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62 三傳辨疑-元-程端學 (WYG)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三傳辨疑卷五
            元 程端學 撰
   莊公
元年春王正月
 左氏曰不稱即位文姜出故也
  啖氏曰遇弑則嗣子廢即位之禮左氏不達其意
  而云文姜出故也且父為他國所弑其情君何不
[005-1b]
  舉其大而舉其細非通論也且三月文姜方孫何
  妨正月即位乎葉氏曰繼故也凡死不以正皆曰
  故夫人以三月孫于齊則文姜當與桓公之喪同
  歸此未出也安得言不即位以文姜故乎杜預强
  云文姜以桓見殺不敢還感公意而還此非經意
  濟川何氏曰君親一旦横尸不終夀人情必將大
  駭而傷其酷矧親則子弟哉左氏不達此理曲為
  解釋
[005-2a]
三月夫人孫于齊
 左氏曰不稱姜氏絶不為親禮也
  韓中甫曰此無姓氏説者以為貶春秋書夫人孫
  者二文姜之孫則去氏哀姜之孫則不去氏文姜
  弑其夫哀姜殺其子妻與母雖異而姦惡之跡同
  弑君之罪一曷為事同而貶異也矧褒貶非春秋
  之㫖歟故黄氏曰明年仍書姜氏可謂片言折之
  矣
[005-2b]
 公羊曰孫者何孫猶孫也夫人固在齊矣其言孫于
 齊何念母也正月以存君念母以首事夫人何以不
 稱姜氏貶曷為貶與弑公也其與弑公奈何夫人譖
 公于齊侯公曰同非吾子齊侯之子也齊侯怒與之
 飲酒于其出也使公子彭生送之于其乘焉搚幹而
 殺之念母者所善也則曷為于其念母焉貶不與念
 母也
  啖氏曰豈有先在齊而今書孫乎公羊葢以無夫
[005-3a]
  人至處故云爾不知隨喪而歸且不告廟故不致
  劉氏曰正月以存君念母以首事非也夫人始與
  公俱如齊公薨喪歸則夫人固亦歸文不得特見
  爾非為念母乃貶之也愚謂如其念母何獨于三
  月而他時不念乎夫念母乃莊公之心而魯史亦
  書之乎且子同生在桓六年前此夫人未嘗歸齊
  亦未嘗與齊襄為㑹至桓十八年始與桓公如齊
  安得有同非吾子之事同非吾子之言乎公羊之
[005-3b]
  説可謂愚且妄矣
 穀梁曰接練時録母之變始人之也不言氏姓貶之
 也人之于天也以道受命于人也以言受命不若於
 道者天絶之也不若于言者人絶之也臣子大受命
  劉氏曰接練時録母之變始人之也非也夫人前隨桓
  公之喪還國今復出奔耳豈録母之變横生孫文乎如
  此是聖人率意作經不復記事實也朱子曰齊魯諸儒
  多質實當時或𫝊誦師説見理不明故其言多不備
[005-4a]
夏單伯逆王姬
 公羊曰何以不稱使天子召而使之也逆之者何使我主之
 也曷為使我主之天子嫁女乎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
 之諸侯嫁女于大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
  案魯主婚自當使卿逆之非天子召而使之也諸
  侯嫁女以下必古禮也但非本義不録耳
 穀梁曰其不言如何也其義不可受於京師也
  案春秋謹嚴既曰王姬矣自不必言京師既不言
[005-4b]
  京師言如非不可受于京師而不言如也
秋築王姬之館于外
 左氏曰為外禮也
  劉氏曰非也為讐主婚而不知辭乃以築外自誣
  曰我庶㡬得禮哉是何足以言禮也
 公羊曰何以書譏何譏爾築之禮也于外非禮也于
 外何以非禮築于外非禮也其築之何以禮主王姬
 者必為之改築主王姬者則曷為必為之改築於路
[005-5a]
 寢則不可小寢則嫌羣公子之舍則以卑矣其道必
 為之改築者也
  公羊㝠然不知春秋所以書之㫖而以築為禮于
  外為非禮宜其繆之甚也
 穀梁曰築禮也于外非禮也築之為禮何也主王姬
 者必自公門出于廟則已尊于寢則已卑為之築節
 矣築之外變之正也築之外變之為正何也仇讐之
 人非所以接婚姻也衰麻非所以接弁冕也其不言
[005-5b]
 齊侯之來逆何也不使齊侯得與吾為禮也
  劉氏曰穀梁以謂變之正非也魯本自當以仇讐
  不可接婚姻上告天子不當黙黙受命此乃春秋
  譏其舍大恤小以謂未盡臣子之道者也何謂變
  之正乎凡變之正者謂亡于禮者之禮若權死亡
  者也非謂可為而不為傷禮害義者也若莊公者
  可謂變于邪矣未見變于正也愚謂不使齊侯得
  與吾為禮正當書其事以見義而乃不言齊侯之
[005-6a]
  來讀春秋者何從知之
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
 公羊曰錫者何賜也命者何加我服也其言桓公何
 追命也
  趙氏曰桓公已葬命服何所施之劉氏曰周人雖
  愚豈以其衣食車馬而畀既葬之人哉且何以為
  儀愚謂公羊不知聖人所書之㫖而姑為是訓詁
  之辭而已
[005-6b]
 穀梁曰禮有受命無來錫命錫命非正也生服之死
 行之禮也生不服死追錫之不正甚矣
  趙氏曰案錫命如漢以來就加爵秩何得謂無錫
  命乎
王姬歸于齊
 公羊曰何以書我主之也
 穀梁曰為之中者歸之也
  二傳皆無所發明
[005-7a]
齊師遷紀郱鄑郚
 公羊曰遷之者何取之也取之則曷為不言取之也
 為襄公諱也外取邑不書此何以書大之也何大爾
 自是始滅也
  趙氏曰取人之邑如為之諱是掩惡也劉氏曰有
