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f0049 樊榭山房集-清-厲鶚 (master)


[019-1a]
樊榭山房文集卷第七
         錢唐 厲 鶚 太鴻
   張昭論
孫氏初起江東有會稽丹陽豫章吳郡之地桓王不幸
死於貢客昭受遺輔政奉孝廉於戎馬閒犯顏强諫有
大臣風而位亞三司不登丞相權眞多忌哉將母烏林
之戰昭勸迎操委質策名之義安在權之秉衡炯如也
夫昭習春秋覽羣書寍不如瑜之知操爲漢賊也特懾
於稚琮以荆土降曹兵號八十萬將有水陸席卷之勢
不勝欲保妻子遂舉討逆破虜之遺烈一旦思灰滅之
夀雖不書江表傳言之詳矣然夀誠良史魯肅吳之鄧
[019-1b]
禹謀定鼎足與武侯埒乃討祖戡表斥爲少年麤疎者
昭也厥後勸迎操者眾非昭誰倡邪裴松之以此段爲
忠且正駟其可追哉使昭之言得行吳之君臣將稽顙
許下求守舊國之不得昭烈安能據上游帝全蜀邪是
操之迎不迎吳蜀興亡共之矣天祐孫劉以敵曹故生
肅瑜並時耳軍旅之事將軍後酒食之事將軍先誕之
嘲昭有媿焉迨公孫淵在遼東懼魏稱藩昭策兩使之
不反有如蓍蔡彼利害不切於身已所見誠遠且大以
瓦注者巧以金注者昏人臣之懷二心未有如昭者也
夀猶以爲忠謇方直動不爲已夫以方盛之吳而欲折
入於魏彼譙叟者將笑之矣
[019-2a]
   杜氏通典馬氏通考鄭氏通志總論
通天地人曰儒儒者蓋無所不通之謂而天地人之故
殽於典制列於政術紛綸雜出於經史百氏之中非貫
穿而會粹折衷而指歸具上下千古之學識而殫精銳
志於數十年之久則傳世行遠往往難之唐京兆杜佑
著通典宋鄱陽馬端臨著文獻通考莆田鄭樵著通志
世所稱爲三通者皆百王憲章之所寄歷代掌故之所
存寍易優劣其間乎若綜而論之則通典通志之得失
均當以通考爲斷何也古者右史記言尙書是也左史
記動春秋是也而周禮一書則六官之典燦如列眉一
代之制洞若觀火司馬遷繼獲麟作史記特剏例爲八
[019-2b]
書以該前代之制班氏之十志因之唐初則于志寍李
湻風顏師古等作隋書諸志該五代之制論者以爲各
盡其才故文詳而事核劉秩本開元六典倣周禮六官
法爲政典三十五篇自黃帝迄唐天寶末佑以爲未盡
廣之爲通典凡八門二百卷于遷固諸人書志之後沿
革損益先經後史無不昈分而縷析之馬氏以爲綱領
宏大考訂該洽蓋如江河有源星宿有斗服&KR0574至矣若
夫節目未備去取偶乖如敘選舉則漢魏秀孝之科與
銓選不分敘典禮則康成讖緯之言與古制相混此其
有大醕而不無小疵者也其後宋白作續通典失傳巳
久魏了翁作國朝通典迄未成書而鄭氏通志稱焉夾
[019-3a]
漈之爲此書也先紀傳後二十略凡爲二百卷編摩抄
撮積數十年之功湻熙中獻於朝用爲樞密院編修官
其自序有云江淹有言修史之難無出於志今總天下
之大學術而條其綱目名之曰略其五略漢唐諸儒所
得而聞其十五略漢唐諸儒所不得而聞也其言頗涉
於夸今按其書若氏族六書七音等略考核詳而議論
精誠爲獨得之學至天文地理器服則失之太簡若禮
及職官選舉刑罰食貨五略盡襲通典之全文而於天
寶以後紹興以前銓次無聞難免馬氏疎略剽竊之譏
然亦有故焉鄭氏居閩海深山之中寶書祕册目所未
窺初詣臨安朝廷擬借三館之儲以資采擇館職諸公
[019-3b]
皆不欲而罷則其書之簡率亦若有阨之者獨藝文一
略於經則疑子夏之詩小序而信張商英之僞三墳于
史則尊馬遷而詆班氏其言可謂是非之公乎馬氏生
二子之後爲二十四考勒成三百四十八卷自田賦至
四裔俱效通典之成規自天寶以前增其事而析其類
於天寶後至宋嘉定末則續而成之其補通典所未備
