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51 止堂集-宋-彭龜年 (WYG)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止堂集巻八
            宋 彭龜年 撰
 經解
  需繇辭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序卦曰蒙者蒙也物之穉
也物穉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需
何以為飲食之道物之需于外者莫急于飲食故序卦
[007-1b]
舉其大者言之也卦本以需待為義然必曰有孚者孚
實也謂實有諸此而後可待諸彼也猶之萬物必有根
本而後可需雨露之發生使無其本焉何需之云故泛
而言之必有其德然後可需時之用必用其人然後可
需世之治必事其事然後可需功之成蔑無一焉而曰
吾有所需非有孚之義也惟其有孚故光明而亨得正
而吉雖天下之大難亦可以濟矣或曰時方需也何遽
有光亨貞吉而又曰利涉大川則是欲使之見于用也
[007-2a]
豈不害需之義乎曰不然惟其需故能如此也聖人先
言有孚則是其才足以亨且吉而濟大難者惟有此才
而時不可乃能需以待之則其光亨貞吉宜也大川之
險非有才而能需者孰利涉乎
  需彖辭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䧟其義不困窮矣需
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
也五以剛實居中為孚之象孚謂其中之實也需之所
[007-2b]
以光亨貞吉者政以五據天位之尊用正中之道以是
實有之理需以待之耳然則所謂需者豈徒見險不進
一無所為之謂乎以此而濟大難宜乎其往而有功也
何也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濟大難者决非輕于
犯險之人所能也
  需象辭
象曰雲上于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象取雲上于天奈
何坎為水也而升于天之上則為雲雲方升于天必待
[007-3a]
隂陽氣和然後成雨故為需待之象其曰君子以飲食
宴樂何也畫上於天隂陽未和則尚未能成雨有需待
之義亦猶君子蓄其才德而未見于施為也君子觀雲
上于天需而為雨之象懷其道義安以待時飲食以養
其氣體宴樂以和其心志居易以俟夫命而已夫需者
葢以其有而不用也有而不用者常懼夫心之不平而
氣之易動心之不平而氣之易動雖需亦何益哉然則
觀需之象而飲食宴樂真能盡需之道者也
[007-3b]
  需初九爻辭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初之需于郊何也謂其逺于
險也郊為平曠安閒之地需而于是宜其吉矣而猶有
利用恒之戒何也初以陽居陽好動者也凡物生于憂
患死于安樂使迫于險猶必知所憂懼而後能需今逺
于險而性又好動難乎用恒矣處此者所以利之也爻
有以位言者有以情言者郊以位言初也利用恒者以
其情而戒之也
[007-4a]
  需初九象辭
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既不
犯難自可无咎而又恐其失常奈何程子曰身雖不進
而志動者不能安其常也君子之需時也安靜自守雖
有所需而恬然若將終身焉乃能用常也葢用常之人
不為利誘不為才役動循于理知其當需而需之初不
待迫于勢之不可尼于時之難行而後止也使迫于勢
尼于時而後止則身雖不進而常有不自己之心其動
[007-4b]
也安保其不乖于理乎
  需九二爻辭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坎為水近水者則有沙二去
險已近則為需于沙小有言者謂小有言語之傷也言
語之傷亦患難之淺者耳二近于險常患其心不寛平
心不寛平則躁急迫切無所不至是故有常者乃喜于
需寛平者乃不害于需所以初用常則无咎二衍在中
則終吉然以初比二初去險猶逺二去險已近而初止
[007-5a]
无咎二乃終吉何也葢初則以剛居剛而恐其不能用
常故聖人發利用恒之戒而僅以无咎許之若二則雖
剛而居柔用中是以能寛平者也故聖人直許之以終
