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314 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宋-從義 (CBETA)




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卷下
永嘉沙門釋 從義 撰


【○次別約十種三法觀心釋名文為二初總舉上
文次別示觀行文為十初觀三道釋名文為二初
正明觀法又為二初正示又為二初觀王數為三
道釋名次觀假實等為三道釋名以三道之義多
途故且約兩意而對耳若不先約王數對三道何
謂觀心釋名邪四明約於正助而分此之兩文今
所不取初觀王數文自為二初正觀。】
[003-0344a]


「上約十種三法論金光明今觀心王即觀苦道觀慧
數即煩惱道觀諸數是業道。」


【言王數者法華文句中自有二意初列善心數有
十能輔心王改惡從善革凡成聖謂信進念定慧
喜猗捨覺戒次明通大地十數與心王俱起入善
入惡徧通一切謂想欲觸慧念思解脫憶定受文
句記云創心修觀莫不皆以第六王數為發觀之
始是故今文初觀心王即觀苦道慧即煩惱諸數
是業又淨名疏亦以王數對三佛性故彼文云一
切眾生皆有王數即三佛性王即正因慧即了因
餘數緣因佛性宛然煩惱數覆不能得發況三佛
性與夫三道名異理同無二無別故知今文大意
與彼淨名疏同。
○心王是金下次釋名。】


「心王是金慧數是光餘數是明。」


【文可解。
○如淨名下次觀假實等文為三初觀苦
道文為二初正明又為二初正觀假名文為三初
牒經文。】


「如淨名曰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者。」


【○若頭等下次正明觀法文為二初正推檢為二
初正明又二初約六分橫檢。】


「若頭等六分各各是身此即多身若別有一身則無
是處各各非身合時亦無。」


【各各是身即多身者檢自生也別有一身則無是
處檢他生也各各非身檢離生也合時亦無檢共
[003-0344b]
生也又各各非身合時亦無者提前各各是叵得
以檢共生亦無耳若爾文中亦應更云共既叵得
離亦不可也。
○次若頭等下約三世豎檢。】


「若頭等六分求身叵得現在不住故不可得過去因
滅亦不可得未來未至亦不可得。」


【文意可見。
○如是下次總結。】


「如是橫竪求身畢竟不可得即是無此無亦不可得
亦有亦無亦不可得非有非無亦不可得。」


【六分各別名之為橫三世次第名之為竪橫竪求
身畢竟不可得者結示推檢有身不可得也此無
亦不可得者有身執忘必計無身故茲遣耳雙亦
雙非準說可解。
○次但有下結成性空文為二初
正結成。】


「但有名字名之為身如是名字不在內非四陰中故
不在外非色陰中故不在中間非色心合故亦不常
自有非離色心故。」


【撿有無等既皆叵得當知此身但有名字名之為
身其實無身然身名字亦不可得不在於內非是
受想行識四陰之中故也又不在外非是色陰之
中故也不在色心兩中間非是色心共合故也亦
不常自有非是離於色心故也然實相理必具二
空性空既爾相空準知是故文中略而不說此即
假名生空具性相二空也若不爾者豈假名生空
無性相二空邪豈性相叵得而假名眾生不空邪
[003-0344c]
生空之中性相叵得既乃知此法空準例思之可
知故止觀云復次性相中求陰界入不可得即是
法空性相中求我人不得即是生空性相中求法
叵得既爾生法中求性相叵得例然人不見之便
將生法性相二空抗分而說深不可也。
○當知下
次引肇論證。】


「當知名無召物之功物無應名之實假實既空名物
安在。」


【此文元出肇公四論不真空論今文存略彼文具
云夫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實以物求名名無得
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非物也名無得物之功非
名也是以名不當實實不當名名實無當萬物安
在釋籤云法本無名名假無實故云名無召物之
功物體性空無應假名之實名實俱無即真諦意
也應知名物即是假實假即能召之名實即所召
之質非謂實是五陰實法也。
○三如此下結示文
為二初結示觀身實相。】


「如此觀身是觀實相。」


【空中之理具足二空名為實相俗假之事名為諸
法諸法實相即是三諦三諦即是事理中邊然則
三觀一念中修意明三觀自他不二以由自行唯
在空中化他但是三千妙假今從自行唯在空中
以明觀身顯於實相自行空中實相若顯化他妙
假諸法必彰豈可鑑明而像不現是故一家諸文
[003-0345a]
之意莫不皆爾所以止觀不思議境修德境中從
事修觀專照起心四性叵得即是自行唯在空中
推於三千一法不存故止觀云第一義中一法尚
不可得何況三千世諦之中尚具無量何但三千
夫一念三千是性善性惡而性善性惡乃即實之
權耳而四明以性惡為實相不亦誤哉又以今文
四性推檢但作破於見思而說安能會於四句推
檢乃是觀身實相之義是故須知淨名經云觀身
實相既約四句推撿二空以例觀佛實相可知故
前牒經云佛亦然也良以心佛眾生事用雖異實
相之理元無差別故也故云心性無外攝無不周
十方諸佛法界有情性體無殊一切咸徧故心性
之言其言甚略應須具足佛法生法心性既爾生
性佛性豈不然乎故但觀身以明實相任運見於
生佛實相三法對簡雖分難易若隨宜樂不必局
心是故三法皆可觀心今文雖標觀心釋名何妨
明於觀身實相故不可執觀心之言以害觀身假
實之說也。
○次實相即是金下結示釋名。】


「實相即是金實相觀智即是光緣身諸心心數寂不
行者即是明也。」


【諸法實相既通理事及以中邊故前約於空中之
理結示實相以由空中屬於寂滅故也今約中邊
結示釋名故以中道名實相金照理觀智名之為
光緣身心數寂而不行即是明也理明既乃事顯
[003-0345b]
中道亦具二邊故前結示觀身實相與夫今文結
示釋名但是理事中邊開合之異耳。
○次觀身是
假名下例觀實法。】


「觀身是假名假名既如此觀色受想行識亦如是。」


【五陰即是實法故也實法之觀例前而說故云亦
如是也故止觀中明觀色陰四大云若謂地是有
有即是堅實若謂地是無是亦有亦無是非有非
無是事實皆是堅義今明畢竟不可得亡其堅性
也水性不住風性無礙火大不實及受想行識等
皆不可得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實際之言雖通偏
小今正取圓空中妙理以明實相也。
○次即為下
總結。】


「即為苦道觀也。」


【○次觀煩惱道文為二初簡示。】


「次觀煩惱道者煩惱與業皆是身因今且取煩惱為
身因而起觀也。」


【若以三道分於因果則苦道為果惑業為因故云
煩惱與業皆是身因也今既開因以為惑業故且
置業而取煩惱以為所觀言且取者惑業雖則通
是身因今且別取煩惱為因以觀業因在於下文
方說故也。
○次淨名下正明觀法文為二初牒經
文。】


「淨名云不壞身因而隨一相者。」


【彼經但云不壞於身而隨一相而今謂之不壞身
[003-0345c]
因者兼取經中上兩句文不斷淫怒癡亦不與俱
也然彼疏釋不斷淫怒癡亦不與俱者集諦也不
壞於身而隨一相者苦諦也。
○次應作下解釋文
為三初開為四句。】


「應作四句分別誰身因果俱壞誰身因果俱不壞誰
壞果不壞因誰壞因不壞果。」


【誰者何也即徵問之辭耳例如止觀云十章幾真
幾非真非俗等自在作問也。
○次云何下分別因
果文為二初正分別。】


「云何是身果父母所生頭等六分是也云何是身因
貪恚癡身口意業等是也。」


【○次今且下去取。】


「今且置三業觀貪恚癡等。」


【○三從四果下正釋四句文為二初約小乘釋。】


「四果以無常苦空觀智破貪恚癡子縛斷名壞身因
不受後有名壞身果。」


【言四果者第四果也子縛如前釋不受後有者輔
行云未來生陰名為後有陰復生陰名後有田若
入無餘無生處故名為不生不生即是不受後有
此釋初句因果俱壞也。
○次凡俗下釋第二句。】


「凡俗之流名衣好食長養五陰縱心適性放逸貪恚
癡自惱惱他一身死壞復受一身因果相續無有邊
際是名因果俱不壞。」


【文意可見。
○次如犯下釋第三句。】
[003-0346a]


「如犯王憲付旃陀羅如怨對者自害其體身既爛壞
四陰亦盡是為壞果貪恚癡身因轉更熾盛彌綸生
死無得脫期是為第三句也餘三果亦以無常觀智
斷五下分因縛五下分果身猶未盡是名壞身因不
壞身果。」


【憲者法也旃陀羅此云嚴熾又云主殺人即屠殺
者之總名耳自害者自殺也彌綸音倫者易繫辭云
彌綸天地陸德明釋文云彌者徧也終也綸者纏
裹也餘三果者前既以第四果釋初句故今以前
三果釋第四句也五下分者身見戒取疑貪瞋也
此五繫欲故名為下對上五分得下名耳貪雖通
上不是唯上瞋一唯下不通於上餘三徧攝一切
見惑雖則通上而能牽下故俱舍云由二不超欲
由三復還下是故此五俱名下分又身見等三亦
名三結此三重故略言三耳廣說乃有八十八使
思惑有四亦從重說略言貪瞋諸文謂之初果斷
見至第三果又言斷於五下分者以後望前故兼
舉耳五上分者掉舉慢無明色染無色染一向唯
上掉慢等三雖則通下不能牽下是故此五俱名
上分上即色界無色界也以色無色通名為類故
合為一耳五下分果身猶未盡者父母所生之形
猶在故也。
○次如此下約大乘釋文為二初斥小。】


「如此四句存壞不同皆不隨一相。」


【言存壞者存謂第二句因果俱不壞及第三不壞
[003-0346b]
因半句第四不壞果半句也壞謂第一句因果俱
壞及第二壞果半句第四不壞果半句也皆不隨
一相者縱如初句因果具壞乃是實有因果俱滅
滅因果空豈得名為隨順真如一實之相故此小
乘及諸凡夫存壞不同皆非隨順一實相也。
○次
從隨一相者下正約大乘釋大雖通三今正從圓
於中為二初釋不壞身因一句又為二初正釋。】


「隨一相者所謂脩大乘觀觀一念貪恚癡心心為自
起為對塵起為根塵共起為離根塵起皆無此義非
自非他非共非無因亦非前念滅故起非生非非生
非滅非非滅如是橫竪求心叵得心尚本無何所論
壞。」


【心即意根塵即法塵先約四句定其所起是故謂
之為自起等起即生也皆無此義者此文甚略止
觀具云法塵對意根生一念心起即因成假觀此
一念為從心自生心為對塵生心為根塵共生心
為根塵離生心若心自生者前念為根後念為識
為從根生心為從識生心若根能生識根為有識
故生識根為無識故生識根若有識根識則並又
無能所根若無識而能生識諸無識物不能生識
根既無識何能生識如是推求畢竟知心不從自
生推檢自生既不可得推撿塵生共生離生亦準
可解是故今云皆無此義具如止觀云云心既名自
塵即是他和合名共離即無因既皆叵得是故謂
[003-0346c]
之非自他等準止觀中破因成假即是橫破橫即
根塵對檢故也破相續假即是竪破故下結云如
是橫竪求心叵得言破相續是竪破者止觀云雖
因成四破不得心生今現見心念念生滅相續不
斷何謂不生此之念念為當前念滅後念生為前
念不滅後念生為前念亦滅亦不滅後念生為前
念非滅非不滅後念生若前念不滅後念生者此
則念自生念兩生相並亦無能所若前念滅後念
生者前不滅生名為自性今由滅生不滅望滅豈
非他性他性滅中有生故生無生故生有生是生
生生滅相違乃是生生何謂滅生若滅生無何能
生若前念亦滅亦不滅後念生非滅非不滅後念
生破之具如止觀云云今文初破第一句執故云亦
非前念滅故起也亦之一字但是因前橫破而來
耳後破第四句執故云非滅非非滅也非非滅者
非不滅也不即非也文中闕破第二第三句前念
不滅後念生前念亦滅亦不滅後念生而於初後
兩句中間更加非生非非生者此是兼破相待假
中第四句耳此句合在非滅非非滅文後列之今
從語勢便故所以先言耳故止觀破相待假云為
待無生心生為待有生心生為待亦生亦無生而
心生為待非生非不生而心生若待非生非不生
而心生者從因緣生尚自不可何況無因緣邪故
非生非不生亦不可得也今云非生非非生非生
[003-0347a]
非不生也止觀云破相待假是亦橫亦竪破故今
結云如是橫竪求心叵得即是結破因成之橫相
續之竪相待之亦橫亦竪耳四明云非生等者生
即不滅若爾非生既非不滅如何消於非非生邪
心尚本無者本自不生也何所論壞者今則無滅
也。
○是名下次結示文為二初正結。】


