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540 鶴峰禪師語錄-清-濟悟 (CBETA)



鶴峰悟禪師語錄卷下
嗣法門人上震等編


佛事



為寮元古樸火



舉火炬云小雪已去。大雪將來。寮元去住不假安排。
擲火炬云。咄。臘月蓮花火裏開。


為慧帆上座封龕



以如意指靈龕云。松月堂前落翠陰。虯枝盤屈凍雲
侵。化壇人去空山冷獨掩重關花雨深。遂封。


又舉火


叢林尊宿法社規模。要去撒手徑去。更不者也之乎。
賣弄家私人前不諱。知他此去作馬作驢。擲火炬喝
一喝云。送君千里終須別。何必相逢在半途。


為寂照開之和尚入塔



舉骨櫬云。見之不取。思之千里。匿影韜光。即此離此。
南陽塔樣古今傳寂照宗風扇無已遂入。


為戒矛禪師火



末後句最條直。凡情聖見都難測。溪邊春景有消磨。
火裏精金無變色。以火炬作一圓相。復喝一喝。便擲
下火炬云赤。


為歸寧所居士起棺



拈拄杖劃地云。門裏出身易。身裏出門難。十日灘頭
坐。一日過九灘。一條楖栗從茲去。何日重來看藥欄。
曳拄杖便行。


又舉火


海湧峰前㘞聲恁麼來。絕不通知。幽湖渚畔瞥爾恁
麼去。復不相待。如此與我作相知。山僧只合熱不采。
且道今日事又作麼生。擲火炬云。老凍儂猶有鄉情
在。


為一乘禪師封龕


[002-0562b]


拈封條云。三春花事雨連綿。今日方知不夜天。赤眼
衲僧心已歇。白雲深處坐忘年。遂封。


又起龕


拈拄杖卓一卓云。一著高一著。一步闊一步。記取舊
生涯。莫問來時路。復卓拄杖云。明月光風綠水邊。前
頭正是蓮華渡。


管維誠洪濟請為庶母某氏起龕



以如意擊靈几云。不著無不著有。眼光落地雲山吼。
驀然撞著末山尼。是神是鬼都驚走。不露首。回身北
面看南斗。


為若倫老宿火



舉火炬云舊年裏非心非佛白雪紛飛千巖凜冽新
年頭即心即佛韶光滿目萬象昭回恁麼薦去何得
有今日事不恁麼薦何得有今日事何也攛火炬云
秪圖燎卻面皮。


為白谷和尚起龕



去即印住。住即印破。此是我白谷法兄和尚。法戰先
鋒利物赤幟。今日濟悟法弟到來。不過借師兄鼻孔
一為出氣。遂召眾云。大家齊奮鐵牛機。圖南捷似金
鵬翅。


為慧持法姪入塔



捧骨櫬云。高蹈於上方山麓。繼席於鴈塔室中一則
心同父子。一則蔭藉祖翁。遂送入云。嬴得自家田地
穩。更憐松竹引清風。


為爾暹禪師封龕



拈起封條云。今冬雖半不為冷。昨夜嚴加雪上霜此
際禪翁能作主驀然撒手絕商量。生也有出塵之志。
死也有不滅之光。日午三更打不了。元辰覿露不囊
藏。掩龕便封。


為法涵上座起龕


[002-0562c]


以如意擊龕三下云。行一步轉全身。承足寶華朵朵
新。檐前雨過天方霽。身裏誰云難出門。復擊三下云
起。


又舉火


秉火炬云。生則入清涼之境。滅則遊勝熱之門。生滅
性真。去來無礙。秪如離卻生滅去來一句又作麼生
道。放下火炬云要識真金火裏看。


為智齡禪德起龕



拈拄杖云。昨朝風雨飛。灑作楓林血。行步且龍鍾。看
取石頭滑滑。隨卓拄杖云。足底蓮花香玉屧。


為慧如禪人起龕



春寒多雨多雪。兼之路塗偏僻。不是福善婆心念公
招提協力莫打之繞貴乎條直。喝一喝云。特地一番
開闢。


為儀成衣師兄起龕



以拄杖擊龕云。霜寒楓葉滿溪紅。絕似桃花三月中。
十錦連雲收宿雨。袈裟風捲豁鴻濛。顧左右云且道
鴻濛作麼生。豁卓拄杖云不涉程途信步行。


又舉火


拈火炬云。昔有老宿念法華。今有老宿衣法華。諸仁
且道是同是別。仝則象王回顧落花紅。別則齒頰香
生蓮漏徹。徹徹初三初四蛾眉月。孝徒德慶子承父
業。山僧手足情深。不惜唇皮。代為提掇。連喝兩喝擲
火炬云。皮膚脫落盡。惟有一真實。


