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s0003 諸經要集-唐-道世 (TKD)


[31-0001b]
諸經要集卷第
一三寶部第
一敬佛篇第一此別六緣
普敬述意緣念十方佛
緣念釋迦佛緣念彌陀佛
緣念彌勒佛緣念佛三昧
緣普敬述意緣第
一夫大聖有平等之相弟子有稱揚
之德故十方諸佛同出於淤泥之濁

[31-0001c]
身正覺倶坐於蓮臺之上隨念何相
皆得利益所謂始從出家終成正覺
於其中閒道樹降魔鹿野說法相好
圓滿光明炳著身色清淨事等鎔金
面貌端嚴猶如滿月齒同珂雪髪似
光螺目譬靑蓮眉方翠柳八音響亮
萬相雍容五眼精明六通遥颺懸河
寫辯連注投機圓三點以成身具五
分而爲體帶權實以度物隨眞應以
化人或扇廣大之慈風灑滂沲之法
雨能使身田被潤卽吐無上之㸦心
樹旣榮便茂不凋之葉不來相而來
不見相而見爲衆生故隨緣應現十
方十億並願歷侍三千大千倶得親
承長種福田廣興供養吐邪倒之根
拔貪嗔之本修念佛之因感見佛之
果矣
如寶性論云三寶有六義故湏敬也
一者希有義如世寶物貧窮之人所
不能得三寶如是薄福衆生百千萬
世不能値遇故名爲寶二者離垢義
如世眞寶體無瑕穢三寶如是隨離
諸漏故名爲寶三者勢力義如世珎
[31-0002a]
貧去毒有大勢力三寶如是具不思
議六神通力故說爲寶四者莊嚴義
如世珍寶能嚴身首令身姝好三寶
如是能嚴行人清淨身故故說爲寶
五者最勝義如世珍寶譬諸物中勝
三寶如是一切世中最爲殊勝故名
爲寶六者不攺義如世眞金燒打磨
練不能變攺三寶如是不爲世閒八
法所攺故名爲寶又具六意故湏敬
也一佛能誨示法是良藥僧能傳通
皆利益於我報恩故敬二末代惡時
傳法不易請威加護故湏致敬三爲
物生信禀承故敬四示僧尼敬事儀
式故敬五令樂供養法得久住故敬
六爲表勝相故敬故成實論云三寶
最吉祥故我經初置念十
方佛緣第二如觀
佛三昧經云昔過去久遠无量世時
有佛出世号寶威德上王時有比丘
與九弟子往詣佛塔礼拜佛像見一
寶像嚴顯可觀礼已諦視說偈讃歎
後時命終悉生東方寶威德上王佛
國大蓮華中結跏跗坐忽然
[31-0002b]
生従
此巳後恒得値佛於諸佛所淨修梵
行得念佛三昧海得三昧巳佛爲授
記於十方面各得成佛東方善德佛
者則彼師是其九弟子者作九方佛
謂東南方无優德佛南方旃檀德佛
西南方寶施佛西方无量眀佛西北
方花德佛北方相德佛東北方三乘
行佛上方廣衆德佛下方眀德佛如
是十佛由因過去礼塔觀像一偈讃
歎今於十方各得成佛又觀佛三昧
經云昔過去久遠有佛出世号曰空
王入涅槃後有四比丘共爲同學習
佛正法煩惱覆心不能堅持佛法寶
藏多不善業當墮惡道空中有聲語
比丘言空王如來雖復涅槃汝之所
犯謂無救者汝等今可入塔觀像與
佛在世時等無有異聞空聲巳入塔
觀像眉閒毫相卽作念言如來在世
光眀色身與此何異佛大人相願除
我罪作是語已如太山崩五體投地
懺悔諸罪由入佛塔觀像毫相懺悔因
緣後八十億阿僧祗刧不墮惡道
[31-0002c]
常見十方諸佛於諸佛所受持甚深
念佛三昧得三昧巳爲十方佛現前
授記今悉成佛東方有國名曰妙喜
佛号阿閦卽第一比丘是南方有國
名曰觀喜佛号寶相卽第二比丘是
西方有國名曰極樂佛号無量壽卽
第三比丘是北方有國名蓮華莊嚴
佛号微妙聲卽第四比丘是以是因
緣行者應當如是願觀佛也又迦
葉經云昔過去夂遠阿僧祗刧有佛
出世号曰光明入涅槃後有一菩薩
名大精進年始十六婆羅門種端正
無比有一比丘於白氎上畫佛形像
持與精進精進見像心大歡喜作如
是言如來形像妙好乃爾況復佛身
願我未來亦得成就如是妙身言已
思念我若在家此身匱得卽啓父母
求哀出家父母荅言我今年老唯汝
一子汝若出家我等當死子白父母
若不聽我者我從今日不飮不食不
升床坐亦不言說作是誓巳一日不
