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f0007 聖壽萬年曆-明-朱載堉 (master)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聖夀萬年厯卷五


  明 朱載堉 撰


  古今交食考


  前代課厯故事取各家所造之厯各使推而上之於千
百世之上以求交食與夫嵗月日星辰之著見於經史
者為合與否然後推而下之以定當來之氣朔則知與
往古相合者為密不合者為疎甚易辨也萬厯九年辛
[006-1b]
巳嵗距漢武帝元光元年丁未嵗一千七百一十四年
距陳宣帝太建八年丙申嵗一千有五年二者之間史
志原載日月食分加時起復方位各取數事而以元儒
舊法并今新法考之自唐已下不必考者未及千年故
略之也仍取萬厯甲午已後日月交食亦各數事較其
異同筆於此巻往則稽於史來則驗於天而新舊二家
疎密可見矣


  漢武帝元光元年七月癸未先晦一日日有食之在翼
[006-2a]
八度劉向云日中時食從東北過半晡時復見前漢書
五行志


  謹按日食必起自西理無從東起者疑有脱文故
也當作從西北向東北食過半過半謂六七分已
上是嵗有閏而漢厯失閏故以為七月晦晦閏之
失辨見别卷兹不復贅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嵗一千六百八十七年


[006-2b]
  距萬厯辛巳嵗一千七百一十四年


  日食九分四十九秒


  初虧  午正一刻  西北


  食甚  未初三刻  正北


  復圓  申初初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黄道翼八度五十一分赤道翼八度三
十九分


  依舊法筭


[006-3a]
  距至元辛巳嵗一千四百一十四年


  日食九分六十三秒


  初虧  午正三刻  正西


  食甚  未正初刻


  復圓  申初二刻  正東


  食甚日纏黄道翼六度五十二分赤道翼六度四
十一分


  漢武帝征和四年八月辛酉晦日有食之不盡如鉤在
[006-3b]
亢二度晡時食從西北日下晡時復同上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嵗一千六百四十二年


  距萬厯辛巳嵗一千六百六十九年


  日食九分八十五秒


  初虧  未初二刻  西北


  食甚  未正三刻  正北


  復圓  申正初刻  東北


[006-4a]
  食甚日躔黄道角十一度七十八分赤道角十度
八十五分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一千三百六十九年


  日食九分四十三秒


  初虧  未正初刻  正西


  食甚  申初一刻


  復圓  申正二刻  正東


[006-4b]
  食甚日躔黄道角九度八十五分赤道角九度七分
謹按厯經云若當時有宿度仍依當時厯法命之
依三綂厯冬至日在牽牛加而命之則與亢二度


  漢明帝永平四年八月丙寅時加未日有食之見後漢
五行志註


  謹按此不言朔者八月之晦也時加未者猶言加
時在未


[006-5a]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嵗一千四百九十三年


  距萬厯辛巳嵗一千五百二十年


  日食二分七十一秒


  初虧  未初二刻  西北


  食甚  未正二刻  正北


  復圓  申初二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黄道亢初度十二分赤道亢初度十一分


[006-5b]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一千二百二十年


  日食三分五十六秒


  初虧  未正二刻  西北


  食甚  申初三刻  正北


  復圓  申正三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黄道角十一度六十九分赤道角十度
七十七分


[006-6a]
  魏文帝黄初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戊辰加時未日食
晉書厯志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嵗一千三百三十三年


  距萬厯辛巳嵗一千三百六十年


  日食三分七十二秒


  初虧  午正三刻  西北


  食甚  未初三刻  正北


[006-6b]
  復圓  未正三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黄道張九度七十四分赤道張九度八
十九分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一千六十年


  日食四分二十四秒


  初虧  未初一刻  西北


  食甚  未正一刻  正北


[006-7a]
  復圓  申初一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黄道張八度七十一分赤道張八度八十
四分


  魏文帝黄初二年七月十五日癸未日加壬月加丙食
同上


  謹按日加壬謂日在地中壬位月加丙謂月在天
上丙位以漏刻言則亥末子初也丙字舊文作景
為避唐諱今仍作丙庶讀者易曉也


[006-7b]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嵗一千三百三十三年


  距萬厯辛巳嵗一千三百六十年


  月食八分七十秒


  初虧  子初初刻  三更一㸃  東南


  食甚  子正三刻  三更五㸃  正南


  復圓  丑正一刻  四更五㸃  西南


  食甚月離黄道室六度九十七分赤道室六度八十
[006-8a]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一千六十年


  月食八分七十一秒


  初虧  子初二刻  三更二㸃  正東


  食甚  丑初一刻  四更二㸃


  復圓  寅初一刻  五更二㸃  正西


  食甚月離黄道室五度九十分赤道室五度七十
[006-8b]
五分


  宋文帝元嘉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甲夜月食盡在鬼
四度以衝計之日當在牛六見宋書祖沖之歴議


  謹按甲夜或作中夜者誤甲夜一更也乙丙丁戊
夜二三四五更也盡字疑衍今厯鬼無四度盖據
當時赤道度耳元志云列舎相距度數厯代所測
不同非微有動移則前人所測或有未密正謂此
也已下三條放此


[006-9a]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嵗一千一百一十八年


  距萬厯辛巳嵗一千一百四十五年


  月食八分七十三秒


  初虧  申正三刻  昏刻    東北


  食甚  酉正一刻  一更二㸃  正北


  復圓  戊初三刻  一更五㸃  西北


  食甚月離黄道柳三度四十一分赤道柳三度六
[006-9b]
十二分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八百四十五年


