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f0045 望溪集-清-方苞 (master)


[012-1a]
望溪先生文集卷十二
 墓表
  季瑞臣墓表
先生季姓諱熙字瑞臣上元人明季諸生敎授里巷閒
卒年七十有五有子咸若與余爲兄弟交庚午春余弟
椒塗疾革余體氣忽變常先君子命避居野寺咸若有
弟早夭與余相憐也招至其家館余于門側小室而先
生授經南堂家無僕婢傭農家子未成童每質明先生
起視童子掃除室堂庭階捧盥設酏粥賓爲賓焉主爲
主焉傭者亦自得其爲僕焉頃閒學子至受業以次師
爲師焉弟子爲弟子焉薄暮移坐階下延客語咸若授
[012-1b]
徒歸進果蔬酒漿漏鼓移乃罷父爲父焉子爲子焉咸
若之妻常侍姑至余家左右扶將姑爲姑焉婦爲婦焉
昔程子嘗歎天下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不盡其分者之
多而余觀詩書所稱以及周官戴記所陳述每思古者
敎化備而禮俗型無貧富貴賤男女少長各得其分而
性命之情安當其時甿庶之家法後世士大夫有不能
守者矣因欲爲文著所見于先生父子閒者以示鄕人
而未就也越三十年至今庚子咸若來徵銘乃揭前事
以表于墓先生于書無不究覽尤深于易數而未嘗與
人言嘗以思子詩視先君子然後知所得於詩亦有過
人者楊先生鹿圃金陵奇士也於時人槪不快意獨與
[012-2a]
先生爲寂寞交先生寡語言終日温温獨時與楊先生
扶杖矯首郊野則劇飮縱談大樂或樂未畢而繼之以
哀咸若云先生卒于康熙壬申妻某氏卒于康熙壬辰
以某年月日合葬安德鄕獨樹山之陽桐城方某述
  萬季野墓表
季野姓萬氏諱斯同浙江四明人也其本師曰念臺劉
公公旣歿有弟子曰黃宗羲黎洲浙人聞公之風而興
起者多師事之而季野與兄充宗最知名季野少異敏
自束髮未嘗爲時文故其學博通而尤熟于有明一代
之事年近六十諸公以修明史延致京師士之遊學京
師者爭相從問古儀法月再三會錄所聞共講肄惟余
[012-2b]
不與而季野獨降齒德而與余交每曰子於古文信有
得矣然願子勿溺也唐宋號爲文家者八人其於道粗
有明者韓愈氏而止耳其餘則資學者以愛玩而已于
世非果有益也余輟古文之學而求經義自此始丙子
秋余將南歸要余信宿其寓齋曰吾老矣子東西促促
吾身後之事豫以屬子是吾之私也抑猶有大者史之
難爲久矣非事信而言文其傳不顯李翺曾鞏所譏魏
晉以後賢姧事迹並暗昧而不明由無遷固之文是也
而在今則事之信尤難蓋俗之偷久矣好惡因心而毀
譽隨之一室之事言者三人而其傳各異矣况數百年
之久乎故言語可曲附而成事迹可鑿空而構其傳而
[012-3a]
播之者未必皆直道之行也其聞而書之者未必有裁
別之識也非論其世知其人而具見其表裏則吾以爲
信而人受其枉者多矣吾少館于某氏其家有列朝實
錄吾默識暗誦未敢有一言一事之遺也長遊四方就
故家長老求遺書考問往事旁及郡志邑乘雜家誌傳
之文靡不網羅參伍而要以實錄爲指歸蓋實錄者直
載其事與言而無可增飾者也因其世以考其事覈其
言而平心以察之則其人之本末可八九得矣然言之
發或有所由事之端或有所起而其流或有所激則非
他書不能具也凡實錄之難詳者吾以他書證之他書
之誣且濫者吾以所得于實錄者裁之雖不敢具謂可
[012-3b]
信而是非之枉於人者蓋鮮矣昔人于宋史巳病其繁
蕪而吾所述將倍焉非不知簡之爲貴也吾恐後之人
務博而不知所裁故先爲之極使知吾所取者有可損
而所不取者必非其事與言之眞而不可益也子誠欲
以古文爲事則願一意于斯就吾所述約以義法而經
緯其文他日書成記其後曰此四明萬氏所草創也則
吾死不恨矣因指四壁架上書曰是吾四十年所收集
也踰歲吾書成當並歸于子矣又曰昔遷固才旣傑出
又承父學故事信而言文其後專家之書才雖不逮猶
未至如官修者之雜亂也譬如入人之室始而周其堂
寢匽湢焉繼而知其蓄產禮俗焉久之其男女少長性
[012-4a]
質剛柔輕重賢愚無不習察然後可制其家之事也官
修之史倉卒而成於眾人不暇擇其材之宜與事之習
是猶招市人而與謀室中之事耳吾欲子之爲此非徒
自惜其心力吾恐眾人分操割裂使一代治亂賢姧之
迹暗昧而不明子若不能則他日爲吾更擇能者而授
之季野自志學卽以明史自任其至京師蓋以羣書有
不能自致者必資有力者以成之欲竟其事然後歸及
余歸踰年而季野竟客死無子弟在側其史藁及羣書
遂不知所歸余迍邅轗軻於所屬史事之大者旣未獲
從事而傳誌之文亦久而未就戊戌夏六月臥疾塞上
追思前言始表而誌之距其歿蓋二十有一年矣季野
[012-4b]
行淸而氣和與人交久而益可愛敬其歿也家人未嘗
訃余余每欲赴其家弔問而未得也故於平生行迹莫
由敘列而獨著其所闡明于史法者季野所撰本紀列
傳凡四百六十卷惟諸志未就其書具存華亭王氏淮
陰劉永禎錄之過半而未全後有作者可取正焉
  梅徵君墓表
徵君姓梅氏諱文鼎字定九江南宣城人也康熙辛未
余再至京師時諸公方以收召後學爲名天下士負時
譽者皆聚於京師而君與四明萬季野亦至季野浙之
隱君子也君亦不事科舉有年矣余詫焉皆曰吾懼獨
學無友而蔑以成所業也季野承念臺劉公之學自少
[012-5a]
以明史自任而兼辨古禮儀節士之欲以學古自鳴及
爲科舉之學者皆輳焉旬講月會從者數十百人而君
所抱厤算之說好者甚希惟安溪李文貞及其徒三數
