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23 劉氏春秋意林-宋-劉敞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劉氏春秋意林卷下   宋 劉敞 撰
晉放其大夫胥甲父于衛秦穆公悔不用百里奚之言
 以亡三帥自狀其過而作秦誓晉靈公恥不得志於
 秦而追咎善謀放胥甲父于衛人之度量相越豈不
 遠哉仲尼刪書以秦穆為賢而措之帝王之末及修
 春秋以胥甲父無罪而譏晉之濫從此觀之明莫要
 於自見智莫先於自知善莫大於自反矣假使晉之
[002-1b]
 君臣因胥甲父之言推而廣之修已而不責人鄰國
 將來服奚患秦哉不恥政之不修而疾戰之不勝不
 憂德之不仁而忿民之不為用不責己不中義而疾
 人之為謀忠未有用此而保其國者也晉靈公之弑
 不亦冝乎乃其兆先見矣
公及齊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孔子稱片
 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夫兩怨相仇能辨其曲直
 使人信之者唯已有道也此仲由所以稱政事矣小
[002-2a]
 邾射以邑歸魯魯使大夫盟之辭曰使子路約我無
 所用盟於是謂子路子路不可季孫曰千乗之國不
 信其盟而信子之一言何故不為子路曰魯有事於
 小邾不敢問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信而使由盟之
 是義之也由弗能故子路可謂能以言信矣推子路
 之心居郯莒之間安有不聽者哉使子路動而違義
 言而廢信不可以决郷黨之平况千乗之國乎
陳殺其大夫洩冶洩冶則信能諫其君然而非大臣之
[002-2b]
 操也所謂大臣者必絜其身於進退之始不可入焉
 則止矣今陳侯君臣之淫非一嵗之積洩冶猶安其
 朝至不勝其欲而大亂廢男女之節然後言之則其
 從君於昬多矣夫謂之從則具臣也居大臣之位而
 為具臣之操過而見殺未為不幸也且陳侯之淫舉
 國皆惡之不獨洩冶而後知之也然則非能知君淫
 之為賢以能止君淫之賢也非能言國亂之為智以
 能去國亂之智也此兩者絜矩之道也春秋責賢者
[002-3a]
 備此之謂也
天王使王季子來聘季子不稱爵未爵也不稱字未字
 也未字則未冠也而天子之大夫不名欲明其尚幼
 是以謂之王季子也王不推至公選賢與能而篤於
 下流之愛使幼稚之人居大夫之任交於諸侯示天
 下以私治何由興哉
楚子入陳納公孫寧儀行父于陳齊桓公内行不治以
 淫驕聞天下然而孔子稱之曰正而不譎㣲管仲吾
[002-3b]
 其被髪左衽矣為其尊天子正君臣也功烈若此盛
 矣及至序大道猶不免於貶謂為三王之罪人能各
 有所施也公孫寧儀行父從君為淫使徴舒有縁而
 弑其君罪則大矣然而能赴命大國誅亂除讎社稷
 復存宗廟復享於君臣之義雖齊桓正而不譎殆無
 以過然而猶不得繫之陳者本不正故也以彼其有
 功而又能正其本則王者之臣也王者之臣功烈未
 必皆多而羞稱五伯者誠在正本而已矣
[002-4a]
同盟于清丘諸侯之臣也而同盟僭其君矣非禮也
王札子殺召伯毛伯不知者以為王札子文不足與其
 知者則以為當上也召伯毛伯爭政而誅春秋不專
 惡王札子也宋司馬司城官亂見殺春秋不專惡華
 孫也以謂上必先失之然後下得之已必先予之然
 後人奪之湯放桀武王伐紂從此生矣
公弟叔肹卒見公弟之重者所以非宣公之弑也舉叔
 肹之于者所以知其人之賢也肹非賢則不得字字
[002-4b]
 而不稱弟則與季友仲遂亂故見其重而後賢之是
 以春秋無虚文也甚㣲而顯甚志而晦不可不盡心
 焉叔肹不仕宣公則非大夫非大夫而書於春秋以
 叔肹之義則固可以為大夫矣此春秋之舉逸民也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栁下惠少連孔子曰
 作者七人七人者不同操然而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身中清廢中權叔肹則兼之矣
元年作丘甲魯不務廣德而務廣力不務益義而務益
[002-5a]
 兵以王者之制論之則作丘甲之罪大矣王者之制
 諸侯不得擅賦其民擅稅其民稅為足食也賦為足
 兵也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然而不得擅者先王之稅
 既足以食矣先王之賦既足以用矣今不循先王而
 以意為准必亂之道也是以聖人禁之
王師敗績于茅戎不言戰而言敗此王術也以謂天下
 莫之敢亢故不可言戰而有天下者一失其道則人
 能奪之故不恥言敗是以王者脩已而不責於人也
[002-5b]
 周公相成王營洛邑其言曰使有徳易以興無徳易
 以亡嗚呼豈所謂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者邪
季孫行父臧孫許叔孫僑如公孫嬰齊帥師魯次國爾
 三卿而四軍大夫安得不僭公陪臣安得不執國命
 此乃春秋所由作也
及國佐盟于袁婁郤充一戰勝齊反魯衛之侵地功大
 矣而春秋惡之以謂失上下之節凡功者為之於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間則安以榮反是則危以辱人
[002-6a]
 皆多郤子之能伸其意而春秋絀之為其先力而後
 禮也
公及楚人盟于蜀是嬰齊也其以力為功薄於義而陋
