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333 入楞伽心玄義-唐-法藏 (CBETA)




No.1790[cf.No.672]


入楞伽心玄義一卷


西明寺沙門法藏撰


將釋此經十門分別。一教起所因。二藏部所
攝。三顯教差別。四教所被機。五能詮教體。六
所詮宗趣。七釋經題目。八部類傳譯。九義理
分齊。十隨文解釋。


初教起所因者。先總後別。總謂一事法華云。
如來唯為一大事因緣出興于世。謂開示悟
入佛之知見。解云。佛意欲令以己所得授與
眾生為本意也。二別顯者謂諸聖教起必賴
緣緣乃多端數過塵算。智論云。如須彌山非
無因緣。非少因緣而令震動。般若教起亦復
如是。廣如彼說。今別顯此經略顯十義。一順
古。二滿願。三機感。四破惡。五迴邪。六殄執。
七酬問。八除疑。九顯實。十成益。初順古者謂
如下文。過去諸佛亦曾於此山頂說五法三
性八識二空內心所證。我亦同彼。是知未來
諸佛亦同此說。此則如大王路三世同遊也。
二滿願者。謂佛過去曾見古佛。說內證法因
則立願。今既成佛。酬滿本願亦說斯法。下文
[001-0426a]
云。佛告大慧。如來本願力故當為汝說。三機
感者。謂諸菩薩及此城中諸夜叉等根熟宜
聞。上感如來應機說法。如下文中羅婆那王
勸請品說。四破惡者為破諸羅剎等毒惡心
故。斷諸殺生食肉等故。如彼品說。五迴邪者。
為破四宗諸外道等。令邪執永盡歸正見故。
如下廣說。六殄執者。為破二乘諸法執見。乃
至令彼定性二乘亦向無上大菩提故。具如
下說。七酬問者。謂酬大慧等百八問故。及酬
隨事別別問故。竝如文顯。八除疑者。但初學
菩薩聞諸大乘經所說深義。未能決了生三
種疑。一聞畢竟空執無因果。二聞如來藏具
足功德。疑同外道神我。三聞說能所心境。執
無唯識。今明真空其必不壞幻有。性德舉體
不礙真空。虛妄之境皆從心現。為破此等多
種疑故。具如下說。九顯實者。為顯大乘根本
實義。所謂五法三性八識二空。莫不皆於自
心如來藏立。為學大乘者生正見處正信。正
行由此成就。皆如下說。十成益者。令諸菩薩
始從正信終至正證。斷障得果。坐寶蓮華成
最正覺。略顯由此十種因緣故令此教興。


第二明藏部所攝者。教既興已。次辨此教何
藏所收。略辨三義。初就三藏。二約二藏。三約
十二部。先就三藏者。一修多羅。此云契經。謂
契理契機。契經即藏。持業立名。二毘奈耶此
云調伏。謂調治三業制伏惡行。調伏之藏。依
主立名。三阿毘達摩此云對法。謂簡擇妙理
明了對智。對法之藏。依主立名。二明所攝者。
於此三中正唯契經藏攝。以涅槃中始從如
[001-0426b]
是終至奉行。唯契經故。或亦對法藏收。以瑜
伽云世尊自說循環研覈。明了法相為摩怛
履迦。摩怛履迦此云本母。即對法之異名。此
經既有問答研覆。故知亦是對法藏攝。若據
遮酒完調心行。亦有調伏義。此說應知。二
明二藏攝者。謂前三藏通大小乘故。攝論云。
由上下乘差別故。立菩薩聲聞二藏。以諸緣
覺有藉教者。亦是資聲悟道。俱入聲聞藏攝。
有不藉教者。但由思修得果。亦不立藏故。彼
論中不立緣覺藏。又就所證所得理果。不異
諸聲聞故。唯立二藏。又據教行少異聲聞藏。
亦別立藏。如普超三昧經及入大乘論。三乘
名為三藏。今此經者唯是菩薩收。下文亦說
諸小乘義兼攝。應知三十二部中何部攝者。
或唯一部以瑜伽中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
眷屬聲聞故。或三部攝。謂方廣希法授記。
餘九是小乘故。如法華說。或九部攝。除論義
因緣譬喻。餘九是大乘故。如涅槃第三說。或
具十二部攝。謂於大乘中自具十二故。或十
二所不攝。以小乘亦具十二非攝此故。如法
華云。受持十二部未足為難。信受此經是則
為難。或於大乘三藏十二總所不攝。以理超
言外。故經云言說別施行。真實離文字。又云
二夜中間不說一字。以言即無言攝。無所攝
故。


第三顯教差別者。自佛法東流。此方諸德分
教開宗。差別紛糺難備說。及西方諸師所說
差別竝如華嚴記中說。若依此經宗及通諸
教種類相收。或四或五。今且辨四。一有相宗。
[001-0426c]
二無相宗。三法相宗。四實相宗。釋此四宗
略以六義。一就法數。初宗立七十五法.有為.
