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332 石屋清洪禪師語錄--(參學門人)至柔 (master)



福源石屋珙禪師語錄卷之下
參學門人 至柔 等編


山居詩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餘。偶成偈語自娛。紙墨少便
不欲紀之。雲衲禪人請書。蓋。欲知我山中趣向。於
是。靜思隨意走筆。不覺盈帙。故掩而歸之。復囑慎
勿以此為歌詠之助。當須參意。則有激焉。


吾家住在霅溪西。水滿天湖月滿溪。未到盡驚山險
峻。曾來方識路高低。蝸涎素壁粘枯殻。虎過新蹄印
雨泥。閒閉柴門春晝永。青桐花發𦘕胡啼。


柴門雖設未甞關。閒看幽禽自往還。尺壁易求千丈
石。黃金難買一生閒。雪消曉嶂聞寒瀑。葉落秋林見
遠山。古栢煙消清晝永。是非不到白雲間。


荒塚纍纍沒野蒿。昔人未葬盡金腰。有求莫若無求
好。進步何如退步高。貪餌金鱗終落釜。出籠靈翮便
[002-0665c]
冲霄。山翁不管紅塵事。自種青麻織布袍。


紙窓竹屋槿籬笆。客到蒿湯便當茶。多見清貧長快
樂。少聞濁富不驕奢。看經移案就明月。供佛簪瓶折
野花。盡說上方兜率好。如何及得老僧家。


道在人弘孰可憑。發言須與行相應。貪心似海何時
足。妄念如苗逐日增。幾樹梅花清處士。一園芋子樂
間僧。而今隨例菴居者。見道忘山似不曾。


動則乖真靜則差。非思量處更誵訛。無心未合祖師
意。有念盡為煩惱魔。矮屋朝陽寒氣少。踈籬種菊晚
香多。白雲曳曳方拖練。又被風吹過綠蘿。


松下雙扉冷不扃。一龕金像照青燈。眠雲野鹿驚回
夢。落㵎獼猴墜折藤。得意看山山轉好。無心合道道
相應。多時不向門前去。蘚葉苔花積幾層。


三十餘年住崦西。钁頭邊事不吾欺。一園春色熟茶
笋。數樹秋風老栗梨。山頂月明長嘯夜。水邊雲煖獨
行時。舊交多在名場裏。竹戶長開待阿誰。


翠竇丹崖列四傍。茅菴恰好在中央。一身布衲衣裳
煖。百念消融歲月忘。石瘦種來蒲葉細。土深迸出笋
芽長。有時夜半聞鐘磬。知有招提在下方。


莫謂山居便自由。年無一日不懷憂。竹邊婆子長偷
笋。麥裏兒童故放牛。栗蟥地蠶傷菜甲。野猪山鼠食
禾頭。施為便有不如意。只得消歸自已休。


菴住霞峰最上頭。巖崖𡾟嶮少人遊。擔柴出市青苔
滑。負米登山白汗流。口體無厭宜節儉。光陰有限莫
[002-0666a]
貪求。老僧不是閒忉怛。只要諸人放下休。


嘯月眠雲二十年。自憐衰老見時艱。烏來索飯生臺
立。僧去化糧空鉢還。鰕蜆人爭撈白水。󰑁鉏我且斸
青山。黃精食盡松花在。不著閒愁方寸間。


幽居自與世相分。苔厚林深草木薰。山色雨晴常得
見。市聲朝暮罕曾聞。煑茶瓦竈燒黃葉。補衲巖臺剪
白雲。人壽希逢年滿百。利名何苦競趨奔。


入得山來便學呆。尋常有口懶能開。他非莫與他分
辨。自過應須自剪裁。瓦竈通紅茶巳熟。紙窓生白月
初來。古今誰解輕浮世。獨許嚴陵坐釣臺。


溪淺泉清見石沙。屋頭無角寄藤蘿。夜深月下長猿
嘯。苔厚巖前少客過。庭竹欹斜春雪重。嶺梅消瘦夜
寒多。寥寥此道非今古。徒把甎來石上磨。


白髮禪翁久住菴。衲衣風捲破襤毿。溪邊掃葉供爐
竈。霜後苦茆覆橘柑。本有天真非造化。現成公案不
須參。豁開戶牗當軒坐。盡日看山不下簾。


臥雲深處不朝天。只在重巖野水邊。竹榻夢回窓有
月。砂鍋粥熟竈無煙。萬緣歇盡非除遣。一性圓明本
自然。湛若虗空常不動。任他滄海變桑田。


岳頂禪房枕石臺。白雲飛去又飛來。門前瀑布懸空
落。屋後山巒起浪堆。素壁淡描三世佛。瓦瓶香浸一
枝梅。下方田地雖平坦。難及山家無點埃。


大道從來無盛衰。未明大道著便宜。聖賢隱伏當斯
世。邪法流行在此時。痛䇿諸根休自縱。常存正念莫
[002-0666b]
他為。人身一失袈裟下。萬劫千生不復追。


破屋蕭蕭枕石臺。柴門白日為誰開。名場成隊挨身
入。古路無人跨脚來。深夜雪寒唯火伴。五更霜冷只
猿哀。袈裟零落難縫補。收捲雲霞自剪裁。


人壽相分一百年。有誰能得百年全。危如茅草郎當
屋。險似風波破漏船。流俗沙門真可惜。貪名師德更
堪憐。寥寥世道今非昔。日把柴門緊閉關。


綠霧紅霞竹徑深。一菴終日冷沉沉。等閒放下便無
事。著意看來還有心。古鏡未磨含萬象。洪鐘纔扣發
圓音。本源自性天真佛。非色非空非古今。


優游靜坐野僧家。飲啄隨緣度歲華。翠竹黃花閒意
思。白雲流水淡生涯。石頭莫認山中虎。弓影休疑盞
裏蛇。林下不知塵世事。夕陽長見送歸鴉。


滿頭白髮瘦稜層。日用生涯事事能。木臼秋分舂白
术。竹筐春半曬朱藤。黃精就買山前客。紫菜長需海
外僧。誰道新年七十七。開池栽藕種茭菱。


卜得重巖遠市朝。柴門半掩草蕭蕭。是誰白髮貧無
諂。那箇朱門富不驕。急債莫於寬裏做。妄情須是靜
中消。白雲也道青山好。夜夜飛來伴寂寥。


