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三十二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經
唐太原方山長者李通玄造論
[032-0216c]
唐福州開元寺沙門志寧釐經合論
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之餘
【【論】第二一切慧菩薩世界名波頭摩華佛號無盡
月於此義中義分為五一釋菩薩名二釋世界名
三釋隨位進修佛果之號四釋其座體五定其所
來方面第一釋菩薩名者所以名一切慧以隨位
進修中達一切法無體無性非迷執故此當第二
治地住修戒波羅蜜中十波羅蜜以一切法無體
性非染淨以為戒體故如此十住位梵行品是其
戒體二釋世界名者所以世界名波頭摩華此云
赤蓮華也為表戒相無染處世赫弈開敷莊嚴萬
行感果可觀義也三釋隨位進修佛果之號者佛
號無盡月為菩薩名一切慧佛果還號無盡月明
因果相似故即明一切慧是修行得一切佛智慧
之人世界是所修行之法佛果是治地住中所得
之果明能清涼一切煩惱故四座體如前巳釋五
定其所來方面者是南方之眾也為表南方是離
位是虗無義是文章義是赤色赫弈義如日正南
照萬象而圓明義是故菩薩名一切慧世界名赤
蓮華佛號無盡月此是善財童子見海雲比丘見
佛說普眼經以義思之自當明矣第三勝慧菩薩
義分為四一明菩薩名二明所居國土三明隨位
佛果之號四明從所來方一明菩薩名者所以名
勝慧為明隨位進修更明淨故不移一法勝前位
[032-0217a]
故二明世界名者所以名寶華世界此明忍波羅
蜜巳得一切諸佛之智慧以道體而能行忍行華
者行也明以忍行莊嚴智慧法身三明佛果之號
所以佛號不動月者以得理成行達心境而無可
動故明能堪忍也月者清涼義四明從所來方者
是西方之眾以西方為秋為殺為苦諦以慈悲位
在中如十迴向中善財見觀音在金剛山之西為
明金為殺位以表眾苦之處以修其慈忍以是義
故菩薩名勝慧世界名寶華佛號不動月總明得
法成忍之力用勝故此是寶華義此是修行住對
治法也此是善財見善住比丘得無礙法門以能
忍故第四菩薩名功德慧於此義中分之為四一
明菩薩名二明世界名三明佛果之號四明從所
來方一明菩薩名者云何名功德慧此位修精進
波羅蜜勤行利物廣益眾生故招多功德以立其
名二明世界名者所以名優鉢羅華此云青蓮華
諸色蓮華此華最勝為明諸行之中精進最勝故
以此華為所居法體故一切萬行以此為功三明
佛果之號所以名為風月佛為明精進波羅蜜離
慢無懈一念成佛速疾如風又明精勤觀照定慧
如風能消染淨無明塵垢香臭悉吹如風能清涼
故四明所從來方者是此方之眾北方者是坎位
是黑是愚是世間嶮盜之義又為師為君之位以
是義故以精進波羅蜜勤修利益之行破迷離暗
[032-0217b]
速令成佛是故菩薩號功德慧世界名青蓮華佛
果號之為風月佛也以風能淨諸垢故此巳上是
生貴住中對治法門故此當善財第四善知識彌
伽長者說輪字法門了俗諦法而令愚黑者得出
世樂故第五菩薩名精進慧者於此義中四義如
前一所以名精進慧明此位是具足方便住精勤
修習方便定門以彰深智慧故以立其名又一行
之中具無量行故於定位起精進之名精進之上
起功德之名以明諸行參用一行具無量行故二
世界名金剛華者以法性為禪體起妙慧揀擇正
邪不壞是金剛義故華者行也以明定慧能揀擇
之妙用故三佛果名水月者為定體能淨能清涼
能現萬像如水故四明所從來方者是東北方之
眾東北者是艮位也為山為石為門闕為童蒙為
初明為高顯為寂靜為止以明定體徧與諸位諸
行修進啟蒙發明清涼惑熱進修始終之本末故
為艮為歲始年終之本末故為初明為止故菩薩
名精進慧世界名金剛華佛號為水月此是善財
