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294 菩薩瓔珞經-姚秦-竺佛念 (T@GONG)



《菩薩瓔珞經》卷第八一名現在報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無識品第二十二



爾時,有菩薩名曰淨觀,即從座起偏露右臂,
右膝著地,長跪叉手,前白佛言:「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受持諷誦此經典者,我代其歡喜。何
以故?皆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之所修
行,當來諸如來亦當習此法而得成就。如我
今日如來、至真、等正覺頒宣此法,善權方便
化導眾生。」


爾時,淨觀菩薩復白佛言:「若有
菩薩摩訶薩宣傳此法布現世人,功德有二十
行。云何為二十?總持瓔珞,不壞法界;種姓
瓔珞,居家成就;善權瓔珞,不減耗諸法;化
生瓔珞,不受胞胎;淨教瓔珞,無欺諍法;法
身瓔珞,解性清淨;受入瓔珞,空行成就;眾
生瓔珞,化一切故;滅度瓔珞,無塵垢故;生
盡瓔珞,本無心識;無量瓔珞,垢自淨故;劫
數瓔珞,無遠近故;知生瓔珞,歎本無故;道
德瓔珞,行自滅故;大乘瓔珞,諸根具足故;
解脫瓔珞,不見眾生故;法王瓔珞,說法無
窮故;無厭瓔珞,受法不疲故;文字瓔珞,強
記不忘故;法界瓔珞,行具足故;法本瓔珞,
本無泥洹故;法性瓔珞,無生滅故;弘誓瓔
珞,道性自性故;真如瓔珞,善本具足故;清
淨瓔珞,離生本無故;無礙瓔珞,通達往來
故;法起瓔珞,不著三處故。若有比丘、比丘
尼、優婆塞、優婆夷,受持諷誦法瓔珞者,便當
[008-0073a]
具足二十功德總持法門。」


爾時,淨觀復白佛
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一一眾生起七寶塔,不如善男子、善女人諷
誦此法,法瓔珞者,其功德福不可稱量。何
以故?諸佛世尊皆由而得成就。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起七寶塔遍三千大千世界,不如善
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法瓔珞業,其功德福
不可稱量。」


爾時,世尊告淨觀菩薩:「善哉,善哉!
族姓子!乃能於如來前作師子吼。云何?族姓
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此法瓔珞,
復有恒沙眾生成就五戒,其福寧多不乎?」



觀菩薩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
如善男子、善女人得法瓔珞無盡之藏,其功
德福不可稱量,百倍、千倍、、巨億萬倍,不
可以譬喻為比。何以故?一恒沙眾生成就五
戒,皆由得法瓔珞而得具足諸道果報。」


佛復
告淨觀菩薩:「云何?族姓子!若有一恒沙眾
生,盡得五通皆悉成就,加修五戒十善,其
功德福寧為多不?」


淨觀菩薩白佛言:「甚多甚
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諷
誦法瓔珞業,其功德福不可稱量。何以故?一
恒沙眾生悉得五通各各成就,皆由法瓔珞
而得具足諸道果報。」


佛復告淨觀菩薩:「云何?
族姓子!若有一恒沙眾生,行四等心慈悲喜
護,行第一禪、第二、第三、第四禪,念待喜安
自守,復行四空定,一一具足,其功德福寧
為多不?」


淨觀菩薩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法瓔珞
業,其功德福不可稱量。何以故?一恒沙眾生
[008-0073b]
行四等心慈悲喜護,行第一禪、第二、第三、第
四禪,念待喜安自守行四空定,皆由法瓔
珞而得具足諸道果報。」


佛復告淨觀菩薩:「云
何?族姓子!若有一恒沙眾生,盡得須陀洹果
斷諸妄想,悉皆成就了了通達,其功德福寧
為多不?」


淨觀菩薩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法瓔珞
業,其功德福不可稱量。何以故?一恒沙眾
生悉得須陀洹道一一成就,皆由法瓔珞而
得具足諸道果報。」


佛復告淨觀菩薩:「云何?族
姓子!若有一恒沙眾生,盡得斯陀含果,無
復狐疑悉皆成就,其功德福寧為多不?」


淨觀
菩薩復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
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法瓔珞業,其功
德業不可稱量。何以故?一恒沙眾生悉得
斯陀含,一一成就而無狐疑,皆由法瓔珞而
得具足諸道果報。」


佛復告淨觀菩薩:「云何?族
姓子!若有一恒沙眾生盡得阿那含果,無復
狐疑悉皆成就,其功德福寧為多不?」


淨觀菩
薩復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
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法瓔珞業,其功德
業不可稱量。何以故?一恒沙眾生悉得阿
那含,一一成就而無狐疑,皆由法瓔珞而得
具足諸道果報。」


