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02 放光般若經-西晉-無羅叉 (T@SHENG)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二


西晉于闐國三藏無羅叉
奉 詔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隨真知識品第五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新學菩薩云何學
六波羅蜜?」


佛告須菩提:「新學菩薩欲學六波
羅蜜者,當與真知識相隨,常當承事,又復當
與能解說般若波羅蜜者相隨亦親近。有能
解說是般若波羅蜜者,常當呼人勸助,令學
六波羅蜜,當守奉行,當持是得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莫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中㧗於五
陰,亦莫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中㧗六波羅
蜜,莫㧗於內外空及有無空,莫㧗三十七品、
佛十八法,莫㧗薩云若。所以者何?不㧗五
陰者便逮得薩云若,不㧗六波羅蜜者便逮
得薩云若,不㧗內外空及有無空、三十七品、
佛十八法者便逮得薩云若。當言:『善男子!行
[012-0081c]
般若波羅蜜,於五陰中莫起想著之意。所以
者何?善男子!是五陰非可著者。亦莫於六
波羅蜜有所著。善男子!六波羅蜜亦非可著
者。亦莫著於內空、外空及有無空、三十七品、
佛十八法,乃至薩云若亦莫有著。所以者何?
薩云若者亦非有著。亦莫起著於須陀洹、斯
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亦莫起著於菩
薩乘,亦莫起著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所以
者何?善男子!是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非可著
者。何以故?諸法之相皆悉空故。』」


須菩提白佛
言:「世尊!菩薩摩訶薩甚謙苦於空、無相之
法,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欲得阿惟三佛。」



言:「如是,須菩提!菩薩甚謙苦於空、無相之法,
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得阿惟三佛。須菩提!
為世間故,愍念世間、安隱世間,欲救世間一
切眾生。以眾生故,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為
世間歸、為世間作護、為世間作燈明故,發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為世間作將、為世間導、
為世間舍、為世間趣故,發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須菩提!云何菩薩為諸眾生故,發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度脫五道、安隱眾生,著無畏岸
坦然泥洹;以是故,為世間發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云何菩薩欲安隱世間?須菩提!菩薩摩
訶薩,諸有眾生有苦惱憂悲者,皆悉度著無
憂之岸坦然泥洹;是故菩薩為世間安樂。須
菩提!云何菩薩為世間作救?是菩薩摩訶薩,
世間諸有生死,勤苦救世眾生令脫眾苦,以
法救化,次以三乘而度脫之;是故菩薩為世
間救。須菩提!云何菩薩為世間護?世間眾
[012-0082a]
生有生死之法,護令不生。眾生皆有老病死
法,護使不老不病不死。有憂悲者,護令得
至無餘泥洹。是故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為世間護。須菩提!云何菩薩為世間舍?是
菩薩摩訶薩,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
佛時,為世間說諸法無礙;是故菩薩為世間
舍。云何菩薩為世間燈明?菩薩摩訶薩於三
界冥中,拔諸眾生令立泥洹;是故菩薩為世
間燈明。云何菩薩為世間將?是菩薩得阿惟
三佛時,為世間說色非我所是為非色,痛想
行識亦非我所是為非識,乃至薩云若為非
我所是為非薩云若。須菩提!如色非我是為
非色,如色非我,諸法亦爾。」