第五善知識解脫長者主禪門於其身中現十佛
剎塵佛國土總在身中十方各十佛剎微塵之數
佛國土總在身中明禪體周徧故第六善慧菩薩
四義如前一明菩薩名者明此正心住修般若波
羅蜜智慧門故菩薩名善慧二妙香華世界者以
明妙用智慧之香華開敷自他佛果明智慧說教
[032-0217c]
見香華義故三佛號解脫月者明妙慧分明心境
解脫故四明所從來方者此是東南方之眾東南
方是巽位巽為風教為言說以像此位以智慧善
說妙法教化眾生令解脫故是故菩薩名善慧世
界名妙香華佛果號解脫月此當善財第六海幢
比丘位身心寂然離出入息身出化身徧法界故
明寂用自在得寂滅神通第七菩薩名智慧四義
如前一明菩薩名智慧者明此不退住是第七成
大慈悲門以智慧成滿方能隨俗善入生死以此
為名二世界名悅意華者以有智慧在於生死隨
順六道同事利生知根悅俗皆令得入法悅無憂
故名悅意華三佛號無上月者明諸行之中慈悲
為首為濟利眾生為最勝故故號之名無上月四
所從來方者西南方也是坤位為信順為母為地
為眾明方便波羅蜜以大悲為母入於一切眾生
生死之地同一切眾生之行而教化之令信順入
正法故是故菩薩名智慧世界名悅意華佛號為
無上月此當善財第七善知識休捨優婆夷此云
滿願以大慈悲行滿眾生願故像此方西南為母
義表悲位故第八真實慧菩薩四義如前一明菩
薩名者以此第八童真住中行願波羅蜜以真實
智慧不謬誤眾生故二明世界名者世界名阿盧
那華此云紅蓮華此華赤白分明是其紅色為此
位是第八住智增位明以大智隨願行悲令智悲
[032-0218a]
圓滿如紅蓮華赤白分明白表智赤表悲故世界
名紅蓮華表隨真智處生死而無染如蓮華處水
赤白開敷而可觀故三明佛號星宿月者為此位
真智朗明知根器而了差別故佛號為星宿月表
了眾生差別根性分明也四所來方者是西北方
為乾為父為堅剛為天為團圓白淨能現眾色咸
處其中以是義故菩薩名真實慧世界名紅蓮華
佛號星宿月總明大智圓明能現眾生根器差別
如天現象品物分明此當善財第八善知識仙人
毗目瞿沙此云出聲可畏明真智圓明出語眾邪
可畏仙人者為表此位智增無染故又表得智同
邪化邪見故第九無上慧菩薩四義如前一明菩
薩名者以此位是力波羅蜜法王子住善說法故
名無上慧二世界名者所以世界名那羅陀華者
那羅者此云人也陀云為持為此華香潔殊妙人
持帶佩表此位菩薩以善說妙法殊妙聞之者得
戒定慧解脫知見五分法身之香人皆持誦帶佩
故世界名那羅陀華三明何故佛號清淨月此位
菩薩善說法故為大法師能淨自他煩惱故佛號
清淨月四從所來方者是下方之眾明下方是金
剛是水是風輪能持世間故表此位菩薩善說妙
法能持世間軌度法則令人倣學是故菩薩名無
上慧世界名那羅陀華佛號清淨月此位同善財
見勝熱婆羅門昇刀山入火聚隨諸人天所來見
[032-0218b]
者皆得道而去此明菩薩智滿同邪攝諸異道令
入正見故第十堅固慧菩薩四義如前一明所以
菩薩名堅固慧者以此位是灌頂住行智波羅蜜
能堅固利益一切眾生以為其名二世界名虗空
華者以智慧日照明世間及出世間總無依住以
此為名三明所以佛號明了月者以此位大智圓
明普照世間無不明了以此為名四所來方者是
上方之眾上方者為虗空為日月星辰表大智無
依不依空有明鑿萬象如日月星辰是故菩薩名
堅固慧世界名虗空華佛號明了月此位是善財
童子見師子幢王女名慈行童女師子幢王女者
明智悲圓滿以此十住一終巳生在佛家會融十
法悲智一終圓滿也以從初住創生佛家修智行
悲即王女慈行十地修悲巳滿於十一地初以悲
行智即佛母摩耶幻生諸佛佛是大智母是大悲
廣意至文方明如下十段頌文隨文可知一依如
前科文釋過巳上菩薩名世界名十箇佛果總是
此十住之中隨位進修因果之號約隨方而表法
約入法而成名如上所配之可知。】
【經】
「 佛放淨光明
普見世導師
須彌山王頂
