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62 十地論義疏卷第一.第三-北周-法上 (CBETA)




十地論義疏卷第三



槃而不永寂滅。實寂而常用。從初示成道。
次第法輪轉。教化說法。終訖於此也。法輪
復住者。佛智住持緣正法中。護持十二部經。
廣化眾生。合軌則不失也者。法智通者漏盡
通也。世間涅槃無障礙。故不兩住也。初願供
養諸佛故功德行滿。第二願護持正法故智
行滿。第三至第七教化眾生。以何身。攝法
為首身也。如初成道梵王請法之首。戒律毘
尼憂波羅為首。末代流通阿難迦葉為首。皆
是攝法之人。以何心行。菩薩心行也。化何者
[003-0770b]
眾生。故明知眾生也。自身住何處能化。住淨
佛國土也。後三顯自身者彰行體。勝校量者。
擬位則從二地至九地。說行則是自利淳熟。
故上明同心同行等菩薩地盡。第十究竟覺
地亦可利他淳熟。故明不空行得一切地盡。
證報佛亦自利利他行究竟滿也。如實化者。
自利滿故能如實教化也。隨心求義者。初
發心自體願行與義相應也。成彼所作者正
修行也。大行成就者行滿也。何以故者。釋之
習義。隨二境界漸習而證。非可頓階也。何故
名大願者問願體。光明者自體真照離無明
垢。此是智慧行也。善根者功用行也。常懃
修習無量行。如上二願中說得無功用而進
力彌曠以為懃修也。與一切同行者。化無
不備。普周法界究竟無餘也 問曰。十盡
句何以而生也 答曰。此有二種。若據法
以法成行。若據行以利他行成自利行。故
有此文也。就中有三番。初直明境界盡。言
盡者是究竟故言盡。可謂盡於無盡。第二
辨己之善根與法界相應究竟盡也。第三以
法界不盡故成此善根亦相應不盡也。第三
過也。眾生是總者。菩薩建心本為化物。故
眾生得其總名。餘句顯為眾生義名別。九
句中有三。初三總明所化眾生及住處。然化
須有法。次三明所用化法。然用須得智。下
三句明所用智。世界盡是眾生住處。即體以
自住無異住也。虛空界者復是世界住處。有
為界為世界。無為界以為虛空界。法界盡明
用此法化也。善惡無記真如平等為法界。說
[003-0770c]
法化眾生置何處。涅槃中也。佛出世界者見
佛受化也。如來智界者。上明化法。法須智
用。故明如來智也。稱眾生性欲而化。心緣
界者。上明知心。此明復知心所緣境。智入界
者。令修入佛境界無障礙解脫智。已說盡者
 問曰。此中有九句。始明八句。何故云已
說也 答曰。為辯三轉更無別法。正以前八
為體。故言已說也。不斷盡者。稱法相應成
故云盡。非壞盡也。三轉者隨順修行義。稱
法以興行。轉凡成聖。故名為轉。世間者是
人無我行。初三是也。法轉者是法無我行。即
中間三句。法界是教。涅槃是證。佛出世明
見佛聞法。此三雖異。莫不是法。以為法轉
也。與人法相應解為智。即後三句。初句如
來智。後二是自體境。云何名智。故經云。說
智及智處皆名為波若。故為智轉也。增上力
者。以十盡句成願勇猛故。眾生不盡。願亦
不盡也。以此無盡願力道成佛果。不住涅槃
廣化眾生。名作利益也。云何行校量。上明
願勝。次明行勝。願以悕求為義。若不修行
則所求難悕。故次願後明行。行有其十。一
者信。二者悲。三者慈。四者捨。五者不疲惓。
六者知諸經論。七者善解世法。八者慚愧。九
者堅固力。十者供養諸佛如說修行 問曰。
十行之首何故創明信者 答曰。凡欲建心
立行。非信不成。今欲捨諸妄想證大涅槃。若
無信心以不立行。故經云。信為道元功德種
也。發如是願已者。牒上十大願結成信義。
彼諸善根者。彼安住中亦以信為初。彼之信
[003-0771a]
行由十種願懃修故行得成就。無礙自在故
云勝也。柔軟者。上調順明其體熟此柔軟明
用熟。此二是初地見道解。在果名調柔果。勝
樂行者。釋名中歡喜心正是殊勝之悅也。如
是則成信者。結成信義。下明信境以顯信相。
要而言之。不出因果信。始從初地盡為行入
因能得果以之為本。是因信也。成菩提覺明
果信也。所攝本行者明因行有二。云何行明
行體。云何次第成辨地通位修行增長。下舉
經結也。菩提所攝者明果信。本行入者。果
是本行所入處。果德無量略明六種信。此六
勝名為信勝。外道立邪信。無畏為對治。魔
喜壞善信。十力為對治。二乘狹見自謂究竟
信。不共法為對治。不思議者明不思議出世
間。虛通無礙得為上也。不雜者安住實性。邊
中俱正故云無也。證實之義是佛境界故云
深也。一切智勝者。智行一切緣用無不在
也。離勝者明佛法清淨。本今平等故云遠離。
非謂有煩惱之可遣。信成就果者明因緣故
果即是自性離也。上云有六。今但有五者。通
數略句為第六句。如來智地說加者。略說因
行果行不出。證教二道說加者。始證十地智
終得無上菩提果名也。三種觀者。自下明第
二悲第三慈。遠離樂者。慈明與樂樂之最上
為第一。第一義樂一切眾生等有而自遠離。
甚可愍念故起慈也。具足苦者。悲能拔苦。
豈直無樂而已。復眾苦具足苑轉其中。甚可
憐愍故起悲也。彼二顛倒者。若雖無樂有苦。
而自覺智即容返苦得樂。今明於二顛倒顯
[003-0771b]
不覺不知甘處無厭。如是甚深者。釋上第一
義樂。無上菩提至極幽玄名為甚深。故眾生
不識不解。仰求在於生死。故云遠離。佛果
萬德皆是甚深。總為一觀。離則有九。故云
有二番。初列數。第二釋義。寂靜者。體照
相應是證道據果即性淨果。離妄計實有者
體無分別也。妄計正取者離分別也。寂滅甚
深者。外用教道亦即方便淨果。法義定者。
用稱於體。空無相等者。所以行融無礙功由
三空門故爾。次辯三空門對治。分別者法體
體分名為分別。與空相違。相者執體之相。與
無相相違也。取捨願情與無願相違。有三為
縛。無三為解脫。菩薩觀三不曾三名為解脫。
不以捨三為解脫。此三句顯寂靜對治差別。
離雜染法者。惑障俱盡塵習永止無垢濁智。
不可思量者。佛果萬德。既正萬德。斯備功德
無邊。此是不住道真俗雜流等也。上者自利
利他更莫能過。謂易道行。此三顯寂滅體差
別。難得者。明至理幽微非近情所測。修途
遐曠非一步可窮。無上菩提道理立儀外。自
非積時累劫無以可證也。云何具足苦。明遠
離上樂具足苦義。苦雖無量。十二緣收苦無
不盡名具足也。故六地無明行識是行苦。觸
受是苦苦。餘因緣分是壞苦。就中有二。初說
無明行識三支。第二從名色訖老死一番明
惑業果報 問曰。十二因緣。論主何故分兩
番而明者 答曰。初番明妄想紛競生死彌
輪。特由無明為本生。後一番明諸惑妄想無
依不立。妄依真有。是故辯阿梨耶識共生以
[003-0771c]
為萬惑之本。故經云。以如來藏故說生死。是
故如來藏是一切法本。以有二種本故二處
而明也。又解作三番。初三辯同時相。中間