人從問焉君常閉戸殫思與吾友崑繩北固遊時偕來
就余而余亦數相過乃知君博覽羣書於天文地理莫
不究切得其所以云之意所爲記序書論亦有異於人
人北固嘗與同舍館吿余曰吾每寐覺漏鼓四五下梅
君猶篝燈夜誦昧爽則已興矣吾乃今知吾之玩日而
愒時也其後李文貞以君厤算書進呈
聖祖仁皇帝南巡召見於德州行在所
命坐賜食三接皆彌日
[012-5b]
御書積學參微以賜於時公卿大夫羣士皆延跂願交
而君亟吿歸營祠廟定宗禁又數年壬辰
詔開蒙養齋修樂律厤算書下江南制府徵其孫㲄成
入侍律呂正義成驛致
命校勘辛丑夏厤算書成㲄成請假歸省逾月而君卒
時年八十有九
上聞特命有地治者紀其喪爲營窀穸由是世士皆榮
君之遇而嘆季野獨任明史而蔑由上聞丙子之秋余
與季野別於京師卽豫以誌銘屬余及余北徙而季野
卒於浙東過時乃聞其喪爲文將以歸其子姓叩之鄕
人莫有知者而㲄成與余供事蒙養齋爲昵好自徵君
[012-6a]
之歿閱月踰時相見必以銘幽之文爲言而衰疲日以
底滯旣不逮事乃略敘以列外碑梅氏自北宋家宛陵
徵君之先與聖俞同祖別支世有聞人自徵君爲族長
梅氏無公庭獄訟幾三十年族屬數千人無敢博戲者
或侮其父兄辟宗祠扑擊之甚痛君歿赴弔哭失聲父
士昌隱居治易春秋母胡氏子以燕癸酉舉人君及妻
陳氏以㲄成貴
誥贈如其官階所著厤算叢書八十六種勿菴文集若
干卷筆記若干卷惟平三角舉要弧三角舉要環中黍
尺塹堵測量筆算厤學騈枝交食蒙求七種厤學疑問
三卷李文貞鋟版行于世
[012-6b]
  田閒先生墓表
先生姓錢氏諱澄之字飮光苞大父行也苞未冠先君
子攜持應試於皖反過樅陽宿家僕草舍中晨光始通
先生扶杖叩門而入先君子驚問曰聞君二子皆吾輩
人欲一觀所祈嚮恐交臂而失之耳先君子呼余出拜
先生荅拜先君子跪而相支柱爲不甯者久之因從先
生過陳山人觀頤信宿其石巖自是先生遊吳越必維
舟江干招余兄弟晤語連夕乃去先生生明季世弱冠
時有御史某逆閹餘黨也巡按至皖盛威儀謁孔子廟
觀者如堵諸生方出迎先生忽前扳車而攬其帷眾莫
知所爲御史大駭命停車而溲溺已濺其衣矣先生徐
[012-7a]
正衣冠植立昌言以詆之騶從數十百人皆相視莫敢
動而御史方自幸脫於逆案懼其聲之著也漫以爲病
顚而舍之先生由是名聞四方當是時幾社復社始興
比郡中主壇坫與相望者宣城則沈眉生池陽則吳次
尾吾邑則先生與吾宗塗山及密之職之而先生與陳
臥子夏彝仲交最善遂爲雲龍社以聯吳淞冀接武於
東林先生形貌偉然以經濟自負常思冐危難以立功
名及歸自閩中遂杜足田閒治諸經課耕以自給年八
十有二而終所著田閒詩學田閒易學莊屈合詁及文
集行於世先君子閒居每好言諸前輩志節之盛以示
苞兄弟然所及見惟先生及黃岡二杜公耳杜公流寓
[012-7b]
金陵朝夕至吾家自爲兒童捧盤盂以侍漱滌卽敎以
屏俗學專治經書古文與先生所勖不約而同爾時雖
心慕焉而未之能篤信也及先兄翻然有志於斯而諸
公皆歿每恨獨學無所取衷而先兄復中道而棄余每
思父兄長老之言未嘗不自疚夙心之負也二杜公之
歿也苞皆有述焉而先生之世嗣遠隔舊鄕平生濳德
隱行無從而得之而今不肖之軀亦老死無日矣乃姑
志其大略俾兄子道希以吿於先生之墓力能鐫之必
終碣焉乾隆二年十有二月朢前五日後學方苞表杜/先
生蒼略每言自楊左罹禍范陽三烈士聲震海內一時/才士爭思奮死以立名義因道錢先生爲眾所摧挫巡
按其始事也余以巡按終不作難爲疑杜先生亦未知/其詳閒叩之白麓先生云御史移文咨革督學難之日
[012-8a]
必欲甘心焉則入吿具言其所以乃止因歎諸生無禮/而巡按不敢自治督學畏淸議以忤同官一代風敎所
積於斯可見然鄭人游於鄕校以議執政而子產以爲/師管仲立嘖室之議則其氣象不可復見矣白麓職之
之子也諱中發於余爲諸父之無移服者繼塗山/以詩名吾鄕孝謹寛厚其言信而有徵故并記之
  同知紹興府事吳公墓表
公諱勉字素裘先世閩之莆田人明季避倭亂移家京
師入
國朝以拔貢生知同州又知光州遷紹興郡丞官罷流
滯江南僑寓棠邑畱稼村往來金陵與吾宗故老塗山
及黃岡二杜公遊見先君子詩許以吾母繼室及先君
入贅公客死踰年矣苞兄弟三人馮氏姊鮑氏妹皆生
於外家苞幼多疾吾母中夜爲摩腹及足時道古記及
[012-8b]
外祖父母舊事以移其心苞耳熟焉公少窶艱歲祲不
食者二日矣中貴人或以文請餽十金不應故人聞而
義之羣繼粟焉由是知名保定總兵賀某以禮致幕下
嘗爲賀單騎入山寨諭寇出降代治兵凡麾下將吏皆
聽部勒爲紹興司馬遏海寇攝蕭山令平天台山賊功
不得御而以忤勢家罷官崇禎末公父以展墓懸隔閩
中絕音耗公在同州聞閩邦歸順卽具文大府監司乞
解官求父數月中固請至再三會訃至乃止其他庸行
不可殫記外祖母林宜人苞猶及焉篤老浣濯縫紉不
自休旬日必燂湯沐苞兄弟苞疾摩腹及足與吾母遞
代宜人卒苞四歲矣葬以昧旦墓距村一里而近盡室
[012-9a]
皆往苞忽驚寤裸跣而趨葬所大驚吾父吾母及會葬
人猶昨日事也自先君子歸金陵余奔走四方惟弔叔
舅之喪一至外家其後叔舅之子伯舅之孫並移家金
陵各餬口四方封樹無主常思爲買墓田數畝屬耕者
以守之顧自念大父叔父母兄弟皆旣葬而起攢妻嫂
暴露近者數年遠者數十年何暇及外家之邱隴乎今
衰病日劇感念往事不容於心乃略敘吾母所口道以
歸叔舅之子以誠使碣焉據行狀及德政碑載公質行
宦績甚具而槪弗採著不敢傳疑以溢美於所尊禮也
