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b0047 佛本行集經-隋-闍那崛多 (T@SONG)




《佛本行集經》卷第十一


隋天竺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


姨母養育品第十



「爾時太子既以誕生,適滿七日,其太子母摩
耶夫人,更不能得諸天威力,復不能得太子
在胎所受快樂,以力薄故,其形羸瘦,遂便命
[011-0701b]
終。


「(或有師言:『摩耶夫人,壽命算數,唯在七日,是
故命終。雖然但往昔來常有是法,其菩薩生
滿七日已,而菩薩母皆取命終。何以故?以
諸菩薩幼年出家,母見是事,其心碎裂,即便
命終。』)


「(薩婆多師復作是言:『其菩薩母,見所生子,身
體洪滿,端正可憙,於世少雙,既覩如是希奇
之事未曾有法,歡喜踊躍,遍滿身中,以不勝
故,即便命終。』)


「爾時,摩耶國大夫人命終之後,即便往生忉
利天上。生彼天已,即有勝妙無量無邊諸天
婇女,左右圍繞,前後翼從,各各持於無量
無邊供養之具、曼陀羅等,詣菩薩所,處處遍
散。為欲供養於菩薩故,從虛空下,漸漸而墜
到於人間淨飯王宮。到王宮已,語淨飯王,而
作是言:『大王!當知,我得善利,善生人間,我於
往昔,胎懷於彼清淨眾生大王童子,滿足十
月受於快樂,今我生於三十三天,還受快樂
如前不異,彼樂此樂,一種無殊。大王!從今已
往,願莫為我受大憂苦。從今已去,我更不生。』
時彼摩耶,即以天身而說偈言:


「 「『一切怨親平等心,
 精進勇猛無暫息,
 善思真如實諦理,
 念無錯亂有始終。
 形體炳著真金容,
 諸根寂靜善調御,
 我子巧能說諸法,
 善行頂禮最勝尊。』」



「爾時摩耶說此偈已,即便隱身忽然不現,還
彼天宮。


「時,淨飯王見其摩耶國大夫人命終之後,即
[011-0701c]
便喚召諸釋種親年德長者,皆令雲集,而告
之言:『汝等眷屬並是國親,今是童子嬰孩失
母,乳哺之寄將付囑誰,教令養育使得存
活?誰能依時看視瞻護?誰能至心令善增
長?誰能憐愍,愛如己生,携抱捧持?以慈心
故,功德心故,歡喜心故。』時有五百釋種新
婦,彼等新婦各各唱言:『我能養育,我能瞻
看。』時釋種族語彼婦言:『汝等一切,年少盛
壯,意耽色慾,汝等不能依時養育,亦復不
能依法慈憐;唯此摩訶波闍波提,親是童子
真正姨母,是故堪能將息養育童子之身,亦
復堪能奉事大王。』彼諸釋種一切和合,勸彼
摩訶波闍波提,為母養育。


「時,淨飯王即將太子,付囑姨母摩訶波闍波
提,以是太子親姨母故,而告之言:『善來夫
人!如是童子,應當養育,善須護持,應令增
長,依時澡浴。』又別揀取三十二女,令助養
育,以八女人擬抱太子,以八女人洗浴太
子,以八女人令乳太子,以八女人令其戲
弄。


「其淨飯王,產生二子;一者太子,字悉達多;二
名難陀。


「其白飯王,亦有二子:第一名難提迦,第二名
為婆提唎迦。


「其斛飯王,亦有二子:第一名阿難多,第二名
為提婆達多。


「甘露飯王,亦有二子:第一名為阿尼盧豆,第
二名為摩訶那摩。


「淨飯王妹,名阿彌多質多𡆗隋言甘露味,生於一
[011-0702a]
子,名為底沙。


「是時摩訶波闍波提,太子姨母,白淨飯王作
如是言:『謹依王勅,不敢乖違。』時波闍波提依
於王命,養育太子。譬如日月,從初一日,至十
五日,清淨圓滿,養育太子,亦復如是,漸漸增
長。又復譬如尼拘陀樹,得種好地,而漸增
長,後成大樹,太子如是,日日增長。從其太子
出生已來,淨飯王家,日日增長一切財利,金
銀珍寶,二足四足,無所乏少,而說偈言:


