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23 高峯文集-宋-廖剛 (master)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髙峯文集巻五      宋 廖剛 撰
  奏狀
   轉對言州縣廢格徳音奏狀吏部/侍郎
臣自獲侍清光兩蒙陛下埀問閩中盜賊事聖慈惻怛
靡間遐邇日者偏師一出悉巳蕩除亟推渙澤加惠善
良徳至渥也然臣竊聞之州縣官吏廢格徳音尚仍舊
態或追積欠謂非今赦所捐或行和糴軍糧復行科配
[005-1b]
或被賊驅虜之人執據歸業百端邀乞不即給還物産
大抵赦書多只畧行張掛隨即收藏蓋姦貪之吏尚欲
取之於民故不樂使之通知雖赦書有許越訴文彼凋
瘵逺民詎能自達於朝廷臣願嚴降指揮專責諸監司
受理訴詞不得輙有阻抑如州縣推行敢有一事違戾
並重寘典刑庶幾聖澤實及於民一方幸甚
   轉對論屯田奏狀給事/
臣嘗謂國不可一日無兵而兵不可一日無食今諸將
[005-2a]
之兵被於江淮不知幾萬數初無儲蓄之備日待哺於
東南之民已不勝其困矣可不為之慮哉然救此患者
莫若屯田朝廷亦嘗行之於淮南乃今閱數秋矣曾未
聞其有補豈措畫之方勸相之誠有未至乎何其效之
遲也臣有說於此昔郭子儀以河中軍嘗乏食乃自耕
一畝將校以是為差於是士卒皆不勸而耕是歲河中
野無曠土軍有餘糧史傳所載不可誣也以此知在主
將加意而已夫子儀之事固不可以強大將然自偏禆
[005-2b]
而降獨不可勉之以身率乎陛下誠詔之曰將校有如
郭子儀之躬耕者朝廷當加旌賞彼亦必以為榮而胥
勸矣此一說也昔漢之盛時力田者與孝弟同科蓋務
農重榖所以勸之者不得不爾臣觀比年行軍之賞以
功遷資者動以萬計誠詔之曰毎耕田一頃與轉一資
彼以執耒之安方操戈之危豈不特易此賞誠行萬頃
不難得將無不耕之田矣此二說也臣又聞諸葛亮據
武功與司馬對於渭南每患糧不繼乃分兵屯田為久
[005-3a]
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
焉今江淮之民流離失業者甚衆顧未有以安集之耳
誠詔之曰假爾種糧復爾賦租雖有士卒不汝侵擾凡
主將之可恃如此則彼有轉相勸率負耒耜而來者矣
夫爭魚者濡逐獸者趨利之所在人樂赴之死且不避
而况無死之懼乎此三說也三說誠行則兵食足而民
力紓矣非徒如此種粟既多則人相與出力以禦外患
而軍勢亦益張矣豈小補哉臣願陛下以是屬之諸將
[005-3b]
