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734 大日經義釋-唐-一行 (CBETA)




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義釋卷第四
沙門 一行 述記


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二


至第五日暮復當次第具諸法則好自嚴身觀八漫
荼羅位奉請結護等一一周備竟當誦不動明王或
降三世尊與密印相應滿一百八遍加持此地阿闍
棃言從第三日以去每日三時念誦每時皆誦不動
真言一百八遍用加持地非獨此一夜也又從初日
至三日以來若有留難即當收攝停止若已塗白檀
位竟設有種種魔事兩不和合要當勤加方便必使
得成餘如瞿醯中說其第五夜誦不動真言竟次當
以大日如來身誦持地真言及作三昧印誦此真言曰。


南麼三曼多勃駄喃薩婆怛佗蘖多引地瑟𡛥二合


那引地瑟祉二合帝阿者麗尾麼麗娑麼二合羅


嬭平鉢囉二合吃㗚二合底鉢[口*履]戍上睇莎訶



初句歸命一切諸佛第二第三句義云以一切如來
加持而加持之此意云如彼金剛道場一切如來神
力共所加持今令此地亦復如是也。


復次我已平
[004-0314c]
治弟子淨心地竟此是心王如來圖畫大悲藏漫荼
羅處我今說誠實言以一切如來神力而加護之使
得堅固不動也第四句云阿者麗是不動義第五句
云微麼麗是無垢義此意言以一切如來神力加持
之令得安固不動非但不動而已又令離一切垢也
正以第四句初阿字為真言體如來以何法加持能
令畢竟不傾動耶謂即以此阿字門故有如是力
用也第六句是憶念持義猶如比丘作羯磨法令眾
僧一心和合同共受持今此真言亦爾用阿字加
持竟請一切如來憶念本誓故同共受持也第七句
是本性淨義此即轉釋前句何故諸佛同心念持由
本性淨故若法入阿字門即是從本以來無動無
垢十方三世諸佛由此義故皆同一戒一見所以同
共加持也末句云莎訶者如僧羯磨竟更加忍可印
成句若我所發誠言必定無謬唯願諸佛不越三昧
耶故令所作圓滿也此中所有字義亦當廣分別說
時彼阿闍棃當往東方一切如來壇位之外東向誦
持真言或三遍或七遍能多益善次往南方次往西
方次往北方皆背白檀座位而誦持之如是一周竟
次往虗空眼位面向東北亦背壇位誦之次往東南
次往西南次往西北又一周竟更當至誠作禮種種
供養就阿闍棃座位面東而坐誦本受持真言住於
本尊三昧皆如供養次第中說若又更次第持白檀
位諸尊真言并結彼印阿闍棃言先持部主大日真
[004-0315a]
言一百八遍所餘八位觀彼真言大小持之若更能
誦者兼持第二院四菩薩第三院釋迦等上首諸尊
乃至都誦諸位亦得也其白檀位但塗泥乾香水灑
竟即得作之亦不尅在第四日自置了後皆須依此
持誦至法事夜亦準此可知也其受持地夜阿闍棃
如法持誦竟乃至以金剛諷詠遍歎諸佛菩薩宴坐
疲極即於此置壇處如法護身東面而臥當於所度
弟子極生大悲憐愍之心若瞿醯壇坦囉
受持地竟又有結蘇多羅受持弟子名號法也
彼安寢時當思惟心蓮華臺中麼字門一切諸法
我不可得故即是無障礙菩提心也亦是如意寶珠
又云此如意珠只是阿字門耳彼阿闍棃當於夢中
或見無量諸佛及菩薩大名稱者示現作諸事業謂
隨種種應度眾生三輪化導或親自安布建立悲生
漫荼羅或以微妙音聲安慰勸囑言汝今愍念眾生
故造作此漫荼羅善哉摩訶薩埵汝之所畫甚為微
妙如是種種境界阿闍棃當以慧心善決擇之當知
眾聖已共加持是地可隨意作法也若有障礙者應
作相應護摩方便淨除當發大勤勇心要令所作成
就。


復次若見諦阿闍棃則於蓮華三昧淨菩提心
如意珠中自然明見有障無障因緣了了無礙心佛
現前囑授為決所疑如其覺知魔事當以大智慧大
方便旋轉作護摩法要令所持心不動不退堪建立
法界漫荼羅然後休息也。


復次阿闍棃自初驚發
[004-0315b]
地神以來便不應捨離如是道場之地恒於是中加
持念誦宷諦觀察隨有未平正處輙脩治之又思惟
眾緣支分皆令素具勿得臨事闕乏而生疑惑也自
受持地竟即應規畫界域布定方位至灌頂夜方造
諸尊若不能速成者持地以後漸次修之亦無咎也。


經云復次於餘日攝受應度人以下迄授與香水令
飲彼心清淨故明攝受建立護持弟子支分受持地
之明夜當作弟子法故云餘日也因此廣辨弟子應
度之相偈云若弟子信心者謂阿闍梨觀彼現在根
性或久遠因緣於此不思議緣起三種祕密諸方便
中直信不疑無有能怖畏乃堪攝受餘如師德中說
偈云生種姓清淨者謂於婆羅門等四種大姓家生
若是旋陀羅等以家法相承習行不清淨事故性多
弊惡若為作傳法灌頂使流通大法則生佗輕慢或
成匱法因緣猶如比丘受具亦簡去毀辱眾僧極卑
下姓也若但結緣受法則非所論。


復次若久遠以
來曾有發菩提心因緣即是如來種姓中生最為勝
族也偈云恭敬於三寶者謂於佛法眾僧起淳厚謙
下之心常好親近供養尊重讚歎當知是人有先世
行道因緣乃至如常不輕菩薩是名深敬一切眾生
信佛法僧寶也深慧以嚴身者如是等虗空無邊佛
法非劣慧者心器所堪故知智性深利以自莊嚴者
乃可為說也堪忍無懈倦者此是有所堪能無所屈
退之義梵音與忍辱不同謂求法因緣雖種種艱苦
[004-0315c]
之事皆悉能作假令一度不成復更發進修之如誓
抒大海盡而後已若人志性如是則可傳法也尸羅
淨無缺者謂於在家出家律儀乃至於本姓受諸禁
戒隨所奉持則深心防護無有毀缺若具如是性者
雖未入三昧耶平等大誓亦當敬順不違故堪傳法
也忍辱不慳恡者此中分為二句忍辱謂於內外違
順境界八種大風其心安忍無所傾動如智度尸羅
波羅蜜中廣說當知是人必不犯持明重禁作不利
眾生行故堪為傳法也不慳恡者謂於所有財法常
念惠佗設來求者心無鄙恡如智度檀波羅蜜中廣
說當知是人必不犯持明重禁慳恡正法故堪傳授
也勇健堅行願者亦分為二句勇健即是阿闍棃德
中勇健菩提心種性於行道時雖遇種種可畏色聲
心不怯弱乃至出生入死無怖畏想正順菩提薩埵
大人所行故應傳授也堅行願者此是要心之願梵
音與求願之義意不同如自立志令每日三時念誦
則終竟一期雖過種種異緣初不間絕如是事有始
終若行菩薩道時亦不虧本誓故堪傳法也然所說
[004-0316a]
弟子十德若兼備者當知是人甚為希有假使偏有
所長堪可匠成者即應攝授耳又如聲聞受具時觀
察種種遮難所謂太少太老色貌瑕玼諸病患等恐
白衣嫌訶故輙簡去之今此摩訶衍則不如是但令
道機可濟雖有諸餘過失皆無所觀也偈中云或十
或八七或五二一四者是一期道場作阿闍棃灌頂
之限數此中約超數取之謂從一至二從二超至四
從四至五從五超至七從七至八從八超至十人是
故一漫荼羅中不得同時為三人六人九人灌頂葢
如來密意阿闍棃不釋所由又同大方等陀羅尼經
不得過十人已上也過此以外恐阿闍棃心量有所
不周當待後緣別為作法又此十人以下者謂俱時
發心各捨內外所有供養三寶同共成辦漫荼羅故
得同時作法若人因遇道場便云法緣難值乞兼為
濟度者未合為作阿闍棃灌頂也若但求結緣於一
門本尊法中受真言印者則不依如是劑限阿闍棃
亦當發起大悲隨有能起少分善心者皆為發生立
菩提種子故云或復數過此也。


經云爾時金剛手祕密主復白佛言世尊當云何名
此漫荼羅漫荼羅者其義云何此因如來簡人限眾
為曉諸未悟者轉生疑問也金剛手本請世尊稱此
加持境界演說大悲藏生大漫荼羅王則是平等大
悲無復限量而今世尊所說雖有德可傳者猶不過
十人似是隨轉一門非其具體故問當何名此漫荼
[004-0316b]
羅也又漫荼羅是輪圓之義今既限局名數似於理
未圓故復問此中漫荼羅者為是何義凡有二問世
尊答中初答名次答義就答名中還復申明本旨云
夫漫荼羅者是發生義今即名為發生諸佛漫荼羅
也下菩提心種子於是一切智心地中潤以大悲水
照以大慧日皷以大方便風不礙以大空空能令不
思議法性芽次第滋長乃至彌滿法界成佛樹王故
故以發生為稱夫雷雨作解隨甲坼者先萌不可以
卉木滋榮性分不等遂令平分之施亦成限量也次
答義中梵音漫荼羅是攢搖乳酪成蘇之義漫荼羅
是蘇中極精醇者浮聚在上之義猶彼精醇不復變
易復名為堅淨妙之味共相和合餘物所不能雜故
有聚集義是故佛言極無比味無過上味是故說為
漫荼羅也以三種祕密方便攢搖眾生佛性之乳乃
至經歷五味成妙覺醍醐醇淨融妙不可復增一切
金剛智印同共集會於真常不變甘露味中最為第
一是為漫荼羅義也。


經云又祕密主以下廣演漫荼羅義釋除疑妨復分
為三初明法界圓壇普門無限次明限人簡眾所由
末句勸囑阿闍棃令興平等悲願就初文中哀愍無
邊眾生界是大悲藏生漫荼羅廣義者若行人自見
中胎藏時即知一切眾生悉有成佛因緣故其所起
大悲漫荼羅亦周法界且如十世界微塵數諸執金
剛菩薩眾等隨以一門作漫荼羅主餘為眷屬則成
[004-0316c]
一種漫荼羅如是旋轉無窮已非筭數譬喻之所能
及何況是中各以無量門莊嚴種種方便引攝眾生
又可勝紀乎若行者於此一字法門中攝廣為略衍
略為廣出生法財遍施一切常無斷盡乃名善解漫
荼羅廣義也。


