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058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註道德真經-明-太祖 (ZTDZ)


[002-110702b]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眞經卷下男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下德爲之而有以爲上
仁爲之而無以爲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上禮
爲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後
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
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
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
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大德周給萬物不自矜聽其自然所以有


 德即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謂
 德小而量薄張其自己之能反爲無德即
 是以無德上德無爲而無以爲因其措事
 已定别無可爲亦不尚巧即是無以爲下
 德爲之而有以爲以其尚巧也即有以爲
 將爲德壞也其上仁上義上禮與夫四失
 及處厚薄而居實華此皆老子言世道盛
 衰大道不立故也何謂之大道昔三皇五
 帝大道焉如帝堯與舜舜與禹官制不更
 禮樂有序明君賢臣天下安和大道歟盛
[002-110702c]
 歟何謂衰桀紂非君以天下美身政務消
 而邪事長正聲去而淫聲生是謂大道德
 行仁義禮樂廢此數事當三皇五帝在位
 天下淳樸無顯也此所以呼爲大道自桀
 紂靡其道致成湯放武王伐此臣乎義乎
 桀紂失唐虞之德而有如是此盛耶衰耶
 然盛衰由此而見仁義忠信自此而顯安
 得不謂之衰焉非世之善美也乃不美也
 故本經前云絶仁棄義之說不欲見此而
 已但欲三皇五帝之仁義耳豈老子之過


 歟
   右第三十三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
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
一以爲天下貞其致之一也
 昔之得一者即無極之初氣也初氣者大
 道理是也以此氣而成天地故天地得一
 以清寜神乃乾坤之主宰至精之氣聚則
 爲神變則無形而有形是謂得一以靈谷
 者兩間人世也天地虚其中而爲谷和氣
[002-110703a]
 盈於兩間萬物生以其多之故是謂盈也
 萬物各得合應之氣至精者方萌謂之得
 一以生王臣乘此天地之精英而不僞大
 道行焉是謂天下貞此云蓋謂教人務守
 大道不妄乃君乃臣乃士乃民可爲暢然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
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
恐滅侯王無以爲貞而貴高將恐蹶
 若天失此之氣理將有裂壞地失此將有
 震動墜陷神失此將有不靈谷失此人世


 將無物世間萬物失此將不生而有滅王
 臣失此將無道而國亡士君子失此將傾
 覆尊貴也
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是以侯王自稱
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爲本耶非乎故至譽無
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爲仁人君子者務尚謙卑爲吉所以又云
 王稱孤寡不榖此三字俗呼皆微小無德
 之名王臣乃稱之言其不自高也小人誇
 己可乎所以俗云言吾惡者是吾師言吾
[002-110703b]
 善者是吾賊故下至譽無譽不欲琭琭如
 玉珞珞如石此二說皆諂諛之稱君子當
 守道而不改尤有稱之何小人好之甚入
 惡地也
   右第三十四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
有生於無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
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質眞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晩成大音希聲大
象無形
 道行則被萬物物足用而道歸我反也其
 動字既歸又將動也王臣君子持身守道
 未嘗時刻有忘寧者所以能成王臣君子
 者爲此道之用如是世間萬物既有生即
 有滅理道自然天地之綱紀也所謂生於
 有有生於無是也所以古聖人終世而行
 道日夕而持之不敢有慢中等之人或行
 或不行或行者聞人稱之則又行之或不
[002-110703c]
 行謂道隱功遲之故是云若存若亡下等
 之人不但不行相與言道早發笑焉又有
 不審而不答焉或有言不可行道者君子
 與小人論道小人若迷途者與行道難甚
 若退與之平道由梭行纇緯不抽又云谷
 辱不足偷渝無隅晩成希聲無形數事即
 前云善行無轍迹是也守謙亦然
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
爲和人之所惡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爲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
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爲教父天下
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
是以知無爲之有益也不言之教無爲之益
天下希及之
 嗚呼老子聖哉何明道之極也且云道隱
 無名誠然道本先天地之氣人何見而不
 見如善貸且成當哉失道之理無所不益
 萬物賴此而生豈不借資與人物焉復云
 理道之幽微又如是說道乃先天地之一
[002-110704a]
 氣以清升而爲天濁沉墜而爲地是爲一
 生二天地乃曰二儀與先天地一氣並作
 是三二儀既立四象昭昭曰日月星辰是
 也因有風雨霜露四時成序萬物生焉又
 負陰而抱陽物盛而歸源屬陰歸源而復
 出是爲抱陽陽本剛以陰貫之則陰陽和
 此謂自一以生二自二以生三自三乃生
 萬物以陰趨陽之道皆以卑以就能成也
 君子之習道如是乎更逾以上古國王所
 稱孤寡不穀此三字人人以爲不貞之字


