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26 河南集-宋-尹洙 (WYG)




  五代春秋
後唐廢帝
清泰元年四月庚午帝即位乙酉改元誅康義誠朱洪
昭馮贇丙申葬明宗皇帝於徽陵八月蜀王知祥薨九
月契丹冦雲州
[027-1b]
二年四月契丹冦新州六月契丹冦應州十月閩王延
鈞薨大饑
三年五月河東石敬瑭拒命張敬達楊光逺帥師討河
東鄴都軍亂逐劉延皓范延光帥師討平之九月契丹
救河東張敬達及契丹戰於城下敬達師敗績退師晉
安契丹圍晉安戊申帝北征次懷州延州軍亂殺楊漢
章閏十一月楊光逺害張敬達以晉安叛於敬瑭丁丑
帝還京師庚辰敬瑭逼京師辛已帝崩於𤣥武樓
[027-2a]
晉高祖
天福元年十一月帝在太原宫降制改元閏月庚辰帝
至京師以幽州及鴈門以北地賂少帝
天福七年六月乙丑帝即位於鄴都八月高行周克襄
州誅安從進大蝗十一月葬高祖皇帝於顯陵
八年二月乙丑帝還東京四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十一
月青州楊光逺叛附於契丹契丹入冦大饑
開運元年正月契丹陷貝州乙酉帝北征次澶州契丹
[027-2b]
陷博州三月及契丹戰於戚城師敗績甲寅帝還東京
六月復樞宻院河决滑州七月改元八月閩人朱文進
弑其君延義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十二月丁巳楊光
逺降赦之癸酉誅楊光逺契丹入冦大饑二年正月帝北征二月次澶州三月契丹陷祁州杜威
及契丹戰於陽城契丹敗績四月甲申帝還東京八月
甲子朔日有食之大饑
三年二月壬戌朔日有食之五月契丹入冦大水十一
[027-3a]
月杜威帥師討契丹十二月師次中渡杜威叛以師入
於契丹皇甫遇殁於師相州張彦澤冦京師彦澤殺桑
維翰
四年正月帝遜於北郊契丹徳光入京師誅張彦澤癸
卯帝遜於遼陽
漢高祖元年二月帝即位於太原宫稱天福十二年三月契丹
徳光遁歸死欒城五月丙申帝東幸六月殺郇公從益
[027-3b]
甲子帝至京師楚王希範薨閏七月鄴都杜威拒命八
月越王𢎞佐薨九月庚辰帝北征十一月杜威降赦之
十二月癸已帝至自鄴都
乾祐元年正月乙卯改元帝不豫丁丑帝崩於萬嵗殿
隠帝
元年二月辛已帝即位誅杜威三月河中李守貞拒命
盜以京兆叛附於守貞六月戊寅朔日有食之七月王
景從以鳳翔叛附於李守貞郭威帥師圍河中越人廢
[027-4a]
其君倧十一月殺李崧壬申葬高祖皇帝於睿陵
二年二月丙子黑霧四塞五月京兆降六月癸酉朔日
有食之郭威克河中誅李守貞十月契丹入冦十二月
趙暉克鳳翔誅王景崇
三年二月初舉樂閏六月癸已大風抜木十一月甲子
朔日有食之丙子誅楊邠史𢎞肇王章鄴都郭威舉兵
向京師澶州李𢎞義滑州宋延渥叛附于郭威甲申慕
容彦超帥師及郭威戰於劉子陂帝親帥師敗績侯益
[027-4b]
焦繼勲叛乙酉帝崩於師郭威入京師軍大掠乙丑皇
太后令立子贇馮道往徐州迎贇誅蘇逢吉劉銖契丹
入冦十二月郭威帥師北討次澶州還師壬戌威入京
師楚人馬希萼弑其君希廣王峻弑湘陰公於宋
周高祖
廣順元年正月丁卯帝即位八月葬漢隠帝楚人殺希
萼十月吳滅楚十二月兖州慕容彦超拒命
