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095 道德真經集註(二)--彭耜 (CK-KZ)


[04p016a]
 矣德後之則形先矣故常爲天下貴
 陳象古曰孤寡不穀以言下之也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
 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盡力乎溝洫以身後之也
  
天下皆謂章第六十七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

 御注曰肖物者小爲物所肖者大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
 其大哉故似不肖若肖則道外有物豈得爲大乎
 碧虛子陳景元曰肖似也天下之人皆言我道虛無廣大光
 而不燿盛德若愚無所象似猶如不賢我道虛無廣大不爲
[04p016b]
 下士所信故似不賢也若賢而使人稱美之不待於今亦已
 久矣若爲人所稱美其道豈足爲大耶細小也夫老子謂士
 成綺曰夫巧智神聖之人吾自以爲脫焉此乃老氏不以賢
 美爲貴久矣寗武子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近之矣
 涑水司馬光曰言異於眾人
 潁濱蘇轍曰夫道曠然無形頽然無名充遍萬物而與物無
 一相似此其所以爲大也若似於物則亦一物矣而何足大
 哉
 臨川王安石曰夫道之大則不可以名故似不肖小則可以
 名故若肖故曰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04p017a]
 達眞子曰凡以此肖彼則有形有體也有形有體則必有形
 體之所勝而不能爲無敵之大也唯道無形無體凡所以言
 大者莫能勝若肖則爲更大之所勝終不免細之名也故曰
 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黃茂材曰天下惟道爲大又孰有肖似若有肖似則道亦是
 一物也何足以爲道
 程大昌曰特不與俗肖而與道肖也爲其不與世俗肖足以
 見其大
我有三寶寶而持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夫慈
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爲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捨其慈且勇
[04p017b]
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死矣
 碧虛子陳景元曰聖人以慈爲行勇於濟物語曰仁者必有
 勇謂勇於救難水火可蹈不懼之謂也儉約其用者必能廣
 於賑施所謂節用而愛人也不敢先於天下則必能成器用
 之長易曰用九見羣龍無首吉此所謂道大似不肖也
 潁濱蘇轍曰道以不似物爲大故其運而爲德則亦悶然以
 鈍爲利以退爲進不合於世俗今夫世俗貴勇敢尙廣大夸
 進銳而吾之所寶則慈忍儉約亷退此三者皆世之所謂不
 肖者也世以勇決爲賢而以慈忍爲不及事不知勇決之易
 挫而慈忍之不可勝其終必至於勇也世以廣大蓋物而以
[04p018a]
 儉約爲陋不知廣大之易窮而儉約之易足其終必至於廣
 也世以進銳爲能而以不敢先爲恥不知進銳之多惡於人
 而不敢先之樂推於世其終卒爲器長也蓋樸㪚而爲器聖
 人用之則爲官長自樸成器始有屬有長矣勇廣先三者人
 之所共疾也爲眾所疾故常近於死
 臨川王安石曰慈則能柔柔則能勝天下之至堅故能勇儉
 則知足知足則常足故能廣不敢爲天下先則物莫爲之先
 故能成其器長勇廣先三者人之所共疾也爲眾所疾故常
 近於死
 清源子劉驥曰夫道之至大然有三寶可以寶而持之慈以
[04p018b]
 愛物應世之寶也儉以自愛修身之寶也不敢爲天下先則
 挫銳解紛體道之寶也慈則果敢於濟難故勇儉則寡欲而
 易足故廣不敢爲天下先則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故能