為雲芝禪師封龕



舉封條云。立冬三日後。卻過九秋終。飛錫別峰見。白
雲千萬重。忽西去。復回東。龕中獨坐三更月。衣帶梅
涇兩岸風。便封。


為體如禪人封龕



梅涇未及小春候。一片白雲來掩扉。庭際秋深香雨
[002-0563a]
落。飄楓也解指南歸。以封條封上云。等閒不費纖毫
力。坐斷威音第一機。


又起龕


生七十一。死七月七。不是優游亦非逐物。雖然連得
便行程也是東壁打西壁。復高聲叫云出。


又舉火


山僧二十年前曾見汝為優婆塞身。於靈山會裏參
詢乞戒。嗣後雙徑巾瓶已至辭歸指南。不惜一片閒
田地種種栽培。即今福善修建梵宇。且道體如上座
還來著力也無。良久擲火炬云。衣帶火雲去。自然秋
氣生。


為自在禪人火



舉起火炬云。閉卻咽喉唇吻。道將一句來。良久云撥
開勝熱門。捩轉涅槃路。便拋火炬云。也是大蟲看水
磨。


為福衡上座火



拈火炬云。小火頭大解脫。三日已前知時節。一生穿
衣寸絲不掛。終日噇飯粒米無啜。道是行業殊勝。腦
後直須抽釘。道非行業殊勝。更要頂上拔楔。驀擲火
炬云。試看火裏開蓮。不管梅梢吐月。


為虛舟渡和尚封龕



以封條上畫⊙相云。曹溪一脈法流長。習習風生殿
角涼。明月堂前賓主句。今朝不假更商量。真寂定豁
行藏。巍巍獨坐法中王。遂封。


又舉火


月明簾外轉身。荊棘林中下腳。消受六十一年一。向
以楔出楔。且道今日事又作麼生。舉火炬云。炎雲披
拂雨天花。看取紅爐飛白雪。便燒。


為如潤殿主火



一物不將來。兩手空索索。曠劫鶻臭衫。今朝須脫卻。
[002-0563b]
任逍遙真灑落。以火炬作揮劍勢云。倚天長劍逼人
寒。復擲下云。腦後神光飛出鶚。


為照岑禪師火



日升月恒。風倦雲騰。世相浮脆。幻妄非真。特向鄧尉
山中薙染卻來白雲影裏藏身。喝一喝云。無影樹根
都斫盡。沒藏身處任縱橫。秪如十五日已前生也不
道。十五日已後死也不道。正當十五日又作麼生。拈
火炬便擲下云。金風玉露空清徹。秋月寒潭照碧岑。


超方禪師請為聆靜本師起棺



拈拄杖云。世尊金槨示雙趺。寶樹潛輝意不孤。寒雪
夜深峰頂白。曉霜侵影寂然無。諸仁還知聆靜老師
叔生平作用麼。良久曰。輔佐法門贊成藂席。為法為
人全終全始。到今日坦坦然花開果滿去也。秪如濟
悟到來又作何相為。便曳拄杖先導云。逴得便行真
成好手。


又入塔


以拄杖指金井。復扣骨函三下。震威一喝云。頂禮華
嚴南詢。不別五十三員。孰云饒舌。青山重重白雲疊
疊。葉落歸根天然一穴。金剛三昧沒囊藏。蔭覆兒孫
無終極。復喝一喝送靈骨入。


為調宇上人封龕



連朝多雨雪。今日半晴陰。看取蓮花淨。方知不染心。
一缽香羹渾不顧。雙趺猶覺凍痕深。拈封條作[十○]相
便封。


又起龕


雨凄凄雲闇闇。古木掛袈裟。寒風吹佛面。就路便抽
身。前途莫打算。莫打算。恰恰期於臘月半。


又舉火


把火炬。云定香院裏執巾瓶。動靜無非清淨心。今日
全身參勝熟。要從火裏試精金。便燒。
[002-0563c]