「是名不壞身因而隨一相。」


【一念惑心不生不滅是則名為不壞身因不生不
滅既順妙理是故名為而隨一相。
○隨一相者下
釋名。】


「隨一相者即是隨金隨相智即是隨光諸數寂滅即
是隨明。」


【准前思之。
○次既得下例餘三句。】


「既得不壞一句而隨一相了壞身因亦隨一相壞身
果不壞身果亦隨一相皆亦如是云云。」


【不壞身因一句既然壞因壞果及不壞果三句亦
爾何者壞則約斷不壞約不斷因果皆然別但論
斷圓具二義教道論斷證道不斷應知斷是離義
不斷是即義凡言即者意顯於離如冰雖則不離
於水理須融冰義同於離方乃顯即是故即離及
斷皆得名為而隨一相所以謂之了壞身因亦隨
一相壞果不壞果亦隨一相皆亦如是注云云者
令如向說也又復應知亦須於此以論釋名故注
云云耳然前四句但以今文壞因不壞因壞果不
[003-0347b]
壞果更互相對而言之耳何者今云壞因壞果即
前初句因果俱壞也不壞因不壞果即前第二句
因果俱不壞也壞果不壞因壞因不壞果三四兩
句如文可見但今因果單說前文因果互說辭有
小異耳。
○次觀業道文為三初牒經文。】


「次觀業道者如淨名云舉足下足無非道場具足一
切佛法矣。」


【止觀中明歷緣對境觀陰界入初觀行緣亦引此
文但彼與今用觀乃有理事之殊何者彼觀行緣
無明陰入即是法界豈非從理唯達法性更不餘
塗今文約於四性推檢豈非從事專照叵得理事
離分本末相映是故止觀隨自意中復以四運推
於行緣彼文既爾今亦例之故今觀於舉足下足
一切諸業亦可謂之陰界入等即是法界能了此
者可與論道。
○次觀舉足下正明觀法文為二初
觀行緣。】


「觀舉足時為是業舉為是業者舉為業業者共舉為
離業業者舉若業舉不關業者業者舉不關於業各
既無舉合亦無舉合既無舉離那得舉舉足既無下
足亦無。」


【前觀煩惱簡身口意屬於業道今於行緣既觀業
道須以意三名之為業身口等七名為業者故十
不善名為業道意三是業不名為道身口等七亦
業亦道意即是業於中行故名為業道故知業道
[003-0347c]
即是業者業舉屬自生業者是他生業與業者和
合名共離業業者即無因生四皆不然性相叵得
舉足既爾下足亦然如是方名無非道場實相妙
理具足一切佛無量佛法矣。
○觀行既然下次例。】


「觀行既然住坐臥言語執作亦復如是。」


【觀於餘緣亦然故下結云亦復如是故止觀云若
有諸塵須捨六受若無財物須運六作捨運共論
有十二事然今文云行住坐臥四緣與彼止觀名
同但彼第五謂之語默第六謂之作作耳作作兩字並祖
餓切作所作事名作作也。

○是為觀業下三釋名。】


「是為觀業實相名為金此觀智名為光諸威儀中心
數悉寂名為明。」


【是為三道辯金光明。
○夫有心下次約六即判位。】


「夫有心者即具法界法性金光明能如此解了但是
名字金光明常依此觀念念不休心心相續即是觀
行金光明若蒙籠如羅縠中視未得分明閉目則見
開眼則失此是相似金光明若了了分明閉目開目
俱見者是分證金光明若妙覺果圓究竟明了名究
竟金光明也。」


【有心本具理即位也蒙籠者奄覆也若作[朦-卄+並-前-刖-一]字月
下不分明也羅縠者羅綺紗縠也閉目則見喻入
觀則相似見中道妙理也開目則失翻此可知若
至初住方能出入任運分明故此相似入觀雖見
出觀猶失此語元出普賢觀經故彼經云雖見諸
[003-0348a]
佛猶未了了閉目則見開目則失妙玄判云普賢
觀明無生忍前有十境界即十信也無生忍位乃
指經云六根淨已諸如來摩頂授記授記即是入
於初住故初住前有十境界而閉目則見開目則
失正是住前十境界中七信所收故今相似閉目
即見開目則失正與普賢觀經意同以十境界對十信位具如
補注孤山乃據十六觀疏觀行即云開眼閉目若明

若闇常得不離見佛世尊以斥今文相似即云閉
見開失然則孤山甞撰疏解普賢觀經全迷住前
有十境界屬十信位致茲妄斥耳若斥今文違觀
經疏何不斥於觀經疏違普賢觀經況諸文中準
普賢觀以五品位在十信中何不疑之而獨惑此
四明謂彼十六觀疏開閉俱見乃是想彼色身事
境而修三觀故觀行即開閉常見今論理性金光
明顯在初住故相似即閉見開失四明此說非無
其致但觀經疏觀行即中亦乃觀於一體三身然
雖如此其如開閉常得見佛按文次第正屬色身
應佛相好故彼疏云心緣妙色與眼作對開眼閉
目常得不離見佛世尊。
○次觀三識釋名文為二
初標次釋文為二初正明觀法文為三初總示。】


「次觀心明三識論金光明者諦觀一念心即空即假
即中即是觀心識於三識。」


【○次何者下別釋文為二初正釋文為三初釋空
觀。】
[003-0348b]


「何者意識託緣發意本無識緣何所發又緣中為有
識為無識若有識緣即是識何謂為緣若無識那能
發識若意緣合發二俱無故合不能發離最不可當
知此識不在一處從眾緣生從緣生法我說即是空。」


【言眾緣者輔行云今此虗假賴眾緣成非從空出
設權利物。
○次於此下釋假觀。】


「於此空中假作分別是惡識是善識是非惡非善識
種種推畫強謂是非。」


【善惡等者四趣為惡人天為善四聖乃是非惡非
善又止觀云善惡無定二乘無漏雖名為善不能
兼濟三教菩薩迭論善惡唯圓名善又輔行中亦
以十界互為善惡今文既云種種推畫必約十界
以明善惡何者三界皆惡二乘菩薩俱名為善佛
界乃是非善非惡又復分別生死有邊名之為惡
涅槃空邊名之為善非有非無乃是非善非惡也
言強謂者猶假設也言是非者即善惡等也。
○識
若定空下三釋中觀。】


「識若定空不可作假識若定假不可作空當知空非
空假非假非空非假雙亡二邊正顯中道一念識中
三觀具足。」


【○次一念下融通文為二初明即照而亡又為二
初正明三觀具足。】


「識於三識亦不得三識觀。」


【識於三識是即照也亦不得於三識三觀是而亡
[003-0348c]
也即三識三觀俱照俱亡矣。
○故淨名下次引證。】


「故淨名云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乃至不觀識
不觀識如不觀識性。」


【五陰雖則但舉初後正取最後不觀識等以證今
文耳。
○次雖不得下明即亡而照文為二初正明。】


「雖不得識不得識如不得識性雙照識識如識性宛
然無濫。」


【從雖不得下至不得識性是即亡也從雙照下是
而照也言雙照者識有也識如空也識性中也中
道雙照識及識如也又中邊叵得名為雙亡中邊
宛然名為雙照宛然無濫者即三相不混也如鏡
明像雖不相離而三相炳然邊高中下邊下中高
名之為宛宛然即是顯了可見不參雜也。
○以照
識性下次對識。】


「以照識性故是菴摩羅識照識如故是阿黎耶識亦
照亦滅故是阿陀那識。」


【識性屬中故對菴摩羅識如屬空故對棃邪亦照
亦滅是陀那者亦照即是七識所持一切諸法以
助第八藏識盛持智種不失亦滅正是第七識體
訶惡生死欣羨涅槃四明云能生第六故名亦照
常緣第八故名亦滅云云
○是名下三釋名。】


「是名觀心中三識金光明。」


【○次約六即判位。】


「六即位如上說。」
[003-0349a]


【皆可見。
○三觀三佛性釋名文為二初標。】


「次觀心明三佛性金光明者。」


【○次觀一念下釋文為二初正釋又為二初正明
觀法文為四初正釋。】


「觀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是見三佛性何者心從
緣起是故即空強謂有心是故即假不出法性是故
即中。」


【此與止觀文意大同故止觀云根塵相對一念心
起即空假中云何即空並從緣生緣生即無主無
主即空云何即假無主而生即是假云何即中不
出法性並皆即中輔行釋云並緣生者謂一念心
並具百界千如等法如是緣生悉皆無主無主故
空即此千如名為妙假即是法性名為妙中。
○此
釋下次引證文為二初引淨名華嚴。】


「此釋已顯更引經證之淨名云何謂病本所謂攀緣
何謂攀緣謂緣三界證其假也何謂息攀緣謂心無
所得此證即空我及眾生病皆非真非有此證即中
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證觀心即三佛
性也。」


【然止觀中亦引華嚴淨名為證引華嚴文與今全
同引淨名文其文雖異其意亦同何者彼引淨名
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解脫既乃具於三
種故今所引攀緣等三證空假中亦何乖異況前
觀心明中已引淨名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
[003-0349b]
求故此不煩所以但引攀緣等義以證三觀耳然
三觀次第必先即空今先證假者此約觀心具法
而說點此具法即空即中是故先假次空次中如
義例云觀此一運即具十界百界千如即空即中
又如不二門云照故三千恒具遮故法爾空中然
則妙假兼於能所能化雖多不出十界物機無量
不出三千今且從於所化機說故引病本攀緣三
界以證即假故止觀明假有三意一者知病二者
識藥三者應病授藥今文雖舉第一知病義必須
兼第二第三識藥授藥方成玅假自他機應也玅
假百界一法叵得故息攀緣心無所得以證即空
故釋籤云言有則一念都無言無復起三千慮想
故無三千慮想即是息於攀緣矣我及眾生病有
權實既病非真有當知此證中道雙遮其義明矣
引華嚴者心佛眾生迷悟雖殊三觀三諦理體何
別是故引此及以淨名證於觀心即空假中即三
佛性故輔行云引華嚴者證理齊也彼止觀中又
引普賢觀經毗慮遮那徧一切處輔行釋云煩惱
體淨眾德悉備身土相稱徧一切處顯前兩經眾
生理徧不了之者尚隔無情故知金錍立無情佛
性乃是有情性徧不隔瓦石即是無情有佛性耳
人不見之尤多妄說具如金錍寓言記辨云云又止
觀云根塵相對一念心起並畢竟空並如來藏並
中道輔行釋云如此三諦在根在塵如來藏者即
[003-0349c]
當假此是不空如來藏耳豈如來藏而無佛性此是緣因佛性耳
知今文引於淨名華嚴等文證三佛性既與止觀
輔行文同不可斥為後人檀添矣。
○次引般舟文
為二初引文。】


「又般舟三昧經云我心如佛心如佛心如我心如不
見我心為佛心不見佛心為我心而見阿彌陀佛如
琉璃中見像如飢夢食如夢婬從事如觀骨光等喻
皆是證即空即假即中之文。」


【止觀云般舟此云佛立佛立三義一佛威力二三
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能於定中見十方現在佛
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觀星見十方佛亦如是
多故名佛立三昧然今引彼般舟經文與止觀中
其意大同故止觀引明空觀云我當從心得佛從
身得佛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今文謂之我心如
佛心如等者如即空也此乃以意引文耳不可責
其文異也空觀文出無著品次明假觀引經六譬即三夢
一寶一骨一像三夢者初云如夢見七寶親屬歡
樂覺已追念不知在何處次云如舍衛有女名須
曼那聞之歡喜夜夢從事覺已念之彼不來我不
往而樂事宛然第三夢云如人行大澤飢渴夢得
美食覺已腹空自念諸法皆如夢第四寶譬云如
人以寶倚瑠璃上影現其中第五骨譬云亦如比
丘觀骨起種種光青黃赤白等此無持來者亦無有是
骨是意作耳第六像譬云如鏡中像不外來不中
[003-0350a]
生以鏡淨故自見其形行人色清淨所有者清淨
欲見佛即見云云今文但舉三夢之中第二第三略
其第一夢見七寶又復於其寶骨像三但舉寶骨
復略鏡像所以然者輔行云三夢一寶一骨一像
其意大同但重說耳是故今文存沒無妨第三中
觀乃引經云自念佛從何所來我亦無所至我所
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佛心是佛心是我心見佛
等即今文云而見阿彌陀佛也假中二觀文出行品
○讀此
下次釋義文為二初正釋又為二初釋法。】