風檣來往塞官塘。站馬如飛日夜忙。冐寵貪榮謀仕
宦。貪生重利作經商。人間富貴一時樂。地獄辛酸萬
刧長。古往今來無藥治。如何不早去修行。


入此門來學此宗。切須仔細要推窮。清虗體寂理猶
在。忖度心忘境自空。樹挂殘雲成片白。山銜落日半
[002-0666c]
邊紅。是風動耶是幡動。不是幡兮不是風。


客愛幽閒到竹籬。逢仰應恕禮全虧。滿頭白髮髼鬆
聚。一頂袈裟撩亂披。黃葉火殘終夜後。青猿聲斷五
更時。擁衾相對蒲團坐。各自忘言契此機。


百歲光陰過隙駒。幾人於此審思惟。己躬下事未明
白。生死岸頭真嶮𡾟。衲定線行嬌婦淚。飯香玉粒老
農脂。莫言施受無因果。因在果成終有時。


自入山來萬慮澄。平懷一種任騰騰。庭前樹色秋來
減。檻外泉聲雨後增。挑薺煑茶延野客。買盆移菊送
鄰僧。錦衣玉食公卿子。不及山僧有此情。


是身壽命若浮漚。只好挨排過了休。事欲稱情常不
足。人能退步便無憂。衰榮可踰花開落。聚散還同雲
去留。我巳久忘塵世念。頹然終日倚岑樓。


自覺從前世念輕。老來任運樂閒情。芒鞋竹杖春三
月。紙帳梅花夢五更。求佛求仙全妄想。無憂無慮即
修行。松風昨夜熾然說。自是聾人不肯聽。


逐日挨排過了休。明朝何必預先憂。死生老病難期
約。富貴功名不久留。湖上朱門縈蔓草。㵎邊遊徑變
荒丘。所言皆是目前事。只是無人肯轉頭。


白髮頭陀老病侵。住來茅屋幾年深。消磨本有凡情
執。析蕩今從聖量心。百鳥不來山寂寂。萬松長在碧
沉沉。分明空刧那邊事。一道神光自古今。


競利奔名何足誇。清閒獨許野僧家。心田不長無明
草。覺苑長開智慧華。黃土坡邊多蕨笋。青苔地上少
[002-0667a]
塵沙。我年三十餘來此。幾度晴窓映落霞。


我本禪宗不會禪。甘休林下度餘年。鶉衣百結通身
挂。竹篾三條驀肚纏。山色溪光明祖意。鳥啼花笑悟
機緣。有時獨上臺磐石。午夜無雲月一天。


四十餘年獨隱居。不知塵世幾榮枯。夜爐助煖燒松
葉。午鉢充饑摘野蔬。坐石看雲閒意思。朝陽補衲靜
工夫。有人問我西來意。盡把家私說向渠。


蠆尾狼心滿世間。爭先各自使機關。百年能得幾回
笑。一日曾無頃刻間。車覆有誰知改轍。禍來無地著
羞慚。老僧不是多饒舌。要與諸人揭盖纏。


烏兔奔忙不暫停。巖居忽爾到頺齡。氷邊行道影偏
瘦。松下看山眸轉青。紅葉旋收供瓦竈。黃花時採插
銅瓶。勞生好飲利名酒。昏醉無由喚得醒。


茅屋青山綠水邊往來年久自相便。數株紅白桃李
樹。一片青黃菜麥田。竹榻夜移聽雨坐。紙窓晴啟看
雲眠。人生無出清間好。得到清間豈偶然。


古人為道入山中。日用工夫在己躬。添石墜腰舂白
米。擕鉏帶雨種青松。擔泥拽石何妨道。運水搬柴好
用功。軃懶借衣求食者。莫來相伴老禪翁。


萬物生成感宿根。巳長彼短不須論。一團猛火利名
路。三尺寒氷佛祖門。草莽荊榛狐窟宅。雲霄蓬島鶴
乾坤。滿頭白髮居巖谷。幾度凭欄到日曛。


巖居我本為修行。不許人知每自評。道性淳和餘習
盡。覺心圓淨照功成。種松鉏菜一身健。補衲翻經兩
[002-0667b]
眼明。世異事殊真好笑。避秦亦得隱山名。


歷遍乾坤沒處尋。偶然得住此山林。茅菴高插雲霄
碧。蘚逕斜過竹樹深。人為利名驚寵辱。我因禪寂老
光陰。蒼松恠石無人識。猶更將心去覔心。


年老心閒身亦閒。掃除一榻臥松間。巖扄幽寂自為
喜。世路崎嶇人轉頑。風煖野禽聲𤨏碎。日斜華藥影
闌珊。藜羮粟飯家常有。不用持盂更下山。


清晨汲水啟柴門。看見天空四歛氛。黃獨火香思懶
攢。碧桃花謝悟靈雲。林間猿鶴慣曾見。世上衰榮杳
不聞。幾度坐來苔石煖。好山直看到斜曛。


白雲深處結茅廬。隨分生涯樂有餘。未死且留煨芊
火。息機何必絕交書。湛然凝寂通三際。廓爾圓明褁
十虗。菴內不知菴外事。幾番花落又還敷。


細把浮生物理推。輸贏難定一盤碁。僧居青嶂閒方
好。人在紅塵老不知。風颺茶煙浮竹榻。水流花瓣落
青池。如何三萬六千日。不放身心靜片時。


恁麼徹底恁麼去。放下從頭放下來。兩片唇皮堆白
醭。一條古路長蒼苔。雲邊木馬飛如電。海底泥牛吼
似雷。雪覆萬峯晴月夜。暗香春信到寒梅。


清貧長樂道人家。日用頭頭自偶諧。昨夜西風吹古
木。天明滿地是乾柴。霞飄素煉粘丹壁。露滴真珠綴
綠崖。活計從來隨現定。不勞辛苦去安排。


了了常知似不知。翛然如兀又如癡。旋乾倒嶽鎮長
靜。一念萬年終不移。有耳聽聲風過樹。無心應物月
[002-0667c]
臨池。休言我獨能明了。此事人人盡可為。


計拙慙虧應世才。聰明無分占癡呆。自言境物皆虗
幻。誰解資財盡倘來。黃葉隨流閒去住。白雲橫谷謾
徘徊。雙眸合却方纔好。為愛青山又放開。


圓顱方服作沙門。便見牟尼佛子孫。止惡防非調意
馬。忘機息見制心猿。鍊魔道性真金淨。涵養靈源美
玉溫。把手牽他行不得。為人自肯乃方親。


紅日東升夜落西。黃昏鐘了五更雞。乾坤老我一頭