 王者乃取名之是謂謙也又以盛衰以比
 損益云常道也以三教字言前二教字言
 可教者後一教字云不得其死者此是謂
 不教之徒有此老子云吾教父何父道理
 之本源度之耳非父親之父言天下之至
 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是以
 知無爲之有益也無有者何言道體至柔
 至堅無間者何金石之類惟陰陽能透知
 無爲之有益爲此是也謂其柔軟不着形
 迹耳道也子教不言之教尤甚精不言者
[002-110704b]
 道理不言而物化教歟言歟故所以無爲
 之益無爲之益是不作爲而有益非不作
 爲大理無時而不運言君子欲措安無時
 不務道雖不言意已成矣發則中節如四
 序之交時至而應物也此道非大人君子
 雖多言不可教故希及之
   右第三十五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
殆可以長乆


 噫深哉意奥愚人將以爲老子不貴天爵
 乎非也其戒禁貪婪之徒特以甚多二字
 承其上文又以二知字收之再以長久示
 之吾故比云且國之大職王之下冢宰之
 官極位若非天命棄其此而愛王位可乎
 六卿非君命而讒居相位可乎以次序校
 之諸職事皆然言孰親孰多孰病君子之
 親日親於道多多於道小人之病病不務
 學道貪非理之名多藏貨物其非理之名
 易奪貨藏多而必恃故厚亡君子守有命
[002-110704c]
 之名藏合得之物是謂知足不辱知止不
 危可以長久云永不壞也
   右第三十六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窮大
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
清靜爲天下正
 此云守道如守大器謂吾有大瓊盃常恐
 有失有壞是故不壞即不敝大盈言吾有
 諸物盛多守之似乎少必不過用是謂其
 用不窮其有直屈巧拙辯訥皆謙憂是也


 此謙本有三吾止以一直比之餘皆同焉
 謂吾心地本平生直實又常常檢點日行
 事務及所躁用處莫不又有非仁人君子
 乎本經如此而已謂君子持身守道堅如
 是躁本奮動之貌内帶蒸熱之勢因此可
 以强寒即躁勝寒靜不動之貌靜中含凉
 之勢因此可以勝熱此云無他大概喻君
 子守道行道當審而果决勿躁而勿豫也
 清靜爲天下正此言理道之守甚嚴謂君
 天下者既措安之後當堅守其定規勿妄
[002-110705a]
 爲妄爲或改前人之理道是也改則亂不
 改則天下平是謂正
   右第三十七章
天下有道却走馬以糞車天下無道戎馬生
於郊罪莫大於可欲咎莫大於欲得禍莫大
於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
 明君賢臣在位立綱陳紀夷來蠻貴貊賔
 天下無爭是謂有道慣戰之馬駕車以載
 糞壯士化兵爲農器即却走馬以糞車若
 君不守道而行邪道雖牧放孳生之馬不


 得生於孳生處所必生於戰場敵國郊境
 即是戎馬生於郊此有之乎有之何以見
 君好非仁之勇而尚强及非理慕他人之
 寳則戎馬生焉於斯之時罪之大禍之深
 安能釋也哉皆失守道不本仁也因不足
 而致是人君若能知足則天下國家不乏
 用矣何他求焉
   右第三十八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
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至不見而名不爲
[002-110705b]
而成
 不出户知天下以其運慮備安不忘危不
 窺户牖見天道以其以心行天心之事不
 待倚窗而看也其出彌遠其知彌少以其
 神不定而視聽亂也又云聖人不行而至
 不見而名不爲而成者謂道慮備恩及萬
 物即至不見其物能知其名所以哲所以
 能成者恩既施而物自化也書不云乎元
 首明哉股肱良哉聖人之心其爲道也異
 乎


   右第三十九章
爲學日益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
無爲而無不爲矣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及其
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聖人有志學道道乃日積日積日益也乆
 日道備將欲作爲其道聖人慮恐道行未
 穩以此宵衣旰食苦心焦思致使神疲心
 倦即是損之又損然後道布天下被及萬
 物民安物阜天下貞是以聖人無爲又無
 爲而無不爲矣豈不先苦而後樂乎昔聖
[002-110705c]
 人君天下務繼前王之法以爲式不改而
 行之不恃富而不恃勇聖人不言暴取他
 人天下言人君能安己平天下即是善取
 天下是也謂常以無事故也如不能安天
 下者諸事擅興民疲乏用盜賊烽超豪傑
 生焉時乃整兵欲平之可乎未必也此所
 以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是也
   右第四十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爲心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


