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552 聞過齋集-元-吳海 (WYG)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聞過齋集卷四      元 呉海 撰
  記
   讀書室記
樂清潘氏有讀書之室藍君仲晦為書其扁且介以來
求予文曰願有以教之予不敏竊惟天地人物之理君
臣父子之義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正心修巳之法莫
不昭然具在於書必讀之而后有以識事理之當然以
[004-1b]
成已成物而不謬自古及今英賢豪傑之士未有不由
此者卜夏言未學吾必謂之學君子以為過季路言何
必讀書聖人惡其佞顧書不可不讀而讀之固當有法
蓋不讀非聖之書則異端邪說不得以亂吾之聰明而
志定慮專無他岐之惑諷誦習熟循序漸進則無欲速
不達舍近取逺之病優游涵泳沈潛玩索則不徒口耳
而有自得之實朝夕孶孶無有間斷則溫故知新而有
日進之益驟覺勿喜小得勿足則人百已千而有必成
[004-2a]
之效嗟夫去聖既逺遺經徒存師道不立斯文殆墜間
有讀書者不啻如空谷之跫音也抑不知其立心何如
也如以義則為己也以利則為人也為己者自一話一
言莫非切已心存而黙識身體而力行極其至也雖聖
可幾也為人則不過資辨博富詞翰以耀世俗媒取利
禄而已於心身何有焉故予嘗病夫人之不讀書而設
心以利者又不若不讀之愈也今潘生築室以讀書名
固予所甚喜又不逺千里來徵言逾年而愈勤則其志
[004-2b]
之不在利亦可知矣故道之如此俾朝夕省焉庶幾進
徳之助
   遊上林記
予舊至章山聞西六七里許有上林之勝北十數里許
有鴈湖之竒欲遊之久而不果乙卯冬末予與王侯用
文以弔事至林嶼遂約翌日登鴈湖已具而主人有遽
不得偕徃因興敗而王侯猶力獨邀予至上林侯先徃
遣僕夫以兠子來迎由林嶼行二里許至郭家店川明
[004-3a]
谷豁鷄犬數家時村民方蒔麥兒童狎走來徃野婦緝
道上牛羊牧其前藹然墟落之趣沿壑里許乃躋石磴
並麓田折左為畬右為林木稍進而夷踈竹數竿老梅
抱石立灌莽吐十餘花淡然若自娯者歴數折負崦一
二人家髙爽幽寂門戸盡閉益使人蕭然有出塵之想
自是以徃夾徑皆修篁晴日篩光微風成韻又入深林
䕃鬰里許表曰白馬峯蓋佛寺在焉地勢迴環屋宇宏
麗輝&KR1865奪目而予行亦倦矣遂憇卧雲軒寺僧焚香煮
[004-3b]
茗來供故翰林林公潮守王侯諸名人詩具刻在壁余
亦寫詩軒中僧又設酒肴延客甚勤乃登寺山周流盤
桓或籍草木或坐盤石長吟舒嘯興至隨量而飲望髙
林斜照紫翠如染觀僧引泉自别壑釃之注佛殿下為
沼以植芙蕖沼中溢出右山之足轉經前山復入為池
旁引泉入齋厨下之以激機舂然後遍行蔬畦間以資
灌溉既又復歸於池以出而泉亦勞矣是夕宿軒中附
火至夜深乃睡雖猿聲澗響足山中之景而鐘鼓磬鐸
[004-4a]
之音鏗訇鞺&KR1861不為落莫寺僧再請登鴈湖黎明北風
大作寒不可禦鴈湖在望而不能即信一遊覽亦莫不
有數焉又輟以俟他日姑記上林之遊如此
   重遊鼓山記
歳柔兆執徐呉子客居董下出門面鼓山惟限一水自
初秋即約數人同登既而七月中雨八月中又雨約重
九重九復雨閏月雨不止所與約諸人咸以事違然予
意獨勤念過此則冬氣將厲寒不能登矣十月十一日
[004-4b]
風定無雲里中陳垣士周彭琅徳彌呉泉孝升三人皆