雪。歲月消磨百甕虀。借地栽松將作棟。喫桃吐核又
成蹊。寄言世上傷弓羽。好向深山擇木棲。


法道寥寥不可模。一菴深隱是良圖。門前養竹高遮
屋。石上分泉直到厨。猿抱子來崕果熟。鶴移巢去磵
松枯。禪邊大有閑情緒。收拾乾柴向地爐。


浮世光陰有幾何。誰能挈挈又波波。厨空旋去尋黃
獨。衲破方思剪綠荷。麈尾罷拈言語斷。佛經忘看蠧
魚多。可憐身在袈裟下。趣境攀緣事似麻。


五言律詩



道人緣慮盡。觸目是心光。何處碧桃謝。滿溪流水香。
草深蛇性悅。日煖蝶心狂。曾見樵翁說。雲邊霅晝房。


一钁足生涯。居山道者家。有功惟種竹。無暇莫栽華。
水碓夜舂米。竹籠春焙茶。人間在何處。隱隱見桑麻。


時時自解顏。年老得安間。心下渾無事。眼前惟有山。
天空鵬翥翼。霧重豹添斑。獨與梅花好。相期盡歲寒。


萬緣休歇罷。一念絕中邊。盡日閒閒地。長年坦坦然。
[002-0668a]
山空雲自在。天淨月孤圓。磨煉工夫到。難同知解禪。


巖臺舒野望。依約見松門。唐代高僧寺。宋朝丞相墳。
溪光晴瀉遠。野色晚來昏。山路歌聲絕。樵歸煙火村。


屈曲黃泥路。團圝紫槿籬。紙窓開竹屋。瓦竈爇松枝。
平澹忘懷處。蕭然絕照時。何人能似我。無事亦無為。


深山僧住處。端的勝蓬萊。地上並無草。園中却有梅。
閒多諸想滅。靜極自心開。一頂破禪衲。和雲曬石臺。


一陣從何起。颼颼徧九垓。𢷾他林木動。吹我竹門開。
本自無形段。如何有去來。欲窮窮不到。一虎笑巖臺。


霞霧山頭頂。雲邊闞小房。夏凉窓近竹。冬煖閤朝陽。
繭紙衣裳軟。山田粥飯香。此生隨分過。無可得思量。


一钁足生涯。長年飽水柴。有山堪寓目。無事可干懷。
嵐氣濕茅屋。苔痕上土堦。任緣終省力。渾不用安排。


山厨修午供。泉白似銀漿。羮熟筍鞭爛。飯炊粳米香。
油煎清頂蕈。醋煑紫芽薑。百味皆難及。何須說上方。


真空如湛海。微動即成漚。纔受形骸報。便懷衣食憂。
識情奔野馬。妄念走狂猴。不悟空王旨。輪迴卒未休。


山家八月天。時物自相便。荳莢新垂隴。稻花香滿田。
割茅修舊屋。斫竹覓清泉。世上誰知我。優游樂晚年。


茆菴竹樹間。塵世不相關。門對一池水。窓開四面山。
煙熏茶竈黑。塺蒸布裘斑。不悟空王法。緣何得此閒。


紅日半銜山。柴門便掩關。綠蒲眠褥軟。白木枕頭彎。
松月來先照。溪雲出未還。迢迢清夜夢。不肯到人間。


扶杖出松林。間行上翠岑。鶴羣衝鶻散。樹影落溪沉。
[002-0668b]
野果棘難採。藥苗香易尋。澹烟斜日暮。紅葉半巖陰。


好山千萬疊。屋占最高層。減塑三尊佛。長明一椀燈。
鐘敲寒夜月。茶煑石池冰。客問西來意。惟言我不能。


取捨與行藏。人生各有方。乾坤容我懶。名利使他忙。
背日鷗眠埠。營窠燕遶梁。情迷隨物轉。不得悟空王。


結草便為菴。年年用覆苫。紙窓松葉暗。竹屋蘚華粘。
麥飯惟饒火。藜羮不點鹽。生涯隨分過。誰管世人嫌。


七言絕句



凄凄茅舍新秋夜。白荳花開絡緯啼。山月如銀牽老
與。閒行不覺過峰西。


滿山筍蕨滿園茶。一樹紅花間白花。大抵四時春最
好。就中猶好是山家。


有人問我何年住。坐久纔方省得來。門外碧桃親手
種。春光二十度花開。


厭煩勞役愛安閒。箇樣如何居得山。百丈巳前巖穴
士。生涯全在钁頭邊。


年老菴居養病身。日高猶自未開門。怕寒起坐燒松
火。一曲樵歌隔塢聞。


童子未曾歸動火。水雲早巳到投齋。山菴喜免征徭
慮。賸種青松只賣柴。


玉堂銀燭笙歌夜。金谷羅幃富貴家。爭似道人茅屋
下。一天晴月曬梅花。


相逢盡說世途難。自向菴中討不安。除却淵明賦歸
去。更無一箇肯休官。
[002-0668c]


山厨寂寂斷炊煙。凍鎖泉聲欲雪天。面壁老僧無定
力。又思乞食到人間。


種了冬瓜便種茄。勞形苦骨做生涯。眾人若要厨堂
好。須是園頭常在家。


粥去飯來何日了。日生月落幾時休。都來與我無干
涉。空起許多閒念頭。


屋後青松八九樹。門前紫芋兩三疄。山居道者機關
少。家火從頭說向人。


此事誰人敢強為。除非知有莫能知。分明月在梅花
上。看到梅花早巳遲。


過去事巳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只今便道即今
句。梅子熟時梔子香。


一日打眠三五度。也消不得許多閒。循環數遍琅玕
竹。又出青松望遠山。


攀緣起倒易消停。卒急難除是愛憎。我笑青山高突
兀。青山嫌我廋陵層。


真空湛寂惟常在。不覺良田妄所朦。真性何曾離妄
有。花開花落自春風。


天湖水湛琉璃碧。霞霧山圍錦幛紅。觸目本來成現
事。何須叉手問禪翁。


年老氣衰真箇懶。晨朝更不見和南。客來無語相抵
對。辛苦空勞到草菴。


老去一身都是懶。閑來百念盡成灰。與兄相見略彈
指。無柰人情強接陪。
[002-0669a]