者吾亦信之得信矣聖人之在天下歙歙焉
爲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

 書云鬼神無常享享於克誠當哉孰不謂
 老子於斯道合此云人能常善常德天神
 常常加祐之其不善之心方萌則天神否
 矣聖人之君天下體此而教民豈不法天
 者乎即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是也
 又孔子云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
 者惡之於斯人可取奈何老子反之兩善
[002-110706a]
 皆善兩信皆信果孰是非耶噫老子之文
 竒且甚善者吾善之此美之矣不善吾亦
 善之此懲之矣信不信亦然故得善而得
 信矣人不知其文謂老子果類之而反之
 又謂君天下者心志不定慮生妄爲則民
 人效之人皆亦然又注其耳目注謂着其
 意耳謂聽其美污之聲目乃觀其善惡所
 以聖人觀其所以不欲身民如是務秉之
 以道常以心似乎小兒之無知特守無爲
 之道故天下安


   右第四十一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
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
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避兕虎入軍不
避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
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天地大道生人本以十分爲率因譬云或
 過三分故號十有三生者既言生忽便云
 十有三死者此死者即是前生之徒十有
 三所以言者何蓋爲人生於世謂貪取養
[002-110706b]
 生之物多是致取非其道用非其理反爲
 所傷是也何以見之曰酒色財氣無病醫
 藥過劑及有病不醫飲食衣服不節思欲
 過度妄造妖言奸邪犯憲冒險失身不畏
 鬼神不孝不悌於此數事人未嘗有能免
 者或云除奸邪冒險不畏鬼神及不孝不
 悌外餘皆善終何以見非理也曰以爾所
 云此其所以往往多死非命者爲此也因
 不知大理何如故被物欲之善殺也即動
 之死地十有三非此者何又云善攝生者


 有兩不避人莫不以爲眞如是乎非也言
 君子之爲人務多持道動合天理於心不
 作邪謀陷身之罪安有致身於兕虎兵刃
 中以其無死地也此云比君子之行藏若
 此豈果然乎又云天道好還如小人務尚
 奸邪動輒致人於死地所以好還者彼雖
 避兕虎而入兕虎中彼雖遠兵甲而由兵
 甲而死其還也如是其得也必然此皆動
 之死地耳
   右第四十二章
[002-110706c]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
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莫之命而常
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
之覆之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
玄德
 此生畜形成四字謂能君天下者多能保
 此四字是謂善撫乾元之運前四字所該
 者何無他生之者萬物也畜者既能生萬
 物又能養萬物是謂畜既畜之分品類之
 使各遂其生乃形其貌或不全者因其勢


 而就體以成之萬物既蒙恩之後莫不欣
 哉物既樂乎天命則乾元之運爲我所乘
 則乃國祚永昌若如此者豈不貴德邪若
 以道德言之無形而有形君天下者能垂
 衣裳而坐命之使此二物周旋而不息則
 天下貞安是謂常自然其又云生之畜之
 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此言天經
 地式即四時交泰之理道焉以其細名之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也君當使臣庶樂
 其樂而有其有長其長而不自主設官以
[002-110707a]
 理之此玄德焉
   右第四十三章
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兊閉其
門終身不勤開其兊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
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
是謂襲常
 始乃本根也初也母乃生物之祖經云天
 下始天下母夫何故大哉道理之機其始
 其母本虚又實是以其萬物由此而出焉