佛復告淨觀菩薩:「云何?族姓
子!若有一恒沙眾生盡得阿羅漢果,無復狐
疑悉皆成就,其功德福寧為多不?」


淨觀菩薩
復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
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法瓔珞業,其功德業
不可稱量。何以故?一恒沙眾生悉得阿羅漢,
[008-0073c]
一一成就而無狐疑,皆由法瓔珞而得具足
諸道果報。」


佛復告淨觀菩薩:「云何?族姓子!若
有一恒沙眾生悉得辟支佛,一一成就而無
狐疑,其功德福寧為多不?」


淨觀菩薩復白佛
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
女人受持諷誦法瓔珞業,其功德福不可稱
量。何以故?一恒沙眾生悉得辟支佛,一一
成就而無狐疑,皆由法瓔珞而得具足諸道
果報。」


佛復告淨觀菩薩:「云何?族姓子!若有
一恒沙眾生,成一住行發意趣道,修十八
法、三十七品、空無相願,其功德福寧為多不?」


淨觀菩薩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
不如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法瓔珞業,其
功德福不可稱量。何以故?一恒沙眾生悉得
成一住行發意趣道,修十八法三十七品空
無相願,一一成就而無狐疑,皆由法瓔珞而
得具足諸道果報。」


佛復告淨觀菩薩:「云何?族
姓子!若有一恒沙眾生,超一地住第二地,修
八行法并修十八法、三十七品、空無相願,其
功德寧為多不?」


淨觀菩薩白佛言:「甚多
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法瓔
珞業,其功德福不可稱量。何以故?一恒沙
眾生超一地行二住事,修行八法并十八法、
三十七品、空無相願,一一成就而無狐疑,皆
由法瓔珞而得具足諸道果報。」


佛復告淨觀
菩薩曰:「云何?族姓子!若有一恒沙眾生,超一
地、二地在三地中,修五淨法行五觀法,修行
八法并十八法、三十七品、空無相願,其功德
福寧為多不?」


淨觀菩薩白佛言:「甚多甚多!世
[008-0074a]
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法瓔珞業,其
功德福不可稱量。何以故?一恒沙眾生超一
地、二地在三地中,修五淨法行五觀法,并修
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無相願,一一成
就而無狐疑,皆由法瓔珞而得具足諸道果
報。」


佛復告淨觀菩薩曰:「云何?族姓子!若有
一恒沙眾生,從一地二地三地住四地中,修
四法及七觀行并五淨法,行五觀法,修行八
法并十八法、三十七品、空無相願,其功德福
寧為多不?」


淨觀菩薩白佛言:「甚多甚多!」



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法瓔珞業,其功德
福不可稱量。何以故?一恒沙眾生在第四地,
修行四法及七觀行,修五淨法行五觀法,修
行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無相願,一一
成就而無狐疑,皆由法瓔珞而得具足諸道
果報。」


佛復告淨觀菩薩曰:「云何?族姓子!若
有一恒沙眾生,在五住地修十二法心意不
惑,堪任教化及修四法行七觀行,修五淨法
行五觀法,修行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
無相願,其功德福寧為多不?」


淨觀菩薩白佛
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
女人法瓔珞業,其功德福不可稱量。何以故?
一恒沙眾生在五地中,修十二行心意不惑,
堪任教化及修四行、修五淨法,行五觀行、行
七觀行,行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無
相願,一一成就而無狐疑,皆由法瓔珞而得
具足諸道果報。」


佛復告淨觀菩薩曰:「云何?族
姓子!一恒沙眾生皆在六地,行六度無極:布
施、持戒、精進、忍辱、一心、智慧,修十二法心意
[008-0074b]
不惑,堪任教化及修四法、行七觀行,修五淨
法、行五觀法,及修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
空無相願,其功德福寧為多不?」


淨觀菩薩
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
善女人法瓔珞業,其功德福不可稱量。何以
故?一恒沙眾生在六地中,行六度無極:布施、
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修十二法堪任教
化,及修四法、行七觀行,修五淨法、行五觀行,
及修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無相願,法
瓔珞業其功德福不可稱量,一一成就而無
狐疑,皆由法瓔珞而得具足諸道果報。」



復告淨觀菩薩曰:「云何?族姓子!一恒沙眾生
在七地中,逮不退轉行十三法,畢志堅固當
成無上等正覺,得四無畏,獲四辯才,行六度
無極: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修十二
法心意不惑,堪任教化及修四法、行七觀行,
修五淨法、行五觀行,及修八法及十八法、三
十七品、空無相願,其功德福寧為多不?」


淨觀
菩薩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
男子、善女人法瓔珞業,其功德福不可稱量。
何以故?一恒沙眾生在七地中逮不退轉行
十三法,畢志堅固當成無上等正覺,得四無
畏獲四辯才,行六度無極:布施、持戒、忍辱、精
進、一心、智慧,修十二法心意不惑,堪任教化
及修四法、行七觀行,修五淨法、行五觀行,及
修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無相願,法瓔
珞業其功德福不可稱量,一一成就而無狐
疑,皆由法瓔珞而得具足諸道果報。」