田地無塵長不掃。柴門有客扣方開。雪晴斜月侵簷
冷。梅影一枝窓上來。


茅屋低低三兩間。團團環遶盡青山。竹牀不許閒雲
宿。日未斜時便掩關。


禪兄何事到煙蘿。老我生涯苦不多。巖下木樨香滿
樹。園中菜甲綠成窠。


一片無塵新雨地。半邊有蘚古時松。目前景物人皆
見。取用誰知各不同。


萬境萬機俱寢息。一知一見盡消融。閒閒兩耳全無
用。坐到晨雞與暮鐘。


巖房終日寂寥寥。世念何曾有一毫。雖著衣裳喫粥
飯。恰如死了未曾燒。


新縫紙被烘來煖。一覺安眠到五更。聞得上方鐘皷
動。又添一日在浮生。


門前枯木似人立。屋後好山如浪堆。老我為人無可
說。高高雲路賺兄來。


山形凹凸路高低。石占雲頭屋占蹊。地窄栽來蔬菜
少。又營小圃在橋西。


百千日月閒中度。八萬塵勞靜處消。綠水光中山影
轉。紅爐焰上雪花飄。


西方有路不肯去。地獄無門鬬要過。金閣銀臺仙子
小。鑊湯爐炭罪人多。


著意求真真轉遠。擬心斷妄妄猶多。道人一種平懷
處。月在青天影在波。
[002-0669b]


要求作佛真箇易。唯斷妄心真箇難。幾度霜天明月
夜。坐來覺得五更寒。


萬緣脫去心無事。諸有空來性坦然。幾度夜窓虗吐
白。月和流水到門前。


一事無心萬事休。也無歡喜也無憂。無心莫謂便無
事。尚有無心箇念頭。


於事無心風過樹。於心無事月行空。風聲月色消磨
盡。去却一重還一重。


新年頭了舊年尾。明日四兮今日三。道業未成空白
首。大千無處著羞慚。


白髮催人瘦入肩。住來茅屋巳多年。裩無腰帶袴無
口。一領褊衫沒半邊。


一軸楞伽看未周。夕陽斜影水東流。雲歸自就茅簷
宿。一日光陰又早休。


茅簷雨過日頭紅。瞬息陰晴便不同。況是死生呼吸
事。黃昏難保聽朝鐘。


明明見了非他見。了了常知無別知。記得去秋烟雨
裏。猿來偷去一雙梨。


半窓松影半窓月。一箇蒲團一箇僧。盤膝坐來中夜
後。飛蛾撲滅佛前燈。


長年心裏渾無事。每日菴中樂有餘。飯罷濃煎茶喫
了。池邊坐石數游魚。


飯炊五合陳黃米。羮煑數莖青薺苗。淡薄自然滋味
好。何須更要著薑椒。
[002-0669c]


移家深入亂峯西。烟樹重重隔遠溪。年老心閒貪睡
穩。猒聞鐘響與雞啼。


山風吹破故窓紙。片片雪花飛入來。添盡布裘渾不
煖。拾枯深撥地爐灰。


半窓斜日冷生光。破衲蒙頭坐竹床。枯葉滿爐燒焰
火。不知屋上有寒霜。


幾樹山花紅灼灼。一池春水綠漪漪。衲僧若具超宗
眼。不待無情為發機。


雲未歸時便掩扄。柴床眠穩思冥冥。山家不養雞和
犬。日到茅簷夢未醒。


粥去飯來茶喫了。開窓獨坐看青山。細推百億閻浮
界。白日無人似我閒。


黑霧濃雲撥不開。忽然去了忽然來。任他伎倆自磨
滅。紅日依前照石臺。


一天紅日曉東南。自拔青苗插瘦田。布裰半沾泥水
濕。歸來脫曬竹房前。


喫桃吐核核成樹。樹大花開又結桃。春去秋來知幾
度。爭教我不白頭毛。


茅屋方方一丈慳。四簷松竹四圍山。老僧自住尚狹
窄。那許雲來借半間。


臨機切莫避刀鎗。𢬵死和他戰一場。打得趙州關子
破。大千無處不歸降。


有限光陰一百年。幾人得到百年全。縱饒百歲終歸
死。只是相分後與前。
[002-0670a]


一大藏經閒故紙。一千七百葛藤窠。誰能去討他分
曉。起箇念頭猶是多。


溪邊黃葉水去住。嶺上白雲風往來。爭似老僧常不
動。長年無事坐巖臺。


霞霧山高路又遙。菴居從蕳蔑三條。却嫌住處太危
險。落賺多人登陟勞。


老覺形枯氣力衰。客來勉強出支陪。自憐不解藏踪
跡。松食荷衣憶大梅。


道人屋冷四簷竹。長者門高百尺墻。屋冷道人心愈
靜。門高長者日多忙。


盡道凡心非佛性。我言佛性即凡心。工夫只怕無人
做。鐵杵磨教作線針。


南北東西去復還。陸行車馬水行船。利名門路如天
遠。走殺世間人萬千。


居山那得有工夫。種了冬瓜便種瓠。設使一毫功不
及。許多田地盡荒蕪。


離眾多年無坐具。入山長久沒袈裟。單單有箇鐵鐺
子。留待人來煑瀑花。


布衣破綻種青麻。糧食無時刈早禾。辛苦做來牽補
過。復身免得報檀那。


飯香麥[麩-夫+少]和松粉。菜好藤花雜筍鞭。我巳盡形無別
念。任他作佛與生天。


山居活計钁頭邊。衣食須營豈自然。種稻下田泥沒
膝。賣柴出市檐磨肩。
[002-0670b]


钁頭添鐵屋頭懸。徤即鋤雲倦即眠。紅日正中黃獨
熟。甘香不在火爐邊。


團團一箇尖頭屋。外面誰知裏面寬。世界大千都著
了。尚餘閒地放蒲團。


草菴盤結長松下。面面軒窓盡豁開。目對青山終日
坐。更無一事上心來。


深秋時節雨霏霏。蘚葉層層印虎蹄。一夜西風吹不
住。曉來黃葉與階齊。


團團紅日上青山。竹屋柴門尚閉關。白髮老僧眠未
起。勞生磨蟻正循環。


山舍清幽絕點塵。心閒與世自相分。不知何處碧桃
放。幽鳥銜來遶竹門。


老來無事可千懷。竹榻高眠日枕斜。夢裏不知誰是
我。覺來新月到梅花。


禪餘高誦寒山偈。飯後濃煎谷雨茶。尚有閒情無著
處。携籃過嶺採藤花。


僧因產業致差科。官府勾追恥辱多。我有山田三畆
半。盡情回付與檀那。


楮閣安爐種炭團。床鋪新薦被新棉。一冬暖活如何
說。夢想不思兜率天。


去年家火缺支持。家火今年用不虧。田裏多收三斗
糓。門前添得一方池。


白雲影裏尖頭屋。黃葉堆頭折脚鐺。漏笊籬撩無米
飯。破砂盆擣爛生薑。
[002-0670c]


