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045 上生經會古通今新抄-唐-詮明 (CBETA)



上生經䟽會古通今新抄卷第二
講經律論沙門 詮明 集


䟽法花經中至喻㩲身也者如彼經云即脫瓔珞細
軟上服嚴飾之具更着[夕/鹿]弊垢膩之衣塵土坌身右
手執持除糞之器其䟽釋云千丈化身具德相好圓
明居淨土中子見驚走今現穢垢[夕/鹿]身化相隱之如
脫瓔珞嚴身之具亦如神力隱身常光但放一尋非
佛勝身相好但尒名脫上服相同有漏名著[夕/鹿]弊垢
衣示有煩𢙉𢙣業如塵土坌身先設㩲教名為右手
用之先故除糞器者二乘因行伏煩𢙉故以教詮顯
義同手執佛自示同断煩𢙉行說㩲教故故今䟽言
喻㩲身也即接物㩲以正對彼不定性故。


䟽現壽
量而無邊際顯實身也者彼法花經壽量品云我實
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万億那由他刼等即約報
身以明壽量也彼䟽中云此品來意者前明涌出皆
言佛化位高眾大時會咸皆生疑今辯法身本無起
滅化佛近成報身久證化於此眾何所疑哉即以報
身為實故䟽結云此以受用為實化身為㩲即以自
受用身而為究理實身所攝以能令彼不定性人至
究竟故此經即以接物究理㩲實一對由此㩲實不
同應為四句分別一有唯實而非㩲為即法身匡真
實攝二有唯㩲而非實為小化身若對定性二乘隨
[002-4163b]
機㩲攝若對地前菩薩及不定性大乘聲聞即接物
㩲攝若大化身及佛十重他受用身亦是接物㩲身
所攝三有亦㩲亦實為即自受用報身依金剛經實
者諸法躰真㩲者事相㩲迹自受用身有為事相故
是㩲身即是隨機之㩲所攝以隨新佛初登極果方
令見故亦如下說初地菩薩根本智證真如後得智
見彼他受用佛今此金剛道菩薩初成佛時亦尓根
本後得二智一躰義分根本智證法身真如後得智
見彼諸先佛自受用身彼諸先佛自受用身對彼新
佛即說有應機之義以是後得邪断證故隨機㩲攝
亦是究理實身所攝其義可知第四句有非㩲非實
為除前相。


䟽謂現八相身者大般若第五百六十
卷說一從兜率天沒即入胎相二嬰兒三童子四若
行五成道六降魔七轉法輪八入涅槃何故示現八
相者彼經云尒時㝡勝天王復白佛言云何菩薩行
深般若為度有情示現諸相佛告㝡勝甚深般若相不
可得諸菩薩相亦不可得但由方便善巧威力為有
情類示現入胎乃至涅槃種種化相諸天計常謂無
墮落是故菩薩為破彼執示現入胎因令彼天起無
常念世間㝡勝於欲不染尚有墮落況餘天眾而得
常耶故勿放逸勤加精進繫念修道如見日輪尚有
墮落即知螢火不得久住復有諸天放逸著樂不修
[002-4164a]
正法恣情遊戲雖與菩薩同處天宮不徃禮拜不諮
受法各作是念今且受樂明詣菩薩當受法要共相
謂言我與菩薩常此同住修行何晚是故菩薩如救
頭燃破放逸行示現墮落如是示現有二因緣一令
諸天等離放逸故二令有情咸得見故乃至第八復
有天人樂聞圓寂菩薩為彼示現涅槃。


䟽有亦報
亦化謂他受用及八相身者報謂報應酬因之義化
謂變化㩲冝之義即八相身具諸功德受用法樂可
名為報即此變化及他受用身皆為利他㩲時所現
可名為化故此二種皆俱句攝。


䟽一者法身稱實
餘二並㩲至事相㩲跡者此即依前金剛經文明㩲
實義言事相㩲跡者即自受用身有為事相故名為
㩲他受用身及變化身㩲時現跡故名為㩲故云㩲
者事相㩲跡二義不同故。


䟽二者法身及自受用
身唯佛與佛乃能知之等者此依法花經文明㩲實
之義㩲身實身各有十義相翻而立一者唯佛與佛
乃能知之者乃至十地滿心菩薩觀佛境界如羅縠
中觀月等故於佛法身亦未圓證於自受用身都未
曾證況餘凡聖故言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二者是身
之本若法性身能與有為諸法為本故無量義經云
無量義者從一法生故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及八相
身皆是有為法収亦用無為為本無為即是法身故
[002-4164b]
說法身是身之本若自受用身即以四智品及無漏
色蘊為性於四智品中若平等性智與大悲相應擊
大圓鏡智現起十重他受用身若成所作智與大悲
相應擊大圓鏡智現起三類變化之身即此他受用
身及變化身皆從自受用身四智品起故說自受用
身是身之本三俱離差別法身無為本無差別報身
雖是有為法攝以一一毛端遍周沙界故差別義中
所不能攝故言俱離差別即法報身二俱離故四功
德智慧一一無邊陁羅𡰱門三摩地門名為功德此
之功德及與智慧若性若相一一無邊若功德智慧
性即是法身若功德智慧相即是報身今此䟽中性
相合說但言功德智慧一一無邊五不可以色心形
量而取法身無為非色非心亦無形量若自受用身
雖色心攝以一一根塵遍周沙界故無形量即不可
以色心之形量而取故與法身合說但云不可以色
心形量而取六都無分限即是法身及與報身都無
分劑限量大小之義七都無起盡之相上都無言貫
通於下起之言生盡之言滅法身凝然不生不滅報
身雖有四相所遷一得永得盡未來際更無初生後
滅一期四相中生滅之義故云都無起盡之相八具
真實德法身具常樂我淨真如法界等無為功德自
受用身具有為万德皆非化相功德故云具真實德
[002-4165a]
九修證實成自受用身修實成法身證實成十非應
物現但是諸佛自利身攝故䟽惣結云名之為實此
一句䟽通上十義行相可知。


䟽他受用身及八相
身至名之為㩲者此明㩲身亦具十義翻上可知。


䟽然此實身各居自土俱遍法界非方處求者成唯
識論第十卷云又自性身依法性土雖此身土躰無
差別而属佛法相性異故此佛身土俱非色攝雖不
可說形量大小然隨事相其量無邊譬如虛空遍一
切處自受用身還依自土謂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由
昔所修自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從初成佛盡
未來際相依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㽵
嚴自受用身常依而住如淨土量身量亦尓諸根相
好一一無邊無限善根所引生故功德智慧既非色
法雖不可說形量大小而依所證及所依身亦可說
言遍一切處。


䟽法身本有諸佛共同等者但諸眾
生自迷自悟一真之理本自凝然凡由妄心執著而
轉為妄執心之所覆故身內身外有而不覺妄心無
處方證悟之故經云妄心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
平等。


䟽煩𢙉纏褁得如來藏名者金剛經云如來
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即是真如名如來
也法花䟽云藏是隱覆因性義故今取隱覆之義即
是煩𢙉隱覆真理煩𢙉名藏真理名如來即如來之
[002-4165b]
藏依主釋如土覆物即空如來藏也若取因性
名藏纏位真如從果彰名如來之藏亦依主釋
也如金性等即不空如來藏也。


䟽断妄生
死出纏褁時至所依止故者妄為妄心即我法二執
伐執為頭引生一切諸煩𢙉障法執為頭引生一切
諸所知障由煩𢙉障感分叚生死由所知障感變易
生死故唯識云由我法執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
隨断二障若断二死亦無故今䟽云断妄生死為若
断妄生死真如妙理出纏褁時具法身之稱唯識論
云躰依聚義惣說名身故今䟽云諸功德法所依上
故即約依止釋身義也謂有為無為功德共所依故
名為法身。


䟽從凡夫位但有無始無漏種子者唯
識論中有三師諍一難陁唯有新熏二護月唯用本
有三護法新本合說於三解中護法為正其所以者
若唯新熏初無漏現行應不得起設若起者應無因
生故知不可若唯本有理亦不然前七轉識應不與
阿頼耶為因緣性今既為因緣即是能熏於藏識中
熏種新起故知非理然護法義若未曾生現行但有
無始本有種子生現已去亦用新熏今從凡位未生
現行無新熏種所以䟽云但有無始無漏種子。


䟽由近善友聽聞正法令種漸增為報身本者唯識
論云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粮四勝力故今此
[002-4166a]
䟽云無始無漏種子即是依因由近善友即是善友
聽聞正法即是作意令種漸增即是資粮由集福慧
二種資粮方令無漏種漸增故為報身本也故唯識
云由習勝解及慙愧故[損-口+ㄙ]本識中染種勢力益本識
內淨種功能亦即此中為報身本也。


