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70 榮陽外史集-明-鄭眞 (master)


[046-1a]
欽定四庫全書
 滎陽外史集巻四十六
            明 鄭真 撰
 傳
  遂初老人傳
遂初老人姓王氏名厚孫字叔載王為瑯琊著姓其先
在宋居開封祥符髙祖保信軍承宣使安道扈從南渡
始家于鄞曽祖撝吏部郎中崇政殿説書祖應麟號厚
[046-1b]
齋先生中寶祐博學宏詞科歴事三朝典誥册命皆出
其手官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父昌世承務郎世稱為承
奉公老人生於元大徳庚子十二月一日距今明洪武
之壬子年七十有三謂人曰天地生人之初吾不得而
知也可知者理而已理之在人初何嘗不善克遂其初
足矣吾幸以世家子持身律己實拳拳焉今耄矣其庶
幾乎迺自號遂初老人云老人在幼知學八嵗詩成四
韻讀書日記數百言十嵗已竟論孟詩書禮記皆成誦
[046-2a]
并閱尚書深寧集習書義兼詞賦操筆立就鄉先生王
僉判叔龢趙太社孟何戴教授表元聞其異就見焉科
制行改治詩經盖東南詩學以明郡首稱舒文靖璘傳
李國博元白王於舒李世親具得其源委時四方承平
文物殷盛承奉公守先訓弗仕登門皆老成博雅老人
日侍左右面命心傳充積溥洽由是熟於性理治道禮
樂法制及䑓閣職官典故世胄譜諜鄉里欲言其祖者
多咨問之袁文清公桷受業尚書後自翰林歸里第輒
[046-2b]
問所學老人對曰近於濂洛闗輔建安西蜀諸書稍已
通習惟讀書記衍義正宗意有所得以其明潔整宻有
成法易知而可守也因言世之學者涉獵朱子如干巻
書自謂得其真傳且譏議淳熈諸老不知諸老與朱子
同時言論雖不盡合而博聞實踐為朱子推許今人耳
目所不及迺藉口性理以自文其寡陋髙談濶視漸成
虚誕之風先生達尊宜懲其弊以新士習文清者四明
志命老人分撰二考且言子家世太史亦究意否老人
[046-3a]
曰經與史同出而異名古有編年司馬氏為紀傳隋志
始稱正史非古也作史必曰三長年代協體統之㑹人
物萃品類之歸叙事由顛至末不為詳修辭以一當十
不為簡彼謏聞臆見雜見衆手舛訛遺漏欲以傳信久
逺難矣因舉累代髙下得失甚備文清為屬耳復閱其
郡庠試中程文閫府表稿作而嘆曰先師之道兹不墜
矣門下老客得見繼祖之盛何幸哉金華黄文憲公溍
嘗三至鄞其曽祖朝請夢炎視吏部為座主謂叔載余
[046-3b]
兄弟行假宿細論因為誌承奉公墓也其始也躬草剡
薦為郡學訓導而帥府都事曹愚僉憲孫揖郡守郭侑
同為勸引老人累辭不獲至則開説名理辨析疑難請
業者頃刻數十篇諸生皆悦服老人既以師法傳庠序
嗣後二十餘年蠡吾王元恭鴻吉哩氏安圗公相望來
守親詣門屈致之前後與同列者程先生端禮鄭先生
奕夫胡先生世佐應先生奎翁皆氣類訢合座以下材
藝稱者世有其人朔望講義往時就章立題率一篇而
[046-4a]
止老人病其拘取四書五經闗世教者質以己意為之
直說抑揚反覆音吐洪暢聞者竦服老人三試淛闈不
偶嘆曰得失有命苦心求售奚益用詞學十二體為古
文根柢三代兩漢博以唐宋諸名家屬詞平順絶去雕