「 「五穀及財寶,
 金銀諸衣服,
 或造或不造,
 自然得充足。
 童子及慈母,
 乳酪酥常豐,
 慈母少乳者,
 悉皆得盈溢。」



「時,淨飯王所有怨讎,自然皆悉生平等心,平
等心已,漸生親厚。既生親厚,共王同心,即便
牢固,一心一意,同願同行,風雨隨時,無諸災
雹,亦無擾亂。少種多收,彼諸苗稼,一切藥
草,樹木園林,隨色長色,諸香豐足,隨味具
味,依限成熟,終不過時,皆是太子威德力
故。一切城內,所懷妊者,安隱得生。又諸人
民,無眾疫橫,亦無夭死,以此太子威德力故。
側近所有一切人民,長者居士,各各自守,不
相求及,無此求彼,彼當與我,設令因事,所須
少多,貸換假借,彼應多與,不生是念,須若干
者,即與若干。城內人民,各各相尊,孝養父
母,敬事師長,以是太子威德力故。亦如往昔,
如法行行,一切諸王,人民士庶,皆依法行,悉
持十善,具足而行,國內無怖,五穀豐登,遠離
飢儉。如是如是,淨飯王國,一切境內,無有
[011-0702b]
飢儉,亦無驚怖。五穀豐饒,一切人民,如法而
行,種種布施,作諸功德。造諸園林,造諸大
義井泉池渠,皆悉自現。天舍廟堂,曹局省
府,皆亦自然。人無枉橫,一切人民,皆並歡
喜,猶如天上,無有差殊。以於太子威德力故,
如是諸事,莫不成就。如偈所說:


「 「『人民順尊教,
 不慳亦不惜,
 無不如法行,
 慈心不起殺。
 飢渴既得解,
 飲食皆充足,
 一切悉歡喜,
 並受如天樂。』」



「時,淨飯王過軫宿辰,取角宿日,為太子作
眾寶瓔珞,所謂手腕指脛,釧鐶首飾,雜寶
勝妙,華鬘頸繫。種種瓔珞,珠璣印文,指環臂
𤦲腰珮,金縷為帶,金鈴寶網,種種摩尼,為莊
嚴具,靴履革屣,雜寶莊嚴,其天寶冠,最勝殊
妙。復有五百釋種諸親,為於太子,各造一
具,雜妙瓔珞,如上莊嚴,作已將詣淨飯王所,
而白王言:『善哉大王!我等所造,此妙瓔珞,七
日七夜,惟願大王!以此瓔珞,莊嚴太子,當
令我等不空疲勞。』時,淨飯王於其晨朝鬼宿
之日,共一國師婆羅門,名優陀耶那,是優陀
夷比丘之父,并及五百諸婆羅門,皆唱是言:
『甚大吉祥。』共將太子,至彼一園,名曰無垢清
淨莊嚴。往昔已來,貴之如塔。時彼園內,復有
無量無邊百千一切眾生,男子婦人,童男童
女,相喚雲會,集聚彼園,欲觀太子。復更別
駕一乘大車,載置種種瓔珞金銀飲食衣服,
悉令充備,於迦毘羅城內,街術四衢道頭,及
諸小巷,諸如是處,設大布施,高聲唱言:『凡
[011-0702c]
所須者,皆悉給與。』如是駕在太子前行。復有
八千雜種音樂,作種種聲,虛空自雨無量無
邊雜妙花雨。復有無量百千諸女,皆以種種
諸寶瓔珞,莊飾其身,在於閣上,或在高臺,或
在却敵,或在城頭,及女牆邊,或城樓上,或窓
牖中,或居堂脊,或立屋頭,手執諸華,觀看太
子,以花逆散於太子前。復有八千諸天寶女,
手執掃[竺-二+帚],身體莊嚴,在太子先,芸除道路。
一切釋種眷屬諸親,並悉在於淨飯王側及
太子前,次第而行。


