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37 童蒙訓-宋-呂本中 (WYG)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童䝉訓卷上      宋 吕本中 撰
學問當以孝經論語中庸大學孟子為本熟味詳究然
後通求之詩書易春秋必有得也既自做得主張則諸
子百家長處皆為吾用矣
孔子已前異端未作雖政有汚隆而教無他説故詩書
所載但説治亂大㮣至孔子後邪説並起故聖人與弟
子講學皆深切顯明論語大學中庸皆可考也其後孟
[001-1b]
子又能發明推廣之
大程先生名顥字伯淳以進士得官正獻公為中丞薦
之朝用為御史論新法不合罷去泰陵即位以宗正丞
召未受命卒於家其門人共諡為明道先生先生嘗以
董仲舒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為合於聖
人仲舒之學度越諸子者以此故門人以先生學之所
就以明道見其志焉
小程先生名頤字正叔舉進士殿試不中不復再試元
[001-2a]
祐初正獻公與司馬溫公同薦遂得召用侍講禁中旋
又罷去遂不復用紹聖中貶涪州元符還洛大觀間卒
於家學者謂之廣平先生後居伊陽又謂之伊川先生
二程先生自小刻勵推明道要以聖學為己任學者靡
然從之當時謂之二程
二程始從周茂叔先生為窮理之學後更自光大茂叔
名敦頤有太極圖說傳於世其辭雖約然用志高逺可見
也正獻公在侍從時聞其名力薦之自常調除轉運判
[001-2b]
官茂叔以啓謝正獻公云在薄宦有四方之遊於高賢
無一日之雅
張戩天祺與弟載子厚關中人關中謂之二張篤行不
苟為一時師表二程之表叔也子厚推明聖學亦多資
於二程者吕大臨與叔兄弟後來蘇昞等皆從之學學
者稱子厚為橫渠先生天祺之為御史用正獻公薦也
二程與橫渠從學者既盛當時亦名其學為張程云
滎陽公年二十一一本作/十九時正獻公使入太學在胡先
[001-3a]
生席下與伊川先生鄰齋伊川長滎陽公纔數歲公察
其議論大異首以師禮事之其後楊應之國寶邢和叔
恕左司公待制皆師尊之自後學者遂衆實自滎陽公
發之也
關中始有申顔者特立獨行人皆敬之出行市肆人皆
為之起從而化之者衆其後二張更大發明學問淵源
伊川先生嘗至關中關中學者皆從之遊致恭盡禮伊
川嘆洛中學者弗及也
[001-3b]
伊川先生嘗識楊學士應之於江南常稱其偉度高識
絶人逺甚楊學士是時猶未師伊川也
安定胡先生之主湖州學也天下之人謂之湖學學者
最盛先生使學者各治一事如邊事河事之類各居一
齋日夕講究其後從學者多為時用蓋先生教人務有
實效不為虚言也是時孫公莘老名覺顧公子敦名臨
最為高弟
正獻公之在侍從也專以薦賢為務如孫莘老覺李公
[001-4a]
擇常王正仲存顧子敦臨程伯淳顥張天祺戩等皆為
一時顯人
正獻公既薦常秩後差改節嘗對伯淳有悔薦之意伯
淳曰願侍郎寧百受人欺不可使好賢之心少替公敬
納焉
滎陽公嘗説楊十七學士應之樂善少比聞一善言必
書而記之滎陽公嘗書於壁云惟天子為能備物惟聖
人為能備德應之遽取筆録記之
[001-4b]
楊應之勁挺不屈自為布衣以至官於朝未嘗有求於
人亦未嘗假人以言色也篤信好學至死不變滎陽公
嘗贈之以詩云獨抱遺經唐處士差强人意漢將軍應
之元祐間用范丞相堯夫薦館職不就試除太學博士
出為成都轉運判官有屬官與之辨論應之嘉其直即
薦之朝其自成都召為校書郎有逺房舅在蜀中官
