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75 南澗甲乙稿-宋-韓元吉 (master)


[022-1a]
欽定四庫全書
 南澗甲乙稿巻二十二
            宋 韓元吉 撰
 墓誌銘
  龍圖閣待制知建寧府周公墓誌銘
公諱自強字勉仲世家衢州江山縣其任尚書屯田郎
中贈正議大夫者曾祖也諱源中奉大夫直祕閣贈金
紫光禄大夫者祖也諱彦質迪功郎德安府司戸曹事
[022-1b]
贈中奉大夫者父也諱夫亨公幼績學能文伯父舍人
公離亨甚愛之嘗曰吾父與祖及吾伯仲皆以儒登科
獨吾季未試而夭能大吾家者其在爾光顯乎以其遺
恩奏公調興國軍大冶縣主簿靳州司法參軍嚴州桐
廬縣丞既而從進士舉不利慨然以應刑法遂中其科
授江南東路提㸃刑獄司檢法官入大理為評事用薦
者改右宣教郎授淮南西路提刑司檢法官再為大理
評事遷本寺丞又遷正號稱其職擢刑部員外郎陞郎
[022-2a]
中上即位兼權大理少卿請外除荆湖南路提㸃刑獄
乾道元年被召命俄以郴陽盜發例降秩明年復召用
為大理少卿四年改領右治獄除江南西路提㸃刑獄
加直祕閣未幾又召為少卿同詳定重修敕令除直敷
文閣福建路提舉常平茶事改廣南西路提㸃刑獄九
年召為大理卿淳熙改元獄空被詔奬會刑部侍郎缺
執政猶擬公兼之上曰周某明習法令即除公權刑部
侍郎而兼詳定敕令提領左藏庫以獄議不合請祠甚
[022-2b]
力明年除知寧國府未赴改廣州充廣南東路經略安
撫使踰年加集英殿修撰寵拜敷文閣待制再任而湖
南東西盜相扇竊發陳峒徂封川瞰德肇二府公激厲
諸將敗之于三江又敗之于廬田李接繼作狂獗尤甚
有旨命公以摧鋒軍會合公遣將張喜迎挫之于緣務
接以竄逸而獲于鬱林當是時兩路雲擾而番山中居
屹然數千里倚以為安賊既平公即疏論摧鋒軍既少
且額猶未足宜足之而增募義兵四百駐于英連以制
[022-3a]
宜章盜賊上賜宸翰皆如公請進龍圖閣待制而以屢
丐奉祠七年十二月移知鎮江府又以先塋田業在焉
為解改建寧府至則疾復作以八年十月四日卒于治
寢享年六十有二官至中大夫職冠待制于龍圖閣爵
開國江山縣子食邑五百戸贈正議大夫嗚呼自古法
家多刻深而公兩為刑使之屬再為廷尉平四為寺長
官以至司冦貳卿之選無秋毫慘其治獄則先屏姧吏
躬聽斷務得其情編配入贓償監繫無已者悉奏蠲之
[022-3b]
及其議獄也大理有阿楊殺小兒案而公以為可疑不
顧衆論爭之引向敏中錢若水所讞獄疑二事欲傅中
孚之義緩其死以俟小兒之獲否然後處刑不合竟去
蓋治心之厚如此在廣西請均民戸身丁錢米之不實
者而正其籍嶺南號瘴地西境尤闊逺民病皆飲水而
無藥餌公始乞置惠民局于諸州而州以常平錢五百
緡給之市藥俾同判或幕職專領人賴以濟論繫囚笞
掠凍餒之罪獄官以計分奏裁先是仕嶺南之貧者物
[022-4a]
故其妻女或不能自存至誘賣為婢妾公奏立法禁使
得自陳官為賙䘏嫁之然遺孤有地逺不能歸者則置
庫號接濟計口賑粟米俾獲度嶺而北亦倣江西轉運
芮輝所請取之公庫而公懼其不能乆也為之措畫凡
已俸之外舊餫有不可受且不欲驟異于衆者積而儲
之得錢八千緡置田三十頃以請于朝刻石具記專為
此費而不取于他司不得以他用于是遂為一道羇旅
孤嫠之利人之頌公陰德為亡窮然公之治廣也罷八
[022-4b]
邑豫借之賦輸米之暗增其耗者務為寛政而用常有
餘雖監司亦疑而問其故公笑曰是無他術惟擇僚吏
之賢委而察之使財賦不至欺隱則用自足爾識者以
為知言以暇日修治學宇創二亭敬一齋儲書備器用
以誘勸其來者始廣之進士二十年無登科矣至是預
春官之第乃兩人士風翕然大變浚南濠以疏其惡決
渠流以通于海嚴水軍之律無敢盜販治逃卒拘之摧
鋒軍内外漸漸安靜而公視公帑如私藏一毫無所妄
[022-5a]
費持已嚴潔兩兼市舶清譽尤著州治有十賢堂祀晉
至唐牧守之有名者公又集本朝潘武惠向文簡公而
下八人繼之而士子因欲祠公像于學以為中興以來
未有久任之美如公者也而公力謝止之及移丹徒邦
人竟為之祠云初張致逺之為帥也嘗招海冦之餘黨
置海嶼曰大奚山縻以効用之名而實無所廩給遇嵗
饑或間出掠魚鹽之利言事者指為公病上察焉第降
一秩公恬不以辨至建未暖席方盡還軍食之負而戢
[022-5b]
鹺啇之盜使公且壽而得盡其設施于時其功効奚止
是哉然公之曾大父好賢樂善推重于鄉閭歐陽文忠
與諸名公為賦萃賢亭詩大父著文名嘗守循州有善
政蘇文忠公以黙化名其堂伯父則舍人儒學入侍持
節四方攷其世德厥有端緒至公登法從蔚然聲稱信
如舍人所期而舍人無後公遂以一子嗣之曾祖妣江
氏贈碩人祖妣趙氏永嘉郡俞氏榮陽郡皆夫人妣王
氏令人娶徐氏贈令人子男四待聘修職郎處州縉雲
[022-6a]
縣尉待問修職郎新筠州新昌縣主簿待舉將仕郎命
繼舎人者待取承務郎女五壻則迪功郎辰州叙浦縣
主簿吕友直迪功郎新南劍州將樂縣主簿宋世本其
一早夭二在室孫男元老彭老女尚㓜淳熙九年八月
壬寅待聘等葬公于其鄉之齊山峰立請銘予與公同
在郎省先後為理卿今同寓上饒其何可辭銘曰
國朝議法始亦付吏逮我神宗設科取士士習于律或
嚴少恩寛恕不苛亦惟有人顯顯周公少以學文漫然
[022-6b]
應之則以致身矧厥治功有仁有威肅穆循和抑為吏
師公在廷尉出入四至進退裕如卒登近侍公在番禺
偃息六年不貪于泉追蹤昔賢帝曰來歸牧我近甸易
藩之潛曾未再見天不我留逝于武夷嶠南之民有公
是思凡公施為實本忠厚明嗇其齡宜衍其後江郎之
山倚天巑岏其别曰齊公墓在焉