「讀此經文宜須細意若併作如讀是即空也示如許
多心紛紜是即假也見阿彌陀是即中也。」


【文自有兩節初番意者如妙玄中約三轉讀十如
是意併者皆也並也既皆云如如即空也示如許
多心者我心該於一切迷染佛心又通十方三世
束而言之不出十界界界轉現種種相貌故云如
許多心是即假也紛紜者眾多也見阿彌陀是即
中者如輔行云故此中意但觀自心及所見佛不
出法性故見佛心即見己心佛心即是中道不須
更置雙非等言。
○從又我心下次番意。】


「又我心如佛心如者以有我佛如等分別之異所以
是即假從不見我心為佛心去是即空也而見阿彌
陀是即中也。」


【前約所如不異屬空今約能如心佛不同故屬即
假故云以有我佛如等是即空者不見即叵得也。
[003-0350b]


○又以夢食下次釋喻文。】


「又以夢食喻之夢食不飽譬即空夢食百味譬即假
皆不出法性譬即中餘譬類如此。」


【然止觀中引於六譬皆喻即假今文乃喻空假中
者止觀約合但喻即假今文約離故於即假乃為
三夢食不飽喻即空者即覺已腹空也夢食百味
喻即假者夢得美食也皆不出法性喻即中者法
性即是心法之性也謂夢得百味及覺已腹空此
二皆是心性所為耳故云不出法性喻即中也故
觀骨中云但是意作也釋籤亦云夢事宛然假也
求夢叵得空也夢之心性即中也餘譬類如此者
即餘五皆倣此開為三也輔行云夢者心性如境
觀如緣想觀成如夢此純約行者合也又法身如
境報身如想應身如夢此純約佛境合也又彼佛
如境行人如想見佛如夢此約感應合論也三夢
皆爾凡起觀想想成見相皆具三想畢竟空中求
佛叵得前後二夢明見而不可得中間一夢明不
可得而見故初夢云覺已追念不知在何處最後
夢云覺已腹空中間夢云不來不往樂事宛然寶
等三喻與夢大同寶如能緣心瑠璃如所緣境影
現如夢事觀骨鏡像亦復如是若作異者所謂依
空而現於假瑠璃如空影現如假無骨如空起光
如假淨鏡如空現像如假前三亦具空假二義以
帶空心出假故也六喻既皆具於空假豈無即中
[003-0350c]
故今開之以喻三觀良有以也。
○次又釋下重釋
為二初正釋。】


「又釋云我心佛心者是假名假名分別我佛之異也
我心如佛心如凡聖俱空不得我心不得佛心豈有
我心作佛心佛心作我心亡假也不得我心如不得
佛心如豈有我心如作佛心如亡空也是為雙亡空
假正顯中道而見阿彌陀者雙照二諦也常見佛餘
者安不見耶。」


【然此重釋大意同前但今中觀更加雙亡雙照之
言耳假名分別者假也凡聖俱空者空也不得我
心下中道雙亡也見阿彌陀是雙照者前雙亡文
既云不得故今得見乃是雙照常得見佛既名雙
照餘者九界豈可不見而非雙照乎故見我心及
我心如等即是見於九界名雙照二諦矣。
○此又
是下次結示。】


「此又是證觀心即空即假中之文。」


【結示重釋又是證成觀心三觀之文意也。
○觀心
即中下三對法類通。】


「觀心即中是正因佛性即空是了因佛性即假是緣
因佛性。」


【即是三佛性。
○四是為下釋名。】


「是為觀心三佛性是金光明。」


【○次約六即判位。】


「六即位如前說。」
[003-0351a]


【○復次下重釋文為三初正釋文為四初釋佛性
之名。】


「復次佛者覺智也性者理極也能以覺智照其理極
境智相稱合而言之名為佛性今觀五陰稱五陰實
相名正因佛性觀假名稱假名實相名了因佛性觀
諸心數稱心數實相名緣因佛性。」


【孤山破云佛性之名出乎涅槃能仁談之章安疏
之荊谿論之皆言因人有果人性故名佛性儻大
師於此反經別立章安荊谿亦合指之以申其說
既其不爾則後人謬立又何疑哉今謂孤山此破
不然四明救此意亦難曉今試辨之涅槃既云一
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故吾祖諸文乃云一切眾生
有果人性今文不解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是釋
於佛性之兩字何得斥為後人謬立況前正釋三
佛性云佛名為覺性名不改與今符合那非之淨
名疏云言佛道者佛以覺為義道以通達為義所
覺之理能通觀智從因達果名之為道以理智雙
標故名佛道問若佛是能覺之智道是所覺之理
者此非道之理是佛性否答如所問也請詳彼文
何得斥此況今雖釋佛性兩字亦不乖於涅槃經
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何者佛名覺智豈非果人
性名理極豈非眾生有果人性果人之性既指生
死及以煩惱性名理極豈不然乎故釋籤云理實
全指界內生死煩惱是也能以覺智照其理極境
[003-0351b]
智相稱合而言之豈非示令修習名為佛性乎此
即次文觀五陰等顯三佛性也次今觀下正明用
觀顯三佛性準止觀中正是觀於無記五陰今亦
例然觀於五陰契於五陰中道實相名正因性攬
於五陰成假名人觀假名人即空叵得名了因性
心數非一故名為諸觀諸心數助顯實理名緣因
性緣了文中皆言實相者如法華文句云道前真
如即是正因道中真如即是緣了文句記云約真
之緣了亦名即真之緣了並可云真如緣了今亦
例之約實相之緣了亦名即實相之緣了並可云
實相緣了故不可見今文三因皆言實相便作三
種中道而說云云
○故經云下三引證。】


「故經云佛性者不即六法不離六法此之謂也。」


【即涅槃經也輔行云此三佛性與計六法不即不
離不即故非不離故是理具故是本迷故非言六
法者所謂五陰及以神我故大經中引於盲人觸
象喻竟即便合云或有說言色是佛性乃至說言
我是佛性當知佛性與彼六法不離準止觀意正
因不即不離識想緣因不即不離受行及以神我
當知六法只是三因故此三因與五陰等不即不
離前文觀於五陰實相合為正因今開五陰復加
神我以對三因開合雖分意亦何爽。】


「觀五陰實相故名金觀假名實相故名光觀心數實
相故名明。」
[003-0351c]


【○次約六即判位。】


「六即位如前。」


【○三思得下示重釋意。】


「思得此大好故附此後也。」


【大師自歎思佛性義得此淵旨深契經意故稱大
好所以附此在正釋後故金錍云若是而思之依
而觀之云云又文句中消文稱大好云云
○四觀三般
若釋名文為二初標。】


「次觀心三般若金光明者。」


【次釋文為二初正明觀法文為三初總示。】


「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般若何者一
念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


【一念心一切心者中也。
○次從一念心一切心者
下別釋文為三初斥凡夫沈沒有邊。】


「一念心一切心者從心生心雜雜沓沓長風駃流不
得為喻日夜常生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六道輪迴十
二鉤鎻從闇入闇闇無邊際皆心之過也故言一念
心一切心是則凡夫所迷沒處。」


【雜雜者不一也沓沓者眾多也駃疎吏切疾也十二
鉤鎻者即十二牽連也輔行引增一阿含云佛自
看諸比丘病因責諸比丘云汝為何事出家為畏
王等為欲捨於十二牽連三世相續故名牽連亦
名十二輪展轉不窮如車輪也凡夫沒處者斥於
凡夫有生死苦而不見諦故云迷沒若能諦了乃
[003-0352a]
為妙用故屬即假淨名疏云八萬四千煩惱凡夫
為之疲勞佛菩薩以為佛事即其例也。
○次從一
切心一心下斥二乘沈沒空邊。】


「一切心一心者若能知過生厭皆自持出如小火燒
大𧂐薪置一小珠澄清巨海能觀心空從心所生一
切諸心無不即空故言一切心一心如此一心乃是
二乘所迷沒處非究竟道。」


【皆自持出者此用大經春池之喻故大經中斥三
修云汝先修習無常苦等非是真實譬如春時欲境
有諸人等放逸者在大池浴池喻生死浴喻恚慢乘船遊戲乘船
諸業也遊戲愛果也失瑠璃寶沒深水中失寶無解也入水初教也是時

諸人悉共入水求覓是寶競執瓦礫草木各各自
謂得珠歡喜持出乃知非真求覓如劣三修瓦石如證劣三修各生滅
度之想故云歡喜向佛稱歎故云持出乃知非真已去喻其常解意也已上注文並

涅槃疏意云云小火小珠皆喻二乘空觀之智也燒
大𧂐子智切草名也若作積也即委積也薪澄清巨海並喻二乘知
過生厭出三界也二乘沒處非究竟者二乘滯空
既是斷無故非究竟若能知此其猶鏡明即妙空
也。
○三雙亡下顯於中道三一融妙文為三初正
明。】


「雙亡二邊故煩惱非一非一切大經言依智不依識
識但求樂凡夫識妄求樂二乘識求涅槃樂是故雙
亡不可依止智則求理如是觀者即是一心三智。」


【有無叵得故云雙亡二邊望中皆是煩惱亦如止
[003-0352b]
觀明智障云二智即是中智家障故名智障今亦
例然故二邊煩惱體是無明也亡空邊故名為非
一亡有邊故名非一切凡夫著有歡喜遊戲名妄
求樂二乘知過生厭持出名求涅槃樂是故雙亡
則是不可依止兩邊有無二識若依中智則求中
理中理融玅三一無妨如是觀者即是一心而達
三智也。
○次即空下對法。】


「即空是觀照般若一切智即假是方便般若道種智
即中是實相般若一切種智。」


【○是三智下三釋名。】


「是三智一心中得即空即假即中無前無後不並不
後不別甚深微妙最可依止是為觀心三般若金光
明。」


【○次約六即判位。】


「六即如前。」


【○五觀三菩提釋名文為二初標。】


「次觀心三菩提金光明者。」


【○次釋文為二初正明觀法文為三初總示。】


「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菩提心。」


【○次何者下別釋文為二初正釋文為三初釋即
空發心。】


「何者一心一切心交橫繚亂如絲如沙如蠶如蛾為
苦為惱若知即空真諦菩提心度妄亂心數之眾生
通四住之壅是為即空發菩提心即假發菩提心者
[003-0352c]
空雖免妄亂經云空亂意眾生而智亂甚盲闇復是
三無為坑是大乘冤鳥未具佛法不應滅愛而取證
也若真即假俗諦菩提心度沈空心數之眾生通塵
沙之壅分別可不分別時宜分別藥病分別逗會不
住無為故言即假發菩提心空是浮心對治假是沈
心對治由病故有藥藥存復成病病去藥止宜應兩
捨非空非假雙亡二邊即發中道第一義諦菩提心
度二邊心數之眾生通無明之壅以不住法住於中
道故言即中發菩提心。」


【繚即鳥切纏繞也又落蕭切諸文或作料字今恐正取落蕭切絲沙蠶昨含切
喻其多也四住者見為一思為三也心數非一即
眾生也次釋即假發心經云空亂意眾生等者止
觀引勝鬘經名二乘作空亂意眾生輔行云勝鬘
下證二乘人為俗所攝雖謂為空亂故屬俗應知
止觀引勝鬘明別教俗諦故斥二乘是俗諦攝故
輔行云菩薩之俗二乘謂真今文乃從斥小所證
為空亂意為有所亂猶易可化為空智亂最難開
示是故名為甚盲暗也故勝鬘云如來藏者身見
眾生顛倒眾生空亂意眾生非其境界四明謂空
亂意眾生出涅槃經者誤也復是三無為坑者華
嚴經云二乘墮於無為深坑又淨名經訶須菩提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疏云見
修無學名三惡道以入無為正位不能發心故也
三無為者一虗空二數緣滅三非數緣滅新云擇滅非擇
[003-0353a]
此三無為一是涅槃二非涅槃今別從涅槃擇