舍遽相從凌晨渡江自蓬隑入荔林依山右行暾旭宇
霽道旁野花炫燿黄碧色霜林葉如染采山果可噉澗
中泉韻琮琤鳥聲啽哢飛來近人若相娯二里許至岐
路乃絶壑横度小石杠遇數人家復有岐路路當右有
少年坐石上紿曰左乃左行由屋後隮石蹬﨑嶇險峻
近二里所達路寄衣舄寺中升數岡則篁竹深宻不可
尋路有徑趨山右並崖而進雖覺異然意可得達遂循
[004-5a]
之里許值窮見水源而返蓋寺中引泉處也退而披篁
刋木剪伐椔翳登樹而望向髙直上攀緣蹭蹬三里許
然後榛莽之中畧有微蹊可辨衆共喜進五六百歩果
至峰頂人不勝其勞憇息良久尊酌屢行然後徐起徘
徊瞻眺意既適則又樂而忘罷矣訪予曩年宿處荒穢
特甚不可以前下山日將暮月已升東不能復覽洞中
諸勝出近南寺得村氓引導暝黒穿林中歴畬田指示
詳悉乃乗月度嶺上下縁麥隴中取道抵灰隑喚舟從
[004-5b]
西岸來濟及家將二鼓矣是遊雖不能從容若疇昔然
然於世故沈困憔悴無聊之中得一日之暇以紓憂釋
慮將亦不易得耳復憶十數年前城中倪林二子屢嘗
欲登以不得予偕而止者五六遂終身不能登今予屢
登而二子在泉不可作矣因忽感念涕泗為零二子倪
則桂徳芳林則琦公偉也
   春暉閣記
東林生熊飾小閣於室之西以為奉親之所且取孟郊
[004-6a]
詩語名之曰春暉閣直正南啟戸見山花卉果實雜蒔
於其前春明景熈草木萌長蟲蜚鳥哢物各生遂薰風
日長語燕相呼槐深桞宻靜若無暑郊原入秋穹宇朗
清梧桐炫金楓葉如染賔鴈來翔嘒嘒蟬吟明月當軒
爽氣近人霜雪既降檜柏青青背隂向陽南陸出晷朔
吹不及迎暄抱燠四時之景變於外而閣中常若陽春
焉阿㜷起居優游宴息雍容含飴弄孫子婦承顔左右
娯侍天下之樂孰有加此者哉昔阿㜷持家理生勤儉
[004-6b]
勞苦奉身不越禮度教子嚴而有方待宗族克正而睦
馭婢僕肅而恩故内外無間言而家裕業進熊也遂克
至於成人今阿㜷年逾七十康寧强健子孝婦順諸孫
嶄然殆天所以報阿㜷生登斯閣而視斯扁思鞠育顧
復之仁教誨作成之義知其年而深喜且懼焉瀡滫甘
㫖之供必竭其力怡愉和柔之奉必盡其誠愛日之情
不能自已猶不足以報其萬一夫春陽育物不自以為
恩故其恩不讎親之慈子不自以為徳故其徳無極古
[004-7a]
人以是為喻蓋反求而自得於心者傳曰孝弟至林木
茂孝之生福也如此而移風易俗善莫大焉生其勉之
既為之記又為之賦東林六章章四句
東林有木其木維檜雪霜屢驕其葉肺肺 東林有木
其木維柏其枝翹翹其葉滌滌 東林有烏粲粲其羽
聿飛遄臻言返其哺 淑人有淑恭儉維徳天監厥美
賚之遐福 其福謂何有婦有子亦有令孫曰母是似
 煦煦春暉油油草心勉爾順思懐我好音
[004-7b]
   遺安堂記
濟南林貢父才茂而學富能晏以自守至正之末官爵
猥濫閭巷小兒市一資半級以炫耀鄰里貢父於時方
且課僮奴力耕抱盎灌畦勸之仕不應既衆勸之則取
龎徳公遺安之言揭於堂然後勸者始息世運變遷攘
攘之徒競進以希新寵曽未數歳禽獮草夷蓋萬一有
全者人始服貢父之髙貢父將求予言因友人林玊請
數年矣辭弗獲乃為記之予惟安之義廣矣徳公之言
[004-8a]
一端而已矣夫莫安於理理出於天而具於人心物必
有則事必有宜大而民生倫紀之間細而日用動靜之
際吉凶榮辱之兩途利害失得之前陳必也審擇而處
之順理則安逆理為危危者棄而安者即雖至顛沛不
易況造次乎若世有道則仕無道則隱進將施利澤於
人退以避禍難於已其出處固自有宜非獨以退為安
仕即為危也子向之所處亦既得其安矣今吾將語子