須菩提白佛言:
「如世尊所說,五陰非我所,諸法亦爾。如是菩
薩為不逮覺諸法。何以故?色者無所分別,乃
至薩云若亦無所分別,亦不言是五陰,亦不
言是薩云若。」


佛告須菩提:「如汝所言,五陰無
所分別,至薩云若亦無所分別,亦不言是五
陰,亦不言是薩云若。須菩提!是亦為大謙
苦。常行是法而不厭倦亦不懈怠,菩薩言:『我
亦當逮覺,亦當持是清淨之法宣示未學者。』
須菩提!是故菩薩為世說非我所。須菩提!
云何菩薩為世間渚?譬如江河洹海,斷流
絕域可止頓處,是謂為渚,於人有益。當來
過去五陰兩斷,當來過去薩云若亦兩斷。如
是斷者諸法亦斷,諸法斷者當來過去亦斷。
如是斷者,是則為淨,是則為快,是則為真實,
是則為空。愛盡無猗、無餘無塵,是則為泥
洹。須菩提!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
[012-0082b]
三佛時,便分流是清淨法化、真諦法化,以濟
眾生;是故菩薩為世間渚。須菩提!云何菩
薩為世間將導?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阿惟三佛時,為世間眾生說五陰法不生不
滅、不著不斷。作是說法,從須陀洹至阿羅漢、
辟支佛法,為是輩說五陰不生、五陰不滅,持
是法教流布世間。須菩提!是菩薩得阿惟三
佛時作是說法,是為世間將導。須菩提!云
何菩薩為世間趣?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阿惟三佛時,說五陰如趣空,說薩云若如
趣空。五陰空者則無所趣,亦不趣亦不不趣。
何以故?五陰與空亦不來亦不去。作是說法
者,為眾生說薩云若空,亦不來亦不去,所趣
而無所趣。須菩提!是故菩薩為世間趣。須
菩提!何以故諸法過者如空,一趣不復還?
何以故?空亦無來亦無去,諸法所至亦無有
相、亦無有願。何以故?相、願一過不復還故。相、
願亦不來亦不去,諸法所至亦無所至,亦無
有行、亦無有生、亦無有滅、亦無有著、亦無有
斷,如夢、如幻、如響、如影、如化、如焰。諸法亦如
是,一去亦不復還。何以故?化者亦無去亦
無有來。須菩提!諸法所至無有邊際亦不復
還,諸法亦不動亦不不動,諸法亦不來亦不
去,諸法亦不合亦不散,諸法無我、無命、無壽。
須菩提!眾生尚無所有,況當有往還?須菩
提!諸法所住有常、諸法所住有樂、諸法所
住有淨、諸法所住有我,諸法無常、苦、無淨、非
我。諸法所住者,有婬怒癡見、有身見,是諸
法住亦如如住、如法性住、如真際住、如普住、
[012-0082c]
如不思議性住、如不動移住,是所住處亦不
來亦不去。何以故?諸法亦不來亦不去。諸
法住如五陰。何以故?五陰尚不可見,何況
當有去來?諸法住如六波羅蜜,是住亦無有
還。何以故?六波羅蜜尚不可見,何況當有
往還?諸法住如內外空及有無空、如三十七
品住、如十八法住,如十八法亦無去亦無來。
諸法住如聲聞、辟支佛道住,如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住,亦無往還。何以故?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無往還、無所有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
尊!是深般若波羅蜜誰能解者?」


佛言:「菩薩
摩訶薩從過去佛所作功德,供養無央數百
千諸佛,久與真知識相得者,是輩人能解是
深般若波羅蜜耳。」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
薩摩訶薩有何等相,能解是深般若波羅蜜?」


佛告須菩提:「若有菩薩於婬怒癡斷者,則是
其相。須菩提!能解深般若波羅蜜者,婬怒癡
像則為已斷也。」


《摩訶般若波羅蜜》解深品第五十四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解深般
若波羅蜜者,為至何趣?」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
訶薩能解深般若波羅蜜者,當趣薩云若。」



菩提白佛言:「如薩云若所趣者,是為菩薩摩
訶薩解深般若波羅蜜。趣薩云若者,則為一
切眾生作導。」


須菩提言:「世尊!念般若波羅
蜜者為不念諸法,念般若波羅蜜者為無所
念,念般若波羅蜜者為無端緒。」


佛問須菩提:
「念般若波羅蜜者,何等為無所念?」


須菩提言:
「世尊!念般若波羅蜜者,五陰無所念。念般
[012-0083a]
若波羅蜜者,吾我、眾生為無所念。念般若波
羅蜜者,六波羅蜜為無所念。念般若波羅蜜
者,內空、外空及有無空,三十七品、佛十八法
為無所念。念般若波羅蜜者,須陀洹至薩云
若為無所念。」