名色辨依持相。六入已下辨次第相。皆左右
互彰。前明同時。中後亦然。中明依持。前
後亦爾。後明次第。前二就麁非無此義。為
欲言約而理通。若舉煩惱業苦同時義亦盡。
舉依持義亦盡。舉次第義亦盡。若就宗別。
六識位中始從無明終訖老死。前後不同時
容有十二種義。七識位中有相未窮。一體以
辯十二。八識位中七識無體依真而用別。即
用為體更無別體。正以用為體。即體用同時
以辯十二 問曰。同時相云何 答曰。但是
緣心莫不違理。闇於所緣以為無明。即體與
集建立於果以之為業。但是有為莫非緣智
名之為識。自體形現以之為名。相有外彰
以之為色。即此由內外。有相發起以之為入。
共相對當以之為觸。自住己緣以之為受。體
能染著以之為愛取。能有於果以之為有。有
自成起以之為生。虛和不固遷變改易以為
老死。非謂義說十二而已。體備十二。正以
十二為體 問曰。如大智度論有三種十二
因緣。今此所辨竟是何因緣也 答曰。據體
而論。唯是六識愚癡因緣。若語觀境。通於
三種。但得有淺深也。九句中初列名。第二
一一相當辯釋。九句中初三句無明支。次五
句業支。後一句識支。會正道者名為正見。
乖正道者名為邪見。皆言邪見者。對向第一
義樂。但是生死莫非顛倒。此理外妄倒故悉
[003-0772a]
名邪見也。闇於所緣惑心自覆以為蔽意。此
心自取以為憍慢。慢而興著以為愛念。法名
自體。義名功德。親違理起故名倒。如是次
第三句經論相釋也。於追求時過者。諂曲詐
善在相。嫉妬情忌在心差別。於身財中舉果
顯成過也。集業者。業在相中辨當集起業時。
而云受者。欲顯大乘辯義同時緣起無別業
以論報。彼二顛倒者。順受故生愛。違受故生
憎。欲吹心者業增長相。思是正業體。思轉
增名熾燃。思後運動三業共相加害名起業
邪見 問曰。貪瞋癡皆能發業。何故但云瞋
也 答曰。苦受生瞋。瞋於悲心障重。欲障過
起悲故偏云瞋也 問曰。若爾未來何故但
云愛也 答曰。不愛不生為障生後義便也。
意識者。餘處說業為種子。以善惡苦樂正相
故爾。此中就因緣體性。故識為種子。此是
第七識名為本識。與六識心為本。是生死根
原也 問曰。何故善業為種子因緣者 答
曰。善中有是有非。惡一向是生死。今明善
體既隨生死惡則亡言。又相善體是有漏故
也。三界地者。第二寄九支論差別相。自相者。
現前支即相差別各有自體。同相者。雖現未
之殊。果類不異。生老無常過患處同。顛倒相
者。體性實空。情故為有也。人法二無我名離
我我所。以不達故名離。非對治離。自下自相
同相合釋也。報相者。色從識因復有六入果
名為報。名色共阿梨耶識以業動故成種子
生名色報也。言共者。妄不孤立不能獨受苦
樂。今明要依於真染淨緣起得名眾生。此是
[003-0772b]
依義。共彼生者。上明共生似若名色與藏識
二俱相依。今明但名色依所阿梨耶識。應言
名色依彼生故也。彼因相者。向託之而起以
為依義。今明起也已因之而住不得相離以
為持義。彼果者。彼名色果報。既有依持義立
種種相集也 問曰。餘是果可爾。愛取有是
因。何故名果也 答曰。阿梨耶識為因故餘
悉名果也。離我所此二示現空者。釋附前顛
倒相義十二因緣是我空義。即此因緣諸法
其體即寂以之為空。空故顛倒而有。自體無
我者辯真空義。正以真實無二體相俱寂一
切無我。唯真為實。離妄想心識為無知覺。示
非妄想眾生數唯真是知餘非知。相緣心體
達理以之為動。即緣照理心無相解以為不
動。如此動不動事皆亦無知。故借況。草木喻
於動。石壁況於不動。又亦如響者。因有山谷
音聲作本故有於響。響似聲而實非聲。如依
真故有緣心。緣心似心其實非心。故論云相
似相類法故也。云何彼二顛倒者。舉第三章
門釋。彼二者上第一義樂十二因緣是苦也。
名彼二。顛倒者不知不覺義。佛果至樂而不
知因緣至苦而不覺也 問曰。前自體空中
云不知不覺。與此何異也 答曰。上辯真寂
法體離覺知相。此以不達故為不知覺也
 問曰。上開三章門已具釋竟。何故此中復舉
慈悲二行來也 答曰。牒上生下。牒上甚深
樂因緣苦欲教眾生捨苦取樂。然離苦有方
得樂有由。故生下財法二施。先以財施破其
貪心。後以法施破其癡心。是故更明此也。不
[003-0772c]
離苦聚者牒悲境。令住涅槃者牒慈境。先以
說者如上釋也。經曰已下第四明捨行 問
曰。此文何故而來者 答曰。上來至此三種
觀眾生故起大悲。自下辯隨順大悲故起捨
等業求大菩提拔濟眾生。求佛智者釋能捨
義。為求佛智故修行大捨也。是一切物者。
以下辯捨相。就中初總明捨相下有九句別
明捨相。一切物者此是總句。一外者金銀等。
二內者頭目等。外中二者。一所用嚴飾代步
是也。二貯積者下藏攝是也。如經者總舉帖。
如是次第者。應次第以經帖。於中廣有八種
者。應言九種。但先噵外中八種所用有七。
貯積有一。以為八。內者自身直指內施也。
所攝是外事者指外施也。捨中初捨是總者。
即上經文中即時所有可施之物乃至財物穀
等是也。餘九捨是別者。下通內外皆是也。二
種者。貯積故有藏攝喜。所用故有利益喜。
謂金銀等者釋藏攝。八種者釋利益義。通
內句為八也。一切愛事者。隨所染事過於餘
者以為堅著。頭目等是內捨有何利益。但以
稱心為益也。隨宜而行者。自下并釋後六行
 問。曰何故前四行別說。後六行合說也
 答曰。前四是方便故別說。後六是行體故合
說 問曰。六行之中。初不疲惓。第二知經
論。何故不釋者 答曰。上明起大慈悲捨身
命財。已知無疲惓得大眾無畏能說深法。則
是知諸經論其義以顯。故不假釋也隨宜者。
第七行隨自己力應當善自量己不得過分
而說。應如三量智為物說也。一隨自己分。二
[003-0773a]
隨彼所受者。前人過分自取宜抑。下分自取
宜破。自分相應宜授。故云隨宜也。如論中說
者。發菩提心地持論並明隨宜事故為證也。
慚愧者。第八行於修行中進否皆生慚愧。一
念時者。如商那和修教憂波毱提慚愧學心
法。此中亦然。日夜時。明始終時必定不斷
者修行相續。於此時中修之得方宜進。即進
不宜則捨。日夜等亦爾也。堅固者第九行不
可爼壞。如上所說信等。於向信等離過堅固。
精懃者釋堅義。於自分堅固名不退。故下
云不捨行故。於勝進分中行解轉明為不轉
欲。故論云精進不息也。如說修行者。第十
行明修行供養。利養者方便行。修行者自體
行。亦云功德智慧行。二種勝者。論分十行
相。信悲慈行之未立但云深心。雖未圓證於
佛決然。行未普周而心周法界。以為深義。餘
之七行名為行成就。於中已下分別行相差
異也。攝護信等者。為辯後之三行更無別體
依七行而成。於七行不著有過生慚愧除障
垢也。堅固者於七行中堅固令不退也。修行
彼垢淨者。以依七行如法修行供養佛者善
