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d0089 玄宗直指萬法同歸--牧常晁 (ZTDZ)


[002-230917c]
玄宗直指萬法同歸卷之二下四
    建安仰山道院牧常晁撰
    門人一山黄本仁編
   常應常靜解
夫天體本靜應之以日月雲霞地體本靜應
之以江河萬物四序本靜應之以春夏秋冬
人心本靜應之以喜怒哀樂凡有一靜則有
一應靜者主也應者賔也靜者君也應者臣
也靜爲内體應爲外用是以聖人之心常不
易而應乎萬物之情常不動應乎萬物之變


雖與萬物接應而此心未始逐萬物而遷動
也故能爲萬物之主焉雖日應萬機曾不損
乎毫釐太上執此以御三才萬物也常應常
靜聖人之至德乎天地之眞心乎學者之日
用緊要切不可放過也
   解谷神不死章
无極爲太極之谷太極爲天地之谷天地爲
萬物之谷人心爲衆理之谷谷者納物而不
盈呼聲而能應象乎人心也神者天地間之
至理人心中之至妙此神知覺虛靈與心相
[002-230918a]
應猶谷之應乎聲也三才有休否此神无歇
滅故曰不死也是謂玄牝玄者天地之始象
牝者至靜之眞體三才未立四象未生是道
已具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即此也曰太極
曰性命曰鉛汞曰水火無非玄牝異名之妙
也玄牝之門是爲天地根玄牝一竅乾坤之
根蔕也衆道由此而出三才由此而生或以
口鼻呼吸往來清濁爲說是亦道也但不得
谷神之妙矣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綿綿者無
終之義也謂谷之有神不斷不滅劫火洞燃


而不壞二儀變易以常存人能用之不急於
勤不荒于怠故可與道相爲無窮也
   性宗命宗同體說
世謂禪學爲性宗禪者梵曰禪那此翻曰靜
慮以清心澄神靜念息慮爲本以忘形去累
止欲離貪爲宗在身爲戒在心爲定在性爲
慧禪宗以戒定慧爲第一義命者太極混沌
中元命之命也以無爲自然妙有清虛爲本
以專氣致柔抱元守一爲宗在腎曰精在身
曰氣在心曰神命宗以精氣神爲第一義戒
[002-230918b]
定慧即精氣神也戒以養精定以養氣慧以
養神非戒則不能生定非定則不能生慧戒
不立則精喪亡定不全則氣流散慧不生則
神凋竭故戒定慧依精氣神而立精氣神依
戒定慧以全三教聖賢不能去此六字而成
道者今之學釋者則曰本來無一物何用精
氣神也學道者則曰吾有精氣神存何待戒
定慧爲此皆不明根本妄自分别所以學者
如牛毛成者如麟角悲夫
   解金剛經一合相理分


夫有合相之者天地萬萬物也無相之合者
如來性理也萬萬之合莫逃乎身命陰陽性
理之合不越乎眞空妙有分云一合相理者
相者事物也理者性理也凡貌象炁質之物
宥于天地之間者莫不合乎數當乎理也至
于蜎飛蝡動之屬有情無想之類孰能逃乎
一合之相矣故如來說法必自有相而至于
無相謂一切衆生必固相而後顯理也非相
則眞空之理無所明非理則妙有之機何所
發故以相明乎理以理合乎相欲使衆生即
[002-230918c]
色即空即心即佛也經云如來如說三千大
千世界即非世界顯名世界解云此言天地
一合相世界若此其大也蓋太極未形時即
無此世界大塊既判後是名世界也經云若
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解云元始之際本
無一合之形今實有世界不過一合相也蓋
天與地合日與月合陰與陽合男與女合其
餘不言可知是名一合相解云如來眞性本
無名相不過假權就實借有明無隨順世間
名一合相也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解云然


此一合乃眞空與妙有合也衆生與佛性合
也老子謂神形俱妙此也千聖不傳故曰不
可說也但凡夫之貪著其事解凡夫不明佛
性但與世界塵勞煩惱爲合貪求無厭著相
不解事事執迷不能省悟使一靈眞性流浪
生死出入韜迴皆貪著其事也諸經之解爲
爲不同如來之㫖遂成訛舛經中明白若世
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見得形炁之合明矣
又破曰即非一合相此性理之合明矣謹解
半章發明後學云耳
[002-230919a]
   解老子貴生章
經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解生猶日之出也
死猶日之没也莊子云死生如夜旦此也十
有三者乃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
墓胞胎養此十二事兼吾之身共十三也凡
萬物始而復終之道陰陽往而復反之理人
物盛衰死生之數在坤卦爲復在乾卦爲姤
陰陽消長寒暑推遷造化相爲無窮者此也
凡有生之徒必循此而生又循此而死今生


