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f0048 鹿洲初集-清-藍鼎元 (master)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鹿洲初集卷六
          廣州府知府藍鼎元撰
 序
  送宫詹沈心齋先生還浙序
浙西沈心齋先生曩以宫僚來督閩學清公明慎為有
閩學使第一還朝者四載矣閩人思之甚搆祠勒碑用
志不朽猶云未足為報也歳己丑先生以歸省之暇重
[006-1b]
遊閩邦邦人士喜躍欲狂如赤子之依父母日於名勝
地集良友鋪几筵以娯先生先生顧而樂之分韻賦詩
張侯較射登道山望滄海拜九賢書院上平遠臺出西
寺泛舟西湖乗風荷亭之間凡榕城古蹟名勝及時人
園榭亭沼諸生無不奉以遊遊無不醉以歸如是者匝
月將行諸生把袂牽衣復為强留數日或奉將錢幣或
解刀劍琴書竹石玩好山蔬野品隻雞樽酒各以其意
致慇懃先生雖固辭不得也而興泉汀漳之士日望先
[006-2a]
生辱臨以壯山川之色伸尺寸微誠者竟不可得喁喁
怨慕亦各携筐餽贐寄遙情于千里之外且囑後日來
閩無獨棄我南州為也是時鼎元家居去㑹城八百里
倍道疾趨六日造謁至則刻期登舟矣倉皇再拜悲喜
交集因念昔者先生督學閩南鼎元獨䝉國士之知追
隨三載丙戌一別四易星霜曾不能有所樹立以慰先
生之望加以雲山遼逺覿面無由於今始得一見而招
招舟子鼓棹欲西生非草木何能為情於是隨至武夷
[006-2b]
同行七百餘里目覩先生所過富沙南劍諸州多士迎
送懽闐慇懃欵洽不異所聞於三山者始知古人所謂
廉吏不可為者之妄也人當涖官據要時雷厲風行何
求不獲迨事權己謝有靦面目不堪復對此邦之人即
中材以上有恩澤於人者事後重來其慇懃欵洽不過
數人而已孰能使九郡一州六十縣之衆人人踴躍如
一心哉先生昔日在閩之苦鼎元身親見之而先生毅
然不回及事竣還朝蕭瑟難堪愛先生者莫不以太自
[006-3a]
苦為憾觀此日之行樂乎否耶人生富貴不啻浮雲金
穴寶庭於今安在先生雖自苦於一時而名且流千百
世邦家之光豈獨吾黨之幸乎特恨鼎元不能同至浙
西又將匆匆別去也黯然銷魂澘焉出涕未知侍側又
在何日敬書數語以送先生之行
  送陳少林遊呉越序
吾友陳君少林將遊呉越鬻田質衣拮据百餘金以行
同學諸子追而送之邑之郊餞焉少間有執爵而言曰
[006-3b]
拙哉先生示富耶寒士出門携數寸不律襆被一囊足
矣必效富人載金而出能遊者有幾或曰方今世路氷
清當道貴人不忍以財帛汚君子遊者所至擁篲迎門
鞠躬揖讓及其歸也兩拜而別耳長汀黎媿曾先生每
聞遊客歸來必問被囊在否在則酌酒相慶君無乃鑒
于此故預為之備與陳君笑未有以應藍子曰噫君之
為此有所為也君昔在襁褓尊人寓居東粤與㑹稽林
漢冲公友善君二歳喪母尊人以托于林未幾尊人又
[006-4a]
没林撫君如己子教之讀書成立及君伯氏元戎公擁
旌節于粤始以君歸而林公己卒君經紀其二喪既復
負二骸同兩尊人柩還葬于浦林公有孫在㑹稽君庚
寅遊越當事有餽君金者君傾囊與之今拮据此行將
為更置桑田數畆非漫遊之謂也或曰君家未有足食