者則經籍帝系諸考而氏族六書七音則心折鄭氏故
無作焉其他間引通志而糾繆者多矣孔子夏禮能言
杞不足徵殷禮能言宋不足徵文獻不足故也馬氏出
自相門於金匱石室之藏以及名卿鉅儒之文集前輩
勝流之燕談皆嬗之世守得之見聞而又具高世之識
[019-4a]
以決其是非同異之所定所謂文獻足徵其在斯乎故
夫三通之書杜氏開其原馬氏竟其委鄭氏其支流也
合之浚儀王氏之玉海慈谿黃氏之日鈔儒者欲通天
地人之故舍是無由矣
   厲氏考
吾家族譜向在明州首載三國孫氏云至秀改姓案吳
志孫泰子前將軍秀奔晉裴松之注引江表傳皓大怒
追改秀姓曰厲是其事也譜相傳已久族人莫有知其
繆者無論秀爲夏口督將妻子奔晉爲驃騎將軍皓之
改姓是其追怒不應尙有子孫畱吳廣韻注漢有魏郡
太守厲溫洪适隸續議曹掾酇厲溫顯相則在吳前已
[019-4b]
有厲氏不始於吳考鄭樵通志氏族略厲氏或作 姜
姓風俗通齊厲公之後望出范陽今東陽多厲氏王應
麟姓氏急就篇亦同又陳士元姓觿引姓源云炎帝厲
山氏之後今案春秋經僖十五年齊師曹師伐厲杜預
注厲楚與國義陽隨縣北有厲鄕禮祭法厲山氏之有
天下鄭氏注厲山氏卽神農漢地理志隨縣故厲國太
平寰宇記隨州厲鄕西有塹兩重中有神農宅宅中有
九井厲山在州西北八十里由齊厲公之後言之眾仲
所謂因諡爲族是也由厲國言之眾仲所謂胙土命氏
是也而總出於炎帝神農氏國語云帝胙四岳國賜姓
曰姜氏曰有呂又曰齊許申呂由太姜杜氏左傳注太
[019-5a]
岳神農後堯四岳也故太公謂之呂望封於齊其後由
齊得氏者吾厲氏之外則太公之後子將具爲將具氏
因尙父爲尙氏因望爲望氏居於營邱爲邱氏食邑陸
鄕爲大陸氏丁公子季子食采於崔爲崔氏文公子高
爲高氏孫傒食采於盧爲盧氏莊公子廖封于隰陰爲
隰氏桓公孫慶克爲慶氏至漢避安帝父諱爲賀氏以
諡爲桓氏孝公支孫爲孝氏懿公後爲懿氏惠公子子
襄爲子襄氏孫子雅爲子雅氏子尾爲子尾氏頃公子
子工爲子工氏子勝居雍門爲雍門氏孫子旗爲子旗
氏公族受邑於檀城爲檀氏食采於高堂爲高堂氏皆
鷹揚之支庶釣璜之苗裔也南北朝尙譜系之學故百
[019-5b]
家之譜辨宗之錄中表之簿多所撰述唐世猶相傳不
絕而林寶作元和姓纂乃不知已姓所自來此後益糺
錯不可考族子玥請予修譜方錄錄無暇姑辨得姓之
繇以俟異日
   漢西京無太學辨
漢書藝文志禮曲臺后倉九篇如湻注曰行禮射於曲
臺后倉爲記故名曰曲臺記漢官曰大射于曲臺晉灼
曰天子射宫也西京無太學於此行禮儒林傳后倉說
禮數萬言號曰后氏曲臺記服䖍注曰在曲臺校書著
說因以爲名師古曰曲臺殿在未央官同一曲臺也如
晉與服顔其說互異間取漢書及三輔黃圖覈之而知
[019-6a]
晉灼西京無太學之說非也翼奉傳孝文皇帝躬行節
儉未央宮獨有前殿曲臺王尊傳成帝正月行幸曲臺
臨饗罷衞士是曲臺爲未央晏游之所行禮習射當屬
偶然不得竟以射宮目之武帝初因竇太后好黃老非
薄六經學校未立自董仲舒有興學之對公孫宏有立
博士弟子之請元朔四年迺下令禮官勸學之詔太學
之立當卽在此時班氏武紀贊云興太學修郊祀改正
朔定歴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䄠禮百神紹周後夫此
九事者爲孝武一代美談且以興學冠於修郊改朔之
首其大書特書爲何如耶至成帝末或言天子太學弟
子少於是增員三千人此西京太學之炳然見於儒林
[019-6b]
傳序者迺曲䕶晉氏之說者云本西京之初言之夫后
倉以詩禮授翼奉蕭望之匡衡爲宣元間人不應注后
氏曲臺記援西京初以爲之說也不特此也王襃傳云
益州刺史王襄使襃作中和樂職宣布詩時氾鄕侯何