動至於死亡之地其盛衰存亡之跡亦不能
逃此十三徒之數有能逃此數者其惟聖人
乎釋氏之生老病死亦本於此其所謂韜迴
者此三三徒歟經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解
萬物無生故得無死既有生則必有死有死
則必有生此天地間必然之理也今不能免
乎十三徒之患者爲萬物生生之情不已也
既厚於有生何得免乎死也老君恐世人不
明出生入死之理故設問曰夫何故又自答
曰以其求生生之道甚厚不能至於無死之
[002-230919b]
地所以未免乎十三徒之生死今欲不與此
徒爲伍者則當出五行生死之外可也經善
攝生者陸行不避兕虎入軍不避甲兵兕無
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
何故以其無死地也解既厚於有生則當其
攝衛養生之術順其生旺興衰之數明其死
生出入之機修其身養其氣固其精存其神
黜聰明屏嗜慾使七情不擾於内六塵不擾
於外不奔走於名利之場故陸行不避乎虎
兕也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不徇身欲不爲禍


先故入軍不待避乎甲兵也故善攝其生必
洗心蔵宻忘物忘形使乎六欲之兕虎無所
投措其爪角三毒之甲兵無所容頓其鋒刃
神形俱妙與道合眞故曰無死地也又曰聖
人能外形骸不與十三徒爲侣故物不能爲
之害世不能爲之患老君曰吾所有大患者
爲吾有身若吾無身何患之有以其無身故
能無死地也諸家解義各以九竅四肢七情
六慾或言水六火七或言六根四大三毒爲
十三似與經㫖不相侔合今特解此發明後
[002-230919c]

   若嬰兒之未孩
嬰兒者未出胞胎也出乎胞胎謂之孩也嬰
兒在母腹中惟抱一團和氣喜怒哀樂之情
未發見聞知覺之性未萌也出母之胎便有
喜怒哀樂之情見聞知覺之心故不足以況
於道也古人曰温養子珠保養太和又曰聖
胎道胎胎仙胎息未嘗言出胞胎也三教聖
賢泏養之術孰能越此老子抱元守一專炁
致柔釋氏之宴寂顔子之坐忘止是嬰兒


   二極中說
无極无中之中也太極至中之中也寂然不
動元炁總禽之首也不可得以狀之即無偏
倚流伏過踰不及之患是爲乾元之始萬物
之根也極名雖異而中不異也三才萬物不
能須臾者離此中也至于喜怒哀樂之未發
此中者在儒謂之精一又謂存神在老謂之
抱元又曰守一在釋謂之禪定又曰寂觀是
皆人心固有之中也以我固有之中合乎二
極本然之中則天地物我同乎一體物我既
[002-230920a]
同一元中寂故不見有起滅不見有流滯不
見有去來不見有偏𠋣若然者故可齊萬物
一生死立於至中之中也
   坐忘說
坐者止動也忘者息念也非坐則不能止其
役非忘則不能息其思役不止則神不靜思
不息則心不寧非止形息役靜慮忘思不可
得而有此道也故古人立止觀二法對治散
昏二病止者止其散即散歸於定觀者觀其
昏即昏復於慧非定力不能止其散非返照


不能明其昏古之上士莫不由此而求之所
以顔回惰肢體黜聦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
子棋隱几而坐喪乎吾我明道坐如泥塑人
許君曰靜定棲神無生雜想廣成子曰毋視
毋聽抱神以靜西王母曰無勞汝形毋摇汝
精靈山六載少室九年又有脇不至席身不
離座身心不動入乎大寂釋門若此者甚衆
不過止散而照昏也不假坐養聖胎何以克
成定慧大事明了任意逍遥事若未明不宜
廢坐雖然冥頑兀坐又謂鬼窟黑山外靜内
[002-230920b]
動名曰坐馳若此謂之坐忘又不可也
   降伏其心說
人心最老最險易於動摇瞬息之間遍歷萬
物其貪也猶虎狼鷹鷂其毒也猶蝮蝎蚖虵
縱之則萬騎奔風放之則群猴擲樹其中物
也如戈矛劒劎戟其用謀也如羅網鈎錐享千
鐘利禄不以爲足居九層樓閣不以爲榮萬
物皆可測其情惟人心不可得而測也今以
何者而降伏之必也先之以知足繼之以毒
抑其縱歛其放散其戈戟去其網罛忘其富