二年四月丙戌朔日有食之五月庚辰帝東征戍辰次
[027-5a]
兖州城下乙亥克兖州六月戊戍帝至自東征九月契
丹入冦朗州劉言逐吳人復楚地
三年正月以户部田賜民二月誅王峻六月大水十二
月誅王殷
周世宗
顯徳元年正月丙申帝即位
六年三月甲戌帝北征五月次瓦橋關寧瀛漠三州來
降帝不豫班師六月甲戌帝至自北征癸已帝崩於萬
[027-5b]
嵗殿
恭帝
顯徳六年六月甲午帝即位十一月壬寅葬世宗皇帝
於慶陵
七年正月甲辰帝遜位於我宋 
 
 河南集巻二十七


[028-1a]
欽定四庫全書
 河南集附録
  本傳
尹洙字師魯河南人天聖二年進士及第絳州正平縣
主簿調河南府户曹參軍遷安國軍節度推官知邵武
軍光澤縣舉書判拔萃改山南東道節度掌書記知河
南府伊陽縣縣民有女幼孤而冐賀氏産鄰人證其非
是而藉之後鄰人死女復訴請所籍産乆不能决洙問
[028-1b]
以若年幾何曰三十二乃按咸平籍二年賀死而賀妻
劉為户詰之曰若五年始生安得賀姓邪女遂伏以薦
得召試為館閣校勘遷太子中允㑹貶范仲淹牓朝堂
洙自言與仲淹有師友之義乃請罪於朝落校勘復為
掌書記監唐州酒税時西北乆安洙作叙燕息戍二篇
以為武備不可弛於世丁父憂服除復為太子中允知
河南府長水縣趙元昊反大將葛懷敏辟為經畧判官
後劉平石元孫戰敗朝廷以夏竦為經略安撫使仲淹
[028-2a]
韓琦副之復以洙為判官又詔竦等議攻守計乃具二
策令琦與竦詣闕奏之加集賢校理上命用攻策遂趣
延州謀出兵仲淹持不下還至慶州㑹任福已敗於好
水川因發慶州部將劉政鋭卒數千趣鎮戎軍赴救未
至賊引去夏竦奏洙擅發兵降通判濠州當時言者謂
福之敗由隨軍耿傅督戰太急後得傅書乃戒福使持
重母輕進者洙以傅文吏無軍責而死行陣被誣作憫
忠辨誣二篇未幾轉洙知秦州辟通判州事加直集賢
[028-2b]
院上疏曰文帝盛徳之主賈誼論當時事勢猶云可為
慟哭孝武帝外制四夷以彊主威徐樂嚴安尚以陳勝
亡秦六卿簒晉為戒二帝不以危亂滅亡為諱故子孫
保天下者十餘世秦二世時關東盜起或以反者聞二
世怒下吏或曰逐捕今盡不足憂乃説隋煬帝時四方
兵興左右近臣皆隠賊數不以實聞或言賊多者輒被
詰責二帝以危亂滅亡為諱故秦隋之宗社數年為墟
陛下視今日天下之治孰與漢文威制四夷孰與漢武
[028-3a]
國家基本仁徳陛下慈孝愛民誠萬萬於秦隋至於西
有不臣之虜北有彊大之隣非特閭巷盜賊之勢也自
西虜叛命四年旁塞苦數擾内地疲逺輸兵乆於外而
休息無期卒有乘弊而起兵法所謂雖有智者不能善
其後當此之時陛下當夙夜憂懼所以慮事變而塞禍
源也陛下延訪邊事容納直言前世人主勤勞寛大未
有能逺過者也然未聞以宗廟為憂危亡為懼此賤臣
所以感憤於邑而不已何者今命令數更恩寵過濫賜
[028-3b]
與不節此三者戒之慎之在陛下所行耳非有難動之
勢也而因循不革弊壞日甚臣是以謂陛下未以宗廟
為憂危亡為懼者以此夫命令者人主所以垂信於下
也異時民間聞朝廷降一命令皆竦視之今則不然皆
相與竊語以為不乆當更既而信然此命令日輕於下
也命令輕則朝廷不尊矣又聞羣臣有獻忠謀者陛下
始甚聽之後復一人沮之則意移矣忠言者以信之不
能終頗自絀其謀以為無益此命令數更之弊也夫爵
[028-4a]
賞陛下所持之柄也近時外戚内臣以及士人或因縁