武爲僮子在選中久之武等學長安歌太學下轉而上
聞又鮑宣傳云宣坐距閉使者下廷尉獄博士弟子濟
南王咸舉幡太學下夫曰太學下則實有其地矣鄱陽
馬氏立學校之官元未嘗有庠序之說皆述晉灼而誤
焉者也徐天麟西漢會要云三輔黃圖漢辟雍在長安
西北七里恐卽王莽所立不知兒寛上武帝夀已有陛
下發憤合指天地祖立明堂辟雍之言河間獻王來朝
[019-7a]
獻雅樂對三雍宮應劭注明堂辟雍靈臺也是辟雍武
帝時已立之徐氏又云黃圖漢太學亦在長安西北七
里疑卽辟雍蓋本蔡邕異名同事之論不知漢制辟雍
太學自有兩地觀世祖建武五年營起太學中元元年
初營明堂辟雍靈臺辟雍爲天子養老大射之所太學
爲博士弟子授業之所西京立辟雍雖未舉行養老射
禮而太學賢士之關自昔巳然故黃圖在長安西北七
里與辟雍並峙彰彰可據師古注漢書多引黃圖以釋
宫殿特失援此條爲晉灼刊誤耳記云建國君民敎學
爲先太學者首善之區風化之原也漢承秦弊學校廢
黜高祖過魯以太牢祠孔子已開尊崇聖道之端至武
[019-7b]
帝雄材大略始舉久廢之鉅典毅然行之天下學者靡
然嚮風此誠百代之宏規後王之盛法也如晉灼之云
則有善不書班氏何以稱良史哉
   齊襄公復九世讎議
春秋經書紀侯大去其國公羊傳以爲賢齊襄公復九
世之讎故諱之而不書齊滅所謂九世之讎者哀公烹
乎周紀侯譖之烹哀公者徐廣注史齊世家云夷王鄭
氏詩譜云㦤王也或問其說之是非請酌而議之曰復
讎之義見于禮經者父之讎弗與共戴天兄弟之讎不
反兵未聞有九世也卽以世讎言之止有五世不應有
九世周官調人云父之讎辟諸海外兄弟之讎辟諸干
[019-8a]
里之外從父兄弟之讎不同國賈公彥疏云此經略言
其不言者皆以服約之伯叔父母姑姊妹女子子在室
及兄弟眾子一與兄弟同其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
母其孫承後皆斬衰皆與父同其不承後者祖與伯叔
同曾祖高祖齊衰三月皆與從父兄弟同自外不見者
據服爲斷也夫據服爲斷親盡則服盡服盡則讎盡故
許愼作五經異義云古周禮說復讎之義不過五世魯
桓公爲齊襄公所殺定公是桓公九世孫孔子相定公
與齊侯會夾谷是不復九世之讎也公羊所云諸侯會
聚之事必稱先君以相接齊紀無說焉不可以並立乎
天下其不然矣其不然矣凡經之所云讎者皆是殺義
[019-8b]
鄭注父者子之天殺已之天紀侯但譖哀公安必㦤王
之受而烹之不得云紀侯殺之也㦤王受譖而烹之則
齊襄之讎應在莊王矣天王其可讎乎子胥入郢撻平
王之墓左氏紀鄖公辛之言曰君討臣誰敢讎之君命
天也則公羊父不受誅子復讎之義疎矣乃子胥不聞
其辱無極之屍何有譖九世之祖而怒其無罪之遠孫
哉且齊之政始衰於哀公齊風雞鳴序刺哀公之荒淫
還序刺哀公之好獵外禽內色未或不亡當時于王室
必有失朝覲貢獻之職者而後紀侯之譖得入之周德
雖衰哀公非不受誅彼讎及九世云者衡以推刃之說
其自相刺謬亦甚矣紀齊同姓國也又嘗同盟于黃前
[019-9a]
此齊師遷紀郱鄑郚三邑紀季以酅入于齊齊侯之利
其地也久矣穀梁傳云紀侯賢而齊滅之不言滅而曰
大去其國者不使小人加乎君子董仲舒繁露亦云紀
侯率一國之眾以衞九世之主襄公逐之不去求之弗
予上下同心而俱死故爲之大去春秋賢死義且得衆
心也甫田之詩刺襄公無禮義而求大功不修德而求
諸侯是其事也滅同姓無親也滅同盟無信也襄公獸
行而賢其復九世之讎此公羊之俗說鍾元常所謂賣
餅家者也
   李烈婦贊幷序
烈婦姓李氏衢州龍游人嫁爲江都羅經甫繼室當乙
[019-9b]
酉圍城破自焚而死者也一時同死者十有二人姒劉
氏妾梅氏李氏婢菊花前室女曰宦一幼女六人無聞