以大安之道孟子云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禮
[004-8b]
人之大門也誠能得是宅以居由是門以出遵是路以
行將見無在不安無入而不自得以是淑之身而教之
子孫雖百世安可也所遺顧不甚逺且大矣乎嗟夫景
升以荆州之全畀其子後世曽不得芘其闔閭以居世
之惑者徃徃纍金玉恨其不多廣田宅畏其不厚與子
孫交手相付旋踵而失之且禍逮焉然則非其無所遺
也遺之不以安而以危也觀子之名堂亦可以少戒矣
為之銘曰
[004-9a]
事物之理各有當然人之置身亦猶器焉失平則傾失
正則反不反不傾乃得其安於皇昊穹降此民徳視聼
飲食咸具爾則子焉克孝父焉克慈有子靡疾堂基播
菑兄愛弟敬因心友于既翕既好無交相瘉男正乎外
女正乎内閨門雝雝燕及童孺言必忠信巧紿取憎行
必篤敬蠻貊可行孰不欲富得之以義孰不欲貴取之
有道决身以饕終乃賈禍曰貧與賤人曷不堪在分已
定天胡可貪順命守素荼苦茹甘我思古人心安於理
[004-9b]
苟得聞道曰斃可矣凡百君子念之敬之鷄鳴而起為
善孜孜人亦有言無念爾祖貽厥孫謀以燕翼子我銘
於堂譬彼書紳善慎爾遺遺於後人
   南樓記
樓以髙明為主而面南特勝髙則可以眺逺南則向明
而於四時之氣無不宜藍田陳氏所居右闢一樓以為
遊憇之所凡賔客之來必居是而扁未有刻以質於予
予曰既南矣謂之南樓不亦可乎主人曰吾子幸有以
[004-10a]
教之予曰古人之制宫室必面南而背北所以順隂陽
適寒暑而通平氣也若是樓之景當星鳥之殷辰攬萬
彚之萌鬯東疇土膏披襏襫而事耒耜者鱗然於其上
君子契之則有務本勤力及時不怠之思焉大火正中
炎熛灼人薰風時來煩慍俱滌視修途峻嶺行者徃來
役役君子達之則有知止自足安分無求之思焉天髙
日晶秋風憀栗草木黄落羣隂斂揫君子感之則知屈
信進退之義焉天地閉塞泉涸澤堅居人窒向蟄蟲墐
[004-10b]
户君子體之則知掩身儉徳之戒焉是樓於人豈小助
耶若夫輕煙暖霏晴嵐宿靄和氣動盪景色洋溢月明
而萬谷銀涵雪積而羣峯玊麗霧雨濛迷若扁舟之凌
巨澥四時朝夕晴雨明晦而是樓之景可喜可愕可賞
可愜子之兄弟羣從子姓相與逍遥於其間以游神騁
目遣懐適興而暇日以娯嘉賔㑹親友談今論古觴酌
賦詩彈琴投壺穆清風之可挹無俗塵之汚人則於斯
樓實為宜稱而是樓之所以合天時總地宜善人事者
[004-11a]
曷一而不備數抑其視元龍百尺為何如主人兄弟囅
爾而笑奉觴而進請書以為記
   集芳堂記
乾坤清淑之氣萃於人者為賢俊其萃於物也鳥則為
鵷鸞鳯凰獸則為麒麟騶虞其萃於草木也木則為松
為檜為楩柟豫章草則為蘭為薰為蕙為茝為杜衡薜
芷夫人之與物物之有是數種其類雖不同然皆善也
故善人之所好亦必從其善焉乃若昔人正則之於蘭
[004-11b]
淵明之於菊周子之於蓮林逋之於梅千載之下觀於
所愛而得其為人焉聖人有言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
室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則交遊之於人益不輕矣
今楊生之堂所植無非嘉木竒卉林懐之又以集芳名
之觀其所好如是則其所與交遊必無匪人者楊生必
欲求予言懐之為之請益堅吾將引而進之夫屈陶周
林四君子者其貞節雅操令徳髙志皆人之所素仰所
愛草木亦因四賢而得名今楊生之於衆芳誠知其美