  遷而不取者有取而不遷者有且遷且取者春秋
  據實而書耳非諱也以遷邑為愈乎宋人遷宿公
  羊以謂當坐滅國然則齊師取邑諱從遷邑實言
[005-7b]
  遷邑復坐滅邑安在諱也且襄公獨非懐惡而討
  不義者乎其何諱焉
 穀梁曰紀國也郱鄑郚國也或曰遷紀于郱鄑郚
  啖氏曰案下有紀侯大去其國故知此是紀之三
  邑爾劉氏曰計齊一師必不能並遷兩國又春秋
  自當分别以見滅兩國之惡不當合之也辛未取
  郜辛巳取防兩邑爾内小惡爾猶惡而謹之況兩
  國乎外大惡乎愚謂如穀梁上説齊當一遷四國
[005-8a]
  也如下説紀下經當有于字而無紀季入齊紀侯
  去國之文然則上下所説皆非也
二年公子慶父帥師伐于餘丘
 公羊曰于餘丘者何邾婁之邑也曷為不繋之邾婁國
 之也曷為國之君存焉爾
  啖氏曰案前後未有邑言伐者故依左氏舊説為
  國劉氏曰公羊見邑不繫國君可疑者悉附之邾
  婁爾
[005-8b]
 穀梁曰國而曰伐于餘丘邾之邑也其曰伐何也公
 子貴矣師重矣而敵人之邑公子病矣病公子所以
 譏乎公也其一曰君在而重之也
  劉氏曰春秋之戰伐多何獨病此乎若伐人之國
  則勿病乎且必若云是果於伐國不果于伐邑也
  何以為懲且勸乎又曰其一曰君在而重之也此
  似晩見公羊之説而附益之者矣葉氏曰内有為
  公為辭者矣未有為公子為辭者也且伐邑亦必
[005-9a]
  以其國之故其曰君在者亦竊取公羊之説而附
  之者也
秋七月齊王姬卒
 公羊曰外夫人不卒此何以卒録焉爾曷為録焉爾
 我主之也
 穀梁曰為之主者卒之也
  如穀梁言常事而已矣豈春秋之㫖哉公羊亦然
  而録之本義者借其説以見公主其卒耳
[005-9b]
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㑹齊侯于禚
 穀梁曰婦人既嫁不踰竟踰竟非正也婦人不言㑹
 言㑹非正也饗甚矣
  趙氏曰婦人不出門何論踰竟哉愚謂婦人不出
  門自然不言㑹
三年春王正月溺㑹齊師伐衛
 左氏曰疾之也
  疾之固然但不明言所疾者何事
[005-10a]
 穀梁曰溺者何公子溺也其不稱公子何也惡其㑹
 仇讐而伐同姓故貶而名之也
  穀梁謂惡其㑹仇讐而伐同姓可謂辭約而理明
  但曰為是而不稱公子乃一字褒貶之弊
夏四月葬宋莊公
 穀梁曰月葬故也
五月葬桓王
 公羊曰此未有言崩者何以書葬葢改葬也
[005-10b]
 榖梁曰傳曰改葬也改葬之禮緦舉下緬也或曰郤
 尸以求諸侯天子志崩不志葬必其時也何必焉舉
 天下而葬一人其義不疑也志葬故也危不得葬也
 曰近不失崩不志崩失天下也獨陰不生獨陽不生
 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故曰母之子也可天之子也
 可尊者取尊稱焉卑者取卑稱焉其曰王者民之所
 歸往也
  胡氏曰二𫝊皆為改葬于經不見此只是緩葬葉
[005-11a]
  氏曰方周之衰禮不備于天子者固多安得必桓
  王如期而葬葢𫝊為天子記崩不記葬必其時之
  説不得不云爾其實左氏言緩者是也若襄王以
  文八年八月崩九年二月書葬此不失時而非故
  者也何為志葬哉桓公十五年書天王崩即桓王
  也既曰改葬又曰郤尸以求諸侯而謂之不志葬
  可乎劉氏曰若改葬何以不言改乎謂改不可言
  改卜牛何以言改也陳岳氏曰平王太子泄父蚤
[005-11b]
  卒其子林為桓王王立二十三年桓十五年崩至
  此年方葬是時周室至微齊桓未伯諸侯無復勤王
  故緩葬且桓十五年後未見書葬豈非桓王耶茍
  改葬復何以明斯公穀之短
秋紀季以酅入于齊酅户/圭切
 公羊曰紀季者何紀侯之弟也何以不名賢也何賢
 乎紀季服罪也其服罪奈何魯子曰請後五廟以存
 姑姊妹
[005-12a]
  當紀侯危懼之際季先以邑入齊使紀侯愈不能
  支而遂去其國則紀季之罪著矣何賢之有在禮
  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屬通則五廟非紀季所得
  奉也左氏曰紀于是乎始判義雖未盡然近之矣
 穀梁曰酅紀之邑也入于齊者以酅事齊也入者内
 弗受也
  劉氏曰内弗受非也此自往入之入而非歸入之
  入若可受者遂云歸于齊乎其守文而不達理至
[005-12b]
  如此
冬公次于滑乎八/切
 左氏曰將㑹鄭伯謀紀故也鄭伯辭以難凡師一宿
 為舍再宿為信過信為次
  趙氏曰經無信舍之文不要左氏之例愚謂使公
  次一宿亦書次而已可言公宿于滑乎
 公羊曰其言次于郎何欲救紀而後不能也
 穀梁曰有畏也欲救紀而不能也
[005-13a]
  陸氏曰有畏非也刺其無王命而興師以懲亂耳
  若譏其怯當褒其勇春秋乃鼓亂之書也愚謂三
  𫝊皆謂救紀葢見前有紀季入齊後有紀侯去國
  之事故意之耳經書次于滑正譏其無名而妄動
  耳夫齊雖欲滅紀而未以兵加紀公何故而救紀
  乎設欲救紀或以兵戌紀或與共伐齊今經傳皆
  無其事則三𫝊意之者明矣
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齊侯于祝丘
[005-13b]
 穀梁曰饗甚矣饗齊侯所以病齊侯也
  啖氏曰此乃二國之恥豈獨病齊侯乎
三月紀伯姬卒
 穀梁曰外夫人不卒此其言卒何也吾女也適諸侯
 則尊同以吾為之變卒之也
  如穀梁言則常事而已矣