  祐甫墓誌銘
祐甫龐姓謙孺其名祐甫字也單州武夷城人皇祐中
[022-7a]
有相仁宗而公于潁國諡莊敏者其曾大父也潁公之
子朝奉大夫諱元中者其祖也大夫之子忠訓郎諱敏
孫者其父也祐甫少孤留落四方紹興十年季父莊孫
以明堂恩奏為將仕郎明年監南嶽廟丁母憂服除調
泰州海陵縣尉代歸得兩浙西路提㸃刑獄司幹辦公
事以言者罷居久之得江南東路轉運司幹辦公事以
省員復罷授鎮江府觀察推官官為右文林郎如是而
止爾然世之稱祐甫者以字不以官知祐甫者以詩與
[022-7b]
文而祐甫性敏悟讀書過日輒解為詩原于古樂府有
自得之妙為文欲如先秦古書雅奥而竒出為騷詞屈
宋以降則不學也皆不蹈世俗畦畛不肯以近代文士
為能以是議論輒驚人徃往憚與之交及見其作無不
愛也始猶有田可食既運蹇不遇鬻幾盡屏居吳興山
間屋僅數椽妻子不勝其憂好事者至則典衣具酒論
文誦詩終日不厭親族有不能葬者亦質田助之旦起
蓬首曵杖吟哦草中田野之人識其為祐甫也乾道三
[022-8a]
年權監饒州景德鎮五日而病作既革尚能為字以託
平生所厚故人曰得錢五十萬買田以沾諸子吾死瞑
矣既而祐甫果死予為遣吏獲其喪歸且歛故人之錢
以累苪煇國瑞買田付其子而吳興士夫又合力葬祐
甫于周塘村其母夫人塋側蓋莫不哀之始祐甫挾其
詩文遊行都市諸公貴人倒屣願見未及有所薦引已
復排去去而不復仕矣天下之窮有若是哉彼富貴壽
考而無祐甫之才者獨何人耶祐甫晚好釋氏學毎嘆
[022-8b]
曰吾生甚不如人死必求所謂極樂國者其在村落為
念佛之社將死氣僅屬囁嚅誦佛不休問以家事不對
也祐甫歴官不再其在海陵不欲以捕盜受賞邑有妖
神降于尉卒女子祐甫取其像鞭而焚之母夫人宗室
近屬性嚴重既窶甚欲㩦之依他人祐甫拜而請願獨
居以養其艱食盡力閭里蓋難之及夫人之喪乞貸于
親舊葬祭甚備其妻嘗歸寧祐甫與約吾母練祭則來
已乃踰期祐甫閉門謝之曰若忘姑矣妻從闔中哀祈
[022-9a]
千端竟不顧其介然自立如此祐甫死時年纔五十有
一蓋三月某日也葬以十二月十三日再娶林氏子四
人師憲師亮師潛師易女二人未嫁有白蘋文藁十巻
詩説西漢刋誤睡起録皆未成書祐甫于交游寡合而
于予兄弟特善其年有病疾輒以其文藁屬予序且丐
銘其墓予毎謂其不祥未嘗答也今遂果然矣悲夫因
收涕作銘以成祐甫之志而鄱陽章甫冠之為書于石
冠之昨與祐甫俱客于予曰老者也予潁川韓元吉也
[022-9b]
銘曰
吁祐甫才允良命則窮文有光抑而信道之常奄不復
世用傷校彼庸孰在亡安求旃霅水陽吁祐甫永此藏
  韶州太守朝散大夫汪公墓誌銘
公諱杞字南美新安汪氏也英濟王七世孫景徙于婺
源縣景生高高生濟濟生丕丕生惟良是為公曾祖隱
德不仕翰林侍讀錢醇老嘗表其墓惟良生叔漸是為
公祖以子贈奉議郎叔漸生路登紹聖四年進士第官
[022-10a]
至承議郎知信州貴溪縣是為公父以公贈至銀青光
禄大夫宗人翰林學士彦章稱其人以比元魯山娶萬
氏贈蘄春郡夫人張氏贈大寧郡夫人寜生四子公其
仲也舊名利國少篤于學方朝廷興舎法于天下公與
兄利往俱選上舎繼而入辟雍解于開封府建炎二年
太上皇帝龍飛策進士始中第授迪功郎南康軍司法
參軍郡經李成兵火大將韓忠武公提軍數萬過郡趣
軍食甚峻守懼不給至乞祠公始仕獨毅然畫策請税
[022-10b]
商船盡輸米以濟用度檄公攝倉官應之軍士譁不可
止公呼隊長諭之曰籍各有姓名在也一不如律案其
名告大帥申軍法矣皆噤不敢出聲自卯漏下至五鼓
乃畢人服公可馭衆任建州崇安縣丞縣庫陷失緡錢
踰數十千公聲色不為動第責庫吏限一月俾輸時建
守魏邦逹治有威嚴欲逮繫之公啓曰是無益也積弊
至此願聽其所為不效則寘獄未晚既限滿果盡得之
有兄弟五人訟家資累年不能決公列之庭下舉唐賢
[022-11a]
韓思彦飲乳事訓之皆感泣遂均産課民藝桑柘十六
萬株守及諸司競論薦改右宣教郎知饒州安仁縣縣
因冦退後版籍焚逸産税之數殆失其半冒佃匿税餘
五萬緡民輸絹及苗役悉增于舊公括而正之一絹減
税錢三百餘苖米役錢和買十減其四而豪戸兼并所
不利相率騰訟于朝事下漕司委郡丞來治謂公必有
妄用公謝曰一錢出入有簿籍在請以姓名所輸揭諸
鄉有不實者當盡訴矣乃無一人訴者上下彌服公即
[022-11b]
興縣學以誘勸其俗略無懲治之意貴人寓公莫不譽
歎知建昌軍南豐縣其治如安仁民以孝行著者凡十
九家根在逃絶戸亦萬餘得税錢六百緡米二千三百
斛催税之長始無償納之患屬嵗旱發廩賑之活數萬
鄉民為立生祠易縣橋以石梁以公名有宿寇張小者
據巢穴幾二十年公合弓兵一戰平之時經界始行不
擾而辦鄰邑皆來問其法逃戸復業者四千三百增桑
柘四十萬修水利四百餘所由是監司以公治狀上聞
[022-12a]
遂籍于中書後十有五年公赴官廣東經南豊百姓猶
遮道送迎頌公未忘也知信州玉山縣以其餘力新縣
宇葺舘舎整塗路之阻而獻言者欲開運渠自縣以逹
常山公則拒之曰是不特勞民費用且壞人墳墓甚衆
而山徑髙險皆石亦豈能通也議遂格會鄰境有惡少
奪食頑民鄭一龍亦嘯聚為應公捕誅之百里乂安通
判肇慶府一日海舟數十百奄至若有異府洶懼失所
為公單騎走岸次嘻笑諭之衆皆靡去被檄攝英州閲
[022-12b]
再嵗有惠愛既還里中則曰吾老矣築室治竹石聚書
萬巻以教子弟延賓客飲酒賦詩自適朝命除公守韶
州竟丐祠禄主管台州崇道觀者四武夷山冲佑觀者
一當淳熙二年太上慶壽恩霈以龍飛榜進秩而徽州
守臣應詔以公年雖七十歴官治績精力尚强可選監
司郡守亦莫能起也閒居二十年康徤燕怡與其室黃