 於禮與郤克一耳郤克不得稱諸侯之大夫故嬰齊
 亦不得以其名通也此文異而意等也
叔孫僑如帥師圍棘棘外邑邪應有伐文内邑邪曷為
 圍之以此知其叛矣而不言何哉蓋以謂棘之罪非
 敢叛者也凡在己爾己未能事君則人孰能事我不
[002-6b]
 察己之所以失而疾人之不我服强國之術若五伯
 之事則有之非王道也春秋不然己之所未能不以
 責人見不肖則内自訟者也季氏患盗問孔子孔子
 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曰如殺無道以就有
 道則如之何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夫
 孔子之知本也以盗不足患則叛未可誅以無道不
 可殺則叛未足圍此其指也
及荀庚盟及孫良夫盟諸侯有聘無盟聘禮也盟非禮
[002-7a]
 也良夫不務引其君當道志於仁而已而生事專命
 為非禮不信以干先王之典故不繫於國以見其遂
 事之辱非人臣之操也
立武宫魯諸侯也僭天子之禮雖欲尊其祖鬼神不享
 也而學者習於魯之故更大而稱之曰魯公之廟文
 世室也武公之廟武世室也人之迷固久矣夫其以
 僭為典也此乃春秋所由作也
宋公使公孫壽來納幣納幣不書者也公孫壽何以獨
[002-7b]
 書乎以謂禮邪彼其不書者且非禮矣而公子遂禮
 乎以謂録伯姬邪伯姬之賢不過有常操死耳其且
 未歸何用録乎以謂不當使公孫邪凡諸侯之大夫
 孰非公孫者昬禮稱父兄師友父兄猶稱之而况公
 孫乎故此皆非也春秋正始始不正則王道不立人
 倫之重莫重於昬因公子遂納幣以父之喪娶也公
 孫壽納幣以母之喪娶也父喪見母喪不見然而齊
 斬之情三年之憂天下之達禮也不得以不見之故
[002-8a]
 而降此經所以書也事同則文等矣學者所冝以三
 隅反者也
天子使召伯來賜公命古者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則
 賜也不過九命次國之君不過七命小國之君不過
 五命夫有加而賜所謂賜命者也以義觀之錫命者
 其世世相襲衮不廢矣賜命者服過其爵所以章有
 德止於其身不世傳者也成公未有明德大功簡於
 王室而服過其爵非沮賞之典也是以稱天子天子
[002-8b]
 者臨天下之言也天王者臨諸侯之言也今居中國
 備采衛而得臨天下之言何榮之有焉
晉人敗狄于交剛春秋之記戰伐侵入也甚詳然而於
 外裔未有言戰者是何也曰四裔者春秋之所外也
 中夏者春秋之所内也所内者將以德治之所外者
 將以力治之故抗兵相加未嘗不戰也然而在中國
 則書戰書戰者以德治之之意也在外裔則不書戰
 不書戰者以力治之之意也王者非於中國厚而於
[002-9a]
 外裔薄也勢不得不爾也中國故不結日不偏陳雖
 有道猶惡之外裔之來為冦能勝之而已矣雖不結
 日不偏陳無譏焉𫝊曰徳以柔中國刑以威四裔乃
 亦此之謂也
公如京師主人習其讀而問其傳則以謂如京師固羙
 志也而未知春秋以是譏之也曰公不伐秦豈能朝
 天子乎天子者天下之父也朝有年聘有時盡心竭
 力致其誠慤專一之意以將之則所謂子事親臣事
[002-9b]
 君之道矣焉有挾二事以往哉重於伐人輕於事君
 雖有朝之名而無朝之誠書曰享多儀儀不及物惟
 曰不享此春秋所惡也
㑹吳于鍾離㑹又㑹非殊而卑之也又非異而尊之也
 以吳子在是不得稱吳人而吳復不可獨稱故便文
 也晉侯㑹狄於攅函亦猶是矣異乎首止黄池首止
 者先及而後㑹所以别王世子尊儲君也黄池者先
 㑹而後及所以别兩伯主進吳子也獨鍾離不然有
[002-10a]
 以知其文近而實逺也太山之為大弗察不見而况
 聖人之文乎故曰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此類之謂也
 欲以殊㑹吳為卑之邪吳序諸侯之下矣安在其不
 卑而戚之㑹又何事哉欲以殊㑹吳為外之邪首止
 之㑹王世子亦殊矣安在其外之而戚之㑹何獨不
 外也此皆似是而非者也未可以論春秋春秋之外
 吳也在於稱其君以國稱其大夫以人而不在㑹又
 㑹也
[002-10b]
晉人執季孫行父舎之于苕丘執之者以歸也歸而未
 至故不可言以歸不可言以歸故著舎之於苕丘焉
 此皆春秋别嫌明㣲愼用獄之意也苕丘非晉地明
 矣若苕丘晉地也則必曰以歸既曰以歸矣則無所
 復著苕丘未有諸侯入其封内而復殊其地者也九
 月用郊經言執鄫子用之又曰執蔡世子友用之莫
 言其所以用而直謂之用而已明用者用人也古者
 固謂用人為用乎用之為字卜中也卜而中斯用之
[002-11a]
 矣不言用牛羊而言用人牛羊所常也人非所常也
 所常可言非所常不可言也不可言故專謂之用其
 意㣲而顯矣世衰禮廢淫於祭祀而用非所用春秋
 多有之秦穆宋襄皆顯諸侯也而猶欲用列國之君
 而况魯成者乎
圍宋彭城楚為不道奬亂助惡使臣畔其君春秋所惡
 也雖得其地春秋不與也凡諸侯受封於天子固有
 常分强者不得獨兼弱者不得獨失有王者作强者
[002-11b]
 將損之弱者將益之故宋雖失彭城猶未為非宋也
 彭城言宋大鼎言郜齊寳言衛取非其所有據非其
 所安雖歴百世猶不得名也取非其所有據非其所
 安可不戒哉遂城虎牢此其曰虎牢彼其曰鄭虎牢
 豈兩也哉虎牢之不繫鄭可知矣彭城不可取而楚
 取之故謂之宋彭城虎牢可取而諸侯不取故不謂
 之鄭虎牢當是之時晉方脩伯者之義申天子之禁
 鄭不用命則國尚非其有也何但虎牢之一邑乎其
[002-12a]
 義不得專之則無所繫國無所繫國者亦所以明不
 外王命於鄭也春秋賤用兵而惡取邑今用兵反以