紀侯大去其國
 公羊曰大去者何滅也孰滅之齊滅之曷為不言齊
[005-14a]
 滅之為襄公諱也春秋為賢者諱何賢乎襄公復讐
 也何讐爾逺祖也哀公亨乎周紀侯譖之以襄公之
 為于此焉者事祖禰之心盡矣盡者何襄公將復讐
 乎紀卜之曰師喪分焉寡人死之不為不吉也逺祖
 者㡬乎九世矣九世猶可以復讐乎雖百世可也家
 亦可乎曰不可國何以可國君一體也先君之恥猶
 今君之恥也今君之恥猶先君之恥也國君何以為
 一體國君以國為體諸侯世故國君為一體也今紀無
[005-14b]
 罪此非怒與曰非也古者有明天子則紀侯必誅必
 無紀者紀侯之不誅至今有紀者猶無明天子也古
 者諸侯必有㑹聚之事相朝聘之道號辭必稱先君
 以相接然則齊紀無説焉不可並立乎天下故將去
 紀侯者不得不去紀也有明天子則襄公得為若行
 乎曰不得也不得則襄公曷為為之上無天子下無
 方伯縁恩疾者可也
  趙氏曰公羊去之之義迂僻甚矣不復繁文高氏
[005-15a]
  曰先儒以齊襄復九世之讐春秋大之害教甚矣
  復讐乃亂世之事況已九世乎陳岳氏曰春秋肯
  屑屑曲意為諸侯諱乎劉氏曰文稱紀侯大去國
  何以謂之滅乎蔡侯弑父惡莫大焉楚子討之書
  曰楚子䖍誘蔡侯般者固惡其懐惡而討不義也
  紀侯九世之惡不深於蔡般齊襄懐惡而討不義
  不減于楚子而春秋深抑紀侯以難明之事專信
  齊侯以一偏之辭何哉且亨哀公者王也非紀侯
[005-15b]
  也紀侯有罪罪在譖人不在亨人奈何滅紀以為
  賢哉以辨持之以曲通之公羊之義固勝以道觀
  之以義推之公羊之義未有一可也黄氏曰人殺
  其父子不與共戴天此復讐之説也設如公羊言
  襄九世祖見亨乎周是天王殺之也非紀公之鼻
  祖殺之也譖言無形非殺者比也九世矣無謂滅
  國以報言語之怨者也古者報怨不在其後後之
  人何罪公羊又曰雖百世可也此謬論也齊無此
[005-16a]
  心不過滅小國耳愚謂是時尚有天子縁恩疾之
  説亦不可以訓
 穀梁曰大去者不遺一人之辭也言民之從者四年
 而後畢也紀侯賢而齊侯滅之不言滅而曰大去其
 國者不使小人加乎君子
  啖氏曰若如穀梁説則此乃舉國而行何名去國
  文義相反矣劉氏曰就令言滅滅人之國豈非不
  使小人加乎君子哉又變言大去其義不類愚謂
[005-16b]
  如穀梁言民之從者不遺一人四年而後畢則紀
  當復興如太王之去邠也然自此之後紀無聞焉
  不知所從之民何所止乎且因不使小人加乎君
  子孔子遂改齊之滅紀為紀侯之自去則齊襄之
  惡得以匿矣後世何所懲乎公榖就大去二字生
  義故其繆妄如此殊不知大本紀侯之名苟以大
  去為盡去則伯姬不葬叔姬歸酅不可通矣
六月乙丑齊侯葬紀伯姬
[005-17a]
 公羊曰外夫人不書葬此何以書隠之也何隠爾其
 國亡矣徒葬于齊爾此復讐也曷為葬之滅其可滅
 葬其可葬此其為可葬奈何復讎者非殺之逐之也
 以為雖遇紀侯之殯亦將葬之也
  案公羊之説亦自矛盾如齊果當復讐則春秋何
  必隠之哉惟不當復讐也然後隠之耳如當復讐
  雖殺之可也如不當復讐紀乃天子所封雖但逐
  之亦不可也如當復讐雖不葬焉可也如不當復
[005-17b]
  讐雖但逐而葬之亦不可也夫復讐者惟其父見
  殺于人其子不與共戴天者也據公羊言今已九
  世又非親殺之不過譖于天子耳使有是事亦不
  當復讐況無是事乎
 穀梁曰外夫人不書葬此其書葬何也吾女也失國
 故隠而葬之
  春秋垂戒之書也隠而葬之何益于世乎
冬公及齊人狩于禚
[005-18a]
 公羊曰公曷為與微者狩齊侯也齊侯則其稱人何
 諱與讐狩也前此者有事矣後此者有事矣則曷為
 獨于此焉譏于讐者將壹譏而已故擇其重者而譏
 焉莫重乎其與讐狩也於讐者則曷為將壹譏而已
 讐者無時焉可與通通則為大譏不可勝譏故將壹
 譏而已其餘從同同
  苟如公羊論輕重莫重乎主齊之婚
 穀梁曰齊人者齊侯也其曰人何也卑公之敵所以
[005-18b]
 卑公也何為卑公也不復讐而怨不釋刺釋怨也
  劉氏曰穀梁説與公羊相似非也春秋不待貶絶
  而見罪惡若實齊侯書之乃宜矣何更之乎
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齊師
 穀梁曰師而曰如衆也婦人既嫁不踰竟踰竟非禮
 也
  如往也姜氏往齊師而已以如為衆豈不反晦經
  㫖哉其曰婦人既嫁不踰竟辨見二年姜氏㑹齊
[005-19a]
  侯于禚
秋郳黎來來朝
 左氏曰名未王命也
  未詳是否
 公羊曰倪者何小邾婁也小邾婁則曷為謂之倪未
 能以其名通也
  案莊公時未有小邾之名襄二年經書小邾説者
  以為即郳國從齊桓尊周命為小邾子耳
[005-19b]
 穀梁曰郳國也黎來微國之君未爵命者也
  此説得之而未詳
冬公㑹齊人宋人陳人蔡人伐衞
 公羊曰此伐衛何納朔也曷為不言納衛侯朔辟王
 也
  案春秋比事見義先書伐衛繼書王人救衛繼書
  朔入衛又書公至自伐衛在朔入之後則其為納
  朔而拒王命也明矣何必于此先言納衛侯朔哉
[005-20a]
  春秋書之正著諸侯抗王命之罪何必為此辟王
  之辭哉
 穀梁曰是齊侯宋公也其曰人何也人諸侯所以人
 公也其人公何也逆天王之命也
  劉氏曰非也安知其不是微者乎若實齊侯宋公
  而謂之人即實微者又何以書乎邦衡胡氏曰案
  經但書伐衛即不見天子廢朔之意明年方書王
