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02 編珠-隋-杜公瞻 (master)


[004-1a]


卷四
欽定四庫全書
 編珠卷四
 補遺       詹事府詹事高士奇撰
黍稷部


九穀五種
 周禮曰廩人掌九穀以待匪頒賙賜稍食 月令曰
 季冬之月令吿民岀五種計耦耕事注五種五穀種
 也
合穎連莖
[004-1b]
 魏収後魏書曰許謙字元遜子洛陽為雁門太守家
 田三生嘉禾皆異隴合穎 春秋説題詞曰嘉禾之
 滋莖長五尺五七三十五故連莖三十五穗以成盛
 德
六穗三苗
 虞預會稽典錄曰謝承遷吳郡督郵歲穰嘉禾六穗
 生於部屬 尚書大傳曰成王時有苗異莖而生同
[004-2a]
 為一穗人有上之者王召周公而問之公曰三苗為
 一穗天下其和為一乎
北里禾南山豆
 史記曰管仲說桓公曰古之封禪者北里之禾所以
 為盛 西漢楊惲詩曰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
 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
照九阿齊萬畝
 阮籍詩曰垂穎臨曾城餘光照九阿 曹植頌曰秀
 吐穟萬畝齊平蔭蓋隴百穢不生
[004-2b]
九熟再種
 抱樸子曰南海晉安有九熟之稻 楊孚異物志曰
 交趾冬又熟農者一歲再種
半夏一旬
 蔡邕月令章句曰十月穫稻人君嘗其先熟故在九
 月熟者謂之半夏 王子年拾遺記曰東有融澤五
 穀多良有浹日之稻言一旬而生也
[004-3a]
香穗紫芒
 周處風土記曰稴稻之青穗米皆青白也 郭義恭
 廣志曰有虎掌稻紫芒稻赤穬稻南方有蟬鳴稻
五里香三月種
 魏文帝與朝臣書曰江表惟長沙名有好米何得比
 新城稉稻耶上風吹之五里聞香 崔實四民月令
 曰三月可種秔稻
龍枝鳳冠
 王子年拾遺記曰東極之東有龍枝之粟言其枝屈
[004-3b]
 曲如游龍也食之善走 又曰有鳳冠粟似鳳之冠
 食之令人多力
德精仁卉
 瑞應圖曰嘉禾五穀之長盛德之精也 晉徵祥説
 曰王者盛德則嘉禾生嘉禾者仁卉也
禾二米麥九穗
 晉徵祥説曰嘉禾生其大盈箱一稃二米 崔鴻前
[004-4a]
 凉錄曰永嘉元年嘉麥一莖九穗生於姑臧
麥兩岐禾九穗
 東觀漢紀曰張堪為漁陽太守勸民耕種以致殷富
 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秀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齊書曰孝武時固始縣嘉禾一莖六穗新蔡縣又