為巨冶老師火



舉火炬云。知交深厚。手腳毒辣。不近人情。何堪湊泊。
面皮翻轉在今朝。火裏麒麟三隻角。便擲火炬。


為開之和尚懸真



三吳景物正當秋。黃葉飄空桐水流。直得金風全體
露。天真神妙兩悠悠。驀以拂子指真喚大眾云。者是
阿誰。良久復高聲云。禮拜著。


為卻塵禪師封龕兼起龕



不離不即意雍雍。話到關山九日重。素月涼風歸去
也。夜闌誰聽五更鍾。欲相見過別峰。秋林一片白雲
封。拈封條便封上。復云起。


又舉火


龍潭首領鹿苑規箴。發言無忌諱處事卻同心生緣
不出大清國裏。寂滅秪在濮川古林。九秋九日三嘆
三吟。要把止啼黃葉擲地。戛玉鏗金。攛火炬云。昨夜
泥牛拗角折。今朝花雨襲禪襟。


贊詠



天童老和尚像贊



「 一棒一條痕。施恩當報恩。頹綱從此振。撥轉舊乾坤。」



華山見老和尚像贊



「 心行如父威嚴似虎。寶華戒壇恢復之主。半肩風卷伽黎兩手。圓珠輪數即波離。乘願而來是南山現身之祖。白雲腳下兒孫亦證千華之譜。」



羅漢無飾嚴法師像贊



「 宗律論之圓該。自是慈航到彼默則竟日無聲趺則終夜不起。語如河流倒懸。行如鶴飛千里。香水海解脫門。一縱橫一徹底。江北江南樹法幢。最後松陵三剎峙。」



法輪普和尚像贊



「 闢艸誅萊。宏恢法席。百丈流風。趙州標格。行履處頗
[002-0564a] 有操持。胸次中毫無荊棘。天山室內不知雙徑兒孫得力。」



沈九錫居士像贊



「 三十之前世情已淡。六旬之後道念轉深。仁風歷歷超塵俗。懿德殷殷更肅雍。屏息萬緣還習靜。心持百八自從容。兒孫綿瓞承遺蔭。細看丰儀贊莫窮。」



鮑于揆居士像贊



「 趺錦茵撫瑤琴。沒弦玉響無影松。吟伯牙鳴鳳指。同調不同音。宛若維摩說法。由來物外安心。亭午呼童頻煮茗。更聆詞藻發幽深」



觀音大士贊



「 應跡現形小出大遇。水月空花有句無句。漫持楊柳灑甘霖。一滴恒沙不知數。」



題聖一應護法行樂圖



「 北窗閒坐喜初晴。偶見伊人持畫冊。開卷囑筆題短章。遙瞻山水興何劇。尋幽攬勝兼採薇。華服臨風頗清逸。欲放兒童臂上鷹。更思小子囊中物。撫掌仰天笑不休。喜得松根陳琥珀。」



題聖昔聞小像



「 心曠機靈。光和風厲。酷好林泉。樂于幽憩。坐磐石兮空青。垂虯枝兮滴翠。居大塊以超倫。盡物性而拔萃。昔已聞今且會喚著不著誰觸背。忘觸背終日跏趺伴石梅。禪襟襲襲藤陰綴。」



詠倪雲林畫



「 春山青春水綠。落石綴閒花。雲根盤古木。此心久欲隱林泉。何人先我臥茆屋。」



詠畫卷



「 隱隱山谷雲根喬木。三家兩家有竹無竹。雙雙溪上行。忘機伴野鹿。」



題錫山圖


[002-0564b]