滅而說是故斥之耳是大乘冤鳥者輔行引大論
云譬如空澤有樹名奢摩棃枝觚廣大眾鳥集宿
一鴿後至住一枝上枝觚即時為之而折澤神問
言鷳鷲皆能住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樹來食彼尼俱類樹子來棲我上
或當放糞子墮地者惡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懷
憂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亦爾於諸魔外無如
是畏而畏二乘是故二乘於菩薩邊亦如彼鳥壞
彼大乘心永滅佛乘心未具佛法不應滅愛而取
證者文亦出淨名也分別可不方久切世界悉檀也
時宜為人藥病對治逗會入理名義照然三釋即
中發心有是浮心空是沈心由病故有藥者此喻
因於浮沈心故乃有空假之觀也藥存復成病者
此喻執於空假復成中觀之障也浮沈之病既去
空假之藥應止是故名為宜應兩捨雙亡二邊即
不住法也。
○次說時下結示。】


「說時如三次第觀即不然一心中三菩提心。」


【顯圓三。
○若觀下釋名文為二初正釋名。】


「若觀即中是緣金發無上菩提心若觀即空是緣光
發清淨菩提心若觀即假是緣明發究竟菩提心。」


【○次是為下結示。】


「是為觀心三菩提金光明。」


【○次約六即判位。】
[003-0353b]


「六即如前。」


【○六觀三大乘釋名文為二初標。】


「次觀心三大乘金光明者。」


【○次釋又為二初正明觀法文為三初總示。】


「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三大乘。」


【○次何者下別釋文為二初正釋文為三初明所
觀之境。】


「何者雖觀一念心而實有四運此心迴轉不已所謂
未念欲念念念已從未念運至欲念從欲念運至念
從念運至念已復更起運運運無窮不知休息如閉
目在舟不覺其疾。」


【乘以運載為義故觀三大乘乃以四運為所觀之
境也運者動也國語云陸載名運水載名漕昨到切
止觀云夫心識無形不可見約四相分別謂未念
欲念念念已未念名心未起欲念名心欲起念名
正緣境住念已名緣境謝若能了達此四即入一
相無相云云近人不曉定謂觀於四運是唯識觀今
謂但是歷境推撿皆是唯識不可一向局於四運
豈推自他四性叵得非唯識邪云云
○觀一運心下
次明能觀之觀。】


「觀一運心即空即假即中一一運心亦復如是從心
至心無不即空即假即中是則從三諦運至三諦無
不三諦時是名以運運運。」


【觀一運心者隨觀一運也觀一運心既然觀餘三
[003-0353c]
運心亦爾故云一一運心亦復如是始從未念終
至念已故云從心至心念念三諦故云從三諦運
至三諦。
○若隨下三辨得失。】


「若隨四運運入生死若隨三運運入涅槃。」


【分段變易名為生死寂光妙理即是涅槃言三運
者三大乘也。
○次即空之觀下對法。】


「即空之觀乘於隨乘運到真諦即假之觀乘於得乘
運到俗諦即中之觀乘於理乘運到中諦三乘即一
乘是乘微妙清淨第一觀音普賢大人所乘故故名
大乘。」


【○三是為下釋名。】


「是為觀心三大乘金光明。」


【○次約六即判位。】


「六即如前。」


【○七觀三身釋名文為二初標次釋文為二初正
明觀法文為三初總示。】


「次觀心三身金光明者諦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
即是三身。」


【○次何者下別釋文為三初明所觀之境。】


「何者華嚴云心如工畫帥造種種五陰若心緣破戒
事即地獄身緣無慚愧憍慢恚怒等即畜生身緣謟
曲名聞即餓鬼身緣疾妬諍競即脩羅身緣五戒防
五惡即人身緣十善防十惡緣禪定防散亂即天身
緣無常苦空空無相願即二乘身緣慈悲六度即菩
[003-0354a]
薩身緣真如實相即佛身登難墜易多緣諸惡身故
故知諸身皆由心造譬如大地一能生種種芽。」


【種種五陰不出十界然此十界皆由心造心造有
二一理二事具如輔行云云緣十善防十惡即欲界
天也緣禪定防散亂即色無色界天也緣慈悲六
度即菩薩身者須該四教菩薩也登難平呼者升出
人天難也墜易者沈下四趣易也諸惡身者即四
趣身也又登升二乘身難墜下六道身易又登升
菩薩身難墜下二乘身易又登升佛身難墜下菩
薩身易以諸惡之言通於九界故也四明唯約三
界六道而分難易太局促如何消於故知諸身皆
由心造空中實相理體無差而常具於俗假諸法
方有事用差降不同故云譬如大地一能生種種
芽也四明不知空中實相理體無差專談理具俗
假差別又復不知諸法事用差降常分同一實相
空中理體方乃相即舉一互融遂乃體用混和理
事淆亂請有識者微細究尋諸部格言辨其得失。


○次若觀下明能觀之觀文為三初空觀。】


「若觀五受陰洞達空無所有從心所生一切諸身皆
空無所有如翻大地草木傾盡故言即空。」


【觀五受陰等者語出淨名經訶迦旃延章中彼文
具云諸法畢竟不滅是無常義五受陰洞達空無
所起是苦義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於我無我
而不二是無我義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義釋
[003-0354b]
籤引疏云約理名五義以智緣理名五行約定名
五門禪此五為眾行之旨歸今雖引一文義必兼
餘四故此五義結句既乃皆歸四枯故今且引以
明空觀枯榮相即非枯非榮空假融妙雙非二邊
云云言五受者一受有二受無三受雙亦四受雙非
五受不受受尚不受況受前四乎洞者通也。
○若
即空下次明假觀。】


「若即空者永沈[厂@火]寂尚不能於一空心能起一身云
何能得游戲五道以現其身不能應以佛身得度者
為現佛身應以三乘四眾天龍八部種種身得度者
皆悉示現同其事業為此失故故言即假同六道身。」


【遊戲五道以現其身者此用請觀音經意也不能
應以佛身等者此用法華經意也不能兩字冠下
諸句為此失故等者斥於沈空失於利他也同六
道身者四明謂此文誤今謂且約應佛示同人界
色身而說佛既同人三乘亦爾是故文中現於佛
身及三乘等不乖六道以由四聖同人身故是則
普現色身但屬事用所收耳普現色身既是事用
性善性惡豈非妙假性惡若斷普現色身自何而
立忽都未聞性惡之名安能信有性德之行皆此
之謂也言遊戲者神通遊戲也大論問云神通所
作何名遊戲答猶如幻師種種變現菩薩亦爾故
名為戲又問菩薩但當出生三昧何須遊戲答菩
薩心已出生三昧欣樂出入亦名遊戲既不同於
[003-0354c]
結使遊樂欣樂出入即是出假又三三昧中空名
為上諸餘行法皆名為下下如兒戲故名遊戲也。


○三如此下明中觀。】


「如此觀身墜在二邊非善觀身善觀身者大經云不
得身八尺之形也不得身相五胞形也不得身因飲
食將養也不得身果酬五戒也不得身聚陰入界也
不得身一假實成身不得身二四大成身也不得身
此已一身也不得身彼彼遺體也不得身識念念無
常也不得身等身中空也六道皆等有身也不得身
修依身能脩法也不得脩者即行人也亦不得身如
身相如乃至身脩如脩者如亦不得身性身相性乃
至身脩性脩者性畢竟清淨為此義故故言即中。」


【先斥空假故云如此觀身墜在二邊非善觀身若
能觀身達身實相乃名中道即善觀身引大經云
不得身等者即非假也次從亦不得身如下即非
空也如即是空故也次從亦不得身性下即是亡
中也何者對邊說中邊既叵得中亦不存又復今
文非但亡於空假二邊亦乃亡於離邊之中方成
妙中所引大經云不得身等者師子吼品云善男
子第一義中若見身身相身因身果身聚身一身
二此身彼身身滅身等身修修者若有如是見者
名不修身章安云身者八尺也身相者五包也今即
文作胞胞胎耳身因者飯食等也身果者過去五戒感身

為果也身聚者色陰聚也身一者總彼假實合成
[003-0355a]
一身也身二者四大和合所得也此身者自身也
他身者彼身又此身者業力所得也他身者即遺
體也身滅者念念不住也身等者有人觀身與虗
空等也又言六道各有身故言等也身修者即所
修之法也修者者即能修之人也今文之中皆云
不得者經中既云第一義中若見見等名不修身
當知即是中道亡於有邊方名修身不見即是不
得不得即是善觀也今云不得身識者識字誤也
應作滅字餘文對消亦應可解亦不得身如等乃
是今家約義例說耳何者既不得身等是亡假亦
不得身如等是亡空及不得身性等是亡中如是
方見三觀圓玅顯秘密藏以明三身耳。
○言即中
下三對法。】


「言即中者即是法身即空者即是報身即假者即是
應身。」


【○是名下三釋名。】


「是名觀心三身金光明。」


【○次約六即判位。】


「六即如前。」


【○八觀三涅槃釋名文為二初標。】


「次觀心三涅槃金光明者。」


【○次釋文為三初正明觀法。】


「諦觀心性本來寂滅不染不淨染故名生淨故名滅
生滅不能毀故常不能染故淨不能礙故我不能受
[003-0355b]
故樂是為性淨涅槃若妄念心起悉以正觀觀之令
此正觀與法性相應妄念不能染不能毀不能礙不
能受常樂我淨者即是圓淨涅槃又以正觀觀諸心
數心數法不行心數法不能染不能礙不能受者名
方便淨涅槃。」


【○次是名下釋名。】


「是名觀心三涅槃金光明。」


【○三約六即判位。】


「六即如前。」


【○九觀三寶釋名文為二初標。】


「次觀心三寶金光明者。」


【○次釋文為二初正釋次重釋初又為二初正明
觀法文為三初總舉。】


「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寶。」


【○次何者下別釋文為二初依經略立。】


「何者不覺名法寶覺名佛寶和名僧寶。」


【涅槃經中迦葉難云涅槃佛性決定如來是一義
者云何說言有三歸依佛言有法名一義異名義
俱異佛常法常比丘僧常涅槃虗空皆亦如是是
名名一義異名義俱異者佛名為覺法名不覺僧
名和合涅槃名解脫虗空名非善亦名無礙如來
或時說三為一說一為三如是之義是佛境界非
二乘所知法據性德不動是故法名彰不覺之義
佛約修成智契所以佛名召覺知之義和名僧寶
[003-0355c]
其意可解此三名義雖則暫分而其理體亦何永
異差即無差三寶體同佛即是法法即是眾豈可
條然故不可見說一為三便謂此三乖於一也。

次三諦之理下約義正釋文為二初正釋三諦。】


「三諦之理不覺故是法寶三諦之智能覺故是佛寶
三諦三智相應和故是僧寶無諦智不發。」


【三智及相應者經文從合今釋從離離合融妙方
名秘密。
○次無諦下明所以智由境起。】


「無諦智不發無智諦不顯諦智不和不能大用利益
眾生。」


【是故無諦智不能發諦由智明是故無智諦不能
顯境智相冥方有大用是故不和則無利益。
○三
種下三結示。】


「三種皆可尊可重是故俱稱為寶。」


【○六即下次判位。】


「六即如前。」


【○復次下次重釋者然此重釋與前正釋但是開
合何者前云三諦之理不覺是法寶者合三理之
理為一法寶也今云中諦不覺名法寶真諦不覺
名佛寶俗諦不覺名僧寶者開三諦之理為三寶
也即法寶之上自具三寶也三諦法寶開三既然
三智佛寶諦智僧寶開三例爾孤山不曉乃以佛
陀翻覺致詰且文句云懺者鑑也何不引於梵語
懺摩此翻悔過而為難邪況初正釋文中自云覺
[003-0356a]
名佛寶豈非佛陀翻為覺乎又金錍云世人共迷
法相名異體一故真如隨緣即佛性隨緣佛之一
字即法佛也不聞以華梵致詰況不覺無覺法性
不成覺無不覺佛性寧立又淨名疏中初文乃以
法身為法寶報身為佛寶應身為僧寶次文又乃
各開為三初於法佛開為三者法性是佛之師名
法寶法性寂而常照名佛寶照與性和名僧寶此
即法身之上辨其三寶也次報佛辨三寶者智照
即佛寶圓照之法即法寶此二和即僧寶次於應
佛辨三寶者照機不失即佛寶為物之軌即法寶
與物和光即僧寶復總結云三寶之上凡十二寶
未曾有異此與今文初科正釋次科重釋文意離
合那不思之於中為三初正釋又為三初約三諦
釋。】