佛復告
淨觀菩薩曰:「云何?族姓子!一恒沙眾生在八
[008-0074c]
地中立童真行,成就十二妙法及五慧業行
十三法,畢志堅固當成無上等正覺,得四無
畏獲四辯才,行六度無極:布施、持戒、忍辱、精
進、一心、智慧,修十二法心意不惑,堪任教
化及修四法、行七觀行,修五淨法、行五觀行,
及修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無相願,其
功德福寧為多不?」


淨觀菩薩白佛言:「甚多甚
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法瓔珞業,其
功德福不可稱量。何以故?一恒沙眾生在八
地中立童真行,成就十二妙法心意不惑,堪
任教化及修四法、行七觀行,修五淨法、行五
觀行,及修八法及十八法、三十七品、空無相
願,法瓔珞業其功德福不可稱量,一一成
就而無狐疑,皆由法瓔珞而得具足諸道果
報。」


佛復告淨觀菩薩曰:「云何?族姓子!一恒
沙眾生在九地中,必當堅住得佛無量神德
之業,盡捨諸法不復修習,進當成佛無復退
轉,其功德福寧為多不?」


淨觀菩薩白佛言:「甚
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法
瓔珞業,其功德福不可稱量。何以故?一恒
沙眾生在九地中立童真行,成就十二妙法,
心意不惑堪任教化,如此之比滿十方恒沙
及前一地二地乃至九地,故不如法瓔珞業,
其功德福不可稱量,一一成就而無狐疑,皆
由法瓔珞而得具足諸道果報。」


爾時,世尊告
淨觀菩薩:「如我今日如來、至真、等正覺三界
獨尊,盡統三千大千世界,故號天中之天。斯
由法瓔珞業而得成就,其功德福不可稱量,
具足深要諸道果報。」


爾時,有菩薩名曰辯通,
[008-0075a]
即從座起,長跪叉手,前白佛言:「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心意好樂,欲得修習法瓔珞者,云何
用心?當行何法而得成就法瓔珞慧?」


佛言:「善
哉,善哉!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修
習法瓔珞者,當去妄想不生識著,諸念具足
得入眾定,遊至十方無量世界,從一佛國至
一佛國,承事供養諸佛世尊。何以故?皆由無
識著想,而得具足諸道果報。」


《菩薩瓔珞經》受迦葉勸助品第二十三



爾時,佛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
大眾普來會者,及菩薩摩訶薩:「誰能堪任於
如來前,說有行無行不可思議眾智之門?」



時,一切大眾聞如來說有行無行不可思議
眾智之門,默然不對。爾時,世尊放舌相光明,
普照無數無量國土,使無量眾生皆見光明,
其見光者,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時東方去此
十億江河沙數,過是數已有佛土名蓮華淨,
佛名淨教如來、至真、等正覺,見釋迦文放大
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佛土,即遣菩薩萬二千
人來至忍土,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南方去此十億江河沙數諸佛國土,佛名
一道,復見光明,尋遣菩薩八千大士來至忍
界,至如來所,遶佛三匝在一面坐。


西方去此
七江河沙等諸佛世界,有佛土名曰無礙如來、
至真、等正覺,見此光明普有所照,即遣二千
二百大士,盡得神通行過魔界,來至忍土,至
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北方去此十三
億江河沙數,有佛土名曰妙像鄉本妙像,佛名
正意如來、至真、等正覺,復見光明普照三千
[008-0075b]
大千世界,尋遣五萬菩薩,悉皆神足六通精
徹,來至忍界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北角方去此八江河沙數,有佛土名曰除垢,
佛名等行如來、至真、等正覺,見此光明,復遣
菩薩七千大士來至忍土,至如來所,頭面禮
足在一面坐。


東南角去此三億佛土,有佛國
名曰積寶,佛名善積如來、至真、等正覺,復見
光明,尋遣七百正士,皆得神通獲無礙慧,來
至忍界,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西南
角去此十江河沙數諸佛國土,有佛土名曰
一相,佛名等慧如來、至真、等正覺,見此光明,
尋遣千五百大士來至忍界,至世尊所,頭面
禮足在一面坐。


西北角去此十四億江河沙
數諸佛國土,有國土名曰清淨,佛名眾德如
來、至真、等正覺,見此光已,尋遣五千菩薩來
至忍界,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上方
去此過眾生界,復過二恒沙世界,有佛土
名曰普慈,佛名弘等如來、至真、等正覺,見此
光明,尋遣五千菩薩來至忍界,至世尊所,頭
面禮足在一面坐。


下方去此三十二億江河
沙數,有佛土名曰堅固,佛名不捨弘誓如來、
至真、等正覺,見釋迦文佛放大光明,復遣十
千大士從下方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
面坐。