「 梁溪勝地九龍川。瀑布懸流到惠泉。山塔溪橋攀陟遠。不知親到是何年。」



詩偈



過茅菴偶成



「 小橋煙水合。門徑綠陰重。千個窗前竹。兩株庭際松。清幽迴俗駕。脫略對高峰。真是安禪處。堪留道者蹤。」



水木菴贈儀成老宿



「 何處鐘聲出。招尋不憚勞。平原分嫩綠。小圃摘含桃。土瘦連雲钁。蔬肥帶雨挑。染衣春艸色。極目是芳皋。」



楊遠修居士四十



「 清德貽聲久。天倪越世倫。堂開槐樹影。簾動鄴書塵。月榭風光舊。雷潭詞藻新。大椿莊子語。上古八千春。」



清遠座主五十



「 幾上華王座。當年早出頭。春晴花影動。晝暖墨光浮。德岸標青嶂。香幢樹碧流。笑談情不倦。壽量正悠悠。」



乙丑初夏酬贈素菴和尚



「 兩番過龍潭。憶昔當湖別。慰我益多情。迢遞雲間轍。依依夢寐侵。忽忽寒暑迭。道化九峰高。法源雙徑徹。誰親過弟兄。胡彼逞氣血。夜短話偏長。抵掌決優劣。玉筍蒸香餚。詩章不倦閱。璜溪真文淵。茶熟忘其飲。」



示戒雷小師



「 雙徑那伽坐。高峰不沾脅。可祖乞安心。斷臂雪中立。豎起精進幢。凜然稱禪俠。標榜至今傳。叢林欽先哲。庭樹好鳥鳴。遠山春水洽。到處百花開。無隨浪遊跡。吾顱白髮生。爾志孤雲匹。寥廓迥無依。清風有何極。」