「是時摩訶波闍波提,懷抱
太子,安置膝上,坐輦乘中。如是種種無量無
邊莊嚴備已,將引太子,往詣彼園。爾時,國師
優陀夷父,共彼五百諸婆羅門,人人各以無
量無邊吉祥之言,稱讚太子。持諸瓔珞,繫太
子身。繫瓔珞已,太子身相,皆悉隱障,彼之瓔
珞,並各昏暗,無復精光,猶如聚墨,不能照
曜,無復光顯。譬如無價閻浮檀金,欲於其邊
安置丸炭。如是如是,彼諸瓔珞,繫太子已,猶
如晝螢,不能自現,所有瓔珞,至太子身,不顯
不現,不照不曜,亦復如是。時彼人眾,見此太
子,有如是等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各各唱言:
『嗚呼嗚呼!希有希有!』各各歡笑,人人拍手,歌
舞叫嘯,擲弄衣裳。


「時彼園內,有一天神,名曰
離垢,然彼天神,在於虛空,隱身不現,而說偈
言:


「 「『假使此大地,
 及城邑聚落,
 山河諸樹木,
 皆成閻浮金。
 佛一毛孔光,
 具足威德相,
 翳彼如聚墨,
 百福莊嚴滿。
[011-0703a]
 瓔珞光相滅,
 若人具諸相,
 第一勝報果,
 不須瓔珞嚴。』」



「時彼天神,說此偈已,即持種種無量天花,散
太子上,還其本宮。


「爾時,釋種諸親族等,即持無價碎末栴檀及
細磨者,雜色牙席,雜種諸藥具滿諸器,持
與太子,令莊嚴身。復持鹿車,真金為輿,種
種船舫,諸雜野獸,乃至馬駒,雜寶所作,具
施太子,恣令嬉戲。具足八年,如是歡樂,娛
樂太子,增長養育。然其不似世之嬰孩流涕
不淨,無諸糞穢,亦不呱啼呻吟嚬縮,不飢
不渴,諸母養育常生歡喜。


「時,淨飯王作是思惟:『今我太子,端正少雙,未
知其力,竟復何如?今可試看驗其強弱。』爾時,
大王即共無量釋種童子,同坐飲食,持一純
金雕鏤之鉢,盛歡喜丸,具足充滿,復以真金
作諸環瑣,置諸一切眾童子前,教令爭食。又
復聚於諸小白象,令與童子共相競食,語諸
一切眾童子言:『汝等當知!如是白象,將奪汝
食。』時諸童子斷眾白象爭力不如,遂令象食,
然後始語太子令知:『太子!汝食今被他奪。』是
時太子,即以兩手執彼金鉢,出少身力而壞
彼鏁,令象却頓不如太子。


「時,淨飯王復為太子,多集羝羊安置宮內,為
令太子生歡喜故。真金為鞍,雜寶莊飾,種種
瓔珞,以嚴其身,金羅網覆。是時太子,乘彼羊
車,至於園林。及其親叔,甘露飯等,自餘諸
釋,各為諸子莊諸羝羊,具足如前。彼諸童
子,亦乘羊車隨意遊戲。
[011-0703b]


《佛本行集經》習學技藝品第十一



「時,淨飯王知其太子年已八歲,即會百官群
臣宰相,而告之言:『卿等當知!今我化內,誰最
有智?誰具伎能,種種悉通,堪為太子作於
師匠,教使學書及餘諸論?』時諸臣等,即報王
言:『大王!當知,今有毘奢婆蜜多羅,善知諸
論,最勝最妙,如是大師,堪教太子種種書
論。』時,淨飯王即遣使人召彼毘奢婆蜜多羅,
而告之言:『尊者大師!汝能為我,教此太子一
切技藝諸書論不?』時蜜多羅報言:『大王!謹依
王命,我今堪能。』時淨飯王心生歡喜,即占
好日善宿吉時,共大釋種耆舊有德,令其莊
飾一切禮儀,種種所須悉令充備。復嚴五百
諸釋種童,前後左右周匝圍繞,更復別有
無量無邊童男童女,隨從太子,將昇學堂。