修行豈得不成佛。水滴年深石也穿。不是頑皮鑽不
破。惟人只欠自心堅。


獨坐窮心寂杳冥。箇中無法可當情。西風吹盡擁門
葉。留得空堦與月明。


玉蝶梅花香滿樹。水池洗菜綠浮科。錦衣公子如知
得。定是移家入薜蘿。


逆順未嘗忘此道。窮通一味信前緣。是他了達虗空
性。不動纖毫本自然。


寒披荷葉衣裳暖。饑食松華餅餌香。不比世人營口
體。奔南走北一生忙。


新縫紙被暖烘烘。黃葉堆頭火正紅。閒夢不知誰喚
醒。五更聽得下方鐘。


旋斫青柴逐把挑。擔頭防脫莫過腰。今朝未保來朝
日。且了寒爐一夜燒。


今年難測是寒暄。一日陰晴變幾番。簷下紙窓乾又
濕。門前石逕濕還乾。


峰頂團團盡是松。茅廬著在樹陰中。天風一陣來何
處。吹起波濤響半空。


黃羅直裰紫伽梨。出入矦門得意時。爭似道人忘寵
辱。松針柳線補荷衣。


春歸暑退一秋凉。日晷如梭夜漸長。盡把工夫閒雜
話。幾曾回首暫思量。


我見時人日夜忙。廣營屋宅置田莊。到頭一事將不
去。獨有骷髏葬北邙。
[002-0671a]


箇箇聞知有死生。聞知何不早修行。堂堂大道無人
到。開眼明明入火坑。


盡說修行不在遲。今生還有後生期。三塗一報五千
劫。出得頭來是幾時。




山名霞幕泉天湖。卜居記得壬子初。山頭有塊臺磐
石。宛如出水青芙蕖。更有天湖一泉水。先天至今何
曾枯。就泉結屋擬終老。田地一點紅塵無。外面規模
似狹窄。中間取用能寬舒。碧紗如煙隔金像。雕盤沉
水凌天衢。蒲團禪椅列左右。香鐘雲板鳴朝晡。甆罌
土種吉祥草。石盆水養龍湫蒲。飯香粥滑山田米。瓜
甜菜嫩家園蔬。得失是非都放却。經行坐臥無相拘。
有時把柄白麈拂。有時持串烏木珠。有時歡喜身舞
蹈。有時默坐觜盧都。懶舉西來祖意。說甚東魯詩書。
自亦不知是凡是聖。他豈能識是牛是驢。客來未暇
陪說話。拾枯先去燒茶爐。紅香旖旎。春華開敷。清陰
繁茂。夏木翳如。巖桂風前喚回山谷。梅花雪裏清殺
林逋。人間無此真樂。山中有甚凶虞。也不樂他輕輿
高盖。也不樂他率眾匡徒。也不樂他西方極樂。也不
樂他天上淨居。心下常無不足。目前觸事有餘。夜籟
合樂。曉天昇烏。戲魚翻躍。好鳥相呼。路通玄以幽遠。
境超世而清虗。騷人盡思吟不成句。丹青極巧𦘕不
成圖。獨有淵明可起予。解道吾亦愛吾廬。山中居沒
閒時。無人會惟自知。遶山驅竹筧寒水。擊石取火延
[002-0671b]
朝炊。香粳旋舂柴旋斫。砂鍋未滾涎先垂。開畬未及
種紫芋。鉏地更要栽黃箕。白日不得手脚住。黃昏未
到神思疲。歸來洗足上床睡。困重不知山月移。隔林
幽鳥忽喚醒。一團紅日懸松枝。今日明日也如是。來
年後年還如斯。春草離離。夏木葳葳。秋雲片片。冬雪
霏霏。虗空落地須彌碎。三世如來脫垢衣。


晴明無爭登霞峰。伸眉望極開心胸。太湖萬頃白[汾*欠]
灔。洞庭兩點青濛茸。初疑仙子始綰角。碧紗帽子參
差籠。又疑天女來獻花。玉盤捧出雙芙蓉。明知此境
俱幻妄。對此悠然心未終。徘徊不忍便歸去。夕陽又
轉山頭松。


乾鵲傍簷鳴鵲唶。烏鴉遶屋聲鴉啞。西菴道者來送
果。東鄰稚子去偷瓜。吉凶占相既有驗。罪福果報應
無差。道人若有此見解。青銅鏡面生痕瑕。懶融一見
四祖後。百鳥更不來銜花。