「復次中諦不覺名法寶真諦不覺名佛寶俗諦不覺
名僧寶。」


【○知即中下次約三智釋。】


「知即中離二邊名法寶知即空名佛寶知即假名僧
寶。」


【知即是智故也。
○即中事理下三約諦智和合釋。】


「即中事理和名法寶即空事理和名佛寶即假事理
和名僧寶。」


【諦智既得各通三寶是故諦智亦可和合共通三
寶何者性德三諦名之為理修德三智名之為事
[003-0356b]
境智既合理事乃和故以境智理事和合而釋三
寶。
○次即中名為下釋名文為二初正釋。】


「即中名為金即空名為光即假名為明。」


【○次是為下結示。】


「是為觀心三寶金光明。」


【○三六即下判位。】


「六即如前。」


【○十觀三德釋名文為二初標。】


「次觀心三德金光明者。」


【○次諦觀下釋文為二初正明觀法文為三初正
釋文為二初明三觀即三德文為二初正明。】


「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一空一切空
無假無中而不空空無積聚而名為藏藏具足故名
之為德即假故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假攝
諸法亦名為藏藏具足故名之為德即中故一中一
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中攝一切法亦名為藏藏具
足故稱之為德。」


【空無積聚名為藏者空如來藏也假攝諸法名為
藏者不空如來藏也中攝一切亦名藏者雙照含
融無有缺減也。
○次雖言下融通。】


「雖言一中有無量無量中有一了彼互生起展轉生
非實智者無所畏當知一不為少眾不為多非一非
多不失一多不可思議不縱不橫不並不別。」


【舉一具三故言一中有無量舉三即一故言無量
[003-0356c]
中有一雖有三一而非三一故言了彼互生起展
轉生非實聞立三一而不欣喜聞非三一而不驚
怖方名智者無所畏也一具無量故云一不為少
無量即一故云眾不為多非一非多不失一多即
是非三非一而三而一也如此說者乃得名為不
可思議不縱不橫不並不別矣。
○次諸佛下結示。】


「諸佛以即中為體故名法身以即空為命故名般若
以即假為力故名解脫一一皆常樂我淨無有缺減
故稱三德。」


【體同三觀體同三德故也三德圓玅名秘密藏耳。


○故淨名下次引證文為二初引文。】


「故淨名云諸佛解脫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


【○次當知下明無差別。】


「當知我心亦然眾生亦然彼我既然諸佛亦然心佛
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此以華嚴三無差別以通淨名經意耳。
○得此下
三釋名文為二初正釋。】


「得此意者即中是金即空是光即假是明。」


【○此為下次結示。】


「此為觀心三德金光明。」


【○六即下次判位。】


「六即如前。」


【○世間有行空人下次斥謬方為三初敘謬。】


「世間有行空人執其癡空不與佛修多羅合聞此觀
[003-0357a]
心而作難言若觀心是法身應觸處平等何故於經
像生敬紙木生慢敬慢既異則非平等非平等故法
身義不成既無平等平等智不成則無報身不能將
此化他應身義不成不如我於經像紙木平等平等
皆如如名法身有此平等智是報身將此智化他是
應我三身義皆成用汝觀心何為。」


【止觀亦云淮河之北有行大乘空人無禁捉蛇者
今當說之其先師於善法作觀經久不徹放心向
惡法作觀獲少定心薄生空解不識根緣不達佛
意純將此法一向教他盲無眼者不別是非根鈍
惑重聞其所說皆悉信受乃至云今人只謂捨惡
取空是大乘空此空尚不免六十二見單複之惡
何能動出設借為乘只是禿乘無法門具度正法
大城金剛寶藏具足無缺何所而無豈容禿空而
已若但爾者乘邪見乘入險惡道是壞驢車耳。

次若逢下斥非。】


「若逢此難者當以三事反難答之一者汝謂於紙木
經像平等為如者何意於七廟敬木像天子符勅而
生畏敬於佛經像而生輕慢畏慢既起諸使沸亂何
處有平等法身義耶二者汝於同師同學生愛生護
於異師異學生慢生恚愛慢從癡生三毒熾然諸惡
更甚寧復有智慧報身耶三者汝耽癡空無慧方便
尚不悅人情況會至理矜高自著是增上慢人汝師
所墮汝亦隨墮毒氣深入若為將此邪氣化他和光
[003-0357b]
應身復在何處。」


【三事反難者他人既以法身報身應身三事不成
為難而執平等三身皆成故今亦以三事反詰有
敬不敬平等不成文皆可解言七廟者禮記王制
云天子七廟三昭常遙切三穆與太祖之廟七此周制七
者太祖及文王武王之祧與親廟四太祖后稷殷則六廟契及湯與二昭二穆夏則五廟無太祖禹與二
昭二穆而已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大

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太祖別子始爵者太傅云
別子為祖謂此雖非別子始爵者亦然士一廟謂諸侯之中士下士名曰官師者上士二
庶人祭於寢寢適寢也符勑者漢制以竹長六寸分

而相合謂之符也符者信也勑者正也王言發下
正於羣臣無敢違者沸方昧切者涌也耽亦作耽下含切
也癡空者頑空也無智照了故也故下即云無慧
方便此借淨名經意斥之耳故彼經云無方便慧
縛即愛見大悲成就眾生也無慧方便縛即住三
毒而植德本也尚不悅人情者以住貪瞋邪見故
也矜居陵切者自賢也高者不下於人也自著陟慮切
者自大也自立也自明也自處也增上慢者三身
妙義是增上法汝今未得而便謂得自恃陵他非
增上慢更指何邪汝師所墮汝亦隨墮者此用淨
名訶須菩提意而斥之耳毒氣深入者用法華經
意而斥之耳。
○三我以下顯今正意。】


「我以凡夫位中觀如實相爾為欲開顯此實相恭敬
經像令慧不縛使無量人崇善去惡令方便不縛豈
[003-0357c]
與汝同耶。」


【凡夫位中觀如實相等者始從名字內修玅觀入
於外凡初隨喜品為欲開顯此實相故外則恭敬
經卷聖像內外相應也令慧不縛者即淨名經云
有方便慧解也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
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也使無量人崇
善去惡令方便不縛者即淨名經云有慧方便解
也謂離三毒而植德本迴向菩提也如此豈可與
汝無慧方便縛無方便慧縛是同邪。
○次更釋帝
王二字文為二初標。】


「今更釋帝王者。」


【孤山破云此文唯釋讖本三字而今反用真諦立
題帝王兩字又於帝王兩字之間擅加慧字云云
謂不然前文既云漢人好略譯者省之若依經文
有經王之義說與不說俱亦無妨故今雖是釋於
讖本別題三字而更釋於帝王兩字一則順於翻
譯周悉二乃順於經文有經王之義亦何所乖邪
若謂於其兩字中間擅加慧字且如文句加人人
不信一句釋犯妄戒及法華疏加四伏難等何不
責其擅添邪若謂今釋讖本題目而不得用真諦
翻者且今玄義及文句中那忽數引新本之文況
今所釋帝慧王義與夫義淨重譯此經名最勝王
宛然懸合若責今為非則義淨亦失也。
○次釋文
為二初約教義釋又為二初敘真諦釋。】
[003-0358a]


「真諦三藏云法身攝華嚴華嚴以法身為體故報身
攝般若般若明智慧故應身攝涅槃涅槃明百句解
脫四德等故此是彼師明帝王統攝之義。」


【涅槃明百句解脫者章安云相傳有百句招提云
就頭首數止有八十四五若大小合數有九十七
八極細為言有一百餘但一百是數之圓名故言
百句例如大品百波羅蜜唯有九十古來未見釋
此百句唯真諦三藏一卷義記略不可解天台大
師曾於靈石一夏釋此百句解脫一句之中皆作
百句凡萬法門先學自飽而不錄之今無以傳惜
哉惜哉後代無聞此是彼師明帝王統攝之義者
若準文句斥於真諦解經王義是故此中亦應破
云作此偏說無智之人於諸經起慢此義不可何
者華嚴豈容單有法身而無報應乃至涅槃豈應
單有解脫而無法身及以般若。
○次明今家釋文
為四初正釋。】


「今明帝王應具三義謂帝慧王也帝則貴極至尊至
重慧則神謀聖䇿王則萬國朝會備此三義稱帝慧
王。」


【法華疏云一切漸頓諸經無不稱所詮之處為經
王當機益物興廢有時部部不同名之為國皆言
第一即是王今經既是第三方等故知乃是漸中
經王故此經王具帝慧王法性之理更無過上名
為貴極至尊至重法性之理寂而常照是故名為
[003-0358b]
神謀聖䇿稱性而鑑名為神謀神名天心謀謂智
略聖亦是神策亦是謀聞聲知情即是神聖籌策
謀略法性之理多所利益是故能令萬國朝會朝
會良由統王故也是故當知只一性理具足三義
所以名為帝慧王也。
○次此經下舉經義證成。】


「此經亦爾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過諸菩薩所行
清淨即是至尊極貴義若有聞者則能思惟無上甚
深微玅之義開甘露門入甘露城處甘露室令諸眾
生食甘露味以智慧刀裂煩惱網即是聖智雄略義
諸佛護持莊嚴菩薩諸天恭敬護世讚嘆能令地獄
諸河焦乾乃至一切世間未曾有事悉具出現即是
萬國朝會多致利益義。」


【今經別題雖但三字而新本中更有兩字今既於
其新本兩字加其慧字恐人不信故引讖本此經
為證令人生信是佛語故故前文云若依經文有
經王之義也。
○三將此下類通十法。】


「將此三義歷十種三法門苦道即法身是貴義煩惱
即般若是慧義業即解脫是朝會義乃至法身德即
貴義般若德即慧義解脫德即朝會義一一法門悉
備三義一一法門皆是經王也。」


【○四既得下廣論攝法文為三初標列。】


「既得此意即論攝法攝法有三先攝法門次攝經教
三攝六即位。」


【○次初攝下解釋文為三初釋攝法門。】
[003-0358c]


「初攝法門者三道攝一切惑三識攝一切解三佛性
攝一切因三般若攝一切智三菩提攝一切發心之
行三大乘攝一切發趣之位三身攝一切佛果智德
三涅槃攝一切佛果斷德三寶攝一切佛恩德三德
攝一切理是為橫攝法門。」


【三道攝惑者苦為所通煩惱之惑必兼於業以為
能通能必兼所故一切惑屬三道攝三識既是智
之異名故一切解屬三識攝凡有性名既多在凡
故一切因屬佛性攝所以因名佛性者眾生實未
成佛以煩惱生死是佛之性示令修習是故在因
名佛性耳若乃分於二字解者因不名佛果不名
性以佛是果人言一切眾生皆有果人之性果人
之性者因中煩惱生死是也若不爾者則成佛有
眾生之性不名眾生有佛性也般若攝智菩提攝
於發心之行其意可解乘攝位者乘此妙乘游於
四方直至道場因果之位故也言發趣者進發趣
入也由報智故上冥下應是故智德屬三身攝斷
德既乃諸惡永亡是故乃屬涅槃所攝三寶出世
多所利益是故乃攝一切恩德三德攝理此理非
迷以三識等各相主對而論所攝故名為橫若乃
一一從始至終方名為豎諸法之門不出解惑因
果智斷故云法門。
○次釋攝經教。】