 成器長若捨其慈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三者人之
 所共疾也則剛强之徒有死之道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衞之
 御注曰仁人無敵於天下故以戰則勝民愛其上若手足之
 捍頭目子弟之衞父兄效死而弗去故以守則固
 碧虛子陳景元曰三寶之中慈最爲貴故徧嘆美也且慈兵
 入於敵之境也則人知有所庇矣兵至於國邑之郊不踐果
[04p019a]
 稼不穴邱墓不殘積聚不焚室屋得人虜而厚歸之則人人
 悅之若孝子之見慈親餓隸之遇美食歸降者若强弩之射
 深谷也如是則何必陳兵於野戰而後勝重門擊柝以爲守
 固哉天道福善禍淫善人則自天祐之吉無不利經曰天道
 無親常與善人所以天將救助之者以其主將能用慈仁衞
 護於士卒人民也此皆道大似不肖者也
 頴濱蘇轍曰以慈御物物之愛之如已父母雖爲之效死而
 不辭故可以戰可以守天之將救是人也則開其心志使之
 無所不慈無所不慈則物皆爲之衞矣
 達眞子曰慈則眾無不歸故以戰則勝無不共力故以守則
[04p019b]
 固凡天將拯救其人者必使有慈以衞之也
 葉夢得曰雖然我自處巳易物無所不濟難故卽三者推愛
 以爲先而終復明之以爲以戰則勝以守則固是今之所急
 也天若救斯民必使有爲慈者出而衞之此老氏之所怛然
 有期於天下者歟
 淸源子劉驥曰三寶之中慈最爲貴所以再言之慈以愛人
 愛人者人常愛之爲之效死可以無敵於天下故慈以戰則
 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則使之無所不慈無所不慈則物皆
 爲之衞矣
 黃茂材曰慈愛之人無害物之心物亦無害之者豈特戰則
[04p020a]
 勝守則固哉物無害之則可以長生故曰天將救之以慈衞
 之
 程大昌曰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我能慈
 人且爲我勇故遇戰則勝遇守則固設有不及天且以其慈
 而加佑助焉去邠而岐周以興是其效也
  
善爲士章第六十八
善爲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爲之下
 頴濱蘇轍曰士當以武爲本行之以怯若以武行武則死矣
 聖人不得已而後戰若出於怒是以我故殺人也天必殃之
 以吾不爭故能勝彼之爭若皆出於爭則未必勝矣人皆有
[04p020b]
 相上之心故莫能相爲用誠能下之則天下皆吾用也
 道眞仁靜先生曹道沖曰勇而不武威而不怒不爭者勝貪
 先動者必敗謙下則人與爲用忽慢者人不爲力
 程大昌曰老氏論兵常惡乎爭勝於兩陣之交而貴夫圖全
 於未戰之前正其重用人命焉耳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涑水司馬光曰德與天合自生民以來無以加也
 黃茂材曰老子言兵皆有爲而發故曰是以配天古之極然
 非深知兵者安能言之熟論此篇之義正使太公穰苴孫武
 之儔亦不過此
[04p021a]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吾不敢爲主而爲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
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
 御注曰感之者爲主應之者爲客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
 謂之應兵不嗜殺人故難進而易退
 碧虛子陳景元曰老氏痛當世用兵以好戰爲本夫兵者必
 以先舉爲主後應爲客且聖人之兵常爲不得已而用之故
 應敵而後起應敵而後起者所以常爲客也進少而退多者
 是審機密用重敵之意也夫行師在乎止敵貴乎不爭雖行
 止敵不行殺心旣無殺心卽我之師徒抱義以守故行無行
[04p021b]
 也又將奮臂而先登則若無臂而可奮以其惡殺而尙慈也
 夫有道之君縱有凶暴之㓂妄動而來則告之以文德示之
 以義兵彼必聞義而退自然無敵雖有仍引之威而無敵可
 引故曰仍無敵敵旣遠退干戈戢藏雖有持執之儀而無兵
 可執故曰執無兵
 涑水司馬光曰主謂以强兵爲己任客謂人加於己己不得