妙勝殿中住
一切釋天王
請佛入宮殿
悉以十妙頌
稱讚諸如來
彼諸大會中
所有菩薩眾
皆從十方至
化座而安坐
彼會諸菩薩
皆同我等名
所從諸世界
[032-0218c]
名字亦如是
本國諸世尊
名號悉亦同
各於其佛所
淨修無上行
佛子汝應觀
如來自在力
一切閻浮提
皆言佛在中
我等今見佛
住於須彌頂
十方悉亦然
如來自在力
一一世界中
發心求佛道
依於如是願
修習菩提行
佛以種種身
遊行徧世間
法界無所礙
無能測量者
慧光恒普照
世闇悉除滅
一切無等倫
云何可測知」
【【論】二從法慧菩薩承威說頌巳下十行頌是明法
慧菩薩歎佛放光集眾分。】
【經】爾時一切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 假使百千劫
常見於如來
不依真實義
而觀救世者
是人取諸相
增長癡惑網
繫縛生死獄
盲冥不見佛
觀察於諸法
自性無所有
如其生滅相
但是假名說
一切法無生
一切法無滅
若能如是解
諸佛常現前
法性本空寂
無取亦無見
性空即是佛
不可得思量
若知一切法
體性皆如是
斯人則不為
煩惱所染著
凡夫見諸法
但隨於相轉
不了法無相
以是不見佛
牟尼離三世
諸相悉具足
住於無所住
普徧而不動
我觀一切法
皆悉得明了
今見於如來
決定無有疑
[032-0219a]
法慧先巳說
如來真實性
我從彼了知
菩提難思議」
【【論】三爾時巳下明一切慧承威說十行頌明歎無
相法為真實。】
【經】爾時勝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 如來大智慧
希有無等倫
一切諸世間
思惟莫能及
凡夫妄觀察
取相不如理
佛離一切相
非彼所能見
迷惑無知者
妄取五蘊相
不了彼真性
是人不見佛
了知一切法
自性無所有
如是解法性
則見盧舍那
因前五蘊故
後蘊相續起
於此性了知
見佛難思議
譬如闇中寶
無燈不可見
佛法無人說
雖慧莫能了
亦如目有瞖
不見淨妙色
如是不淨心
不見諸佛法
又如明淨日
瞽者莫能見
無有智慧心
終不見諸佛
若能除眼翳
捨離於色想
不見於諸法
則得見如來
一切慧先說
諸佛菩提法
我從於彼聞
得見盧舍那」
【【論】四爾時巳下明勝慧菩薩說十行頌歎凡夫迷
五蘊之真性由人說之方了。】
【經】爾時功德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 諸法無真實
妄取真實相
是故諸凡夫
輪迴生死獄
言詞所說法
小智妄分別
[032-0219b]
是故生障礙
不了於自心
不能了自心
云何知正道
彼由顛倒慧
增長一切惡
不見諸法空
恒受生死苦
斯人未能有
清淨法眼故
我昔受眾苦
由我不見佛
故當淨法眼
觀其所應見
若得見於佛
其心無所取
此人則能見
如佛所知法
若見佛真法
則名大智者
斯人有淨眼
能觀察世間
無見即是見
能見一切法
於法若有見
此則無所見
一切諸法性
無生亦無滅
奇哉大導師
自覺能覺他
勝慧先巳說
如來所悟法
我等從彼聞
能知佛真性」
【【論】五爾時功德慧說十行頌明妄取諸法真實之
相。】
【經】爾時精進慧菩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 若住於分別
則壞清淨眼
愚癡邪見增
永不見諸佛
若能了邪法
如實不顛倒
知妄本自真
見佛則清淨
有見則為垢
此則未為見
遠離於諸見
如是乃見佛
世間言語法
眾生妄分別
知世皆無生
乃是見世間
若見見世間
見則世間相
如實等無異
此名真見者
若見等無異
於物不分別
是見離諸惑
無漏得自在
諸佛所開示
一切分別法