 穫一莖七穗一莖九穗
西山禾東極豆
 阮籍詩曰豈若西山草琅玕與丹禾 拾遺記曰東
 極之東有傾離之豆見日即傾葉食之歴歲不飢豆
[004-4b]
 莖皆大若指綠色爛熳數畝
黑穬白稉
 廣志曰稉有烏稉黑穬又有青幽白夏之名 袁淮
 觀殊俗曰河内青稻新城白稉
黑粟赤黍
 崔豹古今注曰武帝建元四年天雨粟宣帝地節四
 年長安雨黑粟竟寧元年南陽山都縣雨粟色青黑
[004-5a]
 味苦大者如小豆小者如麻子 韓子曰吳起欲攻
 秦小亭置一石赤黍於東門外令人能徙於西門外
 者賜之上田宅人爭徙之乃下令曰明日攻秦能先
 登者與之大夫賜之上田宅於是攻之一朝而拔
瓊膏玉粒
 拾遺記曰東極之東有瓊脂粟質白如玉柔滑如膏
 食之多壽 又曰員嶠之山名環丘上有方湖千里
 多大鵲高一丈羣飛於湖際銜採不周之粟於環丘
 之上粟生穗高五丈其粒皎然如玉也
[004-5b]
青芊稻紅苣麻
 廣志曰青芊稻六月熟累子稻白漢稻七月熟此三
 種大且長 拾遺記曰東極之東有倒葉麻如倒苣
 紅紫色亦名紅冰麻食之令人顔色潔白鮮好
五梁禾三味麥
 續仙傳曰王莽種五梁禾於殿前先以鶴髓玳瑁犀
 玉二十餘物漬種此黄帝穀仙之術也注五梁禾即
[004-6a]
 五色禾 元晏春秋曰衞倫過元晏取糗糧以進元
 晏嘗之曰麥也有杏李奈三味三果之熟也不同時
 子焉得兼之倫笑而不言退謂人曰士安之識過劉
 子陽吾家多園樹杏發糅以杏汁李奈發又糅以李
 奈汁故兼此三味耳簡文詩糧持三味麥衣進八蠶
 綿
搖枝粟倒葉麻
 拾遺記曰東極之東有搖枝粟言其枝長而弱無風
 自搖食之多壽 下見紅苣麻
[004-6b]
蟬鳴稻蟣子粱
 郭義恭廣志曰蟬鳴稻五月熟稻有蓋下白正月種
 五月穫穫其莖根復生九月復熟 又曰鹽鑽粱粒
 如蟣子魏文帝以為粥
長生米同穎禾
 梁簡文帝謝賚長生米啓曰食乃民天之貴粒有延
 齡之名藉此資身因斯養性 尚書曰唐叔得禾異
[004-7a]
 畝同穎獻諸天子王命歸周公於東作歸禾
紅冰赤穬
 上見紅苣麻 下見紫芒
木禾膏黍
 山海經曰崑崙墟上有木禾禾長五尋 又曰廣都
 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黍膏稷
旅生草化
 東觀漢記曰建武二年天下野穀旅生麻菽尤盛
 江表傳曰孫亮五鳳元年交趾稗草化為稻
[004-7b]
祖靈天貺
 曹植魏德論謳曰猗猗嘉禾惟穀之精昔生周朝今
 植魏庭獻之廟堂以昭祖靈 宋武帝嘉禾讚曰維
 殷粤周有穗表禎非原非澤乃瑞乃靈庶藉天貺廣
 兹化清
葉薌萁
 潘安仁射雉賦曰闚䦓葉幎歴乍見麥也 禮
[004-8a]
 記曰祭宗廟之禮粱曰薌萁
蕫粱穭米
 禾秀為穗而不成者謂之蕫節爾雅謂之蕫粱 漢
 武帝紀曰野谷旅生曰穭米
一囊千斛
 漢書東方朔曰侏儒長三尺餘俸一囊粟臣朔長九
 尺餘亦俸一囊粟侏儒飽欲死臣朔飢欲死 語林
 曰陳壽將為三國志謂丁梁州曰若可覓千斛米見
 借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遂以無傳
[004-8b]