是時,世尊見眾坐已定,便告諸來會者:
「吾今當說有行無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若
有善男子、善女人,從須陀洹乃至阿羅漢,未
得如來道慧藏者,斯等之類不在聖例。」


爾時,
座上有九萬二千無著阿羅漢,從異方世界
來詣忍土,欲從如來聽法瓔珞有行無行。今
[008-0075c]
聞世尊吐如此教,若善男子、善女人,從須陀
洹乃至阿羅漢,未踐如來道慧藏者,斯等之
類不在聖例。是時,九萬二千得道阿羅漢,諸
漏已盡縛結已解,更不受生如實知之。爾時
摩訶迦葉、阿若拘隣、舍利弗、摩訶目犍連、
賓頭盧、摩訶迦旃延、離越、須菩提、滿願子,
九萬二千人等,即從座起,頭面禮如來足,遶
佛三匝各自長跪,前白佛言:「我等世尊雖
得四果、六通清徹,猶尚不如凡夫行人。所以
然者,今聞如來說道慧深藏,非我等所入境
界。唯願,世尊!得聞斯法,使久寐眾生永無猶
豫。」爾時,世尊默然不對。


時,大迦葉重白佛言:
「我等羅漢雖獲稱為佛子,皆是如來之咎,非
我等過。何以故?若使如來誓無三乘者,我等
豈非成等正覺乎?何為如來不見聽在聖例
乎?」


時,大迦葉及九萬二千真人,盡脫袈裟,哀
號悲泣五體投地。當爾之時,三千大千剎土
六變震動,諸天、龍、鬼神、阿須倫、迦留羅、真陀
羅、摩休勒、乾塔惒、人及非人怪未曾有。


爾時,
世尊欲解諸人心中狐疑,便舒右手扶迦葉
起,各使復坐。爾時,世尊即說斯偈:


「 「本無如來業,
 道慧藏第一,
 諸度無量智,
 漸入如來境。
 大道無三乘,
 況有四道果?
 觀淨如虛空,
 耆年迦葉是。
 今我觀斯心,
 非有亦非無,
 多現無量變,
 不捨佛弘誓。
 從久遠已來,
 修神足瓔珞,
 六度曠大法,
 何有聲聞名?
[008-0076a]
 佛界無疆畔,
 所化亦不同,
 故使眾生惑,
 謂為道若干。」」



爾時,座上有無央數眾生聞如來說此偈已,
悉皆發意,信樂欲聞道慧深藏甚深之法,皆
發無上正真道意。復有無央數眾生,正心解
脫得盡信之行。


《菩薩瓔珞經》有行無行品第二十四



爾時,無頂相菩薩即從座起,偏露右臂,長跪
叉手,前白佛言:「我能堪任於如來前說有行
無行。」


佛言:「善哉,善哉!族姓子!若能說者今
正是時。」


無頂相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
薩摩訶薩,解了本無是謂有行,本無自然空
寂無形是謂無行。」


廣進菩薩曰:「現彼佛土神
足教化是謂有行,不見國土化眾生者是謂
無行。」


知生菩薩曰:「泥洹寂靜無起滅者是謂
有行,不見泥洹及泥洹相是謂無行。」


法寶菩
薩曰:「說道非道是謂有行,亦非有道亦非無
道是謂無行。」


淨妙菩薩曰:「清淨法觀是謂有
行,亦不見清淨法觀是謂無行。」


趣道菩薩曰:
「見佛神力是謂有行,亦不見佛亦無神力是
謂無行。」


普施菩薩曰:「現有入定是謂有行,亦
不見修行亦不見入定是謂無行。」


月光照菩
薩曰:「見佛身相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是謂有
行,亦不見佛及相好者是謂無行。」