鄱陽湖夕泛



「 鄱水葉為舟。悠悠逐浪浮。孤帆臨夕照。兩岸已清秋。鼓枻蘆中子。長歌物外流。此心難寄遠。來往狎群鷗。」



立夏後三日偕友遊芝山寺



「 古路盤迴上。同人曳杖過。芝山當北郭。薦福對南阿。
[002-0564c] 黃鳥啼新竹。青松掛綠蘿。此中幽況遠。臨賞欲狂歌。」



舟中閱天逸兄靈隱留別詩慨然有作



「 別後情何極。涼風滿客舟。此心清若水。旅況淡如秋。未遂衡門志。常為乞士遊。西湖堤上柳。煙雨正綢繆。」



宿古雲巖



「 閒行過小嶺。不覺入深林。月照清泉涌。雲移古木森。眾山秋對面。七碗夜開襟。吟嘯無餘事。難忘一宿心。」



宿萬如茶菴



「 新嶺初開闢。搜奇得慧泉。巖前經滴瀝。雨後活清漣。山樹風調梵。溪流玉振弦。夜來煨紫芋。竹榻伴雲眠。」



次天南兄雪中懷友



「 寒風吹作雪。山徑少人行。雲樹漸凝玉。松窗已映明。一堂孤客夢。千里故園情。足冷燒爐坐。吟殘恰五更。」



月夜上雙徑二首



「 板橋方落日。山月照寒扉。錫振雲聲度。僧驚鳥夢依。亂陂曾掩映。岐路藉清輝。更羨蒼龍窟。優游曠朗歸。」





「 依麓尋蹊上。逶迤松磴陰。濤聲分遠近。月色轉幽深。行倦眠雲笑。停餘坐艸吟。素聞雙徑杳。頻躡翠微岑。」



朢江亭送友



「 五峰深處坐。極目似支硎。泉出連雲白。松搖帶雨晴。鶴坡橫藥徑。龍樹聳巖庭。因送他山客。行行過此亭。」



惜罌粟花逢雨



「 花愛晴和艷。偏驚風雨侵。莫嫌時有異。應鑑物無心。碧缶虛新粟。緗囊溢舊吟。慨傷由此事。疏蜨憶還深。」



雨阻杏泉房作



「 閒庭看雨色。著屐東山遊。未上碧雲去。因依浣月留。杏泉茶滴翠。高閣澗聲浮。心內無餘事。還將勝蹟謀。」



遊西山訪惠力華嚴講席溯峰座主



「 孤峰雲影外古寺翠微中。仙島晴空杳。祗園小徑通。
[002-0565a] 危巖懸百步。傑閣聳千叢。興羨臨香海。繽紛花雨紅。」



次涉圍詩原韻六首



「 三過圍亭憩。悠然降鶴池。玉淵龍自覺。金谷鳥還知。月窟乘閒際。花茵獨坐時。春深遊未倦。杖笠且相隨。」





「 身寄高隅下。閒亭傍水涼。蒼浪深滴翠。紫桂正飄香。情逸忘熇樹。心幽戀月崗。掛瓢歡竟日。墟落照斜陽。」





「 道義形骸外。交情不厭稠。古今同白社。來往是高流。偶爾林間過。還疑天上遊。匡廬十八士。當日已推劉。」





「 冉冉綠陰滿。荷錢出水初。憑軒調寶瑟。欹枕讀藏書。情境空猶徹。鳧鷗狎自如。微風生瀲灩。藻影躍潛魚。」





「 未涉園林趣。誰知澹蕩中。能超五蘊想。頓悟六情空。曉閣經聲永。晴階花影叢。遠公蓮漏徹。歷歷襲香風。」





「 秋風吹去雁。桂子落幽岑。香發騷人句。詩成楚客心。閒敲憑竹韻。靜賦對桐陰。樹影空潭曲。霞光帶露深。」



辛酉秋日承陶居士貽詩慰留依韻奉荅



「 杖笠歸來晚。音書憶舊緣。他鄉悲旅況。故國冷秋煙。樹老西風裏。池清夜月前。相依有高士。詩卷共周旋。」



南河舟中



「 四日舟行五十里。一枕橫波三伏起。姑山樹麾鄱湖口。宗三神力調風嘴。短槳半帆臨淺灘。斜來仄去陷深澗。鞋峰塔影錐平浪。大石濤聲吠急湍。復憶匡廬諸勝概。萬杉金印都猶在。客夢乘槎雙徑前。還思芝圃雲陽態。」



步洪衍疇見贈原韻



「 黃嶽仙巖奇樹老。喬松挺秀青雲繞。踏遍千山過別
[002-0565b] 峰。昌江道上天將曉。春郊飛綠襯蒼苔。攜杖東林山色開。垂手入塵輕點出。談禪直指倩誰來。」



贈靈峰和尚



「 西泠山水多添秀。知自玲瓏接武來。白岸泉聲流萬派。青芝松幹育群材。鳥啣花雨供清賞。龍奮巖阿聽法雷。卻喜春秋剛四十。無塵古剎又重恢。」



訪洪社長



「 廿年霜雪在靈山。楚國音書幾往還。菴有湧香徵古意。瓢懸僻秀樂餘閒。雲中塔影來明月。檻外溪光浴白。高蹈且隨村落隱。乘時一透祖師關。」



輓沈海鷗先生



「 筆墨知交剛五稔。道情夢寐約同遊。已離塵世三禪樂。惟見桑麻一度秋。收拾文章埋故土。潛留英銳壯煙疇。梅涇雪月堪吟詠。更憶詩才淚轉流。」



和赤雯涉園讀書原韻



「 芳郊書屋傍芭蕉。碧水青畸護稻苗。著就文章雲半榻。悟明心地雪齊腰。絳幃得解師兼友。鄴架翻書暮與朝。別墅幽深舒麗藻。炎熇塵俗坐中消。」



贈劉慶雲居士



「 毘陵城裏貴公子。窯嶺叢中隱半仙。卻近市廛塵隔遠。悠揚廓極自天然。」



示旭餘居士



「 清旭涵空午夢餘。閒田一片亦須鋤。殷勤莫漫荒蕪去。曠劫深痾倏爾除。」



贈伯陞居士持金剛經



「 曠劫栽培般若緣。波羅密行得真傳。大根正信恒無間。始悟當年六祖禪。」



更慧密字示贈



「 迴然心志越常流。峭拔根塵絕唱酬。昔有慧能今慧遠。慈雲鷲嶺意綢繆。」


[002-0565c]


茂如禪師七十



「 東風香散滿庭陰。南隱堂開見茂林。更喜窗前多古柏。青青一見趙州心。」



和仲改菴先生原韻



「 見猶離見始全真。刈艸籬邊示半身。一日園亭幾來往。不教三徑長荊榛。」



贈周晉生居士



「 南嶺寒梅放一枝。香風拂拂仲春時。龐眉皓首真仙子。不獨臨風唱紫芝。」



種松



「 披煙野老親澆灌。帶雨泉公亦自栽。荒徑復開松引道。百年垂蔭好滋培。」





「 傾頹野寺雨濛濛。坐聽濤聲帶晚鍾。不獨歲寒原有約。相看殿閣影重重。」



贈陳勝初居士



「 創時不易守成難。綿遠兒孫仔細看。幾歷滄桑恢舊業。玉堂華彩影珊珊。」



二水匯流



「 泉聲浩浩出松門。谷口迴瀾吐復吞。不讓錦江千尺浪。苕溪天目有同源。」



湍月交光



「 清秋素影卻相連。漾動澄波碎碧天。指點風光心印徹。紋生玩月是談禪。」



古樹重陰



「 古樹依依待個人。天然枝葉又重新。靈根毓得吳山秀。蔭覆空王劫外春。」



石漾垂襟



「 波光搖曳日長臨。帶水迢迢助遠吟。笑指魚龍翻錦浪。一聲清磬海潮音。」


[002-0566a]