䟽楞伽經云
阿梨耶識名空如來藏者言阿梨耶者即阿頼耶也
此云藏識藏者藏也即第八識具三藏義所謂能藏
所藏執藏義故為與雜染[牙-必-心+一]為緣故有情執為自內
我故為雜染種是所含藏即阿頼耶具能藏義能藏
雜染故若從藏識之內三性雜染種子生起現行即
說藏識具能藏之義與雜染現行而為因也若諸雜
染現行而為能熏熏種在彼藏識中時即藏識現行
是所熏所藏之處名為所藏如賊藏山山是所藏之
處故說藏識具所藏義亦說藏識為所熏果即能熏
雜染現行是因緣也故阿毗達磨經頌云諸法於識
藏識於法亦尓更[牙-必-心+一]為因性亦常為果性解云諸法
於識藏者是能藏義識於法亦尓者所藏義也更[牙-必-心+一]
為因性亦常為果性者釋上二句也又此更[牙-必-心+一]亦常四
字貫通上下應云亦常更[牙-必-心+一]為因性亦常更[牙-必-心+一]為果
性解義可知言執藏者能執名執即第七識或兼第
六執第八識為自內我此第八識是六七識所執所
藏之處名為執藏即執之藏故依主釋也此阿梨耶
[002-4166b]
識名空如來藏者躰是有漏虛妄不實說名為空能
藏无漏種子故名為藏空即是藏名為空藏言如來
者即四智无漏種子從當果受稱名為如來今此藏
識名空如來藏者即如來之空藏名空如來藏依主
立名法花䟽云藏識有漏虛妄不實故名為空能含
一切無漏種故名如來藏又云藏是含藏因性義故
今取含藏義也。


䟽具足熏習无漏法故名不空如
來藏者言具足者是成就義言熏習者種子異名即
阿梨耶識中所成就者無漏種子以是无漏法故名
不空如來藏躰是無漏不可破壞離倒究竟圓成實
法名曰不空能與現行為因性故復名為藏不空即
藏名不空藏持業釋也言如來者即是當來所生无
漏現行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今此无漏種名
不空如來藏者即如來之不空藏名不空如來藏依
主釋也法花䟽云四智種子躰是無漏非虛妄法由
近善友多聞熏習漸次生長當成四智四智之因名
不空如來藏藏是含藏因性義故今取因性義又解
約法花䟽言多聞熏習漸次生長即顯此䟽言具足
熏習非是成就義及種子異名言具足者是圓滿義
即多聞也為由多聞數習熏發無漏法故名不空如
來藏也餘義同前。


䟽發心修行如幽贊說者以幽
贊䟽久已不行今依餘教略明發心次第者如唯識
[002-4167a]
云為具大乘二種姓者略依五位漸次悟入言二種
姓者一本性住種姓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尒所得
無漏法因即此亦名不空如來藏也為但本來住此
種姓非由熏習名本性住種姓為即定性大乘及不
定性大乘但有大乘無漏種者約未發心位名本性
住種姓又瑜伽四十七種姓住說謂諸菩薩性自仁
賢性自成就菩薩功德菩薩所應眾多善法於彼現
行亦有顯現由性仁賢逼遣方便令於善轉非由思
擇有所制約有所防護住此住中任持一切佛法種
子於自體中於所依中以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
子性不能起上煩𢙉縛造無間業或断善根廣如種
姓品說又法花䟽云未發心有佛種姓驗有六德一
利根聞速解故二智慧別是非故三明了不迷暗故
四多聞先有學植故五強識精彩高爽故六為說法
花好求佛道非求餘道樂超塵俗故彼經云若有利
根智慧明了多聞強識求佛道者如是之人乃可為
說今聞此經驗有佛種義類同彼二習所成種姓為
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言等流法者
即十二分教從真如法界平等流起名等流法言流
者出也謂即真如牽生大定俱時根本智流出後得
智流出大悲心流出化身流出三乘十二分教法此
即所流名流等即是流名等流法聞法之時即具聞
[002-4167b]
慧緣名及義方具思慧唯緣其義名具修慧由此三
慧熏有漏種在藏識中擊發本來無漏種子令漸異
本故說此位名習所成種性即發菩提心已去若直
徃菩薩經十千刼為毛道凡夫喻若輕毛隨風而轉
此位菩薩遇𢙣入𢙣逢善入善或退或進漸次方至
初無數刼乃至未入初地已來皆名習所成性故唯
識䟽云此位菩薩未超五畏謂不活畏𢙣名畏死畏
𢙣趣畏處眾怯畏有三處忘失一失念於五境顛倒
二志念於受生忘前生事三於久受持法久作久說
有所忘失或具聡明為他說法勉勵而轉如暗中射
或中不中或於菩提雖已發趣而復退捨或時捨戒
或利有情而生猒倦利益安樂未能廣大無量於一
切菩薩學中未能普學菩薩相中未皆成就在家出
家二分菩薩正加行中未等顯現即從發深固大菩
提心已去乃至經歷第一資粮位第二加行位皆是
此習所成性攝自此已去便入第三見道即通達位
登極喜地出見道已方入第四修道即修習位漸次断
障證真如理登餘九地方至無學即是第五究竟位
攝廣如餘處一一別解。


䟽在地前位唯修種子至
變化土中者即習所成性也由聞熏習擊無漏種令
漸增長此無漏種既有勢用資有漏業令轉殊勝故
能感得報相圓滿恒生八相變化土中。


䟽至初地
[002-4168a]
已上便資有漏得十王位者即由十地無漏種現資
有漏故業令感十王花報為初地菩薩作閻浮王二
地菩薩作四天王三地菩薩作忉利王四地菩薩作
夜摩王五地菩薩作兜率王六地菩薩作化樂王七
地菩薩作他化王八地菩薩作二禪王不作初禪以
僻見故九地菩薩作三禪王十地菩薩作四禪王菩
薩滅離无色界生故此十王但是十位此能感業地
前所造登地已去感分叚身受十王位言分叚者為
[夕/鹿]異熟果身命短長有定劑限可成一分一叚別故
名分叚身問豈不八地已上菩薩皆受變易初地已
上菩薩或受變易如何十地菩薩皆受十王分叚生
死荅然此十王但約十地分位合受非諸菩薩皆定
必然八九十地設要受時化分叚身理亦无失如王
臣等諸富貴人隨諸郡邑有多舍宅非諸舍宅身皆
能住菩薩亦尓但表菩薩福德勝故可作十王非諸
菩薩一一皆受。


䟽如梵[絅-口+又]經說位大小者曾檢彼
經都无此義然彼經是羅什所譯彼經序云此經本
有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於草堂之中三千學士
與什㕘定大小乘五十餘部唯梵[絅-口+又]經最後誦出時
融影三百人等一時受菩薩十戒故與道融別書出
心地一品流通於後代即今上卷下卷認斯經序翻
既不俻故無處尋求然下䟽文引彼經偈明受用佛
[002-4168b]
身量大小所化弟子既等師一半即以彼義准此可
知。


䟽金剛道後有漏皆滅等者即解脫道中弃捨
四事也一有漏善二劣無漏三二障習氣四變易生
死然此四事且依正義與金剛道俱滅解脫道中便
成佛果更有餘義如唯識中。


䟽有從初地即受變
易如入滅定至不怖煩𢙉故者言變易者改轉之義
謂改[夕/鹿]令細易短令長故唯識論云謂諸無漏有分
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
願力改轉身命無定劑限故名變易謂執菩提可求
有情可度即此所知障而為緣助助無漏後得有分
別業令擊發滋助地前所造有漏善業令轉殊勝感
變易身如以有漏善不善業煩𢙉障為緣感分叚生
死此以無漏有分別業所知障為緣感變易生死言
如入滅定等者唯識論云若諸菩薩先二乘位已得
滅定後迴心者一切位中能起此定上明漸悟若不
尓者或有乃至七地滿心方能永伏一切煩𢙉雖未
永断欲界修惑而如已断能起此定論說䟽云即攝論說已入
遠地菩薩方能現起滅盡定故有從初地即能永伏
一切煩𢙉如阿羅漢彼十地中皆起此定經說䟽云十卷入楞
伽經第七卷入道品說及十地經說也菩薩前六地中亦能現起滅盡定故

䟽云十地菩薩有起煩𢙉謂悲增上者有不起煩𢙉謂智增上者又解或雖悲智平等而所樂行不同一怖故伏恐為過失二不怖故起
為利生故或伏不伏有此差別今明受變易義類同彼故舉為喻若二

[002-4169a]
乘位後迴心者在地前位便受變易若直徃者或有
一類智增菩薩怖煩𢙉故從初地後伏令不起既無
煩𢙉潤分段生所以即從初地便受變易如智增菩
薩入滅盡定言滅盡定者為諸菩薩久度有情身心
勞慮欲求止息滅盡[夕/鹿]心亦欲發生無心寂靜似於
涅槃功德故滅依下地定相猶[夕/鹿]故難令止息遂乃
先伏從下諸地所有俱生諸煩𢙉障漸次乃至得非
想定得此定已對下諸地想受㝡微於此地心更分
[夕/鹿]細先以細心猒[夕/鹿]心次以微心猒細心復以微微
心猒前微心微微心後前六轉識忽然不現名入滅
定即以猒心不生現行種子為此定躰復有一類菩
薩悲增上者樂利有情不睱伏惑不怖煩𢙉從登初
地乃至七地受分叚身八地已去一切煩𢙉任運不
行無惑潤生方受變易如入滅定故舉為喻復有一
類菩薩悲智平等隨居何地能受變易又解或諸菩
薩悲智皆等而所樂行不同所以伏惑受變易身前
後不定。