[004-12a]
而好之不徒為耳目之玩求其實反之於身而資以成
徳則亦無愧乎昔人之愛物矣其芝蘭玉樹産於庭階
也曷疑予雅愛懐之雖未知楊生因懐之固足以知之
遂書以為集芳堂記
   心逺堂記
東林林生請於予曰昔先大父嘗營一堂以為燕休之
所署其題曰心逺迨某則三世矣未有以發撝其㫖願
先生之教之也予曰子之大父以是名堂得無有取於
[004-12b]
陶淵明詩語乎曰然予曰子之大父蓋賢而隱者也當
元之中世民物方阜人有藝能術智者莫不輻集京師
務以自售展其四體光大其業而子之大父乃能晦迹
邱樊潛徳弗耀薦書不名軺車不召栖遲偃仰於衡門
之下教兒讀書課僮力耕與樵夫牧豎為伍茲其所以
名堂之意蓋將獨善而與世相遺者也若子之父篤學
好修親仁樂善於世事不闗意鄉里稱為善人日惟與
賢士大夫朋友談經講史商論古昔暇則詩酒優游若
[004-13a]
將終身焉者至於卒奪其志奔馳仕宦違其素願然其
心未始異於淵明今子藉祖父之餘澤安分無求足以
樂生抑予重有告焉夫逺非徒髙舉長徃遯世之謂也
山不逺則不深視不逺則蔽於近慮不逺則有近憂道
不逺則無所至田廬所以厚子孫也而守之未必能逺
貨財所以裕子孫也而用之必當有盡子之祖宗傳世
六百餘年以至於子吾意今日之存者皆其孝悌忠信
慈惠謹實積累之餘未必在乎區區田廬貨財而已吾
[004-13b]
所謂逺意蓋在乎此生乎勉之上承祖宗於既徃下被
子孫於無窮夙夜孜孜以是為心則其逺有出於陶言
之外者生以為何如曰謹奉教遂書之
   宗㑹堂記
羅田林氏舊為祠堂繇逺祖而下二十一世凡族人祧
毁無後之主悉祠之其在子孫見祠者為二主以祔昭
穆之次月朔望合族人致敬春秋卜日而祭於追逺之
意可謂厚矣宣城貢秘書嘗為記之然予竊有惑焉古
[004-14a]
者合祭祧毁之主於祖廟惟有國者得為之大夫不及
也庶人薦於寢蓋用生者之禮先王之制豈得逾哉乃
為正之使各瘞其羣主又為之次其逺祖以來世系名
字具為一圖顯而易見冬至正旦陳於北牖宗子率族
人羅拜堂下畢則撤圖布席宗子升坐於堂之東族長
一人升坐於堂之西昆弟子姓以次成列序拜就坐獻
壽設食勸酬禮終尊者稱述先代功徳締造之勤積累
之厚子孫守成之不易覆墜之不難蚤夜修飭毋或不
[004-14b]
善以隳名辱身庶幾有以承祖宗之澤衍於來世用是
為訓然後昆弟子姓各誦所聞或傳紀故事或近世賢
者或鄉邑之人其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以復於尊以
告於其衆族人有過則衆勸勉之期以必改族議既諧
因更其名曰宗㑹之堂將以上章涒灘改歳行禮請予
志之以示將來予惟舊日合祠之意蓋欲子孫不忘乎
祖也今日宗㑹之意蓋欲子孫共仁其族也能仁其族
乃所以能孝乎祖舊則自源而徂流今則循末而知本
[004-15a]
其禮雖殊意實不異夫人尊祖敬宗之念亦豈有窮哉
顧禮制不可得為易之以圖則舊時之意不失而事得
其宜豈不百世可行耶夫屬有親疎而族則一世有逺
近而本則一仁人君子於其同類且一視之況同氣耶
自夫一族之仁推之三族而益親行之十室而可化風
俗之移亦且在是予之所以必嚴宗子者欲族人知有
所統先王之法雖不行毋亦存其名而已諸具貢公記
者不復書
[004-15b]
   愛日堂記
人之生必本於父母故其行莫大於孝君子以父母俱
存為樂而王天下不與焉則孝子仁人之愛其親可知
己夫人之身必壯而後有子迨其子之長則身已衰矣
迨其子之壯則身已老矣視聼不利於前舉動不便乎
