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23 政和五禮新儀-宋-鄭居中 (master)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
  提要
    臣/等謹案政和五禮新儀二百二十卷宋徽
    宗時議禮局官知樞密院鄭居中等撰前有
    徽宗御製序題政和新元三月一日葢政和
    改元之年錢曽讀書敏求記悞以新元為心
    元遂以為不知何解謬也次列局官隨時酌
[000-1b]
    議科條及逐事御筆指揮商搉損益如凡例
    然次列御製冠禮葢當時頒此十卷為格式
    故以冠諸篇首次為目録六卷次為序例二
    十四卷禮之綱也次為吉禮一百一十一卷
    次為賔禮二十一卷次為軍禮八卷次為嘉
    禮四十二卷升婚儀于冠儀前徽宗所定也
    次為凶禮十四卷惟官民之制特詳焉是書
    頗為朱子所不取自中興禮書既出遂格不
[000-2a]
    行故流傳絶少今本第七十四卷第八十八
    卷至九十卷第一百八卷至一百十二卷第
    一百二十八卷至一百三十七卷第二百卷
    皆已佚第七十五卷九十一卷九十二卷亦
    佚其半然北宋一代典章如開寶禮太常因
    革禮禮閣新儀今俱不傳惟是書僅存亦攷
    掌故所必資也乾隆四十四年三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000-2b]
           總 校 官臣/陸 費 墀
[000-3a]
政和五禮新儀原序
禮縁人情而為之節文先王稽其典常制其等差辨其
儀物秩其名位所以正人倫定尊卑别貴賤也故有君
道焉有父道焉有子道焉夫唱而婦隨兄友而弟恭莫
不有叙人倫正也上不可以逼下下不得以僣上大不
可以凌小小不可以加大無得而踰尊卑定也朝廷邦
國鄉黨遂序有典有則有倫有節有條而不紊貴賤别
也天下有萬不同之情先王同之于一堂之上薄海内
[000-3b]
外雖愚夫愚婦莫敢以私智側言改度易制者以分定
故也夫人倫正尊卑定貴賤别則分守明分守明則人
志一人志一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下不好亂上無僣
差而天下不治者亦未之有也先王以是成教化移風
俗其和至于廣樂其大至于與天地同節深所慕之朕
獲承至尊洪惟祖考燕翼之謀垂休錫美功成治定歴
考前世承平之久莫如今日然承五季禮廢樂壊大亂
之後先王之澤竭士弊于俗學人溺于末習忘君臣之
[000-4a]
分廢父子之親失夫婦之道絶兄弟之好至以衆暴寡
以智欺愚以勇威怯以强陵弱庶人服侯服墻壁被文
繡公卿與皁𨽻同制倡優下賤得為后飾昏冠䘮祭宫
室器用家殊俗異人自為制無復綱紀幾年於兹未之
能革昔在神考憲道立政若稽往古作新斯人以追三
代之隆謂安上治民别嫌明微釋回増美莫善于禮親
降䇿問下詢承學造庭之士將因今之材而起之也命
官討論郊祀之儀服章之飾是正訛舛大勲未集仰惟
[000-4b]
先志明發不寐繼而承之罔敢忽怠乃詔有司張官設
局講求比次以書來上朕乙夜省閲考騐先王制禮之
文親加筆削復命有司循古之意而勿泥于古適今之
宜而勿牽于今乃作吉禮以祀以祭以享乃作凶禮以
哀以弔以禬以恤乃作賔禮以朝以㑹以覲以問乃作
軍禮以用衆恤衆簡衆任衆合衆乃作嘉禮以親宗族
親男女親賔客親異國籩豆尊罍冕弁旂常車輿圭璧
羔鴈幣筐有不可施於今則用之有時示不廢古有不
[000-5a]
可用于時則唯法其義示不違今又為之多寡之數髙
下之等長短之度疏數之限將自躬而逹之天下自朝
廷而達于庶民使士安于分無見利忘義之心人知所
守無犯令陵政之悖四方以無拂而天下如一家争訟
之端庻幾永息廉耻之道庶幾乎興而刑其措歟𫝊曰
商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商禮所損益可知
也其或繼周百世可知也今天下去周千有餘嵗道之
不明未有疏于此時也世染汚俗冐上無等未有甚于
[000-5b]
此時也朕因今之俗倣古之政以道損益而用之推而
行之由乎百世之後奮乎百世之上等百世之王若合
符契其歸一揆所謂百世而繼周者也雖其法其制未
頒天下朕將禮刑並用俟之以慶賞刑威遹觀厥成焉
萬機之暇書其意記其制作之因以兼明天下後世政
和新元三月一日序
[000-6a]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首
  尚書省牒議禮局
知樞宻院事鄭居中等劄子奏竊以禮有五經而威儀至于
三千事為節文物有防範本數末度刑名比詳遭秦變古書
缺簡脱逺則開元所紀多襲隋餘近則開寶之𫝊間存唐舊
在昔神考躋時極治新美憲章是正郊廟緝熈先猷實在今
日恭惟陛下德偹明聖觀時㑹通考古驗今㳂情稱事斷自
[000-6b]
聖學付之有司因革綱要既為禮書纎悉科條又載儀注勒
成一代之典跨越三王之隆臣等偹員㕘訂徒更嵗月悉禀
訓指靡所建明謹編成政和五禮新儀并序例總二百二十
卷目錄六卷共二百二十六册辨疑正誤推本六經朝著官
稱一遵近制上之御府仰塵乙覽恭候宸筆裁定其當以治
神人以辨上下從事新書其自今始若夫蒐補闕遺講明稀
闊告成功而示徳意則臣等顧雖匪材猶當時順聖志而成
之取進止牒奉勅宜頒降牒至准勅故牒政和三年四月二
[000-7a]
十九日牒通議大夫守右丞薛大中大夫守左丞候少傅太
宰太師魯國公蔡政和三年四月日進呈宣教郎議禮局檢
討官臣郭熈朝奉郎充權樞宻院編修官充議禮局檢討官
臣丁彬朝散郎秘書省校書郎充議禮局檢討官編修六典
檢閲文字臣王侯奉議郎秘書省校書郎充議禮局檢討官
編修六典檢閲文字臣莫儔朝奉郎八行在尚書吏部貟外
郎充議禮局檢討官臣李邦彥奉議郎守符寳郎充議禮局
檢討官編修國朝㑹要所檢閲文字賜緋魚袋臣葉著朝散
[000-7b]
郎試秘書少監國史編修官充議禮局檢討編修六典臣
蘇恒朝議大夫試尚書兵部侍郎同修國史充議禮局詳
議官河南縣開國公食邑五百户臣宇文粹中朝散大夫
試尚書禮部侍郎同修國史充議禮局詳議官陳留縣開
國公食邑三百户臣張漴朝議大夫試尚書吏部侍郎
兼詳定司勅令所充議禮局詳議官東明縣開國公食
邑五百户臣劉煥翰林學士承㫖大中大夫知制誥兼
侍讀監修國史充議禮局詳議官虢畧縣開國伯食邑
[000-8a]
九百户臣强淵明中奉大夫試刑部尚書兼侍講充議
禮局詳議官河南縣開國子食邑六百户臣慕容彦逢
通議大夫試刑部尚書兼侍講充議禮局詳定官南陽
縣開國伯食邑九百户臣白時中特進知樞密院事滎
陽郡開國公食邑四千七百户實封八百户臣鄭居中
  御筆指揮
崇寧二年九月十六日奉手詔王者政治之端咸以禮
樂為急蓋制五禮則示民以節諧六樂則道民以和夫
[000-8b]
隆禮作樂實内治外修之先務損益述作其敢後乎冝
令講議司官詳求歴代禮樂沿革酌今之宜修為典訓
以貽永世非徒考辭受登降之儀金石陶匏之音而已
也在博究情文漸熙和睦致安上治民至德著移風易
俗美化成迺稱朕咨諏之意焉耳
大觀元年正月一日奉御筆手詔禮以辨上下定名分
貴不以逼賤不敢廢自三代以迄于今宫室之度噐服
之用冠婚之義祭享之節卑得以踰尊小得以陵大國
[000-9a]
異家殊無復防範在昔神考親策多士命官討論父作
子述朕敢忽哉夫治定制禮百年而興於兹其時可以
義起宜令三省依舊置司差官講求聞奏朕將觀覽因
今之材而起之以追法先王而承先志故兹詔示相宜
知悉
本局劄子臣等伏以功成作樂治定制禮國家承祖宗
積累之基陛下以盛德大業緝熈太平視六服承德之
世可謂並隆矣迺者既成雅樂於是又置官設局詔修
[000-9b]
五禮臣等竊聞孔子商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周因于
商禮所損益可知然則禮不可以不因亦不可以無損
益因之所以稽古損益所以趨時不可一也今去唐虞
三代為甚逺其所制作恐當上法先王之意下隨當世
之宜稽古而不迂隨時而不陋取舍合聖心斷而行之