無為.執實之法。如小乘說。二破彼前宗所立
法相。蕩盡歸空。性無所有。二空真理相想俱
絕。如般若等經中觀等論。三法相宗中。立三
性三無性有為無為色心等百法。皆依識心
之所建立。如深密經瑜伽等論說。四實相宗。
會前教中所立法相。莫不皆依如來藏緣起
稱實顯現。如金作嚴具。如此楞伽及密嚴等
經起信寶性等論說。二就心識者。初宗但說
六識。二無相宗明六識空。更無別立。法相
宗立八識。然皆生滅不同真性。四實相宗明
前八識皆是如來藏隨緣所成。亦生滅亦不
生滅性相交徹。鎔融無礙。各如本部經論所
明。三約緣起法。初宗說有。二說為空。三亦空
亦有。謂遍計空依他有。四非空非有。謂相無
不盡故非有。性不礙緣故非空。理事俱融二
邊雙寂。不妨一味。二諦宛然。四就迴小者。初
宗一切二乘總不成佛。二宗中定性二乘亦
不成佛。不定性中已入見道則不迴心。自下
位中可有迴心入菩薩道。三宗中定性不迴。
不定種性乃至羅漢竝許迴心入大。四宗中
定與不定一切俱迴。謂定者要入涅槃然後
方迴。不定者即身迴也。五就乘者初宗唯三
無一。二宗亦三亦一。謂三顯一密也。四宗唯
一無三。謂一乘究竟悉成佛故。六就持法人。
其初宗是達摩多羅等論師所持。二龍樹提
婆等所持。三無著世親等所持。四馬鳴堅意
等所持。更有餘宗餘義。廣如華嚴記中說。此
[001-0427a]
經於上四中。第四所說通亦具前。準思可
見。


第四教所被機。於中有二。初簡機後擇器。初
者此經及餘俱說。眾生有五性差別。一菩薩
種性。二緣覺性。三聲聞性。四於上三乘不
定種性。五定無三乘性。若依權教大乘有二
義。一於此五中唯菩薩種性及不定性是此
所為。餘皆非器。以性各定故。二亦兼為令於
自位。各得利益。終不能獲入大乘益。若依實
教大乘有其三義。一現所被。謂菩薩種性及
不定性。二轉生被。謂定性二乘要入涅槃後
受變易身。方入大乘。如須陀洹八萬劫乃至
辟支十千劫等。如涅槃說。又法華云。彼人雖
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
云云。智論云。有妙淨土出過三界。阿羅漢當
生其中。彼論亦引此文也。三遠被。謂無性眾
生障重難入。既有佛性久久會當入此法中。
如佛性論及寶性論說。又涅槃中凡諸有心
皆有佛性等。是故五性皆是所為。悉皆當得
大菩提故。二擇其器者。雖有種性然由現起
障業差別。於此乘法有器非器。於中非器有
五。一無信心故。謂尚不信有未來業果。是以
廣造惡業。何況信有菩提涅槃。是難非器。二
著有故。謂知有業果不造諸惡。修諸善品求
人天報。樂著三有不求出離故。亦非器。三邪
求故。謂雖求出離於外道邪見以求解脫。執
見在懷根機未熟。此亦非器。四劣求故。謂雖
捨外道而求二乘。根若未熟亦非其器。五錯
求故。謂雖學大乘不了真空。妄取斷滅。或執
[001-0427b]
有緣起。求彼性空。於此圓融無障礙法拒逆
不受。遂成非器。次辨法器亦有五重。一證器。
謂大菩薩聞此法已即便證入故。二行器。謂
地前菩薩觀此實法以成正行故。三解器。謂
初心菩薩依此實法順理生解。以成正見。依
此起行速成大益。四信器。謂依此法生清淨
信。發菩提心不求名利。直心趣向。受持領納。
習解習行亦得為器。勝鬘經中正智有三種。
一如實智。當此證器也。二隨順法智。當此解
行器也。三仰權智。當此信器也。彼云唯佛所
知非我境界。但當信向故同此也。五通器。謂
前五非器隨其根熟悉皆當得入此法故。


第五能詮教體者。通論教體。略辨十門。一名
句能詮門。二言聲詮表門。三聲名合詮門。四
聲名俱絕門。五通攝所詮門。六遍該諸法門。
七緣起唯心門。八會緣歸實門。九性相無礙
門。十圓明具德門。初名句能詮者。若約小乘
婆沙論中。亦以名句文等次第行列等為能
詮教體。若大乘中維摩等經。亦以文字以為
詮表。此經下文隨相亦爾。唯識論云。名詮自
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準釋應知。
二言聲詮表者。若小乘中依發智論。十二部
經以佛音聲語音語路用以為性。名句文等
顯佛教作用。若大乘中以名句依聲假立無
別體性。是故唯以音聲為性。維摩經云。以音
聲為佛事。三聲名合詮門。若小乘中由前兩
說諸德合為此第三句。若依大乘十地論中。
說者以二事說。聽者以二事聞。謂音聲及名
句。耳識聞聲同時意識領解名句。又維摩云。
[001-0427c]
諸佛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四聲名俱絕
者。此義小乘無。以彼法執不歸空故。若大乘
中音聲文字當相即空。無所有故終日說法