伯舅聖穆以奔喪卒於光叔舅敬儀客死於淮術者皆
曰葬地則然嗚呼悕矣
[012-9b]
  吏部侍郞姜公墓表
公諱橚字崑麓山西太原府保德州人祖諱名武明崇
禎末流賊寇開封力戰死之贈右都督父諱宗呂順治
壬辰進士公性沈毅忼慨有大志少孤貧致勤于文學
而不欲以文士自名旣成進士久之授麻城令年五十
餘矣自縣令六遷而至吏部侍郞其令麻城也未三年
而入爲行人踰年擢戸科給事充已卯江南鄕試副主
考未返命遷鴻臚寺少卿提督浙江學政旣事赴闕擢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六日遷左副都御史踰年遷工部
右侍郞兼攝刑部右侍郞事尋改吏部右侍郞時
天子嚮公甚殷天下士皆想望風采而公遽以疾卒公
[012-10a]
始之官以車一乘僕二人麻城故壯縣訟獄紛綸盜賊
數起公至逾月不出一令邑人大驚其老姧宿豪皆曰
令如虎方病未可測也平時訴縣庭者日數十百人公
爲期五日一收吿令訟者立堂下次第傳訊每就單辭
摘發其隱私立責而遣之自是訟期求直者乃數人耳
功令凡劫盜不時獲守土者奪官用此吏皆諱盜而苛
責被劫者誣污拷掠困辱過于失財由是被劫者例以
竊報雖捕獲終無死法苟置之死監司以上轉得持短
長由是盜益逞民益蹙公始至盜發卽持卷詣大府曰
此劇盜也雖以竊聞獲必殲焉大府許諾獲九人卽日
杖殺其七餘斃獄中自是終公任境內皆宴眠公之按
[012-10b]
試兩浙也舟行過北新關關吏難之公怒使吿曰吾行
裝具在果有私財速揭報不者吾奉
天子命按試諸生而若以賄要商民困可知矣吾止此
今拜疏入吿司關者大窘躬至舟次謝罪請行自是所
至有司貪縱者畏公如大府公自戊午舉于鄕卽以文
名京師至乙丑始成進士待選又十餘年學使者爭迎
致嘗偕山左劉公木齋至江南刮除舊習南士爭先學
古己卯榜揭不遇者皆頌公之明浙東西建督學祠春
秋時祀至今不廢者惟公及顏編修光斆耳公平生雅
不欲以文學知名而所表襮大抵皆文事其給事戸科
未數月而有江南之命返自浙始列于九卿而疾作矣
[012-11a]
所欲自見於世者槪不得設施此余所以深惜於公而
又不獨爲公惜也余始見公于督學宛平高公使院高
以國士遇余公實啟之及公主試而余適爲選首例執
弟子之禮以見公三辭曰此世俗之淺意也子不見顧
涇陽孫柏潭已事乎余對曰吾不敢爲世俗之所驚也
且始見時公年長以倍矣然公每接余周旋談笑必雜
以朋友之禮與辭癸未仲夏見余于廣陵一夕酒半自
述中歲窶艱血氣早衰而憂後嗣之弱余愴然心動蓋
自是不獲與公再見矣余聞公喪以老母衰疾未克赴
弔無何而身及于難忽忽至今念此生終不獲哭公于
墓道乃述所親得于公者以爲表而歸其孤其行身處
[012-11b]
家涖官之詳無所考驗故信以傳信而不敢有溢美之
言然卽余所知之一二亦足想見公之爲人矣公卒於
康熙甲申十月年五十有八以丙戌十月朔後二日葬
于州西理賢陵前夫人李氏祔後夫人呂氏子宏焯康
熙己亥秋九月朔後四日江東門人方苞表
  工科給事中暢公墓表
故工科給事中素菴暢公與故戸部侍郞將樂廖公蓮
山同爲縣令江南所治鄰接志相得康熙庚午爲鄕試
同考官文皆互閱廖公於公房見苞文大異之公亦稱
善交論力薦雖卒無成而一時以爲美談廖公官江南
及京師久苞時得從游而公終身僅再三接雍正六年
[012-12a]
秋公之孫俊以父中掄命請表墓距公之歿十有七年
矣公始令祁門詰豪蠹卻水碓私餽禁里下雜共及補
稷山偪介關塞會
大師征噶爾丹有司按地徵餉及凱旋議給散少需緩
民大鬨前令惶急公出諭卽以充正賦乃安堵辨死獄
旣成者二革積弊十六條邑故荒殘蔡村陽平東西衞
逃亡尤眾公招徠給牛種而緩其徵歸者相踵鄕鎭水
道及市集爲鄰邑豪奪者盡復之稷人里爲祠歲時聚
拜康熙四十二年行取補禮部主事尋擢工科給事中
方欲有所設張忽中風痺遂吿休公友弟聞于鄕事繼
母誠孝奔喪慟絕數日後始知次子新喪嗚呼觀公之
[012-12b]
質行吏治信可謂修飭之君子矣然非俊求表而以鄕
人崇祀之籍來雖久故如苞亦未之前聞也昔李翶曾
鞏嘗歎魏晉以後文字曖昧雖有殊功偉德非常之跡
亦闇鬱而不章而余考韓歐諸誌銘其親知故舊或以
小善見錄而眾載其言用此知沒世之稱亦有幸有不
幸焉廖公治休甯及居臺中列九卿皆有聲惜余從遊
時未叩其詳後各分散道里逴遠喪紀莫通獨居私念
未嘗不以自咎也以余恨于廖公之無述則俊之請又
惡可得而辭公諱泰兆河南新鄕人康熙乙卯舉人己
未進士卒於康熙五十年三月十七日年七十有五祖
諱四肢庠生父諱策順治丙戌舉人通經喪祭一遵朱
[012-13a]
子家禮母王氏繼母王氏妻某氏子三人中振中擢附
學生早卒中掄及俊皆學生次孫于熊雍正甲辰進士
以某年月日葬于某鄕某原孺人某氏祔
  刑部右侍郞王公墓表
雍正六年春江西布政使涇陽王公以左副都御史徵
秋八月至京師進見首言巡撫某治尙刻深數語屬吏
方今時勢譬諸醫藥安調榮衞古方無所用之壹以猛
毒攻勿問何證儻吏皆遵信恐爲赤子憂
天子感焉立檄某廷訊而擢公工部右侍郞尋改刑部
某至曰臣在江西事從嚴律從重欲恩出自上耳
天子震怒曰朕何自知爾用心若此且如爾所不奏而
[012-13b]
施行者何聞斯言使我戰慄汗流浹背立落某職而
諭戒內外臣工當是時自公卿大夫以至士庶自畿甸
達山陬海隅莫不抃蹈相慶誦
天子聖明公亦以此名聞天下而自入臺府卽病痁寖
深寖劇竟卒於逾歲之冬公始爲庶常貧不能舉火閉
戸誦經書不習課試文字用此散館復畱敎習三年眾
