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580 善一純禪師語錄-清-如純 (J)


善一純禪師語錄卷第三
侍者學正錄


示眾



示眾。黃面瞿曇平空啟告。六代祖師接響承虛。古今
天下老和尚總是隨邪逐惡。不少是汝諸人亦向這
裏妄想作麼。殊不知據實而論要且三世諸佛歷代
祖師也無開口處。纔涉語言便是虛空裡釘橛。直教
如石含玉似地擎山風臨水面月映寒潭。方有少許
相應。所以道。真證不可以言傳。妙契不可以意會。到
者裏自然花開春樹葉落秋林。冰河浪暖。寒爐發焰。
正當恁麼時。且家堂穩密。不落諸緣。一句作麼生道。
苔封古殿人難到。月鎖蒼梧鳳不棲。


示眾。當陽一句截斷眾流。克塞十虛。了無向背。諸佛
諸祖出身無路。天魔外道覷捕無門。只得盡乾坤大
地日月星辰。森羅萬象。情與無情。蜎飛蝡動一切含
靈同一體證。同一受用。同一圓明於中不見有纖毫
生佛之相。不見有纖毫凡聖之名。不見有纖毫見聞
之性。不見有纖毫取捨之心。不見有纖毫生滅之狀。
不見有纖毫動靜之形。不見有纖毫得失過患。不見
有纖毫物我之分。所以道。天地同根萬物一體。到者
裏如擊石火閃電光會與不會。纔是當人歷歷明明
本自見成底事。無欠無餘纖毫不昧。秪因一念緣起。
不定逐境生情。隨情轉念。隨念分別。有天有地。有物
有人。有佛有祖。有凡有聖。有取有捨。有見有聞。有生
有滅。有動有靜。於動靜中故起種種生滅。於生滅中
故有種種知解。於知解中故有種種凡聖之論。於凡
聖中故有種種妄想執著。於妄想執著中故有種種
取捨於取捨中故有種種分別於分別中故有種種
散亂。於散亂中故有種種顛倒。於顛倒中故成種種
過患。於過患中故使種種不安。種種不和。種種不寧。
[003-0911a]
種種不靜所以道萬法本閒惟人自鬧果實一念緣
起無生自然當下脫體風流那有許多之謂到者裏
若是個漢直教翻轉面皮掉轉腳手掀翻海嶽撥亂
乾坤指南作北換斗移星等閒向淨白地上撒沙撒
土立主立賓立照立用立境立人立玄立要立縱立
奪立殺立活立收立放立賞立罰一切由巳亦然道
有生有佛也得有凡有聖也得有見有聞也得有取
有捨也得有生有滅也得有動有靜也得又說甚麼
得失過患物我分別所以道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法
隨法行法幢隨處建立者豈不是盡乾坤大地日月
星辰森羅萬象情與無情同一體證同一受用同一
圓明者哉者些且置更作麼生是當陽一句還會麼
咄青天白日寐語作麼。


示眾趙州有個火爐頭無賓主底句諸人還會也無
若也不會莫道不疑好若也會還須更解保任始得
設若不解保任縱會無益到者裏饒你跳得金剛圈
吞得栗棘蓬透得荊棘林過未免平地上自涉坑塹
所以古人道死人路上有活人出身處活人路上死
人無數靈利漢勿自欺瞞只怕臨末稍頭依舊胡攛
亂撞豈不慎乎。


示眾大道無形真空絕跡會與不會總在裏許若也
於中分緇素辨玄微論是非正是取螢火燒須彌若
也總不恁麼切忌玉石同觀金沙混積所以道恁麼
也不是不恁麼也不是恁麼不恁麼總不是到者裏
直須別有向上一路始見衲僧巴鼻且如何是衲僧
巴鼻烏龜鑽敗壁雞向五更啼。


示眾一句截流萬機寢削十方坐斷無去來今一道
坦然渾無邊畔豁開正眼大地山河無寸土列回光
相本來夜暗與日明自是清風生八極得來明月照
乾坤到者裏塵塵剎剎全彰古佛家風法法頭頭總
[003-0911b]
是當人機用還得麼果若得到恁麼田地達磨不來
東土二祖不往西乾佛法流遍天下空生枉立巖前
不然一片白雲橫谷口許多歸鳥盡迷巢喝一喝。


示眾若論此事別無奇特山僧有個方便不惜眉毛
與你諸人下個註腳還委悉麼遂卓拄杖一下云者
箇便是最初句良久云者箇便是向上句還有末後
一句在你諸人肚皮餓了要飯喫處薦取於此薦得
明信得及方知飯是米做鍋是鐵鑄若信不及正好
向三家村口十字路頭把定待有人揵犁拗耙趕牛
來時你便問他做甚麼事去他自向你道得親切若
再不信直饒釋迦彌勒也奈你不何自是你無靈種
要且怪別人不得設若信了山僧還有一句再向你
道如何道毘婆尸佛早留心直至而今不得妙。


示眾剔起眉毛打起精神眼觀鼻鼻觀心咄將頭不
猛誤殺三軍何故擊拂子云烏鴉不是墨染黑白鵝
豈是粉裝成。


示眾愚者不及智者過之莫單單道是儒家語法華
會上亦有五千退席所以釋迦老子道止止不須說
我法妙難思還會麼秪如天龍恁麼告報也是妄分
彼此。


機緣



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云闍黎即今會底是甚麼
意僧擬議師喝曰自家意尚不會問甚麼祖意教意。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在甚麼處學者問頭
來僧無對師曰黃連苦未是苦。


士問如何是松巋境師云山前一溪水山後萬株松
士曰如何是境中人師云一任客來無管待柴門閒
掩聽松風士曰恁麼則隨聲逐色去也師打云非汝
境界士曰秪如人境不立時是何境界師云非但居
士佛眼也覷不著士一喝師云亂叫作麼。
[003-0911c]


問僧甚處來僧曰湖廣來師云什麼物與麼來僧曰
請和尚試分辯看師曰汝還承當得麼僧曰承當得
師便打曰脫空謾語漢出去。


僧問趙州逢人總道喫茶去意旨如何師曰家常之
事僧曰如何是家常之事師曰喫茶去。


僧參提起坐具曰展即是不展即是師曰汝行腳來
多少時也僧擬議師曰進退不知是非不辨閻老子
打算飯錢有日在僧愧禮拜師曰向後真實不為遲。


師問僧曰你何故擔個死屍到處浪走作麼僧曰豈
干他事師曰他且置你作麼生僧曰我來禮拜和尚
師曰禮我還自禮得麼僧無語師喝曰龍頭蛇尾漢
出去。


師問僧甚處來僧曰來處來師便打曰衣飯錢且置
草鞋錢作麼生還僧擬進語師復打曰閻老殿前喫
鐵棒漢出去。


僧問上無攀仰下絕巳躬時如何師曰途中漢僧擬
議師便打。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你出家多少時也僧
曰十五年師曰出家十五年俗氣也不除。


