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56 文公易說-宋-朱鑑 (WYG)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公易說卷十      宋 朱鑑 撰
   繫辭上傳
問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云云曰凡天地有
 許多道理易上皆有所以與天地準而能彌綸天地
 之道彌字若今所謂封彌試卷之彌又若彌縫之彌
 是恁地無縫底意思某所以解徧滿也不甚似既而
 曰也得云云又曰天地有未至處易却能彌綸得他
[010-1b]
問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先生曰易道本與
 天地齊準所以能彌綸天地之道凡天地之間之物
 無非易之道故易能彌綸天地之道而聖人用之也
 彌如封彌之彌糊合使無縫鏬綸如絡絲之綸自有
 條理言雖是彌得外面无縫鏬而中則事事物物各
 有條理彌如大徳敦化綸如小徳川流彌而非綸則
 空疎無物綸而非彌則判然不相干此二字見得聖
 人下字甚密也
[010-2a]
問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先生曰易之道本
 與天地齊準所以能彌綸天地之道凡天地之間之
 物莫非易之道惟易能彌綸天地之道故聖人用易
 以彌綸天地之道彌如封彌之彌是糊合之使泯无
 縫鏬綸如絡絲之綸彌合之鶻侖成一箇物事更無
 縫鏬雖無縫隙而其中有條整整不亂不只一箇鶻
 侖無分别而已也如天地之化雖是周密渾然无有/縫罅而其中萬事萬物莫不各有
 條理此易彌綸之理然也聖人/用易彌綸天地之道亦是如此
[010-2b]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彌字封彌之義言封
 彌得无縫罅也先生解作/徧滿之意惟其封彌得泯無縫鏬乃
 徧滿也萬人傑録/
彌綸天地之道彌則有脗合不渗漏之意綸有條理精
 粗之意彌而不綸則混沌綸而不彌則事不相屬陳/文
 蔚録/
問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天文為陽地理為隂
 是否曰然然天亦具隂陽日是陽月是隂晝是陽夜
[010-3a]
 是隂地東南是陽西北是隂平坦是陽險阻是隂髙
 者是陽下者是隂吳必大録/
歐陽公所以疑十翼非孔子所作者它童子問中說道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又說河出圖洛出書
 聖人則之只是說作易一事如何有許多様又疑後
 面有許多子曰既言子曰則非聖人自作這箇自是
 他曉那前面道理不得却只去這上面疑他所謂子
 曰者往往是弟子後來旋𣷹入亦不可知近來胡五
[010-3b]
 峯將周子通書盡除去了篇名却去上面各𣷹一箇
 周子曰此亦可見其比㬊淵録/
天文有半邊在上面須有半邊在下面同上/
仰觀天俯察地只有一箇隂陽聖人看這般許多般物
 事都不出隂陽兩字便做河圖洛書也只是隂陽粗
 說時只是竒耦黄顯子録/
問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以易書之理仰觀
 俯察否曰所以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
[010-4a]
 知幽明之故幽明便只是隂陽剛柔凡許多說話只
 是說一箇隂陽南便是明北便是幽日出地上便是
 明日入地下便是幽仰觀俯察便皆知其故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注云/天文
 則晝夜上下地/理則南北髙深故是幽明之所以然者晝明夜幽上
 明下幽觀晝夜之運日月星辰之上下可見天文幽
 明之所以然也南明北幽髙明深幽觀南北髙深可
 見地理幽明之所以然也又曰觀察天地之文理是
[010-4b]
 就這裏地盤上言始終死生是以循環言精氣鬼神
 以聚㪚言其實不過隂陽兩端而已問與天地相似
 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注云知周
 萬物者天也道濟天下者地也曰此與後叚仁者見
 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又不同此以清濁言彼
 以動静言知是知得較虚所以屬天道濟天下則普
 濟萬物有實惠及民故屬之地旁行而不流樂天知
 命故不憂此二句本是皆知之事何以言之不流便
[010-5a]
 是貞也所以皆屬知不流是本旁行是應變處無其
 本則不能應變能應變而無其本則流入於變詐矣
 細分則旁行屬知不流屬仁其實此二句皆是知之
 事對下文安土敦乎仁故能愛一句專說仁也問範
 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曰天地之化滔㴞無窮如一爐
 金汁鎔化不息聖人則知鑄瀉成器使人模範匡郭
 不使過於中道也曲成萬物而不遺此又是就事物
 之分量形質随其大小廣狹長短方圎无不各成就
[010-5b]
 之物之理無有遺闕範圍天地是極其大而言曲成
 萬物是極其小而言範圍天地是大徳敦化曲成萬
 物如小徳川流通乎晝夜之道而知幽明死生鬼神
 之理皆知之不倚於一偏也故神无方而易无體神
 无方者或在隂或在陽易无體者是或為隂或為陽
 也或在隂或在陽者如方在春或已在夏方在秋或
 已在冬或為隂或為陽如方為春而又為夏方為秋
 而又為冬此所以交錯代換而不可以形體拘也要
[010-6a]
 之只是隂陽而已萬人傑録/
先生因舉正蒙方其形也有以知幽之因方其不形也
 有以知明之故合當言其形也有以知明之故其不
 形也有以知幽之因方是却反說何也蓋以形之時
 此幽之因已在此不形之際其明之故已在此聚者
 散之因散者聚之故徐㝢録/
問天地之化雖則生生不窮然而有聚必有散有生必
 有死能原始而知其聚而生則必知其後必散而死
[010-6b]
 能知其生也得於氣化之自然初无精神寄寓於太
 虚之中則知其死也无氣而俱散无復更有形象尚