 已而應之
 潁濱蘇轍曰主造事者也客應敵者也進者有意於爭者也
 退者無意於爭者也無意於爭則雖用兵與不用均也苟無
 意於爭則雖在軍旅如無臂可攘無敵可因無兵可執而安
[04p022a]
 有用兵之咎耶
 達眞子曰不能不有其已不能不專其性莫甚於用兵也故
 用兵有言可以託其至道之心矣設若雖用兵之時猶不敢
 爲主而爲客則是不自有其已不自專其性心不事於殺伐
 者也不敢進寸而退尺心不勇於勝敵者也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御注曰輕敵則好戰好戰是樂殺人也樂殺人者喪其慈而
 失仁民愛物之心不可得志於天下矣聖人用兵救民於水
 火之中取其殘而已神武不殺而以慈爲寶故仁眇天下而
 無不懐義眇天下而無不畏是謂常勝
[04p022b]
 碧虛子陳景元曰書曰撫我則后虐我則讐若然者則天下
 皆敵也一國亦吾敵也一鄕亦吾敵也一家亦吾敵也一身
 亦吾敵也故王者不遺卑小之臣卽得萬國之歡心公侯不
 侮於鰥寡卽得百姓之歡心志士不忘於修身卽神悅而天
 樂然後可以全吾寶幾亡吾寶者何哉我本慈愛不樂殺人
 不得已而至於無敵非吾志也抗舉也夫兩國舉兵相加也
 哀者慈愛發於哀誠之謂也則由其君之有道也若夫上存
 慈愛之心不失使臣之禮下輸忠臣之節盡得事君之義則
 何向而不勝哉
 穎濱蘇轍曰聖人以慈爲寶輕敵則輕戰輕戰則輕殺人喪
[04p023a]
 其所以爲慈矣兩敵相加而吾出於不得已則有哀心哀心
 見而天人助之雖欲不勝不可得矣
 道眞仁靜先生曹道沖曰輕敵必敗之因也失計則死得計
 則生其所係之大者莫若於生與邦家之重非寶者何以兵
 相抗愛士則哀其臨敵以身視士卒不以鬬戰殺人貪功爲
 樂必勝也
 黃茂材曰自周之衰大道不明人僞長而天眞失天下之人
 溺於聲色嗜慾以喪其生者十常八九故曰輕敵者幾喪吾
 寶老子所以再三言之不已深哀其禍慘於兵矣
  
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
[04p023b]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御注曰道炳而易見也故載之言則甚易知要而易守也故
 見之事則甚易行孟子曰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故道無難
 而天下無不能有難不能者不知反求諸已耳
 碧虛子陳景元曰經曰常無欲以觀其妙又曰少則得又曰
 爲無爲事無事又曰不出戸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又曰行
 不言之教並是無爲分內簡易之道言則不煩行則不勞是
 易知易行也莫能知行者下士也
 潁濱蘇轍曰道之大復性而足而性之妙見於起居飲食之
 間耳聖人指此以示人豈不易知乎人能體此以應物豈不
[04p024a]
 易行乎然世常患日用而不知知且不能而况行之乎
 王雱曰凡天地之難事皆起於捨本逐末與妄爲構故内外
 交亂奇物滋出而智者不能勝也
 道眞仁靜先生曹道沖曰至簡至易無出於道平易逍遥何
 可難行以其至簡非思慮擬議之能喻故莫能知以其至近
 非步驟遲速之能至故莫能行
 淸源子劉驥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者以其見善不明用心
 不剛敗道於有爲喪生於多方
言有宗事有君
 御注曰言不勝窮也而理爲之本事不勝應也而道之爲主
[04p024b]
 順理而索循道而行天下無難矣
 碧虛子陳景元曰宗本也君主也百家之言雖殊途而同歸
 於理得理者忘言故言以不言爲宗本萬緒之事雖異趣而
 同會於功成功而遣事故事以無事爲君主此以不言無事
 爲教豈不易知易行耶
 潁濱蘇轍曰言者道之筌也事者道之跡也使道可以言盡
 則聽言而足矣可以事見則考事而足矣唯言不能盡事不
 能見非舍言而求其宗遺事而求其君不可得也
 劉槩曰天下莫能知吾之易而知其難者葢有宗莫之知也
 天下莫能行吾之易而行其難者葢有君莫之知也
[04p025a]
 達眞子曰天下適於詳而不能反約離其本而不能歸要故
 曰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爲言有宗主所謂約也事有君爲
 事有君領所謂要也