䟽乃至金剛轉位方盡者言轉者轉捨之
位如唯識云轉為二分轉捨轉得金剛道時轉捨劣
法解脫道中轉得菩提涅槃今言轉位即轉捨之位
變易生死方盡以與金剛道俱時滅故故言金剛轉
位方盡。


䟽直徃菩薩至資此下地感現身業者今
據定生第四靜慮者故言直徃若二乘無學迴心者
[002-4169b]
隨生處身便受變易若二乘前三果迴心已去或依
生處身便受變易或先生第四禪廣果天中方受變易
言避五淨居者以五淨居唯是小乘樂慧聖者居故
故不生彼言資此下地感現身業者即對上大自在
天稱下地也。


䟽有妙淨土出過三界者然此大自
在宮定在色究竟天上辯抄云若依小乘薩婆多宗
五淨居中第五淨居名大自在已上更無有色天故
今依大乘十地經等五淨居外別立大自在宮故三
藏云雖淨居上亦属色界有別處所名自在宮有二
義故名出過三界一無色界無處所故色究竟天已
上更無器界属三界繫今大自在宮既色究竟天之
上故云出過三界二云此大自在宮雖属色究竟天
攝然其本質以是無漏不墮界繫故云出過三界然
前解為本也。


䟽十地論亦言現報利益至智處生
故者懷素和尚解云行滿今生即證佛果名為現報
已前諸行但為遠因所以佛位不名後報菩薩後身
地前業感故名為後報摩醯首羅大自在宮是彼菩
薩大智有情所生之處名智處生也又解受大智軄
之處名智處生也摩醯首羅是略梵語具足應云莫
醯伊濕伐羅此云大自在也。


䟽有十相現大寶花
王座者十地論第十二云此花王座有十種相一者
主相與諸小座為主故名主相此花座更有微塵數諸小花座為眷属故二者
[002-4170a]
量相即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三者勝相一
切眾寶而間錯也四者地相遍滿一切世界故
五者因相出過三界善根起故六者成就相眾相具足故也
七者第一義相此座㝡勝名第一義又此座堪與菩薩座中證第一義諦故名第一義相八者功
德相出過一切諸天所有境界故九者躰相摩尼寶
珠而為躰故十者莊嚴相千花間錯無量寶[絅-口+又][弓*乞-乙+小]覆
其上故。


䟽智境兩如理事相稱者言如者似也即
智之與境兩相似故為智境[冗-几+具]然俱離差別不作能
取所取相故名為兩如皆無分限名理事相稱。


䟽彼二㩲身各有差別隨冝而現方處可求者唯識
云他受用身亦依自土謂平等智大慈悲力由昔所
脩利他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隨住十地菩薩所
冝變為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前後改轉他受用
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無定限若變化身依變化
土謂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脩利他無漏淨穢佛
土因緣成熟隨未登地有情所冝化為佛土或淨或
穢或大或小前後改轉佛變化身依之而住能依身
量亦無定限。


䟽由彼菩薩悟十百明門者瑜伽四
十七說一𠛴郍湏證百三摩地以淨天眼見諸佛國
二見百如來三動百世界身亦能徃放大光明等四
化為百類普令他見五成熟百類所化有情六若欲
留命得百刼住世七見前後際百刼中事八智見能
[002-4170b]
入百法明門九能化百身十能現百菩薩眷属即前
十百自在名悟十百明門。


䟽一佛即是一佛所王
三千大千世界此理即是百億化身者言三千大千
世界者即以小千中千大千名為三千合此三千都
為一大千名三千大千俱舍云四大洲日月蘇迷盧
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
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論云千四大洲乃至
梵世如是惣說為一小千千倍小千名一中千界千
中千界惣名一大千如是大千同成同壞言此理即
是百億化身者即千万為億數之為百億也初以一
四大洲為一數十四大洲為十數百四大洲為百數
千四大洲為千數此之千數即小千界十箇小千是
一万百箇小千是十万千箇小千是百万此之百万
即中千界十箇中千是千万即此千万惣名一億百
箇中千是十億千箇中千是百億千中千者即是三
千大千世界也故言百億化身。


䟽初地菩薩隨侍
彼佛大小相稱者即等佛一半名為相稱即師資相
稱故。


䟽然彼地前至多等佛半者既言多等佛半
即是意許少分亦有與佛等者如瞿尸郍長者與釋
迦佛等三尺故亦表或有減佛一半其類寔繁。


䟽初地已徃既證真如至身量必大者通㐲難也為
有難云地前菩薩等佛一半且如千丈化身此身㝡
[002-4171a]
大所化弟子等師一半長五千尺義亦可然如何即
此加行位菩薩來登初地纔出見道即見第一重他
受用身此佛身長六十万億郍由他由旬初地菩薩
望加行位身前後非遠如何速有如是廣大之身等
師一半耶為通此難故今䟽云初地已徃既證真如
現生無漏等四義可知又有難云登地已去若受變
易細身其義可尒若登地已去受分叚[夕/鹿]身諸菩薩
等身量如何等師一半為通此難故䟽復云分叚變易
[夕/鹿]細有殊等其義可知。


䟽於十王位為此洲王至
亦復不定者為初地菩薩若在他受用純淨土中隨
侍彼佛即等師一半若為此洲王或受隨類化生身
量即小故言亦復不定即亦同化佛弟子不定稱可
故言亦復前約對佛云大小相稱即等師一半今約
化生隨類不定然非前後文義相翻。


䟽如十百明
門一一宣說者即如瑜伽論四十七等諸聖教中明
初地菩薩悟十百明門處一一宣說。


䟽若至二地
得千法門者即十千明門也倍前十倍故十字同初
地所得䟽更不言千字異前百數所以但云千法門
也故十地論第六卷云於初地中一念證得百三摩
地二地千三昧三地百千三昧四地億三昧五地得
千億三昧六地百千億三昧七地百千億𨚗由他三
昧八地得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昧九地於
[002-4171b]
一念間得阿僧祇百千佛國土微塵數三昧十地菩
薩於一念間得十不可說百千万億郍由他世界微
塵數三昧餘九百類等皆准此知不能具錄。


䟽如化
弟子侍佛大小者即如為地前所現者化佛之弟子
名化弟子侍佛大小者即等師一半也。


䟽梵[絅-口+又]經
云我今盧舍𨚗者此云光明遍照今目他受用身也。


䟽文殊師利引出會已方始知見者非是眼見名見
但是文殊告語之後意識推度或復了證說名為見
知即是見名為知見或彼文殊神通力故令見報土
眼觀名見知與見異名為知見。


䟽黃門者新章䟽
云以次閤門皆雌黃塗之以守此門故曰黃門又古
時五品已上貴人並以雌黃塗門後因反逆遂壞根
門於宮中駈使本是黃門家子弟故曰黃門國西云
此有五種一天生不男二作法者三湏因發妒故方能
男四轉根者五半月能男半月不能及無形二形等
皆根𡙇之流類也。


䟽鶖子所見雙林滅者至螺髻
所見等者即維摩經中佛為長者子寶積說淨土因
行乃至云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
其心淨則佛土淨時舍利弗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
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
淨若此尒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
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
[002-4172a]
自在天宮。


䟽花嚴經云至集會聽法者花嚴經第
七十六云摩耶夫人告善才言佛子我已成就菩薩
大願智力解脫法門是故常為諸菩薩母尒時菩薩
從兜率天將降神時有十佛𠛴微塵數菩薩乃至俱
來入我身中諸菩薩等於我腹中遊行自在或以三
千大千世界而為一步或以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數
世界而為一步又念念中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一切
世界諸佛如來所菩薩眾會及四大王天三十三天
乃至色界諸梵天王欲見菩薩處胎神變恭敬供養
聽受正法皆入我身雖我腹中悉能容受如是眾會
而身廣大亦不迫迮其諸菩薩各見自處眾會道塲
清淨嚴飾。


䟽故知報佛有化父母者花嚴經中明
報佛事又說菩薩降神之時將十佛𠛴微塵數菩薩
俱來明是報佛摩耶夫人以三昧現腹明是化母然
此言化非同殊勝妙顏如命命鳥等無而忽有離質
化現說名為化摩耶夫人是大菩薩以三昧力變化
其身為報佛母託質變化說名為化化義大同故舉
為喻然有少別問如下䟽云[弓*乞-乙+小]勒是化身上生成佛
亦非他受用佛不處天宮不住摩竭提國成道等故
前抄所引花嚴經文既言從兜率天將降神時等明
知是化非是報佛云何䟽云故知報佛有化父母却
證前引皷音王經云阿[弓*乞-乙+小]陁佛有父母者乃是報佛
[002-4172b]
有化父母也豈以化釋迦之事而能證彼報阿[弓*乞-乙+小]陁
佛事耶荅此難不然花嚴經中所說釋迦實是報佛
無從兜率將降神義今彼經言從兜率者欲表報處
不離化處故舉化相以目報佛意顯一處見異報化雙
彰故亦如法花經中佛云我常在靈鷲山等說他受
用土豈淨土中有此土石所成靈鷲山也此亦如是。


䟽國土勝阿[弓*乞-乙+小]陁佛國土百千万倍不可為比者彥
抄問云且如觀音助佛揚化何故成佛國土勝阿[弓*乞-乙+小]
陁佛國耶荅菩薩助化於初地進修入二地故阿[弓*乞-乙+小]
陁佛属第一重他受用身已歸息化此二地菩薩與
觀音菩薩有緣故觀音菩薩成第二重他受用身由
此勝也。