菜蔬部


嘉樹芳菰
 呂氏春秋曰餘瞀之南有菜名嘉樹其色若碧 曹
 植七啓曰芳菰精澤霜蓄露葵
玄都綺蔥碧海琅菜
 漢武内傳曰七月七日西王母降遺帝玄都綺蔥一
 本 又曰西王母曰仙之上藥有碧海琅菜
[004-9a]
罽賓菜具區菁
 西域傳曰罽賓地溫和冬食生菜 呂氏春秋曰菜
 之美者具區之菁
春韭冬葵
 齊書曰周顒獨處山舍王儉問曰卿山中何食曰赤
 米白鹽綠葵紫蓼太子問菜何者勝曰春初早韭秋
 末晚菘 列仙傳曰丁次都不知何許人為遼東丁
 氏作奴丁氏常使買葵冬得生葵問何得此葵云從
 日南買來
[004-9b]
三畝蔥一畦韭
 晉令曰居洛陽内園菜欲以當課者聽其引長流灌
 紫蔥可各三畝 漢書曰龔遂勸民令人一口種五
 十本蔥一畦韭百本薤
七菜三韭
 蜀都賦曰五肉七菜勝掩腥臊 齊書曰庾杲之食
 常有韭葅瀹韭任昉戲之曰誰謂庾郎貧食常有二
[004-10a]
 十七種謂三種韭也
食菜三種種蔥百年
 杜蘭香别傳曰香降張碩齎瓦榼酒七子樏樏多菜
 而無他味亦有世間常菜輒有三種色或丹或紫一
 物與海蛤相象并有非時菜碩云食之亦不甘然一
 食七八日不飢 列仙傳曰阮丘蛆山上種蔥百餘
 年乃去
菜傭蔥肆
 漢書曰周紆為洛陽令下車先問大姓主名吏數閭
[004-10b]
 里豪彊以對紆厲聲曰本問貴戚若馬竇等輩豈能
 知此賣菜傭乎于是貴戚跼蹐京師肅清 梁書曰
 呂僧珍為冠軍將軍封平國侯其先以販蔥為業及
 僧珍貴其兄子棄業求官僧珍不許曰汝等自有常
 分豈可妄求但當速歸蔥肆耳
秋蓄菜春加蔥
 月令曰仲秋之月乃命有司趣民務蓄菜 莊子曰
[004-11a]
 春月飲酒加蔥以通五臟
北蕃葵南山蕨
 陸機園葵詩曰翩翩晚彫葵孤生寄北蕃被蒙覆露
 惠微軀後時殘 晉書曰齊王冏秉政張翰謂顧榮
 曰天下紛紛未已吾本山林人無望於時久矣當采
 南山蕨飲三江水
凝露葵負霜薤
 文選曰青青園中葵凝露待日晞 潘安仁賦曰白
 薤負霜
[004-11b]
倭國菜天門蔥
 魏志曰倭國地溫和冬夏食生菜 春秋元命苞曰
 天門山上有蔥所種畦隴悉著行人㧞取者悉絶若
 請神而求即不㧞自出奇異辛香
葵園蔥嶺
 陸機詩曰種葵北園中葵生鬱萋萋 西河舊事曰
 蔥嶺在燉煌西八十里其山高大上生蔥故曰蔥嶺
[004-12a]
㧞葵遺蒜
 史記曰公儀休為魯相食葵而美㧞其園葵棄之
 高士傳曰周黨見閔仲叔食無菜遺之生蒜仲叔曰
 我欲省煩耳今更作煩耶受而不食
剪韭獻芹
 後漢書曰郭林宗見友來夜冒雨剪韭作炊餅 嵇
 康絶交書曰野人有映曝背而美芹子者欲獻之至
 尊雖有區區之意亦已疎矣
挑菜棄蔬
[004-12b]
 孝子傳曰范宣挑菜傷指大哭人問其故答曰身體
 髮膚不敢毁傷故啼 高士傳曰鮑焦周末人隱居
 不仕終日採蔬而食子貢曰今子惡其君處其土食
 其蔬何志行之相違也焦遂棄其蔬而餓死
孝子菜仙奴葵
 孝子傳曰孝子洛陽公嘗輦水作漿以給過者不取
 其直天神化為書生問公何不種菜曰無種即遺數
[004-13a]
 升公種之化為白璧餘皆為錢 下見冬葵
隨風薤傾日葵
 荆山圖曰佷山縣山下有石牀傍生野薤人往乞者
 神或許之則風吹薤葉制其分人隨風偃而剪之不
 得過越 陸機園葵詩曰朝榮東北傾夕穎西南晞
㓙墟菜壽木華
 漢書張竦曰古叛逆之國瀦其宮室以為汙池名曰
 㓙墟雖生菜蔬而民不食 呂氏春秋曰菜之美者
 崑崙之蘋壽木之華赤木之葉
[004-13b]
一宿葵三種菜
 博物志曰陳葵子微炒令爆咤散著熱地中遍踏之
 暮種朝生不過宿 下見食菜
豐本傷根
 祭宗廟之禮韭曰豐本 古詩曰採葵莫傷根傷根
 葵不生
菄風海月
[004-14a]
 吳都賦曰草則菄風扶留菄風菜名通作東 謝靈
 運詩曰揚帆采石華掛席拾海月石華附石生海月
 如鏡野菜可食
金鹽玉豉
 王屋山人云何以得長年何不食石蓄金鹽何以得
 長壽何不食石用玉豉金鹽五加也玉䜴地楡也皆
 可煮石而餌
鑽冰蒙露
 夏侯湛賦曰見芳薺之時生被畦疇而獨繁鑽重冰
[004-14b]
 而挺茂蒙嚴霜以發鮮 陸機園葵詩曰翩翩晚彫
 葵孤生寄北蕃被蒙覆露惠微軀後時殘
象蛤如飴
 上見三種菜 毛詩堇荼如飴
留韭㧞葵
 晉書曰庾公就陶侃食韭每留白陶問何為云欲種
 陶嘆曰吾子非惟風流兼有為政之實 下見㧞葵
[004-15a]
釀蓼書葵
 傅毅七激云鴽釀之蓼注釀謂雜切也 北齊書曰
 彭城王攸種葵種三畝常被人盜取王密書葵葉明
 旦入市看之遂得偸者
師曠占苻堅夢
 師曠占曰欲知牛馬之貴賤秋葵下小葵生牛馬貴
 大葵不蟲牛馬賤 異苑曰苻堅將欲南師夢葵生
 城内明日以問婦婦曰若征軍遠出難為將也
漆室憂監門泣
[004-15b]
 列女傳曰魯漆室女倚柱而嘯鄰婦曰欲嫁乎曰吾
 憂魯君老而太子少也婦曰此魯大夫之憂女曰昔
 晉客舍吾家繫馬於園馬佚踐吾園葵使吾終歲不
 厭葵味 韓詩外傳曰魯監門女嬰相從績中夜泣
 曰衞世子不肖是以泣其偶問其故曰宋司馬得罪
 於宋奔魯馬食吾園葵是歲亡利一半由是觀之禍
 福相及也
[004-16a]
枯夏禦冬
 抱樸子曰薺麥大蒜仲夏而枯 毛詩曰我有旨蓄
 亦以禦冬


