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67 法華經要解-宋-戒環 (X)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一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三持經妙行二。
初標敘科義。


萬行依於三業本於智悲。智以處巳。悲以應物。皆
欲不失其正。正則安而樂。不正則危而憂。故此特
依文殊正智。示正身正語正意大悲四法。名安樂
行品。由前持品菩薩敬順佛意。願於惡世護持此
經誓忍諸難。而大聖以謂。能忍諸難。未若必使之
無難。故為說四安樂行。四行既正則一性安恬。靜
與道合動與神會。其完不為物挫。雖臨危難不知
其為危難也。其固不為物傾。雖對欲惡不知其為
欲惡也。夫躬行是行則涉惡世而持經。入紛華以
應物。無所往而不安且樂矣。是謂必使之無難也。


△二依科釋文二。初文殊讚請二。
初讚前。】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護持讀說是法華經。」


【讚持品事也。
△二請後。】


「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


【請問云何所行。乃能說是經得無諸難。此發起安
樂行法也。以文殊請者。示依正智發起正行。
△二
[005-0329a]
佛示四法二。
初總標行法。】


「佛告文殊師初當安住四法。」


【即四安樂行也。一正身行。二正語行。三正意行。四
大悲行。繼三業以大悲者。三業既正則正智真淨
逮得巳利。須起大悲廣行利他。智悲相濟。乃能於
惡世演說是經得無諸難。
△二別開科釋四。初正
身行三。
初總標二處。】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趣操之謂行。狎習之謂近。二者不違於道。是謂菩
薩行處近處。此身行之要也。
△二別釋二處二。初
釋行處二。
初事行。


二處各有事行理行。非事無以涉俗。非理無以契
真。理事兼通真俗不礙。然後利生弘法。觸處安樂
矣。】


「文殊師利而不卒暴心亦不驚。」


【行處必住忍辱者。六度適時為用而涉難。莫尚於
忍。葢趨事而動則悔吝生焉。故須忍以御之。惟能
忍故於剛能柔而物不能挫。於逆能順而物不能
害。於事能審而所施不暴。於微能察而所遇不驚。
由是克成安樂行也。
△次理行。】


「又復於法無所行。」


【法指一切行法也。雖行是法而不住相。名無所行。
葢有所則有能。能所角立物我成敵。則患難生而
安樂喪矣。】
[005-0329b]


「而觀諸法如實相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自所行之法而觀諸法也。如實相即無所觀。亦不
行言亦無所行也。不分別即情識都忘。是非雙泯。
菩薩趣操如是而巳。
△二釋近處二。
初徵。】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近處。」


【△二釋文二。初事行以戒定為體又二。初戒八。


初戒近權勢。】


「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雖外護可尊。恐挾勢妨道。苟志於此。則身處山林
心懸魏闕能暫安樂乎。
△二戒近外道。】


「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梵志即出家外道。尼犍在家外道。路伽耶此云惡
論議。逆路伽此云惡問難。不親外道息異見也。不
造俗文絕異端也。遠惡議難離曲辨也。
△三戒近
兇戲。】


「亦不親近諸有兇戲相扠相撲種種變現之戲。」


【遺教云。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戲論尚亂況親近
乎。相扠摛擒也。相撲抵角也。那羅延神勇捍多力。
今指騰躍凶伎變現戲。即諸幻術也。
△四戒近惡
律。】


「又不親近旃陀羅則為說法無所希望。」


【遠惡緣也。旃陀羅此云嚴幟。謂以嚴厲自幟。如文
身惡服之類。毗尼藏有善律儀惡律儀。如是人等
通指權勢巳下。雖不親狎。或為法來即清淨為說。
[005-0329c]


△五戒近小乘。】


「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無所希求。」


【小乘於法未融多起議論。妨安樂行故不親近。亦
不問訊。非慢之也。慎媟狎耳。
△六戒近婦女。】


「文殊師利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


【說法當忘情想。接語當避嫌疑。小女處女非賓主
之敵。乃譏毀之端。
△七戒近不男。】


「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


【既非法器。又近於染故不應親。五種猥媟不須辨
析。
△八潔正身心。】


「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


【不獨入欲潔身也。但念佛欲正心也。】


「若為女人說法況復餘事。」


【容止不攝則致疑生染。】


「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見。亦不樂與同師。」


【易致擾惱妨安樂行。
△二定。】


「當好坐禪是名初親近處。」


【△二理行以觀智為體二。
初正觀。


即第二近處也。初親近處以戒定為體。第二近處
以觀智為體。所以融前戒定使圓契實相。乃成妙
行也。】


「復次菩薩摩訶薩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


【一切諸法當體真淨。不受一塵曰空。無動無壞離
諸幻妄曰實相。菩薩觀一切法空。如其實相無所
[005-0330a]
加損。故見不顛倒而心無動轉也。見不顛倒即頌
所謂亦不分別諸法有無是非等也。心無動轉即
頌所謂攝心不動如須彌山也。葢心法本寂相待
成搖。由見顛倒則以法為有生有起。故於心有動
有轉。若雲駛故月運也。能如實觀則於心不動不
退。而了法不生不起。若風止則波澄也。然則心法
一也。以倒心觀之則妄境紛拏。以實相觀之則真
機自寂。是故修安樂行。貴如實觀。
△二喻明。】


