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h0056 老子翼--焦竤 (HFL)


[002-001a]
老子翼卷之二轂二
  下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下德爲之而有以爲上
仁爲之而無以爲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上禮
爲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後
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
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
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
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002-001b]
蘇註
 聖人從心所欲不踰矩非有意于德而德
 自足其下知德之貴勉强以求不失蓋僅
 自完耳而何德之有無爲而有以爲之則
 猶有爲也唯無爲而無以爲者可謂無爲
 矣其下非爲不成然猶有以爲之非徒作
 而無術者也仁義皆不免于爲之矣其所
 以異者仁以無以爲爲勝義以有以爲爲
 功耳德有上下而仁義有上無下何也下
 德在仁義之間而仁義之下者不足復言
[002-002a]
 故也自德以降而至于禮聖人之所以齊
 民者極矣故爲之而不應則至于攘臂而
 强之强之而又不應于是刑罰興而兵甲
 起則徒作而無術矣忠信而無禮則忠信
 不見禮立而忠信之美發越于外君臣父
 子之間夫婦朋友之際其外燦然而中無
 餘矣故順之則治違之則亂治亂之相去
 其間不能以髮故曰亂之首也聖人玄覽
 萬物是非得失畢陳于前如鑑之照形無
 所不見而孰爲前後世人視止于目聽止
[002-002b]
 于耳思止于心冥行于萬物之間役智以
 求識而偶有見焉雖自以爲明而不知至
 愚之自始也世之鄙夫樂其有得于下而
 忘其上故喜薄而遺厚采華而弃實非大
 丈夫孰能去彼取此
筆乘
 首亂始愚極言禮智流弊所至耳莊子舉
 老子此言而論之曰今己爲物也欲復歸
 根不亦難乎其易也其惟大人乎雖然既
 歸其根孰爲物孰爲非物故又曰匿而不
[002-003a]
 可不爲者事也遠而不可不居者義也親
 而不可不廣者仁也節而不可不積者禮
 也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
 者道也此數者雖有上下先後之異而以
 聖人用之皆道也蓋聖人百慮同歸二際
 俱泯豈復有彼此去取邪
㫺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
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
一以爲天下貞其致之一也天無以清將恐
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
[002-003b]
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
貞而貴高將恐蹷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
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爲本
邪非乎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碌碌如玉落落
如石
 裂破毁也發發泄也歇消滅也竭枯竭也
 蹷音厥顛仆也數上聲
蘇註
 一道也物之所以得爲物者皆道也天下
 之人見物而忘道天知其清而已地知其
[002-004a]
 寧而已神知其靈而已谷知其盈而已萬
 物知其生而已侯王知其爲天下貞而已
 不知其所以得此者皆道存焉耳致之言
 極也天不得一未遽裂也地不得一未遽
 發也神不得一未遽歇也萬物不得一未
 遽滅也侯王不得一未遽蹷也然其極必
 至此耳天地之大侯王之貴皆一之致夫
 一果何物也視之不見執之不得則亦天
 地之至微也此所謂賤且下也本也昔之
 稱孤寡不穀者亦舉其本而遺其末耳輪
[002-004b]
 輻蓋軫衡軛轂轊會而爲車物物可數而
 車不可數然後知無有之爲車所謂無之
 以爲用者也然則天地將以大爲天地邪
 侯王將以貴爲侯王邪大與貴之中有一
 存焉此其所以爲天地侯王者而人莫或
 知之耳故一處貴而非貴處賤而非賤非
 若玉之碌碌貴而不能賤石之落落賤而
 不能貴也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於有
有生于無
[002-005a]
 反復也湏溪云反者動之極則必歸也是
 其反也正以其動也非動無反
蘇註
 復性則靜矣然其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
 下之故則動之所自起也道無形無聲天
 下之弱者莫如道然而天下之至强莫加
 焉此其所以能用萬物也世不知靜之爲
 動弱之爲强故告之以物之所自生者蓋
 天下之物聞有母制子未聞有以子制母
 者也
[002-005b]
筆乘
 天下之物生于有所謂有名萬物之母是
 已有生于無所謂無名天地之始是已無
 必生有是故貴其反反者反於無也有生
 於無是故貴其弱弱者無之似也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
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故建言有
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眞若渝
大方無隅大器晩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
[002-006a]
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建立也偷苟且也渝羊朱反變改也傅奕
 音義云古本作輸廣雅曰輸愚也或作揄
 董遇作摇今從王弼傅奕作渝應人之乏
 而終以見還曰貸趙志堅云貸者暫借非
 長與也且者權成非久固也欲使蒙貸者
 不長徃得成者非久住感貸荷成速歸於
 道
蘇註
 道非形不可見非聲不可聞不先知萬物
[002-006b]
 之妄廓然無蔽卓然有見未免于不信也
 故下士聞道以爲荒唐謬悠而笑之中士
 聞道與之存亡出没而疑之惟了然見之
 者然後勤行服膺而不怠孔子曰語之而
 不惰者其回也與斯所謂上士也哉建立
 也古之立言者有是說而老子取之下之
 所陳者是也無所不照而非察也若止不
 行而天下之速者莫之或先也或夷或類
 所至則平而未嘗削也上德不德如谷之
 虛也大白若辱者使白而不受汚此則不
[002-007a]
 屑不潔之士而非聖人也廣德若不足者
 廣大而不可復加則止于此而已非廣也
 建德若偷因物之自然而無立者外若偷
 惰而實建也質眞若渝體聖抱神隨物變
 化而不失其貞者外若渝也大方無隅全
 其大方不小立圭角也大器晩成器大不
 可近用也大音希聲非耳之所得聞也大
 象無形非目之所得見也道之所寓無所
 不見凡此十二者皆道之見于事者也而
 道之大全則隱于無名惟其所寓惟其有
[002-007b]
 餘以貸不足物之賴之以成者如此
筆乘
 上士者恬淡寂寞虛無無爲者也勤於此
 則勤行之至而實無所勤行也斯所謂天
 然懸解矣而下士惡足以知之君平曰中
 士所聞非至美也下士所見非至善也中
 士所眩下士所笑乃美善之美善者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隂
而抱陽沖氣以爲和人之所惡惟孤寡不穀
而王公以爲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
