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47 御選唐宋文醇-清-高宗弘曆 (master)


[031-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選唐宋文醇巻三十一目録
  廬陵歐陽修文十
   碑銘 墓表
  鎮安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贈太師中書
   令程公神道碑銘
  觀文殿學士行兵部尚書西京留守贈司空兼侍
   中晏公神道碑銘
[031-1b]
  石曼卿墓表
  連處士墓表
  胡先生墓表
  瀧岡阡表
[031-2a]
欽定四庫全書
御選唐宋文醇巻三十一
  廬陵歐陽修文十
  鎮安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贈太師中書
   令程公神道碑銘
惟文簡公既葬之二年其子嗣隆泣而言於朝曰先臣
幸得備位將相官階品皆第一爵勲皆第二請得立碑
如令於是天子曰噫惟爾父琳有勞於我國家余其可
[031-2b]
忘乃大書曰旌勞之碑遣中貴人即賜其家曰以此名
爾碑又詔史臣修曰汝為之銘臣修與文簡公故往来
知其人又嘗誌其墓又嘗述其世德于冀公太師之碑
得其世次官封功行最詳乃不敢辭惟公字天球姓程
氏曾祖諱新贈太師曾祖妣吳國夫人齊氏祖諱贊明
贈太師中書令祖妣秦國夫人吳氏考諱元白袁州宜
春令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冀國公妣晉國夫人楚
氏公舉大中祥符四年服勤詞學髙第試秘書省挍書
[031-3a]
郎泰寧軍節度推官改著作佐郎知并州壽陽縣秘書
丞監左藏庫天禧中詔選文學履行召試直集賢院今
天子即位遷太常博士三司户部判官會修真宗實録
而起居注闕命公追修大中祥符八年已後書成遂修
起居注遷祠部員外郎提舉諸司庫務以本官知制誥
同判吏部流内銓契丹嘗遣使賀上即位命公迓之使
者妄有所言公折以理遂屈服其後又遣使賀天聖五
年乾元節天子思公前嘗折其使乃以公為館伴使使
[031-3b]
者果言契丹見中國使者坐殿上位次髙而中國見契
丹使者位下當遷議者以為小故可許雖天子亦將許
之公爭以為契丹所以與中國好者守先帝約也一切
宜用故事若許其小將啟其大天子是之乃止歳中遷
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丞相張文節公少所稱許而
最知公方除中丞文節當執筆喜曰不辱吾筆矣明年
拜樞宻直學士知益州公性方重寡言笑凡所處畫常
先慮謹備所以條目巨細甚悉至臨事簡嚴僚友莫能
[031-4a]
窺其際嘗夜張燈會五門大集州民而城中火起吏如
公教不以白而隨即救止終宴民去始稍知火監軍得
告者言軍謀變懼而入白公笑曰豈有是哉監軍惶惑
不敢去公曰軍中動靜吾自知之茍有謀者不能隱也
已而卒無事其他多類此蜀妖人自名李冰神子署官
屬吏卒以恐蜀人公捕斬之而謗者言公妄殺人蜀且
亂天子遣人馳視之使者還言蜀人便公政方安樂而
誅妖人所以止亂由是天子亦知公賢召為給事中知
[031-4b]
開封府前為府者苦其治劇或不滿歳罷不然被謗譏
或以事去獨公居數歳久而治益精明盗訟稀少獄屢
空詔書數下褒美遷工部侍郎龍圖閣學士守御史中
丞久之天子思其治召為翰林學士復知開封府明年
為三司使不悅茍利不貪近功時議者患民稅多目吏
得為姦欲除其名而合為一公以為合而沒其名一時
之便後有興利之臣必復増之是重困民也議者莫能
奪其於出入尤謹禁中時有所取未嘗肯予宦官怒言
[031-5a]
陛下雖有欲物在程某何可得公曰臣所以為陛下惜
爾天子以為然累遷吏部侍郎景祐四年以本官參知
政事公益自信不疑宰相有所欲私輙衆折之其語至
今士大夫能道也初范仲淹以言事忤大臣貶饒州已
而上悔悟欲復用之稍徙知潤州而惡仲淹者遂誣以
事語入上怒亟命置之嶺南自仲淹貶而朋黨之論起
朝士牽連出語及仲淹者皆指為黨人公獨為上開說
上意解而後已是時元昊叛河西朝廷多故公在政事
[031-5b]
補益尤多而小人僥倖皆不便遂以事中之坐貶為光
禄卿知潁州已而徙知青州又徙大名府居一歳中遷
户部吏部二侍郎尚書左丞資政殿學士北京建遂以