是悉不可得
[032-0219c]
彼性清淨故
法性本清淨
如空無有相
一切無能說
智者如是觀
遠離於法想
不樂一切法
此亦無所修
能見大牟尼
如德慧所說
此名見佛者
所有一切行
體性皆寂滅」
【【論】六爾時精進慧說十行頌歎諸法自體無見妄
見迷真。】
【經】爾時善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 希有大勇健
無量諸如來
離垢心解脫
自度能度彼
我見世間燈
如實不顛倒
如於無量劫
積智者所見
一切凡夫行
莫不速歸盡
其性如虗空
故說無有盡
智者說無盡
此亦無所說
自性無盡故
得有難思盡
所說無盡中
無眾生可得
知眾生性爾
則見大名稱
無見說為見
無生說眾生
若見若眾生
了知無體性
能見及所見
見者悉除遣
不壞於真法
此人了知佛
若人了知佛
及佛所說法
則能照世間
如佛盧舍那
正覺善開示
一法清淨道
精進慧大士
演說無量法
若有若無有
彼想皆除滅
如是能見佛
安住於實際」
【【論】七爾時善慧菩薩說十行頌歎無眾生可盡法
非有無二見。】
[032-0220a]
【經】爾時智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 我聞最勝教
即生智慧光
普照十方界
悉見一切佛
此中無少物
但有假名字
若計有我人
則為入險道
諸取著凡夫
計身為實有
如來非所取
彼終不得見
此人無慧眼
不能得見佛
於無量劫中
流轉生死海
有諍說生死
無諍即涅槃
生死及涅槃
二俱不可得
若逐倒名字
取著此二法
此人不如實
不知聖妙道
若生如是想
此佛此最勝
顛倒非實義
不能見正覺
能知此實體
寂滅真如相
則見正覺尊
超出語言道
言語說諸法
不能顯實相
平等乃能見
如法佛亦然
正覺過去世
未來及現在
永斷分別根
是故說名佛」
【【論】八爾時智慧菩薩說十行頌歎言說不能及真。】
【經】爾時真實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 寧受地獄苦
得聞諸佛名
不受無量樂
而不聞佛名
所以於往昔
無數劫受苦
流轉生死中
不聞佛名故
於法不顛倒
如實而現證
離諸和合相
是名無上覺
現在非和合
去來亦復然
一切法無相
是則佛真體
若能如是觀
諸法甚深義
則見一切佛
法身真實相
於實見真實
[032-0220b]
非實見不實
如是究竟解
是故名為佛
佛法不可覺
了此名覺法
諸佛如是修
一法不可得
知以一故眾
知以眾故一
諸法無所依
但從和合起
無能作所作
唯從業想生
云何知如是
異此無有故
一切法無住
定處不可得
諸佛住於此
究竟不動搖」
【【論】九爾時真實慧菩薩說十行頌歎諸法無合散
性。】
【經】爾時無上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 無上摩訶薩
遠離眾生想
無有能過者
故號為無上
諸佛所得處
無作無分別
麤者無所有
微細亦復然
諸佛所行境
於中無有數
正覺遠離數
此是佛真法
如來光普照
滅除眾闇冥
是光非有照
亦復非無照
於法無所著
無念亦無染
無住無處所
不壞於法性
此中無有二
亦復無有一
大智善見者
如理巧安住
無中無有二
無二亦復無
三界一切空
是則諸佛見
凡夫無覺解
佛令住正法
諸法無所住
悟此見自身
非身而說身
非起而現起
無身亦無見
是佛無上身
如是實慧說
諸佛妙法性
若聞此法者
當得清淨眼」
【【論】十爾時無上慧說十行頌歎佛所得法體無分
別不屬名數。】
【經】爾時堅固慧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 偉哉大光明