 存於㝠漠之内曰死便是都散无了問原始反終之
 反曰反只如折轉來謂方推原其始却折轉來看其
 終原字反字皆就人說反如回頭之意/○吳必大録
原始反終推原其始却回頭轉來看其終萬人傑録/
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蘇曰人所以不知死生之說
 由駭之耳原始反終使之了然而不駭也愚謂人不
[010-7a]
 窮理故不知死生之說不知死生之說故不能不駭
 於死生之變蘇氏謂由駭之而不知其說失其指矣
 窮理者原其始之所自出則知其所以生反其終之
 所於歸則知其所以死矣夫如是凡所以順生而安
 死者蓋有道矣豈徒以了然不駭為竒哉蘇氏於原
 始反終言之甚略無以知其所謂然以不駭云者驗
 之知其溺於坐亡立化去來自在之說以為竒而於
 聖人之意則昧矣蘇氏易觧辨/
[010-7b]
林學蒙問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先生曰人未死如
 何知得死之說只是原其始之理將後面摺轉來看
 便見得以此之有知彼之无林恪録/
精氣為物遊䰟為變天地隂陽之氣交合便成人物到
 得䰟氣歸於天體魄降於地是為鬼便是變了說䰟
 則魄可見葉賀孫録/
賀孫問遊䰟為變間有為妖孽者是如何得未散曰遊
 字是漸漸散若是為妖孽者多是不得其死其氣未
[010-8a]
 散故鬱結而成妖孽若是尫羸病死底人這氣消耗
 盡了方死豈復更鬱結成妖孽然不得其死者久之
 亦散如今打麵做糊中間自有成小塊核不散底久
 之漸漸也自㑹散又如其取精多其用物𢎞如伯有
 者亦是卒未散也横渠曰物之初生氣日至而滋息
 物生既盈氣日反而遊散至之謂神以其伸也反之
 謂鬼以其歸也天下萬物萬事自古及今只是箇隂
 陽消息屈伸横渠將屈伸說得貫通上蔡說却自不
[010-8b]
 說得循環意思宰我曰吾聞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謂
 子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與神
 敎之至也注謂口鼻嘘吸為氣耳目聦明為魄氣屬
 陽魄屬隂而今有人說眼光落這便是魄降今人將
 死有云䰟落若氣只升而散故云䰟氣歸於天形魄
 歸於地道家修養有這說與此大段相合同上/
遊䰟為變周易只說得一邊蓋是隂䰟歸土遂為無用
 之物釋氏亦說地水火風所謂隂為野土則地水是
[010-9a]
 也火風皆屬陽又云昭明是言其光景焄蒿是言遊
 氣之飛揚悽愴是人感觸處如漢武祠闕/如有風肅
 然即其事萬人傑録/
或曰隂陽之始交天一生水物生始化曰魄既生魄煖
 者為䰟先有䰟而/後有魄故䰟常為主為幹沈僴録/
如精氣為物游䰟為變此是鬼神定說其他變處如未
 曉得且當守此定底如前晚說怪便是變處
易言精氣為物游䰟為變此却知鬼神之情狀䰟氣升
[010-9b]
 於天體魄歸於地神氣上升鬼魄下降不特人也凡
 物之枯敗其香氣騰上物則腐於下推此可見徐㝢/録
精氣為物是合精與氣而成物精䰟而氣魄也變則是
 䰟魄相離獨說游䰟而不言魄䰟離魄之意自可見
 矣
精氣為物精隂也氣陽也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
 謂之智仁陽也智隂也萬人傑録/
陽䰟為神隂魄為鬼鬼隂之靈神陽之靈此以二氣言
[010-10a]
 也然二氣之分實一氣之運故凡氣之來而方伸者
 為神氣之往而既屈者為鬼陽主伸隂主屈此以一
 氣言也故以二氣言則隂為鬼陽為神以一氣言則
 方伸之氣亦有伸有屈其方伸者神之神其既屈者
 神之鬼既屈之氣亦有屈有伸其既屈者鬼之鬼其
 來格者鬼之神天地人物皆然不離此氣之往來屈
 伸合㪚而已此所謂可錯綜者也因問精氣為物隂
 精陽氣聚而成物此緫言神遊䰟為變䰟遊魄降散
[010-10b]
 而成變此緫言鬼疑亦錯綜而言曰然此所謂人者
 鬼神之㑹也董銖録/
精氣就物而言䰟魄就人而言鬼神離乎人而言不曰
 屈伸往來隂陽合散而鬼神則鬼神蓋與天地通所
 以為萬物之體而物之終始不能遺也董銖録/
問精氣為物游䰟為變曰此只是聚散聚而為物神也
 散而為鬼變也神屬陽鬼屬隂又錯綜而横看之則
 精為隂氣為陽就人身而言雖是屬陽然體魄已屬
[010-11a]
 隂蓋生之中已帶了箇死底道理變雖屬陽然䰟氣
 上游體魄下降亦自具隂陽如言徂落徂升也便是
 䰟之游落即魄之降古之祭祀求諸陽所以求其䰟
 求諸隂所以求其魄祭義中有宰我問鬼神之義一
 段甚分明古注亦好横渠說精氣自無而有游䰟自/有而無其說亦分曉○吳必大
 録/
易言精氣為物若以精氣言則是有精氣者方有䰟魄
 但出底氣便是䰟精便是魄譬如燒香燒得出來底
[010-11b]
 汁子便是魄那成煙後香底便是䰟䰟者魄之光熖
 魄者䰟之根黄義剛録/
林學履問精氣為物遊䰟為變先生曰此是兩箇合一
 箇離精氣合則䰟魄合而疑結為物離則陽已散而
 隂無所歸故為變同上/
游氣是生物底隂陽譬如扇子扇出風便是游氣同上/
以易中說遊䰟為變曰陽中又却只說一邊精氣為物
 精氣聚則為物氣散則氣為䰟精為魄䰟升為神魄
[010-12a]
 降為鬼易只說那升者廣云如徂落之義則是兼言
 之曰然輔廣録/
精氣為物遊䰟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蘇曰鬼物也
 變神也鬼常與體魄俱故謂之物神無適而不可故
 謂之變精氣為魄魄為鬼志氣為䰟䰟為神故禮曰
 體䰟則降志氣在上鄭子産曰其用物也𢎞矣其取
 精也多矣古之達者已知此矣一人而有二知無是
 道也然而有魄者有䰟者何也衆人之志不出於飲
[010-12b]
 食男女之間與凡養生之資其資厚者其氣彊其資
 約者其氣㣲故氣勝志而為魄聖賢則不然以志一
 氣清明在躬志氣如神雖禄之天下窮至匹夫無所
 損益也故志勝氣而為䰟衆人之死為鬼而聖人為
 神非有二致也志之所在者異也愚謂精聚則魄聚
 氣聚則䰟聚是以為人物之體至於精竭魄降則氣
 散䰟遊而无所知矣降者屈而无形故謂之鬼遊者
 伸而不測故謂之神人物皆然非有聖愚之異也孔
[010-13a]
 子荅宰我之問言之詳矣蘇氏蓋不考諸此而失之
 子産之言是或一道而非此之謂也蘇氏易觧辨/
鬼神之理洵向甞蒙指示大意云氣之來者為神往者
 為鬼天地曰神曰祗氣之來者也人曰鬼氣之往者