為留守宦者皇甫繼明方用事主治行宫務廣制度以
市恩公為裁抑之與繼明章交上天子遣一御史往視
之還直公天子為罷繼明獨委公以建都事公自知政
事以論議不私見嫉被貶斥已稍復見用遂與繼明爭
曲直由是益不妄合於世雖不復大用而契丹方遣使
[031-6a]
數有所求兵誅元昊未克西北宿重兵公於是時天子
常委以河北陜西之重留守北京凡四年遷工部尚書
資政殿大學士河北安撫使慶厯六年拜武昌軍節度
使陜西安撫使知永興軍府事明年加宣徽北院使鄜
延路經畧使馬步軍都部署判延州仍兼陜西安撫使
皇祐元年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留守北京其於二方
威惠信著尤知夷狄情偽山川險易行師制敵之要其
在延州夏人數百驅畜産至界上請降言契丹兵至衙
[031-6b]
頭矣國且亂願自歸公曰契丹兵至元昊帳下當舉國
取之豈容有来降者吾聞夏人方捕叛族此其是乎不
然誘我也拒而不受已而夏人果以兵數萬臨界上公
戒諸堡塞無得輙出兵夏人以為有備引去自此不復
窺邊公於河北最久民愛之為立生祠明年改武勝軍
節度使猶在北京又改鎮安軍節度使在鎮四年猶上
書鎮安一郡爾不足以自效願復守邊書未報得疾以
至和三年閏三月七日己丑薨於陳州之正寢享年六
[031-7a]
十有九天子輟視朝二日贈中書令諡曰文簡明年祫
享太廟推恩加贈公太師尚書令公累階至開府儀同
三司勲上柱國爵廣平郡公封户七千四百而實封二
千一百賜號推誠保德守正翊戴功臣娶陳氏封衛國
夫人子男四人曰嗣隆太常博士嗣弼殿中丞嗣恭太
常博士嗣先大理寺丞女五人皆適良族謹按程氏之
先出自重黎至休文為周司馬國於程其後子孫遂以
為氏自秦漢以来世有其人程氏必顯而各以其所居
[031-7b]
著姓後世因之至唐尤盛號稱中山程氏者皆祖魏安
鄉侯昱公中山博野人也世有積德至公始大顯聞臣
修以為古者功德之臣進受國寵退而銘於器物非獨
私其後世所以不忘君命示國有人而詩人又播其事
聲於咏歌以揚無窮今去古逺為制不同而猶有幽堂
之石隧道之碑得以紀德昭烈而又幸䝉天子書而名
之其所以照臨程氏恩厚寵榮出古逺甚而臣又得刻
銘其下銘臣職也懼不能稱銘曰
[031-8a]
程以國氏世逺支分因居著姓各以其人公世中山在
昔有聞克大自公厥聲以振乃秉國鈞乃授將鉞出入
其勤險夷一節帝曰噫歟余有勞臣何以旌之有爛其
文惟此勞臣實余同德憂國在心匪勞以力二方有事
諸將無功俾我舊老不遑居中間息近藩庶休厥躬有
請未報奄云其終沒而後已兹可謂忠惟帝之褒其言
甚簡銘以述之萬世丕顯
 王聞修曰宋史琳傳叙館伴事云契丹使者謂琳曰
[031-8b]
 先皇帝嘗通使承天太后獨無使何也琳曰南北兄
 弟也先皇帝視承天猶從母故無嫌今皇太后乃嫂
 也禮不通問歐公誌中亦云使者言太后當遣使通
 書公以禮折之至碑文全不露蓋與外夷叙兄弟非
 佳事略見於誌中乃可碑為大書深刻之文不當載
 也知開封府外戚王齊雄殺人章獻救之琳卒正法
 又外戚吳氏背夫挈其女納宫中琳請於上曰臣恐
 天下議陛下占人妻女上急出之此二事史載甚詳
[031-9a]
 而碑誌皆無歐公蓋不欲彰之也此皆古人有體處
[031-10a]
  觀文殿大學士行兵部尚書西京留守贈司空兼
   侍中晏公神道碑銘
至和元年六月觀文殿大學士行兵部尚書西京留守
臨淄公以疾歸於京師八月疾少間入見天子曰噫予
舊學之臣也乃留侍講邇英閣詔五日一朝前殿明年
正月疾作不能朝敕太醫朝夕往視有司除道將幸其
家公歎曰吾無狀乃以疾病憂吾君即馳奏曰臣疾少
間行愈矣乃止其月丁亥以公薨聞天子震悼亟臨其
[031-10b]
喪以不即見公為恨贈公司空兼侍中諡曰元獻有司
請輟視朝一日詔特輟二日以其年三月癸酉葬公於
許州陽翟縣麥秀鄉之北原既葬賜其墓隧之碑首曰
舊學之碑既又敕史臣修考次公事具書於碑下臣修
伏讀國史見真宗皇帝時天下無事天子方推讓功德
祠祀天地山川講禮樂以文頌聲而儒學文章儁賢偉
異之人出公世家江西之臨川年始十四一日起田里
進見天子時方親閲天下貢士會廷中者千餘人與夫
[031-11a]
宫臣衛官擁列圜視公不動聲氣操筆為文辭立成以
獻天子嘉賞賜同進士出身遂登館閣掌書命以文章
為天下所宗逮陛下養德東宫先帝選用臣屬即以公
遺陛下由王官宫臣卒登宰相凡所以輔道聖德憂勤
國家有舊有勞自始至卒五十餘年公既薨而先帝之