夫人皆上壽子孫數十侍側澹然無聲色之娛鄉閭敬
之若父祖嵗饑大家務閉糴公獨發私廩損其價以惠
[022-13a]
貧者兩邑令至謝于門今年正月考妣加贈恩至猶與
族婣慶會自以致家布衣叨世科雖不及養而贈官封
邑俱至二品諄諄案此處/有脱文九十有三官朝散大夫賜服
三品有詩文數十餘巻藏于家娶黄氏同邑進士造之
女年亦八十九矣三男子邦俊迪功郎南安軍大庾縣
主簿邦直當以遺恩受命龜齡舉進士有聲三女子壻
則進士黃欽承黃時心左宣義郎簽書桂陽軍判官方
正已孫男七詠謙諤該誼詞訓孫女七長適董爀次黄
[022-13b]
玠次夏朝宗餘在室曾孫男三女二公性介直資明敏
歴宰三邑半刺二千石皆以亷能稱其治邑先教化必
更學舎招延士子至今安仁之學冠于諸邑銀青公在
小官有謂之真清者公因以真清所至榜官舎為名其
貳肇慶為直南恩守訟事守以厚餽為謝力辭不受出
行屬縣宰有以白金二百星助公修廨者公斥寄之軍
帑後宰以贜敗人始服公不負于清名當路公卿知已
論薦亦衆而不肯俯仰以求用老而靜退自營夀藏于
[022-14a]
所居之近奬山造僧庵築亭宇甚備至是以十二月壬
申葬焉予頃在信幕公為玉山熟其行事往嵗過其鄉
見公猶精明未衰也今夏如宣城再經其門聞哭聲則
公喪既數月矣因于其家而哀之及葬邦俊等來請銘
銘曰
汪姓之原踦能執干自隨迄唐盛于新安既祀既封我
朝而王將相文儒顯以四方惟婺源宗十有五世聨芳
登名父子以繼嗟哉韶州廉介特立晚秉一麾早製三
[022-14b]
邑善政美才足用有為藴竒于衷曾莫究施黄髮鬖然
世其真清樂于家林壽幾百齡有子暨孫足大我後天
祐善人豈惟其壽奬山嶢嶕自營其藏閭里敬思公為
不亡
  朝奉大夫新知泰州宋公墓誌銘
宋姓自陳州南頓來寓上饒築室城南而葬于德源之
山葢左中大夫直祕閣諱孝先者始也祕閣生三子其
長與仲亦典州治縣有聲稱不幸相繼以殁獨其季以
[022-15a]
才諝聞于時淳熙九年由澧陽守賜對便殿天子喜其
對以為才可用在近制既歴郡則應郎選而公恬然復
以郡自乞執政驚嘆曰是何取之廉耶為擇近次畀以
泰州既歸閭里之賀客未竟公得暑疾暴下醫亦易之
甫數日遂不起向之賀者皆失聲悲咤不特為宋氏惜
也將葬諸子來請銘而予之居幸為鄰又與其兄弟往
還亦舊義不可辭公諱适字叔敏即祕閣季子也少嘗
舉進士不利乃求為有用之學聞其鄉先生遽于易數
[022-15b]
者往從之遊得其説甚富既而補祕閣宗祀恩調温州
支鹽食所𨽻故多亭戸迓新列裒白金以為費至公獨
不受籍其數還之衆服其亷三年不敢慢易宿弊悉除
歴饒州軍事判官饒號劇郡且刑獄坑冶二使者在焉
獄訟不得自專毎有問不以罪州則以咎幕職公從容
其間辨析無撓嵗小歉元夕攝守者尚欲張燈華餙旦
具公歛板争之屢卻不顧卒從公議諸司用是知薦秩
滿改古宣義郎知邵武軍泰寧縣在閩為岩邑或勸急
[022-16a]
財賦緩民訟者公曰此俗吏之為也悉意聽决務適其
平則修學校迪諸生以禮義是嵗鄉貢邑之士為多間
擢第春官既代者將至鄰邑伺其便挾上官勢欲以鹽
數萬斤寄售公拒絶之然後以印付代者民為立祠記
其事得通判靖州靖荒逺有夷獠難馭銓部偶許其闕
親舊謂公曰是道傍苦李也公曰吾貧仰禄所願施為
以報國家亦何擇馳單車就道既視職俄報洞賊入寇
衆號二萬公度主將不任事勸其在告以事付我因求
[022-16b]
所以致寇之由命鄉老往諭之賊酋據謝曰吾州所為
類若是吾忍畔乎而官軍徼功欲乗其怠擊之公曰是
吾失信也異日有患將若何遂深入其巢撫定以還通
判臨江軍會秋選進士公分司試院中郡支衣錢不逮
數譁怒不可遏居民匿走懼其將亂公欲出視之主文
者謂有法禁公笑曰輕重有權此法所不載也苟獲罪
某當任之乃犯門而出徒歩至通衢呼卒伍之長告以
利害且曰郡帑錢不足當以吾㕔錢足之衆大喜羅拜
[022-17a]
皆歸營不敢動公密捕其首正其罪帥與憲臺聞之欲
上其功公力謝曰是彰守之過也莫不歎服知澧州亦
有猺洞之患公陛辭日上嘗諭以恩信為先公至則宣
布詔旨凡固結其心者靡不備舉猺人感動時相率拜
庭下公又思所以防制之者取四縣義勇及弓弩手分
隸于五知寨而統以都巡檢給器仗教以行陣緩急皆
可用夷獠畏戢無敢犯嵗比不登公講求荒政甚至官
廩之賑頗不充敦勸豪右積穀之家皆使備糶然為定
[022-17b]
升斗均價直雖深山窮谷置塲以濟故一州之民獨無
流徙歸入見遂詳言之反覆論奏至于六七時江浙旱
暵上方以州縣賑濟無實為憂聞公言稱善以為才者
此也公為人敦厚儒雅事親孝謹奉二兄恭甚交朋友
以信義而無吝嗇然遇事有守不肯妄進取以徼名利
居閒治廢田為圃藝花竹載酒賦詩與賓客遊從甚適
其為郡見鄰境以發擿縣令為聲名則歎曰今之官莫
難于令使其謬而不法贓而有實罷之何媿責以細故
[022-18a]
而不復寛之吾不忍也人用是服其長者始葬歐陽夫
人卜地于崇孝鄉陸村規為三竁植萬松其上時公年
未四十人以為蚤公則曰人詎有不死後數十寒暑會
當同歸今力所可及也然公再娶向氏十五年前亦卒
既啓壙而納之今公遂處其中不謂知命也哉公卒以
七月五日葬以十月九日享年五十有七官至朝奉大
夫考祕閣少年取上第兩為都公衛卿持節案刑以吏
能著累贈至金紫光禄大夫祖諱舜臣故朝散郎通判
[022-18b]
憲州以祕閣贈亦至金紫光禄大夫曾祖諱良弼故大
理寺丞以朝散贈至朝請郎妣劉氏薜氏皆贈夫人公
之配歐陽氏向氏皆封安人子男四世譽世儒世侢世
求孫五鑑鑄鏞鏗鏜銘曰
獨夫腥聞覆商鼎㣲歸宗周抱其皿有氏于宋裔斯永
在漢則昌唐則璟聲名昭垂業彪炳逮于我朝繄國姓
惟宣暨元族之並公家淮陽系滋盛卿月輝輝近相暎
