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15 重編瓊臺藁-明-丘濬 (master)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重編瓊臺藁巻八
             明 邱濬 撰
 章奏
  進大學衍義補表
國子監掌監事禮部右侍郎臣邱濬誠惶誠恐稽首頓
首上言伏以持世立教在六經而撮其要於大學明徳
新民有八目而収其功於治平舉徳義而措之於事為
[008-1b]
酌古道而施之於今政衍先儒之餘意補聖治之極功
惟知罄獻芹之誠㒺暇顧續貂之誚原夫一經十傳乃
聖人全體大用之書分為三綱八條實學者修已治人
之要章句既有以大明聖藴衍義又所以上格君心書
雖成於前朝道則行於今代惟太祖之建極嘗大書於
殿壁之間暨列聖之紹基屢聽講於經筵之上既已致
夫雍熈太和之治一皆本乎躬行心得之餘善推所為
者固無俟乎盡言欲全其功者亦須補其闕略竊觀衍
[008-2a]
義之四要尚遺治平之二條雖曰舉而措之為無難不
若成而全之為盡善况有其體則有其用既成乎已當
成乎物理固無一之可遺功豈有一之可闕善法不能
以徒舉本末則貴乎兼該毎當繙閱之時自起編劘之
念顧一人之聞見有限而天下之事體無窮居一室而
料度乎四方據已私而折衷乎衆務亦固知其不可猶
强為其所難是盖一念區區報國之忠抑亦平生孜孜
為學之志是以頓忘下陋僣效前修豈不知妄擬非倫
[008-2b]
竊亦欲薄陳所見念惟天下之大其本在於一身人心
之㣲其用周乎萬事一物有一物之用一方有一方之
宜所以率之者固本於身所以處之者各有其道事皆
有則斯事事皆得其冝人各有心須人人不拂其欲伊
欲行之適當其可必先講之務盡其詳考古以證今隨
時而應用積小以成其大補偏以足其全巨細精粗而
曲折周詳前後左右而均齊方正于以衍治國平均天
下之義用以収格致誠正修齊之功舉本末而有始有
[008-3a]
終合内外而無餘無欠期必底於聖神功化之極庶以
見夫大學體用之全體例悉凖於前書楷範用垂於後
學稽聖經訂賢傳剟取無遺紀善行述嘉言蒐求㒺棄
附以管中之所見覬於目下之可行俯竭涓塵之㣲仰
禆海嶽之大兹盖伏遇皇帝陛下睿知有臨剛明不惑
學古訓而獲大道慎儉徳以懐永圗蚤毓徳於青宫服
膺大訓時濳心於黄巻玩味聖經開𨗳盡忠益之言體
驗極擴充之力毎躬行而實踐恒日就以月將仁孝之
[008-3b]
徳孚於宫闈元良之聲播於函夏一旦承天而踐祚萬
邦仰徳以歸心大志夙成適符漢宣登極之嵗小毖求
助肇啟成周訪落之心首深究於大猷亟恢𢎞於至治
凢新政之大有建置皆舊學之素所講明廣充格致誠
正之功用臻修齊治平之效太平之治端可計日而待
也臣濬下愚陋質荒陬孤生生世無寸長頗留心於扶
世讀書有一得輒妄意以著書固非虞卿之窮愁亦匪
真氏之去位猥以官居三品慚厚禄以何禆年近七旬
[008-4a]
惜餘齡之無幾一生仕宦不出國門六轉官階皆司文
墨莫試涖政臨民之具徒懐愛君憂國之心竭平生之
精力始克成編恐無用之陳言終将覆瓿幸際朝廷更
化中外肅清總攬權綱一新政務儻得徹九重之聽取
以備乙夜之觀采於十百之中用其二三之䇿未必無
補於當世亦或有取於後人民物於是乎一新世道兹
焉乎復古好所好惡所惡一人永子育乎兆民賢其賢
親其親四海咸尊戴於萬世臣干冒天威無任激切屛
[008-4b]
營之至臣所撰到大學衍義補一百六十巻補前書一
巻目錄三巻共成四十帙謹奉表隨進以聞
  代衍聖公孔𢎞緒謝表