  人救衛安可謂此年伐衛為逆天王命哉
[005-20b]
六年春王正月王人子突救衛
 公羊曰王人者何微者也子突者何貴也貴則其稱
 人何繫諸人也曷為繫諸人王人耳
  葉氏曰公羊以子突為王子突為其救衛不克故
  貶而繫諸人若微者然經未有以微者貶王子者
  也子突字也
 穀梁曰王人卑者也稱名貴之也善救衛也救者善
 則伐者不正矣
[005-21a]
  案卿稱爵大夫稱字士稱名今王人士也苟稱名
  何貴之有救衛雖正然義則未盡也何善之有
夏六月衛侯朔入于衛
 左氏曰君子以二公子之立黔牟為不度矣夫能固
 位者必度其本末而後立𠂻焉不知其本不謀知本
 之不枝弗强詩云本枝百世
  劉氏曰朔比衎黔牟比剽兩兩相似而左氏君剽
  而退黔牟存朔而絶衎賞罰無章莫此甚焉愚謂
[005-21b]
  黔牟立七年矣未聞有大惡也特為朔所逼耳左
  氏豈以成敗論人乎
 公羊曰衛侯朔何以名絶曷為絶之犯命也其言入
 何簒辭也
  趙氏曰案失地之君例名公穀不可别為義也
 穀梁曰其不言伐衛納朔何也不逆天王之命也入
 者内弗受也何用弗受也為以王命絶之也朔之名
 惡也朔入逆則出順矣朔出入名以王命絶之也
[005-22a]
  案前書齊宋蔡伐衛矣此書朔入于衛則伐衛納
  朔明矣此何必再言伐衛納朔乎且逆天王之命
  已明何在不言伐衛納朔而見逆天王之命乎又
  衛侯朔既入衛矣何言内弗受乎出順之説尤無
  意義
秋公至自伐衛
 公羊曰曷為或言致㑹或言致伐得意致㑹不得意
 致伐衛侯朔入于衛何以致伐不敢勝天子也
[005-22b]
  劉氏曰公羊曰得意致㑹不得意致伐何休又説
  二國一國之别皆詭亂不經有為而為非凡例之
  體故不詰也葉氏曰彼㑹而致伐者因伐而㑹伐
  在㑹前故致伐伐而致㑹者㑹而謀伐伐在㑹後
  故致㑹若有當致而或不告廟不書或史失之而
  不得書則經何以見之乎公穀毎曲為生義直以
  意億之而卒無可通者可以知其言之無據也
 穀梁曰惡事不致此其致何也不致則無用見公之
[005-23a]
 惡事之成也
  春秋所致皆惡事也特惡有輕重耳茍惡事不致
  則凡致者盡善乎況其下文自言不致則無以見
  公之惡事之成則惡事固當致也此其言自相反矣
冬齊人來歸衛俘
 左氏曰齊人來歸衛寶文姜請之也
  葉氏曰經言衛俘傳作衛寶公穀亦作衛寶故杜
  預遂疑經誤案經書齊侯來獻戎捷楚宜申來獻
[005-23b]
  捷傳以捷為俘則經葢以俘為寶以捷為囚當從
  經不必改俘為寶也此安知文姜所請哉亦不足
  以為義齊氏曰左氏理甚迂
 公羊曰此衛寶也則齊人曷為來歸之衛人歸之也
 衛人歸之則其稱齊人何讓乎我也其讓乎我奈何
 齊侯曰此非寡人之力魯侯之力也
  啖氏曰春秋無有改其事實而為義者此乃覩文
  見意何煩公羊曲説乎劉氏曰齊人歸俘謂之衛
[005-24a]
  俘俘本衛物也事類本明無足可疑豈以謂之衛
  寶則必衛人歸之且經書齊人來歸至明白矣又
  何云乎
 穀梁曰以齊首之分惡於齊也使之如下齊而來我
 然惡戰則殺矣
  陸氏曰穀梁以為以齊首之此乃直書其事有何
  分惡乎劉氏曰固齊人歸我耳何分之有愚謂穀
  梁不識其文則史之義遂謂孔子别立文辭本衛
[005-24b]
  歸俘而加之于齊也此葢公羊之餘論而穀梁竊
  之以演其辭者也
七年春夫人姜氏㑹齊侯于防
 左氏曰文姜㑹齊侯于防齊志也
  滛亂之人誰為辨齊志乎魯志乎左氏葢執㑹及
  二字之例以求經故為此言使此㑹為魯志經可
  書夫人姜氏及齊侯于防乎
 穀梁曰婦人不㑹㑹非正也
[005-25a]
  齊侯姜氏之惡極罪大不待穀梁之説然後知其
  非正也
夏四月辛夘夜恒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
 左氏曰恒星不見夜明也星隕如雨與雨偕也
  啖氏曰星隕如雨奔流如雨之多詩曰有女如雲
  李陵曰謀臣如雨皆言多耳三傳不達此理故悉
  穿鑿陳岳氏曰苟有雲雨則晦㝠曷以辨其星歟
  雨歟是狀如雨非雨明矣
[005-25b]
 公羊曰列星不見則何以知夜之中星反也如雨者
 何如雨者非雨也非雨則曷為謂之如雨不修春秋
 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復君子修之曰星霣如雨何以
 書記異也
  劉氏曰公羊説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復
  君子修之曰星隕如雨此妄語也若令不修春秋
  其文如此仲尼何得改之乎若言雨星非必衆星
  也今言如雨則衆星必也是仲尼横設不實之事
[005-26a]
  以迷㒺後人也又仲尼不書尺而復若實尺而復
  無為不書若尺而復不足書如雨亦不足書何者
  如何休之言以隕則為異耳
 穀梁曰恒星者經星也日入至于星出謂之昔不見
 者可以見也其隕也如雨是夜中與春秋著以傳著
 疑以傳疑中之㡬也而曰夜中著焉爾何用見其中
 也失變而録其時則夜中矣其不曰恒星之隕何也
 我知恒星之不見而不知其隕也我見其隕而接于
[005-26b]
 地者則是雨説也著于上見于下謂之雨著于下不
 見于上謂之隕豈雨説哉
  劉氏曰穀梁以如猶而也言星隕且雨也非也春
  秋記星隕為異耳夜中而雨何足記乎又曰著于
  上見于下謂之雨以言雨螽則可也以言雨説則
  何著于上之有又曰著于下不見于上謂之隕以