勇健無上士
為利羣迷故
而興於世間
佛以大悲心
普觀諸眾生
見在三有中
轉迴受眾苦
唯除正等覺
具德尊導師
一切諸天人
無能救護者
若佛菩薩等
不出於世間
無有一眾生
而能得安樂
如來等正覺
及諸賢聖眾
出現於世間
能與眾生樂
若見如來者
為得大善利
聞佛名生信
則是世間塔
我等見世尊
為得大利益
聞如是妙法
悉當成佛道
諸菩薩過去
以佛威神力
得清淨慧眼
了諸佛境界
今見盧舍那
重增清淨信
佛智無邊際
演說不可盡
勝慧等菩薩
及我堅固慧
無數億劫中
說亦不能盡」
【【論】十一爾時堅固慧說十行頌歎佛大悲出興利
益巳上十菩薩各說十行頌和會入位法令身心
諸計皆無所依離於偏執住佛所住。】
十住品第十五
【【論】將釋此品約作五門分別一釋品名目二釋品
來意三明品之宗趣四都會斷惑次第五隨文釋
義一釋品名目此品說十種住門名為十住品二
[032-0221a]
明品來意者為前品是偈讚勸修之門此品明正
舉修行十住之行是故此品須來十住者生諸佛
大智慧中住入此位永不退還故名之為住三明
品宗趣者明此品說十種住二十種進修因果為
正宗又住佛所住以為正宗明此十住位中各有
兩種因果各各當位之中初舉十法是忻趣增上
之緣後舉十法是當位之內修學之果如文具明
四會當十住位中斷惑次第者如初發心住治地
住修行住此三種住中明總修出世間心破諸世
間煩惱纏縛其世間煩惱如善財所說頌根本煩
惱有十隨煩惱總有六其十種根本煩惱者一欲
二色三無色此是三界根本所縛處四憍慢五諸
趣六愛七愚癡八貪九恚十心魔王是為十又隨
煩惱總有六者一諂二誑三疑惑四慳五嫉六嬌
盈善財頌曰三有為城郭憍慢為垣墻諸趣為門
戶愛水為池壍愚癡為闇覆貪恚火熾然魔王作
君主童蒙依止住貪愛為徽纏諂誑為轡勒疑惑
蔽其眼趣入諸邪見慳嫉憍盈故入於三惡道此
約內心所起不約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內心
成智諸見自是解脫以此一乘教體但約悟無明
而成大智用諸見而作自在以此不論五見如十
信位文殊師利問法首菩薩有十一種煩惱云何
為十一一貪二瞋三愚癡四慢五覆六忿七恨八
嫉九慳十誑十一諂如般若經中五蘊十二緣等
[032-0221b]
如上煩惱以十住中初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此
三住一時頓成根本智慧即如善財於妙峯山上
見德雲比丘得諸佛智慧光明門即除巳上世間
諸煩惱障以成佛智慧光明故如善財妙峯山上
信眼明淨智光照耀普觀境界離一切障此是初
發心住第二海門國見海雲比丘除心境迷真作
十二緣生觀令無障故即見海中有佛出現說普
眼經明見自他十二緣生成大智海是佛義故心
境總是經故明前得佛智慧觀十二緣生成大智
海心境普周自在徧故此是治地住以十二緣生
治令成如來智地故第三海岸國見善住比丘除
心境不明淨障得菩薩無礙解脫門能見一切眾
生根器業行死此生彼悉皆明見此是修行住於
此三種住中明得出纏心自在故總以十信心自
信一切三界分別無明是根本不動智佛於初發
心住中以自在決定解力信眼清淨智光照耀普
觀境界離一切障契會悟入十住初心以隨位進
修中安立五十箇佛果次第法門方便皆不動智
以為根本巳上初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明得十
住中出纏心勝七故善財初二三善知識皆是比
丘明離纏解脫表此三住位中行相故第四生貴
住明對治世間法則及生死煩闠不自在障令自
在故即如善財於市肆之上見彌伽長者說輪字
經即表生死市鄽閙處常寂於一一字猶如車輪
[032-0221c]