次云祕密主如來於無量劫積集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所加持是故具無量德當如
是知者此釋廣義所由也如華嚴入法界諸善知識
各各於一門中所通達法深廣無際然亦互不相知
如來昔行菩薩道時普門親近如是等佛剎微塵數
諸善知識於彼一一功德藏皆到極無等比無過上
味以如是內證之德無量無邊故其所加持現作法
門眷屬亦復無量無邊彼真言門行者當通泰其心
作如是解也已知內德無限次明本地漫荼羅度人
無限何以故以副本悲願故故經文次云祕密主非
為一眾生故如來成等正覺亦非二非三為憐愍無
餘記及有餘記諸眾生界故如來成等正覺以大悲
願力於無量眾生界如其本性而演說法此中發菩
提心義如入法界品及智度摩訶薩論議中廣說也
無餘記者如佛現前授決某甲眾生於某劫中作佛
號某如來有如是國土眷屬等以了了說故名無餘
記也有餘記者如告眾生言汝於未來某佛時當畢
是罪某甲如來為汝授記之類是也。


復次如世尊
說若我在世或滅度後諸有聞法華經一句一偈我
皆為授無上菩提記是名無餘記若言一切眾生悉
[004-0317a]
有佛性彼生善根相續不斷當至無上菩提是名有
餘記也我本為此等眾生來成正覺況今所願已滿
開眾生自心之寶如其本性而給與之當有何限耶
且據惡世弘經淺行之一迹故云一期法事劑至十
人耳從此以下第二句即釋此限人簡眾所由。


經云祕密三無大乘宿習未曾思惟真言乘行彼不
能少分見聞歡喜信受又金剛薩埵若彼有情昔於
大乘真言乘道無量門進趣已曾修行為彼等故限
此造立名數者此意云若諸眾生未曾於過去無量
佛所久種善根於此祕密乘已曾修習則造次聞之
不能信受若傳法人徒以善心差機為說或當增其
誹謗斷彼善根故法華云無智疑悔則為永失也十
方世界諸眾生少有志求聲聞者求緣覺者轉復少
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猶為易得信此法者最
為難故以普眼觀之堪受是法者猶須彌大海之塵
渧耳既將護彼意時乃說之安得不略制造立名數
乎所云無量門進趣者即是兼釋漫荼羅名義夫漫
荼羅者名為聚集今以如來真實功德集在一處乃
至十方世界微塵數差別智印輪圓輻湊翼補大日
心王使一切眾生普門進趣是故說為漫荼羅也所
云略此造立名數者如以阿字五輪統如來無邊內
德以字輪百明攝如來普眼法門此則名之略也以
剎塵方便開八葉之壇以無極大悲制十人之限此
則數之略也然志學者隨於一法明門而得悟入即
[004-0317b]
是普入一切諸總持門如從一門見王即是遍入千
門萬戶若不能如說而行則雖以種種文辭廣為開
示無所益也故第三句次明限略名數自不礙於廣
是以經云彼阿闍棃亦當以大悲心立如是誓願為
度無餘眾生界故應當攝受無量眾生作菩提種子
因緣謂造立此漫荼羅是隨有見聞觸知下至舉手
低頭一念隨喜皆必定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阿闍棃雖不得差機誤授為作具支灌頂然繫珠
毒皷之緣豈當已乎故當運大悲心務令廣洽也。


復次如人家有祕寶恐為盜賊所闚故掩以弊衣今
此漫荼羅法門亦復如是以祕密之藏不可直宣說
故迴轉密意覆以有相方便今言限以十人者乃是
世諦漫荼羅耳然阿闍棃自當平治心地畫作大悲
漫荼羅普限度人多多益善勿得如言而解也偈云
持真言行者明弟子支分中護持建立方便至第六
夜師及弟子皆澡浴清淨著新潔衣賷持供養物詣
如前所造白檀漫荼羅處當如法加持自身道場及
諸弟子其護弟子方便如下文入灌頂時所說阿闍
棃如次第法則具修供養觀白檀位諸尊與密印相
應持彼真言瞿醯經云手按中胎漫荼羅誦真
言一遍如是一誦一按乃至七遍餘位亦爾也次當
為諸弟子隨順說法開導其心教彼三歸依懺悔先
罪既懺悔已身心清淨猶如明珠堪能真正發心是
故次令發菩提心皆如供養法中所說次當授與塗
[004-0317c]
香華等教令運心供養諸尊然後為受三世無障礙
智戒此受菩薩戒法別有行儀也菩薩所以發心攝
受方便學處皆為成就如來清淨智慧於一念中了
達三世諸法無罣礙故其有住斯戒者乃至初見心
明道時即有如是不思議勢分以此戒親能發生佛
慧又對二乘律儀有限量故以三世無障礙智為名
也。


次當授與齒木令諸弟子嚼之因即觀彼人成
器及非器相所以為此法者亦是順彼方俗諦因用
祕密方便而作加持也印度國人凡請僧食乃至世
人相命皆先遣其齒木以種種香華嚴飾而授與之
當知明日請彼飲食也所以如是者為明愛敬之心
恐彼先有痰𤸌宿食因緣若受我供或令發動不安
故先以善意將護而警發之令彼先淨身器或服訶
棃勒等則明日隨意飲啖無所觸犯身心安樂也今
阿闍棃亦爾授弟子楊枝時即當寄此方便為說深
法我方當授汝佛性醍醐極無過上味已教汝發菩
提心淨除三業宿障以三世無礙智調伏之牙噬諸
煩惱竟今復以此祕密加持滌除身心過患汝又當
淨其口過在所遊方勿妄宣傳明日當貽汝不死甘
露皆令充足也彼當取優曇鉢羅或阿說佗木端直
嫞好者不麤不細劑十二指量凡一切量法皆用大
母指上節側而相捻是其正數也此二木是過去佛
菩提樹若無者當求有乳之木謂桑穀等記木上下
之別皆以枝末為上根柢為下以香水灌洗又復塗
[004-0318a]
香而熏之於其下末以白線纏華用為莊嚴亦作標
誌令上下易知故當以手按誦不動真言加之或百
遍或千遍素令嚴備既受戒已師當取一齒木奉獻
諸尊餘者分授弟子令出壇外向東或向北如法蹲
踞嚼之嚼已令向所面之方而正擲之而驗其相若
嚼處向外者是人悉地不成向身者悉地成就若遠
擲却來近身是不久成就之相若首直豎向上成就
更速首向下者是人當入修羅龍宮若擲在空中當
知此人先已成就也又向北方東方為上成就西方
為中成就南方為下成就雖如是若人先向東擲而
嚼處向東即是背身亦不得成就餘方準此可知餘
如瞿醯經中說也次當作金剛線法凡作線當擇上
好劫貝縷香水洗之極令清淨令潔淨童女子右縒
合之合五色縷當用五如來真言各持一色然後以
成辦諸事真言總加持之造漫荼羅線亦爾五如來
色者謂大日佛加持白色寶幢持赤色華開敷持黃
色無量壽持綠色皷音佛持黑色阿闍棃先自取線
三結作金剛結用繫左臂護持自身次一一為諸弟
子繫臂如是攝受弟子則入漫荼羅是離諸障難也
其金剛結法不可縷說當從阿闍棃面受之。


復次
五色綖者即是如來五智亦是信進念定慧五法以
此五法貫攝一切教門是故名為修多羅古譯謂之
綖經也若見諦阿闍棃能以如來五色智加持弟子
菩提心中五種善根貫攝萬行繫持瑜伽之臂使經
[004-0318b]
歷生死常不失壞若能如是攝取弟子乃名善作金
剛結也阿闍棃言此夜作弟子法時其所供養當減
第七夜之半又當觀彼情機讚揚密教發生樂欲堅
固其心并為分別十種方便學處然此三世無礙智
戒凡結緣者皆令預聞其四種根本三昧耶一偈則
當耳語誡之具支灌頂者乃應聞耳其所教誡二偈
亦是阿利沙能具誦梵本益善列之于左。


阿儞也二合從今也庾澀磨二合汝也鼻囉覩邏無對又無等邏婆引利也


臘䭾獲也摩訶引怛麼二合鼻大我也曳曩諸也薩嚩一切也


爾奈平佛也喻延汝也娑補怛賴二合并菩薩也[口*履]訶此也赦娑


教也薩囉梅二合一切也跛[口*履]蟻哩二合係多引薩佗二合攝也


闍耶摩囊生也麼扈大也捺耶引辦事也帝曩喻延汝也摩訶引


夜泥引大乘也溼附二合若哆醯明晨生也婆尾屣也二合佗得也



偈意云汝從今以去便為已獲無等之利位同於大
我大我謂諸如來成就八自在我於法自在者及諸
菩薩摩訶薩埵也次云一切諸如來并此教中摩訶
薩眾一切皆已攝受於汝此教謂此大乘祕教中十
佛剎土金剛菩薩等也次云成辦於大事者即是能
[004-0318c]
成大事成辦大事因緣所謂開示悟入如來知見故
經中會意言之次云汝等於明日當得大乘生謂入
大悲漫荼羅得灌頂已生於一切如來種姓之中也。


復次離緣業生得大空生故云大乘生也時阿闍
棃如是教誡印持竟還令次第於漫荼羅外東向而
坐阿闍棃復當供養以至誠心迎請諸尊言我於明
日為哀愍弟子供養諸聖尊故建立大悲胎藏漫荼
羅隨力供養唯願慈悲憶念當於明日悉皆降集漫
荼羅而作加持大意如此餘如瞿醯中說彼至誠三
請已宣說金剛句偈稱歎諸尊然後如法發遣。



為弟子廣說法要教令繫念思惟藉吉祥草面向東
而寐彼於夢中若獲種種境界晨起皆當白師則知
行人悉地成不咸之相也若見諦阿闍棃自當住深
瑜伽明見弟子本末根緣無有錯謬設不作如是事
相及隨順世諦行之一切無咎若未見諦師則當謹
依法則勿令虧失也。