  月食八分七十三秒


  初虧  申正三刻  昏刻    正東


  食甚  酉正二刻  一更三㸃


  復圓  戌正一刻  二更一㸃  正西


  食甚月離黄道柳二度七十九分赤道柳二度九
[006-10a]
十七分


  宋文帝元嘉十四年五月十五日丁夜月食盡在斗二
十六度以衝計之日當在井三十同上


  謹按赤道斗無二十六度唐志大衍厯議云古以
牽牛上星為距太初改用中星然則斗二十六度
者漢太初厯所測也新法改斗二十六度為牛初
度依近代所測也


  依新法筭


[006-10b]
  距嘉靖甲寅嵗一千一百一十七年


  距萬厯辛巳嵗一千一百四十四年


  月食十一分六十二秒


  初虧  子正初刻  三更三㸃  正東


  食旣  丑初一刻  四更二㸃


  食甚  丑初三刻  四更四㸃


  生光  丑正初刻  四更五㸃


  復圓  寅初一刻  五更四㸃  正西


[006-11a]
  食甚月離黄道牛初度五十一分赤道牛初度五
十五分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八百四十四年


  月食十一分六十二秒


  初虧  子正初刻  三更四㸃  正東


  食既  丑初二刻  四更三㸃


  食甚  丑正初刻  四更四㸃


[006-11b]
  生光  丑正二刻  五更一㸃


  復圓  寅初四刻  五更五㸃  正西


  食甚月離黄道斗二十三度十六分赤道斗二十
五度八分


  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丁夜月食在奎十
一度以衝計之日當在角二同上


  謹按此條不言食盡者食不至既也


  依新法筭


[006-12a]
  距嘉靖甲寅嵗一千一百三年


  距萬厯辛巳嵗一千一百三十年


  月食七分三十秒


  初虧  子正初刻  三更三㸃  東南


  食甚  丑初二刻  四更二㸃  正南


  復圓  寅初初刻  四更五㸃  西南


  食甚月離黄道奎十四度二十六分赤道奎十三
度十五分


[006-12b]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八百三十年


  月食七分三十秒


  初虧  子正一刻  三更四㸃  東南


  食甚  丑初三刻  四更二㸃  正南


  復圓  寅初二刻  五更一㸃  西南


  食甚月離黄道奎十三度五十四分赤道奎十二
度四十八分


[006-13a]
  宋孝武帝大明三年九月十五日乙夜月食盡在胃宿
之末以衝計之日當在氐十二同上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嵗一千九十五年


  距萬厯辛巳嵗一千一百二十二年


  月食十四分四秒


  初虧  戌初初刻  一更三㸃  正東


  食既  戌正初刻  一更五㸃


[006-13b]
  食甚  戌正二刻  二更一㸃


  生光  亥初初刻  二更二㸃


  復圓  亥正初刻  二更四㸃  正西


  食甚月離黄道胃十四度七十二分赤道胃十四
度八分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八百二十二年


  月食十四分四秒


[006-14a]
  初虧  酉正三刻  一更二㸃  正東


  食既  戌初四刻  一更五㸃


  食甚  戌正二刻  二更一㸃


  生光  亥初初刻  二更二㸃


  復圓  亥正一刻  二更五㸃  正西


  食甚月離黄道胃十四度一分赤道胃十三度四
十一分


  陳宣帝太建八年丙申六月戊申朔食於卯甲間見元
[006-14b]
史厯志


  謹按二十四向寅末卯初是名曰甲然則卯甲間
者謂卯初之後卯正之前也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嵗九百七十八年


  距萬厯辛巳嵗一千五年


  日食七分九十六秒


  日未出已食一分六十一秒


[006-15a]
  日已出見食六分三十五秒


  初虧  寅正一刻  西北


  食甚  卯初二刻  正北


  復圓  卯正三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黄道柳二度六十六分赤道柳二度八
十二分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七百五年


[006-15b]
  日食八分


  日未出已食六分七十三秒


  日已出見食一分二十七秒


  初虧  寅正二刻  正西


  食甚  卯初二刻


  復圓  卯正三刻  正東


  食甚日躔黄道柳二度十九分赤道柳二度三十
二分


[006-16a]
  謹按此條厯家所謂帯食者也舊以應見者為
不見應不見者為見與新法不同知厯者當辨
孰為近是


  已上往古日月食共十條距今甲午嵗千餘年矣
自甲午以後未來日月食共十條開列于後


  萬厯二十四年丙申嵗三月壬午夜朢月食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嵗四十二年


[006-16b]
  距萬厯辛巳嵗一十五年


  月食三分七十秒


  月未入已復二分七秒


  月已入不見復一分六十三秒


  初虧  寅初三刻  五更三㸃  東北


  食甚  寅正三刻  曉刻    正北


  復圓  卯初三刻  在晝    西北


  食甚月離黄道角五度六分赤道角四度七十六
[006-17a]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三百一十五年


  月食三分七十一秒


  月未入巳復二分八十秒


  月已入不見復九十一秒


  初虧  寅初四刻  五更三㸃  東北


  食甚  卯初初刻  曉刻    正北


[006-17b]
  復圓  卯正一刻  在晝    西北


  食甚月離黄道角四度九十六分赤道角四度六
十七分


  萬厯二十四年丙申嵗閏八月乙丑朔日食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嵗四十二年


  距萬厯辛巳嵗一十五年


  日食九分七十五秒


[006-18a]
  初虧  巳正三刻  西北


  食甚  午正初刻  正北


  復圓  未初一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黄道翼十九度赤道翼十七度六十二分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三百一十五年