 為是取邑反以為可以謂有能如晉悼公之賢先自
 治而後治人雖用兵取邑焉可也又况取而不貪怒
 而不暴乎孟獻子之謀忠且禮矣於此乎見之
叔孫豹及諸侯之大夫及陳袁僑盟春秋襃善貶惡不
 失其實者也諸侯皆在是又稱叔孫豹及諸侯之大
 夫大夫受命於其君之詞也異乎湨梁湨梁者諸侯
[002-12b]
 皆在是而大夫盟其非受命而專之也明矣諸侯之
 失其政奪於其臣不亦冝乎詩云不自為政卒勞百
 姓其為得失也逺矣
叔孫豹鄫世子巫如晉臣之事君也非苟益其君之謂
 也子之事親也非偷安其親之謂也不義而富雖可
 以得利者而臣不為君然後榮無恥而安雖可以得
 存者而子不為親然後尊今豹自謂强足以兼人而
 不度於義巫自謂智足以便親而不慮於恥此小人
[002-13a]
 以為功而君子以為羞者也孔子曰不患貧又曰不
 患寡豹之為君謀冝曰君擅劫天子之地奪諸侯之
 國以自封樹為益愈耳非所以創業垂統也君以正
 却之諸侯將自服何患於貧巫之為親謀冝曰君私
 棄先王之命卑宗廟之守以偷欲休其恥甚於去位
 而虜也君以正守之七十里之地而可以王何患於
 寡如此而臣子之義得矣此乃聖人之所貴也
鄭伯髠頑如㑹未見諸侯丙戌卒于鄵諸侯於其封内
[002-13b]
 猶大夫於其家也義不可外其君是以雖卒不地也
 鄵何以獨書乎然則鄭伯之卒可知矣彼必以合乎
 中國之故而見外於其臣也為變文以起其見弑因
 赴告以絶其同惡故春秋亂世也弑君者非一皆可
 得而誅者也至於見知故縱使大惡不發君仇不復
 其罪與親弑者無以異是乃春秋所當絶也季孫問
 具臣從之者與孔子曰否弑父與君不可從也夫不
 可從者固以從為罪而况於大臣乎
[002-14a]
㑹吳于柤春秋所甚謹者莫如君臣吳楚徐越此皆聖
 賢之後非周室之伯父叔父則伯舅叔舅也見周之
 弱而諸侯放恣自以逺於中國王靈不及而皆僭名
 號其無等為己甚是以春秋亦因而遂外之聖人愼
 用人重棄人雖曰外之而未忍遽没其所始封也尚
 委曲為之造說故稱其君國稱其大夫無爵命名氏
 之辨以貶逺之不使得齒中國而已所謂一字之貶
 有嚴于斧鉞者在此也嗚呼可不省乎將以求榮邪
[002-14b]
 乃反辱焉將以求安邪乃反危焉及其思善悔過去
 僣號從中國然後許之有君有大夫吾以此觀之凡
 人之善惡損益榮辱無不自已為之者詩云永言配
 命自求多福
戍鄭虎牢向者鄭虎牢也而不言鄭不使鄭得專之意
 也今者非鄭虎牢也而繫之鄭不取於鄭之意也故
 義可以取雖過千乗君子不以為非義所不取雖已
 失之猶予使得名焉取之以義予之以義雖用天下
[002-15a]
 可也况其下乎孔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人謂
 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信乎對曰非也夫子時然後言
 樂然後笑義然後取耳故取之與予亦大矣非君子
 孰能冝之哉
作三軍論者以謂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二軍
 小國一軍此似是而實不然魯於周室封最廣者也
 至襄而作三軍春秋譏之明襄之前未有三軍也及
 其舍之也又曰舍中軍明二軍猶在也故魯之師行
[002-15b]
 每一軍出輒書之所以明王制愼用衆也
㑹于蕭魚鄭伯如㑹歟則冝以如㑹書乞盟歟則冝以
 乞盟書今一皆沒之獨稱㑹何哉曰春秋嘉善矜不
 能而成人之羙悼公之服鄭也有道其信義著於諸
 侯非一日之積此善之可嘉者也鄭伯之欲從中國
 也亦非一日之積逼於楚之强而未果此不能之可
 矜者也然則晉之取鄭鄭之下晉不始於㑹蕭魚之
 日其信已在前矣至其㑹也諸侯以小息中國以小
[002-16a]
 安是乃有貴乎約信者也其義不言而諭不盟而壹
 故略其文以見其實蓋春秋成人之羙之意也故以
 戰伐為事者殘人民敝財用未必能下敵也以盟誓
 為信者繁犠牲費辭令未必能合衆也今示以救災
 患恤禍亂同好惡奬王室而遠人服矣為天下豈可
 以詐力哉
季孫宿帥師救台遂入鄆衆人之所以為衆人者彼不
 義加己則己以不義報之彼不仁遇己則己以不仁
[002-16b]
 報之釁於勇而嗇於禍之死而不避欲以為快非君
 子之道也君子者不然彼以不義來我則以義正之
 彼以不仁來我則以仁示之因於禮故不遷怒止於
 當故不貳過是王伯之君所以兼服天下者也故禍
 莫大於兵兵莫憯於志志莫害於亂春秋豈以王徳
 望於季孫宿哉因季孫宿之事以達王徳也
己未衛侯出奔齊奔而名者兩君之辭剽已立矣而衎
 不名何邪曰春秋雖亂世君不君臣不臣至於劫奪
[002-17a]
 之禍尚皆有縁而作窮惡極亂猶不為也今剽以公
 孫秉國政交於諸侯有日矣親逐其君而自取之惡
 有甚焉故絶其兩君之稱以見所惡也叔武攝位而
 鄭不名剽簒國而衎不名其不名也同而所以不名
 異叔武稱子而剽稱侯稱子者讓之意也稱侯者簒
 之實也故曰貴賤不嫌同號美惡不嫌同辭為春秋
 安可弗察邪
晉人執莒子邾子以歸晉人知莒子邾子之可以討矣
[002-17b]
 而未知己之不可討也用亂治亂用不肖治不肖禍
 乃始作非正本之意也沈同問孟子燕可伐與孟子
 曰可沈同伐燕齊人以孟子為勸之也孟子曰否彼
 如曰孰可以伐之則將曰為天吏者可伐之譬猶殺
 人者而問曰人可殺與亦將應之曰可彼如曰孰可
 殺之則將曰為士師者可殺之今以燕伐燕曷為勸
 之哉夫孟子可謂知本矣
白狄來諸侯間於天子之事則相朝相朝者考禮正刑
[002-18a]
 一徳以尊王室為之也是以春秋亦予其朝夫外裔
 於中國無事焉其於天子世一見則諸侯雖善其交