根滿足。得二種身者。顯修行勝滿足相。上
妙身者是初地菩薩報得妙色莊嚴身。調柔
心者初地證智名智慧身也。亦可報應二身。
前所說者。為辯校量行義。向信增上等亦是
持地淨法。今辯此不異同。彼前地中修治淨
地淨於見道。今此十句離清淨盡是地障淨
法。應言盡障也。練向修道也。云何果勝者。
校量中第三行之淳熟勝出二乘相。調柔者。
[003-0773b]
但志洪遠乃至方便滿證。居初地體用淳熟。
名果校量也。行體淳熟無諸。剛朴由如練金
柔軟清淨。此行如是證行相應。柔軟利益即
是證道相應。發趣者。修證相應豫鑒通塞。趣
果必達也。前調柔果始證相應。此發趣者是
修進觀達先後際見道相也。攝報者。行既成
滿有統御自在現涉生死攝化之力。即教道
相也。願智者。行已淳熟福智用彰。即是證
教圓寂無障無礙自體平等不住道也。地之
勝分淳熟無礙以之為果。非生因習因果。金
相似者。喻調柔義。寄事顯法。地前如金在
草中。見道相應時名出也。安住中行果中行
盡是金體。准下正以菩提心出世間智為體
也。信等善者。始得證之解與信名也。三種
入者。金師三遍入火。金體明淨調柔隨用。
初入火離草石。二入火瑩光色。三入火金體
調柔隨意所用。喻十地證智調柔果。行功德
火熏修成就。略而言之。不出此三。供養具等
皆出世間善根所成非世間等。下論云世間
不共之物具足奉施。用此三行修治地法如
入火數練也 問曰。何故但明三入火者 答
曰。為明初地修三種行火除三種垢。四住惑
麁喻礦石。習氣闇細障體。不淨無明障性不
能得證。除此三障得證初地。下論云除外貪
等垢也 問曰。若依經應先見佛後明喻。何
故先明釋練金者 答曰。為解調柔義便故
即釋練金也。見佛者。既證地上入佛境界與
如來相應。眴眉動目曠周法界與佛不異名
見也。神通力者。是教道方便行。見色身者。
[003-0773c]
與報佛相應也。內正願力者。證真如智是正
因也。見法身佛者。與法佛相應已見真如法
身。乃至多百者。與一報相應。百千報亦相
應。法身亦爾也。示現多佛者。語實而言。佛
無限數。而言百千者。為作階降故如此也
 問曰。攝報中初地見百。二地見千。調柔中
皆言多。何故不同 答曰。攝報中為明階降
十地力用不同故。初百。二千。金調柔中不
為校量力用多少。直明證體。證體平等故無
憂劣也。三種供養謂三業也。不共物者出世
間果也。發趣者。初地是諸地之始。為辨修
行方法具足在此一切法成。眾地皆成義同
問知也。故二地已上更不明發趣果。就文中
有四分。第一法說。第二喻說。第三合喻。第
四結句。說中有四。第一從初至無厭足名問。
第二從是菩薩善知已下名知。第三名行。第
四從已得地智已下名到。喻中還四。合中亦
四。依文可見 問曰。云何地果中由故不知
初地中事始請問也 答曰。言請問者示彼問
故彰知之。善巧知相既得初地後。於二地乃
至十地行處相應。但深淺為異。故名請問。就
問地法中有四。一地具。此諸地皆然。諸相
者。惑為障相。解為治相。是入地方便。即教
說修等以之為相。正與出世間智相應。以之
為證。安住中地滿足無障礙淳熟以之為果。
修行校量以之為成地之法。言世間者無漏
世間也。所謂信等者是行體。為滿彼故者。顯
相具足。五種方便者。經文有十。論主略為
五門。觀者除煩惱障。得者除智障。增上者
[003-0774a]
除體障。性離非緣飾是果亡。不退者始顯先
際自體平等因果也。盡至者無障礙解脫圓
窮後際也。觀方便中二句。一者障對治。二
者成壞。所顯真實證道性淨名為成。教道方
便淨隨緣差殊為壞。又解。教行除障相顯為
成。寂證行滅為壞。雖寂而逆亂俱興為善巧。
欲入者未入正證。已入者明正證時。當地行
滿名勝進也。轉下作上名增上。地轉行者。十
地中地地勝進不停。一地中修行未滿未入
餘地名住處。增長善巧者。善巧修十地行行
轉明。此中所辨行皆同時而有。但義有其別。
下必階降別也。不退者。從初地盡十地修行
增長不失本解名不退。盡至者。地分既成與
如來行相應。成初地既爾。十地同然。喻中
令得正行者。知見明了勘任發趣。不迷道者
正喻見道。從初至安住心是也。道中者行路
中間。喻地道修行。處者宿止處喻地。得位
皆有利患。資具者當地行校量分是也。攝報
果者應言報攝。何以然者。逐因名果。酬因
名報。若果不能更起。攝行者直可名果不名
為報。今從厚集善根之所集成對此勝果。果
不自住即與方便以攝勝行以為報。故應言
教攝。前柔軟果此攝報果。義通上下為障也。
之階降上下相別而相不同。後願智果為障
地之實行。故平等無優劣相。柔軟果以金差
別以辨地位優劣。前三地以練金為喻。四地
至七地成就莊嚴具喻。八地已上以依人為
喻。何以然者。初地始離世間如金出草。麁垢
未淨故以火練。柔軟之用以二種火。願是自
[003-0774b]
體火。供養等以為外火。金得清淨。二地以
樊石練金除其內垢。所以樊石為況者。石但
能去垢之用非是勝用。如戒但能離過非是
勝用。故以為況。三地重以火練金體明淨稱
兩等住成金之用。以況真實無漏。三地以前
是世間行。但除煩惱體得明淨。以之為明。未
得體用。所以不名為證。未為道用。無其光
明外用。不得作莊嚴具。第四地體證相應以
成照用。未成行用。如但以金為莊嚴具。五
地六地七地皆內得證用成就不住道。無量
莊嚴光明外障無漏行立。如似用金種種磨
瑩眾寶間錯為莊嚴具以成器用。此顯自行
義。八地已上以此莊嚴具依人用者。為顯八
地已上自行已成。今以外化自資。故依人為
況。化有差分上下優劣。故有三地之別。此
是義通上下而相不同。報果可知。發趣唯在
初地。此三既就真實位中以辯階降也。就理
而言之。與法界相應。豈容爾也。此中就人
報階降以報地位。就中有二。在家出家。上
勝身者。此真行所得果報是勝高位。閻浮王
者。圓通法身統攝祕密是自在義。上勝果者
從果起方便勝行義。就勝行中有二。從初訖
迴向大菩提故明方便修相。第二為首已下
辨修行成就次第增進相。初中有二。前明攝
化人行。不離念已下辯自行。不離念佛者。
施等善根隨順發心迴向菩提也。事中行已
者。此是正覺世間緣起差別故名為事。除妄
想者。以無發為發。即無念之念。施等善根
皆隨順發心除妄想。念有十句要則唯四。三
[003-0774c]
寶福田中最以為上。念佛者。諸佛所得相應。
我亦相應。念法者。諸佛所得行法。諸佛正
以與此法相應得成為佛。我亦應爾也 念僧
者。如此佛法以方便修行得與相應。我當修
行也。念菩薩者。誰解修行。菩薩修行與我
同行故云同法也。諸波羅蜜等以為功德。菩
薩何由得與相應。因於功德故言功德。念求
義者。我所得當來果力無畏等也。何者以下。
論辨前十念直名為法。此明修行與此念相
應。施者己身即上同法念。受者前因即上三
