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28 未軒文集-明-黃仲昭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未軒文集巻四
            明 黃仲昭 撰
  題跋
   恭題宣廟御製翰林院箴
翰林者朝廷之親臣人君徳性資以涵養學問資以講
明辭令資以撰述機務資以謀議於百司之中最闗於
治本非得賢才以處之不足以稱其職也肆宣廟臨御
[004-1b]
之日親灑宸翰作箴以訓之其於輔徳則欲其端乃志
慎乃守以左右於朝夕於講學則欲其以堯舜之道而
啓沃焉於辭令則欲其尚典實戒浮薄於謀議則欲其
獻納論思匡之益之天語諄諄無非欲得賢以隆治本
也孟子曰堯舜之知而不徧物急先務也堯舜之仁不
徧愛人急親賢也宣廟之心其即堯舜之心哉使翰林
之臣皆能仰思聖意以求無負於所職則聖徳日以髙
明聖學日以緝熈詞令之宣布無不善機務之謀議無
[004-2a]
不審天下之治殆若水建瓴丸走阪帆逐順流而翼之
以風沛然莫之能禦矣堯舜之治豈得専美於前也哉
   題宋丞相文公墨蹟後
伏觀公與制使書有云至汀後建福以次淪失朝廷養
士三百年無死節者如心先生差强人意不知今果死
否予嘗考其所謂如心者即宋㕘知政事陳先生文龍
也先生莆田人别號如心徳祐丙子知興化軍守將曹
澄孫以城降元先生被執不屈乃械送杭州不食而死
[004-2b]
公所云差强人意其在先生被執之時乎是時宋祚猶
未終公特以閩地多陷沒而嘆伏節死義者之未見其
人又恐先生未能決一死以終其節其志如此則其所
以處已之死以報宋三百年養士之恩者蓋已有定論
矣或者因公被繫久而未死遂妄有所致疑於其間是
蓋未嘗覩公此書而然耳使得而觀之因其言以求其
心則其惑豈不可以少瘳乎予督學至吉公之裔孫裕
及繼宗以此巻求予言識其後予讀諸先輩題識其因
[004-3a]
公之言而推明公之心者已無餘藴獨其所及如心一
事未有發明之者予故拜手稽首表而識之
   書新刻資治通鑑綱目後
經以載道史以紀事其述作之體自不同也然吾夫子
之作春秋因魯史所載之事而以堯舜禹湯文武之道
定其是非以垂萬世之鑑戒則其體固史而其道實與
易書詩禮樂諸經並行而不悖焉子朱子因司馬文正
公所輯資治通鑑而修綱目蓋倣吾夫子春秋之法也
[004-3b]
其事固因歴代之所紀載而所以定其是非以垂鑑戒
者亦何莫而非堯舜禹湯文武之道乎讀史而不從事
於斯則雖貫穿今古而無或遺則亦不免為玩物喪志
其於修已治人之道亦奚補哉仲昭承乏提督江西學
政因為學者定讀書之法其於諸史則欲其熟觀綱目
以端其本顧書坊刻板嵗久刓缺而其所附考證考異
及集覽正誤三編俱類刻於各巻之後不便覽觀又元
儒廬陵劉友益所著書法一編其有功於朱子大書提
[004-4a]
要之㫖尤多舊未嘗附載於篇仲昭每欲重新繕寫而
取上四編之言各附入本條之下刻梓以詔學者第患
工費頗多非獨力能辦一日以語同寅婺源汪君從仁
君慨然曰是書重刻於世道不為無補當相成之遂募
書人繕寫成帙俾臨川儒士黎喆精加校讎以正訛謬
復相與規措其工費方將登梓而君以賀聖夀入京仲
昭亦以職務行部俱弗獲督其成遂以付南昌滑守浩
張同守汝舟俾募工刻焉經始於𢎞治癸丑之春至是
[004-4b]
四閱載而工告畢因識其顛末以見仲昭及汪君所以
重刻是書之意云諸凡有勞於是役者併列其姓名如