兹者恭遇聖駕親臨太學躬祀先師召臣等三氏子孫
陪祀恩賚有加謹奉表稱謝者伏以聖人御極首視學
以廣化於四方大禮隆儒逺推㤙以下逮於百世𢎞至
治以六經之道舉盛世於三代之隆九重之恩禮有加
三氏之子孫何幸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心傳精一學衍
[008-5a]
緝熈肅至養之孝於兩宫協重華之徳於列聖御明堂
而布政萬事咸已維新坐宣室以受釐百神莫不受職
謂致治有本原莫先乎道而求道有樞要必用乎經亟
舉臨雍之儀用廣作人之效以天子而師陪臣之道徳
屈萬乗以賁數仭之宫牆玉瓚黄流乃祼乃獻皮弁素
績載舞載揚金奏鏗如宣宫商角徴羽之節奏玉容睟
若親温良恭儉讓之徳容禮官絢□綵以展儀祭酒瞻
冕旒而進講大臣陪黼座佩玉鏘鏘諸生環橋門冠衿
[008-5b]
濟濟述百王禮樂之盛典培萬世綱常之丕基爼豆生
輝縉紳増氣聯蕃寵命錫章服以衣被諸儒諄復訓詞
降絲綸以奨勵多士按古禮以載施於今世報前功而
不忘其後昆光被魯鄒澤流洙泗臣某等叨承世業仰
荷國恩愧乏象賢之資濫受罔功之賞爰居止魯享厚
味也可慚鸊鵜在梁被美服兮不稱冒榮為幸報賜何
階伏願惟天惟祖宗永保皇明之祚有民有社稷長為
儒教之宗奎璧輝煌乾坤清泰臣某等無任瞻天仰聖
[008-6a]
激切屏營之至謹奉表稱謝以聞
  擬進大明一統志表
伏以竝日月以照臨千載啓大明之運全天地所覆載
萬邦咸正統之歸輿圖之廣曠古所無地志之成於今
為盛粤自三才定位歴代迭興封山濬川舜肇十有二
州之地列爵分土周㑹千八百國之君迨夫嬴秦始置
郡縣繼以劉漢益拓土疆自魏晉以來由宋元而上或
閏位之弗齒或覇業之偏安或威令之阻行或凉徳之
[008-6b]
可厭皆未有若我朝得國之正闢地之大者也徳與地
而兼廣政與教以並行南都吳北都燕立標凖於四極
大為府小為縣總要㑹於三司藩府分封並峙維城之
固衛所布列廣宣禦侮之威規制周嚴氣勢聨屬南踰
銅柱東越鯷波盡入版圖之内西亘金河北彌狼望率
歸聲教之餘殫九服於域中通八荒於化外青狄黑濮
遥候月以来賔黄支朱鳶畢占風而受吏禹迹之所不
至章步之所未周地無間於華夷治獨超乎今古不有
[008-7a]
盛製曷彰丕圖粤若帝王受天命以建國皆有載籍志
地理以貽謀於虞有禹貢之書在周有職方之典方冊
所載若管氏地員吕覽有始百家之傳說不同舘閣所
修若元和郡縣開寳圖經一代之典章可考寰宇記之
作於宋略而未明大統志之述於元泛而失實肆我聖
祖嘗命儒臣雖采錄之有餘尚編輯之未既時如有待
事豈偶然恭惟皇帝陛下聰明先物神聖自天膺歴數
以在躬収政權而獨運光昭祖武𢎞迓天休凡聖賢經
[008-7b]
世之圖咸留睿覽於祖宗待成之志尤軫宸衷謂此輿
地之書闗係甚大特詔文學之士纂述是司授成命於
九重考遺編於千古上自聖經賢傳下及水志山經發
中秘之所藏萃外史之逌掌遍閱累朝之史旁蒐百氏
之言與夫羽陵宛委奇文汲冢酉陽逸典𤣥詮梵藏小
說方言靡不網羅舉皆蒐采綴貫羣籍約為成書義類
凡例悉有據依信疑是非壹加訂正首辨方州之域次
推星野之分建置有革有因疆域或分或合如水自源
[008-8a]
而徂委如木由幹而分枝山川形勝之殊風俗物産之
異巨細不遺公署學校之類宫室關梁之倫古今俱載
留則民愛去則民慕宦蹟非循良不書出而道行處而
道明人物惟名賢是取匪徒儒道而二氏兼収不獨華
風而四夷亦附所以廣聖道之咸容示皇威於無外比
之全志允謂全書綱舉而目張有倫有要事増而文省
不泛不疎海内廣輪如指掌而斯見天下險易不出戸
