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52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二)-元- (master)


[000-001a]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註是二
    無  名  氏註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
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老君論其大道三無之德一者大道一無
 形質而生育天地二者大道二無情性而
 運行日月三者大道三無名相而長養萬
 物如何是一無形質而能生育天地言大
 道清而至靈靜而至虚靈虚杳邈自然之
 炁故無形質雖無形質而能生育天地此
[000-001b]
 大道之德也二無情性而能運行日月言
 大道又無情性自然之炁而運行日月能
 照於萬象此大道之二德也三無名相而
 能長養萬物言大道既無形質亦無情性
 而能生育天地運行日月又無名相之呼
 稱一炁潜通而化生萬物言此大道禀而
 行之天地者上至頂門泥丸宫下至足底
 湧泉穴日月者上至左目右目下至腎萬
 物者身中萬神也夫人之受身皆從道之
 一炁所生承天順地合化陰陽父母生育
[000-002a]
 結成形體是故一月爲胞天二月爲胎地
 三月爲三魂四月爲七魄五月生五臟六
 月化六腑七月明七竅八月八景降九月
 神降一萬八千内外相合三萬六千精光
 神降形具十月滿足而受生故知大道無
 其形質元炁而能變有形之炁有形之炁
 者元氣也乃八百一十丈保而愛之愛則
 身不敗失如大道無其形質而運其眞精
 養其腎精不敗而目自明又知大道無其
 名字而得眞精之炁爲其形形爲受炁之
[000-002b]
 本炁是有形之根有其氣而有其精有其
 精而有其神故知氣者神之母神者炁之
 子子母不離謂之得道故曰大道無形生
 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
 養萬物人能愛形則養炁保神則達眞常
 清淨之道文中子曰靜以思道清以修身
 如此者能清靜矣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吾者太上自稱也亦是我也太上言此大
 道雖有三無之德一無形質而能自然生
[000-003a]
 育天地二無情性而能自然運行日月三
 無名相自然長養萬物而我不知其的實
 之名謂上無復祖唯道乃獨尊故且强呼
 爲道故曰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言物在
 杳杳漠漠之際而不知名降而顯之則有
 焉名者道之用也聖人用無名之樸治天
 下文中子曰用無跡之物而自化易曰神
 而化之使民宜之昔唐太宗治天下臣服
 萬方以無名之化不用威刑而斷死囚三
 百天下無有犯於司獄斗粟三文道行千
[000-003b]
 里人不齎糧此之道盛矣而用其無名也
 故太上云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人之修
 行初無其名修之而有其眞人名也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道者顯其大道也老君言吾不知大道之
 名且權稱之道雖無形質雖無情性雖無
 名相而能潜通一炁一炁之中有清而有
 濁有動而有靜修眞之士要體其道體要
 清而返濁神要靜而返動清濁動靜得所
 可謂道矣故曰有清有濁有動有靜文中
[000-004a]
 子曰時清則清時濁則濁時行則行此之
 謂和光同塵守清淨之道也昔唐慶元中
 有獵者孫壽居於海濱以畋獵爲生有日
 於大澤之中忽野火所燒草木連天煙焰
 草木焚盡唯有一叢草木茂盛獨不焚燼
 孫壽疑而往之乃見草木之中有道庵一
 所孫壽推而入之其裏面有一老叟年可
 七旬惟於案上展經一卷讀之孫夀拜之
 而詢曰先生讀者何也老叟驚曰何人至
 此孫壽告曰某乃一獵士適來見炬火燒
[000-004b]
 野皆盡惟先生獨燎不延先生曰吾居此
 庵四百餘年未常見水火之變也壽曰先
 生早來誦者何經先生曰是太上老君說
 常清淨眞經壽曰何者名爲清淨經居吾
 語汝夫清靜者道也德也故吾之宅清淨
 者吾之素也清淨而柔和者吾之守也清
 淨應化而無窮者吾之變也清淨而澹泊
 者吾之德也吾能守此清淨而變化無窮
 又何懼火灾時清則清則濁則濁時動則
 動時靜則靜吾能行此道何懼火焉孫壽
[000-005a]
 聞道乃棄弧矢而禮授其經悟其道亦名
 於世蓋大道者有清則有濁有動則有靜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言大道至無潜通一炁之中有清有濁清
 炁凝而上昇爲天濁炁流而下降爲地故
 天爲陽陽好動地爲陰陰好靜動者天之
 炁也靜者地之炁也故曰天清地濁天動
 地靜文中子曰天清而安地濁而結結者
 可與立也天動而變地靜而寧寧者可與
 權也此乃天清地濁天動地靜此經念者
[000-005b]
 還有驗乎答曰昔唐時有白仁哲爲朱陽
 縣尉因差運米於遼東忽逢大風起四望
 昏黑而盡波濤湧沸仁哲乃惶怖不已而
 忽於空中有人言曰公念得太上老君清
 淨眞經何不速誦仁哲急念三十餘遍只
 見金光從口而出不乆風息浪靜同舟濟
 者三百餘人皆見金光從口中出仁哲歸
 家捨其一任俸作黄籙大醮設無遮大會
 鏤板印施眞經三千部仁哲壽年一百一
 十九歲坐亡是故清淨眞經之驗也
[000-006a]
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男者陽也女者陰也男陽清而主動女陰
 濁而主靜此二品大底言陰陽清而復濁
 動而復靜故云男清女濁此者乃太上再
 分大道以混元一炁而包裹天地蹩躄陰
 陽天主輕清則陽生陽生則主動地主重
 濁而陰生陰生則主靜如此陰陽因動靜
 而交感交感則元精降元精降則萬物生
 易曰天地氤氲萬物化淳此之謂男清女
 濁男動女靜修眞之士若能運腎中眞水
[000-006b]
 爲嬰兒心中眞火爲姹女使其眞火下降
 眞水上昇此萬神長守而不散萬神不散
 長生乆視此之謂男清女濁男動女靜文
 中子曰天陽地陰謂之陰陽交而生萬物
 動靜相合此之謂男清女濁男動女靜若
 看此經而有驗乎昔唐高宗時麟德中有
 竇德玄爲官奉勑使揚州渡淮船已離岸
 數十歩見岸上有一人形容憔悴其德玄
 謂篙師曰此人孤寒與渡過篙師撑船却
 至岸令此人上船渡之至中見其人飢色
[000-007a]
 德玄令左右取其糧食與此人餐而飽矣
 乃濟其岸德玄上馬而去其人緊逐之行
 數里餘德玄怪而問曰汝乃何往答曰予
 非人也某乃酆都之鬼使今往揚州追竇
 德玄德玄聞說大驚而下馬拜曰某乃德
 玄遂涕泣請計何能解之其鬼使曰君能
 誦某經否德玄曰平生長誦太上老君說
 常清靜眞經鬼使曰我怪有道氣慈心惟
 甚有愍恤之德謝公船中賜食之恩且放
 公一月其限罪我即耽之一月之内可誦
[000-007b]
 經萬卷必有聖降道罷忽然不見德玄忘
 食忘寢專心而誦之前後誦經三十曰其
 數已足便回至家庭焚香再誦其經彼使
 者復見於前使者曰公乃經數已足其壽
 蓋終前者感君之飯恩陰府怪責我違限
 之愆背上决我三十遂袒下衣德玄看之
 背上果有青赤之痕德玄於是就枕乃卧
 而絶其氣惟其魂魄遂使德玄回顧其屍
 卧於榻上魂乃隨使者出於北門可行十
 餘里見一大城到城中但見荆棘而已又
[000-008a]
 見一府衙公署甚嚴門上牌曰此乃酆都
 北府其鬼使曰我當先去且等於門候不
 多時其使乃出使曰大帝因公降勑且喜
 言次有紫袍官執笏言謝竇德玄到乃迎
 德玄至衙見有寳殿有王者執寒玉珪使
 者甚肅香案上有紫泥詔一道王乃接之
 德玄便拜勑上金光奕奕而起拜畢公爲
 上士年至數十常誦太上老君清靜經今
 爲天官酆都之獄罪者各降一等此陽間
 顯報之事可延一紀之壽令使者送歸德
[000-008b]
 玄拜王王乃謝拜令使送德玄至一寳殿
 忽然而醒德玄乃甦開目起來見家眷圍
 榻泣之家眷曰你今死三日德玄云有此
 聖事遂捨其家縁入景靈觀出家作道士
 唯修清淨之教後十二年有紫雲從空而
 來見碧衣童子引仙鶴一雙降於庭前而
 謂德玄曰請上鶴背跨而去遂德玄躍鶴
 背上冉冉而昇天其異香一月不散乃留
 詩一首云人事紛紛百萬端蠅名蝸利不
 堪看爭如悟此清中靜功滿昇爲天上官
[000-009a]
 論曰動靜相磨陰陽相感而萬物相生悟