哀世菩薩
曰:「有吾我壽命是謂有行,亦不見壽命亦不
見吾我是謂無行。」


無畏菩薩曰:「說法無法想
是謂有行,亦不見法非無有法是謂無行。如
是菩薩摩訶薩,於有行無行,便得具足菩薩
瓔珞。」


無量菩薩曰:「以過佛量而不可限是謂
[008-0076b]
有行,亦不見量亦不見非量是謂無行。」


心念
菩薩曰:「以六神通遊諸佛國不自稱譽歎神
通道是謂有行,不見國土有所接度是謂無
行。」


賢護菩薩曰:「能化一切盡為佛形是謂有
行,亦不見化復不見佛是謂無行。」


無邊際菩
薩曰:「佛界無量總持不忘是謂有行,本無總
持亦無三寶是謂無行。」


常悲菩薩曰:「諸有眾
生發大乘心是謂有行,亦無大乘復無有道
是謂無行。」


不思議菩薩曰:「佛不思議正法亦
然法不思議受報亦然是謂有行,亦不見思
議亦不見不思議是謂無行。」


周旋菩薩曰:「空慧是一非不有慧是謂有行,
慧亦虛寂亦不有慧亦不無慧是謂無行。」


法造
菩薩曰:「如來為一真際亦爾是謂有行,亦不
見如來亦不見真際無一無不一是謂無行。」


善權菩薩曰:「慧觀分別一切諸法是謂有行,
亦無慧觀復無諸法是謂無行。」


無與等菩薩
曰:「一相無相是謂有行,亦不見相亦不見無
相是謂無行。如是菩薩摩訶薩,於有行無行,
便能具足菩薩瓔珞。」


功勳菩薩曰:「亦不見生
亦不見不生是謂有行,生亦無生復無無生
是謂無行。」


覺悟菩薩曰:「有常無常是謂有行,
亦不見常亦不見非常是謂無行。」


成就菩薩
曰:「不造身行亦無所著是謂有行,亦不見造
亦不見不造是謂無行。」


願樂菩薩曰:「不造口
行亦無所著是謂有行,亦不見造亦不見不
造是謂無行。」


無處所菩薩曰:「不造意行亦無
所著是謂有行,亦不見造亦不見不造是謂
無行。」


無礙智菩薩曰:「覺無所覺是謂有行,亦
[008-0076c]
不見覺亦復不起有眾生想是謂無行。」


香積
菩薩曰:「解道本無法性不異是謂有行,亦不
見道復無法性是謂無行。」


轉法輪菩薩曰:「在
樹王下頒宣演暢四道果證是謂有行,說法
無法想亦不見四道是謂無行。」


自觀菩薩曰:
「說色痛想行識空是謂有行,亦不見五陰成
敗是謂無行。」


眾智菩薩曰:「其有觀四意止
知內外空是謂有行,分別意止本無所從來
去亦無所至是謂無行。」


多聞菩薩曰:「然熾諸
法乃至三十七品是謂有行,亦不見然熾
及一切諸法是謂無行。」


法身菩薩曰:「見一
切諸法有動轉者不動轉者是謂有行,亦不見
動轉非不動轉是謂無行。」


無怒菩薩曰:「一
切法自然、法觀亦爾,法觀自然、一切法亦爾,是
謂有行;本無諸法亦無法觀是謂無行。」



首菩薩曰:「分別佛慧知之虛寂是謂有行;觀
佛深慧本性自爾亦無名號是謂無行。」


道議
菩薩曰:「了五分法身而無遠離是謂有行,一
一觀察性自無形亦無起滅是謂無行。」


本祚
菩薩曰:「一切諸法亦無所猗,不倚內空亦
不倚外空是謂有行;了內外空及一切諸法,
亦不見生亦不見滅,悉無所著是謂無行。」



現菩薩曰:「周旋往來禮事諸佛,亦不見佛土
淨及以不淨,眾生好惡,是謂有行;不見己身
及諸佛國好惡清濁是謂無行。」


無想著菩薩
曰:「諸法不亂、澹然不移,不計苦樂、是常非
常、若好若醜,是謂有行;無量智慧悉歸於空,
不見亂定苦樂好醜是謂無行。」


大慈菩薩
曰:「不見諸法有趣無趣是謂有行,永無有
趣亦不見趣是謂無行。」


忍行菩薩曰:「解空無
[008-0077a]
相願及虛空識界真如一性是謂有行;空無
相願亦是空,空亦是空,無相願復無報應是謂
無行。」


寶掌菩薩曰:「入一定意悉知諸佛威
儀所行法則之宜是謂有行,雖入禪定永無
法想是謂無行。」


喜慶菩薩曰:「三毒根本自
然起滅,生不知所以生、滅不知所以滅,是謂有
行;觀三毒根本自無形兆,永無起滅,是謂無
行。」


觀進菩薩曰:「奉律無所犯亦不見有犯是
謂有行;本無有律亦無有犯,本性自爾是謂
無行。」


常喜菩薩曰:「分別解脫十二法門是謂
有行,亦不見解脫及諸法寶有起有滅是謂
無行。」


宣暢菩薩曰:「法生苦生本無處所是謂
有行,知苦本際而不可覩是謂無行。」


修道菩
薩曰:「大道一相泥洹無形,不見志求無上之
道是謂有行;所演道教而無精微,法界自然
無能迴轉,是謂無行。」


講法菩薩曰:「所建立道
不可思議,雖處穢濁如無所處是謂有行;了
知五淨及五濁性虛而非真亦無所有,是謂無
行。」


爾時,十方無央數江河沙數諸菩薩等,各
各自說有行無行已,各還復坐。時,大迦葉便
從座起,整衣服,長跪叉手,前白佛言:「世尊!
我亦堪任說有行無行,若見聽者敢宣所懷。」