之政而遽為此舉人情乎陳君愀然太息徐而應之曰
噫吾之為此非得己也吾少受林之恩不啻父母向者
尚思改葬二柩還諸㑹稽冀得稍稍有力將經理其家
[006-4b]
以厚為報今年逾半百功名二字淡若浮雲筋力日以
就衰後雖欲行難矣吾非不恤吾家顧念饑寒吾素即
不為此亦無解於饑寒藍子曰嗟乎古道之不存久矣
負恩寡情皆由富貴未有責及貧賤者夫惟吾黨能人
之所難斯世道人心頼柱礎耳君才具優長文詞古雅
不屑意于非道之富貴而情義之間若此亦足觀矣予
與君同受業于廷尉陳公閣部沈公之門君此行將由
㑹稽而鄞水存問吾師廷尉之家又將過浙西溯苕霅
[006-5a]
哭吾師沈公靈次為漳郡及門致諸祭軸誄章是則予
小子所傷心内慙臨風隕涕者也稽首丐君于二師之
前為予小子多一拜焉秋風瞬息鼓棹遄歸或兼程入
都就試京闈一展平生經濟報二師平昔之望吾知林
公九原其喜更有大焉者矣因書數語以送其行時庚
子莫春三日也
  送林仲謙之陽曲序
仲謙如晉應沈陽曲聘也辭家七千里劍佩長征將由
[006-5b]
粤而豫章歴江漢經鄭衛以至太原同學諸公出邑郊
三里送之得仙橋賦詩酌酒為別仲謙意氣豪上無黯
然銷魂色斯遊也可謂壯矣秋髙桂馥奪幟燕臺春日
杏花驤首王路在此行也夫士君子一舉一動必思有
益於人目之所觸足之所履皆有痛癢關心之處吾聞
陽曲古晉陽地繭絲保障事在人為沈君賢且能必有
以擇乎此仲謙經濟才長得與朝夕談論揣摩民間疾
苦晉之窮簷其靡不周乎在上體恤一分則民受一分
[006-6a]
之賜不特物力為然民隱尤甚願仲謙與賢主人共存
此心以為陽曲之幸此行為不虚矣是為序
  送謝古梅太史還閩序
太史謝古梅謁告將南歸同學榮其行也為詩若文以
送之於是鹿洲藍鼎元慨然嘆曰噫美矣良友之行余
亦安忍默也顧以浮華之辭則不能揚頌之辭則不必
離愁別緒亦近婦孺氣非所當言思惟朋友之義有善
相勸勿謂余為迂余亦達其情太史曰善試言之鼎元
[006-6b]
曰太史於詩為伯於文為匠於字兼晉唐宋元諸家之
長志髙而行篤學博而才宏今之三代士也余惡乎言
諸年少而壓羣英排金門典一代鴻章鉅制海内方以
燕許相推重忽興將母之思足亦解趣移疾有辭今將
扶笻杖趨桑梓開竹廬於道山之麓板輿萊袖以林泉
詩酒為養志人生勝事無有過於此者余惡乎言諸雖
然太史好學者也行矣為鄉先生請與言吾鄉之學吾
鄉前哲自龜山得伊洛之正傳歴豫章延平以及朱子
[006-7a]
斯道燦然如日月經天淵源可得而溯也建陽游定夫
與龜山同出程門武夷胡康侯則程門之私淑也傳二
子為致堂為五峯而從子籍溪與劉氏屏山白水皆嘗
為朱子之師可謂盛矣朱子傳之蔡西山九峯黄勉齋
陳北溪李果齋諸先生而浦城真西山又朱門之私淑
也有宋閩儒甲於天下爰及元明以來亦有熊勿軒蔡
虛齋陳剩夫稍稍絶續吾儕生先儒之鄉可令鄉人不
知先儒之學乎憶侍中丞儀封公倡開鼇峯講席爾時同
[006-7b]
學諸君子彬彬一堂曾幾何日遂成疇昔余不肖固不
足道其他皆以事業功名顯於此事寂寂鮮聞惟蔡梁
村先生一繼臯比不憚大聲疾呼以成就後學為已任
今仕宦於朝又無暇此太史之居則勉齋故里近鼇峯
若彼其甚也余不能無厚望焉詩文詞賦真草篆𨽻之
學偶爾適情游藝焉則己必孳孳矻矻日夜以求極其