師問一士曰我有一問問汝汝作麼生士曰老和尚
莫多事師曰如何者樣著忙士無語師曰氣急殺人。


僧問過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舟且如何是到岸底消
息師曰有馬騎馬無馬步行。


拈古



「舉百丈野狐話。」

拈云不落不昧兩個一對一墮一脫
秦時𨍏轢天龍令行總教打向野狐窟裏永劫不容
動著動著則禍生何故日午打三更。】


「舉麻谷持錫到章敬遶禪床三匝振錫一下卓然而
立敬云是是雪竇云錯又到南泉亦遶三匝振一下
卓然而立泉云不是不是雪竇云錯。」

師云章敬道是
[003-0912a]
也好與三十棒。南泉道。不是也好與三十棒。雪竇道。
錯也好與三十棒。今日設有到松巋。如是而作未免
劈脊便棒。何故當斷必斷不招其亂。】


頌古



「初生。」


【圓明妙體本無移。七步周行把自欺。獅子窟中獅子
子。鳳凰巢內鳳凰兒。】


「悟睹明星。」


【自古霜天月倍明。誑言悟道睹明星。從茲一點源頭
濁。流到驢年也不清。】


「拈花。」


【擢金白日非強手。小見傍觀不放過。不是當人爭勝
負。太平父子室操戈。】


「世尊陞座。」


【春色無高下。花枝有短長。文殊雖好手。未免太郎當。】


「二祖安心。」


【只因未薦雪中寒。愧乞安心把臂殘。不但一身甘受
屈。兒孫代代被渠謾。】


「隻履西歸。」


【塔鎮熊峰永不移。誰云隻履復歸西。宋雲自惑於蔥
嶺慚愧無端舉世迷。


潦倒胡僧最沒情。惑梁騙魏弄精神。翩翩隻履西歸
去。惡水頻將潑後人。】


「達磨面壁。」


【坐久成勞將謂榜樣若遇英靈劈脊便棒。】


「殃崛產難。」


【相逢問對語郎當。待得回言雪上霜。不是東風能解
凍。焉知梅綻襲衣香。】


「靈雲見桃花。」


【大冶精金百鍊紅。光明突出照無窮。靈雲倏忽失前
[003-0912b]
後誤把桃花認影中。】


「溈山水牯牛。」


【頭角崢嶸藏不得。何須脅下更安排。一生未了犁耙
債。又向山前鼓禍胎。】


「大隨烏龜。」


【陰陽怕懵懂。太歲怕蠻人。草鞋無忌諱。烏龜背上行。】


「仰山勘香嚴。」


【誰謂香嚴會祖禪。仰山早是自顢頇。揚眉瞬目雖親
切。未免閻君算飯錢。】


「國師喚侍者。」


【八兩從來是半觔。何須苦苦競頭分。縱然不負嫡親
子。伎倆難教使出群。】


「兩堂首座齊喝。」


【兩堂一喝震如雷。百怪千妖當下灰。獨有門前石獅
子。大開張口笑猶獃。


一聲霹靂震晴空。特地漫天鼓黑風。及至雲收煙雨
散。依然普照日輪紅。】


「三聖金鱗。」


【張郎賣貴。李郎買賤。兩個五百。原是一貫。】


「善財參德雲。」


【覷捕無門絕跡時。德雲覿面不相欺。若言七日別峰
見。特地重栽眼上眉。


德雲不在妙高峰。七日逡巡枉用工。直饒別峰親見
得。金烏未出海門東。】


「藥山久不陞座。」


【曙色未分人盡望。及乎天曉也尋常。明明日出乾坤
露。多少瞎驢錯度量。】


「德山托缽。」


【把纜放舟抱柱澡洗。檢點將來德山父子。】


「德山入門便棒。」
[003-0912c]


【不動干戈定太平。那容私令涉途程。直教大地狼煙
息。倒捲黃河徹底清。】


「臨濟入門便喝。」


【不善抽釘費氣力。口開未免涉離微。何如太用瞿曇
老。高踞摩竭靜掩扉。


一喝百川應倒流。狂瀾息盡始方休。龍歸大海波濤
靜。月上中天照九州。】


「即心即佛。」


【即心即佛。馬頭安角。異端蜂起。無人斟酌。】


「非心非佛。」


【非心非佛。龜背拔毛。一人有慶。萬國來朝。】


「九峰不肯首座。」


【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將軍不下馬。各自有前程。】


「乾峰上堂舉一不得舉二云云。」


【草聖最為難。龍蛇競筆端。毫釐雖欲辦。體勢更須完。】


「百丈再參馬祖。」


【父子相逢掣電機。雙收雙放示全提。無端一喝聾三
日。又是重添腦後鎚。】


「百丈野狐。」


【一對鴛鴦畫不成。俄然翻墮野狐精。古今不昧成狼
籍。說甚從前五百生。】


「郁山主乘驢跌悟遂有頌曰。我有神珠一顆。久
被諸塵封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忽然一跌明珠現。塵盡光生萬象昭。照破山河由自
可。莫教錯認馬鞍橋。】


「牛度窗櫺。」


【鐵面冰心八鬧籃。一鎚擊碎是非關。堪憐無限邯鄲
客。盡把葫蘆作瓠搬。


牛度窗櫺尾過難。致君天外出頭看。東邊雷響西邊
雨。平地波濤淹翠巖。】
[003-0913a]