寶念。物者財物即上功德念。菩提果即上求
義念。不生分別者。四事皆空。如是一切者
結前也。作者不著結施者。境界結受者。作
事結財物。果報菩提如是皆空。與空相應不
著行成。自然迴向無上菩提。不假作意而成
也。為首以下勝進行中第二辯修行成就次
第增進相。就中亦有二分。第一從初至為無
上七句辨自行相。第二從為導已下五句辯
化人行。為首者總也。以勝大二字釋為首義。
明具足功德智慧二種莊嚴。成上首義略為
二種。莊嚴廣為六波羅蜜。光明者是波若波
羅蜜。功德者是五波羅蜜。具足二種莊嚴名
為勝首也。更無與等名之為大也。勝者有二
種。此二句明智斷具足。妙智者智具足。離
一切煩惱者明斷具足。大者有二種。此二句
釋大義。無與等者自體無等。二無能過者自
體無過。如是顯示結也。導者化行。阿含教
門相似。將者主將義。能破惡相似。上明在
家行。行於非道以通正法。復次出家已下第
[003-0775a]
二明出家果 問曰。初地至三地皆攝報果
中彰出家四地已上。何故調柔果中彰出家
者 答曰。三地已還為明世間中修出世間
行。四地已上為彰自體出離故也。出家行中
百三昧者。此是位之階降也。初地百。二地
千。如是轉增以數約地。出家果禪定勝。此
文中但有禪業。論主依業說禪定勝也。業勝
中有十二句。三昧者。於禪定中種種法相自
在也。依三昧見佛等名三昧 所作勝以得三
昧。故下釋所作義。於十方佛見百佛也。及
佛所加知百佛神力也。修智慧明見佛智力
為自修智慧也。動百佛世界令眾生生信。下
明為化眾生也。能入等牒釋。往至者入百佛
世界。及見者能照。正化者能化。住壽百劫第
八句明攝取勝生。起向自他利能知過未。各
百劫事者第九句。若不達三世無以施化。要
須達過因識來果達機施化。化無不益。善入
百法門第十句 為增自智思惟種種法門。能
變身為百下二句為多利益也。願智者。此初
地證智名願智。作要期之願力至十地皆名
願 問曰。何故須明願智者 答曰。上來為
明地位高下故但止百數。不達之徒謂初地
之力但止於百。二地止千。不能更過。為顯
實力過於此數故。須明願智也。於中身者。十
一句中總也。身者真實法身。身為道器萬用
根本。故言菩薩行根本所依。有光明者。體照
內明也。及神通者。無障礙用也。依光明有
天眼。光明與天眼為本物無不了也。有天眼
見前境界者。緣別殊分也。眼有五種。如摩
[003-0775b]
訶衍說。有音聲者。無礙備顯也。行者曠周
法界。莊嚴者巧妙殊特也。加者得勝境界。音
聲者下釋四句作業。信者依向神通所作。令
眾生信。業者是口業。所以言慧眼所攝者。欲
明說法須識根性。應病與藥。慧眼善知漏無
漏別。以慧眼觀照然後為說。故言依慧眼所
攝也。陀羅尼名總持。體通無礙名門。現說
法故者。以慧眼照空導達法眼觀根為說也。
略說諸地各有因體果者。猶入住滿三漸次。
因者地前方便。體者地體。果者地滿足果。校
量諸地類有此三也。


第二離垢地。從此已下說於四地第三明修
道法門 問曰。此地何故名修道 答曰。慕
進所習名修。修通無礙名道故。上明見道。此
明修道。言離垢者。毘婆沙云。有三種離。一地
體無垢。二離十惡業。三離貪瞋等機惡業根。
具足三種故名離垢。此論云。離能起誤心犯
戒煩惱垢等清淨戒具足故名離垢。已證正
位者。牒前起後。正位是真空初地已證。依
出世間道者。依向證道修清淨戒故得三地。
就戒行以標地相故云因清淨戒。說第二地
有二種者。分文為二十種。直心是入地方便
名為發起。下三種戒非無優劣。以內是戒行
故名自體淨。即是地體 問曰。此十種入地
方便。何處而修也 答曰。正是初地勝出心
中修也 問曰。初地中何故無入地方便
 答曰。此之十種同是真證無漏位得作方便。
地前解行乃是有漏位故不得與初地為方便
也 問曰。上初地末云諸地皆有因體果。此
[003-0775c]
二地何故但二而無二果者 答曰。入地方
便地體及果此是地之常准。然論主或二或
三或五者。為辨一二之義上下皆通。而一二
不定曠周法界。豈可以名局哉。是以開合無
准也 問曰。依如華嚴中。地地之初皆有偈
讚請說。何故論主不釋者 答曰。請說之意
同上五番更無異義故不釋也。十種直心者。
毘婆沙云。離諂曲故。此證理之解故也。依
直心者。入地方便體是理解。同直心與戒為
助故言依也。性戒者。二地戒行。隨所應作
者。三業行化涉境無染任運不犯故云自然
行。此是總句也。九句中前二明律儀戒方便。
次四明威儀攝善法戒方便。下三明攝眾生
戒方便也。柔軟者。持戒則心喜。心喜則得
樂。故毘婆沙云。以直心離諂故心轉柔軟
不剛強也。調柔者。善調於緣不雜煩惱。故
論云。已得柔軟心生禪定樂。觀諸法實相心
則勤用。善直心者。守護諸根。故論云。以降伏
六根名為伏心。寂滅直心者。貪瞋癡等煩惱
滅也。真直心者。善行於緣能忍諸惱。故論云。
得寂滅心已必生真妙心。於神通等所願事
中得用如真金隨用。不雜者。所得不厭。故
論云。守護直心故不與在家出家人雜。何以
故。若與眾雜。則眼等六根或時還發也。遠
求菩提廣修萬行。以佛果為期名不厭。二地
三聚名為勝戒。戒立惡已眾務永息名為寂
靜。不悕望者。下三句明利他行。無礙能勝
諸有不隨有生。故論云。已說不雜心。次生
不貪心。於父母師長所不貪著。明證得涅槃
[003-0776a]
而不住寂也。勝心者。不捨世間行。論云。因捨
心生廣快心。若捨眾受當得禪定生廣快法
為後多益。故不存小利也。自體淨有三者。語
離戒無惡而不止。論攝善無善而不修。利眾
生無人而不化。行實而言。除煩惱障性離非
緣飾圓寂證淨為離戒也。二除智障故真性
緣起圓通教行體順十善淨也。三除體障故
寂用兩行緣無不攝為利眾生淨也 問曰。
菩薩戒力乃有無量。何故但列三者 答曰。
為欲以總取別舉綱收目。略明三聚統無不
盡。惡止善行化物道備。萬行雖曠不出此三
 問曰。何故先明離戒者 答曰。菩薩建心欲
也。斷惡生善。但善惡相違。若不除惡善無
由生。故創明離也。惡止善行。次明攝善。自
德既立。次明益物。通而言之。莫不是離過。莫
非攝善。莫非利眾生。乃至為他成道。寧容
自行而非利他。今此約相而辨故為之三目。
若就止行論。律儀為止善。下二為行善。若
以止非論戒者。律儀是止非戒。後二就攝善
中方便無過。利物中方便無過。以之為戒律
儀。戒有二種。一受戒。二持戒。初受要期名為
受戒。過緣不犯名為持戒。受語言防。持語現
止。小乘中別得無作法。以非色非心為體。此
大乘以要期一身不犯諸惡。要期心謝不相
應身口相續現前任運不犯諸非以為無作。
此中以持戒為戒行。不取受戒為行。何以然。
受法一起乃與法界齊也。行不必爾。遇患始
障行之分齊故。以持戒為行。然此十善止於
十惡。然惡不出於三業。七是身口。三是意地。