果實部


緗桃縹李
 西京雜記曰漢武初修上林苑羣臣遠方各獻名果
 有緗核桃紫文桃霜桃金城桃 左傳曰齊都霜露
 李房陵縹李
馬肝李鴨卵桃
[004-16b]
 郭義恭廣志曰麥李細小有溝道有黄建李青皮李
 馬肝李赤李房陵李 漢武内傳曰西王母以七月
 七日降帝宮命侍女索桃須臾侍女以玉盤盛桃七
 枚如鴨卵形圓色青以呈王母王母以五枚與帝自
 食二枚
勾鼻桃細腰棗
 鄴中記曰石虎苑中有勾鼻桃重二斤半 廣志曰
[004-17a]
 棗有狗牙雞心牛尾羊角獼猴細腰之名
青田梨玄洲柰
 永嘉記曰青田村人多種梨有一株名曰官梨一圍
 五寸用以供獻又名御梨 列仙傳曰謝元卿遇神
 仙設玄洲白奈
張公梨韓衆李
 廣志曰洛陽北邙張公夏梨海内惟有一樹廣都梨
 重六斤數人分食之 洞㝠記曰琳國生玉葉李色
 如碧玉昔韓衆嘗餌此李因名韓衆李一名韓終李
[004-17b]
西平柑南安栗
 范甯表曰南昌令廨列西平里有一柑樹枯死一年
 今年更生枝葉豐茂 王褒僮約曰南安拾栗採橘
 注曰南安縣名出好栗橘
黄苞柑玄室柰
 潘岳笙賦曰披黄苞以授柑傾縹瓷以酌醽 南岳
 夫人傳曰夫人姓魏名華存性好神仙季冬夜半有
[004-18a]
 四眞人降夫人靜室因設玄室紫柰絳實靈瓜
金杏玉瓜
 地理志曰分流山上多杏大如梨黄如橘土人謂之
 漢帝杏亦曰金杏 抱朴子曰五原蔡誕入山而還
 欺家人云至崑崙山有玉瓜光明洞徹而堅須以玉
 井水洗之軟而可食
羊角棗狸頭瓜
 鄴中記曰石虎園中有羊角棗三子一尺 廣志曰
 凡瓜之所出以遼東廬江燉煌之種為美有魚瓜縑
[004-18b]
 瓜狸頭瓜密筩瓜女臂瓜羊骸瓜
哀家梨朱仲李
 世說曰桓南郡每見人不快輒嗔曰君得哀家梨當
 復不蒸食否 潘岳閒居賦注曰房陵朱仲有李園
 三十六所
三元柰五色瓜
 南岳夫人傳曰南岳夫人還王屋山王子喬等並降
[004-19a]
 時夫人與四眞人為賓主設三元紫柰 史記曰邵
 平故秦東陵侯秦亡後為布衣種瓜長安城東瓜有
 五色
六出杏八稜柿
 西京雜記曰上林苑有蓬萊杏東海都尉于台獻一
 株花雜五色六出云是仙人所食者 地理志曰梁
 侯國有烏椑柿八稜
杏酪桃膠
 荆楚歲時記曰孫楚祭介之推云餳一盤醴酪二盂
[004-19b]
 今寒食有杏酪麥粥即其類也 抱朴子曰桃膠以
 桑木炭漬服之愈百病久服體有光能絶穀又神仙
 傳曰高丘公服桃膠而得仙
度索桃房嵣棗
 山海經曰東海有山名度索上有大桃屈蟠三千里
 名曰蟠桃 洞㝠記曰房嵣細棗出房嵣山山臨碧
 海此棗萬年一實笮之有膏可用然燈漢武帝元鼎
[004-20a]
 元年起招仙閣進房嵣棗
夫人棗王母桃
 廣志曰梁國園出大白棗又有夫人棗 述異記曰
 崑崙山有仙人桃其色赤表裏照徹得霜乃熟又名
 王母桃
鼠李雞菱
 述異記曰杜陵有金李大者夏李小者鼠李 風土
 記曰翠水中菱如飛雞故名翻雞菱
四角菱三節蔗
[004-20b]
 本草注曰菱䔖也一名芰一名水栗莖上有刺花黄
 白色有數種或四角或三角或青苞或紫苞八九月
 間熟 世說曰扶南蔗一丈三節見日即消見風即
 折
鹿心柿狸首瓜
 廣志曰柿有數種有如牛心者有如雞鴨卵者又有
 名鹿心者 陸機瓜賦曰金釵蜜筩小青大斑元骭
[004-21a]
 素腕狸首虎蟠
鴻頭芡羊髓瓜
 周禮注曰芡雞頭一名鴻頭 下見狸頭瓜
中山栗大谷梨
 何晏九州論曰中山好栗 潘岳閒居賦曰張公大
 谷之梨
合枝李同蔕瓜
 西京雜記曰漢武初修上林苑羣臣各獻遠方果樹
 有合枝李 續漢書曰安帝元初三年平陸有瓜異
[004-21b]
 本同蔕
冰谷瓜玉門棗
 郭子横洞㝠記曰有龍肝瓜長一尺花紅葉素生於
 冰谷所謂冰谷素葉瓜 漢武内傳曰七月七日西
 王母當下帝設玉門之棗
黄中李紫輕梨
 遊仙記曰王母居龍月城有名李實上皆有黄中二
[004-22a]
 字王母惜之過於蟠桃 又曰老子西遊太眞王母
 供以紫輕梨千年一花冬月乃煎膠食之身輕如太
 虚
萬歲桃三月棗
 拾遺記曰螃螗山去扶桑五萬里日所不及有桃樹
 千圍其花青黑色萬歲一實 廣志曰西王母棗三
 月熟在衆果之先
三花棗五色杏
 異苑曰太元中南郡江陵縣有棗樹一年忽生桃李
[004-22b]
 棗三種花 下見六出杏
賭博瓜鹿盧棗
 列仙傳曰谿父者南郡鄘人居山間仙人教之服閭
 海邊諸洞中仙人賭博瓜數千頭令瞑目乃上方丈
 山 郭璞曰子細腰者今謂之鹿盧棗
再熟橘又生瓜
 潘岳橘賦曰余齋前橘樹冬夏再熟 齊書曰韓靈
[004-23a]
 敏兄靈珍早孤並有孝性家貧無以營葬共種半畝
 瓜朝採暮又生遂辦葬事
瓶梨斗柚
 辛氏三秦記曰漢武帝園一名樊川一名御宿有大
 梨如五升瓶落地則破取者以布囊承之名含消梨