 際不得而通也是以春秋亦不予其朝不予其朝者
 懲淫慝一内外也周公致太平越裳氏重九譯而獻
 其白雉周公曰君子徳不及焉不享其䞇此乃天子
 而讓也况列國之君守藩之臣乎
晉人執衛行人石買假晉欲明天子之禁修方伯之義
 黜叛夫而誅亂臣者則莫如正孫蒯之惡而諸侯服
[002-18b]
 矣今置所先而收所後急所輕而緩所重伯者之討
 固有若是乎夫賞不當其功罰不當其罪不祥莫大
 焉大惡不舉而小過必察猶不當其罪也
晉欒盈出奔楚不以范匄逐之為文而以盈之自出為
 說使盈無可逐之釁則匄不得逐矣匄之罪易見盈
 之失難知此春秋所以深探其情而大正其本也道
 莫難於治天下而天下之治在國國之治在家家之
 治在身身不治國家不可得治也詩之首周召書之
[002-19a]
 首堯舜皆從此生矣春秋述堯舜者也是以謹於人
 道之始閨門之内易曰閑有家悔亡家之不閑悔不
 亦冝乎
甯喜弑其君剽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乎孔子
 曰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
 謂具臣矣季子然曰然則從之者與曰弑父與君亦
 不從也由此論之具臣者其位下其責簿小從可也
 大從罪也大臣者其任重其責厚小從罪也大從惡
[002-19b]
 也夫據國之位而享其禄臨禍不死聞難不圗偷得
 自存之計使簒弑因己而立後雖悔之不可長也里
 克趙盾甯殖之貶不亦冝乎曽不如公孫寧儀行父
 之猶有益於其君也又况商人陳乞之懐惡以濟逆
 者乎夫商人陳乞懐惡以濟逆與里克趙盾甯殖之
 事則輕重有間矣然而春秋不别也以謂君臣之間
 義不容失故其文一施之所以教天下之為人臣者
 也
[002-20a]
衛侯之弟鱄出奔晉衛侯忌小忿以誅有功捐大信以
 疑至親使鱄至於去國逃死者無人君之道故也詩
 不云乎人之無良我以為君人之無良我以為兄當
 此之時鱄以全身不離於惡名為智以母使其兄有
 誅弟之惡為義以不翹世以自絜為忠以不仕而能
 矯國之失為廉可為重己乎是乃君子之所貴也
豹及諸侯之大夫盟于宋葵丘之盟以明天子之禁書
 宋之㑹以弭諸侯之兵書推趙武屈建之力以當齊
[002-20b]
 桓不亦過盛乎據十有餘嵗之安以接治平不亦淺
 近乎應之曰伯者有五而桓公為首非以其力也固
 以謂九合諸侯不以兵車也而宋之㑹亦不以兵車
 何以不能比葵丘孔子曰回之為人也三月不違仁
 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又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
 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有能一日
 用其力於仁矣乎夫宋之㑹百姓免兵革之患猶出
 之湯火也養老長幼者十有餘年非獨一日之仁也
[002-21a]
 何謂淺近哉吾以此觀之聖人之愛民深矣固有有
 其意無其功而善之者矣孰有有其功有其名而遺
 之者邪
公在楚主人習其讀而問其傳則以謂公在楚云者釋
 不朝正于廟焉爾而未知己之有罪也昭公去國至
 於以乾侯寄是以書公在乾侯當此之時季氏居君
 之位攝君之祭魯之一民非公之有聖人嫌於國無
 公公無國也故因正月以正之今襄公亦去其國季
[002-21b]
 孫亦叛於内居君之位攝君之祭其與乾侯也同同
 則其文等矣故存公則無所復存存公則失國可知
 矣此正春秋之所欲明也在易坤之剥曰龍戰于野
 其血𤣥黄夫嫌於無陽而後稱龍猶嫌於無君而後
 存公安可不察邪
吳子使札來聘世或謂季子之讓不若其受國之愈也
 季子之去不若其誅惡之愈也此欲速之士宋墨之
 徒權一時以期功名非正徳修本之道也彼其爭故
[002-22a]
 明吾讓以鎭之彼其賊故明吾仁以静之由是而訓
 雖未治王者之功聖人之守也不由是雖偷有成為
 快耳非至徳之風也季子豈不欲饗一國哉又惡不
 由其道豈不欲討國亂哉又惡父子兄弟之相簒奪
 無已時此固季子之所以稱賢也
葬宋共姬使共姬避火而全生未足以害其貞也然而
 不以己之可以全其生之故而違天下之常義此安
 乎性命者乃能之故審乎死生之度辨乎榮辱之境
[002-22b]
 知禮之重重於生辱之甚甚於死伯夷叔齊餓於首
 陽之下求仁得仁何以過此乎詩云彼其之子舍命
 不渝
葬蔡景公蔡世子般弑其君固云者足以見般之罪矣
 未有以明固之惡也君不君則臣不臣父不父則子
 不子固賊未討而葬以既討之文非寛弑之者之罪
 也使夫弑者亦有以自省也
宋災故天下之事不一也君子慮所逺而小人恤所近
[002-23a]
 夫災雖諸侯所當救然而一時之變一國之禍也財
 足以周其乏粟足以濟其用則已矣非所以為天下
 之憂也彼天下之憂者臣弑君一子弑父二如是則
 夷狄矣雖有粟吾得而食諸故孔子論天下之信則
 曰寧去食論陳恒之變則曰請討之其察於道之輕
 重緩急大小先後也審矣豈以姑息愛人哉
莒展出奔吳莒展子也而不謂之子展失子之道也凡
 人之所以稱乎臣者以有君也所以稱乎子者以有
[002-23b]
 父也君弑矣而臣不討賊父殺矣而子不復讎是固
 無臣子之理也展之見奪不亦冝乎魯叔孫氏之豎
 牛殺孟丙仲壬以立昭子昭子既立朝其家衆曰豎
 牛禍叔孫氏殺適立庶使亂大倫將以赦罪而罪不
 可赦必速殺之仲尼聞之曰叔孫昭子不賞私勞不
 可能也書云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豈其掩義隠賊而