名臣與陛下東宫之舊人皆無在者宜其褒寵優異比
公甘盤臣修幸得執筆史官奉明詔謹昧死上臨淄公
事曰公諱殊字同叔姓晏氏其世次晦顯徙遷不常自
[031-11b]
其髙祖諱墉唐咸通中舉進士卒官江西始著籍于髙
安其後三世不顯曽祖諱延昌又徙其籍于臨川祖諱
郜追封英國公考諱固追封秦國公自曽祖以下皆用
公貴累贈開府儀同三司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曽祖
妣張氏陳國太夫人祖妣傅氏許國太夫人妣吳氏唐
國太夫人公生七歳知學問為文章鄉里號為神童故
丞相張文節公安撫江西得公以聞真宗召見既賜出
身後二日又召試詩賦論公徐啟曰臣嘗私習此賦不
[031-12a]
敢隱真宗益嗟異之因試以他題以為秘書省正字置
之秘閣使得悉讀秘書命故僕射陳文僖公視其學明
年獻其所為文召試中書遷太常寺奉禮郎封祀泰山
推恩遷光禄寺丞數月充集賢校理明年遷著作佐郎
丁父憂去官已而真宗思之即其家起復命淮南發運
使具舟送至京師從祀太清宫賜緋衣銀魚同判太常
禮院又丁母憂求去官服喪不許今天子始封昇王公
以選為府記室參軍再遷左正言直史館今天子為皇
[031-12b]
太子以户部員外郎充太子舍人賜金紫知制誥判集
賢院遷翰林學士充景靈宫判官太子左庶子兼判太
常寺知禮儀院公既以道德文章佐佑東宫真宗有所
諮訪多以方寸小紙細書問之由是參與機宻有所對
必以其稾進示不洩其後悉閲真宗閣中遺書得公所
進稾類為八十巻藏之禁中人莫之見也初真宗遺詔
章獻明肅太后權聽軍國事宰相丁謂樞宻使曹利用
各欲獨見奏事無敢決其議者公建言羣臣奏事太后
[031-13a]
者垂簾聽之皆毋得見議遂定乾興元年拜右諫議大
夫兼侍讀學士遷給事中景靈宫副使判吏部流内銓
以易侍講崇政殿遷禮部侍郎知審官院為樞宻副使
遷刑部侍郎上疏論張耆不可為樞宻使由是忤太后
㫖坐以笏擊其僕誤折其齒罷留守南京大興學校以
教諸生自五代以來天下學廢興自公始召拜御史中
丞改兵部侍郎兼秘書監資政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
知天聖八年禮部貢舉明年為三司使復為樞宻副使
[031-13b]
未拜改參知政事遷尚書左丞太后謁太廟有請服衮
冕者太后以問公公以周官后服對太后崩大臣執政
者皆罷以公為禮部尚書知亳州徙知陳州遷刑部尚
書復召為御史中丞又為三司使知樞宻院事拜樞宻
使再加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慶厯三年三月
遂以刑部尚書居相位充集賢殿大學士兼樞宻使自
公復召用而趙元昊反師出陜西天下弊於兵公數建
利害請罷監軍兼以陣圖授諸將使得應敵為攻守及
[031-14a]
制財用出入之要皆有法天子悉為施行自宫禁先以
率天下而財賦之職悉歸有司卒能以謀臣元昊使聽
約束乃還其王號公為人剛簡遇人必以誠雖處富貴
如寒士罇酒相對歡如也得一善稱之如已出當世知
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輔等皆出其門及為相益務進
賢材當公居相府時范仲淹韓琦富弼皆進用至於臺
閣多一時之賢天子既厭西兵憫天下困弊奮然有意
遂欲因羣材以更治數詔大臣條天下事方施行而小
[031-14b]
人權倖皆不便明年秋會公以事罷而仲淹等相次亦
皆去事遂已公既罷以工部尚書知潁州徙知陳州又
徙許州三遷户部尚書拜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充
一路都部署安撫使徙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累進階
至開府儀同三司勲上柱國爵臨淄公食邑萬二千户
實封三千七百戸公享年六十有五自少篤學至其病
亟猶手不釋巻有文集二百四十巻嘗奉敕修上訓及
真宗實録又集類古今文章為集選二百巻公為政敏
[031-15a]
而務以簡便其民其於家嚴子弟之見有時事寡姊孝
謹未嘗為子弟求恩澤其在陳州上問宰相曰晏某居
外未嘗有所請其亦有所欲邪宰相以告公公自為表
問起居而已故其薨也天子尤哀悼之賜予加等以其
子承裕為崇文院檢討孫及甥之未官者九人皆命以
官公初娶李氏工部侍郎虚已之女次孟氏屯田員外