佛告迦葉:「今大眾集渴仰來久,若堪說者今
正是時。」


爾時,大迦葉白佛言:「世尊!若有善
男子、善女人,奉持正律十二頭陀難得之法,
無所漏失如毫釐許,亦不起想生是非心,斯
乃名曰第一有行。」


時,大迦葉復白佛言:「若善
男子、善女人,一意所念專精不忘,能演道教
各充志趣,乃至成佛不改大誓,斯亦名曰第
[008-0077b]
一有行。」


時,大迦葉復白佛言:「若復善男子、善
女人,進學修習禪觀法門,於諸通慧無所染
著,志求道者各令歡喜,復能誘導將示道逕,
隨前人心果其所願,求大乘者畢志成就,不
使墮落中間罣礙。若復欲得辟支佛者,亦復
將護令得無為,斯亦名曰第一有行。」


時,大迦
葉復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修習
無行法者,一切眾生罪根深固難可拔濟,然
此罪人與我無緣無由得度,然我世尊微設
權巧漸伺子便,知彼去就為造因緣得蒙覆
蓋,是謂無行。」


時,大迦葉復白佛言:「世尊!若有
善男子、善女人,本無道心在凡夫地,即能指
授使發道意,至竟成就終不中墮在二地中,
是謂無行。


「復次,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從
無數劫積功累德發大弘誓:『若我成道,在某
國生,遭遇某聖,弟子翼從亦各如是。』然彼善
男子、善女人,違本所願中遭賢聖有佛出世,
即從彼佛而取滅度,是謂無行。」


爾時,世尊告
迦葉言:「止止。耆年!汝今滓濁褊狹之心所
能測度。何以故?立根得力菩薩摩訶薩,猶
尚未悉有行無行,況汝小節欲得悉乎?此則
不然,還復汝座如常威儀。」時,大迦葉容顏變
常極大慚愧,禮佛足下還復本座。


爾時,長老
阿若拘隣復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我今
堪任於如來前,頒宣道教有行無行。」


佛言:「善
哉善哉!族姓子!今正是時,恣汝所陳。」


時,阿若拘
隣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八
正道,於八法中不起狐疑,是謂有行。若復善
男子、善女人,得無量法慧,分別八法悉無所
[008-0077c]
有,本無一法況有八正?無名號之法亦無窠
窟,斯乃名曰第一最勝無行之法。


「復次,世尊!
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四禪行一一思惟意不
分散,繫意在明不失法儀,必有所果無有
狐疑,是謂,世尊!第一有行。若復善男子、善女
人,從初至竟端坐思惟諸無形法,不見出生
本無端緒,名號虛詐非真非有,斯乃名曰無
行之法。」


時,長老阿若拘隣復白佛言:「若善男
子、善女人,分別空慧心不染空,於空求空生
顛倒想,是謂有行。若於空慧不生染污,不興
妄見起若干意,本自無本況當有今?是謂無
行。


「復次,世尊!若復善男子、善女人,內思明
慧空寂定意,持心牢固無增無減,是謂有行。
分別內外六情無主,本無六情況今有識,識
非三世不著三有,是謂無行。」


是時,長老阿若
拘隣,說菩薩摩訶薩有行無行已,即禮佛足。


佛言:「善哉,善哉!族姓子!宣暢如來甚深之
法,甚奇甚特!實未曾有。還復汝座,如常威儀。」


是時,尊者舍利弗即從座起,齊整法服,長跪
叉手,白佛言:「世尊!抱疑日久欲有所問,唯
願世尊一一發遣。」


佛告舍利弗言:「善哉!族姓
子!欲有所問今正是時,如來一一當詶汝問。」


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為有行?云何為
無行?如世尊言,現造則有行,本無則無行。
今問如來,為有行至無行,乃名無行耶?為有
行常有、無行常無,乃名無行乎?若言有行,則
尊者大迦葉所宣有行亦無錯謬。假使無行,
則無言教,云何以無言教之法,令有言教耶?
唯願世尊一一分別。」


佛告舍利弗言:「云何?舍
[008-0078a]
利弗!有行體性為空不乎?」


舍利弗白佛言:「世
尊!有行體性空如空。」


佛復問舍利弗:「云何?
族姓子!無行空性如何?」


舍利弗白佛言:「世
尊!無行空性,即有行空性是也。」


佛告舍利弗:
「若無行空性即有行空性者,今大迦葉何以
故但說有行、不說有行空,亦不說無行、亦
不說無行空性耶?」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
何有行空性?云何無行空性?」


佛告舍利弗言: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與汝敷演其義。」



曰:「如是。世尊!」


佛告舍利弗:「云何?族姓子!成
五陰身四大成就捨本所生,如此眾生若外
見色,於眼識中自起塵勞,分別此識不從外
來亦不從內出,由識分別乃生此患。云何?
族姓子!五陰法界為爾不乎?」