䟽所以者何等者此問之意有二一問報
佛無先住處其所以者何者是也二問化佛有先住
處其所以者何為也即有何所以有無不同下䟽荅
之乃雙關荅意云他受用佛所化根冝登地菩薩機
器既大然於此處補處無先住處者不可令忻樂心
深所以無先住處若諸化佛所化二乘凡夫機冝既
小然於此處補處有先住處者欲令忻樂心深所以
先有住處今䟽[牙-必-心+一]舉一邊令准義荅也學者知之。


䟽下位有父母上位不見文者言下位者即前所引
諸經但明化佛及第一重他受用佛有父母也然摩
耶夫人腹中亦不言是第幾重他受用佛土已上諸
[002-4173a]
位更無文說故言不見文也。


䟽三際成道皆有道
樹金剛座道塲降魔等事者西域記第八卷云中印
上境摩竭陁國有金剛座昔賢刼初成與大地俱起
據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下極金輪上侵地際金剛所
成周百餘步賢刼千佛坐之而入金剛定故曰金剛
座焉證聖道所亦曰道塲大地震動獨無傾搖是故
如來將成正覺也歷此四隅地皆震動後至此處安
靜不傾金剛座上菩提樹者畢鉢羅樹也昔佛在世
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
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莖幹黃白枝𦰧青翠冬夏不
凋光鮮無變每至如來涅槃之曰𦰧皆凋落湏之復
故是日諸國君王異方法俗數千方眾不召而集香
水香乳以溉以澆於是奏音樂列香花燈炬継日𥪰
脩供養准此傳記之中即現在釋迦佛得道於畢鉢
羅樹下珠琳中說過去迦葉佛得道為佛時於拘類
樹下成佛經說未來[弓*乞-乙+小]勒佛得道為佛時於龍花菩
提樹下所以䟽云三際成道皆有道樹金剛座道塲又
言降魔等事者國西云增長𢙣法[損-口+ㄙ]壞善法稱之為
魔降魔有二一真降魔菩薩脩行成自受用身時而
有四種一者降煩𢙉魔於見道降二種分別魔於脩
道中降俱生煩𢙉所知二障魔二降天魔直至法雲
地出心金剛道中放十種光第九道於白毫上放光
[002-4173b]
照天魔宮殿令動搖是也三降死魔入變易時降分
段身死魔解脫道中捨四法時降變易身死魔四降
蘊魔蘊魔樂住菩薩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故降蘊魔二假降魔約化身說亦有四種
一降天魔入慈心定西域記第八云初魔王知菩薩
將成正覺也誘乱不遂憂惶無頼集諸神眾齊整魔
軍治兵振𢬜將愶菩薩於是風雨飄注雷電晦[冗-几+具]縱
火飛煙揚砂激石俻矛楯之具拯弦𥬘之用菩薩於
是入慈悲定凡厥兵仗變為蓮花魔軍怖駭奔馳退
散二降死魔者被波旬外道請佛入滅佛告曰却後
三月當為汝入滅表於生死中已得自在降死魔也
三降煩𢙉魔依小乘說菩薩三十四心一座成佛時
降煩𢙉魔也三十四心至下文釋四降蘊魔示歸寂
滅化火焚身降蘊魔也上依諸抄然未曾見理趣䟽
文。


䟽金剛聖道二障已亡至故名成佛者梵云佛
陁所謂覺義具三覺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今䟽云
金剛聖道二障已亡表出因位解脫道中無漏道俻
者先顯覺滿義[冗-几+具]真者證真理故契德者有為万德
合故即自覺義證覺者證於智覺覺悟一切有為無
為理事法故由具證覺方能利生即覺他義具此三
義故名成佛無性攝論云一切智即是如來二空根
本智為此二智證一切法真實之性断煩𢙉障顯自
[002-4174a]
法身即自覺義簡凡夫也一切種智即是二空後得
智也於一切法一切有情差別而緣種種觀察開示
化導一切有情由断所知障證自受用身現十重身
三類化身即覺他義簡二乘也能自開覺重顯初義
復能開覺一切有情重顯第二義合此兩句即覺滿
義簡菩薩也如大夢覺喻根本智顯自覺義煩𢙉障
盡證自法身如蓮花開喻後得智起大悲心演十二
分教覺他有情令生正解趣向佛果如香蘭芬馥兼
將此喻喻覺滿義惣𤗊上義如花相圓滿。


䟽如月
生雲際至遂令月亦有異者月喻諸佛實身器喻眾
生各別水喻眾生根性即信等五根水清而月影便
現水濁而月影便沉月所現影喻佛㩲身眾生根熟
信水清時㩲身便現化緣盡時㩲身復隱豈以隨機
接物㩲身千差遂令究理匡真實身亦異。


䟽放鉢
經云者佛曾放鉢下過四十二洹河沙佛𠛴因說此
經名放鉢經於此經中說如䟽引。


䟽文殊既是彼
佛不知[弓*乞-乙+小]勒者故知化也者即故知[弓*乞-乙+小]勒後身皆是
化也問佛具遍知能悟一切種類之法直尓[弓*乞-乙+小]勒後
身作佛是化何以文殊不知勿薄伽梵功能有礙荅
諸佛[牙-必-心+一]相見功能亦無礙[弓*乞-乙+小]勒實身但有二種唯佛
與佛乃能知之非不知也他受用身但有十種易可
知故亦非文殊不知然諸化身約類有三據躰無量
[002-4174b]
諸小化身隨類化身隨眾生性眾生之性種類無邊佛
為現身種類亦尓本由眾生界無邊故種性無邊眾
生界若有邊有情應可度盡眾生界既無邊佛之所
現身亦無邊佛之所現身若有邊諸佛悲願應有限
量今文殊之智雖無限量能知一切[弓*乞-乙+小]勒後身為應
無量機冝亦無限數理實文殊能知之心[弓*乞-乙+小]勒後身
之境俱不可說心境邊際今䟽所引欲顯[弓*乞-乙+小]勒後身
是化所以偏言文殊不能知我舉足下足之事亦非
文殊之智功能有礙言舉足下足之事者即是行化
之事也。


䟽一者一生所繫二者㝡後之身等者即
是更有一生繫縛菩薩未得成佛被彼一生之所繫
故名一生所繫一生所繫菩薩躰者即上生身言
上生身者人中之身有能上生之用名上生身為有
四生名為一生繫此菩薩名一生所繫或是處天之
身更有半生名一生所繫故是故䟽云上生即一生
所繫言㝡後身者於無始來生死之身㝡居後故名
㝡後身即下生身也。


䟽如第七地菩薩唯此一身
即受變易名一生所繫者今䟽且約直徃悲增上者
登八地已方受變易今在第七地時名一生所繫即
更有八地所受變易一生之所繫故。


䟽為一生所
繫未見誠證理必定有者觀音菩薩既有今身㝡後
身攝必有前生之身名一生所繫然未見誠文故䟽
[002-4175a]
結云理必定有。


䟽說[弓*乞-乙+小]勒菩薩名一生者住人天
中名一生一大生故者此言猶略應云說[弓*乞-乙+小]勒菩薩
名一生所繫者謂於人中未上生時說此菩薩名一
生所繫此一生言目彼菩薩捨此人中身後更徃天
上有中有本有却下生來住人間有中有本有合二
中有二本有四生名一生故云一大生也半生名一
生准此。


䟽如湏陁洹七生等者彼合四七生名七
生此合四生名一生少分同故故舉為喻俱舍頌云
未断脩断失住果極七返釋曰諸住果者於一切地
脩所断煩𢙉過失都未断時名為預流生極七返七
返言顯七徃返生是人天中各七生義極言謂顯受
生㝡多非諸預流皆受七返故契經說極七返生是
彼㝡多七返生義諸無漏道惣名為流由此為因趣
涅槃故預言謂顯㝡初入義㝡初得彼預流果故說
名預流彼從此後極多經七中有七本有天中亦然
人天中本合論有二十八生皆七等故說極七生如
七𦰧樹此樹枝枝皆生七𦰧以七等故名七𦰧樹生
極七返必證極果名受七生也。


䟽據實并中有合有四
生至合有二生者若在人中未生天時說名一生所
繫合四生名一生一大生故謂從人中沒受天生時一
天中有二天本有又從天中沒受人生時一人中有
二人本有合此四生名一大生若說即令菩薩住天
[002-4175b]
之身名一生所繫者即更有餘半生名一生言半生
者四生名一大生中之半生即人中有人本有二生
名半生也言中有者俱舍云死生二有中五蘊名中
有惣論生死不離四有謂中生本死言中有者在死
有後居生有前二有中間有五蘊起為至生處故起
此身二有中間故名中有五趣中有如本有形故俱
舍云此一業引故如當本有形論云若業能引當所
徃趣彼業即招能徃中有故此中有若徃彼趣即如
所趣當本有形欲中有量形如小兒年五六嵗而根
明利菩薩中有如盛年時形量周圓具諸相好故住
中有將入胎時照百俱𦙘四大洲等色界中有身量
圓滿如本有形與衣俱生慚愧增故於欲界中菩薩
中有亦與衣俱生及鮮白苾茤尼由本願力過去遇
佛唯有一衣以衣奉佛由此因緣世世有自然衣恒
不離身隨時改變乃至㝡後般涅槃時即以此衣纏
屍焚葬所餘欲界中有無衣由皆增長無慚愧故言
生有者為於諸趣正結生時一𠛴那位所有五蘊言
本有者在死有前居生有後是過去業本所受有所
引異熟究竟分明說名本有言死有者在本有後次
中有前正捨壽命一𠛴那頃所有五蘊名為死有廣
如俱舍說也。