 也此說與張子所謂物之始生氣日至而滋息物生
 既盈氣日反而流散至之謂神以其伸也反之謂鬼
 以其歸也之意同近見兄長所著中庸說亦引此然
 張子所謂物者通言萬物邪抑特指鬼神也若特指
[010-13b]
 鬼神則所謂物者如易大傳言精氣為物之物爾若
 通言萬物則上四句乃泛言凡物聚散始終之理如
 此而下四句始正言鬼神也精氣為物嚮亦甞與季
 通講此渠之精氣為物者氣聚而為人也遊䰟為變
 者氣散而為神也此說如何更望詳賜批敎荅云易
 大傳所謂物張子所謂物皆指萬物而言但其所以
 為此物者皆隂陽之聚散耳故鬼神之徳體物而不
 可遺也所謂氣散而為鬼神者非是荅程洵/
[010-14a]
問鬼神是功用良能曰但以一屈一伸看一伸去便生
 許多物事一屈來更无一物了便是良能功用問曰
 便是隂陽去來曰固是問曰在天地為鬼神在人為
 䰟魄否曰死則謂之䰟魄生則謂之精氣天地公共
 底謂之鬼神是恁地模様又問體物而不可遺曰只
 是這一箇氣入毫釐絲忽裏去也是這隂陽包羅天
 地也是這隂陽問曰是在虚實之間否曰都是實無
 箇虚底有是理便有是氣有是氣便有是形無非實
[010-14b]
 者又云如夏月嘘固不見冬月嘘出則可見矣問何
 故如此曰春夏陽秋冬隂以陽氣散在陽氣之中如
 熱湯放入熱湯裏去都不覺見秋冬則這氣如以熱
 湯攙放水裏去便可見又問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
 以承祭祀若有以使之曰只是這箇氣所謂昭明焄
 蒿悽愴者便只是這氣如昭明是光景焄蒿是蒸衮
 悽愴是有一般感人使人慘慄如所謂其風肅然者
 問此章以太極圗言是所謂妙合而凝也曰立天之
[010-15a]
 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
 義便是體物而不可遺林夔孫録/
問神之申也其情狀可得而知鬼之歸也如洋洋乎如
 在其上依人而行之類便是其情狀否曰鬼神即一
 樣公如何地看曰至之謂神如雨露風雷以至人物
 動植之類其情狀可得而知反之謂鬼則无形狀可
 求故有此問先生曰祖考來格便是神之申也遂曰
 這般處横渠有數說得好又曰說得極密某所以敎
[010-15b]
 公多記取前輩語記得多自是貫通又舉横渠語曰
 云云以博物洽聞之學以稽天窮地之思須是恁地
 方得又舉横渠語曰一故神兩故化云云兩在故不
 測是在陽又在隂无這一則這兩不能以推行兩便
 即是這一消長又曰化是推行之意又曰横渠此語
 極精見李先生說曰理㑹此叚不得終夜椅上坐思
 量以身去裏面體方見得方且穩毎看道理處皆如
 此某舊時為學雖略理㑹得有理㑹不得處便也恁
[010-16a]
 地過了及見李先生後方知得是恁地下工夫又曰
 某今見得物事了覺見好則劇相似舊時未理㑹得
 是下了多少工夫而今學者都恁地泛泛見得都没
 𦂳要不把當事只是謾學理㑹得時好理㑹不得也
 不妨恁地如何得須是如射箭相似把着弓須要射
 得中方得
又問以功用謂之鬼神以妙用謂之神二神字不同先
 生曰鬼神之神此神說得粗如繫辭言神也者妙萬
[010-16b]
 物而為言此所謂妙用謂之神也知鬼神之情狀此
 所謂功用謂之鬼神也只是推本繫辭說程易除去
 解易文義處只單說道理處則如此章說天專言之
 則道也以下數句皆極精董銖録/
鬼神功用之說得之李說不可曉不知如何自有一種
 意亦不解其文義也荅方士繇/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上文言易之道與天地相似此言
 聖人之道與天地凖也惟其不違所以與天地相似
[010-17a]
 若此心有外則與天地不相似矣此下數句皆是與
 天地相似之事也上文易與天地準下數句皆易與
 天地準之事也旁行而不流言其道旁行而不流於
 偏也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自有大底範圍又自有
 小底範圍而今且就身上看一事有一箇範圍通乎
 晝夜之道而知通訓兼言兼晝與夜皆知也沈僴録/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下數句是說與天地相似之事上
 文易與天地準下數句是說易與天地準之事天地/有許
[010-17b]
 多道理易上都有所以為與/天地準而能彌綸天地之道
問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
 過注云知周萬物者天也道濟天下者地也是如何
 曰此與後叚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又
 自不同此以清濁言彼以動靜言知是先知得較虚
 故屬之天道濟天下則普濟萬物實惠及民故屬之
 地又言旁行不流樂天知命不憂此兩句本皆是知
 之事蓋不流便是真也不流是本旁行是應變處無
[010-18a]
 本則不能應變能應變而無本則流而入變詐矣細
 分之則旁行是智不流屬仁其實皆是知之事對下
 文安土敦乎仁故能愛一句專說仁也
問與天地相似故不違曰上面是說與天地準這處是
 說聖人與天地相似又曰與天地相似方且无外凡
 事都不出這天地範圍之内所以方始得知周乎萬
 物而道又能濟天下旁行便也不走作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上言易之道與天地準此言聖人
[010-18b]
 之道與天地相似也惟其不違所以與天地相似若
 此心有外則與天地不相似矣此下數句皆是與天
 地相似之事也上文易與天地準下數句皆是與天
 地準之事也旁行而不流言其道旁行而不流於偏
 也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自有大底範圍又自有小
 底範圍而今且就身上看一事有一箇範圍通乎晝
 夜之道而知通訓兼晝與夜皆知也萬人傑録/
問知能周乎萬物而道却只是濟天下是其知不過乎
[010-19a]
 萬物當然之理非如老佛氏别於事物之外别說一
 種懸空道理便是過也先生曰不須理㑹他說且看
 自家是如何知周乎萬物又曰知周乎萬物便只是
 知幽明死生鬼神之理