「時
彼大師毘奢蜜多羅,遙見太子威德力大,不
能自禁,遂使其身,從坐忽起,屈身頂禮於
太子足,禮拜起已,四面顧視生大羞慚。時蜜
多羅,生慙愧已,於虛空中,有一天子,名曰
淨妙,從兜率宮,共於無量無邊最大諸天神
王,恒常守護是天子者,在彼虛空,隱身不
現而說偈言:


「 「『世間諸伎藝,
 及餘諸經論,
 此人悉能知,
 亦能教示他。
 是勝眾生者,
 隨順世間故,
 往昔久習來,
 今示從師學。
 出世所有智,
 諸諦及諸力,
 因緣所生法,
 生已及滅無。
 一念知彼等,
 名色現不現,
[011-0703c]
 猶上能證知,
 況復諸文字。』」



「爾時天子說此偈已,以種種華,散太子上,
即還本宮。時,淨飯王即持種種無價珍寶,以
用布施諸婆羅門,復持種種百味飲食,施設
眾坐諸婆羅門,持是太子,付彼大師毘奢
蜜多羅,留諸乳母,令侍太子,即還王宮。


「爾時,太子既初就學,將好最妙牛頭栴檀,
作於書板,純用七寶莊嚴四緣,以天種種殊
特妙香塗其背上,執持至於毘奢蜜多羅阿
闍梨前,而作是言:『尊者闍梨,教我何書
元少一書?或復梵天所說之書今婆羅門書正十四音是、佉盧虱吒
隋言驢脣、富沙迦羅仙人說書隋言蓮花、阿迦羅書
隋言節分、伽羅書隋言吉祥、耶寐亡毘反尼書隋言大秦國書
鴦瞿梨書隋言指書、耶那尼迦書隋言駄乘、娑伽婆書
隋言牸牛、波羅婆尼書隋言樹葉、波流沙書隋言惡言、陀毘荼國書隋云南天竺毘多荼書隋言起屍
荼書隋言起屍、陀毘荼國書隋云南天竺、度其差那婆多書隋言右旋脂羅低書隋言裸形人極書
隋言裸形人、度其差那婆多書隋言右旋、優伽書隋言嚴熾、僧
佉書隋言算計、阿婆勿陀書隋言覆、阿㝹盧摩書隋言
、毘耶寐奢羅書隋言雜、陀羅多書烏場邊山、西瞿耶

尼書無隋語,珂沙書疏勒、脂那國書大隋、摩那書斗升
未荼叉羅書中字、毘多悉底書、富數波書
提婆書、那伽書、夜叉書無隋語、乾闥婆書天音聲
阿修羅書不飲酒、迦婁羅書金翅鳥、緊那羅書非人、摩
睺羅伽書大蛇,彌伽遮迦書諸獸音,迦迦婁多書烏音
浮摩提婆書地居天、安多梨叉提婆書虛空天、欝多羅
拘盧書須彌北、逋婁婆毘提呵書須彌東、烏差波書
膩差波書、娑伽羅書、[跳-兆+乏-之+犮-、]闍羅書金剛、梨伽波
羅極梨伽書往後、毘棄音牒多書食殘、阿㝹浮多
未曾有、奢娑多羅[跳-兆+乏-之+犮-、]多書如伏轉、伽那那[跳-兆+乏-之+犮-、]多書算轉
[011-0704a]
優差波[跳-兆+乏-之+犮-、]多書舉轉、尼差波[跳-兆+乏-之+犮-、]多書擲轉、波陀梨佉
、毘拘多羅波陀那地書從二增上句、耶婆陀輸多
羅書增十句已上、未荼婆哂尼書中流、梨沙耶娑多波
恀比多書諸仙苦行、陀羅尼卑叉梨書觀地、伽伽那卑
麗叉尼書觀虛空、薩蒲沙地尼山陀書一切藥草因
沙羅僧伽何尼書總覺、薩娑婁多書一切種音。』