「瑞巖主人公。」


【鷓鴣啼在深花裏。綠水青山本自閒。看笑瑞巖沒勾
當。自呼自應小兒頑。


自呼自應意深深。珍重禪流莫錯斟。雪後始知松柏
操。事難方見丈夫心。】


「玄沙遣書上雪峰。」


【玄沙白紙雪老同風。一點水墨兩處成龍。】


「僧問雲門。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門曰。日裏看山。」


【日裏看山也大奇。南峰高聳北峰低。行人欲更問端
的。日出東方夜落西。】


「曉舜禪師上堂云。諸方有弄蛇頭撥虎尾跳大
海劍刃裏藏身雲居。者裏寒天熱水洗腳。夜來
脫襪打睡。早朝旋打行纏。風吹籬倒。喚人夫劈
篾縛起。」
【頌曰。


易開終始口。難保歲寒心。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
曾見一人。】


「洞山黃龍偶淨戒寺夜坐。」


【作家相見嘴盧都。靜夜焚香坐有餘。覿面無言親切
處。等閒疑殺世狂夫。】


「香嚴上樹。」


【國清才子貴。家富小兒嬌。唱出無生曲。聲聲調轉高。】


「丹霞燒木佛。」


【家貧顯孝子。國難見忠臣。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趙州狗子。」


【狗子佛性無。盜賊滿江湖。命薄者當災。水上按葫蘆
狗子佛性有。黃鶯鳴翠柳。白鷺上青天。面南看北斗。】


「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大事巳明如喪考妣。」


【勝世無端戈自擾。太平軍令守長安。木人空裏瞠眉
看。笑倒前三與後三。】


「雪峰古澗寒泉。」
[003-0913b]


【空合空兮鏡照鏡。水投水處絕淆訛。雖然徹底無涓
滴。未免當頭錯過多。】


「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
佛道。」


【雲起晴空山陰面。雷鳴天際雨風號。無形一軸長生
畫。堪笑時人取次描。】


雜著



偶言



參參參太無端。悟悟悟由自負。釋迦出世破草鞋。達
磨西來拭濁布。生鐵鑄鍋。飯是米做。一年一度種東
瓜。堪笑滿園都是瓠。


參參參。苦把麻油樹上攤。悟悟悟。枯木巖前鬼錯路
如不參。如不悟。切忌光陰日虛度。夜來明月上欄杆。
簾外轉身何所措。莫因循。休彷彿。急須定當從前處
等閒若未識家庭。焉知祖父不出戶。住住。


示語默上人



語是謗默是誑。總不恁麼隔靴抓癢。老趙州道個狗
子佛性。有佛性無亦是平空起浪。歷代來尊宿未免
承虛接響。引得依稀彷彿之流依模畫樣。獨我語默
上人不同伎倆。直把將一串穿卻。拋在大洋海底。更
不復望千古萬古為榜樣。


綱宗偈



「 煙雲入地收。溪水向上流。青山無寸草。虛空笑點頭」



示大懷禪人



「 箇事人人雖具足。工夫不到不方圓。闍黎果欲超群類。應好乘時緊策鞭」



示廓悟侍者回安南



「 入市穿街似未曾。鬧鬨鬨處冷如冰。一朝打失娘生面。大地山河絕點塵。」



行腳感


[003-0913c]


「 今古參方學道流。三登九上沒來由。分明本不從他得。苦死區區費腳頭」



拄杖子



「 赤骨條條氣宇昂。高提祖印整頹綱。縱橫在處難回避。直下為人絕較量」



爆竹



「 赤條條地小身才。緊築無明一肚灰。點著頂𩕳消息發。驚天動地一聲雷」



佛事



發法叔古源和尚靈骨上天龍



真性圓明無動轉。幻住業緣有變遷。清淨法身藏不
得。杖頭掉轉上龍山。


入塔



平生伎倆盡收拾。末後風光別洞矢。無縫塔中安身
靜。閒看綠水繞青山。


為絕塵老宿舉火



塵既巳絕。當下明白。本無去來。有甚生滅。撩起便行
猶是第二月。且道如何是第一月。以火炬打圓相云。
吾今助汝者把火。亙古圓明光皎潔。


為心虔碓頭起龕



腳頭腳底無非本地風光。碓嘴花開始見威音那畔。
任爾去住自由了無纖毫繫絆。還得麼脫或未能。山
僧與你倒斷以拂子。擊龕云。悠悠徑達涅槃岸。


舉火



踏碎無明窠窟斷絕生死根株。今日徹底掀翻更見
了無一物。幸爾得到。恁麼田地未免老僧一場叮囑。
且道囑個甚麼。著火炬云。看看火滅煙消後。分明露
出黃金骨。


為明意火頭舉火



爾與老僧燒火。老僧為爾舉火。然雖燒舉不同貴爾。
[003-0914a]
循因得果。且道是甚麼果。下火炬云。通身孽苦頓消
除。透出圓光淨裸裸。


為宗林沙彌舉火



來忙去速知爾厭世不住。雖是決烈男兒。未免前瞻
後顧欲復圓明妙體。更須脫盡皮膚。且道皮膚作麼
生脫。著火炬云。山僧助汝一把火。


行實



師字善一。諱如純。黔習安張氏子。母陳氏十七歲在
法海寺禮靈光老宿披剃。閱兩載。遇本師權和尚。到
寺一見器之。便示參萬法歸一話。依雲鷲山頂相和
尚具足。參天台月峰和尚開示做工夫訣要。大有得
力。奈緣不就。復上松巋參權。權專囑師於行務中體
究。師愈自誓夜不用被限。一覺便起於中省。入多回
只是不得本。參話頭破。一日擔柴稍暇。在殿後花臺
上經行。次見蜂採菊花。忽如人將物築胸一下相似。
不覺身心渾然。片時方蘇。通身汗下從此發明箇事。
疾走白權。權即印證。日後師又忽自翻察此事。原來
是不了之局。方見得古人道大事巳明。如喪考妣之
話不差也。由是自加鞭策。後得力。得意處又不記其
回數也。權寂後。師復志外遊。十載自浙回。挂笠天台。
有法叔古源和尚命師開法天龍。次遷松巋三載。復
住天龍輯黔南。會燈錄一部刊送入藏。


侍者學正拜述







善一純禪師語錄卷第三終
[003-0914b]



 信善羅聖才 陶聖潔 徐大榮 熊士旦
   丘生子 羅萬鍾
 信善女馮門張氏深定 汪門呂氏廣耀
    江門張氏廣賢 張門張氏超常
    黃門陳氏廣善 馬門夏氏實慶
    胡門王氏寂顯 鮑門趙氏恒悅
    全門宋氏恒慧 任門梁氏月輝
    王門宋氏祖超 田門張氏寂明
    宋門俞氏恒祥 宋門馬氏
    張門楊氏實嚴 陸門張氏心輝
    余門趙氏心順 朱門鮑氏寂紳
    朱門宋氏恒溥 呂門趙氏恒意
    朱門趙氏恒審 胡門鮑氏寂娛
    杜門馮氏 仝刻
  武原陳子蘭書    嘉興   刊
 康熙癸未季秋 穀旦 板存嘉興楞嚴寺藏房

[003-0914c]