食乃至六日父母知識八萬四千諸
婇女等同時悲泣禮大精進尋
[31-0003a]
家旣得出家持像入山取草爲座在
畫像前結跏跗坐一心諦觀此畫像
不異如來如來像者非覺非知一切
諸法亦復如是無相離相體性空寂
作是觀巳經於日夜成就五通具足
無量得無礙辯得普光三昧具大光
明以淨天眼見於東方阿僧祗佛以
淨天耳聞佛所說悉能聽受滿足七
月以智爲食一切諸天散花供養從
山而出來至村落爲人說法二萬衆
生發菩提心無量阿僧祗人住於聲
聞緣覺功德父母親眷皆住不退無
上菩提佛告迦葉昔大精進今我身
是由此觀像今得成佛若有人能學
如此觀未來必當成無上道又觀
佛三昧經去昔過去久遠有佛出世
号釋迦牟尼滅度之後有一王子名
曰金幢憍慢邪見不信佛法有一比
丘名定自在語王子言世有佛像衆
寶嚴飾然爲可愛可暫入塔觀佛形
像王子卽隨共入塔中見像相好白
比丘言佛像端嚴猶尙如此況佛眞
身比丘告言汝今見像不能禮
[31-0003b]
者應當合掌稱南无佛是時王子卽
便合掌稱南無佛還宮繫念塔中像
故卽於後夜夢見佛像夢巳歡喜捨
離邪見歸依三寶由一入塔稱佛善
根命終得値九百萬億那由他佛於
諸佛所逮得甚深念佛三昧得三昧
故諸佛現前爲其授記従是巳來經
於百萬阿僧衹刧不墮惡道乃至今
日獲得甚深首楞嚴定昔王子者今
財首菩薩是以是因緣智者應當如
是學念佛也又法華經偈云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
皆以成佛道
又譬喻經云昔有國王煞父自立有
阿羅漢知此國王不久命終計其餘
命不過七日若命終後必墮阿鼻地
獄一刧受苦此阿羅漢尋往化之勸
教至心稱南无佛七日莫絕臨去重
告愼莫忘此王便叉手一心稱說晝
夜不廢至七曰頭便卽命終魂神趣
向阿鼻地獄乘前念佛至地獄門知
是地獄卽便大聲稱南無佛獄中
罪人聞稱佛聲皆共一時稱南无佛
[31-0003c]
猛火卽時化滅一切罪人皆得解脫
出生人中後阿羅漢重爲說法得湏
陀洹以是因緣稱佛名号所獲功德
无量無邊不可爲喻念釋
迦佛緣第三又觀
佛三昧經云昔佛在世時佛爲父王
及諸大衆說觀佛三昧經佛有三十
二相八十種好身眞金色光眀无量
時座下有五百釋子以罪障故見佛
色身猶如灰人羸婆羅門見巳號哭
自拔頭髪舉身投地鼻中血出佛安
慰曰汝勿號哭吾爲汝說過去有佛
名毗婆尸入涅槃後於像法中有一
長者名曰月德有五百弟子聰眀多
智無不貫練其父長者信敬三寶常
爲諸子說佛法義諸子邪見都無信
心後時諸子同遇重病父到兒前泣
淚合掌語諸子言汝等邪見不信佛
法今無常刀切割汝身爲何所怙有
佛世尊名毗婆尸汝可稱名諸子聞
巳敬父言故稱南无佛復教稱法及
稱僧名稱已命終由稱佛故生四天
王天上壽盡以前邪見還墮地
[31-0004a]
卒羅刹以熱鐵叉刺壞其眼受是苦
時憶父敎稱念佛因緣從地獄出來
生人中貧窮下賤後式棄佛出亦得
値遇但聞佛名不覩佛形後隨葉佛
拘樓秦佛拘那含佛迦葉佛亦皆聞名
不見其形以聞如是六佛名故今得
與我同生釋種我身端嚴如閻浮金
汝見灰色羸婆羅門皆由前世邪見
故尒汝今可稱過去佛名幷稱汝父
亦稱我名及彌勒佛稱巳作禮及向
大衆大德衆僧五體投地發露懺悔
邪見之罪諸人受敎懺悔訖巳見佛
金色如湏彌山見巳白佛我今見佛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光明作是
語巳得湏陀洹求佛出家得阿羅漢
三明六通具八解脫佛告比丘我滅
度後若稱我名南無諸佛所獲福德
無量無邊又大
悲經云佛告阿難汝觀如來在路行
時能令大地高處令下下處令高高
下諸處悉得平正如來過後地輒還
復一切樹林傾側向佛樹神現身低
頭禮拜如來過後樹輒還復一
[31-0004b]
陵坑坎屛廁臭穢叢林瓦礫皆悉
除平正清淨馨香芬烈衆華布地如
來足履蹈上而過無情諸物尙皆傾