 陳象古曰宗君强名也在知其要而已
 淸源子劉驥曰百家之言不勝窮也當捨其言以求其意得
 意則言可忘忘言者事之宗也萬緒之事不勝應也當棄其
 事以求其理窮理則事無事無事者事之君也言得其宗事
 得其君則知一氣之動作爲變化之樞機煉形中之神修神
 中之眞內澄一景萬氣流行恍恍惚惚其中化物窈窈冥冥
 其中育精
[04p025b]
 程大昌曰宗者族之總也君者臣之總也道者事之總也
夫惟無知是以不吾知也
 御注曰小夫之智不離簡牘雖曰有知實無知也夫豈足以
 知道
 碧虛子陳景元曰不我知猶不知我也不知我之道大所謂
 似不肖也
 涑水司馬光曰有知則知道矣
 潁濱蘇轍曰蓋古之聖人無思無爲而有漠然不自知者存
 焉此則思慮之所不及是以終莫吾知也
 黃茂材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墟也夏蟲不可以語
[04p026a]
 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豈非其
 無知故不吾知耶
知我者希則我貴矣
 御注曰有高士之行者見非於眾有獨智之慮者見驁於民
 故有以少爲貴者
 涑水司馬光曰道大故知之者鮮
 潁濱蘇轍曰眾人之所能知亦不足貴矣
 臨川王安石曰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則大笑之惟
 其大笑故知我者稀惟其若存故知我者貴
 道眞仁靜先生曹道沖曰知我者希則我之道不與世相往
[04p026b]
 來我乃貴矣若人皆知我則我不足貴也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御注曰聖人藏於天而不自衒鬻
 潁濱蘇轍曰聖人外與人同而中獨異耳
 淸源子劉驥曰被褐則和光同塵外與人同懷玉則抱道藴
 奇中與人異
 程大昌曰褐者日用之不可無舉世所共也玉者難得之貨
 富者所獨也知我者稀固足以見吾道之上矣而聖人不以
 自異也還以聖不可知之妙而藏諸日用共由之間以期乎
 人之皆能也此孔子所謂二三子以我爲隱乎吾無隱乎爾
[04p027a]
 者也
  
知不知章第七十一
知不知尙矣不知知病矣
 碧虛子陳景元曰夫聖人之禀氣純粹而天性高明内懐眞
 知而萬事自悟雖能通知而不以知自矜是德之上也故曰
 知不知尙矣中下之士受氣昏濁而屬性剛强內多機智而
 凡事夸大實不知道而强辯飾說以爲知之是德之病也故
 曰不知知病此亦所謂知者不言而言者不知也
 涑水司馬光曰知之如不知則遠怨不知而强知則招患
 道眞仁靜先生曹道沖曰雖知謙而曰不知是實勝於名故
[04p027b]
 爲上不知而曰知是名過於實故爲病
 淸源子劉驥曰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
 違始得道所以至人無爲大聖不作無知而無不知無爲而
 無不爲通於一而萬事畢其知出於不知故知不知尙矣眾
 人務多知而樂通物於不知而知之弊精神役思慮以文滅
 質以博溺心故不知知病矣
 黃茂材曰夫深知道者與道爲一尙何有知哉此爲知之之
 至若夫世人未嘗知道乃自以爲知知之之病又甚於不知
 者焉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04p028a]
 御注曰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
 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涑水司馬光曰病人能自知其病斯不甚病矣
 道眞仁靜先生曹道沖曰能知病爲病則終不爲病聖人緣
 何不病聖人知病爲病終日循省是以不病
 淸源子劉驥曰聖人所以不病以病其病而去其病也
  
民不畏威章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
 御注曰小人以小惡爲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揜易
 曰何校滅耳凶
[04p028b]
 碧虛子陳景元曰大威謂死兆也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