庶幾有以追治古之彌文善天下之習俗以成陛下聖
治之美意一代之盛典取進止大觀元年二月初五日
奉御筆依奏
[000-10a]
本局劄子臣等竊以國家祈報社稷崇奉先聖上自京
師下逮郡邑以春秋上下社日行事然大社太學獻官
祝禮皆以法服至于郡邑則用常服豈非因習日久而
未知所以建明歟仰惟陛下若稽前王紹述先志百度
修明禮樂偹舉太平之功千載一時今大晟新樂推行
京輔節鎮而祭服未能如古臣等竊惑之欲望聖明揆
自獨斷命有司降祭服于州郡俾凡祭祀獻官祝禮各
服其服以盡事神之儀以補禮文之缺以竦動士民之
[000-10b]
觀聽天下幸甚取進止
貼黄稱臣等伏觀雅樂頒四輔并節鎮今來祭服欲乞
先頒於雅樂去處其餘州郡候頒樂日逐旋施行如允
所奏即乞降付本局討論典禮具合頒名件取禀聖裁
大觀元年七月十六日奉御書可依所奏以衣服制度
頒之使州郡自製則聽其改造庶簡而易成
大觀元年七月二十六日承御筆承平百五十年功成
治定禮可以興而彌年討論尚或未就稽古之制適今
[000-11a]
之宜而不失先王之意斯可矣防民範俗在于五禮可
先次檢討來上朕將裁成損益親製法令施行之天下
以成一代之典
大觀元年八月二十一日内降封送下朝奉郎差權提
舉江南東路常平等事何誼直劄子臣聞上下辨然後
民志定制度立然後民德一先王盛時車輿宫室以為
居衣冠弁冕以為服冠婚喪祭以為禮凡繫于守分者
一不假人禁督犯令其嚴故其服習成俗無冒上亡等
[000-11b]
之僣無窮欲敗度之戾此三代之治煥乎百世之上也
仰惟國家累聖儲休百度興起陛下繼志揚功去邪用
正太平之嘉祥天地之景貺雜沓薦至功成治定制作
禮樂巍乎三代之隆矣臣竊見豪右兼并之家雕楹刻
桷異服奇噐極珠璣紈綺之飾備聲樂妙妾之奉傷生
以送死破產以嫁子専利自厚莫知藝極臣願申明禁
令事為規制待以期月行之必信蓋防範禮樂以輔太
平之功者有在於是也取進止御筆可詳所奏定五禮
[000-12a]
之制條上
大觀二年五月十日尚書省劄子宣德郎起居舍人充
議禮局檢討官俞㮚劄子臣聞時異事殊古今不同然
制度不可不循古者祭服是也且𤣥以象道纁以象事
故凡冕皆𤣥衣纁裳今太常寺祭服則衣色青矣前三
幅以象陽後四幅以象隂故裳制不相連屬今之裳則
為六幅而不殊矣冕𤣥表而朱裏今乃青羅為覆以金
銀飾之佩用綬以貫玉今既有玉佩矣又有錦綬以銀
[000-12b]
銅二鐶飾之以至宗彛宗廟之彛也乃為虎蜼之狀而
不作虎彛蜼彛粉米散利以養人也乃分為二章而以
五色圎花為藉其餘不合古者甚多蓋後世諸儒論議
失真故㳂襲至今未之改作恭惟陛下天縱聰明灼見
妙理建官設屬俾討論禮制而臣愚以謂禮莫重于祭
祭者所以追養繼孝也周制適士以上祭於廟庶士以
下祭於寢凡營居室必先建宗廟凡造養噐必先偹祭
器庻饈不踰於牲牷燕衣不踰于祭服自公侯達于比
[000-13a]
閭所以致孝於其先者如此故民風以厚國勢以寧有
唐推原周制崇尚私廟侍中王珪通貴已久而烝嘗猶
設于寢太宗為立廟以媿其心及開元制禮自品官薦
享乃至拜掃皆有常儀五代擾攘文物隕缺臣庶薦享
家自為俗革而化之實在聖時所有臣庶祭禮臣等欲
乞參酌古今討論條上斷自聖學施行取進止
大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奉御筆禮以祭為重先王制
禮自士以上皆有廟享其祖考以盡奉先報本之義今
[000-13b]
稽古制法明倫厚俗廟制亦當如古然其世數之節薦
享之儀疏數之數與遷徙之不常貧富之有異使不逼
不僣皆得其宜然後為稱可依所奏條畫來上
本局劄子臣等伏聞先王之制昏禮所以成男女之别
明夫婦之義也昏禮行而後父子親君臣正故昏者禮
之本而人倫之所先也是以先王重之秦漢以還典章
廢缺其間建議者多矣迂或泥古陋或狥俗不足以究三
代述作之隆惟禮之情文可以義起推原先王之意與
[000-14a]
時宜之屬在今日臣等恭禀聖訓博考載籍本之周禮
参以歴代㳂革撰到皇子娶婦儀注二冊看詳二冊公
主下嫁儀注二冊看詳三冊品官婚禮儀注二冊看詳
三冊庶人儀注三冊看詳二冊凡在昔之可用于今者
因之後世不失先王之意者亦有取焉至於損益裁成
伏乞斷自聖學以幸天下取進止
大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奉御筆禮因時而制故三代
之王皆不相襲非禮不同時異故也去古既逺其宫車
[000-14b]
衣服之制祭祀昏聘幣帛之用循㳂千載名殊制異或
古有今無或古無今有不可考合希奇膠古不惟駭聽
亦無補于事閲所上昏禮有用鮮用尊用篚用帨用笲
至於布席設几北牖阼階之數以古之器用責今日之
士庶行之于千載之後非適變從宜之義可並改正昏
禮以親萬民禮之嘉也可依冠禮以降指揮議定
大觀二年本局進冠禮十二月十七日奉御筆下項因
嘉禮以親萬民以昏冠之禮親成男女自本而觀昏以
[000-15a]
親之冠以成之先昏而後冠也考于儀禮以嘉為五禮
之首以冠居昏禮之上殆失周王制禮後先之次則知
儀禮乃諸儒之論非先王之典後世因之源流並革本數
末度亂倫失序不足取法今有司以禮來上先冠後昏
習非成誤失禮之意其昏者人道之始冠者人道之成
親之而後成之事之序也可依周制改正餘依所奏
禮縁人情以義而起因時之宜御今之有故商因于夏所
損益可知周因于商所損益可知而不相襲也善法古
[000-15b]
者不法其法法其所以為法之意而已去古綿邈禮之
遺文掃蕩殆盡雖間見于書傳類多諸儒之臆説非古
人之大全無所稽考而士或是古非今捨近求逺膠繁
文末節而忘經緯之大體歴千百世莫能興作可勝嘅
嘆今接千歲之統乘久安之運當百年可興之時修前
世已墜之典亦難矣然稽古而不泥於古驗今而不失
於義因今之材而起之雖情文度數與古有異要其辨
上下分貴賤定尊卑别嫌明微移風易俗質諸先王而
[000-16a]
不謬貽之後世而可法則庻㡬焉先王有吉凶賓軍嘉
五禮有司講議首以冠禮来上編序靡次恭訂弗審
機事之暇歴觀載籍逺稽成周以迄隋唐指授類例倫
次有秩易于披省然周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易與
鬼神合其吉凶則吉者天之所命也以嘉禮親萬民易
曰嘉㑹足以合禮則嘉者人道之美也祭祀祼獻謂之
吉昏冠燕饗謂之嘉其名殊其事異自漢以來失先王
之禮意以冠為吉禮之首有司承誤循㳂豈可以追迹
[000-16b]
先王垂訓萬世可依逐項批降禮以序人倫為尊卑先
後之等以辨上下故知禮之序然後可以制禮禮壞久
矣失先後之序無復統紀考于周書其制具在以禋祀
祀天帝以實柴祀日星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
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以貍沈祭山林川澤以疈辜祭四
方百物以肆獻祼享先王與禴祠烝嘗為吉禮之事而
冠不在焉蓋先天而後人為禮之序不可踰也今以義
起于千載廢缺之後不追述先王制作之原以冠為吉禮
[000-17a]
之首失先王之意逺矣可並改正依周吉禮之制
冠禮冊内奉御筆下項考儀禮祝詞曰令月吉日始加
元服嘉爾幼志順爾成徳夀考維祺介爾景福至三加
祝詞曰以歳之正以月之令咸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
厥徳黄耉無疆受天之慶今則一代之典以詔後世不
當循用舊文
古有八酒醴居其一又酌酒於樽罍後世酒無八色而
一器注之令儀言醴言酌者是
[000-17b]
古者盥必以罍為位必以席非罍不盥非席不坐此常
用之器常行之禮後世易之洗不以罍坐不以席安便
于古逺矣今猶置洗設席非適今之宜
今天下民雖曰上戸皆僑居寄處至或假賃舍宇或有㕔
而無房或有房而無東西階今著儀具令使之必行其
位于㕔事待於房中陳于西階不可㮣於天下亦膠古
之過可行改正
世異事殊衣冠器用其制不同弁笄組紌篚篋簟筵皆
[000-18a]
古人之常用其制度非今人之所見品官之家豈能遵行可
改用今人器用闕/
 制禮具令將行天下簡而易行則不為闕/    服
遇朝㑹尚假給于官二梁冠豈天下品官之家所能辦具