而可知自有地志未之前聞宜並聖經垂之後代此誠
[008-8b]
皇上繼志述事之孝卓冠乎百王高出乎千古者也臣
等章句腐儒草茅賤士叨䝉拔擢豈能如楚左史之讀
九邱沗効編劘竊自比晉司空之創六體莫能稱詔深
虞玩愒之尤幸睹就編少助清閒之燕書同文車同軌
大一統而四海向方天為盖地為輿中兩間而萬世永

  擬賀耕籍田表
伏以王業萬年即田功以𢎞治本帝籍千畝躬稼事以
[008-9a]
為民先當承天踐祚之初舉敬天勤民之典三推禮備
萬姓歡騰恭惟皇帝陛下寅紹貽謀厲精圗治亟監觀
於成憲思遹駿於先聲一日二日萬幾方有所事之始
五推九推終畝非無可耕之人誠以國之大事在祀人
之生計惟農神明顧歆於其誠不於其物民庻視傚以
其身不以其言用是率祖攸行将以示民之法於以致
先祖之享庻幾知小人之依乃命禮官式涓吉日農祥
晨正土脉春滋即齋宫以潔心欵嘉壇而舉趾紺轅黛
[008-9b]
耜循行於隴畝之間綠耦朱紘容與於阡陌之内秉耒
而幾於十墢借力以終於庻人索先農而享之盛禮既
舉賜福酒以勞止大惠均頒希濶之典創見於一時務
本之談喧傳於萬口臣叨班著位幸際昌辰駕芝車以
臨甫田親瞻玉粹為神倉以儲馨稷載告寶成繼周人
載芟之詩豐穰徧地衍殷宗無逸之夀平格自天
  進呈憲宗純皇帝實錄表𢎞治辛亥八月二十/四日上
伏以皇圖有永天開六葉之君文化聿成世享二紀之
[008-10a]
治功徳之敷遺者既大典冊之紀述者宜詳上廣先猷
下垂後訓成一人繼述之孝慰萬姓愛戴之心恭以憲
宗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以
上聖之資居大寳之位聖心仁孝天表清明廣運而文
武聖神剛徤而中正純粹承千年之大統纘五聖之洪
圖帝享四十一齡雖寸陰而必競君臨二十四載無一
日而不朝尊治命而殉葬不以生人承先志而任用惟
其舊輔曉朝慈極無間於暑雨祁寒日御經筵不輟於
[008-10b]
隆冬盛夏祭神而神如在極仁孝誠敬之心奉天而天
不違有感召交孚之妙介福於聖母徽號荐加錫類逮
臣民隆恩均布順而委曲以合禮儷慈懿於山陵孝以
推廣其因心復康定之位號崇儒重道稽古好文輯文
華大訓示元良而萬邦以貞成綱目續編明正統而百
王不易恢張治具寤寐英賢治分理於六卿不恃己長
而自用法一循於三尺靡因私怒以濫加雖一嚬一笑
而必慎所施恐匹夫匹婦之不獲其所民或干紀尋即
[008-11a]
革心冦敢犯邉俄聞報㨗民安吏職時和歳豐允為一
代極盛之時兼有列聖諸福之物仁聲廣播有血氣者
莫不尊親哀詔逺頒具衰絰者如䘮考妣不有信史曷
彰聖功紀載必有成書顯揚是為大孝恭惟皇帝陛下
道協重華孝思罔極嚴羮牆之如見著存不亡躬厯數
之攸歸負荷是懼亟鑒觀於成憲思遹駿於先聲爰詔
禮官俾修實錄乃於𢎞治元年閏正月初三日勑臣懋
監修臣吉等總裁臣濬等副總裁臣敏政等纂修别開
[008-11b]
史局羣集儒臣發内府精微之秘藏采銀臺出納之奏
章内而六曹百司之所掌外而三司列郡之所陳柄臣
建請之所宜諫輔論思之忠益言無㣲而不錄事非要
則弗書凡治體之所闗或風化之攸繫著為令甲播告
司存與夫禮法章程功勲節義人才進退綱紀弛張内
自宫闈外極邉鄙政必究其沿革事必備其始終賢否
决於衆論之同是非公於天定之後總國計於每嵗之
抄述寳訓為後世之謨傳其信不傳其疑過於文寧過
[008-12a]
於質一存實事盡削浮辭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偹矣繫