子皆方州季益令承兄事親友以敬良于效官逹為政
[022-19a]
獠夷綏和民不病左符載更時遇聖年不我留逝期命
猗嗟後人席餘慶
  太令人郭氏墓誌銘
夫人郭氏葬臨安府餘杭縣湖西之原十有八年矣其
仲子為福建路轉運副使書來請曰公碩不天六嵗而
孤當﨑嶇戎馬間母氏提而南葢嘗變姓名易藍縷避
狼虎之暴得以全諸子也既又教之從師友追賢能齒
士大夫之後僅以伯氏之恩而致封焉壽固不為夭然
[022-19b]
公碩冒符節躐臺省荷我朝光榮諸孫繼竊科第稍稍
自振而甘毳之養乃已不及前日菽水酸寒念之痛貫
心膂或逹旦不寐無以自贖也惟追逺之義宜有以叙
其平生説懌其善美以慰于幽宫信于後世而適奉使
指留連蜀道已後其時矣今願有述也君舊嘗為鄰熟
吾親之行事其不可以辭嗚呼予亦少而孤奉母而不
得終養者也故見侍其親而安榮壽考者則不勝凱風
寒泉之思聞悲哀思慕之言不翅如自已出也而夫人
[022-20a]
享年又與吾母同况耳其話言目其善教與其子還往
猶弟昆今白首相望其子之悲亦我之悲也顧何愛吾
文案夫人唐汾陽王之後也其世次不可詳攷而家于
開封曾大父諱某為監主簿大父諱某為縣主簿仕不
致顯考則諱師厚娶皇族濮王宫仲愈之女為保義郎
而不喜出仕優㳺里閭以琴酒自適夫人天性沈靜不
事華侈雖世居輦轂下服飾澹然未嘗輒徇時好故親
族内外咸知其賢魏邸宣州觀察使為其第三子贈中
[022-20b]
散大夫諱某者聘焉夫人既歸外家之族而宣州子舎
素多所娶皆名家大姓獨推夫人婦道為可則葢居家
孝而和奉祭祀備而潔處用度儉而不陋恂恂色莊而
氣平雖女功之巧未嘗自衒巳能以驕人也遇人有不
善私面諭之不以語于衆善則與衆稱焉舉族敬愛以
為不可及中㪚喜交㳺下士酒醴之會無虚日夫人聞
其與客對談吟哦賦咏必竊聽而喜為之治具益不倦
靖康元年中散下世金人之禍起夫人攜其兒女六人
[022-21a]
間關避地四方閲再嵗始能渡江所謂變姓名易藍縷
者皆其實也雖衣食未給而朝夕厲其子以讀書曰爾
父之後不可不立也其長子公顒以取應得官至武德
郎淮南東路兵馬鈐轄次公碩也以紹興二十一年登
進士第則又誨之曰學非止一第也宜有以充之故二
子之仕皆有聲稱籍甚及公碩為餘杭縣而夫人疾不
起隆興二年十月二十有五日葬則閏月某甲子也享
年七十有六以公顒通朝籍封太孺人慈寧慶夀恩封
[022-21b]
安人今累贈至令人云四男子公顒以淳熙五年卒于
官公碩今為朝請大夫直徽猷閣就差知寜國府矣其
二則早世二女子嫁敦武郎吳泳之從義郎李璟諸孫
九人彦綝成忠郎淮南西路將領彦縉宣教郎新知臨
安府於潛縣彦銓承務郎撫州金谿縣丞彦絅迪功郎
處州縉雲縣尉三人皆登進士第者也彦紆迪功郎新
信州司戸參軍彦綰將仕郎彦紆彦組彦綩尚㓜孫女
三迪功郎汀州寧化縣尉鄒作德進士黄準從政郎䕫
[022-22a]
州路提㸃刑司獄檢法官王逸其壻也噫婦人無外事
視其相于夫者足以知其内視其子與孫之成立足以
知其教況如夫人其操行著于宗族之間而節義立于
艱難之際士大夫聞其風望其門而咨嗟嘆羡之不足
此詩之所以著詠史之所以紀而不遺者也其敢不銘
銘曰
孝而和順而敬是為女德之令冰玉其清松柏其勁是
為婦節之正有子而賢有孫而盛足以見吾毋道之聖
[022-22b]
人有一其可稱況美備而莫竝耶餘杭之阡湖水淵淵
史或逸言視此其傳歟
  安人張氏墓誌銘
夫人張姓諱法善世為和州清曠人伯父卲始登進士
第為敷文閣待制贈其祖幾至金紫光禄大夫父祁歴
淮南轉運知江州寓直祕閣終右朝散郎妣李氏某官
文淵女也夫人生二十四年為右朝請郎直祕閣今寧
國府長史韓君元龍繼室年三十九乾道八年九月二
[022-23a]
十四日殁于寧國官舎長史將葬夫人而以書抵其弟
某曰吾之娶于張也因子之議也不幸巳矣其亦子為
銘之蓋夫人之兄孝祥妙年以文學冠多士入中書為
舎人名聲籍甚方其校中祕書也某實與之遊而夫人
淑稱稔于外江州擇其壻甚艱長史時為縣天台亦再
娶再夭無復㛰意舎人獨與某議以夫人歸吾家謂夫
人性靜專且知書能誦佛經習于世故舉族人人敬之
宜為長史配也既嫁而奉太夫人謹甚撫兒女如已出
[022-23b]
遇事整然有條大小咸喜無一不逮所聞者嘗因小疾
太夫人躬撫摩之夫人遽起曰姑也而以女視婦乎其
何敢不事姑如母也後數年長史官荆南太夫人得偏
痺之疾夫人扶掖起居凡湯劑食飲必歴其手而後進
如是踰一紀太夫人既棄諸孤未終喪而夫人遂哭其
兄與其女弟又重罹江州之戚期功衰斬殆不堪其憂
由是亦得疾病屢作而未平乃趣長史俾為其子婚而
嫁其長女日夜以為言及婦與壻將踵門則喜甚力治
[022-24a]
其所須急者紉治補苴頓忘其勞且曰吾畢此死亦瞑
矣不數月夫人疾果甚一日呼其兒女婦媪悉坐牀下
告以家事諄諄累數十語而已生二女返麾去之曰是
幼未有知也徒亂人意命浮屠作懺度法而侍婢擊磬
聲未絶而逝男曰沆女曰妙智適左迪功郎新饒州安
仁縣主簿李景和其二女則曰紀十有二嵗曰華九嵗
矣嘗生一男曰相老未晬而夭遂以是年十二月丁酉
葬夫人于宣城鳯凰山介于先夫人與長史前二夫人
[022-24b]
塋之側長史悲不克自銘而俾某銘始某兄弟既終喪
而别也夫人泣曰某已屬疾矣叔他日來當不復見也
嗚呼孰謂其果然哉銘曰
潔身而家女之德事姑猶親婦之職俗澆不還世乃識
鳲鳩之儀矧如一能齊死生繄學力不相夫子吁可惻
兩殯之原姑之側銘焉弗忘此其室
  榮國太夫人上官氏墓誌銘
夫人上官氏邵武之著姓也夫人之考以儒學奮為左
[022-25a]
中大夫出入顯仕始大其門夫人生而靜專不妄言笑