巧富人奉禮幣招為師力辭不就陵陽牟應復都司淛
東論年家契力招致教其子屈行輩敬憚之台彦博侍
憲副曽某來慮囚謂叔載文行宜為學官憲副即署郡
直學老人以不任煩瑣辭牟都司曰先儒謂錢穀亦為
[046-4b]
已之學聖人辭尊居卑乃就職與吏輩不合拂衣去李
僉憲絅强起之塗田在鄞砂岸在昌岸在昌國為豪民
侵奪力陳其事皆得復廩粟有贏例歸職掌老人獨輸
於公㑹大修廟學請于郡守俾通吏事廉幹者司之遂
得與諸儒專論名教事教授陳先生廷言始與定交秩
滿授象山教諭尚書富于著述玉海最為詳洽然未脱
藁失而復得多闕誤老人考訂編次請帥府鋟梓并他
書十二種以傳袁文清所撰四明志或有讒於僉憲沙
[046-5a]
木斯鼎毁其板老人白之王太守元恭曰袁公中朝名
臣書法髙古不可毁也太守持書以進僉憲驚悔命與
舊志並行屬老人成續志若干巻四明自宋紹興間有
鄉飲酒禮其後寢廢嵗首僅序拜于學程先生請王太
守復其禮屬老人與鄭先生某考訂一遵儀禮用賔興
嵗行之搢紳韋布周旋者每千餘人經費田為吉祥寺
僧所據老人與鄭先生白諸有司僧乃市負郭田歸我
嵗積粟餘置庄一所象山學久失教養老人設主善為
[046-5b]
文㑹以興士習租粟數百石每患逋負迺精加考覈倉
廩充足欲漁取者志不敢逞蒋景武中鄉選送宴津遣
慨然當之以郡檄歸校玉海諸書調婺州浦江教授甫
逾閱月即解官歸養母楊氏無祿仕意適朝廷遣大臣
李國鳯經略江南以便宜用遺逸既至鄞有司以老人
名上李曰此危太朴所深敬者署衢州儒學教授而中
書復用薦者除邵武路教授福建分省又陞為副提舉
皆不赴惟期内外無媿以待歸全而已老人天性質直
[046-6a]
尤清苦介特日用服食隨其所有娶史氏系出相門有
賢行盡斥其粧具為公家費承順父母惟意所與疾則
盡心調治藥必親製煎煑至愈乃己在弟姪子孫皆然
姑適史萬卿貧歸養之嫁其女而葬其夫從兄震祖死
其子在他方棺殮葬之士友蔣宗簡以死托率先勸財
葬以禮求鴻文以誌妹適楊氏以疾歸母家調治八年
而卒一子侃早孤撫教成人侃亦篤於舅奉祭祀保墳
墓凛如不勝親故相依館穀之或以匱告假貸不吝弗
[046-6b]
償亦不問患難救禦猶己事有過則面折無隱品别人
之賢否不以勢位髙下為輕重不以待遇厚薄為是非
送死厚于奉生恤小篤于事大報徳重于念惡勇退急
于趨進或有侵其産業恃强凌辱設計傾危造謗損譽
者則曰犯而不校其重義輕利處常順變多此類晚年
詩酒娱樂客至談宋季事亹亹不倦且及至正史官詮
次弗當欲為釐正尤極論奉化陳桱續通鑑前後之失
所著多名言有遂初藁三十巻嘗戒其子陞與隲曰承
[046-7a]
家不在名利而在于不失身敬身不在外貌表襮而在
于毋自欺讀書當貫古今處世必審進退其有同流合
汙以為通矯時干譽以為髙患得患失以終其身者此
吾所深戒亦非所望于爾等也嗚呼敬之哉二子奉教
不敢失墜老人有弟名寜孫通春秋詩二經先世手澤
悉能記誦其亡也遺命與老人𦵏同兆域友于之誼盖
始終弗忘者寧孫無子隲為後云
滎陽生鄭真曰伏觀前代儒學之盛莫過於宋東萊吕
[046-7b]
氏先生西山真先生雖以宏博顯實廣道學之傳厚齋
尚書於二先生泝流承源故於性理制度文章實兼諸
子之長世之論四明之學者徒知祖陸氏而宗袁楊而