「爾時太子說是書已,復諮蜜多阿闍梨言:『此
書凡有六十四種,未審尊欲教我何書?』是時
毘奢婆蜜多羅,聞於太子說是書已,內心歡
喜,悅豫熈怡,密懷私慙,折伏貢高我慢之心,
向於太子,而說偈言:


「 「『希有清淨智慧人,
 善順於諸世間法,
 自已該通一切論,
 復更來入我學堂。
 如是書名我未知,
 其今悉皆誦持得,
 是為天人大尊導,
 今復更欲覓於師。』」



「爾時,復有五百釋種諸臣童子,俱共太子,齊
入學堂學書唱字,以是太子威德力故,復有
諸天神力加故,諸音響中出種種聲。


「唱阿字時,諸行無常,出如是聲。


「唱伊字時,一切諸根門戶開塞,出如是聲。


「唱優字時,心得寂定,出如是聲。


「唱[嘌-示+土]字時,諸六入道皆證知故,出如是聲。


「唱嗚字時,當得渡於大煩惱海,出如是聲。


「唱迦字時,當受諸有業報所作,出如是聲。


「唱佉字時,教拔一切煩惱根本,出如是聲。


「唱伽字時,十二因緣甚深難越,出如是聲。


「唱𠷐字時,諸無明蓋覆翳甚厚,當淨除滅,出
如是聲。


「唱俄字時,如來當得成佛道已,至餘諸方,恐
[011-0704b]
怖眾生施與無畏,出如是聲。


「唱遮字時,應當證知四真聖諦,出如是聲。


「唱車字時,今者應當所有諂曲邪惑意迷皆
悉除滅,出如是聲。


「唱闍字時,應當超越出生死海,出如是聲。


「唱社字時,魔煩惱幢當碎破倒,出如是聲。


「唱若字時,當令四眾皆須教行,出如是聲。


「唱吒字時,其諸凡夫一切眾生,處處畏敬此
言無常,出如是聲。


「唱咤字時,應當憶念此之咤字,若根純熟不
聞諸法即得證知,出如是聲。


「唱荼字時,應當得彼四如意足即能飛行,出
如是聲。


「唱𠻬字時,作合歡華如𠻬言語,散唱諸行及
十二緣生滅之法無常顯現,出如是聲。


「唱喏字時,其得道人受利養時,無一微塵等
諸煩惱而不散滅,堪應他供,出如是聲。


「唱多字時,當向苦行,出如是聲。


「唱他字時,一切眾生其心若斧,諸塵境界猶
如竹木,當作是觀,出如是聲。


「唱陀字時,當行布施行諸苦行即得和合,出
如是聲。


「唱󰊲字時,當有法聲,出如是聲。


「唱哪字時,當須用彼食飲活命,出如是聲。


「唱𤿺字時,真如實諦,出如是聲。


「唱頗字時,當得成道證於妙果,出如是聲。


「唱婆字時,解一切縛,出如是聲。


「唱嘙字時,說世間後更不受有,出如是聲。


「唱摩字時,說諸生死一切恐怖最為可畏,出
[011-0704c]
如是聲。


「唱耶字時,關穿一切諸法之門為人演說,出
如是聲。


「唱囉字時,當有三寶,出如是聲。


「唱邏字時,斷諸愛枝,出如是聲。


「唱婆字時,斷一切身根本種子,出如是聲。


「唱𠾏字時,得奢摩他、毘婆舍那,出如是聲。


「唱沙字時,當知六界,出如是聲。


「唱娑字時,當得諸智,出如是聲。


「唱嗬字時,當打一切諸煩惱却,出如是聲。


「爾時,彼諸五百童子,作如是唱諸字門時,以
是太子威德力故,兼復諸天護持所加,出於
如是微密祕奧諸法門聲。