中大夫異之擇配甚久故戸部侍郎季公有聲太學以
上舎擢第夫人歸焉侍郎家處州之龍泉蚤孤而貧夫
人不逮事其舅姑遇嵗時薦祭稱家有無必具以潔與
其夫均感慕不翅如逮事者嘗歎曰吾為君家婦凡事
死猶事生也既侍郎為辟雍直講季氏之宗有不令者
以其上世清平里之塋山竊售于僧寺侍郎謁告歸義
贖之禄薄素無積將貸于人夫人泣曰吾父母資送我
[022-25b]
者以為君家助也君松檟不自保吾安所用焉盡倒其
奩以贖其山且以其餘增地甚廣置廬舎守之曰俾後
世知自君得他人無敢預也于是季氏之族無大小皆
稱夫人之賢且服其識至今薪槱不敢望其墓林曰此
上官夫人賜也侍郎以徽猷閣待制經略廣州既三年
得請奉祠矣未去廣而殁諸子未冠夫人護其喪獨行
數千里歸袝清平之塋襄治甚備已而慨然曰吾于季
氏無負矣猶欲教其子使得齒于士君子之流然夫家
[022-26a]
無依盍亦依吾父毋乎乃又挈其子間關居于邵武從
中大夫時中大夫諸子皆早世惟夫人在夫人日侍其
二親退則躬課諸子誦習夜分乃寐率以為常中大夫
與其夫人年皆九十而終夫人始去其親之舎築室郡
城聚居十指諸子嶷嶷仕有能稱相踵至于刺史二千
石諸孫十餘間受命或預鄉薦孫壻六七人被服儒雅
鄉閭指為盛事然不幸十餘年間三子者前卒獨季息
圭侍左右夫人年已八十人亦不堪其憂而夫人自少
[022-26b]
觀浮屠氏書泊然無甚哀戚之累將終之夕僅以少疾
猶合目端坐誦華嚴經滔滔無一語謬淳熙五年二月
三日也圭將以是年十月某甲子袝夫人于侍郎塋北
之右而來請銘始予家與夫子家同避寇邵武山谷間
吾親與夫人年相若而諸子與吾兄弟年又相若也弦
誦相鄰間亦同試于有司及仕途相逺吾親既下世而
聞夫人壽考康寧未嘗不歎羡欽慕以為其親之榮也
繼而知其兄弟夭折至于再三亦未嘗不感愴嗟惜以
[022-27a]
為其親之哀也觀夫人所守與其自謂無負于季氏者
豈不信然哉惟夫人少為淑女長為賢婦老為令母勤
儉有禮法其處已莊而和其治家嚴而有則其于内外
親族睦且有義而又逹于哀樂死生之際其可不銘初
夫人以侍郎貴當封碩人而侍郎回以封其母厥後諸
子既通朝籍始封太碩人遇皇太子恩加封太淑人郊
祀與慶壽典禮歴封縉雲文安永寧三郡太夫人淳熙
三年封榮國太夫人春秋葢八十有五曾祖諱某祖諱
[022-27b]
照贈光禄大夫考諱恢母令人髙氏男四人奎承議郎
通判明州壁朝奉大夫知通州埜朝奉郎通判贑州皆
前卒者圭通直郎福建轉運司主管文字孫十六人鋚
鑒崟□䥍夢符&KR0034鎜鑒鑾鏊釜鋈&KR0034鋆䥐孫女八人長
適惠州河源縣令陳希黙次適漳州漳浦縣主簿張棐
次適贑州雩都縣主簿王榕次適福州左司理參軍王
浩㳄適建寧府甌寧縣尉朱頔孫次適隆興府新建縣
尉廖敏德次適饒州文學吳悦次尚㓜曾孫七曾孫女
[022-28a]
六侍郎諱陵字延仲云銘曰
女美之盛婦德之令其守也正有夫而賢有子而傳亦
謂為全不罹于艱不踐于難行奚可言既得其寧又居
其成壽考則榮匪生與樂不滯而覺道斯可學懿躅清
規聲聞以垂視此銘詞
  太恭人李氏墓誌銘
夫人姓李氏其先蓋上黨人而家開封七世祖諱崇矩
為皇朝開國勲臣任樞宻使贈太師封河東王謚元靖
[022-28b]
髙祖諱遵勉尚太宗第八女獻穆大長公主任鎮國軍
節度使亦贈太師謚和文曾祖諱端懿任鎮國軍節度
觀察留後贈侍中祖諱説任感德軍節度使考諱宗任
奉直大夫直徽猷閣妣王氏封恭人故集賢校理安國
之女夫人生世族襲富貴皆清儉好禮出天性而外家
本儒學見聞有典型初適符寶郎錢端義生一女子矣
而寡為朝請大夫祕閣修撰韓公繼室公名球字美成
出入中外有名聲而一意官事未嘗問家有無夫人曰
[022-29a]
治家吾職也盡發其積與已資送之具以置良田築室
臨州為寓居計一旦有負米輸于庭者修撰驚問之夫
人笑曰此吾家租也乃謝夫人真助我者既而修撰自
䕫易帥荆南不起于道二子尚㓜或勸夫人謀地以葬
無庸歸夫人慟曰昔吾夫葬吾姑信州也盍使從焉我
則無如之何聞者為出涕蓋間關逾數千里負其柩袝
于太夫人鄭之側即墓所築室廬以為僧居買田數十
畞給之且歎曰吾家在逺不得朝夕此也故至則流連
[022-29b]
數月不忍去夫人不逮事其舅姑而嵗時薦祭潔嚴齋
莊不啻如奉其生嘗聞鄭夫人欲飯浮圖氏且千萬久
而未償夫人曰是亦吾夫之願也顧不能遽集因以田
施疏山白雲僧舍俾收嵗租以為飯僧之數凡六年而
後畢方建炎亂離夫人家隔絶道經泗州僧伽塔下炷
香于頂祈與父母相見而死未幾家問果至及奉直公
殁藁殯于南安甚久夫人歸韓氏乃舉而厝于臨川修
撰喪迎王夫人養于家王夫人年過八十疾革謂所親
[022-30a]
曰吾生事死葬之託一女而已孰謂不如男乎奉直公
嘗誦華嚴經欲百部以禳兵火之厄僅及其半夫人誦
至二百部以酬先志蓋夫人資孝謹雅好佛學嘗從其
徒法真乞名法因又謁宗杲于徑山得號安靖道人晚
年布裘飯蔬翛然黙坐或誦佛書意有所會至忘食飲
也然夫人善治家凡家事細大悉有法貨泉穀米之用
知所均節周旋内外親族稱其戚疎厚薄之誼論者以
謂使為一男子其稱能吏才大夫決矣躬教二子以詩
[022-30b]
書嘗撫之曰乃翁有官業聲譽在人若等無負之也既
二子皆舉進士預薦送則喜曰其將有傳耶以慶夀恩
封太恭人淳熙四年從其長子官于行在所得疾以逝
六月十日也享年七十有四以七月辛酉合袝于上饒
縣禪寂之東山修撰穴之左二子者長曮從事郎監行
在雜務雜賣場門次歴迪功郎監湖州新鎮市女三前
氏出也壻則朝散大夫荆湖南路提㸃刑獄晁子健朝