  言隕石可也以言星隕則何不見于上之有
秋大水無麥苗
[005-27a]
 左氏曰秋無麥苗不害嘉穀也
  劉氏曰大水無麥苗此聖人為記災而書耳言其
  不害嘉穀何益于世教乎且隠元年例曰凡物不
  為災不書今不害嘉穀是水不為災也水不為災
  不應書大水也大水矣無麥苗矣而猶謂不害嘉
  穀妄也貫道王氏曰麥者五穀之一詩曰貽我來
  牟謂之非嘉穀可乎
 公羊曰無苗則曷為先言無麥而後言無苗一災不
[005-27b]
 書待無麥然後書無苗何以書記災也
  孫氏曰案傷一穀亦書定元年隕霜殺菽是也劉
  氏曰若春秋一災不書豈愛民之謂乎計公羊之
  意謂當是時麥强而苗弱苗當先敗麥當後敗不
  當先書無麥也審如公羊之言一災不書待無麥
  乃書無苗則何不曰無苗麥乎
 穀梁曰髙下有水災曰大水無麥苗麥苗同時也
  如穀梁言麥苗同時當在春末夏初是為三四月
[005-28a]
  穀梁常以夏正言之春秋不應指春末夏初為秋
  也設如杜預輩稱秋七月為夏五月又未知春秋
  所書之秋定為七月否也若秋為八月九月則當
  為六七月而麥苗同時之説又有所不通矣況七
  月為七月八月為八月其數月未嘗改乎麥苗本
  一物乎高下有水辨見桓元年
八年春王正月師次于郎以俟陳人蔡人
 公羊曰次不言俟此其言俟何託不得已也
[005-28b]
  趙氏曰此直書其事有何託乎劉氏曰仲尼豈為
  不實無狀以迷人哉觀聖人諱國惡者有之矣亦
  不從而為之辭而已夫從而為之辭者小人之事
  也何以辱春秋
甲午治兵
 左氏曰治兵于廟禮也
  劉氏曰非也治兵非其時何謂禮乎且若中禮則
  是常事亦何足書乎又言于廟夫廟中嚴矣非治
[005-29a]
  兵之地若師之出先謀于廟是則可爾於是習號令
  鐘皷丁寧旌旗不乃太瀆乎又郎者魯邑師次于
  邑則其無廟明矣是為己次于郎又復入城治兵
  于廟者乎
 公羊曰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禮一也皆
 習戰也何言乎祠兵為久也曷為為久吾將以甲午
 之日然後祠兵于是
  劉氏曰非也魯欲以夏月與鄰國之齊共伐郕何
[005-29b]
  至正月出師自取淹留乎
 穀梁曰出曰治兵習戰也入曰振旅習戰也治兵而
 陳蔡不至矣兵事以嚴終故曰善陳者不戰此之謂
 也善為國者不師善師者不陳善陳者不戰善戰者
 不死善死者不亡
  劉氏曰穀梁曰治兵而陳蔡不至矣兵事以嚴終
  其意謂春秋多之非也軍出必治兵自有常地矣
  魯人先出兵而後治治又非其常地故春秋記其
[005-30a]
  非常耳春秋非教戰之書貴其善陳不戰也愚案
  經文本魯出師俟陳蔡與共伐他國耳今穀梁乃
  曰治兵而蔡不至又謂善陳者不戰則是治兵所
  以拒陳蔡也違經逺矣此葢不顧下文有圍郕之
  事耳
夏師及齊師圍郕郕降于齊師
 左氏曰夏師及齊師圍郕郕降于齊師仲慶父請伐
 齊師公曰不可我實不徳齊師何罪罪我之由夏書曰
[005-30b]
 臯陶邁種徳徳乃降姑務脩徳以待時乎秋師還君
 子是以善魯莊公
  東萊吕氏曰齊魯同伐郕而齊專有其功人情之
  所必較也莊公斂兵不較罪已而不罪齊魯莊之
  視齊襄乃君父不戴天之讐義所必較者也反弱
  懦畏怯俛首為讐人之役坐視其取郕而不較者
  特畏其强而不較耳姑托罪已脩徳之辭以自解
  于衆豈其本心哉趙氏曰勞師㑹讐何善之有且
[005-31a]
  齊强魯弱自當不敢争也愚謂此舉師也非公也
  左氏謂仲慶父請伐齊師而公不可皆妄也
 公羊曰成者何盛也盛則曷為謂之成諱滅同姓也
 曷為不言降吾師辟之也
  啖氏曰案郕師實降于齊耳何諱滅乎迂僻甚矣
  陳岳氏曰苟曰滅同姓改盛為成則春秋内諱多
  矣焉有易其地名而為諱邪劉氏曰實共圍盛改
  謂之成實滅其國改謂之降實降于魯又獨言齊
[005-31b]
  皆非聖人之文也凡諱國惡亦在可諱之域不在
  不可諱之域如改白為黑以已為人豈獨非道亦
  不可傳世矣春秋之書要在無傳而自通非曲經
  以合傳也且所貴聖人之文者不貴其革易名字
  以惑人也如必革易名字而後可見褒貶諱避者
  誰不能為春秋哉
 穀梁曰其曰降于齊師何不使齊師加威于郕也
  劉氏曰穀梁曰不使齊師加威于郕故使若齊無
[005-32a]
  武功而郕自降審如此春秋為縱失齊師之惡也
秋師還
 公羊曰還者何善辭也此滅同姓何善爾病之也曰
 師病矣曷為病之非師之罪也
  劉氏曰凡春秋所譏茍滅國伐邑誰則非君之罪
  乎既曰君罪師則無罪何至于此獨以為非師之
  罪乎則彼不記師還者皆非君罪而師罪乎愚謂
  公羊不識聖人書師還之㫖遂以師還為善辭豈
[005-32b]
  知言哉
 穀梁曰還者事未畢也遯也
  劉氏曰穀梁曰還者事未畢也遯也云欲避滅同
  姓之國示不卒事非也郕雖降齊國實未滅又穀
  梁曰云不使齊加威郕然則加威于郕者獨齊師
  耳魯故無罪豈可謂滅同姓哉愚謂郕降于齊矣
  何為事未畢邪無功而還何謂遯邪
冬十有一月癸未齊無知弑其君諸兒
[005-33a]
 穀梁曰大夫弑其君以國氏者嫌也弑而代之也
  趙氏曰未命之卿例不書氏既不書氏自然以名
  連國强説嫌理迂僻劉氏曰宋萬亦豈弑而代之
  者乎公子商人亦豈非弑而代之者乎
九年春齊人殺無知
 左氏曰初公孫無知虐于雍廩春雍廩殺無知
  案經書齊人殺無知討賊之辭也弑君之賊人人