吉以是知需之善否不在險之逺近特繋所以處之者
如何耳
  需九二象辭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雖小有言以吉終也衍寛平也
人惟寛平故能需二以寛平居中安得不吉然則二何
[007-5b]
以能寛平也二多譽者以其居下而在外自有寛平之
意而又以九居之為以剛用柔剛而能柔非寛平者不
能也
  需九三爻辭
九三需于泥致宼至泥比之沙尤近于水九三以剛居
剛而在健體之上輕進易動理所必有故有致宼之象
焉險尤在外自我近之故曰致然無凶咎之辭而聖人
之于象又許以敬謹不敗者雖迫于險猶能需也但患
[007-6a]
剛躁而不知敬謹耳敬則用心不貳謹則遇事不輕以
敬與謹而處患難喪敗可免矣夫自我致宼無復可逃
處之有道猶可免敗與夫䧟身于險不知改過以致殞
滅者豈可同日而語哉聖人憂患天下之意尤于此爻
見之
  需九三象辭
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宼敬慎不敗也其曰災
在外奈何謂在險外而未䧟于險也所以猶許其敬慎
[007-6b]
也天作孽猶可為自作孽不可逭三之逼近于險乃我
自致之茍能敬慎則所以致災者亡矣故不至于敗也
聖人敎人以去災之道如此可謂愛之之至矣
  需六四爻辭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血者隂陽爭而有所傷也穴者物
所安也四固安其所者然已居險體三陽在下陽姓好
進進而遇險無有不爭若需于是則有傷之道焉故必
出自穴而後可也穴者物所安也以六居四為以柔居
[007-7a]
隂又在上卦之下乃安于此者而能畏避三陽出而避
之則不至于凶矣聖人敎人以需而此乃敎之以出奈
何必知此義而後可以需也未入險中故可以需若已
在險而需是為需于血矣
  需九五爻辭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五以陽剛居尊位無施不可何復
需之有而乃云需于酒食何也天下之理固有當需者
也于當需之時無所作為惟飲食宴安和平其心以俟
[007-7b]
之此需之正者也安得而不吉人君所需其大者不過
天時之未順民心之未得諸侯之未懷夷狄之未服如
此等事使其心不和平有待而發其禍將有不勝言者
五居中守正既得需之道舍和平心志之外無他事也
故有需于酒食之辭酒食但指日用不可無者而言如
詩言民之質矣日用飲食相似以見其無所作為靜之
至也楊氏乃引小雅燕羣臣樂嘉賓之事以為說則過

[007-8a]
  需九五象辭
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此言中正奈何謂其居中得
正也既居中得正則所需何往而不遂故必如五之中
正而後可以需于酒食若謂其徒餔啜荒湎而已則所
需乃凶之道也
  需上六爻辭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自初至五
皆有所需至上則居險之終當需之極險終則無所需
[007-8b]
需極則有所得又以柔居隂宜安其處矣故為入于穴
穴物之所安也奈下之三陽本非在下之物徒以坎險
在前故需而不進今險既終矣需既極矣三陽上進不
待促之而自萊矣當是之時上將安處哉儻自知其隂
居陽上處非其位不與之校敬以待之則亦庶幾其無
失矣葢上以柔居隂非與物競者也故敬則終吉焉大
抵需與訟義正相反需則不爭訟則爭矣惟其不爭故
雖䧟于險而亦可以免惟其爭故雖已受服猶將褫之
[007-9a]
人當需而不能需則入于訟無疑矣可不戒哉
  中谷有蓷首章
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離嘅其嘆矣嘅其嘆矣遇
人之難難矣興也水所注曰谷蓷茺蔚也方莖白華華
生節間又名益母暵燥也仳别也嘅嘆聲蓷生谷中旱
之所難及也今暵其乾矣乾者本無滋澤易于暵也以
蓷之被暵興夫婦遭艱難而相棄故仳離之女嘅然興
歎傷已遇人之窮厄如此人葢指其夫也
[007-9b]
  中谷有蓷次章
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離條其歗矣條其歗遇矣
人之不淑矣興也修長也物之長者先受日故易暵條
歗貎歗蹙口出聲也歗之悲恨深于嘆矣淑善也古者
謂死喪饑饉皆曰不淑葢以吉慶為善事凶禍為不善