「如虗空無所有性第二親近處。」


【無所有性者。生出起滅名相等性皆無也。名相皆
無則詮示不及。故語言道斷。無量無邊言如空之
不可窮極也。無礙無障言如空之不可分辨也。實
相如是。何言說之能及耶。則凡可說者。但是從緣
而有顛倒之法。當知不從緣有不從倒生者。竟不
可說也。常如是觀。乃能融前事行。以成妙行。
△三
以偈重宣四。
初通頌二處事行。】


「爾時世尊欲重此義。而說偈言。


若有菩薩及親近處。」


【初標次釋。】


「常離國王皆勿親近。」


【此戒離權勢外道兇戲等。三藏學即愚法小教。破
戒言無行。名字言無實。戲笑言多僻。著欲言多染。
求現滅度。謂不修梵行妄希道果。皆非正人。故勿
親近。】
[005-0330b]


「若是人等而為說法。」


【頌清淨說法也。能無所著。故無所畏。】


「寡女處女皆勿親近。」


【戒離婦女不男惡律也。】


「兇險相撲。種種嬉戲。諸婬女等。盡勿親近。」


【牒結前文也。】


「莫獨屏處一心念佛。」


【正身之至也。屏僻處里廛中也。乞食之法。自伏貢
高發他仁善。】


「是則名為。行處近處。以此二處。能安樂說。」


【雙結也。
△二別頌二處理行二。
初頌行處。


二處理行。長行各連事行而舉。偈文各離事行而
頌。文義可辨。】


「又復不行菩薩行處。」


【頌又復於法無所行至不分別等。不行上中下法。
謂於三乘法無所行也。
△二頌近處二。
初頌正
觀。】


「一切諸法如須彌山。」


【頌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轉等也。真空
實相擬心即妄。若復分別有無是非皆顛倒也。

二頌喻明。】


「觀一切法是名近處。」


【頌如虗空無所有性至無礙無障等。常住一相。謂
無生出動退等異也。
△三結頌二處。】
[005-0330c]


「若有比丘無有怯弱。」


【深造於理故無怯弱。謂無怖畏心能安樂說也。】


「菩薩有時無有怯弱。」


【頌常樂觀如是法相。而釋無怯弱之所以。
△四結
頌正身行。】


「文殊師利說法華經。」


【初法即正身行也。
△二正語行二。
初正說長行。】


「又文殊師利若口宣說。」


【應住等者。要心住口說也。心口相應則語行正矣。】


「若讀經時不說他人好惡長短。」


【經有大小乘。人有大小機。以乘對機隨宜難解。故
讀經之時易求其過。是以戒之。不慢餘師者。不依
大輕小不以圓慢偏也。不說長短者。內以息業外
以息諍。此語行之要也。】


「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令得一切種智。」


【說其過則令失小讚其美則令退大。亦不怨其妨
道嫌其鄙劣非唯不出諸口。又亦不生於心。可謂
善修安樂心也。由其善修安樂之心無所讚毀怨
嫌。故能順其機而導達之。
△二重以偈說二。

頌語行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常樂隨問為說。」


【常樂說法無復俗論。則語行自正。淨身淨衣非好
為雅潔。欲稱其心淨與說法淨耳。故曰內外俱淨。
[005-0331a]
安處隨問者。虗巳應物如鐘待扣也。西方以香油
為淨飾。】


「若有比丘咸令歡喜。」


【此依正語順機導達也。懶墮妨於勇猛。懈怠妨於
精進。憂惱妨於安樂。菩薩欲依語行說法利物。故
除懶墮意離諸憂惱。晝夜常說者。弘法之心無間
斷也。】


「衣服臥具安樂供養。」


【所志在法不在物故。不希衣服四事供養。但念說
法安樂供養。葢四事供養特為小利。說法供養乃
為大利。】


「我滅度後安住忍故。」


【明語行當宗於忍也。說斯經者。內之恚惱憂愁。外
之罵怖杖擯諸難自無。為能安住忍故。則忍不可
不宗也。諸難自無。所謂必使之無難。
△二頌結顯
益。】


「智者如是說不能盡。」


【如是善修者。如上正語之行以修里。善修其心所
謂修巳。能住安樂所謂安安。修巳安安聖人之徒
也。為聖人之徒行聖人之道。則功與道洪。德隨物
廣。何可勝窮哉。
△三正意行四。
一息業。】


「又文殊師利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


【嫉妬諂誑下至戲論諸法。皆意地微細邪行。故須
正之也。法欲滅時世道交喪邪暴交作。人多嫉諂。
[005-0331b]
則學佛者易見輕罵而求其長短。故戒持經者無
懷嫉諂等事。乃因時制行。所以息業也。】