䟽說在人中除成佛身故有三也者
為智度論約菩薩在人中未生天時說故故云說在
[002-4176a]
人中言除成佛身者彼論意云三生所繫即應言更
有三生之所繫故於前四生中不說下生成佛人本
有身所以然者非彼本有一生能繫菩薩令不成佛
即以此身便成佛故所以除之但說三生繫此菩薩。


䟽能現等覺作諸佛事者為能示現座金剛喻定無
間道時名等覺位菩薩若至解脫道中即是妙覺如
來今此生身能現等覺故云㝡勝生或能示現成等
正覺名現等覺。


䟽今者[弓*乞-乙+小]勒住覩史陁天具後四
生或二三四者今此後字應抄寫者悞應是前字以
第五生下生攝故或對前三生為初故說五生為後
於後義中但具四生不具後中第五故言具後四生
或二三四者且具二生不具餘二具二生者一增上
生菩薩現身為兜率王故二大勢生稟性形色勝餘
天眾故不具餘二生者非作傍生等非入酒肆等故不
具隨類生非為大魚等非為大醫王等故不具除灾
生言或三者却添隨類生為隨天眾之類受天身故
雖非示現於傍生類然等言攝故唯不具除灾生非
是現身為大魚等言或四者却添除灾生雖非現身
為大魚等然與天眾為大醫王療治諸天煩𢙉灾撗
名除灾生理亦無失。


䟽舅後聞佛出世遣慈氏等
至四問種姓者賢愚經云一日諮受勝餘終年學未
經嵗普通經書彥抄云欲為作會顯揚其羙遣一弟
[002-4176b]
子到波羅奈國語於輔相說兒所學索於[玝-十+小]寶欲為
設會其弟子徃至於中道聞人說佛無量德行思慕
欲見即徃看佛行到中路為虎所噉承一念善心生
第四天波羅利遂自竭所有大集婆羅門設會人各
施五百金錢有一婆羅門名勞度义㝡於後至語波
羅利言我後到來雖不得食當與我五百金錢波羅
利言資金已盡無可與汝勞度义言汝不與我當七
日內呪汝頭破七分波羅利言世有之矣繫念憂愁
深以為懼前使弟子命終生天者遙見其師愁悴從
天下來問其師曰何故愁尓師曰有勞度义不得資
金欲相致害是故憂尓天聞之曰師不湏憂有佛出
世能除世患當徃歸依即免此事師問之曰如何名
佛天曰生迦維羅衛淨飯王家右脅而生尋行七步
稱天人尊三十二相八十妙好光照天地梵釋侍御
三十二瑞震動顯發相師觀其兩處在家當作轉輪
王出家成佛覩老病死不樂國位踰宮出國六年苦
行菩提樹下破十八億魔於後夜中普具佛法三明
六通十力無畏十八不共悉皆滿俻至波羅奈初轉
法輪阿若憍陳如五人漏盡八万諸天得法眼淨無
數天人發大道意復到摩竭提度欝毗羅并舍利弗
目揵連等出家千二百五十比丘以為徒類号曰眾
僧功德智能不可稱計捴而言之名為佛也今在王
[002-4177a]
舍城鷲頭山中時波羅利聞歎佛德即勑[弓*乞-乙+小]勒等一
十六人徃見瞿曇看其相好眾相若俻心念難之四
難如䟽。


䟽慈氏問已如來具荅者為慈氏等以心
念難久如來言陳具荅心念難云我師波羅利為有
幾相荅云有二相為頭髮紺青及廣長舌相乃至汝
師年百二十弟子五百婆羅門種一一荅之。


䟽法
眼淨者即是初果得生空智照證真理觀照名眼法
之眼故名為法眼法眼即淨名法眼淨由断分別煩
𢙉諸塵垢故。


䟽並成應果者梵云阿羅訶此云應
應具三義應断一切煩𢙉賊故應不復受後有身故
應受世間妙供養故即無學果也。


䟽後從世尊遊
迦維羅衛國等者時淨飯王聞佛成道遊行教化多
有所度情懷渴仰思得覩佛告優陀耶汝徃佛所稱
我志意白於悉達汝本有要得道當還願尊徃言時
來相見優陀耶到具宣王意佛尋許可七日當徃優
陀耶喜還白消息淨飯王聞告語諸臣優陀耶來云
佛當還莊嚴宮城極令淨潔塗治街陌遍竪幢幡饒
儲花香當俟供養嚴辦已訖與諸群臣四十里外奉
迎世尊於是如來與大眾俱八金剛力士住在八面
時四天王各在前導時天帝釋與欲界諸天侍衛其
左時梵天王與色界諸天侍衛其右諸比丘僧列在
其後佛在眾中放大光明輝耀天地威踰日月普與
[002-4177b]
大眾乘虛而徃漸欲近王下齊人頭王與臣民夫人
采女觀見大眾晃朗俱顯佛在中央如星中月王大
歡喜不覺自禮禮問畢訖與共還國住尼拘盧陁僧
伽藍是時國法男女有別王與臣民日日聽法聞法
開悟得度者眾諸女人軰各懷[死/心]恨佛與大眾雖復
還國男子有幸獨得聞法我曹女人不蒙恩祐佛知
其意即語王言自今已後令國男女番次聽法一日
一更從是已後蒙度甚多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
佛已出家手自紡織預作一端金色之㲲積心係想
俟𠋫於佛既得見佛喜發心髓即持此㲲奉上如來
佛告憍曇[弓*乞-乙+小]汝持此㲲徃奉眾僧時波闍波提重白
佛言自佛出家心每思念手自紡織傾心俟佛唯願
垂愍為我受之佛告之日知母專心欲用施我然恩
愛心福不[弓*口]廣若施眾僧獲果[弓*乞-乙+小]多我知此事是以
相勸佛又言曰若有檀越於十六種具足別請雖獲
福報亦未為多何為十六比丘比丘尼各有八軰不
如於中漫請四人所得功德福多於彼十六分中未
及其一將來末世法垂欲盡正使比丘畜妻挾子四
人已上名字眾僧應當敬視如舍利弗目揵連等時
波闍波提心乃開悟即以其衣奉施眾僧。


䟽從佛
遊化等者入波羅奈城有一穿珠師偶到道上見於
[弓*乞-乙+小]勒深生敬慕即問大德為得食不報言未得尋請
[002-4178a]
歸家設食供養食已慈氏澡漱為說妙法言詞清羙
聽者無猒時大長者值欲嫁女先與一珠雇命穿之
若其穿訖當與金錢十万於是長者遣人來索珠師聞
法五情甘樂語言且去此後當穿其人復語令㥯湏
穿之囑已遂去徃復數度猶故聽法又重遣人賷金
徃取若未穿者却擎珠來使人到問猶故聽法知未
穿珠𢚩取遂索是不得已即取還他穿珠之師在[弓*乞-乙+小]
勒前次第聽法心無猒退其妻真恚嫌嘖夫言湏[更-一]
之勞當得金錢十万以濟家中衣食之短但聽沙門
浮羙之言亡失尓許錢物之利。


䟽慈氏將等者夫
聞其言情懷慨惻[弓*乞-乙+小]勒知意而語之言汝今能共至
精舍不荅言可尓即時共到精舍將到僧中問眾僧
言若有檀越請一持戒清淨沙門就舍供養所獲福
利何如有人得十万金錢時憍陳如尋即說言假使
有人得百車珠寶計其福利不如請一淨戒沙門就
舍供養得利祐多舍利弗言設復有人得一閻浮提
滿中珠寶猶不如請一持戒比丘就舍供養獲利[弓*乞-乙+小]
多目連言正使有人得二天下滿中七寶實不如請
一清淨沙門就舍供養得利極多其餘比丘如是各各
比方皆多於彼。


䟽佛因無滅等者梵語阿那律此
云無滅復自說言正令得滿四天下珠寶其利猶復
不如請一沙門詣舍供養得利殊倍所以然者我是
[002-4178b]
其證自念過去九十一刼時世飢𩟅我時賣薪見辟
支佛乞食不得請至家中以稗子糜而奉施之即於
現世獲無量福受用無盡從是以來九十一刼天上
人間無所乏少乃至今身在家之時我常優遊不喜
世務兄摩訶男常有[死/心]辤我母言我兒福德摩訶男
言我獨勞慮家裏田業彼優閑臥食云何福德其母
欲試遣我至田監臨作事令不送食我恠食遅便遣
人徃詣母索食母即遣人徃語我言云無所有我還
白母唯願與我送無所有於時其母聞兒此語即取
寶案嚴其器物以幞覆上送以與我令摩訶男逐而
看之已到我前撥去其幞百味飲食案器悉滿如是
餘時在所應意若令滿得四天下寶刼盡之時理當
消滅復不得久如是我以少糜施辟支佛九十一刼
福利未减復緣斯功德見佛度苦以是之故故知請
一淨戒比丘於舍供養得利多彼四天下寶。


