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28 未軒文集-明-黃仲昭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未軒文集巻二
            明 黄仲昭 撰
 序
  晉江楊氏家譜序
古大宗小宗之法聖人所以序天倫屬人心厚風俗扶
世教者也漢魏以降宗法廢墜聖人之意冺矣士大夫
有志於維持風教者始制為譜牒以奠世繫辨眧穆於
[002-1b]
是人心可得而屬天倫可得而叙亦聖人宗法遺意也
然則士大夫譜牒之作可茍也哉晉江楊氏家譜予友
思明君之所著也楊氏舊有譜遭元季兵燹亡軼弗存
故自君之髙祖以上名位統系無所從考所可知者自
其曾大父子成甫始耳一傳曰廸吉甫君之大父也再
傳曰濬儀甫曰濬輝甫君之伯父及父也自兹以降子
孫之繼承者寖以衆多舊譜歴嵗既乆不免殘缺君奉
其尊甫之命因其僅存者重加考訂以補其所未備而
[002-2a]
凡遠不可知疑不能明者悉闕焉君之著是譜其亦可
謂無所茍矣一覽之間昭穆次序粲然不紊世系親䟽
的然可考聖人所以序天倫屬人心者賴以不墜其於
風教豈小補哉雖然維持風教固不能不賴於譜牒而
其所以維持譜牒者則又在於賢子孫也吾閩蔡氏在
宋宗族最盛端明學士襄丞相京及其弟卞相繼顯融
於朝當是時論譜牒者鮮與為比然端明公髙風清節
可敬可仰表然為一代名臣京下欺君誤國流毒四海
[002-2b]
天下咸以奸囘目之不數世後蔡氏子孫惟端明之族
尚有譜牒京卞之族則寥寥焉京卞未必無族屬也葢
恥入其譜而皆自附於端明公之族耳嗚呼賢則他人
之族附於已不賢則已之族附於他人可不監哉可不
懼哉予於蔡氏為同鄉稔知其事而㴱有感焉故因序
思明君之譜而并舉以告楊氏之子孫使知所警云思
明君名智登成化甲申進士第拜南京監察御史彈劾
不避權貴傾之出為廣西藩省照磨葢亢楊氏之宗者
[002-3a]

  竹溪詩集序
子朱子釋孟子之知言謂其心明乎正理而無蔽然後
其言平正通達而無病予竊以為此非獨可以知言其
於觀人之詩亦不外此也葢言者心之聲而詩又言之
精者詩有純疵邪正有不本諸心乎予觀近世之詩學
豪壯者多流於狂誕而尠和平之氣學縟麗者多流於
纎靡而乏正大之體學冲淡者多流於淺俚而無雋永
[002-3b]
之味是豈獨詩之罪哉葢其心不明乎正理而各有所
蔽焉耳予友魏竹溪先生天資警敏早遊鄉校誦習講
説夐出等夷既而有司聞其才辟為邑從事或勸其辭
以應科選先生笑曰家貧親老不為禄仕古人所深罪
也况此亦聖朝仕進之一途顧吾所樹立者何如耳是
豈足為吾辱耶遂慨然就之日坐曹署治文牘其於勢
利紛華略不以動其中暇則焚香鼓琴或灑墨作山水
而尤篤意於詩其初葢博觀古今諸名家之集而終
[002-4a]
則一以盛唐為宗及遊京師又與先達姑蘇劉公欽謨
同邑周公次玉相往來倡和二公相與延譽於諸縉紳
間由是竹溪之詩名傳播遐邇矣逮謁選天曹冡宰尹
公聞其名召試以詩有簡㧞自慚非漢吏威儀今喜識
周官之句大為諸公所稱賞遂拜無錫縣丞後改宿遷
未㡬致其事以歸其在無錫及家居皆嘗倡一時名勝
為詩社今年已八十餘猶未嘗一日廢吟事也予嘗得
其集而閲之其五言如寄吳太守孤燈殘夜夢千里故
[002-4b]
人心如送林郎中致政煙雲新世態花竹舊郊居如題
璜山清隠軒冕浮雲裏江山醉眼中其七言如懐江湖
故人千里宦情星北拱百年人事水東流如秋日病起
黄花籬落家家酒白鴈江天處處砧如寄余汝盛閒吟
有客知何遜獨酌何人識馬周其他載集中者多稱是
其氣和平其體正大其味雋永藹然有盛唐風致葢其
平日篤於學以養其心之體平其政以達其心之用故
見於詩者兼全衆美若是也今贛州通守陳君士元於
[002-5a]
先生交遊特厚將取其集刻之而求序於余余亦辱厚
先生故不辭而序之并刻以傳焉先生世為莆人名時
敏别號竹溪故其集亦因以名云
  送同年進士還鄉序
進士某君某吾莆産也莆古稱海濱鄒魯産其間者多
事詩書重名檢葢其風俗然也君少負竒氣勤學慎行
不肯落落居人下成化丙戌捧鄉書來試春官登正榜
進對大廷賜進士出身既而吏部以進士未及盡用請
[002-5b]
命留若干人觀政於諸司餘令歸需次於家而君與焉
將行同年之留者相率餞君於都門外謂予以文字為
職宜有言予誼不可辭遂酌而告之曰人固有不得生
於文獻之邦以成其學者亦有生於文獻之邦而不遇
時者是皆人之不幸也幸而生文獻之邦又遇其時茍
自畫不進則人之罪也觀於木可見矣夫木之生也其
始依長山大谷以托其本又有雨露風日涵濡而煦育
之其生可謂遂矣然或有牛羊斧斤之害亦未見其中
[002-6a]
於材也今君得産於莆猶木之托本於長山大谷矣又
幸朝家植立至此豈不猶木之涵濡煦育於雨露風日
乎然或溺於驕㤗逸樂聲色貨利是木之害於牛羊斧
斤也其能充其所得者以極於大乎君之歸也慎無以
今之所得者自畫尚當學問以充其知仁義以養其心
禮樂以文其身𢎞毅以勵其行使夫所謂牛羊斧斤者
無自入焉他日應召而來敷施庶位將卓乎其有所樹
以及於天下則不徒莆之文獻有光而朝家之所以植
[002-6b]
立者亦足恃矣顧不偉歟余之與君産同邑學同道出
同年故舉是與君共勉之君至莆質於鄉先逹或以予
言為未足而他有所言焉其來也幸以告我
  階梯勲業詩序
階梯勲業所以名詩者何延平諸士友送吳君至善應
貢而作也送應貢而以是為詩者何我朝人才之入仕
以科貢為正途得其途以入則嚮用有期而勲業階梯
於此矣此諸士友贈言意也然則其所謂勲業者何古
[002-7a]
之君子道徳充於已而發於政事足以安社稷利生民
此勲業之至著者若禹稷伊呂之儔是已其或學術正
而未純勲業著而未大此則其次者若漢諸葛武侯唐
狄梁公裴晉公宋韓魏公范文正公之儔是已至於中
無所主而馳騁其才智以就功名於一時此又其最下
者諸士友所期於至善者諒必在彼而不在此也然人
之通塞殊途崇卑異分若概以逺且大者期之不㡬於
過髙乎是又不然君子居是官則盡是職職無不盡即
[002-7b]
所謂勲業也孔子為委吏則㑹計當為乘田則牛羊茁
壯長為魯司冦則魯國大治而齊人遂歸其侵疆隨其
位之大小而舉其職亦焉往而非勲業乎先儒謂孔子
萬世之師又謂聖人可學而至予之所期於至善者亦
在於學孔子而已抑予聞至善才敏而志篤學明而行
端在諸生中每課試輙優知者咸以㧞蝥弧先登期之
兹復升名於太學師友天下士益涵養本原淬礪文鋒
進而與畿甸之士角後先其孰能禦之掇巍躋膴以
[002-8a]
階梯乎逺大之勲業端在於此而奚過髙之有然其學
之也亦曰講學以明義理力行以體道徳隨其職而盡
所當為者而已諸士友斂衽謝曰至哉言乎請書以為
階梯勲業詩序
  送僉憲鍾公考績之京序
姑孰鍾公徳卿僉閩憲事踰二載復奉璽書提督學政
迄今又踰三載矣初公滿三載也例當報政於朝巡撫
都憲張公以公初莅學鼓舞作興之功不可遽輟也遂
[002-8b]
留公視事今年秋滿六載又當報政之期鎮守巡按諸
公復交章薦留之而公亟治裝戒行葢不可得而留矣
閩人愛公咸惜其去其閭閻之父老則曰昔公之行部
也仁行如春威行如秋故當是時官吏無苛刻貪殘之
政鄉鄰無叫號隳突之聲詩曰樂只君子民之父母公
其有焉兹行也何日復來以終惠吾民乎其庠序之俊
秀則曰自公之莅學也導之以徳義以端其本課之以
經史以粹其文煦煦焉如父子之相親愛也懇懇焉如
[002-9a]
師友之相答問也詩曰載色載笑匪怒伊教公其有焉