經云夢中見僧住處者謂所
見清淨微妙種種嚴飾身入其中禮跪旋遶遇諸慶
善之事園林者謂所見滋榮殊特華果繁盛或親自
採掇或昇踐樹杪履空而行堂宇謂種種華房綺疏
殊異嚴好而在於中自在受用身心適悅樓觀謂層
臺顯敞遠覿四方見種種勝境神情熈暢凡如是比
皆為吉祥是中法門所表亦如擇地中說若與此相
違如見塔寺焚摧荒穢之類即非善夢也幢謂旗幟
寶幢峻高端麗而現其前或用麾導眾人莫不從命
[004-0319a]
建立大菩提心軌成萬行之像葢謂孔[少/隹]尾等五色
閒錯或在空中而蔭其上或人授與之執以遊行是
悲願普覆之像摩尼珠亦謂圓明照徹或能出生眾
物給施眾人此是淨心覺寶四攝利佗之像刀謂瑩
飾鑒徹精剛銳利或人授與或自執持是慧性成就
之像悅意華謂種種水陸生華隨其性類有上中下
如色以鮮白為上味以甘醇為上皆善萌開發之兆
當以意分別之女人是三昧像男子是智慧像亦取
端正威德人所愛敬之類密親謂父母等善友謂傳
法上人善知識等或見牸牛群牧乳味豐盈或人搆
之或自飲吮皆是大悲漫荼羅醍醐上味之像或見
經夾淨白無垢整齊嚴飾字色分明記說種種殊勝
之事則為善相若卷帙垢壞字義殘缺之類當知不
善或見諸佛親為摩頂現前記莂以微妙音而慰喻
之或見聲聞辟支佛等乃至住虗空中示現無量神
變皆當隨事甄擇識其所為因緣諸果謂世所希有
珍奇妙果或有人授與或從空下等皆悉地之像或
渡河池大海乃至自夢飲之須臾皆盡皆為吉祥若
漂流湮溺無所拯援之類當知不善或聞空中有種
種好聲歌詠法音奏諸伎樂或稱揚三寶功德心所
樂聞或言吉祥或言應當與汝意樂之果如是等皆
為善夢當以上中下類而分別之如寺宇等則有依
地在空之別其所見人亦有男女聖凡之異是故經
云宜應諦分別之若與如前善相相違或夢其身為
[004-0319b]
狂象等所逐恐怖危急或乘駝驢或見可惡弊惡之
人服飾弊壞或自見身轉臥青泥糞穢之中或諸不
淨從空而墮皆是相違相也若是深行阿闍棃自當
於瑜伽中知彼所夢之事及所為因緣弟子晨起白
師時當隨機勸發斷彼疑網也若觀彼人無有成辦
之理則不應具足傳法與之恐彼久無功効或生疑
謗故也或如瞿醯所說為作寂災護摩得離諸障然
後召入若見種種殊勝境界應以法言慰喻令得歡
喜所云善住戒者梵云謂之蘇嚩囉多是弟子之美
偁如言佛子之類也經中說偈亦是阿利沙兼誦梵
本彌善亦具存之于左。


翳紗此也磨喇伽二合道也嚩囉願也[口*履]二合瞞引殊勝〔也〕德也摩訶引大也


夜囊乘也摩護大〔也〕捺也心也曳曩能也庾延汝也儼弭灑所演也


求也婆費成也設佗就也怛佗揭哆如來也娑𢬸反


部無自然智也摩訶引娜伽大龍也薩摩嚧羯世人也寫二合制


[口*底]邪敬如塔想也阿悉[口*底]二合有也那悉[口*底]二合無也尾也二合〔俱〕也[口*底]


羯囒二合多越也磨迦引奢虗空也弭嚩同也無也麼嵐垢也


避囒深奧也薩婆二合一切也達謎鼻上法也𡅘鉢囉二合底怛
[004-0319c]


◇堅世智不能了知也摩那引羅閻無含藏也薩囉麼二合一切也鉢羅二合


半遮囉喺單離一切戲論妄想鉢囉二合半制無戲論也𡅘無故也


盋囉半只單亦〔是〕戲論重言也薩婆一切也吃哩二合耶引避所作也


囉覩囒無比也薩[口*底]也二合諦也捺嚩二合也二也參引磨設囉二合


依也伊能奴痕反此也呾你夜二合引囊乘也無渴也願也


室[口*隸]二合瑟咤敕〔閑〕反殊勝也羅避設二合佗得也捺曳道也薩[口*體]二合


住也



凡梵本說偈了皆加助句聲云伊[口*底]也。


初半偈稱歎祕密乘道殊勝願者所謂一切智願也
若入此淨菩提門則照見心法明道所謂古佛大菩
提道故云此殊勝願道也大心義如前摩訶薩埵中
說過去未來現在諸大心眾無不乘是寶乘直至道
場故云大心摩訶衍也次一偈讚歎行人發菩提心
功德即以一切如來必定法印為授與大菩提記故
云汝今能志求當成就如來自然智大龍世間敬如
塔也自然智是如來自覺自證之智昔所未聞未知
[004-0320a]
之法自然了了現前無所罣礙故以為名摩訶那伽
是如來別號以況不可思議無方大用也制底翻為
福聚謂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為求福
故悉皆供養恭敬汝今發菩提心亦能攝受一切如
來無量福聚是故世間應當敬如塔想也次有一偈
半顯示淨菩提心如實相印即是開佛知見使得清
淨也有無悉超越者即是從眾緣生不可思議中道
出過斷常非有非無一切心量所不行處故名無垢
同虗空金剛智印也諸法甚深奧者以心性甚深故
當知陰界入等乃至一切種智皆亦甚深以一切法
不出心實相故如是實相唯佛與佛乃能知之非思
量分別之所能及故云甚深奧也世智不能了者言
此心性非一切世間聰慧利根者所能思議假令長
爪梵志等諸大論師以種種因喻莊嚴比況量度終
自非其境界苦思惟推求徒令發狂獨有信力堅固
者依此祕密方便乃能入之耳無含藏者所云難可
了知者正在如是無含藏處以如實知蘊阿賴耶本
不生故無所執受亦無含藏爾時一切心意識妄想
戲論皆悉清淨法界圓照如秋月在於空故次句云
離一切妄想也梵本云離一切戲論妄想今以偈中
語略省又意義無異故不具存次句云戲論本無故
者若具存梵本應言戲論無戲論故以一切戲論皆
悉從眾緣生無有自性無有自性故即是本來不生
是以釋前句云即此戲論自無戲論也今以會意言
[004-0320b]
之故曰本無次有二句明此淨菩提心究竟方便以
出過一切妄業即能成就如來智業普門導利無非
大事因緣是故一切所作皆無倫匹是故云一切業
無比也次轉釋前句統論權實之大綱故云常依於
二諦即是論云諸佛說法常依二諦也然此經宗作
種種具支方便皆隨世諦由此因緣得一切智智即
是真諦是故世諦為因真諦為果因如四味皆悉無
常果如醍醐是則為常然以十緣生句觀之世諦實
相即是第一義諦是故權實相即俱不可思議也此
二句文雖簡略能令行者於一切如來方便無復餘
疑故當觸類而長使貫通一部文義耳已略開示大
菩提道竟又結觀印持故云是乘殊勝願汝得住斯
道亦是重明授記之意也。


爾時住無戲論執金剛白佛言願說三世無礙智戒
若菩薩住此者令諸佛菩薩皆歡喜故者上文但說
受三世無障礙戒未顯其相是住無戲論金剛重開
發問也。


復次世尊所以待問方說亦為法門眷屬
相發明故今此淨戒正以住無戲論金剛智印為體
所以特告此尊欲令人法相應流傳有寄也阿闍棃
言此戒相亦是加持句若傳授時先當誦持梵本然
後以方言釋之彌善也今具列于左。


室哩奴能矩反諦聽也矩羅補怛囉二合族姓子也怛慘沫無渴反囒彼戒也


曳入怛囉二合若也矩羅補怛囉二合族姓子也迦引耶嚩
[004-0320c]


岌莽二合娜娑身語意也謎羯怛囉二合儞吃鎩二合布那引囕


合為一也阿吃[口*履]二合邪不作也薩囉麼二合達麼赦平一切諸法也


迦哆麼室者娑云何名也也阿去怛莽婆去嚩觀自身也盋[口*履]


怛也二合隅捨奉獻也勃駄菩提薩哆吠二合𡃇佛菩薩等也怛羯


娑摩二合睇覩引何以故哩庾喺何以反阿引怛麼二合婆去[金*离-禸+ㄆ]平〔如〕自身也


盋[口*履][口*底]也二合若[口*底]捨施也諦娜嚩薩覩二合怛[口*履]二合


怛[口*履]延彼三物也鉢[口*履][口*底]也二合羯單二合婆去嚩[口*底]捨作也


羯哆莽室者二合怛娜嚩入二合窣堵怛囉二合延云何名三物也


也弩哆迦引耶引縛岌莽娜伊上[口*底]謂身語意也怛薩瞞


怛[口*履]係二合是故也俱羅補怛囉二合善男子也迦引耶嚩岌莽


娜三嚩囉三勿㗚二合帝那受身語意戒也菩提薩怛吠二合娜菩薩也


婆尾怛勿𦦨二合當得也怛羯娑摩二合睇覩引何以故也
[004-0321a]


㗚曩二合迦引耶嚩岌莽娜珊引鉢[口*履][口*底]也二合爾也二合捨離彼身語意也


釋叉釳囉訶赧平應當學也矩入蔓無寒反[口*底]作於也


菩提薩埵引摩訶薩埵伊[口*底]菩薩摩訶薩也〔伊〕[口*底]〔是〕助句聲也



初句言佛子諦聽者梵云矩羅是族義部義
補怛羅是男子義若世諦釋於四姓中生皆名
大族故名族姓子也今得生如來家於諸族中最為
殊勝故名族姓子阿闍棃言宜會意云佛子於義為
當也。


經云若族姓子住是戒者當以身語意合而
為一者此戒梵云三縛囉是共緣共成此戒
之義所謂慧方便等之所集成若尸羅者但是
清淨義也又三縛囉是平等義佛言以身口意合為
一者即是住三平等法門是故得名三世無障礙智
戒也如佛為諸聲聞略說教誡則云此三業道淨是
大僊人道從十二秊後稍演其義成種種律儀今此
持明略戒義亦如是若行人三業方便悉皆正順三
平等處當知即具一切諸佛律儀也。


復次裂諸想
網是三嚩囉義謂戲論諸見之網經緯相成重複交
絡故名為網今行者觀身口意業自無別體統末歸
本唯是一心而此心實相常是平等法界是故住此
戒是種種身口意業皆同一相無量見網皆悉淨除
[004-0321b]
是故得名住無戲論金剛印也。


經云不作一切諸
法者種種五陰依煩惱煩惱依於業是種種業皆由
身口意生如約身口意分為十種善惡業道究其條
緒即是無量無邊是故三業凡所修行即有進趣之
行失進趣者即為倒想由倒想故有無量想生為此
諸想所礙不得佛無礙智今行者深觀十緣生句了
知三業畢竟不生法性自爾常無動作是名為住無
為戒也如是淨戒尚非如來所作況住斯戒而造作
諸法耶。