未嘗說也。經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又云如
幻說等。良以無說之說。是如幻說前三句顯
之。說即無說。雖說性空。此第四句顯之。合此
四句為一教體。是故離有離無竝超情表。是
謂大乘真實教體。五通攝所詮者。瑜伽論云。
依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
是能依。此二俱是所知性。解云以義因文顯
故說能依性空如幻。準前應知。六遍該諸法
者。非但以此聲名及義。然亦遍該色香味觸
及默然等。竝成詮表。如下文揚眉動目等。及
維摩云。諸佛威儀進止無非佛事。嗅香食飯
皆得三昧。性空幻有無礙準前。七緣起唯心
者。此上所說諸教法等。莫不皆是唯心所現。
是故俱唯識為體。然有二義。一約本影有無。
二說聽相攝。前中四句。一唯本無影。如小乘
說。但有心外無唯識故。達摩多羅論師所立。
二有本有影。謂由眾生聞法善根增上緣力。
擊佛心中利他種因。於佛智上有文義相生。
名本性相教。由佛此教增上緣力。擊聞法者
漏無漏種。於聞者識上有文義相生。為影像
相教。是故本在心外影在心內。以此宗許眾
生心外有佛色聲諸功德故。護法等論師皆
立此義。三唯影無本。謂離眾生心佛果唯有
如如及如如智。大悲大願增上緣力。令彼所
化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色聲說法。無有心外
如來色聲竝相功德。龍軍論師及堅慧論師
[001-0428a]
等竝立此義。四非本非影。謂前心內所現之
影離心無體。是故本影俱無所有。龍樹提婆
多立此義。二說聽相收者。亦有四句。一所化
眾生無別自體。以如來藏為眾生體。佛智證
此以為自體。是故眾生舉體皆在佛智中現。
佛性論第二卷如來藏品云。一切眾生悉在
如來智內。故名為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
一切眾生決定無有出如如境者。竝為如來
之所攝持。故名所藏眾生。為如來藏。解云。由
此當知。所化眾生舉體全在佛智中。況所說
教。是故唯以佛心為體。二能化諸佛無別自
體。證真之智同真。一味眾生虛妄攬真為性。
是則佛體在眾生心內。依體起用。佛色聲等
既從眾生心體中起。還在眾生緣起心中。是
故諸佛色聲等事尚是眾生心內之事。況言
教等。是故一切唯眾生心。三由前二義不相
離。故無礙雙現。謂佛心中眾生聽眾生心中
佛說法。眾生心中佛為佛心裏眾生說法。是
故全攝各無障礙。四佛唯眾生心佛相盡也。
眾生唯佛心眾生相盡也。既形奪兩盡說聽
雙亡。何教體之有。此上四句合為一事。全此
全彼。即有即無無障無礙。思之可見。八會相
歸性者。以妄計即空緣起無性。經依此義說
一切法即真如也。又云。文字性離。是則解脫。
以相虛未嘗。不盡。性實未嘗不顯。是故終日
說未曾說也。九性相融通門者。謂虛相盡而
不礙存。真性現而不妨用。是則相即真而相
不壞。真即相而真不變。性相雙融二而無二。
經云。眾生即法身法身即眾生。法身眾生義
[001-0428b]
一名異。然義一之旨宜深思之。十圓明無礙
門者。先開後合。開者於一教法開為二門。一
真性平等。二虛相差別。其真性有二義。一隨
緣義。二不變義。經云。不染而染染而不染。是
此二義也。其虛相亦有二義。一不存義。二不
壞義。經云諸法無所有如是有世界即非世
界是名世界等是此義也。二合者。亦有二重。
一以真中隨緣義。與相中不壞義合為一義。
是真不異俗。以真中不變義與相中不存義
合為一義。是俗不異真。二真中不變義。相中
不壞義。真乖俗故是非一義。真中隨緣義相
中不存義。俗乖真故是非一義。以真中隨緣
未嘗改變。即性不改。無不隨緣。隨緣不改。一
味無二。亦由相中存亡不二。致令真俗亦一
亦異及非一非異。思之可見。大乘法味意在
於斯。


第六所詮宗趣者。語之所表曰宗。宗之所歸
曰趣。通辨此經宗趣有十。一或說無宗。二或
唯妄想。三或自覺聖智。四或說一心。五或開
二諦。六三無等義。七或以四門法義。八或以
五門相對義。九立破無礙。十顯密自在。初無
宗者。謂辨諸法性相圓融。心言路絕。既無所
立故不可辨宗。經云。一切法不生者。不應立
宗。五分論多過故。是故以無宗為宗。此語亦
不受為趣。二或以妄想為宗者。以妄想有二
義。一病二藥。病謂執見。但是虛妄之想。是所
對治故是病也。藥謂佛語眾生言。汝起有無
見皆是妄想。眾生聞已即離彼見。故是藥也。
但由佛說於妄想還治妄想之病。是故唯以
[001-0428c]
妄想二字消釋一部經文。以妄念若起即是