昔思慮不及於曩時食少而易飢膚劣而易寒也血氣
之不足痾癢之相尋為之子者豈不思以安之顧時已
邁矣衰者不可得而復壯老者不可得而還少雖三牲
[004-16a]
五鼎盡其養溫凊定省盡某禮洞洞屬屬盡其敬柔色
婉容盡其愛左右無方盡其勤然徃者不可及來者未
可期而日不足矣鷄鳴而起問其寢也視日之旦而憂
其中既侍膳也視日之中而懼其昃將夕食也視日之
暮惟畏其下蓋將以月為日而不足必將以歳為日而
猶不足也歳且更矣念吾親之齒雖益一而來者益狹
慕戀之情益切故視景而喜視隂而疑惟恐吾事親之
日短於不可及者不得施焉此聖人所為喜懼者也若
[004-16b]
彭城董公瓚年甫壯以明經茂才舉司征來閩仕途發
軔二親齒各未衰迎以就養子婦晨夕不離承顔順志
㓜孫學語於前一堂之中雅俞色笑有若春臺又題之
以愛日其志抑可尚已夫父母俱存固人所樂而親年
未艾尤不可得昔老萊子年七十奉二親為嬰兒之戲
人亦孰不願為老萊者乎海自念不孝早為先人所棄
不得奉杯水盂菽之歡今而既耄徒有終天之感視公
瓚二親同享禄養此天之所以錫之者而人莫能及也
[004-17a]
古人有言惟徳生福董氏之門其種徳必厚不然何其
獲福若是耶異時二親黄耉鮐背公瓚之年亦老矣庶
幾有匹於老萊故誠為樂之既為之記又道以詩云
瞻彼日矣其暉煌煌爰升于天耀于四方 瞻彼日矣
維暉融融耀于四方升恒于中 人有父母或耆或耋
我有父母鬒若𤣥髮 人有父母或靡克具我則具矣
曰亶有豫 春陽熈熈淑景載遲草木具菲我親則怡
 夏之悠悠晷陸孔修薰風時來我親不憂 秋日則
[004-17b]
杲冬日則燠則煦其寒亦解其肅 南陔有蘭北牖有
蓀厨有甘㫖以備饔飱 崇我籩豆潔我罍爵父母既
慶室家具樂 温温淑人恪慎克孝天錫父母百歳難
老 人日不足爾日孔多善爾優游相爾作歌
   阜林鄉學記
長樂邑南五十里海濵曰祉溪舊有鄉學宋英徳府教
授林垓子之所創也隘陿弗稱廢且百年其孫文溢謀
於鄉族乃改卜地於溪之陽曰阜林建禮殿講堂左為
[004-18a]
列舍以肄諸生右為祠堂以崇先賢門庭䆳幽廊廡周
複庖湢完具道所出里人李麟築田為之地有闕里人
林節生奉園足之庀工於洪武十二年冬而竣事於十
三年春餘資為田十畆前有湖其菱魚之利入於學既
成來徵記於郡人呉海海惟古先聖王化民之政莫重
於學而學莫先於鄉自鄉以及閭巷莫不有師師教民
孝弟忠信勤力務本民朝夕出入動作必稽善而奬之
過而禁之故學校為育才之區而鄉閭實首教之地三
[004-18b]
代盛時其制若此治效安得不隆哉後世視為文具而
俗不逮古國朝申嚴其法信謂知所務矣若文溢是舉
不惟復三代之徳而又廣前人之功於以教子弟而淑
鄉人予見其有成也抑予將有告乎為師者夫自孟子
沒而聖人之道不明異端權謀術數之言横流於天下
洋溢充斥千數百年不能止逮宋周程朱夫子出而繼
徃聖開來學三才若肇建焉今其遺書家傳人誦然而
士大夫心術之微閭閻風俗之舊猶若未釋夫異端權
[004-19a]
謀術數之習者其故何哉聖賢之道著於書學者不能
身體而力行徒以空言目之口耳相傳雖多無益顧學
莫先於立志志既定然後即物以窮理存心而致知力
行以求至惟日孜孜無少間斷則入道有方進徳有序
聖賢可馴致苟有一毫為利近名之心則非為己之學
矣此愚所甚懼焉者願因諸君子謀之也日道成使海
濵若洙泗諸君子之力也不肖願承下風
   致樂堂記
[004-19b]
𤓰山陳璚名其堂曰致樂而求言於予曰璚不幸三歳
而失所恃惟是拊育顧復之恩皆出於父今父年且老