 此道者昇爲天官竇德玄知之矣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本者元炁道生一一者元氣爲本也末者
 萬物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大道之本此句太上再序清濁動靜之理
 言道生元炁元炁降而本流本流則萬物
 生故爲末此爲降本流末而生萬物也文
 中子曰統元炁者天也總元炁者地也無
 形生養元炁元炁無形生養萬物故曰降
[000-009b]
 本流末而生萬物元炁既降流行爲末易
 曰元炁降者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顯
 見矣在天成象爲懸象日月星辰也在地
 成形謂山川草木也故曰降本流末而生
 萬物莊子曰至陽天也至陰地也而肅肅
 之炁至於心火乃水火既濟而養萬神故
 曰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或曰看此眞經還
 有驗乎答曰看此眞經須要救物度生昔
 有唐時防州宋知玄爲青州司士參軍參
 軍到彼人言參軍之宅大凶有鬼怪妖異
[000-010a]
 住者十死六七知玄自來好道而心正直
 兼少年好誦太上老君清靜眞經深達其
 義又能體而行之遂不信吾安居何信此
 事乎堅住其宅乃修吕眞人詩一首金丹
 一粒定長生須得眞鉛鍊甲庚火取南方
 赤鳳髓水求北海黑龜精鼎追四季中央
 土藥遣三元八卦行齋戒與功成九轉少
 持清靜鬼神驚知玄乃危坐行其火輪罩
 體紅光滿室默念清淨之經至二更已來
 忽見一婦人披髮而血污滿面立于前知
[000-010b]
 玄曰爾乃何人也婦人曰我是㗸冤之鬼
 也其人拜而哭曰與妾爲力今日遇有道
 之士而得訴事妾本十年前乃劉司士之
 妻也夫奉命爲使外國而不歸其弟乃逼
 妾私通推而不從因此被殺以氈裹其屍
 于堂西北角溷厠之中不勝穢積人來多
 欲陳告人人怯懼無其道氣見妾之形心
 懼而死者多矣公持此經功德至大仁慈
 願爲憫之知玄曰吾初官新上任三日當
 救汝汝且滅婦人遂滅後三日滿使人於
[000-011a]
 溷厠掘之其尺不及知玄是夜依前危坐
 焚香誦此經未及二鼓其婦人復現知玄
 曰我令人求汝之屍未獲何也婦人曰求
 之者向北不及二尺即妾屍也明旦求之
 以終其惠也婦人乃滅明旦使人于北求
 之果獲舊氈一片而裹白骨一副知玄再
 爲誦清淨經以衣一襲而選一吉地葬之
 是夜其婦潔衣淨面而再拜燈下知玄曰
 汝身既爲人殺之何以不報答曰前人在
 江州爲司録之官其人自小能誦太上老
[000-011b]
 君說常清靜經數年冥司陳告終取不得
 知玄曰我與告彼官使彼官修齋作醮書
 篆黄籙白簡汝可生天肯解此冤乎婦人
 再拜曰深相感也道罷其婦人遂滅知玄
 來入假狀于官因得其假遂乃裹糧便馬
 逕至江州乃見劉司録既見乃以其事告
 曰汝爲司録孰爲此事聞君唯持太上老
 君清靜經是有道心也而行此事豈不明
 有官法處之暗有鬼神沬之若不改過冤
 業如何劉司録聞之大驚曰謝公遠來蒙
[000-012a]
 爲紛解安敢違命乃整其家財作黄籙大
 醮七日七夜請道一百餘人及印清靜經
 一萬本散施是日午時有一婦人年可三
 十牽一寳馬駝經萬卷乃曰吾乗此經醮
 力奉太上老君勑使我入朱陵宫煉其眞
 神當爲南宫列仙吾在世長年宋參軍亦
 爲列仙道罷冉冉昇空而去知玄與劉司
 録號爲道友求奉眞教知玄却回防州至
 家有青鸞下于庭知玄乃焚香遂青鸞冉
 冉而亦南去留下一詩云來生清淨悟眞
[000-012b]
 經拔罪扶危出罪刑今日乗斯功德力朱
 陵宫裏煉神形
 論曰修眞之士乗斯功德體道行功識降
 本流末之義知萬物化生之因扶危拔困
 救厄解冤有此清淨行此慈悲豈不爲南
 宫列仙也南宫列仙之位宋知玄得之此
 者能悟降本流末而生萬物也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清者一炁也濁者萬物也動者神也靜者
 形也太上言道以一氣爲萬物之祖祖爲
[000-013a]
 源也人神以一形爲舍故舍爲基本也形
 不得神不能動神不得形不能存神爲主
 人形爲舍基此二句大底言道炁爲萬物
 之本分其清靜清者元氣濁者萬物之形
 也人能以神動保固其形故爲萬物之基
 源故云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白雲翁
 曰不濁無以見其清不清無以見其濁無
 一炁而不能生萬物無萬物不能分一氣
 故曰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文中子曰
 至清則見濁此清者濁之源至動則思靜
[000-013b]
 此動者靜之基也修眞之士以一氣養神
 故清以五味養腹故濁則神要動而順形
 以靜而安形此乃清濁動靜之道也此經
 還有驗也答曰昔唐人袁通天水人自幼
 年好道專誦太上老君清靜經日誦七七
 遍年至二十被禄山驅爲軍戰忽失陣而
 敗袁通乃走不知來路遂於山叢之間不
 得食其困不能興唯誦此清淨經無力可
 誦以待死忽有一碧衣童子持一盂飯來
 與食之袁通食之其香味不可名狀食其
[000-014a]
 足矣其童子曰眞人以清氣養其清腹
 人以外物養其濁腹眞人以氣運神而
 其靜凡人以亂神敗精而樂其形汝自
 好道而能堅至念太上老君清靜之經
 有道果太上而使贈也從兹以充餐用
 爲道更不食矣乃今黑簿落名朱陵排
 清淨之道更不虚矣道罷忽然不見袁
 從此不食乃得六通之慧至於宋哲宗
 朝猶在唐玄宗時事五百年間面若三
 歲許常遊洛汭之間唯只念清淨之經
[000-014b]
 不見其飲食人呼之清淨先生若人有
 不唯遠近之疾以手摩娑人皆無有不
 者後又被人呼摸著效後至汴京門外
 聲曰你待亂我不亂你待濁我不濁你
 西安能活從得道五百年斬却邪魔神
 樂乗雲駕鶴背朝玉帝天宫永住逍遥
 道畢自有仙鶴從天而飛下先生急上
 背冉冉乗雲而去人皆俯仰而瞻之從
 墜下紙一張其上寫曰清淨道生道生
 十律論曰大道者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000-015a]
 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雖不知不見修之
 者實有道焉太上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故道降而爲元氣清而爲濁之源動而爲
 靜之基一清一濁而通大道故袁通能至
 誠悟太上清靜經終爲上昇而列仙宜乎
 哉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天地者乃大道之子孫也人物者大道之
 苗裔也太上言人能禀大道之祖氣使身
 心之虚靈神氣之清靜如此能體其大道
[000-015b]
 也與天地合德故天地自然而從順悉皆
 歸依也故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行
 清靜之教者易云與天地相似故不違言
 修眞之士亦要清靜無爲體大道眞常之
 教窮萬物之性能知鬼神是以天地相似
 所爲所作故不違於天地悉皆歸順矣故
 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文中子曰能
 清靜者與太極同德與天地同鄰與神道
 並行能爲此者天地盡皆歸也如此者有
 驗乎答曰昔唐慶曆中有韓侍郎坐運州
[000-016a]
 有女年二十六歲適左司員外郎王珪珪
 乃上官其妻韓氏有妊娠在父母家至日
 早離夜至三鼓已來於西北角有其聲左
 右侍婢皆睡唯小娘子韓氏不睡見一將
 軍披戎衣執金𨨷乃曰吾晋朝韋將軍於
 此居數百年爾敢於此處作産居血腥之
 氣觸吾若三日不移殺汝其記之韓氏曰
 願移之遂滅達旦令侍婢報知韓侍郎侍
 郎曰婦人眞氣虚弱乃胡見之安有此乎
 不肯移之唯添侍婢相伴又至三更已來
[000-016b]
 其將軍復現侍婢皆見之驚而走其將軍
 乃叱之曰吾道與汝何不移之來日不移
 必殺汝矣韓氏曰告將軍息怒來日必移
 其將軍不見達旦侍婢乃以小娘子之言
 哀告韓君韓君曰産婦未滿七日安敢移
 動婦人血氣虚而胡見亂言答曰侍婢亦
 見韓君曰婦人之輩皆信邪堅不從之至
 夜其韋將軍又現曰吾三次語汝汝終不
 肯移韓氏及侍婢曰故訴於侍郎侍郎執
 性不肯移其宅將軍見不移怒從心起以
[000-017a]
 其𨨷于韓氏心上其一𨨷韓氏只叫一聲
 遂殞其父執一劍而俓至其父哀慟不已
 父母甚慈泣之以飛書報其夫夫聞之大
 慟而不顧差使而歸至寺莊鎭西十里見
 一婦人遥遠而來其近乃認是妻也王珪
 忽然下馬問妻曰何由到此也其從皆見