舍利弗言:「如
是如是。世尊!皆由眼識起此塵勞耳。」


佛復
告舍利弗:「云何?族姓子!若有目之士,思惟
眼識分別塵勞,本從何來?為從何滅?欲求塵
勞窠窟,為可得不乎?」


舍利弗白佛言:「不也。世
尊!眼識無形而不可見。」


佛言:「如是如是。舍
利弗!是乃名曰有行空性。復次,舍利弗!若
善男子、善女人,於空離空不染空識,息心永
滅不興想著,默然無言,斯乃名曰無行空性
也。」


佛復告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耳聞
外聲,鼻嗅外香,舌知外味,身知外更內樂,
意法體知外行。思惟此識,亦不從外來、亦不從
內生,由識分別乃起此患。云何?族姓子!五
陰法界為爾不乎?」


舍利弗白佛言:「如是。世尊!
斯由識法生諸塵勞。」


佛告舍利弗:「云何?族姓
子!若有目之士,思惟法識分別塵勞,為從
[008-0078b]
何來?復從何滅?欲求塵勞窠窟為可得不乎?」


舍利弗白佛言:「不也。世尊!法識無形而不可
見。」


佛言:「如是,舍利弗!是乃名曰有行空性。」


佛復告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於空離空
不染空識,滅意永寂不興想著,靜然無語亦
無道教,斯乃名曰無行空性也。」


佛復告舍利
弗:「夫諸法性住不變易,法起則起、法滅則滅,
起亦不知所以起、滅亦不知所以滅,有目之
士而觀察之,亦不見起亦不見滅,故號為本
無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
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超過三界為
天人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此深
法要有行無行法本者,便得具足眾想之慧。」


佛說此有行無行法時,有百億那術眾生,皆
捨本行執牢固誓,進趣佛乘不退轉地。復有
諸天世人無央數眾,皆得道忍離凡夫地。



時,尊者大目犍連,復從座起頭面禮足,前白
佛言:「我亦堪任暢達演說有行無行不思議
法。」


佛言:「善哉善哉!族姓子!若樂說者今正是時。」


目連白佛言:「世尊!今聞如來道識眾法以為
有行無行,如我觀省如來正法,非我聲聞有
行無行也。所以然者,弟子緣覺諸根淳淑,不
復闚望平等正覺,我於如來則無行也。若使
如來欲捨慧海去諸眾智,求為弟子緣覺道
者,如來於我則無行也。又,世尊言:『一切諸
法皆虛皆寂,無生滅著斷。』審如是者,何復限
制弟子緣覺不在聖例?益使我等九萬二千
人悉皆六通,倍生狐疑。又聞佛言:『我法曠大
亦無邊涯,不計吾我有著眾生。』若當爾者,如
[008-0078c]
來今日於清淨法界則有闕也。」


爾時,世尊告
目連曰:「善哉,善哉!族姓子!乃能於如來前
宣暢此問。我今問汝,汝當一一報我。」


目連
對曰:「如是。世尊!」


「云何?目連!行有報乎?」


目連
白佛言:「世尊!行有報也。」


又問目連:「何者是
行報耶?」


目連白佛言:「隨其緣對,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佛復問:「云何?目連!善有善報、惡有
惡報?」


目連白佛言:「三塗八難拷掠搒笞,是謂
惡報;泥洹永寂無復生滅,是謂善報。」


佛復問
目連:「云何?族姓子!今日本無如來為獲報不
乎?」


目連對曰:「不也。世尊!」


佛問目連:「云何?族
姓子!如今如來、至真、等正覺,身黃金色眾相
具足,為是何報?」


目連白佛言:「如來相好形質
之報,非泥洹報也。」


佛問目連:「汝體泥洹耶?
云何知善有善報是泥洹報乎?」


目連白佛言:
「一切諸法皆悉假號,非有真實。所謂泥洹,泥
洹者亦假號耳,故說泥洹善有善也。」



時,世尊告目連曰:「如來於汝則無行也,亦是
假號非有真實。汝欲求無上等正覺者,於如
來所則無行也,亦是假號。於假號法中欲分
別有行無行者,此則不然。」


爾時,世尊說此假
號法,有九億眾生發弘誓意,願樂欲逮有行
無行菩薩瓔珞。復有無量眾生得總持法門。
復有三億眾生諸漏盡意解得阿羅漢。


爾時,
尊者賓頭盧,復從座起,前白佛言:「我亦堪任
說菩薩瓔珞有行無行,令善男子、善女人得
修行之。」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族姓子!若能
說者今正是時。」