可乎是謂經逺之謀富強之術而中興資也若夫貪尺
寸之功為僥倖之舉與夫覘彼之所為而輙務勝之抑
末也臣恐或為所欺反自取困弊耳非計之得也願陛
下虚心而加擇焉天下幸甚
   議廟祧申尚書省狀刑部/侍郎
臣某聞天子之廟四親二祧與太祖而七古之制也然
禮有以義起者故周以后稷為始祖而文武雖親盡而
不祧非禮之經也後世有始封如后稷則為太祖可也
[005-4a]
得天下如文王武王則不祧可也如其不然則當遵古
制而已是以漢髙帝以崛起有天下為漢之太祖而太
公以上無與焉本朝藝祖有天下雖戰爭揖遜與漢不
同而崛起則類也然則東向而為太祖夫復何疑然又
有可以義起者如太宗皇帝既有一天下之大功又實
我之祖則異時長居昭而不祧誰曰不然自此而降親
盡則祧不必為後世有功有徳之說可也何以言之漢
以孝文之徳孝武之功為不遷之宗後世有不以為然
[005-4b]
者為其出於一時之見而非古制也是以本朝議不祧
之廟或欲以仁宗或欲以神宗紛紛之論已隨時而異
同矣要之宗廟者子孫所以追奉其祖先者也何暇擬
議其功徳之厚薄而去取之哉故後世非如周文武之
得天下天下之所共與而不可遏則自太祖而下循序
而祧禮之常也况初不著於太祖之先者乎乃若後世
執兄弟為一世之說以謂太祖太宗止合作一室此又
未通之論既謂之太祖居獨尊之位則繼及者豈得與
[005-5a]
並惟在昭穆之列則可以世論耳此正當以義斷也至
於三年一祫祭禮謂合食於太祖之廟是以太祖為主
也則東向之尊焉可易哉然本朝自前祫祭僖順翼宣
四祖咸在未得如周以后稷為主與享者皆其子孫是
以姑遵晉魏以來故事虚東向之位蓋從權也自今七
廟已備則雖千萬世太祖常居東向之尊夫復何疑斷
自太祖則四祖神主遷之别宫當祫則即而享之前代
每行之而議論之士皆以為當矣夫復何疑前乎太祖
[005-5b]
者遷之别宫即而享之則後乎太祖者宜藏之夾室合
食於太祖之廟從可知矣若五年一禘請以商人周人
禘嚳明之則當禘僖祖為宜蓋禘之祭最疏為其雖逺
亦不可忘而已設為生太祖而禘宣祖則失禘之義矣
既曰禘其祖之所自出豈必近而親者耶
   乞將磨勘合轉一官回授故祖父奏狀刑部/侍郎
臣近准吏部關報取㑹臣年勞磨勘轉官者伏念臣故
祖父丕行修於鄉以長者稱事臣曾祖母甚孝曾祖母
[005-6a]
享年九十有三臣祖父享年亦八十有八相繼皆見五
世孫世所未有人以為臣祖父純孝所致而臣於諸孫
特所鍾愛教以忠孝言猶在耳今荷聖恩致身侍從臣
祖父雖有美行無縁霑恩臣輙昧死上干天聽乞依劉
大中近例許臣將今來磨勘合轉一官回贈臣故祖父
丕一官伏望聖慈俯從臣子之欲特賜處分臣不勝榮