以爲咍而余獨意其有以爲及雍正元年改御史巡城
有大豪殺人巧脫而以他人抵獄成於九門提督隆科
多諸法司相視莫敢異同公抗言以爭卒免之轉吏科
都給事出爲湖北督糧道遷江西布政使所涖必詰姧
蠧除弊政其在江西大府方以威嚴率下百城蕩恐公
[012-14a]
獨諤諤支柱其閒吏庇而民依焉公疾旣篤嘗語余曰
吾自計莫如死宜吾晚而通籍碌碌翰林中又十餘年
及出爲監司動制於長官齟齬掣曵今驟叨
恩遇列九卿而天扤我不能旬月供職舉生平所學少
自達於
明天子欲吿歸則非其時賴寵懷祿以負宿心靦淸議
吾身一日而生則吾心一日而死不若身死爲安惟子
知我非貌言也公嘗與王徵君爾緝講學灃川自少至
老未嘗一日去書癸卯以前有日省錄反自江西詩說
成旣遘疾夜不能寐輒思尙書疑義旦伏枕爲草竟今
文二十八篇平生祿賜必於官中盡之以賑凶饑修城
[012-14b]
垣學舍家無一椽一畝之殖死無以歸其喪先卒之三
月自爲挽歌而以誌銘屬余余爲文不可以期恐不逮
事與其子穆議更請於高安朱相國旣成葬乃表於其
墓之阡公諱承烈字巽功康熙乙酉鄕試以五經爲舉
首己丑成進士年六十有四其葬地及先世名跡考妣
妻子戚屬誌具矣
  朱字綠墓表
余之交未有先於字綠者康熙丙寅歸試于皖先君子
攜持以行儕輩閒籍籍言宿松朱生因從先君子訪字
綠於逆旅辭氣果不類世俗人將返金陵遂定交字綠
父事先君子而余兄事字綠是歲字綠以選貢入太學
[012-15a]
海內知名士皆聚于京師以風華相標置獨字綠褐衣
布履行行稠人中時語古文推宋濳虛語時文推劉無
垢字綠見所業遂歸讀書杜溪及壬午再至京師聲譽
一日赫然公卿閒二君若爲小屈焉遂連舉甲乙科入
翰林館中先達皆嚴憚之歲丙子余有事故鄕而字緣
適客于皖丁丑戊寅歸休于家而字綠適授經金陵癸
未丙戌再赴公車而字綠皆在京師故平生執友相聚
之久且密未有若字綠者字綠强記文章雄健尤熟于
有明遺事抵掌論述不遺名地其客金陵先君子每不
自適輒曰爲我召朱生字綠體有臭夏月尤甚然每與
先君子酣嬉終日解衣盤薄余兄弟左右其閒不覺其
[012-15b]
難近也始字綠歸自京師築室其邑之西山名曰杜溪
將著書以終老焉其再出也以家貧多累又自恃體素
强齒猶未也雖遲之數年未爲晚而竟死於羇旣遘疾
半歲中四以書扺余未嘗不自恨也字綠諱書以康熙
某年月日卒于京師年五十有一以某年月日歸葬于
某鄕某原子二長曉淳樸能家事次曙志承其父學辛
卯八月朔日方苞表
  汪武曹墓表
君姓汪氏諱份字武曹長洲人也康熙丁卯戊辰閒吳
中以文學知名者君與常孰陶元淳子師同邑何焯屺
瞻皆與余遊當是時崑山徐司寇常孰翁司成方收召
[012-16a]
後進其所善名稱立起舉甲乙科第如持券然三君皆
吳人素遊其門而自矜持不求親昵子師成進士名蓋
其曹不與館選君及屺瞻屢躓于舉場天下士益以此
重之其後屺瞻交絕於二家而徐尤甚至辯訟於大府
子師與翁亦忤惟君無違言君容氣靜以和而性實忼
直遊太學時嘗與益都趙贊善執信會廣坐中趙年少
志得負名稱傲倪一世自公卿以下皆畏其口坐人或
爲所陵不能堪君忽憤發面斥數罵趙雖交訌而氣實
爲之奪平生遇要人常避遠而時出正議以繩公卿負
民譽者用此薦紳士類頗隱憚之余初至京師見時輩
言古文多稱虞山錢受之嘗私語君其文穢惡藏於骨
[012-16b]
髓一如其人有或效之終不可滌濯子師聞而規余屺
瞻爭之强辯之數惟君亦弗心愜也旣老乃曰吾今而
知子非過言君與余相知爲深而合聚亦最久疾旣困
執余手而言曰吾夙與子期孰後死爲誌其墓吾今先
子矣君喪旣歸其子未以葬吿余衰疾多事忽忽踰十
年會故人子宋華金請表其父墓甚力顧義不得先於
君乃述君行身之大略而志前言以授其弟之子連芳
而歸其子君所訂四書大全及唐宋八家古文明以來
時文行於世晚歲辨春秋書爵非襃書人非貶爲書三
卷義多儒先所未發又爲河防考十卷歿時子不在側
以付弟士鋐而士鋐尋卒叩其家無聞焉他年二書若
[012-17a]
出學者宜知爲君作君已卯舉于鄕癸未成進士館選
以繼母憂歸築室城東隅家居近十年癸巳散館授編
修甲午主廣東鄕試辛丑冬奉
命提督雲南學政未之官竟卒享年六十有七父諱元
絅陜西鞏昌府同知母申氏繼母湯氏弟侃壬午舉人
士鋐丁丑會試第一皆以君故知名妻嵇氏子坤早卒
培國學生以某年月日葬鄧尉山某原雍正十年三月
桐城方苞表
  黃際飛墓表
君姓黃氏諱越字際飛江甯府上元人也未入庠序卽
爲督學使者所知名稱壓其長老或相詆娸曰吾姻也
[012-17b]
是窶人子父母皆嚴急小失意榜笞數十其授徒客游
所獲一錢不得隨身妻子凍餒虛名何益余因是心賤
詆之者而甚重際飛始際飛所與游或非人余嘗於二
三君子前面詰之曰君何所爲而與夫人交如白沙之
在泥矣忌者緣此益增飾交構其閒而際飛遇余益敬
以和遂閉特室濳心宋五子書而以餘力評選制舉之
文盛行於時自入
國朝排纂四書義疏紬繹先儒之緖論爲世所稱者僅
三數家而際飛其一焉余與際飛中歲各奔走四方會
聚日稀及余遘難出刑部獄里中舊好官京師者惟際
飛一人無幾何際飛吿歸余惘惘然也際飛諸弟皆不
[012-18a]
事詩書少時或有違言際飛一待以誠其歸也出裝齎
幷微薄舊產推予弟妹而獨行郊野求上祖邱隴悉得
其徵而封樹焉雅好地理書嘗過先兄墓下曰陰流己
盈壙矣探之果然雍正二年余得請歸葬際飛爲余行
營風雪中并日夜而不爲疲閒語余曰吾與子皆老矣