廣志曰成都有柚大如斗


夏橘霜桃
 張勃吳錄曰朱光為建安太守有橘冬月樹上覆裹
 之至明年春夏色變青味尤酸絶美上林賦云盧橘
[004-23b]
 夏熟盧黑色也蓋近是乎 西京雜記曰漢武初修
 上林苑羣臣各獻遠方名果有紫文桃金城桃霜桃
 霜下可食
鬼梨仙杏
 幽明錄曰成彪兄喪晝夜哭兄提二升酒一盤梨就
 之引酌相勸彪問略答良久瀉餘酒著瓶中絜甖而
 去 述異記曰杏園洲在南海中多杏云仙人所種
[004-24a]
 漢時常有人舟行遇風泊此洲五六月日食杏得不
 死
官梨御橘
 永嘉記曰青田村人多種梨有一株名曰官梨一圍
 五寸以供獻 異物志曰交趾有橘官長一人秩二
 百石主歲貢御橘
抱柰乞瓜
 孝子傳曰王祥後母庭中有柰樹始著子使祥守視
 晝驅鳥雀夜驚蟲鼠時雨忽至祥抱樹至曙母見之
[004-24b]
 惻然 幽明錄曰孫鍾富春人與母居至孝種瓜為
 業有三年少來乞瓜為鍾定墓地出門悉化為白鶴
 孫權祖也
梅腊梨膠
 山海經曰雲山之上其實乾腊郭璞注曰腊乾梅也