   書陳僉憲直夫所藏羅一峯辭翰巻後
古禮不行於世久矣而喪禮尤甚吾友陳君直夫居喪
謹禮節毫釐不茍而羅君應魁復為酌其中道俾於今
可行而於古無所戾皆格言也予得而觀之竊謂直夫
克慎其親之終應魁克輔其友之仁於風化皆有足裨
[004-5a]
也詞翰云乎哉三復之餘斂袵起敬
   書京師諸公送陳直夫再任南臺詩巻後
此予友陳君直夫再任南臺京師諸公贈行詩巻也直
夫抵任甫朞月遂擢江西僉憲巻中有一二名公贈行
詩附焉予觀諸公之詩其所期於直夫者或仕或止雖
若不同而其敬慕直夫之心則一也直夫果何以得此
於人哉蓋其剛大之氣純正之行廉辨之操有過人者
故聞其風自不能不敬慕之耳是後直夫莅江西不二
[004-5b]
載即引疾致事而去家居十有七年朝廷俞大臣之薦
特降璽書就其家起之遂復僉憲閩臺僅餘半載今又
將去矣其出處之際皭然不汚譬猶瑤林瓊樹却立於
風塵之表可望而不可即也世有不知敬慕直夫而反
訾議之者亦獨何心哉
   書李西涯所作山隂陳氏祠堂記後
予友山隂陳君直夫能復其先業於破蕩流竄之餘又
能創祠堂置祭田而使其父祖得復血食於丘園桑梓
[004-6a]
之間傳所謂善繼述之孝者直夫有焉西涯李先生記
其祠堂謂直夫之所自盡可以教其子孫亶其然乎東
白張先生書其記後謂直夫二兄繼卒主其祭者次屬
直夫直夫嘗以其子繼伯兄律之宗法決所不可此則
非予淺學之所能解也蓋直夫立祠堂時其伯兄尚無
恙固嘗主其祭矣嘗主其祭即宗子也按子程子曰禮
長子不得為人後若無兄弟又繼祖之宗絶亦當繼祖
禮雖不言可以義起此可見宗子之絶不可不為之立
[004-6b]
後以主祭也或謂祠堂由直夫而立則其祭自當直夫
主之不必為其兄立後也予又聞吕汲公有言禮宗子
為士庶子為大夫以上牲祭於宗子之家故今議家廟
雖因支子而立亦宗子主其祭而用其支子命數所得
之禮此又可見祠堂雖立於庶子而祭必主於宗子也
東白先生以理學名一時其言必有所據惜予未及請
問其詳也因直夫出示此巻故識予之鄙見如此直夫
試以予言質之倘别有所聞因風幸以告我
[004-7a]
   書新刋大學中庸章句或問後
曩予提督江西學事遍歴屬郡視諸生學業似於大學
中庸或問多未嘗誦習也予恠而問之皆謂書坊所摹
二書無或問久矣因就書肆取而閱之果然是蓋刻書
之家欲省紙劄以規微末之利故耳竊惟子朱子於此
二書既著章句以明其大㫖復著或問以析其精微其
開示後學之意至深切矣有志於學者可偏廢哉用是
僣取大學或問逐節刋附章句之下以便初學誦習其
[004-7b]
中庸或問原附輯略之後章句序中已論之詳矣故其
間多論辨輯略取舍之意不専發明章句之㫖也予既
嘗刻輯略或問全書於江西提學分司摹以示諸生復
詳節論辨輯略之文而取其與章句相發明者倣大學
或問之例逐節錄附章句之下刻之家塾非敢妄意以
亂朱子之成書也亦姑以便初學之誦習云爾若有志
於窮理之學則前所刻全書具在不妨取而熟玩之也
板刻既成因識其始末如此
[004-8a]
   書徃年為陳直夫所作祠堂記跋後
予前為直夫題祠堂記後所論欲為伯兄立後之事蓋
心有所疑故欲直夫質其詳以見教也今年予以事至
三山詢之直夫始知其伯兄卒於其父居蘭府君之先
實未嘗主其祭即此可以袪予之所疑矣陳倦飛跋語