  日食九分七十秒


  初虧  午初初刻  正西


[006-18b]
  食甚  午正二刻


  復圓  未初三刻  正東


  食甚日躔黄道翼十八度九十分赤道翼十七度
五十三分


  萬厯二十六年戊戌嵗七月戊戌夜朢月食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嵗四十四年


  距萬厯辛巳嵗一十七年


[006-19a]
  月食九分十八秒


  初虧  丑初初刻  四更一㸃  東北


  食甚  丑正二刻  四更五㸃  正北


  復圓  寅正初刻  五更四㸃  西北


  食甚月離黄道虚六度九十六分赤道虚六度八
十六分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三百一十七年


[006-19b]
  月食九分十八秒


  初虧  丑初初刻  四更一㸃  正東


  食甚  丑正二刻  四更五㸃


  復圓  寅正一刻  五更五㸃  正西


  食甚月離黄道虚六度八十六分赤道虚六度七
十七分


  萬厯二十七年己亥嵗六月癸巳夜朢月食


  依新法筭


[006-20a]
  距嘉靖甲寅嵗四十五年


  距萬厯辛巳嵗一十八年


  月食十一分十六秒


  月未出已食七分五十九秒


  月已出見食三分五十七秒


  初虧  酉初三刻  在晝    正東


  食既  戌初初刻  昏刻


  食甚  戌初二刻  昏刻


[006-20b]
  生光  戌初三刻  一更一㸃


  復圓  亥初初刻  一更五㸃  正西


  食甚月離黄道女七度九十二分赤道女八度三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三百一十八年


  月食十一分十六秒


  月未出已食二分九十九秒


[006-21a]
  月已出見食八分十七秒


  初虧  酉初二刻  在晝    正東


  食既  戌初初刻  昏刻


  食甚  戌初二刻  昏刻


  生光  戌初三刻  一更一㸃


  復圓  亥初一刻  一更五㸃  正西


  食甚月離黄道女七度八十三分赤道女七度九
十三分


[006-21b]
  謹按此與太建八年帯食其理相同舊法應見者
為不見應不見者為見與新法異焉至期驗天則
知疎密


  萬厯二十九年辛丑嵗十一月己酉夜朢月食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嵗四十七年


  距萬厯辛巳嵗二十年


  月食七分八十九秒


[006-22a]
  初虧  丑初初刻  三更五㸃  東南


  食甚  丑正二刻  四更三㸃  正南


  復圓  寅初三刻  四更五㸃  西南


  食甚月離黄道畢十四度六分赤道畢十四度九
十三分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三百二十年


  月食七分八十九秒


[006-22b]
  初虧  丑初初刻  三更五㸃  東南


  食甚  丑正二刻  四更三㸃  正南


  復圓  寅正一刻  五更一㸃  西南


  食甚月離黄道畢十三度九十六分赤道畢十四
度八十二分


  萬厯三十年壬寅嵗四月丙午夜朢月食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嵗四十八年


[006-23a]
  距萬厯辛巳嵗二十一年


  月食十四分十秒


  初虧  子初二刻  三更一㸃  正東


  食既  子正三刻  三更五㸃


  食甚  丑初一刻  四更二㸃


  生光  丑正初刻  四更四㸃


  復圓  寅初一刻  五更三㸃  正西


  食甚月離黄道尾五度八十九分赤道尾六度二
[006-23b]
十五分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三百二十一年


  月食十四分十秒


  初虧  子正初刻  三更三㸃  正東


  食既  丑初二刻  四更三㸃


  食甚  丑正一刻  四更五㸃


  生光  寅初初刻  五更二㸃


[006-24a]
  復圓  寅正二刻  曉刻    正西


  食甚月離黄道尾五度八十三分赤道尾六度十
九分


  萬厯三十年壬寅嵗十月甲辰夜朢月食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嵗四十八年


  距萬厯辛巳嵗二十一年


  月食十三分二十九秒


[006-24b]
  月未出已食十分三十四秒


  月已出見食二分九十五秒


  初虧  申初一刻  在晝    正東


  食既  申正二刻  在晝


  食甚  酉初初刻  昏刻


  生光  酉初二刻  一更一㸃


  復圓  酉正二刻  一更三㸃  正西


  食甚月離黄道畢二度九十四分赤道畢三度九
[006-25a]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三百二十一年


  月食十三分二十九秒


  月未出已食二分五十九秒


  月已出見食十分七十秒


  初虧  申初初刻  在晝    正東


  食既  申正一刻  在晝


[006-25b]
  食甚  酉初初刻  昏刻


  生光  酉初二刻  一更一㸃


  復圓  酉正四刻  一更四㸃  正西


  食甚月離黄道畢二度八十四分赤道畢二度九
十八分


  謹按食既在晝則月出已既矣是知舊法所推帯
食分誤


  萬厯三十一年癸卯嵗四月丁亥朔日食


[006-26a]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嵗四十九年


  距萬厯辛巳嵗二十二年


  日食八分六十六秒


  初虧  辰初初刻  西北


  食甚  辰正一刻  正北


  復圓  巳初三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黄道胃十二度二十一分赤道胃十二
[006-26b]
度十四分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三百二十二年


  日食七分九十八秒


  初虧  辰初二刻  西北


  食甚  辰正四刻  正北


  復圓  巳正一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黄道胃十二度十三分赤道胃十二度
[006-27a]
六分