不知言紫陽朱夫子之學者實始於尚書也尚書既殁
遺書舊藁老人既服膺弗忘而又師友遺老名儒其言
其行實足以膺黼黻謀猷之任然以心處退讓終不克
大其設施惜哉世運推移丘園肥遯而老成典刑藹然
為鄉邦後學模範有以學問之無窮命分之素定精思
[046-8a]
力踐以遂其初者矣贊曰
古學傳宗曰惟四明文獻世美斯為可徵偉哉老人克
廣先緒發言成文本乎鄒魯藐彼來學辨說紛非不有
先覺孰其依歸道非難行時或我舍安命樂天浮榮何
假渾乎粹真曰遂其初威儀冠裳繄徳之符洛社耆英
往古同傳申以贊辭有侈其踐洪武五年十一月十有
六日
 駒一日謁遂初王先生從容慰藉甚歡因指几格上
[046-8b]
 一小軸謂曰此爾弟為我所作遂初老人傳且言鄉
 之學士大夫知我者莫如爾父爾兄弟能繼父志亦
 能粗知我者爾復為我寫一通以來庶幾見兩家契
 誼之厚退念先生與先入生同年學同業其相好為
 至篤先人不幸僅獲中夀以殁先生狀其行治而使
 傳載之吾兄弟之事先生如事吾先人焉既承命不
 敢辭先生方膺期頤之夀承文獻之懿問學淵博操
 履篤誠傳以傳之非得顯榮在上而名文詞者不可
[046-9a]
 顧吾兄弟何人而能模寫其一二乎雖然此傳序述
 大抵皆常所親見質以平日先人所稱又摭諸門生
 弟子之善言先生者一言一語寕有虚褒溢美則吾
 兄弟之執筆可謂無愧而未始以顯微工拙論也以
 駒兄弟頗繼先志而能知先生至於心術所獨得冲
 澹夷曠以遂古初則又非淺識之所能盡知也先生
 家世如此文行如此聲譽又如此世之人知先生者
 豈獨吾兄弟哉觀於此必不以字畫之拙惡而廢吾
[046-9b]
 兄弟之言為可信也
  大隱處士傳
大隱處士姓洪氏名夢良字瑞卿系出共工氏之後至
宋南渡尤號為盛在丹陽者名興祖紹興中召試館職
在鄱陽者名皓以禮部尚書使金不屈其子适遵邁並
中詞科入翰林位兩府在天目者名咨䕫仕至端明殿
學士二子勲燾皆有才名處士之先相傳本於鄱陽曽
祖樟為湖南宣撫使樟生子文子文生正之正之太學
[046-10a]
生釋褐授承直郎宋社既墟絶口不言仕進處士其子
也處士家大隱後徙居餘姚上林大隱在慈溪縣南為
四皓黄公之里山髙谷深良田廣畝犬牙參錯慶歴中
鄉先生楊適道徳聞望師表後進太守錢公輔薦之朝
不起學者尊之曰大隱先生處士以鄉里之舊往來其
間慨然以不及見先生為恨因號大隱處士以誌景仰
不忘之意云處士天性剛直而温和柔恭待人接物各
適其宜婚喪祭祀先事備具而以誠敬将之宗姻賔客
[046-10b]
嵗時過從姁姁相樂時四方承平世家子弟多以攀附
致顯榮處士獨慨然曰士豈以爵祿為榮也耶立身行
已埀裕後昆斯亦可矣中年喪偶晝錦樓氏故宋參政
鑰之後慕處士之賢招為子婿處士亦愛其文獻遺俗
挈家附近勤儉取足年七十有九衰病日亟謂二子曰
吾嘗恐墜失先緒以遺身羞今有子若孫居足以庇風
雨田足以給食飲衣衾棺槨之備足以容身大命近止
吾其死矣復何憾哉奄然而逝至正辛丑九月二十五
[046-11a]
日也鄞縣通逺鄉錢奥實龍虎蟄藏之地卜𦵏得吉將
庀工風雨晦㝠竁穴則天日晴霽啓殯大風飛雪如掌
執紼者皆股栗暨轝車登舟風雪為止覺晴煦和暢薤
歌載道窀穸之事㒺不如禮既歸祔主而㣲雨霑潤送