善一純禪師續錄


侍者明轉錄


上堂



浙回上堂。去年二月去今年七月。歸去來。明歷歷動
靜豈相違。所謂去來不二。動靜一如。來去無依。卷舒
自在。更說甚麼行雲流水鐵壁銀山。只是於中有一
句子。料得諸人端的不下。且道是那一句。卓拄杖云。
黔中山。浙中水。


上堂。天上雲開新月出。江頭風靜浪滔天。路行人暮
投屋宿。夜半金烏入素廉。到者裏德山有棒無處舉
手。臨濟有喝開口不得。只如馬祖一喝。百丈三日耳
聾。諸人又作麼生話會。試道道看。


上堂。法元不定理絕區分。若言歸根達本。看來也是
重認家親。何以故。風吹不動庭前樹。


上堂。有權有實。有照有用。好肉剜瘡。空裏掘洞。明眼
衲僧十八不共因甚不共。卓拄杖云。等閒卓破趙州
關。鎮州蘿蔔三觔重。吽吽。


上堂。無頭無尾無背無面視聽週旋難瞞。寶鑑到這
裏因甚麼摸索不著。阿呵呵笑殺萬象與森羅。


上堂。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且道瞞得阿誰。諸增
上慢者聞必不敬信。到底做賊人心虛是法非思量
分別之所能解。自是和臟著敗。天龍雖是恁麼批判。
諸人還知釋迦老子為人落處麼。良久云。倒騎鐵馬
上崑崙。橫駕泥牛耕海岳。


上堂有一句子空勞勞地名不得然不得。有一句子
明歷歷地取不得捨不得。有一句子露堂堂地凡不
得聖不得。有一句子活潑潑地觸不得背不得。此四
句中且道那句是賓。那句是主那句是照。那句是用
於此分辨得下。自攜瓶去沽村酒。自著衫來作主人。
若也未能。卓拄杖曰。漕溪波浪如相似。無限平人被
[003-0915a]
陸沉。喝一喝下座。


上堂。當陽一句。普天匝地。亙古亙今纖毫不易。不易
之意絕思惟。纔涉唇吻。百雜碎分明突在髑髏前。試
問諸人會不會。若不會。捏則成團。撲則碎。饒你會也
是金剛與泥人揩臂。


上堂。秋至葉還落。春來草自生。夏熱日似火。冬冷水
成冰。於此會得分明不是神通妙用。若也不會。要且
法爾如然。卓拄杖下座。


上堂。搔著癢打著痛。運用施為全體動。喫飯穿衣非
等閒。屙屎放尿誰不共。到這裏則與麼見成歷歷。怎
奈尋常放過故不能一切處流通。還要知不放過底
消息麼。良久云。天龍今日為汝得徹困。


上堂。覿面堂堂本沒商量。直下會去好肉剜瘡。若也
不會。兩箇一雙。雪巖老無端又道箇三玄三要。松直
棘曲。四賓四主。鳧短鶴長。也是嚴寒雪後霜。


上堂。萬法之本覿體全彰。古佛心宗當陽顯示。正恁
麼時。因甚麼見者聞者覿面千山。遂喝一喝云。也不
得壓良為賤。帽小知頭大。身寒覺衣單。


上堂。晴明天色好遊山。杖拄青藜莫等閒。踏到路經
山險盡。回頭不見海天寬。到者裏不惟眼光爍破四
天下。且要納須彌於一芥之中藏巨海。於一微塵內
正恁麼時。廓徹圓明即不無。秪是明眼衲僧未許相
見。何謂如此到即不點。


上堂。春山疊亂。青春水漾。虛碧珍重田舍翁。正好知
端的。知端的。兩手扶犁水過膝。


上堂。拈起拄杖云。三世諸佛歷代祖師並古今天下
老和尚。總只向這裏垂手為人。天龍有箇不平之見。
意欲別資一路。不妨奇特。爭奈用盡伎倆出不得。此
圈繢亦直得向鬧市街頭拋碌磚去也。卓一卓下座。


上堂。古人道。歷劫來事總在目前。殊不知饒你向目
[003-0915b]
前薦得也只是門頭光影邊事。莫道衲僧本分事向
上事亦猶未夢見在。還要知向上一事麼。良久云。思
之千里。


上堂。頭上是天腳下是地。珍重諸人。莫看容易。殊不
知饒他三世諸佛。歷代祖師。互相出來。橫說豎說。也
秪說到這裏。且道這裏還更別有說麼。良久曰。不可
總作野狐精去。


上堂。踏翻向上關頭。一切是非不管。當陽一念無私
廓。爾前後際斷。且斷後一句又作麼生。卓拄杖云。雨
過夜塘春水深。


上堂。如驢覷井藏芥子於須彌之內。似井覷驢納須
彌於芥子之中。天之高。地之厚。又誰管你甚麼向上
關頭。最初末後。咄。釋迦老子無端道箇是法非思量
分別之所能解。轉見思量成窠臼。咄咄咄。


上堂。風來屋角頭。鈴聲玎璫響大地。山河側耳聽。萬
象森羅齊合掌。惟有岩前石女忍俊不禁。翻身起來
拍手呵呵大笑。且道他笑箇甚麼。笑這一隊漢。無端
自是猖狂。


上堂。一切都無思量。廓然體露堂堂。物物頭頭顯妙。
剎剎塵塵放光。歷歷無可回避。明明遍界難藏。以此
便為極則。德山猶在隔江。於此更進一步。全身大地
激揚。然雖如是。依俙彷彿之輩。切忌認奴作郎。


佛誕日上堂。未離兜率巳降皇宮。未出母胎。度人巳
畢。因甚毘藍園內又走將出來大驚小怪。致令雲門
忍俊不禁。欲將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太平。
所以引得後代兒孫箇箇上氣。且道上箇甚麼氣。驀
拈拄杖云。有條攀條。無條攀例。卓一卓下座。


上堂。口渴喫茶。肚餓喫飯。祖師西來將甚麼幹。所以
天龍長老立誓不管人家長短。不理是非。看來也秪
道得一半。
[003-0915c]


上堂。千般說。萬般喻。卓拄杖一下云。總是發明此箇
事。覿面依然隔千山。可憐無限傷心意。中秋賞月華。
元宵舞燈具。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若也於此知
歸。自是掉臂而去。擬欲踏步向前。帶累臨濟。德山著
氣。


上堂。達磨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擊拂子云。人在
這裏。且道又喚甚麼作心性。作麼生見佛。作麼生成
碧眼老鬍僧只知開口易。不覺舌頭長。