  欲殺之其幸而免者人力不足耳若但曰無知虐
[005-33b]
  于雍廩雍廩殺無知則惡之者獨雍廩之人乎豈
  足以訓
 穀梁曰無知之挈失嫌也稱人以殺大夫殺有罪也
  劉氏曰非也無知弑君以代其位又上有齊人下
  有無知明無知者齊人之賊亦不煩再氏國爾非
  謂失嫌故挈之也而以殺大夫例解之似仍失指
公及齊大夫盟于蔇
 公羊曰然則何以不名為其諱與大夫盟也使若衆
[005-34a]
 然
  劉氏曰若諱與大夫盟沒公足矣今不沒公非諱
  與大夫盟也愚謂公羊既言齊無君自然與大夫
  盟矣乃曰使若衆然則是齊本有君以公諱與大
  夫盟而書大夫使若衆然不可曉也
 穀梁曰公不及大夫大夫不名無君也盟納子糾也不日
 其盟渝也當齊無君制在公矣當可納而不納故惡内也
  有父之讐而安其後嗣穀梁乃曰當可納而不納
[005-34b]
  為惡内豈知言哉
夏公伐齊納子糾齊小白入于齊
 公羊曰納者何入辭也其言伐之何伐而言納者猶
 不能納也糾者何公子糾也何以不稱公子君前臣
 名也齊小白入于齊曷為以國氏當國也
  劉氏曰公羊曰納者入辭也非也納者納辭耳得
  入不得入未可知也非入辭也又曰伐而言納者
  猶不能納也亦非也有伐而納者有圍而納者有
[005-35a]
  未嘗伐未嘗圍而納者各據實書之耳又云糾不
  稱公子君前臣名也非也糾失國在魯本非魯臣何
  故責以君前臣名乎又曰以國氏者當國也非也
  況言當國之説皆無通例不可條貫吾于州吁弑
  其君既言之矣愚謂子糾不稱國者蒙上伐齊之
  文也小白不稱子故上書國而下書名國氏當國
  之説果何義乎
 穀梁曰當可納而不納齊變而後伐故乾時之戰不諱
[005-35b]
 敗惡内也大夫出奔反以好曰歸以惡曰入齊公孫
 無知弑襄公公子糾公子小白不能存出亡齊人殺
 無知而迎公子糾于魯公子小白不讓公子糾先入
 又殺之于魯故曰小白入于齊惡之也
  案莊公忘父之讐以納其子為徳其惡大矣乃不
  以為言而曰糾當可納而不納齊變而後伐乾時
  之戰故不諱敗惡内也如穀梁之説則是聖人但
  責其失機㑹耳他無大義也豈知言哉
[005-36a]
八月庚申及齊師戰于乾時我師敗績
 公羊曰内不言敗此其言敗何伐敗也曷為伐敗復
 讐也此復讐乎大國曷為使微者公也公則曷為不
 言公不與公復讐也曷為不與公復讐復讐者在下
 也
  劉氏曰非也若以復讐者在下故不言公春秋豈
  奪人子意哉臣有善君行之則君善也故書曰股
  肱良哉言一體也奈何以復讐者在下則不以其
[005-36b]
  美歸公哉且謀之者臣也行之者君也臣謀而君
  不行譏君可也臣謀而君行之又欲何嫌黄氏曰
  小白已入公不知退以自取敗公羊反謂伐齊為
  復讐戴氏曰為齊主婚矣受齊送俘矣及齊圍郕
  矣豈今一旦背好而復讐且莊公所納者正讐人
  之子而名復讐可乎
九月齊人取子糾殺之
 左氏曰鮑叔帥師來言曰子糾親也請君討之管召
[005-37a]
 讐也請受而甘心焉乃殺子糾于生竇召忽死之管
 仲請囚鮑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歸而以告曰管夷
 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公從之
  趙氏曰案論語云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則知
  齊自殺之非魯殺之也若魯殺則當書云齊人使
  我殺子糾不應云取也
 公羊曰其取之何内辭也脅我使我殺之也其稱子
 糾何貴也其貴奈何宜為君者也
[005-37b]
  取非内辭也直書曰取之于魯而殺之云爾于時
  魯師敗績懼之不暇故取子糾而魯與之也非脅
  我使我殺之也何以取證曰經文而已矣經書齊
  人取子糾殺之不曰使我殺子糾也趙氏之説足
  以破二傳之誤矣
 穀梁曰外不言取言取病内也取易辭也猶曰取其
 子糾而殺之云爾十室之邑可以逃難百室之邑可以隠
 死以千乘之魯而不能存子糾以公為病矣
[005-38a]
  文當言取則曰取外不言取非義也魯納之而不
  能齊取而殺之魯固病矣然春秋大義則不專在
  魯不能存子糾也春秋上文則在于魯忘讐而納
  子糾此則在于齊桓之忍而殺子糾耳魯之不能
  存子糾其一小義也
冬浚洙
 公羊曰洙者何水也浚之者何深之也曷為深之畏
 齊也曷為畏齊辭殺子糾也
[005-38b]
  齊已取子糾殺之矣其曰辭殺子糾未解
 穀梁曰浚洙者深洙也著力不足也
  魯浚洙固為力不足以拒齊然春秋書之則不為
  此葢治國者别有用力之地也
十年春王正月公敗齊師于長勺
 穀梁曰不日疑戰也疑戰而曰敗勝内也
  穀梁見經不書齊師伐我而但言敗齊師故曰疑
  戰非也辨見或問
[005-39a]
二月公侵宋
 公羊曰曷為或言侵或言伐觕者曰侵精者曰伐戰
 不言伐圍不言戰入不言圍滅不言入書其重者也
  劉氏曰圍未必重于戰不可詳圍而畧戰愚謂侵
  與伐各有義不可分精觕也且春秋書伐而書戰
  者有矣如桓十二年書及鄭師伐宋丁未戰于宋
  然則言戰不言伐者非也
 穀梁曰侵時此其月何也乃深其怨于齊又退侵宋
[005-39b]
 以衆其敵惡之故謹而月之
  穀梁謂深其怨于齊齊退而衆其敵義雖未盡然
  近之矣惜乎其以時月為例也
三月宋人遷宿
 公羊曰遷之者何不通也以地還之也子沈子曰不
 通者葢因而臣之也