[002-008a]
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
將以爲教父
 凡動物背止於後隂靜也耳目口鼻居前
 陽動也故曰負隂抱陽植物則背寒向暖
 而沖氣運乎其間木絶水曰梁木負棟亦
 曰梁取其力之强也故曰强梁金人銘曰
 强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蓋古
 人嘗以此爲教而我亦教之但老子獨尊
 之曰教父如言萬物之母之謂母主養父
 主教故言生則曰母言教則曰父
[002-008b]
蘇註
 夫道非一非二及其與物爲偶道一而物
 不一故以一名道然而道則非一也一與
 一爲二二與一爲三自是以徃而萬物生
 物雖有萬不同而莫不負隂抱陽沖氣以
 爲和者蓋物生于三而三生于一理之自
 然也世之人不知萬物之所自生莫不賤
 寡小而貴重大然王公之尊而自稱孤寡
 不穀古之達者蓋已知之矣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
[002-009a]
間吾是以知無爲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爲之
益天下希及之
 馳騁役使也堅猶剛强不曰剛强而曰堅
 變文叶韻也無間無内也至剛者天下莫
 能勝而至柔能役之無内者天下莫能破
 而無有能入之二語皆設喻以明無爲之
 有益也
蘇註
 以堅御堅不折則碎以柔御堅柔亦不靡
 堅亦不病求之於物則水是也以有入有
[002-009b]
 捍不相受以無入有無未嘗勞有未嘗覺
 求之于物則鬼神是也是以聖人唯能無
 爲故能役使衆强出入群有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
殆可以長久
 多猶重也薛云知足者樂今有之已多無
 求者也無求奚辱知止者懼後進之有損
 知幾者也知幾奚殆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
[002-010a]
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
清靜爲天下正
蘇註
 天下以不缺爲成故成必有敝以不虛爲
 盈故盈必有窮聖人要于大成而不卹其
 缺期于大盈而不惡其沖是以成而不敝
 盈而不窮也直而不屈其直必折循理而
 行雖曲而直巧而不拙其巧必勞付物自
 然雖拙而巧辯而不訥其辯必窮因理而
 言雖訥而辯成而不缺盈而不沖直而不
[002-010b]
 屈巧而不拙辯而不訥譬如躁之不能靜
 靜之不能躁耳夫躁能勝寒而不能勝熱
 靜能勝熱而不能勝寒皆滯于一偏而非
 其正也唯泊然清淨不染于一非成非缺
 非盈非沖非直非屈非巧非拙非辯非訥
 而後無所不勝可以爲天下正矣
天下有道却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
郊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
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却屏去也糞糞田也吴幼清本糞下有車
[002-011a]
 字以張衡東京賦却走馬以糞車爲證戎
 馬戰馬也郊交也二國相交之境也戎馬
 生于郊言兵久不還也一性之内無欠無
 餘人能安之無徃不足故曰知足之足常
 足
蘇註
 天下各安其分則不爭而自治故却是馬
 而糞田以其可欲者示人固有罪矣而不
 足其足者其禍又甚所欲必得者其咎最
 大匹夫有一于身患必及之侯王而爲是
[002-011b]
 則戎馬之所自起也唯知足者所寓而足
 故無不足
不出户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
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爲
而成
蘇註
 性之爲體充遍字宙無遠近古今之異古
 之聖人其所以不出户牖而無所不知者
 特其性全故耳世之人爲物所蔽性分于
 耳目内爲身心之所紛亂外爲山河之所
[002-012a]
 障塞見不出視聞不出聽户牖之微能蔽
 而絶之不知聖人復性而足乃欲出而求
 之是以彌遠而彌少也性之所及非特能
 知能名而已蓋可以因物之自然不勞而
 成之矣
爲學日益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
爲無爲而無不爲矣故取天下常以無事及
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取開元䟽云猶攝化也無事即無爲也無
 爲自化清靜自正故曰取天下常以無事
[002-012b]
 爲者敗之執者失之故曰有事不足以取
 天
蘇註
 不知道而務學聞見日多而無以一之未
 免爲累也孔子曰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
 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苟一日知道顧視
 萬物無一非妄去妄以求復性是謂之損
 孔子謂子貢曰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
 與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去妄以
 求復性可謂損矣而去妄之心猶存及其
[002-013a]
 兼忘此心純性而無餘然後無所不爲而
 不失于無爲矣人皆有欲取天下之心故
 造事而求之心見于外而物惡之故終不
 可得聖人無爲故無事其心見于外而物
 安之雖不取天下而天下歸之矣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善者吾善之不
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
吾亦信之德信矣聖人在天下惵惵爲天下
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無常心心無所主也惵圖恊反爲去聲渾
[002-013b]
 胡本反
蘇註
 虛空無形因萬物之形以爲形在方爲方
 在圓爲圓如使空自有形則何以形萬物
 哉是以聖人無心因百姓之心以爲心無
 善不善皆善之無信不信皆信之善不善
 在彼吾之所以善之者未嘗渝也可謂德
 善矣信不信在彼而吾之所以信者未嘗
 變也可謂德信矣不然善善而棄不善信
 信而棄不信豈所謂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002-014a]
 哉天下善惡信僞方各自是以相非相賊
 不知所定聖人憂之故惵惵爲天下渾其
 心無善惡無信僞皆以一待之彼方注其
 耳目以觀聖人之予奪而吾一以嬰兒遇
 之于善無所喜于惡無所嫉夫是以善者
 不矜惡者不愠釋然皆化而天下始定矣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
之生動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
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
不避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
[002-014b]
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出謂自無而見于有入謂自有而歸于無
 莊子萬物皆出于機入于機又曰其出不
 忻其入不詎又曰有乎出有乎入皆以出
 爲生入爲死夫音符攝生如攝政攝官之
 攝不認生爲己有如暫焉管攝之也不期
 而會曰遇兕音似山海經兕出湘水之南
 蒼黑色爾雅云形如野牛一角重千斤
蘇註
 性無生死出則爲生入則爲死用物取精