兹行也何日復來以終教吾黨之士乎其縉紳之有位
於時者則又曰鍾公性敏而勤心公而恕學慱而正行
端而通故自其舉進士歴兩京大理正副以至今官讞
獄而寃濫平司憲而憲度舉作人而人才盛葢無施不
可也詩曰維其有之是以似之其公之謂歟方今聖天
子急於求賢而明有司復公於進賢吾知鍾公行將躋
陟峻崇矣獨念公之在閩也其清節足律貪鄙其雅量
[002-9b]
足銷忿戾其卓識足警愚庸有如公不復來則吾人之
思曷已乎仲昭聞而歎曰君子何其使人感之深而愛
之至也稽其所言閭閻之父老所以頌其政也庠序之
俊秀所以頌其教也縉紳之有位於時者又所以頌其
政教之有所本也夫維藴諸身者有其本而施於人者
無所咈宜乎閩人於公將去則慕而不舍既去則望其
復來也歟雖然竊嘗聞之古之君子不以私而先公不
因寡以廢衆公之在閩其澤不過止於一方而已使其
[002-10a]
用於朝廷則由中達外四方之人豈不與被其澤哉然
則願公在閩者一方之私情而望公用於朝廷者天下
之公心也順天下之公心不多於狥一方之私情乎莆
大夫士皆以仲昭之言為然命書以為公贈仲昭舊嘗
與公同官辱愛最厚故不讓而書之既以為司銓衡者
告且以解閩人慕戀之私云
  洪山嚴氏清隐圖序
嚴氏世居仙溪之錦洋蔚為望族其族之彦曰敏祥君
[002-10b]
復愛洪山之勝因徙居焉山之上危石峭聳茂林蓊鬱
又有清溪沃壤映帶左右君於其間結廬數楹有蔬可
茹有桑可蠶有牲魚酒醴可供祭祀賔客白日悠永沙
禽林鳥之泳翔樵歌牧笛之響應烟蓑雨笠之往来舉
不出顧盼之外古所稱逸人幽士之居如王維輞川李
愿盤谷殆不是過也君居其中日課僮僕耕稼暇則施
施而行漫漫而遊逍遥徜徉惟意所適或勸之仕輙曰
吾不能隨俗俯仰仕非吾志也成化戊戌君年滿六十
[002-11a]
鄉之夀俊江文善甫謀於其宗䣊親舊曰君隐者也古
之至人隠居自樂無累於心是以多康寜而夀考若君
之夀其亦有得於隠居之助歟爰命工繪圖題曰洪山
清隠將以為夀觴之侑乃介予表弟方朝輝氏求言以
弁其首因為序曰夀之有得於隠居之助尚矣兹圖之
作其亦善頌善禱者歟蓋隠之云者深蔵不售之謂也
天下之物惟蔵之深者為能得其夀何也以其所處者
靜耳譬之於木其在通都大國者非不美也然牛羊牧
[002-11b]
之於始斧斤伐之於終木之生意於是乎斬矣若夫深
巖䆳壑之木貫四時而不改歴千載而常存是豈木之
性異哉所處不同耳人之一身四肢欲其逸也七情欲
其平也茍以之角逐於聲利之塲忿爭於得失之域百
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未有能生者矣惟隠居之士無
奔走服役以勞其外無寵辱得喪以嬰其中身安體舒
心曠神怡其夀有不期然而然矣然則君之所以享方
來之夀者豈有涯哉抑予聞君之徙居洪山也凡先世
[002-12a]
之業悉以讓其弟姪一門之内雍睦無間言歳延師家
塾以教其鄉䣊子弟雖甚費未嘗有吝色里有貧乏者
周之貸而不能償者不問也其敦尚行誼如此葢㡬於
仁者之用心矣以是而觀則君之夀固由於所處之靜
而所以能靜者又本於仁也孔子曰仁者靜又曰仁者
夀騐於君益信
  送閩藩左方伯路公致政還安成序
成化戊戌之春閩藩左方伯安成路公朝覲京師懇以
[002-12b]
老疾辭當道為上聞允之閩人慕公莫不齎咨涕洟不
啻若慈父母之將去已也嗚呼世之居官者民之視之
如傳郵之於過客去留之際漠然不加喜戚於其心甚
至有擠之而欲其去者若公之在閩也民愛之其去也
民懐之果何以得此哉仲昭嘗竊觀公之為政豈弟仁
恕一以愛民為主始公之未至也凡閩之貢獻供億皆
均取於八郡郡有大小弗計也公至則各視其民數以
為等差而賦役始均列郡之税舊各輸於鄰郡民憚於
[002-13a]
海運之難多鬻産往糴之於是榖價騰湧所費甚多而
民重困矣公亷知其弊因令各輸於其郡民甚便焉閩
僻在一隅山溪險阻每嵗以其税之半徴價輸於京師
其所徴者視民間之價纔及半而已民爭輸之吏胥因
緣為奸歳徴於列郡率以私意上下其數當道者莫之
省也公至悉革此弊民大悦公之為政大率類是此特
其尤著者耳然則閩人所以慕公而不忍舍者豈聲音
笑貌之所為哉抑仲昭因公之歸而有所感焉書曰人
[002-13b]
惟求舊詩曰三夀作朋葢以耉老成人國之所倚以為
重者也公早舉進士由給事中歴都給事中立朝侃侃
多所建明其大者具載英廟實録又由雲南左叅政歴
右方伯以至今官所至有恵愛於民老成如公指葢
不多屈也使公得大用於朝則其所樹立又豈止此
哉雖公懇懇以疾引退當道者曽不聞白於上而留
之何今之用人與古異哉此仲昭於公歸又不獨為
閩人惜也仲昭踈且賤欲留公而不可得序此以道
[002-14a]
閩人慕戀之懐且以申其私云
  伊洛淵源録新増序
聖賢之道達而推行於民則為善治窮而講明於已則
為正學所謂道統之傳不外是也粤自書契肇興斯道
至堯而始大著堯以是傳於舜舜以是傳於禹禹以是
傳於湯湯以是傳於文武周公文武周公沒而是道不
行於世天下遂不復知有善治矣孔子以生知大聖而
不得位乃與其徒講明是道删述六經遂集羣聖之大
[002-14b]
成而斯道之統以續故論語於終篇偹載堯舜湯武之
事葢以明聖學之所傳實淵源於堯舜也孔子之道惟
顔子曾子得之為最深其後曾子則傳於子思子思復
再傳於孟子故孟子於七篇之終亦歴叙堯舜湯文孔
子相承之次盖亦以明其所傳實淵源於孔子也孟子
沒而其傳遂泯則千載之下不復知有正學矣至宋濂
溪周子始超然獨詣而發其精㣲之奥於圖書當其時
則有河南二程夫子實得其學而益擴以廣故子朱子
[002-15a]
著伊洛淵源録一編偹載其師友之所講明傳授與其
見於言行政事之間者所以著明其上承孔孟之統下
啓闗閩之傳其亦論孟終篇所叙意歟南京户科給事
中豐城楊君方震早知慕向正學其於是録留意有年
矣因其間有朱子所欲刪改而未之及者稍加更定復
采朱子文集語録有論及編内諸賢事迹者各增入本
録之後葢欲使學者一覽而盡得其為人之實法其所
可法戒其所可戒其用心亦勤矣既嘗序其顛末而登
[002-15b]
於梓復走書謂仲昭曰願一言以發明伊洛之傳并示
學者門户路徑明白親切庶㡬有補也仲昭雖竊有志
於是而未知其指歸方切望洋之嘆其奚敢言然嘗觀
朱子答呂成公有曰舊讀程子之書而未得其要比因
誦其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者兩言雖約其實入
徳之門無踰於此此朱子為學者抽闗啓鑰要切之言
吾黨之士能從事於斯而有得焉則為聖為賢皆由於
此達則行之以善其治窮則守之以善其身庶其不負
[002-16a]
編録之意矣而楊君所以期望於後學者意其在此故
特舉之以復其請併與同志之士共朂焉
  興化郡守王侯挽詩序
興化郡守臨海王侯以六載考績書最還治未及視事
得疾卒方其危也郡之僚屬及部下士夫之巷處者相
與訪醫藥治療并往來候問差劇者無虛晷服役百執
事及閭閻田野之民相與率錢榖禱祀禬禳以兾其有
瘳者無越户及卒則郡之僚屬相與痛哭曰今而後不
[002-16b]
復見禮賢愛士如吾王侯者矣為善者孰其勸之不善
者孰其懲之乎郡民無男婦老少相與痛哭曰吾郡近
數年來奸欺屏息隱詘發舒使夫閭閻無呌囂隳突之
聲寡弱無强陵衆暴之患者實侯之威徳孚洽所致也
今而後安得復有如侯者以庇覆吾民乎因相率留侯
之衣冠葬於郡之永豐塘上以寓無已之思焉嗚呼侯
何以得此於人人哉盖其下車之初適前守致政歸郡
事多隳宿奸大滑乘機以逞日益繁滋侯乃振紀綱以