 忘君父哉
鄭殺其大夫公孫黒賞罰之於政非春秋所先言者也
[002-24a]
 然而賞罰不當春秋必譏所以效王者之政雖不以
 賞罰為本而猶不可廢也君專殺大夫非王法所得
 為者也然而君殺大夫春秋或予之所以效春秋亂
 世急於見君臣之禮扶上而抑下也夫聖王之罰不
 誅不教不誣無罪百姓未見其惡也則雖方命圯族
 堯不殛鯀及其惡成而罪見誅之猶鷹鸇之發也無
 留獄矣此所以禁姦止邪除禍持國之道也豈幸而
 勝之哉
[002-24b]
公如晉至河乃復道千乗之國至重也而動不以禮雖
 為之卑伏曲從猶之無益也適得輕焉譬之鄭衛之
 處子蒙珠玉而過中山之盗也滋益恭而滋益侵耳
 吾以此觀之為國以禮者處勝人之地矣孔子曰恭
 而無禮則勞又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䟽矣數
 猶數數也進之不以禮節者謂之數莊子曰彼於致/福未數數然左
 氏傳曰無日不數於六/卿之門皆謂進不以禮
執齊慶封殺之春秋之予人也不求備其責楚子也求
[002-25a]
 全焉何哉曰春秋明王道之大本者也政刑寄焉不
 求備者敘才用之意也非出乎身加乎民之正也出
 乎身加乎民者不正則不行不信則不服是以不使
 若楚子者得專天下之善也天下之善不專在楚子
 則楚子之善未免於戮矣以此治天下所謂洒濯其
 心一以待人者也故殺人者可殺而非士師亦不得
 殺殺之為專殺專殺之罪與殺人等王者之政也夏
 書曰昬墨賊殺己惡而掠羙為昬貪以敗官為墨殺
[002-25b]
 人不忌為賊楚子有二焉
舎中軍向曰作三軍三軍皆始作也今曰舎中軍去三
 之一也然則今之舎者非向之作者明矣若今之舎
 乃向之作則向之作亦曰作中軍矣魯之本不有二
 軍豈不然乎
暨齊平齊大魯小魯為齊弱久矣然而能暨齊以平者
 介於楚也夫不自計徳之厚薄勢之利害而借人之
 威以慿諸侯是逺者不服近者不親此最得失之機
[002-26a]
 也詩云肆不殄厥愠亦不隕厥問夫文王不以昆夷
 之陋而隕其問是以能成王業奈何其崇夷狄侮中
 國哉昭公之棄其國死於外諸侯莫之殺也從此生
 矣
蒐于紅姦臣之將蔽其君而奪之也未嘗不先為非禮
 而動民也蒐于紅吾見其反天時矣吾見其易地理
 矣吾見其悖人倫矣而昭公猶未之悟也至於奔走
 失其社稷以死豈不哀哉
[002-26b]
陳災當是之時楚子在陳彼赴而我弔此其所以書也
季孫意如叔弓仲孫貜帥師伐莒向者舎中軍也自以
 謂得於節矣而未知其猶非制也今也為三軍以出
 自以謂權一時之利焉爾而未知其猶僭也非制且
 僭此春秋所謹也義豈得略哉
執蔡世子友以歸用之鄭忽疑於失國蔡友疑於不立
 衛蒯瞶疑於出奔春秋正父子之親君臣之禮貶姦
 逆退不義以此三人者雖道徳不足猶可以世其國
[002-27a]
 蓋不登畔人之意也傳曰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
 而行其斯之謂與
叔弓帥師圍費季康子患盗問於孔子孔子曰苟子之
 不欲雖賞之不竊曰殺無道以就有道則如何孔子
 曰子為政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故春秋未嘗不
 惡臣不臣子不子也又察其本本治而末亂者有之
 矣天下所共棄也本不治而末亂者是乃其理君子
 所宜内自審者也嘗試使周之王必毋廢文武之法
[002-27b]
 毋過天之道諸侯雖大國孰敢慢其上諸侯必毋僭
 天子其大夫孰凌大夫必毋脅其君其陪臣孰畔故
 南蒯雖以費入齊而春秋未以畔誅蒯非寛蒯弗誅
 也事有本末法有原省季氏未得以畔名蒯則魯亦
 未得以强討季氏魯未得以强討季氏則周亦未得
 以僭絶魯其不正相乗非一日之積矣衆人之治則
 以謂苟君君臣臣焉可矣王者之術必將曰君不君
 則臣不臣父不父則子不子正己而物正乎此之謂
[002-28a]
 王者之術
同盟于平丘政莫善於興滅國繼絶世自三代之王皆
 傳用之平丘之㑹雖未可以言王然而王使大夫臨
 之諸侯約之王者之政行焉未命而蠻夷服唯其信
 也推其羙殆與葵丘明天子之禁無以異此則春秋
 所貴也
蔡侯廬歸于蔡陳侯吳歸于陳陳蔡不計己之所以能
 復其世者天子之徳諸侯之功也而皆欲速貪利反
[002-28b]
 受封于仇讎之楚忘其宗廟之辱社稷之恥殆匹夫
 所不為其道雖可復其行不可復惡足以君國子民
 哉是以其禍亂相繼終亦至於滅亡而莫之振也豈
 不哀哉夫道可復者人也故曰歸行不可復者已也
 故名之君子之膺受多福可不省邪
莒殺其公子意恢郊公不慼其親之憂使意恢得縁以
 闚覦意恢不隠其兄之惡使蒲餘侯得縁以專禍是
 上下交失也書不云乎于弟不念天顯乃疾厥兄兄
[002-29a]
 亦不念鞠子哀大弗友于弟惟弔兹不于我政人得
 罪蓋痛之矣聽訟蔽獄可弗熟察邪
楚子誘戎蠻子殺之誘一也或名或不名或誘而滅之
 或誘而殺之誘而滅之其罪雖著春秋猶惡其懐惡
 而討不義誘而殺之其義雖貶春秋猶探其罪而棄
 之於天下此似相反而實非相反也曰道並行而不
 相悖茂而有間連而不相及此之謂矣鄫子貪色而
 亡禮縱欲而昧禍猶禽獸也雖無邾人之虐有王者
[002-29b]
 作固不免於誅戎蠻子怙亂而輕百姓不信而侮四
 鄰雖無楚子之誘有王者作固不免於亡春秋皆略
 其名以見其賤禍之來也己有以取之易曰不節若
 則嗟若無咎孔子曰不節之嗟又誰咎乎此之謂也
曹公孫㑹自鄸出奔宋春秋之時臣能專其邑無不畔
 其國者能使其衆無不要其君者臧武仲之智可謂
 智矣然猶据防以求為後於魯是以孔子譏之以謂