䟽便
說未來慈氏之事等者表供養[弓*乞-乙+小]勒復勝無滅所得
福利將成大覺故經云於時世尊從外入來聞阿郍
律說過去事告諸比丘汝等說過去事我復次說於
未來事當來之世閻浮提中土地方正平坦廣愽無
有山川地生軟草猶如天衣尒時人民壽八万四千
嵗身長八丈端正殊妙人性仁和具修十善彼時當
有轉輪聖王名曰儴伽晉言具足彼時當有婆羅門家生
[002-4179a]
一男兒字曰[弓*乞-乙+小]勒身色紫金三十二相眾好畢滿光
明殊赫出家學道成最正覺廣為眾生轉尊法輪其
第一大會度九十三億眾生之類第二大會度九十
六億第三大會度九十九億如是比丘三會說法
得蒙度者悉我遺法種福眾生或三寶中興供養者
出家在家持齋戒者然香燃燈禮拜之者皆得在彼
三會之中三會度我遺殘眾生然後乃化同緣之徒
於時[弓*乞-乙+小]勒聞佛此語從座而起長跪白佛言我願作
彼[弓*乞-乙+小]勒如來告日如上教化悉是汝也於時會中有
一比丘名阿侍多長跪白佛我願於彼作轉輪之王
佛告之曰汝但長夜貪樂生死不規出耶。


䟽達摩
流支此云法愛等者賢愚經云過去無量阿僧祇刼
此閻浮提有大國王名達摩流支彥抄云此法愛王
所管一小國國王名波塞奇彼國有佛出世名号弗沙
化導眾生時波塞奇王與諸群臣長供養佛及於眾
僧王先節敘常貢獻大國因供養佛有忘國事使命
断絕時法愛王遺使徃責時波塞奇自知有過心懷
愁𢙉而徃白佛佛言汝但還遣使言佛在我國朝夕
承侍是以無睱徃覲大王所有資財並供養佛無可
進貢時王聞之甚懷嗔怒即發兵眾欲破彼國波塞
奇王𢙢懼白佛佛言勿憂但徃見王宣說前語禮問
既畢住在一面大王責問汝何所恃違𢢔失常不來
[002-4179b]
朝覲波塞奇言佛世難值願王勿嗔同見於佛王聽
見佛即共徃至是時如來大眾圍遶皆悉入定有一
比丘入慈心三昧放金光明如大火聚王見比丘
光明特顯即白世尊此一比丘入何等定佛言入慈
等定王聞倍生欽仰言此慈定巍巍乃尓我當習之
王遂發心息除嗔怒。


䟽寂滅道塲等者彥云是佛
昔證寂滅理處是成道之塲[弓*乞-乙+小]迦女村舊有天祠今
為精舍經行有五義一消食二除病三深入義味四
除邪見五身心安樂。


䟽恒以慈心四無量法教化
一切者以四無量慈心為首所以先摽四無量者一
慈無量以無嗔為躰二悲無量以不𡧱為體三喜無
量以不嫉為體不嫉即於無嗔上假立四捨無量以
行捨為體言無量者三義立名一緣無量有情為所
緣故二起無量行行解亦復極廣大故三受無量果
得大梵福成如來故四差別者慈能與樂悲能拔苦
喜於有情得樂離苦深生忻慰捨於有情平等無有
[死/心]親不起貪嗔平等欲令遠離諸𢙣此各有三一有
情緣二法緣三無緣與下大慈大悲三義無異至下
當釋然此行相初習業位若稟性仁慈或宿習力便
於有情普修四行與樂拔苦忻慰有情平等若不能
尓應漸習之將一切有情想作七品親分三品為上
中下[死/心]亦分三為上中下及中容者即非親非[死/心]將
[002-4180a]
斯七品上品親為初上品[死/心]為未中容者居中分品
既定從易至難而漸習之將快樂事亦分三品為上
中下先上品親與上品樂中品親與中品樂下品親
與下品樂次中品親與上品樂下品親與中品樂中
容者與下品樂如是乃至第七番上品[死/心]與上品樂
上品親與中品樂中品親與下品樂一切有情方能
平等與樂慈既如是悲喜亦然准前可解若捨行相
亦分三品為上中下將前七品有情中容為第一易
起捨故從易至難下品親為第二下品[死/心]為第三中
品親為第四乃至上品[死/心]為第七將三品捨從易至
難從初向後准前應作上四觀行教法所詮古[弓*乞-乙+小]勒
佛恒說此法教化一切諸眾生故。


䟽經名慈心三
昧光大悲海雲經者從所詮為名也言慈心三昧者
慈以無嗔為體心即心王以為主故三昧為定能發
慈故今無嗔名慈心三昧者作隣近釋慈近彼心及
三昧故名慈心三昧以慈心三昧照境明顯類日月
光普及一切諸有情故慈心三昧如光名慈心三昧
光持業釋也大悲海雲者大者顯用非小大悲含容
一切有情境界如海海能愽納故普覆一切有情如
雲雲能普覆故即此大悲如海如雲亦持業釋也若
將慈悲相望即相違釋慈心三昧光與大悲海雲異
名慈心三昧光大悲海雲相違釋也即以四無量為
[002-4180b]
體皆經之所詮故問經之所詮既四無量何以只舉
慈悲二法彰能詮稱荅以此二法與樂拔苦濟諸有
情功用勝故又四無量初二後二以此慈悲初二攝
故所以舉勝攝劣舉初攝後雖摽二名即攝四種功
德故不相違今言慈心三昧光大悲海雲經者能詮
從所詮受稱為慈心三昧光大悲海雲之經名慈心
三昧光大悲海雲經即目能詮教也以當來[弓*乞-乙+小]勒亦
說此經故具解釋。


䟽即說頌曰若有畜生類等者
初四句歸依佛次三句歸依法次二句歸依僧後三
句勸學其義可解。


䟽地六震動者大般若經說有
二種六動一六方動謂東湧西沒西湧東沒南湧北
沒北湧南沒中湧邊沒邊湧中沒今或是此二六相
動大般若說謂動湧振擊吼爆搖颺不安為動疄隴
凹凸為湧或六方出沒名湧隱隱有聲為振舊云自
下昇高為起今云有所扣打為擊砰𥕤發響為吼舊
云令生覺悟為覺今云出聲驚異為爆。


䟽婆羅門
種姓有眾多者即四種姓內婆羅門中復有多姓因
事立故只如[弓*乞-乙+小]勒是婆羅門種囙母及自性行慈故
遂於婆羅門中立出 姓謂為慈也此即因性行之
性得姓望之姓故西域記第七初云梅怛麗耶唐言
慈即是姓也維摩經䟽亦云[弓*乞-乙+小]勒者姓也皆書姓望
之字不著性行之字也。


䟽字阿逸多者此云無能
[002-4181a]
勝也如下自解。


䟽如釋迦是姓者我佛上代從刼
初時立共許王至如來父恱頭檀王此云淨飯依諸
部律云計有八万四千二百六十王內有十轉輪王
皆是𠛴帝利種至八万四千二百五十五懿師摩王
王有四子一名昭目二名聡目三名調伏象四名[尸@上]
樓並皆聡明神武有大威德長妃有子名曰長生頑
薄醜陋眾人所賤夫人念言我子雖長才不及物而
彼四子並有威德國祚所歸必鍾此等當設何計固
子基業便作是念我今先以情求後以理惑便自㽵
嚴於王入時承敬俻禮王欲附近便白王言息愛致
恱本由情對我今憂𢙉無復世意微願若遂或有餘
歡若不見從斯當盡矣王言汝欲何願理若可從誓
不相負便白王言王之四子聡明智慧有大威德我
子雖長才不及人願王𢷤[后-口+十]四子我情乃安王言我
之四子於家又孝於國無𠍴我今如何而得𢷤[后-口+十]夫
人又言我心劬勞實虞家國王此四子並有威德民
各懷歸竪為朋黨一旦𥪰逐必相[殤-昜+小]滅大國之位翻
為他有願王從之勿思一子王曰汝言甚善吾自知
時即呼四子而告之曰汝得罪於吾不忍汝死速各
出國剋己從生四子奉命即便㽵嚴時四子母及同
生姉姝咸索同去一切人民多樂隨從於是拜辝而去
到雪山北東西遐迴南北廣大地平如掌四子見之
[002-4181b]
因為䪺止人慕風德歸者如雲經數年後王思四子
問傍臣曰我之四子今在何處傍臣荅言在雪山北
近舍夷林築城營邑人民熾盛地沃豐壤衣食無乏
欝為大國父王歎曰我子釋迦我子釋迦從是已後
姓釋迦也即是能義廣如餘處。