問程子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釋之曰義之
 所包知也文意如何荅曰程子說易字皆為易之書
 而言故其說如此但鄙意似覺未安蓋易與天地準
 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此固指書而言自仰觀俯察以
[010-19b]
 下須是有人始得蓋聖人因易之書而窮理盡性之
 事也近讀此書方見得一端緒非面論不能既也荅/吕
 祖儉/
知周萬物是體旁行是可與權乃推行處樂天知命是
 自處三節各就一理㬊淵録/
問旁行而不流曰如云行小變而不失大常吳必大録/
天下皆憂吾何得不憂天下皆疑吾何得不疑又曰樂
 天知命吾何憂窮理盡性吾何疑蓋有當憂疑者有
[010-20a]
 不當憂疑者然皆心也文中子以為有心迹之判故
 伊川非之又曰惟其無一已之憂疑故能憂疑以天
 下惟其憂以天下疑以天下故無一己之憂疑楊道/夫録
安土是要對那樂天說㬊淵録/
安土敦乎仁對樂天知命言之所寓而安篤厚於仁更
 無夾雜純是天理自易與天地準而下皆𤼵明隂陽
 之理萬人傑録/
問安土敦乎仁故能愛曰此與上文樂天知命故不憂
[010-20b]
 對說樂天知命主知言是崇徳事安土敦仁主禮言
 是廣業事安土者隨寓而安敦是敦厚去盡已私渾
 是天理更無夾雜充足盈滿便是敦厚於仁底意只
 是既仁又仁便是敦乎仁安土然後能敦乎仁自家
 不安如何能愛敦仁是體能愛是及物處安土敦仁
 其愛斯廣此章自易與天地準以下亦只是言箇隂
 陽至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謂各隨人
 氣質偏處見仁亦屬陽智亦屬隂如繼之者善成之
[010-21a]
 者性便是於造化流行處分隂陽此却就人氣質上
 言因問尹子云鬼神情狀只是解游䰟為變一句即
 是神字亦作鬼字看了程張於此說得甚明白尹子
 親見伊川何以不知此義先生曰尹子見伊川晚又
 性質鈍想伊川亦不曽與此說吳必大録/
安土敦乎仁故能愛聖人說得是恁地說不似江西人
 說知覺相似又曰此語說仁最密㬊淵録/
或問易所謂安上敦乎仁如何曰安上者隨所遇而安
[010-21b]
 若自擇安處便只有已不知有物也此厚於仁者之
 事故能愛也金去偽録/
安土者隨所遇而安也敦乎仁者不失其天地生物之
 心也安土而敦乎仁則無適而非仁矣所以能愛也
 仁者樂山之意於此可見荅何鎬/
問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如天之生物至秋而成聖人
 則為之斂藏人之生也欲動情勝聖人則為之敎化
 防範此皆是範圍而使之不過之事否曰範圍之事
[010-22a]
 闊大此亦其一事也今者就身上看如何或曰如視
 聴言動皆當存養便不過差此便是否先生曰事事
 物物無天地之化皆當有以範圍之就喜怒哀樂而
 言喜其所當喜怒其所當怒哀其所當哀樂其所當
 樂皆範圍也又曰能範圍之而不過曲成之而不遺
 方始見得這神無方易無體若範圍有不盡而曲成
 有所遺神便有方易便有體
問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曰天地之化滔滔無窮如一
[010-22b]
 爐金汁鎔化不息聖人則為之鑄瀉成器使人模範
 匡郭不使過於中道也曲成萬物而不遺此又是隨
 事物之分量形質隨其大小闊狹長短方圎无不各
 成就此物之理無有遺闕範圍天地是極其大而言
 曲成萬物是極其小而言範圍如大徳敦化曲成如
 小徳川流
問範圍天地之化曰天地之化本不可測度聖人做一
 箇模範以明之範如鑄冶模範圍如圍裹聖人於天
[010-23a]
 地之化恰如用範來做成箇物事都包裹了試言一
 端如一嵗分四時十二月二十四氣之類以此為他
 做箇塗轍更無過差然此猶其小者耳吳必大録/
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既曰通又曰知似不可曉通是兼
 通乎晝夜之道若通晝而不通夜通生而不通死便
 是不知便是神有方而易有體了
問通乎晝夜而知曰兼通乎晝夜之道而知其所以然
 也吳必大録/
[010-23b]
神无方而易无體神便是在隂底又忽然在陽在陽底
 又忽然在隂易便是或為陽或為隂如為春又為夏
 為秋又為冬交錯代換而不可以形體拘也
神无方易无體神自是无方易自是无體方是四方上
 下神却或在此或在彼故云无方易无體者或自隂
 而陽或自陽而隂无確定底故云无體與那其體則
 謂之易不同各自是一箇道理若恁地衮將來說少
 間都說不去它那箇說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其體則
[010-24a]
 謂之易這只說箇隂陽動靜闔闢剛柔消長不着這
 七八箇字說不了若喚做易只是一字便了易是變
 易隂陽無一日不變无一時不變莊子分明說易以
 導隂陽要看易須當恁地看事物都是隂陽做出來
 一本注其體謂之易此/體是箇骨字○㬊淵録
易无體這箇物事逐日各自是箇頭面日異而時不同
 同上/
一隂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蘇曰隂陽
[010-24b]
 果何物哉雖有婁曠之聦明未有能得其髣髴者也
 隂陽交然後生物物生然後有象象立而隂陽隱凡
 可見者皆物也非隂陽也然謂隂陽為无可乎雖至
 愚知其不然也物何自生哉是故指生物而謂之隂
 陽與不見隂陽之髣髴而謂之無有皆惑也愚謂隂
 陽盈天地之間其消息闔闢終始萬物觸目之間有
 形無形無非是也而蘇氏以為象立而隂陽隱凡可
 見者皆物也非隂陽也失其理矣達隂陽之本者固
[010-25a]
 不指生物而謂之隂陽亦不别求隂陽於物象見聞
 之外也蘇氏易解辨/
蘇曰聖人知道之難言也故借隂陽以言之曰一隂一
 陽者隂陽未交而物未生之謂也喻道之似莫密於
 此者矣隂陽一交而生物其始為水火者無有之象
 也始雜於无而入於有矣老子識之故其言曰上善
 若水又曰水幾於道矣而非道也若夫水之未生隂
 陽之未交廓然與一物而不可謂之無有此真道之
[010-25b]
 似也愚謂一隂一陽往來不息舉道之全體而言莫
 著於此者矣而以為借隂陽以喻道之似則是道與
 隂陽各為一物借此而況彼也隂陽之端動靜之機
 而已動極而靜靜極而動故隂中有陽陽中有隂未