焉方兵入時烈婦泣辭姑與經甫使經甫扶母挈前室
子都亟奔匿事定後得燼骨亂不可辨可辨者婢一足
而已乃爲合冢葬之隋故城址烈婦孫烏程明府愫求
桐城方閣學苞之文以表之鶚讀其文而愀然以悲肅
然以敬曰春秋書宋災伯姬卒待姆而宵不下堂也左
氏則以爲女而不婦穀梁氏則以爲盡婦道夫宵不下
堂懼有辱也曾婦而不懼辱乎唐天寶七載詔忠臣義
士孝婦烈女宜置祠廟祭祀烈女自周迄漢凡一十四
人宋共伯姬則祀于譙陽郡祀其盡婦道焉耳如烈婦
[019-10a]
者宜有穀梁氏之評與天寶之祀乃薰盥而爲贊曰
㦤哉烈婦龍邱蘊靈影濳壼閾語絕廳屏遠適淮左動
如禮經鼓角鳴地危堞將尅火浣其身玉潔其德戈鋋
震驚懼同宵行可滅者身不滅者名先後左右嬌鬟稚
齒骨藉塵香魂飛燄紫從祀附傳宜祝宜史宛宛靑閨
守貞視此
   節婦田孺人傳
孺人姓田氏江寍人處士銳玉女生而淑嫕動循禮法
父母奇愛之年二十五歸于汪處士科裔處士家故貧
當孺人入門時舅修孺疾已亟孺人屏妝飾視湯藥惟
謹舅疾竟不起孺人茹泣襄大事含斂盡禮姑蔡孺人
[019-10b]
慰之曰新婦良苦孺人事蔡孺人能順適其意凡家事
有無緩急不敢聞蔡孺人而與處士謀鬻鈿珥供晨夕
者數矣處士病殁孺人年僅三十有三男子夭其二幼
者方在乳蔡孺人二子已先殁季子振生七齡耳汪氏
故歙產自其先世挾鹽筴僑居淮南明季被兵家破因
流轉至江寍以故骨月屬㜕之可倚者絕少當是時婦
姑相依稱未亡人撫兩孺子寒燈破竈零丁彳亍見者
莫不酸鼻孺人素精女紅常達旦不寢凡得衣食必先
稚叔而後及其子英男英男四歲病目喪明孺人顧而
悲曰嗣吾夫者廢人矣旣而曰若叔長無慮也益課振
使就學振讀書能通大義逮弱冠念家貧無以爲養遂
[019-11a]
從懋遷之術稍稍得自活蔡孺人卒孺人居喪極哀慕
振爲英男娶婦同居贍給之與已子等所以事孺人者
有加禮乾隆丁巳九月孺人年七十振吿四方能言之
士乞爲詩歌以頌孺人之節孝而以傳屬樊榭生
論曰禮經於嫂叔有推而遠之之文蓋據其常而未盡
其變也善乎魏徵令狐德棻等之議曰世有長年之嫂
遇孩童之叔劬勞鞠養情若所生稱情立文其義安在
今觀振之於田孺人且欲報稱恩義於垂老之際何其
篤摰而循謹也殆鄭仲虞顏宏都之流再見於今日乎
若孺人者不踐二庭緖延兩世方之古列女何多讓焉
   張卿子先生畫像讚
[019-11b]
猗嗟先生淵機研理早游上庠文辭淸綺顧廚名逃桑
海時徙含華隱曜期山期水晚託於術探丸起死眞冷
猶存彭殤一視我讀遺詩松風入齒百世之下孰傳高

   數帆臺銘爲查蓮坡作
觀葉作舟其用在帆帆以使風如馬脫銜凡舟之具檝
師是監得帆而行如口畢緘中山有言沿吉泝凶我眂
於沿憂心有忡東坡有言順喜逆怨我眂於順亦足致
困道家所忌惟在滿盈飽如張弓敬愼勿傾直沽之西
衞河之滸林際臺平煙檣如雨風淸日美不聞柔㯭何
來白雲頻移遠樹臺上有人微涼吹衣陸居久安摧幢
[019-12a]
息機僂指可數歸鳥與飛我羨斯樂言印郊扉
   澆藥井銘并序
馬君嶰谷穿井於小玲瓏山館之陽得水淸而恬色白
如乳甎甃四旁上覆磐石而穴其中以汲地統潮故乾
不竭有厚積之道焉脈通淮故雨不溢有持盈之道焉
是井也使居市闤間則洮頮湅浣者汨之將異卉之羅
生上品之蓲蘛仰雨于天而不得其漑者何限邪善其
得地與用故命曰澆藥之井於是樊榭生爲之銘曰圓
瀾不翻穴彼雲根柳汧鳳門畹盈珍叢續綆連筒春葩
決紅夏歎芝焚啟幕出雲灑葉遠聞瀣垂斗筐蛬咽銀
牀冬囘微陽靈源幽修濳竇仰流迺應物求中有黃芽
[019-12b]
潄嚥孔嘉孰爲唾邪霢霂三田逍遙永年視此珉鐫
   答金華馬使君啟
使君閣下忠貞慶裔遼海華宗治冠百城名高八詠辱
爲忘分下賁衡門旋謁淸塵已辭行館閒日使至獲奉