貴一其馳散靜其念慮割其恩怨喜怒哀樂
寢而不發顛倒夢想默而遠離六欲不興七
情不繆世間一切理事境界併不掛懷若月
停止水雲散太虛無爲自然如如不動若此
可爲降伏也猶外敵之降於中國群臣之伏
太君然後安危保險棄甲揩兵六欲不生三
毒消滅此心天下之太平也
   仰山襌房座右銘
      慈悲慈救衆生 /悲於一切
 
[002-230920c]
  戒隄防衆欲/禁欲百非
                  五陰廓落
       布施惠濟貧窮/廣施陰德 五藴皆空便爲菩薩
                  一性圓明
                 佛道者心
  大圖智鏡       佛即是心即心定佛   
                 諒不由他
     慧反觀自心/照彼昏昧無貪貪愛若滅/煩惱自無
  
                道不遠人
  耳等眞空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弘之在我


        精進書夜孜孜識塵清靜/善念不退六根清净即同如來
                  法身獨露
                    


   定安心止散/靜慮澄神
   
                日用中間
            知覺見聞無非妙用
      忍辱能忍其辱/福德日生    頭頭具足
                塵勞不礙
            塞則煩惱通則菩薩
                覺性現前
即此身心爲佛法休從外象推尋明之無古
亦無仐大圓平等智即是本來心戒定慧根
須决定貪嗔煩惱無侵六塵五藴緫邪陰若
人如是會大地變黄金惟此法門爲最直明
心見性爲先如來一大事因縁了明眞的意
即便是金仙布施慈悲兼忍辱無貪精準常
[002-230921a]
然運情平等倘無偏此心如不昧臘月火中
蓮知覺見聞皆妙用住行坐卧如如朝昏百
刻莫虛拘物情如不著此即是工夫無我無
人無住相眞然委鑒玄虛圓明具足了無餘
竿頭須進步午夜月輪孤
仰山丹房座左銘
                   陰陽停合
           和而不流即是沐浴薰蒸四肢
      鼻調息漸香/魄守在肺
                   調理中合
           綿綿若存即是火候含光默默
   炁知雄守雌/元炁常存
    
                   都攝六根
      眼含光隱景五炁朝元即是採藥總歸無念/魂守在肝
       
                   
                     負陰抱陽
              娘生之身即是丹鑪盡在吾身
 玄牝之门/天在之根含眞抱一/元神自居停思息慮/意守在脾
              日用之心即是金鼎烹鍊汞鉛
                     不離方寸
      耳絶音止聽/精存在肾       戢精炁神
          三花結葉即是丹頭融成一片
   精知白守黑/元精不散
     
                   十二時中
           時時不怠即是工夫心常如一
[002-230921b]
   口神守在心/薄味寡言
          
              毫髪思念
      圓而無漏即是固濟
              不擾靈臺
但把心爲汞鼎便作鉛鑪汞鉛二味結玄珠
一粒大明如黍米意馬纔奔汞失心猿微動
鉛枯若能過住十三徒生死何干吾事魂魄
精神意識色身香味爲徒都將一炁貫玄珠
收入中華國土玄圃淨夷精徹心田平治荒
蕪大丹煩赫耀冰壺獨露堂堂誰侣精乃生
神之本炁爲養命之根三般結就合乾坤斗
柄周天輪轉子夜起從海角午初流下崑崙