 其罪與不孝非聖者均也不孝則無親非聖則無法
[002-30a]
 要君則無上三者皆大亂之道也故深察公孫歸父
 之至檉奔齊公孫㑹之自鄸奔宋也其賢於臧武仲
 遠矣降而無憾憾而能眕唯知命而好禮者能之孔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禮無以立也此之謂
 也
宋華亥向寧華定自陳入于宋南里以畔吾以其言畔
 也知其不可言復入以其不言復入也知其為畔矣
 畔者猶未絶其為君臣之稱者也
[002-30b]
劉子單子以王猛居于皇陳人蔡人從王伐鄭君臣之
 辭也大不以乎小貴不以乎賤君顧可以乎臣哉夫
 臣者為上為徳為下為民者也治煩去惑以道事君
 不可則止者也不乗君之昬而以封己者也不挾君
 之勢而以崇黨者也今劉單之為天子臣也則不然
 君昬則不諫國危則不憂禍已成矣亂已兆矣然後
 挾天子而令諸侯此則姦雄之所以冀非望者也源
 必始于此上下舛逆是以謂之以王猛居于皇也孔
[002-31a]
 子曰危而不持顚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世治則
 有良臣無功臣夫尊尊親親不失其理則何功之稱
 矣曰大夫以夫人致若是則何如曰是亦猶是也然
 而以逆順為差大夫之以夫人者有君命存焉劉子
 單子以王猛者則專之爾察響者原其聲視影者觀
 其形則何疑之有
叔孫婼至自晉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報生以死報賜以
 力古之道也婼不忍自同於季氏而謀納公正也不
[002-31b]
 忍見欺於季氏而反自殺忠也然而君子以為難不
 以為法者昭公在外婼可以無死婼之死畏也曽晢
 使曽參過期而不反人曰其畏乎曽晢曰彼雖可畏
 我在必死也此曽子之所以稱善事父也孔子畏於
 匡顔淵後子曰吾以汝為死矣顔淵曰子在回何敢
 死此顔子之所以稱善事師也使婼少聞曽氏顔子
 之風則必不以死易生矣此春秋所由不以死襃婼
 也婼之死雖不可以當襃而其忠也不可忘矣故因
[002-32a]
 其可襃而襃之傳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此之謂也
宋公佐卒于曲棘十有二月齊侯取鄆置天子者非以
 優天子以收天下也置諸侯者非以優諸侯以収一
 國也諸侯有方伯連帥州牧卒正者非以優强大以
 存小國也故小事大大字小為治之要春秋之所甚
 貴也分災救患扶傾濟弱誅叛討亂王政之所急仁
 義之本也諸侯卒其竟内猶大夫之卒其家未有言
 其地者也而佐卒獨見外取邑不書書之未嘗不稱
[002-32b]
 人也而齊獨稱侯以宋公有親附鄰國憂諸侯之心
 齊侯有修伯討不登畔人之意是以異之也詩云何
 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又曰豈不懷
 歸畏此簡書簡書同惡相恤之謂也文王嘗以此懷
 西方矣
盟于鄟陵公自㑹居于鄆居于鄆者猶曰居于鄭矣有
 天下者固家天下有一國者固家一國上雖失之下
 莫敢有也及至天子棄天下而不守諸侯失其國而
[002-33a]
 不保是以天子有曰出居于鄭而諸侯有曰公在楚
 矣出居于鄭非實棄天下也其道則無以異於棄天
 下也公在楚非實失國也其道則亦無以異於失國
 也豈虚加之哉說不免焉
楚殺其大夫郤宛君不明故臣得專其威至於殺其大
 夫而莫之止也不亦甚乎然而郤宛則有以取之有
 以取之者辟嫌不審也辟嫌不審罪也詩云侈兮哆
 兮成是南箕趙簡子欲簒晉疾天下之議己者曰殺
[002-33b]
 孔丘竇鳴犢則庶幾矣已殺竇鳴犢使人聘孔子於
 魯將濟河孔子聞其殺鳴犢也於是止曰羙哉水乎
 丘之不濟此水命也夫趙簡子卒不得施其謀由是
 觀之孔子之禦患也早矣逢蒙學射于羿盡羿之道
 思天下唯羿為愈已於是殺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
 焉公明儀曰宜若無罪然孟子曰淺哉言之也安得
 無罪孟子可謂知春秋矣春秋之責於義也未嘗不
 欲其無罪也人亦有有罪而無禍者矣非春秋所貴
[002-34a]
 也人亦有無罪而有禍者矣非春秋所戒也春秋道
 其常而衆人計其功傳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
 而免此之謂也
公在乾侯向曰居今曰在向也魯而今也晉一民莫得
 使焉尺地莫得有焉人固曰乾侯之君耳而春秋則
 以為猶吾君也冉有謂子貢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
 曰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故
[002-34b]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雖不父子不可以不子
 古今之大義也子貢其知之矣
黒肱以濫來奔謂之邾黒肱則邾大夫矣而非也謂之
 濫黒肱則濫之君矣亦非也諸侯不得擅相封其籍
 不通乎天下故謂之黒肱以濫也因是觀之則邾之
 私爵人其罪一黒肱之專取濫其罪一其義深切而
 著明猶六鶂五石矣不可奪也
元年春王君子莫重乎授受授受王事之本也授之者
[002-35a]
 以禮受之者以義正也正已而後可以正人矣故擇
 其所處不汚於偽不誘於利不脅於威楚公子閭吳
 公子札衛公子郢是矣可以取而不取之無正故不