妄想。遂令妄念止息。即到此經處故以為宗。
是故以妄想為宗。妄盡為趣。三以自覺聖
智為宗者。非直覺一切法唯是自心悉皆平
等。亦復覺此能覺智之自體如理一味。妙絕
能所離覺所覺。故下云。無有佛涅槃。遠離覺
所覺。覺在初心滿在佛果。經文具辨。故以為
宗。是故舉覺為宗。覺泯為趣。四或說。一心為
宗者。以辨諸法皆由心現。謂習氣內擾。妄境
風起吹擊心海。濤波萬端。莫不皆是心之所
現。下文所說雖有多門。莫不皆顯此唯心義。
故以為宗。是則舉唯心為宗。心盡為趣。下文
云。無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五二諦為宗者。
謂開前一心以為二諦。即心相差別染淨緣
起。凡聖區分以約俗諦。心體平等染淨相盡。
一味無二名為真諦。此中真俗相對有其五
義。一相違義。二相害義。三相順義。四相成
義。五無礙義。初者謂談真違俗。以違俗生滅
故。順俗則違真。以乖真一味故。如水靜波動。
理必相違。若不爾者二諦雜亂。此是非一門
也。二相害者。非直二理相違。亦乃互奪其體。
謂要由泯俗令盡。真性方顯。亦由覆真令隱
俗相得成。如舉水波無不盡。取波水無所遺。
全體互奪二諦方立。若不爾者則二諦別體不
成非一。此則非異之非一門也。三相順者。謂
此盡俗之真要不礙俗立。以真非斷空故。此
覆真之俗要不礙真顯。以俗是虛幻故。如盡
波之水必不礙波。以水非木石故。動水之波
要不隱水。以波虛無體故。若不爾者各乖本
[001-0429a]
位。二諦不成。上是非一之非異門也。四相成
者。非直相順纔不相違。亦乃全體相與方各
得成。謂真是理實故必不違緣。舉體隨隱而
成俗。以俗是事虛故必不乖理。舉體相盡而
顯真。如虛波攬水成。水徹於波相則無波而
非水。成波乃名水。則波徹於水體。無水而非
波。動靜交徹二諦雙立。若不爾者理事不融。
二諦俱壞。此非異門也。五無礙者。合前四句
所說。為一無礙法界。是故即真即俗即違即
順即成即壞。圓融自在同時俱現。聖智所照
無礙頓見。是謂二諦甚深之相。經意在此。故
以為宗。觀此成行。用以為趣。六以三無等義
為宗趣者。一無上境。二無等行。三無等果。初
者謂前二諦所觀之境。依此令成悲智等行。
行滿究竟得智斷果。如攝論十殊勝義釋。論
師攝為此三。謂初二殊勝為無等境。以所知
依是第八識。及所知相是三性。俱是所觀故。
次六殊勝為無等行。以四尋.思觀。六度.十地
及三學等俱是正行故。後二殊勝是無等果。
以彼果即是菩提。彼果斷是涅槃。俱是所得
故。今此經中上下所辨不出此三。故亦同彼
以為宗趣。七以四門法義為宗趣者。一五法。
二三性。三八識。四二空。初謂凡聖心境隨緣
為五。剋其自實不離三性。三性所依唯有八
識。八識義立方顯二空。或亦依空性以立諸
識。束八識以為三性。開三性以為五法。是則
依本起末。凡聖區分不離二空。性唯一味。是
故於此四義或隨觀一門。即起信生解行成
得果。或二或三乃至具四。開合無礙。以成正
[001-0429b]
見。大乘法相不越於此。此經盛說故以為宗。
餘義至文當辨。八五門相對為宗趣者。一教
義相對。設教為宗以義為趣。要令尋教得其
義故。二理事相對者。謂就義中緣起事相。意
令趣入真性故。三境行相對者。說真俗諦境。
意欲令成無二正行故。四比證相對者。於行
中近說地前次行。意在入地深證。五因果相
對者。謂令菩薩順行萬行。令成佛果菩提。此
上十事五對。於此一部通皆備足。故為宗趣。
九立破無礙者。此經所破略有三位。一邪見
外道。二法執二乘。三謬解菩薩。其外道者。謂
宗六師乃至九十五種皆悉隨機以理徵破。
務令捨邪歸正。如經可知。二二乘二部乃至
十八皆亦隨此破其所執。務令捨小歸大。亦
如文顯。三謬解菩薩聞說真空將謂斷滅。聞
有業果謂實非空。聞此二說將謂別體。今並
授以正理令捨妄歸真。亦如文顯。所立亦三。
一萬法唯心通治三病。二唯一真性如來藏
法。三以不動真性而建立諸法。或亦泯事歸
理理現而事不壞。二攬理成事。事立而理不
隱。三理事圓融。不二而二。此法若立無惑而
不遣。即立無不破也。障盡方證。即破無不立
也。是則立破之破非破也。破立之立非立也。
立破形奪雙泯無寄。經意在此故以為宗。是
則立破為宗無寄為趣。十顯密自在門者。但
入法根器有其二種。一純二雜。為彼純器直
示法體令修證得果。若為雜器以覆相密語。
亦言異意異。名為密意。如下文。二夜中間不
說一字。四種平等此佛。即彼五無間業。證大
[001-0429c]
菩提。如是非一。是則教有顯密不同。理無隱
現差別。隨機顯密。經至八萬四千。其次統收
猶為一百八句。若攝末以歸本。唯是一心。真