 云始母人能知大道能如是生生不絶則
 常守其大道大道果何曰仁曰義曰禮曰
 智曰信此五者道之化而行也君天下者
 行此守此則安天下臣守此而名賢天下
 家乃昌庶民守此而鄰里睦六親和興家
 不犯刑憲日貞郡里稱良若天子臣庶堅
 守其道則終身不危人人守之不妄爲存
 心靜慮不言待用是塞兊閉門使應用中
 節則終身不乏不乏不勤也言開其兊濟
 其事即是開口發放其事終身不救言守
[002-110707b]
 道既堅發放中節萬物遂其生則終世無
 禍及身亦無可救者即終身不救是也又
 云見小曰眀守柔曰强蓋謂自己本有所
 見猶恐不廣却乃所見甚大我所守持者
 甚軟將乆勝强言至謙下當得上上是謂
 見小曰明守柔曰强是也如此者所守者
 暗所用者有大光其眀復爲我有於此謙
 下其用甚貞所以無失身之殃因此能乘
 大道之常是謂襲常
   右第四十四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
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虚服文采
帶利劍厭飮食資財有餘是謂盜夸非道哉
 謂大道之幽微以爲比云老子曰如我者
 使知大道眞實處但得一毫髪大吾行道
 焉然猶有畏之所以畏之者何慮恐不精
 故也又如有路甚平且大傍無荆棘而人
 不由此而行却乃直趨微徑其微徑也傍
 多荆棘虎狼伏焉而人不畏而往遊凡過
 者或得身安乃僥倖耳愚哉此即大道甚
[002-110707c]
 夷而民好徑是也有等非君子者不知務
 本朝掃堂上塵甚勤其禾苗郊間盡荒又
 一等非君子倉庫甚無糧物却乃遍身衣
 錦繡又等非良民者持刃以食羊羔多積
 貨財以上比云無他皆言人不務大道而
 務非理惜哉即徑除蕪虚采劍食餘夸非
 道哉是也
   右第四十五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孫祭祀不輟修
之於身其德乃眞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


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
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
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
下之然哉以此
 此章不文直述也善建者挺然立物之狀
 雖有力之士不可拔此云以德治天下言
 吾有物日夕堅持終世而不脱比云懷抱
 大道也如是若能持此二事甚堅天地歆
 享之事雖子孫百世亦未絶焉若修身修
 家修鄉修邦修天下此五修備而天下安
[002-110708a]
 則王乃吉乘乾元之無休復云五觀者老
 子之教甚明奈何意淺而機深所以五觀
 者以取其驗使治天下之君務行其道焉
 更言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蓋謂必
 然道可行天下可治故也老子云噫爾見
 否知否前五修者未嘗不應乎道修此而
 得此修彼而得彼是也五觀者大概不欲
 君天下者以身爲身而國爲國是也當以
 身爲國以國爲身終子孫不壞也所以云
 天下之然哉以此


   右第四十六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
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
䘒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强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含德之厚即養德也比於赤子者言初生
 小兒無知天性未曾開之故老子以此爲
 首發章之端爲何不過教人持身行道如
 是而已恐時人不信故又以禽獸蜂蠆至
[002-110708b]
 猛擊毒者復驗之故云蜂者能以尾梢刺
 人甚毒虎狼能咬食物者雕鷹善擊摶者
 此四物使蜂子未出房虎子方脱胎雕鷹
 裸而未翎其有知乎不知也以其天性未
 散不覺也老子之意欲人守道心當以爲
 比方成大人君子莫不又有不信者又再
 比云此數物當骨嫩筋軟之時其持物也
 不能拏緊固即緊也道言握訣先儒符道
 者非仲尼之學也因其不能握緊即無知
 是以不雌雄之交乃言未知牝牡之合䘒


 作是也以其精淳故又朝夕啼泣咽喉不
 啞爲何亦是初生不知用力所泣不過自
 然耳此乃和氣也喻君子能守自然之常
 道則用事不乏無非豈不若小兒之泣不
 啞然特云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此云守道
 知此將乆大理恍然而必通無疑又益生
 曰祥祥云非祥益乃非自然而添力爲之
 者是爲强爲將不祥妖也又比云以心使
 氣乃有力也力出於氣氣盡而力亡驗乎
 言諸事勿强爲乃貞若强爲即是壯壯即
[002-110708c]
 是盡又老既老必衰既衰必亡言如此者
 非道也云早已早已盡也
   右第四十七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兊閉其門挫其鋭
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不可得而
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
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爲天下貴
 知者不言謂君子能行道也何哉以其事
 物未至無可應者雖知也不妄言其不知
 大道之徒平昔略不曾涉歷諸事與人相


 處終日喃喃云知自以爲辯及其臨事不
 能也此小人學道未達是也又塞閉挫解
 和同此六字前三字言不張聲勢後三字
 言謙下也所以謂之玄同言此幾事皆屬
 玄也又六不字蓋言前數事皆是大人君
 子幽微之大道人欲親不可見着若欲疏
 其形無若欲得其象不實若欲害則無體
 若欲尊之無從若欲賤之則不得微分之
 影可蹂此所以天下貴
   右第四十八章
[002-110709a]
以正治國以竒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
知其然哉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
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竒物滋起法令滋章
盜賊多有是以聖人云我無爲而民自化好
靜而民自正我無爲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
自樸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
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
正邪正復爲竒善復爲訞民之迷其日固已
乆矣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
肆光而不耀