𦵏者以為處士積善之報焉處士有子二人長炳以部
使者薦為游龍縣儒學教諭次寔才行自晦天台劉仁
本深加器重署淛省從事今居淮水上論先後天之學
占吉凶如前知人謂處士有子云
[046-11b]
滎陽鄭氏曰予讀四明郡史厚齋王公著大隱楊先生
傳於其道徳行義備矣處士尚志先烈年逾耄耋委質
從化而天復彰顯之斯所謂隱君子者乎贊曰
大隱之陽世有哲人髙風凛然霜空秋旻卓哉處士尚
論百世反求諸心克警克勵老矣歸全完而山川至理
弗妄格于幽𤣥堂構貽謀曰有嗣子善贊善述世有良史
  郭進士傳
郭進士諱可學即諱為字明州鄞縣人也家世業儒在
[046-12a]
宋時有入中書掌外制者洊經兵燹文行不槩見其後
名溥字子通者治尚書善詩文鄉先生慈溪嚴某妻之
以女二子長名可立次則進士也子通以部使者薦分
教處州青田縣復署上虞縣儒學教諭未上而卒進士
與其兄俱在幼母嚴氏守死自誓嘗涕泣指進士兄弟
謂人曰吾未亡人所賴以亢郭氏者其在兹乎躬紡績
資之使學李允中館授同里倪氏進士與其兄挾冊從
遊允中訓導郡庠進士復居座下是時鄉之耆文碩獻
[046-12b]
多有其人進士遍登其門復取父書窮晝夜習之學遂
以成為文章累積編帙出示其友多稱許之間受大家
聘幣為其弟子師心所弗樂也家素貧亦力田十餘畝
嵗釀酒二十斛得什一之利以自給西遊淛江省憲論
薦署為學官以時方阻兵不就而歸值其母喪考禮送
終求信筆著傳紀其母之節縉紳士大夫復為詩辭挽
些君子以進士能盡人子之道矣服闋家居杜門求志
若将終身明洪武之三年聖天子下詔復進士科明年
[046-13a]
有㫖三年疊試復大徵儒士暨山林遺逸明郡有司以
名上者凡百餘人進士累辭獲免又明年壬子秋試敦
迫再三進士遂以書經薦淛省考官姑蘇魏俊民永嘉
孔克表㑹稽錢宰嘉興貝瓊共稱其文置在四十名之
列是冬計偕京師明有司歌鹿鳴勸駕逾年癸丑春過
淛省入謝知貢舉官徐叅政某命賦甘露等詩甚見稱
賞謁選天官大宗伯而下見進士長身骯髒将奏為在
京官弗果既而同年進士有以弗能任事辭者衆議以
[046-13b]
中立府國家興旺之地中都肇建四方視為取則師儒
之職盍使諸進士為之於是淛江八人同授中立府屬
縣教諭而進士得在宿州之靈壁淮北當兵革之餘教
席虚曠少衣冠之士舊家長老聞進士至出郊逺迓皆
矜喜徳色為設享具進士亦不敢辭也然進士南産終
不樂其風土又念母嚴氏𦵏地卑濕詣中立府援例乞
歸改窆不許得家信知少女且死遂遇滯下疾既亟謂
其友張克忠曰吾讀書二十年今年三十有八至於是
[046-14a]
而死於是也耶遂卒是年十月十日也靈壁縣丞盧某
來主喪事克忠歸襚訓導丁繼先致衣服知縣郁仁以
槐簡殉以是月某日𦵏縣之西鄙縣人以其俗剪紙錢
狀若幡&KR1242導迎柩車者凡四十餘縣長貳以下及其父
老里長諸生皆割牲以祭流涕被面執紼至墓所窆竁
深固畢事而歸雨下如注人為致其思云前淛東閫帥
趙宜訥謫居濠梁嘗友進士至是聞訃悵然曰可學官
不稱其志死誠可惜然靈壁之民長者何其能用情也
[046-14b]
耶傳曰慎終追逺民徳歸厚矣信矣哉進士娶徐氏有
子一人方五嵗贊曰
朝廷以科目取士士明一經克預其選者功名祿位取
榮一時然施之政事不勝任者多矣若進士官為師儒