年繫月繫日一以貫之永為不朽之傳大著無前之績
臣某等寅奉綸音愧無史學方切抱弓之戚遽叨載筆
之榮仰體宸衷俯殫管見立典五志稽衆志以備書作
史三長念一長之何有況夫今制時政無編不比前規
起居有注懼有孤於委任幸得見其纂成計日程功閱
嵗深有慚於尸素載言紀事異時不無補於汗青
  入閣謝㤙表
[008-12b]
臣惟内閣深嚴之地視前朝政事之堂有輔相之實而
無其名掌絲綸之制而叅夫政必有相業如丙魏筆力
如歐蘓皆能兼二者之長斯可贊萬幾之治有如臣者
無學無才既衰既病自分生身於遐僻遂甘絶意於攀
縁既無左右之先容亦靡臣僚之推轂乃䝉聖天子之
親擢晉陟大學士之華階方前星瑞世之初適彌月普
慶之旦特頒手勑揚於明廷老朽無能三疏之情詞雖
懇聖心簡在九重之定命不移遂令荒陬迂僻之孤生
[008-13a]
亦預延閣論思之要務望大踰於分外義誠激於胸中
老忘其衰喜極而泣頓振起其衰薾既摧之氣復動發
其少壯有為之心非不知力小任大而有所不勝苦無
奈恩深義重而無以為報敢不委身徇國自頂至踵畢
以獻於官家以道事君非義與仁不敢陳於帝扆叩囊
底之餘智尚或可為庶紙上之陳言不為徒託雖曰途
窮日暮决不至於倒行逆施但恐食少事煩弗得乆於
陳力就列守宣尼在得之戒老矣何求奉微子自獻之
[008-13b]
身死而後已所慮臣年已老臣病日加志欲為而氣力
不克機可乗而嵗月不待有如伏櫪老驥志雖存乎千
里而力已難馳鎩羽倦禽脰徒奮乎一鳴而飛不能逺
終致困躓之失有孤豢養之恩與其姑試之於衰朽之
餘曷若保全之於寛閒之野謹因陳謝更兾慈憐臣感
戴天恩無任激切屏營之至謹具表陳謝以聞
  請建儲表𢎞治壬子/
兹以皇天眷命聖子誕生人望所歸天意攸屬臣某等
[008-14a]
伏望皇上早頒冊命正位儲宫以隆國本以繫人心以
永皇明萬萬年無疆之休命謹奉表陳請者臣某誠懽
誠忭稽首頓首上言伏以承天立極當圖萬世之安為
國建儲用繫四海之望惟天序之早定則國勢以永寧
凡在照臨孰不忻願恭惟皇帝陛下英明獨運慈儉躬
行席六聖之重熈荷三靈之孚祐乾元一索而得夫洊
雷之震軒龍首孕而發為前星之祥爰錫絲綸已騰忻
聲於遐邇尚虚匕鬯未定儲位於元良臣等重惟帝王
[008-14b]
大孝在繼體之得人祖宗丕基貴承祧之有後上帝既
儲祥而委社兆民咸仰徳以歸心伏望皇上斷自聖心
順乎輿議思宗社之重而豫為建儲念天下之大而先
於立本當陽盛之嘉日舉曠古之徽章肇正青宫肆頒
顯冊則神祗以之安樂社稷有所憑依益堅磐石之宗
長作神人之主
  請建儲表二
伏以惟天惟祖宗佑皇家克昌厥後有民有社稷定國
[008-15a]
本當在所先粤惟震長主器之資實繼乾元綂天之體
上以承九廟之宗祀下以繫四海之人心屬此熈辰宜
行大禮恭惟皇帝陛下徳協重華仁覃庻類兩宫燕翼
躬志養以無違百世蟬聨貽孫謀而有永治已𢎞矣人
無間然凡諸政教之施率皆底績乃獨元良之位尚未
正名在皇上雖以幼冲為辭然聖嗣本以生知為徳矧
居嫡而居長亶克嶷而克岐天縱将聖之資不以少長
而異臣明體國之義敢以煩凟為嫌是以冄竭悃誠必
[008-15b]
祈聽允伏望皇上奉率前規俯從衆志順天心而與子
貳宸極以升儲敷告大庭誕揚丕號正天下之大本致
邦國之永貞培翼隆基播休聲於九有登閎昌祚綿寳
歴於萬年
  請建儲表三
伏以建儲非為私親盖明萬世之統主器在於長子用
繫四海之心商書載以貞之文厥惟舊矣漢詔具早建
之議烏可後乎不避煩凟再三之嫌仰希剛明主一之
[008-16a]
斷照臨所逮鼓舞攸同恭惟皇帝陛下學本誠明仁均