毘陵聞雷



「 雷動中吳蟄戶開。雨翻花港潑香來。半窗清影留雲榻。一葉春帆帶月回。」



送所中先生之吳門



「 香山一別幾經秋。鷲嶺重逢話舊遊。湖上載歸春色去。禪房誰共月當頭。」



古黟訪友



「 昔年湖上擔簦過。今日峰頭訪友來。行盡松林與竹徑。茅菴更在白雲隈。」



賦得白豆花開天又涼



「 白豆花開天又涼。蟬聲方歇夜初長。眼前景物隨遷變。謾道髭髯不點霜」



師子峰



「 鳥道紆迴十數重。蘭皋香襲紫煙濃。還如師子威獰甚。驚得獼猴過別峰。」



慶雲菴



「 野渡舟中見古松。白雲深處隱高蹤。市廛咫尺山林隔。猶羨吳門海湧峰。」



次陽府寺壁間韻



「 溪流一曲小橋通。古寺蕭條映紫峰。遊到法堂清淨裏。廓然身在白雲中。」



舟中寄懷



「 江上尋知己。林間多鳥音。片帆行亂石。何處是山陰。」



昌江道中



「 山脊半輪月。波心一個僧。笑他當路子。輪我入雲層。」



贈朗徹禪師



「 舊友春相訪。新茅雪護深。羨君明古意。歷歷趙州心。」



庚戌秋復過芝城見越三故友筆墨有感



「 秋景落霞低。文峰透影西。芝城分袂去。飛錫武夷溪」



偶成


[002-0566b]


「 聞道山深處。寒巖臥老龍。一輪溪月靜。枕石聽淙淙。」



白雲山



「 採茶最喜白雲窩。古塔殘碑挂薜蘿。藉艸就餐吞翠遠。歸途花雨嶺南過。」



寓佛華菴賦得霞字



「 登樓高瞰落晴霞。翠幕空餘映佛華。咫尺雲巖來塔影。野橋西去兩三家。」



贈退先梅芳二禪師赴青蓮社法席



「 梅隱何緣杖錫飛。門開甘露絕玄微。九秋雲外桂香發。一苑林中蓮社輝。惠我瑤章聯麗句。羨君法化展珠衣。武原舊席新酬唱。猶勝當年悟祖機。」



披雲臺



「 芒鞋竹杖陟披雲。石屋煙霞有主人。滿目湖光山影秀。欲來此處寄孤身。」



登鳳凰山作



「 客路終年汗漫遊。鳳凰山冷石城秋。長江何處堪留錫。一片飛帆帶月流。」



歌詞



茶歌四首



「 我來山中絕頂栽茶。钁頭钁尾聊且作家。磊落高風施大用。刀耕火種老生涯。」



「 我來山中時復採茶。塵世如何及得我家。乘興提筐過別嶺。滿身煙霧意無涯」



「 我來山中學炒新茶。斗鍋烈火還我作家。翠微香靄流青嶂。又聽鳴蛙鼓水涯。」



「 我來山中汲水煎茶。松風竹雨煞是仙家。會得其中三沸意。滿傾幾盞樂天涯。」



和中峰國師樂隱詞十六首



「 江海雲籠。南渡傳宗。泛一葦可祖相逢。忍看紅雪廓徹心空。應且埋頭且匿跡且藏鋒」


[002-0566c]