  萬厯三十一年癸卯嵗十月戊戌夜朢月食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嵗四十九年


  距萬厯辛巳嵗二十二年


  月食四分四十秒


  初虧  子正四刻  三更五㸃  東北


  食甚  丑正一刻  四更二㸃  正北


[006-27b]
  復圓  寅初二刻  四更五㸃  西北


  食甚月離黄道昴二度六十二分赤道昴二度六
十七分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三百二十二年


  月食四分四十秒


  初虧  丑初一刻  四更一㸃  東北


  食甚  丑正三刻  四更四㸃  正北


[006-28a]
  復圓  寅正一刻  五更一㸃  西北


  食甚月離黄道昴二度五十四分赤道昴二度五
十九分


  萬厯三十二年甲辰嵗四月辛巳朔日食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嵗五十年


  距萬厯辛巳嵗二十三年


  日食三分九十秒


[006-28b]
  初虧  未正三刻  西南


  食甚  申正初刻  正南


  復圓  酉初初刻  東南


  食甚日躔黄道胃一度五十五分赤道胃一度五
十二分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嵗三百二十三年


  日食四分二十二秒


[006-29a]
  初虧  申初三刻  西南


  食甚  酉初初刻  正南


  復圓  酉正一刻  東南


  食甚日躔黄道胃一度四十八分赤道胃一度四
十五分


  謹按日月食舊例惟推黄道度今附赤道度於
下盖欲學者兼通黄赤道相求術庶不致失傳


[006-29b]
  右古今日月食共二十條祗依元史舊法與臣新
法相校而錄其同異焉若夫大綂厯經全文實愚
臣所未覩雖頗聞其略節然莫知其詳也伏望欽
依令該監推考而辨定疎密為後來脩厯者張本
臣下情不勝榮辛仰荷之至


  萬年厯備考


  鄭府長史司左長史臣謝廷訓等謹啟為恭進厯書上
祝萬夀敬陳愚見以仰禆盛典萬一事萬厯二十三年
[006-30a]
十月二十八日承奉河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劄付承准
禮部照㑹該本部題祠祭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内府
抄出鄭世子載堉奏前事内稱大綂厯倘有小差乞要
更正以成一代之制宜新其名為聖夀萬年厯及將所
著新法十冊恭進等因奉聖旨禮部知道欽此欽遵抄
出到部送司案呈到部看得鄭世子載堉恭進厯書上
祝萬夀欲要更新其名及將大綂厯所差即便改正各
一節為照人君欽若天道敬授民時以成治功者莫大
[006-30b]
於厯是故自堯舜相傳以來靡不重之所以大一綂也
我太祖髙皇帝創有天下即治厯明時頒行中外命之
曰大綂盖不惟昭王者無外之義而聖子神孫億萬年
無疆之祚即在於是殆有不可以數限量者焉列聖相
承毫無異議皇上紹天纉緒繼治安民二十有三載夫既
叶泰階之符而際昇平之盛矣迺者萬壽届期四方來
賀鄭世子載堉恭獻聖壽萬年厯書併請因時改名原
其用心無非俯竭一得之忱欲效萬年之祝意甚善也
[006-31a]
但臣等查得㑹典凡造厯以洪武甲子為厯元仍依舊
法推筭不用捷法夫厯元必用洪武甲子者所以重一
代開創之本而推筭用舊法者誠以天有常度茍求其
故千嵗之日至可坐而致所謂故者言天運自然之常
度有成法可求不必于鑿也今大綂厯以我太祖之聰
明睿智遡考前代推歩之法而用元郭守敬之術立表
以測景考景以驗氣上符天運下順民時以成之皆因
其故也是以行之二百餘年重熙累洽盖自畿甸以及
[006-31b]
要荒凡雕題椎結殊鄉異俗一皆稟受正朔此萬萬世
不可易者行之既乆習之已熟一旦而欲更新其名無
論非祖宗創制立法至意且恐駭華夷之觀聴也又考
元厯志至元四年西域札馬魯丁撰進萬年厯世祖稍
頒行之十三年平宋遂詔前中書左丞許衡太子賛善
王恂都少監郭守敬等改治新厯叅考累代厯法復測
候日月星辰消息運行之變叅别異同酌取中數以為
厯本至十七年冬至厯成名曰授時厯十八年頒行天
[006-32a]
下萬年厯不復行則萬年厯名元既有之雖行而未久
亦不便於襲用矧今年號萬厯業已該萬年之義厯名
改擬之説臣等未敢輕議至於嵗差之法上古無聞盖
一元肇啟四序適調天有常運日月星辰行有常度自
無差忒自唐虞以降暨於春秋時令不無愆其候矣詎
非氣漸澆漓運行乖舛而致然歟然而差法猶未立也
逮漢雒下閎始知有差及晉虞喜始立差法自是宋何
承天祖沖之梁虞&KR1184隋劉焯張胄𤣥唐僧一行宋王朴
[006-32b]
沈括輩各有差法之議訖無畫一之規大都所約年限
有逺近所置分度有疎密耳至元許衡郭守敬等乃測
景於四表毫忽微眇皆有可考約以六十六年差一度
考往則毎百年減一推來則毎百年加一其法號為精
密我朝制厯實用其法則差法固在向遵用之宜無復
異者近屢有言厯法差訛當為考正然於何而正之所
以求之者大約有三曰考月令之中星移次應節曰測
二至之日景長短應候曰驗交食之分秒起復應時考
[006-33a]
以衡管測以臬表驗以刻漏斯亦佹得之矣夫天體至
廣厯家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紀日月
星辰之行次又析一度為百分一分為百秒可謂密矣
然在天一度應地二千九百三十二里其在分秒又可
推也譬之輪轂外廣而中漸以狹至於輻輳之處間不
容髮矣夫渾儀之體徑僅數尺外布三百六十五度四
分度之一毎度不及指許安所置分秒哉至於臬表之
樹不過數尺刻漏之籌不越數寸以天之髙且廣也而
[006-33b]
以徑尺寸之物求之欲其纖微不爽不亦難乎故方其
差在分秒之間無可驗者至踰一度乃可以管窺耳此
所以窮古今之智巧不能盡其變歟今之談厯者或得
其筭而無測驗之具即有其具而置非其地髙下逈絶
則亦無准宜非墨守者之所能自信也即如世子言以
大綂與授時二厯相較考古則氣差三日推今則時差
九刻夫時差九刻在亥子之間則移一日在晦朔之交
則移一月此可驗之於近也設移而前則生明在初二
[006-34a]
之昏矣設移而後則生明在初四之夕矣弦朢亦宜各
差一日今似未至此也此以厯家雖有成法猶以測驗
為准為今之計宜令星厯之官再加詳推以求嵗差之
故亟為更正嘗聞前禮官鄭繼之有言欲定嵗差宜定
嵗法於二至餘分絲忽之間定日法於氣朔盈虚一畫
之際定日月交食於半秒難分之所斯其言似中厯家
肯綮要在得精思善筭而又知厯理者以職其事誠博
求之不可謂世無其人而其本又在我皇上秉欽若之
[006-34b]
誠以建中和之極光調玉燭黙運璇璣正厯數以永大
綂之傳是在今日誠千載一時也臣等竊觀鄭世子所
著新法其原本進呈恭備御覽未便繙閲恐致損汚合
無行河南布政司轉行該府長史司具啟世子知㑹另
將副本解部轉發欽天監與世業各科厯官所傳諸書
互相參訂細加磨筭務使分秒微纖隨時測驗蘄於不
爽則厯數之奧既占而有孚天運之常亦筭無遺筴矣
若夫世子載堉不以崇髙富貴為逸豫之圖乃能留心
[006-35a]
厯學博通今古志行既為可尚忠愛良有足嘉即東平
河間何以稱焉相應賜勅奬諭以示優褒取自聖裁恭
候命下臣等遵奉施行等因萬厯二十三年九月十九
日本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范等具題二十三日奉
聖旨是鄭世子著寫勅奬諭欽此欽遵除將奬諭一節
另行移文撰勅外所據新著律厯融通等書副本相應
開取案呈到部擬合就行為此合就照㑹該布政司著
落當該官吏照依照㑹内事理轉行鄭府長史司啟世
[006-35b]
子知㑹即將所著律厯融通等書副本作速差人解部
以憑轉發欽天監磨筭施行等因承此擬合就行為此
劄仰本司官吏照依劄付備承照㑹内事理即便具啟
鄭世子知㑹即將所著律厯融通等書副本作速差人
解部轉發欽天監磨筭施行毋得遲違未便奉此擬合
具啟為此今將前項緣由理合具本謹具啟聞伏候令
㫖萬厯二十三年十一月初一日左長史臣謝廷訓右
長史臣闗志拯