   漳州到任條具民間利病五事奏狀
[005-6b]
檢准紹興三年二月空日尚書省黄牒二月二十八日
三省樞密院同奉手詔節文應諸守臣到任及半年以
上實具民間利病或邊防五事以聞臣今到任及半年
以上恭依所降詔㫖指揮條具民間利病五事須至奏
聞下項
一臣昨陛辭日嘗面奏本州自來無城欲到任修築蒙
聖訓修城自是守臣職事福建諸州軍往往無城然難
速就須是前後守臣相繼留意方得臣仰悉陛下愛惜
[005-7a]
民力重興工役雖有不可已者亦必要之以歲月而徐
為之也臣自到郡首行相視民居市井雖云凋疎亦頗
濶逺若外城誠未可輕議舊來自有子城官舍倉庫刑
獄皆在其中惟是修築滅裂初無磚石甃砌所以經雨
輙壊今僅存基址而已臣欲乞隨宜且修子城然嘗計
度周圍凡八百六十餘丈工力亦自浩大必須先備磚
石然後乃可興工近城沿流元有官窑須破年歲工夫
燒磚州之南邊溪水泛即到城門當用石作城脚治流
[005-7b]
有採石去處臣愚欲望朝廷許本州招置壯城兵一百
人稍視土軍衣糧不得他役逐漸招到便令燒磚運石
磚石既備日用百工修築外更别作措置五七年間庶
幾可得就緒也臣非不知招軍增費重惟州郡蕩然全無
城壁理宜措置疲民既不堪重役如乞降度牒之類臣
亦未敢而本州所管廂軍不多守城兵士常是通融差
出尚猶不足却是軍糧頗常寛剰可以那融臣是以欲
乞權置壯城兵士俟將來修了即減其數别填闕額軍
[005-8a]
分如得允當伏望聖慈特賜指揮施行
一臣伏見閩中差雇海船一事尤須措置蓋比年綱運
皆由海道又有防托等差使且如本州今年來已差過
一百二十餘隻以所詣州軍通融槩計每隻不下賠費
二百緡是以一歲之間科率百餘船戸凡二萬緡餘彼
亦何所從出臣自到官盡籍管内所有船隻立賞以絶
欺隠之弊非徒譏察盜賊亦欲差使之均覬稍息之也
續承准本路安撫司備坐樞密院指揮海船並結為保
[005-8b]
伍毋得擅出必關州縣今則一一遵依施行所以防其
為盜詳矣然臣竊以謂此徒制其末耳况今所謂船戸
初非前日為盜之人彼方重困於差使則當有以賑䘏
之是謂急務臣請備言之大抵海船之家少上中戸輕
生射利僅活妻孥者皆是今以其船盡載官物但量與
之雇直一有風生疎失勒令賠備監錮禁繫動經歲時往
往破家竭産終不能償其一二此一不便也平時海舟
欲有所鄉必先計物貨選擇水手修葺器具經時閱月
[005-9a]
畧無不備然後敢動則又必趁風信時候冬南夏北未
嘗逆施是以舟行平穏少有疎虞風色既順一日千里
曾不為難今從官中差雇則不然大率綱運多經期所
需期限嚴迫州縣不得以時月為詞而遽遣之追呼監
逐若驅盜然故每事不得如法而滯留褁費失䧟賠償
此二不便也臣愚欲乞參酌事宜每歲發納上供錢頗
循舊例計置輕齎陸行必慮虧折姑請以其半附舟並
軍器若物料等麤重地由海道庶幾差使不至頻併船
[005-9b]
戸得以休息此救弊一也差雇必優其直仍以船力所
勝官載六分四分聽其販賣賠費既少優獲利息則足
以得其心力矣此雖在州縣縁財用闕乏又難得船官
吏以此不暇存䘏要須明降指揮務令公私兩便毋得
盡妨其衣食此救弊二也應上供綱運並候夏季風信
順便盡數起發仍前一年差雇船使之預備交納官司
申嚴約束毋得邀阻使免守候滯留之費此救弊三也
臣謂海運省便誠未可已則如前所陳不可以不察若
[005-10a]
重擾之而不加恤使之艱苦不聊其生則是驅之為盜
賊也又何禁乎臣叨為民牧目所備見不敢隠黙伏望
聖慈矜察早賜處分措置施行
一本州有習俗之弊婚嫁䘮祭民務浮侈殊不依倣禮
制娶婦之家必大集里鄰親戚多至數百人椎牛行酒
仍分綵帛錢銀然後以為成禮女之嫁也以粧奩厚薄
外人不得見必有隨車錢大率多者千緡少者不下數
百貫倘不如此則鄉鄰訕笑而男女皆懐不滿䘮𦵏之
[005-10b]
家必廣為齋設以待賓客繼用葷酒而散物帛倘不如
此則人指以為不孝富者以豪侈相髙貧者恥其不逮
往往貿易舉貸以辦若力有不及寧姑置而不為故男
女有過時而不得嫁娶親䘮有終制而不得𦵏埋者皆
是深可駭也訪聞泉福興化亦有此風而此郡特甚臣
嘗詢之雖愚民亦或自知其非而怵於流俗莫能自革
臣職在宣化敢不諄諭覬其悔悟所愧無徳格之誠難
欲聖慈特降睿㫖於福建路雜格令内增立約束為之
[005-11a]
節制而禁止之庶以厚風俗且使不困於浮費非小惠