 此以正治國老子着迹言之下文以竒用
 兵以無事取天下文竒矣正謂端正治國
 文實竒非譎詐用兵謂施仁德於外及盈
 布於敵使慕而效順來歸則彼此不傷物
 命善平禍亂善安天下即以竒用兵竒竒
 於布德也以無事取天下無事無事於戰
 也又不得已而以竒用兵者竒於師出以
 律彼屈而我直王者之師竒於不殺物命
 經云吾何以知其然哉此言若依大道事
 乃必興故云其然哉又云天下人民貧者
[002-110709b]
 多民間鋒刃器械廣盜賊多此皆始亂之
 源王昏多尚技巧務虚不務國之正實則
 獻竒物朝朝刑政不明法令彰彰則冤屈
 有變是以聖人絶竒用務樸直伸冤枉誅
 讒佞數事既行黔黎咸寧區宇清而風淳
 故復云悶悶言淳樸守無事民俗實君福
 也亦言察察謂苛政也民多不足此君之
 禍也老子教君天下者勿甚前竒人將謂
 眞用竒也若言竒者天下不巧者安能常
 乆雖云竒實正之妙也謂世人不知乆謂


 妄說爲竒於斯之道果竒耶正耶此竒字
 古今人名之錯矣故聖人守正而不改强
 不恃能道行焉道成焉民安物阜
   右第四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如嗇夫惟嗇是謂早復早復謂
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
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
久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乆視之道
 治人苛以法事天祈乃福苛則人變祈疊
 禍生若能治人省苛事天祀以理廣德以
[002-110709c]
 安民則其德厚矣雖不祈於天福乃天福
 也既感天如此其福莫知其垠則國穩矣
 即有國早復又云有國之母其母即是君
 心大道日夕勤練於丹衷措國既固可以
 久視視者何即社稷常存是也所以常存
 者即道之見用也
   右第五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者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
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善治天下者務不奢侈以廢民財而勞其
 力焉若奢侈者必宫室臺榭諸等徭役並
 興擅動生民農業廢而乏用國危故設以
 烹小鮮之喻爲王者馭天下之式内有四
 其字設喻蓋謂鬼本不神因時君無道故
 依草附木共興爲怪以兆將來亦有戒焉
 時君若知怪非常能革非心以正道心則
 天意可招回焉不然則天雖不叙必假手
 於可命者則社稷移而民有他從不可留
 也故云神不傷人非神不傷人爲此也若
[002-110710a]
 使神不降禍君安民阜則君之德達天必
 天之恩下施永無患矣是有兩不相傷是
 也故二德互歸焉
   右第五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交牝牝常以靜
勝牡以靜爲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或下以取或下而
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爲下
 凡治國家其德宜厚其用宜儉其法宜平


 其勢常下使天下民心若水務要流來此
 謂民順從賢者趨之則京師交集豈不天
 下壯觀故所以用雌雄比焉凡世間諸物
 皆雄動雌靜是以靜得動失言治國體此
 道行之則民富非此則民貧國危所以更
 言大國治小國十分以撫懷之則小國永
 臣而悦進焉若大國失此道而他求或欲
 取其國則大國亦將不保焉此謂大國生
 事於小國欲兼併其地是也若小國能守
 臣分朝貢以時務其理則永保分茅胙土
[002-110710b]
 於一方則常親大國矣不然忽起貪心欲
 有大國則小國亡焉經云我見謀人之國
 必敗執者失之而况加兵者乎吾見其不
 得已而爲而爲之老子之云不過豈非天
 命可乎朕知老子之教人務使大者小之
 小者微之則永無玭矣
   右第五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奥善人之寳不善人之所保美
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
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


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也不曰
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爲天下貴
 奥者幽深巨室囊括萬物之所大道利濟
 萬物君子以爲至寳惡人雖可暫得不可
 常保以其心不善也即不善人之所保是
 也譬如良言可鬻於市村有之乎有之昔
 孔孟之書眞美言也至今儒士開學市村
 以訓蒙爲肇家之業賣乎加乎其不善之
 家有子不爲儒者所教何棄書之有即人
 之不善是也古者立天子爵三公位已正
[002-110710c]
 矣官已職矣又以駟馬拱璧以招賢比若
 是不如垂衣裳而坐行斯道彼君臣不務
 大道却乃要名以招賢及其賢至賢何所
 爲又云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以其不待
 求尋眼前可得於心疾守行之則往日之
 非釋矣此所以天下貴
   右第五十三章
爲無爲事無事味無味圖難於其易爲大於
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
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