佛言:「善哉,善哉!如須菩提所
言,念般若波羅蜜者為不念五陰,乃至薩云
若為無所念。須菩提!六波羅蜜者是阿惟越
致菩薩摩訶薩之所應護,有菩薩行深般若
波羅蜜,不入六波羅蜜亦不入薩云若。行
般若波羅蜜者,不隨他人語,不信餘道亦不
持作要。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
羅蜜,不雜婬怒癡行深般若波羅蜜。阿惟
越致菩薩摩訶薩初不離六波羅蜜,聞說深
般若波羅蜜時亦不恐懼亦不厭倦,終不轉
還。常思念聞,聞已受持諷誦守行,應般若波
羅蜜教。須菩提!當知是阿惟越致菩薩前
世已曾聞般若波羅蜜中事,亦諷誦受持已
行中事。何以故不恐不懼?從久遠以來,常
行是深般若波羅蜜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
菩薩摩訶薩聞說深般若波羅蜜,不恐不怖
亦不動還者,云何於行倍復增益?」


佛言:「行
般若波羅蜜者如應薩云若。云何行般若波
羅蜜應薩云若?」


佛言:「如依應空、無相、無願,為
應依深般若波羅蜜。依深般若波羅蜜者,如
依虛空,如依無所生、如依無所滅,不依於著
而依於斷,如依於如,依於法性、依於不思議、
依等無作,如依夢。」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依
般若波羅蜜者,如依虛空、如依夢者;菩薩行
深般若波羅蜜者,不依五陰、不依薩云若作
[012-0083b]
行。」


佛語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亦不
依五陰、亦不依薩云若。五陰及薩云若,亦無
有作者亦非不作,亦無來亦無去,亦無所
止亦無所依,亦無所出亦無所入,亦無有數
亦無有限。無數無限者,亦無有能逮覺者。從
色至識無能逮覺者,亦不從六波羅蜜能逮
覺者,亦非薩云若慧能逮覺者。何以故?五
陰如、薩云若如,五陰與薩云若如俱等無異。
十八法如、薩云若如,亦等無有異,一等無有
二。」


《摩訶般若波羅蜜》歎深品第五十五



爾時諸欲天子諸色天子,以天名花而散佛
上,來詣佛所頭面作禮,叉手白佛言:「世尊!
是般若波羅蜜甚深,難曉難了,不可思議。是
智者之所知,是一切世間所可信者,是諸如
來、無所著、等正覺之道徑,從是成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阿惟三佛者,皆是般若波羅蜜之
恩。是為一教。一教者,五陰則薩云然,薩云
然則五陰;薩云然如、五陰如,薩云然、五陰一
如無二;佛如及薩云然如亦無有二。」


佛告諸
欲色天子:「如是,如是!如諸天子所言,五陰
則薩云然,薩云然則五陰;佛則薩云然,薩
云然則佛;一如無有二。以是故,諸天子!如
來坦然無為而不說法。何以故?是法甚深清
淨,難曉難了,特可信故。諸如來之道,於過去
當來今現在無有逮覺者,於法無有二者是
乃為法。諸天子!如虛空之甚深微妙,是法
亦如是。以如法之深妙故,是法深妙。法性、
不可思議性、真際,無涯底、無來無往、無著無斷、
[012-0083c]
不生不滅,甚深微妙無有逮覺者。以無有逮
覺者甚深微妙故,般若波羅蜜甚深微妙。諸
天子!以諸法甚深微妙故,眾生、我人、壽命亦
復甚深微妙。五陰深妙,六波羅蜜深妙,內
空、外空及有無空,三十七品、佛十八法至薩云
若,甚深微妙。以是甚深微妙故,諸天子!般
若波羅蜜法甚深微妙。」


諸欲、色天子俱白佛
言:「世尊!是法於世間特可信者。如是說者,
亦不受五陰亦不不受,乃至十八法亦無所
受亦不不受。如是說者,從須陀洹乃至薩云
然亦不受持亦不不受持。諸世間者皆是受
持。云何受持?五陰是我所,我是五陰所。十
八法是我所,我是十八法所。從須陀洹至薩
云然皆是我所,我是薩云若所。是為世間受
持。」


佛告諸天子:「如諸天子所言,是法亦不
受持五陰,亦不受持薩云然。諸天子!諸有
受持行五陰者、受持薩云然行者,則不堪任
行六波羅蜜,亦不堪任行薩云然。」


須菩提白
佛言:「世尊!是法不逆於諸法而有順。何等
法順?是法順六波羅蜜,是法順內外空及有
無空,順三十七品至薩云然;是為順法。是
法於諸法無所礙。云何無礙?不礙於五陰,
至薩云然亦無所礙;是法無礙之相。譬如虛
空。何以故?其住如法性、如真際、如不思議性,
如空、無相、無願。是般若波羅蜜法亦不生亦
不滅,以五陰不生不有故。乃至薩云若亦不
生亦不有。是法無有迹,以五陰迹不可見故;
至薩云若迹亦不可見。」