下見紫輕梨


玉葉金衣
[004-25a]
 洞㝠記曰琳國去長安九萬里生玉葉李色如碧玉


李尤七嘆曰金衣素裏斑理内充滋味偉異淫樂


 無窮金衣謂橘也


車馬部


步輿臥輦
 張敞東宮舊事曰太子有步輿一 鄴中記曰石虎
 南郊有金根輦雲母輦武剛輦數百乘虎皇后出乘
 高路輦香衣輦或朱漆臥輦
朱轂紫蓋
[004-25b]
 續漢書輿服志曰小使車者蘭輿皆朱赤轂白蓋赤
 帷從騶騎四十人皆追捕考索有所敇取者之所乘
 也 魏収後魏書曰安車紫蓋朱裏與公侯同子男
 皁蓋青裏
青牛白鹿
 闗令内史曰老君乘青牛車過京邑 葛洪神仙傳
 曰沈義學道於蜀中與妻共載道逢白鹿車一乘
[004-26a]
珠輪銅較
 華覈騧馬賦曰鞍罽緝裘珠輪玉光 許愼說文曰
 較車騎上曲銅鈎也
三蓋七香
 漢官儀曰金根車有三蓋一曰芝車 魏武帝與楊
 彪書曰今贈足下畫輪四望通幰七香車二乘牸牛
 二頭
輪重牙轅兩尾
 董巴輿服志曰乘輿金根車五乘輪皆朱斑重牙貳
[004-26b]
 轂 張揖埤蒼曰輕車轅兩尾
瑇瑁廂茱萸輞
 周遷輿服雜事曰五輅兩廂之後皆用瑇瑁鵾翅注
 曰鵾大鳥名其羽纎利故車廂象之 石崇奴劵曰
 作車當取大良白槐之輻茱萸之輞
記里為營
 内傳曰黄帝遊幸天下以車記里又晉輿服志曰記
[004-27a]
 里鼓車過江亡失制度謝安率意造焉及獲京師舊
 輦形制無差 漢書曰衞青伐匈奴以武剛車自環
 為營
三望五色
 沈約宋書曰沈慶之每朝賀常乘猪鼻無幰車左右
 從者不過三五人每農桑劇月無人從行過者不知
 其為三公也及廢帝賜三望車謂人曰我每游履田
 園有人時與馬成三無人時與馬成二今乘此車安
 所用之乎 漢官儀曰天子有五色車皆駕四馬又
[004-27b]
 宋書曰立車五色安車亦如之皆天子之車也
豹尾鹿角
 漢官儀曰豹尾車右武衞隊正一人在車執弓箭
 晉紀曰馬隆討羌依八陣圖作偏廂車地廣為鹿角
 車路狹則為木屋施於車上且戰且前弓矢所及應
 弦而倒
青龍紫燕
[004-28a]
 呂氏春秋曰伊尹說湯曰天子不得至味故須青龍
 之匹遺風之乘 西京雜記曰文帝自代還有良馬
 九匹皆天下駿也一名浮雲一名赤電一名絶羣一
 名逸驃一名紫燕一名綠離驄一名龍子一名驎駒
 一名絶塵號為九逸
歕玉流珠
 穆天子傳曰天子東游於黄澤宿於曲洛曰黄之沲
 其馬歕沙皇人威儀黄之澤其馬歕玉皇人壽穀
 傅亮乘輿馬賦曰揮沬成霧流汗如珠
[004-28b]
奔霄追電
 拾遺記曰周穆王即位巡行天下馭八龍之駿名曰
 絶地翻羽奔霄越影踰輝超光騰霧挾翼 古今注
 曰秦始皇有七馬名曰追風白兔躡景追電飛翮銅
 爵晨鳬
麟形鷄目
 張駿山海經圖畫讚曰敦山有獸其名為穀麟形一
[004-29a]