一契勘本州即日見管屯駐外州軍兵士一百四十二
人數内二十一人在州執役一百二十一人各係監司
及屬官等處白直並只於逐處陳狀乞作本州屯駐之
名移文前來勘請添支錢米是雖有屯駐之名實不曾
親到役計前項見管人數除身分月糧外一年添支米
九百餘石錢五百餘貫此外又於監司州軍添支口券
[005-11b]
是一卒有三色請受也當此公私匱乏時豈容無功之
人侵耗如此臣誠不知廂軍屯駐立法本意徒見福建
廣南諸軍州目今皆有此弊交互紛然甚無謂耳臣愚
欲乞並罷廂軍屯駐監司聽於所部州軍均差白直必
不可罷即須身在屯駐州軍執役方許添支錢米亦省
費寛民力之一事也
一州縣有時估實直所從來逺矣省司買物用時估見
任官用實直物增減則有旬申月申令市司主之法非
[005-12a]
不詳密也近年指揮罷去實直見任官聽於私下買物
意欲寛䘏市行抑貪吏耳然吏或姦貪何所忌憚况官
無實直明文尤得以賤價取於百姓誠難檢察惟廉謹
畏法者遂為小人所欺往往飲食之物倍直然後能致
而心猶不能自安以不知實直故也臣竊以為非便禁
止姦貪初不在此徒反為之地耳願復舊法庶有關防
但見任官應買物合為之限制仍委市長更謹察物價
常令實直稍增於市行則亦無不便者區區愚見如或
[005-12b]
可採乞降付有司詳酌施行
   應詔奏狀知漳/州
准尚書禮部符備奉手詔節文太陽有異氛氣四合中
外侍從之臣其遵前後詔書各舉能直言極諫之士一
人將詳延於廷諏以過失次第施行用承天意者右臣
奉詔㫖歴思平生所知識之人覬有以仰承休徳雖學
問文采不無其人求所謂賢良方正真能直言極諫而
文詞敏贍足以應科目者迄未有得久稽裁奏臣誠惶
[005-13a]
誠懼不知所處除不往更搜訪外竊復思念侍從之臣
以論思獻納為職艱厄未濟變異仍彰陛下側身咨訪
亟圖消弭之方此臣等所當披露心腹竭所見聞庶幾
仰補聖政之萬一亦何暇轉索之於疎逺草萊之士而
望其能言者哉臣誠不自揆姑欲以區區愚意仰塞明
詔伏望陛下廓天地之度霽雷霆之威少埀聰聽使狂
言獲經聖慮雖就鼎鑊臣無所憾恭惟陛下謙恭責已
勤儉宜民聲色不邇問學是好嘗瞻父兄之恥側席仁
[005-13b]
賢之求臣實未見聖徳之或缺然則變見之異曷為其
然臣聞應天以實不以文自靖康以來天之譴怒甚矣
不必日蝕地震之為異也陛下嘗試驗之於心應天之
誠其亦有未至耶臣願有說於此陛下昨者慨然念往
轍之或非懼天譴之有在於是有建國公之封蓋將以
承天意而示公於天下後世者也然而不遂正名為子
者豈尚有所待耶有所待則是應天之誠未至也人君
之舉事惟上有以當天心下有以合天下之公議而幽
[005-14a]
無負於神明則在誠以行之而已倘非發於誠心而曰
姑若是云耳則有始而無卒者有矣曾不足以服匹夫
匹婦之心而况可以動天乎臣願陛下昭告藝祖在天
之靈正建國儲君之位布告中外不匿厥指使四方萬
里乃至九夷八蠻皆知陛下此舉出於誠心而志先定
矣異時雖有百斯男不復變易此於聖徳豈不光哉豈
不大哉是誠足以答天意而轉禍為福感人心而變逆
為順彼邊徼聞之亦將慕義而率服者矣此所謂行小
[005-14b]
變而不失其大常陛下亦何吝而不為乎臣竊以為陛
下之失得獨在於此置此之大而欲飾小善行小惠以
消天變非臣所敢知也且作善降祥天鑒靡忒自古命
以義者後世子孫往往復受天命如仲雍避季而夀夢
有吳宣公立和而與夷有宋之類是也臣非敢以此為
說辭欲陛下知天理之昭昭如此孟軻曰責難於君謂
之恭吾君不能謂之賊陛下方求直言極諫臣故敢以
堯舜之所為望陛下伏幸聖慈未賜狂瞽之誅而加采
[005-15a]
納焉實宗社生靈無窮之福臣不勝惶恐戰越待罪之