如是歸心一性不礙百八宛然。散說八萬四
千不失一心平等。良以本末無二圓通無礙。
是故以顯密為宗。泯二為趣。深性宗趣包括
多塗。略舉十門顯斯一部宗趣之義。略辨如
是。


第七釋題目者。略以十義釋。一翻名。二指事。
三顯用。四顯德。五表法。六辨行。七表玄。八
開釋。九合辨。十解品。初翻名者梵言楞伽。此
云難入亦云險絕復云可畏亦曰莊嚴。阿伐
哆陀羅此云下入。以梵語中下入上入悉有
別名。唯從上下入別有此名。如入菩薩等。解
四卷者。翻為無上。此甚訛也。勘諸梵本及十
卷中。都無寶字。十卷中翻為入者。當名也。二
指事辨者。有二義。此摩羅耶山居南海中。孤
峙削成故名險絕。二山頂有城迴無門戶。名
為難入。非直山無入路。亦乃城絕戶扉。唯有
神通者飛空下入方預其中。故名此城以為
難入。佛及大眾應機降跡。故名為入。即從天
及處用以題名。羅剎居中復名可畏。眾寶校
飾。復曰莊嚴。三顯用者有二義。一城為難入。
佛能入之。二羅剎難化。入中化之。果用垂降
至此二難。故云入難入也。四顯德者。謂一心
真性周絕四句。逈超情表猶崖城絕戶故云
難入。垂言巧辨宣示悟入。故云能入。此即教
入義而義現也。五表法者有三義。一城表理
玄。二羅剎表障重。三入顯行成。行成離羅剎
[001-0430a]
之障。證難入之城。對法論中轉依略有三義。
一轉成。謂行成也。二轉離。謂滅障也。三轉
顯。謂證理也。此中三義當知亦爾。六辨行者。
謂真理性融掩絕圖度。聖智玄悟妙證相應。
故云入難入也。此則以智入理也。七表玄者。
謂自覺聖智舉體是真。更無餘智能證此真
故。名難入。還令即真之智證此即智之真。此
即無入入。入而即無入。名難入也。八開釋者
開此一題為六義三對。一通別一對。謂入楞
伽經是一部通名。勸請品是當篇別目。二就
前通中教義一對。入楞伽是所依所詮。經之
一字是能起能詮。三就所詮之中境智一對。
謂楞伽是所入之境。入是能詮之智。是故開
之有此三對。九合辨者。謂難往之入故即依
處難顯佛力也。且依義顯教依理顯德。依境
顯行。皆依主釋也。難即入故境智不殊。持業
釋也。入之難及入即難二。翻前可知。二合教
義者。謂詮入楞伽之經。則教依義立。或依入
楞伽城方宣此教。則經名依處而立。皆依主
釋也。若文字性離。是則解脫。教即義故持業
釋也。或處能表義。經即處故亦持業釋。十釋
品名者。勸謂勸發。請謂求請。即請佛親降其
處。勸演內證法輪。又亦勸請是一悟。謂諸佛
降赴。諸佛說法。品中明此。故以為名。問準餘
經應題序品。何不爾耶。答若望為經由致理
是序品。但以品內事別或題異號。如華嚴妙
嚴等。何故四卷都名佛語心品者。準下文此
經一部俱是楞伽心也。佛語者準梵語正翻
名為佛教。於佛教楞伽中。此為中心要妙之
[001-0430b]
說。非是緣慮等心。如般若心等。此是滿部之
都名。非別品目。


第八部類傳譯者。先明部類依所見聞有其
三部。一大本有十萬頌。如開皇三寶錄說。在
于闐南遮俱槃國山中。具有楞伽等十本大
經各十萬頌。二次本有三萬六千頌。如此所
翻諸梵本中皆云三萬六千偈。經中某品即
備答一百八問。如吐火羅三藏彌陀山。親於
天竺受持此本。復云西國現有龍樹菩薩所
造釋論。解此一部。三小本千頌有餘。名楞伽
紇伐耶。此云楞伽心。即此本是舊云乾栗太
心者訛也。其四卷本就中人更重略之耳。言
傳譯者其四卷本。宋元嘉年中天竺三藏求
那跋陀羅。於丹陽祇洹寺譯。沙門寶雲傳語。
慧觀筆受。其十卷本後魏季天竺三藏菩提
留支。於洛陽永寧寺譯。今此一本即大周聖
曆元年于闐三藏實叉難陀。於神都佛授記
寺譯華嚴了。尋奉勅令再譯楞伽。文猶未畢。
陀駕入京令近朝安置清禪寺。麁譯畢猶未
再勘。三藏奉勅歸蕃。至長安二年有吐火羅
三藏彌陀山。其初曾歷天竺廿五年。備窮三
藏尤善楞伽。奉勅令共翻經沙門復禮法藏
等。再更勘譯。復禮輟文御製經序。讚述云爾。
其四卷迴文不盡。語順西音。致令髦彥英哲
措解無由。愚類庸夫強推邪。解其十卷雖文
品少具。聖意難顯。加字混文者泥於意。或致
有錯。遂使明明正理滯以方言。聖上慨此難
通。復令更譯。今則詳五梵本。勘二漢文。取其
所得正其所失。累載優業當盡其旨。庶令學
[001-0430c]
者幸無訛謬。


第九明義分齊者。先義後文。義者然此經中
義理浩汗。撮其機要略顯十門。一緣起空有
門。二諸識本末門。三識體真妄門。四本識種
子門。五佛性遍通門。六二乘迴心門。七行位
卷舒門。八障治無礙門。九違順自在門。十佛
果常住門。初者於緣起性。此土南北諸師各
執空有。不足為會。但西域清辨論主依般若
等經習龍猛等宗。造般若燈及掌珍等論。確
立比量辨依他空。護法等論師依深密等經