[006-36a]
  鄭府長史司為恭進厯書上祝萬壽敬陳愚見以仰禆
盛典萬一事萬厯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八日承奉河南
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劄付承准禮部照會該鄭世子載
堉奏前事劄仰本司官吏即便具啟鄭世子知㑹即將
所著律厯融通等書副本作速差人解部轉發欽天監
磨筭施行等因奉此隨具本啓奉鄭世子令旨厯書原
藁十卷今謄錄作二册批差小旗劉梯解送仍候勅到
日專差官奏謝爾司給批與他敬此敬遵抄出到司擬
[006-36b]
合呈送為此今將前項緣由同厯書印封理合差人具
呈伏乞照驗施行萬厯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左長
史謝廷訓右長史闗志&KR0008






  聖夀萬年厯巻五


[006-37a]
  欽定四庫全書


  聖夀萬年厯附録


  明 朱載堉 撰


  河南等處提刑按察司分巡河北道僉事臣邢雲路謹奏為議
正厯元以成大典事臣惟稽古帝王必以治厯明時為首務盖其
重也大哉帝堯其首命羲和氏曰欽若昊天厯象日月星辰敬授
人時而即以咨帝舜曰天之厯數在爾躬其重如此嗣是夏后殷
周紹明三正有自來矣下逮春秋始爽厥徳於是有曰至之愆
[006-37b]
不朔之食豈天路之殊常抑曰官之失職歟漢唐以降迄於宋
元治厯家亡慮數十其表見者如鄧平祖沖之李淳風僧一行
郭守敬輩各殚心思求合天運或差而改改而差差而復改率
皆由淺之深由踈之宻惟郭守敬乃臻其妙焉誠可謂冠絶古
今矣然而守敬亦未嘗自信為無差也觀其謂積年距至元辛
巳為元則可其諸應宜隨時測驗者用辛巳為元則不可今司
天氏固祖述郭守敬太史者而胡不是之察也臣少習乾象長
益篤嗜凡硏思二十餘年乃有所得始覺古人有未盡而今時
[006-38a]
有不然者何也盖天日之交氣之齊也日月之交朔之
會也日忒而氣不齊月愆而朔不㑹今之弊也夫窺天
之器宜無踰於觀象測景候時籌䇿四事矣臣今以四
事窺天運胥日異而月不同焉孟子曰天之髙也星辰
之逺也茍求其故千嵗之日至可坐而致也然則日之
至乃天之根氣之始所闗大矣乃今之日至何如也大
綂推今年冬至在申正二刻而臣測在未正一刻大綂
實後天九刻餘盖以癸巳甲午丙申丁酉之晷相加減
[006-38b]
實測二百五十九刻七十三分四十五秒得乙未日未
正一刻冬至復取前後二十餘日計二千餘刻日日而
量之秒秒而較之皆同未正一刻無殊科此日行所至
昭昭在天可以數籌可以景測可與人人共知見者匪
人力所私懸想所致也乃大綂差至後天九刻餘計氣
應應損九百餘分而不自覺豈其未嘗籌測耶孟子所
謂千嵗可坐致者今甫以三百餘年輙差九刻則何論
千嵗不寧惟是今年立春夏至立冬皆適值子半之交
[006-39a]
臣測立春乙亥而大綂推丙子臣測夏至壬辰而大綂
推癸巳臣測立冬己酉而大綂推庚戌夫立春與冬乃
王者行陽德隂德之令而夏至則其祀方澤之期也今
皆相隔一日則理人事神之謂何是豈為細故況以立
春隔日而生人之年月日時皆非矣此而不改後將何
極且厯法疎密在交食自昔記之矣乃今年閏八月朔
日有食之大綂推初虧巳正三刻食㡬既而臣候初虧
巳正一刻食止七分餘大綂實後天㡬二刻而計閏應
[006-39b]
及轉應若交應則各宜如法増損之矣蓋日食八分以
下隂厯交前初虧西北固厯家所共知也今閏八月朔
日食實在隂厯交前初虧西北其食七分餘明甚則安
得謂之初虧正西食甚九分八十六秒耶而大綂之不
效亦明甚然此八月也若或值元日於子半則當退履
端於月窮而朝賀大禮當在月正二日矣又可謂細故
耶此而不改臣竊恐愈久愈差將不流而至春秋之食
晦不止也臣故曰閏應轉應交應之宜俱改也我朝聖
[006-40a]
神在御重熙累洽我皇上繼天立極調元出治其厯數
之傳直追帝堯之綂則治厯明時正今日之急務也乃
自國初迄今二百餘年厯猶未正司天氏但知僅守元
臣立成之法而一切諸應不隨時以考驗氣朔竝乖天
人弗協而猶然用至元辛巳為元夫有一代之興必有
一代之厯我朝制作越千古獨奈何以厯數大典而猶
然以勝國為元耶臣愚不肖蓄此於中久矣向欲陳獻
恐有越俎之嫌未敢也乃今年適逢上命儒臣纂修正
[006-40b]
史夫史也者大經大法咸正罔缺者也然而莫重於厯
亦莫難於厯乃今尚未聞有一人欲起而更正之者及