以求恩澤從中降㫖而陛下不知故臣願先正於内以
正於外然後忠謀漸進綱紀漸舉國用漸足士心漸奮
夷狄之患庶乎息矣伏惟陛下深察秦隋惡聞忠言所
以亡逺法漢主不諱危亂所以存日新盛徳與民更始
則天下幸甚改太常寺丞知涇州以右司諫知渭州兼
領涇原路經畧公事㑹鄭戩為陜西四路都總管遣劉
滬董士㢘城水洛以通秦渭援兵洙以為前此屢困于
[028-4b]
賊者正由城塞多而兵勢分也今又益城不可奏罷之
時鄭戩已解四路而奏滬等督役如故洙不平遣人召
滬再不至命張忠往代之又不受於是令狄青械滬士
㢘下吏戩論奏不已于是徙洙慶州而卒城水洛又徙
晉州遷起居舎人直龍圖閣知潞州士㢘詣闕上書訟
洙乃遣御史劉湜就問獨不能得洙罪止坐假公用錢
與部將孫用及私自貸貶崇信軍節度副使孫用昔本
軍校嘗自京師取息錢至官不能償洙與狄青惜其材
[028-5a]
可用遂假公使錢使償之徙監均州酒税感疾㳂牒至
南陽訪醫卒年四十七洙内剛而外和與人言必極辯
其是非遇事無難易勇於敢為至前世治亂㳂革之變
靡不該實人有疑難不能通洙為指畫講解皆釋然自
得尤長於春秋文章自唐宋厯五代氣格卑弱至本朝
栁開始為古學天聖初洙與穆脩大振起之有集二十
七巻子樸柆其兄源亦以文學名於世終太常博士
  墓表             韓琦
[028-5b]
公諱洙字師魯其先太原人曾祖誼以道晦亂世不仕
祖文化始以材行興其家官至都官郎中贈刑部侍郎
父仲宣舉明經累長郡邑㢘恕明决所至以循吏稱終
虞部員外郎以公貴贈工部郎中葬其父河南今
為河南人公㓜聰明善學無所不通尤長於春秋善議
論參質古今開判疑滯問者欣服之天聖二年登進士
第授絳州正平縣主簿厯河南府户曹㕘軍邵武軍判
官舉書判拔萃遷山南東道節度掌書記知河南府伊
[028-6a]
陽縣時天下無事軍政闕不講以兵言者為妄人公乃著
叙燕息戍論十數篇以斥時弊時人服其有經世之才
文康王公知而薦之召試充館閣校勘時夏人冦涇原
殺部署任福公時在慶州得涇原求援書即移文慶帥
率其部將劉政鋭兵數千人便道走鎮戎未至賊引去
夏公奏公為專徙通判濠州又改秦州遷知涇州徙渭
州兼管勾涇原路經略部署司事涇原乘葛帥懷敏覆
軍之後傷夷殘缺千罅百漏公夙夜撫葺一道以完時
[028-6b]
宣徽使鄭公為陜西四路帥主静邊寨主劉滬議遣其
屬官著作佐郎董士㢘與滬於章州堡南入諸羌中開
道二百里修水洛城以通秦渭之援兵公曰賊數犯塞必
併兵一道五路帥之戰兵嘗不登二萬人而當賊人舉
國之衆吾兵所以屢為賊困者由黄石河路來援雖逺
水洛路二日而援師安然以濟今無故奪諸羌田二百
里列堡屯師坐耗芻糧不勝計以兾秦援一二日之速
則吾兵愈分而邊用不給矣乃奏罷之便詔從之㑹鄭
[028-7a]
戬已罷改知永興軍乃署前帥牒飭滬等督役如初二
人者遂不奉詔興作不已公遣人召滬者再不至乃命
瓦亭寨主張忠代滬滬仍不受代部署狄公於是親至
順徳軍攝滬士㢘下獄差官按問而鄭比奏本道沮滬
等功朝廷卒薄滬等罪徙公慶州而城水洛焉㑹慶帥
孫公請終任改知晉州慶厯四年契丹遣使報西伐元
昊詔河陜三路要郡皆擇人徙知潞州當范公之在二
府也余安道歐陽永叔輩並為諫官天下屬望諸公日
[028-7b]
竭忠獻納不避權貴而公方勤勞塞上迹逺朝廷暨諸
公相繼罷去向天下目之為賢者執政指之為黨皆欲