側何況有情而不加敬何以故我本
修行菩薩行時於一切人所無不傾
側謙下禮敬以是善業得成佛巳有
情無情如來行時無不傾側低頭禮
拜我本曾以清淨微妙稱意資産至
心自手施諸衆生以是業報如來行
時大地平正掃灑清淨又無瓦礫我
於無量諸賢聖所在路行時曾與掃
治道路泥治房舎我以平等心無高
下掃治令淨於一切時常求菩提利
益衆生以是善根若佛如來在在處
處行來路首自然清淨地平如掌乃
至湏彌山王高八萬四千由旬在大
海中亦深爾許及鐵圍山高十六萬
八千由旬亦是金剛堅固佛涅槃時
無不傾側低頭禮敬若欲遠避不傾
側者亦無是處又普
曜經云由如來過去心淨離著不害
衆生故所行之處腳足不汙虡蟻不

[31-0004c]
處經云如來行時不著履有三因緣
一使行者少欲二現足下輪相三令
人見之歡喜佛行足去地四寸有三
因緣一見地有虡蟻故二地有生草
故三現神足故亦欲令人意正佛行
地高下皆平有三因緣一本行四等
心欲令一切安隱地在水上水中有
神虡蟻一切値佛足下皆安隱同心
立意是故卑者爲高高者爲卑二諸
天鬼神行福爲佛除地故高下爲平
三佛爲菩薩時通利道徑橋梁度人
故從是得福故高下平正欲令人意
亦爾又智度論云世尊身好細薄皮
相塵土不著身如蓮華葉不受塵水
若菩薩在乾土山中經行土不著足
隨嵐風來吹破土山令散爲塵乃至
一塵不著佛身若菩薩舉食著口中
是時咽喉邊兩處流注甘露和合諸
味是味清淨故名味中得上味又増
一阿含經云無恭敬心於佛者當生
龍蛇中以過去從中來今猶無敬多
睡癡也又四
分律說偈云
[31-0005a]
有敬長老者是人能護法現世得名譽
將來生善道
念彌陀佛緣第四
問曰何名淨土荅曰世界皎潔目之
爲淨卽淨所居名之爲土故攝論云
所居之土無於五濁如頗梨柯等名
清淨土法華論云無煩惱衆生住處
名爲淨土淨土不同有其四種一法
性土以眞如爲體故梁攝論云以蓮
華王爲淨土所依譬法界眞如爲淨
土所依體故二實報土依攝論云以
二空爲門三慧爲出入路奢摩他毗
鉢舎那爲乘以根本無分別智爲用
此皆約報功德辯其出體三事淨土
謂上妙七寶是五塵色性聲香味觸
爲其土相故攝論云佛周遍光明七
寶處也又華嚴經云諸佛境界相中
種種閒錯莊嚴故淨土論云備諸珎
寶性具足妙莊嚴又新翻大菩薩藏
經云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火洞然
如來在中若依經行若住坐臥其處
自然八功德水出現於地四化淨土
謂佛所變七寶五塵爲化土體故涅
[31-0005b]
云以佛神力地皆柔耎無有丘墟土
沙礫石乃至猶如西方無量壽佛極
樂世界等又大莊嚴論云由智自在
隨彼所欲能現水精瑠璃等清淨世
界又維摩經云佛以足指案地現淨
等事又十地經云隨諸衆生心所樂
見爲示現故此諸經論所眀並約化
爲淨土由佛神力現故有攝故卽無
故名化土述曰
上來雖土有四種然綱要有二一報
土二化土此二卽攝理事二土初報
土者謂佛如來出世諸善體是無漏
非三界所攝故淨土論云觀彼世界
相勝過三界道又智度論云有妙淨
土出過三界然佛所居无處爲處過
在十方世界或依法身而安淨土故
論云釋迦牟尼佛更有清淨世界如
阿彌陀國其彌陀佛亦有嚴淨不嚴
淨世界如釋迦佛又涅槃經云我實
不出閻浮提界又法華經偈云常在
靈鷲山及餘諸住處衆生見刧盡大火
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園林
諸堂閣種種寶莊嚴
[31-0005c]
又華嚴經云如來淨土或在如來寶
冠或在耳璫或在瓔珞或在衣文或
在毛孔如是毛孔旣容世界故知十
住論云佛擧一步則過恒河沙等三
千世界其事如是化土處者但所居
化土無別方處但依報土而起麤相
或通十方或在當界引接三乘人天
等衆如彌陀世尊引此忍界凡小衆
生而安淨國或於穢現淨如案地現
淨譬同天宮其事如是或於衆生共