「若比丘比丘尼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


【四眾有求三乘者。當隨機與進。輙勿惱之令失善
利。從語其人言下皆惱之之事。顛倒分別諸法有
無。名戲論諍競。皆為意業。故應息之。
△二起行。】


「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於諸菩薩起大師想。」


【悲想則愍其迷淪而思濟也。父想則依其法化而
求怙也。師想則景其道行而思齊也。】


「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


【為其愍眾行道深心利物故。應深心敬之。】


「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亦不為多說。」


【平等言不黨。順法言稱理。雖彼深愛當量所堪。貴
不失人亦不失言。
△三顯益。】


「文殊師利說是法時無能惱亂。」


【此必使無難之効也。】


「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


【行是行故。樂而得朋寬而得眾。】


「聽巳能持持巳能誦恭敬尊重讚歎。」


【因使法利展轉浸廣。則法雖欲滅而未滅。故應成
就。是第三行。
△四重頌三。
初頌息業。】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說是經。當捨嫉恚慢。諂誑邪偽心。常修質直行。」


【此意行之要也。】
[005-0331c]


「不輕蔑於人。亦不戲論法。不令他疑悔。云汝不得佛。」


【頌不惱四眾等。蔑忽也。
△二頌起行。】


「是佛子說法說法無障礙。」


【忍為四行之宗。故每言之。自慈悲於一切巳下。頌
當於一切起大悲想等。
△三頌顯益。】


「第三法如是。智者應守護。一心安樂行。無量眾所敬。」


【質直柔忍慈下恭上。安行是道孰不愛敬。
△四大
悲行六。
初起行。】


「又文殊師利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


【大乘修行。初皆以智正行。終皆以悲成智。故四安
樂行先依正智正業。而後起大悲利生也。然或生
大慈或生大悲者。慈能與樂悲能愍濟。四眾信解
佛法名在家菩薩出家菩薩。闡提不信名非菩薩
以能信解故生大慈而與之法樂。以闡提故生大
悲而愍其迷失也。
△二愍濟。】


「應作是念令得住是法中。」


【此皆愍其迷失也。隨宜說法即開三顯一之法也。
不聞不知不覺言昏迷自障也。不問不信不解言
顓蒙自墮也。然彼雖不問不解。而菩薩大悲誓終
濟度。
△三離過。】


「文殊師利說是法時無有過失。」


【第四行法回智運悲。總備前行故無過失。
△四獲
益。】


「常為比丘比丘尼諸佛神力所護故。」
[005-0332a]


【慈與悲大故七眾悅服。行與法勝故諸天歸向。難
問必有折挫。得其衛護則正念不失。以諸佛所護
故諸天不得不護。
△五歎法四。
初歎難遇。】


「文殊師利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難遇如此。所以愍其不信不解為大失。
△二喻難
得二。
初喻。】


「文殊師利起種種兵而往討伐。」


【此喻意明是經所以難聞難見者。為陰魔熾盛多
怨難信不妄說故。輪王譬化身佛。諸國譬五陰境。
小王譬五陰等魔。不順其命譬無明煩惱未調伏
也。以威不行而起兵討伐。譬但以如來知見力無
畏法。不能攝伏諸微細惑。故設三乘斷治之法。是
謂起種種兵。】


「王見兵眾戰有功者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此譬三乘之眾能伏陰魔。隨功淺深獲諸法利。唯
未與說一乘法也。輪王髻珠用鎮寶位。妄與則王
屬驚怪。法華上乘佛佛授手。妄說則眾心驚疑。

二合。】


「文殊師利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


【如輪王振威小王不順。遂起種種兵。法國土即法
界真境。賢聖將指三乘眾也。】


「其有功者心亦歡喜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如隨功賞賜而不與髻珠也。無漏根力即五根五
力。諸法之財通指道品利用之法。涅槃城即中道
[005-0332b]
止息之權果。
△三喻今得二。
初牒喻。】


「文殊師利不妄與人而今與之。」


【言難信珠者。賜非其宜則大驚怪。
△二牒合。】


「如來亦復如是先所未說而今說之。」


【魔羅此云殺者。謂能興苦難殺人慧命也。煩惱魔
為生死因。陰魔死魔為生死果。故滅之破之。即出
三界也。多怨為眾魔未伏。難信為群機未淳。
△四
顯最勝二。
初再牒。】


「文殊師利久護明珠今乃與之。」


【第一之說如頂上一珠。末後賜與如久待大功。

二結顯。】


「文殊師利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祕密如藏髻中。最上如在王頂。四十餘年於生死
長夜守此待機。故云長夜守護。
△六重頌六。

頌行本。】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說。佛所讚經。」


【惡世說經多怨難信。當以忍辱哀愍為本。
△二頌
起悲。】


「後末世時應生慈悲。」


【△三頌愍濟。】


「斯等不聞令住其中。」


【△四頌歎法三。
初喻難得。】


「譬如強力明珠賜之。」
[005-0332c]


