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059 唐玄宗御註道德真經-唐-玄宗 (master)


[002-001a]
唐玄宗御注道德眞經卷之二男四
 道經下
   絶學無憂章第二十
絶學無憂
 絶有爲俗學則淳樸不散少私寡欲故無
 憂也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
 唯則恭應阿則慢應同出於口故云相去
 幾何而恭應則善慢應則惡以喻俗學絶
 之則無憂不絶則生患只在心識回照豈
[002-001b]
 復相去遠哉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凡人所畏者慢與惡也善士所畏者俗學
 與有爲也皆當絶之故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若不畏絶俗學則衆生正性荒廢其未有
 央止之時
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
 衆人俗學有爲熙熙逐境如臨享太牢春
 臺望登動生貪欲
[002-002a]
我獨怕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我獨怕然安靜於其情欲略無形兆如彼
 嬰兒未能孩孺也
乘乘兮若無所歸
 至人無心運動隨物無所取與若行者之
 無所歸乘乘運動貌
衆人皆有餘
 耽嗜塵務矜夸巧智自爲有餘以示光大
而我獨若遺
 常若不足有所遺忘
[002-002b]
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純兮
 我豈愚人之心遺忘若此也哉但我心純
 純故若遺爾
俗人昭昭
 矜巧智也
我獨若昏
 自韜晦也
俗人察察
 立法制也
我獨悶悶
[002-003a]
 唯寬大也
忽若晦寂兮似無所止
 容貌忽然若昏晦而心寂兮絶於俗學似
 無所止著
衆人皆有以
 衆人於代間皆有所以逐境俗學之意
我獨頑似鄙
 頑者無分别鄙者陋不足而心實了悟外
 若不足故云似爾
我獨異於人
[002-003b]
 人有情欲我無愛染人與道反我與道同
而貴求食於母
 求食於母者貴如嬰兒無營欲爾上文云
 如嬰兒之未孩下經云含德之厚比於赤
 子如此所以獨異於人先無求於兩字今
 所加也且聖人說經本無避諱今代爲教
 則有嫌疑暢理故義不可移臨文則句須
 穩便便今存古是所庶幾又司馬遷云老
 子說五千餘言則明理詣而息言不必以
 五千爲定格
[002-004a]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孔甚也從順也設問甚有德之人容狀若
 何言此有德人所行唯虚極之道是順
道之爲物唯恍唯惚
 此明孔德所從之道不有不無冲用難名
 故云恍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惚無也恍有也兆見曰象自無而降有其
 中兆見一切物象
[002-004b]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物者即上道之爲物也自有而歸無還復
 至道故云其中有物也
杳兮冥兮其中有精
 惚恍有無杳冥不測生成之用精妙甚存
其精甚眞其中有信
 杳冥之精本無假雜物感必應應用不差
 故云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言道自古及今生成萬物物得道用因用
[002-005a]
 立名生成之用既今古是同應用之名故
 古今不去
以閲衆甫
 閲度閲也甫本始也言至道應用度閲衆
 物本始各遂生成之用也
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以此
 以此令萬物皆禀道妙用生成故爾
   曲則全章第二十二
曲則全
 曲己以應務則全
[002-005b]
枉則直
 枉己以申人則直
窪則盈
 執謙德則常盈
弊則新
 守弊薄則日新
少則得
 抱一不離則無失
多則惑
 有爲多門則惑亂
[002-006a]
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
 聖人抱守淳一故可以爲天下法式
不自見故明
 人能不自見其德常曲己以應務則其德
 全自明
不自是故彰
 人能不自以爲是而枉己以申人則其是
 直自彰矣
不自伐故有功
 人能不自伐取則其功歸己矣
[002-006b]
不自矜故長
 人能長守弊薄不自矜衒則人樂推其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不與物爭誰與爭者此言天下賢與不肖
 無能與不爭者爭也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虚言哉誠全而歸之
 古有曲全之言豈虚妄哉實能曲者則必
全理而歸之
   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
[002-007a]
 希言者忘言也不云忘言而云希者明因
 言以詮道不可都忘悟道則言忘故云希
 爾若能因言悟道不滯於言則合自然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風雨飄驟則暴卒而害物言教執滯則失
 道而生迷
孰爲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乆而况於人乎