工則程子所謂玩物喪志者矣太史于此數者既並臻
絶頂直造古人之奥域願自今勿復以此為意專一心
[006-8a]
志於聖賢之學誘廸吾鄉英偉之士使皆篤學力行人
人有不自暴棄之思又相與講求經世理物兵農禮樂
之經濟使皆有體有用達可為國家之名臣窮勿墜閩
學之宗風則太史之功大矣俗士狃於見聞以科名利
禄相矜髙與之言聖人之道則駭為狂且愚不知道非
髙逺即在人倫日用之間臣忠子孝兄友弟恭夫婦居
室朋儕洽比一舉一動皆有當然不易之則夫誰能出
吾道之範圍乎饑而食渴而飲人人皆然也而食所當
[006-8b]
食飲所當飲即道也異學以窈㝠昏默虛空影響言道
似人生綱常倫紀之外別有慿虛髣髴之一物是以終
日言道而無可捉摸言悟道而歸於惝恍善乎朱子之
言曰道者日用事物當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於心無
物不有無時不然所以不可須臾離也孟子曰人能充
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人能充無穿窬之心而
義不可勝用仁至義盡則己為聖賢矣此無欲害人無
穿窬之心學者敢謂自己無之乎而不敢學為聖賢是
[006-9a]
立志欲害人欲穿窬也聖賢未嘗難學人人皆可以勉
而能而特不許浮偽者之矯托于其間若外談仁義而
勢利若烈火之焚心貌似篤誠而胸懷若鬼蜮之變幻
此等為吾道之害有甚于釋老異端辭而闢之廓如夫
非吾徒之責歟太史榮名既成蒼生未迫乗兹寛閒之
歳月知必有以闡明絶學大為功于吾道者道固在躬
行不在詞説而欲傳之來學則不得不費詞説太史安
得獨吝也禮於名當諱卑不可以名尊賤不可以名貴
[006-9b]
然二名不偏諱記亦有之余不敢避世俗之嫌請太史
思當日父師命名之義太史名/道承當不以余言為迂而必
求名稱其實乎吾友林洙雲績學精深踐履純篤天將
使與于斯道也是故老其才於有用不忍以科名利禄
早紛其力量而淆其志氣蓋所以待之者厚矣幸併以
余言告之
  送李司諫觀察江西序
今天子重民生國計之任愼簡名卿士為牧伯於是大
[006-10a]
司諫樂亭李公承命觀察西江綜理糧儲諸務公畿輔
名儒為吾師儀封先生丁酉京闈弁冕士先生以絶學
屬之戊戌㨗南宫簪筆侍従癸卯甲辰分校禮闈者二
典江南鄉試者一所得士皆卓卓有聲
天子方開言路崇正直遷公諫垣乙巳擢都諫天下想
望風采將頌公為名諫官甫越月而又有此行蓋
聖主愛公之深用公之速而西江獨䝉嘉惠何其幸也
夫觀察表率守令佐制撫宣朝廷政化為一方上下樞
[006-10b]
軸所係甚重守令弗能其官觀察得更張之制撫弗便
于民觀察得匡救之依阿詭隨無所建白則負
當宁簡任盛心若有意自表孤貞棱棱圭角亦非協恭
和衷同舟共濟之道膺斯任者良難矣况糧儲民生命
脉國家本計取於下者留不盡之脂膏藏諸官者絶侵
漁之雀鼠管蕭流亞乃足以與于斯
天子知公精明渾厚有經世理物之才不得不暫移股
肱耳目為民間調燮元氣公之行也正已率屬以匹夫
[006-11a]
納溝為己任有體有用不隨不激展布歳月之間當必
大有可觀者余與公雲泥迥隔而所學同師亦有榮辱
相關之誼不自覺舉手加額為吾道幸也抑吾聞西江