經云云何為戒所謂觀察捨於自身奉獻
諸佛菩薩何以故若捨自身即為捨彼三事何等為
三謂身口意次明持無作戒具足慧方便也行者觀
身實際中身不可得即是如來解脫是故罄捨此身
用施一切如來從此以後動止施為凡有所作皆為
如來解脫非為己身也雖種種熾然萬行莊嚴佛土
成就眾生法性自爾非所造作也其能如是奉修者
是名無邊福聚是名無盡福河隨造涓滴善根以投
法界海中故乃至極眾生界亦無窮竭阿闍棃言梵
本論中有偈云若有解脫人持此解脫法供養解脫
者此福最為勝若真言行人不曉如是淨戒則雖口
誦真言身持密印心住本尊三昧具修次第儀式供
養諸尊猶名造作諸法未離我人之網云何得名菩
提薩埵耶故經次云是故族姓子以受身語意戒得
名菩薩所以者何離彼身語意故菩薩摩訶薩應如
是學此中應學舊譯名為式叉迦羅尼猶如第五篇
[004-0321c]
戒總攝毗尼犍度威儀行法大乘學者亦如是當持
此戒方便普入一切真言行中苟戒有虧而得成菩
薩行無有是處也。


經云次於明日以金剛薩埵加
持自身為世尊毗盧遮那作禮者即是受戒之明日
謂第七日暮滿也造漫荼羅諸作務時皆當用金剛
薩埵加持自身謂觀自身即是執金剛也是中方便
如下品經文及供養次第中說若見諦阿闍棃則是
住於金剛薩埵心所謂無等等菩提心也以此祕密
加持故諸有所作無能俎壞之者次當如前運心為
大日如來作禮然後持誦降三世真言加持淨缾此
亦是成辦諸事真言也先當取如法淨缾汲清潔之
水如法灌漉中置五寶五穀又取種種香水眾妙華
果枝插中種種莊嚴用鮮淨帛繫頸皆應依供養次
第辟除去垢淨以法界心字然後加持也大氐凡真
言遍數無有定限應以字計之如蘇悉地中說又彼
中隨作三部漫荼羅各用部心或部母真言加持今
此經中通用辦事真言加持其真言又兼廣略故不
具言遍數當以意裁之若極大者誦至百遍次者五
百遍小者令至于千遍也既加持竟當置在白檀先
所規畫壇門之外欲入漫荼羅者當先以此灑之令
彼宿障淨除方得見漫荼羅也又於別器調和香水
以[鬱-山+止]金龍腦旃檀等種種妙香亦以真言加持授與
令飲少許此名金剛水以祕密加持故乃至地獄重
障皆悉除滅內外俱淨堪為法器也阿闍棃言此即
[004-0322a]
名為誓水亦順世諦猶如盟誓之法令於一切眾聖
前歃此香水自誓其心要令不退大菩提願也。



次以無礙戒香和合嚩字門清白心水諸有飲觸之
者皆必定成於無上菩提如此清淨其心則堪入祕
密漫荼羅也。


爾時執金剛祕密主以偈問佛以下明造立漫荼羅
支分偈中先讚歎佛唯願一切智諸說法中最第一
者說彼時分也此時分即是初畫漫荼羅迄事竟以
來時分限劑次云大眾於何時普集現靈瑞者謂大
悲胎藏中一切普門隨類身於何時普集道場現前
神力加持示現威驗也若弟子諸根淨利應度機深
或於此時即親覩無邊聖眾如靈山會坐者同見三
變淨土分身諸佛無有異也當知爾時即是漫荼羅
阿闍棃傳持誠諦之語行如來事時故云殷勤持真
言也說此偈已爾時世尊告持金剛慧者言常當於
此夜而作漫荼羅謂於此第七夜中使法事都畢也
是中從日沒後至明日明相出以來總名為夜初入
夜分即當圖畵諸位安置諸供養具皆明相未出已
前使發遣竟若違此法則生障礙乃至令所依住處
亦不吉祥也然深祕密釋中正以道機嘉會為時或
以加持方便促百劫為一夜或演一夜為百劫脩短
在緣無有定限也若淺行阿闍棃則須具依法則於
晝日分即當規畫界域以白檀等草定諸尊形位分
段至明日將夕豫備香華燈燭等皆令素辦瞿醯云
[004-0322b]
於漫荼羅北面一處以白色規畫辦事真言辟除諸
難置諸供具也阿闍棃言若不能於一夜中遍畫諸
尊者從第五日受持地以後漸次作之於理無妨又
別有尊形印字三種方便如下文所說也。


經云傳法阿闍棃已知時分即明造立軌儀至日入
時阿闍棃及助伴弟子各如法澡浴已著新淨衣興
大悲心齎持供物往詣漫荼羅所先應一一具法加
持如供養次第中說。


次當如法護持自身呼所度
弟子為彼作護灑以香水皆令一處次第而坐然後
阿闍棃至道場門前普遍運心稽首頂禮十方一切
諸佛亦如上說然後持五色線向漫荼羅位住立而
頂戴之次觀自身作毗盧遮那經所謂大毗盧遮
那而自作加持也所以然者以大日如來是此大悲
胎藏阿闍棃是故行者若行阿闍棃事時即應以自
身作毗盧遮那若作緣漫茶羅諸作務時即以自
作身金剛薩埵其加持方便如下文及供養法中說
也。


復次行者應知護方八位凡所造作漫荼羅隨此而
轉東方因陀羅南方𦦨摩羅西方縛
嚕拏北方毗沙門東北伊舍
尼東南為護摩西南方涅哩底西北為
嚩庾其上方諸尊多依帝釋之左下方諸尊多依
龍尊之右上謂空居下謂地居也又環中胎藏三重
界域皆以豫為標誌使方隅均等圖位素定要令大
[004-0322c]
日之位當五種寶聚之心至此圖眾相時阿闍棃先
至因陀羅方如法作禮次住火方北向而立助
伴弟子在伊舍尼對持修多羅準定外界弟
子次當右遶至涅哩底師亦右遶西向而對
持之阿闍棃次復右遶至嚩庾方弟子亦右迴北向
而對持之弟子復右遶至伊舍尼師亦右迴
東向而對持之凡一周竟皆令當臍在虗空中均等
平正已至第二周亦如前右轉次第絣之以為界道
次復準定四維阿闍棃復當右遶至涅哩底
而弟子先在伊舍尼方右轉相向持之弟子次復右
遶至嚩庾方師即右轉至護摩方弟子亦
右迴相向持之皆令當臍而在空中準定其位弟子
次復右遶至涅哩底師即右轉至伊舍
尼相對絣之弟子次復右遶至護摩方師即右轉
至嚩庾方亦相對絣之阿闍棃言其正四方十
字界道經雖不言理必有之亦須右旋相對絣定也
如是已定外界及八方相竟次當入中先定中胎外
界亦如前旋轉絣作四方相其八方相已定更不復
作也初定第一重外界次定第二重外界亦同中胎
法則其廣狹之量皆當展轉相半假令中胎藏縱廣
八尺第一重當廣四尺第二重當廣二尺第三重當
廣一尺阿闍棃言本法如此若恐大小相懸不相稱
者稍以意均調之於理無失也如是分竟復於一重
一重分為三分其最向裏一分是行來周道故云佛
[004-0323a]
子所行道次一分是安置諸供養物處次外一分是
安置諸尊座位故此二分皆是聖天之位處也次於
此外復作周帀界緣於此虗空位之中當運心觀察
隨其方面分位相應諸尊皆都請供養所以爾者為
阿闍棃臨事有所妄誤安置諸尊或不周悉其應請
召而無位次者皆當運心於此中供養也分此三分
位法先於第一重外界之裏隨取少分用作界緣其
闊狹之量當以意裁之趣得稍通座位也於此界緣
之內作三分均分之當先定諸尊座位內界分了次
定行道供養中間界分如是第一重竟次於第二重
亦從外向裏漸次分之次分第三重亦如是如上文
所說從大日如來[〦/刀*了*留-刀-田/肉]以下光明是此第三重位自臍
以上至咽所出光明為第二重位自咽以上乃至頂
相之光明為第一重位其中胎藏即是毗盧遮那自
心八葉華也所共建立漫荼羅金剛弟子須善通達
真言法要亞近於師則能更相佐助無所遺失若不
得如是人但取已曾如法灌頂者臨事指授行之也
又無此人者當置橛為之先於火方師位下橛次伊
舍尼方亦置之引線已即師先心記火方橛此是師
位然後從伊舍尼引線至涅哩底方餘準此行之可
知也阿闍棃又云欲共引線要須取所欲灌頂弟子
耳先以加持香水灑之與共行事所畫壇位等且以
物覆之勿令見也方等有四門者謂三重院皆設四
門使中正均等開西向一門以通入出餘門以線界
[004-0323b]
橫斷之瞿醯云凡諸方開門皆隨彼方隅廣狹準為
九分取中一分為門其餘八分則於門之左右各得
四分所出入門稍令闊作自餘諸門以白色末作畫
閉之阿闍棃言用金剛線作界橫斷竟猶如金剛不
可越之越者犯三昧耶又經文通門西向若有因緣
向餘方開之於理無咎也餘如下文所說誠心以慇
重運布眾聖尊者謂圖畫時先住瑜伽觀此漫荼羅
大會一一形色相貌威儀性類座位諸印皆悉現前
具足明了然後以無量殷勤恭敬心而綵畫之乃至
大小疏密之度亦令均停相稱故云如是造眾相均
調善分別也內心妙白蓮者此是眾生本心妙法芬
陀利華祕密幖幟華臺八葉圓滿均等如正開敷之
形此蓮華臺是實相自然智慧蓮華葉是大悲方便
也正以此藏為大悲胎藏漫荼羅之體其餘三重是
從此自證功德流出諸善知識入法界門耳正方四
葉是如來四智隅角四葉是如來四行約此現為八
種善知識各持金剛慧印故云遍出諸葉間也如是
十六法一一皆等法界乃至無有少分不平等處故
其標相亦與冥符略攝如來萬德以為十六指申而
長之則無量無邊故此漫荼羅極小之量劑十六指
大則無限也䰅蕊是一切三昧門陀羅尼門六度十
八空等如大般若之所說從此一一䰅蕊以加持神
力故現出三重漫荼羅中一種莊嚴眷屬也此是如
來祕傳之法不可形於翰墨故寄在圖像以示行人
[004-0323c]
若得深意者自當默而識之矣從此實相華臺中則
表大日如來加持之相其義已如前釋所餘祕密八
印下品及圖說之。