「 直入千峰。謾訝高風。隱考槃深覆雲中。何誇洞府匪比仙蹤。觀林有獅穴有虎潭有龍」



「 出塵不羇。入谷方棲。託幽清心自圓機。雲留竹榻月掩柴扉。纔避喧譁避奢侈避爭非。」



「 糲食黃虀。僅得便宜。甘貧志事理何疑。禪餘挹翠性狎尋嬉。驚惕春腳逝。水澌落花飛。」



「 省世浮奢。習靜禁譁。覓片地聊展袈裟。承霜承月載輪載車。但倩誰論倩誰諾倩誰誇。」



「 一雨均加。萬卉萌芽。適時候滿眼煙花。披雲作幔剪棘為家。方可以坐可以臥可以茶。」



「 春筍可餐。淇竹非刪。養綠筠密護禪關。潛心畜意山麓林間。得歇復歇靜復靜閒復閒。」



「 初步雖艱。醒後尤難。真法王德化人寰。英靈俊快一鏃三關。會是白雲是綠水是青山。」



「 登此南樓。新月如鉤。遍遊覽躡屐尋幽。碧陰穿寶玉露承甌。瞻岸白蘋汀。紅蓼楚江秋。」



「 緊縛重笆。園有奇花。醒午夢蝴蝶翩斜。香光襲翠藻影芬華。稱閒焚香閒敲韻閒品茶。」



「 難休能休。滯癖皆勾。明此事何用馳求。蜎飛共命異類同儔。任泥犁苦天宮樂佛國遊。」



「 拔距龍蛇。光芒可加。照乘珠繫衣何奢。卓錐山谷飛錫水涯。貪弄春花攫夏雲書秋霞。」



「 不墮思量。物我俱忘。若個人象座獅床。應機施設禪窟詩腸。恰稱性語逍遙樂自在香。」



「 踐履尋常。乘興顛狂。雖散逸光陰匪長。樂于圭寶隱於蝸房。惜蟬欲歇日初短天又涼。」



「 道莫能窮。行解相仝。習修證從上流風。松根杖碧花底趺紅。指石榴花金蓮蕊玉芙蓉。」



「 質合樵翁。性若仙童。在人間世事疏慵。浮華綺麗隱逸其中。傚鳳棲竹豹藏谷鶴巢松。」


[002-0567a]












行狀



臨濟三十三世鶴峰和尚諱濟悟。吳門費氏子。父思
梅母顧氏。年十二有出塵想。父母可之。送至松陵羅
漢寺禮瑞芝光律師而雉度焉。年滿二十即造萬峰
剖石師伯許進具足戒。自此慧發乃以心地不明為
憂。謂人曰今之說禪故。多皆未若具和尚之響應如
雷也。遂往依之。始於佛日堂中體究本來面目。每嘆
曰面目不識安得為人。夫子之道費而隱非我欺也。
飲食睡眠刻不放下。一夕為燈花一爆。話頭不覺粉
碎。乃云燈光眼光大地光鋩。月不敢白金不敢黃。回
途得妙楓落吳江。首座聞之曰。堂頭室中添一籌矣。
師以淆訛未盡觸處用心。時蘗菴亦以淆訛有礙。自
靈巖來參靈隱。隱即別立一堂令師與之共相砥礪。
隱之勘辨愈毒愈辣。一日隱乃痛搥一僧。師從傍頓
明下載清風。又作偈云掌掌天難覆髑髏識盡乾日
不知火爇冰高水自寒難難可惜空花燈上殘。隱以
為此語不但壓倒蘗菴。即有鼻孔衲僧亦無有不。壓
倒也。尋命之職為眾激揚而咸服其調攝。漸以事煩
而生隱心。故遊西江之景德。又棲京江之寶覺。靈隱
遣書責之。歸而授法焉。康熙六年之夏也。佛眉繼席
[002-0567b]
雙徑乃以濮水之福善。而為師最初開法之地。彼中
士大夫聆其旨要。甚生慶幸。嘉禾保社於斯為盛。四
方之慕日起。故姑蘇之寶樹。當湖之竺隱。桐溪之寂
照。靡不虛席以相迎也。及主福壽大有疲於津梁之
狀。雲水至者俱惋辭卻之。惟以戒雷輩日夕研窮以
明宗趣。到老而志不衰唯此一事耳。丁卯秋仲知身
不久。一切謝絕。病作而藥石亦謝。非有定力而前知
者其能之乎。九月十一日起浴。說偈而永訣矣。入室
之子四人。師之生也。天啟丙寅九月二十日示寂也。
康熙丁卯九月十一日住世六十有二。戒臘四十有
四。塔建本寺開山和尚之左也。語錄若于卷板存楞
嚴藏中。詩文佳處自成機杼。總由性出不事雕琢。性
又澹宕頗多古人之雅。人言師之囊橐一無長物而
高之。予曰小之矣。夫為知識取其道眼則可如無長
物為高不猶同夫丐者耶。此可愈乎貪多務得之輩
耳。若知其生平之所重而重之。是真能重鶴兄矣。