 可取也以宗廟為重以國家為本亂非己之所及也
 不得已而起衛公子晉晉公子周漢文帝是也當是
 之時社稷無所寄人民無所奉羣臣以謂莫冝己者
 故受國也可以受而受受之無害於正故受也今定
 公不然汙於偽誘於利脅於威雖欲正人人何由而
[002-35b]
 正道能得之非王功也非王功則春秋奚取焉漸之
 象曰進得位往有功也進以正可以正邦也故天下
 非得其位而能有功者未之有也非進以正而能正
 邦者亦未之有也聖人其知之矣
新作雉門及兩觀天子三門諸侯三門天子之門曰臯
 門曰應門曰畢門詩曰乃立臯門臯門有伉乃立應
 門應門將將是道天子之制文王之徳者也諸侯之
 門曰庫門曰雉門曰路門魯用王禮是以其庫門天
[002-36a]
 子臯門雉門天子應門而設兩觀僭君甚矣習舊而
 不知以為非覩變而不知以為戒無怪於季氏之脅
 其主矣此春秋之㣲辭至意也
公及諸侯盟于臯鼬衛靈公門陳于孔子孔子對曰俎
 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聖人之惡
 兵之害如此然而田常弑其君則沭浴而朝告於哀
 公請討之是聖人非惡兵也惡夫不義也楚之不義
 甚矣晉以伯主之勢慿王命之重而不能討顧而使
[002-36b]
 吳乗其釁中國不振旅功近而禍逺矣不亦病乎孔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是所以眷眷於臯
 鼬之盟者也
劉卷卒王者之制内諸侯禄外諸侯嗣此三代之禮最
 所重者也於經未有以言之觀乎劉卷卒則可信矣
 故生稱爵其禄也卒稱名從正也葬稱公主人之事
 也豈苟而言之哉
季孫意如卒意如親逐其君而卒之其異於翬何也曰
[002-37a]
 以定公為君則不得不以意如為大夫矣孰有大夫
 卒而君不為之變者乎夫意如之逐昭公也明翬遂
 之弑君也隠而叔仲惠伯之蔽惡也未形春秋固曰
 有不待貶絶而罪惡見者此之謂也且夫意如之罪
 固著矣及其卒也而絶之則其著不亦彌信乎而春
 秋弗為也以為定不書正月適足以見定之非正而
 猶未足以効其受國於季氏故於是復明意如為定
 之大夫也使定公誠能明君臣之義不賞私勞討先
[002-37b]
 君之賊致季氏之誅則意如不免矣故雖逆取而順
 守之猶賢乎已今一不然苟於利而忘其辱幸於禍
 而忘其讎謂意如定之大夫也不亦宜乎
季孫斯仲孫何忌如晉陽虎陪臣也而執國命欲蕩覆
 公室以自封已三世矣事不成故盗寳玉大弓以逃
 春秋本其禍之所構自二子之使夫以二子之力專
 國擅君而陽虎能制之進云則進止云則止猶𨽻僕
 也而莫之戒者方復為之脅請於伯主之國此其無
[002-38a]
 所忌必為亂之效也雖然不介晉權亂亦不得發春
 秋彰往察來而愼於幾㣲故因事以宣其指原指以
 見其變子惡之卒陽虎之盗皆簒君亡國之禍也苟
 甚之必録之録之故必自其禍之所起矣
仲孫忌古者已孤不更名名者所受於親者也事親者
 不為存沒生意不為利害易慮故不變也人之背死
 忘先者常必以利害汨其中者也背死忘先以利害
 汨其中者非獨更名之謂也更名蓋其小小者耳而
[002-38b]
 聖人禁之者背死忘先之情惡雖小不可為也小且
 不可為况其大乎此固禮之止亂於未形者也
齊人執衛行人北宫結以侵衛善為國者親近而逺信
 之附内而外歸之衛侯欺其羣臣以紿晉殘其百姓
 以奉齊齊之執結也固非伯討矣而衛之無良又甚
 焉從此觀之孟子曰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不亦信
 乎
從祀先公從祀為祫邪冝曰大事于太廟為禘邪冝曰
[002-39a]
 禘于太廟為時享邪冝曰有事于某宫所以不正言
 之者其事可醜出於陽虎故也陽虎將作亂而惡不
 得民心故於是為小正以售其大不正立小義以遂
 其大不義從祀先公其事則順矣其情則逆故仁義
 禮智信五者天下之通道羙術也在君子則治在小
 人則亂小人者挾欲為利之心而為之者也名愈髙
 則利愈富功益多則禍益大是盗跖之所以合乎徒
 衆也君子不然經徳不回非以干禄也立事建功非
[002-39b]
 以狥名也矯政易俗非以封己也忠恕而已矣春秋
 原情情誠善而功惡弗誅也情誠惡而功善弗與也
 故曰兵莫慘於志禍莫大於徳有心為道者之言也
齊人來歸鄆讙龜隂田使魯多其車徒衆其兵革構怨
 連禍以攻齊為事未必能得其故土地也厚其幣帛
 重其使介繁禮巧辭以請齊為事亦未必能得其故
 土地也仲尼一言爾威重於三軍利加於萬乗豈有
 他哉順於理故也天下之事常服於順而違於逆逆
[002-40a]
 之必歸於敗也猶順之必取於勝也中賢猶足以自
 持况聖人乎不動而至不言而信不疾而速此之謂
 也故必先自勝也而後可勝人必先自治也而後可
 以治人夫不自勝而務勝人不自治而務治人皆逆
 之類也故齊雖强以其逆而奪魯雖弱以其順而得
 得失非强弱也在道而已
宋公之弟辰暨仲他石彄出奔陳暨非欲之也有不得
 已焉不得已非大臣也而况乎得已而不已者乎自
[002-40b]
 陳入于蕭以叛以此見春秋之斷獄詳矣其出也謂
 之暨其入也謂之及及非不得已之言也得已而不
 已之說也君親無將將而誅焉又况據邑以伐其君
 者乎其罪一施之
帥師墮郈季康子患盗子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今諸侯僭天子而大夫强大夫執國命而陪臣畔事
 勢則然矣不務以所望乎下者事上則治奚由順哉
 譬之伐木不自其根必復滋塞水不自其源必復流
[002-41a]
 源與根無他在己而已矣故師行邦域之中而書之