郎虚舟之女封鉅鹿郡夫人次王氏太師尚書令超之
女封榮國夫人子八人長曰居厚大理評事早卒次承
[031-15b]
裕尚書屯田貟外郎宣禮贊善大夫崇讓著作佐郎明
逺祗德皆大理評事幾道傳正皆太常寺太祝女六人
長適户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富弼次適禮部侍
郎三司使楊察其四尚幼孫十有三人公既樂善而稱
為知人士之顯於朝者多公所薦逹至擇其女之所從
又得二人者如此可謂賢也已銘曰
有姜之裔齊為晏氏齊在春秋晏顯諸侯傳載桓子嬰
稱於丘其後無聞不亡僅存有煒自公厥聲以振公之
[031-16a]
顯聲實相天工天子曰噫予考真宗唯多名臣以臻盛
隆汝初事我王官東宫以暨相予始卒一躬輔我以德
有勞于邦公疾在外来歸自洛天子曰留汝予舊學凡
今在庭莫如汝舊孰以畀予惟予聖考今既亡矣孰為
予老何以贈之司空侍中禮則有加予思何窮有篆其
文在其碑首天子之褒史臣有詔銘以述之永昭厥後
 茅坤曰節財自宫禁先非晏元獻不能畫非宋仁廟
 不能從元獻公為相久而子孫十人不以一乞恩澤
[031-16b]
 身後之日朝廷一時並命皆盛世事
 王聞修曰宋史本傳悉用歐公此文獨於出知潁州
 處補云孫甫蔡襄上言宸妃生聖躬殊嘗被詔誌墓
 没而不言又奏論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規利然殊以
 章獻方臨朝故誌不敢斥言而所役兵乃輔臣例宜
 借者時以為非殊罪按孫蔡所論甚不當歐公此文
 削之非為晏公諱乃為孫蔡諱也孫蔡墓誌亦出歐
 公孫誌云言宰相以某事當去者上亟為罷之蔡誌
[031-17a]
 竟不載蓋歐公亦不直之矣安撫江西薦公為神童
 李防傳亦有之時與張知白同使耳 孫蔡既論晏
 公已而與公同去晏一日遊渦水見蛙登木捕蟬口
 不能容相與墜地遂作蜩蛙賦略云匿蕞質以潛進
 跳輕軀而猛噬雖多口而連獲終扼吭而弗制
[031-18a]
  石曼卿墓表
曼卿諱延年姓石氏其上世為幽州人幽州入於契丹
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間走南歸天子嘉其来將禄之不
可乃家於宋州之宋城父諱補之官至太常博士幽燕
俗勁武而曼卿少亦以氣自豪讀書不治章句獨慕古
人竒節偉行非常之功視世俗屑屑無足動其意者自顧
不合於時乃一混於酒然好劇飲大醉頽然自放由是
益與時不合而人之從其游者皆知愛曼卿落落可竒
[031-18b]
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
日以太子中允秘閣校理卒扵京師曼卿少舉進士不
第真宗推恩三舉進士皆補奉職曼卿初不肯就張文
節公素竒之謂曰母老乃擇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遷
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濟州金鄉縣歎曰此亦可
以為政也縣有治聲通判乾寧軍丁母永安縣君李氏
憂服除通判永靜軍皆有能名充館閣校勘累遷大理
寺丞通判海州還為校理莊獻明肅太后臨朝曼卿上
[031-19a]
書請還政天子其後太后崩范諷以言見幸引嘗言太
后事者遽得顯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自契丹
通中國德明盡有河南而臣屬遂務休兵養息天下晏
然内外弛武三十餘年曼卿上書言十事不報已而元
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見稍用其説籍河北河東
陜西之民得鄉兵數十萬曼卿奉使籍兵河東還稱㫖
賜緋衣銀魚天子方思盡其才而且病矣既而聞邊將
有欲以鄉兵捍賊者笑曰此得吾麤也夫不教之兵勇
[031-19b]
怯相雜若怯者見敵而動則勇者亦率而潰矣今或不
暇教不若募其敢行者則人人皆勝兵也其視世事蔑
若不足為及聽其施設之方雖精思深慮不能過也狀
貌偉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繩以法度退而質其平生趣
舍大節無一悖於理者遇人無賢愚皆盡忻懽及間而
可否天下是非善惡當其意者無幾人其為文章勁健