  劉氏曰公羊曰以地還之非也直宋人以其力遷
  宿無説還之與不還之愚案公羊解經言以地還
[005-40a]
  之不識經㫖矣何氏解公羊還作繞為繞取其地
  又不識傳意矣其曰不通又代宋人釋所以遷宿之
  由其用心亦勞
 穀梁曰遷亡辭也其不地宿不復見也遷者猶未失
 其國家以往者也
  葉氏曰有自遷者有遷之者皆未失其國家以往
  者也自遷者必見其地故地遷之者以遷人為辠
  義不在地故不地今穀梁見宿不地遂以為失其
[005-40b]
  國家而不復見謂之亡辭若然乃滅也安得為遷
  乎愚謂穀梁既曰未失其國家以往則非亡辭矣
  何為自相背哉
夏六月齊師宋師次于郎公敗宋師于乘丘
 左氏曰公弗許自雩門竊出蒙臯比而先犯之公從
 之
  此左氏見經書公敗宋師之辭而為此詐戰之説
  者也辨又見長勺或問
[005-41a]
 公羊曰其言次于郎何伐也伐則其言次何齊與伐
 而不與戰故言伐也我能敗之故言次也
  葉氏曰左氏言之近是矣公羊謂齊與伐而不與
  戰我能敗之故言次者此亦不知魯伐宋之實故
  也劉氏曰公羊曰我能敗之故言次也何休云二
  國纔止次未成于伐不知二國之師進于乘丘而
  我能敗之邪抑又退至乘丘而我能敗之邪今推
  傳文及注意是自郎進至乘丘也然則郎非近邑
[005-41b]
  桓十年來戰于郎何以謂之近乎圍邪彼時至郎
  則恐見圍此時至郎則猶未成于伐郎一地也何
  二三乃爾乎愚謂前書公敗齊師于長勺亦我能
  敗之也曷不言次乎經意本明因傳而晦此類是
  也
 穀梁曰次止也畏我也不日疑戰也疑戰而曰敗勝
 内也
  齊師宋師次于郎則是欲伐我也而曰畏我非也
[005-42a]
  畏我則不與師矣疑戰敗見敗齊師于長勺
秋九月荆敗蔡師于莘以蔡侯獻舞歸
 公羊曰荆者何州名也州不若國國不若氏氏不若
 人人不若名名不若字字不若子蔡侯獻舞何以名
 絶曷為絶之獲也曷為不言其獲不與夷狄之獲中
 國也
  劉氏曰公羊以謂荆者州名也非也楚之以荆號
  非一日也詩云撻彼殷武奮伐荆楚非孔子改之
[005-42b]
  也且楚在荆州以其强大故抑而謂之荆若荆州
  之地復有一國强兵則楚當有兩荆不亦妄乎又
  徐亦夷也徐在徐州又聞以州名名之則徐猶荆
  也可得謂徐者州之名乎又曰國不若氏亦非也
  甲氏潞氏同為赤狄而國殊族異故分名耳譬如
  漢之西域乃有三十六國總而名之謂之西域析
  而名之自然分别有何怪而强云進稱氏乎又曰
  氏不若人假令赤狄治行益脩者可云晉師滅赤
[005-43a]
  狄甲人乎又曰蔡侯獻舞何以名絶曷為絶獲也
  曷為不言其獲不與夷狄之獲中國也亦非也案
  公羊云秦者夷也匿嫡之名然則僖十五年秦獲
  晉侯何故與夷狄獲中國邪凡春秋有獲某人者
  有以某人歸者文自不同非一物也以理言之獲
  葢暫得之以歸葢就禽而不恥者愚謂公羊謂荆
  者州名是也但謂州不若國則非矣其以荆稱以
  楚稱春秋皆因其自稱之非孔子抑之而以荆稱
[005-43b]
  之也
 穀梁曰荆者楚也何為謂之荆秋之也何為狄之聖
 人立必後至天子弱必先叛故曰荆狄之也蔡侯何
 以名也絶之也何為絶之獲也中國不言敗此其言
 敗何也中國不言敗蔡侯其見獲乎其言敗何也釋
 蔡侯之獲也以歸猶愈乎執也
  劉氏曰蔡侯何以名絶之也何為絶之獲也非也
  秦獲晉侯何故不名又曰中國不言敗此其言敗
[005-44a]
  何中國不言敗蔡侯其見獲乎亦非也但言敗蔡
  師何足以見其是獲乎設直言獲蔡侯何害于義
  而諱獲為敗乎欲絶蔡侯自合言獲無為諱其獲
  以匿其惡書其名以發其獲進不成諱退不成絶
  徒為此紛紛也又曰以歸猶愈乎執也亦非也有
  執者有獲者有以歸者非一物也獲不輕於執執
  不重於以歸案文觀指亦可見矣陳岳氏曰茍曰
  荆州名楚國名漸進之義則秦當先書曰雍吳當
[005-44b]
  先書曰揚何以書秦吳也苟曰荆者狄也秦吳亦
  其類也顧不狄之而獨狄楚乎矧荆乃禹貢九州
  之名也奚謂狄乎愚謂王師敗績于茅戎聖人猶
  書之豈有中國而不言敗之理哉
冬十月齊師滅譚譚子奔莒
 左氏曰齊侯之出也過譚譚不禮焉及其入也諸侯
 皆賀譚又不至冬齊師滅譚譚無禮也譚子奔莒同盟
 故也
[005-45a]
  齊桓滅人之國其罪大矣而左氏為之文其過曰
  無禮也不可以訓其曰同盟故奔莒亦億之而已
  然則于經何所發明乎
十有一年夏五月戊寅公敗宋師于鄑
 左氏曰宋師未陳而薄之敗諸鄑凡師敵未陳曰敗
 某師皆陳曰戰大崩曰敗績得儁曰克覆而敗之曰
 取某師京師敗曰王師敗績于某
  孫氏曰若如左氏説不惟異端滋甚則是諸侯得
[005-45b]
  以自相侵伐圍戰取滅矣葉氏曰經書公敗某師
  于某此内勝外之辭也傳妄以未陳為辭且魯書
  敗某師于某無有一書戰者豈皆未陳而敗之乎
  愚謂春秋惟鄭伯克段于鄢書克而已于時段出
  奔共曷嘗得儁哉左氏既自為之例又撰其事以
  實之如師未陳曰敗某師則曰宋師未陳而薄之
  如此類者甚多讀左氏者詳之可也辨又見十年
  公敗齊師
[005-46a]
 穀梁曰内事不言戰舉其大者其曰成敗之也宋萬
 之獲也
  春秋書敗其師者多矣何獨于此以獲宋萬而書
  曰無義甚矣況左氏公羊何氏言獲宋萬乃在乘
  丘之役亦非此時也
秋宋大水
 左氏曰宋大水公使弔焉曰天作淫雨害于粢盛若
 之何不弔對曰孤實不敬天降之災又以為君憂拜
[005-46b]