金烏玉兔兩停輪照見皆空五藴
   眞道不傳
天下之術可傳道不可傳也術可說道不可
說也老君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本無文何言可說道本空寂何物可傳必
須自得於心然後引師之說證我悟處言行
符合即師度我也師者華表也衆人不由其
道非華表之咎師能印其是非不能同使之
得道也金剛經云若言如來度衆生者即有
我人衆生壽者相言衆生之性本自圓成我
[002-230921c]
惟啓悟之也使人明理自度若言我能度者
我即著世間之名相也老君亦曰眞常之道
悟者自得亦未曾言能度之近之學者趨竒
慕怪謂彼能出神此能通聖或見地獄或遊
天堂或言神與之交或言鬼報之夢惑人以
禍福詐人以吉凶休糧爲觀夜行爲之定飲
酒啖肉爲之養精曲背垂頭爲之坐圜妄想
爲之禪顚倒爲之佛數氣息爲之命認識神
爲之性至有祼形赤體服炁採陰陽弄胞元
穢荒婬觸邪僻言有不可問者爲之祕宻曲


躬稽首稱爲弟子不可勝言善知識不該竒
怪者見之不敬語之不愛指瑕斥庇喧傳毁
謗悲夫世之宜假不宜眞乎道有可傳皆爲
之術心有可取亦謂之妄不從自得而從外
求者非曰眞道故曰術可傳也
   人直畜說
人之生也其形必直畜之生也其形必横直
者肖天地之形爲形也横者反天地之形爲
形也肖天地爲形者奉行天地之情性也反
天地爲形者供奉人道之享用也羽毛鱗介
[002-230922a]
之屬莫不爲横其身焉横其身者横其性狼
虎鷹梟蚖蛇蛟𧊜天地間凶獰貪嗔之類是
也人則直首方足厚背寬腹佩服於道德串
帶於仁義所以貴居萬物之上也然直其身
直其道也故能以直用心以直治民以直事
君三才之中直者王也三字中/直落也孔子曰人之
生也直凡直其身心者人類也横其身心者
畜類也世之不横其身心者鮮矣
   接木說
花木之樹極多其色不可眼其味不可曰者


皆爲常木雖然亦有博接之道也當其芽糵
之始萌良工剪去其常梢博之以嘉梗周之
以草按固之以泥塗然後條風吹之膏澤潤
之則新條發於舊梢之上向之酸澀者易爲
甘美常木易爲竒葩色可以眼味可以口衆
人莫不悅其美而嘗其實也由此觀之謂人
性不可改者非也當其意之初萌能剪其惡
念易之以嘉謀護之以忍草固之以信土吹
之以和風沐之以智雨則善謀由是而生惡
念由是而止也向之邪佞者易爲中正妄僞
[002-230922b]
者易爲誠信開智慧花結眞實果衆人莫不
服其能嘉其志也謂性不可改惡不可回者
非人之徒歟余觀接木遂得伐惡遷善之理
故作接木說耳
   三身同根圖


         道分三身之用
         
         理合一眞之元


   三身同根說
道生一一偶二名之曰乾三才由是而始也
古人設象必體乾元道有玉清上清太清佛
有法身報身化身釋迦有文殊普賢彌陀有
觀音勢至此太極函三之義也三者乾元也
乾屬金故道曰金丹金鼎金公佛曰金剛金
仙金相凡曰金者皆象乾也姑指一佛言之
諸理不言可喻也彌陀有觀音衣白勢至衣
青青東方之色也白西方之色也青屬木表
慈仁教育衆生之象也白屬金表智慧覺悟
[002-230922c]
衆生之象也佛處於中必空手而高下之表
德合天地而無爲也二士各有所執表行化
之義也立必蓮花表清淨無染也指必執中
表執中有道也衣必紅純陽之象也相必金
堅剛之象也足必跣離塵之象也餘者不言
可知也夫道體空寂本無形色視之不見聽
之不聞而佛與道以區區之相示人在理豈
不謬哉嗚呼去聖逾遠源流益别苟不以相
後世何以詔將來也此古人不得已而爲之
誠哉覩假形而思古道亦啓信之一端矣雖


然立象設教未免乎假而聖人之心未始不
同焉象外眞體故未易言也合則萬殊一本
散則一本萬殊悟則一身兼三迷故三身不

   金剛經三心不可得說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
得夫三心者用之於前爲過去用之於今爲
現在用之於後爲未來又前念已滅爲過去
今念方生爲現在後念未發爲未來此三世
之時有不同然一理之源無以異聖人之心
[002-230923a]
萬古一定逾上古而不老在即今而不憎處
未來而不滅不爲事物之所變不爲今昔之
所遷用之以治天下教人徧育萬物揆四時
雖發之於情形之於事未嘗所取也視其始
寂然不動觀之今廓矣無爲覘之終邈哉罔
極化之於群生群生莫知其德用之於天下
天下不賞其功過去不取於名現在不取於
相未來不取於法故曰不可得也
   六對之圖