稱其意氣有子濟滋天子聞其喪官其一子使禄其家
既卒之三十七日葬於太清之先塋其友歐陽修表於
[031-20a]
其墓曰
嗚呼曼卿寧自混以為髙不少屈以合世可謂自重之
士矣士之所負者愈大則其自顧也愈重自顧愈重則
其合愈難然欲其共大事立竒功非有難合自重之士
不可為也古之魁雄之人未始不負髙世之志故寧或
毁身汚迹卒困於無聞或老且死而幸一遇猶克少施
於世若曼卿者非徒與世難合而不克所施亦其不幸
不得至乎中壽其命也夫其可哀也夫
[031-20b]
 周必大曰歐陽文忠公好賢樂善蓋其天性得交友
 間寸藁尺書必軸而藏之曼卿子美俊才直節公深
 知之雄詞健筆公素推之而位皆不過館職年皆不
 登知命公所尤悲於其遺墨尤獨致意熈寧壬子公
 夢奠之嵗也猶親跋於巻尾惟公道德文章師表百
 世而干旄緇衣之好至死靡倦彼爭名者相傾屬文
 者相軋聞公之風其少愧哉
[031-21a]
  連處士墓表
連處士應山人也以一布衣終於家而應山之人至今
思之其長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謹禮讓而温仁必
以處士為法曰為人如連公足矣其矜寡孤獨凶荒饑
饉之人皆曰自連公亡使吾無所告依而生以為恨嗚
呼處士居應山非有政令恩威以親其人而能使人如
此其所謂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歟處士諱舜賔字輔
之其先閩人自其祖光裕嘗為應山令後為磁郢二州
[031-21b]
推官卒而反葬應山遂家焉處士少舉毛詩一不中而
其父正以疾廢於家處士供養左右十餘年因不復仕
進父卒家故多貲悉散以賙鄉里而教其二子以學曰
此吾貲也歳饑出榖萬斛以糶而市榖之價卒不能增
及旁近縣之民皆頼之盗有竊其牛者官為捕之甚急
盗窮以牛自歸處士為之愧謝曰煩爾送牛厚遺以遣
之嘗以事之信陽遇盗於西關左右告以處士盗曰此
長者不可犯也捨之而去處士有弟居雲夢往省之得
[031-22a]
疾而卒以其柩歸應山應山之人去縣數十里迎哭爭
負其柩以還過縣市市人皆哭為之罷市三日曰當為
連公行喪處士生四子曰庶庠庸膺其二子教以學者
後皆舉進士及第今庶為壽春令庠為宜城令處士以
天聖八年十二月某日卒慶厯二年某月日葬於安陸
蔽山之陽自卒至今二十年應山之長老識處士者與
其縣人嘗頼以為生者往往尚皆在其子弟後生聞處
士之風者尚未逺使更三四世至於孫曾其所傳聞有
[031-22b]
時而失則懼應山之人不復能知處士之詳也乃表其
墓以告於後人八年閏正月一日廬陵歐陽修述
 周必大曰應山連處士一布衣耳既殁而鄭人法其
 孝友禮遜凡矜寡饑饉之人皆追思之歐陽文忠公
 表其墓謂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蓋實録也有子四人
 而寳文公則第三子之孫以文章贊書命才略典方
 面克孝而忠大其家聲今機宜君䝉上拔擢進用未
 巳施於有政不苐如處士居鄉矣
[031-23a]
 王聞修曰連庶字君錫連庠字元禮皆受學於二宋
 庶居官清人號為連底清庠加以肅人號為連底凍
 庶為令以母老乞監陳州稅嘗送客出北門見日西
 風塵而冠蓋憧憧不已慨然有感即日求分司歸久
 之以歐公薦知崑山縣辭不行累遷職方員外郎庠
 終都官郎按二子之賢如此而此表無一語及蓋文
 體自應如此
[031-24a]
  胡先生墓表
先生諱瑗字翼之姓胡氏其上世為陵州人後為泰州
如臯人先生為人師言行而身化之使誠明者達昏愚
者勵而頑傲者革故其為法嚴而信為道久而遵師道
廢久矣自景祐明道以来學者有師惟先生暨泰山孫
明復石守道三人而先生之徒最盛其在湖州之學弟
子去来常數百人各以其經轉相傳授其教學之法最
備行之數年東南之士莫不以仁義禮樂為學慶厯四
[031-24b]
年天子開天章閣與大臣講天下事始慨然詔州縣皆
立學於是建太學於京師而有司請下湖州取先生之
法以為太學法至今為著令後十餘年先生始来居太
學學者自逺而至太學不能容取旁官署以為學舍禮
部貢舉歳所得士先生弟子十常居四五其髙第者知
名當時或取科甲居顯仕其餘散在四方隨其人賢愚
皆循循雅飭其言談舉止不問可知為先生弟子其學
者相語稱先生不問可知為胡公也先生初以白衣見
[031-25a]
天子論樂拜秘書省校書郎辟丹州軍事推官改宻州