散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觀李鄩朝請大夫直祕閣孟充
[022-31a]
孫男元芝元蓍元葵女孫二其在錢氏女子則嫁通直
郎知寧國府太平縣詹承宗夫人之行與事元吉以族
姓知之為詳故不辭而銘銘曰
惟天地義女正乎内柔則有位家則有饋去古寖邈姆
訓益亡不組不紃視以為常猗嗟夫人世有令緒少為
順婦長為賢母克相其良以成其家儉而不嗇飾而不
華膳羞酒醴被服在體妾媵閨房率有綱紀我繩我規
左右其宜自今視之蔚為女師夫人既老復奉其親誨
[022-31b]
其二子施于後人死生常理壽夭匪貳夫人學焉蓋已
知此葬從于夫亦侍其姑鼓鐘其隅夫人所廬
  安人盧氏墓誌銘
淳熙改元之七年予始居南澗有腰絰候于門而以書
見者徐姓文卿其名拜而泣曰先君子幸有契也文卿
之毋將葬于玉山縣安平鄉魯家原矣願賜以銘予驚
問之則故攷功郎中徐公漢英之季子也而處州趙使
君文鼎嘗與俱來道其力學習文之善及觀其書詞則
[022-32a]
知古義欲以顯其親之淑于百千年陵谷遷變之後者
又其里人相與狀其夫人行事甚縟是可述已蓋攷功
諱人傑字漢英家信州玉山縣少通春秋為名進士登
巍科鄉閭皆慕其文與余頃同在郎舎朝夕晤語推為
長者既又同持節江東西書問往來見其家有緒有條
而攷功得悉意王事于外而無閨門之慮知其内為之
助也今遂見其子之立而將不墮其家之傳足以知其
母之教焉夫人姓盧氏世為衢人曾祖襃祖元逹父經
[022-32b]
習儒業不得仕而其從兄驤仕至侍從有文名為衢之
著姓夫人性端重不妄言笑年十七以嫁復州教授周
君之才有子與女三人矣周君不幸即世夫人提其孤
奉其柩由數千里歸居且十年不忍去其姑之左右逮
終姑喪乃若有所不容者夫人之母徐歎曰吾女無所
託矣必託于士之賢者庶幾其肯從焉而攷功久失其
配遂以夫人歸徐氏攷功素薄于生業夫人治家勤儉
有法接其婣族和以盡禮凡祭祀賓客人莫知其貧撫
[022-33a]
其前氏二子如己出已乃自生子文卿也攷功既捐館
舎夫人日夜誨其子以詩書而家事自任不以衣食勞
其子俾求賢師友而問學焉蓋其志尚可見如此子三
人禹卿迪功郎峽州宜都縣主簿前卒次湯卿文卿孫
十人曰騏曰駉曰驥駟方預秋貢名餘尚㓜其在周氏
子則曰卬女則適廣州番禺縣丞富桷進士祝麓饒州
餘干縣主簿潘漢卿夫人以攷功遇郊恩封安人年六
十有四終則去年三月十一日葬則今年十二月六日
[022-33b]
也為之銘曰
相其夫巳有家矣又教其子而傳焉特未享其榮與養
也是不畀其年耶悲夫
  太宜人毛氏墓誌銘
趙氏之子將葬其母踵門而泣曰善罙生四年而失先
君子以靖康之難先君子亦流離四方雖在濮屬五世
而近孑然無田舎以依繄母氏是恃上有兄下有子姪
誨之學以自奮僅列于仕矣又誨之忠勤廉恪俾盡力
[022-34a]
焉今不幸而親不侍也相與忍死以襄大事而吾母温
恭之德潔正之行懼于湮沒無聞君其哀之而賁以銘
曩予守金華郡善罙猶以武爵任筦庫好學而文愛其
才也既而果登進士第而貳令于建安予亦舊為建安
宰嘗取陸景倩事以名丞廨一堂曰真清逮今三十年
邑人言善罙清甚至捐其可得之俸以治其官舎為不
負于堂者及居喪號慕如禮法寫佛書數萬言以為薦
祭鄉之士子敬而記之則予可不銘以慰其思惟夫人
[022-34b]
蓋毛氏世為衢之江山禮賢鎮人左中奉大夫京之孫
左朝議夫夫亨之女也為武義郎趙君不偄之繼室夫
人㓜有令聞善女工習詩書武義任禮賢鎮而喪其前
配王氏有男子二人矣夫人歸焉主饋字孤家人宜之
僅十年而武義即世夫人年甫二十有七生二男一女
子守義莫奪躬治其田廬以緝其生理掩關教其子外
勤儉自頤日課釋老氏經刺繡其像製為幡幢貨其簪
珥用祈武義之福聞其子有佳客雖手自治饌弗憚或
[022-35a]
不如已者來戒使謝之故其子孫表表甚立淳熙之八
年也夫人生朝方燕親族而善罙貢名禮部孫汝勲中
取應選郵音竝至里巷懽呼以為榮而夫人澹然不為
動曰此子弟之常也及在建安而善哲善慈官亦近地
嵗時來侍觀者以為慶謂宜見其子孫之顯且大而夫
人益享其壽考也而年纔五十有八以逝向之里巷之
人與聞其事也莫不哀之況其子孫乎子善哲修武郎
福建安撫司淮備將令次未賜名而亡女適秉義郎郴
[022-35b]
州桂陽縣尉祝元齡次適忠訓郎監循州商税祝九齡
前氏出也善慈從義郎監潭州南嶽廟善罙宣教郎知
建寧府建安縣丞女適忠訓郎提㸃廣南西路綱馬驛
程江邦佐夫人出也而夫人撫之若一㛰嫁無異儀人
莫知其先後也孫男七汝勲承節郎監潭州南嶽廟汝
南汝邲汝孖汝屾汝用汝辡皆舉進士孫女四長適進
士伍椿年餘在室夫人以長子陞朝列封太安人壽聖
慶典封太宜人淳熙十一年九月十八日終而葬以十
[022-36a]
二月壬申其地則江山縣崇善鄉其山則黄岡原銘曰
正以齊其家義以迪其子潔而不渝儉而好禮宜享其
榮奚遽而止百世而下是惟德婦之里
  左奉議郎知太平州蕪湖縣丞趙君墓表
隆興改元予為丞大農秋九月有持書自外至視其題
有異曰孤子趙而廉夫名者視其詞益異曰不幸死蕪
湖矣今奉其喪歸惟君與最厚願具舟以行予大驚是
予友任卿子耶因哭之失聲遂告任卿所厚善侍御史
[022-36b]
周元特而下與朝士之識任卿者莫不愕立聚歎以謂
任卿而止于此也明年其弟益卿既葬任卿于處州嚴
水縣孝行鄉大曲之原而來請曰葬遽不及銘也願有
以表之始予官龍泉與任卿兄弟善後官建安又與任
卿遊加密平生之交無一二數固宜為此者蓋任卿趙
氏諱彦堪任卿其字也冑出秦悼王曾祖叔昻保寧軍
觀察留後東陽郡公祖千之莫州防禦使文安侯父公
紹承節郎任卿與其弟自少來外家承節君陷于京師