復引伯邑考武王之事為證尤明白切當無復有遺説
也事之始末有所未審而遽下筆立論故其舛繆如此
殊為可笑直夫重出此巻命予易其説予不欲易之而
[004-8b]
復識此蓋以告觀者且以自訟云
   書新安方氏族譜後
一人之身傳而至於相視若途人者理也亦勢也聖人
有憂焉故命小史奠世系辨昭穆天子則有帝繫諸侯
則有世本以至卿大夫士凡得立宗以綴其族者亦莫
不有譜牒識其所從出條其所由分而孝弟之風藹如
也後世以古為迂為政者治吏事而已世系昭穆既非
世教所重而士大夫之家亦鮮有以是加諸意者歴世
[004-9a]
既逺綂緒無所考至於善不慶喪不弔漠然若秦越相
視而古人孝弟之風幾乎息矣古歙方士衡先生慨念
及此於是取其家之譜牒蒐摭而修之上泝其得姓之
源下疏其流派之分榦枝扶疎綱網聨絡近世士大夫
家不多見也觀是譜者寧不有所感而興其尊祖之念
乎尊祖則敬宗敬宗則收族收族則世系奠昭穆明而
孝弟之風将駸駸乎復於古矣然則是譜之作非特可
以示方氏之子孫而於世教亦未必無所助也嗚呼其
[004-9b]
可尚也夫其可尚也夫
   書重刋通鑑前編後
歴代諸史簡帙浩繁學者苦難遍讀至宋司馬温公乃
易紀傳為編年纂輯資治通鑑一書以便後學然讀者
猶或病其太詳也子朱子遂取其書别立義例櫽括増
損以作綱目於是乎繁簡始適其中矣第温公通鑑以
尚書春秋在前嫌於僣經既不敢紀唐虞三代之政又
不敢接春秋獲麟之後斷自周威烈王之二十三年為
[004-10a]
始而朱子綱目亦因之肆由春秋而泝於唐虞其間治
化之隆替世道之升降人才之盛衰政事之得失未有
㑹稡而歸于一者學者於此猶不能無遺憾也仁山金
先生乃以邵子皇極經世為據昉自帝堯元載而下接
於通鑑凡歴代事蹟散見於經傳子史者悉采擇去取
或加論辨稡為一書名曰通鑑前編其體則略倣温公
通鑑其用意則亦朱子綱目之法也近世名卿有謂春
秋綱目之作皆以傷二帝三王之道不行於世也是編
[004-10b]
用春秋綱目之法乃比二帝三王之事而書之且以接
於綱目之前是無春秋矣以是而深疑其不可先生前
後所自序論之已詳予何足以知之然竊以為史書之
作所以紀政事而昭監戒也自綱目之外求其去取精
審論辨明正者無如是編其有益於學者不少又豈特
便於觀覽而已哉予督學江右僣為諸生折衷讀史之
法斷以綱目為主而以是編及我朝所修續編綱目以
足其前後歴代事蹟學者從事於此則宇宙間切務吾
[004-11a]
儒所當知者可以盡得於已推以應天下之事將沛然
而不窮矣諸生以艱得是書為言予因假同寅洪君宣
之所得南雍刻本分命列郡翻梓以傳而并識區區之
見云
   題陶淵明詩集
陶靖節詩蕭散沖澹如行雲流水出於自然而變化開
閤涵泓演迤自有無窮之趣故予嘗妄意題品以為自
漢古詩十九首而下惟蘇子卿可以頡頏之其餘皆當
[004-11b]
避竈而煬也或疑靖節累世仕晉留侯三世相韓大致
相似而留侯始終為韓報仇靖節則托於酒而逃焉雖
終身不仕宋清節可尚視留侯終有不能及者予謂不
然留侯得漢高為之依歸故終能滅秦項以遂其報韓
之願靖節遭時無漢高者可托以行其志是以適意於
酒以終身也然其疾宋祖之弑奪閔晉室之陵遲忠憤
激烈之氣往往於詩焉發之觀其咏荆軻者可見矣靖