觀察推官丁父憂去職服除為保寧軍節度推官遂居
湖學召為諸王宫教授以疾免已而以太子中舎致仕
遷殿内丞於家皇祐中驛召至京師議樂復以為大理
評事兼太常寺主簿又以疾辭歳餘為光禄寺丞國子
監直講廼居太學遷大理寺丞賜緋衣銀魚嘉祐元年
遷太子中允充天章閣侍講仍居太學已而病不能朝
天子數遣使者存問又以太常博士致仕東歸之日太
[031-25b]
學之諸生與朝廷賢士大夫送之東門執弟子禮路人
嗟歎以為榮以四年六月六日卒於杭州享年六十有
七以明年十月五日葬於烏程何山之原其世次官邑
與其行事莆陽蔡君謨具誌於幽堂嗚呼先生之德在
乎人不待表而見於後世然非此無以慰學者之思乃
揭於其墓之原六年八月三日廬陵歐陽修述
 吕元明曰仁宗時國子先生必求天下賢士就中又
 擇其尤賢者專委掌教導規矩之事胡翼之為直講
[031-26a]
 有㫖專掌學政胡亦甄别人物擇其過人逺甚人畏
 服者奨之激之又各因其所好類聚而别居之故好
 尚經術者好談兵者好文藝者好尚節義者皆以所
 類羣居相與講習胡亦時召之使論其所學為定其
 理或自出一義故人皆樂從而有成今朝廷近臣往
 往胡之徒也
[031-27a]
  瀧岡阡表
嗚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於瀧岡之六十年其子修始
克表於其阡非敢緩也蓋有待也修不幸生四歳而孤
太夫人守節自誓居貧自力於衣食以長以教俾至於
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為吏廉而好施與喜賔客其
俸禄雖薄常不使有餘曰毋以是為我累故其亡也無
一瓦之覆一壠之植以庇而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
吾於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於汝也自吾為汝家婦不
[031-27b]
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養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
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吾之始歸也汝父
免於母喪方逾年歳時祭祀則必涕泣曰祭而豐不如
養之薄也間御酒食則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餘
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見之以為新免於喪適然耳既而
其後常然至其終身未嘗不然吾雖不及事姑而以此
知汝父之能養也汝父為吏嘗夜燭治官書屢廢而歎
吾問之則曰此死獄也我求其生不得爾吾曰生可求
[031-28a]
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矧求而有
得邪以其有得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
猶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囘顧乳者抱汝而立於旁
因指而歎曰術者謂我歳行在戌將死使其言然吾不
及見兒之立也後當以我語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
用此語吾耳熟焉故能詳也其施於外事吾不能知其
居於家無所矜飾而所為如此是真發於中者邪嗚呼
其心厚於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汝其勉
[031-28b]
之夫養不必豐要於孝利雖不得博於物要其心之厚
於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學咸平三年進士及第為道州判官泗綿
二州推官又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瀧