爾時,賓頭盧白佛言:「世尊!若
善男子、善女人於初禪地,分別五陰惡露不
[008-0079a]
淨,於中思惟無可貪著,是謂有行;若入定
意觀無所有虛而非真,觀他人身亦復如是,
斯謂無行。復次,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現
身臭處不淨流出,是謂有行;深觀本末知之
為空,是謂無行。復次,世尊!善男子、善女人於
二禪地具足四行,是謂有行;知二禪地盡歸
於空,是謂無行。復次,世尊!若善男子、善女
人,自能開悟教眾生類,去離淨心起不淨想,
是謂有行;解了淨想本無所有,是謂無行。復
次,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思惟三禪淨除塵
勞,不自稱歎有所成辦,是謂有行;不見塵
勞成不成者,是謂無行。復次,世尊!若善男
子善女人,在四禪地思惟五陰繫意不忘,是
謂有行;分別四禪永無苦樂諸縛縛著,是
謂無行。如是善男子、善女人,菩薩摩訶薩寂
觀瓔珞有行無行。」爾時,尊者賓頭盧說此
法已,還復本座。


是時,尊者大迦旃延,即從座
起禮世尊足,前白佛言:「我今堪於如來
前說有行無行,使眾生類得修行之。若善男
子、善女人,於十六聖行不起狐疑者,是謂有
行;思惟縛著本性自淨,亦無十六聖行之
名,是謂無行。」


迦旃延復白佛言:「若善男子、
善女人,拔斷三毒婬怒癡法,察彼眾生心中
所念,有無明心、無無明心,有愛欲心、無愛欲
心,有恚害心、無恚害心,悉能分別而無錯謬,
是謂有行;若善男子、善女人,觀知三毒本無
所有,不見生者不見滅者虛寂無形,是謂無
行。」


迦旃延子復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於
結使聚皆令畢竟,亦不更造興起塵勞,是謂
[008-0079b]
有行;不於結使見有畢竟不畢竟者,亦不興
造生塵勞患,是謂無行。如是善男子、善女人,
菩薩瓔珞有行無行。」迦旃延子於佛前說此
有行無行已,起禮佛足,還復本座。


爾時,尊者
離越即從座起,前禮佛足白佛言:「世尊!我
亦堪任說菩薩瓔珞有行無行。」


佛告離越:「堪
任說者便可說之。」


離越白佛言:「世尊!若有善
男子、善女人,於無生法越度生死,不見有度
者,是謂有行;論泥洹空寂然無形,不有眾生
想,是謂無行。復次,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
得賢聖律,受諸果證,修十二法,是謂有行;若
觀一切法本因緣聚散,知盡不生更不受證,
是謂無行。復次,善男子、善女人!諸佛世尊常
所說法,苦習盡道賢聖寶藏,進取泥洹無
起滅法,是謂有行;不見賢聖道品之法及泥
洹道,是謂無行。如是善男子、善女人,菩薩瓔
珞有行無行。」


是時,尊者須菩提復從座起,前
禮佛足,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從本無
行至一切智,觀了無形而不可見,是謂有
行;不見本無出生諸法,菩薩瓔珞亦復如是,
不見菩薩瓔珞亦不見非菩薩瓔珞,是謂無
行。」


爾時,世尊問須菩提:「云何?族姓子!汝以
無等議而作斯言:『此是菩薩瓔珞,此非菩
薩瓔珞。』」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
女人,於究竟法不生斷滅興計常想,是謂菩
薩有行瓔珞;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本無法中
諸法悉空,內空外空不起滅空,無所生空道
空泥洹空,一切諸法皆空如空,是謂菩薩無
行瓔珞。」


須菩提復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
[008-0079c]
善女人,得空定淨意者,於賢聖法律具足
一切諸法窠窟,從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
羅漢、辟支佛,上至如來、至真、等正覺,莊嚴具
足泥洹之路,是謂菩薩摩訶薩有行瓔珞;若
復善男子、善女人,修行五十五法,虛空正要
一一分別,心不流馳皆歸於空,於空無法中
無生滅著斷,是謂菩薩摩訶薩無行瓔珞也。」


尊者須菩提,說此空性有行無行菩薩瓔珞
時,有十三億發意菩薩本從等意如來所初
發道心,自從是來中間懈怠,今聞長老須
菩提說諸法虛寂無生滅著斷,各還戾意悉
發無上正真道意,進求本誓願欲成就菩薩
瓔珞有行無行。


爾時,尊者不耨文陀尼子,即
從座起,前至佛所,頭面禮足,長跪叉手,白佛
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思惟分別空行
法性,不於諸法生吾我心者,是謂有行;攝
意常定,心如虛空不著三界,是謂無行。若復善
男子、善女人,講論諸法無生之心,金剛三昧
超越八地捨本習緒,是謂有行;若復善男子
善女人,得滅意度,一意莊嚴瓔珞其身,進趣
無上正真道意,不以成佛以為快樂,雖在眾
生不為勤勞,金剛之心不可沮壞,是謂菩薩
瓔珞有行無行。」


如此等九萬二千漏盡阿羅
漢,各各宣暢菩薩瓔珞有行無行也。
《菩薩瓔珞經》卷第七
[008-008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