[002-17a]
正之嚴刑威以治之至其臨事處斷見機明决號稱神
明人不敢欺亦無敢干以私者不數月郡内肅然乃參
酌保伍之法以息民訟舉行旌别之典以厚風化講明
飲射之禮以興雅俗修濬陂渠之利以阜民生僚屬之
能者則扶植而委任之士夫之賢者則謙卑以優禮之
而復表章前之賢守以示官箴崇祀鄉之先賢以勵後
進且其為人襟抱闓鬯器識超邁而復濟之以問學飾
之以詞章故其生也人愛之其沒也人哀之哀之不足
[002-17b]
而形於言此挽詩之所以作也抑予於侯重有所感焉
亷恥道喪風俗日偷侯之治莆聲光燁然南臺及部使
者方交章上侯治行請加旌擢以風厲天下使侯未死
得以迓承寵命則天下民牧庶有聞其風而興起者而
今已矣此又不獨可為侯痛亦可為世道痛也予故因
序諸君子之詩併及之以告夫太史之傳循吏者
  延平府志序
予曩修八閩通志因悉取諸郡舊志以偹采擇其間延
[002-18a]
平一志實宋端平中所修者最為簡畧志名宦人物但
列其姓字邑里而已其他可知也繼得郡學司訓樊君
阜所修新志雖視舊志頗詳然較諸他郡者竟踈濶葢
自端平之後以迄於今未有修之者其文獻之不足徴
亦久矣𢎞治丁己華亭孫侯衍以名進士歴官尚書正
郎來守是邦首詢郡志而端平所修者已散逸不存惟
樊君新志留於郡學然亦未為完書也侯慨然曰郡之
有志千里之内典章文物悉繫於此其可少哉顧視篆
[002-18b]
之初爬梳蒙茸剔抉蠧弊未有餘力及此及其膏澤既
敷民用和洽又將述職入覲亦未遑及也去歳之夏侯
甫復任即下屬邑捜訪舊志新編欲纂修郡志鋟梓以
傳遂謀於今致仕宫保劉公求可屬筆者劉公以予嘗
從事於此因繆舉以復於侯侯廼先屬將樂縣掌教張
君聰沙縣掌教何君海將樂司訓朱君導草創編纂亦
既有次第矣爰具書幣遣生員朱𢎞李春詣弊廬而請
焉又恐予以老辭并求劉公及予友今閩憲僉事陳公
[002-19a]
直夫書為道其懇而劉公書且謂吾二人皆老矣亦欲
假此得一見以盡平生歡予既嘉孫侯為政知所先又
感劉公眷念老而尤篤遂勉强一來為之發凡例而取
三文學之所編纂者櫽括刪潤釐為若干巻并為之序
曰郡之事所當紀者固夥然其大要不過疆土人才風
俗三者而已他如山川貢賦學校選舉之屬則皆不出
三者之外也古之為政者節用以愛民興學以勸士暴
為之袪害為之除則疆土於是乎寧矣在延平有行者
[002-19b]
考諸名宦之志可見也古之為士者篤志為己之學而
為君子之儒以體則具以用則周而人才於是乎盛矣
在延平有能之者考諸道學之志可見也上焉者善其
政而風以淳下焉者端其學而俗以美則志所謂五步一
塾十步一庠而號稱鄒魯之邦者豈虛語哉詩曰雖無
老成人尚有典刑若前修之徳政此官於兹土者所宜
典刑也前修之正學此生於兹土者所宜典刑也閭閻
畎畆之民凡日用云為亦罔不以前修之流風遺俗而
[002-20a]
典刑焉則人才由是而復盛風俗由是而復隆提封千里
之内將無往而非樂土矣若然則不惟孫侯之意可以
不負而區區執編摩之筆者不亦與有耀哉志草創於
去嵗仲冬予至以今年仲春之半又閲七十日而脱稿
盖以孫侯欲書考北上故成之急如此惜其日力弗給
不得旁捜遍訪以補舊志所不足尚有望於後之博雅
君子云
  三任閩臺詩序
[002-20b]
閩臺憲使襄城髙公鍾秀初以進士起家評事南京大
理擢僉閩憲事既而進憲副尋復超拜今職自有官至
今㡬二十年以清約持身以靖共守位其讞刑獄也擴
公恕之心務存欽恤其司風紀也秉正直之節務持大
體閩人始而疑之謂公莅政之初特修飭以立名耳及
遷憲副見其所存所履不少變其初始信之深而愛之
至惟恐其或將去已也兹聞總憲之命下自列郡庶僚
以及群黎百姓咸動色而相慶曰吾黨又得終沾公之
[002-21a]
餘惠矣於是莆士大夫之能言者相率博采吏民之言
播諸歌咏以為公賀併以為列郡吏民賀以予舉進士
於公為同榜官南部於公為同寅相知最稔俾為之序
予憶曩嵗自南都歸省解纜龍江浮楊子以達于孟瀆
三四百里之間波濤蕩潏茫無際涯客有謂予曰水哉
水哉何若是其盛耶予曰是江發源於蜀之氓山合湘
漢豫章之水東行數千里至是將朝宗於海矣源深流
長此自然之理也推之天下之事莫不皆然今公抱有
[002-21b]
用之才而輔以有本之學其源深矣故其著於功業者
乆而不息如此亦奚異於長江之流彌逺而彌盛乎夫
外臺為清望之司憲使為華要之職公其益懋厥修而
不已焉吾見其朝宗於海也可指日俟矣然此非予言
士大夫之公言也
  莅阼典要序
今上皇帝即位之初邵武太守夏公育材以為上之毓
徳春宫也英明之譽已著於遐邇今以妙齡嗣登大寳
[002-22a]
益親儒臣以講學進徳其於三代繼體守文之令主葢
優為之矣因自念荷累朝厚恩亦欲罄竭𠂻悃以效萬
一之助以圖涓埃之報也於是考求御製五倫書所載
我朝一祖二宗之事采其尤切於初政者録為一篇謂
之法祖復考求書詩大戴禮所載唐虞三代帝王之事
采其尤切於政者録為一篇謂之師古凡所采一代之
事皆畧䟽其大㫖於後庶㡬於聖心有所啟發焉乃合
為一書名之曰莅阼典要表進上聞其同寅貳守陸侯
[002-22b]
懋昭通守陽侯元用節推朱侯奎文僉謂是編不獨可
為今上之獻聖子神孫繼統萬世皆可觀法以隆化理
於無窮也因命工繡梓以傳而屬予序其所以纂集之
意竊惟人君為政之道其條目固多然大要在於講學
以明體力行以致用而已今觀法祖篇所載如稽古勤
學納言明善崇經術辨義利訪耆老詢民隠選老成以
輔太子刋祖訓以賜諸王書大學衍義之文於壁以便
觀覧繪起家艱難之迹於圖以示子孫凡若此類皆明
[002-23a]
體之事也如事神治民憫農恤患謹天戒抑祥瑞褒
死節舉墜典勵志以圖治推誠以任人立學校以興
教化定禮制以正名分慎守令之選以蘇民困省興
作之役以紓民力凡若此類皆致用之事也師古篇
所載如所謂終始典學緝熈光明之類皆所以廣明
體之義也如所謂敬天勤民柔逺能邇之類皆所以
廣致用之義也葢於祖而法焉則其迹未逺而足徴
於古而師焉則其事雖博而知要至若編内所載王
[002-23b]
敬作所一言又所以該古今貫體用而成始成終者
也兹上徹九重倘玩其理而措於事則於為治之道
思過半矣又以其餘力取五經四書及歴代諸史而
縱觀之以博其義理之趣驗其是非之實則二帝可
三三王可四商周守成之令主又烏足言哉公學有
本源早以進士起家敭歴中外皆能體國愛民屢有
所建白而此編則又端本之論也昔西山真文忠公
嘗修讀書記語門人曰此人君為治之門如有用我
[002-24a]
者執此以往今予於公是編亦云
  八閩通志序
閩雖為東南僻壤然自唐以來文獻漸盛至宋大儒君
子接踵而出仁義道徳之風於是乎不愧於鄒魯矣先
哲凋謝典刑日逺士習民風漸不如昔有志於世道者
所為深嘅也仲昭多病早衰退處山林竊不自揆思欲
考求前志表章先哲之典刑以風厲後學庶㡬於世道
少有所補而不終為聖朝棄物也顧私家無力不能盡
[002-24b]
得八郡之志以備檢閲而書人筆劄之屬亦無所取給
盖有志而未能者乆之適今御用監太監五羊陳公奉
命鎮閩雅好文事藩臬諸君子因以諸郡之志乆曠不
修為言公嘅然曰誰可屬筆者諸君子僉以仲昭為宜
公乃具書幣俾行部憲臣踵門而請焉仲昭亦欲畢其
初志故不辭而為定其凡例隨事分類為大目十有
八所統小目凡四十有二每類則合八府一州之事
以次列之釐為八十七巻名曰八閩通誌其間若地
[002-25a]
理食貨秩官學校選舉壇廟卹政宫室丘墓古蹟之類
皆因諸郡所采事蹟隨其詳略稍加刪次或遇營建修
治之得宜而可以示法於後世者始備録之至於人物