岡太夫人姓鄭氏考諱德儀世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
儉仁愛而有禮初封福昌縣太君進封樂安安康彭城
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時治其家以儉約其後常不使
過之曰吾兒不能茍合於世儉薄所以居患難也其後
[031-29a]
修貶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貧賤也吾處之
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
得禄而養又十有二年列官於朝始得贈封其親又十
年修為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
人以疾終於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
副樞宻遂參政事又七年而罷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
其三世蓋自嘉祐以来逢國大慶必加寵錫皇曾祖府
君累贈金紫光禄大夫太師中書令曾祖妣累封楚國
[031-29b]
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禄大夫太師中書令兼
尚書令祖妣累封吳國大夫人皇考崇公累贈金紫光
禄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皇妣累封越國太夫人
令上初郊皇考賜爵為崇國公太夫人進號魏國於是
小子修泣而言曰嗚呼為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此理
之常也惟我祖考積善成德宜享其隆雖不克有於其
躬而賜爵受封顯榮褒大實有三朝之錫命是足以表
見於後世而庇頼其子孫矣乃列其世譜具刻於碑既
[031-30a]
又載我皇考崇公之遺訓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於
修者並掲於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遭時竊位
而幸全大節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熈寧三年歳次庚
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誠保德崇仁翊戴
功臣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知青州軍州事兼
管内勸農使充京東東路安撫使上柱國樂安郡開國
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實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朱子謂韓愈祭十二郎文後數百年而本朝復有歐陽
[031-30b]
文忠公瀧岡阡表其為朱子所心折如此然以兩文較
之其情致悱惻能達所不能達之隱所謂喜往復善自
道者則果相伯仲若夫垂諸萬世使酷吏讀之亦不覺
泫然流涕者歐作固專其美而韓遜不如矣子曰茍有
車必見其軾茍有衣必見其敝蓋言有其實斯有其文
也愈固不得無之而空言之歐之勝者實也如此文者
所當自朝廷至於里巷莫不謳吟諷誦者歟夫是之謂
羽翼六經羽翼六經云者固不在句訓字詁之徒也
[031-31a]
 儲欣曰千百年墓表中有數文字豈惟居士集之冠
 予師觀我先生令永豐貽予瀧岡阡表石刻本旁有
 龍爪迹二焉指數歴然土人云公始磨刻此碑於家
 舟載以行無何大風雨舟覆稍定使人汨水求碑不
 可得越一日碑已在瀧岡阡矣完善無毫髪損增二
 爪迹而已父老相傳龍王欲讀公文遣其屬攫致之
 其説頗誕然文章能事至於如此於以動神明而感
 怪物亦理之或然者歟
[031-31b]
 
 
 
 
 
 
 
御選唐宋文醇巻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