今不正何為信史及今不言豈非失時臣故自今年悉
心詳驗之思以上獻也野有一芹尚思自獻况以厯數
大典又當修史之會臣既實見其非是則安敢不亟陳
於君父之前伏願陛下俯納臣言勅下禮部議覆上請
遴選海内之有真知厯數如郭守敬其人者俾之竭心
殫力因數察理探賾索隠鈎深致逺其於日月之消息
[006-41a]
氣朔之差應平立新故之分弧矢分合之變黄道白道
之一而不一天首天尾之齊以非齊一一測正之亡爽
焉假以便宜遲以嵗月然後改憲明時報之天子定昭
代之厯元成熙朝之大典將見理隂敘陽各得其所時
惠辰從職不相侵盖先後天而不違乃謂之欽若昊天
天不違而况人乎乃可以敬授人時百工允釐庶績咸
熙聖德則天光於上下此帝堯相傳之綂格天之致也
由是東隅西極南交北狄胥曉然見天人之明正炯炯
[006-41b]
洞洞覩大聖人之作為出尋常萬倍而國家億萬年厯
數無疆之休端在是矣臣不勝悚慄待命之至為此具
本專差書吏劉欽親齎謹具奏聞伏候勅旨萬歴二十
四年十二月十九日奉聖旨禮部看了來説欽此
萬厯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抄刑科給事中李應
䇿一本乞勅亟定嵗差以答輿望事臣惟厯之闗于時
嵗差之闗于厯大矣該鄭世子載堉曾獻厯上夀蒙禮
部覆准發欽天監磨對事聞乙未嵗八九月中迄今無
[006-42a]
耗昨該河南按察司僉事邢雲路復請議正厯元詳議
本年冬至雲路測未正一刻大綂推申正二刻實後天
九刻本年閏八月日食雲路候初虧巳正一刻食止七
分大綂推初虧巳正三刻食將㡬盡後天二刻其測候
諸應參差較鄭世子所奏簡切便覽獨應時加減法尚
未遽悉耳臣思國朝厯元聖祖嘗諭二説難憑但驗七
政交會行度無差者為是惟時以至元辛巳揆之洪武
甲子僅百四年所律以差法似不甚逺至正徳嘉靖已
[006-42b]
退當三度餘奚俟今日哉春秋不食朔猶直書官失之
今日食後天㡬二刻冬至後天逾九刻計氣應應損九
百餘分乃云弗失乎厯理微秒日月五星運轉交㑹咸
取應于窺管測表歐陽修所謂事之最易差者雖古太
初大衍諸書詎不深思𤣥解得羲和氏之厯象授時遺
意然果以鍾律為數無差則太初厯宜即定于漢而後
之為三綂四分者若何又果以蓍策為術無差則大衍
厯當亦即定于唐而後之為五紀貞元觀象者又若何
[006-43a]
盖隂陽迭行隨動而移移而錯錯而乖違日陷不止則
躔離之謬分至之忒積此為窮謂移九刻于亥子之間
則差一日懼後不啻焉前華湘奏堯時初昏昴中日行
北陸躔于子屬虚七度今冬至初昏室中日行東陸躔
于寅屬箕三度以相距四千年而隔餘五十度驗厯數
愆期顧有言此日至之週遍于東西南運度豈泥若分
秒而量積二萬七千餘年復歸如初又天行舒移而漸
西毎日過一度者為天道左旋之常日行縮移而漸西
[006-43b]
毎積嵗亦過行一度者為天道右轉之秘茲直存而不
論耶人人知嵗差易徵考之退度若以五十年若百年
若六十六年或八十三年殊無一經久確論故由春秋
厯宋末元初愈稽愈失計無慮數十更矣夫亦何術何
數無錯大綂厯本之勝國郭太史守敬以彼減二十四
分二十五秒于周嵗加二十五分七十五秒于周天窺
度精到有陋太初大衍等為不足言者然積六十六年
有竒而退一度則推驗之始已知有差何不即酌定畫
[006-44a]
一俟其退一度逾六十六年而後更茲其故難于言矣
無猶釐毫之除加之周天者微多減之周嵗者微少纖
悉難究姑置此為盈虚之驗而探賾索𨼆不能不隨時
以待歟雲路持觀象測景候時籌策四事議諸應宜俱
改想已洞燭款竅使得中秘星厯書一徧閲而校焉必
自有得世子僅閲衍義補氣閏轉交四准分秒數字即
悟大綂厯大義併所獲律呂説冀正之臣嘗謂律本居
隂以治陽厯實居陽以治隂自非兩本惟登臺候日晷
[006-44b]
應否折忽于秒周嵗周天微為増減務期晦朔弦望昏
旦夜半中星分秒不爽尺寸與聖祖原諭元綂李得芳
同一軌焉務稱完制餘不必更也而本監奉查律例久
稽未復此又專門之裔本業雖長理或未諳精筭之士
末技雖善經實弗明其奈何以國制鉅任畀之豈鄧平
虞喜沈括輩各名家不能定一一尋常曲士易能哉譬
之今鼎建大工操尺與運斤者缺一焉不可為矣矧履
端節至萬厯方新纂修國典諸法畢備失今不舉後需
[006-45a]
何期伏乞勅下該部諭令僉事邢雲路即以原官暫署
欽天監俾相資訂正仍選委在京各衙門素明厯法者
二三員責之贊襄大務以共成一代之典而決千古之
疑中外臣民實不勝願望脱有襲故者目之為多事言
未及而阻泥隨之則不敢云克濟也已云云