爾時諸欲天子、諸色
天子俱白佛言:「世尊!尊者須菩提諸弟子中
[012-0084a]
佛之真子。何以故?所說但說空無縛之法。」



須菩提語諸欲色天子言:「如卿所說,諸弟子
中我為真弟子。云何為真子?」


諸天子報須菩
提言:「佛從如生,無去無來;須菩提如亦不來
亦不去。以是故,須菩提從佛生。佛之如者
則為一切諸法之如,如諸法如則佛之如,如
者亦復非如;是故須菩提為從佛生。如佛如
住,須菩提如亦如是住。如佛之如無作無
為亦無所有,須菩提如亦復如是。如佛之如
無所罣礙,諸法之如亦無所礙。如佛之如、諸
法之如,一如無二亦無作者。無作之如常爾,
無不不爾。從有如爾無不爾時,常一無二,是
故知尊者須菩提從如來生。如佛之如亦無
所壞,須菩提之如亦無所壞亦不不壞。如佛
之如亦不可見不可破壞,須菩提如亦復如
是。如佛之如亦是諸法之如亦無他如,尊者
須菩提亦復如是。以是故知,須菩提真從佛
生,如佛之如不過去當來今現在,諸法之如
亦無去來今,是故知須菩提為從佛生。過
去當來今現在如亦是佛如,佛如者亦是過
去當來今現在如,等一無二。五陰之如、如來
之如亦一無二。吾我、壽命、眾生之如,如佛之
如,亦一無二。六波羅蜜如、內外空如,及有無
空如、三十七品如,乃至薩云然如,如佛之如,
一如無二。何等為如?須菩提如者菩薩所可
逮覺,得如來名號者是。」


說是如品時,三千大
千剎土地為六反震動:東踊西沒,西踊東
沒,南踊北沒,北踊南沒,四面都踊則中央
沒,適中央踊四面都沒,是為六反震動。是
[012-0084b]
時三千大千剎土諸欲天子、諸色天子,以天
花名香栴檀,用散佛上及散須菩提上,同時
歎言:「世尊!甚奇甚特!尊者須菩提乃從如
來如生,真佛之子。」


是時須菩提更為諸天子
說言:「諸天子!須菩提者亦不從五陰生,亦
不從五陰如生,亦不離五陰如生;亦不從薩
云然如生,亦不離薩云然如生;亦不從有為
無為如生,亦不離有為無為如生。何以故?是
諸法皆無所有故,亦無法可著樂者。」


舍利弗
白佛言:「世尊!如者及爾、法住、道法,甚深甚
深。五陰尚不可見,況五陰如?乃至薩云然尚
不可見,況薩云然如?」


佛言:「如是,如是!舍利
弗!如者甚深!五陰及薩云然尚不可見!況薩
云然如?舍利弗!如者甚深。」


說如及爾,爾時
二百比丘僧漏盡意解,五百比丘尼遠塵離
垢法眼生,五千菩薩、天及人得無所從生法
忍,六十菩薩漏盡意解。


佛告舍利弗:「是六
十菩薩已便供養五百佛已,盡行六波羅蜜,
不持漚惒拘舍羅,種種學五波羅蜜,離般若
波羅蜜。不以漚惒拘舍羅行施、行戒、行忍、行
精進、行禪,種種相行不得一定菩薩之道,便
得須陀洹及羅漢、辟支佛道。舍利弗!菩薩雖
得空、無相、無願之道,離般若波羅蜜,不持漚
惒拘舍羅,便證真際,得弟子乘。」


舍利弗白佛
言:「世尊!云何得空、無相、無願之法,離漚惒
拘舍羅,真際作證,便得弟子乘?云何俱得空、
無相、無願之法,得漚惒拘舍羅,便得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