 妻曰妾爲晋朝韋將軍所殺也今日此屈
 無由申訴爾爲大丈夫不能避一妻子乎
 遂哭珪乃大慟欲近前行妻曰人鬼異路
 不可近妾我聞此鎭有田先生自小念太
[000-017b]
 上老君清靜經行此之清靜無爲者也此
 能剪馘鬼神有通天之德故曰人能常清
 靜天地悉皆歸斯其以報妾之冤其先生
 在此鎭珪謁先生具以前事實告先生然
 吾爲汝上禱玄穹下達后土救汝之妻遂
 引王珪至於别室中田先生一鼓已來披
 朝服執玉珪把香一爐合目跪之點燈七
 盞念呪啓禱忽然室中有一天丁力士曰
 奉天之勑入于幽府會其力士放下勑忽
 然不見先生曰我今奉天帝之勑與汝同
[000-018a]
 往地府令捉韋將軍先生取淨蓆一領使
 王珪卧於蓆上迷而不省先生於傍坐出
 神引王珪神二神相引出門乃行數里見
 一大城天色昏暗左右鐵衣兵吏皆執戈
 㦸見先生盡皆倒戈唱喏既入其門有朱
 衣吏急通報又數十人皆見先生亦然仰
 啓只聞言田眞人至俄頃有緑衣童子皆
 執旌節迎一人衣龍衮服戴遠游冠執寒
 玉珪導之曰乃酆都大帝見田眞人相揖
 動問畢使眞人前行讓禮如凡世鬼使問
[000-018b]
 王珪曰爾乃何人也珪曰我乃田眞人從
 侍也鬼使更不問既上其殿眞人與帝對
 坐先生展勑現帝視之王珪等一齊賀勑
 王珪階下立不多時碧衣童子傳曰遊奕
 將速於陰司捉取晋朝陰鬼韋將軍去有
 一人黄金鎖子甲手執大劍應喏俄頃間
 報曰捉到陰鬼韋將軍王曰擒來見數人
 申衣兵吏傳一人頭至階前曰汝數年陰
 鬼汝在世之時殺害生靈太多更害平人
 韋將軍曰某數次禱他不肯移之某一時
[000-019a]
 之怒殺之念某晋朝勳官帝曰陰鬼尚敢
 殺害生靈何言汝有功勳可决鐵杖三百
 配北陰山千年而放左右捽縛付地背上
 决鐵杖三百號叫之聲不能忍之决畢有
 一吏曰奉勑押至陰山王問韓氏遊處左
 右曰如何在此押過來于東廊下乃韓氏
 軟拜於王王問左右如何左右曰其舍以
 壞可令借身托生判官乃檢簿韓氏合壽
 六十六歲更有四十年壽即目青州王官
 人女壽娘合年二十六歲命終可令韓氏
[000-019b]
 投屍於壽娘還魂遂准奉行王請先生離
 王珪亦隨之未忽然而覺先生曰官人將
 談此是祕王珪重重拜之先生曰何直遊
 至此也先生曰我能持誦太上老君清靜
 眞經能依此行之所以與天地合其德人
 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爾到家速於青州
 王官人家認取汝妻王珪辭先生而去在
 路速到運州其妻韓氏已殯矣逕往青州
 王官人家認其妻子王官人女壽娘死經
 三日再活却言我是韓侍郎女現今我父
[000-020a]
 爲運州知州說其所以未罷王珪至入王
 官人宅見壽娘便言王郎來也其聲音全
 不似壽娘往日聲音也王珪曰壽娘只是
 韓氏聲音也具說其辭因王官人乃入運
 州見其父母與向日女之音無異二人猛
 悟大道而盡其家財雕造印經十萬餘卷
 散施四方作羅天大醮而謝天地畢其王
 珪與妻再往寺莊鎭拜謝田先生到彼謝
 畢先生曰汝可與妻同修王珪依言休官
 不任王珪掛冠裳作道士居長安福德觀
[000-020b]
 韓氏作女冠居玉京觀各壽一百二十歲
 而殞論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清淨無爲
 田先生遵太上之經行天之法上感穹蒼
 下通后土使天降勑北帝評冤可謂人能
 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夫人之生也本乃神清心靜及其長也爲
 情欲所牽如此者欲生也故欲字從谷從
 欠谷者無漏之稱欠者不足之號神有所
 愛爲之情心有所欲爲之貪亢倉子曰水
[000-021a]
 性本清而不得清爲土渾之人性本靜而
 不得靜爲事汨之汨者亂也太上言此二
 品夫人神本好清靜而不得清靜者爲心
 不能體清靜之道心有愛戀之情故擾亂
 之心不能得清靜矣夫人神好清而心擾
 之心元本好清靜而所以不得清靜者爲
 心中有好欲之貪而牽引之故曰人心好
 靜而欲牽之文中子曰靡者常樂無求貪
 者常憂不足靡者常樂無求則神好清心
 好靜貪者常憂則不足心擾之欲牽之白
[000-021b]
 雲翁曰欲者貪愛之源奢淫之本若人能
 禀此清淨之道神必清神清則心不能擾
 之心靜則欲不能牽之或曰看此經者還
 得神磨而心不擾還得心靜而欲不牽有
 驗乎答曰昔唐懿宗皇帝有女號曰同昌
 公主娶韋駙馬公主欲其宫嫌不自在帝
 乃賜一宅奇過王官金樓玉閣賜内庫錢
 五百萬貫公主心中不足重奏曰無寳貨
 也皇帝罄内庫之寳以實其宅至于房櫳
 户牖無不差珍異寳飾之又以金銀爲欄
[000-022a]
 藥臼食樻水槽金鐺金盆瓮以銀絲爲笊
 籬箕筐以水晶瑠璃玳瑁爲床榻以金龜
 銀鰲又琢五色爲合盤百寳爲圓案公主
 尚起欲心又奏無米麥皇帝開内庫將到
 金麥銀米五十斛賜與公主又奏曰堂内
 無坐室幃幕於是帝又賜公主連珍帳幔
 綴珍珠爲邊又賜與公主寒温藥一把冬
 懸即暖夏懸即凉又賜公主九鸞寳釵一
 隻每戴之頭上有九色霞光公主每出乗
 之七寳車駕四面綴五色玉香囊貯辟寒
[000-022b]
 香辟邪香辟塵香皆别國之貢也其輦上
 以雜寳龍腦金屑刻鏤水晶碼碯等盤爲
 龍鳳瑞四面纓絡珍珠裝綴於輦上周圍
 之頂用碧玉蓮花上綴金珍一顆珠上霞
 光高三尺四面用金絲掛玉流蘇其中自
 然有天樂之音聲每一出遊香風滿路馥
 郁芬芳奇香半載不息珠光燦爛熒熒照
 耀往往看之者唯見其目不見其端公主
 富貴甚極尚有不足之心意想皆不及蓬
 萊之境因此而病公主居於大内自小常
[000-023a]
 念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甚謹公主召醫
 官至乃米宗爲治之至晚與香臘燭二寸
 使米宗歸之其香氣酷烈異常而散於四
 鄰或有人登門而問之米宗以實言之是
 其燭香也燭長二寸被五色文卷之而爇
 至於天明不盡香氣三二百歩聞之其煙
 上結成華蓋樓臺之狀仙花朵朵而奇異
 也公主疾甚重令左右取太上老君清靜
 經於碧玉匣中取寳香名爲通天之香焚
 之念此眞經未及一七遍有朱衣使二人
[000-023b]
 曰府君請公主曰我乃帝王之女安能坐
 邀我令左右執之左右弗應其使曰乃陰
 府之事何管帝女二使以手拽之起公主
 叫左右左右無救被二使駈擁而行似出
 長安北門行數里公主害脚痛不能行一
 使曰我取馬一疋須臾牽馬引白馬一疋
 陰暗之中行百餘里前到一大城中亦有
 人煙公主曰我乃飢也吏曰此中食皆焦
 焦爛心不可聞見之須臾風吹復初如故
 公主掩目不敢睹之又見數十男女脱衣
[000-024a]
 露體以火燒鐵錍通紅烙其身流血滿地
 皆成血泥公主問吏曰此人何罪受其苦
 痛吏曰此人於陽間乃奢佚之罪也公主
 驚曰我還如何吏曰亦復如是須臾之間
 有鬼吏頭生兩角手提鐵槌曰公主脱衣
 公主曰我乃帝王之女也鬼曰此間不管
 帝王女脫衣公主知不得已而乃脫其冠
 服默念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眞經一卷其
 鬼吏曰疾脱衣公主念經又脱一件其鬼
 吏遂以手攬其衣公主身如熱油沃心而
[000-024b]
 痛又急念之至三毒消滅之處忽然見金
 光一道其鬼吏盡皆乗空而禮拜見一眞
 人乗紫雲而下乃太極眞人也太清宫中
 聞念混元老君常清靜經自念經一卷已
 達三清之境太上老君使吾下降幽獄赦
 宥罪人公主至心禮拜眞人公主曰是弟
 子念經來是當今懿宗皇帝女也眞人曰
 犯何罪而至此其鬼吏曰犯貪欲之罪須
 臾衆鬼吏曰乃酆都大帝皆禮太極眞人
 也其太極眞人身放光眀照耀幽獄眞人
[000-025a]
 謂其帝女曰不可有欲罪莫大於欲欲者
 淫亂之本也罪莫大於貪貪者僣妬之源
 也謂重也小則滅身大則亡家世間不悟
 道者不達清淨之理不知恬淡之機唯知
 醴餚以充其口富貴以榮其身而顧其甘
 口之食是傷命之斧富貴奢華惹怨之機
 既有其怨豈不入地獄而何不虚無清淨
 慈惠忠信孝敬和順謹儉柔弱清潔則與
 道同也無顧奢華守寂淡奢華者地獄之
 因謹儉者天堂之本眞人謂公主曰吾救
[000-025b]
 汝陽間能改奢華之欲否公主再拜曰能
 改眞人曰吾有五戒十善六齋三會五臘
 五忌汝能行之公主曰能行眞人曰能持
 則爲天官不能持則爲下鬼眞人曰五戒
 者一不殺生二不嗜慾三不口是心非四
 不盜物五不淫亂十善者一孝養父母二
 忠奉君師三忘心萬物四忍怒防非五止
 爭解惡六損己救窮七生養濟人八道邊
 義井植樹九爲人興利除害十讚三寳經
 爲人解說常生善念凡人常行此五戒十
[000-026a]
 善别有天人善神衛護永免灾殃長臻福
 祐唯在堅誠而公主曰何名六齋每月初
 一日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九日公