[002-015a]
 以自滋養者生之徒也聲色臭味以自戕
 賊者死之徒也二者既分生死之道矣吾
 又知作而不知休知言而不知默知思而
 不知忘以趣于盡則所謂動而之死地者
 也生死之道以十言之三者各居其三矣
 豈非生死之道九而不生不死之道一而
 已矣不生不死則易所謂寂然不動者也
 老子言其九不言其一使人自得之以寄
 無思無爲之妙也有生則有死故生之徒
 即死之徒也人之所頼于生者厚則死之
[002-015b]
 道常十九聖人常在不生不死中生地且
 無焉有死地哉
筆乘
 生之徒十有三此練形住世者也死之徒
 十有三此殉欲忘生者也人之生動之死
 地十有三此斷滅種性者也凡此十分之
 中率居其九皆生生之厚者也夫有生必
 有死是生固死之地矣兕虎甲兵將安避
 之善攝生則無生矣故兕之角無所投虎
 之爪無所措兵之刃無所容何者彼無地
[002-016a]
 以受之也厚生者九無生者一老子于十
 者之中闕一自擬其㫖微矣然聖人無生
 非故薄之也本無生也昔人云愛生者可
 殺也愛潔者可污也愛榮者可辱也愛完
 者可破也本無生孰殺之本無潔孰污之
 本無榮孰辱之本無完孰破之知此者可
 以出入造化遊戲死生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
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
常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
[002-016b]
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
謂玄德
 畜許六反夫音符長上聲下同
蘇註
 道者萬物之母故生萬物者道也及其運
 而爲德牧養羣衆而不辭故畜萬物者德
 也然而道德則不能自形因物而後形見
 物則不能自成遠近相取剛柔相交積而
 爲勢而後興亡治亂之變成矣形雖由物
 成雖由勢而非道不生非德不畜是以尊
[002-017a]
 道而貴德尊如父兄貴如侯王道無位而
 德有名故也恃爵而後尊貴者非實尊貴
 也
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殁身不殆塞其兊閉其
門終身不勤開其兊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
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
是謂襲常
 兊口也人之有口家之有門皆喻物所從
 出者塞而閉之藏有於無守母者也參同
[002-017b]
 契云耳目己之寳閉固勿發揚兊口勿以
 談希之順以洪即此義不可目窺曰小不
 可力得曰柔遺唯季反襲常猶前言襲明
 宻而不露也記曰揜而充裘曰襲
蘇註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方無名
 則物之所資始也及其有名則物之所資
 生也故謂之始又謂之母其子則萬物也
 聖人體道以周物譬如以母知其子了然
 無不察也雖其智能周之然而未嘗以物
[002-018a]
 忘道故終守其母也天下皆具此道然常
 患忘道而狥物目悅于色耳悅于聲開其
 悅之之心而以其事濟之是以終身而陷
 溺不能救夫聖人之所以終身不勤者唯
 塞而閉之未嘗出而狥之也悅之爲害始
 小而浸大知小之將大而閉之可謂明矣
 趨其所悅而不顧自以爲强而非强也唯
 見悅而知畏之者可謂强矣世人開其所
 悅以身狥物徃而不反聖人塞而閉之非
 絶物也以神應物用其光而已身不與也
[002-018b]
 夫耳之能聽目之能見鼻之能臭口之能
 嘗身之能觸心之能思皆所謂光也蓋光
 與物接物有去而明無損是以應萬變而
 不窮殃不及于其身故其常性湛然相襲
 而不絶矣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
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
帶利劒厭飲食資貨有餘是謂盜竽非道哉
 介然有知猶言微有知也夸張曰施嗇之
 反也夷平也路狹而捷爲徑除治也傳曰
[002-019a]
 糞除先人之敝廬是也青赤爲文色絲爲
 采傅奕云采是古文繡字資貨一作財貨
 盜竽誤作盜夸今從韓非本
蘇註
 體道者無知無行無所施設而物自化今
 介然有知而行于大道則有施設建立非
 其自然有足畏者矣大道夷易無有險阻
 世之不知者以爲迂遠而好徑以求捷故
 凡舍其自然而有所施設者皆欲速者也
 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002-019b]
 豈復飾末廢本以施設爲事夸以誨盜哉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修
之于身其德乃眞修之于家其德乃餘修之
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
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
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
下之然哉以此
 邦一作國漢人避高帝諱改之於韻不叶
 今從韓非本
蘇註
[002-020a]
 世豈有建而不拔抱而不脫者乎唯聖人
 知性之真審物之妄捐物而修身其德充
 積實無所立而其建有不可拔者實無所
 執而其抱有不可脫者故至其子孫猶以
 祭祀不輟也身既修推其餘以及外雖至
 于治天下可也天地外者世俗所不見矣
 然其理可推而知也修身之至以身觀身
 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皆吾之所
 及知也然安知聖人以天下觀天下亦若
 吾之以身觀身乎豈身可以身觀而天下
[002-020b]
 獨不可以天下觀乎故曰吾何以知天下
 之然哉以此言亦以身知之耳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
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
䘒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
和曰常知常曰眀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强物
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毒蟲蜂蠆之類以尾端肆毒曰螫猛獸虎
 豹之類以爪按拏曰據攫鳥鵰鶚之類以
 羽距擊觸曰搏趙志堅曰以四指握拇指
[002-021a]
 爲握固䘒子垂反說文云赤子隂也號乎
 聲嗄所嫁反聲嘶也又啼極無聲曰嗄一
 作嗌不嗄黄茂材云古本無嗌字嗌不嗄
 莊子之文後人增入之祥吉㐫之候也
蘇註
 老子之言道德每以嬰兒况之者皆言其
 體而已未及其用也夫嬰兒泊然無欲其
 體則至矣然而物來而不知應故未可以
 言用也道無形體物莫得而見也况可得
 而傷之乎人之所以至于有形者由其有
[002-021b]
 心也故有心而後有形有形而後有敵敵
 立而傷之者至矣無心之人物無與敵者
 而曷由傷之夫赤子所以至此者唯無心
 也無執而自握無欲而自作是以知其精
 有餘而非心也心動則氣傷氣傷則號而
 啞終日號而不啞是以知其心不動而氣
 和也和者不以外傷内也復命曰常遇物
 而知反其本者也知和曰常得本以應萬
 物者也其實一道也故皆謂之常生不可
 益而欲益之則非其正矣氣惡妄作而又
[002-022a]
 以心使之則强梁甚矣益生使氣不能聽
 其自然日入于剛强而老從之則失其赤
 子之性矣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兊閉其門挫其銳
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不可得而