「第二攝教者三道是三障即三障是三解脫攝不思
議解脫淨名教三識攝楞伽地持攝論等三佛性攝
[003-0359a]
涅槃三般若攝大品等五時教三菩提攝諸方等經
三大乘攝法華三身攝華嚴三涅槃三寶三德等皆
攝涅槃此舉當道諸經絓是八萬法藏皆應攝爾云云。」


【三道是三障者名異義同展轉互通名之為道能
蔽聖道名之為障並從過患功能立名問三道三
障但苦與報二名則別業與煩惱二則是同其意
何邪答苦是報家之苦亦報即是苦名異義同不
須疑也即障而道名為解脫而三解脫攝不思議
解脫淨名教者以淨名經題之下注云一名不思
議解脫故也既以三種解脫攝淨名教則與真諦
單以一德攝於一經不可同年也楞伽及攝論等
既多談於八識之義是故乃為三識所攝以經律
論通名為教故得攝之既是今家明攝法義故不
須以論在如來滅後所造而為妨也又如來在日
豈不懸鑑滅後之論邪涅槃經中多談佛性故以
佛性攝於涅槃以三般若攝大品等其義可知言
五時者釋籤云古判般若總有五時一摩訶二金
剛三天王四光讚五仁王此亦未可全用雖然摩
訶定在仁王之前何以知然仁王經云如來成道
二十九年先已為我說摩訶般若故知仁王在後
明矣若光讚經準諸目錄只是大品上帙但在後
譯之耳故不可以為別時之義也今雖用於五時
之名而不依彼五時次第故妙玄云仁王般若明
五十一位恐是結成前四時般若以仁王對於前
[003-0359b]
四即有五時矣三菩提攝諸方等經者亦以諸方
等經多明菩提之義故也三大乘等攝法華準思
可見然此所攝且從一往若不爾者豈可法華但
有大乘而無餘邪是故當知十種三法皆徧諸經
以義裁之無勞委示言當道諸經者法華文句云
當途王經途者道也即是現今盛行之經耳絓胡卦
釋籤云亦挂也謂但挂諸經也淮南子云飛鳥

不動不絓網羅楚辭云心絓結而不解絓亦豫也
故止觀云絓一切教也八萬法藏者且舉大數具
足應云八萬四千輔行云小乘經論如多論云佛
為眾生始終說法以為一藏如是至八萬云云又報
恩經亦有多解一云四十二字以為一藏餘同多
云云八萬法藏苦也八萬塵勞集也八萬對治道
也八萬波羅蜜滅也廣攝八萬四千法藏可以意
知難以文具故注云云耳。
○三釋攝六即位。】


「第三攝位者苦道有一切五陰煩惱道有五住惑業
道有一切業乃至云云三道是三障障覆六位若即三
種之非道通三種之佛道者六位所顯則攝諸位也
乃至三德亦有六位三德既備攝六位寧不備收耶
其間則例自可知云云。」


【即是十種三法一一皆攝六位也四明乃將三道
三識分對道前本有之位三因乃至三涅槃等對
於道後當有之位恐非今文攝位之意一切五陰
該於十界兩重生死見為一住思分三住無明一
[003-0359c]
住共成五住一切之業該於有漏無漏非有漏非
無漏也乃至字下注云云者三道既乃各有一切
餘九三法比說可知不能具記故注云云何者乃
至三德而法身德攝一切身般若德攝一切智慧
解脫德攝一切解脫三道是三障障覆六位者問
理即之位既全在迷將何以明障覆之義答只以
理即在迷名障謂之三道若云三道是三德理方
名所顯亦以指於三道之事即三德理而為理即
之所顯耳六位所顯則攝諸位者諸位亦是六即
之位耳乃至三德亦有六位三德既乃徧攝一切
六位豈可不該收邪請觀文中三道乃至三德皆
有六位何得將於十種三法分對本有現有當有
以明攝於六即之位邪注云云者亦以可知不煩
文具故注之耳。
○所以下三結歸。】


「所以作三番攝者合帝慧王三義攝法門合貴義攝
教合慧義攝位合王義又攝法門是橫攝攝位是竪
攝攝教是橫竪雙攝統攝之義既明經王之義顯矣。」


【法門可尊故合貴義說教由智故合慧義位是大
寶故合王義法門屬橫如前已示六即淺深故名
為豎經教所談不出法門及以六即是故名為橫
竪雙標即亦橫亦豎也又亦應云理論乃是非橫
非竪也雖於帝王兩字之間加於慧字而論攝法
大底不出經王之義顯矣故前文云若依經文有
經王之義良由此也。
○次約觀心釋文為二初正
[003-0360a]
明又為二初明觀心顯於三義。】


「次觀心明經王者觀心即中是貴義觀心即空是慧
義觀心即假是朝會義是為觀心中經王也。」


【經既乃具帝慧王是故觀心明於經王以空假中
顯於三字帝慧王也觀心即中是貴義者帝是至
尊貴極故也。
○次明觀心顯於六位者。】


「觀心論位者眾生本有理性金光明心但有名即名
字金光明念念修觀即觀行金光明觀心淳厚即相
似金光明會入法流即分證金光明盡邊到底即是
究竟金光明。」


【準上亦合明於觀心攝法門及觀心攝經教而今
無者以攝法門及攝經教既將十種三法攝之而
前已觀十種三法釋金光明故此不煩但明觀心
攝位六即之中位位應言帝慧王義而復謂之金
光明者以金光明與帝慧王名異理同是故但言
金光明耳何者金既尊貴豈非帝義光能常照豈
非慧義明能益物豈非王義。
○次若不下結勸。】


「若不修觀徒聞何益如遙羨寶山足不涉路安可得
乎為此義故須觀心一番令聞慧具足也。」


【羨似面切貪慕也聞者解也慧者行也聞慧具足解
行俱備若不爾者則單輪隻翼不能飛昇遠運矣。


○次釋通名。】


「次釋通名者如法華玄義中說。」


【注云云者應引法華玄義中云經者外國稱修多
[003-0360b]
羅聖教之通名釋此通名凡有五義一有翻二無
翻三和融有無四歷法明經五觀心明經具在彼
云云
○次辨體文為二初標列。】


「第二辨體為三一釋名二引證三料簡。」


【準玅玄中此亦應云前釋名總說文義浩漫今頓
點要理正顯經體直辨真性真性非無二軌欲令
易解是故直說後顯宗用非無初軌偏舉當名耳
釋籤云名含下三三是總中之別體又三中之別
未涉諸義故頓點三軌之中體屬真性也。
○次解
釋文為三初名文為二初正釋文為三初略示。】


「釋名者體是質質是主質。」


【體謂形體形體即是主質主亦質也若無形體支
分何依將何主質大乘亦爾若無法性教法何依
將何主質。
○次何為平呼下徵釋文為二初正徵釋。】


「何為主質之體法身法性是經體質若依義者法身
為體質若依文者法性為體質法身法性只是異名
更非兩體欲令易解是故雙題爾。」


【言依義以法身為體質者良以主質乃是身質故
也依文以法性為體質者以由經文云游於無量
甚深法性故也問依文若以法性為體而空品云
求於如來真實法身捨身品云具足成就微玅法
身可非文邪答既云求於真實法身正是因中之
所求耳捨身品意準例可知故不可以因中所求
法身而濫果上已證法身也法身法性只是異名
[003-0360c]
者法身不遷即是法性法性理聚即是法身其名
雖異其體本同。
○次法性語通下簡通從別文為
四初正簡法性。】


「法性語通今以佛所游入法性為體質也。」


【語通者於下□□□□□□□□□□□□□□
□□□□□□□乃取果佛所游□□□□□□
□□華亦爾故法華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
實相問體若在果前文那云三章是因若通因果
諸文那云體非因果答中道理體雖非因果不妨
約於中道理體而辨因果若附經文則取果佛所
證之理而為經體若乃約行生起次第是則經體
乃屬因中所以然者雖談經玄義果上法性不妨
約行次第因中實相以由因中約行生起尋名得
體即果上所證法性因果之事雖分實相理體何
別不別而別依文辨體須取果佛所游法性但其
果證有分有滿分如法華普門品滿如今經如來
所游復次須知體有通別通則徧為諸法等體別
則唯在因果所取見於實相名為得體簡通從別
厥意昭然是故謂之體非因果實相理體不同因果之宗也
之以辨因果依體立宗也因果取體宗成證體取者獲得也方有
智與體冥能起大用即經用也
○文云下次引證。】


「文云是時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過諸菩薩所行
清淨。」


【○故知下三結示。】
[003-0361a]


「故知此體不與下地菩薩及二乘等共非通法性也
但是佛所游入。」


【尚非分證中道法性豈是二乘偏真法性乎是故
今經之體唯是佛所游入法性耳此且直指經文
法性是佛所游明體在於果人所證若乃約教以
明體者下文判教此經屬通通教即得帶別明圓
妙玄中判眾經之體有傍有正通教乃是帶傍明
正傍謂偏真正即中道故文句釋諸經之王名為
敘體乃約三種中道明之豈非通教帶別明圓帶
傍偏真顯於三種中道之正云云
○一切種智下四
明體為餘章所依文為二初正明。】


「一切種智以此為根本無量功德共莊嚴之種種眾
行而歸趣之言說問答共詮辨之。」


【準下明用中云夫一切種智是果上之德果智由
於無量功德之所莊嚴滅除諸苦與無量樂將此
勝用莊嚴果智乃至云空品雙導文云種智而為
根本即其義也故知一切種智以此法性經體而
為根本耳功德為能嚴經體為所嚴何者生善滅
惡其體乃彰故知經體必倒經用為□□□是則
種智及以功德皆屬經用也觀經疏中其意□□
□□不云一切種智耳今文有者以今經云一切
種□□□□□無量功德之所莊嚴故也又功德
莊嚴之言亦□□□□□文云莊嚴菩薩深妙功
德以為宗也種種眾行者宗□□經疏中其意亦
[003-0361b]
爾但彼經宗修心妙觀顯四淨土通於因果而今
經宗唯在於果耳種種眾生雖通因果今正取果
也所歸所趣即經體也言說問答者釋名教相也
言說是教故玅玄明教相中云無名相中假名相
說以無說而已說必屬教故也教為能詮體為所
詮也問答屬名以諸經中首題名字多從問答方
乃顯之如觀經中阿難問云當何名此經如來答
云此經名觀極樂國土佛菩薩等亦名淨除業障
生諸佛前名為能辨體為所辨故周易云學以聚
之問以辨之。
○類眾星下次舉譬。】


「類眾星之環北辰如萬流之宗東海。」


【類者例也亦比也又譬也觀疏中乃云譬也眾星
之環北辰者論語云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眾星共之以北辰常居其所而不移故眾星共
尊之今云環者玉篇云遶也爾雅云北極謂之北
辰郭璞云北極天之中以正四時極中也辰時也
以其居天之中故云北極以正四時故云北辰漢
書天文志云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泰一之常居
也旁三星三公環之匡衡十二星藩臣皆曰紫宮
北斗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斗為帝車運
於中央臨制四海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
定諸紀皆繫於斗是眾星共之也如者似也萬流
之宗東海者尚書禹貢云惟荊州江漢朝宗于海
孔氏傳云二水經此州而入海有似於朝百川以
[003-0361c]
海為宗宗者尊也周禮大宗伯諸侯見天子云禮
春見曰朝夏見曰宗鄭玄云朝猶朝也欲其來之
早也宗尊也欲其尊主也朝宗是人事之名水無
識性非有此義以海水大而江漢小以小就大似
諸侯歸於天子假人事以言之耳老子云滄海所
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百川以海為宗
也眾星萬流譬宗用也北辰東海喻理體也。
○故
以下三總結。】