佛告舍利弗言:「諸有離薩云然
意,念空、無相、無願之法,不與漚惒拘舍羅俱
[012-0084c]
者,便為弟子乘。舍利弗!菩薩得空、無相、無
願之法,應薩云然,不離漚惒拘舍羅者,便得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舍利弗!譬如大鳥,身長
一百俞旬二百俞旬三百俞旬,無有兩翅。欲
從忉利天上來下至閻浮提,已下中道,復欲
還去至忉利天上。舍利弗!是鳥寧得如意周
旋往反不?」


舍利弗言:「世尊!不得。」


「假令是鳥
來下至地,欲使身不痛,寧得不痛耶?」


舍利弗
言:「世尊!不得不痛;或悶或死。所以者何?其
身長大無有翅故。」


「舍利弗!正使是菩薩如恒
邊沙劫相行五波羅蜜,雖得大道,欲發大意、
欲逮無量覺慧,離般若波羅蜜,無漚惒拘舍
羅者,便墮羅漢、辟支佛道。何以故?離漚惒
拘舍羅、離薩云若、離般若波羅蜜行五波
羅蜜,便墮羅漢、辟支佛道。舍利弗!菩薩雖於
過去當來今現在佛所作功德,戒性、忍辱、精
進、一心、智慧,皆作相著,是為不曉如來戒性、
三昧、智慧、解脫、見解脫慧,亦不知亦不見,但
遙聞空、無相、無願之法。但相聞聲,以相欲
為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作相念言:『是為菩薩
所住處也,是為佛所住處,是為聲聞辟支佛
所住處。』舍利弗!菩薩離般若波羅蜜漚惒拘
舍羅者,持是功德欲為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是為相。舍利弗!菩薩發意念薩云然,不離
六波羅蜜,不離漚惒拘舍羅,不離過去當來
今現在諸佛戒性、三昧、智慧、見解脫慧性,不
以相著,於空、無相、無願亦不以相。舍利弗!
當知是菩薩不墮羅漢、辟支佛道。何以故?是
菩薩摩訶薩從發意以來,不以相行六波羅
[012-0085a]
蜜,不以相於過去來今佛戒性、三昧、智慧、
見解脫慧性;皆無相著。舍利弗!不以相
行六波羅蜜,不以相行薩云然,是則為菩
薩漚惒拘舍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我
今從如來所聞,菩薩不離般若波羅蜜漚惒
拘舍羅者,以為至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何以
故?以是菩薩從發意以來,初不見法有逮覺
者,亦不見甫當逮覺者,亦不見已逮覺者;五
陰至薩云然亦復如是。」


舍利弗言:「世尊!若
有行菩薩道者,離般若波羅蜜漚惒拘舍羅,
當知是輩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便有狐疑。
何以故?用離般若波羅蜜漚惒拘舍羅故,行
六波羅蜜皆於中有相。以是相故,當知有
狐疑。是故,世尊!菩薩欲得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者,不當離般若波羅蜜漚惒拘舍羅。住般
若波羅蜜漚惒拘舍羅,亦無相、無猗行五波
羅蜜者,乃至薩云然亦無相、猗。」


爾時諸欲
天子、諸色天子俱白佛言:「世尊!欲求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者難得。所以者何?為菩薩者盡
當逮覺諸法而無所得。」


佛言:「如是,如是!諸
天子!甚難。我亦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亦無
所成亦無所得,亦不見法有所成得。所以者
何?諸天子!諸法常淨故。」


須菩提白佛言:「如
我今從佛所聞,求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者甚
難得。如我意者,快哉得成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何以故?諸法空、無所逮覺故。於空法中
諸法不可得,亦無有法逮覺不逮覺者。所以
者何?隨如法不增不減,學五波羅蜜至薩云
然,是法皆空,亦不可見亦不可得。以是故,世
[012-0085b]
尊!快哉菩薩逮覺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所
以者何?五陰五陰自空,薩云然慧事自空。」



利弗語須菩提言:「以是故,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難解難得。虛空亦不有念言:『我當成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菩薩亦不念:『我當成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何以故?諸法如虛空故。菩薩解
諸法如虛空,乃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若菩
薩知諸法如虛空,快哉難成成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恒邊沙等諸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終不動還。以是故,須菩提!甚快難成
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須菩提語舍利弗言:
「於意云何,五陰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為動
還耶?」