念此生幸不爲海內士君子所遐棄而無恨於吾身惟
子直諒之功兹所以報也際飛之歿也已勒誌銘歷其
質行文學科名職事世繫戚屬生卒葬地詳矣而子白
麟復固以表請感念平生離合之迹始終之義乃著其
所獨知于際飛者而繫其後曰墓之有誌以納于壙義
主于識其人之實其道宜一而已唐柳宗元以哀其姊
[012-18b]
而貳之非古也外碑之表依表之者以重緣孝子之心
所以光揚其親者不一而足則受其請者各以其意爲
之可也余旣爲表以歸白麟因發斯義使後之人有則

  李世得墓表
君諱鍾倫字世得安溪人相國文貞公之冢子也公巡
撫直隸余過保定畱院中兼旬君朝夕就余言簡而禮
恭河閒王振聲曰公子性孤特視世士蔑如此曲體公
心以下子耳君幼異敏甫十歲卽知孝敬親視藥物公
宦於朝太夫人春秋高畱閩君侍母以養大母生養死
藏君常在側公守制京邸服闋視學京畿乃相從於使
[012-19a]
院公篤志經學以官中事劇自治易詩書而以三禮屬
君君所治皆有端緖不數年五官之說成故君之卒也
文貞公水漿不入於口者幾三日蓋不惟子之痛痛其
足以承學繼志而爲人世惜此材也君旣歿二十有二
年子淸藻以文貞公所爲誌銘及祭吿之文求表墓且
曰某困公車久將遂歸卒先人業嗚呼古之學父子相
繼而後成者多矣君其端有得於後邪君以康熙癸酉
舉於鄕丙戌三月卒於保定官署年四十有四妻黃氏
繼室何氏淸藻丁酉舉人淸馥質厚安雅余嘗謂其氣
度於文貞爲近承蔭由郞官出守大名以廉正著聲淸
泰邑庠生以某年月日葬君於本里成道院前桐城方
[012-19b]
苞撰
  宋山言墓表
君諱至字山言河南商邱人吏部尙書諱犖之子也尙
書負詩名所交皆一時名輩君五六歲客至輒摳衣趨
坐側聽長者言論成童後所游從皆父行遂繼以詩名
而困於舉場餘二十年自長洲韓公以文學爲海內宗
羣士壇坫莫盛于吳中而尙書開府江蘇尤體貌文士
方是時吳中知名士汪份武曹張大受日容吳士玉荆
山數輩皆家居生徒各數十百人天下士以文術自命
者過吳中必進謁尙書而退從諸君子游會君覲省則
吳中文士之會君必與焉而韓公長子祖語亦家居凡
[012-20a]
眾會二公子所在鄕之者如環康熙已卯余與武曹祖
語舉于鄕而祖語之弟祖昭與君舉京兆余赴禮部試
始見君于韓公所韓公賓燕數與君與焉君接朋齒皆
肅以和而於余及武曹尤若所嚴憚者自尙書內召吳
中諸君子宦學各分散而韓公尋卒尙書亦吿歸天下
士之過吳中至京師者皆漠然無所向及余難後則曩
時游好畱京師及家居而尙存者十不二三矣君旣歿
八年其子華金持狀及緯蕭堂詩請表碣按其狀首載
君遺命毋求誌銘發其詩余與武曹無見焉而卽境卽
事雖碌碌者必目其人用此見君與人之厚出言之誠
而與世士之務爲聲華者異矣君守官事親動合禮度
[012-20b]
狀所載甚具而皆人事之常也其詩久行于世故摡弗
敘論而備述數十年中朋游盛衰離合之迹以志余悲
而君之爲人卽是可想見矣君癸未成進士改庶吉士

武英殿纂修佩文韻府散館授編修辛卯主貴州鄕試
壬辰督學浙江丁尙書憂服闋遂家居日與親故酣嬉
泉石閒卒於雍正三年十月享年七十安人劉氏有賢
行善治家後君四年卒君以雍正五年三月葬尙書兆
域劉安人以七年十二月祔華金辛丑進士候選主事
女一適士人
  潮州知府張君墓表
[012-21a]
三晉士大夫語其鄕人立名義而多文者必曰張潮州
抝齋絳人楊黃在並稱其子亦堪亦堪嘗至京師㑹余
疾遂觀滄海息足於天津再逾時以俟余瘳旣相見僦
屋閉門手錄余經說及論定子史將行請以小妹妻余
少子時雍正九年季秋也又十有一年其妹來婦生二
子矣始進一册曰吾兄客死江介病中書此遺命俟順
於舅姑而後出之發之則抝齋行略也道興之親迎也
沃絳閒父老多稱抝齋質行經學而亦堪所述惟當官
數事其自庶常改刑部員外郞有獄連執政族人諸司
莫敢任君請獨任之內務府以其人出使爲辭君鉤提
益急牒問奉使何地歸何期至再三不答力請於長官
[012-21b]
宜入吿事雖格聞者爲肅然尋出守廣西平樂府&KR0889
雜居盜不可詰君至浹月以信義服苗酋獲巨盜二人
斃其一宥其一責以偵緝終君之任盜不敢窺改知潮
州屬縣賊蜂起或稱明裔聚眾千餘人君聞卽日馳至
其地命吏士速據白葉祁山設疑嚴守而揚軍聲賊不
敢逼會夜半大風起簡卒二百斫其營呼曰大軍至城
中鼓譟出兵以助之賊奔祁山要擊斬其渠魁三人眾
散降巡撫將奏功君曰此盜耳而稱明裔興大獄株連
多恐轉生變乃以盜案結潮有大豪戕親迎者於路而
奪其妻拒捕經年君微迹而得之獄成當大辟監司銜
大府命爲之請且曰稍遼緩之當以黃金四百鎰濳致
[012-22a]
君家君曰吾官可罷獄辭不可更也卒行法或假親王
命以開礦大府不敢詰君命縛執出龍牌眾色然駭君
命繫獄以牌申大府情旣得立杖殺之丁父憂遂不出
曰吾性抝幸而歸畏途可復卽乎亦堪朝夕近余凡踰
年而不自言求表其父其所述皆當官實事不可詒託
者蓋知余愼於文而難以情假也其別余也曰堪少不
樂爲時人之學無明師友勤而無所年今五十有四矣
兄弟三人惟堪也存而皆無子將南浮江湘就二三同
好謀挈家累以從先生游以北以南庶所學粗有所成
俟先生之閒一訂先人遺書死不恨矣亦堪以仲冬歸
次年四月適江西至楊黃在所遂死建昌而其家失火
[012-22b]
累世藏書曁平生集古金石刻近世名賢手蹟古器奇
石皆燼焉而君及亦堪所述造遂無一存者君諱克嶷
字偉公先世直隸眞定人元末徙居山西聞喜縣之夏
莊祖諱忻父諱根樸並邑諸生君戊午舉於鄕己未成