次於東方內院當大日如來之上畫作一切遍知印
作三角形其銳下向純白色光焰圍之在白蓮華上
即是十方三世一切如來大勤觔印也亦名諸佛心
印也三角是降伏除魔障義謂佛坐道樹以威猛大
勢降伏四魔得成正覺鮮白是大慈悲色也如來師
子奮迅大精進力正為是事因緣乃至放大悲光常
遍法界故云普周遍也。


次於大勤勇北至於北維置虗空眼即是毗盧遮那
佛母佛母義如般若經佛母品中廣說真金是如如
實相之體畢竟淨句是彼教門之外飾故曰縞素以
為衣一切戲論滅時心日光明無所不照故曰遍照
猶日光恬泊一心人乃能見此故其幖幟猶如天女
住於正受之像也。


次復於大勤勇南至於南維作一切諸佛菩薩真陀
摩尼印此是淨菩提心無邊行願之所集成常能普
[004-0324a]
雨世出世間一切財寶諸救世者皆從性淨蓮華臺
中現如是寶故云住於白蓮上阿闍棃言此是通一
切印亦可於諸方面皆置之若諸佛菩薩經中不言
所持印相者亦執此無價寶珠皆得也大凡此第一
重上方是佛身眾德莊嚴下方是佛持明使者皆名
如來部門右方是如來大悲三昧能滋榮萬善故名
蓮華部左方是如來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
剛部也是故入阿字門一切諸法不生是法身義入
婆字門一切諸法無染著是蓮華義入嚩字門一切
諸法離言說是金剛義如下字輪品中以此三字統
攝百明意在此也經云大日右方置大精進觀自在
者即是蓮華部主謂如來究竟觀察十緣生句得成
此普眼蓮華故名觀自在約如來之行故名菩薩頂
現無量壽者明此行之極果即是如來普門方便智
也此像及菩薩身皆作住現法樂熈悅微笑之容觀
自在身色如淨月或如商佉即是上妙螺貝或如軍
那華其華出西方亦甚鮮白當總此三譬言其光鮮
潤徹白中之上也。


次於觀音右邊畫多羅菩薩凡諸聖者皆面向大日
今言觀音右邊即是座西佗皆倣此此亦是觀自在
三昧故作女人像多〔引〕羅是眼義青蓮華是淨無垢
義以如是普眼攝受群生既不前時亦不後時故作
中秊女人狀不太老不太少也青是降伏色白是大
悲色其妙在二用之中故令二色和合以是義故不
[004-0324b]
青不白也其像合掌掌中持此青蓮手面皆向觀音
如微笑形通身圓光如淨金色被服白衣首有髮髻
作天髻形不同大日髮冠也觀音左邊置聖者毗俱
胝其身四手右邊一手垂數珠鬘一手作施願印左
邊一手持蓮華一手執軍持面有三目如摩醯首羅
像首戴髮冠如毗盧遮那髮髻冠形所云持者如言
地持萬物即是載承之義也其身潔白圓光圍之光
中具有黃赤白三色不純白純赤純黃故云無主凡
黃為增益色白者寂災色赤者降伏色以此三昧光
中兼具三力是故用為幖幟也。


次近毗俱胝左邊畫得大勢尊如世國王大臣威勢
自在名為大勢言此聖者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
位故以為名所以持未敷蓮華者如毗盧遮那實智
華臺既成果已復持如是種子普散一切眾生心水
中更生未敷蓮華此尊迹同是處亦能普護一切眾
生潛萌之善使不敗傷念念增長即是蓮華部持明
王也。


次於明王左邊畫明妃耶輸陀羅譯云持名稱者身
真金色以諸瓔珞莊嚴令極端嚴如天女之像右手
持鮮白妙華枝果葉相間長條茂好其華或有初疱
或有欲開或有正開敷者若五若十乃至數十左手
持鉢胤遇華亦是西方勝上之華以得大勢明王主
安立一切眾生菩提種子而此明妃主含藏出生此
中種種功德故其被服幖幟皆與此義相應也多羅
[004-0324c]
之右置半拏囉嚩悉寧譯云白處以
此尊常在白蓮華中故以為名亦戴天髮髻冠襲純
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華從最白淨處出生普眼故此
三昧名為蓮華部母也。


次於觀自在下置何耶揭唎婆譯云馬頭
其身非黃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蓮華為瓔珞等
莊嚴其身光焰咸猛赫奕如鬘指甲長利雙牙上出
首髮如師子項毛作極吼怒之狀此是蓮華部忿怒
持明王也猶如轉輪王寶馬巡履四洲於一切時一
切處去心不息諸菩薩大精進力亦復如是所以得
如是威猛之勢於生死重障中不顧身命多所摧伏
者正為白淨大悲心故故用白蓮瓔珞而自嚴身也
已如法建立觀音諸眷屬竟。


次於大日如來左方安置金剛部主所謂執金剛能
滿一切願者其色如鉢胤遇華是淡黃色也
或如綠寶是綠[革*未]羯寶猶如虗空顯色也以淨法界
色與金剛智體和合是故其身黃白如是智身猶若
虗空不可破壞一切無能降伏之者故用虗空顯色
以為幖幟此意言若法乃至少分猶如極微是可得
者則為無常變易諸行所隨是故畢竟空智於堅固
性中最為第一所持密印即是五股金剛也五如來
智皆兼權實二用而以金剛慧手執持其中故云右
執拔折羅此印當以光鬘普遍圍遶故云周環起光
焰也首戴三峯寶冠形若山字峯間如仰偃初月之
[004-0325a]
形以種種微妙雜寶一切瓔珞莊嚴其體此意言
般若波羅密多至果地心中轉名一切
種智故云首戴眾寶冠以此妙慧廣歷一切諸法自
在旋轉出生無量法界莊嚴故云間錯互嚴飾廣多
數無量也。


次於金剛部主之右置忙莽雞所謂金剛部
母亦持金剛智杵以諸瓔珞嚴身此是出生金剛智
力王三昧所謂金剛三昧也。


次於部母之右置大力金剛針素支譯云金剛
針持一股拔折羅以為幖幟此拔折羅是一相一緣
堅利之慧用此貫徹諸法無所不通故名金剛針也
其下有二使者皆女人形䠒跪微笑而瞻仰之其狀
卑而充滿淺黃色以金剛為幖是彼摧壞重障三昧
也。


次於執金剛之左置金剛商竭羅譯云
金剛鎖其印執持連鎖兩頭皆作拔折羅形鎖下亦
有二女使者與金剛針使者無異以此智
印攝持一切剛強難化眾生使不退於無上菩提故
以為名也。


次於執金剛下置忿怒持明降伏三世一切大作障
者號月黶尊面有三目四牙出現如夏水雨時雲色
作大笑之形以金剛寶為瓔珞此是持金剛者以無
量門大勢威猛攝護眾生三昧也以無量眷屬而自
圍繞皆悉卑而充滿作忿怒形乃至一身具百千手
[004-0325b]
操持種種器械豎立森然若不可盡畫者要作一二
使者乃至五六皆應住蓮華上意明此蓮華心中法
爾成就一切勇健大精進力不從餘處來也已建立
金剛薩埵諸眷屬竟。


次往西方畫如來持明使者及諸執金剛眾有種種
形色性類種種密印幖幟皆於圖中出之是一一尊
大慧光明悉遍法界所現身口意密亦遍法界故云
普放圓滿光為諸眾生故也。


於此下位依涅哩底方畫不動明王如來使者作童
子形右持大慧刀印左持羂索頂有莎髻屈髮垂在
左肩細閉左目以下齒齧右邊上脣其左邊下脣稍
翻外出額有皺文猶如水波狀坐於石上其身卑而
充滿肥盛作奮怒之勢極忿之形是其密印幖幟相
也此尊於大日華臺久已成佛以三昧耶本誓願故
示現初發大心諸相不備之形為如來僮僕給使執
作諸務所以持利刀羂索者承如來忿怒之命盡欲
殺害一切眾生也羂索是菩提心中四攝方便以此
執繫不降伏者以利慧刀斷其業壽無窮之命令得
大空生也若業壽種除則戲論語風亦皆息滅是故
緘閉其口以一目視之意明如來以等目所觀一切
眾生無可宥者故此尊凡有所為事業唯為此一事
因緣也鎮其重障盤石使不復動成淨菩提心妙高
山王故云安住在盤石也。


復次於下方西北隅際作降三世忿怒持明王尊首
[004-0325c]
戴寶冠持五股金剛印瞻仰毗盧遮那如請受教勅
之狀偈云不顧自身命者謂應圖作至極忿怒奮迅
不顧命之容謂欲攝召法界眾生皆使順從法王威
命此亦是成辦諸事真言也為此五如來智大自在
力之所滌除摧滅者皆悉至於果地莊嚴非唯無所
障礙偏證但空而已是故持五股印首戴寶冠而在
風輪之中即法華經諸有所作皆為開佛知見使得
清淨之意也已安立第一漫荼羅上首竟。


次往第二院畫釋迦牟尼阿闍棃言此中
第二是隱密語耳若從中向外當以釋迦牟尼眷屬
為第三院今則以毗盧遮那法門眷屬為第一釋迦
牟尼生身眷屬為第二諸菩薩在悲智之間上求下
化故為第三所以如此互文者此是如來祕藏為防
諸慢法人不從師受者變亂經文故須口傳相付也
於東方初門中先置釋迦牟尼身真金色并具光輝
三十二相所被袈裟作乾陀色坐白蓮華作說法之
狀謂以左手執袈裟角如今之阿育王像右手豎指
以空水輪相持是其幖幟也此白蓮華即是中胎淨
法界藏世尊為令此教廣流布故以此生身幖幟而
演說之然與本法界身無二無別故云住彼而說法
也。


次於世尊北邊安置佛眼亦是釋迦牟尼佛母此方
譯為能寂母也當作世間樂見端嚴無比之身通身
皆有圓光喜悅微笑此是如來出生隨類形三昧此
[004-0326a]
三昧正以大慈普眼為體觀察應度眾生而導利之
慈眼之光無所不遍故云遍體圓淨光也。