 人畏聖人之言夫人立身以憂畏爲本若以小惡爲無傷而
 不憂畏遂積之盈貫以致乎大威至而不可逃也嚴君平曰
 大威已至乃始爲善當是之時道德不能救天地不能解非
 天之罪也
 穎濱蘇轍曰夫性自有威高明光大赫然物莫能加此所謂
 大威也人常患溺於眾妄畏生死而憚得喪萬物之威雜然
 乘之終身惴慄之不暇雖有大威而無自知也苟誠知之一
 生死齊得喪坦然無所怖畏則大威熚然見於前矣
 劉槪曰詩曰畏天之威于時保之蓋眾人不知畏天之威故
[04p029a]
 大威至矣
 淸源子劉驥曰世俗之人不知天命不畏天威以小惡爲無
 傷而不知憂畏然積之足以滅身以至大威至而無所逃於
 天地之間大威謂死兆也
 黃茂材曰夫民冐險而行死亡有所不顧何威之畏不畏威
 則大威及之孰爲大威不有人禍必有天殃是也
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惟不厭是以不厭
 御注曰居者性之宅人之性至大不可圍而曲士不可以語
 於道者狹其所居故也擴而充之則充滿天地包裹六極無
 自而不可孟子曰居天下之廣居生者氣之聚人之生通乎
[04p029b]
 物之所造而厭其所生者旦晝之所爲有梏亡之矣梏之反
 復則夜氣不足以存彼保合太和而無中道夭者無厭其所
 生故也
 碧虛子陳景元曰古本作狎狎習也所居謂所居之處也厭
 惡也所生謂道也言畏愼之人凡居處當擇善鄰無習惡友
 淸靜自守使災禍莫干形全神王斯所謂畏愼之深也人不
 可厭惡其道當服勤尊仰則可以永保元吉也若縱其欲惡
 厭道慢德則禍不旋踵矣
 頴濱蘇轍曰性之大可以包絡天地彼不知者以四肢九竅
 爲已守也守之而不厭是以見不出視聞不出聽蕞然其甚
[04p030a]
 陋也故教之曰無狹其所居彼知之者知性之大而吾生之
 狹也則愀然厭之欲脫而不得不知有厭有慕之方囿於物
 也故教之曰無厭其所生夫惟聖人不狹不厭與人同生而
 與道同居無廣狹淨穢之辨旣不厭生而後知生之無可厭
 也
 劉槩曰無狹其所居德之地也無厭其所生德之本也德之
 地盡性也德之本至命也
 淸源子劉驥曰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所以畏威也居者
 性之宅也擴而充之無狹其所居則居天下之廣居與萬物
 同其情與虛無同其體生者氣之聚也寶而持之無厭其所
[04p030b]
 生則含太虛之至精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曲士不
 可語於道或狹其所居或厭其所生也小智自私惑於存想
 狹其所居者也棄有著空蔽於斷滅厭其所生者也夫道不
 棄人人自棄道人若不厭道道亦不厭人故夫惟不厭是以
 不厭
 黃茂材曰無厭其所生欲其好生也夫能好生則能長保其
 生何厭之有
 程大昌曰不厭之一語方且重複言之者其一在上其一在
 下也夫惟不厭者君上不厭也是以不厭者民多賴也故曰
 夫惟不厭是以不厭也
[04p031a]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御注曰聖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見以矜其能有自愛之仁
 而不自貴以臨物若是者處物不傷物物莫之能傷也方且
 樂天而無憂何威怒之足畏乎聖人之所去取抑可見矣
 碧虛子陳景元曰若夫去彼自見自貴之憍縱而取此自知
 自愛之畏威得其尊道奉天之理而天道亦不厭惡於人是
 故威罰外消而生道內足也
 穎濱蘇轍曰聖人雖自知之而不自見以示人雖自愛之而
 不自貴以眩人恐人之有厭有慕也厭慕之心未忘則猶有
 畏也畏去而後大威至矣
[04p031b]
 道眞仁靜先生曹道沖曰自知消息損益惟道是從不自見
 功能求顯於世保身自愛內自修鍊不自貴其身而耀俗彼
 謂外物此謂自眞
 達眞子曰所居不能無狹所生不能無厭者蓋由乎自見其
 自知之性自貴其自愛之心也唯雖自知也不自見雖自愛
 也不自貴則所居不狹而廣所生不厭而善故聖人去彼自
 知自愛之情取此不自見不自貴之心也
 黃茂材曰知者在心見者在目故知可自而見不可自愛者
 在我貴者在人故愛可自而貴不可自去彼去其自見自貴
 者也取此取其自知自愛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