節之與留侯迹雖不同而心則未始不同所謂易地則
[004-12a]
皆然者也予因論其詩遂併述之以袪羣惑
   題陸宣公奏議
右唐陸宣公奏議一帙六十二篇分為十五巻宋蘇文
忠公為講官時所嘗校定者也公平生詩賦文詞别有
集行於世而此特其立朝時所上章疏耳予嘗觀其所
論議凡君心之未格政事之未善風俗之未正民隠之
未恤人心之未歸天道之未順賞功懲惡之未盡其公
治邊馭將之未得其法平生所藴經國大宜無不悉言
[004-12b]
之道足以濟時力足以任重學足以達古今之變智足
以周天下之慮若公者使得賢聖君而輔之以究其所
藴則未必不與伊傅之流相馳騁後先也惜乎仕不遇
時使其平生經濟之效竟不白於世可勝嘆哉雖然盧
扁不可作而其療病之方則俱存也善醫者按病而施
之必將有大獲其效者庸書巻末以俟
   書晦菴朱先生文集後
右晦菴朱先生文集一百巻閩浙舊皆有刻本浙本洪
[004-13a]
武初取置南雍不知輯於何人今閩藩所存本則先生
季子在所編也其後又有續集若干巻别集若干巻二
本亦併刻之歴嵗既久刓缺寖多讀者病焉成化戊子
仲昭自翰林謫官南都偶得閩本公暇因取浙本校之
其間詳略互有不同如劾唐仲友數章閩本俱不載其
所劾事狀世之鄙儒多以是疑先生異論紛起故悉増
入使讀者知仲友蠧政害民之實而無所惑於異論也
其他無大闗係者則仍其舊惟正其亥豕魯魚之訛而
[004-13b]
已嵗丙申閩憲使山隂唐公質夫僉憲蘭溪章公徳懋
閔舊板磨滅日甚遂以仲昭所校本補之未及訖工而
二公相繼去任尋復殘缺僉憲天台林公一中至慨然
以為己任久未暇及壬寅秋謀於先生九世孫都運伯
承君復以仲昭所校本精加讎訂訛者正之腐者易之
缺者補之至是始無遺憾矣嗚呼先生不可復作而是
編之存可以見其經國之謀焉可以見其濟民之政焉
可以見其出處之義焉可以見其交際之道焉上而天
[004-14a]
道之妙下而物理之微明而禮樂之文幽而鬼神之理
大而人倫之常小而人事之變無所不該誠作聖之階
梯入道之門戸也諸公惓惓相與圖其永久其嘉惠後
學之意不既深乎工既告成仲昭謹識其顛末以告後
之君子俾謹守而嗣修之以無替諸公之嘉惠也
   書重刋歴代帝王紀年纂要後
勝國時平章白雲翁嘗取十八史紀其傳緒歴年斷自
帝堯甲辰即位之嵗為始蓋以邵子皇極經世書為據
[004-14b]
也泝帝堯而上以至於伏羲氏則仍舊史著其大略以
備覽觀名曰歴代帝王紀年纂要今年春予以事至延
平獲㑹沙邑博何君朝宗偶論及諸史浩繁不便於初
學誦讀君因出是書見示予函讀終篇蓋非獨紀年而
已且併著其制器利物之始禮樂文字之源與夫三統
之建五徳之王傳位之或禪或繼得國之或順或逆大
槩略備蓋取約於博寓繁於簡上下四千餘載皇帝王
霸之迹可不俟終日而領其要矣學者熟讀是書然後
[004-15a]
進而讀金仁山通鑑前編晦菴通鑑綱目又進而縱觀
十九史則由簡以入繁守約以該博雖程子復生亦豈
得以玩物喪志而譏之哉何君欲鋟梓以授沙之學者
求予識之遂書此以復
 
 
 
 
[004-15b]
 
 
 
 
 
 
 
 未軒文集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