上堂。以字不成八字不合。諸佛諸祖摸索不著。一大
藏教不能注腳。直得寒山擎出𨍏轢。拾得扶掌呵呵。
聾人側耳聽得清。啞子對眾分明說。諸人聞得總不
疑。祥麟只有一隻角。咄。


上堂。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且道山河
大地草木叢林。森羅萬象。情與無情。又向甚麼處所
安頓。若也安頓得下銅沙鑼裏滿盛油。若也安頓不
得。未免以公作私。正恁麼時。且道安頓得底是安頓
不得底是。良久。拍禪床云。一把柳絲收不得。和煙搭
在玉欄杆。


上堂。從朝至暮。秪是者箇運用施為東擂西磨。在在
處處。橫說豎說。檢點將來。何曾動著。呵呵。


上堂。承當即錯會。則何妨不會不錯。兩得無傷。還得
麼。昨夜三更月朗。今朝午後斜陽。幾度望舟亭上客
堪嗟。無限錯商量。


上堂。山僧昔年有段說話曰。禪禪。饑來喫飯困來眠。
道道。城樓五鼓金雞叫。除卻禪。去卻道。夜半日頭紅
杲杲。這般說話當時將謂直截提持真實相為。殊不
知今日看來大似抱柱澡洗。把纜放舟。自銜一場漏
逗。而今另有箇撇脫一路復與大眾商量。禪禪般羅
圓。道道花光照。除卻禪去卻道。淨裸裸兮赤條條。洞
房深穩少人知。惟許佳人親得到。到這裏誰是佳人
[003-0916a]
即不問。且到後一句又作麼生。卓拄杖云。莊家無牛
空起早。


上堂。半開半合全放全收。高低普應。遠近同儔。山悠
悠。水悠悠。萬象森羅秪自由。鳥啼花放春來早。葉落
深林報晚秋。釋迦老人無端喚鐘作瓮。達磨大師也
是指鹿為牛。所以引得那觀音大士並跛腳雲門於
中喚出箇圓通境六不收。不知頭上更安頭。令人千
古鬧不休。喝一喝下座。


因玄士論三教義。上堂。洞然大道本無私。萬彙咸藏
不礙之。爭奈迷元昧本者各分名相有支離而今分
底且置。堪笑古人無端預先分出箇甚麼明心見性
窮理盡性修真養性者一隊漢將謂各逞巳長。殊不
知自是將箇官物向私地下商量莫定。所以引得後
輩兒孫逐末棄本強分門戶。自相矛盾。各各執著成
病。天龍今日路見不平直得作死馬醫。試將三家門
戶擊碎關鍵合成一統。免得於中分門列戶。免分人
我。免役心神。免成愛憎。既然如是。且道統合一句又
作麼生。驀拈拄杖云。麗天紅日無私照。大地山河一
樣春。卓一卓下座。


上堂。入門是家。出門是路。三世諸佛何嘗指出鍋是
鐵鑄飯是米做。歷代祖師不曾道著。天龍今日不避
門庭冷落。直得傾心相為。若較之法華會上法堂前
亦未免艸深三尺。正恁麼時。於中還有不似箇般見
解底麼。收取詩書歸舊案。且共扶持折腳鐺。


上堂。卓拄杖云。者個若作佛法商量。三家村裏臭老
婆共是同參。何啻朝打三千暮打八百。不作佛法商
量。西天九十六種之類。少你不得。當與麼時。且道作
商量底是不作商量底是。天龍任麼告報。大似夢裏
弄猢猻。也好與一頓。


上堂。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密在形山。古人
[003-0916b]
恁麼說話只知瞻前不知顧後。盡大地是沙門一隻
眼。亦不知教壞許多人家男女。


上堂。撞鐘鐘鳴擂鼓鼓響。鄉裏老婆相打不會捏拳
頭。兩來齊解用巴掌。露柱燈籠死守陷蹈木人石女
賣弄顛狂。會得一任橫三豎四。不會也不必著忙。何
故三月春花滿道傍。


結夏上堂。結夏安居諸方舊例。盡謂大圓覺海為伽
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者箇雖是大施門開革凡證
聖。爭奈點檢將來未免自涉限禁。天龍者裏總不然。
日間三餐夜來一寢。朝朝應用只尋常。繁興不出那
伽定。


上堂。卓杖下喝。豎拂拈槌。依俙彷彿之輩。未免作佛
法商量。饑餐渴飲。閒坐困眠。定是作衲僧本分。秪如
憩足亭與鳥龍洞相撞摺耳岩合休心所。磕額諸人
又作麼生話。會者裏不妨試出來道看。若也道得。分
明許你具參學眼。若道不得。今年時歲豐熟。且喜天
下太平。


上堂。良久。以手摑口云。著甚來由太多嘴生。


上堂。三世諸佛是弄泥團漢。歷代祖師是弄泥團漢。
古今天下老和尚總是在泥中洗土。然雖如是。若論
垂手為人直饒盡其神力也跳他圈繢不出。若是衲
僧門下有馬騎馬無馬步行。


上堂。盡謂三世諸佛開口道著歷代祖師動步踏著。
如今盡大地眾生人人面門有一張口。各各肚下有
兩隻腳。又且看是踏得著踏不著。道得著道不著莫
謗如來正法輪。免教過招無間獄。


結制上堂。牢關把定。萬境一如。坐斷千差。真常不二。
明明絕去來。歷歷無對待。離名離相絕妙絕玄。正與
麼時。直得恁麼中不恁麼。九十日內無虛棄之工。不
恁麼中恁麼。二六時中有得意之用。若也於此見得
[003-0916c]
明信得及行得力。自有一日寒灰荳爆枯木花開。其
或未能。他時後日有事在。且道他時後日有甚麼事。
良久曰。擬欲登高望。崎嶇路轉紆。


上堂。止止不須說。兔馬有角。牛羊無角。我法妙難思。
天晴日頭出。落雨地下濕。到這裏又誰管伊憎上慢
不憎上慢。敬信與不敬信。卓拄杖云。畢竟水須朝海。
去到頭雲定覓山歸。


上堂。潭深魚睡穩。林深鳥不驚。當頭石虎叫。喚出祖
師心。且如何是祖師心。良久曰。雲在嶺頭閒不徹。水
流澗底太忙生。


上堂。山從平地立。水向溪中流。風生大野雲蓋山坵。
衲僧家到者裏直得各各鼻孔端正。那管他第一義
諦向上關頭。初三初四月如鉤。


上堂。為眾竭力禍出私門。古人恁麼道猶自見事不
真。喚鐘作甕自相攪擾。天龍見處則不然。為眾竭力
贏得一籌。且道如何是一籌。良久曰。收。


臘八日說戒上堂。明星燦處戒珠圓。箇裏分明不浪
傳。若是其人當委悉。何勞矢上更加尖。於中還有委
悉者麼。有。不妨出來與釋迦老子把手共行。如無。山
僧更與尖上加尖去也。說戒下座。