林木長新葉。遶屋清陰多。深草沒塵跡。隔山聽樵歌。
自畊還自種。側笠披青簑。好雨及時來。活我新栽禾。
遊目周宇宙。物物皆消磨。既善解空理。不樂還如何。


寒山曾有言。吾心似秋月。我亦曾有言。吾心勝秋月。
秋月非不明。有圓復有缺。安得如我心。圓明常皎潔。
有問心如何。教我如何說。


月來照我門。風來吹我襟。勸君石上坐。聽我山中吟。
玄󱢴化為雪。朝光成夕陰。萬事草頭露。豈得長如今。


飯飽抱石睡。睡足起閒行。靄靄孟夏景。新樹鳴黃鶯。
[002-0671c]
俯仰玩時物。散誕暢吟情。只此是真樂。何必求虗名。


小不讀佛書。大不識玄旨。焉知百萬門。只在方寸裏。
終日恣貪嗔。幾時念生死。一朝老病來。懊惱亦徒爾。


種豆兩三畦。離離覆原上。不知陽和功。惟言土力壯。
老兔伏崖根。心心欲希望。果能息汝貪。我寧不食醬。


山中一雨滋。原上百物好。手種三畆薯。亦可延昏早。
咄哉世間人。名利常關抱。頭上雪紛紛。胸中塵浩浩。


結屋荒山巔。隨緣度朝夕。賣柴糶米歸。煑粥做飯喫。
雖是勞形骸。且免當戶役。說妙與談玄。箇却曉不得。


放下全放下。佛也莫要做。動念即成魔。開口便招禍。
飲啄但隨緣。只麼閒閒過。執法去修行。牽牛來拽磨。


破屋三兩椽。住在千峰上。雲散天空清。放目聊四望。
世界空裏花。起滅皆虗妄。日落山風寒。閉門燒火向。


結屋霞峰頭。耕鉏供日課。山田六七坵。道人二兩箇。
開池放月來。賣柴糴米過。老子少機關。家私都說破。


兩箇窮道人。三間弊漏屋。開得一坵田。收得半擔穀。
煑粥儘有餘。做飯却不足。也勝利名人。奔南又走北。


偈讚



示眾偈



說是說非何日了。無明海濶我山高。修身如未清三
惑。凡事須當滅一毫。閒靜光陰空過了。現成粥飯若
為消。慇懃說向諸禪客。莫把袈裟換羽毛。


送東林院主歸華亭



參禪人須猛烈。吹毛劍白雪雪。佛來與祖來。拈起當
[002-0672a]
頭截。雲中木馬驚嘶。山上鯉魚出血。萬仞崖頭奏凱
歸。等閒踏破華亭月。


送慶侍者回里省師



汝師年老中山寺。朝暮無人可瞻侍。不歸掃灑執巾
瓶。師資禮法合也未。汝母兼又年紀高。除汝一人更
無二。望斷秋風未見歸。倚門日日長垂淚。離師棄母
入山來。所圖畢竟成何事。安貧樂道固所難。住箇茆
菴豈容易。也要種竹栽松。也要鉏山掘地。也要運水
搬柴。也要澆蔬灌芋。也要行道諷經。也要攝心除睡。
藜羮黍飯塞饑瘡。淡虀薄粥通腸胃。人生皆為口體
忙。我亦未免形骸累。自家心地如未明。業識茫茫無
本據。水邊林下暫經過。吾汝皆非久居計。月江和尚
有書來。勉汝歸來有深意。開緘未讀便抽身。不負來
音全孝義。有言孝為百行先。在俗在僧誰不然。侍師
奉母名敬田。何須入眾并參禪。忽然思靜又嫌喧。短
䇿不妨閒往還。


海都寺求語



急急做工夫。單提狗子無。脊梁高豎起。屹似須彌盧。
翻來覆去看。要了此公案。瞥然妄念生。便逐他使喚。
精進不懈怠。坐立道可待。懶惰又昏沉。驢年也未在。
若也放得下。無可無不可。千七百葛藤。盡是敲門瓦。


留進菴主



丹陽進禪人。隨我住有日。雖立志參禪。未曾有所入。
菴中諸事務。渾不憚勞役。口體甘淡薄。身心頗真實。
[002-0672b]
一朝拜我前。請語為法則。我寫此數言。助汝進道力。
只就我山居。隨緣度朝夕。莫學野盤僧。東西與南北。
尋常動用中。精進莫放逸。剔起眉毛看。畢竟是何物。
看破看的人。大事方了畢。


示居士劉鐵壁



見性成佛無別佛。古人說話最條直。當頭坐斷沒纖
毫。切忌隨他言語覔。縱饒虗妄百千般。究竟還歸一
真實。老僧吐露真實情。寄與雲間劉鐵壁。


山中四威儀



山中行。信步慢騰騰。攀蘿去。又上一崚嶒。


山中住。幾度朝還暮。手栽松。陰凉成大樹。


山中坐。飄飄黃葉墮。沒人來。閉門燒焰火。


山中臥。松風穿耳過。沒來由。好夢都吹破。


重巖之下十首



重巖之下。火種刀耕。有粟有蔬。可煑可烹。了我目前。
樂我餘生。坐盻庭柯。幾度衰榮。


重巖之下。希古為儔。徹證本根。一了便休。紛紛玄徒。
念死話頭。待兔守株。求劍刻舟。


重巖之下。草莾日交。人影不來。黃葉飄飄。谷鳥晚啼。
山月夜高。松露鶴飛。濕我禪袍。


重巖之下。蛇虎為鄰。我心既忘。彼性亦馴。人生在世。
各具天真。含齒戴髮。胡為不仁。


重巖之下。未透本根。觸境逢緣。擾擾紛紛。應須悟理。
超越見聞。久久自然。左右逢原。
[002-0672c]


重巖之下。靜默自居。三際不來。心如鏡如。斜月半窻。
殘火一爐。嗟彼睡夫。蝶夢蘧蘧。


重巖之下。皤然一叟。裰兮無邊。袴兮無口。夜入禪那。
晝勤隴畆。道在其中。別更何有。


重巖之下。目對千山。一根返源。六處皆閒。白雲飄飄。
綠水潺潺。動靜自忘。別是人間。


重巖之下。不修形骸。木食草衣。布襪筍鞋。竹密暗窻。
苔深覆堦。蕭焉忘情。寂爾虗懷。


重巖之下。飽飯熟眠。縱情放逸。歲月虗延。老病時臨。
眾苦交煎。臨渴掘井。熱悶徒然。


次韻送智西堂歸靈隱



一榻平分鑑古軒。爐熏相對坐忘眠。山林禮樂無今
昔。時節因緣有變遷。樹影高低深夜月。𤠔聲長短五
更天。兩冬不得梅花信。又約梅華到冷泉。


會趙初心提舉



老來脚力不勝鞋。竹杖扶行步落華。待月伴雲眠蘚
石。尋梅陪客過隣家。粥香瓦鉢山田米。雪汎甆甌水
磨茶。今日為翁時蹔出。此心長只在烟霞。


別南山經室



屋借雲邊兩載居。晴原無事便携鉏。和香採得隣家
菊。趂嫩挑來自種蔬。秋殿寂時山磬歇。夜窻虗處柏
烟疎。明朝又向他山去。何日重來讀梵書。


秋日秦川道中



處處西風葉落頻。偶歸湖寺蹔容身。故人十有幾人
[002-0673a]
在。世事萬無一事真。擾擾勞生同作夢。明明果報各
由因。余諳此理能消遣。終不隨他自損神。


偶作



今年七十七頺齡。血氣潛消老病增。踏雪探梅知履
重。挑雲過嶺覺肩疼。光陰別去忙如箭。世念消來冷
似氷。却憶向時遊岳洞。兩三回上最高層。


冬至



昨宵冬至一陽生。萬物欣欣盡向榮。鐵樹華開紅朵
朵。石田筍出綠莖莖。人間化日纔添線。竹外幽禽便
轉聲。白髮老僧窻下坐。爐香多誦兩行經。


却南州提舉再招



自嗟業繫在娑婆。一度尋思一嘆嗟。世上多逢人面
虎。山中少見佛心蛇。禦寒補衲裁荷葉。遣睡煎茶煑
瀑華。老拙背時酧應懶。不能從命出烟霞。


雪中示徒



六出飄飄入夜多。灑窓相似撲燈蛾。山家富貴銀千
樹。漁父風流玉一蓑。深徑絕無樵子語。陰崖却有獵
人過。菴前黃獨無尋處。唯見寒梅數朵華。


送皐侍者



侍者參得禪了也。萬兩黃金也合消。世上豈無千里
馬。人間難得九方臯。


送漆匠



裏面盡情灰得了。外頭方始好揩磨。雖然本有靈光
在。也要工夫發用他。
[002-0673b]