相器世界閒種子所感於中顯現淨
穢境界隨其六道名見不同此皆由
外名言熏習因識種成就感得器世
界影像相現此影像是本識相分由
共相種子與影像相彼現相識爲因
緣卽此共相由内報増上緣力感得
如此苦樂不同
又華嚴經云爾時心王菩薩摩訶薩
告諸菩薩言佛子此娑婆世界釋迦
牟尼佛刹一刧於安樂世界阿彌陀
佛刹爲一日一夜安樂世界一刧於
聖服幢世界金剛佛刹爲一日一夜
聖服幢世界一刧於不退轉音聲輪
[31-0006a]
世界善樂光眀清淨開敷佛刹爲一
日一夜不退轉音聲輪世界一刧於
離垢世界法憧佛刹爲一日一夜離
垢世界一刧於善燈世界師子佛刹
爲一日一夜善燈世界一刧於善光
眀世界盧舎那藏佛刹爲一日一夜
善光眀世界一刧於超出世界法光眀
清淨開敷蓮華佛刹爲一日一夜超
出世界一刧於莊嚴慧世界一切光眀
佛刹爲一日一夜莊嚴慧世界一刧
於鏡光眀世界覺月佛刹爲一日一
夜佛子如是次第乃至百萬阿僧祗
世界最後世界一刧於勝蓮華世界
賢首佛刹爲一日一夜普賢菩薩等
諸大菩薩充滿其中又優波提舎論
偈云
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
廣大无邊際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淨光眀滿足如鏡日月輪
述曰如凡夫二乘於穢土中見阿彌
陀佛諸菩薩等於淨土中見阿彌陀
佛據此二說報土則一向純淨應土
則有染有淨故淨土論云土有五種
[31-0006b]
土唯在佛果二淨穢土謂淨多穢少
卽八地巳上三淨穢亭等土謂従初
地乃至七地四穢淨土謂穢多淨少
卽地前性地五雜穢土謂未入性地
第五人見後一不見前四第四人見
後二不見前三第三人見後三不見
前二第二人見後四不見前一第一
佛上下五土悉知悉見也又阿彌
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云爾時世尊
告諸比丘西方安樂世界今現有佛
号阿彌陀若有四衆能正受持彼佛
名号以此功德臨欲終時阿彌陀卽
與大衆往此人所令其得見見巳尋
生慶悦倍増功德以是因緣所生之
處永離胞胎穢欲之形純處鮮妙寶
蓮華中自然化生具六神通光眀赫
弈阿彌陀佛與聲聞俱如來應供正
遍知其國号曰清泰聖王所住其城
縦廣十千由旬於中充滿刹利之種
阿彌陀佛父名月上轉輪聖王其母
名曰殊勝妙顏子名月眀奉事弟子
名無垢稱智慧弟子名曰賢光神足
精勤弟子名曰大化爾時魔
[31-0006c]
王名曰無勝有提婆達多名曰寂靜
又无量壽經云佛告彌勒假使三千
大千世界猛火爲念阿彌陀佛名故
要當於中直過未足爲難
又阿彌陀佛經云佛告諸比丘僧是
阿闍世王太子及五百長者子却後
無數刧皆當作佛如阿彌陀佛佛言
是阿闍世王太子及五百長者子住
菩薩道以來無央數刧皆各供養四
百億佛巳今復來供養我阿闍世王
太子及五百長者子等皆前世迦葉
佛時爲我作弟子今皆復會是共相
値也
念彌勒佛緣第五
如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云阿難曰
佛言彌勒得法忍久遠乃爾何以不
速逮無上正眞之道成最正覺耶佛
語阿難菩薩以四事法不取正覺何
等爲四一淨國土二護國土三淨一
切四護一切是爲四事彌勒本求佛
時以是四事故不取佛佛語阿難我
本求佛時亦有此四然彌勒發意先
我之前三十二刧我於其後乃發道
[31-0007a]
此賢刧以大精進超越九刧得於無
上正眞之道致最正覺佛告阿難我
以十事致最正覺何等爲十一所有
一切無可愛惜二妻妾三兒子四頭
目五手足六國土七珎寶財物八髓
腦九血肉十不惜身命我以十事疾
得佛道問曰
凡夫道俗身居欲界行何善業得生
同界兜率天報答曰如未曾有經云
下品十善謂一念頃中品十善謂一