多君子鹿洞遺風於今猶昨公得無有儀封師之志乎
振興絶學長育人材所以報
聖天子知遇為百年民生國計造無疆之休豈區區目
前云爾哉於其行書以送之
  送勞尊三令昭文序
[006-11b]
吾友漢陽勞尊三以詩若文雄江漢壯歳㨗南宫或尼
之因困滯未得行所志乙巳秋中
天子以江南財賦重地新析蘇松閒十三邑政繁局創
非才長行卓不足以勝厥任於是宰相薦其能而尊三
得昭文以去昭文距姑蘇未百里分常熟故邑之半似
無難治然歳徵租賦較貴州一省尚加其倍有竒草昧
初開百務創始一日精神當周數世以後為之亦良難
矣且邑令者民之父母也父母于子養之教之燠寒疾
[006-12a]
苦事事關心豈徒催科云爾哉然江南所重首在催科
晝夜敲扑號呼達旦歳未能完十之六七雖有卓魯不
暇煖席此其間豈盡民頑亦為之未得其道也余聞江
南之弊惟在册籍不清户無真名畆無真額其民亦無
真欠或田己鬻十數手而額糧尚畱本户為我價勒贖
之基收糧經手侵漁之地或細民畏官吏苛擾以糧畆
附豪强户内者有之又有包攬代兌之弊吏胥役𨽻欺
隱之奸輸糧者一人乾没者數手此之為害不可紀極
[006-12b]
而刑杖輕重民役不同以役笞役百千不癢官有敲扑
之名役有為民受責之功民又有出錢為役養板之困
於國計毫無禆益也以君聰察必能灼知利病湔洗舊
習與之更新昭之民其有厚幸乎愚謂他務未遑必
先為良法以清其册籍使人有真名名下之糧有真額
然後可按籍而稽完者真完欠者真欠為良法以催其
輸納去包收代兌欺隱之弊尋常比較敲扑一概勿施
施則必使之畏使之服使役與民俱不敢犯而後刑不
[006-13a]
濫而法必行而又以時巡行阡陌與老農課晴論雨問
苦樂勸耕桑作興學校萃文章經濟之才為書院以教
育之沙汰僧尼使消怨曠旌賞孝弟義烈存䘏孤寡搏
擊豪强使民惇厚案無停牘訟無久累訟師蠧盜盡法
鋤除而又教民齊家使風化起于閨門一變其入寺燒
香出郊嬉遊之故習余今贈君以女學一書君其為我
播而行諸否訓方型俗良有司之事也為民父母子女
皆當教誨君無以余言為迂也君才具有餘牛刀割雞
[006-13b]
無足措置多謀而兼以能斷愼重而濟以剛果他日宰
天下亦若是焉己矣君必大有以報
天子宰相之知非鄙人所能測識顧余猶不揣妄昧以
區區芻蕘進者朋友責善之道不以臨岐別緒浮詞贊
頌為長諒泰山河海不以土壤細流而厭之
  請修補普寧形勝序
從來氣運之盛起于人心文物之興由乎衆志故湮鬱
將開必有人焉起而振之譬如燎原之火有鑽其燧而
[006-14a]
為星星之然者然後焚山烈澤光輝照乎四國是知事
無大小為之則成欲之即至人心之專一即為造化之
感通未有能限之者也古稱人傑地靈謂地靈可挺人
傑之生亦人傑能補地靈之闕二者相因詎可以人事
不修而徒咎山川於造物哉普邑山川秀美土田沃衍
雖彈丸蕞爾可云樂郊而文物未興大雅弗作無論仔
肩道統經天緯地之儒吾不得而見即文章科名尋常
泮璧之士亦寥寥晨星不及他邑一村落焉建邦啓土
[006-14b]
數百年無有留心及此一從而振興之者良可嘆也論
者惑於青烏家之説謂巽地文峯弗起溪水來短去長
河隍焦乾地理淺薄永無文物之望余曰噫此可以人
力補之耳因相度形勢邑東郊崑安寨居巽方小山隱
伏竒石虎踞古為文昌祠故址今祠移邑中可建文明