 天地至大欲爲暴卒則傷於物尚不能乆
 以况於人執言滯教則害於道欲求了悟
 其可得乎
[002-007b]
故從事於道者
 故從事於道之人當不執滯言教
道者同於道
 體道者悟道忘言則同於道矣
德者同於德
 德者道用之名人能體道忘功則其所施
 爲同於道用矣
失者同於失
 執言滯教無由了悟不悟則迷道自同於
 失矣
[002-008a]
同於道者道亦得之同於德者德亦得之同
於失者失亦得之
 方諸挹水陽燧引火類族辨物斷焉可知
信不足有不信
 執言滯教不能了悟是於信不足也自同
 於失失亦樂來是有不信也
   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跂舉踵而望也跨以跨挾物也以喻自見
 求明明終不得何異夫跂求乆立跨求行
[002-008b]
 履乎
自見者不明
 露才揚己動而見無故不明
自是者不彰
 是己非人直爲怨府故不彰
自伐者無功
 專固伐取物所不與故無功
自矜者不長
 矜衒行能人所鄙薄故不長
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
[002-009a]
不處
 自見等行於道而論是曰殘餘之食疣贅
 之行凡物尚或惡之故有道之人不處斯
 事矣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將欲明道立名之由故云有物言有物混
 然而成含孕一切尋其生化乃在天地之
 先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
[002-009b]
天下母
 有物之體寂寥虚靜妙本湛然常寂故獨
 立而不改應用遍於群有故周行而不危
 殆而萬物資以生成被其茂養之德故可
 以爲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爲之名曰大
 吾見有物生成隱無名氏故以通生表其
 德字之曰道以包含目其體强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
 妙用無方强名不得故自大而求之則逝
[002-010a]
 而往矣自往而求之則遠不及矣若能了
 悟則返在於身心而證之矣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因其所大而明之得一者天地王也天大
 能覆地大能載王大能法地則天行道故
 云亦大也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王者人靈之主萬物繫其興亡將欲申其
 鑒戒故云而王居其一欲警王令有所法
 謂下文也
[002-010b]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謂王也爲生者先當法地安靜既爾又
 當法天運用生成既生成已又當法道清
 靜無爲令物自化人君能爾者即合道法
 自然之性
   重爲輕根章第二十六
重爲輕根靜爲躁君
 重者制輕故重爲根靜者持躁故靜爲君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
 輜車也重者所載之物也輕躁者貴重靜
[002-011a]
 亦由行者之守輜重故失輜重則遭凍餒
 好輕躁則生禍亂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人君者守重靜故雖有榮觀當須燕爾安
 處超然不顧也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奈何者傷嘆之辭也天下者大寳之位也
 言人君奈何以身從欲輕用其身令亡其
 位也
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002-011b]
 君輕易則人離散故失臣臣躁求則主不
 齒故失君
   善行章第二十七
善行無轍迹
 於諸法中體了眞性行無行相故云善行
 如此則心與道冥故無轍迹可尋求
善言無瑕謫
 能了言教不爲滯執遣象求意理證言忘
 故於言教中無瑕疵謫過
善計不用籌算
[002-012a]
 能了諸法本無二門一以貫之不生他見
 故無勞籌算自能照了既無計算非善而
 何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
 兼忘言行不入異門心無邊境之迷境無
 起心之累雖無關楗其可開乎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體了眞性本以虚忘若能虚忘則心與道
 合雖無繩索約束其可解而散乎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
[002-012b]
无棄物
 是以聖人常用此五善之教以教之故无
 棄者
是謂襲明
 密用曰襲五善之行在於忘遣忘遣則無
 迹故云密用密用則悟了故謂之明
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師法也資取也善人可師法不善人可取
 役使也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002-013a]
 此章深㫖教以兼忘若存師資未爲極致
 今明所以貴師爲存學相學相既空自無
 所貴所以愛資爲存教相於教忘教故不
 愛資貴愛兩忘而道自化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師資兩忘是謂玄德凡俗不悟以爲大迷