 主曰何名十齋每月初一日初八日十四
 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
 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此十日乃十方
 救苦天尊救度地獄三塗五苦應諸等衆
 罪魂公主曰何名三會眞人曰正月七日
 遷舉上會七月七日慶生中會十月五日
 建生下會公主曰何名五臘眞人曰正月
[000-026b]
 一日天臘五月五日地臘七月七日道德
 臘十月五日民歲臘十二月王侯臘公主
 曰何名五忌眞人曰一忌甲子太一眞君
 録人罪犯二忌庚申三尸言人罪犯三忌
 本命星官計人功行四忌八節八神計人
 善惡五忌三元天地水三官録人罪福太
 極眞人曰遇逢此日可設醮修齋持經供
 養以祈求景祐公主再拜禮眞人曰一一
 遵依道㫖眞人乃放光明照其幽獄皆得
 生天矣勑使碧衣童子引公主速歸眞人
[000-027a]
 乃昇天而去化北陰酆都大帝一切鬼神
 皆大歡喜其碧衣童子引公主至一金門
 已推而入其公主忽然驚覺公主身在碧
 牙床上蓋其錦被公主開目視之見駙馬
 宫人在側乃圍而泣之公主擁被而坐宫
 人曰公主睡多時不敢驚動公主曰富貴
 乃若石中燧火榮華如水上浮漚時光有
 若南柯一夢其病頓愈公主乃入宫内奏
 帝所有珍寳盡數還納於内庫乞身歸道
 帝曰何也公主具說陰府之事一一奏帝
[000-027b]
 帝乃歡喜依公主所奏以崇仙坊金仙觀
 改爲玉眞觀公主自入觀之後而不出觀
 門雖有貴戚駙馬親等公主令人監門並
 不能得見公主每日唯念太上老君說常
 清靜眞經不曾惰慢至三年後復見眞人
 於紅光之中乃謂公主曰上昇至近證爲
 天仙火急修爲功果道罷不見公主乃建
 黄籙大醮至上元十五夜鸞鶴自天而降
 月華如晝香風馥郁其鶴至於庭前公主
 乗鸞背冉冉登空而去遺留下唐多令詞
[000-028a]
 一闋云性命兩如何奢華勿太過守貞廉
 謹儉安和以己方人無横禍歎縁分少貪
 多也囉擊破是非窩敲開名利鎖澄心取
 性且蹉跎暗想高低哀與樂猛省悟若南
 柯也囉人皆具說人人皆寫其詞京師乃
 爲供養此者同昌公主悟此清靜眞經乃
 爲驗乎故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
 好淨而欲牽之
 論曰能守清淨者貪欲不能移險阻不能
 危不以禄位惑其志不以貧賤改其心不
[000-028b]
 以毁譽度其色不以榮華亂其神同昌入
 夢酆都感太極眞人說戒能受之猛捨富
 貴而甘其寂淡三戒行周備可爲仙人也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欲者流浪之相澄者定水之相此二句是
 太上再言去愛捨欲之心若能去愛不生
 情慾而不起貪心則神自靜而心自清也
 若能流浪之愛想而心息又若更能澄心
 如水定之相則皎潔不動皎潔不動則神
 自然清靜故云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
[000-029a]
 其心而神自清文中子曰捨其所爭不爭
 乃遣其欲而心自靜萬物所棄則無貪無
 貪則心自澄矣能澄心者其神自清如此
 者亦修眞之士不亦悟清靜之道也白雲
 翁云君子以清靜洗其心小人以貪愛移
 其心是以聖人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
 其心而神自清劉子曰神者心之主是故
 神靜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亂而心蕩心
 蕩則傷其形先理其神故以聖人以恬和
 養其神和者去嗜欲也如此則以和養其
[000-029b]
 神則安於内清思棲心則不誘於外神和
 心清形無累矣無累者則因遣欲者也故
 云遣其欲問曰自古人能遣其欲答曰有
 之昔有南史時宋帝朝有宰相元田夫有
 貪欲之心國朝有事不唯大小須要財帛
 而後行其事偶因街下二人因醉而爭淫
 濫之事而殺死一人田夫語於殺人者汝
 能出絹千疋可令汝活其人出絹八百疋
 田夫曰未能可免被殺之家聞之某願出
 絹一千疋可使此人償命殺人者怕死出
[000-030a]
 絹一千二百疋被殺之家無絹可酬乃斷
 判醉而有悞可决六十而放之百姓無處
 告論民受其屈者多矣徵歛無度家中修
 樓閣庭臺用其金碧千有餘間制過王宅
 美女盈庭皆國色者每一食可費用錢百
 貫朝歡暮樂又好黄白之術多取其利忽
 有道人立於門前曰能黄白之術田夫聞
 之急令人召至宅田夫見之降階而揖之
 問曰有何術教予先生曰願求一醉田夫
 曰不見其術先要我酒飲得非欲乎先生
[000-030b]
 曰想君回生作死回死作生率歛無度屋
 宇千間金玉滿庫美女千人淫欲至甚又
 求黄白之術汝孰欲過乎而謂我欲也田
 夫被先生責之而怒曰爾乃何處野人焉
 放觸我令左右執之忽然不見乃遺點絳
 唇詞一闋云富貴榮華高官一品功勳大
 由自貪愛待鐵打亭堂蓋家計方成隄備
 閻王怪如何奈怎生得解難免諸人債田
 夫見而悶悶不樂歸小閣中忽於睡夢見
 一塊黄金田夫喜而自取身墮地下冥冥
[000-031a]
 而去忽見甚明田夫覷時睹數百人戴其
 桎梏或𢬵或昂以大石壓身者又見一牌
 上寫貪愛之獄忽見一白衣人披髮而言
 曰相公來何晚矣等候相公多時相公曰
 爾乃何人也其人曰我乃被殺之人也相
 公受絹一千二百疋不令償命只要相公
 還我命以悞殺數百餘人叫相公將我金
 來並珍寳等田夫驚而走之衆人拽住爲
 索其債又數人抬一巨石長三丈厚五尺
 但壓相公然後左右拽倒相公欲抬其石
[000-031b]
 壓之或有一人喝住且休壓相公其人壽
 數未盡更有六年之壽相公覷時乃是獻
 黄白之術者遂引田夫於獄中坐一大石
 先生曰吾太白星君也相公官居一品不
 積德行唯有心貪意欲是禍之本也相公
 曰今日深謝先生相救粉骨難忘先生曰
 相公自來曾念甚經答曰曾念太上老君
 清靜眞經先生曰怪然有道氣也是經云
 力能過吾也相公何不聞經内常能遣其
 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相公曰居
[000-032a]
 吾語汝夫耳目誘於聲色鼻口之於香味
 肌體之於安適皆出於欲也此欲若不遣
 之則精神馳駭而不守志氣糜散則耗五
 臟陷而不能安嗜欲連綿於心腑蔓衍於
 荒淫之浪留連於是非之境如此者而不
 以財德倡生蓋以寡矣是以聖人清目而
 不視靜耳而不聽閉口而不言棄心而忘
 害貴身而賤物故尊勢而忘動樂道而忘
 貪故厚利而不能容身而處適情而遊一
 炁浩浩蓋首於故養形而性自全心不勞
[000-032b]
 而道自至先生曰相公旦夕宜千萬省之
 田夫辭先生而有唤元相公相公覷時乃
 被殺人趕來相公乃蹶倒及地忽然驚覺
 冷汗流體心怖而不已是時田夫猛省曰
 財者禍之源貪者罪之本也遂已解印休
 官出寳庫之財賑濟貧窮深閨之妓使嫁
 良人施其宅舍盡作官觀身脱羅衣而穿
 布素口餐糲食頓喫淡飯每日唯念太上
 老君清靜眞經遵而行之十年之期忽見
 本來夢見者先生田夫見而禮之先生曰
[000-033a]
 進道數年甚有勞乎今已釋冤債但無可
 以昇於仙路眞遣慾忘貪之人乃澄心養
 神之侣今已朱陵挂號碧落標名還與神
 丹一粒可吞之先生曰已不食矣故仙經
 内傳云飲食不止身不輕聲色不止神不
 清思慮不止心不寧心不寧而神不靈神
 不靈功不成其要道也不在瞻星禮斗苦
 己勞形唯在方寸湛然無所神仙之道永
 保長生故道者即修心者也老君曰道以
 心得心以道眀心眀則道降道降者神明
[000-033b]
 則在身也如油火在巵眀從火起火因油
 在炷因油潤油藉巵停四者若廢明何在
 焉亦如明縁神照神托心安如形有心道
 全一物不足何依焉所以爲之神明神明
 者目見耳聞意知心覺分明物理玄微悉
 析此爲神明切宜記之朱陵宫相候忽然
 不見田夫乃依龍虎相交陰陽間隔五行
 離合水火既濟而修之乃築環墻而修之
 鍊更三年通前一紀之數至重陽日田夫
 乗空而去之後人推墻開門看之而不見
[000-034a]
 田夫唯見清靜經一部案上花牋一幅詞
 寄唐多令云性命兩如何根元牢閉鎖守
 陽魂陰魄盡消磨運火周天烹大藥向海
 底看紅波也囉貴賤片時過榮華一擲梭
 待三千功滿行成合驂鸞鳳遊碧落朝玉
 帝應仙科也囉
 論曰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恍恍惚惚其中
 有物自先生有元田夫遣其欲而心自靜
 澄其心而神自清心靜神清而自至此之
 謂道至若無修之實有今已身超碧落而
[000-034b]