[003-0776b]
然非直身口無心而成。身口起動要藉於心。
是以身心相應方便成業。故涅槃經云。身
口為期業。意為正業。然十業道經辯不同大
小乘異。成實論中後三道而非業。以其思。後
三道唯是煩惱。能暢於思故名為道。體非思
故不名為業。前七身口造作名之為業。能暢
於思名之為道。優婆塞經云。後三業而非道。
以其同時緣起。染故分別。分別故染更無異
通不名為道。意是正業故名為業。暢彼意思
故名為道 問曰。成實中亦有即思之染。何
故不名同時緣起。而更須思後三道暢也
 答曰。小乘教中辨相不融。雖即思有染。而思
強煩惱弱故更須暢。大乘義融。更無異通故
但名為業。此云道。今辨十惡業道者。正取
十惡業能通六趣以之為道。離戒淨謂十善
業者。指出戒相。從離殺生乃至正見者。分
處經文。亦名正受者。從受為名。此是止戒。
攝善於離戒為上者。惡止善行故為上也。從
菩薩乃至清淨故者。分處經文。利眾生戒為
上者。自行已方能兼人故為上。從菩薩乃至
生尊心者。分處經文。應言乃至廣起持戒行
故。理而言之。一品心中具有之戒寧容上下
階差也。今為彰上下優劣故。就用相功能以
為昇降故言上也。遠離殺生者明不殺戒
 問曰。何故諸戒之中先明不殺戒者。答曰。菩
薩建志化物為懷。殺惱眾生與慈相違。若不
止殺。物見生懼。於化有隔。故諸惡之中創離
殺生也 問曰。楞伽經云。初地菩薩斷三界
業果俱盡。何故此中二地方斷十惡者 答
[003-0776c]
曰。若論十惡唯一違理。若廣逐事名相恒沙。
略要有四。一者異心十惡。三界凡夫違事損
物起心造作。二者異心習氣十惡。二乘迷理
違事失念造作。三者即心十惡。妄相違理。地
前菩薩之所造作。四者即智十惡。相順體違。
初地已上十聖所作也。無惡之惡故樂。瓔珞
經以斷生死為殺生。今斷無所斷為不殺。盡
下皆爾。故至云生死本無體示也。菩提無人
與而自取以為盜。今得無所得為不盜。智慧
者求法不用欲故欲。如是名邪行。今明無求
可求名不邪婬。至寂無言一切語名妄語。今
妄無妄想名不妄語。破壞諸外道名兩舌。今
破無所破名不兩舌。說於麁惡語教化諸眾
生名惡口。今化無所化名不惡口。隨因緣而
說是名為綺語。今因緣空故名不綺語。施一
切眾生樂名貪。今施無施相名不貪。正法欲
滅時與外人諍訟名瞋。今諍無諍相名不瞋。
執正之解求於平等名邪見。今見無見相名
不邪見。此十惡名同而旨異。故云真偽殊倫
名同詮諱等也。正可望詮虛會。不得尋名定
執。於一切有命不起殺名遠離勝也。既斷殺
心即施物命。利他中極地行善成名利益勝
也。因離者。殺之其離於殺具故名離也。防
過方便以為對治離。從前因及殺生心造殺
業成名果。正對所離名果行離。有二因者。依
文可解 問曰。此起因中何故乃言有慚愧
為對治也 答曰。但有方便心故貪瞋心不
行。正是因離非對治離也。對治離有二種。
正舉善因果對治惡因果。安隱心者與樂因。
[003-0777a]
故論云涅槃因故。慈心者與樂果。故論云涅
槃樂果故。不顛倒求者。雖有慈心而於因果
中謬猶有殺生。今明離愚癡一向無殺。彼能
離故者。明即行體。無惡名離惡也。非常非斷
者。經云殺生故。釋眾生義。猶是眾生死名為
眾生。是以可殺也。果行離有二種。惱而未
損為過。是輕故名細也。身業損他事重名為
麁。身者前眾生身。事者是眾生非杌等。想
者知是眾生。行者內起殺心。體者命斷前業。
離此五緣不殺行成也。盜中亦三。自資生不
足者。非謂貧故不足。蓋意不足對治。言常
自滿足者。非富有為足。蓋意滿足 問曰。
此因離何故言對治也 答曰。蓋事違故名
為對治。非是道除為治也。對治者不盜行體
所謂布施故生生多財。不壞者意存捨施豈
盜他物。當來者來果必然。以行滿故福資亦
滿。故為對治。果行離微細者。小物為細。大
物為麁。有五種。一者身彰有主義。事者向物
屬他。若不任用始如陳葉等。此即不犯。今言
用事故犯。知是有主故名為想。內起盜心名
之為行。離處成盜以之為體也。邪婬亦三
 問曰。若准上文言不殺不盜。何故不云不婬
乃言邪婬也 答曰。初地已上皆是出世間。
法身體絕名相。現迹施化不離在家。邪行俗
所不通菩薩。立行欲止已化他。今現同世法
故但言離邪婬。自妻不足者。非無婦妾。蓋
婬情有餘。自足妻色者。非妻婦滿家。蓋潔
然無染。未來妻色者。未來色欲畢竟不起故
言不求也。起心念欲名微細。身相行非名麁
[003-0777b]
重。永絕此二名果行離。不正者依文可解。遠
離非眾生者。顯是可婬境界非不女等也。修
梵行時者。前人護。此明法護。菩薩一切常
修梵行。當知亦無自妻。非處等者可解也。離
口四過。妄語但有二種。闕無因離。故論自
料簡不同身業。何以故。身有二因。妄語無
外事。復無貪等異因。直以誑他心為因離誑
他心即實語成 問曰。何故貪等非因者
 答曰。有人一生不妄語而未捨貪癡瞋。有妄
不從貪瞋生。故貪等非因 問曰。若爾者何
故戒律及優婆塞經皆因貪瞋等起 答曰。
此以貪等成語業輕重不說為因也。又解。聖
教隱顯難可測。會付在有識。依彼生者。依
誑他心即生妄語。故言無異因。對治有三。隨
想者。不必稱事。心實故非妄也。心事相稱
故名諦語。假令心事相違。但有實益亦非妄
語。故論云不起自他衰惱。覆見者。六識中
妄語謂見聞觸知。眼耳為見聞。鼻舌身為觸。
意為知。忍見者。以智為見 謂三量智中說
法有相應不相應。以此名之即言見聞覺知。
前是世間語。有虛實。後出世間語。自云得
聖等也。有虛實。覺人在方便道中或中不
中。今菩薩道位中一切無失言。易解者。餘
經論中有釋。但未見彼經由自難解。智見者。
謂心明白名見。非唯眼見也。兩舌亦二對治
者。不破壞行者。釋對治義。即和合心。一者
心謂根本心。二差別者隨相不同差別。三者
即明果行離。一身壞者。兩舌在口。以身助
成。心壞者起語之心。前心此心有何差別。
[003-0777c]
前直是兩舌本心。此中明垂發口時心前後
為異耳。業壞者正是兩舌語時。身心各二可
解。業中二。稱實而傳謂之為細。妄有所申名
之為麁。此中業相小難。若依餘經律。三業
中皆成語業。可准而釋也。離惡口者。就經
文有二十八句。初十六句為果行。第二有十
二句為對治。果行中有六也。初四語正明語
體麁鄙。次有四語正對人談說。次有二語自
違戒行。次有一語令他違戒。次有四語明語
能惱亂。末後一語能現有乖背有所損失。治
中初潤益一語對上四語。軟語妙語對上現
前四語。喜聞樂聞二語對上不喜不悅二語。
入心順理對上瞋惱一語。多人愛念多人喜
樂二語對上不愛不樂二語。和悅心遍喜對
上心火能心熱二語。能生自心他心歡喜對
上不善自壞身亦壞他人一語。論中亦二。果
行離中初四語宛轉相釋。侵惱故生他苦。麁