良書以文毅公遺草鶚曾僭爲跋尾數典而不忘其祖
論都而敢言作序乏蔚宗之筆難形溫序歸心無陶八
之丹幸覩顏公芳札附名已忝損惠非宜酒波挹縠水
之淸豚拍是洞天所產大蘭戲册久付鹽人女麴量材
兼勞陶正膏腴飽德馨逸醉心感佩曷窮瞻拜有日伏
惟俯賜鑒察謹啟
   徵刻宋詩紀事啟
[019-13a]
東都南渡萃兩宋之精英暝寫晨書緝一朝之風雅有
集者存其本事之詩更爲補逸無集者采厥散亡之什
如獲全編正史參諸稗乘官階譜系必詳審音卽以知
人治忽貞淫可睹宮闈起化首尊帝后宗潢閭里成風
下拾街談鄙諺爲西崑爲江西詩派之源流具在曰元
祐曰慶元黨人之述作靡遺他如五季降王讖成天水
百年遺老淚盡冬靑莫不詞激風雲感均頑豓亦有羈
絏南冠操土音於雪窖江湖下士備公案於梅花玉臺
可擬豈徒誇淸照能文貝葉堪書不止學惠崇選句續
夷堅兮秋墳鬼唱仿眞誥者天谷仙謠以至大遼大金
之使輶軒有詠而識鄰敵之强二惇二蔡之徒檮杌工
[019-13b]
吟而知亡國之自雞林價重曾聞屬國陪臣翠袖才多
爭說上廳行首茍片言之足採雖隻字以兼收此則宋
詩紀事之大略也稽其家數三千有奇惜此工夫二十
餘載慮鈔謄之難爲力必授梓以廣其傳頭白而竚望
汗靑囊澀而惟餘字飽用吿海內名流共襄盛舉捐十
金而成一卷謹錄芳名垂不朽以附古人勝爲佛事
   祭汪舍亭文
昔李玉溪謂劉司戸義兼師友匪曰游處哭諸寢門敢
同斯語吾黨於君有如所云惟君之存淵㦤特傑言爲
職志行爲圭臬逮君之亡罔不衋傷玉樹著土金刀掩
鋩憶君儀貌頤豐眉秀胡遽摧殘不獲上夀君於經史
[019-14a]
晷不停編自作籒注別爲鄭箋以手送文執聖之 輔
翼宋儒刮垢攻堅僅充秋賦已及中年春卿拾材屢曰
舍旃君安若素殆有命焉視君所養夷白於內人則躁
擾已則恬退泌水之詩天山之卦與松喬游殆未有艾
奈何牽疾寒暑三逾滋以藥餌榮色漸敷有才子者被
褐握珠將踐文壘拔其蝥弧病肺而夭如邢惇夫君往
客館聞而驚呼慟甚病劇歸舍卧輿憂能傷人斯語不
誣便接凶問詎非天乎槪君生平孝乎唯孝仲季似之
是則是效仲也多文鳳羽騰踔振君之緖將食其報神
明有知或損悲悼婺之三洞明之四窗君昔懷仙鼓楫
濤江風馬遨嬉歸來鄕邦故鄕之侣襟攄抱寫湖讌山
[019-14b]
酣酒城吟社非我春秋不泯風雅髣髴曩期盡茲一斚
   汪君嘯園傳
君諱士嘉字國英嘯園其自號也世爲歙人居蘆溪祖
良璧越國公七十四世孫父鳳冠俱有隱德君生而穎
悟讀書能通大義期以科目自奮稍長食指日繁慮不
足營養遂從事廢著出游楚閒歲歸必具兼珍承色笑
以爲常中年父母殁興生日益饒每思親不及見夜輒
淚浹枕席君自奉者甚儉其然諾不茍抱義好施出自
天性秦人有某者落魄楚中積年君貸使經營不立劵
不責子錢臮折閱貸之如故某嬰疾遽歸君不問也逾
年某疾革語其子曰我不可負汪先生其子奉遺命至
[019-15a]
楚如所貸數歸君人兩賢之楚地瀕江漢屢患大水漂
發冢墓君捐金置槥募人埋藏在里中首葺宗祠兼治
橋道族人婚嫁衣食之不給者往往資焉生平沈默寡
言笑暇卽鍵戸靜坐不爲朋從徵逐人有以緩急吿謀
畫再四必使得所而後卽安性喜買書籍巢經貯史無
有厭足曰吾以遺後人也雅不好術數新安俗頗重靑
烏家言徼幸後福多所拘忌常有數世暴露者君曾王
父母王父母皆淺土泫然曰人憑地理我憑天理耳亟
擇高燥地襄事近有日者云年七十五當有龍蛇之厄
君亦不以介意竟以戊辰年卒於楚臨終語不及他惟
以客游曠日未葬父母囑累其子配許氏子一人祖榮
[019-15b]
論曰昔曾南豐評孫渥云古今論人行義者務摭奇以
動俗或事高而不可爲繼如渥所存蓋人人所易到予
於君亦云而愚者顧惜費省財遂若君爲人所不易到