【諸皆喜賜。獨難髻珠以待大功。
△二頌法合。】


「如來亦爾明珠與之。」


【△三頌最勝。】


「此經為尊為汝等說。」


【△五頌結答。】


「我滅度後如是四法。」


【結答云何能說是經之問也。
△六由行得果三。


初轉障樂果。


能行四行故。讀持是經易克勝果。】


「讀是經者如日之照。」


【常無憂惱顏色鮮白者。轉報障滅順現衰惱也。不
生貧窮卑賤醜陋。轉業障滅順生惡業也。眾生樂
慕刀毒不加。轉煩惱障滅順後麤報也。智慧光明
如日之照。轉無明障滅三際癡暗也。樂慕給使言
常享妙樂。口則閉塞言無由發惡。如師子王言障
怖永離優遊自在。
△二先見妙果二。
初標。】


「若於夢中。但見妙事。」


【持經之人四行功成。當克妙果。巳定於未形之分。
故先於夢中見之。以行純障淨故。無復雜想。但見
妙事下舉妙事。
△二釋四。
初見佛說法。】


「見諸如來演說諸法。」


【行純心淨無襍想故。於自他境不離法行故。見佛
說法見巳亦然。
△二蒙佛授記。】


「佛為四眾合掌聽法。」
[005-0333a]


【△三修證實相。】


「又見自身見十方佛。


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聞法為人說。常有是好夢。」


【重諷見十方佛之事。以結前起後也。
△四圓成佛
道。】


「又夢作國王如煙盡燈滅。」


【此歷見修進成佛始終之行也。諸皆由行得果之
先見。是相現前當克是果矣。然皆依夢說者。欲令
行人觀一切法空無所有。但以因緣從顛倒生。自
雖見佛聞法乃至圓成佛道。皆為夢事了不可得。
無有常住亦無起滅。常觀是相。然後於一切處。得
真安樂行也。
△三結顯前文。】


「若後惡世中。說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一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二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四顯迹勸持二。
初略敘科名。


此顯妙法智力所化之迹也。娑婆下界有六萬恒
沙菩薩。從無數劫修佛智慧。悉是釋尊所化。常樂
[005-0333b]
靜處勤行精進故。不依人天而住下方空中。以示
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也。今為顯此妙迹示作遺模。
兼將發起壽量祕說故。從地涌出因以名品。
△二
依科解文三。初敘發起二。
初他方請持。】


「爾時他方國土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此法集之眾。欲從他方來此持經。
△二如來不許。】


「爾時佛告諸菩薩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佛止之者。非有違拒。為將顯迹顯法故也。顯迹者
顯佛所化示彼來儀。顯法者此固圓足無待於外。


△二正顯迹六。初來儀顯妙二。
初來儀。】


「佛說是時同時涌出。」


【深智現前大千不礙。】


「是諸菩薩身皆金色此界虗空中住。」


【在此娑婆界下方空中住。以示常樂深智無有障
礙也。】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


【此以真說彼以心聞。文殊所謂心聞洞十方。
△二
顯妙三。
初一多互陳。】


「一一菩薩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


【此指沙數自多反少。】


「況復千萬億那由他眷屬三二一弟子者。」


【此指姟數自多反少。】


「況復單巳樂遠離行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此指單數自少反多。偈云。單巳無眷屬其數轉過
[005-0333c]
上。乍而觀之。六萬河沙多於單巳。詳而觀之。單巳
之數轉過河沙。然則一巳非寡沙眾非多。法法本
體離諸數量。多寡之限特人情妄立耳。此眾來儀
所以遣情顯妙也。
△二延促互現。】


「是諸菩薩從地出巳令諸大眾謂如半日。」


【聖人神智方便法門。能延一日以為一劫。能促一
劫以為一日。葢道無遷變情有頃久。猶如夢人不
移一時而夢歷多歲。則頃久之情初無定也。故聖
人對機示現延促而本無延促。所言菩薩讚佛經
劫。則於促示延耳。又令大眾謂如半日。則於延現
促耳。所以然者。將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自在神
通之力。使忘延促之情。而深證實相故也。華嚴云。
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
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夫能一念普觀無去來住。
則了斯延促皆方便耳。
△三通礙互用。】


「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國土虗空。」


【四眾肉眼礙而非通。而能見無量國土者。假佛通
力故也。夫於眾一多互陳。於時延促互現。於見通
礙互用者。以明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而警發
常情。使去其倒心限意。依無礙智圓融妙達。繇是
進契壽量祕說。而得入佛慧。成就佛身故也。是故
此品事法雖為顯迹勸持。又為壽量引發也。
△二
眾首問訊。】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而說偈言。
[005-0334a]


世尊安樂生疲勞耶。」


【問居堪忍與民同患之事也。
△三釋尊敘告。】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入於佛慧。」


【言世世受化。正顯壽量本門所化。言亦於過去種
善。則兼明智勝會中所化。以化緣深故。始見始聞
即皆信受。
△四聞風隨喜。】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