進士妻楊氏子三人長亦良季亦常女七人皆適士族
粤東許日熾君在潮州所得士也時知絳州閔師門剝
喪爲亦堪取其親同姓木忠爲嗣閔君側室范氏少寡
守貞據爲庶母立後之禮取君族晜弟之子亦安以嗣
君卒於康熙辛丑六月年七十有六葬於夏莊先兆之
次江東方苞表
  兵部尙書法公墓表
[012-23a]
康熙癸巳
詔修樂律厤算書特開
蒙養齋
命皇子董事余與徐公蝶園承修樂律閒叩同官及勳
戚中志在君國而氣足以舉之學足以濟之者首推法
公淵若且曰
上爲諸王擇傅吾對法某雖以侍
皇子得過而臣愚心竊謂舍某無堪此者乙未夏公復

皇子始見余卽曰吾與子未面而心傾久矣然子頗知
並世有法某否時中貴人有氣燄者朝夕傳
[012-23b]
旨非命事專及於余不敢交一言而公則視之蔑如辭
色閒無幾微假借乃與公爲友逾歲公巡撫廣東旋奉
命巡察海疆歷粤閩兩浙江南以使事歸報懇請削職
赴西邊敵愾越八年雍正甲辰余請假歸葬而公督學
江南時叩吾廬出所爲詩以心腑相示始知公忠孝發
於至誠體國憂民常恨未得同志合道人相與輔成治
敎而深患時人惟知以虛僞比周自便其身圖公自爲
庶常卽荷
聖祖仁皇帝特達之知以檢討擢侍講學士及中廢復
起驟越班行開府廣東及
聖祖登遐公自西邊入臨
[012-24a]
世宗憲皇帝旋命校士江南移撫浙江入爲大司馬天
下士皆想望風采而公益以國事爲已任然居津要者
多畏公伉直深心嫉之
世宗憲皇帝亦微見其然以公爲勳戚故舊聽公閒居
眾謂實相保全以待異日之大用也公時寓居古寺終
歲不還私室余數過從見公疏布羊裘從者老僕一人
翛然若有以自得者
今皇帝嗣位大司空來公學圃掌敎咸安宮官學生引
公與故大司空赫公自助時余以
先帝之喪入宿
武英殿直房踰再期公與赫公時冒風雪扶杖過余講
[012-24b]
問移時余陰喜二公雖老天或畱之而尙有以爲而赫
公旋以疾乞休公臥疾不起病旣深余往問俯仰平生
毅然也已而相視泫然公之歿也命家人毋作狀誌故
出秉節鉞入爲九卿訏謨美政胥無傳焉惟在廣東特
參大吏更鹽政粤人至今思之而蝶園言公爲近臣
上時巡齊魯秦晉吳越朝夕扈從侍
皇子講誦十年直辭正色
聖祖嘉與謂獨能不欺又自西邊歸者言公偃臥土室
枯寂如老僧而見王公大帥時以大義相責皆人所不
敢言嗚呼公之誠心義氣動於
君信於友朋者豈偶然哉公諱海元舅忠勇公諱國綱
[012-25a]
之次子也癸酉舉京兆甲戌成進士母他他拉氏
誥封一品夫人生母徐氏妻崔氏
封贈如公階卒年六十有七無子以兄子介祿嗣後九
年兄子介福督學江南安徽諸郡以叔父慶上公選刻
公詩請表嗚呼根於忠孝剛正之氣不可屈撓者公之
學也詩豈足以傳公之學哉然讀其詩足以發人忠孝
之心則亦其學之誠而形者乃流涕而爲之書乾隆十
年春正月江東同學方苞表
  吳宥函墓表
吳啟昆字宥函江甯人先兄及余始入庠序與劉古塘
張彝歎數君子以義相然信而宥函近亞之自爲諸生
[012-25b]
歷科第選庶常課試文出同列爭傳誦而未嘗以此自
多惟閉門勤經訓其與人交不可得而親疏旣通籍常
徒步賃從者一人守舍炊者一人兼旬不肉食而勤營
近郊高敞地葬鄕人客死者倡建金陵會館於京城西
南隅罄其數十年授徒資聚始太守長沙陳公鵬年謂
君才可立事及改官御史巡視北城所部肅然會先世
墓界爲土人所侵吿歸訟之遂卒於家諸子因吾子弟
以請銘歲時無虛至今九年而未克就以宥函之學行
已再見於余文也冬十有一月聞寶應王懋竑予中之
喪其子姓及淮南故舊皆謂銘幽之文余義不容辭追
思自辛亥以前交疏善微而假以誌表哀辭者有之矣
[012-26a]
其後公事日殷雖故舊親知多闕焉感念平生游好乖
隔凋殘欲總而籍之略舉行能兼存名字州里而自揣
年力恐終無其期乃表宥函之墓而附論江介士友與
余兄弟齒相後先者繫于篇終庶幾九原有知眾鑒余
事與心違而非于友道之厚薄淺深失其倫序云宥函
癸巳舉于鄕辛丑成進士卒于雍正癸丑某月年七十
有四所著春秋周易臆說行於世妻某氏子三人長鏡
源雍正丙午舉人次雲垗雍正甲辰舉人太倉州學正
次某太學生以某年月日葬于某鄕某原乾隆六年季
冬桐城方苞表
系曰余先世家皖桐曾大父遷金陵百有餘年矣自成
[012-26b]
童隨先兄與朋齒遊樂其風尙坦夷多修飭之君子劉
張二子外交近焉者曰龔纓孝水季咸若宏紓而比於
宥函者曰程士馨若韓郭長春蔚瞻十年以長者曰蔡
擎念詒徐佩子遂黃瑞輯五長以倍者曰杜掞亮生朱
圻次郊往來江介信余尤篤者故鄕則吳御柳寬楊周
監二懷甯則潘介幼石歙縣則吳瞻泰東巖祁門則汪
鴻瑞獻其旴𣅿則李沛霖岱雲余爲羇終世而諸君子
各凋喪於舊鄕雖喪紀亦不能通每念諸君子質行文
學雖未能並迹古賢而已行著於鄕國聲聞於四方徒
以居下處幽泯焉將與草木同腐故凡數而次列之俾
海內篤古而達於辭者略知其名字或經過州部叩其
[012-27a]
行跡於子孫鄕人而論述焉其登甲科致顯仕及交疎
而知之未審生而存歿而已見余文者不在列蓋兹以
志余心之內疚而非敢謂見於余文遂足爲諸君子輕
重也
  陳西臺墓表
嘗考明史自流賊橫發於秦隴毒痡冀北河南荆益庸
蜀滇黔兩粤之閒凡破州屠邑必有諸生數輩號召族
姻奮死守戰以衞鄕里而甘以身殉蓋由太祖立國之
初每下一路必延聘耆儒講論治體終明之世所以愛
養庠序學校之士而厲之以禮敎者實非兩漢唐宋所
能幾故逮其亡而義勇忠誠之氣激發於士類者尤眾
[012-27b]
且烈也武宣陳世珮生於明末
國初諸生也康熙甲寅吳三桂反據廣西役充斂重有