嗚呼君可謂不徇俗者矣
   張曠菴先生墓誌銘
先生諱韶聞字六英曠菴其自號也世爲錢唐人曾大
父維藩大父文宏縣學生父廷琦縣學生先生幼卽端
重言笑不苟從外王父朱全古先生遊朱先生爲前明
耆舊學有根本先生盡得其傳康熙庚申補邑諸生操
履方潔不妄交當世好讀周易老子書恥以巧利滑其
生術年十九遭父喪恐重傷母意茹哀飾歡晨夕未嘗
[019-16a]
離側母老失明意忽忽不樂先生迎女兄於家相與扶
侍慰安之歲以爲常閒居開門授徒著錄甚盛舅氏朱
公顯思官靑浦令書來召先生母勉之往乃往缿筩文
簿閒匡贊必持平恕有因先生私謁者峻拒勿通用是
舅氏得治聲未幾念母謝歸孝養益篤居子舍者六十
年人謂母雖天夀先生頤樂之助爲世所希覯焉所作
舉子業一準先軌不肯漫靡骩骳以悅流俗故試輒不
利逮母殁遂絕意進取以樸學誨其子熷嘗曰唐重詩
賦而輕明經然帖經經問猶宗漢晉諸儒自明制墨守
一家取便試文衍寫不可施於實用經學何賴邪熷能
守家法爲古文辭卓卓有可觀行省大吏及四方人士
[019-16b]
皆雅重熷走幣致書常溢堂下因得束脩之入以奉先
生先生晩號松筠老人斂性嗇神言不及戸外事畜孤
甥甚有恩紀與人交白首無&KR1541暇時有所論著往往爲
人持去今其存者有餘閒隨識蕉窗閒話松筠老人集
共若干卷藏於家生順治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以乾
隆三年六月二十一日卒享年八十有三初娶朱孺人
繼娶魏孺人杜孺人皆淑惠早卒王孺人處士鈺女年
二十四歸先生先生素有田甚薄僅供饘粥孺人佐以
操作養老姑能盡其力又時時攜持檢押其子不使少
逸竟以勞瘁得疾卒於雍正四年七月十一日得年四
十有九先是居姑朱太孺人之喪也先生逡巡思擇吉
[019-17a]
冢孺人請曰葬者藏也葬師言禍福滋惑耳盍從先兆
遂幷贊先生舉元配朱孺人以下匶祔葬於茅家步梅
園圩之祖塋至今歴有年所熷筮遷改不從迫於地隘
僅以孺人合祔同域而異穴君子以爲得禮之變子一
人卽熷縣學生王孺人出孫二人九垓堦孫女一熷卜
葬以某年◍月◍日鶚辱與熷友屢以通家子拜公於
庭熷泣請爲銘不敢辭銘曰
學也不施於人仁也畢萃於親孰朱紱之可懷惟希風
於先民有松丸丸有湖𥻘𥻘後有知者曰是張先生之

   候選儒學敎諭馬君墓誌銘
[019-17b]
君諱曰楚字開熊姓馬氏考諱恒本生考贈朝議大夫
候選主事諱謙先世自祁門遷江都少補邑諸生貢入
成均候選儒學敎諭配汪孺人福建布政使諱楫女孫
候選儒學敎諭諱寅衷女女子一側室江氏出許嫁姊
子汪愼立君卒於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一日得年四十
有二孺人先君三年以七月初十日卒得年三十有九
弟曰琯曰璐於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祔葬君於本生
考曁妣洪太恭人天長縣鄕溝橋之新阡予向遊江淮
間與君兄弟交稔君孝友仁明性質溫粹博聞勤學淵
然莫測其底蘊而年不酬德良可惋痛猶憶乙已秋朋
儕作古錢詩君有人生天壤閒誰得如汝夀之句咸共
[019-18a]
訝其不祥逾期而君竟病殁始知爲詩讖焉今祔葬有
日曰琯曰璐乞銘于予予不文何能爲君銘然亦何忍
不銘也乃摭其事爲銘銘曰
曰橘堂君自號不踰淮屏俗好世父殀君後之貞女汪
維母儀養于揚迎于歙樂承顏供子職悲黃鵠四十秋
迨白首表烏頭聞諸朝耀閭里人皆曰君克子事本生
胥得歡爲人後葢所難勤家督友于弟俾淸門世能繼
園有廬庫有書縱弟學窮居諸君于文脫卑穴工臨池