善哉善哉我等隨喜。


於時世尊讚歎發隨喜心。」


【△五時眾疑問二。
初此眾疑問三。
初示疑。】


「爾時彌勒菩薩問訊如來。」


【彌勒道同大覺智無不照。以補處示疑。欲利當來
之機耳。故後偈云。願佛為未來演說令開解。
△二
請問二。
初總問。】


「時彌勒菩薩摩訶薩以偈問曰。


無量千萬億以何因緣集。」


【總問何來何集。
△二詳問二。
初問何來。】


「巨身大神通為從何所來。」


【容儀挺特智力異常故聳動眾問。下問來儀。】


「一一諸菩薩億萬分之一。」


【此頌沙數自多反少。】


「千萬那由他乃至三二一。」


【此頌姟數自多反少。】


「單巳無眷屬。樂於獨處者。俱來至佛所。其數轉過上。」
[005-0334b]


【此頌單數自少反多。】


「如是諸大眾修習何佛道。」


【見其頗多疑。非一世一佛所化。故詳問之。】


「如是諸菩薩國土之名號。」


【結問何來也。
△二問何集。】


「我常遊諸國願說其因緣。」


【△三請決。】


「今此之大會唯願決眾疑。」


【△二他眾疑問。】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各白其佛白分身也。
△六釋尊顯答三。
初開許。】


「爾時釋迦牟尼佛諸佛威猛大勢之力。」


【彌勒姓也。號阿逸多。此云無能勝。大事者。智慧神
通奮迅威猛所化多眾之事也。將欲宣示先令被
精進鎧等者。戒使勇銳諦聽無以趣深而生疑退
也。下云。我於娑婆得菩提巳。教化成就如是多眾。
即總宣示。廣在後文也。宣示諸佛智慧。即壽量偈
云。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是也。諸佛自在神通。
即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是也。師子奮迅之力。
即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是也。威猛大勢之力。
即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是也。此宣釋迦化跡。
而言諸佛者。佛佛道同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當精進一心汝等一心聽。」
[005-0334c]


【出信力者勉今發信。住忍善者戒令勿退。即令被
進鎧發堅固意也。
△二正答。】


「爾時世尊說此偈巳調伏其心令發道意。」


【答誰說法教化。從誰初發心。】


「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虗空中住。」


【答願說所從國土名號。】


「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


【稱其德也。於諸經典能讀以取其理。誦以通其義。
思惟以精之。正念以持之。則其德足稱矣。】


「阿逸多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釋所以住下方空中之意。
△三頌答。】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阿逸汝當知令發大道心。」


【頌答誰為教化。從誰發心。】


「此等是我子學習我道法。」


【頌答受持誰經修習何道。】


「晝夜常精進。為求佛道故。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


【頌答願說所從國土名號。】


「志念力堅固。常勤求智慧。說種種妙法。其心無所畏。」


【頌德也。】


「我於伽耶城悉當得成佛。」


【答本末因緣也。意若近跡實指遠因。摩竭陀國西
南。度尼連河至伽耶城。又數里至菩提山。有畢鉢
羅樹。佛坐其下成道。】
[005-0335a]


「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


【結答也。
△三執迹生疑五。
初敘疑。】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


【迷壽量遠因。故有此疑。】


「即白佛言如此之事世所難信。」


【執伽耶近迹。故有此難。
△二設喻。】


「譬如有人色美髮黑是事難信。」


【父少譬釋尊闡化之近。子老譬涌出成德之久。化
近迹久理不相當。必言二十五及百歲者。取其少
猶未壯老巳過耆。益見相違也。
△三合顯。】


「佛亦如是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得佛未久合父少也。而此大眾至甚為希有合子
老也。今日世尊至能作大事合相違也。善入出住
者。於無量三昧或入或出或住。妙用自在。
△四請
決。】


「我等雖復信佛隨宜所說亦不生疑。」


【△五偈諷四。
初頌敘疑。】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昔從釋種如實分別說。」


【執近迹疑遠緣。而致問也。
△二頌設喻。】


「譬如少壯人舉世所不信。」


【所謂寂場少父。寂光老兒。
△三頌合顯。】


「世尊亦如是於下空中住。」
[005-0335b]


【從志固無怯巳下。皆頌老成之德。
△四頌請決。】


「我等從佛聞而住不退地。」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五顯本勸持二。
初略釋科名。


前品顯迹而滯者迷本。故情疑久近見起生滅。欲
契如實本際難矣。故此顯本釋其疑滯。使知如來
本無生滅。伽耶之化特為機。所受之命稱性無量。
故曰如來壽量品。文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
無有生死退出。亦無在世滅度。後云。其有菩薩聞
說壽量即能信受。願於未來長壽度生。至坐道場
說壽亦爾。意明本迹一如世相常住。稱性之壽人
皆有之。苟能正信順受。不以生滅心行而自夭閼。
則三界之相可如實知。遂能現壽量以存存。示生
滅而化化。智力神用與如來等矣。故曰顯本勸持。


△二依文正釋三。初敘發起二。
初告眾發信。】


「爾時佛告諸菩薩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


【以壽量之本趣深難信。故再三發之。心實曰誠。言
當曰諦。
△二深信勤請。】


「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我等當信受佛語。」


【△二正顯本三。初正說壽量三。
初正說。】


「爾時世尊如來祕密神通之力。」


【應量非量現滅不滅。天人莫測。是謂祕密神力。】


「一切世間天人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但見其迹本實無量。
△二喻明。】
[005-0335c]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知其數不。」