滿貧不能歸應之盡以成都所得數百千遺之其自立
如此
[001-5a]
邵堯夫先生受學於李挺之之才李之才受學於穆修
伯長穆伯長受學於陳摶希夷其所傳先天之學具見
於易圖與皇極經世故程伯淳作堯夫墓誌云推其源
流逺有端緒震東方也巽南方也離南方之卦之類此
入用之位如天地定位乾南而坤北山澤雷風水火相
對即先天之位先生既沒其學不傳人能知其名而不
知其用也嘗欲傳其學於伊川伊川不肯一日與伊川
同坐聞雷聲問伊川曰雷從何方起伊川云從起處起
[001-5b]
蓋不領其意先生既沒元祐間諡康節
邵康節以十二萬四千五百年為一會自開闢至堯時
正當十二萬年之中數故先生名雍字堯夫名雍取黎
民於變時雍也字堯夫取當堯時中數也四千五百年
數未詳其居洛陽亦取天地之中
邵康節居衞州之共城後居洛陽有商州太守趙郎中
者康節與之有舊嘗往從之時章惇子厚作令商州趙
厚遇之一日趙請康節與章同會章豪俊自許議論
[001-6a]
縱橫不知敬康節也語次因及洛中牡丹之盛趙守因
謂章曰先生洛人也知花為甚詳康節因言洛人以見
根橃而知花之高下者知花之上也見枝葉而知高下
者知花之次也見蓓蕾而知高下者知花之下也如長
官所説乃知花之下也章黙然慙服趙因謂章先生學
問淵源世之師表公不惜從之學則日有進益矣章因
從先生游欲傳數學先生謂章須十年不仕宦乃可學
蓋不之許也
[001-6b]
䖍州人李潛君行先生篤行自守不交當世年五十餘
監泗州僧伽塔人弗知也右丞范公彞叟為發運使始
深知之力薦於朝除太學博士校書郎紹聖中力求去
知蘄州遂請老君行之學專以經書論語孟子為正舍
此皆不取如七世之廟可以觀德則專守七廟其他言
廟數不同者皆無取也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則是
合祭天地無疑也其言南北郊其言圓丘郊禘異禮皆
不取也其學簡而易明以行已為本不為空言東萊公
[001-7a]
與叔父舜從皆與之游
君行先生嘗言學者當以經書論語孟子如秤相似以
秤量衆説其輕重等者正也其不等者不正也
田腴誠伯篤實士東萊公與叔父舜從之交遊也嘗從
橫渠學後從君行游誠伯毎三年治一經學問通貫當
時無及之者深不取佛學建中靖國間用曾子開内翰
薦除太學正崇寧初罷去
誠伯叔父明之亦老儒也然專讀經書不讀子史以為
[001-7b]
非聖人之言不足治也誠伯以為不然曰博學而詳説
之將以反説約也如不遍覽非博學詳説之謂
徐積仲車先生山陽人小許牓登科初從安定胡先生
學潛心力行不復仕進其學以至誠為本積思六經而
喜為文詞老而不衰先生自言初見安定先生退頭容
少偏安定忽厲聲云頭容直某因自思不獨頭容直心
亦要直也自此不敢有邪心後因具公裳以見貴官又
自思云見貴官尚必用公裳豈有朝夕見毋而不具公
[001-8a]
裳者乎遂晨夕具公裳揖母先生事母至孝山陽人化

先生嘗為文訓勵學者云仲車先生一日升堂訓諸生
曰諸君欲為君子而使勞己之力費己之財如此而不
為君子猶可也不勞己之力不費己之財諸君何不為
君子鄉人賤之父母惡之如此而不為君子猶可也父
母欲之鄉人榮之諸君何不為君子又曰言其所善行
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為君子未之有也言其不
[001-8b]
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如此而不為小人未之有也
元符三年滎陽公自和州謫居起知單州道過山陽因