筆成冢陰德行猶耳鳴孰司命促其生井中桑猶靳六
曙後星存者獨繄淑儷賢聲同啟柏庭歸幽宫神理存
宜有後刻銘詩庶不朽
[019-18b]
   奉直大夫深州知州李公曁元配趙宜人合葬
    墓誌銘

世宗皇帝朝高安朱文端公在相位所薦引者吾浙得
二人一爲少宰沈端恪公一爲知深州事李公二公皆
深於理學能以經術飾吏治顧沈公躋通顯而李公不
竟其用調儒官以卒人皆惜之卒於乾隆元年十二月
二十二日子之綱等將擇◍口年◍月◍◍日葬於◍
◍◍之原伐石請銘按狀公諱發枝字鹿友別字培園
山陰人也曾祖允德祖尙成父鳴臯弱冠補學官弟子
卽慨然有志於道謂學以躬行爲要必先之以變化氣
[019-19a]
質又謂窮理乃儒者分內事朱子門人張元德於子史
百家山經地志之書無不研究歴官皆有異蹟故公於
書無不讀尤精用世之學中康熙丙子鄕試丁丑成進
士除知上海縣事上海於東南爲劇邑俗素黠而悍好
博簺競拳捷爲諸偷窟穴公始至廉得主名置其魁於
法餘悉勸諭使去期以三月一至縣呈自新狀自是民
無敢犯有以衣杵擊人額致死者左證已具驗其傷痕
僅一綫囚將不服公曰是易辨也折几足圜者墨其上
擊白版痕亦如之獄遂定巡撫睢陽湯公之斥五通淫
祠也上海城南有祠未毀民訴婦爲神所憑幾殆公詣
祠命負婦至則指衣紅像公立命夷祠斧像投於火祟
[019-19b]
遂絕婦因得痊或騁而譁於途曰海寇至矣民相率奔
避戍將禁之不止公聞之視事如故間遣役出城諭民
民見公弗爲動遂稍稍還密覘之則訛言因估舶鱗集
也白榷使令事竣速去無滋擾民乃安巡撫商邱宋公
聞之曰李令非獨治縣有譜其定變亦將才也將以治
行第一薦會某制府好賕弗善公摭他事劾去之士庶
遮畱弗絕於道閒居二十年復以薦起知深州州地稍
僻公一以安靜爲治舊有公使錢千緡公爲革除曰奈
何以吾民膏血飾廚傳耶先是直隸州縣賣官米買補
從田分配公以其病民力言於上官上官又弗善公左
遷臨海敎諭三年謝病歸年八十乃卒公孝友醇謹敎
[019-20a]
人率以身先讀書日有程課臨海人士至今傳李公家
法云配宜人趙氏處士麒女賢明識大義事堂上兩世
皆盡禮卒於乾隆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年八十有五子
四之屏太學生之翰之綱仁和縣學生之紀杭州府學
生女一適周天任巳丑進士孫七人孫女三人曾孫
人銘曰
李公之學能定性經子百世相緯經不爲空言發于政
先敎後罰兼五聽焚妖毀廟邪不勝抑配病民以去諍
起而復蹶悲蹭蹬始信珞琭有三命晚罷儒官樂幽屏
盡其天年與德稱劖銘繭室從子姓
   歲貢生候選儒學訓導藎思方公曁元配沈孺
[019-20b]
    人墓誌銘
友人方士康遭母沈孺人之喪卜以乾隆壬戌年正月
二十六日將奉厥考藎思先生權厝揚州之匶合葬於
歙縣南鄕之白雲巖往治幽窀伐石請銘按狀先生諱
職字藎思生有慧性甫就學卽善解悟贈編修公深器
之弱冠補徽州府學諸生試輒上其儕偶許宗伯汝霖
視學江左以高等當餼於庠會以例貢入太學與三弟
鴻五弟覲攻苦食淡期以舉場起家贈編修公素友愛
殁之日橐無餘財先生昆季凡六人伯兄聘四弟肇聖
六弟肇耿相繼蚤世庶母丁孺人守靡他之節有幼妹
在室是時覲方遊學京師鴻又治經不與外事孤嫠待
[019-21a]
餔下逮僮媼殆近千指先生因先世事鹽筴經理舊業
不憚勞瘁資以爲婚嫁葬埋饔飧之費旣服賈卽棄去
席㡌使兩弟得無瞻顧覲成進士官翰林鴻亦中副牓
猶子夢駰舉於鄕諸子並列學校先生泫然曰今可稍
藉手以慰先贈公於地下矣先生性孝友事兩叔母以
禮待羣從子弟咸有恩晚年命鴻歸里卜葬贈公及妣
汪安人遺書與之曰斥家財以收族固勝於汰侈自奉