「故以法身法性為此經正體之主質也。」


【○故書家下次明體有三義然此三義與觀經疏
其意大同於中為三初明體是禮義。】


「故書家解禮者體也體有尊卑長幼君父之體尊臣
子之體賤當知體禮之釋與經法性意同如來所游
佛所護持故知此體是貴極之法也。」


【言書家者即儒宗也解禮者體也者記禮器言禮使人
成器也篇云禮也者猶體也體不備君子謂之不成

人設之不當猶不備也禮有大有小有顯有微大
者不可損小者不可益顯者不可揜微者不可大
鄭玄云若人身體也又喪服四制篇云凡禮之大
體體天地法四時則陰陽順人情故謂禮也體有
尊卑等者周易繫辭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長幼
但在父子也當知體禮之釋乃至云是貴極之法
也者簡臣子之體賤取君父之體尊也君父體尊
喻於如來所游法性故云與經法性意同釋迦所
[003-0362a]
游四佛所護也應知君臣父子譬於圓位因果高
下今文簡於等覺已還因位之下而取妙覺果位
之高也今文既與觀經疏同是則彼此不可異轍
而四明於此乃云今之經體既是究竟所證法身
正同君父體禮之義揀非分證法身已還臣子之
體也於彼則云君父譬法身臣子喻宗用孤山於
彼乃以君父喻圓實臣子譬偏權於此乃以君父
喻極果所證臣子喻菩薩二乘矛盾既彰今所不
云云應知儒宗既以禮訓體今家乃以體訓體故
玅玄云體字訓禮禮法也若無禮者則非法也出
世法體亦復如是善惡凡聖菩薩佛等不出法性
乃至云今取佛所見為體彼此通論無間高下若
從別說皆取果證而孤山云法華玄義體字訓禮
與此稍別深不可也。
○復次下次明禮是底義初
一句標。】


「復次體是底義。」


【○次四句釋。】


「窮源底理盡淵府光揚實際乃名為底。」


【○次釋論下引證。】


「釋論云智度大海唯佛窮底。」


【○次此與下會同經意。】


「此與今經法性甚深意同。」


【○次當知下點示經意與論義同。】


「當知法性高深竪窮佛海。」
[003-0362b]


【○次故以下結示。】


「故以底義釋體也。」


【文皆可見不煩細釋。
○復次下三明體是達義準
向可知但於釋中有法有喻有合以法性合風以
不違背合無障礙又引證中更加又云等文為證
耳。】


「復次體是達義得此體意通達無壅如風行空中自
在無障礙一切異名別說皆與法性不相違背釋論
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
字又云若如法觀佛般若與涅槃是三則一相其實
無有異此與今經法性無量意同當知法性廣大無
涯橫收法界徧無所隔故以達義釋體也。」


【然此禮底達等三義諸說不同孤山云體達是橫
體底是竪體禮乃是非橫非竪四明云雖論三義
但是法身中三未明餘二各三又云空假皆中故
三屬體又云體禮是法身體底是實相般若空即
中故體達是真性解脫假即中故霅川云禮底達
三皆是一性體正是實相之體也體達者用中之
體也今謂諸說義皆不然按妙玄借三種喻正顯
經體又云此經實相之體如大象得底堅不可壞
以譬體玅圓珠普雨以譬用妙巧智成仙以譬宗
妙如此三譬即是三德不縱不橫名為大乘於大
乘中別指真性以為經體釋籤問云前三譬中皆
云經體又復三義本為顯體何得此中乃云三譬
[003-0362c]
以譬三法答義有傍正正顯體已復順此三若爾
即是用所體體能成用亦宗所顯體體能成宗故
以三譬復對三法云云以彼例此故知今文禮底達
三雖則正為顯於經體然亦不妨對於三德體禮
法身也體底般若也體達解脫也況今文中顯將
體禮對於法性豈非法身又將體底對於甚深豈
非般若又將體達對於無量豈非解脫理性三德
不其然乎若許三義別對三德三德任運離合炳
然離則簡出二德克取法身合則空假即中中為
經體那忽於皮毛枝葉而興諍論邪云云
○次引證。】


「二引證者序品云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鬼神品
云若入是經即入法性如深法性二文既云深法性
即知簡異二乘菩薩所得法性也空品云故此尊經
略而說之說於空即如也讚佛品云知有非有本性
空寂當達此等皆體之異名悉會入法性法是軌則
性是不變不變故常一此常一法性諸佛軌則故云
法性為此經體也。」


【言甚深法性者妙覺窮深也簡異二乘菩薩所得
者佛既名深菩薩則淺菩薩尚淺二乘可知空品
說空讚佛品云本性空寂即是中道空寂二邊故
云皆是體之異名悉會入法性也。
○三料簡文為
二初問。】


「三料簡者問法性定是空為非是空。」


【可見。
○次答。】
[003-0363a]


「答法性過諸菩薩所行清淨淨於四句不應以空有
求之雖非四句或時赴緣作四句說之文云兩足世
尊行處亦空新本云是第三身是真實有又云前二
種身是假名有又云非有非無此有四句四門意也
門乃有四悟理非數佛示人無諍法不應執此相兢
舊本明空新本明有以體達義釋之二文不乖即此
意也。」


【言新本云第三身等者彼經三身分別品列三身
次第初化身次應平呼身三法身故第三身即法身
也前二種身即化身應身也故彼經云前二種身
是假名有第三身是真實有也以第三身為前二
身而作本故是第一身依於應身而得顯現是法
身者是真實有無依處故非有非無者經云法身
二無所有何者以此法身相及相處二皆是無非
有非無非一非異然法身是真實有乃是實相本
有之有是故須知理非四句隨緣利物假立於四
妙契環中定性四句壅蔽正道云云
○第三明宗者
若準玅玄及觀經疏此中亦須先簡宗體今文無
者但是略耳於中為二初標。】


「第三明宗者。」


【○次宗謂下釋文為二初釋名。】


「宗謂宗要也。」


【宗謂宗要者今經乃以果為宗要良由所證雖復
無量言果則攝如提網維無目不動又似牽衣一
[003-0363b]
角無縷不來故云宗謂宗要也。
○說者下次釋義
文為二初敘古說。】


「說者或以果為宗或以因為宗或雙用因果為宗。」


【○次今尋下今家正釋文為二初明佛果為宗又
為二初正明宗要又為二初正明。】


「今尋壽量品雖明施食不殺之因乃將因擬果果是
正意三身分別品雖復問因佛答三身還是果為正
意今此意但用佛果為宗。」


【新舊兩本雖則舉因正意顯果是故須用佛果為
宗他人專以因為宗及雙用因果等義皆不然也
今經壽量品明施食等如經可知三身分別品問
因等者虗空藏菩薩白佛言云何菩薩於如來如
法修行豈非問因如來答云一切如來有三種身
豈非答果。
○次何者下釋所以。】


「何者法性常體甚深微玅若欲顯之非果不克當知
果是顯體之樞要如提綱目整則以果為宗意在此
也更附經重顯此義文云釋迦如來所得壽命釋迦
是果人壽量是果法果人克果法冥乎法性法性既
非有非無非常非無常果人果法亦非常非無常法
性既能常能無常果人果法亦能常能無常四佛釋
疑舉山斤海滴地塵空界無能算計知其數量明其
能常八十滅度是能無常此見八十滅度之無常不
能計校其常尚不能知其常焉能知其非常非無常
若不約果此羲難明既舉果冥理顯體義彰以果為
[003-0363c]
宗其義如是。」


【克者獲也證也樞謂戶樞者本也要也以門戶開
閉要在於樞故也綱者說文云維紘繩也白虎通
云大者為綱小者為綱綱者張也紀者理也謂張
理上下整齊人倫若羅網之有綱紀而萬目自張
也次附經重顯者法性既非有至果法亦非常非
無常者此即文句及觀經疏法報體一雙非長短
兩應之意也法性既能常至果法亦能常能無常
者此亦文句及觀經疏智與體冥能起大用能為
常壽能為無常壽之意也但彼能為常壽是界外
法性尊特能為無常壽是界內同居淨穢分段生
身長短兩應耳今文且以四佛釋疑舉山斤海渧
生身應長以為能常八十滅度生身應短以為無
常若望界外尊特常壽則此皆是無常所收以山
斤海渧實有限數故也以界外尊特亦名報身故
且置之耳。
○又說果義下次明佛果融攝文為二
初明諸經智斷。】


「又說果義不同或約無上菩提智德明果或約大般
涅槃斷德明果若舉智德眾善溥會任運知有斷德
若舉斷德諸惡永盡任運知有智德互舉一邊不可
偏執也。」


【互舉諸經中說佛果不同或約菩提智德明果如
法華云我智力如是久修業所得慧光照無量壽
命無數劫或約涅槃斷德明果如大經云大般涅
[003-0364a]
槃修道得故涅槃是斷菩提是智若舉智德必兼
斷德若舉斷德必兼智德若不爾者豈得菩提而
惡不盡豈證涅槃而闕照明諸經赴緣互舉一邊
不可守語而偏計也。
○次明今經果報亦總文為
二初正明。】


「今經舉壽量明果壽量是果報果報語總總於智斷
智斷亦總果上三身。」


【壽量是果報者遂尅為果即習果也酬因為報即
報果也果報語總總於智斷者玅玄云習果即是
一念相應無上菩提智德果也報果即是大般涅
槃諸惡永盡斷德果果也智斷上冥法身下攝應
身故也故智斷果報是總三身是別也。
○果上三
身既與下次明果上三身與法性冥故雙非雙照
文為二初正明果報是總三身是別。】


「果上三身既與法性冥法性非常非無常三身亦非
常非無常法性既能常能無常三身亦能常能無常
若能無常即化身壽命也對無常而論常能常即報
身壽命也。」


【今文舉別以顯於總是故謂之果上三身與法性
冥故文句云菩提智慧與法性相應相冥也若乃
不知舉別顯總將何以消三身非常非無常能常
能無常邪四明約於修九性九以消此文恐未可
也若能無常即化身者即分段生身勝劣長短名
為化身亦名應身也對無常而論常能常即報身
[003-0364b]
者前文以生身應長名為能常今文以法性尊特
他受用報名為能常故總此兩文乃顯文句六能
之說也。
○報化與法性冥下次明報化與法性冥
故雙非不可算數者前明三身與法性冥雙非雙
照是全體起用今明報化與法性冥雙非不可數
是舉用明體故前後兩文不可參濫也於中為五
初正明。】


「報化與法性冥法性既非常非無常不可算數報化
亦非常非無常不可算數。」


【一塵之身尚與理等豈可報化有算數乎若非舉
用明體何得報化雙非。
○次云何下拂疑。】


「云何見迹短而言佛壽定短此不識果能顯體之意。」


【信相但見應化迹短便疑佛壽定八十年是故拂
云此不識果能顯體也以果用八十雖則是短欲
以此短顯於理體非短故也短既非短長亦非長
長短俱亡妙理即顯。
○三又如下引化事例。】


「又如佛非鹿馬能現鹿馬鹿馬定是佛耶鹿馬是佛
化所為非佛身也法性能長短長短非法性也。」


【鹿馬定是佛邪者問也鹿馬是佛化所為非佛身
者答也引此以例法性能長短非法性耳。
○四若
見下結成。】


「若見此義果能顯體常義亦成非常非無常義亦成
無常義亦成果為宗要義亦成若不爾者諸義皆不
成。」
[003-0364c]


【能顯之報所顯之法起用之應既互相顯是故皆
成故雖無常不妨於常及非常非無常也體用互
顯其義既成果為宗要其義亦成以常果為宗必
冥法體起用故也常即報身非常非無常即法身
無常即應身若不如此則諸義皆不成也。
○舊用
下五破古。】


「舊用山斤海滴之文是無常謂虗空分界是虗空無
為復引捨身品中求常樂住處者是三無為為常無
生死故為樂也皆以小意曲解大乘如此解者一切
皆不成非宗要也。」


【文句引舊云四譬皆有齊畔可盡之物據此為無
常今釋不爾四佛引四譬者乃是舉量以況無量
量物尚非思算所知無量之法寧可圖度縱令知
量無量只是化用何關體本僻取之失非但自毀
又亦誣經今文斥云皆以小意曲解大乘者以三
無為及無常等屬小故也又法華文句亦破舊人
云前過恒沙後倍上數神通延壽猶是無常僻取
文意大有所失云云
○第四論用文為二初標。】


「第四明用。」


【○次用謂下釋文為二初釋名。】


「用謂力用也。」


【○次滅惡下釋義文為六初總立。】


「滅惡生善為經力用。」


【妙玄云用是如來之能此經之勝用如來以權實
[003-0365a]
二智為妙能此經以斷疑生信為勝用釋籤云應
言功用亦可言得用可言力用功謂因滿得謂證
悟力謂勝能此三並是如來自行用則一向單論
益他亦可兼自而說今且置自從他故但云用用
復二義謂能及用二義復通自他多屬於他如言
能從因至果加功用行等今亦置自從多分說人
有善巧利他之能經有斷疑生信之用今亦例之
故云滅惡生善為經力用也。
○次滅惡故言力下
略釋。】