臘月十一日。公出解制上堂。期會未圓先解制。諸人
未諳其中事。其中的事沒商量。珍重各人自主張。且
道作麼生是自主張底事。以拄杖橫肩云。出門便是
朔風凜。吹綻梅花雪裏香。


為本師權老和尚挂真玉泉室中全身打失松巋峰
頂露頭露面數十餘年。惑亂眾生。今日那堪再見。然
雖如是。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既
見不及。又且如何供奉。指真云夾路桃花風雨後。馬
蹄何處避殘紅。


歸里詣本師真前上供。拈香云。無端冤撞師貲。因賺
[003-0917a]
我移閒累一生。今日又經山下路免來設供把香焚。
亦不為水源木本。亦不為報德酬恩。且道意在於何。
良久插香云。珊瑚枕上兩行淚。半是思君半恨君。


元日上堂。露柱燈籠不老春。微微冷地笑時人。可憐
多少英靈漢。瞠眼明明說舊新。且作麼生是不涉新
舊底句。良久云。嘴唇挂碧斑豹博。舌頭當的帝都丁。
喝一喝下座。


小參



除歲小參。新年舊歲兩頭看。新舊都盧沒兩般。亙古
今來元不易。陰陽節令有更遷。所以古人道有片無
陰陽地包羅萬有。含吐十虛。能為萬象之主不逐四
時遷變。諸人每日十二時辰常在其中穿衣喫飯。迎
賓待客。屙屎放尿運用施為總不曾違背一絲毫許。
更論甚麼踏得著踏不著直饒踏得著也是驢馬頭
邊截兔角。


晚參。山僧行腳時。多見諸方老宿垂手為人只將箇
禪道佛法四字籠絡。當時學者少見一箇半箇提持
此事痛切為人當時學者亦是十箇有五雙只向禪
道佛法上著腳。亦未見有一箇半箇真實行履。體究
此事。所以山僧當時多抱不平之見。嘗謂汝等者班
後生恁麼參學。饒你參到髮白齒黃也只是在箇禪
道佛法裏糊鑽亂撞。頭出頭沒。若論此事驢年也未
夢著在。往往恁麼道了亦不見有一箇半箇痛切底
出來酬酢看如何是此事。設有。當時山僧自是不惜
眉毛也直得向他道箇正好疑著。何以故。參禪若不
起大疑情。只向心意識邊摶量。要且盡屬狂解所以
古人道。大疑則大悟。小疑則小悟。不疑則不悟。疑有
十分悟有十分。不是假言。故山僧行腳時尚有如此
心行。況今住世為人又爭肯將箇禪道佛法籠絡今
時學者。是必直截提持真實相。為去也只是於中還
[003-0917b]
有真實體究底麼。若有。山僧且問你作麼生是此事。
者裏不妨試出來。緇素看看。若也緇素分明始得不
負參學之志。若也未能。莫道不疑好。


小參。教中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山僧尋常以此教人為切。不覺便成熟
境去也。故爾昨夜三更時分纔輕眨眼。便夢見須彌
山王與娑竭龍王相鬥。攪得四海五湖翻天大浪震
得東海李鬍睡寢不安。惡發起來𨁝跳上三十三天。
築著帝釋鼻孔。帝釋遣四大天王向空中轟一聲霹
靂。直得盡大地一時河清海晏。浪靜風恬。湛湛澄澄
凝然不動。然後有箇日月燈明王款款地從東湧將
出來。遙觀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歎謂言善哉善哉。大
地眾生總被者一隊漢攪亂一場。箇箇拋家失業。糊
鑽亂闖。奔趨忙忙。無時暫息。若不是吾放光動地。焉
能得他知歸。那時間汝等諸人正熟睡生。那裏曉得。
殊不知者場幻夢大有些子意事。所以山僧未肯瞞
頇放過。直得將來為眾舉揚。正恁麼時。且道昨夜三
更時分底是而今底是。卓拄杖一下云。又且看是有
為法耶是無為法耶。諸人向者裏試分辨看。若也分
辨得下。任汝橫擔拄杖。高挂缽囊。獨步大方。縱橫無
礙。其或未然。待汝睡醒來再向汝道。呵呵。


端節小參。五月五日是端陽時節分明絕較量。人人
頭上戴青艾。箇箇口裏喫雄黃。一謂逼毒氣。一謂殄
諸殃。是則是。只是於中氣味不堪。爭似我衲僧家乾
乾淨淨點滴無染有別長。且道那裏見他長處。良久
曰。醒眼看醉人。


除夕小參。古人分歲烹露地白牛炊黍米飯煮野菜
根。大家喫了燒榾柮火。唱村田樂。天龍今晚與諸人
分歲也不烹露地白牛也不炊黍米飯也不煮野菜
根也不燒榾柮火也不唱村田樂且道又作麼生直
[003-0917c]
教洗腳了也上床眠明早起來慶新年爆竹一聲承
快便笑看王老夜燒錢。


示眾



示眾。箇事見成不假修證。一念纔生便即是病。直饒
你向一念未生巳前薦得分明底。亦不妨回光看看
是第幾念了也。若較行不知行。坐不知坐。見山不是
山。見水不是水。逢緣遇境一一把斷底不惟撞頭磕
額要且正似業識忙忙無本可據更饒你把斷要津
不通凡聖千差坐斷萬境寂然鐵壁銀山渾無滲漏。
者個雖是定慧圓明不落諸數。又只恐纖毫頭有差
別。亦未免打入陰界之中黑山鬼窟裏去在。還端的
得麼。若實腳跟穩當。道眼圓明者。一任放教閒閒地
行只是行。坐只是坐。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是山。
了無山色可辨。見水是水。亦無水相可分。逢緣遇境
好惡分明如木偶人。兩絕回互。到這裏所謂撞著道
伴交肩過一生。參學事畢。且道畢後如何。良久曰。不
問家客來何事。閒持經卷倚松立。