獷故令他瞋。四名雖異同是損他。故言義一
名異。相對不相對釋經現前不現前語。麁惡
釋鄙惡語。常行釋不斷語。麁則難滅名不
斷。微則易息名有斷。以鄙惡不斷成現前義。
如是說者牒前生後。與戒相違。對面相說犯
毀呰罪。能生他苦者。未聞不喜聞釋不喜聞
也。令他瞋者。明見聞不悅也。作不利益者。說
則自他俱損。妬心起者。語從惡口而發。令他
戒相違者。麁語起他罪心故違戒也。二種不
饒益事者。因瞋惱生二種不善事。下有五句。
初四句迭互相釋。語從惡心起。使聞者未生
瞋能生。如火燒心。何故。如火能生心熱如火。
[003-0778a]
聞時不愛。憶時不樂。則心胸閉塞。已有樂事
者。上四句明長惡。此句明二俱失落。瞋心
交競非直損他亦自損已也。對治中謂潤益
語對治上侵惱損他等語。不麁不疾釋軟語
體。可樂即釋妙語。戒分所攝者。稱法離過
與戒相順。惡語不斷則善言不生。惡言既滅
則善言常行。名為不斷也。治上鄙惡常行語。
可樂者含有二語。喜聞語樂聞語。治上不喜
聞語聞不悅語。可樂有二者。轉生二語。樂
可樂釋入心語。安隱可樂釋順理語。治上瞋
惱語。人天因果名樂。涅槃因果名安隱 問
曰。涅槃正是至極大樂。所以不名樂。乃言
安隱者 答曰。涅槃實至極之樂。但樂名通
於暫時。安隱言中究竟。人天因果少有微適
得名為樂。無上菩提至極常住危怖斯盡名
為安隱。故論云。樂者隨順人天。安隱者隨
順涅槃也。又復怨親中人聞時歡喜者。釋多
人愛念語。憶時歡喜者。釋多人喜樂語。治
上不愛不樂語。能作二種益對上二種無益。
一未瞋令不生。釋心和悅語。治上心火能燒
語。能生三昧者。釋心遍喜語。治上心熱惱
語。自身現者。現前作語。令他現作者。已不
現前。釋自心他心歡喜敬信語。治上不善自
壞亦壞他人也。離倚語。對治離中依五種教
誡語。謂若制若聽若舉若折伏若歡喜語則
有益故言善知。依彼此者。彼是前眾生。此
是菩薩。顯自他有益。勸發修行乃教化語故。
明思而後言則稱心法令捨惡住善。即是若
制。不顛倒語者是實語。善說四諦因果與理
[003-0778b]
相應。眾生受悟不同付囑有緣名為展轉。教
誨為說稱根理教令聞者信用故云義語。法
語即是聽也。復依展轉者。依毘尼滅罪法人
非性知道由匠成。故律云。若不識罪聽智者
示語也。若有諍起依七滅法除名為滅諍。聖
者開此正是修行出世之益名為學行。即是
若舉亦是折伏。如法者如毘尼教誡語 阿含
者如佛所教語也。說禪法以攝學徒名說法
攝受。令如說而行名為修行。行住坐臥中皆
得見繫心念法名如威儀住。理深旨玄寄喻
顯義名為順義語。即名歡喜果行可解也。離
意三中先明離貪有三者。列章門。攝受者。他
人自己物隨身受用。攝護想者。如封占山宅
貯積等知他攝護名想也。所用事者。莊校出
生用。飲食等者資用具。亦可將境欲取貪心
為體。對治貪心者。菩薩曠斷貪心故能不貪。
此差別三種釋第三門。欲者意有頃欲來對
事以有多欲。則通業思名為門行。謂心行。得
者起耳方便心。奪者向得起以理方便心。今
起非理侵欺心也。離瞋中五種者。瞋心起惡
不限於五。但論依經釋故言五 問曰。經文
有六。何故但言五者 答曰。第三句同是愍
苦故合為一釋也。怨所生慈者。慈欲與樂。怨
所與樂。彰慈心成就故也。令惡行眾生捨惡
住善。終獲出世妙樂。故經云安隱心故。貧
窮乞匃交切可愍故生憐心。苦生樂心。此二
同有現苦故合為一。樂者令住不放逸。即是
利潤心。發菩提者。此退菩提心眾生雖不
放逸。然於無量利益利行中疲勞。故菩薩為
[003-0778c]
說大乘令進也。慈心等五句凡有六障。即經
中瞋恨妬害妄想垢等。論釋作六對 非分
別者。非爾許除瞋爾許與樂。亦非一一與
前對。六中前二句就怨親。中間兩句就己
身明善惡。後之二句就他身明違順。未必
全是外人為他。己之未來身亦名為他也。怨
處多瞋。親處喜恨。對上初對善法名淨。故
對之說妬也。惡法損物為害。對上善惡不愛
者。惡法多惱名為忘想。善法生染為愛。愛
則嫉忌故云妬也。對上第三句。此六種從瞋
心起與慈相違名為障。無量惡行根者。一一
皆能生一切惡。不待具六。彼悉捨離者。修
慈永拔也。一切盡慈心者。明慈充滿也。離
邪見者。違理穴徹也。有七句也。異乘見者。
謂外道二乘不歸大理。正道者大乘道。虛妄
者。以生死為生死。以涅槃為涅槃。不能涅槃
生死無二也。戒取淨者。想順而體違也。自
謂正見者。見盜以對治。觀智為指南也。覆
藏者。妄想智體是闇惑也。詐現者。妄智體
靈而相彰於外也。非清淨見者。雖證寂滅而
體是有為也。如是說離戒者。上來十種離戒
相已說也。復說離戒增上者。離戒中第二。
上來明離惡是律儀戒體。自下正明持戒。故
言增長上清淨。心心相續名不斷。無暫異念
名不闕。性善成就名護持。如是具足者牒上。
示不斷者生下攝善法也。自此已下明攝善
法戒。就中有二分。初明攝善法方便。第二
觀察已下正明所攝善法 問曰。此攝善法。
何故先明惡道 答曰。將辨五番十善體。故
[003-0779a]
先作興發之由。以十惡是眾苦之本。十善是
眾利之門。欲返惡從善故先明十惡 問曰。
此攝善法非攝眾生。何故經云令他住也
 答曰。菩薩自成正覺為成他。以成他故所行
諸善得成。菩薩若其不爾但為自利。即同聲
聞。故上論云。菩薩教化眾生即是自成佛法
故。下舉凡夫二乘及佛十善皆為攝善所攝。
墮惡道有三義者。初句是因。後二句是果。果
不自有。由因故得。要乘惡因到於苦果故言
往也。因本自造。果非他受。故言依止自身。惡
業既強遍感三趣。故言種種苦也 問曰。經
云十不善業道。何故名不善業道 答曰。能
通行人至於苦果名為業道。論云攝到一切
惡果數故。言十不善業道者結也。攝到一切
惡果者。重舉轉釋。無惡不統名之為攝。業
道者。造作名業。能通名道。攝取十名者此
語倒。應言十名攝取。釋數義。不善者就業
釋惡。三塗之報理非可尚。故言可毀。攝取
業者此語亦倒。應言業攝取。因能達果名到。
不相捨離名攝取。受行故者。領納果報名受。
果起在現名行。如是遠離無因等者牒上。苦
由惡墮故離無因。從惡得苦故離倒。因善解
眾生住苦不能遠離者。明必假人又顯菩薩
自明判因果。菩薩思惟深寂靜者。此語倒。
應言寂靜深思惟。已欲救彼眾生自知勘能
者。自住善法是勘能義也。復觀察者。第二明
攝善法戒以十善為體。即是行善 問曰。初
地善薩已證真智斷有漏十善業盡。何故二
地菩薩始修十善也 答曰。若論十善五種
[003-0779b]
差別。一者異心有漏十善。三界凡夫著我心
修。二者異心無漏十善。二乘解無我修行。
三者即心非我非無我平等十善。地前菩薩
中道修行。四者即理無相十善。初地至十地
無相心中無修之修。五者即理自體十善。萬
相永盡是佛十善。二地修者是無相十善也。