一類誌或有未載及載而未盡者必旁捜博考尤致其
意焉如福之人物舊誌俱未有登載今則以進士郡人
林謹夫所輯鄉賢傳及閩邑庠司訓蘭溪鄭瓘所輯郡
誌采入莆之人物舊亦未有類稡而歸於一者今則以
郡人方先生時舉所著人物誌吳先生源所著名公事
[002-25b]
述及今少司冦彭先生韶所輯莆陽志采入建寜舊誌
已亡成化初郡守安城劉鉞嘗修之未及成而遷擢遂
并携以去陳公特遣使詣其家訪得之今悉因其所載
者采入延平則有郡庠司訓縉雲樊阜所修誌邵武則
有前郡守南充馮孜後郡守仁夀劉元所修誌泉漳汀
三郡誌則皆近日郡人所纂輯者今所采人物皆因之
又慮局於見聞之偏而於公論有未協也復屬膳部主
事莆田宋端儀重考論而去取焉先儒廣漢張子嘗論
[002-26a]
修誌不可不載人物豈不以人物乃典刑所繫而有補
於世教乎仲昭纂輯斯誌而尤慎重於是者盖亦廣漢
張子之遺意也時預纂修者前黄梅司訓三山龔章麗
水司訓宗姪洙儒士莆田熊晟張元紳及樊鄭二司訓
也終始相成其事惟元紳及洙之力為多提督采取諸
郡事蹟及綱領纂修之事者提學僉憲金陵任君彦常
實任之若夫餼廪筆札書人刻工之費則皆陳公所自
區畫一芥不以煩有司用是仲昭得以優游歲月以畢
[002-26b]
其事云
  南都壯遊詩序
永新醫學訓科張祖齡世家胄也張氏之先清河人後
唐時有曰徳廣者以清逺軍節度推官員外郎監永新
鎮其後因家邑之黄陂世有聞人入國朝來祖齡之
大父牧洲居士暨其父封南京刑部主事益齋公俱以
文學行義擅名於鄉祖齡及其兄順庵早承箕裘之業
順庵以進士起家歴官南京刑部員外郎奕奕有聲稱
[002-27a]
而祖齡亦用知者薦拜是職士大夫多愛重之今年夏
有司檄祖齡督其邑之税糧輸於南都祖齡喜曰吾兄
弟各縻官守不相㑹晤者屢易寒暑矣今兹之行上以
供公家之役下以伸兄弟之情其殆天假也况南都山
川形勢之美衣冠文物之盛甲於四方吾得以行役之
暇探竒覽勝以暢其懐抱親賢友善以博其見聞抑豈
非浮生之一快哉於是浮深渉險而來泛龍江以觀天
塹之險登鳯臺以覽形勝之竒瞻虎踞於石城望龍蟠
[002-27b]
於鍾山訪朱雀之橋以弔王謝繁華之迹臨𤣥武之湖
以詢齊陳爭戰之墟凡京師宫闕陵廟之雄壯廪蔵苑
囿之富饒臺榭寺觀之幽竒園林泉石之瓌偉無不歴
覽登眺祖齡兹遊其亦可謂壯矣既竣事將歸順庵同
官諸公即祖齡所嘗遊者分而為題曰石城夜泊曰鍾
山曉望曰龍江潮勢曰鳳臺山色曰朱雀停驂曰𤣥武
觀魚曰牛首晴嵐曰鷄鳴夕照曰報恩登㙮曰朝陽謁
陵曰雨花懐古曰棲霞眺逺凡十有二各採一題賦詩
[002-28a]
贈之裝潢成軸題曰南都壯遊以予嘗辱知於順庵命
為之序予惟人之一身萬物之理具焉善學者能因其
理而反之於身則凡身之所歴者無一而非吾進修之
助也古之君子有以遊而進其學者有以遊而工於文
者豈有他哉亦以萬物之理反之於身而已祖齡能因
是而求之接夫山則取其厚重不遷者以輔吾之仁接
夫水則取其周流無滯者以輔吾之智見江湖之大則
吾心之狹小可以因之而廓見煙雲之清則吾心之塵
[002-28b]
俗可以因之而去以是數者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則
祖齡之遊其即古人之遊與是歸也徳益崇業益廣名
位之進葢未可涯也張氏文獻豈不因祖齡而益有光
乎祖齡勉之幸勿以予言為迂
  夀鳬山王節婦序
節之六四曰安節亨葢節以乘剛處險慎守不變為義
節而能安有致亨之道焉季秋之月寒氣始至草遇之
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脱惟松栢凛然特立於風霜揺落
[002-29a]
之餘歴千載而不變天豈獨厚於松柏哉盖其理有不
得不然者安節之亨於此見矣鳬山王君某嘗為予言
其族有節婦曰林氏横渠彦智處士之女也年二十歸
王氏為崇貢甫之妻越十有一年而寡子稜甫五歳女
亦幼節婦哭踊自誓曰吾不幸不得與吾夫偕老吾力
猶能使子有立而女有從吾如有他志則不可為人於
天地間矣於是竭力治塋域塟其姑以及其夫既免喪
悉屏膏沐服儉素而益以禮自防跬歩不敢愆度越節
[002-29b]
王氏多遺貲而子女幼孤强貪覬覦岌岌乎殆不可一
朝居而節婦毅然處之始終不少變稜既冠即進之於
學兾以光大其門女亦擇所宜歸王氏之業所以不墜
者皆節婦之力也里耆狀其義行白於郡縣上於藩臬
按實聞於朝於是禮部議旌表蠲復如令盖至是而節
婦年已七十又二矣予聞而志於心某月某日寔節婦
設帨之晨王君將率其族人子弟捧觴為夀來徴予文
侑之予惟節婦之所存所履如此所謂安於節者也今
[002-30a]
焉享夀考之盛膺褒旌之榮而復有子克家顯揚可冀
其所以獲乎天者殆猶松栢之茂無不爾或承矣亨孰
大乎世有服章甫逢掖號為丈夫者平居無事則談道
徳誦仁義傲睨四顧旁若無人一旦少遭困抑輙俛首
降氣盡棄其平生以狥乎物若是者終與草木同朽腐
求如節婦之亨其可得哉序以著之既以為節婦夀且
以警夫世之人庶聞其風者有所感發而興起也
  夀樂軒居士李公七十序
[002-30b]
出莆城之北半舍許有塘曰白水邑之大姓李氏世居
焉成化辛丑予族姪麗水司訓宗魯甫授徒於其塾予
諏之曰李氏素稱文獻其出而仕者若致仕某邑司訓
體廣君今户部主事元鎮君定海邑博深甫君皆予所
嘗承顔接詞而畏敬焉者也其晦迹丘園老成博雅足
為鄉邦儀範者予於曩時僅獲識孟殷先生一人以李
氏族姓之夥必有繼先生而起者可得聞乎麗水曰李
氏徳善之懿方興未艾未可以一二數也其尤著者曰
[002-31a]
樂軒居士某其名景和其字祈陽令諱龍之孫今主事
君之季父也少失怙事母盡孝事其兄甚謹有艱虞輙
代之無難色撫諸子曲有恩意家庭之内雝雝如也先
祠乆且敝與族人戮力新之族凡有義舉輙以身為諸
子姪倡妻之母老而獨迎至其家養之始終無違禮鄉
鄰姻戚有貧乏者周以財貸而不能償者弗問也上俞
東橋圮行者病焉因率鄉人修之與人交坦夷樂易不
設城府或加以横逆亦安之不校晚年先業益拓悉以
[002-31b]
家政付其子而命其孫之秀頴者著録庠序期以不墜
其先縱迹恒終歳不入城邑郡大夫每行鄉飲必以賔
致亦不數數就日惟與幽人韻士相追逐於巖雲水月
之間以自適因自號樂軒其志可見矣予聞其言嘆曰
今之士無才則已茍有才隨其大小髙下莫不欲自表
見於時若居士者才可以進取而乃翛然浮遊於塵氛
埃壒之外其殆古所謂隠君子者哉明年居士年適七
十其姻族諸君以予知居士者介麗水來徴文為夀予
[002-32a]
曰古之隠者其夀恒多於人以其心曠神怡無外物之
累也自漢以來山林巖穴之士若法髙卿司馬承禎皆
八九十至於百歲而矯仲彦或者又謂其得仙道夀盖
不知其紀也居士徜徉里閭超然不累於物異時為髙
卿為承禎為仲彦其可涯哉諸君合辭曰是可為居士
夀矣遂書之
  羅氏文獻别録
閩藩元幕吉水羅君宗噐嘗編輯其髙大父𢎞文學士
[002-32b]
楚筠先生曾大父侍講耕樂先生大父工部侍郎寅菴
先生父國子進齋先生凡四世所得累朝宸翰及一時
王公贈答詩文總若干篇合為一帙名曰四世文獻既
繡梓以傳矣復編輯其平生所得名公賢士詩文若璧
水歸寧則有贈遺之什蜀藩督餉則有去思之歌以至
廬墓而召四異莅閩而感瑞鶴亦各有賦詠述作合之
又若干篇名曰文獻别録今年冬君以公事至莆因得
受而讀之雖其文辭不能無工拙之異然因之而叅互
[002-33a]
考質可以見其家學之粹焉可以見其孝行之篤焉可
以見其謨謀之臧焉可以見其政事之良焉可以見其