親不可得而䟽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
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爲天下貴
蘇註
 道非言說亦不離言說然能知者未必言
 能言者未必知唯塞兊閉門以杜其外挫
[002-022b]
 銳解紛和光同塵以治其内者默然不同
 而與道同也可得而親則亦可得而踈可
 得而利則亦可得而害可得而貴則亦可
 得而賤體道者均覆萬物而孰爲親踈等
 觀逆順而孰爲利害不知榮辱而孰爲貴
 賤情計之所不及此所以爲天下貴也
以正治國以竒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
知天下之然哉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
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竒物滋起法令滋
章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爲而民自化我
[002-023a]
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
民自樸
蘇註
 古之聖人柔遠能邇無意于用兵唯不得
 已然後有征伐之事故以治國爲正以用
 兵爲竒雖然此亦未足以取天下天下神
 器不可爲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唯體道
 者廓然無事雖不取天下而天下歸之矣
 人主多忌諱下情不上達則民貧而無告
 利器權謀也明君在上常使民無知無欲
[002-023b]
 形而精存乎其中矣物至于成形則真僞
 雜矣方其有精不容僞也眞僞既雜自一
 而爲二自二而爲三紛然錯出不可復信
 矣方其有精不吾欺也古今雖異而道則
 不去故以不去名之唯未嘗去故能以閱
 衆有之變矣甫美也雖萬物之美不免于
 變也聖人所以知萬物之所以然者以能
 體道而不去故耳
筆乘
 道無形容不可形容即屬之德然知德容
[002-024a]
 則道亦可從而識如所謂恍惚窈冥是也
 人之學道喜于有作至恍惚窈冥類若其
 芒蕩難於凑泊矣不知惚恍無象即象也
 恍惚無物即物也窈冥無精即精也如釋
 典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也暫爲假
 常爲眞恍惚窈冥則不以有而存不以無
 而亡夫孰眞且信于此故曰自古及今其
 名不去也昧者乃謂恍惚窈冥之中真有
 一物者夫怳惚窈冥則無中邊之謂也而
 物奚麗乎況有居必有去又何以亘古今
[002-024b]
 而常存乎然則曷謂閱衆甫也甫始也人
 執衆有爲有而不能玄會于徼妙之間者
 未嘗閱其始耳閱衆有之始則知未始有
 始則衆有皆衆妙而其爲恍惚窈冥也一
 矣是所以知衆有即真空者以能閱而知
 之故也釋氏多以觀門示人悟入老子之
 言豈復異此故閱衆始則前際空觀其徼
 則後際空萬物並作觀其復則當處空一
 念歸根上際永斷而要以能觀得之學者
 誠有意乎知常也則必自此始矣
[002-025a]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
惑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
自見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
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
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窪烏瓜反夫音符
蘇註
 聖人動必循理理之所在或直或曲要於
 通而已通故與物不迕不迕故全也直而
 非理則非直也循理雖枉天下之至直也
[002-025b]
 衆之所歸者下也雖欲不盈不可得矣昭
 昭察察非道也悶悶若將敝矣而日新之
 所自出也道一而已得一則無所不得多
 學而無以一之則惑矣抱一者復性者也
 蓋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
 皆抱一之餘也故以抱一終之目不自見
 故能見物鏡不自照故能照物如使自見
 自照則自爲之不暇而何暇及物哉不自
 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皆不爭之餘也
 故以不爭終之世以直爲是以曲爲非將
[002-026a]
 循理而行于世則有不免于曲者矣故終
 篇復言之曰此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夫
 所謂全者非獨全身也内以全身外以全
 物物我兼全而復于性則其爲直也大矣
筆乘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凡以明少
 則得也一少之極也抱一而天下式則其
 得多矣故一國三公不知誰適十羊九牧
 詎可得芻喪生者繇其多方亡羊者苦于
 岐路
[002-026b]
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爲此
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乆而況于人乎故從事
於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
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
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有不信
 飄風疾風也驟雨暴雨也自旦及晡爲終
 朝自早及莫爲終日風雨震蕩飄忽必不
 能乆岐伯所謂亢則害承乃制也樂入聲
蘇註
 言出于自然則簡而中非其自然而强言
[002-027a]
 之則煩而難信矣故曰道之出口淡乎其
 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
 既此所謂希言矣隂陽不爭風雨時至不
 疾不徐盡其勢之所至而後止若夫陽亢
 于上隂伏於下否而不得洩于是爲飄風
 暴雨若將不勝然其勢不能以終日古之
 聖人言出于希行出于夷皆因其自然故
 乆而不窮世或厭之以爲不若詭辯之悅
 耳怪行之驚世不知其不能久也孔子曰
 苟志于仁也無惡也故曰仁者之過易辭
[002-027b]
 志于仁猶若此而况志于道者乎夫苟從
 事于道矣則其所爲合于道者得道合于
 德者得德不幸而失雖失于所爲然必有
 得於道德矣不知道者信道不篤因其失
 而疑之于是益以不信夫唯知道然後不
 以得失疑道也
筆乘
 道以自然爲至而世希言之者喜于作也
 有作必有輟惡能乆乎即飄風驟雨之不
 能久焉亦可見也從事于道者不然從事
[002-028a]
 于道則自然矣自然則本無所得亦復何
 失無得無失而隨世之得失故爲德爲失
 皆信其所至而無容心焉無不同矣無不
 同亦無不樂乃其理也夫無不同則求其
 信且不可得況不信乎苟離道而爲德不
 能同于失矣離德而爲失不能同于德矣
 不能同于德同于失而欲其同于道者未
 之有也所謂信不足焉有不信也皆飄風
 驟雨之類也或曰首楞嚴言非因縁非自
 然而老氏以自然爲宗有以異乎余曰無
[002-028b]
 以異也夫所惡夫自然者有所自而自有
 所然而然也有所自而自有所然而然則
 是自然也在有物之上出非物之下是釋
 氏之所訶也老聃明自然矣獨不曰無名
 天地之始乎知無名則其自也無自其自
 也無自則其然也無然其自無自其然無
 然而因若縁曷能囿之故曰精覺妙明非
 因非縁非自然非不自然離一切相即一
 切法蓋所謂不可道之常道如此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
[002-029a]