 拜玉帝可謂得道矣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六欲者六賊也何名六賊六賊者眼耳鼻
 舌身意三毒者三尸何名三尸三尸者上
 尸彭琚管人之上丹田使人好華飾之毒
 中尸彭質主人之中丹田使人好貪欲嗜
 滋味之毒下尸彭矯主人之下丹田好淫
 欲疾妬之毒上句言人禀道常能遣流浪
 之相而心自靜澄其心如水定之相神自
 清也太上言若人能心靜神清自然六欲
[000-035a]
 不生三尸不爲三毒乃消滅故云六欲不
 生三毒消滅文中子曰君子之學則進於
 道進於道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小
 人之學則進於利進於利者則六欲乃生
 三毒不滅易曰君子以恐懼修省故六欲
 不生三毒不起則自消也何人能六欲不
 生更得三毒消滅答曰有之昔唐貞觀年
 間有一人名沈會因有欲心取受民財事
 發配於竹蘭日夕常念太上老君清靜經
 罷面望泰山而禮拜言曰惟願得還鄉里
[000-035b]
 有東嶽泰山府君之子乃炳靈公也因遊
 西嶽赴會回見沈會念清靜經靈公乃於
 虚空之中言曰其人不可得也回東嶽語
 於府君府君曰善哉令使取沈會於偏閣
 之中坐時天色正午見朱衣吏曰府君召
 汝足下沈會曰那府君吏曰乃東嶽府君
 沈會大驚急取章服與吏同行至於城外
 其吏曰即今脚下至泰山三千餘里沈會
 曰何能得到其吏曰此間借一疋馬沈會
 只於樹下等候其吏入於廟中須臾牽一
[000-036a]
 疋青馬至但小如驢吏曰乗馬可緊合目
 沈會上馬合目急如猛風吏曰開目乃見
 一城遂入其城近城只多荆棘又至一府
 衙左右皆鐵衣衛護其吏乃牽住下馬引
 沈會入千府衙兵吏乃問曰何人也奉府
 君勑故取之入於第三重門吏曰官人但
 於此候容某先入報之吏既入去不多時
 有一通引官出曰府君召沈會官人來沈
 會急隨而入之乃至於一寳殿四面皆珠
 簾絳幕牓其殿曰朝曦之殿其吏止沈會
[000-036b]
 於殿下左右皆金甲鬼兵侍衛有二碧衣
 童子乃軸其簾見一人正坐戴遠遊冠衣
 青色盤龍衮服手執寒玉珪傍立一人是
 金蛾帽子茜紅繫藍靛玉帶年可三十許
 令碧衣童子請沈會上殿沈會上其殿戰
 戰兢兢歩不能移碧衣童子策上殿沈會
 拜之府君約拜令左右取榻賜坐府君曰
 凡人爲惡不爲人誅必爲鬼戮之汝昨有
 至欲之罪而得此報故有責配之報汝能
 念太上老君清靜經一年之間誦之萬卷
[000-037a]
 之餘其德甚重至能拜禮於吾奉天帝之
 勑不令汝入於輪迴之路汝念此經而能
 誦之若通其義依而行之乃與人講論若
 化一人歸道其功以加焉不爲上仙而爲
 神仙不爲神仙而爲地仙不爲地仙而爲
 鬼仙安能入生死之路語畢有一鬼官著
 緋衣乃鋪文字於案上而指之曰有慕仁
 軌執笏殿下乃沈會之姑夫也沈會回面
 而不敢顧王曰汝既爲官任東海郡牧而
 不能清白治化於民却生貪欲之心殺平
[000-037b]
 人阿趙其慕仁軌曰不敢王唤取被殺阿
 趙來遂於東廊下唤過阿趙身著白衣披
 髮年約三十阿趙曰有阿婆年七十有餘
 因老病而死有小姑欲奪其家財而妬謀
 新婦婆有郡主慕仁軌於小姑處得金百
 兩以憑小姑所告而受其情便將新婦斷
 處死有此冤屈望府君裁斷其仁軌諱之
 曰是此婦人實殺阿婆王令左右將過業
 鏡照之仁軌實受其金枉斷阿趙仁軌難
 諱王曰過莫大於欲禍莫大於貪罪莫大
[000-038a]
 於殺人汝三愆俱占安可赦乎令左右將
 來見二鬼扶一鐵床放在殿前令仁軌脫
 衣未脫之間其鬼以挑其腮其腮火著已
 燒半面其身自脱乃扶於鐵床之上以鐵
 釘釘其身有火焰於床下自著苦毒之聲
 不可見聞卧移時方罷己見其體燒作焦
 灰須臾又有一鬼吏手執一扇乃曰慕仁
 軌乃扇一扇其體復故以鐵枷枷之沈會
 乃越席而起曰此人乃某之姑夫也還能
 救之王曰冤枉爭奪損人性命何由赦之
[000-038b]
 炳靈公曰除此婦人肯罷則休除陽間作
 大功德祈萬聖禱千眞除太上老君有此
 飛詔先令含冤者上登雲路即證天界方
 可免沈會曰臣使慕仁軌改過前非除其
 六欲不生三毒啓建太上羅天大醮天尊
 赦罪之科趙氏生天而免仁軌苦乎王曰
 如此者可仁軌數未盡更有五年壽唯攝
 二魂歸陰府受罪一魂在陽間守其形形
 體亦有惡瘡疼痛不已受五年數足而死
 矣今歸地府受罪畢然後爲猪爲羊或爲
[000-039a]
 人道遭其刑法而處死沈會聞之速念清
 靜之經府君恐震地獄乃曰汝且可歸無
 生貪欲之心莫起三毒之意謝禮念非有
 天恩赦之汝歸鄉即於仁軌處勸少生貪
 欲之心乃可也一吏曰送歸沈會沈會下
 殿拜別府君而退吏曰緊隨我後而回乃
 過一河過其河大作一聲沈會大驚而覺
 之泠汗流體見家中人圍之而皆哭泣沈
 會舉身而起家中人語曰你今死三日唯
 心頭微熱遊氣不斷沈會乃抬身瞻仰曰
[000-039b]
 有如此陰靈乎謂衆曰勿得起貪欲之心
 依前謹念眞經後三日果有皇恩大赦天
 下死刑徒配邊流得免其罪普得還鄉是
 時沈會乃去東海郡有姑夫慕仁軌果然
 卧疾乃三月遍身瘡癤濃血滿床疼痛不
 忍時仁軌見沈會大喜曰我一月前夢見
 汝救我乃說地府之事一一合同遂乃省
 其過乃作黄籙大醮命羽流三七員而造
 太上清靜經一萬卷散施十方道友又結
 清靜之會功德既畢其日午時齋罷於空
[000-040a]
 中有婦人來謝曰感君大醮功德之力妾
 己生天上昇雲路乃留詩一首云幾年冤
 業不曾伸今日蒙君設醮筵六欲三毒俱
 盡滅却承功德上青天沈會望天而禮謝
 未半月慕仁軌瘡疾盡安形體如故沈會
 以滿庭芳詞勸之云六欲難消三毒不滅
 貪求狡行忙忙一朝數盡誰肯替無常富
 貴堆金積玉臨行後一物難將傷心處從
 前惡業自家當思量何計免酆都罪責無
 由商量恰如冬瓜秋後著霜奉勸吾人猛
[000-040b]
 省悟清靜快樂之鄉功成就朱陵宫裏澄
 淨鍊眞陽仁軌聞之陰靈如此之驗豈忍
 不避乎乃留詩一首云思量伶俐不如憨
 六欲三毒莫强添採得百花成蜜後不知
 辛苦爲誰甜沈會云流年如電掣爭忍不
 修行遂乃屈指而大哭泣二人便乃棄家
 計休官解印同往天台山折諸茅草蓋庵
 而坐日誦太上老君清靜經三百遍修行
 年至九十餘皆得道矣
 論曰情慾之至如水火也煙生於火水出
[000-041a]
 於冰煙微而火盛冰泮而水通眞人云人
 以欲愛養身養者如愚人養魚鳥也見天
 之寒魚則以湯之中鳥於火林之上水火
 所以養魚鳥也養之失理必至於聲色所
 以悦人悦之過理還以害生沈會仁軌二
 人以愛欲在身一爲配者一爲死徒乃猛
 悟休官入山修行行清靜之教捨惡從善
 以得道豈無驗乎
所以不能者爲心未澄欲未遣也
 太上再復上句之義也言人欲所以不能
[000-041b]
 遣者爲心未澄欲不能遣也文中子曰言
 不忠節謹密是未能澄心遣欲之人也故
 云所以不能者爲心未澄欲未遣也白雲
 翁曰人不能澄心遣欲者是漂浪愛河流
 吹慾海之人也或曰何人不能澄心遣欲
 而生妄想乎昔有唐時劉懷珍字道玉太
 平二年以功勳除授河間樂陵太守至郡
 貪圖賄賂徵索不已有錢三二百萬不生
 慈愍常取索民錢物不曾正决一件事士
 民嗟怨家貧家貧取髓抽筋寧逢南山白
[000-042a]
 額虎切莫撞著劉懐珍其受如此苦乃移
 鎭中山府其民甚憂有其妻乃謂懷珍曰
 今日錢物富貴稍足官居一品而作方面
 之侯年可數旬不修來世之福德懷珍曰
 此時如何妻曰我聞著紅騎馬累世修來
 若今世不修殃墮後世若今世能修後世
 必主富貴懷珍曰然妻曰我粧閣之中寳
 貨約賣百萬貫餘錢不如休動民財而修
 其寺觀招二三十僧道時復齋供一乃自
 家作福二乃獲後世富貴之縁三乃國家
[000-042b]
 知道是爲善之事四乃不傷其民而得美
 善之名此乃全身足世之果也懷珍大喜
 於是盡將夫人櫃中錢約百萬而選日施
 工聚料買地三十餘畝前後下手修之二
 年而成就又建一座寳殿三門經閣法堂
 聖像一切俱全懷珍與夫人逐日燒香求
 福二年之間諸事乃畢又買常住地五頃
 爲常住所用約費錢百萬餘貫然而如此
 不動民錢一毫而暗刷民肌膚膏脂只是
 不能澄心遣欲有日懷珍與妻曰我今修
[000-043a]
 起一座福地寳殿等不動民財而不知後
 世果因夫人曰此陰中之事怎得知懷珍
 每日心常不滿曰作如此功德又如此虔
 心禮求靈報何神明全無靈驗一日午睡
 夢見有一道人直入其屋亦無禮貌謂懐
 珍曰相公貪而且欲所修殿堂等雖曰自
 己錢物然平日刻取民之脂膏豈有福乎
 今世爲官一品又望後世福田其貪欲之
 心不止福乃爲中山府南門張小婆婦得
 之懷珍問曰彼人何以得之道人曰此人
[000-043b]
 賤時糴物於貴時只依原价糶與人不增
 價别又常念太上老君清靜經扶危救困
 惜物護生其功勝彼修寺觀之功道人言
 畢遂不見懷珍不樂遂使急脚子唤此張
 小公婆婦二人問其因與道人所說同懷
 珍有悟遂解印休官於密室修清靜之道
 澄心遣欲與夫人對其寂淡而雙修及延