次於佛母之北畫如來白毫相印住蓮華中作商佉
色身有圓光手執蓮華如半敷之像內有如意寶珠
此是如來無邊福業之所集成如觀佛三昧等經廣
說故能滿足一切眾生願也。


次於釋師子之南置如來五頂第一白傘佛頂第二
誓耶佛頂此譯為勝頂第三微誓耶此用多聲呼也
譯為最勝佛頂第四諦殊囉施譯云火聚佛頂經云
眾德者正譯當云大分是具大德之義也第五微吉
羅拏譯云捨除佛頂是棄捨一切煩惱義亦是摧碎
義也此是釋迦如來五智之頂於一切功德中猶如
輪王具大威勢力其狀皆作轉輪聖王形謂頂有肉
髻形其上復有髮髻即是重髻也餘相貌皆如菩薩
令極端嚴歡喜所持密印如圖也。


次於東方最近北邊布列五淨居眾第一自在天子
第二普華天子第三光鬘天子第四意生天子第五
名稱遠聞天子當次第列之其印相具如圖說阿闍
棃言此是五那含天子耳過此已上有菩薩受佛職
位處亦名淨居天多是一生補處菩薩是第二院所
攝非此中所明也此天次南毫相之右復畫三佛頂
第一名廣大佛頂第二名極廣大佛頂第三名無邊
音聲佛頂其形相皆同五頂是如來三部眾德之頂
也其五種如來頂具有五種色所謂真金色[鬱-山+止]金色
[004-0326b]
淺黃色極白色淺白色是中真金[鬱-山+止]金二色相似然
真金光淨[鬱-山+止]金色稍重也三佛頂則有三色謂白色
黃色赤色此是兼具寂災增益降伏色也此八種佛
頂皆周身有光光極廣厚以諸瓔珞嚴身由如來本
誓願力故悉能滿足一切願也東南隅布列諸火天
眾住火焰中額及兩臂各有三[厂@火]畫即婆羅門用三
指取[厂@火]自塗身像也一切深赤色當心有三角印在
𦦨火圓中左手持數珠右手持澡缾此是普門之一
身為引攝火祠韋陀梵志方便開示佛圍陀法故示
此大慧火壇淨修梵行之幖幟也。


次於右方東大日之南作焰摩法王手執
檀拏印猶如棓形上有人首作極忿怒之狀以
水牛為座身作黑玄色阿闍棃言少時甞因重病困
絕神識往詣冥司覩此法王與后同共語言貌甚慈
忍然此檀拏印以忿怒形撿初生來所犯口出
火光至為嚴切及驗出家以後功業便爾寂然不復
有言𦦨摩王及后尋即降階善言稱歎殷勤致
敬求受歸戒因放却還比至蘇後其兩臂繩所繫持
處猶有瘡[病-丙+一/艮]旬月方愈也閻摩之西作𦦨摩后及死
后亦是𦦨摩后也東邊作黑夜神及七摩怛里
譯云七母皆女鬼也其形悉皆黑色。


次於西南隅畫涅哩底鬼王執刀作可怖畏
形是護方羅剎王嚩嚕拏是西方護方龍王
持羂索為印也。
[004-0326c]


於東方五頂之南當畫因陀羅釋天之主坐須彌山
天眾圍遶首戴寶冠身被種種瓔珞持伐折羅及餘
諸眷屬謂舍脂夫人及六欲天等具如圖中所示也。


釋天眷屬之南置日天眾在八馬車輅中并二妃在
其左右所謂誓耶微逝耶譯云勝無勝
也日天眷屬布諸執曜盎誐羅伽在西
輸伽羅在東勃陀在南勿落賀薩鉢
底在北設儞設遮在東南羅睺在西
南釰波在西北計都在東北又於南緯之
南置涅伽多謂天狗也又於北緯之北置
嗢迦跛多謂流火也。


釋天眷屬之北近淨居天置大梵王戴髮髻冠坐七
鵝車中四面四手一手持蓮華一手持數珠一手執
軍持一手作唵字印此是左手也當稍屈頭指直申
餘指側手按之而語是名淨行者吉祥印所餘四禪
諸天皆列其左無熱等五淨居天列在其右毗尼所
謂觀淨居天被服儀式制齊整著三衣內衣戒是也。


次西方近門置地神眾次北置薩囉
[004-0327a]
薩伐底譯云妙音樂天或云辯才天次北并置其
妃又次置微瑟紐舊譯謂之毗紐此是那
羅延天也并置商羯羅天此是摩
醯首羅於一世界中有大勢力非三千世界主
也經中下文更有嚕㮈羅即是商羯羅
忿怒身從事立名又置塞健那天即是童子天
皆於其側置妃阿闍棃言此是天眾當於釋梵王左
右序列之耳最西北隅置護方風天眷屬西門之南
與日天相對應置月天乘白鵝車輅於其左右置二
十七宿十二宮神等以為眷屬。


次於北門西當置毗沙門王於其左右置
夜叉八大將一名摩尼䟦陀羅譯曰寶賢二名布嚕
那䟦陀羅譯曰滿賢三名半只迦舊曰散支四名娑
多祁哩五名醯麼嚩多即是住雪山者六名毗灑迦
七名阿吒嚩迦八名半遮羅及訶栗底母吉
祥天女舊譯云功德天女經文闕之阿闍棃言此天
女隨毗沙門在北方若本位亦可置在西方也凡此
等諸大天神皆是眾所知識世間眾生各隨性欲因
緣宗奉供養毗盧遮那為欲普門攝眾生故遍一切
處示同彼身即以世間共識之幖幟為出世間祕密
之幖幟猶如帝釋之像安住妙高山王如來因陀羅
三昧亦復不移此處開出淨菩提心妙高山王自餘
法門例皆如是不可詳說但行者隨彼一一乘中功
行成就自當開解耳。
[004-0327b]


又釋迦牟尼座下應作忿怒持明右邊號無能勝左
邊號無能勝明妃並白色持刀印觀佛而坐其間所
云地神者即前所說西門中地神當捧持寶缾虔恭
長跪其缾中置種種水陸諸華餘如圖說并於通門
第二重心廂曲之中置二龍王右曰難陀左曰䟦難
陀首上皆有七龍頭右手持刀左手持羂索乘雲而
住此皆漫荼羅中所要故云持真言行者當以不迷
惑心依次作之也。


經云所餘釋種尊真言與印壇所說一切法師應具
開示者如釋迦部中佛鉢錫杖印等其類甚多經不
具出但隨此方空缺處採擇餘經所說逐便安置之
設令缺之亦無過咎但經中所出上首諸尊等必應
一一如法畫之不得遺謬其蓮華部金剛部等諸方
亦例此可知也。


經中次說第二院菩薩眷屬當釋迦之內正東門中
畫文殊師利身[鬱-山+止]金色頂有五髻作童子形左持
泥盧鉢羅是細葉青蓮華華上有金剛印熈
怡微笑坐白蓮華臺此其祕密幖幟也阿闍棃言[鬱-山+止]
金即是閻浮金色用表金剛深慧首有五髻者為表
如來五智久已成就以本願力因緣故示作童真法
王子形青蓮是不染著諸法三昧以心無所住故即
見實相金剛智印能以常寂之光遍照法界所以坐
白蓮者意明不異中胎藏也。


文殊北邊當畫光網童子菩薩身真金色執持寶網
[004-0327c]
以種種瓔珞莊嚴坐寶蓮華中文殊師利持無相妙
慧而光網持萬德莊嚴如智度所說以鹽調和諸食
倍增其味而不可空噉故行人失般若方便單修空
慧即墮斷滅中純修福德即墮有所得中所以觀佛
長子者意在此也。


次作文殊五使者一名髻設尼二名優
婆髻設尼三名質多羅四名地慧五名
請召於妙吉祥左右次第列之葢各持文殊一智也
髻設尼是髮端嚴義鄔波是其亞者文殊以五髻徵
表五智故此使者亦以美髮為名質多羅是雜色義
其五使者下各作一奉教者皆跪向使者如承受宣
告之形悉是文殊三昧故經云侍衛無勝智也。


次於第二重大日如來左方畫除葢障菩薩西方俗
法東向而治故以東為初方南為右方西為後方北
為勝方今此漫荼羅壇門向西故當大日左方也圖
中除葢障菩薩左手持蓮華華上有摩尼寶珠右手
作施無畏手此菩薩及諸眷屬皆是大慈悲拔苦除
障門正以此菩提心中如意寶珠施一切眾生無畏
滿其所願也。


經云捨於二分位當畫八菩薩者謂除葢障之側當
作二使者然後如其次第置八菩薩凡列諸眷屬皆
令最初者在右第二者在左第三復在右第四復在
左如是一左一右次第置之今於此八菩薩中先以
除疑怪在除葢障之右施一切無畏在左次復以除
[004-0328a]
一切惡趣在除疑怪之右以救意慧在施無畏之左
次復以悲念菩薩在除惡趣之右慈起菩薩在救意
慧之左次復以除一切熱惱在悲念之右不可思議
慧在慈起之左諸餘布位佗皆倣此也。


次於北方畫地藏菩薩於種種間飾雜寶莊嚴地上
以金銀頗胝水精四寶為蓮華座亦令窮極巧麗其
菩薩在華座上光𦦨周遍其身如在胎藏故云處於
𦦨胎也此聖者主持寶王心地中性起功德無邊寶
藏故其幖幟以一切珍奇雜寶綺錯莊嚴也其餘眷
屬菩薩義亦同之。


當於地藏之右置寶處菩薩地藏之左置寶掌菩薩
次於寶處之右置持地菩薩寶掌之左置寶印手菩
薩持地之右又置堅固意菩薩如是上首諸尊又各
各於其左右畫諸眷屬以自圍遶也。


次於西方畫虗空藏菩薩被鮮白衣左手持蓮華華
上有大刀印刀上遍生𦦨光及諸眷屬皆坐正蓮華
上此菩薩持如來等虗空慧所以持大刀者利慧之
幖幟也被服白衣明白淨無垢是其教門外飾也譬
如虗空無所分別亦無積集而世間萬像依之以生
今此法門亦爾於畢竟空中出生不思議自在之用
無有窮盡如大集虗空藏經中廣明故名虗空藏也
此中法門眷屬所謂虗空無垢菩薩虗空慧菩薩清
淨慧菩薩行慧菩薩安慧菩薩亦如前次第左右列
之所以皆云等者明此上首諸尊復各有無邊眷屬
[004-0328b]
也其形相皆如圖說。