因事斥逐之士㢘者即詣闕上書以水洛事訟公且誣
公在渭日盜錢制使承風指按騐百端不能得一毫以
汙公有部將孫用者出於軍校嘗自京取民息錢至官
貧不能償公與狄公惜其材乃分假公使錢俾償其民
而月取其俸償於官逮按問而錢先巳輸官矣坐此貶
公崇信軍節度副使徙監均州酒稅得疾㳂牒至南陽
[028-8a]
訪醫藥疾革對賔客妻子無一慼言整冠帶盥濯怡然
隠几而卒時年四十七慶厯七年四月十日也公天性
慈仁内剛外和凡事有小而可矜者必惻然不忍發見
顔貌及臨大節斷大事則心如金石雖鼎鑊前列不可
變也在軍謙節愛士雖悍夫冗列皆降意容接故人人
願盡其力所至郡邑修設條教務以實惠及罷去則人
思之文章自唐衰厯五代日淪淺俗寖以大敝本朝栁
公仲塗始以古道發明之後卒不能振天聖初公獨與
[028-8b]
穆㕘軍伯長矯時所尚力以古文為主次得歐陽永叔
以雄詞鼓動之於是後學大悟文風一變使我宋之文
章將踰唐漢而追三代者公之功為最多初朝廷之將
用攻策也命葛懷敏出鄜延道勒兵綏宥間攻賊積聚
招懷種族奪其要害而保障之賊知朝廷之威必翻然
來服則乆而易制公曰是行也不患將卒無勇患應敵
寡謀耳乃自請㕘議懷敏行營軍事有詔如請而事中
罷今夫文武之士平居議論慷慨自謂忠義勇决世無
[028-9a]
及者一旦遇急難而試之往往魄喪氣奪百計避脱雖
以富貴誘之猶捍臂而不顧余居邊乆閱人多矣如公
挺然忘身以為國家者天下知有幾人今以某月日祔
葬先塋從吉卜也范公嘗以書謂余曰世之知師魯者
莫如公余巳為其集序矣墓有表請公文以信後世余
應之曰余實知師魯者又得其進斥本末為最詳其敢
以辭既實書其事矣又考性命之説而表於墓曰
嗚呼自古聖賢必推性命如公之文武傑立而貫以忠
[028-9b]
義兮此天之性位不大顯遭讒而跌且不夀兮此天之
命雖孔孟不能以兼適兮尚一歸於黙定昧者不思而
妄求兮徒自奔於邪徑故公臨禍福生死而曾不少變
兮是能安性命而歸正唯大名赫然日月之光兮亘萬古
而增瑩吾聞善人者天必報其後兮宜嗣人之䝉慶
  祭文              韓琦
維慶厯七年某月某朔某日具官某謹以清酌庶饈之
奠致祭於故龍圖舎人尹君師魯之靈嗚呼師魯惟君
[028-10a]
之生天與英奇如鑑之明無隠不窺如材之美無用不
宜仁義之勇過於虎羆疑昧之决審乎蓍龜首倡古文
三代是追學者翕從聖道乃夷名重天下無人不知知
之深者非余而誰伊昔夏人擾於西陲余忝兵任君實
同之周旋塞上余往君隨畫籌夜晝忍睡忍飢星霜矢
石勞苦難𡾟凡四五年心憊形羸退而視君志不少衰
上嘉君勤進督渭師懷敏之後破壞創痍君能盡力補
綴撑持曰兵曰民以治以綏如得父母衆心熙熙保邊
[028-10b]
務實恥於妄為不合小人乃啟禍基易慶晉路奔命何
疲輸忠抗論伺者乘危君前在渭屬防秋時以公廨緡
貸其偏禆俾償宿負免干典彜月取其俸送官勿虧且
責効命投死無疑職此抵罪竄斥流離衆謂之寃君甘
如飴自隨徙均帝方念兹奈何窮山感疾無醫君决不
起指鄧而馳范公大賢來記孤遺謂無怛化言色怡怡
忽整衣冠盥滌莊祗憑几而逝衆皆歎悲范公之書其
説如斯嗚呼哀哉彼蒼𠖇𠖇莫可究推賢者胡惡動與
[028-11a]
屯奇不肖胡佑坐來福禧以道而屯死為人思以幸而
福生為人嗤在君所得何必期頤嗚呼哀哉余之與君
義雖朋執情則塤箎葬不執紼奠不捧巵使我大恨痛