 故聖人云雖知凡俗以爲大迷以道觀之
 是爲要妙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谿爲天下谿常德不
[002-013b]
離復歸於嬰兒
 雄者患於用牡故知其雄則當守其雌謙
 德物歸是爲天下谿谷則眞常之德不離
 其身抱道含和復歸於嬰兒之行矣
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爲天下式常德不
忒復歸於無極
 能守雌靜常德不離德雖明白當如暗昧
 如此則爲天下法式常德應用曾不差忒
 德用不窮故復歸於無極忒差也
知其榮守其辱爲天下谷爲天下谷常德乃
[002-014a]
足復歸於樸
 德雖尊榮常守卑辱物感斯應如谷報聲
 虚受不窮常德圓足則復歸於道矣樸道
 也
樸散則爲器聖人用之則爲官長
 含德内融則復歸於樸常德應用則散而
 爲器既涉形器必有精粗聖人用之則爲
 群材之官長矣
故大制不割
 聖人用道大制群生暄然似春蒙澤不謝
[002-014b]
 動植咸遂曾不割傷
   將欲章第二十九
將欲取天下而爲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者大寳之位也有道之者必待曆數
 在躬若暴亂之人將欲以力取而爲之主
 者老君戒云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爲也爲者敗之
 大寳之位是天地神明之器謂爲神器故
 不可以力爲也故曰爲者敗之此戒奸亂
 之臣
[002-015a]
執者失之
 曆數在躬已得君位而欲執有斯位凌虐
 神主天道禍淫亦當令失之此戒帝王也
故物或行或隨或煦或吹或强或羸或載或

 欲明爲則敗執則失故物或行之於前或
 隨之於後或煦之使暖或吹之使寒扶之
 則强抑之則弱有道則載事無德則隳廢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聖人覩或物之行隨知執者之必失故去
[002-015b]
 其過分爾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
 人臣能以道輔佐人主者當柔服以德不
 用甲兵之威取强於天下何則兵者凶器
 戰者危事抗兵加使彼必應之其事既好
 還報則勝負之數未可量也
師之所處荆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軍師所處戰則妨農農事不修故生荆棘
 兵氣感害水旱繼之農廢於前灾隨其後
[002-016a]
 必有凶荒之年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
勿伐果而勿驕
 善輔相者果於止敵蓋在於安人和衆必
 不敢求勝取强故雖果於止敵敵不爲寇
 慎勿矜功伐取以自驕盈驕則敗亡故爲
 深戒
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
 前敵來侵不得休止故用兵以止之如是
 則果在於應敵非果以取强也
[002-016b]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己
 物之用壯由兵之恃强物壯則衰兵强則
 敗是謂不合於道當須早止不爲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

 佳者好也兵者謀略也凡人修辭立誠不
 能以道德藏器而以兵謀韜略爲好謀略
 之用只在於攻取殺伐故爲不善之材器
 凡物尚或惡之是以有道之人不處身於
[002-017a]
 此爾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左陽也陽和則發生故平居所貴右陰也
 陰凝則肅殺故用兵所貴
兵者不祥之器
 祥者善也好兵者尚殺故爲不善之材器也
非君子之器
 君子以道德爲材器不貴兵謀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
 夷狄内侵故不得已善勝不爭是恬淡爲
[002-017b]
 上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
不可得志於天下
 制勝於敵必哀其人故不以爲美也夫勝
 必多殺人若以勝爲美者是樂多殺人樂
 多殺人人必不附欲求得志不亦難乎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

 偏將軍卑而處左者不專殺人上將軍尊
 而處右者主兵謀也
[002-018a]
言以喪禮處之
 喪禮尚右今上將軍居右者是以喪禮處
 置之
殺人衆多以悲哀泣之
 以生靈之貴而交戰殺之有惻隱之心故
 以悲哀傷泣之爾
戰勝則以喪禮處之
 勇士雄入戰而獲勝勝則受爵居於右位
 尚右非吉是以喪禮處之但以爲不祥之
 器亦何必縞素爲資
[002-018b]
   道常無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無名
 道以應用爲常常能應物其應非一故於
 常無名
樸雖小天下不敢臣
 樸妙本也妙本精一故云小而應用匠成
 則至大也故無敢以道爲臣者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賔
 侯王若能守道精一無爲而化則萬物將
 自賔服矣
[002-019a]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侯王若能抱守精一則地平天成交泰致