就文中位有其五。論體有三。五者凡夫二乘
菩薩與佛。體三者凡夫十善上期三有更不
出離。二乘十善心離體不離。菩薩諸佛心體
俱離。以此義異故釋名亦異。凡夫果報上下
殊途。故善能益而上昇以之為善。損而下沈
以之為不善。二乘趣理。故順理名善。違理
名惡。諸佛菩薩體順故善。體違故惡。行法通
故通為攝善。上來總觀一切眾生。然眾生萬
差。自下別觀。先列五章門。後次第釋。故言
後觀也。對治者。不善以善為對治。不善業
道及果善業道及果。此凡夫十善。及上上清
淨者。此二乘十善。出在凡夫上名上。但二
乘二人有二。上名上上。三界報盡名清淨。
起增長上心者。菩薩及佛十善。窮盡惑障勝
出二乘之上。求學修行者。觀上業報不同故
欲攝物行善也。此總列五數也。經曰已下乃
至有頂明凡夫十善。又上善已下明二乘十
善。論云實相觀者。小乘不見我我所相名實
相。非真如實相觀 問曰。若依經文次第。
應先釋凡夫十善。何故先舉二乘智慧者
 答曰。為取凡夫十善因果作二乘四諦觀境
故在後而明也。又解。何故合辨者。欲明不染
而染有為為凡夫。返染顯淨無為為聲聞 翻
[003-0779c]
有為即無為故也。惡道身是苦體名苦諦。十
惡業是苦之因名集諦。離彼苦集名滅諦。對
治智慧名道諦。此就凡夫明四諦。人天善道
身名苦諦。有漏十善業道是集諦。上對三途
以人天因果為滅道。令望二乘復是苦集。離
彼苦集名滅諦。對治智慧名道諦。此二乘因
果明四諦 問曰。人天是善。何故說為苦集
 對曰。人天雖免三途重苦。猶在三界以
行苦為體。論集乃至有頂。是故苦集通在善
道也。同觀者。菩薩二乘俱得人無我空名同
也。空則無二名無分別。因集者根本種性。畏
苦者現無方便一向厭苦。捨心者捨諸眾生。
依止者不能自知依止師受。觀者觀音聲。法
行淺功輕名微少。無心濟他名依自身。故經
云狹劣也。果苦等可解。我眾生等者。聲聞
入證但得無性空。但有名者。既無神我空但
假施設也。不得真如空非法無我 問曰。經
云從他聞聲名為聲聞。若爾可一切從他
 聞人皆是聲聞也 答曰。不爾。若無大悲怖
畏三界者所修十善令至聲聞地。餘有大悲
不畏三界而於佛智慧功德遍學者所修十善
能令此人不由聲聞經至佛果也。辟支者大
智論云。胡名辟支迦。此云因緣。亦名各有
三相。不假佛說法者。釋自學是勝聲聞義。
唯自覺悟者。是獨悟辟支。前佛已謝後佛未
興。二盈中間觀因緣法悟。不起心不勘說法
者。釋不能說義。涅槃經云。辟支出世但現
神通以化於物。觀微細境者。釋觀少境界義。
聲聞總觀。緣覺別觀名微細。但不盡法性名
[003-0780a]
少。又解。如觀樹木火出等名少。而通解三
世因果名達深因緣也。勝事者自覺等也。上
上者出過二乘上之上。依一切善根者。釋因
集是根本種性義不利自他。依一切善根自
行俱利益眾生。外化行隨心逞行曠功德深
遠名廣大無量也。菩薩正以大悲愍物為用。
依悲故能益。故悲名為用。以四攝善巧益物。
故攝為悲之力也。地有三者。上三句是集地
方便行。今初地始修行成名地。初地深心窮
盡法性三界惑已名淨深心。論云十大願得
名。不退轉者。二地至八地修行真解進趣迅
速中無暫止名不退轉。得寂滅者。無功用道
無名無相。是無生義。不捨眾生者。九地為
物行。解脫者。外道妄修小乘無餘皆自謂究
竟名解脫。以細苦苦智拔窮其苦原名不捨。
故論云八地得第一寂滅忍起淨佛土教化眾
生。九地說法利益也。十地行滿受佛智職名
受大位地 求證佛智者。如十地中入佛智解
脫大等。地淨波羅蜜淨。此顯深廣行成 問
曰。地與波羅蜜名異體一。但言十地行滿名
深廣行成便足。何須明地淨波羅蜜淨也
 答曰。地淨者是除障義。波羅蜜者到實相義。
此行何由能到佛果實相。由地行除障即是
地淨。障盡到佛是波羅蜜淨。地地展轉名上
上。成前地淨是教道。理用無過名第一淨。
成上波羅蜜是證道。具足二義得成深廣行。
第一義波羅蜜義者何故重舉者。明第一義
理用為波羅蜜義。行彰菩薩以理行為行。異
於下地故別指示也。佛十善有四義顯上上
[003-0780b]
事。菩薩名上上道清淨。如來名上上一切種
清淨。如來圓極無上佛果行無不集。故統收
上下集成佛德。共習氣滅者釋滅義。如來萬
德斯盡塵習永已名清淨。萬德滿足名善業
成就。二乘捨故者。聞佛果功德高勝無邊望
凡絕分無心敢悕也。於菩薩所行究竟對菩
薩顯上上。餘殘者餘殘經文。無厭足者。佛
果萬德無有窮盡義同無厭足。一切智中得
者。除智障。一切種除煩惱障。降魔者。具足十
力通越四魔名降伏。能引小心令歸大解亦
名降伏也。次上依大悲已下明利眾生戒。功
用勝前故言次上 問曰。何故後二戒後明攝
眾生戒者 答曰。菩薩正以益物為心。若自
行不立無以化他。是故論云。若人自不行若
為他說法令住善者。無有是處也。拔苦與樂
名利益也。悲心深重名增上也。五種義中。智
明不捨世間方便善巧。於因果如實不顛倒
知。即上遠離無因倒因也。已知眾生苦由惡
招。故念攝眾生與如來無障礙解脫名願也。
修行者。修一切法如實覺也。此三即上攝善
法戒。上攝善法為令他住善故。今舉自住善
法以為利他方便也。十種大悲德無不集故
名為集。隨種種眾生起利集無不窮名集果
也。知受報有先後名時差別。知果輕重不同
名報差別。餘報人中名習果差別也。上地獄
者。一業各有三時也。時差別且噵上品乃至
下者但導總也。下經言殺生之罪遍三途者。
明報差別。一一句中皆對上三句也。故下論
云。前總觀因。今別觀果報。又解。眾生業行
[003-0780c]
不可思議故作五番釋。但文中倚互正有四
種略無一番。經文可尋而取解。論曰時者乃
至二者可解。是中時報差別者故總時報也。
示苦深重者。顯報上下三時差別。若在三處
處中之重以為示深重。下者。若在餓鬼餓鬼
中重。轉深者。若在畜生畜生中重。轉轉深
者。上罪在地獄地獄中重。總別令觀者。前
總觀因後別觀報。今令觀惡道中無量大苦
也。願者攝善方便為利眾生而攝善法也。修
行者正攝善也。集者欲令他住善。必於眾生
生十種十心。十種心能集利益眾生故名為
集。已住佛法者名同行也。不退者明真為虛
融無障礙修會勝進無聞也。菩提願者。初地
二地行已同我故念益如己。即是我身者。正
明緣攝入實障除體顯自他平等無二也。餘
二心者。行已高己故生師心尊心。乘大乘行
進趣剋果。可師而敬之。既具足功德深可尊
重也。集果勝悲所攝者。正對苦與樂益時踰
彼以為集果。訖下文是也。初列十句為章門。
初為總句。顛倒是也。倒者四倒是邪見。諸
見根本名首。顛倒有三以下別作九句。通前
番為十也。顛倒取著或外或內者。著外五欲
名為欲求。貪著己身名為有求。梵行求涅槃
雖厭生死而迷於出法亦可憐愍。此三亦是
總。下無別釋。欲求中有二。受用時追求時