習無著等宗。造唯識等論。亦立比量顯依他
不空。後代學人智光戒賢繼其宗致。傳芳不
絕。今謂不爾。前龍樹中觀無著親釋。提婆百
論世親注解。以龍樹所辨明有不異空。無著
所說明空不異有。是以二士相契冥合為一。
非直理無違諍。亦乃仰稱龍樹為阿闍梨。後
代論師為時澆慧薄。聞空謂斷因果。聞有謂
隔真空。是以清辨破違空之有。令蕩盡歸空。
方顯即空之有。因果不失。護法等破滅有之
空。令因果確立。方顯即有之空。真性不隱。此
二士各破一邊共顯中道。此乃相成非相破
也。若不爾者無著世親何不破於龍猛等論。
而還造釋讚述彼空。後人不達其旨隨言執
取各互相違。非直俱不見理。更增鬪諍。得謗
人法罪。何者謂怖空恐斷勵力立有。不了幻
有是不異空之有故。是故乖空則失於有。失
於有者良為取有。既失空失有。而謂立有。
此是情有非是法有。豈非具謗真空幻有。以
己所見情有之法稱為佛說。是亦謗佛。異有
[001-0431a]
立空。當知亦爾。真空必不異有。立滅色之斷
空。謂為真空。此是不了惡取空。故性中不了
真空。稱為佛說。是故亦為人法雙謗。或有說
言。依他有故非無。遍計空故非有。將為中道
者。此乃語是非有非無。見乃是有是無。二見
常存將為中道。亦謗人法。或說。斷無名為非
有。無有可對名曰非無。此亦語是非有非無。
見是斷滅空見。或說。緣成似有故非無。無實
體故非有。此亦語是非有非無。見乃唯是假
有之見。此竝唯改其語而不破其見。莫若緣
成幻有舉體蕩盡即有非有也。攬蕩盡真空
以為幻有。即空非空也。以即空之有即是即
有之空。泯然一味中道。俱離以有即空即是
空即有故。是故非有不墮於空見。非無不墮
於有見。是則二見雙盡。然無二法體如不二
法門品盛明此事。緣起空有應如是知。


二諸識本末者。有二義。一據二分。二就八識。
初者論師或說。相見二分各別種生。但相由
而起。俱不離識故說唯心。有說相分皆是見
分所現。無別種性。云前說識所緣唯識所
現故。如三摩地所行影像。又經云。從心相生
與心作相。是故隨見分行解帶彼相。見生故
說唯識。今依此經皆是心現。但隨其相異說
有彼種。理實皆與見分無別。二就八識者。
諸論皆說。前七轉識雖依第八。然各自種生。
非即第八。以識變識無實用故。今依此經非
謂第八變起七轉。但彼七轉皆攬第八為體
而起。如攬水成波波無異水之體。下經云。於
藏識海境界風動轉識浪起。故知皆以第八
[001-0431b]
為體。不爾豈浪異水別有自體。波浪同喻深
思可見。諸餘異說會釋可知。三識體真妄門
者。有說。此第八識從業等種子辨體而生。是
異熟識。生滅有為。如瑜伽等說。有說是如來
藏隨緣所成。如金作環釧。密嚴經云。如來清
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
準此第八舉體是真如。此二說若為和會。今
釋有二。一約法。二就教。法中此識本末融鎔。
通有四句。一攝本從末門。唯是有為生滅等
法。二攝末歸本門。則唯是如來藏平等一味。
三本末無礙門。起信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
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下經云。如來藏
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準此本末合舉。用
以為體。四本末俱泯門。謂形奪兩亡理事無
寄。下經云。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等。解
云。然此四句合為一心。是故經論各隨說一。
於理遍通。如唯辨嚴具金無所遺。唯顯於金
嚴具不失。雙存本末。法未曾二。俱泯性相。不
礙雙在。若虛心融會隨說皆得。若隨言執著
觸事成礙。二就教會者。或得名不得義。如小
乘中。但聞阿賴耶名。或得名得一分生滅義。
如瑜伽等。三或得名得全分義。如楞伽密嚴
起信等。四或得義不存名。亦如楞伽同性經
等。亦如維摩默住以顯不二等。四本識種子
門者。有二義。一辨種子新熏本有。二辨種子
與識同異。初者有說。種子皆是新熏。要是所
生方能生故。或說皆是本有。以從無始無初
際故。或說。諸種子熏非熏如無漏種子。無始
來而有熏習故。若非本有初生無漏後無因
[001-0431c]
故。此亦難解。以不離過故。過有三種。一此種
應常。以非所化故。猶如虛空。二定不能生果。
以不從因生故。猶如真如。三應同外道從冥
生初覺。冥非因生故。如是等過皆不能離。若
爾初無漏法從何因生。今總通釋。謂。無始無
明與如來藏合為習氣海。通為一切染淨法