 和故降灑甘露夫甘露既降蕭蘭俱澤不
 煩教令而自均平取譬侯王稱物平施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人君以道致平始能制御有名之物故有
 名之物亦盡爲侯王所有矣既盡也
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若侯王能制有名之物則夫有名之物亦
 將知依止於侯王知依止有道之君所以
[002-019b]
 无危殆之事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天降甘露以瑞有道故譬有道之君在宥
 天下天則應之猶如川谷與江海通流爾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者役用以知物明者融照以鑒微智則
 有所不知明則无所不照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强
 能制勝人者適可謂有力能自勝其心使
[002-020a]
 柔弱者方可全其强爾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知止足者無貪求可謂富矣强力行者不
 懈怠可謂有志節矣
不失其所者乆
 知足强力不失其所恒則是乆於其道者
死而不亡者壽
 死者分理之終亡者夭枉之數壽者一期
 之盡夫知人勝人必招殃咎知足强力動
 得天常得天常者死而不亡是一期之盡
[002-020b]
 可謂壽矣
   大道泛兮章第三十四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大道泛兮無繫而能應物左右無所偏名
 矣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
 言萬物恃賴冲用而生化而道不辭以爲
 勞功用備成不名己有
愛養萬物而不爲主常無欲可名於小
 愛養群材而不爲主宰於物無欲則可名
[002-021a]
 於小言不可名小
萬物歸之不爲主可名於大
 愛養之故萬物歸之有萬不同而不爲主
 可名爲大非小非大所以難名
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
 是以聖人法道忘功終不自爲光大故能
 成其光大之業
   執大象章第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
 大象大道也帝王執持大道以理
[002-021b]
 天下則天下萬物歸往矣
往而不害安平泰
 物往而不傷害則安於平泰
樂與餌過客止
 樂音樂也餌飲食也言人家有音樂飲食
 則行過之客皆爲之留止如帝王執道以
 致平泰亦爲萬物所歸往矣又解云樂以
 聲聚餌以味聚過客少留非乆長也是以
 蘧廬不可以乆處仁義覯之而多責故人
 君體道清淨淡然無味始除察察之政終
[002-022a]
 化淳淳之人故下文結云用不可既也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人君以道德清淨爲教初出於口淡乎其
 無味不似俗中言教有親譽畏侮等也
視之不可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以道鎮净初無言教故視之不足見聽之
 不足聞而淳風大行萬物殷阜歲計有餘
 故用不可既既盡也
   將欲歙之章第三十六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强之將
[002-022b]
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
微明
 經云正言若反易云巽以行權權反經而
 合義者也故君子行權貴於合義小人用
 之則爲詐譎孔子曰可與立未可與權信
 矣故老君前章云執大象斯謂之實此章
 繼以歙張是謂之權欲量衆生根性故以
 權實覆却相明令必致於性命之域而惑
 者乃云非道德之意何其迷而不悟哉故
 將欲歙斂衆生情欲則先開張極其侈心
[002-023a]
 令自困於愛欲則當歙斂矣强弱等義略
 與此同此道甚微而效則明著故云是謂
 微明
柔弱勝剛强
 巽順可以行權權行則能制物故知柔弱
 者必勝於剛强矣
魚不可脱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脱失也利器權道也此言權道不可以示
 非其人故舉喻云魚若失淵則爲人所擒
 權道示非其人則當竊以爲詐譎矣
[002-023b]
   道常无爲章第三十七
道常无爲而无不爲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

 妙本清靜故常无爲物恃以生而无不爲
 也侯王若能守道无爲則萬物自化君之
 无爲而淳樸矣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无名之樸
 言人既從君上之化已无爲清淨而復欲
 動作有爲者吾將以无名之樸而鎮靜之
 无名之樸道也
[002-024a]
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言人君既以無名之樸鎮靜蒼生不可執
 此無名之樸而令有迹將恐尋迹喪本復
 入有爲故於此無名之樸亦將兼忘不欲
 於無欲無欲亦亡泊然清淨而天下自正
 平矣




唐玄宗御注道德眞經卷之二
[002-02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