古冠於廟嘉事之不忘本也今既不即廟而告于廟亦
古重冠之意古者寢不踰廟廟寢之儀同不即廟則必
即于寢廟尊祖寢親親也龍圖閣祖宗藏書之所非廟非
寢於古無稽於義不可宜移就寢
[000-18b]
賓對主而言今天子自為主而臣為賓方其為賓則勿
臣其酧幣饗食降階再拜是敵禮若施於今日豈所謂
訓時有不同禮則異制可改命有司行禮
古者禮有賓主示不敢専亦君不敵於臣也至於義所
當専者則必自為之主故于昏則命主於冠則自為之
昏冠之禮異也冠者所以成之也父成其子兄成其弟
父子兄弟相成之道告之冠者父兄自為主後之議禮
者憚送迎酧酢之勞使同姓者為之非先王父兄相成
[000-19a]
之意今若稽先王以制一代之典而失其意豈足以訓
萬世禮自漢以迄隋唐其所存法稽諸先王而不合考
于義理而不當不足取法若開元之制以宗正卿為主
不可施行禮當追述三代之意適今之宜開元禮不足為法
大觀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内降御製冠禮沿革十一卷
奉御筆其餘五禮可並依此編次各有類例易于披閲
大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承尚書省劄子朝議大夫試
兵部尚書兼侍郎充議禮局詳議官薛昻劄子奏臣竊
[000-19b]
見有司所用禮器如尊爵簠簋之類與大夫家所藏古
器不同蓋古器多出於墟墓之間無慮千數百年其規
制必有所受非偽為也𫝊曰禮失則求諸野今朝廷欲
訂正禮文則茍可以備稽考者宜博訪而取資焉臣愚欲
乞下州縣委守令訪問士大夫或民間有收藏古禮器者
遣人往詣所藏之家圖其形製㸃檢無差誤申送尚書省
議禮局其采繪物料並從官給不得令人供借及有騷擾
如違並以違制論取進止十一月十五日奉聖㫖依所奏
[000-20a]
大觀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内降下西京左藏庫副使新
就差知登州軍事賈君文劄子臣伏觀陛下即位以來
禮樂政刑典章文物天下煥然一新至于軍容行陣之
間偏裨擬主帥之服飾卒長混將佐之旗幟非所以辨
等列嚴名分也臣愚欲乞申詔講明制度使尊卑貴賤
各有品秩立為一代之典無使司常所頒専美于成周
天下幸甚取進止奉御筆可以於軍禮中參議修入
大觀二年四月初五日内降下朝奉大夫行開封府刑
[000-20b]
曹參軍陳仲明劄子臣竊惟神宗皇帝稽古立政垂
裕後昆陛下繼志述事増光前烈文物憲章於兹大偹
頌聞洋溢和樂以興視成周全盛之時宜出其右然禮
禁之設人或未講明訓迪正在今日蓋以承平既久財
豐物阜民庶之家織文組繡被于牆屋泥金理玉施於
器用流競成俗恬不為怪臣願深詔禮官申飭禁約事
為之制典為之防嚴分守而辨等差以崇起敦厚之俗
則制禮作樂明昭帝王之功於是焉至管見妄議惟陛
[000-21a]
下裁幸取進止奉御筆禮以别尊卑明分守則器用之
制設飾之文多寡之數等殺之節宜各隨其品秩分其
貴賤以立制度速裁定以聞
本局劄子臣等聞國之事莫大于祀禮之經莫重于祭
所以嚴神祗之奉隆本始之報聖王之以此為先其器
服之用牲幣之等䟽數之節多寡之數則載于周官者
為詳自秦漢以還禮文殘缺謏聞俗學因陋就寡雖天
地大祀所當明察而合祭之失千載莫革則其餘葢可
[000-21b]
知矣道興世盛理若有待恭惟皇帝陛下天錫明聖丕
承先志爰詔有司討論舊典親御翰墨著為闕/
                 總集該盡
承學之臣獲遵謨訓實千載難逢之㑹臣等今恭依所
頒冠禮格日博極典籍先次編成大觀新編禮書吉禮
二百二十一卷并目錄五卷二百三十六冊祭服制度
一十六卷共一十六冊祭服圗一冊其據經稽古酌今
之宜以正沿襲之誤又别為看詳一十三卷目錄一卷
[000-22a]
共一十三冊祭服看詳二冊謹隨劄子上進損益財成
伏乞斷自聖學仍乞降付本局修定儀注取進止大觀
四年一月初九日奉御筆閲所上禮書并祭服制度頗
見詳盡内錄祫祭禮自昔所論不一編次討論尤為允
當除依今來指揮改正外餘依所奏修定
御筆改正下項議先奏六樂後奏黄鍾命用禮神祀神
之禮先王祀天各以象類求之方其求幽則體其道而
象其色璧以圜犢以蒼日以冬至以其幽而逺故備樂
[000-22b]
而求之自黄鐘陽生之律至雲門之舞六變而後天神
始降可得而禮其求於顯則體其用而象其色不以璧
之圜闕/ 故分樂而序之奏黄鐘合大呂舞雲門而已
天一也自其本而求之則曰天自其用而求之則曰帝
其禮其義其所其事各異也禮天者不可以求帝求帝
者不可以祀天天者昊天也帝者感生帝也詩曰皇天
上帝既曰天又曰帝體用不同故也今先禮後祀先六
變後黄鐘先飾以蒼後薦以赤考周官之書有分而序
[000-23a]
之之言無合而禮之之説有蒼璧四圭之異無先璧後
圭之制有蒼犢騂牲之殊無先蒼後赤之禮夫牲本赤
而飾以蒼欲以降神格天天其可欺乎蓋自周以迄于
今千數百歲未之有改今無所稽據合其禮于圜丘冬
祀之日違經背義不可施行
議設壺尊於壇下禮之所施各有其宜禮運所稱後聖
有作為臺榭宫室以炮以燔以烹以炙𤣥酒在室醴醆
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陳其犧牲列其琴瑟以降上
[000-23b]
神與其先祖考其言曰室曰户曰堂曰下蓋在寢在廟
之制非丘壇之禮考周書酒正掌酒之政令有酌數有
器量亦無在上在下之文于古所稽可不湏改
議乞立春後上辛日祈榖先王祀鬼神各隨其事各協
其時各異其禮萬物萌于春新于辛正月春之始和也
上日新之初應也故祈榖以正月之上辛不可易也若
立春前遇辛不祈于立春後别于辛日是為次辛非上
辛也歲在庚寅上辛在丑立春在申次辛在亥遇丑不
[000-24a]
祈而祈于亥日則辛之氣已過不逆其氣而求之非禮
也不可施行
議蜡祭増日月于南北壇罷去二十八舍星次重復先
王制禮以求鬼神或于其所出之方或本其所立之地
盖日陽月隂方求神而覲之則禮日于南禮月于北日
出東月出西方求神而祀之則祀日于東壇祀月于西壇
各有所主也先王之於日月或賔其出或致其至或餞
其入或禮之或祀之其義不同祭蜡兼日月既祀于東
[000-24b]
西矣而又禮之于南北天無二日豈不凟乎且覲禮所
載覲而禮之非祀禮也今去星次重複而増日月之祠
重複甚矣不可施行
議乞執政以上祭四廟餘通祭三廟禮有等差以别貴
賤故廟祭之數天子七世諸侯五世大夫三世適士二
世不易之道也今以執政官方古諸侯而止祭四世古
無祭四世之文又侍從官以至士庶通祭三世無等差
多寡之别豈禮意乎古者天子七世今太廟已増為九
[000-25a]
室則執政視古諸侯以事五世不為過矣先王制禮以
齊萬有不同之情賤者不得替貴者不得踰故事二世
者雖有孝思追逺之心無得而越事五世者正當跂以
及焉今恐奪人之思而使通祭三世狥流俗之情非先
王制禮等差之義可文臣執政官武臣節度使以上祭
五世文武升朝官祭三世餘祭二世
議乞立廟者居處隘狹聴於私第之側又無則隨宜創
置禮以制情使貴賤大小各當其分則禮又有制制必
[000-25b]
有數故不敢踰不敢紊也古者廟在大門之内中門之
左内示親左示仁也今臣僚寓居僦舎無有定止禮令
一下人不立廟當麗於法矣可應有私第者立廟於門
内之左如狹隘聴於私第之側力所不及仍許隨宜
議及品官廟視宅堂之制寢勿踰於廟間數以世數為
限庶幾易行陽數奇陰數耦天下屋室之制昏以陽為
數今立廟制寢視其所祭之數則祭四世者寢四間陰
數也古者寢不踰廟禮之廢失久矣士庶堂寢有踰度
[000-26a]
僣禮有五楹七楹九楹者若一切使就五世三世之數
則當徹毁居宇以應禮制人闕/ 豈得為易行可今
後立廟其間數視所祭世數寢間數不得踰廟事二世
者寢用三間者聴
本局劄子臣等謹按古者祫祭朝踐之時設始祖之坐
户西南面昭在東穆在西相向而坐薦籩豆脯醢主則
北面而事之若此者堂上之位也設饌之後設席於室
在户内西方東面為始祖之位次北方南面布昭席次
[000-26b]
南方北面布穆席其餘昭穆各依次而坐若此者室中
之位也設始祖南面之位而朝踐焉在禮謂之堂事設
始祖東面之位而饋食焉在禮謂之室事考漢舊儀宗
廟三年大祫祭子孫諸帝以昭穆坐於髙廟隳廟神主皆