清介之操焉刻之而與先世之文獻並傳可無沗矣顧
乃以别録名之盖不敢以己之所至者遽齒於先烈也
是固君之謙徳然其志亦豈易量哉曩予督學西江嘗
聞君有學古名及予致仕過三山又聞巡按藩臬諸公
稱君為政有古循良之風兹復獲覩其設施而叅以是
編之所輯錄則平日之所聞者信不虛矣今天下崇侈
[002-33b]
而尚浮好貨而不好徳故流俗日頽滔滔乎如江河之
決而下也君仕蜀及閩俱嘗以政績卓異為當道者所
推薦異時位益進所及當益廣則其障波流而反之也
不易易耶斯時也是編之所輯者當益富乃裒刻以附
先公之集而易其名曰五世文獻則羅氏先徳豈不因
君而益有光乎君之門人黄文鸑等請錄夀諸梓以為
風教之助求序於予予辭弗獲敬書此於篇端以復
  送莆郡知事何侯六載考績序
[002-34a]
世之仕者率謂局於其位而不得以行其所志於是茍
且因仍不刻意於理惟優游歳月以待序遷而已予竊
悲之程伯子有言一命之士茍存心於愛物於人必有
所濟君子之仕誠有志於愛物以濟人至於聲實顯聞
必將膺抽擢而起矣位之崇卑豈能為重輕哉莆郡知
事何侯充濟江右之新淦宦族也始由胄監拜今官公
亷以正己恭勤以奉職嚴慎以御吏平恕以臨民賛政
未半載而郡之守貳及鎮巡藩臬重臣皆稱其賢凡郡
[002-34b]
所轄兩邑有疑獄難事必屬侯往勘覆之侯為剖析處
分皆得其事情無或訾窳者旁邑或乏人視事亦多以
委侯初嘗署永福郡吏之欲漁獵於縣者不敢肆郡僚
之欲巧取於民者不得逞於是相與飾誣造謗嗾其長
以達於監司欲傾之監司稔知侯之治行竟寢不行繼
復署仙遊首詢民瘼知前政用度太侈傷財病民乃痛
節縮縣之浮費視舊省十之六七而復均賦役信期㑹
禁奸戢盗興利除害期年之間刑罰以簡獄訟以息又
[002-35a]
嘗重新邑之學宫壇廟以及譙樓驛舍倉厫橋梁亭宇
之不可缺者皆規措有方功成而民不知役邑之父老咸
謂侯之治績葢數十年來所未有而僅見者也去歳侯
再署仙遊以滿兩考例當獻最北上邑民留之不可得
因勒文於石以紀其善政以寓其去思焉莆之縉紳大
夫亦辱侯之愛惓惓不忍舍爰命予言贈之予愧不文
因備述侯之徳政彰彰在人者以復以見侯之居官刻
意於理者也能愛物以濟人者也必膺抽擢而起者也
[002-35b]
  送泉郡貳守羅君獻績天曹序
今之列郡在古封建即地方千里之大國也朝廷既置
守以統理之又設任貳以相助之無非欲其同寅協恭
參校政事之得失而施之於民使各遂其所欲而去其
所惡焉其職不既重矣乎昔歐陽文忠公留守南京以
其佐蘓公子容處事精審凡一府之政悉以委之蔡文
忠公通判兖州以其守王公及之政尚嚴急而務濟以
寛由是郡之獄訟無寃抑者必如是然後可以無負於
[002-36a]
朝廷設官之意也去古既逺士鮮聞道為守者率欲攬
權自専而不肯推誠以任其佐為佐者率欲炫才自見
而不肯輸誠以輔其守其甚焉者又有非君子之所忍
言也後世循良之吏所以寥寥於史䇿者其由此歟泉
郡貳守羅君沛澤宋大儒豫章先生之裔也今為浙之
桐廬人世有顯仕入國朝來君之從叔祖東廣憲使公
及尊府星子邑博先生俱有聲於時君自少負敏才卓
識翹然出其輩流成化戊子以家學領鄉薦卒業成均
[002-36b]
今上龍飛初元羣試於銓曹名在魁選遂拜今職下車
以來遇郡事無鉅細必與同官協謀其可否務適厥中
及今郡守李侯克明至勵精政理於君雅相信重而君
所以贊相之者亦無往而不盡其心九載之間勤以奉
上而不顧其身之勞嚴以御下而不恤其情之私其决
事也明其賦歛也公汲汲焉惟恐公家之需或缺閭閻
之情有所不堪盖君懐勁正之徳而復加之以持乆之
力故施之於政如此予嘗竊怪夫列郡守貳克懋寅恭
[002-37a]
之道而著循良之績者不可多得今乃獨於君乎見之
可不謂凌邁等夷之君子乎以是而敷奏天朝吾知褒
擢之典明天子於君必無所靳矣行輿既膏言邁有期
同官諸公念麗澤之日逺而有不能已於情者宜也予
因李侯請文以贈其行而有不能已於言者亦宜也故
為書之
  栗橋八景詩序
乾之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之象曰地勢坤
[002-37b]
君子以厚徳載物推此類也則凡天下之物觸於耳目
而感於心思者皆可為進修之資也然非大雅君子真
有志於為己之學者惡足以語此予觀豐城羅氏栗橋
八景之品題其殆有志於資之以進修者乎羅氏為豐
城故家其先世居劒池鄉之上村至宋月湖主簿府君
始别居栗溪橋之左其後貞潔府君重建其居第子孫
益蕃以盛鄉人因名其地曰羅橋羅橋為邑析桂里之
勝處環所居風景秀麗若山則有羅阜南岡蔚然而盤
[002-38a]
踞若水則有栗溪北港泚然而縈迴其左則有神祠曰
城山其右則有佛刹曰隠靜而其前則通都邑之孔道
也當夫春漲盈溪秋雲横阜鐘鼓之聲相聞漁牧之歌
互答四時朝暮之景不同而觸於耳目者於吾心皆足
以有發也貞潔府君有見乎此乃離為八景而咏歌之
其後環玉府君及僉憲貴素先生亦相繼有所述作而
邑之名卿大夫若尚書黄公宗載輩皆嘗有題咏聨為
大巻歴歲既久遺墨多散逸不存今莆郡元幕天爵君
[002-38b]
寔僉憲先生之孫也慨念先志思有以續之以示其子
孫因摭其遺稿之僅存者重書於巻而復求當時諸名
人之詩附焉羅氏子孫生於斯長於斯覩春漲之混混
不窮則曰曷積學崇徳以蓄吾澤物之本乎覩秋雲之
去留則曰曷澄神淨慮以清吾塵俗之襟乎聞晨昏鐘
鼓之聲則思古人之夙興夜寐而敏以植其業聞漁牧
更唱之曲則思四民各有所事而勤以厚其生居宅里
則思肯搆肯堂以光大其先業履周道則思景行行止
[002-39a]
以追蹤於古人若然則能體夫易象垂訓之㫖而栗橋
八景之名不亦因之而益有聞於天下也哉元幕君莅
任來莆以予先大父太史公於僉憲先生為同年進士
而予於元幕君有通家之雅因出此巻以見示俾為之
序予不敢以不斐辭遂備述其先世所以品題之意以
為其子孫朂
  省軒存稿序
歐陽文忠公有言文章足以潤身政事足以及物盖文
[002-39b]
章所以立言政事所以立功二者雖若不同而皆根本
於吾心心存乎道則其發於文者為徳言施於民者為
徳政豈判然為二哉古之君子道得於心非有意於立
言而人以其言為法非有意於立功而其澤恒被於世
後世工於文辭者或不根於理敏於政事者或無益於
民凡此皆不足以語道也求之近世若致仕少司冦泰
和曾公其幾於古之君子乎公天資頴異自其少時即
刻志為學年踰弱冠舉鄉闈㑹試為第二人遂登進士
[002-40a]
第自是敭歴中外㡬四十年以亷慎持身以仁愛臨民
在朝廷則有公忠直亮之風在方岳則效承流宣化之
職雖未究其所藴然隨其所至而民之被其澤者亦侈
矣此其道之著於政事者也其文辭馳騁而不放嚴整
而不滯其詩歌質實而不俚雕刻而不鑿大抵言論迪
乎徳義興致本乎風雅正大和平讀之足以使人革其
浮靡纎麗之習此其道之著於文章者也公之所以得
此者豈偶然哉予聞公早有志為己之學自其家居時
[002-40b]
日取羣籍熟讀玩味以講求理性之藴及出而莅官稍
暇輙手一編誦閲不少釋葢欲㑹理於心而履諸其躬
宜其道之無往不著也使公得大用於時則其所以鬯
宣皇仁而斧藻休光於無窮者又當何如耶夫何造物
者鍾以至美而不使得以昌其施此士林之知公者猶
不能不深太息也公平生所作詩文甚富然多不蓄稿
公既卒其冢子六合司訓莊乃裒其僅存者得若干篇
題曰省軒存稿欲刻梓以傳未就而沒今其嫡孫閩藩
[002-41a]
都事慶復謀捐俸以畢父志因持以示予俾為之序
予初備員翰林時公方佐政秋臺恒竊仰公譽望之