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曰餘食
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跂與企同薛云舉踵曰跂張足曰跨立欲
 增高則反害其立行欲增闊則反害其行
 贅疣贅也行當作形古字通也食餘人必
 惡之形贅人必醜之左氏人將不食吾餘
 莊子附疣縣贅出乎形而侈乎性是也惡
 去聲處上聲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
[002-029b]
之曰道强爲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
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
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混渾通先悉薦
 寥遠也羅什曰妙理常存故曰有物萬道
 不能分故曰混成鍾會曰廓然無偶曰獨
 立古今常一曰不改無所不在曰周行所
 在皆通曰不殆
蘇註
[002-030a]
 夫道非清非濁非高非下非去非來非善
 非惡混然而成體其于人爲性故曰有物
 混成此未有知其生者蓋湛然常存而天
 地生于其中耳寂兮無聲寥兮無形獨立
 無匹而未常變行于群有而未嘗殆俯以
 化育萬物則皆其母矣道本無名聖人見
 萬物之無不由也故字之曰道見萬物之
 莫能加也故强爲之名曰大然其實則無
 得而稱之也自大而求之則逝而徃矣自
 徃而求之則遠不及矣雖逝雖遠然反而
[002-030b]
 求之一心足矣由道言之則雖天地與王
 皆未足大也然世之人習知三者之大而
 不信道之大也故以實告之人不若地地
 不若天天不若道道不若自然然使人一
 日復性則此三者人皆足以盡之矣
重爲輕根靜爲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
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
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根本也躁者動之甚而煩擾也君主也韓
 非云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重則能使
[002-031a]
 抱樸則少𥝠寡欲而天下無事矣素未受
 采樸未斷器此所謂性之初也寳也夫遊
 于性之初故雖有身而寳無身其有𥝠馬
 者少矣雖有心而寳無心其有欲馬者寡
 矣然則見素抱相乃聖智仁義之精也馬
 用文之蓋老子絶之于彼正欲其屬之于
 此學者不察其意而但知其絶而棄之猥
 云老子之論蕩而不法也斯所謂不得於
 言者乎
絶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
[002-031b]
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怕兮其
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衆人
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
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忽兮若晦寂兮無似所止衆人皆有以我獨
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唯上聲阿烏何反皆應聲唯恭而阿慢也
 荒廣遠也怕古泊字靜也兆如龜兆之坼
 動之微也孩小兒笑也笑則情動而識生
[002-032a]
 矣有歸必稅駕而不乘乘乘兮無所歸無
 住著也馬巨濟曰性無餘欠有餘皆分外
 也享太牢登春臺則所得皆分外故曰衆
 人皆有餘遺失也沌如渾沌之沌無知也
 一作純小明爲昭察苛細也悶莫奔反頑
 不知痛痒也古謂都爲美郊爲鄙食音嗣
 食母乳母也見禮記内則篇
蘇註
 爲學日益爲道日損不知性命之正而以
 學求益增所未聞積之不已而無以一之
[002-032b]
 則以圜害方以直害曲其中紛然不勝其
 憂矣患夫學者之至此故曰絶學無憂若
 夫聖人未嘗不學而以道爲主不學而不
 少多學而不亂廓然無憂而安用絶學邪
 學者溺于所聞而無以一之則唯之爲恭
 阿之爲慢不可同日言矣而況夫善惡之
 相反乎夫唯聖人知萬物同出于性而皆
 成于妄如畫馬牛如刻虎彘皆非其實湣
 焉無是非同異之辨孰知其相去幾何哉
 苟知此矣則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
[002-033a]
 而不相悖無足怪矣聖人均彼我一同異
 其心無所復留然豈以是忽遺世犯分亂
 理而不顧哉人之所畏吾亦畏之人之所
 爲吾亦爲之雖列于君臣父子之間行于
 禮樂刑政之域而天下不知其異也其所
 以不嬰于物者惟心而已人皆狥其所知
 故介然不出畦畛聖人兼涉有無無入而
 不可則荒兮其未可央也人各溺于所好
 其美如享太牢其樂如春登臺囂然從之
 而不知其非唯聖人深究其妄遇之泊然
[002-033b]
 不動如嬰兒之未能孩也乘萬物之理而
 不自私故若無所歸衆人守其所知各自
 以爲有餘聖人包舉萬物而不主于一超
 然其若遺也沌沌若愚而非愚也世俗以
 分别爲知聖人知群妄之不足辨也故其
 外若昏其中若悶忽焉若海不見其津涯
 漂然無定不見其宿止也人各有能故世
 皆得而用之聖人才全德備若無所施故
 疑于頑鄙道者萬物之母衆人狥物忘道
 而聖人脫遺萬物以道爲宗譬如嬰兒無
[002-034a]
 所雜食食于母而已
筆乘
 人之爲學憂不得善也吾能絶學則奚憂
 之有然非强絶也知性本無善也彼爲學
 者雖異于惡而離性則一其少異者如唯
 與阿之間耳夫以善惡之同而聖人亦不
 廢善者蓋人之所畏不得不畏所謂吉凶
 與民同患也至其心游于性初方且荒兮
 未央而豈若善之有涯涘可限量哉故人
 之樂善如享太牢春登臺而我獨泊兮如
[002-034b]
 嬰兒之未孩無朕兆也乘乘者無所歸無
 棲泊也人之得善皆有所止而我獨若遺
 若愚人之沌沌無知識也人皆昭昭察察
 皆若有所以而我獨昏也悶悶也忽兮若
 海漂兮無所止也此豈聖人眞頑且鄙哉
 以衆皆逐其子我獨貴其母不能不與衆
 異耳蓋性無善惡而善惡萬法皆從此而
 生故謂之食母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
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
[002-035a]
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眞其中有信自古及
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吾何以知衆甫之然
哉以此
 孔大也窈烏了反恍惚窈冥皆不可見之
 意鄧錡云恍惚便是物非恍惚之中更别
 有物經云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怳惚
 是也窈冥便是精非窈冥之中更别有精
 張平叔云窈冥莫測是眞精是也王輔嗣
 曰信驗也閱自門出者一一而數之言道
 如門萬物皆自此徃也漢書此如傳舍所
[002-035b]
 閱多矣陸機賦川閱水而成川世閱人而
 爲世其用字之義並同一訓經歷亦同此
 義甫美也又始也
蘇註
 道無形也及其運而爲德則有容矣故德
 者道之見也自是推之則衆有之容皆道
 之見于物者也道非有無故以恍惚言之
 然及其運而成象著而成物未有不出于
 恍惚者也方有無之未定恍惚而不可見
 及夫有無之交則見其窈冥深眇雖未成
[002-036a]
 形而精存乎其中矣物至于成形則眞僞
 雜矣方其有精不容僞也真僞既雜自一
 而爲二自二而爲三紛然錯出不可復信
 矣方其有精不吾欺也古今雖異而道則
 不去故以不去名之唯未嘗去故能以閱