合食設左右坐髙祖南面則自漢以前堂上之位未嘗
廢也元始以後初去此禮専設室中東面之位晉宋隋
唐所謂始祖位不過論室中之位耳且少牢饋食大夫
禮也特牲饋食士禮也以儀禮考之大夫士祭無薦腥
[000-27a]
朝踐之事故惟饋食于室至於天子祭宗廟則堂事室
事皆舉堂上位廢而天子北面事祖之禮缺矣伏請每
行大祫堂上設南面之位室中設東面之位始祖南面
則昭穆東西相向始祖東面則昭穆南北相向以應古
義取進止大觀四年三月六日奉御筆堂室各異而朝
踐設饌禮亦不同廢其一而止舉室中之禮歴代沿習
之誤也可依所奏
本局劄子臣等聞古之祭祀必七日戒三日齋戒者防
[000-27b]
其非僻以無為也齋者一其思慮以無思也無為無思
以致一則能神明其德然後可以交于神明所以齋則
見其所為齋者有能一日盡其誠於此則可以承祭祀
矣必期以十日者何也人之精神易動而難靜非俟之
以久則夜氣之所息不足勝旦晝之所為今夫自甲至
癸日一周也五行剛柔氣一成也周官太宰祀五帝則
前期書帥執事而卜日遂戒謂散齋七日致齋三日也
秦變古法改用三日漢則天地七日宗廟五日魏晉因
[000-28a]
之唐則大祀七日雖多寡不同皆非先王之制臣等欲
乞明詔有司郊廟大祭祀皆前期而誓戒散齋七日以
定之致齋三日以齊之以應典禮取進止大觀四年三
月九日奉御筆祭祀雖有不同而其齋明致一以交神
明者不可異也宜依所奏
本局劄子臣等伏觀陛下度律均鍾更造雅樂頒之天
下為萬世法至於禮器尚仍舊制未聞有所改作禮樂
有國之大本而其末起於度數度數得則權量正法
[000-28b]
度一而民不疑今禮樂異制不相取法非所以一民之
道臣等欲乞明詔有司取新定律樂之度審校禮器有
不合者悉行改正以副制作之意取進止大觀四年一
月初九日奉御筆律度量衡先王之制不相襲而歴代
亦不同人以身為度起律作樂則於禮制宜依所奏
本局劄子臣等謹按周官五禮以吉凶賓軍嘉為序自
唐正觀中所列叙次與周官不同開元因而不改至本
朝開寶通禮亦遵用之今來議禮局除已進古禮於其
[000-29a]
見討論禮書次序伏乞斷自聖裁取進止大觀四年二
月十五日奉御筆先王制禮有不可易有不可循者各
以其宜而已故禮以義起不必同也吉凶相生古人以
為必然之理故先吉後凶然以情考之凶事當後於諸
禮可依開寶之序
大觀四年二月十八日内降下宣德郎新差權發遣提
舉淮南東路學事于權劄子臣聞詩曰古長民者衣服
不貳從容有常以齊其民則民德歸一臣謂作此詩者
[000-29b]
其知道乎黄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衣裳所以
示上下之分明尊卑之等辨隆殺之節聖人寓道德之
意順性命之理於其間深知其意者禮實由已聖主盡
知焉陛下設官置局討論禮制親灑宸翰屢煩訓詞所
以齊民德者可謂至矣臣愚以為衣服之制尤不可緩
今閭閻之卑倡優之賤男子服帶犀玉婦人塗飾金珠
尚多僣侈未合古制臣恐禮官所議止正大典未遑及
此伏願明詔有司嚴正法度酌古便今以義起禮俾閭
[000-30a]
閻之卑不得與尊者同榮倡優之賤不得與貴者並麗
此法一正名分自明陛下髙拱無為于一堂之上而風
俗移易于萬里之外矣平澆偷以歸忠厚豈曰小補之
哉取進止大觀四年二月十六日正奉大夫知樞密院
事鄭居中於崇政殿進呈奉聖㫖送議禮局留俟
大觀四年三月内降指揮臣僚之家霑被恩典澤及祖
先最為榮遇其追贈官爵雖是寵以虚名縁直下子孫
皆得用蔭及本户差科輸納類便為管户故所贈三代
[000-30b]
愈多所庇之子孫愈衆不特虚名而已今司格三公以
下至僉書樞密院初除及每遇大禮並封贈三代節度
使雖封三代遇大禮方許封贈尚不在初除封贈之例
其次官雖主東宫三師階雖至特進職雖至大觀文
亦止封三代有以知祖宗以來慎惜名器之意又髙祖
之上又有一祖未有稱呼闕/
 
本局劄子臣等看詳家祭之禮子孫所以致孝也其世
[000-31a]
數之逺近必視爵秩之髙下以為之等是以或祭五世
或祭三世或祭二世封贈之制朝廷所以廣恩也其世
數之逺近亦必視爵秩之髙下以為之等是以或贈三
代或贈二代或贈一代蓋朝廷之典以義制恩人子之
心奉先以孝故逺近雖不同乃所為稱也今來家廟所
祭世數儀注已遵依御筆修定其封贈自合依司封定
格施行至于髙祖以上一祖稱呼臣等檢詳爾雅曰父
為考父之考為王父王父之考為曽祖王父曽祖王父
[000-31b]
之考為髙祖王父至髙祖而止按禮記王制諸侯五廟
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則所謂太祖者蓋始封之
祖不必五世又非自下所可通稱祭法諸侯立五廟曰
考曰王考曰皇考曰顯考祖考則祖考亦王制所謂太
祖不必五世者也今髙祖以上一祖欲乞稱五世祖庶
于禮經無誤更乞斷自聖學取進止大觀四年四月初
八日奉御筆依所奏施行
本局劄子臣等契勘議禮局見編修賔軍已下四禮謹
[000-32a]
具下項一賔禮據周禮春官以朝宗覲遇㑹同問視為賓
禮蓋以古者天子之于諸侯有不純臣之義故其來也
以賔禮待之開元及開寶惟以蕃國使朝見為賔禮自
大朝㑹以下並於嘉禮修入一軍禮除依周禮合編外
有大均大役之禮乃均賦貢力政及修築宫邑之事看
詳古者六師出于六卿軍政寓于井田故大均大役列
為軍禮降周以來兵農判而為二其事又非禮官所掌
故開元及開寶軍禮並不編入又有大封之禮自置郡
[000-32b]
縣其禮不存開元開寶雖存冊拜諸王公儀俱于嘉
禮中編入一嘉禮除依周禮合編外有飲食之禮親宗
族兄弟有饗燕之禮親四方之賔客古者飲食燕饗之
禮其事不同行之或在路寢或在祖廟今朝廷所行均
謂之燕禮又有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賀慶之禮親異
姓之國説者謂兄弟同姓之國也異姓婚姻甥舅之國
也今雖有賜胙之禮祀事既畢止及羣臣其儀已具吉
禮昏姻甥舅置第京師非如昔時裂土受封開元及開
[000-33a]
寶定禮並無上件儀注右伏乞斷自聖裁降本局遵依
編修取進止大觀四年四月九日奉御筆指揮下項賔
禮鹿鳴之詩以燕羣臣而其詩曰以燕樂嘉賔之心蓋
方其燕樂則羣臣亦謂之賔非特諸侯也王尊賔卑君
為主而尊臣為賔而卑此賔主尊卑之義辨矣今雖不
封建諸侯賔禮豈可廢缺自罷侯置守守臣亦古諸侯
也其赴闕來朝被召奏事之類則朝覲㑹遇之禮豈可
廢乎唐不知此而移于嘉禮非先王制禮之意可依周
[000-33b]
禮叅詳去取修立 軍禮兵農雖分均而恤之役而任之
固在也大均之禮恤衆恤其事也大役之禮任衆任其
力也恤其事非特地賦地職而已任其力非特築宫邑
而已也今諸侯軍三年一戍無久近之差無勞逸之異無
逺邇之殊均之也營建城邑起保甲興兵夫之類役之
也則均役之禮豈可無之禮春也故軍禮在焉其事則
各隨所𨽻如大蒐禮在春官而蒐田之制在夏官朝宗
在春官而國事比功在秋官則豈害於所掌乎至如大
[000-34a]
封今有五等封爵然無合衆之事在所去取禮縁人情
因情立制古有今無則不必膠古古無今有則自我有
作惟當而已嘉禮飲食以親宗族兄弟今宗室親王皆
有嵗時生餼酒食之賜是也脤膰以親兄弟之國今兄
弟雖不之國祭而受福豈可不與兄弟共之有司自當
叅酌時事考循古意以立禮制
大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尚書省劄子朝奉郎試給事
中蔡薿劄子臣聞虞舜五載一巡狩則必同律度衡量
[000-34b]
成王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然則度量權衡之
致謹者聖人所以行四方之政也恭惟陛下與神為謀
以身為度因帝指之尺以起鍾律之制奏之郊廟八音
克諧而天地和應矣臣尚願頒指尺于天下以同五度
五量五權之法區區之愚於今日初用度之長短量之
多寡權之輕重非將有所増損也特因仍其舊悉使考
恊于新尺之度數而定為永法則自我有作無駭於俗
備一代之典昭示無窮實天下幸甚如䝉聖慈允俞乞
[000-35a]
即詔有司討論施行取進止四月二十五日奉聖㫖依
奏令議禮局討論申尚書省
大觀四年八月六日尚書省劄子中大夫試尚書户部