 角 尚書大傳曰散宜生之犬戎氏取美馬驄身朱
 鬛鷄目者取八九焉陳於紂之廷
房精震象
 瑞應圖曰馬為房星之精又曰龍馬者神馬河水之
 精也 梁元帝答齊國雙馬書曰河精耀采似伏波
 之鑄銅震象飛文笑東瀛之刻玉
金埓玉珂
 王隱晉書曰王武子好馬買地試馬謂之金埓 梁
 簡文帝西齋行馬詩曰晨風白金絡桃花紫玉珂影
[004-29b]
 斜鞭照耀塵起足蹉跎
紫茸翠飾
 魏志曰百官各有紫茸題頭高橋鞍一具 鹽鐵論
 曰古者繩鞚草鞮皮薦而已其後代以革鞍鐵鑣為
 飾又其後有金銀翠毛之飾又有障泥障汗鞙尾亦
 從鞍以為飾
徘徊輿馳逐車
[004-30a]
 晉書曰桓玄體大不堪乘馬作徘徊輿施轉闗令迴
 動無滯 說苑曰晉平公為馳逐之車掛之以犀錯
 之以羽立於殿下羣臣得觀焉田荖三過而不觀公
 大怒荖曰桀以奢亡紂以侈敗是以不敢觀也平公
 乃去車
霹靂轀輬
 魏志曰太祖還官渡與袁紹合戰紹為高櫓起土山
 射營中衆大懼太祖乃為發石車擊紹樓皆破紹衆
 號曰霹靂車 孟康曰轀輬車形如衣車有牕牖閉
[004-30b]
 之則温開之則凉故名
辟惡追鋒
 古今注曰辟惡車秦制也桃弓葦矢所以祓不祥太
 卜令一人在車前執弓箭 傅子云追鋒車施通幰
 遽則乘之
飛車獵輦
 括地圖曰奇肱民能為飛車從風遠行湯時西風久
[004-31a]
 奇肱車至於豫州去玉門四萬里 鄴中記曰石虎
 好遊獵體壯大不堪乘馬作獵輦使二十人舁之坐
 處施轉闗若射鳥獸宜有所向開身而轉之
葦車楡轂
 漢書云袁閎為沛相乘葦車到官以清亮稱 風俗
 通云桑車楡轂聲聞數里俗說凡人柔桑作車又以
 楡為轂牢强朗徹聲響乃聞數里
鸞車雲輦
 仙志太眞丈人登白鸞之車 漢武内傳曰西王母
[004-31b]
 乘紫雲之輦
九逸三羸
 上見紫燕 相馬經伯樂曰凡相馬之法先除三羸
 五駑乃相其餘
果下水中
 魏志曰濊國出果下馬漢時恒獻之高三尺乘於果
 樹下行 漢書曰武帝時天馬出渥洼水中又元狩
[004-32a]
 二年馬生余吾水中
連錢夾鏡
 梁元帝詩曰長安美少年金絡飾連錢 顔延之赭
 白馬賦曰雙瞳夾鏡兩權協月
桃林蘭池
 山海經曰夸父山北有林曰桃林廣三百里中有良
 馬 梁元帝後園看騎馬詩曰良馬出蘭池連翩驅
 桂枝
齒平耳豎
[004-32b]
 漢書曰衞琯奏馬高五尺九寸以上齒未平不得出
 關注馬十歲齒平 相馬經曰馬耳欲得相近而前
 豎小而厚
東臯北野
 晉劉恢詩曰東臯有一駿名曰千里駒 爾雅騊駼
 北野之良馬
度繩戀棧
[004-33a]
 風俗通曰疲馬不能度繩按繩疑作澠齊有澠水裁
 廣三四步言馬之疲不能度此水也 晉紀曰桓範
 出赴曹爽宣王謂蔣濟曰智囊往矣濟曰駑馬戀棧
 豆爽必不能用也