田者執契以卑人而莫之敢承君以諸生爲里長竭家
財代應徭賦及平定悉反其田有廖姓世以豪暴患邑
中當明之亡嶺表盜賊蜂起廖姓奪人土田婦女邑令
莫能制避逃境外君之父糾合温黎二族三路掩襲殲
其渠魁反所侵掠而一無私焉大府遂委署縣事及吳
逆之變廖姓亂心復萌君密聞於當事以計擒其豪官
杖殺之再世爲邑人除大憝眾皆倚焉而吏之貪冒者
或欲取所求君弱冠時遠姻范姓以事逃吏誣君父隱
匿置之獄君號泣求代不可摽資產以賂始得脫叔父
[012-28a]
某又爲仇家扳連將以金木訊君請代受刑由是仁孝
信於邦人君有才略家屢落復起兄弟兄弟之子蕩棄
先業數分子之置祭田歲入千石聚敎族姻子弟之不
能從師者束脩食飮膏火皆取足焉歲饑空囷倉減糶
稱貸者度不能償卽還以券或得吉地私以效於君君
曰子客於楊氏爲營兆域吾安得而奪之楊不能購代
爲成之可也君旣歿三十餘年其孫仁始以狀求表仁
及吾門十年自翰林改官臺中頗知慕古賢節槪余因
君父子義勇歎有明士氣之盛沿及昭代而其流不衰
又因仁也行身之不苟而知子孫之性質多類其祖宗
乃不辭而爲之表君先世廣東連平州人遷廣西至君
[012-28b]
始三世父諱明廉母蘇氏胡氏君卒於康熙四十八年
年七十有九有子九人並諸生四爲儒官女七人孫三
十人成進士者二舉於鄕者一曾孫二十二人鄕人多
以爲積善之慶君以仁
勅贈文林郞翰林院庶吉士妻王氏繼室周氏張氏並
贈孺人以乾隆元年某月某日合葬於兹山之陽仁君
次子先睿出也乾隆七年孟夏桐城方苞表
  贈通奉大夫刑部侍郞黃公墓表
贈通奉大夫刑部侍郞黃公江南徽州歙縣程氏子也
父諱伯起以妻柳氏女弟歸大興黃中丞
國初黄巡撫甯夏往依焉署郿縣令柳氏歿黃以妹繼
[012-29a]
室罷官與中丞同歸京師復有事於陜歸至潼關舟人
利其齎夜半戕而沈諸河時公九歲黃氏尋卒中丞之
弟殿中宿衞諱爾悟無子因撫焉敎育不異所生公少
爲名諸生不遇就敎職垂三十年吿歸又十餘年卒於
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年六十有一有子五人皆舉甲乙
科其吿歸也今吏部侍郞叔琳已登上甲諸子繩繩露
鋒頴朝夕講誦雍容如也而公常蒿目兀坐呻吟諸子
憂疑私問於母乃知其故春秋佳日每獨身出家人莫
知所之旣而迹之始知常徘徊城東鐵山寺及魚藻池
荒墟蔓草閒欷歔掩涕蓋相傳母柳氏厝於寺葬於池
旁而迷其兆域也殿中君病革嘗顧諸孫稱公之孝公
[012-29b]
悚息有頃而言曰兒一身孫今五人矣程宗宜有續者
殿中君無言及公將卒諸子請命公亦無言蓋古未有
以異姓而相繼者神不歆非祀民不祀非族故傳稱鄫
立異姓春秋書滅禮以義起當盡歸其宗而以異姓之
禮世祀所繼以比於因國而無主後者公之請於殿中
君也以一子續程宗蓋恐傷垂死者之心而非禮之經
式也至諸子則可繼父志而一斷以義矣此公不言之
意與公工制義屢躓於舉場無蹙容至老常誦經書爲
人講說而無著述蓋自顧無足以釋其隱痛也嗚呼是
遭變而得其時義者宜有述焉以示後之人公諱華蕃
字㵎采號芳洲配吳氏浙江仁和人
[012-30a]
誥封夫人長子叔琳辛未進士吏部右侍郞次叔琬已
丑進士太僕寺少卿叔琪乙酉舉人知江南甯國府事
叔璥己丑進士監察御史巡視臺灣內陞叔瑄癸巳舉
人行唐縣敎諭女三人並適宦族孫男十有四人以康
熙五十六年十月葬於郭西新阡雍正元年十有二月
桐城方苞表
  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查公墓表
余嘗感於夢以沈生廷芳言爲海甯查夏重銘幽之文
生因請表其外祖聲山墓曰吾母謂芳能爲母之從祖
言曷不爲母之父言余謝以無暇又十年生巡漕山東
以書來言吾母老矣外祖先生故舊也非有言無以慰
[012-30b]
吾母之心始余在京師海甯諸查皆索交丙子館於汪
氏與聲山寓同巷數過從時聲山始爲翰林甚貧窶而
盤飱潔以旨叩之皆其內子所手治也余再至京師則
聲山入
南書房爲時所崇居內城或寓海淀扈從塞上屢言欲
就余而終未得一見及余難後則其歿久矣時論皆曰
南書房爭地也未有共事此閒而不生猜嫌懷媢嫉者
當長洲韓公旣歿長
南書房爲
聖心所注者無如聲山而聲山推挽後進無嫉心然終
爲爭者所困聲山以詩詞書法四六名然古之人弗重
[012-31a]
也故爲揭時論嗚呼其可表也已聲山諱昇字仲韋康
熙丁卯舉人戊辰進士選庶吉士除編修己卯主江西
鄕試充日講官由諭德庶子至少詹事祖繼序父嗣琪
俱諸生
贈通奉大夫大母某氏母某氏妻陳氏並
贈夫人子二廣貢生早卒昌洵承蔭知廣東長甯縣女
一適仁和沈元滄知廣東文昌縣卽廷芳父也乾隆十
一年正月桐城方苞撰
  高仲芝墓表
君姓高氏諱廷芳諸城韓村人也自身以上至高祖五
世爲諸生年十一遭亂離被掠去鄕千餘里獨身脫歸
[012-31b]
鋒鏑中父兄族姻鄕人皆奇其智能而君更務學敦質
行旣長家人皆恃賴焉康熙戊申地震棟宇將傾君號
呼入負母出戸室盡頽母老而喪明常自悲悶瞀不知
身所在君負而行憩羣室庭階則吿焉如是者十年君
兄弟七人父授田各三十畝及卒幼者一人無分乃以
所受田給之而躬授經客遊以自活君善治生久之家
大饒喪父母及同產之孤嫠皆獨任焉有餘則以潤其
鄕人近村小戸有以田售者受其奇零而使畱園廬曰
他日易復也甲申歲大祲以子女求鬻者收養近百口
逾年麥熟悉召其父母而歸之退而曰曩吾郤之則塡