以道自任一邑上下皆重為敬禮不幸而殁祭𦵏之哀
慕之進士其何憾矣乎
 頃予以使命過靈壁邑長以下出迓道左因得幸與
 丁繼先張克忠闕/  卜仲祥諸君子相識皆予同
[046-15a]
 年進士可學友也是夕諸君子訪予所寓勞以酒饌
 且以進士不可得見矣得見先生誠為喜幸而益増
 故人九泉之悲也翼日共出而往詣進士墓為之一
 慟既歸慨念諸君子死生之誼有如此者昔昌黎韓
 公著歐陽生詹哀詞以寄清河崔羣彭城劉伉伉喜
 古文羣盖哀詹不得志以死者故公於是時致拳拳
 焉今進士卒於教職無朞功近親之助諸君子乃克
 盡其情焉足以見厚之至矣予向為進士立傳既備
[046-15b]
 著之因書二通以寄繼先克忠言辭淺陋不敢竊比
 古人庶幾於不没人之善者諸君子幸即是觀之老
 懶不能悉書也
  陳剛小傳
陳剛字子浩明州鄞縣人世居慈溪昭義里以農商為
業剛少好讀書因去習吏事見有舞文法喪心術者嫉
其所為投筆棄去與甬東傅恕就白衣僧舍借榻用程
氏讀書法誓以科業自見嘗挾冊遊郡庠始閱月其父
[046-16a]
母以家貧復使習吏資以為養剛堅志不從因開門授
徒復去受春秋經於林淵淵所輯春秋四傳號為詳備
而於左氏先經始事後經終義尤拳拳焉剛復習是經
露抄雪纂不少怠天台許廣大以進士出身來為鄞縣
尹倡文㑹作興士類剛多在選列自是庠序之間籍籍
有聲大家巨室往往招致教其子弟知奉化州事李樞
亦嘗聘為諸生楷式退處家居忍貧蔬食間以醫藥為
濟人利物之具其父母暨伯父先後告終剛拮据喪事
[046-16b]
買地以𦵏好義者多賻助之至行焯著縉紳鄉黨皆為
竦異然剛性雅尚所學日進終不一踐塲屋㑹天下入
今職方聖天子下詔新學校貢舉法於是剛復受知定
海縣事姓某聘幣為訓導洪武庚戌之秋復以郡太守
命敦迫就試淛省以弗肯少屈有司繩墨不在選列明
年奉㫖預徵京師羣試吏部中選授知神木縣事賜紗
帽綺衣銀束帶拜恩奉天殿下神木延安府葭州屬邑
控西北邇與青海為隣宋時西帥經略之地剛徒步上
[046-17a]
任歴數千里不以為勞所過用武闗要荒榛故壘弔古
徘徊悲歌慷慨縣值兵革之餘連嵗饑饉民人稀少牧
馬往來鈔掠以文墨執事於官者率不循法撿剛列官
撫視疲羸民思復業姦胥猾吏痛以律懲治之黨與咸
懼謀引賊入冦時官軍方屯葭州逺不相及剛倉皇備
禦猝遇石山子有白敬臣者素號險黠舊嘗在軍職得
𨽻籍為民役充弓手剛嘗譴而杖之至是與其徒劉繼
宣挾刃逼令降賊剛曰汝果致賊為逆耶吾與此邑同
[046-17b]
存亡恨不寸斬汝等敬臣令繼宣奪剛所佩邑印殺而
棄諸岩谷縣吴輔在京師時與剛同受命義如兄弟率
兵欲援走憩石穴見石刻言宋時有人避難者被兵焚
死為之惘然出宿蕭寺賊至其下力戰手刃數人遂得
脱後如葭州謁州守張木訥二人同夕見剛夢寐中適
朝廷命将討賊造舟踰日而就渡河盡殄滅之咸誇其
神速庶以慰剛之靈云神木荐罹瘡殘井邑為墟主簿
王啓宗未到官實封上言縣治遂不復置啓宗與剛同
[046-18a]
里閈久留葭州遺民往往自賊中來言因得狀剛死事
吳人金文徵山隂王原皆為論著以剛進思盡忠殆古
所謂死封疆者耶贊曰
四明多篤行文學之士縉紳士大夫稱之晚節以明經
授列者剛及博恕庶幾焉聖運肇興之二人者皆能以