一多圓滿互體相成又如帝釋寶網互為緣起映
徹重重一字之中有無盡字句為世間名句文身
引諸未學以成教軌即俗士彌伽以成其行為令
得出世心後須明世間靜亂緣起生死之性萬法
無生無滅及世間名字義理一切眾生語言互相
成就如古者伏羲之類是也第五具足方便住對
治真俗身邊二見令大智境界得自在破不自在
障故如善財見解脫長者即入三昧名普攝一切
佛剎無邊陀羅尼十方各現十佛剎微塵數佛國
土海清淨莊嚴總在身中即明一切眾生身總含
無邊佛剎體相無礙為明真俗色相皆如光影互
相容故無中邊故欲令六十二見無邊諸見性解
脫故第六正心住對治智慧寂用不自在障即如
善財見海幢比丘於經行地側結跏趺坐離出入
息無別思覺於其身上各隨身分皆出化身如雲
廣覆周徧十方隨應所見此明寂用無礙故此巳
上總明世間出世間和會皆解脫故如是巳後四
波羅蜜入俗行悲令自在故第七不退住對治大
慈大悲同行攝生不圓滿自在障令圓滿故即如
善財於普莊嚴園見休捨優婆夷謂善財言我有
八萬四千那由他同行眷屬常居此園明大悲位
中行方便波羅蜜同於八萬四千不可說一切眾
生煩惱總共同事教化利益經云其餘眾生住此
園者亦皆普得不退轉位明能行悲智行者悉同
[032-0222a]
此也第八童真住對治處纏同事世間餘習智不
清淨障令清淨故即如善財見毗目瞿沙仙人表
大智清潔無所染故休捨優婆夷與仙人住處同
名俱是海潮處者明此悲智一體無染而不汙若
隨悲修智猶有習氣染境之心即此第七第八兩
位和會一終是也若也隨智行慈無有染習即師
子幢王女慈行童女是可以思之得見其意第九
法王子住對治說法不自在障令自在故即如善
財見勝熱婆羅門以登刀山入於火聚行苦行時
隨天龍神人及非人來者無不獲益而巳十灌頂
住對治悲智不自在清淨障令得清淨即如善財
見師子幢王女慈行童女王者智自在故女者表
隨悲同事無染習故明智滿從悲處世間故即同
事而無習氣故巳上十種對治皆一念心上初發
心時一行之中一時之內無前後際對治此十種
障法成一法一心一智慧一行之中十十無盡法
門皆以自心不動智佛為體以法事之中合具此
十種無盡法門同別一多自在故以此十種對治
一時令慣習自在故不同三乘權教約劣解眾生
存世間三世之性說佛果在三僧祇之外以自心
根本無明分別之種便成不動智佛以法界體用
以為信進悟入之門從信及入位進修乃至經十
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總不離本不動智佛
不離一時一念一法一行上而有無邊無量不可
[032-0222b]
說不可說法界虗空界微塵數法門何以故為從
法界及根本不動智上為信進悟入故法合如然
故如龍女剎那成佛善財一生以取佛果法界無
性無生為一生非延促生故為法界體無情量延
促長短去來今故諸有信者應如是知如今成佛
與過去未來一切諸佛一時成佛以法界智體無
別時故如一滴之水入大海中便同大海無新舊
水故故去情方見非識心知如三乘中十住菩薩
猶受三界分段生死分學生空觀對治闡提不信
障十行菩薩分作法空觀修自利利他行對治聲
聞自利障十迴向菩薩作法空觀成起大悲願力
垂形六道教化眾生對治獨覺自度障此明三乘
中三十心菩薩對治地前三種障但除正使未除
習氣十地菩薩斷其餘習如初地菩薩見自身真
如佛性故名見道位從二地至七地是修道位猶
有功用而修其行從八地至十地名究竟位不假
功用任運至佛果故又如三乘中十二住地一種
性住十解門是二解行住十迴向是也三歡喜住
初地是四增上戒住二地是五增上慧住三地是
六道品相應增上慧住四地是七諦相應增上慧
住五地是八緣起相應增上慧住六地是九有行
有開發無相住七地是十無行無開發無相住八
地是十一無礙住九地是十二最上菩提住十地
是又如三乘中地前三賢菩薩得伏忍十地與佛
[032-0222c]