   六對義
智慧對愚癡者悟則愚癡成智慧迷則智慧
成愚癡佛性對衆生者迷則佛性成衆生悟
則衆生成佛性煩惱對菩提者悟則煩惱成
菩提迷則菩提成煩惱喜樂對嗔怒者悟則
嗔怒成喜樂迷則喜樂成嗔怒利欲對仁義
者悟則利欲成仁義迷則仁義成利欲虛妄
[002-230923b]
對眞實者悟則虛妄成眞實迷則眞實成虛
妄已上諸對之義往還爲體用互换成始終
至聖至誠至頑至愚莫不同具是六者之對
也猶水之與湯本同而用二湯冷復水水熱
復湯兩者相入無能分别獨冷熱有不同矣
今夫湯即水爲之猶愚癡即智慧之有也今
夫水即湯爲之猶佛性即衆生之有也湯之
不離乎水水之不離乎湯猶六者之不離乎
對也故愚癡生則滅智慧衆生迷則滅佛性
虛妄生則滅眞實嗔怒生則滅喜樂煩惱生


則滅菩提利欲生則滅仁義如湯生則滅水
性水生則滅湯性也雖互爲生滅而本未始
不同焉嗔怒喜樂非有兩種性也非嗔怒去
喜樂復生也兩者直是一條道理譬如一條
棒一頭是嗔怒一頭是喜樂由人手拈來拈
去使也猶水熱便是湯湯冷復成水如上六
對義同是如此若離衆生求佛性離愚癡求
智慧離煩惱求菩提元有是處
   或問金丹性命類
或問丹經譬喻千篇萬論弟子初眞不能窮
[002-230923c]
究直截處乞一言答云五氣不謬五情不思
五味不貪不欲不染六根清淨方寸澄徹便
是眞丹此法第一直截矣
問眞丹烹鍊其法云何答曰徹世事靜打坐
青龍降白虎伏朱雀滅玄武死勾陳守五兵
不試八表平安丹法如此
問如此人人見成也答云雖然如是亦要到
得這般田地可謂現成未默斯要又不可言
現成也
問鉛眞鉛汞眞汞水眞水火眞火爲是有賢


之物爲是萬言譬喻答云夫道不從外求外
求非爲大道言眞鉛汞者乃天地之根元也
眞水火者乃陰陽之本祖也汞鉛在人爲性
命水火在人精神非世間有賢之物也古人
不欲直泄故萬言於物使人遠取近求以象
外陰陽合身中之神炁也除本命元神外其
餘鼎器藥物龍虎龜蛇及世間有象者無非
譬喻
問世傳置壇靖立鑪鼎法象陰陽煅鍊世藥
丹成服之長生上昇果有是否答云還丹以
[002-230924a]
身爲鑪心爲鼎以無念爲方集虛爲藥鍊之
以神火濟之以性水混合於片時之間便得
服食之妙久久如此克定成仙夫鍊世凡藥
損財耗力上世帝王英傑多爲方士誑惑萬
萬無一成就
問名山洞府丹藥鑪竈尚有存者然則古人
皆非乎答云至人置鑪立鼎外鍊凡藥内鍊
心丹法晝夜時刻行文武抽添假外鑪火之
功制内心情之動内心不怠外火無差内心
若懈外功已失外守鑪鼎内運坎離内丹者


就外藥亦成服之豈不飛昇也今人知鍊外
藥不明内丹六根不清三毒不滅定慧不生
妄想不除坎離不交汞鉛不結雖有外藥仙
道未夢見哉
問既知藥物須明火候請問藥物如何結火
候如何用答云精氣神交感心意識不動爲
之結丹坎離默運十二時中無雜思想是爲
火候如時刻不著工夫則火候差失如時刻
精神耗動則大藥無功或知藥不知火候徒
無益耳
[002-230924b]
問修鍊之時須依節候合卦炁按時刻否答
云眞火無候大藥無方古人立節候卦炁者
不過使人明彼陰陽識彼象數驗彼時刻然
後則而行之使此精此炁此神此心合乎天
機應乎卦象不相背戾也如天道時刻差失
則陰陽錯謬風雨失節如人心時刻妄動則
火候差失丹道不成要時時刻刻與造化同
功五行合度所以立卦象時刻爲人心之準
的也
問文武抽添進退火符可得聞乎答云火符