舍利弗言:「不。」


「乃至如於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為動還耶?」


舍利弗言:「不。」


「於意云何,頗
有異離五陰為還者無?頗有離薩云然還者
不?」


舍利弗言:「無。」


須菩提言:「舍利弗!於意云
何,五陰如為還不?薩云然如為還不?」


舍利
弗言:「無。」


「頗有離五陰如、離薩云然如還者無?」


舍利弗言:「無。」


「於舍利弗意云何,如法、法性法、
住道法、真際、不可思議性,於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有還者無?」


舍利弗言:「無。」


「頗有離如乃至
不可思議性有還者無?」


舍利弗言:「無是義,是
法亦不可得。」


「何所法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有還者?」


舍利弗語須菩提言:「如尊者須菩提
所說法忍,無有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有動還者。如來所記菩薩三乘之行,皆無有
處。如須菩提所說,為一乘耳。」


分耨曼陀尼子
語舍利弗:「須菩提為欲說一菩薩乘耶?當問
須菩提。」


舍利弗問須菩提:「云何為欲說菩薩
[012-0085c]
一乘行耶?」


須菩提報言:「卿欲於如中說三乘耶?
羅漢乘、辟支佛乘、菩薩佛乘。」


舍利弗言:「不也。」


須菩提言:「於舍利弗意云何?於如中頗有三
乘不?」


答言:「無有。」


須菩提言:「頗於如中有
一事二事三事不?」


舍利弗言:「無。」


「頗於如中見
一菩薩不?」


答言:「無也。」


「是法名無為無所有法,
云何欲於中求索三乘——羅漢、辟支佛、三耶三
佛?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於如出生諸法,聞
是不恐不厭不還,出生於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


爾時佛歎須菩提:「善哉,善哉!汝之所說
皆是佛事。菩薩聞是諸法皆出於如,不恐不
懼不厭不還,當知是菩薩成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當
出何道?」


佛言:「是菩薩當出生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道。」


須菩提言:「世尊!菩薩欲出成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當云何住?」


佛言:「常當等意
於眾生,大慈普念,無有偏黨。當為眾生說營
護念安隱,與語和順、無得中傷。視眾生等,如
父如母如身如子。以慈勸人令不害生,常勸
眾生令行十善。見人行正離於邪見,代其歡
喜。菩薩摩訶薩欲得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當作是住。自行四諦、四禪、四等行、四空定,勸
人令行,見人行者代其歡喜。自行六波羅蜜,
常勸教人行六波羅蜜,見有行者代其歡喜。
自行內外空及有無空、三十七品,自行八惟
無、佛十種力、大慈大悲,自行逆順十二因緣,
勸人行逆順,見有行者代其歡喜。自行聲聞、
辟支佛慧,勸人令行不證真際,見有行者代
其歡喜。自上菩薩位教人令進,自行神通淨
[012-0086a]
佛國土,教化眾生勸彼令學,見有學者代其
歡喜。自滅習緒,勸彼令滅。自壽命成就,自受
法住,勸彼住法,見彼為者皆代歡喜。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欲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者,當
作是學、當作是住。菩薩摩訶薩當作是學般
若波羅蜜漚惒拘舍羅,作如是學、如是住者,
於五陰無有罣礙,乃至法住亦無罣礙。所以
者何?是菩薩摩訶薩真際學,不受五陰,乃
至薩云若亦無所受。所以者何?不受五陰則
非五陰,不受薩云然則非薩云然。」


說是菩薩
住品時,二千菩薩得無所從生法忍。


《摩訶般若波羅蜜》阿惟越致品第五十六



於是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等當以何貌相
像知是阿惟越致?」


佛告須菩提言:「解知凡
人地及弟子地、辟支佛地乃至如來地,盡是
一如而不分別,一無有二入;自身、如等,一
入不分別;聞是如已直過無狐疑,於如無所
失;所說無增減,亦不視他人長短;以是貌
像當知是為阿惟越致菩薩。」