散爲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
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
下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
難之故終無難大小多少報怨以德是以聖
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民之從事常於幾
成而敗之愼終如始則無敗事矣爲者敗之
執者失之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是以聖
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人之
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
 爲無爲事無事謂當可爲之事先利時而
[002-110711a]
 爲之已盡免致後多繁爲而不安也又無
 事之時常恐有非理之事及於身故先若
 有事而備之乃得安於無事也凡食物不
 過食五味用平常淡薄之味則終世可爲
 有味矣若飲食盡其味則他日家資不及
 五味不全則中平之味是爲無味也若十
 分難事以急輕圖果難也知其難措所圖
 之德務要萬全一圖便得即易也凡作大
 事若急成功必多不固務要精建於初勿
 使急而不堅方乃精細其天下難事必作


 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繳上文耳又
 云其安易持謂人欲乆安者必做乆安之
 事方乃易守凡人無事之時能先知備禦
 何事恐及於身者是謂易知未來者此數
 事非大人君子持大道之誠不能如是此
 道於有志易學無志小人似乎難親故又
 比云其脆微二物人皆以爲小可將以爲
 不然老子又比云若如此者雖脆雖微其
 物事早有形矣莫若治之於未有之先恐
 人不信復云滿抱之木當初生之時亦從
[002-110711b]
 苗芽毫髮之中以至於斯其寺中之塔甚
 高由一磚自地而砌起一千里之路由當
 日脚下行將到彼老子戒人不可欺小不
 可恃大又言人有求我者我擅輕許之及
 其將應違之謂吾有物不絶儉而易用棄
 將不乆而又自難所以戒人務先子細艱
 難然後獲吉經云大小多少報怨此六字
 皆道理之未當故有此若能無此六過不
 足之愆惟德是應方成君子超乎世人之
 上凡世人之爲事多有中途而罷其事而


 不爲者往往有之又戒愼終如始則無敗
 矣甚不文又老子居周將末見諸侯互吞
 不有王命數有爲者數敗之又見執大位
 者又失之故設此以喻世之不道者使君
 子堅守其志勿非天命而妄自爲高也又
 先有學而後無學反過常人之志因此若
 達施及萬物物得自然無有不化者
   右第五十四章
古之善爲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
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
[002-110711c]
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能知楷式是謂
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迺至於大順
 上古聖君道治天下安民而已豈有將貨
 財聲色竒巧以示天下使民明知若民明
 知貨財聲色竒巧君好甚篤則爭浮利尚
 竒巧之徒盈市朝朝皆棄本以逐末矣所
 以有德之君絶竒巧却異財而遠聲色則
 民不爭浮華之利竒巧無所施其工皆罷
 虚務而敦實業不數年淳風大作此老子
 云愚民之本意也非實癡民老子言大道


 之理務欲使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彝倫
 攸叙實教民愚罔知上下果聖人歟又言
 民難治當哉若使小民知有可取者彼有
 千方百計雖法嚴冰霜莫知可治老子設
 喻故以智治又不以智治文何奥哉非也
 蓋謂民多智巧王若以巧以計治民則爲
 民禍臣若以智匡君理政則君之賊是以
 樸民絶竒貴爲式呼爲玄德特以遠深二
 字艱之惟務儉爲主
   右第五十五章
[002-110712a]
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
能爲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
欲先人以其身後之是以處上而人不重處
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
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江河湖海至處低所以能納天下諸山川
 之小水戒爲君子爲國家者能容而且納
 大事成矣若不處卑而處高物極則反高
 者低低者高理勢之必然是以昔聖人勞
 身心而安天下所以民親之愛之不怨無


 有謀者若失此道而他爲將有咎焉人或
 爭之不解
   右第五十六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
若肖乆矣其細夫我有三寳寳而持之一曰
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夫慈故能勇
儉故能廣不敢爲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
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
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善爲士
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
[002-110712b]
者爲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
謂配天古之極用兵有言吾不敢爲主而爲
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
無兵仍無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寳
故沆兵相加哀者勝矣
 大道若愚似乎眞愚若言我眞大道吾道
 乆矣又云其細務要守道堅造化精三寳
 之說因慈勇於行道利濟萬物因儉倉庫
 實不敢爲天下先言諸事物不肯先得先
 樂乃成王基器神器也若舍慈而勇必貪