侍郎鄭僅奏准御史臺牒八月一日文德殿視朝輪當
接對臣聞正分明理則風俗淳敦本抑末則民生厚先
王之時崇車輿衣服之制故奢侈不戢而自禁斥彫巧
浮偽之作故財用不費而自給後世禮浸不講法亦不
明是以下僣上而世不以為奢賤越貴而衆不以為過
[000-35b]
臣庶宅王侯之第倡優服嬪御之飾爭華競麗棄本
而逐末妄費無節靡然成風國家承列聖之德天下熈
洽陛下克以儉勤焦勞圗治法度修而上下之分明近者
又禁民庶用真珠為飾足以見抑豪富弭僣侈之意在
人謂事雖小而關于理者不可失失之則亂所由生至
此得其㫖矣然真珠特一事耳至於金玉錦繡衣服之
飾宅舍車馬器用之度賤不得以踰貴卑不得以侔
尊者臣愚願詔有司檢舉著令而申飭之令所未載者
[000-36a]
裁為等差而頒行之使天下曉然知分而奢逼之風止
則游手末作復事本業財無妄費力不虚出而家給人
足矣臣不勝區區之愚伏候闕/   三日奉聖㫖
送議禮局
大觀四年八月十九日降下朝奉郎樞密院編修官陳
元老劄子臣竊謂祀國之大事必齋戒以奉古之齋者
不飲酒不茹葷防其邪物去其嗜慾然後致一之精通
乎神明記曰齋者精明之至也所以交于神明之道也今
[000-36b]
州縣社稷釋奠風雨雷師歲凡六祀爾祭祀疏則於禮
宜謹然偏郡左邑齋居之日或將迎過位有不廢宴樂
者肅心不存非事神福民之道按諸祠散齋惟不作樂
而宴飲之禁未有明文臣愚欲乞睿㫖立法俾遐逖之
吏知所祗畏庶幾仰副陛下嚴恭昭事之誠意取進止
奉御筆送議禮局
大觀四年八月初三日被受御筆指揮下項士庶每歲
中元節折竹為楼紙作偶人如僧居其側號曰盂蘭
[000-37a]
盆釋子曰薦嚴亡者解脱地獄往生天界以供者聽行
於世俗可矣景靈兩宫祖考靈逰所在不應俯狥流俗
曲信金狄不根而設此物縱復釋教藏典具載此等在
先儒典籍有何據執并是日於帝后神御座上鋪陳麻
株練葉以藉𤓰花不委逐項可與不可施之宗廟詳議
以聞佛乃西方得道之士自漢明帝感夢之後像教流
於中國以世之九卿視之見今景靈兩宫帝后忌辰
用釋教設水陸齋㑹盛陳幃幄掲榜曰帝號浴室僧從
[000-37b]
召請曰不違佛勅來降道塲以祖宗在天之靈遽從佛
勅之呼召不亦凟侮之甚乎况胡佛可以稱呼勅㫖乎
有何典常可檢引條陳實封進入犬之為物在道教中
謂之厭獸人且罕食而歲時祭祀備於禮科登於鼎俎
於典禮經據何如該載可檢閲因依詳陳進入
本局劄子奏奉御筆指揮詳議下項盂蘭盆本梵語
譯以華音即救倒垂噐也釋氏之説以為大目犍連為
其母墮餓鬼趣中乃于僧自恣之日具飯五果百味置
[000-38a]
盆中以供十方而母得食然則具飯以度苦趣設噐
以救倒垂行於世俗可也景靈東西兩殿嚴事祖考神
靈在天對越在下奈何俯狥流俗設盂蘭盆之儀乎稽
之先儒載籍靡所拘執至若麻株練葉以籍𤓰花亦非
經訓獨出於疏鈔麻榖桑蒿衆草之論及楚人五月五
日記屈原之説尤乖典禮不可施用景靈兩宫帝后忌
辰用釋教設水陸齋供而僧徒召請有不違佛勅之
呼以祖宗而從佛勅以胡佛而稱勅㫖失禮畔經不可
[000-38b]
以訓求之典常所宜刋正今景靈宫所用水陸儀式除
功德名位崇寧五年已奉睿㫖編類成用外間應用詞
語臣等以謂亦宜如金籙齋儀令逐一供具明詔所屬
選官一冊行看詳凡渉僣紊悉行刪正庶于行用無誤
太廟親祠雖具犬牲之薦蓋亦未偹矧犬為厭獸人猶
弗食而載之鼎俎以享神明豈事死如事生之意乎臣
等以為宗廟之祭宜如六牲之不具馬雞四豆之弗薦
鴈醢之義去犬牲不用更乞特降睿㫖施行取進止閏
[000-39a]
八月十三日奉聖㫖第一第三項依所議並罷第二
項令禮部取索册潤聞奏
大觀四年閏八月八日尚書省劄子朝散郎試給事中
蔡薿奏准御史臺牒閏八月一日文德殿視朝輪當臣
觀輦轂之下士庶之間侈靡之風曽未少革富民牆
屋得被文繡倡優下賤得為后餙殆有甚于漢儒之所
太息者彫文纂組之日新金珠奇巧之相勝富者既以
自夸貧者耻其不若則人欲何由而少定哉願明詔有
[000-39b]
司因時立法若衣服之所宜若屋室之所制械器之用
金玉之制辨其等威以示制度惟無駭于俗無甚苛細
而易以遵行者具為品式而頒焉其制一定然後嚴為
之禁孰敢有不從者乎庶幾法完令具仰稱陛下敦厚
風俗之意伏俟勅㫖閏八月五日奉聖㫖送議禮局
大觀四年十月二十四日内降指揮下項二事可更契
勘於儀注内修入一穆清殿門外并皇城重屋角門内
可設仗執擎排列一文德殿角發冊日太尉司徒押冊
[000-40a]
寳自文德殿門出由端禮門右長慶門右銀臺門右承
天門至延福宫門内授執事内侍以入
大觀四年十月二十四日奉御筆據所奏皇后受冊
儀制頗未詳備比覽開元禮類釋嘉禮冊命皇后于皇
后殿設幄位展宫架奏樂進重翟諸衛屯門外列仗之
類其禮詳盡今可于非六寢之殿為皇后受冊殿謂如/延福
宫穆清/殿是也内進重翟諸衛屯門更不施行外其設宮架奏
樂等宜精加討論子細比類參酌古今隨宜増重别儀
[000-40b]
定禮制畫開具進入
本局劄子臣等准尚書劄子奉聖㫖中書省㑹議禮局
講究册儀範以聞本局今具儀範節目畫一下項如可施
用即具看詳進納候得㫖修立儀注取進止一臨軒命
使開元開寶禮皆御露寢今乞依近行儀注皇帝御文
德殿一臨軒命使歴代皆服衮冕今乞依近行儀注皇
帝服通天冠絳紗袍羣臣並朝服一臨軒命使開元開
寶禮所司陳黄蓋細仗一臨軒命使乞依古用宫架一
[000-41a]
册使開元開寳禮並于發冊殿門外乗輅近儀不用今乞
更不乗輅一奉冊寳授皇后其執事人歴代不同近儀皆
用内侍今乞遵用一皇后受冊開元開寳禮並别有受冊
殿近儀止于穆清殿為受冊殿一皇后受冊服歴代並用
禕衣今乞遵用一皇后受冊及内外命婦班賀開元開寳
禮皆于受冊之殿陳宫架用女工人升降止行並以樂近
儀不用伏乞定皇后受冊及内外命婦班賀樂名仍乞别
撰樂章一皇后受冊開元開寳禮内外命婦並列班稱賀
[000-41b]
伏乞遵用皇后受冊開元開寳禮羣臣詣受冊殿稱賀伏
乞近儀于東門内上牋一皇后受冊開元開寳禮皆上表
謝皇帝今乞遵用一皇后受冊開元開寳禮皇后乗重翟
見太廟今參酌乞修立皇后謁景靈宫儀注一冊皇后近
儀羣臣或入殿稱賀或止於東上閤門拜表今乞羣臣入
殿稱賀一冊皇后歴代羣臣皆有上禮儀注今乞進止降
令施行一冊皇后開元開寳禮有㑹羣臣儀注今乞遵用
一皇后受冊開元開寳禮内命婦賀訖次引外命婦稱
[000-42a]
賀有㑹外婦儀注今乞遵用大觀四年十一月十一日
崇政殿進呈奉聖㫖並依奏付議禮局
本局劄子臣等昨奉聖㫖講究皇后冊儀禮範以聞恭
惟中宫正位國家大慶載筆議禮臣子至榮臣等皆以
腐儒仰承睿訓謹叅酌古今因時之宜先次修成看詳
七冊目錄一冊隨劄子上進惟是見聞卑淺雖竭疲駑
懼無稱塞明詔伏乞斷自聖學損益裁定降付本局修
立儀注取進止大觀四年十一月十八日奉御筆講究
[000-42b]
議論已得備宜依此修成儀注進呈訖頒下
大觀四年十二月初三日内降指揮皇后用二月一日
受冊曲名可依下項出閣神安曲升座和安曲降殿迎
冊寶承安曲冊寶入殿宜安曲受冊寶成安曲命婦入
門咸安曲命婦稱賀惠安曲降座徽安曲歸閣泰安曲
本局劄子臣等准本局承受内客省使賈祥奉宣聖
㫖皇后受冊捧冊寳升殿作至安之曲欲望聖慈許令
修撰樂章添入今來所用儀注取進止大觀四年十二
[000-43a]
月二十一日奉御筆依奏
本局劄子臣等恭以選建坤儀莫大之盛禮建隆以來
冊命屢進而當時之臣類皆循沿舊習因仍簡陋未始
蒐裒叅討以著成一王之典恭惟皇帝陛下睿智生知
聖學髙妙受詔儒臣悉加考究蓋欲彌文縟禮炳然追
三代之風以充昭太平典章之盛臣等猥以樸學偹數
書局雖夙夜自竭深慙無以仰承訓勅之餘緒討論上
奏幸䝉賜可俾得修立儀注今斟酌損益譔次到皇
[000-43b]
后冊儀禮注四冊目録一冊樂章一冊章服圗二冊并
前所上皇后冊禮儀範看詳七冊目録一冊隨劄子上
進冒塵睿覽伏増戰汗倘合天心乞即頒降付有司施
行取進止大觀四年十二月奉御筆依此頒降施行
本局劄子臣等伏奉聖恩頒降御製御書政和新修五
禮序齊捧跪讀如向天庭以瞻日月之光照曜心目罔知
所踰臣等契勘比年以來所頒御製皆勒金石以垂永
久若恢崇學校之詔載于辟廱賔典八行之訓刻之大
[000-44a]
學新學之記立之大晟所有今來頒降御製御書政和
新修五禮序欲望特許依上件體例摹勒立於太常寺
取進止政和元年三月奏御筆依所奏