切肝脾徒憑薄祭一寫哀辭琴不鼓矣嗚呼子期尚饗
  墓誌            歐陽脩
師魯河南人姓尹氏諱洙然天下之士識與不識皆稱
之曰師魯盖其名重當世而世之知師魯者或推其文
學或高其議論或多其材能至其忠義之節處窮達臨
[028-11b]
禍福無愧於古君子則天下之稱師魯者未必盡知之
師魯為文章簡而有法博學彊記通知今古長於春秋
其與人言是是非非務窮盡道理乃已不為茍止而妄
隨而人亦罕能過也遇事無難易而勇於敢為其所以
見稱於世者亦所以取嫉於人故其卒窮以死師魯少
舉進士及第為絳州正平縣主簿河南府户曹㕘軍邵
武軍判官舉書判拔萃遷山南東道掌書記知伊陽縣
王文康公薦其才詔試充館閣校勘遷太子中允天章
[028-12a]
閣待制范公貶饒州諫官御史不肯言師魯上書言仲
淹臣之師友願得俱貶貶監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
喪服除復得太子中允知河南縣趙元昊反陜西用兵
大將葛懷敏奏起為經略判官師魯雖用懷敏辟而尤
為經略使韓公所深知其後諸將敗於好水韓公降知
秦州師魯亦徙通判濠州乆之韓公奏得通判秦州遷
知涇州又知渭州兼涇原路經畧部署坐城水洛與邊
臣異議徙知晉州又知潞州為政有惠愛潞州人至今
[028-12b]
思之累遷官至起居舎人直龍圖閣師魯當天下無事
時獨喜論兵為叙燕息戍二篇行於世自西兵起凡五
六嵗未嘗不在行間故其論議亦精宻而於西事尤習
且詳其為兵制之説述戰守勝敗之要盡當今之利害
又欲訓土兵代戍卒以減邊用為禦戎長乆之策皆未
及施為而元昊臣伏西兵解嚴師魯亦去而得罪矣然則
天下之稱師魯者於其材能亦未必盡知之也初師魯
在渭州將吏有違其節度者欲按軍法斬之而不果其
[028-13a]
後吏至京師上書訟師魯以公使錢貸部將貶崇信軍
節度副使徙監均州酒稅得疾無醫藥舁至南陽求醫
疾革隠几而坐顧稚子在前無甚憐之色與賓客言終
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師魯娶張氏某縣君有
兄源字子漸亦以文學知名前一嵗卒師魯凡十年間
三貶官喪其父又喪其兄有子四人連喪其三女一適
人亦卒而其身終以貶死一子三嵗四女未嫁家無餘
貲客其喪於南陽不能歸平生故人無逺邇皆往賻之
[028-13b]
然後妻子得以其柩歸河南以某年某月某日葬於先
塋之次余共師魯兄弟交嘗銘其父之墓矣故不復次
其世家焉銘曰
藏之深固之宻石可朽銘不滅
  論尹師魯墓誌        歐陽脩
誌言天下之人識與不識皆知師魯文學議論材能則
文學之長議論之高材能之美不言可知又恐太略故
條析其事再述於後述其文則曰簡而有法此一句在
[028-14a]
孔子六經惟春秋可當之其他經非孔子自作文章故
雖有法而不簡也脩於師魯之文不薄矣而世之無識
者不考文之輕重但責言之多少云師魯文章不合祗
著一句道了既述其文則又述其學曰通知古今此語
若必求其可當者惟孔孟也既述其學則又述其論議
云是是非非務盡其道理不茍止而妄隨亦非孟子不
可當此語既述其學議則又述其材能備言師魯厯貶
自兵興使在陜西尤深知西事未及施為而元昊臣師
[028-14b]
魯得罪使天下之人盡知師魯材能此三者皆君子之