 衆有之變矣甫美也雖萬物之美不免于
 變也聖人所以知萬物之所以然者以能
 體道而不去故耳
筆乘
 道無形容不可形容即屬之德然知德容
[002-036b]
 則道亦可從而識如所謂恍惚窈冥是也
 人之學道喜于有作至恍惚窈冥類若其
 芒蕩難於凑泊矣不知惚恍無象即象也
 恍惚無物即物也窈冥無精即精也如釋
 典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也暫爲假
 常爲眞恍惚窈冥則不以有而存不以無
 而亡夫孰眞且信于此故曰自古及今其
 名不去也昧者乃謂恍惚窈冥之中眞有
 一物者夫恍惚窈冥則無中邊之謂也而
 物奚麗乎況有居必有去又何以亘古今
[002-037a]
 而常存乎然則曷謂閱衆甫也甫始也人
 執衆有爲有而不能玄會于徼妙之間者
 未嘗閱其始耳閱衆有之始則知未始有
 始則衆有皆衆妙而其爲恍惚窈冥也一
 矣是所以知衆有即眞空者以能閱而知
 之故也釋氏多以觀門示人悟入老子之
 言豈復異此故閱衆始則前際空觀其徼
 則後際空萬物並作觀其復則當處空一
 念歸根上際永斷而要以能觀得之學者
 誠有意乎知常也則必自此始矣
[002-037b]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
惑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
自見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
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
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窪烏瓜反夫音符
蘇註
 聖人動必循理理之所在或直或曲要於
 通而已通故與物不迕不迕故全也直而
 非理則非直也循理雖枉天下之至直也
[002-038a]
 衆之所歸者下也雖欲不盈不可得矣昭
 昭察察非道也悶悶若將敝矣而日新之
 所自出也道一而已得一則無所不得多
 學而無以一之則惑矣抱一者復性者也
 蓋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
 皆抱一之餘也故以抱一終之目不自見
 故能見物鏡不自照故能照物如使自見
 自照則自爲之不暇而何暇及物哉不自
 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皆不爭之餘也
 故以不爭終之世以直爲是以曲爲非將
[002-038b]
 循理而行于世則有不免于曲者矣故終
 篇復言之曰此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夫
 所謂全者非獨全身也内以全身外以全
 物物我兼全而復于性則其爲直也大矣
筆乘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凡以明少
 則得也一少之極也抱一而天下式則其
 得多矣故一國三公不知誰適十羊九牧
 詎可得芻喪生者繇其多方亡羊者苦于
 岐路
[002-039a]
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爲此
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乆而況于人乎故從事
於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
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
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有不信
 飄風疾風也驟雨暴雨也自旦及晡爲終
 朝自早及莫爲終日風雨震蕩飄忽必不
 能乆岐伯所謂亢則害承乃制也樂入聲
蘇註
 言出于自然則簡而中非其自然而强言
[002-039b]
 之則煩而難信矣故曰道之出口淡乎其
 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
 既此所謂希言矣隂陽不爭風雨時至不
 疾不徐盡其勢之所至而後止若夫陽亢
 于上隂伏於下否而不得洩于是爲飄風
 暴雨若將不勝然其勢不能以終日古之
 聖人言出于希行出于夷皆因其自然故
 久而不窮世或厭之以爲不若詭辯之悅
 耳怪行之驚世不知其不能久也孔子曰
 苟志于仁也無惡也故曰仁者之過易辭
[002-040a]
 志于仁猶若此而况志于道者乎夫苟從
 事于道矣則其所爲合于道者得道合于
 德者得德不幸而失雖失于所爲然必有
 得於道德矣不知道者信道不篤因其失
 而疑之于是益以不信夫唯知道然後不
 以得失疑道也
筆乘
 道以自然爲至而世希言之者喜于作也
 有作必有輟惡能乆乎即飄風驟雨之不
 能乆焉亦可見也從事于道者不然從事
[002-040b]
 于道則自然矣自然則本無所得亦復何
 失無得無失而隨世之得失故爲德爲失
 皆信其所至而無容心焉無不同矣無不
 同亦無不樂乃其理也夫無不同則求其
 信且不可得況不信乎苟離道而爲德不
 能同于失矣離德而爲失不能同于德矣
 不能同于德同于失而欲其同于道者未
 之有也所謂信不足焉有不信也皆飄風
 驟雨之類也或曰首楞嚴言非因縁非自
 然而老氏以自然爲宗有以異乎余曰無
[002-041a]
 以異也夫所惡夫自然者有所自而自有
 所然而然也有所自而自有所然而然則
 是自然也在有物之上出非物之下是釋
 氏之所訶也老聃明自然矣獨不曰無名
 天地之始乎知無名則其自也無自其自
 也無自則其然也無然其自無自其然無
 然而因若縁曷能囿之故曰精覺妙明非
 因非縁非自然非不自然離一切相即一
 切法蓋所謂不可道之常道如此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
[002-041b]
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曰餘食
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跂與企同薛云舉踵曰跂張足曰跨立欲
 增高則反害其立行欲增闊則反害其行
 贅疣贅也行當作形古字通也食餘人必
 惡之形贅人必醜之左氏人將不食吾餘
 莊子附疣縣贅出乎形而侈乎性是也惡
 去聲處上聲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
[002-042a]
之曰道强爲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
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
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混渾通先悉薦
 寥遠也羅什曰妙理常存故曰有物萬道
 不能分故曰混成鍾會曰廓然無偶曰獨
 立古今常一曰不改無所不在曰周行所
 在皆通曰不殆
蘇註
[002-042b]
 夫道非清非濁非高非下非去非來非善
 非惡混然而成體其于人爲性故曰有物
 混成此未有知其生者蓋湛然常存而天
 地生于其中耳寂兮無聲寥兮無形獨立
 無匹而未常變行于群有而未嘗殆俯以
 化育萬物則皆其母矣道本無名聖人見
 萬物之無不由也故字之曰道見萬物之
 莫能加也故强爲之名曰大然其實則無
 得而稱之也自大而求之則逝而徃矣自
 徃而求之則遠不及矣雖逝雖遠然反而
[002-043a]
 求之一心足矣由道言之則雖天地與王
 皆未足大也然世之人習知三者之大而
 不信道之大也故以實告之人不若地地
 不若天天不若道道不若自然然使人一
 日復性則此三者人皆足以盡之矣
重爲輕根靜爲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