  右自邸報抄出内有脱文誤字俟獲原本校正


  萬厯二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抄欽天監監正張應候
等謹題為申明厯元乞賜宸斷以杜妄議事臣等仰荷
[006-45b]
聖恩職司臺監凡星象厯數選擇堪輿數事莫不夙夜
匪懈兢兢業業毫無敢忽此臣等上報國恩而下盡臣
子之職分也臣等于萬厯二十四年十二月内偶接得
河南僉事邢雲路揭帖開稱大綂厯筭差訛悉宜改正
臣等不勝駭異查得昔帝堯乃命羲和欽若昊天厯象
日月星辰敬授人時迄于周秦漢晉唐宋以來不啻數
十家更改損益以至于元而有郭守敬出焉是以上考
往古下驗將來斟酌損益以成一代之厯其嵗差嵗實
[006-46a]
諸應氣䇿立法之密槩無出右者矣及至我太祖髙皇
帝綂率華夷乃命監正元綂等分步推測考往驗來皆
依守敬之法節氣交食分秒時刻毫無増損始更名曰
大統厯而又取之西夷設監立官推步囘囘厯數較對
大綂務求脗合以成一代之大典是遵祖宗之定制也
今僉事邢雲路陳言厯數之差前後相懸一日又不知
是遵何家之法而輕信何人妄議者也且國朝立法律
例備載有人私習天文厯數者罪之私傳妄議者罪同
[006-46b]
況元郭守敬王恂等職司太史尚且奉其勅方敢更正
諸厯我國朝監正元綂雖奉成命自知才不及守敬法
不能易改是以遵奉明旨將授時厯改為大統歴名雖易而法
術同雖經三百年來乞今雍熙太平相洽已久天道脗合交食
凖驗年愈逺而數愈真其後有樂頀華湘等勉强欲求
斟酌改易竝未奉行考之今時賢才無守敬學業無元
綂雖有毫末之聰未敢擅議于一時也當國初時茍可
更之分秒錯綜一徧改易始成一代之名豈不可乎是
[006-47a]
知其必不可改也今我皇上聖神英武法令嚴明若聴
雲路之疏變易成法反復天道是知其不易為也今邢
雲路之請尚未奉行而都邸中外官民謠誦曰大綂歴
數差錯朔日相越一日惑世誣民變亂成法是誰之過
歟且臣等本監造厯一載年前頒朔天下共知奈何邢
雲路復生異議今使中外臣民洶洶不安紛紛議起邢
雲路是誠何心矣伏望皇上大奮宸斷禮部酌議如果
臣等厯數有差愿選海内髙明之士有能精於厯數者
[006-47b]
公同考較如果臣等厯年交食脗合天道時節分秒不
移或遵祖制業依古法仍勅下中外臣民勿生妄議行
令厰衞五城衙門嚴加禁約如有妄議謠傳厯數差訛
者許緝挐究問如律庶止訛言厯數之非庶止中外臣
民之議則天下幸甚臣等幸甚矣奉聖旨禮部知道欽