食項上品十善謂従旦至午於此時
中心念十善止於十惡亦得往生故
野干心念十善七日不食生兜率天
又上生經云我滅度後四衆八部欲
生第四天當於一日至第七日繫念
彼天持佛禁戒思念十善行十善道
以此功德迴向願生彌勒佛前隨念
往生言七日者亦従近說尙感彼天何况一生而不剋獲又上
生經云善有礼敬彌勒佛者除却百
億刧生死之罪乃至來世龍華樹下
亦得見佛又云我滅度後四衆八部聞
名礼拜命終往生兜率天中若有男
女犯諸禁戒造衆惡業聞是菩
[31-0007b]
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懺悔一切惡
業速得清淨若有歸依彌勒菩薩當
知是人得不退轉彌勒成佛見佛光
眀卽得受記又上生經云佛滅度後
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
塗地華香供養行諸三昧讀誦經典
如是人等雖不斷結如得六通應當繫
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若一念項受
八戒齋修諸淨業命終之時卽得往
生兜率天上蓮華臺中應時見佛白
毫相光超越九十億刧生死之罪隨
其宿緣爲說妙法令得不退又増一
經云衆生三業造惡臨終憶念如來
功德者必離惡道趣得生天上正使
極惡之人以念佛故亦得生天又大
集經云若修慈者當捨身命時見十
方佛手摩其頂蒙手觸故心安快樂
尋得往生清淨佛土又普賢觀經云
若有晝夜六時礼十方佛誦大乘經
思第一義甚深空法於一彈指項除
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刧生死之罪
行此法者眞是佛子従諸佛生十方
諸佛及諸菩薩爲其和上是名
[31-0007c]
具足菩薩戒有不湏羯磨自然成就
應受一切人天供養又法華經云若
有人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是
人命終爲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
惡道卽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彌
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衆所共
圍遶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而於中
生有如是等功德利益是故智者應
當一心自書若使人書受持讀誦正
憶念如說修行又智度論云若善男
子能行是深般若波羅蜜者當知是
人人道中來或兜率天來所以者何
三惡道中罪苦多故不得行深般若
欲界諸天著淨妙五欲是心則狂惑
故不能行色界天等深著禪定味故
不能行無色界天無形故故不能行
以兜率天上常有一生補處菩薩彼
中諸天常聞說般若五欲雖多法力
勝故是故說二處勝若従他佛國來
生此聞斯則轉勝也
又處胎經佛告彌勒偈云
汝所三會人是吾先所化九十六億人
受吾五戒者次是三歸人九十二億者
[31-0008a]
一稱南无佛皆得成佛道
又處處經云佛言彌勒不來下有四
因緣一有時福應彼閒二是此閒人
麤無能受經者三功德未滿四世閒
有能說經者故彌勒不下若當來下
餘有五十億七千六十萬歲彌勒時
人眼皆見四千里由本十種因緣德
一不掩人眼眀二不損人眼三不覆
人眼四不藏人善五不視煞六不視
盜七不視婬八不視陰私及人短九
諸惡事不視十然燈於佛寺
又佛說彌勒來時經云佛言彌勒佛
未出時閻浮利内地山樹草木皆燋
盡於今閻浮利地周帀六十萬里彌
勒出時閻浮利地東西長四十萬里
南北廣三十二萬里地生五果四海
之内無山陵谿谷地平如砥樹木長