隆及予承乏督學西江公已致政家居又竊仰公風
節之髙亦欲附名集中以寄平生景慕之私故為序
不辭而并及其為政之大端俾後世讀公之文者得
有所考以知公之為人也公諱翬字時升省軒其别
號因以名集云
  邵武府志序
[002-41b]
邵武府志皇明成化初郡守馮公孜嘗修之成化末郡
守劉公元復修之皆祖元陳士元武陽志畧及宋上官
氏和平志而纂集者也論者謂馮志太繁劉志太簡繁
則簡帙浩重郡人或不能盡得也簡則紀載濶畧文獻
容有不足徴也今郡守夏公育材涖任之初亟欲周知
其民情土俗因索而觀之深以論者之言為然思欲合
二志以折其𠂻并續志所未登載之事以郡之當務尤
有急於此者未遑及也既而薅剔奸欺撫摩凋瘵人
[002-42a]
心和而天道應五風十雨連歳大穰至是則郡政修舉
罔有缺遺矣乃走書以重修郡志見委余以老倦不能
事事固辭及公六載報政北上貳守陸侯懋昭又申公
命遣冠帶義民上官祿奉書幣來莆敦請余又力辭公
在京師聞之又托余郡守陳公志學及余友侍御陳君
時周道意於余謂必欲一往以慰勤企既而公事畢重
臨復遣郡吏朱大輔賫道途之費以申前請余感公情
意懇切不敢終辭也遂囊書啟行至則合馮劉二志而
[002-42b]
櫽括増損以成書且隨事叙論俾可見之於行不徒為
空言而已也故於山川則别其夷險以示防守之宜於
户口則較其消長以騐教養之實於土田則稽其萊闢
以行勸懲於陂塘則紀其廣狹以杜侵奪於賦税之徴
輸則視歳豐歉而處之有方徭役之徵發則視産髙下
而使之適均於風俗則明其美惡而使民知所因革於
物産則著其利害而使民知所趨避於學校則示以古
人為學之法於祠廟則示以邪正去取之辨於郡之官
[002-43a]
僚既類次其歴任之序而復表遺愛以示將來之勸於
郡之人物既類稡其先賢之蹟而復著奸佞以示將來
之戒此其大都也他凡郡之所有事無巨細莫不皆然
雖詞意謭陋無足觀者倘為政君子採擇而施行之則
其於郡之政治風化亦豈無萬一之助哉公以名進士
拜冬官主事遷郎中歴知延平邵武二郡皆綽有恵政
在民今復鋭志以成是編而為一郡資治之鑑則其恵
政之流衍又寧有涯涘耶是役也陸侯及通守陽侯元
[002-43b]
用節推朱侯奎文皆有闕/ 之闕/而邵武縣尹姜侯桂
効力尤多始事於𢎞治乙丑之三月凡十閲月而脱稿
其發凡起例選擇去取則余不得辭其責而輯録讎校
則鄉貢進士署邵武縣儒學訓導事何君欽實任之至
於採詢事蹟闕/問疑誤以及提督書人刻工而始終其
事者耆民李軒亦與有勞焉
  夀東洲居士佘公七十序
元氣之盛鍾而為人多康寧夀考理固然也然天下之
[002-44a]
人同生此時也同囿此氣也其間榮悴夀夭有不可以
一律齊者何也盖養其氣與鑿其氣之不同耳譬之木
焉其地勢均也其雨露亦均也而或牧之以牛羊戕之
以斧斤則其氣鑿矣欲望其暢茂條達悠久而不變者
不亦難哉以是而觀則人之夀考固一時盛氣之所鍾
而亦必本於養之有其道也若今東洲居士佘公時濟
其殆所謂得氣之盛而善養之者歟公生於永樂丁亥
之歳當斯時海宇寜謐民物康阜盖極盛之㑹也其於
[002-44b]
天地至和之氣國家仁厚之澤所得多矣而其為人簡
重慎黙謙冲夷曠復承厥考叔恭公徳善之懿季父叔
炫公詩書之傳行義文雅蔚為一鄉之望則其平日之
所養者豈不概可見乎且其二子以及諸孫或幹父蠱
或紹書香皆魁梧雋爽克自樹立又有曾孫一人娟好
靜秀如蘭茁其芽朝夕之間相與調其寒煖之節備其
甘軟之奉怡怡乎其和也翼翼乎其恭也則所以適其
口體娱其心志者又焉有不盡者哉夫行誼之美所以
[002-45a]
養其内奉養之偹所以養其外内外交養薰為太和則
其所受之氣益渾厚而深固矣其所以躋古稀之夀享
維祺之福者豈偶然哉古昔盛時凡天下之老五十養
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
九十使人受而天子又以時幸學或憲或乞言焉葢耉
老成人典刑所在故其所以重之者如此也我朝法古
為治敬老之意尤拳拳焉異時講明先王之制推擇天
下之老而養之以示典刑又豈能外公哉仲冬之七日
[002-45b]
實公初度之晨其姪孫文勉偕其族人先期命工繪圖
介予友陳君徴叙求言於其上將以是日為酒合樂髙
㑹以慶之予故推本國家元氣之盛及公所養之備而
并言之以為公夀且以告夫世之人使無鑿其所受之
氣而同躋於仁夀之域也
  芝田菊隐序
昔濂溪周夫子品藻羣花以菊為花之隐逸者嘗攷其
理凡草木之花率多爭妍競吐於春夏長育之時而菊
[002-46a]
獨介烈髙潔不與他卉同其盛衰必待霜降草木黄落
之後乃勃然秀發傲睨風露且其色鮮妍而不妖其氣
芬馥而不媚有幽人逸士之風焉是以古之篤行堅操
者無不愛之葢亦以其臭味之同也衢之開化有隐君
子曰徐先生徳升世居邑之芝田讀書樂善不求聞達
性好菊家居常植數百本當其時雨初霽春日載熙枯
荄得氣新苗恣肥先生於是採杞為糧採菊為糗以饔
以飱以介眉夀不知世間復有鍾鼎之富也及夫凱風
[002-46b]
自南枝葉日蕃翠羽繽紛緑隂團欒先生於是部竹編
籬决渠引水載遊載息俯仰無愧不知世間復有軒冕
之貴也至若秋氣既肅天髙日晶群葩競吐琢玉鏤金
芬芬郁郁清氣逼人先生於是掇英泛酒折簡延賔一
觴一咏以夕繼昕與世相忘而不知人事之代謝古今
之往來也因扁其居曰芝田菊隠先生有子五人皆克
世儒業其仲曰璧及其最季者曰愛俱登鄉薦第璧以
進士乙榜積官福州教授予妻弟羅元吉其門人也稔
[002-47a]
聞先生愛菊之趣求予序之予嘗竊慨夫世媮俗薄天
下之士靡然爭趨於富貴孰有玩情於草木之㣲以適
其興者乎間有之則或種桃李或蒔牡丹芍藥日與歌
姬舞女酣豢以為樂孰有能愛夫寒香晩節而相與周
旋於枯槁寂寞之濵者乎今先生獨寄興於菊愛之深
而樂之至非篤行堅操有同於菊者其能然乎予故樂
為之言庶㡬聞先生之風者貪㢘懦立於名教不為無
助也先生生三月而孤母夫人青年勵操敎育以㡳于
[002-47b]
成其髙風清節葢有所本云
  夀貳尹林君七十序
𢎞治壬戌重九前一日致仕新㑹貳尹林君叔方初度
之晨也葢至是君之夀已躋古稀矣是日君之子鄉貢
進士與韶率二弟擊牲釃酒祭告先祠以答其敷祐之
休退而畢㑹鄉縉紳之交遊於君者以侈其夀康之樂
君少嘗多病艱於勞事及是舉酒觴客登降俯仰强健
過少壯日衆咸嘖嘖歎賞以為君之暮齒充養有道而
[002-48a]
然亦髙夀之徴也遂相與賦詩為夀而命予序之或謂
予曰林氏一門世有耉老蓋有夀種也自吾耳目所見
聞者言之若君之曾大父元税使公夀終八十二大父
贈春坊諭徳兼翰林修撰謙齋先生及世父太常少卿
兼翰林學士贈禮部侍郎澹軒先生俱夀終八十七世
父古愚翁夀終七十七父晚晦翁夀終八十一今其伯
兄東谷翁夀己七十九從兄中書君夀亦七十二而君
之夀又滿七十他日所至皆未可涯也非有夀種曷能
[002-48b]
然予曰是固然矣然洪範叙五福必以攸好徳為言則
徳之云者又豈非獲夀之本乎林氏之徳言税使公逺
不及知然觀謙齋之質直忠信表儀邦族澹軒之清文
粹行表儀朝著葢莫非税使公之徳慶所鍾也古愚晚
晦及東谷皆守分循理為鄉善士不沗於謙齋中書及
君皆奉公守職克世其學不忝於澹軒一門祖孫父子
兄弟徳善之懿薰為太和其所以同躋夀域而兼全諸
福盖有不期而然者矣予竊以為夀之有種者實本於
[002-49a]
徳之有種也抑予又聞君自新㑹致事歸邑人贈之言
謂其清戎伍而隠沒之弊除督糧儲而出納之蠧革嘗
主邑政撫字有方而操履不茍則君之徳又有以及於
民而為民之所樂矣詩曰樂只君子遐不眉夀請以是