政和元年三月五日尚書省劄子禮部狀准都省批送
下太常寺劄子契勘聖朝自大中祥符中封五嶽為帝
四海四瀆為王獨五鎮封爵尚仍唐舊至元豐七年神
宗皇帝方加封西鎮吳山為成徳王其餘東鎮沂山南
鎮會稽山中鎮霍山北鎮醫無閭山未及加封欲乞特
[000-44b]
降指揮加封王爵本部㸔當依太常寺所申事理施行
二月二日奉聖㫖送議禮局詳議申尚書省
本局劄子臣等竊以五禮之文其詳見于周官而歴世
以還損益因革類多出于一時俗學之陋秕稗罔得厥
中恭惟皇帝陛下天縱成能以義起禮躬灑翰墨著
為科條付之有司俾加考次而臣等猥以承乏獲奉訓
指討論叅訂本末該盡今恭依所頒冠禮格日續次編
成大觀新編禮書賓軍等四禮四百九十七卷目録八
[000-45a]
卷共五百五冊又别為看詳一十六卷目録一卷共一
十七冊謹隨劄子進止伏乞斷自聖學制詔裁定仍乞
降付本局修立儀注取進止政和元年三月初六日奉
御筆可依此修定儀注進呈鏤板頒降
本局禮部太常寺劄子准尚書省劄子奉聖㫖可倣古
宜令先蠶壇之側度地築公桑蠶室歲養蠶以供祭
服應合行制度事件令議禮局禮部太常寺限十日
叅詳條具以聞今叅詳條列下項一合置公桑蠶室按
[000-45b]
古者公桑蠶室近川而為之築室仞有三尺棘牆而外閉
之後齊之制為蠶室方九千步牆髙一丈五尺被以棘其
中起蠶室二十七間今乞傚後齊之制度地為宫四面
為牆髙仞有三尺其屋室架多寡合視養蠶簿數修
建一合置繭館漢舊儀皇后桑於蠶宫手一盆于繭
館今乞依倣漢制置繭館於蠶宫中度地為之一合置織
室按漢舊儀凡蠶絲絮織室以作祭服故有東西織室
今乞依倣漢制于蠶宫中創立織室一養蠶簿數於經
[000-46a]
無見按漢舊儀飬蠶千簿以上今乞依倣漢制一合置
桑林按晉制桑林在東而無多寡廣狭之限今若倣漢
制飬蠶即當約千簿所用之數度地為桑林一合置採
桑壇按晉制築採桑壇于桑林之側至開元禮築于先
蠶牆南相去二十步方三丈髙五尺四出階國朝開寶
通禮因之慮合依此修建一蠶室建殿按後齊制為蠶宫
其中建别殿一區用為親蠶之所今籍田有思文殿以俟
御耕臨幸慮合依倣籍田之制于蠶宫中置親蠶殿一應
[000-46b]
縁公桑蠶室踏逐營造及一應事件並乞候得㫖日下合
屬去處條畫申請施行右件如前謹録奏聞伏候勅㫖
觀文殿學士紫金光禄大夫太乙宫使兼侍讀鄭居中
劄子奏臣伏奉聖訓令臣等㸔詳議禮局等所奏今㸔
詳已得允當伏望聖慈更賜詳酌施行取進止政和元
年四月二十一日奉聖㫖公桑蠶室親蠶之殿可以無
斁為名餘依議禮局等所奏施行
政和元年四月二十六日内降下朝散大夫尚書倉部
[000-47a]
員外郎充議禮局檢討官張邦光劄子臣竊觀唐開元
禮文多重出如祀五方帝其儀皆同唯時日玉帛小異
祗應用一儀但注其異則粲然畢見而各備載其事若
若此之類不可悉數統例不立倫類不通甚昩作者之
體至國朝開寶定儀姑循唐舊未暇改作且舜典祀四
岳其事同者但云如岱禮周官祀神示其禮類者皆曰
亦如之辭約而意備舉此而彼見未嘗重出也方今修
一代儀為萬世法臣愚欲乞倣舜典周官取儀之同者
[000-47b]
類而為一其有小異隨事入注庶幾不至重復取進止
奉御寶批修定儀注進呈
本局劄子臣等今具皇子冠禮儀合奏禀事如後一冠
所臣等看詳古者言寢有二有所謂有廟之寢即爾雅
所謂室有東西廂曰廟無東西廂有室曰寝是也有所謂
朝之寢即周禮宫人所謂路寢一小寢五是也今准御
筆古冠于廟不即廟則必即于寢未委合用何處為寢
一賔賛臣等看詳古者冠必命賔賛齊武帝南郡王昭
[000-48a]
業冠用太常掌冠大鴻臚為賛開元開寳禮親王冠止
稱賔賛及無臨軒遣命之儀今皇子冠准御筆命有司
行禮未委合用何官及何稱呼合與不合臨軒又歴代
皆有醴賔儀注今旣命有司恐合更否修立一冠禮不
命主人臣等看詳開元開寳禮皇子冠皆於㕔事並主
行禮天子不自主冠今准御筆昏則命主于冠則自為
之竊縁冠禮有三加之節及醴皇子字皇子等其儀不
一未審皇帝親臨冠所出入升降之節欲乞明降指揮
[000-48b]
修立儀注并看詳古者于子父名之賔字之今既以有
司代賔其字皇子及撰字詞慮合専委官及聖裁一冠
位臣等看詳儀禮或冠于阼或冠于房外南面故開元
開寶皇太子皇子冠席不同今乞叅酌一醮醴位臣等
看詳儀禮冠子之位嫡庶不同故醮醴之位亦異開元
開寳禮皇太子皇子冠禮並倣此修立今乞參酌一
冠用樂臣等看詳古者諸侯冠必以樂開元開寶惟太
子加元服有樂而親王冠禮則無之今修立皇子冠儀
[000-49a]
乞増用樂右件謹如前謹録進呈并本局元進皇子冠
儀除已奉御筆改正及今来畫一外恐合並依元進儀
注取進止正和元年五月奉御筆指揮下項冠所古者
王居曰宫而享祖宗曰廟通有寢焉王寢以朝羣臣廟
寢以藏衣冠今既不即廟而即寢則禮不在廟矣可以
文徳殿為冠所賓賛冠以成之父成其子於事為重親
臨主冠乃事之稱掌冠之事則禮部太常堂賛之事則
鴻臚閤門是其所職可叅酌修立冠禮不命主人家語
[000-49b]
曰主太子庶子冠皆天子自為主其禮與士無變則古
者自天子逹于士為主明矣前已降處分訖所有三加
之節醴字之制出入升降之儀可叅考修立冠位醮醴
位制禮以追先王之緒立萬世法當以禮經為據儀禮
禮之經也冠嫡子於東序冠庶子於房之外醴嫡子於
户西醴庶子於冠之所適庶長㓜之序於是乎辨可依
儀禮冠用樂依所奏用大晟樂餘依議
政和元年九月三日尚書省劄子奉議郎試中書舍人
[000-50a]
任熈明劄子奏臣聞古者天子親耕后親蠶以事天地宗
廟其禮甚大故聖王務焉本朝端拱明道中太宗仁宗嘗
親耕于東郊事載國史人到于今頌之然東郊實諸侯禮
則祠壇之位未正也暨我神考稽古制治度地國南肇開
耤田是正祠壇之位然公桑之制未備也乃者陛下訓勅
有司講求公桑制度築蠶室置蠶官其制備矣舉而行之
其不在兹時乎夫躬耕帝耤先王之盛禮也後世常難
之何哉臣嘗考國朝耕耤儀注一凖郊例故後之議因
[000-50b]
憚其勞費以為難行遂為濶典臣竊伏思神考既正王
耤而未遑三推之事意者留以待陛下述而成之爾天
錫陛下聖智紹休前烈凡熈寧元豐意有欲為而未臻
厥成者詢求講究細大畢舉緝熈遵揚昭示逹孝雖舜
循堯道武廣文聲無以尚兹臣愚伏願陛下時命諸儒
刺經謀議叅酌故典不牽不拘用適厥中省其文而務
其實略其儀而致其禮然後發徳音下明詔將以某年
某月涓選令旦舉端拱明道之故事躬執耒以勸天下
[000-51a]
則不特希闊盛典復見於今而陛下繼志述事恢張増
飾遂臻乎不可加矣兹天下之幸願取進止
政和元年八月三十日奉手詔農天下之本也粢盛于是乎
出古者天子必親耕耤田以為天下先去古逾逺因陋就寡
或憚勞費而莫之舉若周宣不耤千畝則大夫非之祖
宗誕受天命作民父母太宗仁宗聿修上儀洎我神考
緝熈禮文是正位處設倉廪置吏卒以隆一代之典蓋
將躬行而志未及就肆朕纂承遵制揚功㒺敢失墜
[000-51b]
比閲臣僚章疏適契朕心其令議禮局禮部太常寺稽
考舊章及合行事件詳具以聞朕將裁處其當擇取歲
月之吉述而成之不其善歟
本局禮部太常寺劄子臣等竊惟國朝耕耤之禮太宗
皇帝仁宗皇帝嘗行于端拱明道之間固隆平之盛舉
也然當時禮官博士往往因襲漢唐未嘗深考典禮以
追叅三代之舊且天子為耤于南郊諸侯為耤于東郊
是為不易之典而歴世帝王循用東郊之制蓋禮之大
[000-52a]
者猶若是况其餘哉恭惟神宗皇帝稽古制作度地國
南肇正壇位之禮將以次舉而未遑也皇帝陛下邇進
先志特發德音詔詳具耕耤之禮以聞謹叅酌古今掇
其大者先次條具如右其他以禮例從事者續具奏禀
伏望斷自聖學降付議禮局修立儀注施行取進止一
謹按唐開元禮本朝開寶禮天子耕耤必先享先農並
為中祠無告天告廟之儀而端拱明道儀注權升先農
為大祠前二日告一謹按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乃擇元
[000-52b]
辰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耤鄭氏以為元辰郊
後吉亥也而附㑹之説或以隂陽式法正月亥為天倉
以其耕事故用天倉此孔頴達之論也或以為正月建
寅日月㑹辰在亥此皇氏之論也或以為亥為水辰含
育為性此顧嵩之之論也或以為陽生於子元起于亥