大人少三毒民多聚落城名汜羅那
夷有一婆羅門名湏凡當爲彌勒作
父母名摩訶越題彌勒當爲作子相
好具足身長十六丈生墮城地目徹
視萬里内頭中曰光照四千里彌勒
得道爲佛時於龍華樹下坐樹高三
[31-0008b]
廣亦四十里大成佛緾華枝如龍頭故名龍華樹亦有別傳云子
従龍宮出故名龍華樹也
用四月八曰眀星出時得道彌勒佛
却後六十億殘六十萬歲始當來下
自外大同成佛經說
王玄筞西國行傳云大唐顯慶二年
勅使王玄筞等往西國送佛袈裟至
泥婆羅國西南頗羅度來村東坎下
有一水火池若將家火照之其水上
卽有火焰於水中出欲滅以水沷之
其焰轉熾漢使等曾於中架一釜煮
飯熟使問彼國王國王答使人云曾
經以杖刺著一金匱令人挽出一挽
一深相傳云此是彌勒佛當來成道
天冠金火龍防守之此池火乃是龍
火也
又智度論云彌勒菩薩爲白衣時師
名婆跋梨有三種相一眉閒白毛相
二舌覆面相三陰藏相如是等非是
菩薩時亦皆有此相也又新婆沙論
云曾聞尊者大迦葉波入王舎城最
後乞食食巳未久豋雞足山山有三
峯如仰雞足尊者入中結跏跗坐作
[31-0008c]
曰願我此身幷納鉢杖久住不壞乃
至經於五十七倶胝六十百千歲慈
氏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世時施作佛
事發此願巳尋般涅槃時彼三峯便
合成一掩蔽尊者儼然而住及慈氏
佛出現世時將无量人天至此山上
告諸衆曰汝等見是釋迦牟尼佛杜
多功德弟子衆中第一大弟子迦葉
波不舉衆咸曰我等欲見慈氏如來
卽以右手撫雞足山頂應時峯坼還
爲三分時迦葉波將納鉢杖従中而
出上升虛空无量天人覩斯神變歎
未曾有其心調柔慈氏世尊如應說
法皆得見諦若無留化如此之事云
何有耶有說有留化事問若爾世尊
何故不留化身至涅槃後任持說法
答所應作者巳究竟故謂佛所應度
皆巳度訖所未度者聖弟子度之有
說無留化事問若爾迦葉波事云何
得有答諸信敬天神所任持故有說
迦葉波爾時未般涅槃慈氏佛時方
取滅度此不應理寧可說無不說彼
默多時虛住如是說者有留化
[31-0009a]
事是故大迦葉波巳入涅槃
惟凡夫力弱習惡來多以住娑婆其
心怯弱初學是法恐畏退敗常發大
願扶持此行乃至命終心無障惱隨
種善根願共含識自在往生彌勒内
衆得至佛前隨念修學證不退轉不
願往生於外衆中恐著五欲不得解
脫故智度論云有人修少福業聞有
福處當願往生乃至命終各生其中
又大莊嚴論云佛國事大獨行功德
不能成就要湏願力如牛雖力挽車
要湏御者能有所至淨佛國土由願
引成以願力故福德増長不失不壞
常見佛故又如十住論云若人發心
求佛不休不息有人以指舉大千世
界在空却住不足爲難若發願言我
當作佛是人希有何以故世人心劣
無大志故又發菩提心論有十大願
常悉修行
一者願我先世及以今身所種善根
施與一切衆生迴向佛道令我此願
念念増長世世所生終不忘失常爲
陀羅尼之所守護
[31-0009b]
二者願我以此善根生處値佛常得
供養不生無佛國中
三者願我親近諸佛隨侍左右如影
隨形
四者願我旣得親近爲我說法成就
五通
五者願我通達世諦假名流布解第
一義得正法智
六者願我以無猒心爲衆生說示教
利喜皆令開解
七者願我以佛神力遍至十方一切
世界供養諸佛聽受正法廣攝衆生
八者願我隨順清淨法輪一切衆生
聽我法者聞我名者卽得捨離一切
煩惱
九者願我隨逐衆生將護與樂捨身
命財荷負正法除無利益
十者願我雖行正法心無所行亦無
不行爲化衆生不捨正願
願我以此十大誓願遍衆生界攝受
一切恒沙諸願若衆生界有盡我願
乃盡然衆生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
亦不可盡廣度衆生无邊法界所修
[31-0009c]
皆悉迴向無上正覺生彌勒佛前聞
清淨法悟無生忍但行住坐臥一生