極矣然在師魯猶為末事其大節以篤於仁義窮達禍
福不媿古人其事不可徧舉故舉其要者一兩事以取
信如上書論范公而自請同貶臨死而語不及私則平
生忠義可知也其臨窮達禍福不媿古人又可知也既
已具言其文學其論議其材能其忠義遂又言其為仇
人挾情論告以貶死又言其死後妻子困窮之狀欲使
後世知有如此人有如此事廢死至於妻子如此困窮
[028-15a]
所以深痛死者而切責當世士夫致斯人之及此也春
秋之義痛之益至則其辭益深子般卒是也詩人之意
責之愈切則其言愈緩君子偕老是也不必號天呌屈
然後為師魯稱怨也故於其銘文但云藏之深固之宻
石可朽銘不滅意謂舉世無可告語但深藏牢埋此銘
使其不朽則後世必有知師魯者其語愈緩其意愈切詩
人之義也而世之無識者乃銘云文不合不講徳不得不
辨師魯以非罪盖為前言其窮達禍福無媿古人則必
[028-15b]
不犯法况是仇人所告故不必區區置辨也今止直言
所坐自然知非罪矣添之無害故勉徇議者添之若作
古文自師魯始則前有穆脩鄭條輩及有大宋先達甚
多不敢斷自師魯始也偶儷之文茍合於理未必為非
故不是此而非彼也若謂近年古文自師魯始則范公
祭文已言之矣可以互見不必重出也皇甫湜韓文公
墓誌李翺行狀不必同亦互見之也誌云師魯喜論兵
論兵儒者末事言喜無害喜非嬉戯之戯喜者好也君
[028-16a]
子固有所好矣孔子言回也好學豈是薄顔回乎後生
小子未經師友茍恣所見豈足聽哉脩見韓退之與孟
郊聯句便似孟郊詩與樊宗師作誌便似樊文慕其如
此故師魯之誌用意特深而語簡盖為師魯文簡而意
深又思平生作文惟師魯一見展巻疾讀五行俱下便
暁人深處因謂死者有知必受此文所以慰吾亡友爾
豈恤小子輩哉
  祭尹師魯文         歐陽脩
[028-16b]
維年月日具官歐陽脩謹以清酌庶羞之奠祭於亡友
師魯十二兄之靈曰嗟乎師魯辯足以窮萬物而不能
當一獄吏志可以狹四海而無所措其一身窮山之崖
野水之濱猿猱之窟麋鹿之羣猶不容於其間兮遂即
萬鬼而隣嗟乎師魯世之惡子者之多而未必若愛子
者之衆何其窮而至此兮得非命在乎天而不在乎人
方其奔顛斥逐困死艱屯舉世皆寃而語言未嘗以自
訴以窮至死而妻子不見其悲忻用舎進退屈伸一作/出
[028-17a]
語黙夫何能然乃學之力至其握手為訣隠几待終顔
色不變笑言從容死生之間既巳能通於性命死亡之
至宜其不累於心胷自子云逝善人宜哀至于窮達予
又何悲惟其師友之益平生之舊情之難忘言不可究
嗟乎師魯自古有死皆歸無物惟聖與賢雖埋不殁尤
於文章焯若星日子之所為後世師法雖嗣子尚㓜未
足以付予而世人藏之庶可無於墜失予於衆人最愛
子文寓辭千里侑此一罇冀以慰子聞乎不聞尚饗
[028-17b]
  乞與尹構一官狀       歐陽脩
右臣等伏見故起居舎人直龍圖閣尹洙文學議論為
當世所稱忠義剛正有古人之節初䝉朝廷擢在館閣
而能不畏權臣力排衆黨以論范仲淹事遂坐貶黜其
後元昊僣叛用兵一方當國家有西顧之憂思得材謀
之臣以濟多事而洙自㓜出師至於元昊納欵始終常
在兵間比一時之人最為宣力而羣邪醜正誣構百端
卒陷罪辜流竄以死嚮䝉陛下仁聖恩憐哀其寃枉特
[028-18a]
賜清雪俾復官資足以感動羣心勸勵忠義今洙孤㓜
並在西京家道屢空衣食不給洙止一男構年方十餘
&KR1103然無依實可嗟惻伏見將來祫享大禮在近羣臣