送真藏主禮育王



鴈蕩天台華頂峰。鄮山乳寶接天童。徧遊元不離雙
足。盡在摩尼一點中。


送就禪人禮祖



人人有具黃金骨。何必諸方禮塔頭。堪笑丹陽就禪
者。春深物自浙東遊。


送松江深上人



參方禮祖外邊事。一著工夫在已躬。親覲阿師秋巳
半。樹彫葉落露金風。


送椿上人禮普陀



寒潮日夜吼雷音。耳聽何如眼聽親。小白華巖觀自
在。頻伽聲裏現全身。


示禪上人



古今無法可傳流。只要偷心死便休。大抵是他人自
肯。福源不會按牛頭。


送雪峯維那



留香堂裏十聲佛。驚倒江西馬簸箕。八十四人扶不
起。維那歸去莫教遲。


送人遊五臺



去去臺山最上層。文殊合掌咲相迎。巖前有箇金獅
子。顛倒騎歸與老僧。


送針工



手携刀尺走諸方。線去針來日日忙。量盡別人長與
短。自家長短幾曾量。
[002-0673c]


示真副寺坐圓覺期



百日期中痛著鞭。工夫到處話頭圓。多生業障俱消
滅。佛境分明在目前。


送實監寺回大覺



楊岐骨格氣雄雄。一夏相忘寂寞中。秋至思歸天目
去。竹房閒掩聽松風。


送愆上人回鄉



孤身行脚緣何事。䇿杖歸鄉有底忙。白業不修禪不
會。可憐空過好時光。


送德都寺回里



德雲不在妙峯頂。却向別山相見來。從此罷休行脚
念。坐看心地覺華開。


送真侍者



幾年入眾為參禪。三喚機緣未倒邊。再去諸方重請
益。却來這裏喫麤拳。


送福上人禮祖



祖師塔是鶻崙磚。只在山邊與水邊。一一從頭巡禮
徧。草鞋依舊自還錢。


示來上人



看水看山何日了。奔南走北幾時休。可憐身在袈裟
下。道業未成先白頭。


送淨髮待詔二首



結緣待詔到山中。廊下諸僧盡整容。方丈老人何不
剃。要留白髮過隆冬。
[002-0674a]




剃了又長長又剃。一年幾度遠煩過。大夫只管來求
福。我福如何有許多。


送圓上人



玅淨圓明全軆現。不須來問我如何。正因行脚禪和
子。知解何曾有許多。


送問上人歸大乘



一句明明向汝道。冷如猛火熱如氷。上人若不信我
說。急急回歸問大乘。


送人之五臺



短䇿輕包上五臺。銀樓金閣正門開。文殊相見喫茶
了。收取玻瓈盞子來。


送門上人



夏在大乘堂裏住。冬初來扣福源門。莫嫌老我無言
說。一曲漁歌隔岸聞。


送明道者



工夫不到不方圓。心若堅時石也穿。不見頭陀老迦
葉。意根滅盡領金襴。


送大維那省母



桶篐爆處見根源。熟路重行三月天。日暖北堂萱草
綠。對娘莫說老婆禪。


示茂道者



作佛生天容易事。最難難是做頭陀。勞形枯骨安閒
少。運水搬柴普請多。
[002-0674b]


示道人



自遠相尋到鵝湖。慇懃請問做工夫。老僧真實為人
說。出處伽陀一字無。


送勤上人



勤求警䇿做工夫。散亂昏沉盡掃除。後夜黑雲消散
盡。長天如水月輪孤。


示禪人二首



終日騎牛不識牛。何須辛苦外邊求。只消驀鼻牽來
看。便是尋常這一頭。


參得趙州無字透。玄關金鎻盡開通。三更月下泥牛
吼。八面玲瓏海日紅。


英上人求語



客冐春寒訪隱扄。衲衣猶綴雪華輕。坐來出示諸方
語。錦軸未開先眼明。


送維那之江西



上人壯志出叢林。一寸光陰一寸金。莫把世間閒學
解。等閒埋沒祖師心。


送凌侍者回淨慈



十里湖光浸六橋。到時須著眼頭高。斷堤風暖楊華
落。不是鳥窠吹布毛。


送觀侍者



放下身心返自觀。略無毫髮許相瞞。雲收霧捲乾坤
闊。月上青山玉一團。


示勒道者


[002-0674c]


一片荒田一把鋤。翻來覆去用工夫。一鋤翻得春風
轉。也有瓜茄也有瓠。


示眾



念未生時猶妄覺。瞥興一念便傷他。工夫到此切須
記。枯木巖前蹉路多。


示道者



行盡東西南北州。如今能得此心休。俱胝只在山中
住。受用天龍一指頭。


䟦淨首座血書法華報親



父是誰兮母是誰。胸中五逆是男兒。看他義斷情忘
處。菡萏華開三四枝。


常侍者血書金剛經



此經在處皆有佛。不勞心力更施功。祇園秋晚霜華
重。樹葉紅於血染濃。


寄魁書記



僧住城隍佛祖訶。先賢多是隱巖阿。山泉流出人間
去。清水自然成濁波。


寄淨慈平山和尚



年老心孤憶弟兄。中峯且喜過南屏。潺潺一派雙溪
水。流入西湖更好聽。


領破蹄穿五百牛。南屏寺裏一欄收。皮毛換得光生
也。拽杷拖犁再起頭。


寄友二首



山舍無聊夜臥遲。因君記得去年時。豆華棚下曾分
[002-0675a]
榻。月落松梢尚詠詩。


萬松影裏三間屋。枯木巖前一箇僧。三二十年如此
過。肯將清淡換虗名。


贈古樵



空劫巳前無影樹。撑天拄地赤條條。新州有箇賣柴
漢。收拾將來一擔挑。


贈無岸



舉頭四望白瀰瀰。南北東西竟莫知。不用篙篙撑到
底。回頭便是上船時。


贈本源



滔滔心地中流出。低下隨宜不自高。坎止流行皆末
事。終歸大海作波濤。


贈石崖



千尋拔地青如玉。萬丈凌雲硬似剛。望見嶮𡾟多退
步。有誰撒手肯承當。


贈無敵



眼空湖海氣凌雲。傑出叢林思不群。古往今來誰是
我。得饒人處且饒人。


贈白庵



一色虗明含法界。四簷皎潔若氷霜。小窻幾度雪晴
夜。不見梅華只覺香。


贈別㵎



湛然不入眾流數。瞪目觀來果必殊。伹得煑茶增味
好。誰能泛濫落江湖。
[002-0675b]