 必奢必狠舍儉且廣言廣用無時舍後且
 先志盡矣復云慈者何蓋謂與前慈異用
 再喻之若首將能以慈戰敵野戰則必勝
 夫慈戰非慈而不戰於心慈於衆士之命
 不得已而戰故守城必堅縱被困圍天必
 加護何知加護以其心有所不忍戰傷人
 命故天鑒之外有四善吾不審何智者能
 之非凶善盡此四善騭同天地此章皆言
 有道之兵奉天討僞將不妄爲存仁厚德
 君將無憂而禍平矣
[002-110712c]
   右第五十七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
有宗事有君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
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甚易知云文與字意甚易行此大道大德
 善能知者不過文内之意莫能行言文奥
 而愚不解者言有宗文有首也事有君借
 物爲主也經云夫惟無知言人不知我知
 我者希老子方貴戲云聖人被布袍懷抱
 美玉以其外賤内貴也


   右第五十八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聖
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君子所爲惟務無轍迹果然使人不知乃
 上本不可教人知使彼知道是謂之病如
 此者人本不知我將謂人知把做知道備
 乃無病矣故聖人行道終世而無病爲守
 道之堅持身以律
   右第五十九章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
[002-110713a]
生夫惟不狎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
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謂王臣及士庶修身謹行止務大道焉經
 云民不畏威大威至矣言君天下者以暴
 加天下初則民若畏既乆不畏既不畏方
 生則國之大禍至矣莫可釋在士庶平日
 不可恣意慢法眇人侮下一日干犯刑憲
 則身不可保若言王大禍即大威士庶則
 刑憲乃大威矣又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
 生王勿多花囿勿多離宫愼勿微行勿近


 優伶勿費民用非理勿勞動必以時臣庶
 平日勿近愚頑凶暴勿毁人技藝是也又
 甚戒人云古聖人凡事要先料其備者備
 之則爲自知其可備之凶將不自見也又
 云自愛不自貴無他人之自身豈不愛以
 其愛身則先勞身而後身安是去彼而取
 此是也
   右第六十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
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
[002-110713b]
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
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爲竒者吾
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夫代司殺者
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希有不傷手

 治天下務專常道以利群生勿尚苛暴若
 苛暴民爲所殺者多矣若果而行此是謂
 勇當法天地施大道如四時之常經居動
 以時順其事而賞罰焉則民被恩活者多


 矣設問於治天下者此二事果從何耶從
 勇則害從不敢勇則利又戒曰天道幽微
 惡盈而好謙惟上帝好生善與不善禍福
 之降有不可測者雖上古聖人嚴恭寅畏
 乃不敢自安難之又難天不與萬物爭天
 常健而不息萬物順時而自安四序之交
 若赴召者不期而然若有謀乎此天道之
 昭昭爲君者敢侮天下而賤萬物天憲不
 昏雖不速而必報其有畏乎民不怕死乃
 以極刑以禁之是爲不可若使民果然怕
[002-110713c]
 死國以此爲竒老子云吾豈不執而殺之
 噫畏天道而孰敢王者陳綱紀各有所司
 司之以道民有可罪者乃有司責之官守
 法以治之然如是猶有過誤者故違者君
 有所不赦天地以司君君乃代天而理物
 若或妄爲其有救乎即人主不赦過誤故
 違者是也
   右第六十一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
以其上之有爲是以難治人之輕死以其求


生之厚是以輕死夫惟無以生爲者是賢於
貴生也
 治國務欲民實無得重斂而厚科若重斂
 而厚科則民乏用矣民既乏用則盜賊之
 心萌盜賊之心既萌將必持戈矛而互相
 戕是謂難治爲天下君勿過爲過爲者何
 五荒是也若有爲此者民多失養既多失
 養無所不爲尤其難治人皆輕死所以輕
 死者違法冒險以取食用何故舍死之甚
 以其别無生路也愚民無知將以違法冒
[002-110714a]
 險可以養生孰不知亦喪身矣即是無以
 生爲者是賢於貴生也
   右第六十二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强草木之生也柔
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
之徒是以兵强則不勝木强則共故堅强處
下柔弱處上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强
者莫之能先以其無以易之也柔之勝剛弱
之勝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是以聖人云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謂天


下王
 柔弱堅强柔脆枯槁設喻也所謂言生死
 者以其修救是也能知柔弱柔脆而皆生
 堅强枯槁而皆死其知修救乎若知修救
 則柔弱柔脆之源何此天地大道之氣萬
 物無不禀受之在乎養與不養行與不行
 耳若君及臣庶君用此道天下治臣用此
 道忠孝兩全匡君不怠庶人用此家興焉
 反此道者豈不堅强枯槁然人欲乆調氣
 血以生之木若乆迎春和而植以水灌之
[002-110714b]
 此人木乆矣又云治家者以道律身以禮
 役奴僕則奴僕驅勞而治家者安木枯根
 而深固枝葉榮矣則幹全而永年豈不知
 諸事先理道而後成故奴僕驅而主逸枝
 葉繁而幹盛皆撫綏乘氣之至也故奴僕
 營而資給於家枝葉繁而招雨露於幹其
 理勢之必然道哉堅强下而柔弱上是也
 譬水最柔弱金石至堅言攻堅者復云莫
 之能先乃言無可易水者非也石堅而不
 堅水不能入由氣先而水後如此者雖堅