 有獨立而孤居者此一隂一陽所以為道也今曰一
 隂一陽者隂陽未交而物未生廓然無一物不可謂
 之無有者道之似也然則道果何物乎此皆不知道
 之所以為道而欲以虚無寂滅之學揣摸而言之故
[010-26a]
 其說如此同上/
蘇曰隂陽交而生物道與物接而生善物生而隂陽隱
 善立而道不見矣故曰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
 者見道而謂之仁智者見道而謂之智天仁智聖人
 之所謂善也善者道之繼而指以為道則不可今不
 識其人而識其子因之以見其人則可以謂其人則
 不可故曰繼之者善也學道而自其繼者始則道不
 全愚謂繼之者善言道之所出無非善也所謂元也
[010-26b]
 物得是而成之則各正其性命矣而所謂道者固自
 若也故率性而行則無徃而非道此所以天人無二
 道幽明無二理而一以貫之也而曰隂陽交而生物
 道與物接而生善物生而隂陽隱善立而道不見善
 者道之繼而已學道而自其繼者始則道不全何其
 言之繆邪且道外無物物外無道今曰道與物接則
 是道與物為二截然各据一方至是而始相接也不
 亦繆乎
[010-27a]
蘇曰昔者孟子以性善為至矣讀易而後知其未至也
 孟子之於性蓋見其繼者而已矣夫善性之效也孟
 子未及見性而見其性之效因其所見者為性猶火
 之能熟物也吾未見火而指天下之熟物以為火夫
 熟物則火之效也愚謂孟子道性善蓋探其本而言
 之與易之㫖未始有毫髪之異非但言性之效而已
 也蘇氏急於立說非特不察於易又不及詳於孟子
 故其言之悖如此
[010-27b]
蘇曰敢問性與道之辨曰難言也可言其似道之似則
 聲也性之似則聞也有聲而後聞邪有聞而後聲邪
 是二者果一乎果二乎孔子曰人能𢎞道非道𢎞人
 又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性者所以為人者也非是
 無以成道矣愚謂子思子曰率性之謂道邵子曰性
 者道之形體也與大傳此章之㫖相為終始言性與
 道未有若此言之著者也蘇氏之言曲譬巧喻欲言
 其似而不可得豈若聖賢之言直示而無隱邪昔孔
[010-28a]
 子順謂公孫龍之辨幾能令臧三耳矣然謂兩耳者
 甚易而實是也謂三耳者甚難而實非也將從其易
 而是者乎將從其難而非者乎此言似之矣並同上/
一隂一陽不記舊說若如所示即亦是謬妄之說不知
 當時如何敢胡說今更不須理㑹但看一隂一陽往
 來不息即是道之全體非道之外别有道也逆順之
 說康節以為先天之數今既曉圗子不得彊說亦不
 通不若且置之易序兩句大病在彼此二字上今改
[010-28b]
 得下面不濟事也凡此數說姑塞來問未知中否
或問理氣先後先生曰有是理便有是氣但理是本今
 且從理上說氣如太極動而靜靜而生隂不成動已
 前便無靜程子言動靜無端隂陽無始蓋此亦且從
 那動處說起若論着動以前又有靜靜以前又有動
 如云一隂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這繼字便是動
 之頭若只一闔一闢而無繼便是合殺了又問繼是
 動靜之間否曰是靜之終動之始也且如四時到得
[010-29a]
 冬月萬物都歸窠了若不生來年便都息了蓋是貞
 而復生元無窮如此又問元亨利貞是備箇隂陽動
 靜之理而易具太極謂乾有之何也曰若論文王之
 易只是作大亨利貞是作兩字說孔子見這四字妤
 便挑開說了所以某嘗說易難㸔便是如此伏羲自
 是伏羲易文王自是文王易孔子因文王底說又却
 出入乎其間黄義剛録/
易只消道隂陽二字括盡以功用謂之鬼神以妙用謂
[010-29b]
 之神鬼神如隂陽屈伸往來消長有粗迹可見者妙
 用謂之神是忽時不可測忽時一來忽時一去忽時
 來這裏忽時在那裏
一隂一陽之謂道太極也繼之者善尘生不已之意屬
 陽成之者性各正性命之意屬隂通書第一章可見
 如說純粹至善却是統言道理萬人傑録/
一隂一陽之謂道就人身言之道是吾心繼之者善是
 吾心𤼵見惻隱羞惡之類成之者性是吾心之理所
[010-30a]
 以為仁義禮智是也同上/
問一隂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本義云
 道具於隂而成乎陽竊意道之大體是則曰動靜無
 端隂陽無始要之造化之功必始於靜先生曰既曰
 無端無始如何又始於靜㸔來只是一箇實理動則
 為陽靜則為隂今之所謂動者便是前面靜底末梢
 其實靜前又動動前又靜只&KR0249推上去更無了期所
 以只得從這處說起
[010-30b]
問一隂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曰一隂
 一陽此是天地之理如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繼之
 者善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此成之者性也這一般
 是說天地生成萬物之意金去偽録/
先生問一隂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尋
 常如何說諸友各舉先儒注解及已見對先生俱不
 以為然却舉通書首章誠者聖人之本/○吳必大録
問一隂一陽之謂道是太極否曰隂陽不是太極道是
[010-31a]
 太極蓋所以一隂一陽者也流行運用未有定質者
 為陽此繼之者善也已附着成形不可變易者為隂
 此成之者性也大凡已成形後即漸衰息以至於盡
 所以屬隂同上/
問一隂一陽之謂道隂陽氣也所以隂陽道也道也者
 隂陽之理也此說得之荅石子重/
一隂一陽之謂道隂陽是氣不是道所以為隂陽者乃
 道也若只言隂陽之謂道則隂陽是道今曰一隂一
[010-31b]
 陽不是道所以循環者乃道也一闔一闢謂之變亦
 然楊驤録/
時舉問孔子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而孟子敎人乃
 開口便說性善是如何先生曰孟子亦只是大槩說
 性善至於性之所以善處也少得說須是如說一隂
 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處方是說性
 與天道耳潘時舉録/
或問一隂一陽之謂道曰自一日言之則晝陽而夜隂