事也夫婦遭饑饉而相棄乃薄之甚者而詩人止曰遇
斯人之艱難遇斯人之不淑曾無怨懟已甚之詞可謂
厚之至矣
[007-10a]
  中谷有蓷三章
中谷有蓷暵其濕矣有女仳離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
嗟及矣興也旱甚則蓷之生于濕者亦不免矣啜泣貎
何嗟及矣言事已至此末如之何矣范氏曰世治則室
家相保者上之所養也世亂則室家相棄者上之所殘
也其使之也勤其取之也厚則夫婦日以衰薄而凶年
不免于離㪚矣伊尹曰匹夫匹婦不獲自盡民主罔與
成厥功故詩人舉一物失所而知王政之惡一女見棄
[007-10b]
而知人民之困以為政荒民散將無以為國矣湯初征
自葛而至于攸徂之民室家相慶豈無為而然哉
  狡童首章
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賦也
孔氏云狡童非有定名山有扶蘇指忽所美之人此葢
指忽也童小子之稱經傳言人無所知多目之為童如
易以六五為童蒙左傳謂魯昭公十九年猶有童心之
類是也是詩以狡童指忽葢譏其無君道爾
[007-11a]
  狡童次章
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賦也
息喘息也食謂不與之食天禄也詳味此詩懇懇之意
其愛忽也至矣而終斥之為狡童何也忽不能盡君人
之道而詩人不失愛君之義目之為狡童者天理之公
也愛之至于不能餐不能息者天理之正也雖愛之至
亦不敢沒其實此所以為詩人之性情與
  雞鳴第三章
[007-11b]
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㑹且歸矣無庶予子憎賦也夜
將旦而百蟲俱作薨薨衆也予女自謂子指其君子而
言蟲飛薨薨則東方既明之時予豈不欲與子同夢而
寢哉羣臣之㑹于朝者亦欲退朝而歸治其家事不可
不早作也豈可以我之故而令人憎子乎積此懇惻之
意真足以感動其君子也聖人順天地隂陽之理觀萬
物之情明而動晦而休而雞者動之最早者也故以雞
為夙夜之候凡子之事父臣之事君君子之聽朝皆于
[007-12a]
是節焉葢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清明湛然以觀理
則理明以理事則事治至蟲飛薨薨之時而猶留連袵
席之欲則其昬可知矣此賢妃正女所以必于是時致
其警戒之意歟毛氏曰古之夫人配其君子亦不忘其
敬語雖近而意逺真得此詩之大指也
 講義
  潛邸講堂王霸辨釋義
前日蒙大王出示王霸辨仰見學得其要不勝悅服但
[007-12b]
王霸之分雖不過公私兩字亦要人别得分明如齊桓
公伐楚責之曰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
人是徴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此舉雖然似公其
實欲假此服楚以霜諸候郤是私意所以為霸古今辨
王霸無如孟子孟子曰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
以德行仁者無所為而然也以力假仁者有所為而然
也且舉眼前事看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
惻隱之心若是自家心中真的見得孺子入井實是可
[007-13a]
惜即是元來測隱之真心無所為而然故謂之以德行
仁若是心中欲救此孺子以納交于其父母欲要譽于
鄉黨朋友即是有所為而然故謂之以力假仁者此便
是天理人欲之分須是日用間仔細㸃檢若是此心發
于無所為從而充養不要間斷如此即入王道若是此
心發于有所為能自警覺不逺而復即不䧟于霸道毎
于發處便下工夫大扺一日之間一念之發無所為處
絶少有所為處甚多不可不謹也王霸之分在此而已
[007-13b]
  宜春講義發辭
讀古人之書當知古人之心心也者乃聖賢傳道之實
地也茍不得其心則雖親見其人聞其言且不能無疑
而況于書乎中庸曰文武之政布在方䇿其人存則其
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夫所謂其人者非特指方䇿之
文武也方䇿之文武已亡而吾心之文武猶在是烏可
不察也哉孟子七篇之書人能誦之然知其道者絶少
非其書之果難讀也知讀其書而不知存其心耳試與