「世尊!當復以何
相像之貌知是阿惟越致菩薩?」


佛言:「諸法
亦無形、亦無貌像、亦無有相。」


須菩提言:「世尊!
若諸法無形無像、亦無相,為從何法轉還而
為阿惟越致菩薩?」


佛言:「於五陰轉還,知是
阿惟越致菩薩。須菩提!菩薩於六波羅蜜轉
還,於內空、外空及有無空,三十七品、佛十八
法轉還,於聲聞、辟支佛地及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地轉還,須菩提!當知是為阿惟越致菩
薩。何以故?須菩提!五陰無有形,道亦無有
形,是故菩薩於五陰轉還及於道。何以故?五
[012-0086b]
陰及道無有處故。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
亦不觀視外道及沙門、婆羅門所為所知所
見,亦不觀視諸外道家邪見直見,亦不狐疑。
亦不㧗外道沙門婆羅門戒,亦不狡戲墮諸
邪見,不持香花繒蓋幢幡奉諸天神,亦不教
他人令奉邪見。以是像貌觀其相行具足,知
是阿惟越致菩薩。須菩提!阿惟越致不生下
賤之家,不生八劇之處,不受女人身。以是
像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菩薩。須菩提!阿
惟越致常行十善而不毀犯,常於夢中守行
十善,教人令行,見人行者代其歡喜。以是像
貌具足,知是為阿惟越致菩薩。須菩提!阿惟
越致為眾生故行六波羅蜜,自學十二部經,
常作願言:『持是十二部經,勸勉眾生,滿眾生
願。持是功德皆施眾生,成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以是像貌具足,知是為阿惟越致菩薩。須
菩提!阿惟越致於深經中亦不狐疑平相。」



菩提白言:「云何阿惟越致於深〔經〕-【三】〔經〕-【宋】【元】【明】經法中無有狐疑?」經法中無
有狐疑?」


佛言:「是菩薩亦不見有法,亦不見
五陰,亦不見道有平相狐疑者。以是像貌具
足,知是為阿惟越致。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
身口意行常慈柔軟,身口意業常施眾生。以
是像貌具足,知是為阿惟越致菩薩。須菩提!
阿惟越致菩薩不與五蓋事俱,初無戀慕於
恩愛意。以是相故,知是為阿惟越致菩薩。
須菩提!阿惟越致坐起行步臥覺,安詳而不
卒暴。以是相具足,知是阿惟越致菩薩。須菩
提!阿惟越致菩薩淨潔自喜無有塵垢,衣服
床臥亦復淨潔,少於疾病。凡人身中有八萬
[012-0086c]
種蟲常侵食人,阿惟越致無復是蟲。何以故?
是菩薩功德過出世間、諸天、鬼神、阿須倫上。
為諸善本,於功德中稍漸增益,身口意淨。以
是相行像貌具足,是為阿惟越致菩薩。」


須菩
提白佛言:「云何菩薩受身口意淨?」


佛言:「隨諸
善本,身口意淨,瑕穢即除,功德稍增、瑕穢轉
滅;是為身口意淨。以是三事淨,過於聲聞、
辟支佛上。以是相行像貌具足,是為阿惟越
致菩薩。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不貪利養、不
貪衣服,具足十二沙門法,行無嫉妬意,亦無
愚癡貪利之意,無不等意、無懈怠意、無惡戒
意。以是相行像貌具足,是為阿惟越致菩薩。
須菩提!阿惟越致志常安隱、意常深入,一意
聽受所聞法教,與般若波羅蜜俱等意奉行,所
有俗事皆與般若波羅蜜俱;有不入法性者,
皆見與般若波羅蜜合。以是相行像貌具足,
知是阿惟越致菩薩。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
若魔波旬化作大小泥犁,一一泥犁中有無數
億千菩薩,皆在其中受諸苦痛。波旬指示語
菩薩言:『是諸苦人,皆過去佛所授記莂,皆是
阿惟越致菩薩,今皆墮是中受諸苦痛。今卿
若是阿惟越致受記莂者,佛為授卿泥犁記
莂,不為授卿菩薩記莂。卿不如捨菩薩道可
得生天,不復受是泥犁勤苦。』須菩提!若是菩
薩意不亂者,終不墮泥犁中;當知是為阿惟
越致菩薩。時魔波旬復作沙門被服,至菩薩
所言:『卿前可所受六波羅蜜,欲求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意者,諸可行法今疾悔之,疾悔過
者可得解脫。汝前所可供養諸佛及弟子眾,
[012-0087a]
從初發意至于法盡,中間所作善本及勸助
代歡喜之福,求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汝疾捨
是意、早悔過。若捨若悔者,我便當語汝佛所說
深經要法、如來所教。汝所聞者,皆非佛經、非
如來教,是異道人所撰集耳。』若菩薩得是意
亂狐疑者,當知是菩薩非如來所授記莂,是
菩薩未正定住阿惟越致地。若菩薩不疑不亂、
不轉意、無所受,不信他事、不用他教,行六波
羅蜜便自具足,疾逮薩云然慧道。自歸之不
受他教,譬如漏盡羅漢面自見法,不信餘教,
魔終不能耶。阿羅漢、辟支佛終不能轉阿惟
越致菩薩。」