[010-32a]
 自一月言之則望前為陽望後為隂自一嵗言之則
 春夏為陽秋冬為隂從古至今恁地衮將去只這箇
 隂陽孰使之然哉乃道也從此句下又分兩脚此氣
 之動為人物渾然是一箇道理故人未生以前此理
 本靜所以言成之者性此則屬隂林學蒙録/
銖問一隂一陽之謂道曰此與下文一闔一闢謂之變
 語意相似隂陽非道也一隂又一陽循環不已乃道
 也只說一隂一陽便見得隂陽往來循環不已之意
[010-32b]
 此理即道也又問若爾則屈伸往來非道也所以屈
 伸徃來循環不已乃道也先生頷之董銖録/
問孟子只言性善易繫辭却云一隂一陽之謂道繼之
 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如此則性與善却是二事荅云
 一隂一陽是緫名繼之者善是二氣五行之事成之
 者性是氣化後事周謨録/
陳淳問性固是理然性之得名是就人生禀得言之否
 曰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這箇理在天地閒時只
[010-33a]
 是善無有不善者生物得來方始名曰性只是這箇
 理在天則曰命在人則曰性十二月/六日
問一隂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荅曰一
 隂一陽此是天地之理如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繼
 之者善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此成之者性也這一
 段是說天地生成萬物之意不是說人性上事周謨/録
一隂一陽之謂道道謂太極繼之者善是太極之流行
 曰太極何嘗不流行運動不已見其動便謂始於靜
[010-33b]
 見其靜又謂始於動故謂如循環之無端詳推此義
 於天地間又問一隂一陽是渾然全體之太極成之
 者性是分裂無限底太極曰然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又記前夜語太極云繼之者善天地如大洪爐善如
 金在鎔寫出在模範中各鑄成物事出來黄顕子錄/
如一隂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因繫易
 方說此豈不是言性天道又如鼔萬物而不與聖人
 同憂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豈不是言性天道
[010-34a]
問孔子已說繼之者善成之者性如何人尚未知性到
 孟子方才說出到周先生方說得盡先生曰孔子說
 得細腻說不曽了孟子說得麄說得踈略孟子不曽
 推原原頭不曽說上面一截只是説成之者性也
流行造化處是善凝成於我者即是性繼是接續綿綿
 不息之意成是凝成有主之意余大雅録/
繼之者善如水之流行成之者性如水之止而成潭也
問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這繼字莫是主於接
[010-34b]
 續承受底意思否曰主於人之𤼵用處言之楊道/夫録
問性具仁義禮智先生曰此猶是說成之者性上面更
 有一隂一陽繼之者善只一隂一陽未知做人做物
 已具是四者雖尋常昆蟲之類皆有之只偏而不全
 濁氣間隔廖徳明録/
有是理故生是氣自一隂一陽之謂道推來此性自有
 仁義同上/
或問正蒙中說得有病處是它命辭不出有差還見得
[010-35a]
 差曰他是見得差如曰繼之者善也方是善惡混云/
 云/成之者性是到得聖人處方是成得性所以說知
 禮成性而道義出似這處都見得差了葉賀孫録/
先生出示荅張元徳書問通復二字先生謂誠之通見
 造化流行未有成立之初所謂繼之者善誠之復是
 萬物已得此理而皆有所歸藏之時所謂成之者性
 在人則感而遂通者誠之通寂然不動者誠之復時
 舉因問明道謂今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是如
[010-35b]
 何先生曰明道此言却只是就人身上說耳潘時/舉録
問氣質之性曰才說性時便有些氣質在裏若無氣質
 則這性亦無安頓處所以繼之者只得說善到成之
 者便是性黄榦錄/
顯子問惟是此性之理本於五行所以問荅中語中間
 元有界限甚分明曰然又問理氣先後曰理在先又
 曰才有理便有氣二者更不可分先後一隂一陽流
 行賦予在人既有形質便與之性故曰成之者性其
[010-36a]
 初未成形質只謂之善不可名之以性也顯子問繼
 之者繼則是此理之流行未賦予在萬物曰如兩箇
 輪只&KR0249轉流動不已萬化皆從此出來某嘗喻之如
 兩片磨中間一箇磨心只&KR0249推轉不己穀米四散殺
 出來所以為繼之者善問一隂一陽太極安在曰一
 隂一陽便是太極在隂陽之中觀繼之者善乃可見
 所以易之書上本隂陽太極推之一事一物之微吉
 凶悔吝此理無不在此箇意思儘可玩索黄顯子録/
[010-36b]
問繼之者善成之者性曰造物所以𤼵育萬物者為繼
 之者善萬物各正其性命者為成之者性黄榦録/
問或謂明道所說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與易所
 謂繼之者善意不同明道是言氣質之性亦未嘗不
 善如孔子性相近之意不知是否先生曰明道說繼
 之者善固與易意不同但以為此叚只說氣質之性
 則非也明道此叚有言氣質之性處有言天命之性
 處近陳後之寫來只於此叚性字下各注某處是說
[010-37a]
 天命之性某處是說氣質之性若識得此數字分明
 有着落則此叚儘易看董銖録/
問明道言今人說性多是說繼之者善如孟子言性善
 是也莫是說性之本體不可言凡言性者只是說性
 之流出處如孟子言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之類
 否先生㸃頭後江西一學者問此先生荅書云易大
 傳言是指未生之前孟子言性善是指已生之後是
 夕復語文蔚曰今日荅書覺得未是文蔚曰莫是易
[010-37b]
 言繼善是說天道流行處孟子言性是說人性流行
 處易與孟子就天人分上各以流出處言明道則假
 彼以明此耳非如先生未生已生之云曰然陳文蔚/録