 命之辱臧文仲曰宋其興乎禹湯罪已其興也悖焉
 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國有凶稱孤禮也言懼
 而名禮其庶乎既而聞之曰公子御説之辭也臧孫
 達曰是宜為君有恤民之心
  未見列國有凶稱孤而為禮者餘非本義不録
 公羊曰何以書記災也外災不書此何以書及我也
  劉氏曰非也案春秋内其國而外諸夏若水災及
  魯自可記魯災而已無為詳宋而略我也公羊以
[005-47a]
  百二十國寳書為據故云爾非可信也陳岳氏曰
  宋魯里源流既異雖大水安得相及
 穀梁曰外災不書此何以書王者之後也髙下有水
 災曰大水
  劉氏曰王者之後非也把亦王者之後未嘗記其
  災何歟又曰髙下有水災曰大水亦非也岳之顛
  亦有水乎陳岳氏曰王者之後則三恪之外諸姬
  皆王之後何不書之又莊二十年書齊大災齊豈
[005-47b]
  王者之後也趙氏曰案外災來告則書二傳不達
  此義故各穿鑿耳
冬王姬歸于齊
 公羊曰何以書過我也
  劉氏曰非也元年所書逆王姬及築館者皆以非
  常書則知常逆王姬及築館不當書故此王姬書
  歸而已若以為過我而書者自周之齊何乃過魯
 穀梁曰其志過我也
[005-48a]
  若但經過則魯史不必書仲尼尤不必書矣元年
  王姬歸齊公羊曰我主之穀梁曰為之中者歸之
  也何復于此言過我乎
十有二年春王正月紀叔姬歸于酅
 公羊曰其言歸于酅何隠之也何隠爾其國亡矣徒
 歸于叔爾也
 穀梁曰國而曰歸此邑也其曰歸何也吾女也失國
 喜得其所故言歸焉耳
[005-48b]
  趙氏曰公穀皆云隠其失國且春秋記教跡耳豈
  為憂喜生文乎
秋八月甲午宋萬弑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
 公羊曰及者何累也弑君多矣舍此無累者乎孔父
 荀息皆累也舍孔父荀息無累者乎曰有有則此何以
 書賢也何賢乎仇牧仇牧可謂不畏强禦矣
 穀梁曰宋萬宋之卑者也卑者以國氏及其大夫仇
 牧以尊及卑也仇牧閑也
[005-49a]
  黄氏曰杜氏譏仇牧不知警公羊賢其不畏强禦
  穀梁嘉其衛君諸家或以書宋萬為國氏或以書
  及為壯其節又或以為累議論紛紛葢聖人不
  過書其實何有凡例若書萬而不書宋則為何
  國之事乎既弑其君又殺其大夫不書及則將
  何以為文弑逆如此尚待義例而後見其罪也
  哉
冬十月宋萬出奔陳
[005-49b]
 左氏曰羣公子奔蕭公子御説奔亳南宫牛猛獲帥
 師圍亳冬十月蕭叔大心及戴武宣穆莊之族以曹
 師伐之殺南宫牛于師殺子游于宋立桓公猛獲奔
 衛南宫萬奔陳以乘車輦其母一日而至宋人請猛
 獲于衛衛人欲勿與石祁子曰不可天下之惡一也
 惡于宋而保于我保之何補得一夫而失一國與惡
 而棄好非謀也衛人歸之亦請南宫萬于陳以賂陳
 人使婦人飲之酒而犀革裹之比及宋手足皆見宋
[005-50a]
 人皆醢之
  果醢萬經當書曰宋人殺萬宋之臣子特有緩討
  賊之罪可免逸賊之罪矣若殺之于陳經猶當書
  如衛人殺州吁于濮之法今經但書曰宋萬出奔
  陳則傳不合于經矣
十有三年春齊侯宋人陳人蔡人邾人㑹于北杏
 左氏曰㑹于北杏以平宋亂
  存耕趙氏曰北杏之㑹齊欲圖伯也傳謂平宋亂
[005-50b]
  是時宋萬已奔御説已立又何亂之可平哉愚謂
  左氏見經此後有伐宋事故附㑹耳
 穀梁曰是齊侯宋公也其曰人何也始疑之何疑焉
 桓非受命之伯也將以事授之者也曰可矣乎未乎
 舉人衆之辭也
  存耕趙氏曰案經書人𫝊或以為君信經可也愚
  謂人宋公以稱疑聖人肯為之乎不知陳蔡邾為
  君邪為臣邪
[005-51a]
夏六月齊人滅遂
 左氏曰㑹于北杏遂人不至
  北杏之㑹四國之人耳諸侯之不至者固多齊之
  滅遂未必以此葢滅國作威求伯諸侯耳
 穀梁曰遂國也其不日微國也
冬公㑹齊侯盟于柯
 公羊曰何以不日易也其易奈何桓之盟不日其㑹
 不致信之也其不日何以始乎此莊公將㑹乎桓曹
[005-51b]
 子進曰君之意何如莊公曰寡人之生則不若死矣
 曹子曰然則君請當其君臣請當其臣莊公曰諾于
 是㑹乎桓莊公升壇曹子手劒而從之管子進曰君
 何求乎曹子曰城壞壓竟君不圖與管子曰然則君
 將何求曹子曰願請汶陽之田管子顧曰君許諾桓
 公曰諾曹子請盟桓公下與之盟已盟曹子摽劒而
 去之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子可讐而桓公不怨
 桓公之信著乎天下自柯之盟始焉
[005-52a]
  趙氏曰案桓公未嘗侵魯地及盟後未嘗歸魯田
  其事既妄又不可訓陳岳氏曰莊二十二年防之盟
  僖九年葵丘之盟皆方伯之際何為書日桓既卒
  僖二十八年温之盟宣七年黒壤之盟又何不書
  日也則知盟㑹不以日為義例明矣存耕趙氏曰
  長勺之役劌與莊公言戰如彼詳緩觀社之行劌
  諫莊公之辭根據義理必非懷利以僥倖者且乾
  時敗績安有城壞壓竟之事汶陽之取何所據而
[005-52b]
  云爾邪木訥趙氏曰經不書歸田況汶陽之田至
  鞌之戰而後能取此無足據者蘇氏亦嘗謂此春
  秋以後好事者之説也
 穀梁曰曹劌之盟也信齊侯也桓盟雖内與不日信
 也
  辨見公羊
 
 三傳辨疑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