【並如智勝塵墨之喻。】


「彌勒菩薩等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正明佛壽無量也。諸佛壽量悉皆無量。眾生壽量
亦復如是。但迷真智故妄逐生死。如一墮地獄至
無數劫。豈非無量壽耶。苟不迷墮則與佛無別矣。


△三顯常。】


「自從是來導利眾生。」


【自從是來。謂從塵劫成佛巳來言常在此。又在餘
處。則不唯身相常住。亦顯國土常住也。是知娑婆
及萬億國無非淨土。同一法界未常壞滅。其有壞
滅皆別業妄見也。
△二釋疑顯本三。初徵古釋疑
二。
初徵受記入滅。】


「諸善男子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既曰成佛之久常在利生。而中間自說於然燈佛
所得法受記等事。疑若近迹。又復現言當入涅槃。
疑非常在。此皆隨機方便之說耳。
△二徵隨應異
迹。】


「諸善男子能令眾生發歡喜心。」


【信等諸根。謂信根智根等也。觀利根即現長年說
大法。觀鈍根即現劣應示涅槃。所以名字有不同。
年紀有大小。說法有種種。皆為隨機利導發其善
心耳。
△二徵今釋疑二。
初徵本迹。】


「諸善男子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005-0336a]


【迹少出家本久成佛。
△二徵教說。】


「諸善男子諸所言說皆實不虗。」


【所演經典說雖異同。理無不實也。巳謂釋迦。他謂
諸佛。說見於言。示見於行。】


「所以者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釋上理無不實而說有異同也。三界萬法不容擬
心。以眾生妄見則種種紛紜。以如來實見則一切
真寂。無有生死乃至滅度者。不以生滅相見也。不
如三界見於三界者。不以往來相見也。既明見無
滯則宜無異說。特以眾生性欲行想之心種種不
同故。說示教化之迹亦種種不同也。所作佛事。指
說示不同之事。
△三結顯。】


「如是我成佛巳來甚大久遠常住不滅。」


【△三明權顯本四。
初唱滅善權。】


「諸善男子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


【敘唱滅意也。】


「所以者何是故如來以方便說。」


【釋唱滅意也。貧窮下賤言乏功德財。憶想妄見為
生死網。即見惑思惑也。
△二深慈警䇿。】


「比丘當知而言滅度。」


【言難值遇乃警之令渴仰種善也。】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
虗。」


【明諸佛利生善權皆如是也。
△三喻明權意八。
[005-0336b]


初立譬之本。】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若十二十乃至百數。」


【佛如醫師。教如醫方。理如妙藥。種種性欲行想分
別。是謂眾病。佛能以若干緣喻。隨其所宜發藥而
蠲除之。是謂良醫善治也。火宅之子對三乘言。故
數止三十。良醫之子對眾生言。故兼至百數。
△二
喻背覺合塵。】


「以有事緣遠至餘國藥發悶亂宛轉於地。」


【醫師遠適而諸子飲毒。猶宅主近出而其家失火
也。飲他毒藥喻隨順邪法。宛轉於地喻輪墮諸趣。


△三喻佛慈垂化。】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無復眾患。」


【三界之家佛所舊化故云來歸。彼中邪毒深者失
其良心。淺者雖或未失。亦為惡習所障。未能親造
覺體。故云遙見。願賜壽命即冀不夭閼於橫邪也。
發藥除苦即令其斷惑而證真也。依諸佛經濟之
方。求聖賢斷治之藥。顯性空之真色。示戒定之五
香。品乳酪之五味。無不具足也。擣者折剛為柔。篩
者化麤入細。和合令服則無矯拂之失。色味香美
則無瞑眩之毒。聖人病人之病憂人之憂。調御之
德葢見於此。
△四喻化有易難。】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而謂不美。」


【△五喻權巧示滅。】


「父作是念遣使還告汝父巳死。」
[005-0336c]


【留藥喻遺教。去國喻示滅。
△六喻感悟從化。】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人情常忽於所賴。常感於去思。
△七喻障盡見佛。】


「其父聞子悉巳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水澄月現亦何去來。
△八覈審誕信。】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不也世尊。」


【△四以法合顯。】


「佛言我亦如是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虗妄過者。」


【導迷貴權於法無過。
△三以偈宣二。初頌正說顯
本二。
初頌壽量無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


【△二頌真化常住。】


「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


【△二頌明權顯本五。
初頌唱滅善權。】


「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


【此總舉善權。下詳述權意。】


「我常住於此現有滅不滅。」


【雖近不見所以伏憍恣也。令生渴仰所以發厭怠
也。】


「餘國有眾生但謂我滅度。」


【敬信之心如聲。說法之慈如響。聲有彼此響無生
滅。但應於彼如此。不聞故謂之滅耳。葢聖人雖有
權應之迹。實無權應之心。如響而巳。
△二頌隱顯
[005-0337a]
常化五。
初頌隱顯之意。】