至妙千聖不傳今略而言之不過調和金火
也金即鉛火即汞鉛即炁汞即神神即性炁
即命性命融會金火和光丹道成矣火太武
則燥太文則濫要之不燥於武不濫於文後
則抽之前則添之首則進之尾則退之使之
綿綿若存温温得中譬理琴也絃緊則絶絃
緩不鳴不緊不緩應指而聲火候莫不若此
問十月成胎後還更進火否答云譬之金鑛
一鍊成金不再入鑛堅明精粹不變其性謂
之金剛不壞身也到此之時大安大歇雖不
[002-230924c]
進火亦不退火含光默默綿綿若存用之不
勤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問聖胎圓成便是了當否答云十月胎圓即
是打成一片如要了當打破一片昇入无形
離種種邊名爲妙道
問伯陽叅同契龍虎古經準易而作文古意
宻莫究歸㫖外此别簡易之道否答云神仙
恐世人得之容易失之亦易故借易象以明
之謂人肖天地爲形易準天地之道能明彼
易則天地之道在吾心矣甚簡易者性命也


性者太極之眞无命者无極之妙有儒之五
車釋之三蔵丹書百千莫能越此
問除性命外更有玄㫖否答云心也心者神
之府精之君氣之帥也心止則神止心一則
精一心定則氣定心動則百慮皆生心靜則
萬縁俱息大則兩儀充塞歛則四象調和攢
簇五行會同八卦融會鉛汞水火歸安精神
魂魄成仙作佛爲師爲儒莫不由心所以造

問金丹之道性命二者何先答云從性宗入
[002-230925a]
者性爲主命爲應從命宗入者命爲主性爲
應性不可無命無命謂之乾慧命不可無性
無性謂之枯陽此兩者同出而異别不可執
乎一也
問人以形氣精神性命爲本未審始終極於
何地也答云太極混而爲炁炁之一者曰精
精之妙者曰神神之妙者曰性炁降於人是
爲命在人則氣爲形主氣足則精足精足則
神明神明則性極性始也命終也極於斯矣
問但能抱元守一其餘卦象陰陽特譬喻也


何待窮奇徒煩於心耳答云神仙之道非劣
識者之所能也明不到太極之始天地之根
識不到卦象氣數坎離鉛汞等事非通理之
士也若但抱元不變守一不通朦然不知道
之所在豈爲玄妙也哉神仙之道非固執者
之所能成非不學者之所能至耳
問玄牝之門是爲天地根玄牝非形質之物
乎答云玄牝即先天道之祖也三才萬物由
此生也衆理萬法由此歸也在物爲性命在
藥曰鉛汞在人曰精神在卦曰坎離在易曰
[002-230925b]
太極在釋曰本來在道曰玄關一竅玄功妙
理非言可盡人能得之可與天地齊年也非
有形質之屬耳
問烹鍊服餌既不可恃孰爲可恃者答云鉛
自已鉛汞自已汞精自已精神自已神鼎器
自已藥物自已龍虎自已坎離應繫譬喻并
作自己受用始與大丹相應始棄家中珍寳
尋世上丹砂猶蒸砂作飯握葉爲金徒費精
神也
問平叔曰休妻謾遣陰陽隔絶粒徒教腸胃


空然則金丹固不必礙妻室飲茹名利乎答
云神仙以世人但言休妻絶粒便是大道更
不尋求自己本命元神也若能在俗而無俗
居塵不染塵固不待忘恩棄義絶粒休妻卓
然矯異而後爲道也若執認古人詩句以不
礙妻室飲茹名利而學仙者又地獄中人也
問古人必遇人而後成道亦有不遇而成者
乎答云未悟必須遇人悟後即自爲心師也
莊子曰使道可以與人則人莫不與子孫大
槩用自心自悟若外求於人徒無益耳
[002-230925c]





玄宗直指萬法同歸卷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