟
莫知所終
   道質
郭文字文舉河内軹人也少愛山水尚嘉遁
每遊山水彌旬忘返父母終服畢不娶辭家
[002-023b]
遊名山恒著鹿裘葛巾採竹葉木實貿鹽以
自供食有餘穀輒恤窮匱王導聞其名遣人
迎之既至置之西園温嶠嘗聞先生安獨無
情乎文曰情由憶生不憶故無清嶠又問曰
先生獨處窮山若疾病遭命或爲烏鳥所食
顧不酷乎文曰藏埋者亦爲螻蟻所食復何
異乎導嘗衆賔共集絲竹並奏試使呼之文
瞪眸不轉跨躡華堂如行林野于時坐者咸
有鈎深味遠之言文常稱得達來語天機鏗
宏莫有窺其門者一旦忽求還山及蘇峻反
[002-024a]
入皆以爲知幾卒葛洪庾闡並爲作傳讚頌
其德云梁乾化封靈曜眞君
   道質
嵇康字叔夜譙國銍人康早孤有奇才遠邁
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辭氣有風儀而土木
形骸不白藻飾人以爲龍章鳳姿天質自然
學無師授博覽無不該通與魏宗室婚拜中
散大夫嘗修養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有足
於懷以爲神仙稟之自然非積學所致至於
導養得理則安期彭祖之倫可及乃著養生
[002-024b]
論每思郢質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内
山濤豫其流者向秀劉伶籍兄子咸王戎遂
爲竹林之遊戎自言與康居山陽二十年未
嘗見其愠喜康嘗採藥遊山澤會其得意忽
焉忘返時有譙蘇遇之謂爲神人至汲郡山
中見孫登遂從之遊登沉默自守無所言說
康臨去乞一言登曰君才則高矣保身之道
不足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嘗得石髓如飴自
服半餘與康皆凝爲石又於石室中見一卷
素書遽呼康往取輒不復見烈乃歎曰叔夜
[002-025a]
志趣非常而輒不遇命也山濤將去選官舉
康自代康乃與濤書告絶略曰聞道士遺言
餌术黄精令人乆壽意甚信之遊山澤觀魚
鳥心甚樂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廢安能舍其
所樂而從其所懼哉今但欲守陋巷教養子
孫時時與親舊叙離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
彈琴一曲志願畢矣此書既行知其不可羇
屈也南海太守鮑靚通靈者也東海徐寧師
之寧夜聞靚室有琴聲怪其妙而問焉靚曰
嵇叔夜寧曰嵇臨命東市何得在兹靚曰叔
[002-025b]
夜示形有終而實尸解耳見顧凱之嵇康贊
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容貌環傑志氣宏
放慠然獨得任清不羇而喜怒不形於色或
閉户視書累月不出或登山臨水經日忘歸
博覽群籍尤好莊老嘗著達莊論叙無爲之
貴文多不録作詠懷詩八千餘篇爲世所重
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時人
多謂爲癡聞步兵厨營人善釀有貯酒三百
斛乃求爲步兵校尉遺落世事又能爲青白
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嘗於蘇門山中
[002-026a]
遇孫登與商略終古及栖神導氣之術登皆
不應籍因長嘯而退至半嶺間有聲若鸞凰
之音響乎巖谷乃登之嘯也歸著大人先生
傳其略曰世之所謂君子惟法是修惟禮是
克手執圭璧足履繩墨行欲爲目前檢言欲
爲無窮則少稱鄉黨長聞鄰國上欲圖三公
下不失九州牧獨不見群蝨之處𥚛中逃乎
深縫匿乎壤絮自以爲吉宅也行不敢離縫
際動不敢出褌襠自以爲得繩墨也然炎丘
火流焦邑滅都群蝨處於褌中而不能出也
[002-026b]
君子之處域内何以異夫此亦籍之本趣也
每率意獨駕不由逕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
返嘗登廣武觀楚漢戰處嘆曰時無英雄使
竪子成名景元四年卒
   道儒
向秀字子期河内懷人清悟有遠識雅好老
莊之學少爲山濤所知莊周所著内外篇秀
於舊註外而爲解義妙演奇致大暢玄風唯
秋水至樂二篇未竟惠帝之世郭象字子玄
者述而廣之秀與嵇康吕安爲友趣舍不同
[002-027a]
康慠世不羇安放逸邁俗而秀雅好讀書秀
將注莊子先以吿康安咸曰此書詎復須注
徒棄人作樂事耳及成以示二子康曰爾故
復勝否安乃驚曰莊周不死矣復註周易大
義可觀而與漢世諸儒互有彼此未若隱莊
之絶倫也康又善鍜秀每爲之佐相對怡然
傍若無人後應本郡計掾入洛文帝問曰聞
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爲巢許狷分
之士未達堯心豈足多慕帝甚悦其後鄰人
有吹笛者發聲嘹喨追想曩昔嵇生遊宴之
[002-027b]
好感音而嘆作思舊賦云位至散騎常侍卒
   道儒
皇甫謐字士安幼名靜安定人漢太尉嵩之
曾孫也年二十不好學晚就鄉人席坦受書
居貧帶經而農遂博綜經籍百家之言沉靜
寡慾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爲務自號玄宴
先生著禮樂聖眞之論後得風痺疾猶手不
輟卷或勸修名廣交謐作守玄論以答之貧
者士之常賤者道之實遂不仕耽玩墳典忘
疾與食時人謂之書淫或箴其過篤將損耗
[002-028a]
精神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况命之脩短分
定懸天乎舉孝廉相國辟又舉賢良方正俱
不應自表就武帝借書帝送一車書與之雖
羸疾而披閲弗怠累徵竟不仕大康二年卒
所著帝王世紀高士逸士烈女等傳並重于




玄品録卷之二
[002-02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