也几葺宗祠增祀田治道塗助婚斂次第舉行將議法
范文正公置義田事未集而先生遽逝矣悲夫生於康
熙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卒於雍正三年六月二十四日
得年五十有六易簀時語不及家事惟遺命子士賡等
[019-21b]
曰友人某嘗以金託我今已殁其家鮮知者汝輩當如
數歸之喪事崇儉毋妄費無益亡者語畢奄然而化方
氏系出漢歙侯儲後北宋時居歙之環山明成化間遠
祖胡海始遷石川六傳至曾祖宜惠不仕祖秉翰贈儒
林郞州同考祖隆考授州同鄕飮大賓以子覲貴贈如
其官配沈孺人處士坤元女有賢孝行居恆歸心釋典
然終身未嘗至佛塔廟其生之歲與先生同卒年七十
乾隆四年七月二十八日也子三人士賡附貢生蚤卒
士庶國子監生出後世父士康附貢生候選州同孫男
四人起運士康出起宗士庶出繼士賡後蚤卒起霖起
霈士庶出俱國子監生孫女五人曾孫男三人嘉謨起
[019-22a]
宗出嘉訓嘉誥起運出俱幼曾孫女五人後世儒者束
髮受書卽以利祿爲念及得志鍾鼎之奉不能施及兄
弟者比比也況於宗族之遠者乎先生少佔畢長牽車
身程卓之術而心曾閔之行銘之無媿辭矣銘曰
挾策伊吾翛然臞儒也持籌旁午居然良賈也庇其本
根以裕後昆也還金垂絕無損峻節也逢逢白雲幽坱
回複于焉永藏銘不辱也
   朝議大夫候選主事馬公曁元配洪恭人墓誌
    銘
誥贈朝議大夫候選主事馬公享年五十有八以康熙
丁酉年卒元配洪恭人享年六十有七以雍正乙巳年
[019-22b]
卒先後祔葬於天長縣鄕溝橋先人之域十一年十一
月十九日嗣子曰琯曰璐用形家言以正中壠坂逶迤
氣脈凝結是爲吉壤惟公并椁偏向勢稍卑窪非所以
安永息迺營度高燥得地於鄕溝橋之北筮言旣從將
改窆焉先是鶚遊廣陵辱與令子交曾爲撰公墓祠記
知公弱冠而孤不逮力養旣視葬畢訓諸子曰身後必
祔我祖父母側庶魂魄有知常相依爾諸子卒從公遺
言今卜新阡頗難其事會得地去舊塋可里許松楸相
望神明往來於是歎孝子之曲致于親者不違先志無
有後艱冥漠之中若陰有物以相之非偶然也曰琯曰
璐以鶚深知公事復以埋銘請鶚何敢辭馬氏系出鄱
[019-23a]
陽貴與先生諱端臨後後遷祁門曾祖諱尙才舉鄕飮
大賓祖諱大級明諸生父贈公諱承運始遷於揚生三
子公其仲也諱謙字幼撝太學生以例榮贈洪恭人歙
人諱嘉賓女子四人長曰康早卒次曰楚儒學教諭出
後世父恭人出次曰琯候選主事次曰璐候選知州陳
恭人出女二一適郡庠生汪塤一適國子生張以鑰恭
人出女孫一曰楚出公幼而篤孝旣早孤事母汪太君
逾謹起居食息勿離左右逮殁喪葬盡禮里黨咸稱之
伯兄恒早世嫂汪氏聘而未行守貞來歸時長子才髫
齔次子曰楚生數月耳公戚然曰是宜立後戚屬保媼
間或有以少需爲言者公以義諗恭人曰主兄公之祀
[019-23b]
承長姒之歡何靳一子不以慰逝者而安生者乎恭人
毅然從之及曰康夭恭人無所出處之恬然無秋毫怨
怫也公於季弟勳尤相友愛自成童以至壯盛就傅畢
婚纖悉周至平居凡戸外事舉不以勞弟心恭人於先
後間亦情意敦洽終身無間言爲猶子擇對必淸門世
德有家法者諸姪女裝遣悉不異巳女至疾困彌畱猶
執弟手泫然不忍捨惟以謹厚自立重爲囑累聞者皆
感泣云初恭人旣立伯氏後久之陳恭人實生曰琯曰
璐恭人撫之如已出今二子束身脩行折節讀書有聲
士友間蓋亦恭人之教有以成之也烏乎可謂賢也已
銘曰
[019-24a]
千秋之鄕峩峩新阡樂哉斯邱左林右泉善之積也鬱
而後宣利其嗣人振振緜緜
[019-24b]


樊榭山房文集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