巳來所修善根並共法界衆生迴向
彌勒佛前速成不退自外修念觀行見佛方法彌陀
彌勒等業具在禪門十卷廣說此中直出經文令示往生
玄奘法師云西方道俗並作彌勒業
爲同欲界其行易成大小乘師皆許
此法彌陀淨土恐凡鄙穢修行難成
如舊經論十地巳上菩薩隨分見報
佛淨土依新論意三地菩薩始可得
見報佛淨土豈容下品凡夫卽得往
生此是別時之意未可爲定所以西
方大乘許小乘不許故法師一生巳
來常作彌勒業臨命終時發願上生
見彌勒佛請大衆同時說偈云
南无彌勒如來應正等覺願與含識
速奉慈顏
南无彌勒如來所居内衆願捨命巳
必生其中
念佛三昧緣第六
惟凡夫倒想隨情妄執六賊交侵五
道旋轉業繩相係苦報難出所以大
聖慈愍乘機引接故舉淨土之妙國
[31-0010a]
來之勝相令翹注不懈欣心敬慕俯
仰合觀隨心廣略庶令悟之善惡則
隨心向背成之業種則見佛可期臨
終喜躍隨念受生若不預修此福無
常忽至周慞惶怖心路蒼茫淨業旣
空莫知投寄眼光失落依業受殃是
故造罪造福雖復同營一種爲身不
如修善修善見佛造惡獲殃也故華
嚴經偈云寧受
一切苦得聞佛音聲不受一切樂而不
聞佛名所以無量刧受此諸苦惱流轉
生死中不聞佛名故又無
量壽經云佛告彌勒菩薩假使大千
世界滿中猛火爲聞阿彌陀佛名故
要當於中直過夫足爲難又觀
佛三昧經云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
世尊唯願世尊大慈大悲憐愍一切
未來世中多有衆生造不善業佛不
現在何所依怙得除罪咎佛告彌勒
如來滅後多有衆生以不見佛作諸
惡業如是人等當令觀像若觀像者
與觀我身等無有異說是語時空中
十方諸佛讃言善哉今正是時
[31-0010b]
疑慮佛告彌勒如來今者爲未來世
五苦衆生犯禁比丘不善惡人五逆
誹謗行十六種惡律儀者爲如是等
說除罪法爾時阿難白佛云何如來
說除罪法佛告
阿難如我在世歸依我者名歸依佛
名歸依法名歸依僧觀佛像者先入
佛塔以好香泥及諸淨土塗地令淨
隨其力能燒香散華供養佛像說巳
過惡禮佛懺悔如是伏心經一七日
復至衆中塗掃僧地除諸糞穢向僧
懺悔禮衆僧足復經七日如是供養
心不疲猒若出家人應誦毗尼極令
通利若在家人孝養父母恭敬師長
調心令軟心若不軟當强折伏令心
調順自住靜處燒衆名香禮釋迦文
佛而作是言南無大德我大和上應
正遍知大悲世尊願以慈聖覆護弟
子作是語巳五體投地泣淚像前從
地而起齊整衣服結跏跗坐繫念一
處隨前衆生繫心鼻端繫心額上繫
心足指如是種種隨意繫念專置一
處勿令馳散使心動搖心若動
[31-0010c]
搖舉舌拄齶閉口開目叉手端坐一
日至七日令身安隱身安隱巳然後
想像
若樂逆觀者従像足指次第仰觀初
觀足指繫心專緣佛足五指經一七
日閉目開目令其了了見金像指次
觀足兩跗上令了了見次觀膊巳次
第至髻従髻觀面若不眀了復更懺
悔倍自若筞以戒淨故見佛像面如
眞金鏡了了分眀作是觀巳觀眉閒
毫相如頗黎珠右旋婉轉此相見時
見佛眉眼如天畫師之所畫作見是
事巳次觀頂光令分眀了如是衆相
名爲逆觀
若樂順觀者従佛頂上諸妙蠡文猶
如黑絲右旋婉轉次觀佛面觀佛面
巳具足觀身漸下至足如是往反凡
十四遍諦觀一像極令了了觀一成
巳出定入定恒見立像在行者前見
一了了復想二像巳次想三像乃至
想十皆令了了見十像巳想一室内
滿中佛像閒无空缺滿一室巳復更
精進燒香散華掃塔塗地澡浴衆僧
[31-0011a]
師僧父母等巳發大誓願我今觀佛
以此功德不願人天聲聞緣覺正欲
專求佛菩提道發是願巳至求大乘
當行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正身
端坐繫念在前觀佛境界令漸廣大
一僧坊中滿中佛像方身丈六足下
蓮華圓光一尋及通身光及衆化佛
幷佛侍者光眀衆色皆令了了一僧