皆得奏蔭子孫伏望聖慈録洙遺忠憫洙不幸特賜其
子一官庶霑寸禄以免飢寒則天地之仁幽顯䝉徳臣
等忝列侍從愧無獻納茍有所見不敢不言
  雜見事跡
先是渭州西路巡檢劉滬建策以為秦渭兩路有急發
[028-18b]
兵相援路出隴坻之内回逺恐不及事請募熱户於山
外築水洛結公二城以兵戍之緩急以通援兵之路都
部署鄭戩以狀聞命滬及董士㢘董其役㑹韓琦宣撫
陜西還奏罷四路招討以戩知永興軍又言兩城之旁
多生户今奪其地恐城未畢而冦至請罷之戩因極言
二城之利不可輒罷詔三司副使魚周詢往視其利害
未至尹洙召滬士㢘令還滬士㢘以熱户既集官物無
所付請遂城之洙怒以二人違節制命部署狄青往斬
[028-19a]
之青械繫滬士亷於徳順軍及周詢還是戩議乃徙洙
慶州涑水/記聞
尹師魯謫官均州時范希文知鄧州師魯得疾即擅去
官詣鄧州以後事屬希文希文日往視其疾一旦遣人
招希文甚遽既至師魯曰洙今日必死矣人言將死者
必見神鬼此不可信洙並無所見但覺氣息奄奄就盡
隠几坐與希文語乆之謂希文曰公可出洙將逝希文
出至㕔事巳聞其家號哭希文竭力送其喪及妻孥歸
[028-19b]
洛陽涑水/記聞
知道者茍未脱然隨其所得淺深皆有効騐尹師魯自
直龍圖閣謫官過梁下與一佛者談師魯自言以静退
為樂其人曰此猶有所繫不若進退兩忘師魯頓若有
所得自為文以記其説後移定州是時范文正公守南
陽少日師魯忽手書與文正别仍囑以後事文正極訝
之時方饌客掌書記朱炎在坐炎老人好學佛文正以
師魯書示炎曰師魯遷謫失意遂至乖理殊可怪也宜
[028-20a]
往見之為致意開譬之無使成疾炎即詣尹而師魯巳
沐浴衣冠而坐見炎來道文正意而笑曰何希文猶以生
人見待洙死矣與炎談論頃時遂隠几而卒炎急使人
馳報文正文正至哭之甚哀師魯忽舉頭曰早已與公
别安用復來文正驚問所以師魯笑曰死生常理也希
文豈不達此又問其後事尹曰此在公耳乃揖希文復
逝俄頃又舉頭顧希文曰亦無鬼神亦無恐怖言訖遂
長往師魯所養至此可謂有力矣尚未能脱有無之見
[028-20b]
何也得非進退兩忘猶存於胷中歟沈存中/筆談
本朝古文栁開仲塗穆脩伯長首為之唱尹洙師魯兄
弟繼其後歐陽文忠公蚤工偶儷之文及官河南始得
師魯乃出韓退之文學之盖公與師魯於文雖不同公
為古文則居師魯後也如五代史公嘗與師魯約分撰
其後師魯死無子今歐陽公五代史頒之學宫盛行於
世内果有師魯之文乎抑歐陽公自為之也歐陽公誌
師魯墓論其文曰簡而有法且謂人曰在孔子六經中
[028-21a]
惟春秋可當則歐陽公於師魯不薄矣崇寜間改修神
宗正史歐陽公傳乃云同時有尹洙者亦為古文然洙
才下不足以望修云蓋史官皆晩學小生不知前輩文
章淵源自有次第也聞見/録
韓魏公曰希文常勸以身安而後國家可保師魯以謂
不然直謂臨國家事更不當顧身公雖重希文之説然
性之所喜以師魯為愜爾魏公/别録
師魯集二十七巻承㫖姚公手録本予徃嘗刻師魯文
[028-21b]
百篇於㑹稽行臺今迺得閲其全集甚慰因復梓行之
我朝古文之盛倡自師魯一再傳而後有歐陽氏王氏
曽氏然則師魯其師資云淳熙庚戌錫山尤袤延之跋
 
 
 
 
 河南集附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