易大傳言繼善是指未生之前孟子言性善是指已生
 之後雖曰已生然其本體初不相雜也荅嚴世/
問夫子之言性與天道集注謂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
 體如何曰此言天運所謂繼之者善也即天理之流
 行者也性者着人而言之萬人傑録/
[010-38a]
繼之者善易中本是就造化上說到下句成之者性方
 以人物而言程子所引乃借上一句便就人性說而
 指其已𤼵動之所為也不容說處即性之本體如水
 則只是水别著一字不得至謂之善則性之𤼵如此
 之下矣清濁之喻又是一節來喻已得之矣大抵此
 一條說性字最多分别得甚句是本來之性甚句是
 氣質之性即語脉自明矣荅黄灝/
繼之者善也周子是說生生之善程子說作出道則有
[010-38b]
 用處各自不同若以此觀彼必有窒礙萬人傑録/
元亨繼之者善也陽也利貞成之者性也隂也甘節録/
繼之者善也元亨是氣之方行而未著於物也是上一
 截事成之者性也利貞是氣之結成一物也是下一
 截事同上/
問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是道是器曰繼之成之是
 器善與性是道萬人傑録/
又問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竊謂妙合之始便是繼
[010-39a]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便是成曰動而生陽之時便有
 繼底意及至靜而生隂方是成如六十四卦之序闕/
 復而繼廖徳明録/
有飛蟻爭集于燭而死指以示諸生曰此飛而亢者闕/
 是屬隂便是成之者性莊子謂一受其成形不闕/
 待盡楊道夫録/
或問成之者性也先生云性如寳珠氣質如水水有有
 汙故珠或全見或半見或不見又問先生嘗說性是
[010-39b]
 理無是物先生云譬喻無十分親切底襲蓋卿録/
來書所論通復二字甚密然亦有未切處繼之者善變
 化流行萬物方資以始而未實也成之者性物生已
 實造化與物各藏其用而無所為也在人則感物而
 動者通也寂然不動者復也以此推之圗象隱然不
 待言而喻矣四徳則隂陽各二而誠無不貫故以為
 五行之性亦無可疑更請詳之荅張洽/
横渠曰凡物莫不皆有是性由通蔽開塞所以有闕/
[010-40a]
 之闕/由蔽有厚薄闕/ 智愚之别塞者牢不可開厚
 者可以開而開之也難薄者開之也易開闕/  天
 道與聖人一先生曰此叚不如吕與叔分闕/  曉
 吕曰蔽有淺深故為昬明蔽有開塞故為人物云云/
 程子曰人生面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時便已不是
 性也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孟子言人性善
 是也夫所謂繼之者善也者猶水流而就下也云云/
 先生曰此繼之者善也指發處而言之也性之在人
[010-40b]
 猶水之在山其清不可得而見也流出而見其清然
 後知其本清也所以孟子只就見孺子入井皆有怵
 惕惻隱之心處指以示人使知性之本善也易所謂
 繼之者善也在性之先此所引繼之者善也在性之
 後蓋易以天道之流行者言此以人性之發見者言
 惟天道流行如此所以性發見亦如此如後叚所謂
 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用則謂之神闕/
 謂易在人便是心道在人便是性神在人便是闕/
[010-41a]
 他本原如此所以生出來箇箇亦如此一本故也李/閎
 祖録/
問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
 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此言萬物各具是性但氣稟不
 同各以其性之所近者窺之故仁者只見得他發生
 流動處而以為仁知者只見得他貞靜處便以為智
 下此一等百姓日用之間習矣而不察所以君子之
 道鮮矣吕煇録/
[010-41b]
仁靜智動易中說仁者見之陽也智者見之隂也闕/
  物事大抵有兩樣仁配春知配冬中庸說成已仁
 也成物知也仁在我知在物孟子說學不厭知也敎
 不倦仁也又却知在我仁在物見得這樣物事皆有
 動静湯泳録/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君子之道鮮矣蘇曰屬目於無形者或見其意之
 所存故仁者以道為仁意存乎仁也知者以道為知
[010-42a]
 意存乎知也賢者存意而妄見愚者日用而不知是
 以君子之道成之以性者鮮矣愚謂蘇氏不知仁知
 之根於性顧以仁知為妄見乃釋老之說聖人之言
 豈嘗有是哉謂之不見其全則或可矣又曰君子之
 道成之以性者鮮矣文義亦非蘇氏易解辨/
問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徳大業
 至矣哉本義云顯者陽之仁也徳之發也藏者隂之
 知也業之成也竊意以為天地之理動而陽則萬物
[010-42b]
 之發生者皆其仁之顯著靜而隂則其用藏而不可
 見其顯諸仁則是其徳之發見其藏諸用則萬物各
 得以為性是業之成也先生曰不如此這處極微難
 說又曰顯諸仁易說藏諸用極難說這用字如横渠
 說一故神之用字一樣顯諸仁如春生夏長其發生
 彰露可見者藏諸用是所以生長者藏在裏面而不
 可見又這箇有作先後說如元亨利貞之類有作表
 裏說䖏便見這裏又曰元亨利貞如也可表裏說所謂
[010-43a]
 流行者别無物事只是流行這箇又曰譬之仁𤼵出
 來便是惻隱之心便是顯諸仁仁便是藏諸用又曰
 仁便藏在惻隱之心裏面仁便是那骨子到得成就
 得數件事了一件事上便是一箇仁便是那業處又
 曰流行時方且是公共一箇到得一箇便各具一箇
 又曰惻隱之心方是那流行處到得親親仁民愛物
 方是成就處但盛徳便屬之顯諸仁大業便屬之藏
 諸用
[010-43b]
闕/
[010-44a]


[010-45a]
 
 
又曰顯諸仁千條萬緒藏諸用只是一箇物事藏諸用
 是顯諸仁底骨子譬如一樹花此是顯諸仁及至此
 花結實則方各自成一實方衆花開成共此一樹花