閣於上昂凌霄漢以當文峯中祀濓洛關閩五先生旁
設學舍百十楹為普邑人士讀書講學之所榜曰文明
書院人事與天工並至則文物之根源也水口石潭山
[006-15a]
亦為巽地建急水塔山巔作中流底柱使河行停蓄不
患去長又有文峯挿天之勢命其名曰文峯塔以明余
之所建特取聳秀壮觀與迷惑于浮屠邪説者不同也
學宫之前舊有泮水宜清深今沙淤為陸當疏濬之凡
城中大小溝渠城外環繞濠水一槩開通使舟楫可行
如人身臟腑通達脉絡分明血氣周流無所滯礙則四
體自然堅强百役自然從令蓋有諸中者不待外求環
城皆水又不患其來之短也余涖兹日淺越爼潮陽屈
[006-15b]
指一歳之中治普纔兩月耳雈苻既清雀角亦馴此一
變至道之鄉余固樂其民風之質也潮之文物視茲百
倍余治潮之苦亦視兹百倍而功利夸詐不可救藥竭
晝夜鋤荆剪棘明先王之道以道之尚未能一變至魯
余于是亦遂忘其為普之余凡普事弗遑經畫非獨於潮
厚而于普薄也幸年歳豐登萬井盈寧余得偷潮冗之
閒為吾普培禮教信義之俗欲與普士興正學必先為
普人壯志氣峯髙水深地理淺薄之患吾知免夫余於
[006-16a]
潮有棉陽書院於普豈可無文明書院祀濓洛關閩諸
儒讀濓洛關閩之書人人有為聖為賢之志他日英才
濟濟詩書禮樂直紹魯鄒而文章科名之號為文物又
其所操劵而藐焉小者也但土木之興工程浩大濬河
築塔建髙閣而開書院自笑清俸無幾未免有蚉力負
山之虞蘧伯玉恥獨為君子余敢不與斯邑搢紳先生
好義樂施諸人士共之語云衆擎者易舉集狐成裘積
簣成山諒諸君必有同志不待余之贅也姑弁數言以
[006-16b]
當鼛鼓
  重建苕南書院醵金小序
漳之有苕南書院為吾師心齋沈公生祠師來視學既
明且清為有閩學使第一文章意氣入于人者深矣書
院舊在西河登仙宫側頗簡陋十餘年來吾黨惄焉乙
未冬十月更卜地龍門山竒特爽朗怪石嶙峋可愛甘
棠蔽芾其間有合周人思召公之義僉曰吉問其主則
呉及蔡若黄若潘若劉五姓六七家之所寶而弗售者
[006-17a]
也聞欲建沈公祠六七家者皆欣然願各亷其直遂購
之鳩工庀材版築丁丁中堂輪奐成且有日而堂之前
後舊屋宜清新楹宜構俱有待經營焉門徑䆳然又廣
大可容駟宜建築西南學舍七八間宜葺治山之上議
建清風亭古樹森隂鳴聲聒耳緑野清溪繚繞城下為
郡中第一名勝宜捄度規模己定需費浩繁集腋而裘
是誰之責與呉蔡諸君聞風者髙義且爾況在吾黨其
又何説之辭敢請同志共襄盛舉勿以貧富較量各盡
[006-17b]
心力拮据使苕南勝蹟與紫陽鹿洞並垂不朽龍門之
山聲價十倍矣
  方輿小序
有邦國必有圖籍自古為然蓋方域之廣蒼黔之衆敷
治者不能躬自遍歴也因為圖若書以統貫而條理之
不出户庭周知天下之故大政逺猷皆從此出是以周
禮大司徒掌以職方而聖人見負版者式之重矣後世
所謂圖山水畵卷耳望之蔚然可觀按其東西南北且
[006-18a]
有十九不合者即位置不甚剌謬而圖固不能言也代
之言者率又浮光掠影語焉不詳求其談之歴歴如聚
米畫沙可按而行𣺌未之見也潮郡嶺表名藩屬縣十
有一煌煌井疆較虞周大國不知幾倍大山大海幅員
雄壮播之輿圖上登天府詎徒為美觀哉將於此求治
道焉疆啓自漢歳閱二千兵燹既多滄桑屢易經之營