䟽牟𡰱是号者是
寂默義諸煩𢙉言皆寂默故即德号也。


䟽喬荅摩
是望者五分律云始從賢刼立共許王自後諸王此
王為首乃至㝡後大茅草王緣無子息王作是念上
世已來皆是仙種我若不習應断仙宗作是念已國
付大臣便自退身入山修道後經時嵗得五通仙年
既將深頭皆自白有諸弟子取菓汲薪去後多時被
獸撓觸弟子來見以籠盛之後更取汲掛在樹上有
諸獵者遙瞻覩之謂是白鷺以箭射之仙人中箭命
乃隨終有兩滴血墮在地上生二甘蔗因日炙開一
生童男一生童女男名善生女名善賢人貴其種共摽
𠛴帝利名從是已後望在喬荅摩此云日炙種以日
炙開甘蔗生故亦云甘蔗種舊云瞿曇訛略也此善
生王即是第八万四千二百五十四王善生王有子
名懿師摩王懿師摩王有子名憂陁羅王憂陁羅王即
姓釋迦憂陁羅王有子名耀羅王耀羅王有子名𡰱
浮羅王𡰱浮羅王有子名師子頰師子頰王有子名
恱頭檀此云淨飯恱頭檀王有子名菩薩菩薩有子名羅
[002-4182a]
睺羅故我佛得望已來八世得姓已來六世矣。


䟽刼有多種如別章說者梵語刼波此云時分大乘
小乘多分義同少分有異今釋大乘經湏依大乘說
瑜伽刼章頌云刼名次第及數量成住壞空并始終
解云為刼有四時量皆等各二十增減與住刼同故
頌云餘三無定不可准故約住刼論多少一者成刼
頌云過此空時成刼興解云為此世界前已經壞空
住約二十增減刼然後從上次第成立前風灾壞從
三禪成以前風灾壞三禪故前水灾壞從二禪成以
前水灾壞二禪故前火灾壞從初禪成以前火灾壞
初禪故且如前是火灾壞者初一有情極光淨沒生
為大梵王獨住經一增減刼與宮殿同成後念同分
有情方生梵輔及梵眾天次成他化自在天樂變化
天兜率天夜摩天皆有情及器俱時而成然後於下
有微細風生為諸有情業增上力感此風起即是世
界將成之相頌云如是展轉大風起堅若金剛不可
壞傍廣筭計數不及邊際猶如盤掾形解云為周圍
如盤掾其風旋轉運持世界深厚十六億踰繕郍量
即是三千大千世界之底次光音天布金藏雲降微
細雨滴如車軸注風輪上深十一億二万踰繕郍量
又由有情業增上力下八落义水餘凝結成金如熟
酥停上凝成膜即此金輪厚三億二万踰繕郍量水
[002-4182b]
金二輪廣闊量等十二落义三千四百半踰繕郍又
由有情業增上力上復降雨注金輪上由具種種威
德猛風湍激此水復令凝結成山成洲內海外海分
水甘鹹湏[弓*乞-乙+小]山王形如𦝫皷四寶所成為北東南西
如次金銀㕹瑠璃頗[佰-白+丘]迦寶為體餘有七重金山遶
妙高山周迊而住復有䥫輪圍山遶七金山及四大
洲等住七金山內海水甘羙䥫圍山內海水鹹滷即
四大洲於此海內為贍部等地獄鬼界於此洲下與
洲同成器界既成先成人趣生贍部洲頌云二禪福
盡生贍部身長千尺二千尺光明皎潔能飛騰所食
地𦘺地味餅香味具足資諸大漸次生貪𥪰多取地
餅失沒林騰生復𥪰林騰粳米生貯積復失香稻生
食漸[夕/鹿]觸成便利男女尓時差別形由躭染情身光
滅世界里闇失光明菩薩慈悲興日月等解云初食
地𦘺亦名地味其色鮮白猶如珂雪其味甘羙猶如
石蜜經無量時無敢食者又𢙢無益於有情身時有
一人稟性躭味齅香便食餘人隨學後漸躭味地味
便隱遂有地皮餅生如雨霽後地皮剝起言林騰者
從地騰起其狀如林形長十丈皆生菓實滿枝條上猶
如頭子林騰既沒有自然香稻生而長七寸亦無糠
籺此食雖羙[夕/鹿]於前三便穢在身為欲蠲除便生二
道因茲復有男女根殊宿習力故由此便生非理作
[002-4183a]
意欲貪鬼魅惑乱身心失意猖狂行非梵行乃至立
有德人封為田主漸次有餘九種業道既造諸𢙣遂
墮餓鬼畜生地獄乃至無間復有利智覩斯三𢙣遂
善心生修行十善以此善因漸次生於東勝身洲西
牛貨洲北俱盧洲四大王天忉利天上名成刼終頌
云尒時成刼乃為終始從梵王終忉利有情及器皆
成立如是成刼等於住刼二十增減時分惣名成刼
二者住刼為前有情初生贍部壽命二万億嵗仍属
成刼成未終故乃至有情生忉利天名成刼終贍部
洲人壽八万四千嵗為住刼初頌云尒時贍部人長
命八万四千為㝡上乃後百年減一年至十嵗時刼
減終從此子年倍父增還登八万四千嵗一增一減
為一刼數滿二十刼終時即此住刼稱賢刼然此住
刼㝡後增至八万四千方滿二十各有增減名一住
刼與小乘別若依小乘俱舍論說減時漸減增時漸
增初刼福勝人壽減遅減至十年已等自餘十八增
減後刼福劣人壽增遅增至八万已等中間十八增
減故惣說為二十增減然初一刼唯減無增㝡後一
刼唯增無減中間十八有增有減大乘不然其義可
悉又此住刼二十增減每減刼中有小三灾起為人
壽三十飢饉灾起減至二十疾疫灾生減至十年刀
兵刼起下文當解已上住刼三者壞刼且如火灾壞
[002-4183b]
世界時有情世間㝡於先壞尒時人民自然猒世樂
修諸定或有菩薩教化令修若命終者多生上界若
時無間地獄無一有情墮於彼處若命終者生於餘
處無復新生諸餘地獄餓鬼畜生亦尓設有𢙣業有
情定墮𢙣趣亦即寄在傍三千界次壞人天二趣為
北俱盧東勝身西牛貨南贍部及四王忉利空居欲
天皆得上定生上天宮如是時經十九增減頌云始
從無間終他化時經十九增減同又云下界空虛無
有情曰加四倍增常熱溝池枯涸草木燋二三日出
江河竭四五出現海泉枯六七興時山石融尓時大
地並炎暉三千世界猛火聚聳焰上騰交梵眾諸天
奔赴趣二禪梵輔梵王次第昇三千世界並[厂@火]燼從地
火起梵王去復經一箇增減時十九從多壞有情一
刼約少唯論器四者空刼頌云從是虛空如黑[宋-木+儿]還
經二十增減時過此空時成刼興等以刼波者是時
分義刼有多種此四為根本又頌云日月嵗數小刼
収增減二四六中刼即二增減四增減六增減皆名
中刼又八十增減名一大刼即火灾刼又等八火灾
刼亦名一大刼即水灾刼內有六百四十增減刼又
等八水灾刼亦名一大刼即風灾刼內有六十四箇
火灾刼及有五千一百二十箇增減刼然諸菩薩修
行言經僧祇刼者頌云積聚風灾以為數數不及後
[002-4184a]
僧祇量即此大刼三無數菩薩將登正覺時即依大
乘有一十百千万等一百二十數出過此數名數不
及非是佛智都不知數名數不及若記塵墨等即知
其數故今言無數數中不攝名無數故又依法花論
刼有五種一夜二晝三月四時五年即此小刼更有
多刼如餘教文彥抄云今䟽所明時分皆是中二十
刼中有其㽵嚴刼賢刼星宿刼明佛出時分者即是
此也。


䟽於過去㽵嚴刼等者彥抄云意即刼初成
水上有千朵蓮花淨居天眾遊戲水中為見此蓮花
唱言於此刼中有千佛出世㽵嚴此界故号㽵嚴刼
言賢刼者意云即成刼初時此三千界是水水上有
千朵蓮花淨居天人見已而唱言今此刼中有千賢
人出世故名賢刼言星宿刼者意此刼之中有千佛
現猶如於星而歷歷出故言星宿刼也。


䟽其三千
佛復各居自類等者即三千人分為三品所修勝行
上中下別故故於三刼各別出現名別類說也。


䟽無垢稱經等者即寶盖王子供養藥王如來經五
刼月盖王子亦供養藥王如來又經五刼相次修行
皆成佛也。


䟽五濁經云今當賢刼第九住刼已有
四佛出世等者意說四佛並出第九刼也故瑜伽刼
章頌云二十數中第九刼六万四万時二万拘留郍
含迦葉興百嵗釋迦牟𡰱出嵗數少異属第九刼正
[002-4184b]
與此同。


䟽賢刼經云人壽一千二百嵗等者彥云
有二說一云二万嵗時迦葉佛出世滅度之後減至
一千二百嵗時釋迦始生知足減至百嵗方下生故
二云是第八住刼一增一減增至一千二百嵗時釋
迦始生知足減至百嵗時方下生也然約[弓*乞-乙+小]勒生天
當人間嵗數增減次第准釋迦者即前解太促後解
復寬以意但是經有㕘差況復䟽主自云與諸經不
同故。


䟽正法五百年等者辯抄云問何名正法像
法末法荅青龍䟽云有教有行有得果證名為正法
有教有行而無果證名為像法建立像似之法滅沒
正法故雖有教在無行無證名為末法佛初記別正
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由度女人正法
減半然有兩說一云由度女人減五百嵗雖說八敬
不減正法由彼不行正法還減故有經說即賢刼等經也
薩婆多等宗皆唯正法但五百年一云正法一千年
若說八敬全無行者正法欲減既有行者正法依定
大眾部等皆作此說。