舟楫部


梁麗吳&KR1994
 莊子曰梁麗可以衝城司馬彪注曰麗小船也 張
 揖埤蒼曰&KR1994吳船也音彫
翔鳳飛龍
[004-33b]
 陶季直京都記曰宋孝武渡六合龍舟翔鳳而下三
 千四十五艘舟航之盛三代二京無比 晉宮閣名
 曰天泉池中有紫宮舟曜陽舟飛龍舟靈芝池中有
 鳴鶴舟指南舟舍利池中有雲母舟
鷁首鴨頭
 方言曰船首或謂之閣又謂之鷁首注曰今江東貴
 人船前作青雀是其象也 吳志曰太傅諸葛恪制
[004-34a]
 為鴨頭船
餘皇太白
 春秋左傳曰吳伐楚戰於長岸吳獲其乘舟餘皇以
 歸 蜀王本紀曰秦為太白船萬艘欲以攻楚
馳馬逐龍
 古今注曰孫權名小船為馳馬 洞㝠記曰露池西
 有昆靈池方四百步中有逐龍舟
蒼隼青雀
 晉令曰水戰有飛雲船蒼隼船先登船飛鳥船 王
[004-34b]
 隱晉書曰陶侃擊蜀賊王眞眞以鈎得上侃青雀船
五樓三翼
 吳志曰曹公出濡須孫權使董襲督五樓船住濡須
 口 越絶書曰越為大翼中翼小翼船以資軍戰
鸚鵡鸜鵒
 蜀王本記曰蜀王有鸚鵡舟 輿服雜事曰遠國朝
 貢越海則有大船一名鸜鵒合木為槽
[004-35a]
梅筏栢桴
 地理志曰梅湖者昔有梅筏沈於此湖有時浮出至
 春則開花流滿湖矣 越絶書曰木客大冢者勾踐
 父允常冢也初徙瑯琊使樓船卒伐松栢以為桴故
 曰木客
蘆[竺-二+稗]荃橈
 吳錄曰孫䇿欲渡江舫少乃夜伐蘆為[竺-二+稗]以佐渡船
 人 楚詞曰荃橈兮蘭旌注曰荃一作蓀香草也
霧柂風帆
[004-35b]
 張華游仙詩曰游仙迫西極弱水隔流沙雲榜鼓霧
 柂飄忽凌飛波 風土記曰帆從風之幔也又傅玄
 賦曰雲帆齊張
撞雷挾電
 洞㝠記曰昆靈池中有撞雷舟 又曰昆靈池中有
 凌波艦挾電艦
鯨吞龍負
[004-36a]
 吳都賦曰長鯨吞航修鯢吐浪 豫章記曰吳猛坐
 郭璞事被収載往南令船弗開户船主聞船下有聲
 如在木杪試竊觀之有二龍負舫一夕至宮亭湖還
 豫章
文鷁翠虬
 司馬相如子虚賦曰怠而後發游于清池浮文鷁揚
 桂栧張翠帷建羽蓋 傅毅洛都賦曰停清沼以汎
 舟浮翠虬與玄武
鴻毛青翰
[004-36b]
 洞㝠記曰影娥池中有鴻毛舟 說苑曰鄂君乘青
 翰之舟張翠羽之蓋會鐘鼓之音越人擁楫而歌曰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於是鄂君揄袂
 而擁之舉繡被而覆之
若樹葉如蓮花
 湘州記曰繞川行舟遙望若一樹葉 風土記曰漂
[004-37a]
 汎如散蓮花注曰漂汎者言船之在水如蓮花散落
 浮於川也
風駭雲浮月移日轉
 夏侯弼吳都賦曰巖巖船艫汎汎楊舟雍河傑峙風
 駭雲浮 楊修出征賦曰泛順風而囘艫徐月移而
 日轉
飛鳬鳴鶴
 抱樸子曰屈原沒汩羅之日人皆命舟楫以迎之至
 今以為競渡或以水車謂之飛鳬亦曰水馬 下見
[004-37b]
 飛龍
青桐赤檜
 風土記曰青大船即諸葛恪所造鴨頭船也樟柟
 諸木皆多曲理盤節最為堅勁 楊泉五湖賦曰赤
 檜為櫂檀槳細堅
金船瑤楫
 瑞應圖曰王者德盛則金人下乘金船遊王後池
[004-38a]
 抱樸子曰瓊艘瑤楫無涉川之用
土船石帆
 世本云廩君姓巴氏與樊氏曋氏相氏鄭氏凡五姓
 皆爭事鬼神以土為船彫文畫之而沈於水約船浮
 者當以為君他姓船不能浮獨廩君船浮因立以為
 君長 永嘉記曰郡有石如帆相傳有神人以破石
 為帆故云
蘭鷁蔥鶖
 謝朓賦云列攢笳兮極浦弭蘭鷁兮江潯 劉楨魯
[004-38b]
 都賦云綠鷁蔥鶖注皆船名
五會七帆
 藝海泂酌曰五會舟名合五板以為船也 吳時外
 國傳曰從加郍調州乘大舶張七帆順風一月餘乃
 入大秦國
水龍飛馬
 隋文帝詔曰陳國未盡藩節誠須責罪興師若命水
[004-39a]
 龍終當屈戰謂戰船也 江表傳曰孫權名舸為馬
 言飛馳如馬之走陸地也
雀室牂柯
 釋名曰船上屋曰盧其上重室曰飛盧又在其上曰
 雀室於中候望若鳥雀之驚視也 異物志曰有一
 山在海内小而高俗人謂之越王牂柯牂柯繫船杙
 也
荷蓋桂牕
 曹植擬楚詞曰溯流兮遠邁貝船兮荷蓋 梁元帝
[004-39b]
 詩曰青雀歸松澗臨流影桂牕
瓜皮竹節
 王濬集云瓜皮船本圖倉卒用之耳寧可深入敵境
 耶 山海經曰衞丘之田有大竹可為舟注曰一節
 竹為之
載土贈竹
 吳書曰洪規罷郡會稽歸無資糧又不欲令人知乃
[004-40a]
 載土而返 又曰褚珍字孔璉罷烏傷令單船而返
 故人羊衡就乞土物惟抽船下一竹贈之曰東南之
 美唯竹箭貞而節也
&KR1467&KR1139戙戨
 吳志曰呂蒙襲關羽晝伏其精兵&KR1467&KR1139中使白衣人
 搖櫓以進 博雅云戙戨&KR0891&KR0891所以繫船
藏骨楫裹頭篙
 袁宏東征賦曰櫂弱楫之弗施投洪流之藏骨 盛
 弘之荆州記曰魚復縣瞿塘灘上有神廟極靈驗刺
[004-40b]
 史二千石經過者皆不得鳴皷角商旅恐觸石有聲
 以布裹篙頭
繡帆絲筰
 倦遊錄曰劉濬白舫百棹皆繡帆青簾多載妓女
 漢鼓吹曲云桂樹為君船青絲為君筰注筰作也起
 也起舟使動行也
 編珠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