之有居重馭輕之要有控制調劑補偏捄敝之宜必待
脂車秣馬䟦履山川而後議鞏磐石將不勝其勞矣兹
[006-18b]
編方輿具有苦心披閱之下十一邑提封形勝阨塞險
易苞桑户牖瞭然心目之間其所謂指諸掌者乎一方
清晏百代治安按籍而定焉可也志方輿
  城池小序
有城有池國體也鑿斯築斯王政也若曰徒以固圉則
時際隆平夜扉不閉安事此乎然設險以守大易垂象
原為太平無事者言之春秋以莒為戒惡弛備也潮郡
故皆石城濠流環繞金湯壮矣都村棊布擁衞如雲既
[006-19a]
泱泱乎表海亦惟勤修時政使地利與人和並興庶於
國體有合焉志城池
  兵事小序
潮郡山深海闊宵小易於出没依古以來兵事多矣舊
志謂山魈易撲海冦難靖蓋有鑒于當時鄭氏父子祖
孫竊踞臺灣蹂躪邊疆故為是懲羮吹虀之言耳山藪
腹心重地脫有莽伏詎可以為易而忽之善用兵者先
治内而後治外使吾民安業樂生尊君親上峒崖樵牧
[006-19b]
含鼓嬉遊雖有海上遊魂寧敢窺吾圉哉況今萬里波
澄島夷効順宄孽絶踪向之飜濤破浪為我民憂轉而
百貨流通為我民利斯亦千百年來僅覯之隆平也民
生不見兵革守土將怠而驕前車之覆後車之鑒因縷
述寇變撻伐諸事使凡百君子觸目儆心咸知制治保
邦當有憂盛危明之意焉戒衣袽籌未雨非曰迂遠而
不切於事情也志兵事
  人物小序
[006-20a]
潮郡山髙海闊幽竒雄壮磅礴鬱積之氣鍾為偉人為
傑士固其宜也昌黎過化天水奮興而後趙德海陽人/韓愈刺潮州
牒攝海陽尉為衙推官勾/當州學時稱天水先生文章行誼星炳雲燦蒸蒸然
盛矣聖朝教養百年君父求賢若渴誘掖奨勸造就多
方雖木石猶將鼔舞況具有血氣心知之性而誦法聖
賢者乎官無論大小立忠者貴人無論窮達砥行者傳
讀斯編者頑亷懦立思欲為邦國增光駕古人而上之
鄉士大夫之責也樹之風聲激厲培植使成人有德小
[006-20b]
子有造地方司牧之事也匪誇既盛用勵將來志人物
  孝義小序
孝庸德也義者宜也人無此二者吾以毛角目之矣尚
儼然命為人物哉人物有志孝義該焉何事多為差等
乎曰然何以處夫山農閭巷目不辨之無未得躋人物
之數者孝為百行之原推其極可以格天地洽神明馴
致乎篤恭而天下平之盛故聖人以是為德之本也敎
之所由生也雖以堯舜之道不過孝弟而已若非其義
[006-21a]
也一介不以取諸人千駟萬鍾視同嘑蹴至於急病讓
夷敦解推之誼事關家國頂踵可捐詎得以韋布少之
孝義之于人大矣哉潮雖僻處嶺嶠而雞豚旨甘刲股
廬墓人有同情或貲財可共或忍飢不食非義之食或
出入萬死一生救全城旦夕之命固亦卓卓犖犖不應
與草木同朽者潮之孝義大概可觀矣沐浴聖化日漸
日深將見孝里義門遍鄉村而皆是太和洋溢於變時
雍安能量其所届乎志孝義
[006-21b]
  流寓小序
名賢所至山川生色瞻丰采者如快覩景星鳯凰雖世
逺年湮猶將侈為勝事焉潮處嶺外蠻烟瘴雨之區自
古以為罪臣投荒之地氣運日昌化草昧而開文物海
濱鄒魯錦繡江山駸駸乎與上國爭瑰麗由是偉人君
子無不來遊來歌以擴其胸中幽竒曠朗鬱積雄浩之
氣而寓公輪棹踵相接矣其以譴謫至者若常衮李德
裕趙鼎等十數公既以廢置諸賢附於名宦之後居官
[006-22a]
無慚于君國雖竄謫猶陞遷也今兹所紀皆屬逺遊亦