取陽之元以為生萬物此桑惠度之論也竊謂禮記止
言擇元辰未嘗有専用郊後吉亥之説若専用吉亥則
不當更為之擇要之不失孟春之月斯足矣後漢以來
[000-53a]
有用乙丑辛丑者有用戊子丙子者又有用戊寅者不
必皆用吉亥也參議將來親耕乞下太史局擇日一謹
按歴代耕耤所乗皆耕根車耒耜載于車右端拱中有
司以天子所乗皆合有副今耕根車無副乞約南郊例
止乘王輅而以耕根車載耒耜于仗内有詔從之明道
中因以不改竊謂禮之别見于車服旂常之間為最著
今舉希世之禮以風天下而所乘之車未合于古伏乞
改用耕根車一謹按北齊耕耤禮備法駕耕官具朝服
[000-53b]
從宋元嘉儀御乗耕根三蓋車著通元冠青幘朝服青
衮佩蒼玉唐開元禮本朝開寶通禮及雍熈儀注皇帝
起行宫則服通天冠絳紗袍享先農吿昊天上帝及太
廟竊以為圎壇以事帝而配以祖考故有告天告廟之
儀今皇帝躬耕耤田本勸農以先天下而禮不主于祀
不惟告天告廟舊無是禮至于先農之祠乍降乍升亦
近于凟皆于古無考㕘議將来親耕享先農依常禮
為中祠及止命有司攝事皇帝止行耕耤之禮一竊惟
[000-54a]
國家三歲大祀于是肆大眚行慶賜以均福于中外而
端拱元年明道元年天子耕耤之禮一準郊例而弗躬
日至之祀明是以享先農而輟事天之禮是為舉小而
遺大二者並行則官兵之費至于不貲今若罷升先農
為大祠特因法駕臨耤田遂舉常祭則是禮不専為祀
事而設不獨躬耕之禮曲盡勸農之實亦深得先王制
禮之本意而非常賚予之費皆為無名一切當略其端
拱明道中命五使及稱賀肆赦之類並乞不行農耕耤
[000-54b]
則服衮冕今享先農既當以有司行事伏乞皇帝躬耕
之服止用通天冠絳紗袍百官並朝服一謹按禮記耕
耤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雍熈儀注云三公
諸王五推九卿諸侯九推九卿以左右僕射六尚書御
史大夫攝諸侯以正員三品官及上將軍攝今欲倣此
修立儀注一謹按唐開元禮本朝開寶通禮耕耤不設
庶人耕位雍熈儀注庶人耕位在諸侯耕位之南退近
東十步之外北向以成終畝之禮今乞依此設庶人耕
[000-55a]
位修入儀注一謹按隋志耤田令帥其屬耕十畝以青
箱奉穜稑之種跪呈司農請耕所灑之唐開元禮本朝
開寶通禮不載青箱奉種之儀雍熈明道儀注皆備青
箱以設九谷如隋之制今乞依此修立儀注政和元年
十一月十七日奉御筆依此修立儀注進呈
政和二年正月十日尚書省劄子承議郎充顯謨閤待制
知襄州俞㮚奏臣政和元年五月四日准四月十五日聖
㫖依臣僚申請修建州縣社稷等壇臣為所設之色與大
[000-55b]
觀四年四月中御筆依議禮局㸔詳指揮不同遂具奏稟
六月二十四日奉聖㫖依申施行臣謹遵依指揮行下諸
路縣續據襄陽榖城宜城中廬等縣申皆稱舊壇地狹
難以修布若依新圖當須増展並無有縣官空地臣切
見聖㫖戒喻不得侵占民居及不必増廣侈華若依所
申實慮有違聖訓續據簽書節度判官㕔公事趙令儦
具到元豐八年十二月四日勅重修諸州社壇方二丈五
尺注云壇壝步如不及量宜為之今臣僚陳請不載元豐
[000-56a]
勅注文一十一字是致地狹者未敢修此臣愚竊未喻
也周禮社稷在右而四類之神各以郊兆先儒謂兆風
師於西郊兆雨師于北郊歴代禮樂略曰周立春後丑
日祭風師于東北就畢宿也在漢縣邑立夏後申日祀
雨師于西南禮儀鑑曰祀風師于東北就畢宿也在漢
縣邑之儀則有戌地丑地之别而隋志亦有西方水陸
位之異古人所謂風師雨師之法皆隨其類而祭之者
義出於此今臣僚陳請依唐諸郡之制與社稷等壇同
[000-56b]
列恐于禮未合有失各隨其類之意臣愚竊未喻也春
秋文義曰天子社廣五丈諸侯半之其色東方青南方
赤西方白北方黒冒以黄土故將封東方諸侯取青土
奠以白茅蔡邕獨斷曰天子大社封諸侯者取其土苞
以白茅授之以立社其國故謂之受茅土歴代禮要略
曰天子社以五色土各備方色為壇廣五丈諸侯則用
當方色為壇皆以石為主大夫以下則各以所宜木而
立之禮儀鑑曰地有廣狹隨地而立故在國為大祀在
[000-57a]
州為中祀非社稷有大小也由是考之國與郡邑其制
果可同乎今臣僚陳請州縣二丈五尺正合諸侯半之
之説然縣邑亦用此制或恐可議至于風師等壇只云
卑小于社未有丈尺且風師雨師壇在通化金光門外
為壇皆三尺此隋國城之制也去通化門十三里為風
師壇髙三尺周迴二十三步去金光門一里半為雨師
雷師壇髙三尺周迴六十步此唐長安之制也或在春
建門之外或在苑中髙廣如長安之數此唐洛陽之制
[000-57b]
也風師壇髙四尺東西長四步三尺南北長四步二尺
雨師壇髙三尺方丈九尺此國朝都城之制也郡縣依
倣此制則為不倫且社稷土示也宜有瘞坎風師等天
神也宜建燎壇今圖中無瘞坎方位臣愚竊未喻也且
具五色者都城之制也不備方色諸侯之制也本州
在京西南恐宜以西為飾蓋古有青社𤣥社赤社之
稱若以西南方為間色或慮未合古義至于雨師等壇
其設飾亦在所議也稷神祝板稱以后稷氏配神作主
[000-58a]
宣聖祝板稱以先師兖國公顔子鄒國公孟子等配惟
社稷則曰以后土勾龍氏配神作主傳曰共工氏有子
曰勾龍為后土官能平水土故祀以為社又曰勾龍配
食于稷棄后稷之名也勾龍后土之名也考諸禮典
未有名呼以祀者若曰尊社神故稱名則稷神之前當
稱后稷棄矣宣聖之前當稱兖國公回鄒國公軻以今
獨于后土氏如此恐亦在所議也社稷等位以北向為
正風師等位以南向為正祥符二年禮院請諸州風伯
[000-58b]
雨師比附祭社儀注惟神位南向為異元豐儀注祭風
雨師設祭官次于壇東門之外道北南向設祝位二于
壇南北向以此明之神位所向者南也今按圗為門與
社稷同為北向恐亦在所議也日備員州郡職在奉行
敢以所疑上凟威尊罪當萬死臣竊慮依圖修建之後
將來頒降新修五禮卻有改易則國用民力不無所費
朝以禮典為重禮典以祭祀為先今郡邑之民所建
者社稷風師之祭耳則古義豈可不正臣區區之誠實
[000-59a]
在於是伏望聖慈察臣愚衷赦臣狂妄付之禮局討論
古義斷自聖學以頒州郡仍乞先降睿㫖速下諸路所
有社稷等壇候頒降新禮修建施行臣愚豈勝幸甚
幸甚無任惶恐戰慄待罪之至伏候敕㫖正月初九日
奉聖㫖依所議奏送議禮局詳議講究施行
本局劄子臣等契勘開寶通禮皇帝親祠出明德門即/今
宣德/門樂備而不作及祀事畢車駕還宫鼓吹振作至明
德門内大樂令始奏采茨之曲若養老等禮即出入並
[000-59b]
奏樂蓋縁禮令凡齋戒不作樂所以親祠養老體制不
同今來朝㫖耕耤更不親享先農即與養老諸禮無異
欲乞車駕詣耤田行耕耤之禮及還宫並依養老禮奏
樂如䝉俞允乞批降付本局施行取進止政和二年二
月二十七日奉御筆依養老例奏樂
本局劄子臣等契勘北齊隋耕耤皆偹法駕唐開元禮
本朝開寳通禮及端拱明道間耕耤皆偹法駕鹵簿今
來已准朝㫖更不親享先農止行耕耤之禮其端拱明
[000-60a]
道命五使及稱賀肆赦之類更不施行所有鹵簿儀仗
欲乞止用法駕如䝉俞允乞批降付本局兹行取進止
政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奉御筆依所奏
政和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内降下朝奉郎監城南新
置炭塲許尚志劄子臣聞安上治民莫善于禮人主
一四海萬里不齊之情於廟堂之上者治定制禮而分
守嚴故也蓋衣服有常器用有節居室有度從馬有數
尊卑異等貴賤異勢百物庶事有隆有降人安其位望
[000-60b]
絶覬覦則道德一風俗同也方今朝廷清明海内乂安
四夷咸賔天休兹至太平之治可謂髙越前古然公卿
大夫之家不識典儀民庻下賤至于事奢尚侈無所憚
畏臣以謂未可也比者朝廷固已明示令戒重加約束
且新禮書以頒四方斯其時矣臣愚竊恐俗狃于久習
或未易革也禮文之淵深或未易喻也臣欲願陛下特
降睿㫖内自京邑外遍州郡各擇以官兼掌禮事内則
糾之以御史臺外則總之以監司使以委曲訓導以上
[000-61a]
之德意志慮達于民而察其犯違者則人人曉然知陛
下稽古以善天下者如此莫不歡欣重律浮偽息而防
範謹矣然臣聞履之象曰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辨上