 無不透雖剛無不柔雖强無不弱此即大
 化流行不言而治矣君天下者體爲臣下
 者效士庶以此而律身則世無惡矣聖人
 量同天地大德不吝惠及生民則天下衛
 社稷矣君能寅畏上下臣若時懼神明士
 庶畏法奉祖則君君臣臣海内康寧樂哉
 乎士庶天下王
   右第六十三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
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
[002-110714c]
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
以有餘奉天下惟有道者是以聖人爲而不
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見賢邪
 君天下者及臣庶能行大道者其大道之
 理若張新弓乎或勁弱而不均則减勁而
 超弱此譬云爾亦天道惡盈而好謙所以
 大化如常無昂而中不下其功安在乃損
 有餘而補不足是也凡治天下國足用而
 無餘若乃有餘民窮矣誠能以有餘給民
 之不足者則天下平王道昭明焉其臣民


 無有稱頌者天相邦家國永而且昌何在
 乎譽美耶如此者君身乎上臣足乎下長
 健朝朝豈不恒乎士庶行此道者則家和
 鄰里睦朋友終身而不惡貧者給之而不
 利乃貞
   右第六十四章
正言若反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爲善是
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
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仇讎不分雖善與之解亦不能釋屈者之
[002-110715a]
 冤心尚不謂之善君能釋天下之大怨則
 坐朝堂而布大道修明政刑釋無辜刑有
 罪賑貧乏而中稅斂使民餘而不盡其所
 有則冤解而怨乎上帝可親矣君臣誠能
 體此而昌乎不然若居朝堂而握乾符虐
 民以豐其身斂衆繁科盡民之所有豈不
 司徹乎天道昭昭將有咎焉士庶能爲善
 者雖解人之奮爭終不能解人之餘怨所
 以不謂之善能貸物以濟人匿約而不利
 君子乎善人乎若貸人以物利及本而倍


 之盡貧者之所有凈約而期來比馮驩而
 孟嘗君乎君子乎小人乎於斯之道於貧
 者何苦甚富者何毒堅皇天無親常佑善
 人君當畏而臣民當善福乃殷
   右第六十五章
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
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
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
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鷄犬之聲相聞
使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002-110715b]
 老子居周將末諸侯奮爭以當時之勢譬
 喻後人言間有能治國者絶奢去玩務道
 恤民天乃佑四時序風雨調民遂耕營倉
 廪實而衣被充樂其樂而人善終封疆雖
 無守而自堅關鍵不閉而難入雖有巨舟
 革乘力士千鈞皆無所施而無所陳彼此
 之民密邇終是無棄此而往彼者彼亦不
 來非不來也乃君之不貪爾若果有貪即
 納逋逃致鄰邦有問安得如是耶如民人
 豪富者彼此各有佃田之人納粟以奉其


 主家若富者能綏之以德所取者微所與
 者厚則人人皆蒙恩而按堵能安其生業
 若富民取不以道役不以時則其人將挈
 家而逃於他鄰矣雖大小不同理勢皆然
 噫君道敷民特聽上天誠有驗乎
   右第六十六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
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爲人己愈
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
之道爲而不爭
[002-110715c]
 忠信君子之於世道行天下不謂人所驟
 誇美者是爲上若使人稱美者即是自張
 聲勢故美我者我道不堅即不美不信是
 也識我者道將巧矣必欲實行不致人浮
 誇嘗云明四目達四聰此非察察而求之
 者纔若廣訪多求不但不知將有禍焉聖
 人之明四目達四聰觀其自然聽於不察
 在國君則人無横禍國無邪殃即君不苛
 苛察察身國自安君子家身安矣莫不因
 此而篤乎不知是爲諸事杜勿博於小人


 勿察於奸知必知於君子聽必聽於賢人
 則家國安矣所以古聖人德不自張功不
 自任以此上天下若己之所有爲無者濟
 之因濟他人自己有多矣是故愈與彼則
 己甚多所以上帝好生惡殺聖人君子體
 而行之遂得雖終世而人不忘以其德同
 天地
   右第六十七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眞經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