不勝喜懼之情顧家貧無以具甘㫖之奉竊惟聖人之
言所謂致其樂者欲孜孜焉蚤夜自勉冀獲少娯親之
暮齒遂區區平昔之願願先生有以教之予曰善乎爾
之志也善乎爾之志也古之所謂能養者忠而已忠非
有他盡其誠而已誠無有間於貧富也若使為子者必
富而後可以致力於親則凡貧者皆將終身不得為孝
[004-20a]
乎昔者曾子曰孝子之養親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
耳目孟子曰歠菽飲水盡其歡如是而已矣夫養者為
志也非徒為口體也温凊定省之末節先後扶持之細
務盛饌珍羞雖日進而愛敬不至與畜犬馬無異親亦
何自而樂哉故人子之深愛者必有聲氣之和色容之
婉視而見諸無形聴而察於無聲先意以承志奉順而
不違不使其親少有所不樂於貧富奚擇哉蓋惟盡其
心而無毫髮之偽則親必安親安則其心必樂心樂則
[004-20b]
子雖富亦樂雖貧亦樂三牲五鼎亦足樂䟽食菜羮亦
足樂終日訢然而忘其老此則所謂致樂也歟雖然是
足謂養也未足為孝也不服闇登危以辱其身不苟訾
苟笑而慢於人行道揚名以顯父母是則孝之大者不
特致樂而已予嘉生之有志故進而告之既為之記又
贊以辭曰
昔昌黎韓子作董生行謂董生召南其孝足稱暮歸讀
書旦出耕事父母克樂天降休禎嗟哉斯人實維儀刑
[004-21a]
子尚繼之昭有令聲
   静對樓記
至正乙亥予避宼水西依髙隑呉氏呉氏有小樓附麓
面江平望數十里軒豁蕭灑地既癖人迹罕到户外有
聞亦復不知歳戊申重來寓此於世事略不相接惟終
日俯檻朝迎陽而夕待月夏延飇而冬賞雪溫涼寒暑
晦明雨霽氣候變化千百各異潮汐之徃來魚鳬之游
飛犂鋤出入釣艇上下莫不事與心契境與情融豈徒
[004-21b]
忘世之兵革亦不知室之罄而身之羇也常讀書撫琴
賦詩飲酒於此仰天宇之寥寥感今昔之殊時少壯不
待老且益衰宜斯樓視吾為過客而天地一指亦何能
長久不變哉蓋静而觀之則固如是而已矣彼區區為
名為利者終不能静鷄鳴而起汲汲孜孜攘攘嘻嘻憧
憧伾伾若蚋若蠅逐臭與腥勞不知息死不暇悲視太
華不見雷聲不聞則亦何怪其然耶是樓以静名蓋主
人深得其趣予去之十載而不能忘其能忘情主人乎
[004-22a]
特書以記之
   逸興亭記
逸興亭興不在乎亭也是亭博士先生李君之所作也
先生慕聖賢之學服古人之道勢利弗趨而優游以為
樂榮華弗羨而澹泊以自適蓋將脫凡近以游髙明與
造物為徒而後為慊於其心也先生横經講道之餘肄
業董成之暇退諸生而罷賔客栖遲俯仰是亭之上雍
容夷猶容與相羊境與情融興由趣發鳶飛魚躍灼乎
[004-22b]
道體之著風輕雲淡油然真樂之形庭草與吾意同碧
山若儀刑對撫萬物以自得閱今古之徃來髙懐獨詣
遐思無窮衆人徒見先生之外而不知其内故先生之
興超鴻濛而隘六合入風雲而軼埃&KR0381者先生不言而
人莫知惟是亭獨知之先生既不自欺又不欺人故道
之於亭或者將即是亭而求先生之興則烏可將舍是
亭而求先生之興亦烏可然則將若何求之而可曰子
能學先生之學先生之道以得先生之樂則先生之興
[004-23a]
將不待求而盡悟之矣謂予不信其質諸亭
   望雲亭記
方氏兄弟構小亭於屋山之右以為游憇之所地既崇
盡羅田之勝而覽之右嶺嶻嵲以龍趨左山騰踔而虎
躍原田鱗次溪流虹委聚落林邱布棊列星周迴十里
不出闌楯之外朝日丹光射乎簷楹夜月清輝汎乎几
席涼風滌炎雪白相映是亭於四時之景宜可謂備矣
而未得其所以名暇日與予登之指右山之盡而可見