地得寂滅忍又望勝鬘經羅漢辟支佛淨土菩薩
總是伏忍以空觀伏現行十使不起為不識無明
住地煩惱故猶不識云何名斷煩惱但伏現行不
起得三種意生身受三界外變易生死如是菩薩
為行六波羅蜜得六神通福德神通竝勝人天唯
非修佛果法界門故是門外三車艸庵仍聲聞辟
支佛三乘菩薩不同其德出三界行六神通名則
相似行六波羅蜜功德果報不同故如是三乘六
通菩薩等於大方廣佛華嚴經不聞不信如此經
云設有菩薩經無量那由他劫修六波羅蜜得六
神通猶不聞此華嚴經典猶名假名菩薩不真菩
薩設復聞時不信不入如法華亦然如三乘中三
種意生身者初一二三地名三摩䟦提樂法意生
身二四五六地名覺法自性意生身三七八九十
地名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欲廣引云云自有
三乘教自明約會對治如是如此一乘教都無如
上三乘之趣以為根本無明住地煩惱便為一切
諸佛不動智一切眾生皆自有之只為智體無性
無依不能自了會緣方了云何為會緣會緣有三
種一會苦緣遇苦方能發心二會樂緣久處人天
內心明慧達世樂果生死無常方始求真三見佛
及一乘菩薩而能發心求佛種智以會三緣近正
善知友而能自覺無明本是佛智三乘同然為意
樂淺深各別以因本智上而生信心約本智而為
[032-0223a]
悟入以不離本智故於初發心住即五位齊周雖
列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行法位門進修
軌度如王寶印一印無差以一心大智之印印無
始三世總在一時無邊諸法智印咸徧以智等諸
佛故以智等眾生心故以智等諸法故以智無中
邊表裏三世長短近遠故為智過虗空量故如世
虗空無所了知如無分別智虗空一念而能分別
過虗空等法門是故經言一切虗空猶可量諸佛
說法不可量以是義故以自心根本無明體用而
見不動智與一切諸佛及以一切眾生同一體性
同一境界同一智海以是發心之初住佛種智家
故纔發心時即於十方現身成佛如初發心功德
品自明以是義故於此十住位中入初發心住者
住一切諸佛智慧大悲海境界中住即五位通修
以初住及十地不離一佛智慧境界故但明生熟
慣習勝劣安立住地之名為智體之中非三世情
攝故一如龍女一剎那之際巳具三生普賢行滿
佛果亦就如文殊師利菩薩頌云一念普觀無量
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
成十力明知三乘三祇出世成佛是權方便教此
教約實法不說以願力成佛等事設以願力成行
還以約實成佛不說以願力暫成故是故當知從
十住中初入位菩薩即五位通修為十住行相通
有十行十迴向十地等法門故如十住中七八兩
[032-0223b]
住還修悲智九住中是法師位十住中悲智圓滿
如是五位行相相似故如善財十住中善知識一
一智慧境界皆悉無極但為約法身大智大悲之
上法具無盡須當安立五位行門總是一心一智
一時智等徧滿所行之道是故起信進修行者於
大智境界莫作三世近遠延促之見違智境界故
失本大智之境逐情識故隨相轉故此會第四斷
惑次第竟如此五位斷惑次第如空無時如圓鏡
頓照如摩尼寶能同眾色如一滴之水入大海中
等同無二以大智慧之圓鏡普印諸作莫不皆成
無作用之大用故無三世之一時故。】
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三十二
音切
翳
於計切。
瞽
古音。
麤
倉胡切。
偉
于鬼切。
壍
七念切。
徽
許歸切。
纏
莫北
切。
轡
兵媚切。
闠
胡對切。
𨞬
直連切。
閙
奴教切。
闕
去月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