[007-14a]
諸君舉其切近者言之其書有曰雞鳴而起孶孶為善
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孶孶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
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夫舜跖之聖愚易分而
一念之善利難擇孟子循其一念之差極之于舜跖之
别其所以拯捄衰世扶持人心者明白葢如此諸君果
有意于斯乎平居暇日試察其一念之所從起如哭死
而哀見親而泚感孺子之入井而沐惕初無為而然者
無非善也而其所謂利者非特殖貨財貪名位而已凡
[007-14b]
哭死而為生泚顙而為人見孺子之入井而欲内交欲
要譽有一毫計䕶之心者無非利也善則充之利則遏
之精察于毫釐之間而不忽于隱微之際則吾視聽言
動無非七篇之書而何講誦之有不然某今日之云云
葢有所不得已也
  孟子好辯章講義
詳觀孟子此章大指葢示天下以明人道立人極之法
也夫人得天地之正氣以成形而禽獸則得氣之偏者
[007-15a]
也人得天地之正理以成性而禽獸則得理之偏者也
人道盛則世亦從而盛人道衰則世亦從而衰此一治
一亂所以分也自古聖賢易亂為治必自此始所以堯
當洪水未平之時獸蹄鳥跡之道交于中國舉舜而敷
治焉而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使禹
平水土使稷導稼穯又恐民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敎則
近于禽獸也使契為司徒敎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
義夫婦有别長㓜有序朋友有信自堯之後凡君天下
[007-15b]
者以堯之所以治民者治民則治不以堯之所以治民
者治民則亂故夏季之君不能以堯之所以治民者治
民及湯克夏則立愛為親立敬為長始于家邦終于四
海又作三風十愆之戒以警後嗣堯之道也商末之君
不能以堯之所以治民者治民武王既克商則重民五
敎惟食喪祭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堯之道也上下二千
餘年如出一轍及至後世邪說既作人心先壞三綱五
常日就淪斁内自閨門外極四海往往皆淪胥于禽獸
[007-16a]
之行不自知覺自孟軻而下在下者無復以王道開導
人心在上者無復以王法紀綱人道所以乍治忽亂不
能長久然其治也未嘗不由王道之明王法之行其亂
也未有不由王道之晦王法之廢而所謂王道者其要
于三綱五常所謂王法者立為品式條目維持此道者
也舍此則率天下而為禽獸亂亡無日矣孟軻之辯楊
墨政以其弊至于無父無君則于禽獸又何擇哉後之
君天下者欲識治亂之分其于此焉辨之足矣
[007-16b]
  進故事案此首從名臣奏議/補入附講議之後
戴盈之曰什一去關市之征章臣龜年曰盈之此說乃
後世不能復古之根本也凡古制之所以壞者必有私
情蠧之私情不能去而求復古無是理也盈之既知什
一之不可重關市之不可征亦知民之不堪而古之當
復矣在戰國時如盈之用心者豈不可進而孟子闢之
如此其嚴者政恐其有所牽繋也盈之所謂今茲未能
者果何為哉不求其所以未能者先去之而徒欲少損
[007-17a]
以收復古之名此君子所甚惡也葢是非不兩立公私
不錯施邪正不竝用一廢則一興一消則一長所以古
人謂去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絶其本根勿使能植則
善者信矣未有惡未去而能為善者也謂之今兹未能
則是其為國猶有資于横斂而但欲少損以俟來年而
後去安保來年不復矣乎奈何世之謀國者多為此論
以其易入也聽人之謀者多喜此論以其易從也若井
田法難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贍不足之說若古
[007-17b]
人節儉什一而稅如太古難宜少倣古以自節之說世
皆以為通于世務不知自今觀之果何益哉不特謀國
如此人君于遷善改過之間而一為此論所惑則亦將
因循苟且展轉汨沒卒䧟于過失而已耳可不戒哉
 
 
 
 止堂集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