示眾。若實一念不生。則自然前後際斷合空劫之境
於目前尚不見有空無之相。真得微機發妙果。然突
出難辨會目前之境於空劫之先。則萬象森羅無藏
隱處亦且了無對待之跡。所以道。世法住法位。世間
相常住。正恁麼時。上不見有諸佛下不見有眾生情
與無情性相平等。所謂無凡無聖無古無今。無前無
後。無大無小。寬闊非外。寂寥非內。動靜二相了然不
生。到者裏何等清淨何等安樂。何等受用。古人無故
又道箇甚麼拈卻炙脂帽子。脫卻鶻臭布衫咄又且
道如何是炙脂帽子如何是鶻臭布衫赤條條地人
無數。幾箇男兒得解穿。


示眾。箇事本自見成。不用別尋道理。你總不恁麼時。
祖師在你腳頭腳底。你若眼目定動。早是蹉過久矣。
[003-0918a]
你再如何。若何更是白雲萬里。然雖如是。若不親見
上大人。焉能知是丘乙巳。且道上大人在甚麼處。良
久曰。又莫蹉過。


示眾。心生法生。心滅法滅。三世諸佛有口無說。


示眾。有念即凡無念即聖。是則是。秪恐未到與麼田
地又切莫於此躲跟何謂如此攪不渾兮澄不清。不
動干戈不太平。參。


示眾。離心意識參絕凡聖。路學古人說話甚是的當。
秪是而今切莫顢頇放過。正好向這裏看。參又參箇
甚麼。學又學箇甚麼。此語不妨一一見得落處方於
巳躬下有趨向分。


示眾。善無善。惡無惡。只在各人辨清濁。行則行止則
止。箇裏分明有彼此。其中涇渭不能分。未免鋀石混
真金。天龍傾心相為汝。莫教自瞞成辜負。還知麼。葫
蘆圓長雖一般。甜者甜兮苦者苦。參。


示眾。自古根元雖不異。爭奈千年田地八百主。警諸
人急須究。莫莽鹵。甜瓜徹蒂甜。苦瓜連根苦。咦。


示眾。米多做飯米少煮粥。道人活計。千足萬足。若貪
豐足未免勞碌。所以道。知安則榮。知足則富。還知麼
嘴唇兩片皮。牙齒一具骨。


示眾。古人道。有一句子到你則啞卻我口。無一句子
到你則瞎卻你眼。這般說話總是將眾人物作巳私
用。若是皮下有血底漢子。直得當面便唾。有甚麼過
得人一牛還人一馬。


示眾。一念不生萬緣頓息。佛法兩字猶是剩語。諸人
若也於此見得明信得及。行得力。自然有一日疑
子迸破。方知天龍說話不誑語不異語真實語。


中秋示眾。天上一輪月。盡大地人皆見。今晚雖是雲
遮。要且清光半點難瞞。既是難瞞。更收拾各照一句。
又作麼生。良久曰。暫時不見暗昏昏。
[003-0918b]


機緣



師行腳時有老宿問師曰。法華經云。大通智勝佛十
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你道意旨如何。
師曰。李向赤邊咬。宿曰。恁麼則你向後為人又作麼
生施設。師曰。我終不教壞人家男女。


僧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抬頭見天。曰。出後如何。
師曰。低頭見地。曰。出與未出時如何。師曰。春風一陣
來。滿地花狼藉。


僧問曰。如何是無縫塔。師曰。七花八裂。曰。如何是塔
中人。師曰。七顛八倒。曰。恁麼則某甲不著便。師曰。知
過必改。


僧問曰。洪鐘未扣時如何。師曰。閒。曰。巳扣時如何。師
曰。響。曰。扣與未扣時如何。師便打曰。誰教汝與麼顛
倒見。


僧問曰。枯木花開時如何。師曰。試摘一朵來看。曰。直
得某甲無下手處。師曰。謝闍黎供養。


僧問。萬水千山如何登踄。師曰。著甚來由。曰。恁麼則
不登去也。師曰。早是千里萬里。


僧問。如何是道。師曰。火熇面前熱。曰。如何是道中人。
師曰。風吹背後寒。


僧問曰。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汝在那箇黑
山鬼窟裏出來。曰。恁麼則雙桂的裔昭覺親孫去也。
師便打曰。眾生顛倒昧本逐末。


僧問曰。如何是道。師曰。門前底。曰。如何是禪。師曰。屋
裏底。曰。如何是佛。師曰。山上底。曰。如何是法。師曰。鬧
市頭底。僧復問曰。恁麼則如何是門前底道。師曰。一
任往來。曰。如何是屋裏底禪。師曰。閒坐困眠。曰。如何
是山上底佛。師曰。大底太石頭。小底小石頭。曰。石頭
焉得是佛。師曰。卻被闍黎看破。曰。如何是鬧市頭底
法。師曰。鹽米三時價。僧乃禮拜曰。謝師答話。師便打
[003-0918c]
曰。學解之流誰與汝答話。


僧問德山托缽意旨如何。師曰。闍黎喫飯也未。曰。不
曾。師云。既不曾。打點缽盂去。又一僧呈頌不契。師以
偈示之曰。德山托缽下堂前。一拶回頭不強言。珍重
莫作奇特會。饑來喫飯困來眠。


僧問曰。如何是戒。師曰。殺人須見血。曰。如何是定。師
曰。東湧西沒南湧北沒。曰。如何是慧。師豎拂子曰。喚
作拂子則觸。不喚作拂子則背。曰。即今以傳持為戒。
秪如威音王巳前又喚甚麼作戒。師曰。切忌撥無因
果。


僧問曰。如何是正法身。師曰。脫空謾語漢。曰。如何是
正法眼。師曰。瞎。


拈古



「舉密菴傑上堂云。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
切心。何用一切法。既無心又無法。山河大地。甚處得
來見聞。覺知復是何物。乃喝一喝云。臨崖看滸眼特
地一場愁。」

師曰。密菴老人恁麼批判情知喚山河大
地是心見聞覺知是法了也。是則是。只恐錯認定盤
星。天龍今日只管與麼判斷任他後來諸方檢點。不
過道箇脫空而巳矣。有甚麼大害。】


「舉高峰祖道。海底泥牛啣月走。岩前石虎抱兒眠。鐵
蛇鑽入金剛眼崑崙。騎象鷺鷥牽。此四句中內有一
句能殺能活能縱能奪。若檢點得出許汝一生參學
事畢。」

師云。高峰老子恁麼告報。大似傍若無人。把將
空拳誑小兒。純上座不管隨邪逐惡也。輒有一偈曰。
無毛鷂子拍天飛。蝦蟆樹上理毛翼。獨腳石女雲中
叫。兔角龜毛堪作梯此四句中亦有一句亦能殺能
活能縱。能奪若檢點得出三十棒不較多。何故重賞
之下必有勇夫。】