「我見諸眾生乃出為說法。」


【饑然後甘食。渴然後甘飲。
△二頌所依淨土。】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


【△三頌即壞而存。】


「眾生見劫盡散佛及大眾。」


【大火所燒此土安隱。其何土耶。即實報淨土亦曰
性土也。言常在靈山則不離娑婆化土。而能不壞
者報化一土爾。依妄業所現故有成與壞。依實報
所現故無成與壞。成壞之相楞嚴所謂別業妄見。
譬如目眚妄見燈影。彼非眚人雖同不見。所以眾
生見燒而我常安隱也。自我求之。所謂性土不離
自性。所謂靈山不離巳靈。非形非器故劫火莫燒。
亘古亘今故常在不滅。達斯妙旨則壽量淨土竿
事皆備於我。而不疑於佛矣。
△四頌隨緣感變。】


「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


【所謂別業妄見。】


「是諸罪眾生為說佛難值。」


【以罪業背佛。即惡緣同感者。以修德見我。則善業
同感者。由其或背或見故。佛或說壽量或說難值。
但應彼緣曾無定迹。
△五頌結上勸信。】


「我智力如是佛語實不虗。」


【智照無量壽命無數。乃久修淨業之實報。非虗說
示也。
△三頌喻明。】
[005-0337b]


「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虗妄。」


【△四頌合顯。】


「我亦為世父墮於惡道中。」


【苦患即妄纏惡業。顛倒即妄見生死。】


「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


【頌是故如來以方便說。
△五總結前義。】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


【每思方便利導群機故。或說壽量以發其慧。或現
涅槃以感其情。皆欲速成故也。】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二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三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六聞法獲益二。
初略敘科名。


時會欽聞壽量祕說。而造道證性淺深不同。佛為
隨根稱揚之。故曰分別功德。文五。
△二依科隨釋
五。
初經家標敘。】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得大饒益。」


【得大饒益如下所說。
△二如來分別三。
初入道
功德。】
[005-0337c]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得無生法忍。」


【因聞壽量了無生滅。以無生法忍可成行。而無了
無忍名為法忍。忍者行之成名。】


「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


【一聞千悟得大總持。諸餘總持自此而出。故謂之
門。如圓覺陀羅尼門流出一切。】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辨才。」


【造道自得左右逢原。故能樂說無礙。即四無礙辨
之總也。四辨。一法。二義。三詞。四樂說。】


「復有一世界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


【於一切法反本還源。方便利生逆順自在。名百千
萬億無量旋陀羅尼。】


「復有三千大千世界能轉不退法輪。」


【入正位說正法。逈超二乘無復退轉。】


「復有二千中國土能轉清淨法輪。」


【即言辭相寂一乘妙法也。從聞持陀羅尼至此。皆
地上菩薩之德。十地論云。得陀羅尼菩薩在五地。


△二得果功德。】


「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三藐三菩提。」


【此約隨根得果遠近也。八生等者。以超入聖位。如
初生佛家之生。非出沒生死之生也。初言八生謂
超入四地。取妙覺之位有八。故曰餘各八生在當
得成佛道。次言四生謂超入八地。取妙覺之位有
四。三生二生謂九地十地。一生即超入等覺。取妙
[005-0338a]
覺一間耳。故曰餘有一生在當成一切智也。如來
壽量即本覺不壞之實相。悟是實相則無不了達。
故會眾聞說隨根各證。
△三發心功德。】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三菩提心。」


【聞實報理發正因心也。先舉入道得果之菩薩。後
舉隨喜發心之眾生。乃事之序。而舊以此文合在
初列。又廣配十信十住等位文理互違。今不必配。
問壽量之法一也。古今之性同也。昔者眾生一聞
遂得法忍。菩薩深達遂成佛道。而數比沙塵今幾
何也。曰今之聞者以大千計之真若沙塵。果亦深
達則得忍成佛不讓在昔。唯其不能深信深達耳。


△三妙瑞助顯。】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歌無量頌讚歎諸佛。」


【諸瑞皆從空雨徧於九方。乃助顯壽量法利。如空
無邊不可得而思議也。故彌勒讚曰世尊說壽量
不可思議法。多有所饒益如虗空無邊。言九方者
除下方非法會所。菩薩執幡上至梵天。言其滿空
供養讚歎也。
△四彌勒偈讚四。
初頌敘讚法利。】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而說偈言。


佛說希有法歡喜充徧身。」


【△二頌別功德三。
初頌入道功德。】


「或住不退地清淨之法輪。」


【△二頌得果功德。】


「復有小千界當成一切智。」
[005-0338b]


【隨數謂隨四三二數也。】


「如是等眾生。聞佛壽長遠。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


【稱實報法故。無漏清淨。
△三頌發心功德。】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聞佛說壽命。皆發無上心。」