溝壑或陷豪家爲人奴終世矣國初重逃人之罰或匿
[012-32a]
君族兄村舍會君入城吏倉卒指君名對簿竭貲得解
&KR0693竟事無一語及兄人尤以爲難君旣沒十有餘年其
子璿成進士官庶常始就余求表墓而以膠州張謙宜
舊所表爲徵謙宜故齊魯閒立名義者其表君也徧刺
薦紳學士操行之多僞而歸重於君余懼其溢美也詢
諸鄕人知君有詳略而要之無瑕疵焉嗚呼君之能自
砥飭卽是可知矣璿之請也余與要必所聞無悖而後
敢序列焉幸鄕人無後言故刪取舊表而易其言之序
以歸之君卒於康熙某年月日年八十有五父諱曉歲
貢生某學敎諭以長子
封奉政大夫母楊氏
[012-32b]
封安人妻李氏子璿側室楊氏出也
  王處士墓表
苞踰壯歲所得之友以禮義堅然相信者莫如金壇王
澍嘗叩所由曰自吾大父篤學當陽明氏氣燄方張而
堅持程朱之說以擯之先子承焉守道固窮非其義絲
粟不取性木訥與人無畛域而事涉名義則爭之侃侃
然澍自十歲先子授徒游學卽攜持以行及澍長而先
子常家居未嘗去左右耳目擩染幾三十年雖欲自菲
薄而無以安於心澍少羸家無僕婢先妣出入操作必
腹之而呵禁甚嚴嘗苦索餠餌痛予杖曰汝幼而貪食
長更何如自先考妣卽世澍之檢身日怠以疎矣又曰
[012-33a]
澍孤貧考妣葬故未備子爲我表於阡先是澍以其大
父所輯學案視苞苞旣受而序之故於所屬墓碣日延
月滯而未暇以爲雍正三年冬苞以先父母墓表屬澍
書澍責諾於苞益切踰年春澍吿歸必得余文以行乃
譜以授之君諱式金字度疑少承父學誦古書不治時
文以澍
贈奉直大夫卒於康熙戊子七月年七十有四妻潘氏
贈宜人卒於康熙庚辰二月年六十有五生兩子兩女
惟澍存墓在某岡某原
  余處士墓表
處士諱鉦字震埏其先江西臨川人也元末遷宜黃明
[012-33b]
初再世以軍功顯爵第二品佐郡爲縣令丞者以十數
至處士之祖若父爲諸生處士十歲能爲詩旣長益博
覽好山水父縱使遊學嘗登羅浮東抵武夷求朱子遺
蹟再至匡廬淹畱濂溪鹿洞過柴桑輒低囘久之所交
南昌彭達生朱用霖甯都魏和公臨川傅平叔黃元胎
李剩水皆恢奇士也晚而篤信宋儒之書每曰士不知
聲律文章之外有學是忘其身也所著對洲集四十二
卷庸行編三卷藏於家其侍母疾連年不入私室屢急
人難盎有斗儲衣有代乞假者應之無緩辭其鄕人旣
遠猶哀悼之子 亦務質行至孫棟始舉甲科官翰林
有子曰焈年十七俾專誦諸經而請業於余曰將使繼
[012-34a]
吾祖之志學於聲律文章外也棟以父命請表其祖墓
再歲矣將歸省語益迫乃就所稱而序列之且使焈也
無忘父命處士卒於康熙己已六月年四十有七大父
諱嘉績父諱墀子六人處士其仲也妻劉氏子一人女
二人孫男三人長棟次松次楷曾孫男五人
  武商平墓表
先兄百川所與爲朋友凡三數人而商平武君其一焉
君文學無絕殊者貌芚而言譅雖二三君子與久故者
時用爲嘲謔而先兄獨重之自先兄歿余不敢爲四方
之行始與君習每風雨之夕愁思無聊輒相呼共語或
春秋佳日與徘徊川巖墟莽閒君與物無町&KR3041然內行
[012-34b]
潔修授徒多人歲入不過三十金冬常寒衣冠敝履穿
而力孝養親無違志其父老矣不事詩書非博塞終日
焦然每失負從親交丐貸君隨而私償之率以爲常父
大安以爲於家無累也君性耿介非其義一毫不取坐
困甚有子將娶而天其婦誓死歸夫家眾皆曰毋重自
困也君獨毅然整衣冠至女家叩其父母知志決命出
拜越日以禮迎而歸少爲諸生攻舉業及交先兄始發
憤篤專於經史近六十益刻苦晝夜危坐鑽礪不自休
余謂君非親學時矣君曰吾乃今知學之意豈可以老
棄哉始君以貧不能養欲客遊四方余戒以養未必遂
徒爲父母憂君用此忍凍餒未嘗一日離其親君父年
[012-35a]
九十餘君之歿後其父七閱月君歿而家散後妻二嫠
婦各就食母家一子幼煢無依自眾人觀之天之於君
可謂酷矣而自君言之則於親無愧心于身無恨事抑
豈爲不得于天者哉余難後隔舊鄕力不克振其孤乃
揮涕爲文以歸之俾他年碣於邱壟用表君之行雖不
顯于時而足以取貴于後世又以志先兄取友之不苟
也君諱文衡溧水縣歲貢生以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
某日卒子某以某月某日葬於某鄕某原
  朱履安墓表
君姓朱氏諱文鑣字履安江甯人也余始入庠序數相
見廣眾中及北遊數歲歸而吾友劉君古塘與履安交
[012-35b]
甚治余因習焉又數年而海內士流語金陵有聞望者
必及履安履安愼威儀語默坐起皆有法度性遲鈍而
務學能自刻苦其行身亦然家素豐至其父毀之而父
母皆衰老于其時尤自力于子道辛卯冬余被逮繫江
甯縣獄履安日與古塘諸君子左右其閒時制府飭獄
吏與余往來者具籍之而諸君子不爲止事平履安嘗
語余曰爾時吾出入縣門或値縣令及南北捕呼聲過
吾門巷未嘗不股栗也中歲以授經客遊自活學使者
爭迎致及自江西遘溼疾坐臥痛苦歷四五年而講學
敎子不怠饔飧乏絕屢以書抵京師吿余其族姻富家
弗使聞也余往者歸自遠方二三昵好必羣引相過談
[012-36a]
醼或傳客譁樂連晨夕自赴
詔獄及今蒙
恩歸營葬僅十有四年而余所兄事惟古塘獨存履安
之齒未也乃用厲疾殞其生是以余與古塘尤痛之其
葬也古塘旣銘諸幽故表于其墓而以余之歸吿焉
[012-36b]
[012-3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