同門弟慧輅頓首謹狀





塔誌銘


敕授文林郎知山東嶧縣事桐谿仲弘道譔


和尚諱濟悟號鶴峰。臨濟座上為三十三代。本籍吳
門費氏裔。父思梅母顧氏。幼見師敦禮釋迦知有夙
慧。遂送松陵羅漢寺光律師瑞芝剃染。時蓋十二歲
云。稍長受具于萬峰剖石和尚。夙夜修持不怠。時靈
隱具老人住佛日見師而異之。命參本來面目。師見
燈花爆遂有省。後同蘗菴和尚打七于大悲堂。逢具
老人警策鄰單侍者。師聞之遂大澈法源。偈載行狀
中不具述。自是華嚴廣孝顯寧徑山天寧諸剎歷充
[002-0567c]
首規。具老人深相器重。迨分衛江西景德鎮。則結茅
施茶開闢古路。種作利濟不倦一方。皈依者甚眾。師
歸靈隱具老人益加印合。遂授衣缽焉。於是受京江
之請。開堂於雲陽寶覺寺。五年之間宗風丕振。吾里
福善寺慕師高風。遂敦請移錫。使命再三得師遘止。
時即有五鶴來巢殿庭。都人士觀者咸以為與師號
相符。殆天意也。蒞眾十年凡正殿後樓莫不巍然金
碧。葺而新之。中逢饑歲雲廚罄如。師則封灶絕煙與
眾同餒。於是遠近聞者莫不負米擔薪求師舉火。福
善復興。亦叢林中一段佳話也。自是退休於。姑蘇之
寶樹。當湖之竺隱。而桐谿之寂照。又相迎請。不得已
再行駐錫三年。即舉同門句公和尚主席。而退老於
吾里之福壽禪林。蓋閉門卻掃遂初志也。歲丁卯八
月距辭寂照之日已復四年。偶染微痾遂有終焉之
意。至九月初旬索曆擇日沐浴更衣。作偈別眾。有生
日前重陽後。趁此時光。踔然便走。之句。果於十一日
遂趺逝焉。嗚呼師在濮水二十餘年知交甚廣。惟與
予及我友高子玉涵尤相友善。臨終我兩人合掌恭
送。師遂以後事托高而以詩序及墓銘托予。今玉涵
竭力營其喪葬。可謂不負托矣。而塔銘尚遲遲未就。
予果何心敢負師委乎。師生于天啟六年九月二十
日。寂滅于康熙念六年九月十一日。世壽六十二。僧
臘四十有四。示寂後門人戒雷若水等卜葬於本寺
開山和尚塔院之左。置桑地二畝三分于山門之內。
取租以為春秋掃塔之費。為經久計也。遂系之以銘。
銘曰。


「 三峰分派。雙徑彙源。京江顯化。濮水指南。衍靈隱之法乳。在福壽而歸全。道似川流而益永。塔如嶽峙而彌堅。」



[002-0568a]




和尚賦性真純。稟資高簡。故所著法語詩偈字字皆
從妙淨明心流出。不落名句文身識相。如摩尼寶珠
顆顆皆圓隨機取給。便與傾出一栲栳也。雨窗岑寂
焚香展誦。則于行墨間別有無量異光轉注。又如日
輪湧現。一時昏翳廓然開霽。偉矣哉根本智光若是。
其幹還造化者乎。自念鈍根以蠡測海。雖復潛心體
會。不覺望洋而歎。蓋和尚泛教海餘波。衍滹沱正脈。
沾沾乎灌溉福田。汲引方來。若廬岳江浙近而至於
今桐川寂照皆其所建法幢立宗旨處也。至若耽枯
喜寂樂于恬退那有工夫與俗人拭涕。一副冰雪心
胸則又性使然矣。法華言獨王頂上有此一珠不以
與人今和尚則不然。和盤托出遍周貧窶。無不從此
法界流究竟還歸此法界。讀斯錄者報恩有分。


壬戌夏五下浣四日  華亭學者能印頓首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