[022-37a]
母夫人吳氏繼喪相與力學取應而任卿對策居第二
授保義郎法當得任歎曰任則廢學矣父母皆不及養
吾何可不自立約其弟俱奉祠以舉進士凡五監廟南
嶽再貢于禮部始中其科得出身改授太平州蕪湖縣
丞紹興丁丑嵗也任卿未登第時嘗為建州都作院郡
守部刺史咸以牋奏屬之待以文士而任卿自課其職
益嚴曰不可以是而怠也及在蕪湖嵗大水周行田間
其下無敢秋毫取于民者會敵犯淮甸大軍道邑日數
[022-37b]
千人近鄉洶洶盜且起令移疾不視事任卿慨然趨縣
之堂上獨立指呼無一不辦治歛居民壯健者為兵列
五戍境上命土豪主之鼓聲相聞盜以不發安撫使始
命屬縣團結民兵而邑以先具告戸部侍郎劉季高按
行江東才之委以鹿角寨任卿曰寨固易事今淮既擾
矣民渡江接武天寒無食凍餒死道路是敵未至而先
害之也願以常平米賑之兩月季高是其請由是所全
活甚衆明年邊事息任卿謁于縣冀新縣學以起鄉閭
[022-38a]
之秀者衆皆難之任卿笑曰縣官銜有天子命以主學
事為名今名存實廢得乎請無藉民力而以己力因相
與出俸邑之豪于財者皆求助而學以成今參知政事
虞公為守一見喜之符檄下于邑者不他屬也既虞公
制置荆襄將辟以從而任卿已疾矣任卿初以盛夏受
民輸縑勞甚得疾而醫者誤投其藥縣民聞之日踵門
問狀逮其亡皆抵縑于地號呼相弔以為自是不可活
也夫以任卿臨政無所自私能鈐制吏姧而得民情如
[022-38b]
此使其致位寖高得年且永則其施設庸可既耶蓋宋
興號賢宗室不過工文詞察吏事類能表暴自見至任
卿則衣冠笑貌退然如寒士識與不識莫辨其宗室子
也其為文瞻而蔚詩敏以妙于書無所不通而未嘗以
其所長葢人遇事裁決精審優游不迫亦不肯近為名
聲與之居莫見其喜愠然久而後知其益又其人方頤
而博背敦敏重厚可望以功名者而官僅七品仕止縣
佐年纔四十有三天之祐善非耶人之骨相抑又何可
[022-39a]
期耶吾聞天之道吝于與人之賢而不吝于與人之壽
無以畀其身必有以昌其家則人亦徒為任卿戚戚也
娶吳氏其母舅歸州司理參軍欽降之女男三人亷夫
其長也次寛夫立夫女六人長前夭餘尚㓜任卿卒以
元年秋七月十九日葬以其年十一月四日積官自忠
訓郎換左宣教郎後以年勞加覃恩至左奉議郎云
 行狀
  敷文閣直學士左朝奉郎致仕劉公行狀
[022-39b]
曾祖昈贈尚書刑部侍郎祖逢太子中允贈左光禄大
夫父撫贈右太中大夫母王氏贈太碩人公諱一止字
行簡湖州歸安人曾大父而降世以儒學名家伯祖述
以直道清節事神宗為知雜御史疏新法得罪者也御
史之子握年十八登進士第至龍舒守見公尚㓜趨于
前命賦詩操牘立就語竒出舒州撫而嘆此異童子吾
宗其興既公舉進士又少于舒州四嵗未冠試太學屢
先多士聲稱籍甚丁内外艱跣哭就道見者為感動家
[022-40a]
貧力葬無遺禮有司欲以公應八行選公曰行者士之
常也謝不就宣和三年始獲奏名禮部唱第廷中少年
朋從多以貴顯至公名莫不舉笏相慶公視之泊如也
得監秀州都酒務人皆言公宜在文字之職公不卑其
官事以辦給長吏知公名未始以常僚待之也秩滿為
越州州學教授時翟汝文知州事間出所為文屬公定
其藁至以詫客曰頗曾見人物如此乎公既代去避地
于姚江傅崧卿來攝郡政書禮致公即勸傅公起義以
[022-40b]
赴國家之難至稱劉琨祖逖同寢之事語甚激烈傅公
感慨流涕會李參政邴得祠過郡見公留語終日密薦
公人物議論宜在朝廷蓋不使公知建炎四年得用為
詳定一司敕令所刪定官紹興改元召試館職因對策
極言當世之故且曰天下事不克濟者患在不為不患
其難聖人不畏多難而能圖爾昔吳王夫差既勝齊而
子胥以為憂曰是吳命之不長也未幾果滅于越吳人
侵楚及郢楚人大懼而令尹子西獨喜曰乃今可為矣
[022-41a]
而楚以不亡是禍福倚伏果不可料而不可不為也如
其不為而俟天命自回人事自正敵國自屈盜賊自平
有此理哉上覽之稱善且諭近臣劉某所對剴切知治
道欲驟用公而執政者不懌也除祕書省校書郎攷試
兩浙類試進士公語同列科舉方變欲文學之外通時
務爾凡言渉浮靡者盡黜之既皆患無其人公袖出一
軸曰是宜為首及啓號乃張九成也九成以行誼推重
鄉里餘多一時聞人衆始厭服是年冬遷監察御史即
[022-41b]
上疏論君子小人用否之辨以謂天下之治衆君子成
之不足一小人敗之有餘君子雖衆道則孤小人雖寡
勢易蔓且引易五陽決一陰其卦為夬而繫辭則曰君
子道長小人道憂也夫以五君子臨一小人不曰道消
而曰道憂蓋上下交而志同如泰之時然後小人之道
不行若徒能使之憂則將圖之而無不知矣朝廷行事
無一定之議公又上疏陛下憫宿蠧未除念頹綱不振
政煩民困用廣財殫置司講究德至渥也曾未聞有所
[022-42a]
施行恐以疑似之説欺陛下曰如此將失人心矣夫所
謂失人心者刑政之虐賦役之多則失百姓之心好惡
不公賞罰不明則失士君子之心若無是則失者小人
之心耳失小人心而得百姓士君子心何病焉願審其
利害當罷行者斷自聖衷勿貳勿欺則事之委靡不振
者悉舉矣上覽奏嘉納時庶事草創有司法令類以人
吏省記而吏生因緣欲與則以與例進欲奪則以奪例
陳公曰法令在姧吏猶得侮之今一切聽其省記欺弊
[022-42b]
可勝言願以省記之文送敕令所定而頒焉公雖未嘗
任言責而論事不一方手詔詢中外利害命大臣修政
之日公即具言宣王内修政事者修其所謂攘四夷之
政而已如緩其所急先後倒置何修為哉今不過簿書
獄訟與官吏遷除土木營建之務未見所當急也又言
人才進用太遽而仕者或不由銓選朝廷之士入而不
出在外者雖有異能不見召用執親喪非軍事至起復