出過市橋橋壊墮水而不傷焉仲車先生年幾七十矣
作我敬詩贈公云我敬吕公以其德齒敬之愛之何時
己巳美哉吕公文在其中見乎外者古人之風惟賢有
德神相其祉何以祝公勿藥有喜詩後批云前日之事
橋梁腐敗人乘蹉跌而公晏然無傷固有神明隂相其
德願為本朝自重生民自重
[001-9a]
熈寧初滎陽公監陳留税務時汪輔之居陳留恃才傲
物獨敬重公橫渠先生聞之語人云於蠻貊之邦行矣
於吕原明見之
正獻公嘗稱滎陽公於張文潛云此子不欺闇室
滎陽公之監陳留税也章樞密質夫楶知縣事雅敬愛
公一日因語次暴陵折公公不為動質夫笑曰公誠厚
德可服某適來相試耳
元祐中榮陽公在經筵除司諫姚舍人輝中勔當制詞
[001-9b]
云道學至於無心立行至於無愧心若止水退然淵靜
當時謂之實録建中靖國元年豐相之稷遷禮部尚書
薦滎陽公自代詞云心與道潛一作志/以道寧湛然淵靜所居
則躁一作/里人化聞風則薄夫敦
滎陽公入大學時二十一歲矣胡先生實主學與黃右
丞安中履邢尚書和叔恕同齋舍時安中二十六歲為
齋長和叔十九歲安中方精專讀書早晨經書毎授五
百遍飯後史書可誦者百遍夜讀子書每授三百遍毎
[001-10a]
讀書危坐不動句句分明和叔時雖少當世時務無不
通曉當世人材無不徧知
滎陽公教學者讀書須要字字分明仍毎句最下一字
尤要令聲重則記牢
正獻公簡重清靜出於天性冬月不附火夏月不用扇
聲色華耀視之漠然也范公内翰淳夫祖禹實公之壻
性酷似公後滎陽公長壻趙仲長演嚴重有法亦實似
公焉
[001-10b]
正獻公教子既有法而申國魯夫人簡肅公諱宗道之
女閨門之内舉動皆有法則滎陽公年十歲夫人命對
正獻公則不得坐命之坐則坐不問不得對諸子出入
不得入酒肆茶肆毎諸婦侍立諸女少者則從婦傍
正獻公年三十餘通判潁州歐陽文忠公知州事焦伯
强千之方從歐陽公學正獻公請伯强處書室命滎陽
公從學焉其後正獻公罷歸京師請伯强同行歐陽公
有送行詩所謂有能掇之行可謂仁者勇者也伯强性
[001-11a]
耿介不苟危坐終日不妄笑語毎諸生有不至則召之
坐面切責之不少假借滎陽公幼時正獻公與夫人嚴毅
如此就師傅而得伯强其後有成非偶然也滎陽公嘗
言中人以下内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未
之有也
正獻公年三十餘通判潁州已有重名范文正公以資
政殿學士知青州過潁來復謁公呼公謂之曰太博近
朱者赤近墨者黑歐陽永叔在此太博宜頻近筆研申
[001-11b]
國夫人在㕔事後聞其語嘗舉以教滎陽公焉前輩規
勸懇切出於至誠類如此也
滎陽公嘗言世人喜言無好人三字者可謂自賊者也
包孝肅公尹京時民有自言有以白金百兩寄我者死
矣予其子其子不肯受願召其子予之尹召其子其子
辭曰亡父未嘗以白金委人也兩人相讓久之公因言
觀此事而言無好人者亦可以少愧矣人皆可以為堯
舜蓋觀於此而知之
[001-12a]
滎陽公張夫人待制諱昷之之女也自少毎事有法亦
魯簡肅公外孫也張公性嚴毅不屈全類簡肅簡肅深
愛之家事一委張公夫人張公幼女最鍾愛然居常至
微細事教之必有法度如飲食之類飯羮許更益魚肉
不更進也時張公已為待制河北都轉運使矣及夫人
嫁吕氏夫人之母申國夫人姊也一日來視女見舍後
有鍋釡之類大不樂謂申國夫人曰豈可使小兒輩私
作飲食壊家法耶其嚴如此
[001-12b]
叔父舜從既與東萊公從當世賢士大夫游嘗訓子弟
曰某幸得從賢士大夫游過相推重然某自省所為才
免禽獸之行而己未能便合人之理也何得士大夫過