   議鹽法申省狀知漳/州
某檢㑹本州即無蔡端明前件事但不得見當時所建
明本末然目今利害大槩可見者盡行禁𣙜官雖獲厚
利而盜販者終不可止徒使獄訟不得衰息而畏法之
民長食貴鹽耳雖行之已數十年謂之良法則不可也
或謂法禁如此猶慮未嚴若聽其販賣如漕計何是不
[005-15b]
然禁𣙜之法雖在今以舟船若步擔私販者所過鎮務
罰重稅以敷歲額蓋實利之而未嘗禁也惟是千百為
羣持仗部押山行而逺販者實與官爭利巡尉斂避初
不敢誰何此其所從來逺矣此屬未嘗不得志是禁𣙜
徒有其名耳故不若弛之為愈弛之則人得而販其價
自平姦民不得擅其利矣大抵法欲久必本於人情而
行法不可以自欺名禁而實未嘗禁非自欺而何法行
而使姦民得志良民受其弊豈人之情也哉若許下四
[005-16a]
軍州鹽戸輸官之外量納官錢自在煎賣上四軍州商
旅量納官錢自在轉販前日一切抑遏乞覔之弊不得
復行是誠公私皆便省事省刑可以經久行也惟鎮務
不復可收重稅然量納之數前日所無以此准彼必不
止於相當則於漕計何害蓋量納雖不多取要納者既
衆歲計之自當有餘蔡端明所謂獲利一兩倍殆以此
然此說不足深求若以利入倍多為主則雖更張之不
能善此不可不謹蓋自元豐初蹇周輔為轉運使講究
[005-16b]
累年關防周悉無非以便民為名而實欲盡收其利故
利未盡得而姦民自是得志以至於今為害未艾以某
愚見禁𣙜招盜其理明甚盜不可以兵止倘有以消之
於無形之中則善耳
契勘本州鹽團伍所歲管煎鹽一百八十萬斤除二十
萬斤應副汀州般請外分賣四縣産契等鹽甫得敷足
認納諸司錢三萬三千貫亦可了辦此外若聽百姓納
錢通煎在本州分私别無未便將來鎮務收鹽錢稅更
[005-17a]
令别項樁管便見有補惟是上四州軍出賣處販者既
多尤須措置若只用平價多中收息甚善如因出賣處
販者敷産戸則其弊又甚於禁𣙜元豐間嘗差上等户
充鹽舖此亦不可行乞照㑹
   轉對乞禁遏糴奏狀工部/尚書
臣聞昔晉饑使乞糴於秦秦伯以問諸臣百里奚曰天
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丕鄭子豹在秦有怨
於晉請伐之秦伯曰其君是惡其民何罪於是乎輸晉
[005-17b]
之粟故後世莫不以秦伯為有徳於晉而以晉之閉糴
為負義夫秦晉敵國也猶貴於通有無以拯其民孰謂
一化之内乃欲分彼此耶昨歲旱傷髙田多不收今舊
榖將沒民且艱食竊慮州縣官吏各私其民胡越相視
而不相恤則老弱有溝壑之患而壯者聚為盜賊在朝
夕矣欽望聖慈申飭諸路監司檢察所部官吏毋得遏
糴富民毋得閉廩須價庶幾通融相賙急而國無饑民
誠一時之急務也
[005-18a]
 
 
 
 
 
 
 
 
[005-18b]
 
 
 
 
 
 
 
 髙峯文集巻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