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
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根本也躁者動之甚而煩擾也君主也韓
 非云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重則能使
[002-043b]
 輕靜則能使躁故曰重爲輕根靜爲躁君
 管子曰動則失位靜則自得離去聲輜莊
 持反古者凡吉行乘乘車師行乘兵車皆
 有輜車在後輜車衣車前後有蔽所以載
 行者之衣食器械以其累重故稱輜重榮
 觀紛華之觀也公羊傳曰常事曰視非常
 曰觀處上聲燕處猶燕居超然高出而無
 繫著也奈如也乘去聲失根一作失本一
 作失臣非今從王輔嗣本
蘇註
[002-044a]
 凡物輕不能載重小不能鎮大不行者使
 行不動者制動故輕以重爲根躁以靜爲
 君行欲輕而不離輜重榮觀雖樂而必有
 燕處重靜之不可失如此人主以身任天
 下而輕其身則不足以任天下矣輕與躁
 無施而可然君輕則臣知其不足賴臣躁
 則君知其志于利故曰輕則失臣躁則失
 君
善行無轍迹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
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002-044b]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
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
人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大迷
是爲要妙
 瑕玉玷也謫直革反責也籌策計數者所
 用之筭以竹爲之楗其偃反拒門木也横
 曰關堅曰楗結繫也繩索也約束也襲相
 傳襲也一作掩襲之襲言宻用也傅奕云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二十字獨見河上本
 古本無之
[002-045a]
蘇註
 乘理而行故無迹時然後言故言滿天下
 無口過萬物之數畢陳于前不計而知安
 用籌筭全德之人其于萬物如母之于子
 雖縱之而不去故無關而能閉無繩而能
 約彼方挾策以計設關以閉持繩以結其
 力之所及者少矣聖人之于人非特容之
 又善救之我不棄人而人安得不歸我乎
 夫救人于危難之中非救之大者也方其
 流轉生死爲物所蔽而推吾至明以與之
[002-045b]
 使暗者皆明如燈相傳相襲而不絶則謂
 善救人矣聖人無心于教故不愛其資天
 下無心于學故不貴其師聖人非獨吾忘
 天下亦能使天下忘我故也聖人之妙雖
 智者有所不喻故曰要妙
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谿爲天下谿常德不
離復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爲
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
辱爲天下谷爲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
樸散則爲器聖人用之則爲官長故大制不
[002-046a]

 守保守也復并扶又反谿谷衆水所注天
 下極言之也式法也忒爽也足全也長上
 聲制裁斷也割分裂也
吕註
 雄動而雌靜雄剛而雌柔雄倡而雌和知
 其雄守其雌則篤靜致柔和而不倡者也
 故爲天下谿谿之爲物受于谷而輸于江
 海受而不拒輸而不積物之能通而無迕
 者也能通則常德不離矣人之生也常德
[002-046b]
 内全與物無迕反爲物之所遷則日益以
 離唯能篤靜致柔和而不倡則常德不離
 而復歸于嬰兒矣白于色爲受采于物爲
 明于行爲金于數爲四黑于色爲不受染
 于物爲晦于行爲水于數爲一知其白守
 其黑不受萬物之染若晦若水終之于抱
 一抱一則能曲能枉能窪能蔽故可以爲
 天下式爲天下式無徃而非一則常德不
 忒矣不離者不離其故處而已而未必能
 不忒也不忒則不差矣嬰兒之爲物專氣
[002-047a]
 致柔不失其一體之和而已復歸于無極
 則嬰兒不足以言之也草木之蕃也爲榮
 其謝也辱人之所以爲榮辱亦若是而已
 知其榮守其辱去華歸根雖被以天下之
 所甚惡而不能累焉故爲天下谷谷之爲
 物虛而能盈應而不藏而江海之源所自
 出者也能爲天下谷則反乎其源矣故常
 德乃足則又非特不忒而已復歸其樸樸
 者眞之全而物之混成者也唯其混成而
 未爲器故能大能小能曲能直能短能長
[002-047b]
 能圜能方無施而不可則無極不足以言
 之也然則守其雌守其黑守其辱足矣安
 用知其雄與白與榮哉蓋守之以爲母知
 之以爲子守之以爲經知之以爲變也樸
 散則爲器器之爲物能大而不能小能曲
 而不能直能短而不能長能圜而不能方
 故聖人用之爲官長而已非容乃公公乃
 王之道也若夫抱樸以制天下其視天下
 之理猶庖丁之視牛未嘗見全牛也行之
 于所無事而已恢恢乎其于游刃有餘地
[002-048a]
 矣何事于割哉故曰大制不割
將欲取天下而爲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
器不可爲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
或隨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
人去甚去奢去泰
 取如左氏取我田疇而伍之史記取高帝
 約束紛更之之取爲治之也司馬温公曰
 爲之則傷自然執之則乖通變呴音許一
 音虛羸力爲反載始也又任載也隳許規
 反去上聲陸農師云去甚慈也去奢儉也
[002-048b]
 去泰不敢爲天下先也三者聖人所以取
 天下也
蘇註
 聖人之有天下非取之也萬物歸之不得
 已而受之其治天下非爲之也因萬物之
 自然而除其害耳若欲取而爲之則不可
 得矣凡物皆不可爲也雖有百人之聚不
 循其自然而妄爲之必有齟齬不服者而
 況天下乎雖然小物寡衆猶有可以力取
 而智奪者至于天下之大有神主之不待
[002-049a]
 其自歸則叛不聽其自治則亂矣隂陽相
 盪高下相傾大小相使或行于前或隨于
 後或呴而暖之或吹而寒之或益而强之
 或損而羸之或載而成之或隳而毁之皆
 物之自然而勢之不免者也世之愚人私
 己而務得乃欲拒而違之其禍不覆則折
 唯聖人則知其不可逆順以待之去其甚
 去其奢去其泰使不至于過而傷物而天
 下無患矣此不爲之至也堯湯之于水旱
 雖不能免而終不至于敗者由此故也易
[002-049b]
 之泰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
 宜以左右民三陽在内三隂外物在泰極
 矣聖人懼其過而害生故財成而輔相之
 使不至于過此所謂去甚去奢去泰也矣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專好還師
之所處荆棘生焉大兵之後必有凶年善者
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
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壯則老是
謂不道不得早已
 好去聲還旋通易曰師衆也處上聲善即
[002-050a]
 有道者也不得已爲之難也莊子曰不得
 已而後動又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又託不
 得已以養中皆與老子語合果而勿矜以
 下五而字當讀如於字人方果於彼我獨
 果于此也矜自恃也伐夸大也驕恣肆也
 已止也早已言不乆也
蘇註
 聖人用兵皆出于不得已非不得已而欲
 以强勝天下雖或能勝其禍必還報之楚
 靈齊湣秦始皇漢孝武或以殺其身或以
[002-050b]
 禍其子孫人之所毒鬼之所疾未有得免
 者也兵之所在民事廢故田不修用兵之