相與耶因思前輩自警修省如此
正獻公交游本中不能盡知之其顯者范蜀公司馬溫
公王荆公劉原甫也滎陽公交游則二程二張孫莘老
李公擇王正仲顧子敦楊應之范醇夫黃安中邢和叔
王聖美也東萊公交游則李君行田明之田誠伯呉坦
[001-13a]
求陳端誠田承君陳瑩中張才叔龔彦和及彦和之弟
大壯也
張橫渠詩云若要居仁宅先須入禮門溫公作橫渠哀
詞曰教人學雖博要以禮為先伊川先生云子厚以禮
教學者最善先有所据守然則橫渠之教以禮為本也
後程門高弟張繹思叔作伊川祭文云在昔諸儒各行
其志或得於數或觀於禮學者趨之世濟其美獨吾先
生淡乎無味得道之真死其乃已或得於數蓋指康節
[001-13b]
或觀於禮謂橫渠也
明道作邵康節墓誌云昔七十子學於仲尼其傳可見
者惟曾子所以告子思子思所以授孟子者爾其餘門
人各以己之所冝者為學雖同尊聖人所因而入者門
户則衆矣況後此千餘歲師道不立學者莫知所從來
獨先生之學為有傳也先生得之於李挺之挺之得之
於穆伯長推其源流逺有端緒今穆李之言及其行事
槩可見矣而先生醇一不雜汪洋浩大乃其所自得者
[001-14a]
多矣然而名其學者豈所謂門户雖衆各有所因而入
者歟語成德者昔難其居若先生之道就所至而論之
可謂安且成矣觀此誌文明道所以處康節者無餘藴

李公擇尚書嘗與滎陽公諸賢講論行已須先誠實只
如書帖言語之類不情繆敬盡須削去如未嘗瞻仰而
言瞻仰未嘗懷渴而言懷渴須盡去之以立其誠
伊川嘗言今僧家讀一卷經便要一卷經中道理受用
[001-14b]
儒者讀書却只閑讀了都無用處
顧公子敦内翰嘗語東萊公云學者須習不動心事緒
之來每毎自試久久之間果能不動則必自知曰我不
動矣由此觀之前輩所以自立非徒然也
陳瑩中右司嘗言學者須常自試以觀己之力量進否
易曰或躍在淵自試也此聖學也
紹聖中顧公子敦被謫過京師東萊公與叔父往見之
子敦再三講論行已如何云守至正以俟天命觀時變
[001-15a]
以養學術
劉公待制器之嘗為本中言少時就洛中師事司馬公
從之者二年臨别問公所以為學之道公曰本於至誠
器之因效顔子之問孔子曰請問其目公曰從不妄語
始器之自此專守此言不敢失墜後任磁州司法呉守
禮為河北轉運使嚴明守法官吏畏之呉與器之尊人
有舊相待頗異衆器之不以為喜一日有人告磁州司
户贓汙於轉運使者呉親至磁州欲按其事召器之至
[001-15b]
驛舍堂中器之心不喜曰常時相待少異我已自不喜
況今召我至堂中人得無疑我乎呉因問司户贓汙如
何器之對曰不知呉因不悦曰與公有契所以相問何
不以誠告明日呉閲視倉庫召司户者謂曰人訴爾有
贓本欲來案爾今劉司法言爾無之姑去且謹視倉庫
俟北京回倉庫不如法必案無疑也於是衆方知器之
長者然器之心常不自快曰司户實有贓而我不以誠
告吾其違司馬公教乎後因讀楊子云君子避礙通諸
[001-16a]
理然後意方釋然言不必信如此而後可
器之嘗為予言當官處事須權輕重務合道理毋使偏
重可也夫是之謂中因言元祐間嘗謁見馮當世宣徽
當世言熙寧初與陳暘叔吕寶臣同任樞密暘叔聰明
少比遇事之來迎刃而解而吕寶臣尤善稱停事每事
之來必稱停輕重令必得所而後已也事經寶臣處畫
者人情事理無不允當器之因極言稱停二字最吾輩
當今所冝致力二字不可不詳思熟講也寶臣蓋惠穆
[001-16b]
公也
楊應之學士言後生學問聰明强記不足畏惟思索尋
究者為可畏耳
伊川先生言人有三不幸少年登高科一不幸席父兄
之勢為美官二不幸有高才能文章三不幸也
近世故家惟晁氏因以道申戒子弟一非能以道/訓戒子弟皆有