[004-23b]
者曰雲窟吾曽大父之所藏也越左山之半而可見者
曰雲居大父之塋在焉予曰君是亭曷不名曰望雲昔
狄梁公見白雲孤飛懐親舍而不忍去況子兩世松楸
鬱然在目子之兄弟時時登覽於此賔客朋友宴集於
此興適之餘舉首東盼曼眸西顧膚寸之起油然動心
思吾身之所從來念祖宗創立之勤積累之厚無非所
以貽吾子孫者惕然内懼飭身厲行廸子訓孫孝弟忠
信勤儉圖保之於無窮則斯亭之為益大矣豈徒遣懐
[004-24a]
縱目之樂而已哉方氏兄弟逌然謝曰命之矣遂書以

   平逺堂記
君子之澤厯世久而不窮者無非本諸其積慶之厚與
其貽言之善而又有賢子孫克承之也具是三者於友
人陳君子杞見之子杞之先由宋給事中以來十有餘
世衣冠不墜詩禮相繼又三世為鄉先生其積可謂厚
矣所居堂舊題平逺新構落成將仍揭之來告予曰吾
[004-24b]
子幸有以啓我予曰大哉夫天下之理惟平而已矣平
則無傾無陂而可居可行可居可行乃可以逺洪範以
無黨無偏為惟皇之極易以履道坦坦為幽人之貞詩
不云乎民之秉彛好是懿徳故父慈子孝夫正婦順兄
友弟悌堯舜之道三代不能損益而詭節異行險怪邪
僻君子不道焉君子平其心而已矣使心如衡而身如
凖則施之家而理措之國而治放諸四海而不越傳諸
萬世而可遵不亦逺之至乎夫平未有不逺者也不平
[004-25a]
未有能逺者也非其貽言之善乎漢陳仲弓平心率物
而人自化若子杞之篤實好善自守不求於人澹然與
物無忤誠可謂善承之者其視斯堂為無忝矣然世固
有立徳垂言而其澤不永者子孫不肖不能纘其緒也
子杞之堂粤自今始又將愈久而不窮噫是堂之名豈
獨於陳氏為宜凡登斯堂而覩斯名者皆不可以無儆

   碧玉潭記
[004-25b]
古靈多佳山水居人徃徃擇勝而面或挹竒峰秀壁或
俯清流潺湲各因其志之所樂而得其趣以自適也若
鄭生所寓則占乎溪流之滀而深者匯乎其止湛乎其
澂膏乎其凝黛乎其停清澈澹滑泓涵晶瑩蓋淵乎其
似道静乎其若徳故名之曰碧玉之潭焉吾嘗休於是
潭之上陽光下臨雲影徘徊前山倒翠墮入潭底遊魚
徃來鬐脊可數聞磬欬聲劃然一散匿伏不可見良久
然後出並岸宻竹駢植幽草丰茸潭上老榕䕃可半畆
[004-26a]
輕風徐來舒疾成韻如聆絲簧二三友狎坐談笑俗塵
不干清氣逼人襟懐為開煩慮消釋忘世故之紛拏與
日月之促迫情融境暢幽意横發不知濠梁之樂復能
過是乃扣樹而歌之曰潭之清我濯我纓其碧晶晶伊
玉之瑛又歌曰清潭汝池衡門栖遲洵美者子樂可忘
饑於是諸君子咸屬而詩述予言為記
   草心堂銘記有序/
天下有大恩而不能報者夫恩莫大於生之親之於子
[004-26b]
是也報莫大於稱之子於其親是也然則求其稱而不
可得不知所以報之此人子之心所以惟日不足而不
能自己乎世道淪胥人習悖徳駢居誶語之風恬不為
異見位達資多者衆羨愛慕專志孝弟者或鄙固之髙
陽里潘徳寧自㓜失怙由母鞠育教誨爰底於成人徳
寧奉親愛敬家貧不能常具甘㫖遇有珍果竒味必懐
以供母人多哂之而予則深喜焉以予不能及也載觀
古人若考叔歸羮陸績懐橘不意茲事今日於生復見
[004-27a]
間謁予曰徳寧早棄於父賴母至今日深思厚恩其蔑
云報將扁堂之北牖曰草心取孟貞躍詩語朝夕企以
自朂先生其幸教之予方愧生其何能辭夫言心之聲
也因其言之泛切足以察其中之誠偽若生之孝吾乃
信之為之詩以道其志云
凡物之生實本乎天人之有身曰父母旃天何以報物
則不克何以報親如天罔極春暉遲遲草乃生之勾萌