有貞臣烈士﨑嶇于風濤崖谷之間提兵集旅究同傳
舍則皆得以寓賢列之嗚呼乾坤正氣蔚為正人在一
鄉一國則為鄉國之光足跡徧天下天下人皆欲私而
有之若蔡京秦檜子孫且不以為祖況他邦逆旅車轍
塵雝之汚人乎讀是編者流芳百世之心勃然興矣志
流寓
  風俗小序
[006-22b]
千古治化全在風俗故觀于鄉而知王道時雍風動則
為唐虞澆薄囂凌則為季世唐虞叔季豈以古今論哉
風俗異也潮自昌黎謫守是邦士篤文行民稱易使海
濱鄒魯可謂隆矣千有餘載時異世殊流風日下習俗
因之忽蠻忽跖亦儒亦釋强悍慆淫功利夸詐兼而有
之𨽻卒齊于搢紳逐末多於務本鄒魯之風遐哉替焉
幸賴我
皇諄諄教化
[006-23a]
聖諭廣訓月吉宣傳陬澨窮鄉聞遒鐸而蒸蒸興起一
變至魯一變至道於以幾于時雍風動何難乎夫奢示
儉儉示禮風行草偃端屬何人承流宣化之君子精神
命脉不可一日不在於斯也志風俗
  物產小序
周官職方氏掌天下之地九穀六畜有別管仲相齊以
五施別五土蓋盡地利窮物宜以導民樹藝而安居後
此經天下者皆勤勤于物產為萬姓阜財求而利器用
[006-23b]
焉五方風氣不同所產亦異潮處南服霜雪罕到四時
皆眷草木敷榮禾種山巔者有之蔬果之類出非其時
海錯繁多雖更僕未可悉數也若夫瑰寶竒珍來自南
交外域於潮何有焉書曰不貴異物賤用物民乃足又
曰惟土物愛厥心臧因所利而利之重物力以淳民風
則樂業安生飛潛動植之間皆有王道志物產
  古蹟小序
探竒問勝懷古情深非陳跡之可傳亦地以人重也潮
[006-24a]
處天涯未覩三代之車轍既不得與魯衛齊秦並誇聖
賢芳躅然而一隅之地亦有名區昌黎之鄉校雖湮紫
陽之遺踪尚在聞其風者猶將頑亷懦立矧身履其境
而低回憑眺乎忠臣孝子名流碩彥撮土片石皆足動
後人觀感之思其蹟存即其人存也不然瓊枝玉樹金
谷瑤臺亦等諸荒烟蔓草己耳君子觀古人遺蹟當思
為其可傳者夫志古蹟
  雜記小序
[006-24b]
志以雜名紀軼事爾譬諸厯此其閏也方諸易此其雜
卦也搜羅今古凡書不盡言言不盡傳耳目所未經意
想所不到者皆雜也茍可以擴心胸資談助無論洪纎
曠𣺌胥為錯綜以出之要不使離經畔道以新竒而或
失其正焉倘一言一行有裨彝教則以天球大訓目之
矣齊諧可志常存子不語怪之心經正民興斯無邪慝
可曰寓言無關于世道乎志雜記
  藝文小序
[006-25a]
道之顯者謂之文子瞻言為文必與道俱朱子非之謂
其視文與道二也後世以學文學道為兩途如氷炭之
不相入雕琢辭華鏤金錯采靡然于倫理經術之外而
命之曰文自以為登韓桞之堂排歐蘇之闥矣或摭古
字使人難識掇拾梵音矜心髙妙由君子觀之曾涕唾
之不若耳潮中文學有昌黎為開風氣自是名賢接踵
極嶺外文章之盛輓近學者多規橅六朝排砌瑰麗振
秀揚華人人家有千里焉若夫經世理物發揮至道有
[006-25b]
益于天下國家身心性命之文與夫起衰式靡古雅髙
清之韻海潮雄浩之觀則所望于此邦作者匪細也腐生
災石頌德稱功市儈操觚丐羮謝炙及無關潮地風土
民物者雖佳不錄其在舊志所存則亦未遑淘汰諒有
心目當能辯之志藝文
 
 
 鹿洲初集巻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