 道侣而講談莊老壽一百二十九歲而終
 論曰道之大也唯心感之若不澄心遣欲
 何以得之劉懷珍取民財而修寺觀望消
[000-044a]
 業而求福縁不亦難乎若放心於無有之
 鄉養神於逍遥之境乃其悟也澄心遣欲
 散金玉以濟貧以獲延年而正寢豈不賢
 哉宜爲眞人矣
能遣之者
 言能遣六欲三毒者可以觀三元之妙道
 也其三元在下文說之内
 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
 其物物無其物
 物無其物者心澄而欲自滅欲既俱喪而
[000-044b]
 自亡如此者可以觀大道三元之相也何
 名三元答曰一元者内觀心識如虚無之
 境界見一切無心既無其心六欲之賊何
 由生三毒之尸自然滅也故言内觀其心
 心無其心心無其心者外觀其形形無其
 形者相不滯於形相者漸入無爲之境不
 能誘動其心形六欲何能而生三毒自然
 消滅故云遠觀其物物無其物白雲翁曰
 内觀欲心而無欲心外觀色心而無色心
 遠觀外物而無外物如此三無盡可謂得
[000-045a]
 其道矣文中子曰不執利不執有利欲之
 心故曰内觀其心心無其心不違害不違
 害傷色身之狀故曰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不强交不與外物而强交易是故無外物
 也故曰遠觀其物物無其物或曰内觀其
 心心無其心何人也昔戰國時有文摯善
 醫有龍叔謂文摯曰我聞子之妙矣吾有
 疾子能醫乎文摯曰唯命是聽然先言子
 病吾當察之龍叔曰吾之病有數般鄉中
 譽我我不以爲榮國中毁我我不以爲辱
[000-045b]
 此一病也吾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一病也
 吾不親富貴不傲貧窮三病也吾視人如
 人視我四病也吾處吾之家如道旅之舍
 五病也吾觀吾鄉如蠻戎之國六病也七
 魔一賞罰不能動二刑罰不能滅三盛衰
 利害不能已四哀樂不能易五不可視國
 名六不親交友七不能御妻子制僕此七
 魔也奚病哉奚方能已之乎文摯乃命龍
 叔皆面立文摯自後向明而望之既而曰
 嘻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虚也哉聖
[000-046a]
 人之心有七孔也子之心有六孔流通一
 孔不達也今聖智爲疾此之謂無其心也
 故云内觀其心心無其心或曰何人外觀
 其形形無其形昔吴季札入燕爲使至路
 忽於道上見金一鋋季札見而不思其意
 前所歩見一負薪者告之汝貧此處有金
 一鋋季札引而指之曰汝貧將此金玉去
 負薪者乃顰眉而責季札曰觀君氣槩甚
 豪而意甚下顧我身何爲嚮金之人負薪
 者遂不顧而去金乃物之最貴也而不顧
[000-046b]
 之乃是遠觀其物物無其物論曰龍叔得
 内觀其心心無其心負薪者遠觀其物物
 無其物悟此三無能通聖道矣
三者既悟惟見於空
 上句言六欲既不生則三毒自然消滅因
 此不生六欲消滅三毒則能内觀無欲心
 外觀無色身遠觀無物此三者皆名爲色
 空應有形者俱爲幻化之境定觀經云定
 心之上豁然無覆定心之下寂然無物其
 能識者可以内觀無心外觀無形遠觀無
[000-047a]
 物此三者觀之無心無形無物並同虚空
 然後既悟唯見眞空寂境故曰三者既悟
 唯見於空易曰顯道神之德行言悟三空
 之理明顯無爲之道而自神靈其德行之
 事如太虚以萬物惟見於空之境文中子
 曰聖人之德爲道之本爲道者無心無形
 無物此三者既悟唯見顯道之德行神之
 德行者太虚之至空也故云三者既悟唯
 見於空或曰何人能悟此三無而見於空
 達道也昔唐時柳子初於大曆年中會試
[000-047b]
 於南宫失利不檢其身恣遊放蕩花街月
 夜取一時之樂非乆行囊空虚於人多厭
 之糊口之用及形容枯槁日不聊生或一
 日出東門徐步而進欲覓自盡之計柰死
 期難捨遂坐於古柳之下因默念太上老
 君說常清靜經三遍神氣欲絶忽有一道
 者青巾白袍皂絛草履携一竹籃亦來坐
 於樹下氣貌堂堂乃謂子初曰君有道氣
 一何困也子初開目見而甚喜之乃謝曰
 僕一書生當於壯歲兩上春闈而遭命蹇
[000-048a]
 因此失利放蕩狂遊囊空資盡日不聊生
 家鄉東海難歸西秦無住體無完服腹無
 所食今日之困陳厄之不若也言語蹇澀
 氣漸聲微忽然而倒其先生見之曰何以
 如此遂於籃中取棗二枚與子初强起接
 而頓食之唯食一枚但覺作食之味乃拜
 先生先生曰觀君之氣似有奇骨子初言
 僕乃心中不足先生曰汝乃得其甚足子
 初曰大丈夫心中足位高貴可也先生曰
 爾但暝目子初既合其目便覺飄然而昏
[000-048b]
 似睡忽見一紫綬金章人秉其象笏奉夫
 餘國王詔徵足下子初子初曰僕乃東海
 下士沂水儒生兩失龍榜今爲孤迹之人
 安辱國主相徵乎道罷子初喜而隨使者
 出東門既出東門有十餘人錦衣繡帽玉
 帶紅靴見子初盡皆拜遂牽桃花之騎玉
 鞍金𩍐寳轡龍駒翠蓋圍鳳紅旗映日乃
 簇擁子初上馬子初喜不自勝乃攀鞍上
 馬頭達叫唱甚嚴從騎至多駟牡追風八
 百餘里乃至一城見人煙窈窕地里風光
[000-049a]
 數百朱紫之官列拜馬前道引見一所珠
 樓寳閣玉殿森森煙霞重霧忽有一騎從
 衆中出曰且交駙馬解鞍於東華館軒窗
 户牖皆水晶玻璃爲之也是時紅粧繡閣
 寳結花冠數十妓人動其弦管是夜子初
 宿於東華館下高閣鍾敲曉月清風一妓
 傳宣請駙馬引見公主子初大喜忽一美
 人捧一寳箱内有寳玉衣一襲更夜牽一
 駿騎遂請上馬笙歌一隊皆吴姬越絶遂
 引乃入其内見紫殿金階玉庭森森兵衛
[000-049b]
 肅肅朱紫班班圭笏相亞大立羣班拜舞
 待之須臾鳳簾齊捲嗚鼓一聲山呼震動
 夫餘國王昇其寳殿見華冠龍衮雉扇輕
 開嬌娥窈窕傳宣曰令駙馬見帝引子初
 拜舞畢王曰寡人愛女小字淫芳願絲蘿
 於卿納聘在于今日承其詔命奏鈞天之
 鼓樂列其御宴卿富貴不可言也是夕燈
 燭龍膏香虬鳳髓霞衣綵帔不知其數忽
 鳳閣擁一女子年可一十六歲其貌其姿
 西子嫦娥之不若也嫦娥古今無如此貌
[000-050a]
 子初見之魂飛天外魄散九霄是夕鳳帳
 盤龍以衾展雙鸞太眞爲伴至天明帝乃
 勑降特進領三省駙馬都尉贈武安侯鎭
 武郡公主至武安郡道士僧俗屬郡官僚
 並皆接之治此郡一十年遂生二子政聲
 大振奉勑征南夫餘國大元帥鎭兵數萬
 一擊而勝功勳成就帝乃賜金山一座五
 年二子封侯其富貴不可言也金玉如瓦
 礫所爲功蓋天下有日樂極悲來後三年
 其妻公主身殂後二年二子亦殂子初不
[000-050b]
 勝其悲又有告變曰南國王柳子初欲叛
 其地夫餘國王遣使命詔之子初不敢抗
 命遂至此國其王曰汝一微生不能自料
 寡人召汝爲駙馬一十五年封王立土朕
 於汝不輕汝何叛也子初曰臣本一布衣
 今日駙馬謝王卦第列土非敢叛逆王曰
 告叛之由不虚何更言之令左右烹之力
 士解衣取刀欲割其肉於鑊内子初其驚
 惶乞復作一布衣今不可得也力士欲下
 刀油鑊其滚哀聲一呌忽然而覺先生曰
[000-051a]
 足下何乃昏然子初既覺汗流遍體戰戰
 而不已乃具迷之事先生曰汝念清靜經
 經中有内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
 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
 見於空子初始乃孤貧而有欲心今子初
 作駙馬此三者皆無實跡如一虚夢間是
 唯見於空也子初又要身高貴使子初封
 爲南餘國王也又不能遠觀其物賜子初
 金山一座也子初釋而悟曰人生一世虚
 幻自然何可嘆美之遂禮先生先生曰後
[000-051b]
 三年於蓬萊相見汝堅持此眞經道心勿
 退是其願矣道罷乃乗雲而去子初因食
 棗而已不食後尋勝地乃茅庵默然而坐
 屏絶人事堅持此經三年不退忽一日有
 白鶴自空而下子初乗鶴背乃騰空而去
 乃留一小頌三首一云色是花豔而不久
 莫厭虚花豔色紅花光虚豔似浮雲爭如
 悟取玄元理心上無心道自通二云形似
 虚幻而不永形是虚形莫强尊耽家積業
 落於空爭如悟取玄元理形上無形道自
[000-052a]
 通三云物是浮寄而不乆白玉黄金即是
 空來時空手去時空爭如悟取玄元理物
 上無時道自通
 論曰萬物自無而有有極則歸於無故人
 以幻化色境爲實豈不愚哉柳子初因不
 第而有欲心感得上仙來化爲夫餘國君
 之壻以爲色樂其心故不知心無其心也
 又外以封侯之貴樂其身故不知形無其
 形也又以金山之貴物樂其意故不知物
 無其物也此三者皆不實之相乃色是虚
[000-052b]
 花形是虚幻財是虚景乃其禍也而有悔
 悟既乃悔之身遊三島而上玉京豈不良
 哉易曰無思也無爲定也寂然不動感而
 遂通天下之政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