甲坼敷秀榮滋春陽匪私草也至微至微有心亦懐報
[004-27b]
之鞠我育我長我畜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屏我烖害
逺我水火自我能言教我誦詩我能歩趨慎我威儀厲
我儉勤毋我怠嬉我室我家亦百具宜莫恩匪深式深
于淵莫徳匪厚式髙于山匪天實天伊母則天草之於暉
猶或思報矧伊人矣而不如草孟氏有言實獲我心草
則不如奚間獸禽春陽載熈親顔載怡壺有清酒酌言
壽之天監慈母錫之壽考錫以壽康錫以難老錫之百
福亦淑我後北堂有萱菉竹猗猗孰登斯堂視我銘詩
[004-28a]
   景山樓記
陽隑卓子康好義人也故所遊多名士大夫若故潮守
王公用文遭世變更屏居龍泉之上道出入徃來必館
焉獨以其舍近市囂不能愜毎至必造其園坐荔隂俯
清池徘徊徑中率以為常歳昭陽大淵獻子康之長子
堅始即其地創小樓樸致幽雅明爽靚清可以坐可以
卧可以企望以娯二親以聨弟昆延佳客後右有沼前
南見山落成予適至焉堅請曰不肖誤獲愛於王公先
[004-28b]
生所知也昔王公在時屢至此病室湫隘而斯樓未能
創今既創念王公不復見矣堅父子每一登未嘗不感
慨而不能忘願以斯意題斯樓也庶幾寫堅父子之夙
心焉予曰昔王公之室常對南山今子之樓亦且南向
其南又亦有山詩不云乎髙山仰止景行行止以是名
樓則子之意可具見矣嗟夫世俗日澆人之交不以勢
則以利不以利則以勢以勢交者勢隆則附勢去則解
以利交者利合則親利緩則弛勢利不可以長存故交
[004-29a]
情不能以久終惟義交者無勢利之去就無炎涼之聚
散故久而愈敬沒而不能忘若王公之與子康交義也
故沒而不忘非王公之髙誼無以起子康之慕非子康
之好義亦必不懐王公然則是樓之名亦將使登者疑
而問思而得其與人交必以義又推好義之心以應事
接物使無徃而不為義而不可勝用焉則髙山景行之
思其有窮乎書以為是樓記
   近道齋記
[004-29b]
歳在昭陽予寓苦竹聞章宗逺之賢其友方宗達言宗
逺性至孝父嘗得痿疾卧十年宗逺蔬食亦十年晝夜
坐卧床下宗逺於昆弟愛朋友敬慤實飭行人也去歳
朝廷以禮幣徵授漳浦文學予恨不及識他日其子隶
來見恭而有禮敏而好直間抵其家至其讀書之室視
楯間扁曰近道隶進曰大人嘗語隶吾平日廣求聞見
知吾不足也見善必慕欲自勉也不善不敢為知吾恥
也吾於道竊有志焉故取三近之㫖揭之以自警厲庶
[004-30a]
幾可得而入然大人夙慕先生未獲偕於左右先生幸
臨其可無辭以誨予謝不敏隶固曰大人向嘗得與孝
度計偕敢藉是以請予不得辭乃曰夫道者人倫日用
事物當然之理乃天下古今人物共行之路道固因人
而名也安得逺於人哉然惟踐形盡性者為能體其全
其次氣稟有不齊是不能以皆盡必資學而後能其學
者則又知有先後聞有蚤暮行有難易造有淺深其尤
下者則必千百其功然學本於志必虛心克己而後能
[004-30b]
有受立志則好篤天下之物無以易之好篤則自力汲
汲孜孜而無間斷乃能有進子卜子所謂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者乃為學之要道也愚也蚤自知學間亦
有聞齒且耄矣猶覺其逺嘗懼不得為君子若宗逺固
宜吾所觀善而取益者其敢有告乎獨以吾所自傷悼
者誦焉宗逺其謂予言然也者乎哉不然也者乎哉不
然者願有以教也
 聞過齋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