動植契天心而克享體祖徳以靈承神罔怨恫物無違
拒是以三靈薦社九廟儲休有開軒龍之祥首協熊羆
之兆九重丹詔方宣布於殿庭一日驩聲遽徧騰於海
宇前星呈瑞萬目皆覩其揚輝麗日重光衆心咸兾其
繼照人情攸屬天意允符伏望皇上體天之心順人之
志勿以臣下屢請為凟勿以聖子尚幼為辭上以奉兩
宫之懽下以愜萬民之望特頒冊命早建儲君郊社宗
[008-16b]
祊皆於焉有所慶賴華夷蠻貊率於此得所依歸邦本
不搖皇圖彌固
 䇿問
  㑹試䇿問五首/
問自古帝王有所述作以頒示天下往往出於詞臣之
代言史氏之紀錄惟我太祖髙皇帝生知之性卓冠百
王其於文藝盖有不學而能者其見於簡篇之間率皆
淵衷之所斡運宸翰之所揮灑神謨聖訓萬世如見莫
[008-17a]
不有深意存焉伏讀御製大誥三編首以君臣同逰為
言噫帝王盛徳大業夫豈無大於此者乎乃不遑他及
而託始於斯其有意乎其無意乎儒者博通古今於凡
前代帝王之事無不究心以為他日致君之具况本朝
祖宗之明訓乎請推原自古君臣同遊之得失與聖祖
意嚮之所在旬日入對大廷即舉以聞之於上
問性至難言也昔之大儒如荀卿氏董仲舒氏揚雄氏
韓愈氏歐陽氏司馬氏蘇氏兄弟胡氏父子皆不識性
[008-17b]
今世三尺童子稍通大義者皆知性之為善則昔之大
儒反今之童子不若矣抑不知其所謂性善者果真知
歟無乃亦剿人之説而附和之也請折衷諸儒之所以
得失與吾性之所以本善者以對
問為治之道亦多矣而大學論治國平天下之道諄諄
以理財用人為言則治平之道無有要於此乎歴觀前
代方其建國之初法制尚茍簡政事尚疏略當是時也
土宇未闢生齒未繁地有遺利民有遺力宜其財用之
[008-18a]
屈矣而未聞有乏財之憂學校未立科舉未興官無常
人人無常用宜其人才之乏矣而未聞有無人之嘆及
至天下既定規制畢舉所以因時救弊起偏補敗之政
日増月益凡昔所未有與有之而未備者無一而不具
矣是故制用有法勸邵有官征歛之藝日新輦漕之途
日廣取之盡錙銖積之若邱山宜其財用之多於往時
矣而反不及焉教養有素進取有漸舉薦之路多方考
課之法益宻累數人而守一官居數年而待一缺宜其
[008-18b]
人才之盛於往時矣而反不如焉夫宜其不足而有餘
宜其有餘而不足何也雖然斯二者又有不同焉者盖
財之不足用無餘故也至於人才乃因有餘而不足於
用焉是又何也凡若此者皆必有所以然之故茍知其
故清其源塞其流而逆閉其塗使之積乆而無弊則治
平之端在此矣諸士子讀大學書其亦推類以及此否
乎請具陳其本末與其可施於今者以對
問古道徳一風俗同歴世雖乆而所守者惟一説是以
[008-19a]
當是之時學無異道人無異論百家無殊言孔子没而
異說紛起道徳遂為天下裂自是國異政家殊俗嵗異
而月不同矣秦漢而下自武帝表章六經之後世之所
謂儒者咸知尊孔氏黜百家及其見於立論行事之間
則又有不同焉者其大畧有三工文辭者則有司馬遷
之徒論政事者則有劉向之輩談理道者則有董生之
流是三者皆世所謂儒者之事也然則儒者之道果止
是而已乎其後精於文者有韓愈氏有歐陽修氏達於
[008-19b]
治者有陸䞇氏范仲淹氏深於道者有二程朱子焉之
數子者其於前諸子果若是班乎其於孔子之道亦有
所合乎我朝崇儒重道太祖高皇帝大明儒學教人取
士一惟經術是用太宗文皇帝又取聖經賢傳訂正歸
一使天下學者誦説而持守之不惑於異端駁雜之說
道徳可謂一矣然至於今風俗猶有未盡同者何也曩
時文章之士固多渾厚和平之作近或厭其淺易而肆
為艱深奇怪之辭韓歐之文果若是乎議政之臣固多