「舉古德云。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向上一路千聖不然
[003-0919a]
向上一路熱碗鳴聲。」

師云。古人恁麼告報大似不會
喫飯。詐道不饑。未免自賺瞞頇。天龍則不然。向上一
路熱餈饃一個菜荳腐一碗。喫在肚皮裏一天飽到
晚。】


頌古



牛過窗櫺



「 山頭石虎叫一聲海底泥牛側耳聽跛鱉盲龜生恐怖老龍高臥不知春」



三不是



「 秋去冬臨春復春一番拈出一番新雲在嶺頭閒不徹水流澗底太忙生」



南泉斬貓



「 為人閒事長無明老倒南泉太赤心公案而今成話杷幾個知恩解報恩」



本身盧舍那



「 水自綠兮山自青野花啼鳥一般春行人休向途中覓到家亦如在路程」



無位真人



「 李公醉酒罵張公卻被張公罰一鐘只得李公無出氣依然渾醉在其中」



丹霞燒木佛



「 春寒多雨水夏寒水斷流中書堂中事樵人那得謀」



雜著



淨行益法文



欲斷眾生愛欲苦。當學菩薩清淨行。學得菩薩清淨
行。入得菩薩安樂境。入得菩薩安樂境。證得菩薩不
動地。證得菩薩不動地明。得菩薩受用法明。得菩薩
受用法演得諸佛權實教演。得諸佛權實教度得無
邊眾生苦。度得無邊眾生苦。方知眾生苦無本。應從
一心不淨生。珍重時流勿放逸。清淨行門。擬修持清
[003-0919b]
淨行門。若不修。不惟難斷愛欲苦。亦且能摧智慧種。
智慧種芽若焦枯。致感來生。多盲昧盲昧之中不可
言眾業。於此復連綿。眾業一復看何如清心警惕莫
糢糊。可知菩薩清淨行能斷眾生愛欲苦。


勉參學



凡為參學者。參須實參。學須實學。不可只圖混日而
巳。豈不知參不明不是參。學不至不是學。參不到利
人不是參。學不能化物不是學。若言獨善其身。不若
三家村裏無事漢。


參禪偈



「 參禪須透祖師關莫把弘為當等閒個事縱然瞞不得臨機殺活也難難」



「 坐臥經行總一般其中有別隔千山工夫未得入頭處切忌高心把自瞞」



示眾



「 玄玄玄又更玄玄鼻孔分明在目前歷歷見成猶不薦可憐掘地覓青天」



「 覿體分明一句奇包含萬有別無欺雖然本是見成事也要男兒各自知」



「 一事無心萬事休纖毫著意個中讎順天如理干戈息莫與空王作對頭」



「 箇事未明先習定西天外道並同儔疑團打破方堪養莫學狂徒自任休」



「 通身似口吹毛劍萬物如何得近傍當下不留佛與祖逢人莫擅露鋒鋩」



「 天龍實語應須聽佛法禪道俱莫論直教一念如土木自然當下心無病」



慎逸



「 既做出家之人必當努力修行若也尋常度日便是賴佛偷生」


[003-0919c]


慎雲松法姪



「 霞山脈發爾為先振矩提綱接後賢把斷要津行正令諸方泯盡野狐涎」



示悅可侍者



「 心悅成佛猶是妄可知自性本無迷布毛落處翻身轉三喚機緣定不欺」



示徹可侍者



「 徹地通天一著子可宜直下便承當諸方五味不隨去別有家風一段長」



示闊用侍者



「 闊然無聖是誰憑大用全提屬爾能不落階級中內外頭頭無礙自相應」



贈化月法姪



「 隨師多載住松巋辛苦勤勞沒暫違故爾化緣別外展月明無處不光輝」



示慈音侍者



「 老僧有用喚慈音喚去呼來莫負心識得慈音原是爾當人品弄沒絃琴」



示指南禪人



「 指南一路絕淆訛煙水百城徒自磨樓閣門開方見錯分明鷂子過新羅」



哭法叔語賢和尚



「 祖道垂秋實可悲那堪吾叔更西歸不惟慘淡人天眾野老聞聲也皺眉」



本師塔前炷香



「 報德酬恩一瓣香於何憑據作商量吾師面目分明處啼鳥山花為舉揚」



緣事



「 二十餘年沒被單坐來夜靜覺身寒思量坐臥原無別爭奈無人為放參」


[003-0920a]


看書



「 字意無通強看書圓將遮眼遣時餘若還空坐人來語那得閒情靜裏居」



自適



「 當陽無忌絕差殊妙用縱橫理事無夜半空庭搔首望天邊雲盡月輪孤」



「 縱橫無礙不落陰界揮起鋤頭打破土塊」



佛事



為黔靈師翁赤老和尚起龕。一時撦破縵天網。閒把
絲綸挂碧峰。瑞鳳祥麟都不顧。別行步步起清風。


善一純禪師續錄



 信善潘照旵  鮑廣輝  古聖跡
   龍普雲  雷普淨  葉德深
   劉悟聖  翁際會  汪廣德
   周繼先 僧聯 鎧  張廣悟
   左玉桂  鄧萬鎰  田寂弘
   劉名聲  田祖魁  江廣修
   廖尚志  田實樹  方覺普
   楊 聰  葉寂賢  方聖祚
   栗語進  曾道成  葉真極
   高枝芳  曾朝柱  張國偉
   余起雲  胡淨智  秦祚開
   傳起鰲  羅淨朝  桂月馨
   吳君道等同刻



 信女危門王氏廣鏡  曾門江氏祖德
   高門李氏恒靜  聶門劉氏恒修
   胡門危氏恒祥  李門趙氏寂素
   張門張氏恒裕  黎門馮氏
   王門胡氏    胡門李氏廣綠
   潘門潘氏恒念  桂門李氏實相
   劉門朱氏乾達  王門劉氏聖照
   陳門龍氏廣賢  羅門葉氏恒旨
   梨門李氏    張門陳氏普法
   鮑門雷氏廣述  劉門雷氏廣學
   袁門呂氏  吳門劉氏聖禎
   熊門鄧氏寂宗  鄭門王氏廣明
   徐門朱氏恒修  雷門蔣氏法慈
   暨門延氏    雷門詹氏恒幀
   雷門慈氏心悟  秦門杜氏聖蔭
   聚門曾氏寂聰  葉門王氏妙樂
   劉門羅氏恒能  張門汪氏聖清等同刻
   海鹽陳子蘭書  楞嚴 夏維寧 倪爾超 同鐫
康熙丁亥季夏 穀旦 嘉興楞嚴寺般若堂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