者。謂已得未得五欲。此亦總。受用有三。受
不共財彰瞋過。無厭足財彰貪過。貯積財彰
癡過。皆因欲事生過。能資發於業故名財也。
此三名煩惱。追求亦二。求現報者。現在五欲。
[003-0781a]
如求財逐職等名不依理故習惡行。求後報
未來富樂善本性出而迴向三有故習善行。
亦為過。此二明業。此五正釋欲求。下有五
番文釋也。有求有二明苦。道謂六道下。以
流轉為過。界謂三界下。以繫縛為過。即兩
番經文也。梵行有二。邪見我為苦本。而計我
悕滅。猶火益薪。豈可滅乎。二乘之人雖得
正見離我過。而樂小乘有絕大志。小得可愍。
下有兩番文釋也。隨順對治者。一一各與對
治正是利益方便行也。十章門。專念行者。常
樂二倒是事倒。正與理相翻。是故要須作意
專念而起。二是性倒性。我性淨率心成就。不
須作意。故言不專念行。謂我淨想者。指示
後二。依我見起常見。故勝鬘經云。我見妄
想生二見。謂斷常也。依淨起樂。先生淨想
染已求樂。故我淨為本常樂隨也。稠林因者。
此二是惑本故名因。煩惱者起煩惱厚積也。
成就在心以之為使。使與煩惱更無異體。但
在家心中名煩惱。出家心中名使使語細利。
煩惱麁鈍也。密遲名稠林。隨順對治者。向觀
過。今與治。正念除煩惱。正見除使也。鬪諍
相違為不共。破壞有二開二門。如是破壞
者。結不共義。思念作報釋心中。增長行熾
釋言中。下舉論以經指對。怨心中舉論。分
別彼我舉經文。示現者。示向初句下類爾。
與大慈益者。慈能治瞋也。無厭足財有二。
心染前境名貪。身口事成名集也。貯積財。貪
等因者。彼著故與貪作因。於散起瞋與瞋作
因。亦是癡因。故經云因隨逐貪瞋癡。數為
[003-0781b]
燒燃者。數能增長煩惱復為過。不見者。障
癡之長。對治者智慧清凉能治癡惑也。追求
現報習惡行者。以癡過故貪現小樂而種久
苦過也。初一番直障癡過即舉經帖。又愚癡
者已下釋癡過。闇冥者喻愚癡。實苦見樂名
顛倒。未來隔世名厚𪾼。黑闇者是無明不達
現苦。皆就癡說過。滿足使事者。向明習惡者
有癡過。今明此惡與使作因過。復與善法為
障不得無漏也。愚癡因事。以愚癡因入稠林
使。受至者習惡行者隨行所追大苦。對者苦
以為對也。心生悔過者。披羅之鳥恨不高飛
等。示人一生為惡臨死云悔。見本罪相者。如
觀佛三昧經說。報相已現自必受之。悔何
補及亦可惱悔之悔。不能集治者。既悔為心
無容集治。是以定受無可免離。隨順對治清
淨慧眼治向癡冥也。追求後報習善行法者
 問曰。此人既修善求報所以名過也 答
曰。此人非不修善。以無智慧故。雖修善行
乃求世間生死果報。故在嶮道也 問曰。善
道何故名嶮道者 答曰。無人體是生死嶮
道。故經云諸天與地獄對門也。嶮道有三也。
世間少善根者。世善非出世也。而彼出資於
出離但言乏少。而以應言世間善根微少。不
能遠達菩提以之為患。求出者。習善名出。而
謂非想以為涅槃。為有修行必墮惡道。以過
相難彰故。皆借事而顯。入網者。苦中生樂。
妄樂所羅纏束行者如網相似。黑闇稠林者。
癡使覆心。而不覺知者苦集也。顛倒道者。
捨真實樂行。顛倒行明不識滅道。盲冥者愛
[003-0781c]
欲所盲於生死中住也。離導師者作障礙行。
與賢聖永隔。是故坎□之性等也。悕求涅槃
等者。既自盲冥復無良導。一向隨己自心悕
梵天等以為出相。怨賊者。於生死中魔境幸
□能劫功德怨賊相似也。失者有三種。由善
根羸劣。現在有八種障。未來有三種失。現在
行惡未來生八難處名遠離導師。生善無於
名不善地。明不見佛也。依止怨地者。明不
見僧。順魔境界無離惡方便也。遠離善知識
者。上離佛僧是失人。此離佛意明失法。法
是生善之處名善知識地。生在難處不聞經
教名遠離也。云何道差別。自下釋有求義。
道之與界果報處同總別為異。五道眾生為
道差別。煩惱愛染為大河。自體者明生死河
體相。難者水中難也。失者所失。前自體五句
以愛水為差別。下二就愛水中更起餘差別
用也。深者煩惱愛河莫知其底。四流競起名
無量。欲界煩惱名欲流。色無色煩惱名有
流。三界見諦名見流。三界無明名無明流。
二者流。驅役眾生隨煩六道無時暫停名常
流。三者名。如薪頭博叉等。此名愛河。一切
生死以愛故集。故經說愛為水也。㵱者無常
遷動念念迅駛無時暫停。安能見涅槃岸也。
廣者煩惱愛河。諸覺競起不知邊畔也。起難
有四。執者依向生死之相復生我我所心見
著堅固如羅剎執也。入迴者。斷麁駛不盡還
入欲中如入迴相似。中著者。欲能誑心故深
樂之。洲者向明水過隨愛為沒。今就陸地顯
起見也。燋枯我慢自高如陸地相似。憍慢我
[003-0782a]
慢大慢謂之三也。失有三者。無救明失人。無
出意者無離惡方便。異處去者無集善方便
也。洲本能濟水難。故以智慧為寶洲對治六
道大河也。有求界有何過。閉在牢獄為過也。
有五種也。苦事者鞭杖刀等。財盡者費用追
求。愛離者父母生別。縛者枷瑣杻械。障礙
者欲出不從是牢獄。五事寄此示也。三界亦
有五事相似。皆與利相違故名為難。無病者。
病與無病作難。資生難者。憂貧妨道名難憎
貧不去愛富不來名縛。憂親妨道名親難。戒
難者。愛著三界障戒不得出離如縛相似。邪
見與正見為礙名難。世智辯聰名世間智。無
明心與正解相違名覆蔽。涅槃累縛永已名
無礙。對治三界獄也。梵行求者。梵名無欲。
涅槃體絕垢欲名梵。此行能趣名梵行。外道
作心亦求涅槃但求不得云名邪。邪不會理
名外。計我為過也。不能動發者不行出離。住
六入者明受身。有身則有苦。五陰無常分散
能壞善法故說如怨。非但內苦外苦無量。皆
由身受故云受無量苦也。以空無我智治我
故云令住無我智。正梵行者。此人亦求涅槃
不同外道名正求。佛法名同標心在近。不求
無上菩提名小。自行不立名小心。利他不成
名狹心。大乘出法者。有佛性大乘應修大乘
出行不應取二乘涅槃。對治可解也。自依持
戒力者結律儀戒。能作善法者結攝善法。善
起諸行結利眾生戒也。有者同無者應知者。
無發趣果應知。所以無者。以初地據修相具
足不迷道方便成一。初地一法既成。餘地同
[003-0782b]
然。發趣義障故在初地而辨餘地無也。四住
煩惱是異心之惑名外貪。二地所除是即心
之闇同體之□故名自體明垢也。
十地義疏卷第三


從校量離垢地訖 用紙三十五張一校竟。


保定五年歲次乙酉比丘智辯為法界眾生
敬寫大乘十地義記若有尋翫之者智慧踰
明悟空會旨使增聞解終乎出世以法匡物
導化蒼生同登妙覺覺 法上述。


此漢寫經記之耳。漢寫經 漢寫經。


私云董文業□


庚辰年五月二十八日翟家寫經記之耳也


願受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