 共一箇性命及至結實成熟後一實又自成一箇性
 命如魚子在腹中時與母共是一性命及子既生則
 一子自成一性命顯諸仁則千變萬化藏諸用則只
[010-45b]
 是一箇物事一定而不可易張乖崖說公事未判時
 屬陽已判時屬隂便是此意公事未判生殺輕重皆
 未定在及已判了更不可易顯諸仁便是繼之者善
 也藏諸用是成之者性也天下萬物萬事其粲然發
 見處皆是顯然者然一事自是一事一物自成一物
 如元亨利貞元亨是發用流行處貞便是流行底骨
 子流行箇甚麽只是流行那貞而已或曰正如乾道
 變化各正性命也先生曰然顯諸仁似恕藏諸用似
[010-46a]
 忠顯諸仁似以貫藏諸用似一水流而為川止而為
 淵激而為波浪雖所居不同然皆是水也水便是骨
 子其流處激處皆顯者也顯諸仁如惻隱藏諸用似
 仁也惻隱羞惡辭遜是非顯諸仁也仁義禮智藏諸
 用也只是這一箇惻隱隨事發見及至成那事時一
 事各成一仁此便是藏諸用其發用時在這道理中
 發去及至成這事時又只是這箇道理一事各成一
 道理此便是業業是事之已成處事未成時不得謂
[010-46b]
 之業盈徳是顯諸仁處顯諸仁者徳之所以盛藏諸
 用者業之所以成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此正是
 顯諸仁藏諸用底時節盛徳大業便是顯諸仁藏諸
 用成就處也又如耳之能聴目之能視口之能言手
 之能執足之能行此是發用處也畢竟怎生恁地發
 用釋氏便將這些子來瞞人秀才不識都被他瞞又
 云如一叢禾他初生共這一根結成許多苖葉花實
 共成這一箇性命及至結實收成則一粒各成一性
[010-47a]
 命只&KR0249生生不已所謂日新也富有之謂大業言萬
 物萬事無非得此理所謂富有也日新是只&KR0249運用
 流行生生不已道家修養有納甲之法他只用乾坤
 震兑艮巽共六卦流行運用而不用坎離坎離便是
 那六卦流行底骨子所以流行運用者只流行此坎
 離而已便是顯諸仁藏諸用之說也
顯諸仁流行發/見處藏諸用流行發/見底物正如穀喻仁是藏諸用
 也及發為親親仁民愛物一事又各自成一仁萬人/傑録
[010-47b]
問鼔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荅云明道兩對極好天地
 無心而成化聖人有心而無為無心便是不憂成化
 便是鼓萬物天地鼔萬物亦何嘗有心來周謨録/
問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天地則任其自然聖人賛
 化育則不能無憂曰聖人人也安得無憂但聖人之
 憂憂得恰好不過憂耳林夔孫録/
天地造化是自然聖人雖生知安行然畢竟是有心去
 做所以說不與聖人同憂㬊淵録/
[010-48a]
盛徳大業一章先生云既說盛徳大業又說他只&KR0249
 地生去所以接之以生生之謂易又曰又漸漸說去
 易上去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乾便只略成一箇
 形象到得坤處便都呈見出許多法來又曰到坤處
 都細了萬法一齊出見又曰效字如效順效忠效力
 之效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占出這事變人
 便依他這箇做便通變之謂事看來聖人到這處便
 說在占上去則此書分明是要占矣隂陽不測之謂
[010-48b]
 神是緫結這一叚不測者是在這裏又在那裏便只
 是這一箇物事走來走去無處不在六十四卦都說
 了這又說三百八十四爻許多變化都只是這一箇
 物事周流其間
大極分開只是兩箇隂陽都括盡了天下物事
盛徳大業至矣哉只是說易之理非指聖人而言吳必/大録
易曰盛徳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須是如此方得
 天下事無所不當理㑹若纔工夫不到業無由得大
[010-49a]
 少間措諸事業便有欠闕此便有病沈僴録/
盛徳大業至矣哉是賛歎上面顯諸仁藏諸用自富有
 至效法是說其理如此用處却在那極數與通變上
 面蓋說上面許多底道理要做這般用黄顯子録/
先說箇富有方始說日新此與說宇宙相似先是有這
 物事了方始相連相續去自富有至效法是說其理
 如此用處却在那極數知來與通變上面蓋說上面
 許多道理要做這用㬊淵録/
[010-49b]
問日新之謂盛徳生生之謂易隂陽不測之謂神要思
 而得之明道提此三句說意是何如曰此三句也是
 𦂳要須是看得本文方得問徳是得於已底業是發
 出來底徳便是本生生之謂易便是體成象之謂乾
 效法之謂坤便只是裏面交錯底曰乾坤其易之緼
 易是一塊乾坤是在裏面往來底聖人作易便是如
 此又問隂陽不測之謂神便是妙用處曰便是包括
 許多道理林夔孫録/
[010-50a]
成象之謂乾謂風霆雨露日星只是箇象效法之謂坤
 效力之效效法則效其形法而可見也易本義效訓/呈與此録異
 ○萬人/傑録
問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曰此依舊只是隂陽凡屬
 陽者便只有箇象而已象是方做未成之意便如日
 月星辰亦無實體只是箇懸象如此效者陳也如今
 人言效力之效法是一成已定之物如條法亦是一
 成已定之法可以形狀者乾便略坤便備吳必大録/
[010-50b]
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效呈也如禮記中效犬者左
 效羊者右之效效順效忠效力也蓋乾只是成得這
 箇大象坤便呈出他那法來
效法之謂坤到這箇坤時都子細詳密了一箇是一箇
 模樣效猶呈一似說效羊效犬效馬言呈出許多物
 大槩乾底只是做得箇形象到得坤底則漸次詳密
 資始資生於此可見㬊淵録/
陳埴問夫子之言性與天道子貢始得聞而歎羙之舊
[010-51a]
 時說性與天道便在這文章裏文章處即是天道曰
 此學禪者之說若此孟子也不用說性善易中也不
 須說隂陽不測之謂神這道理也着知子貢當初未
 知得到這裏方始得聞耳徐㝢録/
 
 
 
 
[010-51b]
 
 
 
 
 
 
 
 文公易說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