為君今日之頌又曰以引以翼夀考維祺以介景福請
以是為君方來之祝并繫以詩曰王母驂鸞下太荒廣
成騎鶴參翺翔來向林家忠孝堂手持玉斚斟瓊漿薦
以肉芝㫖且香共夀哦松老仙郎君家作善天降祥一
[002-49b]
門盛事不可當靈椿堂上春無疆桂子堦前秋正芳從
今呼吸日月光蟠桃結實取次嘗直看鳳雛毛羽長飛
上阿閣鳴朝陽天祿榮分食太倉皇恩寵被頒龍章年
年此日瑤池觴群仙結伴同徜徉
  送平海衛學司訓謝先生滿考之京序
古之君子出而建勲植業於時者率皆文武兼備之士
若周之尹吉甫以文武之徳成薄伐玁狁之功唐之裴
晉公宋之韓忠獻范文正皆出將入相成討叛之績非
[002-50a]
若後世之士岐文武為兩途而不能相通者也肆我朝
列聖相承重熙累洽而欲介胄之士皆從事於文爰命
天下諸衛各建學立師凡衛僚之適子悉受業於學以
俟承襲其庶子以及軍士之俊秀者悉令著録於學以
教養之學成得循府州縣學之例科舉應貢列於庶僚
以固我國家萬年太平之基甚盛典也平海衛學乃永
樂辛丑從本衛指揮同知王公茂之請始建學設博士
弟子員天順間復從莆人宋教諭叔昭之請許以莆民
[002-50b]
之旁近者附名於學其後以言者例許軍士充貢如州
學之制繼又以言者例許月給廪餼不分軍民生但較
其藝能之優者補之充貢亦如之至是學之政令悉如
州學之制矣𢎞治乙卯司訓謝先生來莅學事上遵累
朝所降制令下循提學所立教條行之以勤而持之以
慎守之以嚴而濟之以寛九載之間學政修舉科目得
人視昔有加其學雖濵海一隅而文物之盛葢與中州
一大郡之學等矣初先生戾學時以王公首請建學其
[002-51a]
功不可無紀特立石刻文以示永久今其獻績之京
也王公之孫昊方握印章率其僚屬請文於予以為
行贈予喜王公祖孫能相繼以致重於學而先生又
知所重而能相與以有成也因書此以復所請若夫
陟明之典聖朝自有常制予不復贅先生名琚字伯
珍廣之東筦人以春秋著録邑庠貢春官試優等而
拜是職云
  送侍御楊君左遷廣西藩省照磨序
[002-51b]
晉江楊君思明以成化甲申進士拜南京江南道監察
御史越三年仲昭以罪自翰林來評事大理因納交焉
君為人醇厚恭謹平居無事温然春風和氣之襲人至
義激於中則秋霜烈日凛乎不可犯歐陽子所謂氣剛
色仁者君其有之去年秋因星彗之變君率同官上疏
請黜南京諸大臣之骫法蠧政者語甚直用是人多睚
眦之相與偵伺君之過兾以快其私己而果以事中君
逮至京師將寘重法賴天子明聖察君靡大愆乃出君
[002-52a]
為廣西布政司照磨既拜命便道過南京挈其家以行
時故人僚友咸祖餞江東門外因相與嘆惜謂朝廷得
士如君當道者正宜扶持培植俾謇謇諤諤為天子司
直之臣顧乃傾擠屏斥置之散地譬猶夜光可以照乘
而以彈鴉干將可以斷蛟而以割雞為國家愛惜人材
者果宜如是耶君笑曰是非知我者也君子居是官則
思盡是職職茍未盡則心有不安矣向吾為御史也凡
生民之利病政事之得失君子小人之用舍皆所當言
[002-52b]
舉天下之責而叢于一身吾寢食不安惴惴焉惟不勝
其職是懼豈若今為照磨責輕而職易稱吾心忻然若
重負之既釋為愈乎於是聞者莫不嘆君之言為知道
而預卜其他日所至未可量也遂相與洗盞更酌以為
君夀既醉有起而歌者曰蘭可以佩兮春雪痱之木
可以棟兮秋風摧之昊天明明兮彼獨忍欺又有和
之者則曰春雪有時而晞兮蘭載芳只秋風有時而
息兮木載榮只昊天明明兮不逺伊邇因相顧大笑
[002-53a]
命仲昭執筆書之以贈其行
  壯遊詩序
予友方君子亨學既成挾其藝以較於羣士吾黨之知
君者莫不期其奪弧而先登也何抱璞三獻而知己弗
遇人方有司是尤而君獨慨然曰吾之業未充吾未有
以博其見聞耳於是益肆力於學今年春復以嚴君之
命來省其伯兄子大君於揚之興化且將以收天下之
見聞而發舒其志氣恢宏其文章也榖旦既差爰命僕
[002-53b]
夫笥書贏糧泝閩溪訪武夷歴鵝湖走江浙觀胥江之
怒濤登鳯凰山弔宋之故宮載酒西湖酹岳武穆之墓
北道姑蘓慨想㤗伯虞仲之至徳延陵季子之髙風遂
出孟瀆濟維揚以抵興化詠池塘之春草挹荆樹之清
芬猶以為未也復泛髙郵浮大江以探金陵之勝訪六
朝之遺蹤入都城仰觀宗廟宫闕之壯且麗歴覧廪蔵
苑囿之富且大接其縉紳文物之盛其豪傑議論之偉
凡天下之竒聞壯觀皆得之於此矣兹將别去祠部主
[002-54a]
事林君汝和率縉紳大夫賦詩以壯其遊而以首簡見
屬曩予家食時納交於子大君甚宻君亦不予愚往來
相好也觀其為人倜儻豪邁發於文章華来飄逸亦類
其為人别五六年而始邂逅于兹見其辭氣韻度醇雅
縝宻視疇昔不侔道所問學出其文章亦斂華就實竒
氣蔚然予甚愛之是雖其天資之美有過人者而兹遊
亦不為無所助也昔之壯於遊者無如司馬子長平生
足迹半天下其文之峭㧞紆鬱則得於龍門九疑奔放
[002-54b]
淵深則得於大江長淮弔沅湘之忠魂則其文感憤而
悲激觀大梁豐沛爭戰之墟則其文沉雄而凌厲想齊
魯之遺風瞻泰岳之尊安則其文典重温雅有正人君
子之儀是其所以竒於文者以遊故也君之遊其亦子
長之遊歟他日聞吾莆中文章有西漢之風者未必非
君也於一第之㨗烏足言哉君之伯父東軒先生揚秋
濤於學海攬夕秀於詞林直泝秦漢而上魏晉以來不
論也君歸試以所得者質之亦必為君擊節矣
[002-55a]
  送僉憲李君廷建之任浙江序
宣徳正統間家君子分教安成仲昭寔生於學官之寓
舍及家君子九載滿秩去時已七八歲矣故安成大夫
士凡遇仲昭率以鄉䣊子弟視之而仲昭於安成大夫
士亦未有不瞻風采聆緒言者也成化乙酉冬仲昭偕
計吏上京師獲拜少宗伯李先生於春官之署先生賜
之坐問家君子之起居甚悉其故舊情意藹如也及丙
戌春幸舉進士為庶吉士復與先生之子廷章同年同
[002-55b]
官廷章遇仲昭視他人特厚其情意盖不異於先生也
既而仲昭官翰林以罪斥評事南京大理先生從子廷
建君適為陜西道監察御史御史評事皆執法之司也
故得朝夕繼見君恒於稠人廣衆中亟稱家君子之為
人觀其情意又不異於廷章也當是時竊觀少宗伯先
生之為人文章學問可以黼黻皇猷笙簧治道乃於未
耄之年遽奉身而退譬猶瑤林瓊樹璀璨耀日而塵氛
埃壒凛不可犯葢傑特人也繼而觀廷章華采秀發譬
[002-56a]
猶幽蘭芳桂翹英揚芬克世其業者也又繼而觀廷建
君温厚闓鬯譬猶麗日和風見其可親而不可疎克昌
其家學者也然而拜少宗伯先生甫數月遽請老而别
交廷章未二載而仲昭南遷復相與為别廷建君盍簮
曽未㡬何今以大臣推薦擢浙江按察司僉事又將别
焉嗚呼老成重望不得時親炙以示典刑故人良友不
得日㑹晤以聆誨益其何能無介然於懐耶廷建君將
之任其同官諸君子命仲昭為文贈之君平日行己居
[002-56b]
官彰彰在人耳目仲昭之言不足為重輕也特序平生
辱愛於君之父子兄弟者書以歸之以道仲昭之私云
  大理司務陶公挽詩序
南京大理司務南城陶公卒於官縉紳大夫之知公者
咸賦詩挽之其子鈺持以求予序予於公之沒重有感
焉序烏可辭憶景泰辛未先兄御史登進士第於公之
族弟御史公為同年交最宻予時方垂髫獲拜於先兄
之寓舘踰年先兄不幸以疾終御史公哭之慟又二年
[002-57a]
奉命按閩振肅之餘以先兄故首詣弊廬二子而存問
焉予時方著録郡庠亦以故人稚弟屢進見辱教愛良
多既而復命還朝以上疏按權奸忤㫖出知山東單縣
未㡬亦以疾終予聞而哭之及予歌鹿鳴再上京師先
兄故人亦時有存問者然求如御史公情意懇篤葢寥
寥焉予於是益嘆御史公之不易得每一遇其鄉人輙