因。是故凡一種子皆有四義。一就所依用本
非新。二據能依。用新非舊。三由前二義合為
一種。四二義同體。形奪俱離。是則於一種子
或熏非熏俱不俱等。隨說皆得無所障礙。又
由習氣海中有帶妄之真。名本覺。為無漏因。
多聞熏習為增上緣。或亦聞熏與習海合為一
無漏因。梁論云。多聞熏習與本識中解性和
合。一切聖人以此為因。又習氣海中有帶真
之妄。為染法因。餘準同前。是故染淨等種各
具四義。準上可知。二種子與識同異者。或說
種子是實非假。寄本識中不同識體。謂種通
三性。識唯無記。或說假而非實。以離本識無
別體故。或說通二。以體同本識用各別故。今
釋。種子但是本識功能差別。更無別體。是故
生起現行亦與本異。如海為波因隨風緣大
小起浪差別。然於海中求差別因了不可得。
而能隨緣起差別。識海亦爾。隨境界風生諸
識浪。識中浪因無若干狀。而能為因生果差
別。故論云。種子但是本識功能。準釋可知。
五佛性遍通門者。有說。一切眾生中有一分
無佛性者。如五性中。一分半有佛性。餘定無
佛性等。如瑜伽等說。有說。一切眾生悉有佛
性。唯除草木。如涅槃楞伽等。如此二說。今竝
[001-0432a]
和會。然有二義。一就法。二就教。法中於一佛
性融通隱顯有其四義。一就執非有門。如小
乘中。隨於法執總不說有大菩提性。二隨事
虧盈門。如瑜伽等中。但就法爾種子有為無
漏為菩提性。是故不說普遍眾生。三約理遍
情門。如此經及涅槃等凡諸有心皆有佛性。
是故眾生無非有心。有心無非有性。以心必
有性。性必為因。背凡成聖。若爾何故前教定
說有無佛性耶。佛性寶性二論自釋。為一闡
提謗法罪重。依無量時故作是說。非謂究竟
無清淨性。四相想俱絕門。如諸法無行經。解
佛種性皆離名離相離見離念。具如彼說。二
就教者。佛性論第二卷末云。若一切眾生悉
有佛性。何故如來經中說有一分無般涅槃眾
生。但如來說法有二種。一了義。二不了義。汝
不應執不了義。解云。此是天親菩薩論主良
斷可定百篇也。六二乘迴心門者。有說。定性
二乘定不迴心向大菩提。如深密經等。有說。
一切二乘究竟悉皆得大菩提。如法華等。今
會此二說亦有二義。一法。二教。法中前經約
就此生定入涅槃。必不迴心故作是說。後經
縱入涅槃後必當起趣大菩提。由根有利鈍
法有遲疾。如經八萬六萬乃至十千等。此經
三昧酒所醉等云云。二約教者。或一切二乘皆
不迴心。如小乘說。或諸二乘不定性者。未入
見道亦有迴心。餘竝不迴。如大般若及淨名
經等。或諸二乘定種性者一切不迴。不定種
性縱得羅漢而許迴心。如深密等經。或諸二
乘定與不定。一切皆迴。但有入滅不入滅遲
[001-0432b]
疾差別。如法華涅槃楞伽密嚴等說。良由教
有淺深前後差別。故以末後方為了教。餘如
前說。七行位卷舒門者。然有二義。先位。後行。
位中有五句。一舒.二卷.三俱.四泯.五圓。初者
謂比證賢聖因果位別。始從十信十解十行十
迴向十地階降。從微至著從淺至深。次第相
成方至究竟。具如經論說。二卷者。有二義。一
依華嚴五位相收。十信滿心即具後四位。餘
之四位各攝諸位。以緣起相由故。事隨理融。
故廣如彼說。二依此經諸地相即云十地。即
為初。初即為八地。乃至無所有。何次。又思益
經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不
從一地至於一地者。此人不住生死涅槃中。
又華嚴說。十地差別如空中鳥跡。解云。此竝
就理融事同理。無二故作是說。三俱者以前
二說不相離故。即舒常卷即卷恒舒。自在無
礙雙融俱現。或本智就實而卷。後智就機而
舒。二智寂用無礙動靜雙融故俱現也。四泯
者。謂卷舒相奪兩相俱盡。以二智相泯同真
一味俱不存也。五圓者。謂前四義不相離故
合為一法。無礙俱現。或即位非位。非位即位。
卷位即舒。舒位即卷。同一圓明無礙法。餘準
可知。二行者亦有五義。一舒。謂十度次第修。
二卷。謂一念具萬行。三俱。謂前二義無礙雙
現。四泯。謂行契真而俱盡。五圓謂一行具前
四。無礙圓明俱現。竝準可知。八障治無礙門
者。亦有五義。一障。二治。三俱。四泯。五圓。初
中障有五義。一覆真所知深厚難斷。二虛妄
[001-0432c]
即空體無所有。三俱者具前二義。障義方成。
謂若不覆真則是智非障。若不體空則是真
非障。是故具此二義障義方立。四泯者。謂體
無不空。理無不障。同體相奪則非空非障。五
圓者。謂具前四義。合為一障。是則恒障理而
理不隱。體常空而理不現。就障空有無二。就
理即隱顯無二。障即真非真。理即妄非妄。又
即真之妄方能翳真。即妄之真方為妄翳。思
之可見。二治者。謂無漏聖智亦有五義。一照.