 後殺氣勝故年穀傷凡兵皆然而况以兵
 强天下者邪果決也德所不能綏政所不
 能服不得已而後以兵决之耳勿矜勿伐
 勿驕不得已四者所以爲勿强也壯之必
 老物無不然者惟有道者成而若缺盈而
 若沖未嘗壯故未嘗老未嘗死以兵强天
 下壯亦甚矣能無老乎無死乎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
[002-051a]
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
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澹爲上勝
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不
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
軍處左上將軍處右言居上勢則以喪禮處
之殺人衆多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佳謂佳之也温公曰兵愈佳則害人愈多
 惡去聲處上聲下並同左爲陽爲生右爲
 隂爲死恬澹安靜也美即佳也樂去聲純
 甫云此章自兵者不祥之器以下似古之
[002-051b]
 義䟽渾入于經者詳其文義可見
蘇註
 以之濟難而不以爲常是謂不處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
萬物將自賔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
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
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

蘇註
 樸性也道常無名則性亦不可名焉故其
[002-052a]
 爲物舒之無所不在而歛之不盈毫末此
 所以雖小而不可臣也故匹夫之賤守之
 則塵垢粃糠足以陶鑄堯舜而侯王之尊
 不能守則萬物不賔矣沖氣升降而合爲
 一而降甘露脗然被于萬物無不均遍聖
 人體至道以應諸有亦露之無不及者此
 所以能賔萬物也聖人散樸爲器因器制
 名豈其狥名而忘樸逐末而喪本哉蓋亦
 知復于性是以乘萬變而不殆也江海水
 之鍾也川谷水之分也道萬物之宗也萬
[002-052b]
 物道之末也皆水也故川谷歸其所鍾皆
 道也故萬物賔其所宗
筆乘
 道常首章所謂常道也無名首章所謂無
 名也以其未彫未琢故謂之樸以其曰希
 曰微故謂之小然能見小而守之者鮮矣
 侯王若能守是見小曰明者也知子守母
 者也如此則靜爲動君而動爲之臣一爲
 萬主而萬爲之賔又孰有臣樸者哉始即
 無名天地之始制者裁其樸而分之也始
[002-053a]
 本無名制之則有名矣苟其逐于名而莫
 止則一生二二生三將巧歷不能筭而種
 種名相皆以爲實與接爲構窮萬世而不
 悟隂陽之慘殆孰甚焉所謂不知常妄作
 凶也誠知無可以適有則有亦可以之無
 是故貴其止止者鎮以無名之樸也知止
 則不隨物遷淡然自足殆無從生矣此非
 强之也物生于道生物滅以道滅萬物皆
 作于道萬物皆歸于道我之性宅我自復
 之夫何難之有故江海水之宗也川谷水
[002-053b]
 之派也異派必會于宗殊名必統于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
不亡者壽
 不失其所即易之止其所也羅什曰在生
 而不生曰久在死而不死曰壽
蘇註
 分别爲智蔽盡爲明分别之心未除故止
 于知人而不能自知蔽盡則無復分别故
 能自知而又可以及人也力能及人而不
[002-054a]
 能及我能克己復性則非力之所及故可
 謂之强也知足者所遇而足則未嘗不富
 矣雖有天下而常挾不足之心以處之是
 終身不能富也不與物爭而自强不息物
 莫能奪其志也物變無窮而心未嘗失則
 乆矣死生之變大亦大矣而其性湛然不
 亡此古之至人能不生不死者也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
功成不名有愛養萬物而不爲主常無欲
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知主可名於大是以
[002-054b]
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
 汎無繫著也
蘇註
 汎兮無可無不可故左右上下周旋無
 不至也世有物而不辭者必將名之以爲
 己有世有避物而不有者必將辭物而不
 生生而不辭成而不有者唯道而已大而
 有爲大之心則小矣
筆乘
 可名于小爾言不可名小可名于大爾言
[002-055a]
 不可名大既云可左可右所以非小非大
 非小非大所以成其大
執大象天下徃徃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
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
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林希逸云大象者無象之象也天下徃者
 執此而徃行之天下也既盡也
蘇註
 道非有無故謂之大象苟其昭然有形則
 有同有異同者好之異者惡之好則來之
[002-055b]
 惡則去之不足以使天下皆徃矣有好有
 惡則有所利有所害好惡既盡則其千萬
 物皆無害矣故至者無不安無不平無不
 泰作樂設餌以待來者豈不足以止過客
 哉然而樂關餌盡彼將捨之而去若夫執
 大象以待天下天下不知好之又况得而
 惡之乎雖無臭味形色聲音以悅人
 而其用不可盡矣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强之將
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
[002-056a]
微明柔勝剛弱勝强魚不可脫於深淵邦之
利器不可以示人
 歙音吸也聚也張開大也深淵原作淵邦
 原作國今從韓非本
蘇註
 未嘗與之而遽奪則勢有所不極理有所
 不足勢不極則取之難理不足則物不服
 然此幾于用智也與管仲孫武無異聖人
 與世俗其迹固有相似者也聖人乘理而
 世俗用智乘理如醫樂巧於應病用智如
[002-056b]
 商賈巧于射利聖人知剛强之不足恃故
 以柔弱自處天下之剛强方相傾相軋而
 吾以不校坐待其斃此所謂勝也雖然聖
 人豈有意爲此以勝物哉知勢之自然而
 居其自然耳魚之爲物非有爪牙之利足
 以勝物也然方託於深淵雖强有力者莫
 能執之及其脫淵而陸則蠢然一物耳何
 能爲哉聖人居于柔弱而剛强者莫能傷
 非徒莫能傷也又將以全制其後此不亦
 天下之利器也哉魚惟脫于淵然後人得
[002-057a]
 制之聖人唯處于柔弱而不厭故終能服
 天下此豈與衆人共之者哉
道常無爲而無不爲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
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
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道常言道之大常也介甫云言道之主故
 曰萬物將自賔言道之變故曰萬物將自
 化作動也鎮者壓定之使不動也羅什曰
 心得一空資用不失萬神從化伏邪歸正
蘇註
[002-057b]
 道常者無所不爲而無爲之之意耳聖人
 以無爲化物萬物化之始于無爲而漸至
 于作譬如嬰兒之長人僞日起故三代之
 衰人情之變日以滋甚方其欲作而上之
 人與天下皆靡故其變至有不可勝言者
 苟其方作而不爲之動終以無名之樸鎮
 之庶幾可得而止也聖人中無抱樸之念
 外無抱樸之迹故樸全而用大苟欲樸之
 心尚存于胷中則失之遠矣
老子翼卷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