詢其家以致予拳拳景慕之意始知御史公未第時嘗
受學於公之門也意御史公之為人若此其所得於公
[002-57b]
之薫陶漸染者必深恒以未識荆為恨去年春予以罪
自翰林遷南京同官於大理始納交焉公為人勤慎謙
和與人交破崖岸徹城府其情意藹如也予因追思御
史公之為人而以公之徳性騐之信乎其有得於薫
陶漸染之深也嘗竊以為御史公不可復見得見如
公者朝夕相聚首以聆誨益於心亦少慰矣孰意公
遽棄予而逝哉嗚呼予受知於御史公未十數年而
遽哭之及受知於公未踰年而又哭之人生㡬何所
[002-58a]
知遇者㡬何而凋謝之易乃若此其於情何如耶此予
於公之沒所以重有感也遂因縉紳大夫挽公之詩而
序之以道予哀且以洩予景慕御史公之私云公諱靖
字子立御史公諱復字士亨皆晉大尉威公侃之後也
  天海别意詩序
成化丁未秋蘭溪鄭君温卿分教閩邑庠己盈九載閩
士之厚於温卿者相與張於鼓山之天風海濤亭以餞
之酒既半諸君子感山川風景之不殊念朋遊離合之
[002-58b]
靡定賔主相顧黯然于懐因各即景賦詩以為温卿贈
退復命畫史繪而為圖題曰天海别意而屬予序其上
予受而讀之其於温卿文章學問之富莅官行己之善
師生恩義之隆友朋麗澤之益皆道之詳矣自念迂疎
無似平日辱厚於温卿不在諸君子下故於贈言不以
頌而以規夫君子之道非一其要在有徳以為之本有
文以為之華而已諸君子贈言而有取於天風海濤者
固在於即景以叙情亦將朂其徳而進其文乎葢嘗觀
[002-59a]
之風者天之氣也在春謂惠在夏謂薫所以生育長養
乎萬物者也在秋謂清在冬為寒所以成遂收歛乎萬
物者也孟子曰聞栁下惠之風者鄙夫寛薄夫敦聞伯
夷之風者貪夫亷懦夫立惠之風其猶春夷之風其猶
秋乎由二子之風進而求夫孔子之泰和元氣則所以
畜其徳者至矣濤者海之文也其大者如雪山銀屋磅
礴而洶湧文之雄渾奔放者似之其細者如翠羅文縠
蜿蜒而淪漣文之紆徐委蛇者似之故皇甫湜論栁子
[002-59b]
厚之文而以秋濤為喻王三槐序曽子固之文亦以江
湖之波濤為喻然豈惟二子之文為然哉由二子之文
進而求夫六經之道則所以美其文者至矣嗚呼此不
可與他人道之惟温卿可也温卿大父某先生領鄉薦
分教祁門以學行著父某公舉進士宰靖江又以文章
政事著則温卿得於家庭者有素矣靖江公方今勇退
家居學者宗之温卿歸承教戒於獨立之下其進又未
可量也近制庠序師儒凡發身科目者滿兩考皆得與
[002-60a]
㑹試温卿兹行適讎其文吾知挾其所有者以與天下
之豪傑角後先譬猶驚濤駭浪倏發而驟至其孰能禦
之哉儒者之道不白於天下久矣更三數年予於山林
泉石之下聞有布春風於海宇而増吾道之光輝者必
吾温卿也夫必吾温卿也夫
  臨川陳氏重修族譜序
昔周武王封舜之後胡公滿於陳因以為氏聖人之澤
無窮而子孫散處於天下彌乆益盛其居臨川者世逺
[002-60b]
譜逸莫究其所從出趙宋時有念九府君者自旴江之
綿田徙居于邑之郭堆臨川之陳寔祖之九傳至志逺
府君婿於同邑之荷溪因家焉荷溪之陳寔祖之由臨
川而上泝於旴江世次逺莫能詳由荷溪而上泝於郭
堆本支相承昭穆不紊其生卒墳墓與夫出處行治備
載無遺葢自志逺府君修之其曾孫孔立公洎其羣從
續之其五世孫今閩郡守自勉君復㑹諸宗派踵而成
之其譜每以五世為一圖大槩倣歐蘇二公之法以世
[002-61a]
為經以人為緯縱之則某某父子也祖孫曽𤣥也衡之
則某某昆弟也再從三從也一本衆支粲然如示諸掌
而郡守君復以其所得褒封之勅弁諸篇端將鋟梓以
示其族之來者間持以示予俾為之序予嘗歴觀譜之
所載在郭堆則有曰彦明曰至剛曰球曰才榮曰希旦
曰英龍曰鼐皆表然為時聞人在荷溪則志逺府君以
秉禮廸徳開其源一傳曰世榮公是為郡守君之髙祖
以恵利稱於鄉邦再傳曰從殷公是為郡守君之曾祖
[002-61b]
以學行重於儒林祖即孔立公其操履足以不墜其先
父曰彦持公其徳善足以垂裕於後郡守君早承源委
之學發為文章以取髙第敭歴中外籍籍有賢聲而其
方來所至猶未可涯也於此可以見其先世植徳之厚
衍慶之逺而郡守公亦可謂能亢其宗矣於戲兹譜之
修世徳之所由以存也世徳之存家族之所由以盛也
豈獨明本支序昭穆而已哉陳氏子孫尚益慎修以繩
其武為兹譜之光
[002-62a]
  三山八謡序
古之君子徳修於己澤及於民而民多形於歌頌以美
之考之三百篇若淇澳緇衣之類是已情動於中而形
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咏歌之豈勉
强而偽為哉先王之迹熄而詩亡若五袴之謡麥秀兩
岐之歌亦往往襍見於史傳雖其所指與淇澳緇衣不
同葢亦莫非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者也然上下千數百
年間若是者亦何其寥寥廓絶耶此予於三山八謡所
[002-62b]
以美唐侯者安得不喜談而樂道之哉侯名珣字廷貴
雲間人也早由進士知合州聲實並茂遂超拜南京秋
官郎中尋擢福州郡守福州古稱三山寔為八閩要㑹
之郡鎮守巡按以及藩臬諸司皆在焉最號繁劇侯典
兹郡以勁直端誠事其上侃侃不少阿而其治民雖齊
莊嚴肅凛乎不可犯而慈愛之意未始不行乎其間也
凡郡之徴輸徭役必躬為區别俾輕重各適其宜民以
事質於庭下立剖析而遣之吏胥毫末之奸無所售復
[002-63a]
以其餘力疏溝渠闢土地正量衡平市價凡可以興利
去害者無不用心尤重學校敦教化既新郡學以棲學
者復刻古靈陳先生教民之詞摹以示民俾知所向方
至於臨事之際識見恒出人意表嘗有奸民冒為中貴
人入閩按事一時大吏皆敬憚之侯獨燭其偽執寘於
法隣郡有獄不能決者藩臬多以屬侯所至以公明見
稱無間言也至郡六載凡庠序之士田野之民與夫市
肆山澤之夫無不各安其業而歌頌作焉葢侯以通敏
[002-63b]
之才純正之學超邁之識清白之操而施於政事之間
故其所以感乎人者如此歳九月侯將奏績之京郡之
老穉相率乞留於藩省而不可得郡庠生李鐄翁璣張
淮羅祐因相與采凡民間歌頌之辭稡為八篇題曰三
山八謡以予知侯最稔走書來莆俾序以為侯贈予得
而觀之其情悦以慕其音和以平諷諷乎有淇澳緇衣
之遺意其與五袴之謡麥秀兩岐之歌葢並驅爭馳也
非侯之政真有惠澤及人能致是哉予故推其本而序
[002-64a]
之既以告夫司銓衡者使進侯之秩以為當時之牧民
者勸亦以告執史筆者使著侯之蹟以為後世之牧民
者法云
 引
  倡修林萬竹先生墓引
比聞鄉前輩仁化教諭林萬竹老先生魯瞻暨其子死
節侍御史公祥鳯墓有水濕之患謹告鄉好古君子協
為改葬者葢聞事固有叵測之變人孰無不忍之心以
[002-64b]
當時之橋梓相輝尚莫虞於今日使後世與草木同朽
惡可聞諸鄰邦雖皇天后土之偶遺實仁人君子之興
悼竊惟萬竹之風流文雅卓乎古今侍御之志節忠貞
昭乎史册無是父焉有是子述其後益顯其先將謂丘
山體魄之永安詎圖泉壤水濕之為孽行人睨而不視
矧一本而同宗義士聞而欲摧葢曠世而相感兹欲設
心以興事必須恊力以僝功行義量其所能不拘多寡
捐財貴乎所樂無煩再三恭承天地之投艱仰副春秋
[002-65a]
之責偹此根本於天理民彛不容自己豈要譽於鄉黨
朋友勉强而然風化所關斯文攸賴同志君子幸相與
勉之
 
 
 
 
 
[002-65b]
 
 
 
 
 
 
 
 未軒文集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