二寂.三俱.四泯.五圓。初者。謂無漏智起照
一切法。同一真如證契相應。二寂者。謂此性
證智非真契同真性。亦乃內證自體。是故此
照未嘗不寂。若不爾者豈可此智唯見諸法
同真而智獨非真耶。顯是則由照證真真證
亡照。三俱者。謂內真亡照而不礙照。朗然圓
照而不礙寂。是故由證故有照。由證故亡照。
以無照誰證存照乖證。四泯者。亦由前二義
不相離。故互相形奪寂照俱泯。是則就照
非照非不照。就寂非寂非不寂。竝思之可
見。五圓者。合前四義為一聖智。圓明具德寂
用自在。難可名目。思之可見。三俱者。謂障
治相對。無漏智起諸惑種滅。如秤兩頭低昂
時等。亦如築即碑碑即築。麁說雖爾若依十
地論非初非中後。如是斷惑又不見惑性真。
是迷不成斷。若見惑性真惑無不成斷。是故
由智照非照。由惑斷非斷方乃為智斷。若不
爾者。見有惑可斷。是惑而非智。若見惑性空
是智而非惑。是則見有惑之智。此智亦須斷。
諸惑之性空。此惑不須斷。經云。若人欲成佛
[001-0433a]
勿壞於貪欲。又云。煩惱即菩提等。此竝就智
見惑性相盡無斷。方為實斷也。四泯五圓準
釋可知。九違順自在門者。有四義。一顯.二
名.三用.四法。初顯者。善行順理不善違。順
相顯可知。二名者。然有二義。一言違意順。謂
如云不作五無間不得大菩提。二言順意違。
謂如外道修善背於解脫。又如調達五邪法
等。三約用者。謂菩薩留惑增修大行。攝論云。
諸惑成覺分等。經云。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
吾侍也。此則雖惑而順也。有漏善品趣向人
天。違出離道。此則雖善而違也。四約法者。諸
惑就實無非稱理。如云煩惱即菩提等。善亦
準此。善法存相亦有乖真如。住事布施不到
彼岸。惑亦準此。思益云。如來或說淨法為垢。
惑法為淨。謂貪著淨法為垢。見垢法實性為
淨。解云。由前四義。是故或違順相分。或即違
常順。即順恒違。或即順非順。即違非違。理恒
不離。思之可見。十佛果常住門者。先總。後
別。初者或有處說。三身俱常。謂法身凝然報
化相續。或有處說。三身俱無常。謂法身離不
離報化生滅等。或有處說。法身是常報化無
常。或有處說。報亦常。謂修生大智證真同性。
亦不思議常。下經具顯。若爾何故唯識等論
云。生者必滅。一向記故。修生佛果豈得無有
剎那滅耶。解云。此四記就相麁說。生者必
滅是就凡夫分段生死。非約佛果證理功德。
何以故。若言佛果修生即令有滅。亦應滅者
復生。是分別記。謂有煩惱者生。無者不生。佛
果既無煩惱。剎那滅已應更不生。則便斷滅。
[001-0433b]
當知不爾。故知佛地大智內同真性。一味
平等機感所須智用無盡。如置鹽水器無不
消盡。然其醎味未曾有失。佛智證真相無不
盡。本願應機時未曾失。是故下文佛果大智
皆非剎那。乃至廣說。二別顯者。然此修生
功德與本性通有四義。一或唯修生以功行
不虛故。二或唯本有以無不契真故。三或
修生之本有。以法身為了因所顯故。四或
本有之修生以無分別智從真如所流故。如
金嚴具。亦有四義。一或唯嚴具金無所遺。二
或唯真金具無不盡。三金之嚴具以金顯具。
明嚴具殊勝。四嚴具之金以具顯金。明調練
之金方堪作具。是故於一金莊嚴具四義融
通。嚴具無二。隨舉一門無不收盡。佛果理智
當知。亦爾。或攝本有以立修生。說為無常。或
攝修生以同本有。無二是常。或互全收而不
壞二義。亦常亦無常。或形奪而兩亡。二義
雙泯。即非常非無常。於一佛果四義圓通。或
就理隨說皆得。或就情隨取皆失。佛果正理
應如是知。
入楞伽心玄義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