[008-20a]
救時濟世之䇿近或厭其循常而過為閎闊矯激之論
陸范之見果若是乎至若講學明道學者分内事也近
或大言濶視以求獨異於一世之人程朱之學果若是
乎伊欲操觚染翰者主於明理而不専於聘辭封章投
匭者志於匡時而不在於立名講學明道者有此實功
而不立此門户不厭常而喜新各矯偏而歸正必使風
俗同而道徳一以復古昔之盛果若何而可
問今京畿之地乃古幽冀之域河朔之區昔人所謂
[008-20b]
王不得不王伯不得不伯之所也考之史傳樂毅以
燕兵下齊七十城光武以幽冀兵平定天下天下兵
甲之強莫踰於此也在唐中葉以後其地分屬於方
鎮成徳軍今定易深冀等州地也盧龍軍今平灤通
薊等州地也與夫魏博范陽之類皆在今八郡域中
一軍士卒多或至踰十萬征戰之役無嵗無之今其
土地故在不知當時何以得兵如此之多而供給之
費又何自出歟驗之方域東抵遼海北踰上谷邊
[008-21a]
境之患莫切於此也在秦漢以前其地分裂為戰國趙
都邯鄲今真定順徳皆其舊疆也燕都幽州今順天保
定皆其故域也趙邉西連雲代而燕則兼鄰鮮卑匈奴
之境外冦侵軼時或有之今則疆域如故不知當時何
以内支列國交争而邉境之侵又能禦之歟勝國建都
於此仰給東南漕運以足宫禁百官六軍之食議者病
其竭民力以航不測欲於京師之東瀕海萑葦之塲用
浙人之法築堤捍水為田聽富民欲得官者合其衆分
[008-21b]
授以地計畝授官則東面得兵數萬可以衛神京禦島
夷省漕運紓疲民今其成法具存亦可舉而行之於今
否歟又設都水監於京都而於外又有河渠司以興舉
水利修理隄防為務說者謂其一代之事功亦不可泯
如决雙㙮白浮諸水為通惠河以濟漕運而京師無陸
轉之勞𨗳渾河疏灤水而武清平灤無墊溺之虞浚潞
河障滹沱而真定免决嚙之患今其陳迹故在亦可以
因而修之於今否歟諸士子挾藝来遊於斯博考前古
[008-22a]
必知所以處此者伊欲寓兵於近輔而不調外以衛内
按兵於邉近而不出中以防邉耕近地以助軍餉而不
專仰之於逺順水性以除民害而又因之以興利其可
行與否願相與講求其故而處置其宜
  大學私試䇿問三首/
問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無所不為者豈能有所
為哉士之在學校猶女子之處室也今有在室之女不
待父母之命而需求請託無所顧藉則其他日適人者
[008-22b]
從可知已若是者尚可謂之貞女乎哉為士者肯取之
以儷已乎哉知其必不然也事不同而理同人顧明乎
彼而暗乎此何耶諸士子皆出自郷校為有司勸駕来
游國庠為天子門生駸駸嚮用有日其於守己之道取
人之方必的知其所在矣請言其所不為及其将大有
為之志以著於篇予将即其所以言以驗其所以行
問文章闗乎氣運之盛衰善觀世者不觀其吏治而恒
於其人文驗之唐虞三代之文見於典謨訓誥者可知
[008-23a]
也已春秋戰國以来其文具載史傳子集之中皆有可
攷者焉朱子謂有治世之文有衰世之文有亂世之文
則文之闗係乎世道非虚語也可指言歟漢以下迄南
北朝未以文取士而文散見於奏議著述之間唐以後
始專以文試士士非能文者不用人文之醇駁吏治之
得失實係焉主盟斯文者是誠不可不加之意也皇明
復古三光五嶽之氣復完洪武永樂之盛其文章渾厚
醇正明白俊偉無有雕琢刻畫之弊近年以来書肆無
[008-23b]
故刻出晚宋論範等書學者靡然效之科舉之文遂為
一變說者謂宋南渡以後無文章氣勢因之不振殆謂
此等文字歟伊欲正人心作士氣以復祖宗之舊使明
經者潜心玩理無穿鑿空疎之失修辭者順理達意無