坊巳復廣一項百頃遠滿百由旬見一
切像相好炳然此像成巳想一閻浮提
滿中佛像餘三天下亦皆遍滿身心
歡喜倍加精進頂戴恭敬十二部經
般若波羅蜜前五體投地誠心懺悔
念想成巳閉目叉手端坐正受更作
遠想滿十方界見一切像身純金色
舉身毛孔皆放光眀一一光眀百億
寶色一一色中无量雜色微妙境界
悉自涌出此念想成名觀立像作是
觀者除却六十億刧生死之罪亦名
見佛於未來世値賢刧千佛爲其和
上於佛法中次第出家聞佛說法憶
持不忘於星宿刧光眀佛所現前授
記麤心觀像尙得如是无量功
[31-0011b]
復繫念觀佛眉閒白毫相光爾時
世尊復爲衆生說坐像法想像令坐
寶華衆像坐時大地自然出大白光
如琉璃色白淨可愛衆白光閒百億
菩薩白如雪山想像毛孔出一一菩
薩身毛孔中出金色光其光大盛照
十方界皆作金色若有衆生觀像坐
者除五百億刧生死之罪未來値遇
賢刧千佛於星宿刧中値遇諸佛數
滿十方一一佛所受持佛語身心安
隱終不謬乱一一世尊現前授記過
筭數刧得成爲佛爾時
世尊告阿難言若有衆生觀佛坐已
當觀像行觀像行者見十方界滿中
像行虛空及地見一一像従坐而起
一一像起時五百億寶華一一華中
有无數光一一光中無數化佛隨心
想現一一化佛放金色光照行者身
是時行者入定之時自見已身三十
六物惡露不淨不淨現時當疾除滅
此不淨觀従貪愛生虛僞不實用此
觀爲使諸不淨變爲白玉自見已身
如白玉甁内外俱空作是觀時
[31-0011c]
冝服蘇藥勿使身虛請諸行像以手
摩頭放大光眀照我已身是時行者
自見已身如黃金色此想成已出定
歡喜礼敬諸佛修諸功德迴向菩提
爾時諸佛異口同音各各皆爲行者
說法雖未得道見佛聞法揔持不失
此名凡夫念佛三昧得此三昧於刹
那項恒見諸佛所說大乘一日一夜
卽得通利一一諸佛皆說決言汝念
佛故過星宿刧得成爲佛身相光眀
與我無異說是語已八十億佛一時
放光光中无量化佛皆說是語佛告
阿難此念佛三昧若成就者有五因
緣何等爲五一持戒不犯二不起邪
見三不生憍慢四不恚不嫉五勇猛
精進如救頭然行此五事正念諸佛
令心不退當供養十方諸佛云何供
養是人出定入塔見像誦持經時若
礼一佛當作是念正遍知諸佛心智
無礙我今礼一佛卽礼一切佛若思
惟一佛卽見一切佛一一佛前有一
行者接足爲礼皆是已身若以一華
供養佛時當作是念諸佛法身功德
[31-0012a]
无量不住不壞湛然常安我今以華
奉獻諸佛願佛受之作是念巳復當
起想我所執華従草木生持此供養
可見擬想卽當作念想身諸毛孔令
一毛孔出无數華雲無數香煙香雲
遍於十方界施作佛事還成金臺住
行者前若凡夫人欲供養者手擎香
鑪執華供養當發是願願此華香滿十
方界供養一切佛化佛幷菩薩无數
聲聞衆受此香華雲以爲光眀臺廣
於无邊界無邊無量作佛事一一毛孔
流出幢幡无量音樂名衣上服百種
飮食諸雜供養並同前
法佛告阿難未來衆生其有得是念
佛三昧者當教是人蜜身口意莫起
邪見莫生貢高若起邪命及貢高法
當知此人是増上慢破滅佛法多使
衆生起不善心乱和合僧顯異惑衆
是惡魔伴如是惡人雖復念佛失甘
露味此人生處以貢高故身恒卑小
生下賤家貧窮諸衰无量惡業以爲
嚴飾如此種種衆多惡事當自防護
令永不

[31-0012b]
法身
無像至教無言隨機應現緣念
流傳愍茲沉溺弘斯妙門器識
相感實濟重昏八功德水七寶
行樹祥鳥遊池清音流布法鼓
和鳴休風引路躬奉微言仰規
玄度赫哉兜率邈矣慈尊光流
天廟威振黎元仙華颻颺寶殿
雲屯薦之福祚功洽煢魂彙征
彼寄願言非負旣靜夢塵還資
情有書之傳之天長地久文而
或虧誓心何朽諸經
要集卷第一癸卯
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勅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