功業表著於世可謂逢時也已然恕以瘐死剛以冦死
士君子於此可以考其人矣哉
  上虞王氏五老傳
[046-18b]
昔亞聖鄒國公論天下之達尊三而齒居其一故周以
伯夷太公為二老漢以董公為三老至於夏黄公綺里
季東園角里及夫桓榮之流或稱四皓或稱五更皆所
以尊重而優之也夫人情莫不欲夀求之一鄉亦罕矣
况五老萃於一門者乎作上虞王氏五老傳上虞王氏
為周子晉之後世家瑯琊其居上虞不知所自始上虞
為越屬邑包絡山海廣袤二百里餘民淳俗厚王氏世
家詩禮多以眉夀稱有名某者生子五人長幼均年九
[046-19a]
十嵗次二曰均盛年八十闕/嵗次三曰均禮少均盛闕/
嵗次四曰均賢次五曰均德均賢少均禮闕/嵗均徳少均
闕/嵗此五人者皆皓首龎眉朱顔白髪衣冠杖屨從
容步趨鄉黨見者肅瞻敬仰每值所生辰輒奉觴稱夀
以為廣成子之流焉均禮之孫名闕/字處仁颺言於衆
曰保令終而躋遐耉在一鄉羣姓中求之實難昔香山
九老叙其事者白居易也睢陽五老叙其事者錢明逸
也洛社耆英凡十有三人則丞相司馬光叙之此羣姓
[046-19b]
之萃於一鄉者也宋既南渡四明史氏號為至盛淳熈
間丞相越王歸里與五兄弟五人為其女兄陳夫人為
夀繪為六老圖參政樓宣獻鑰執筆叙述誇詡炫耀此
同姓之萃於一門者也上虞去睢陽洛社為逺而與四
明為同壤王氏一門同氣之盛庶幾史氏矣乎雖勲名
爵禄有弗能及而道徳風範有可傳者世之君子豈以
顯晦論人物哉於是圖諸縑素縉紳士大夫咸為歌詩
同邑夏時為之序引以為五老降福之厚如此尚論王
[046-20a]
道者其有得於兹焉
滎陽外史曰物類之為祥也尚矣在天則有景星甘露
慶雲在地則有醴泉嘉禾芝草連理麟鳳則羽毛之祥
龜龍則鱗介之祥也至於耆年碩徳躋仁夀之域則人
為之祥夫物之祥豈若人之為祥哉五老聚一家歴兩
朝泝其始生至於終老皆在太平盛際豈非天地樂育
之盛國家治安之徵乎今天子隆養老之禮四輔之職
比諸公孤若王氏五老者吾見上膺天寵三夀作朋如
[046-20b]
岡如陵者矣贊曰
洪範箕疇夀為五福惟天之命惟人所欲煌煌五老有
弟有昆道徳輝光萃於一門逍遥冠裳從容凡杖清風
穆如有儀可象維時唐虞春臺熙熙躋於仁夀叠矩重
規於皇聖明養老有禮百嵗為期樂只君子
  趙府史傳
趙府史名達字兼善越之山隂人故宋太祖之後世系
備見玉牒宋社既南麟族之盛多居於越爵祿與其國
[046-21a]
家相終始入元以來世澤湮㣲而以詩書守其先緒曰
谷祥者為君保翁之子提宫端四翁之孫谷祥疏通敏
達敬賢重士生二子長即府史次名友府君生而岐嶷
秀整谷祥甚鍾愛之延師家塾教之有成以詩文自見
天性孝謹事父母未嘗有忤洪武三年谷祥謫居潁上
縣留府史兄弟應門而與府史之母俞氏偕行潁上係
今潁州為鳳陽府屬邑府史家居朝夕戀慕與其弟友
徒步二千餘里以來侍其父母辛苦給養得其歡心暇
[046-21b]
則與縣博士太末徐景顔論經史甚見賞重縣大夫舜
江車誠則名以同鄉之故待之如親戚永嘉黄思誠倅
職潁州以為賢將辟以為吏知不可辭遂逃去既而知
潁上縣髙翼强之使白事郡府不得已如鳯陽府知事
歸峽向志仁見其札翰言諸太守滑臺李漢使典簿書
府史退而嘆曰吾先代之後也可與刻木者為伍耶人
有解之者曰道徳刑政本末一致學將以見諸行也孰