佛告須菩提:「如汝所言,羅漢、辟支
佛不能動轉阿惟越致菩薩。不能轉者,為不轉
還,是菩薩必至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正住阿
惟越致地。尚不信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何況
當信羅漢、辟支佛及魔波旬、諸異學語。所以
者何?初不見有法當可信者,亦不見五陰如有
可信者,亦不見道如可信者。須菩提!當以是
像貌觀其相行,知是為阿惟越致菩薩。須菩
提!魔復化作比丘被服形像,來至菩薩前語
菩薩言:『善男子!如卿所行,皆世俗事非薩云
然行。』魔復語言:『我當斷卿勤苦之本。』便為
菩薩說像道法教,則是世事像道教者,或示
尸解,或說四禪及四空定。言:『善男子!是還正
道,從是可得須陀洹道,可至羅漢、辟支佛道。
從我教者可斷生死勤苦根本。用是勤苦為
學之乎?隨我教者可生欲天、得生色天。』須
菩提!菩薩聞是便大歡喜,不亂不轉亦不狐
疑,意復念言:『今是比丘持是像法來為我
[012-0087b]
說,益我不少。所以者何?像法所說,不於須陀
洹取證,至於羅漢、辟支佛道亦不取證,至阿
耨多羅三耶三菩亦不取證。今受是比丘恩,
我所應覺知之事,今為我說。覺知是已,當遍
知三乘之事。』時魔波旬知菩薩喜,語菩薩言:
『善男子!欲得知供養如恒邊沙佛衣被飲食、
床臥醫藥菩薩者,不復從是過去恒邊沙佛
受行五波羅蜜、從彼諸佛所聞所問:「菩薩摩
訶薩當云何住、當云何行五波羅蜜、三十七
品、大悲大慈?如諸佛所教,當作是行、當作是
住。如菩薩所應,從是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如其教住,如諸行者逮薩云然。」諸過去菩薩
作是輩行乃作爾所功德,尚不能得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卿學以來甫爾,便當那得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若菩薩聞是,意無有異、不恐
不懼,倍復歡喜言:『是輩比丘重復益我,令
我得須陀洹至薩云然。』時魔波旬知是菩薩意
不動轉,更便化作大比丘眾,示菩薩言:『是輩
比丘諸漏已盡,發意求佛不能得佛,今皆取
羅漢。如是輩人不能得成,況卿欲得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菩薩?』覺知是魔事者,不墮羅漢、
辟支佛道,當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若有菩
薩行檀波羅蜜至薩云然不動還者,成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


「復次,須菩提!若有菩薩行般
若波羅蜜,作是念言:『如佛所說,菩薩盡奉持
不離諸佛教,至薩云然終不耗減。』須菩提!菩
薩行般若波羅蜜,當作念言:『覺知魔事者,終
不耗減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須菩提!以是
相行像貌具足,當知是阿惟越致菩薩。」


須菩
[012-0087c]
提言:「世尊!菩薩於何所轉而言不轉還?」



言:「於五陰相還,於十二衰相還,於十八性相
還,於婬怒癡相還,於見相還,於三十七品相
還,於聲聞、辟支佛相還,於佛相還。何以故?阿
惟越致菩薩空像色貌法相,上菩薩位。於不
生法亦無所有,既無所有亦無所作,亦不作
亦不生,是故名為無所從生法忍。菩薩得是
忍者,則是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須菩提!
以是相行像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菩薩摩
訶薩。」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