 於此哉文中子曰山宜附地人宜附靜湛
 然寂者道在其中矣或曰何人常寂而通
 其道答曰有之昔者天寳年中有進士李
 通年五十餘累舉不及第日誦太上老君
 清靜眞經大得其理寢膳不離其手口不
 輟經忽日妻乃亡之通嗟嘆而已惟一子
[000-053a]
 後一年子亦殂通曰吾脱其枷也常日詩
 酒自娱相知或有勸之曰我聞妻者齊也
 同棺共葬乃人之常情子之不爲慟嗟而
 已君之無情其子死一慟而已忘遺體之
 慈是失父子之道君何爲知書也通曰我
 聞莊子亡妻而鼓盆東門喪子不哭此眞
 達理也吾何憂哉吾何憂哉太上云内觀
 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
 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也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
[000-053b]
無既無湛然常寂
 常寂者道也道既常寂吾何有焉遂散家
 財與不足者棄田土於鄰里也李通乃携
 清靜經而入華山拔茅累石作庵誦清靜
 經默食藥苗而修堅志三年如一日道心
 不退感太上使神人教之其人化道者入
 其庵中道者遂問之曰子於此學道深山
 安有乎凡問七次而不對之道不在忘言
 而不達不在論言而得馬駒牛犢又何言
 哉又何常得其道也夫欲修道者先能捨
[000-054a]
 外事外事都絶無以與心逆然後安坐内
 觀心覺一念起速須除滅而安靜又若有
 浮游亂想亦當盡滅亦不知觀空亦空空
 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然
 後呼爲湛然常寂李通聞之願然而拜曰
 先生所命願一教之乃跪于前而授其教
 先生曰學道者唯滅動心不滅照心但凝
 空心不凝住心者空心也不可定中之急
 求慧急則傷性性傷則無慧若定不求慧
 而慧自至此名眞慧也慧而不用詐慧而
[000-054b]
 貴實智若愚此乃益資定慧此羡無極若
 中念想多感衆邪妖精百媚隨心應見又
 謂李通汝若能定得心湛然常寂其道有
 成李通曰弟子能之先生曰來日我教汝
 吾且去矣先生遂出庵而不見候來日辰
 巳時來先生却來此庵前通乃出庵喜而
 迎之而入其庵李通乃禮念弟子身爲腐
 儒不通大道而守頓空何異膠柱鼓瑟先
 生曰吾欲燒一爐丹汝以鎭爐唯以無語
 爲湛然常寂汝能之否通曰弟子能之先
[000-055a]
 生乃於庵中立一爐于袋中取出一鍋子
 放數粒丹藥其中望太陽取氣一口吹在
 爐上其火乃然仍戒李通曰汝正南於爐
 而坐此是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
 無無亦無無無既無如此者乃事湛然常
 寂之法也若有千魔萬魅感即是無得而
 言若爐中之丹則不成汝道不就也千萬
 記之三日後吾却來覷丹丹必熟矣與汝
 共服可以羽化爲天仙也千萬記取李通
 乃握固而面於爐端坐其先生乃出庵而
[000-055b]
 去不多時忽然四方雲起雷電交空疾風
 拔樹霹靂摧山驟雨猛水乃浸其庵李通
 不動身而端坐其水浸坐乃至于頂而心
 不動雨水只有一寸不入於爐不至于口
 須臾水出既落又有野火燒山亘天火發
 而至於庵庵舍欲燒而著其李通亦寂然
 不動其心全無怨意須臾火自滅又有餓
 鬼而至其鬼或藍面而赤髮或黄體而面
 青或眼紅而光出牙若剛刀吾等山鬼也
 今日大飢食而且度汝若一言吾不食汝
[000-056a]
 若無言乃啗之李通終無一言其鬼自滅
 又有數十餓虎而來欲食李通李通乃不
 視亦無怖心其虎哮吼數遭嗅而不食即
 退又有毒蛇遂遶其身而行李通亦不動
 心其蛇自去又有一婦人年貌二八嬌姿
 無比以其妖言豔語而惑李通李通心並
 不動婦人亦去又有强徒三十餘人皆鐵
 衣手執戈弧矢賊首曰好食此人心肝遂
 刀劈之欲下手有一人曰只語一聲且免
 之李通亦不言其賊自去然後有一王峨
[000-056b]
 冠大袖朱履長裙手執寒玉珪引數人獰
 神惡鬼是牛頭獄卒手執鐵叉大喝李通
 曰閻羅大王至何故不起其鬼遂以鐵叉
 叉之其王曰且住若其人一言則免之若
 無言以鐵叉叉之李通終無恐懼亦不動
 心王曰執取伊妻來不多時李通妻至王
 曰使爾夫一言不令汝受苦其妻曰君與
 我爲眷屬恩重如丘山今日我經地獄受
 苦若你一言救我之苦若不言苦罪難受
 李通終無一言其王遂怒此乃頑鄙之人
[000-057a]
 今鋸解其妻使令看之須臾獄卒提到其
 妻用板夾之便鋸解血流滿地悲聲不忍
 忍見聞其夫亦不言王曰又呼其子子果
 至王曰交汝身爲萬段子曰父乃鐵心肝
 我母因父不言直至鋸解之苦父今又若
 不言我受判身之苦孝經云念父子之道
 乃天性也父慈悲乃一言可免其苦也李
 通終無一言王見此大怒言這漢頑執攝
 其生魂離殻李通但覺昏然其魂於齊州
 王大郎家作女之身生而且艷絶其容貌
[000-057b]
 世中無比喑啞不言年至一十八歲人呼
 爲啞女父母出嫁與東村馬員外第三子
 甚愛其貌美乃不嫌啞而取之凡三載生
 一子其夫因醉而歸與其妻曰爾生得一
 子甚美幼啞而無言此乃大病也雖此子
 何爲美也遂把子脚倒提摔之血濺其母
 滿面啞女驚然忽叫一聲冤苦可惜我嬌
 子開目遂見其爐紅光亂撒火星迯散似
 如雷聲其先生方至曰丹藥欲熟爲汝一
 聲而驚懷了其丹砂是不能成觀空亦空
[000-058a]
 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
 此人而不能守湛然常寂之道也先生以
 手搥胸大哭曰可惜一爐丹藥更後六年
 吾復再來遂贈與李通詩一首略修玄理
 問吾徒丹熟眞鉛悟色無鶴性自閑衝碧
 落道心因靜見工夫龍吟瑞彩籠金頂虎
 嘯祥風射玉爐更後六年功行足湛然常
 靜入仙都先生曰六年之内只守此經而
 修因上玉京勉之勉之道罷先生化白光
 而不見因此李通覓一繩懸大石可重千
[000-058b]
 斤墜於石室之中於石下而坐寂然不動
 六年功成其先生引鸞而復現叫之通乃
 見先生大喜禮拜畢二人共話乗其鸞冉
 冉騰空而去至半空之中乃遺下詩一首
 云觀空空亦是眞空空既無時無亦通無
 惠既無湛常寂好乗鸞背到天宫又有小
 詞一首寄减字木蘭花攻書學業五十餘
 年頭似雪金牓無名始信儒冠多悞身妻
 亡子夭恩愛無時來入道深謝師言湛然
 常寂昇九天
[000-059a]
 論曰大道者至靈藴妙待感而靈猶金石
 之響待擊而嗚李通乃悟觀空亦空空無
 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
 常寂之道千魔萬惑而不動又設千斤之
 石而修六年果登天宫豈不宜乎
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眞道眞
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欲者六欲也乃六賊也眼是一賊愛窺觀
 彩色妖艷人不知妖艶是殺人性命之刀
 斧耳是二賊愛聽艶樂淫聲而不知艷樂
[000-059b]
 淫聲是害人之鼓樂口是三賊愛嗜美酒
 肥肉而不知美酒肥肉是腑腸之毒藥鼻
 是四賊愛悦芳香邪氣而不知芳香邪氣
 是害人之氣命身是五賊愛香車寳馬而
 不知香車寳馬是招蹶之機意是六賊愛
 禄高位大而不知禄高位大是害人之形
 命故曰射神之天此上句言能於常寂之
 中無所寂相者是能了眞空湛然之相空
 無湛寂自滅然後眞空照了見其眞道矣
 見其眞道者了達空無湛寂四事但泯眞
[000-060a]
 照空也如此者六欲之毒害又豈能於吾
 生也故曰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文中子曰
 寂無所寂者與太空同體與太極同德與
 神道並行不化而化如此者安能有欲乎
 故曰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或曰何人能知
 寂無所寂而不能生其欲也昔宋時熙寧
 元年儀州醫官聶處仁其性沉靜美而風
 彩年三十餘歲自小能持太上老君清靜
 經大通其理凡有患者不問貴賤貧富而
 一般下藥無所問藥資人皆以爲救命眞
[000-060b]
 人或有一黄官之家請看候其患既至患
 人宅其患之家妻年少艶美容質遂見處
 仁候脉而便通其意處仁避面而候脉下
 瘋藥一服畢急辭而退處仁乃眞空照之
 出而便行其黄官之妻他日佯病使人召
 之其處仁托其他幹不爲下藥其娘子再
 三使人召三五次其處仁不獲更又叫曰
 娘子急之處仁推辭不及至乃避面診之
 處仁曰娘子安常無病娘子曰我官人差
 出遠遊今夜汝來我當相待每夜夢宿於