䟽即與諸經不同者所以然
者略有二解皆說此經為不盡理一辯抄云此賢刼
經不說有末法為對機故略不說之理實合有故但
捴言過千五百年後釋迦法盡獨覺行化不言纔過
千五百年後釋迦法盡獨覺行化既不言纔即知不
遮餘契經中說有末法得一万年此解為勝二國西
[002-4185a]
云即是將梵夾來時零落却末法文據有者翻譯然
今時已過一千五百年何無獨覺行化又大集經說
佛滅度後有五種堅固任持第一五百年解脫堅固
修行眾生弟子念念證聖者非一第二五百年禪定
堅固依教修行得定者甚多第三五百年多聞堅固
習學者盡解三乘教法第四五百年修福堅固四眾
弟子弘持教法者少好修福門者多所在偏欲興供
養等第五五百年闘諍堅固雖依教法修行多愛勝
負[牙-必-心+一]相諍𥪰漸漸末法去聖遙速三毒所使准此聖
教豈可佛法只一千五百年耶。


䟽至三二十嵗有
飢饉疾疫刀兵刼相次而起等者故瑜伽論云人壽
三十嵗時方始建立當此之時精妙飲食不可復得
唯煎煑朽骨共為[飢-几+燕]會若遇得一粒[米*舀]麦粟稗子等
重若末尼珠藏置箱篋而守護之彼諸有情多無氣
力傎僵在地不復能起由飢儉故有情之類亡歿死
盡如此大灾經七年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過彼諸
有情復共聚集起下猒離心由此因緣儉灾遂息刼
章頌云 人壽三十方飢饉 七年七月七日滿
 聚骨運籌多滅亡 為彼之時有三種事一者聚集
二者白骨三者運籌此之三事與小乘同俱舍釋云
一切灾患二法為因一躭美食二性嬾墮且飢饉灾
言聚集者有二聚集一人聚集為彼時人由極飢饉
[002-4185b]
聚集而死二種子聚集為益後人輟己所食置於匱篋
擬為種子白骨亦二一為彼時人命終未久白骨便
現二為彼時人飢饉所逼聚集白骨煎汁飲之運籌
亦二一由粮少行籌食之為一家中從長至幼行籌
至日得少[夕/鹿]食二為以籌挑故塲倉得少𥼆粒多用
水煎以充所食已上俱舍義過是嵗數起下品猒心天龍降
雨又若人壽二十嵗時本起猒患今乃退捨尒時多
有疾病灾撗熱𢙉相續而生彼諸有情遇此諸病多
悉殞沒如是病灾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過彼諸有
情復共聚集起中品猒離心由此因緣壽量無減病灾
万息又人壽十嵗本起猒患今還退捨尒時有情展轉
相見各起猛利煞𡧱之心由此因緣隨執草木及以
瓦石皆成㝡極銛利刀劒更相殘𡧱死[〦/口*口/匚@一]終盡如是
刀灾極經七日方乃得過得過已後仙人相誡起上
品猒心壽命倍增俱舍論云有至教說若能一晝一
夜持不煞戒决定不逢刀兵灾起若能以一訶梨怛
雞起殷淨心奉施眾僧决定不逢疾疫刼起若能以
一摶之食起殷淨心奉施眾僧决定不逢飢饉灾起。


䟽人懷其善子年倍父漸漸長壽至八万四千嵗者
中阿含經具明所以今略其要者為十嵗人遭斯相
煞仙人相誡遠離煞生生子倍二十嵗二十嵗人復
離不與取生子倍四十嵗復離邪婬倍八十嵗復離妄言倍一百六
[002-4186a]
十嵗復離兩舌倍三百二十嵗復離[夕/鹿]言倍六百四十嵗復離綺語倍二
千五百嵗此行難行故起壽行復離貪嫉倍五千嵗復離嗔恚倍一万嵗復離

邪見倍二万嵗復離非法欲𢙣貪邪行法倍四万嵗復孝順父
母尊重恭敬沙門梵志奉行順事修福業等倍八万嵗
壽八万嵗時此閻浮提洲極大豐樂多有人民村邑
相近如一鷄飛女年五百嵗乃當出嫁唯有七病寒
熱大小便利婬欲飢食老等更無餘患時有王名螺
為轉輪王聡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四天下七寶千
子具足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統領大地乃至大
海不以刀仗以法教令令得安樂下生䟽云儴佉者
此翻螺王其色似螺故也廣如彼經然此是小乘經
但云八万嵗若依大乘更有四千嵗則增倍中超出
四千嵗也。


䟽皆有轉輪聖王相次而出者以有轉
輪名轉輪王此有四異為金銀銅䥫輪應別故一切
輪王皆有七寶一者輪寶二者象寶三者馬寶四者
珠寶五者女寶六者主藏臣寶七者主兵臣寶七寶
雖同然勝劣異且如金輪王其輪具足千輻餘三王
輪半半減少餘寶亦劣故成差別又金輪王而生千
子餘三輪王半半減少又金輪王王四洲界銀輪王
王三洲界銅輪王王二洲界䥫輪王王一洲界故成
差別。


䟽然論釋云刼減佛興世等者即俱舍論以
刼增時有情樂增難教化故故減刼出世今儴伽王
[002-4186b]
於刼增時出世至刼減時逢佛故不相違法花䟽亦
云由是增至八万嵗儴佉方出第十刼初減[弓*乞-乙+小]勒方
生輪王命長故見[弓*乞-乙+小]勒。


䟽至第九百九十九佛共
出一大刼中等者彥云第九減刼有四佛出第十減
刼有一佛出至第十五減刼中有九百九十四佛相
次而出此多賢共出世同大賢刼故名一大刼此刼
壞已空空已成成已住住已却減時樓至佛出經一
增減刼一佛出故名小賢刼此解稍合下文金剛力
士經意法花䟽亦云此刼壞已葫蘆支佛獨王一刼
然與瑜伽刼章頌異彼云後第十五減刼中九百九
十四佛出乃後住刼欲終時樓至如來方出興即同
一住刼但增減刼異然聖教不同不湏和會。


䟽又
由釋迦[弓*乞-乙+小]勒同事底沙世尊等者前逢燃燈布髮[撩-日/小+電-雨]
泥雖亦超刼依俱舍說即是第二無數刼滿逢燃燈
佛非百刼中所超刼數故俱舍頌云三無數刼滿逆
次逢勝觀勝觀即毗婆尸佛也燃燈寶髻佛初釋迦牟𡰱即是古
釋迦佛也次前䟽言百刼修相好業釋迦買花等者
但要受記次第言買花等又為遠摽見底沙佛超刼
之事故云百刼修相好等然非即是修相好時得燃
燈佛之記也又同侍底沙世尊亦非百刼修相好時
仍属第三無數刼攝但為預超相好刼數故今敘之
至下問荅聊簡門中具細和會俱舍云為底沙佛觀
[002-4187a]
二弟子何者先成道乃見[弓*乞-乙+小]勒又觀二弟子所化眾
生何者機冝先熟乃見釋迦菩薩所化眾生機冝先
熟遂作是念諸佛出世本為度生此二菩薩將來成
佛與所化生不相契會然今迴一人就多人即易迴
多人就一人即難遂告二弟子吾欲遊行汝等後隨
作是語已隱身不現時二菩薩多時尋覓釋迦菩薩
到一山中纔行舉足忽見如來在雜寶龕中入火界
定威光赫弈特異於常忘下一足經七日夜以無怠
淨心而說一偈讚歎底沙偈云天地此界多聞室逝
宮天處十方無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
於是便超九刼九十一刼修妙相成言天地者天上
地下此界者此三千界多聞室者毗沙門宮逝宮者
大梵王宮外道執常佛号逝宮天處者諸餘天處乃
至十方尋地尋山尋林遍無與佛等者。


䟽第四徃
生難易門者釋迦出世曾說二經謂阿[弓*乞-乙+小]陁經勸生
西方上生經中勸生兜率盖隨機有異說此二經阿
[弓*乞-乙+小]陁經正被大機兼濟小器若上生經正被初機小
器亦被大根今䟽主欲令大根小器求生兜率决定
無疑若願徃生西方或量小謨大𢙢成自悞故相對
辯有此一門。


䟽其中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諸大菩
薩者梵語阿鞞部迷反跋致唐言不退轉不退有五一
信不退二位不退三證不退四行不退五煩𢙉不退
[002-4187b]
如下卷䟽說今䟽中言阿鞞跋致者即初地已去證
不退及八地已上行不退也下言諸大菩薩故既言
極樂皆是不退轉地諸大菩薩故知難生也不同兜
率天凡亦得生故。


䟽得無生法忍者唯識云八地
菩薩得三無生法忍為本性無生忍自然無生忍惑
苦無生忍為以無漏智印證忍察三性法故立此三
忍若證遍計所執脫躰是無本性不生立本性無生
忍若證依他仗因緣有無自然生立自然無生忍若
證圓成理上惑苦不生立惑苦無生忍廣如彼論。


䟽經一七日得不退轉者既下言經一小刼得無生
法忍即知此言不退轉者是初地所得證不退也。
上生經䟽會古通今新抄卷第二
[002-418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