為州縣官皆僥倖之門不塞而至公之路不開爾又請
[022-43a]
選近臣曉財利者倣唐劉晏法瀕江置司自辟官吏以
制國用鄉村皆置義倉以備凶荒增重監司自轉運副
使至提㸃刑獄竝以曾任侍從官為之及令侍從臺諫
各舉所知當是時雖中丞侍御史有論必咨公而後決
明年秋遷起居郎奏事上前上迎語曰卿朕親擢也自
六察遷二史祖宗朝有幾公謝臣不足以知舊典尚記
宣和間張徴李棁與臣實同顧臣何以當此公既荷上
知其在臺察已刺口論事至是因面對極陳堂吏宦臣
[022-43b]
之蠧執政植私黨無憂國心翌日遂罷為主管台州崇
道觀寓德清僧舍杜門卻掃自放于山水而詩文益清
健閲二年召為尚書祠部員外郎奉神主于温州未行
改權發遣袁州又改浙東路提㸃刑獄公事加直顯謨
閣公盡心庶獄毎行部其株連久繫者釋遣動數十百
人守令至&KR0787眙而民或畫像以祠公然悍强冒法者未
嘗故縱越有巨姓怙富橫甚致仇人于死賂二三逹官
求以為受雇覬末減公治之愈急屬吏咸恐公不顧卒
[022-44a]
刑于市一路始服公之平會攝安撫司即奏疏比年帥
臣權稍輕屬郡莫能統攝調兵則不遣移食則自占今
既罷管内安撫矣則諸郡有得便宜指揮者亦宜聽帥
司節制以革前日之弊秩滿除權發遣常州未赴召入
祕書為少監既賜對上曰知卿久外無為卿言者也公
頓首稱謝居兩月復為起居郎遂遷中書舎人兼侍講
賜服三品時九年正月也會莫將亦賜出身除起居郎
公亟上奏將以太府丞驟綴從班前此未有道路籍籍
[022-44b]
以為將上書助和議而已臣之誤恩與將同制臣若不
言人必謂臣自為地而不忠乞併與臣罷之疏入不報
九月遷給事中仍兼侍講徐偉逹除知池州偉逹嘗事
張邦昌為郎者也公言邦昌僭逆凡仕偽之人皆知諱
其官惟偉逹至今自謂郎中豈稍有廉恥者一郡既足
惜且無以示好惡于天下遂罷偉逹吕伉以大臣子除
貼職添差浙東提舉茶鹽王存等非老病而罷從軍與
差遣公皆謂不可至貴近之請尤論執不避其下雖小
[022-45a]
事悉爭之孟忠厚乞試河南一郡公奏后族業文如忠
厚不可多得此例一開有出忠厚下者何以禦之汪伯
彦知宣州入覲詔以元師府舊臣特依現任執政給俸
公曰伯彦誤國之罪天下共知節度使俸借減尚不簿
况州供給圭田之厚以郡守而依執政殆與異時非待
制而視待制非兩府而視兩府者類矣上皆為罷之武
臣王仲寶等押扈衛人馬依康履例給料厯公亦奉料
厯非參選不可給一二年來始以給竒功者履等非奇
[022-45b]
功而仲寶又其屬也廖剛時為中丞謂其僚曰臺當有
言皆爲劉公先矣我輩獨無愧乎居瑣闥僅百許日繳
奏未已用事者始忌公因誣公薦士失實又罷為提舉
江州太平觀久之除祕閣修撰十五年冬除敷文閣待
制議者希用事意謂公辭免有譏誚遂中格併奪修撰
二十三年上疏請老始復祕閣修撰致仕九月再除敷
文閣待制二十五年用事者死上更媺庻政即起公赴
行在公雖屏居鄉閭非無意于當世者聞上有命不敢
[022-46a]
即辭杖而造朝至國門辭曰臣死且憊念竭力以報陛
下然足嘗跌而傷拜伏不能如儀惟陛下貸而歸之上
雖思公之賢渴欲見公而亮其無隱遂進公敷文閣直
學士致仕以歸紹興三十年十二月初四日以疾終于
家享年八十有三明年正月丁酉葬于烏城縣澄靜鄉
趙村後塢山之原官至左朝奉郎爵至長興縣開國伯
食邑至八百戸訃聞贈左朝散大夫娶臧氏同郡記室
參軍詢之女勤儉有禮節閫内巨細未嘗憂公而勸公
[022-46b]
以游學及公既逹不以為喜既退不以為蹙先公十年
卒男二人巒右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觀嶅右承務郎
淮南東路提舉常平司幹辦公事孫男九人簡符筥筌
篆皆將仕郎籕策籍箴業進士孫女三人適張頴周楠
而一尚㓜公少敏悟七嵗能屬文既長博極羣書至星
厯方技佛老之説莫不窮析要眇為文章推本經術出
入韓柳不效世俗纖巧刻琢雖演迤宏博而關鍵嚴備
鄉人士大夫葬其父祖得公誌墓乃以為榮其為制誥
[022-47a]
明白有體麗而不佻雖書詞填委一日數十倚馬輒辦
嘗曰人君訓告賞善罰惡辭也豈過情溢美怒鄰罵坐
之為哉故公在詞掖數月人爭傳頌顔魯公孫特命官
公當制偉甚上歎賞不已至手書之其為詩高處陵轢
鮑謝下者猶足奴視温李然清深簡易自成一家吕舍
人本中陳參政與義皆號能詩得公詩驚曰此語不自
人間來也石林葉公夢得與公平生交其論當世人物
以公為第一流至公詩亦曰世久無此作矣有類藁八
[022-47b]
十巻藏于家公儀矩整秀樂易長者聞人有小善至單
詞隻句可取率稱道不容口後進經公指授其為文必
可觀然公于文蓋無所不能于學無所不通自少馳聲
場屋四十始得一第暮年僅掌書命曾不得上玉堂為
學士其雍容獻替已不勝忌克擯廢于祠宫者十有七
年及上欲用公而公已老矣嗚呼使公而早得用用而
不為憸人間之既間而歸不病而至于復用則其所立
詎止是哉公文章之餘筆法甚工而樂府亦盡其妙京
[022-48a]
師市人鬻者紙為之貴而公實冲澹寡欲戲于翰墨自
布衣至登法從不蓄聲色雖飲食奉養未之少異閒居
不妄營一錢客或謂公宜有以遺子孫公誦疏廣之言
以對退而誨其子則曰吾平生通塞聽于自然惟機械
不生故方寸自有樂地年逾八十抽思作文不減少日
臨終之秋豫戒其家疾既革無一語謬蓋逹于性命如
此予兄弟久從公遊荷公之愛為深故知公行事為詳
而公之二子且以治命來屬因泣而次之
[022-48b]
 
 
 
 
 
 
 
 南澗甲乙稿巻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