「時,淨飯王又復集聚群臣議言:『卿諸臣等!一
切誰知,何處有師,最便武技善巧軍戎兵伎
智略,堪教於我悉達太子?』時諸臣等,奉
報王言:『大王!當知,此處有釋,名為善覺,其善
覺子,羼提提婆隋言忍天,堪教太子兵戎法式。其
所解知,一切凡有二十九種,善巧善妙,伎
術精微,所作輕便,勁捷勦勇。二十九者,所謂
騰象跨車,跳坑越馬,射妙走疾,志猛性剛,
身體輕便,所為諦審,善能調習,捉象搭鈎,巧
解安施,擲象羂索,又工將養,飲飼畜生,處分
指撝,善總兵馬,諳練曲直,斜正山川,手握拳
牢,脚蹋地穩,㧧頭結髻,靳固甚牢,能破
能開,能劈能斬,射不虛落,挽䩕無雙,遙聞
響聲,射即懸著,所放之處,箭入甚深,黠慧
聰明,辭清辯捷,謀謨策算,巧解多知,討古
論今,方便善詐。諸如是等,所有兵家祕要神
[011-0705a]
能,悉皆通達,唯應是彼乃可堪教大王太子
一切戎伎。』


「時,淨飯王聞是語已,心大歡喜,即勅諸臣,
令喚忍天。其忍天至,王勅之言:『羼提提婆!
汝能教我悉達太子戎伎智不?』是時忍天,即
白王言:『臣甚能教。』王復勅言:『汝若知時,好教
我子,令得成就。』時,淨飯王為於太子,欲遊戲
故,造一園苑,名曰懃劬。是時太子,入彼苑
內,遊戲歡娛,或令按摩。時彼五百諸釋種臣,
悉為其兒,各造園苑,擬以戲笑,按摩遨遊。時
忍提婆,將引太子入懃劬園,教戎仗智;彼
諸釋種,各各自入其園苑中,遊戲學習。時
忍提婆,將其數種兵戎器仗,欲教太子。太
子見已,悉皆棄捨,即語忍天,作如是言:『汝教
其餘諸釋種子,我自解此,不須更學。』時忍提
婆,即以教於其餘釋種此戎仗智。而彼學
已,不久人人悉得成就二十九種,並皆通達。
所謂騰跳白象車馬,乃至挽強,於一切處,皆
成就得最第一智,輕便最能,聰明智慧。又如
是等諸王伎中,最善最勝,所謂書算,解諸
計數,雕刻印文,宮商律呂,舞歌戲笑,𩤪
士甲反魚匣反漫談,或造諸珍,璝琦異寶,染
衣出色,圖畵草葉,種種諸事,和合薰香,或弄
手筆,草正諸書,能制文章,又復能於白象背
上,能迴能轉,旋鞍騙芳面反馬,所有象駝,頭項
尾脚,種種諸伎,並悉便能。又於車邊,亦善
巧弄,出諸異法,刀槊弓箭,身中得志,意氣
容與,相撲㧙捥,捔力稱斤,按摩築擠耻皆反
拗脛搦臂。能擲能走,乃至不空,及聞聲射,入
[011-0705b]
䩕挽強,箭連如雨。太子於此,一切諸伎,皆
悉棄捨,更不肯學,云:『我自解,何假須教?』復欲
教習諸王要法,所謂天文祭祀占察,懸射前
事,謬語巧誦,知諸獸音,達於聲論,造作諸
伎,因伎報答,呪術雜事,十餘種名,治化古
先,一切書典,教於太子,及自他釋亦如是教。
又復世人,積年累月所學問者,或成不成,彼
等眾伎,一切諸論,太子能於四年之中,及
餘釋種,皆悉學得通達無礙,一切自在。是時
忍天,即為太子,而說偈言:


「 「『汝於年幼時,
 安庠而學問,
 不用多功力,
 須臾而自解。
 於少日月學,
 勝他多年歲,
 所得諸伎藝,
 成就悉過人。』」


《佛本行集經》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