此偈末云略說大悲藏漫荼
羅位竟此二句是傳度者以義結之非經中本文也
如上所說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者即
是心實相華臺大悲胎藏開敷以大悲方便現作三
重普門眷屬以是義故名為大悲胎藏漫荼羅也如
於一世界中普現六趣隨類之身於一切世界中亦
復如是於彼彼眾同分中最為上首其所說法亦於
彼法之中微妙第一復由此義普能攝受無盡眾生
故毗盧遮那名為法界王也今此上首諸尊同共集
會印持如是法故彼一切同類眾生各各生希有心
言我之所尊無與等者亦復在此眾中當知此法甚
為希有以生希有心故隨於一法界門而種善根乃
至長夜興不善根欲破壞正法者既至道場見彼所
宗奉大天又蒙不思議法食之施惡心即滅棄捨魔
事或生一念隨喜之心以生一念淨心故便可於中
開出大悲胎藏漫荼羅也。


復次此漫荼羅種種法
門雖同一法界然其功用淺深各有差別如一地所
生一雨所潤然諸藥草木性分不同若醫王觀之則
知如是如是藥草於某病中非對治所宜然於某病
則勢力殊勝若於此等普門方便中一一分別不謬
乃堪作大阿闍棃也十萬偈大本中彼諸聖尊各自
宣說自所通達法界門種種異方便法今此略本但
舉其普通趣道之要耳若行者如法修行不虧法則
蒙不思議加被時自當曲示方便無所不通也阿闍
[004-0328c]
棃言凡行者不住瑜伽不合為人建立漫荼羅也初
欲畫時先用字門轉作諸尊座位形色性類一一相
應即觀如是大悲藏即是我身方起手畫之若是深
行阿闍棃則於一切時常不離如是佛會也畫了作
法事時如法次第起金剛地觀此寶王宮殿在須彌
山頂所有莊嚴皆如下品中說如是明了已方可請
召也。
[004-0329a]


阿闍梨所傳漫荼羅圖位具列如左。
| 上方從南向北 |右方從上向下 |左方從下向上 |下方從北向南 |
| ○如來如意寶 |△能授一切尊滿一切願也 |□妙金剛 |降三世尊 |
| □如來甲冑 |□蓮華部母奉教者 | | |
| ○如來羂索 |□蓮華部奉教者 |□青金剛 | |
| □如來怖魔 |□蓮華三股戟 |□金剛蓮 |□金剛鐸 |
| ○如來臍 |□蓮華戟 | | |
| □如來馬藏 |□蓮華尊 |□寂靜金剛 | |
| ○如來脣 |□金剛蓮 |□大迅利金剛 |□金剛羂索 |
| □如來十力 |□蓮華輪 | | |
| ○如來牙 |□蓮華刀 |□金剛牙 |□金剛刀 |
| □如來大護 |□蓮華德菩薩 |□那弭荼金剛因自立名又云短也 | |
| △無所畏大護者○○ |□大水吉祥 |□赤體金剛 | |
[004-0330a]
| ○如來無所畏〔別所也〕 |□大吉祥 | |□佛奉教者 |
| □如來鈴鐸 |□僧吉祥○○ | | |
| ○如來商佉 |□佛吉祥 |□越無量虗空 | |
| □如來三昧耶金剛 |□金色菩薩 |△月黶尊○○ | |
| ○如來正勤 |□名稱慧菩薩 | | |
| □如來三昧耶 |□白色菩薩 | |□難降伏大護者女像○○ |
| ○如來舌 |△壞諸怖畏大護者○○ |□金剛部生 | |
| □如來毫相 |□大勢至菩薩 | | |
| ○一切如來座 |□毗俱胝菩薩○○ |□金剛連鎖○○ |□不可越護門者○○ |
| □如來大勤勇 |□觀世音菩薩 |□執金剛 | |
| □如來眼 |□多利尊○○ | | |
| ○如來心 |□觀音母 |□金剛母○○ | |
| □如來鑠底 |□大白菩薩 | | |
| ○無堪忍如來無堪忍 |□資財主菩薩 |□金剛針 | |
| □水自在尊 |□遍觀菩薩 | | |
| □如來法 |□法德菩薩 |□金剛鉤 |□相向守護門者○○ |
| □如來念處 |□吉祥菩薩 |△金剛無勝大護者○○ |△如來使者 |
| □如來刀 |□帶塔德菩薩 | | |
[004-0331a]
| □如來輪 |□寶德菩薩 |△軍荼利金剛○○ |□金剛拳 |
| ○如來蓮華 |□鹿皮衣形 | | |
| □如來頂 |□蓮華軍持 |△大力金剛○○ |□無戲論金剛 |
| ○如來結界 |□蓮華鬘 | | |
| □如來施願 |□蓮華斧 |□虗空無垢金剛 |□金剛斧 |
| ○如來平等說 |□蓮華索 | | |
| □如來口 |□蓮華鐸 |□素囉多金剛妙住 | |
| □如來腰 |□蓮華螺 |□大身金剛 |□金剛輪 |
| □如來𦦨光 |□蓮華使者 |□大勝金剛 |□金剛棓 |
| ○如來鉤 |□蓮華部〔女〕使者△馬頭觀世音 |□廣眼金剛 | |
| □虗空眼 |□蓮華棓 |□拔折羅金剛 |聖不動尊 |


右第一重竟。
| □無垢光童子○○ |□賢劫菩薩○○ |□大慧菩薩 |西□賢劫菩薩 |
| □光網童子○○ | |□寂慧菩薩 |○金光菩薩 |
| □男奉教者○○○○ |△行慧菩薩○○ |△無垢慧菩薩○○ |○金色菩薩 |
| | | |△寶德菩薩 |
| □男守衛者○○○○ |○勝妙大菩薩○○ |○無盡意菩薩○○ |□賢德菩薩 |
| □男使者○○○○ | | | |
[004-0332a]
| □女使者○○○○ |□寶嚴菩薩○○ |□不思議慧菩薩○○ |□華幢菩薩△計都菩薩 |
| △六面尊 | |△大慈起菩薩○○ |□無垢光菩薩 |
| |△寶印手菩薩○○ | | |
| △降閻摩尊 | | |○無像菩薩○○ |
| | |○救意慧菩薩○○ | |
| □地慧童子○○ | | |△清淨慧菩薩○○ |
| |○寶掌菩薩○○ | | |
| □優波計設尼○○ | |□施一切無畏菩薩○○ |□虗空慧菩薩○○ |
| 文殊師利 |□地藏菩薩○○ |△除一切葢障菩薩○○ |○虗空藏菩薩○○ |
| □計設尼○○ | | |□虗空無垢菩薩○○ |
| □質多羅○○ |○寶作菩薩○○ |□除疑怪菩薩○○ |□法慧菩薩○○ |
| □請召者○○ |○除一切惡趣菩薩○○ |□慧步菩薩○○ | |
| |△持地菩薩 | | |
| □女使者○○○○ | |△悲念菩薩○○亦名大悲經 |□剌泥弭菩薩無牆也 |
| □男使者○○○○ |□賢意菩薩○○ |△泥弭菩薩牆也 | |
| □女守衛者○○○○ |○寶冠菩薩○○ |□除一切熱惱菩薩○○ |○寶幢菩薩 |
| □女奉教者○○○○ |△發心即轉法輪菩薩○○ |○海慧菩薩○○ |□金光菩薩△光明菩薩 |
| □寶冠童子○○ | | | |
[004-0333a]
| |□善住意菩薩○○ |△妙慧菩薩○○ |○妙幢菩薩 |
| □月光童子 | | |□無邊幢菩薩 |
| □善財童子 |□賢劫菩薩 |□賢劫菩薩○○○○ |□賢網菩薩 |