  禮部尚書臣范等謹題為議正厯元以成大典事祠
祭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禮科抄出河南等處提刑按
[006-48a]
察司分巡河北道僉事邢雲路奏前事奉聖旨禮部看
了來説欽此又該欽天監監正張應候等題為申明厯
元乞賜宸斷以杜妄議事奉聖旨禮部知道欽此欽遵
通抄到部送司案呈到部為照治厯明時國家首務序
正五辰綱紀萬事所係誠為鉅重毫忽豈容少差顧其
差與不差惟驗之日月星辰而已先在萬歴二十三年
鄭世子載堉疏進厯書内稱舊法少差已經本部奉旨
覆議以其書下欽天監推筭測驗尚無實證未敢遽信
[006-48b]
為然近據萬厯二十四年閏八月朔日食時刻分秒與
欽天監所奏委覺參差臣等方議題請博訪精通歴數
之士亟為測驗脩正之圖今適河南按察司僉事邢雲
路疏請改正厯元諸法良為有見乃欽天監監正張應
候又此奏辯惟欲固守舊法夫使舊法無差誠宜世守
而今既覺少差矣失今不脩將嵗愈久而差愈逺其何
以齊七政而釐百工哉相應俯從邢雲路所請即行考
求磨筭漸次脩改為是但厯數本極𤣥微脩改非可易
[006-49a]
議盖更歴之初上考往古數千年布筭雖有一定之法
而成厯之後下行將來數百年不無分秒之差前此不
覺非其術之疎也以分秒布之百餘年間其微不可紀
盖亦無從測識之耳必積至數百年差至數分而始微
見其端今欲驗之亦必測候數年而始微得其槩即今
該監人員不過因襲故常推衍成法而已若欲斟酌損
益緣舊為新必得精諳厯理者為之總綂其事選集星
家多方測候積筭累嵗較析毫芒然後可為凖信裁定
[006-49b]
規制今據邢雲路奏議詳悉硏窮星厯之家考正舊法
之差似得肯綮盖一時五官疇人未有能及之者相應
專任責成合無咨行吏部即以僉事邢雲路行取入京
添註五品京銜提督欽天監事該監人員皆聴約束本
部仍博訪通曉歴法之士悉送本官委用務親自督率
各官測候二至太陽晷刻逐月中星躔度及驗日月交
食起復時刻分秒方位諸數隨得隨錄逐一開呈御覽
積之數年酌定嵗差脩正舊法則萬世之章程不易而
[006-50a]
一代之寳厯惟精其於國家敬天勤民之政亦誠大有禆
補矣其見行二十六年厯日該監仍照舊法推筭不與
相妨及查律例所禁乃指民間妄以管窺而測妖祥偽
造厯書而紊氣朔者言若天官書天文志厯書厯志載
在厯代國史語云通天地人謂之儒學士大夫所宜通
曉第患不能精耳非槩以例禁之也據大明㑹典明開
天文地理藝術之人禮部務要備知以憑取用仍行天
下訪取考驗收用在𢎞治十年令訪取世業原籍子孫
[006-50b]
併山林隠逸之士及致仕退閑等項官吏生儒軍民人
等有能精通天文者試中取用在嘉靖元年工科給事
中呉巖題請考選精術以備國用本部覆奉欽依保舉
精通天文厯法者不拘致仕官員監生生員山林隠逸
之士何嘗禁人習學歴法乎如欲執私習之條而絶星
歴之學誤矣該監各官局守成筭既不能測驗以窮其
變又不能虚心博訪考訂以復其常今既有其人務在
同心共事協力推驗不得妬功忌能自相矛盾悉聴本
[006-51a]
部叅究恭候命下容臣等遵奉施行緣係議正厯元以成
大典等及節奉欽依禮部看了來説禮部知道事理未
敢擅便謹題請旨留中


  總跋附録四疏


  宋人所撰夢溪筆談有云熙寧中予領太史令衛
朴造厯氣朔巳正但五星未有候簿可驗前世修
厯多只増損舊厯而已未曾實考天度其法須測
驗每夜昏曉夜半月及五星所在度秒置簿録之
[006-51b]
滿五年其間剔去雲隂及晝見日數外可得三年
實行然後以筭術綴之古所謂綴術者此也是時
司天厯官皆承世族𨽻名食禄本無知厯者惡朴
之術過已羣沮之屢起大獄雖終不能揺朴而候
簿至今不成奉元厯五星歩術但増損舊厯正其
甚謬處十得五六而已朴之厯術古今未有為羣
厯人所沮不能盡其藝惜哉余讀至此喟然歎曰
古人有云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觀臺官之叅
[006-52a]
語則吾輩議厯者其罪不容誅矣惡之欲其死非
大獄而何茍非部科卓見確論以維持之不亦殆
乎雖然抱忠之臣猶懷卞和三獻之志終不能已
盖雖有時而屈或亦有時而伸道之不行也退其
志可乎故録四疏全文示世之議厯者而感發懲
創皆在其中矣



[006-52b]









  聖夀萬年厯附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