下者禮也定民志者法也法非禮不立禮非法不行禮
已備矣猶有不化者則折獄致刑不可不特重於豐亨
之時所以弼教也取進止奉御筆禮以辨上下法以定
民志神考成訓具在典冊道無廢興法之在人官舉其
職事乃無廢顧方討論以昭先烈尚志所奏頗有可取
[000-61b]
宜令議禮局俟五禮儀注成書採酌條具取㫖施行
本局劄子臣等取㑹到秘書正辭録祭歴代帝王門内
有坊州祭聖祖青詞契勘元符祀令享前代帝王為中
祠令景靈宫天興殿每遇大禮年朝獻用十二籩豆
行禮則進酒望燎所以極其崇奉之意其坊州祭享
聖祖即不與歴代帝王祀秩一同又縁朝獻景靈宫及
京師宫觀青詞去處皆設素饌今來坊州祭享聖祖亦
合用素饌而秘書省正辭録坊州祭聖祖配位祝文云
[000-62a]
恭以牲幣則禮科與正位不同尤為非禮臣等欲乞改
正上件坊州祭聖祖天尊大帝别作一儀為朝獻聖祖
天尊大帝儀用大祠禮科皆以素饌行事祭酒云進酒
禮畢又望燎庶與景靈宫崇奉之意一同配位禮科視
正位其祭酒奠幣祝板依自來本例如䝉俞允乞批降
付本局修立儀注取進止政和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奉
御筆依所奏
本局劄子臣等契勘五禮儀注見已編修成書伏覩近
[000-62b]
降指揮大晟府樂章已令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改定以
聞兼本局劄儀注内有合行擬定曲名製撰樂章等慮
合一就付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改撰欲乞令大晟府先
次擬定合用樂名編入儀注内合用冊祝文等秘書省
已得指揮改撰今來親祠儀注内用冊祝文等亦慮合
一就付秘書省候將來逐處改撰到樂章冊祝文等即
乞别作卷秩編載取進止政和二年八月奉御筆依所

[000-63a]
觀文殿學士紫金光禄大夫中太乙宫使兼侍讀兼領
鄭居中劄子臣伏覩近降御筆指揮内禮儀注内有合
行擬定曲名修撰樂章等并親祠及其餘儀注内合用
祝文等已令學士舍人秘書省官改撰外臣契勘冬至
夏至宗祀祫享大禮畢羣臣賀詞并宣答宣勞將士
及九冊命賀詞宣答詞制文答文賔主請答詞皇帝
御殿三師三公等賀詞并宣答皇后受内外命婦詞并
宣答皇太子皇子已下冠婚六禮詞并宣答臣等欲乞
[000-63b]
付本局並令詳議官分撰庻協本制不致乖錯取進止
政和二年十一月三日奉御筆依奏令詳議官撰進
本局劄子臣等謹按禮記食三老五更于太學天子袒
而割牲執醬而饋執爵而酳冕而總干則古之人君所
以憲老乞言以事尊者老者可謂至矣然而親拜之文
不見于經後漢明帝永平二年以李躬為三老桓榮
為五更始迎拜于門屏之間與之交禮後魏孝文帝太
和十六年以尉元為三老游明根為五更而髙祖親拜
[000-64a]
焉故唐開元禮本朝開寶通禮皇帝養老于太學皆
有交拜之儀蓋遵用後世故事也今欲于儀注内刪去
親拜之文以合經典又老者不以筋力為禮則三老進
見欲乞特與免拜但令賛禮者引當御座前躬揖皇帝
為興其執醬執爵亦乞命近臣為之庶不失禮意伏望
揆自聖學披降指揮修立取進止政和二年十一月九
日奉御筆依擬定修立
本局劄子臣等契勘見修五禮儀注内新舊官名若侍
[000-64b]
中奏中嚴外辦字合改作左輔乂位應諸司使字合改
作祗應武功大夫以下如此之類可以依所換官名改
正外有新舊官名事理不同未敢便行改正若俟施行
奏請即見成書尚有未備今具下項令取自聖裁伏望
睿慈特賜詳酌批降指揮以憑遵守取進止一親祠儀
注齋戒門内左僕射讀誓文于廟堂右僕射讀誓文於
太廟齋坊今若仍僕射合換官名改正即左僕射合
作太宰右僕射合作少宰今來三公為真相之任三
[000-65a]
少為次相之任又有輔弼之官在太宰少宰之上未敢
只依所換僕射官名改正所有讀誓于朝堂及太廟齋
坊乞自聖裁一乘輿詣文德大慶殿即樞密客省使以
下至閤門副使並自垂拱殿分左右前導蓋為自來客
省使以下横行使副皆通管客省四方館閤門公事並
合于閤門位應故皆前導今來五司分𨽻未審依舊自
知客省事至簽書閤門官並合前導惟復分𨽻一司與
樞密前導一儀注受賀門内樞密樞密直學士内客
[000-65b]
省使賀訖並分東西升殿侍立蓋為國朝以來樞密直
學士内客省使並係内朝皆升殿侍立今來内客省使
已改作通侍大夫係是寄禄階官與文臣等寄禄階官
一同若不領在内職事未審合與不合升殿侍立一羣
臣朝服執政冠服七梁冠節度使服六梁冠今契勘新
置太尉在執政官之下節度使之上未審合服何等朝
服政和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奉御筆第一項讀誓文
仍舊以太宰少宰第二項樞密知客省已下至簽書東
[000-66a]
上閤門官並前導第三項不合侍立第四項只合依節
度使本品服
本局劄子臣等謹按先儒議鄉飲酒禮有四周禮卿大
夫三年大比興賢者能者鄉老及卿大夫帥其吏與其
衆寡以賔禮禮之謂之郷飲酒一也黨正國索鬼神而
祭祀則以禮屬民而飲酒于序以正齒位謂之鄉飲酒
二也州長春秋習射于序先行鄉飲酒三也鄉飲酒義
又有卿大夫士飲國中賢者用鄉飲酒四也後世臘蜡
[000-66b]
百神春秋習射序賔飲酒之儀不行于鄉國惟今州郡
貢士之日設鹿鳴宴正古者賔興賢能行鄉飲酒之遺
禮也竊詳古者鄉飲酒儀立賔主僎介則與今之禮不
同其器以籩豆尊爼則與今之器不同賔坐于西北介
坐于西南主人坐于東南僎坐于東北則與今之位不
同主人獻賔賔酢主人主人酧賔次主人獻介介酢主
人次主人獻衆賔則與今之儀不同今欲因今之宜叅
酌循立每嵗惟于州軍貢士之日以禮飲酒以知州軍
[000-67a]
事為主人學事司所在以提舉學事為主人其次本州
官以下為主黨當貢者與州之羣老為衆賔亦古者謀
賔養老之意也當貢生與州老序位以齒亦古者正齒
位之意也是日也㑹凡學之士及武士習射亦古者習
射于序之意也其餘降登之節與舉酒作樂器用之類
並叅照辟雍宴貢士儀庶幾可行于今而不失稽古之
意兼契勘以鹿鳴燕亦恐未當伏望斷自聖學以幸天
下取進止貼黄如允所請乞應州郡鹿鳴宴竝改作鄉
[000-67b]
飲酒禮仍乞先次施行政和三年正月一日謹奉御筆
稽古者不必循其跡州郡鹿鳴宴乃古鄉飲之意可止
改鹿鳴之名有古樂處令用古樂
政和二年二月二十七日特進知樞密院事兼領鄭居
中崇政殿面奉聖㫖議禮局新修五禮儀注宜以政和
五禮新儀為名劄付議禮局
本局劄子臣等契勘大觀新編禮書係遵依御筆冠禮
沿革類例編修今檢㑹政和元年六月二十二日太常
[000-68a]
寺已得指揮今候議禮局結局日五禮沿革付本寺置
櫃匣收掌竊縁冠禮沿革係是御製當時不敢分本局
修定五禮沿革一例編次今來本局已限兩月結罷臣
等竊據御製冠禮沿革别合繕寫裝褙成冊進呈就付
太常寺取進止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二日奉御筆依所

[000-69a]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御製冠禮目録
  卷一
   冠議
    叙原
    議年
    議時
    議衣冠
[000-69b]
    議加數
  卷二
    議就廟
    議賔主
    議醴饌
    議醮
    議嫡庶
    議見拜
[000-70a]
    議樂
    議上禮
    議服制
  卷三
   冠儀
    天子周漢/後 漢/魏
  卷四
    天子晉齊後魏/北 唐
[000-70b]
  卷五
    太子周齊漢後魏/北 周 晉/隋 宋/唐 本梁/ 朝
  卷六
    太子唐/
  卷七
    太子唐朝/本
    庶子周/唐 魏/
  卷八
[000-71a]
    親王漢/齊 魏/唐 晉本宋/ 朝
  卷九
    品官漢/唐 晉/
  卷十
    品官唐朝/本
    女笄周/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