【△三頌妙瑞助顯。】


「世尊說無量歌詠諸如來。」


【由其法利如空無邊。故感瑞亦爾。
△四頌結讚所
顯。】


「如是種種事以助無上心。」


【結讚妙瑞所顯之意。由十方諸天聞佛壽量廣獲
饒益故各具善根。雨諸妙瑞以自表助無上道心
也。
△五校量後益五。初生信益二。
初宣揚信福。】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解壽量說。即得不壞體證真常用。故功無限量。】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至筭數譬喻所不能知。」


【如來壽量乃智力慧光久修所得。能一念信則為
巳具般若智因。故五度深功莫比。】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無有是處。」


【巳具正因故。有進無退。
△二重頌信福五。
初標
頌五度。】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蜜。」


【△二別頌五度六。
初施。】


「於是諸劫中以迴向佛道。」
[005-0338c]


【△二戒。】


「若復持禁戒。清淨無缺漏。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歎。」


【△三忍。】


「若復行忍辱如是悉能忍。」


【△四進。】


「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


【△五禪。】


「又於無數劫盡諸禪定際。」


【一心福即禪波羅蜜也。一切智即心之極造。禪定
際即道之極造。
△六結。】


「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


【△三頌校信福。】


「有善男女等其福為如此。」


【一念之信福過五度。然當悉無疑悔福乃如此。正
法華云。當棄捐猶豫。諸著思想事。信樂大法義。其
福為若斯。
△四上士必信。】


「其有諸菩薩說壽亦如是。」


【菩薩行道經無量劫。則智力慧光巳幾實報。故聞
斯信之。而於未來願得是報。至坐道場願說是道。
葢深悟稱性壽量。人皆有之故。願不夭䟦而䟦及
如來也。
△五通結不疑。】


「若有深心者於此無有疑。」


【深心則志固。清淨則智明。質直則無偽。多聞則博
識。總持則貫通。隨義則不滯。有是全才盡智。可於
[005-0339a]
壽量無疑也。
△二解趣益。】


「又阿逸多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壽量之說趣在斷生滅見顯真常體。苟能明解。則
起無上慧等同如來。故功無限量。
△三廣持益。】


「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能生一切種智。」


【聞佛壽命則斷生滅見顯真常體。能起上慧而巳。
廣聞是經則具四知見盡一乘道。故能生種智也。
然世之聞持不計。而果能起上慧生種智者誰耶。
是亦遇王饍而不飡。得衣珠而醉臥耳。惜哉。
△四
深信解相。】


「阿逸多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


【生滅見盡。則真常之相觸目宛然。】


「又見此娑婆世界其菩薩眾咸處其中。」


【穢淨情忘。則勝妙之境舉步皆是。】


「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


【身土實相本自一如。生滅穢淨皆出情見。故見盡
情忘。則真常之相勝妙之境觸處現前。非深信解
壽量祕說。莫預於此。
△五廣顯妙功五。
初如親
戴佛。】


「又復如來滅後斯人則為頂戴如來。」


【上明一品之利。此明一經之利。故但能隨喜而功
巳侔上。故曰巳為深信解相。若正心讀持功又過
上。故曰則為頂戴如來。云頂戴者。謂得此中全身。
而無以上之也。
△二為供佛僧。】
[005-0339b]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作是供養巳。」


【諸供養中法供養勝故也。上顯隨喜功。次顯書持
功。】


「阿逸多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


【殿堂三十有二以安四方僧。稱八正道也。西天寶
多羅樹其高七仞。諸皆縱舉過量之事。以顯法供
養勝。
△三牒前結勝。】


「是故我說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四理行相濟四。
初兼行諸度。】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疾至一切種智。」


【△二復能供養。】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讚歎菩薩功德。」


【△三備具眾善。】


「又為他人種種因緣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前言行五波羅蜜不及一念信解。又云不須復起
塔寺。非廢於行也。姑離事顯理。使人深造不滯於
迹而巳。若理既深造非行不修。如舟無楫終何以
濟。故須理行相濟然後其德為最勝也。世之空談
名理便廢行實。諸度不修一善無取。安為癡兀化
為闡底者。宜三復於斯。
△四結顯前相。】


「阿逸多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巳趣道場言巳得真趣登證有期。近坐道樹言巳
幾於道成佛不遠。故所在之處當尊重之。
△五以
偈重宣四。
初總頌勝福。】
[005-0339c]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我滅度後。能奉持此經。斯人福無量。如上之所說。」


【△二頌為供佛僧。】


「是則為具足具足諸供養。」


【上頌供佛。次頌供僧。】


「若能持此經種種皆嚴好。」


【△三頌理行相濟三。
初引持經之福。】


「若有信解心其福亦如是。」


【須曼薝蔔多伽三華最香。以此薰油。
△二頌兼行
諸度。】


「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忍辱樂禪定。不嗔不惡口。」


【△三頌備具眾善。】


「恭敬於塔廟隨順為解說。」


【△四頌結顯之文。】


「若能行是行經行及坐臥。」


【佛子住此即佛受用等者。所在之處則為有佛之
意也。夫敬持經之人如佛者。所謂若有能持則持
佛身。又決有成佛之期故也。此為分別功德品故
偏明持經勝德。或以此地其中之語。為指妙法奧
域。文勢不然。】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三
[005-034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