險怪新奇之作命題者隨文取義無偏主立異之非二
三子試策之其轉移之機安在
問道學之說唐以前無有也有之其始於宋乎宋科目
取士有進士明經二途進士試詩賦明經試墨義其後
[008-24a]
罷明經而改試進士以經義其所試之經用漢唐之疏
義王安石之新說此當時儒先所以有道學之說也我
祖宗凖古制立進士科以五經四書取士一主程朱之
說今日士子所習以應科者是即先儒所謂道學也但
學者假此以出身謂其無得於身心則有之矣若謂此
外又别有所謂向上一著而後謂之道學吾不知其何
說也自洪武永樂以來士之養於學校進於科目仕於
中外竝無異議今世士子乃有輙於舉業之外别立門
[008-24b]
戸而自謂為道學者然彼自相稱謂草澤之中可也而
吾士夫由科目以仕中外者亦從而張大之何耶豈習
見宋人凢攻道學者即謂之邪黨而為此邪嗚呼儗人
必於其倫兹豈其倫邪説者有謂朱子道問學之功多
陸氏尊徳性之功多斯人之徒盖專主陸氏尊徳性之
學措其心於言語文字之外其然豈其然哉且中庸謂
君子尊徳性而道問學二者之功其可偏廢歟朱子之
學其果一偏之學歟或者之言是歟非歟諸士子所讀
[008-25a]
者五經四書所主者程朱之說在學校以此為學應科
目以此為文他日出而有官守有言責者亦将以此為
用也請試言道學之所以為道學考朱陸之實辯吳氏
之言遡其源而沿其流而推其所以致弊之由盍各言
爾志凢其平日存心致知以為學其本何在并及其用
功之序致力之方一一為我言之以祛所惑
  擬殿試策問
盖聞仲尼有言為君難如知其為君之難一言可以興
[008-25b]
邦朕承祖宗大統臨政願治七年於兹三復斯言拳拳
服膺有如一日仰惟聖祖創業艱難復華夏之統於既
絶之後闡彝倫之教於乆斁之餘有功於天地有功於
萬世帝王自開闢以來所未有也惟其功徳之莫大是
以纂述之尤難深用惕然恒懼弗克負荷日就儒臣講
求理道分任卿佐修明治功庻幾盡夫克艱之責然而
闕政尚多善效未著何歟夫良法善政固多端緒至徳
要道厥有本原求約於博其道安在惟天惟祖宗付朕
[008-26a]
以崇髙之位寄朕以億兆之民非孝無以守成非仁無
以濟衆凢其所以創業垂統以為裕後之圖者在今日
有一事之或愆非所以為孝凢其所以修政立事以為
安民之具者在今日有一夫之失所非所以為仁夫孝
而至於無一事或遺仁而至於無一夫弗獲厥亦難哉
雖然後人繼述之孝即前人貽謀之仁矧我祖宗所以
敷遺於我後人者無非唐虞三代聖帝明王之至徳要
道漢唐宋英君誼辟之良法善政昔之人其君既以是
[008-26b]
而克艱於己其臣亦以是而責難於君載之經史可考
也我聖祖肇造於前列聖繼承於後嘉言善行豐功偉
績行之當時而不頗垂之後代而可繼在我後人惡可
不思其難以圖其易哉伊欲廣達孝之道𢎞至仁之澤
使紀綱正於上風俗醇於下吏稱其職民安其業不益
賦而國用自饒不究武而兵威自振災殄不作夷狄賔
服一如祖宗之盛超漢唐宋而上之以興唐虞三代雍
熈泰和之治亹亹迓衡何修何為而可以臻此子大夫
[008-27a]
積學以待詳延誠亦勤矣其必有至言為朕陳之使知
天與祖宗所遺之大而不忘其所自所投之艱而不忽
其所行有以盡克艱厥后之責於今日而於子大夫克
艱厥臣之志於是乎占之書曰言之非艱行之惟艱朕
心知其可願欲則不憚於難為其以朕所願聞而切於
時者詳著於篇朕將采而行焉
 
 
[008-27b]
 
 
 
 
 
 
 
 重編瓊臺藁巻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