贈別峯



峭峻萬峯齊不得。孤危眾嶽勢難同。善財參見得雲
處。又在那邊蒼翠中。


真讚出山佛二首



頭髮髼鬆下翠微。凍雲殘雪綴伽梨。不須更問山中
事。觀著容顏便得知。


肘破衣穿骨褁皮。下山回首步遲遲。父王休遣人來
問。顏貌不如宮裏時。


觀音大士二首



童子南詢尚未回。白華巖下望多時。長天萬里無雲
夜。月在波心說向誰。


水即是波。巖即是石。坐證圓通。斯為第一。


羅漢二首



一切不為。長年打坐。執法修行。如牛拽磨。寂滅現前
不見前。待出定來重勘過。


一個渾身。一瓶秋水。物外生涯。只這便是。白眼看他
世上人。手捺雙趺笑而巳。


達磨二首



面黑齒缺。心麤膽大。梁王殿上。撒沙拋土。少室峰前。
開華結果。槲葉巖臺。蒙頭宴坐。夫是謂之菩提達磨。


一言不契渡江淮。熊耳峰前去活埋。無限家私狼藉
盡。何爭一隻破皮鞋。


讚及菴和尚并師同幀



二老比丘。有何因由。先覺後覺。東州西州。建陽山中
[002-0675c]
相見時。好於骨肉。西峰寺裏再參後。惡似冤讎。從此
父南子北。不知雲散水流。在你也報盡巳歸兜率。在
我也業煩尚寄閻浮。是非恩怨難分處。一片松陰葢
石頭。


自讚



板齒生毛。面孔無肉。受靈山記。欠人天福。瘦稜稜。却
如碧海波心湧起一座玉巖。硬剝剝。好似白雲堆裏
突出千尋石屋。道是天湖菴主。不是我同流。謂是福
源住持。亦非吾眷屬。眼裏無筋底。未免向影子上胡
猜亂猜。皮下有血底。終不向丹青上東卜西卜 咦。
切須莫展與人看。挂向閒房伴松竹。


禪人求讚



髮白面皺。皮黃骨瘦。用盡自已心。笑破他人口。情知
衰世道難行。却來靜處閒叉手。看天湖鵝湖二水同
流。對霞峰胥峰兩山並秀。何緣得此優游。端的自能
跳透。不是禪翁自點胷。古今盡道蘇州有。


辭世偈



青山不著臰尸骸。死了何須掘土埋。顧我也無三昧
火。光前絕後一堆柴。


石屋和尚語錄卷下
[002-0676a]

No. 1399-C


福源石屋珙禪師塔銘
前四明延壽禪寺沙門 元旭 譔


師。諱清珙。字石屋。蘇之常熟人也。俗姓溫。母劉氏。生
之夕有異光。實宋咸淳八年壬申也。及長。依本州興
教崇福寺僧永惟出家。二十祝髮。越三年受具。一日
有僧杖笠過門。師問之。僧曰。吾今登天目。見高峰和
尚。汝可偕行否。師欣然與之偕行見峰。峰問。汝為何
來。師曰。欲求大法。峰曰。大法豈易求哉。須然指香可
也。師曰。某今日親見和尚。大法豈有隱乎。峰嘿器之。
授萬法歸一之語。服勤三年。大事未明。忽辭他行。峰
曰。溫有瞎驢。淮有及菴。宜往見之。至建陽西峰。見及
菴。菴問何來。師曰天目。菴曰。有何指示。師曰。萬法歸
一。菴曰。汝作麼生會。師無語。菴曰。此是死句。什麼害
熱病底。教汝與麼。師拜求指的。菴曰。有佛處不得住。
無佛處急走過。意旨如何。師答不契。菴曰。者個亦是
死句。師不覺汗下。後入室。再理前話詰之。師答曰。上
馬見路。菴呵曰。在此六年。猶作者個見解。師發憤弃
去。途中忽舉首見風亭。豁然有省。回語菴曰。有佛處
不得住。也是死句。無佛處急走過。也是死句。某今日
會得活句了也。菴曰。汝作麼生會。師曰。清明時節雨
初晴。黃鶯枝上分明語。菴頷之。久乃辭去。菴送之門
[002-0676b]
囑曰。巳後與汝同龕。未幾。菴遷湖之道場。師再參。次
命典藏鑰。菴嘗與眾言曰。此子。乃法海中透網金鱗
也。一眾刮目以視。後靈隱悅堂誾公。會中居第二座。
遂罷參。登霞霧山卓菴。名曰天湖。道洽緇素。戶屨駢
臻。伏臘所須。不求自至。凡樵蔬之役。皆躬自為之。有
古德之風。禪暇喜作山居吟。傳者頗多。師於此山。有
終焉之志。俄而嘉禾當湖。新創福源禪剎。以師之名
聞。諸廣教馳檄敦請。為第二代住持。師堅臥不起。或
者勸之曰。夫沙門者。當以弘法為重任。閒居獨善。何
足言哉。於是翻然而起。大開鑪鞴。鍛鍊學者。談者以
謂真能起及菴之家者也。居七年。以老引退。復歸天
湖。至正間。 朝廷聞師名。降香幣以旌異。 皇后賜
金襴衣。人皆榮之。師澹如也。至正壬辰秋七月廿有
一日示微疾。閱二日。中夜與眾訣。其徒請曰。和尚後
事如何。遂索筆書偈曰。青山不著臰尸該。死了何須
掘土埋。顧我也無三昧火。光前絕後一堆柴。擲筆而
逝。闍維。舍利五色璨然。不知其數。其徒收其靈骨舍
利。塔于天湖之原。以及菴之塔配之。示不忘同龕。師
之意也。壽八十有一。臘五十有四。有弟子愚太古者。
高麗人也。親得師旨。說偈印可。有金鱗上直鈎之句。
其王。以國師之號尊之。聞師道行。意甚傾渴。表達。


朝廷。詔謚佛慈慧照禪師。移文江淛。請淨慈平山林
公。躬入天湖。取師舍利舘伴歸國。平山與師為同參。
皆愚公之本意也。師之上堂法語。山居詩頌。其徒至
[002-0676c]
柔。刊行于世。且以師之行狀。徵予銘之。予昔見師于
福源。臞然其形。道韻可掬。今巳四十餘年矣。因感慨
而為之銘。銘曰。


「 西來直指
 教外別傳
 惟上根者
 乃可得焉
 傳亦無傳
 得亦無得
 如太虗空
 蕩焉罔極
 卷卷石屋
 心如死灰
 劃然頓悟
 火裏蓮開
 惠朗之孫
 及菴之子
 源清流長
 根茂實遂
 跡留霞霧
 名落湖江
 爭先快覩
 景星鳳凰
 入滅至今
 幾三十祀
 雙塔巋然
 清風未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