「滅惡故言力生善故言用滅惡故言功生善故言德
此皆偏舉具論畢備也。」


【具論畢備者以滅惡生善皆有力用功德故也言
功德者釋籤云功謂功用德謂得用也。
○夫一切
下三正示力用之相。】


「夫一切種智是果上之德果智由於無量功德之所
莊嚴滅除諸苦與無量樂苦是惡業果貪恚癡是惡
因惡因不除果不得謝聖人意先令滅惡因故懺悔
品居先樂是善果懺讚是因懺罪讚聖惡滅善生故
讚歎品居後亦是互舉爾。」


【文句分經云初三行明能破勝法者謂境法法性
也行法懺悔讚歎也導法一切種智也今云一切
種智是果上之德者止觀引釋論云因中但有理
體名道慧道種慧果上事理皆滿名一切智一切
種智導法既是一切種智當知行法懺悔讚歎即
[003-0365b]
是無量功德莊嚴若相資而論行資智智顯理理
顯故苦盡苦盡故法身顯智圓故報身顯功德無
上故應身顯若圓論者王法不縱橫而修三身不
縱橫而顯滅除諸苦等者苦果是報障惡業是業
障貪恚癡是煩惱障若分因果則業惑為因苦報
為果今云貪恚癡為因必兼於業也業必牽報故
云苦是惡業果也餘經對緣云報障難轉因時可
救果無如何此經三障皆可轉云云三障若除三德
必顯德顯則是與無量樂懺罪等者懺罪故惡滅
讚聖故善生先滅惡故懺品居先次生善故讚品
居後然則懺品滅惡非不生善讚品生善非不滅
惡故云亦是互舉爾。
○將此下四明勝用顯餘四
章。】


「將此勝用莊嚴果智智備體顯體顯名金果備名光
力成名明益他曰教也。」


【莊嚴果智者宗也智備體顯者體也體顯果備力
成名金光明者釋名也益他曰教者教相也前文
明體既為四章所依故今明用亦乃顯於餘四問
體用若爾宗意云何答文句釋敘宗文云此一句
種種義法性四門法性四德即體義果智顯體即
宗義護念斷疑即用義而敘宗為正也亦可例云
體義名金等也問一切種智無量功德準經既是
力用之文今何故以莊嚴果智屬於經宗答若得
向來勝用能顯四章之意又達敘宗種種義等則
[003-0365c]
於此文不須疑也。
○但懺品下五歷文示力用不
偏。】


「但懺品滅惡非不生善讚品生善非不滅惡互說一
邊空品雙導懺不得空惡不除滅讚不得空善不清
淨文云一切種智而為根本即其義也四王品已下
護經使宣還是生善攘災令去還是滅惡。」


【懺品滅惡非不生善者經云是大金鼓所出玅音
悉能滅除三世諸苦即滅惡也乃至云所得功德
定及助道猶如大海即生善也又懺悔品非不讚
歎讚歎品中非不懺悔亦是互舉爾故讚歎品云
我今尊重敬禮讚歎去來現在十方諸佛清淨寂
滅以此金光懺悔因緣使我惡海悉竭無餘云云
品雙導者以生法之境通於十界故滅九界生法
之惡而生佛界生法之惡而生佛界生法之善良
由中道一切種智而為根本雙導之也四王品已
下雖則正是敘於教相傍亦通於經用之義護經
宣通等者四王品云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若在大
眾廣宣說時我等四王勤心護王及人民為除衰
患令得安隱攘汝羊切除也。
○攝此下六總結。】


「攝此諸文故言以滅惡生善為用也。」


【攝者兼也。
○第五判教相文為二初標。】


「第五判教相者。」


【玅玄云教是聖人被下之言相是分別同異文句
記云教家之相故云教相五味分別為顯醍醐今
[003-0366a]
教別有顯實之功故名為相釋籤云教相只是分
別前之四章使前四章與諸文永異若乃分別今
經教相同異下文顯矣。
○次釋文為二初破古師
文為三初總破舊師文為二初敘。】


「舊明此經非會三非褒貶非無相不列同聞眾不在
五時次第而明常住者是偏方不定教。」


【妙玄云南三北七通用三種教相一頓教指華嚴
二漸教始從三藏小乘乃至涅槃常住三偏方不
定教非頓非漸別有一經而明佛性常住指勝鬘
楞伽央掘金光明之流宗愛法師以法華為會三
歸一教柔次二師以淨名思益為褒貶抑揚教岌
師以十二年後為無相教又柔次二師及道場觀
師於漸開為五時一十二年前為有相教二十二
年後為無相教三無相之後同歸之前褒貶抑揚
指淨名等經四會三歸一教指法華五常住教指
涅槃非是五時次第正道故謂偏方不定也。
○次
是義下破文為二初破不在五時次第。】


「是義不然若不列同聞非次第者列同聞眾應是次
第鴦掘摩羅列同聞與眾經不異論褒貶與維摩意
同論家何故不預次第若列眾不列眾皆非次第者
亦應列眾不列眾俱是次第云云。」


【是義兩字指彼所立不然兩字今家斥非若不列
下一十七字以列同聞而為並難若謂不列同聞
眾非是五時次第者苟列同聞眾應是次第乎若
[003-0366b]
謂列同聞乃是次第者且央掘列眾與諸經無異
又復論褒貶亦與淨名同而汝何以故不以央掘
經預五時次第而亦但判為偏方不定邪又復汝
若謂央掘經列眾今經不列眾皆次第者亦應判
諸經列眾不列眾俱是次第乎注云云者汝既判
於今經央掘皆非次第是則央掘列眾今經不列
眾既皆非次第何得不許列與不列俱是次第邪
次則俱次不次則俱不次何得執不次不許次第
邪妙玄云央掘列次第眾委悉諸經彈斥談常分
明餘教釋梵四王及十弟子乃至文殊皆悉被訶
斥同聞宛然應入次第而今判作偏方淨名亦是
彈訶那得引為次第若央掘偏方則淨名非次言
褒貶者褒謂褒美貶謂貶挫言論家者釋籤云南
謂江南北謂河北自宋朝已來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
承其師非一並宗羅什但年代淹久文疏零落至
齊朝已來玄網殆絕江南盛弘成實河北偏尚毗
曇于時高麗郎公至齊難成實師結舌無對因茲
郎公自弘三論故知南宗初弘成實後尚三論而
江南虎丘岌師及宗愛師等既弘成實及以三論
復用頓漸偏方不定及五時等故云論家也。
○次
若言下破偏方不定。】


「若言未應明常而明常是偏方不定者。」


【言未應者即未當也他謂佛於涅槃經中方明常
住今經既乃在涅槃前是故未應明常而忽明於
[003-0366c]
常者乃是偏方不定耳意謂至涅槃明常即五時
次第也今牒此計故云若言等也。
○次破文中先
引方等陀羅尼經並難。】


「陀羅尼云王舍城波羅柰祇陀林三處與聲聞記此
亦是未應會三而會三得為次第未應明常而明常
何故不定耶。」


【妙玄引經云先於王城授聲聞記今復於舍衛國
授聲聞記昔於波羅柰授聲聞記云云會三顯一唯
在法華陀羅尼經在法華前是方等部此則亦是
未應會三而便會三汝既判於陀羅尼經得為次
第今經若乃未應明常而明於常何故却是偏方
不定。
○又法華下更引諸經明常例難。】


「又法華般若淨名方等咸論常住得是次第此經明
常獨居不定何耶。」


【法華云世間相常住般若明實際無來去淨名云
佛身無為以至諸經是例非一汝既判於法華等
經得為次第此經明常何得不然乎。
○次別破一
師文為二初敘。】


「又一師言此經與法華同是第四時山斤海滴與塵
沙義齊故。」


【彼判法華於五時中屬第四時故以今經與法華
同是第四時以謂今經山斤海渧是可數之法與
法華塵沙之義齊等俱是無常故也塵謂微塵沙
即恒沙法華但云世界塵數而言恒沙者此亦舉
[003-0367a]
他之言耳非經文也云云
○次是義下破。】


「是義不然新本云舍利繫縛色如來常住身無有舍
利事何得山海而翳金光塵沙而蔽寶所。」


【言舍利繫縛色等者新本具云如來真實身無有
舍利事如來解脫身終無繫縛色。
○三破真諦文
為二初敘。】


「真諦三藏云此經是法華之後涅槃之前九十日說
引涅槃云佛告波旬却後三月吾當涅槃信相聞斯
故知八十應滅。」


【前一師以此經屬第四時今真諦以此經在第四
時後第五時前。
○次是義下破。】


「是義亦不然唱滅之旨非獨告魔定在三月法華云
如來不久當般涅槃普賢觀亦云當般涅槃諸經唱
滅非但一文何必九十日耶縱令三月為屬第四時
為屬第五時若屬第四時法華已捨方便此中何得
更許三乘同懺若屬第五時何得復言在前三月進
退無據兩楹不攝云云。」


【其文可見智昇目錄云觀普賢行法經亦名普賢
觀經楹以成切柱也注云云者以第四第五時名且
舉他所立覈定進退耳非今家所明第四第五時
也。
○今既不同下次明今意文為二初約時味判
文為三初正判。】


「今既不同舊若為判教若安無相而時異若入會三
而味別案下文云曾聞過去空閒之處有一比丘讀
[003-0367b]
誦如是方等大乘既言方等豈非文耶。」


【言若為者即如何也若以此經安在第四般若無
相熟酥味攝今經且不廣談空相故云時異若入
第五法華會三醍醐所收今經既通三乘懺悔且
非純一故云味別案者考也察也驗也下文指於
流水品也方等經典雖通約理今正約時故此經
方等生酥也。
○次釋難者文有兩番初番為二初
難。】


「方等之教通於三乘新本云欲生人天欲得四果支
佛欲得佛皆應懺悔滅除業障安處方等其義無疑
而難者言新本云法界無異乘此害於通義。」


【難意者新本既云法界無異乘豈非損害方等教
通三乘之義乎。
○然方等下次釋意。】


「然方等滿字通別通圓此旨非妨。」


【既通別圓何乖法界無異乘邪故四念處云通教
有三義一因果皆通即當教始終者二因通果不
通即菩薩中有利根受接者三通別通圓即別圓
因果皆與通異藉通開導得入別圓之因成於雙
非之果別圓之因雙非之果即是法界無異乘也
當教始終即是通於三乘懺悔矣。
○次番文亦為
二初難。】


「難者以不列同聞為疑。」


【且以通序不列為妨耳若別序壽量品列天龍等
眾何故不言邪。
○次胡本下釋。】
[003-0367c]


「胡本尚多何必止四卷七軸或其文未度爾。」


【且從前代所稱故云胡本耳應云梵本具如大部
補注云云四卷者今經也七軸者新本也未度者未
至也至唐義淨重譯十卷果有列眾何必疑也。

如此下三結示。】


「如此斟酌五味明義則第三生酥攝。」


【斟者計也取也酌者挹也益也五味者大經云譬
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
酥從熟酥出醍醐佛亦如是從佛出十二部經從
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從方等出
般若從般若出涅槃以生酥味喻方等宛符經旨。


○若四藏下次約藏教判文為二初約雜藏判。】


「若四藏明義則雜藏攝。」


【妙玄第十章安雜錄云摩得勤伽此云智母菩薩入此智母三昧
作論申經令法久住有二藏一聲聞二菩薩又諸經有三藏

二如上更加雜藏分十一部經是聲聞藏方廣部
是菩薩藏合十二部是雜藏又有四藏三如上更
加佛藏釋籤云即以一教各對一藏聲聞雜菩薩
佛等次第以對四教其意可見故以雜藏對於通
教既通三乘則是雜也。
○四教明義下次約通教
判。】


「四教明義則通教攝通教之中即得論帶別明圓也。」


【準前即是通別通圓仍加中道含真入通是故乃
有三種中道而四明云就圓釋體判教屬通豈其
[003-0368a]
然乎。】


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