右第二重竟。
| △火天護方神 |□伊舍那護方神 |△涅哩底護方神 |西風天護方神○○○○ |
| △火天 |□鳩槃荼眾眷屬 |△女羅剎 |風神后 |
| △火天后 |□阿名揭拏羊耳 | | |
| △波私瑟吒大仙 |□阿濕嚩揭拏馬耳 |△羅剎眾 |△迦樓羅女○○○○ |
| △竭伽大仙 |□戍婆揭拏箕耳 |□賢劫菩薩 |△迦樓羅○○○○ |
| △末建荼大仙 |□雜寶藏神○○○○ |○童男菩薩 | |
| △瞿曇大仙 |△荼吉尼○○○○△荼迦○○○○ |○比丘眾 |△非人眷屬△一切人眷屬 |
| △迦葉大仙 |□童男菩薩 |○日光菩薩 | |
| △諸執曜神等 |□比丘眾 |○西南方日輪遍照勝德佛 |□童男菩薩□比丘眾 |
| △毗逝耶后 |□離塵勇猛菩薩 | | |
| △日天子 |□東北方定勝手德佛 |○菩薩眾 |□寶勝菩薩 |
| △逝耶后 |□菩薩眾 |○比丘眾 |□西北方一寶葢佛 |
| □那羅延并眷屬 |□比丘眾 |○童女菩薩 |□比丘尼眾 |
| □魔天佗化自在天 |□童女菩薩 |△苾陵蟻㗚知 |□童女眾 |
[004-0334a]
| □化樂天 |□女部多○○○○ | | |
| □兜率陀天 |□部多藥叉類○○○○ |△諸毗那夜伽 |□賢劫菩薩 |
| □焰摩天 |□住雪山藥叉將○○ |△摩訶迦羅黑神 |○小訖㗚瑟拏二龍王 |
| □東方提頭賴吒天王并健闥婆眾 |□沙多祁㗚藥叉將○○○○○○ | |○訖栗瑟拏二龍王○優波路係多二龍王 |
| □舍支夫人○○ |□半遮羅藥叉將○○ |△毗盧遮那十眷屬○○○○○○○○○○ |○路係多二龍王 |
| □帝釋三十三天 |□毗灑迦夜叉將○○○○○○ | |○優婆臂多二龍王 |
| □童子菩薩 |□痾吒嚩迦藥叉將○○ |△毗舍支十眷屬○○○○○○○○○○ |○臂多三龍王 |
| □比丘眾 |□毗沙門子藥叉將○○ | |○優波束訖勞三龍王 |
| □歡喜菩薩 | | |○束訖勞二龍王 |
| □上方歡喜德菩薩 |□摩尼拔陀羅神○○ | |○沙伽羅龍王 |
| □菩薩眾 |□護方神后○○○○ |△寒冷地獄 |○阿那婆達多龍王 |
| □童女菩薩 |□俱吠囉護方神毗沙門○○○○ |△熱惱地獄 |○得叉迦羅龍王 |
| |□吉祥功德天 | |○摩迦斯龍王 |
| □阿難陀 |□滿賢藥叉將○○ |□毗樓博叉天王○○ |○矩利迦龍王 |
| □須菩提 |□訶栗底母男五女五 | |○羯句吒迦龍王 |
| □舍利子 | |△閻摩物㗚底后 |○和修吉龍王 |
| □大目連 |□散支大將○○ |△閻摩后 |○阿難陀龍王 |
| □大迦葉 |□童男菩薩 |△閻摩但荼 |○大蓮華龍王○波頭摩龍王 |
[004-0335a]
| □無量音聲佛頂 |□比丘眾 |△閻摩羅法王 |○商佉龍王 |
| □廣大佛頂 |□勝授菩薩 |△質呾羅笈多訊獄者 |○縛嚕拏后○縛嚕拏龍王 |
| □火聚佛頂 |□北方勝德佛 |△夜黑天 |□毗樓勒叉護方天王○○ |
| □勝佛頂 |□菩薩眾 | |□辯才天○○ |
| □如來錫杖 |□比丘眾 |□童男菩薩 |○優波遜那守門者○○ |
| ○如來鉢 |□童女菩薩 |□比丘眾 |通門 |
| ○如來牙 |□賢劫菩薩 |□離憂菩薩 |○遜那守門者○○ |
| □豪相 |□主田農神 |□南方無憂德佛 |○地神○○ |
| △無能勝尊 |□主象馬廐神 |□菩薩眾 |○龍王并后眷屬○○○○○ |
| □釋迦牟尼佛 | |□比丘眾 |○童男菩薩 |
| △無能勝妃 |□主王庫藏神 | | |
| | |□童女菩薩 |○比丘眾 |
| ○佛母 |□主外道福處神 | | |
| | |□別異地獄 |○行慧菩薩 |
| ○如來鑠底印 |□主巖穴神 |□賢劫菩薩 |○西方寶焰佛 |
| □童男菩薩 |□主伏藏神 |△遮悶挐 |○菩薩眾○比丘眾 |
| □比丘僧 |□主磧神 |△嬌吠唎 |○童女菩薩 |
| □普光菩薩 |□主尸林神 |△吠瑟拏味 |□主互相侵神 |
[004-0336a]
| □東方寶性佛 |□主陂池神 | |○主日歷神 |
| □菩薩眾 |□主龍泉神 |△嬌唎 |○主時分神 |
| □比丘僧 |□主井神 |△燕㮈唎 |○主葉作神 |
| □童女菩薩 |□主空中宮苑神 |△咾捺唎 |○主宿神 |
| □佛袈裟 |□主宮室神 |△末囉弭 |○主宿對神 |
| □佛軍持 |□主海神 |□緊那羅妃○○ |○主夜神 |
| □白傘佛頂 |□主室宅神 |□緊那羅○○ |○主年神○主月神 |
| |□主巷曲神 |○童男菩薩 |○主日神 |
| □最勝佛頂○○ |□主坊神 |○比丘眾 |○主六時神 |
| □摧碎佛頂○○ |□主街陌神 |○蓮華手菩薩 |○主直神 |
| |□主河神 |○東南蓮華勝德佛 |○主二十八宿神○主十二宮神 |
| □最高佛頂 |□主道神 |○菩薩眾 |○日月后名赤色 |
| □辟支佛 |□主曠野神 |□比丘眾 |○月后名月神 |
| |□主郊野神 |○童女菩薩 |○月天子 |
| □大梵并明妃眷屬 |□主店肆神 |△暮訶曩 |○月后名月相 |
| □四禪天 |□主城神 |△闕名火神 |○童男菩薩 |
| □無色天 | | | |
| □淨居自在天子 |□主[郊-父+ㄓ]神 |△劫微 |○比丘眾 |
[004-0337a]
| □普華天子 |□主洲神 |△芒囊娑 |○蓮華勝菩薩 |
| □光鬘天子 |主島神 |△訖灑也 |○下方蓮華德佛 |
| |□主山神 |△社吒囉 |○菩薩眾 |
| □意生天子 |□主悉地物神 |△句路誕曩 |○比丘眾 |
| □名稱遠聞天子 |□主悉地神 |△沒栗拏 |○童女菩薩○賢劫菩薩 |
| □大自在妃并眷屬 |□主仙藥神 |△露係多 |□阿脩羅女眷屬□□□□ |
| □大自在天并眷屬 |□主藥計神 |△芒嚕多 |□阿脩羅眷屬□□□□ |
| □摩醯首羅子及妃 | |□主藥神 |△捺羅迦 |
| □持明妃 |□悉地持明妃□□□□ |△娑摩醯捺 |○摩睺羅伽女○○○○ |
| □持明仙 |□悉地持明仙□□□□ |△諸大仙等 |○摩睺羅伽 |


右第三重竟。
[004-0338a]


阿闍梨言第一院東方如來鈎乃至如來甲等皆是
毗盧遮那三昧一一作天女形如漫荼羅方圓以辨
其色坐白蓮華臺上手中復持蓮華華上各以物像
用為標幟如鉤輪刀槊商佉鈴鐸羂索甲冑等皆依
本相畫之頂相豪相口舌牙唇牙等例推可解如來
臍於蓮上圖作連環圓好之相如來腰亦頗旋曲如
數珠鬘形如來藏如輪王馬寶藏相不現之形如來
施願當作與願手如來法及辯說等或時持經藏或
作說法手念處十力等皆是止觀相應法作寂然三
昧之容三昧耶當作佛頂相如來頂相具攝一切功
德凡手中無物可為幖幟者皆應置之若漫荼羅不
作尊形但是祕密印者於金剛座上作蓮華臺臺上
如前畫作幖幟其作字漫荼羅者經中有種子字當
如法置之如經不載當取梵名中最初字為種子或
可通用阿字也北面蓮華部諸尊若經中不說形相
者通作紅蓮華色或淨白色如金色尊等則依名辨
之所持印相亦如佛部中說然用蓮華為幖幟如蓮
華輪像當以四蓮華葉如十字之形用為輪輻輻外
作刃環圍之蓮華刀當於蓮華上置刀刀鋒上又用
蓮華以為幖幟相金剛杵戟等皆亦如是蓮華羂索
以蓮華為兩茸鐸則以蓮華為繫鬘則貫穿蓮華以
莊嚴身或於所持華上置之戴塔吉祥於頂髻上置
窣堵波或在所持華上蓮華尊即於華上重置蓮華
寶德尊蓮華上有寶能授一切願明王能滿一切希
[004-0338b]
願其狀一如觀世音手持蓮華華上或置如意寶隨
息災增益降伏事在彼相應壇中大吉祥二手各持
蓮華水吉祥或蓮中出水或手垂出水被鹿皮尊當
以鹿皮嚴身如梵天像其契印漫荼羅例同前說通
用娑字為種子也。


南面金剛部諸尊亦可依經初所列名者皆具置之
隨作方圓三角半月等壇身色亦爾或持一股拔折
羅或持三股五股上下二鋒等種種金剛標相如經
中所說隨意置之其刀斧鈎鍼等皆以金剛為幖幟
刀即刃鋒柄飾皆作金剛杵端銛銳之形羂索連鎖
兩端皆如三股拔折羅像輪以十字金剛為輻輞利
刃環遶圍之鐸以一股金剛為上繫十字金剛為舌
餘皆例推可解契印漫荼羅亦於金剛座上置白蓮
華華上各表其物若作字印漫荼羅執金剛所統眷
屬通用嚩字為種子餘金剛通用𤙖字為種子也第
二院諸菩薩眾若經中具載形相者一一如本教畫
之無文者通用真陀摩尼印當持蓮華華上置如意
寶周帀焰鬘圍之或隨彼名中義趣以表其相如寶
冠菩薩即於華上置寶冠寶網菩薩則於華上置寶
寶掌則於掌中持寶發心轉法輪菩薩即手中持輪
所有諸闕位處皆置賢劫菩薩其使者奉教等皆作
卑下之容其使者操持刀棓狀如夾門守禦奉教者
或捧持畫印或瞻仰所尊若受指麾教勅守護者則
如守門通信有所諮白各隨其類也降閻摩尊是文
[004-0338c]
殊眷屬具大威勢其身六面六臂六足水牛為座面
有三目色如玄雲作極忿怒之狀六面尊形相大同
然有四臂六足或二手二足當撿文殊梵本具足圖
之凡此等諸尊若餘經中具說形相者亦可依彼圖
畫入漫荼羅中其有此諸尊毗盧遮那經不載真言
手印別出餘經者當依彼經授與真言手印令依此
經供養次第法行之也若第三院十方佛等各依常
相圖之若作契印當以如來頂相種字則以阿字若
聲聞緣覺一同比丘儀式是中緣覺小差別者謂或
有肉髻等大人相若契印當用鉢袈裟錫杖等其種
子字如經中真言所說東方日天之前或置摩利支
天女如陀羅尼集中出之北方夜叉八大將圖中闕
少者其形大抵相似皆被甲冑持伽䭾印身相
圓滿端正以彼趣此所求無乏常快樂自恣故也羊
耳馬耳象耳等皆是鳩槃荼眷屬其形不同夜叉皆
露身垂毛作非人之像耳同畜獸圖云持明仙者是
餘藥力等所成悉地持明仙者皆是專依呪術得悉
地人直云諸仙者皆是圍陀事火之類勤修苦行成
五通神仙又有夜叉持明是彼類中福德最勝天趣
之所攝者與世仙人又殊也其山海河池林樹糓藥
城邑道路等神各以本名為幖幟相山神坐山河神
坐河其樹藥等或手執持或依其上當以義類推之
華嚴中更有足行神身眾神是護諸跛行之類及護
身神亦可依次列之西方非人趣者當知毗盧遮那
[004-0339a]
普門身中絓是雜類鬼神傍生等圖中無別名相者
多在其中所攝最多也路係多是赤色辟多是黃色
訖栗瑟拏是黑色其青色亦是中攝若依此方
明義則當各別出之訖嘮是白色皆是一類龍王各
依本色畫之若加鄔波字者其色稍淺遜那鄔
波遜那亦是護門大龍王皆右手持刀左持羂索主
秊月時分神等皆作天女形執持華枝等以為標相
若主善事者其華亦令色相圓備若主惡事者則持
萎萃華果等其主六時神亦可持六枝之華作隨時
榮落之像以表其事主晝夜者亦可以華敷華合明
之他皆倣此南方苾陵吃㗚知是摩醯首
羅子身極枯疲以常降伏怨歒假使骨肉消盡要令
得勝故為此形私謂即是智度所云常修苦行割肉
祀火感生諸惡神者所以位在南方其十二火天經
中略說形像有一神闕名者但依諸火天總相之形
餘如圖中所示也。


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義釋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