 若異國然此孔子所謂不在顓㬰而在蕭墻之内之
 意也
趙鞅入于晉陽以叛古之大臣有奪而後義險而後平
 者矣齊王問貴戚之卿孟子曰君有大過則諫反覆
 之而不聽則易位問異姓之卿孟子曰君有大過則
 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若由是言之趙鞅保晉陽之
 甲以逐荀寅士吉射伊尹之忠已然而名不免於畔
[002-41b]
 者當是之時其志未信其功未見要以功成事立然
 後可信爾易曰利用為大作元吉無咎此之謂也故
 大作而得元吉元吉而得無咎無咎之羙不過乎趙
 鞅之書歸爾是孔子之所以貴權者也孔子曰可與
 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
 與權人之生也困而不學者多矣知學之為益其性
 知道之為得於學或進取焉或有所不為焉是可與
 共學者也有常矣而未及乎中行也未及乎中行則
[002-42a]
 未可與適道適道者必中行者也不踐迹亦不入於
 室是可與適道者也善人矣而未及乎大成也未及
 乎大成則未可與立可與立者必大成者也不憂不
 懼君子之成名矣是可與立者也而有不仁焉則未
 可與權權者聖人仁人之所施也湯放桀武王伐紂
 伊尹周公攝其君此之謂權甚逆而下不疑甚利而
 上不憂必忠信至於此則權安有不可哉
晉趙鞅帥師納衛世子蒯瞶于戚世子者世世子也諸
[002-42b]
 侯不得世其子誓於天子然後稱世子世子之貴達
 於王室然則諸侯雖欲以愛易世子猶不得也桓公
 葵丘之盟曰毋易樹子故蒯瞶之得罪君父君母而
 出奚遽失其位哉鄭忽見逐於强臣見奪於其弟突
 春秋為人之不知義乃反以其突正而忽不正也故
 君雖薨猶謂忽世子蔡友君滅衆散守其先人之國
 不與讎共戴天至于死之春秋為人之疑於誅君之
 子不立乃反是楚而絶蔡也故君雖沒猶謂友世子
[002-43a]
 蒯瞶知以禮事其親而不知幾諫見志之順而無隙
 也使其母惡而逐之羈旅於外春秋為人之不知權
 及反責蒯瞶之出走而不計申生之死為非孝也故
 君雖沒猶謂蒯瞶世子三者異事同指皆别嫌明疑
 予正而奪不義者也
齊國夏衛石曼姑帥師圍戚曼姑受命而立輒其不可
 以圍戚何也或問乎孟子曰舜為天子臯陶為士瞽
 叟殺人則執之乎孟子曰執之然則舜不禁乎曰舜
[002-43b]
 安得而禁之是有所受之者也今以蒯瞶為瞽叟以
 輒為舜以曼姑為臯陶此孟子之義已曰孟子未盡
 於義也伯夷叔齊讓國不取餓於首陽之下終身訢
 然以謂求仁得仁故無怨也夫不以能有其國家為
 貴而以能全其志義為安故孔子稱之舜有天下瞽
 叟殺人是亦將且循伯夷之義矣安在必申有司之
 法而以己之貴加其親乎此不為知春秋春秋抑曼
 姑於齊以明臣之不可侵其君離戚於衛以明子之
[002-44a]
 不可加其父一言而君臣父子之道正矣詩云示我
 顯德行此之謂也故為曼姑之義冝明言於其君曰
 子無討父之道臣不足為三軍將也輒之義亦冝明
 言於其國曰臣無乗君之禮我不可為千乗主也若
 是上讓下競而兵偃不用矣又何其紛紛哉故昔者
 子路問於仲尼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
 必也正名乎所謂正名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者也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此輒與曼姑之事也
[002-44b]
 不其然歟
己酉入邾以邾子益來伐國而克此衆人之所禱祠而
 求玉帛而賀者也而君子諱之諱之者不敢多其功
 不敢享其名非惡功名也功不可訓而名不可傳也
 其事好還是以明年而吳伐我魯之存者幸而已矣
 且吳之强不能以是行於楚魯之弱顧能以是行於
 吳乎孔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此之謂
 也
[002-45a]
吳伐我君子之道不貴其勝人而貴其自勝也說命曰
 干戈省厥躬躬為善而外物横逆者有之矣君子拒
 而弗受也躬為不善而外物横逆者亦有之矣君子
 受而弗懟也受而弗懟此之謂能自勝故君子之守
 約也
齊國書帥師及吳戰于艾陵事君者自盡而後求進焉
 成民而後求用焉治内而後求服焉夫以吳之無道
 犯間上國渉數千里之地以伐人之邦固求棄疾於
[002-45b]
 人與之俱靡焉爾國書之用齊也内不能安其君外
 不能交鄰國而輕與之戰其不愛百姓也不亦甚乎
 故善戰者服上刑所謂為志乎此戰者是也湯事葛
 太王事熏粥文王事昆夷不以其養害所養乃所謂
 君子之道也
孟子卒夫人之必命於天子猶諸侯之必命於天子也
 桓公不受命終身無王孟子亦不受命死不得稱夫
 人其義一也所以異者桓治外孟子治内其文不可
[002-46a]
 得而一耳
公㑹晉侯及吳子于黄池吳戰勝天下威强諸侯動不
 以徳義春秋所惡也何縁而以兩伯之詞言之邪曰
 天下無王久矣吳楚皆僭號叛命莫能尊周室吳知
 自卑貶其號率諸侯以奉天子其事雖淺近猶不得
 不引而進之孔子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者
 此之謂也夫西子蒙惡過之者掩鼻苟有惡人齊戒
 沐浴可以事上帝由是觀之吳子之霸也不亦冝乎
[002-46b]
 
 
 
 
 
 
 
 劉氏春秋意林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