[000-061a]
 君處仁聞之大驚深會其意遂走出門後
 及呼之更不復迴至夜深忽有人扣門而
 曰有某急患請郎中候脉處仁不知端的
 乃開門而出娘子遂拽住處仁娘子曰君
 心從我我與君富貴若不從我我是黄官
 之妻爲期於此汝若不從與君其死處仁
 不得已遂允之乃引娘子至於短墻而攝
 其手越墻而走之不入其家遂遁入南山
 之中依此誦太上清靜之經修行悟此寂
 無所寂之道而欲心豈能生之是時本州
[000-061b]
 城隍土地正神以此聶處仁不起欲心乃
 呈司命君遂賜一百二十歲昇爲天官其
 婦人奪其壽至五十終將生魂攝於地獄
 其形於陽間卧疾腹常如刀攪其心生魂
 被獄卒縛於鐵柱之上以刀剖腹洗除淫
 欲之心受此苦楚痛不可忍其獄卒謂之
 此人曰汝受苦七年矣更有三年三魂俱
 入地獄縱得托生入於别腹中爲之柰何
 婦人曰如何救解鬼吏曰汝於陽間設黄
 籙大醮乃改惡從善每日持念太上老君
[000-062a]
 清靜眞經可免此苦娘子曰的可免之鬼
 吏曰的免也一發善言千里福應兼懺悔
 淫欲之罪豈虚言哉於是死魂至即目得
 假合其生魂汝切記之不虚言也其人自
 省謝罪改過更不再犯其夫官人憫之遂
 命羽客一七設其黄籙大醮又禮念九幽
 拔罪懺文千卷兼印造清靜經萬卷散施
 四方善友令人持誦於是九天上聖特赦
 其罪娘子所患漸愈其人思往日之淫欲
 是有此報在於地獄不唯切之一身外更
[000-062b]
 有犯此者不可稱數娘子乃謂官人曰唐
 則天在日與僧人行婬亦受毒蛇地獄官
 人曰如何受罪娘子曰一旦便脱衣服冠
 冕而入於毒蝎之中其蝎攢身蟄之受苦
 不已罪畢即著衣服冠冕去官人曰此罪
 何時受苦足妻曰限滿之日須有百年任
 爲娼女也妻乃勸夫曰善事可作惡事切
 莫重犯果有報乎夫聞之此語亦改其心
 二人乃雙修各依太上清靜之教每日持
 此眞經百遍乃解印休官築環墻於内卓
[000-063a]
 庵而坐修道九年同坐亡於壁間乃留詩
 二首云酆都地獄不堪觀視者令人心膽
 寒萬死千生重受苦陽間岐路再遊難自
 退欲情欲不生好修清靜湛然明寂無所
 寂天眞境只在人心改善行
 論曰道以清虚寂靜爲體人以婬色爲實
 豈不知有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廣
 則天堂之路欲大則地獄之因聶處仁禀
 寂無所寂而無欲心乃增延壽筭名書天
 曹其妻滯於淫罪以奪其壽魂追北府剖
[000-063b]
 除婬心之垢楚痛之疾醮筵救愈及其改
 過從善休官同修清靜之教日誦眞經絶
 其塵俗方乃同坐亡魂飛北落上聖眞經
 豈無驗乎後之好道君子切謹記之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







[000-064a]
清靜經註是三
   大道淵源老氏聖紀
神霄經云妙无天帝出生三炁三寳天君玄/炁
天寳君元炁靈寳君始/炁神寳君即三清也玊帝爲祖在太空之
元又云元始下化爲玊宸大混居紫玊寳闕
號北極大帝北極是元始第五化身赤眀開
圖之初爲上清神公開皇之後爲北隂大帝
平定功成居中天紫微之庭望之不動謂之
辰極或化在星爲天皇大帝在教曰太上老
君在天爲諸天之主降世爲百王之師
[000-064b]
混元圖云初三皇時化身號萬法天師一云/通玄
天師又云玄/中大法師中三皇時化身號盤古先生亦
曰有古大先生後天皇伏羲時化身號鬱華
或曰女媧氏時/化身號鬰密子地皇神農時化身號大成
子人皇軒轅帝時化身號廣成子少皥時化
號隨應子顓帝時號赤精子帝嚳時號録圖
子帝尭時號務成子帝舜時號尹夀子夏禹
時化號眞行子商湯時號錫則子老君雖累
世化身而未有誕生之迹迨商第十八王陽
甲時分神化炁寄胎於玄妙玊女八十一年
[000-065a]
曁第二十二王武丁庚展歳二月十五日卯
時誕於楚之苦縣瀨郷曲仁里姓李名耳字
伯陽謚曰聃周武王時爲守藏史遷柱下史
至第五帝昭王二十三年過函谷關度關令
尹喜以二十五年降于蜀青羊肆㑹尹喜同
度流沙至穆王時復還中夏至靈王二十一
年庚戍孔子生至二十七帝敬王十七年戊
戍孔子問禮於老君退有猶龍之歎敬王四
十一年壬戍孔子卒至第三十丑帝烈王二
年丁未過秦秦獻公問以暦數遂出散關至
[000-065b]
顯王八年庚申東遷至第三十八帝赧王九
年乙卯復出散關飛昇崑崙秦時降陝河之
濵號河上丈人亦曰河上公授遭安期生前
漢文帝好老子之㫖遣使詔問之公曰道尊
德貴非可遥問帝即駕從詣之帝曰普天之
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濵莫非王臣域中有四
大王居一也子雖有遭猶朕民也不能屈何
乃髙乎朕足使貧賤富貴須臾公即撫掌坐
躍冉冉在虚空之中如雲之升去地百丈餘
而止於玄虚良乆俛而答曰今上不至天中
[000-066a]
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之有陛下焉能令余
富貴貧賤乎帝乃悟之知是神人矣方下輦
稽首禮謝授帝道德二經㫖成帝時降曲陽
泉授于吉太平眞經漢章帝時授于吉一百
八十大戒安帝時降劉圖罪福新科順帝時
降授天師三洞經籙桓帝時降天台授葛孝
先上清靈寳大洞諸經魏明皇時降嵩山授
天師冦謙之新科符籙大唐髙祖時降羊角
山語吉善行唐公受命符明皇天寶元年降
丹鳳門帝親享之興慶官又降語田同秀以
[000-066b]
函谷所藏金匱靈符又降語王元翼妙寳眞
符宋政和二年降華陽洞天授梁先生加句
天童護命經又云老君无世不岀先塵劫而
行化後无極而常存隱顯莫測變化无窮无
爲自然永劫綿綿隂翊
皇度玄之又玄普度天人不可具述矣
崇眞子云論長生養性之㫖其要在於存三
抱一三者精炁神也是名三寳象川翁曰精
能生炁炁能生神榮衞一身莫大於
   混元三寳之圖
[000-067a]







 此實修眞之本也譚景昇云存三抱一者
 錬精化炁鍊炁化神錬神合道洞妙自然
 經云天有三寳日月星人有三寳精炁神
 心之神發乎目則謂之視腎之精發乎耳
[000-067b]
 則謂之聽脾之魂發乎鼻則謂之嗅膽之
   初眞內觀靜定之圖







 魄發乎口則謂之言動一神萬神皆動開
 一竅九竅齎開一關要鎻百關牢轉身一


[000-068a]


 路眞容易
  金丹大道之圖






 白玊蟾云无心之心无有形无中養就嬰
 兒靈學仙學到嬰兒處月在寒潭靜處明
[000-068b]
  傳經證道品
 心常清/靜經
 仙人葛玄曰吾得此道者曽誦萬遍此經
 是天人所習不傅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
 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
 君受之於西玉母西玉母皆口口相傳不
 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録之上士悟之昇
 爲天官中士悟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
 世長年遊行三界昇入金門左玄眞人曰
[000-069a]
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
護其人然後玉符保神金液錬形形神俱
妙與道合眞正一眞人日人家有此經悟
解之者災障不干衆聖䕶門神昇上界朝
拜至尊功滿徳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
騰紫雲
  傳經
蘇上卿云童子傳經問至人无心對境永
安身侍經终有風雲日他日乗鸞歩玊宸
  開經
[000-069b]
丘長春云夫人出家法語有云上忠君王
下孝父母是也上不拜君王下不拜父母
乃不忠孝也是自髙自貴的言語不合大
道難入仙宗是自忘本矣
尹眞人云仙經萬卷忠孝爲光天上人間
方便第一
  知覺
白玊蟾云桑田成海海成田一刹那問又
百年撥轉項門關捩子阿誰不是大羅仙
  眀師
[000-070a]
悟眞子云饒君聦慧過顔閔不遇明師莫
強猜只爲金丹无口訣教君何處結靈胎
  口訣
了眞子云大藥三般精炁神天然母子互
相親迴風混合歸眞體煆鍊工夫日日新
  行功
了眞子云无功功裏要勤功功外无功合
聖功錬得丹田成至寳任他鳥兎走西東
  成道
畢元樞云一粒金丹何赫赤大如彈丸黃
[000-070b]
如橘人人分上本圓成夜夜靈光常滿室
  超凡
陳泥丸云一載胎生一箇兒子孫孫子又
孫枝千萬億化最妙處豈可容易教人知
  入聖
吕洞賔云獨上髙山望八都黑雲散盡月
輪孤茫茫宇宙人无數幾箇男兒是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