法度羣居相處呼外姓尊長必曰某姓第幾叔若兄諸
姑尊姑之夫必曰某姓姑夫某姓尊姑夫未嘗敢呼字
[001-17a]
也其言父黨交遊必曰某姓幾丈亦未嘗敢呼字也當
時故家舊族皆不能若是
頃見陳瑩中與關止叔沼與滎陽公書問其言前輩與
公之交遊必平闕書云某公某官如稱器之則曰待制
劉公之類其與已同等則必斥姓名示不敢尊也如曰
游酢謝良佐云此皆可以為後生法
張才叔庭堅專務以直道進退不求苟得君子創業垂
統為可繼也若夫成功則天也才叔之學蓋主於此
[001-17b]
張思叔因讀孟子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
慨然有得蓋能守此則無不可為之事
後生學問且須理會曲禮少儀儀禮等學洒掃應對進
退之事及先理會爾雅訓詁等文字然後可以語上下
學而上達自此脱然有得自然度越諸子也不如此則
是躐等犯分陵節終不能成孰先傳焉孰後倦焉不可
不察也
吕與叔嘗作詩曰文如元凱徒稱癖賦若相如止類俳
[001-18a]
惟有孔門無一事只傳顔氏得心齋
橫渠讀詩詩云置心平易始知詩楊丈中立云知此詩
則可以讀三百篇矣
韓公持國維閑居潁昌伊川先生常自洛中往訪之時
范右丞彝叟純禮亦居潁昌持國嘗戲作詩示二公云
閉門讀易程夫子清坐焚香范使君顧我未能忘世味
綠尊紅芰對西曛
龔殿院彦和夬清介自立少有重名元祐間僉判瀛州
[001-18b]
與弟大壯同行大壯尤特立不羣曾子宣帥瀛欲見不
可得一日徑過彦和邀其弟出不可辭也遂出相見即
為置酒從容終日乃去因題詩壁間其兩句云自慙太
守非何武得向河間見兩龔近日貴人如曾子宣之能
下士亦難及也紹聖中彦和為監察御史未能去大壯
力勸其兄早求罷彦和遂去大壯不幸早卒雖彦和之
弟實畏友也
李君行先生自䖍州入京至泗州其子弟請先往君行
[001-19a]
問其故曰科場近欲先至京師貫開封户籍取應君行
不許曰汝䖍州人而貫開封户籍欲求事君而先欺君
可乎寧緩數年不可行也
正獻公幼時未嘗博戲人或問其故公曰取之傷廉與
之傷義
滎陽公嘗言孫莘老李公擇之為友友也
滎陽公嘗言吕吉甫嘗稱李公擇有樂正子之好善
滎陽公嘗言所在有鄉先生處則一方人自别蓋漸染
[001-19b]
使之然也人豈可以不擇鄉就士哉
侯叔獻者少有聲名熈寧初屢來求見正獻公滎陽公
因為公言叔獻可比趙清獻正獻深不以為然云趙清
獻自守一世方成就如此一作方做/到此地位後生有多少事豈
可便比前輩既而叔獻果建水事求進
姜潛至之仁宗朝老儒先生也不喜人作詩云招悔吝
損心氣
明道先生嘗至禪寺方飯見趨進揖遜之盛嘆曰三代
[001-20a]
威儀盡在是矣
正獻公為樞密副使年六十餘矣嘗問太僕寺丞呉公
傳正安詩已之所冝修傳正曰毋敝精神於蹇淺滎陽
公以為傳正之對不中正獻之病正獻清淨不作為患
於太簡也本中後思得正獻問傳正時年六十餘矣位
為執政當時人士皆師尊之傳正公所奬進年纔三十
餘而公見之猶相與講究望其切磋後來所無也滎陽
公獨論其問答當否而不言下問為正獻公之難蓋前
[001-20b]
輩風俗純一習與性成不以是為難能也
正獻公毎時節必問諸生有何進益
滎陽公嘗言少時與叔祖同見歐陽文忠公至客次與
叔祖商議見歐陽公敘契分求納拜之語及見歐陽公
既敘契分即端立受拜如當子姪之禮公退而謂叔祖
曰觀歐陽公禮數乃知吾輩不如前輩逺矣
 
 童䝉訓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