謂吏不可為哉勉焉從事越二年遂司刑曹鳯陽𨽻九
[046-22a]
州二十六縣刑辟之多嵗累千百成案之具詳審精宻
凡逮捕置對繋治决斷等事所以禆贊其上者無不得
其公且平焉縉紳君子樂稱道之以為儒術吏能克世
其家云
滎陽外史曰刑所以輔治也民命之死生係焉書曰式
敬爾由獄以長我王國司其柄治其事者可以協于中
哉府史一郡吏爾而留情獄事若此庶幾以政學者乎
某為臨淮學官府史以徐博士書求見及居鳳陽吏舍
[046-22b]
以事至府必請寓宿視為父行益恭謹至聞其論宋季
事則曰東漢之禍原於黨錮宋季偽學之禁視黨錮甚
矣欲不亡得乎今聖治文明堯舜之道燦然如日月之
在天何幸親身見之哉此其識見超卓有出於治律明
刑之外者嗚呼斯其可傳也已
  孫孝子傳
母子天性也生之膝下可頃刻離哉當患難孔棘骨肉
為暌固有大不幸者矣古之人君及公卿士大夫若漢
[046-23a]
武帝宇文䕶周存杜羔之流皆以失母故汲汲求之也
求之得否固不能齊而人心義理之天有不可冺者夫
求而不得固為終身之憾求而得之喜慰何如哉作孫
孝子傳
孫孝子名讓字義甫世家汴梁元初有諱某者官至安
撫階鎮國上將軍守禦臨濠府遂占籍焉安撫勲名事
業不概見然濠之長老猶稱為孫安撫家云閱三世諱
允武者為安撫曾孫以功充千户階明威將軍守禦安
[046-23b]
慶府生二子長繼祖襲武爵次紹祖孝子大父也紹祖
生二子長徳忠次徳逺孝子父也元至正壬辰汝潁兵
起紹祖携二子避兵淮安昔淮安已為毛氏所據毛氏
襲青州驅孫氏一家北去使冒矢石與元兵相拒徳逺
死焉孝子始生三嵗侍其大父及伯父母史氏家於曹
州兵至逃遁不相顧遂失其母史氏孝子哀號不自勝
大父憐之展轉濟水間撫視益謹嵗在癸卯孝子年十
餘矣思見其母不啻渴飢泣謂所親曰吾不得終事其
[046-24a]
父末如之何也已母之存亡未可知吾不得見吾母何
以生為逾年丁未為吳元年天兵下山東孝子侍其大
父及伯父轉至曹州得其母於李氏戀戀弗忍舍既復業
臨淮授學郡庠告之太守給告以往徒步七百餘里其
母撫之而哭孝子再拜伏地嗚咽隣人皆為欷歔欲迎
歸以養以李氏故未遑也既而有為之言者曰兵難之
交勇夫烈士不能保其節多矣况女婦乎史氏之失節
於李迫於勢不能已若孝子於母克致其情如此不謂
[046-24b]
之孝可乎於是咸稱為孫孝子云
滎陽外史曰真嘗與修鳳陽九郡圖史古昔孝行若夀
陽之董邵南李興下邳之江革匡國政浮光之丁蘭滁
之茍與齡王彦成皆備書之及輯中都訪古記復得彭
城華光劉審禮思貞孫棘劉平亳之夏侯佩等遺事再
書不一書也獨泗州天長朱夀昌求母事與孫孝子類
夀昌為名太守又得蘇軾巨筆為之發揚遂傳諸天下
後世孫孝子生於帝鄉又在俊選之列異日名爵之重
[046-25a]
安知其不與夀昌等乎
  蔣節婦傳
女婦之道以不失節為貞節至於苦則其貞亦不可恒
矣貞而恒恒而久久而安于其道斯亦常情之所甚難
者哉真觀史傳漢烈女八人唐烈女六人而獨皇甫規
妻房元齡妻鄭廉妻為最著史家叙述之公如此哉夫
秉彞好徳人人所同也千載之下聞家令姓女婦之節
不有克如漢唐者乎作蔣氏鄭節婦傳
[046-25b]
節婦名某字申中姓蔣氏四明郡人蔣號金紫家諱舍
之字子才之女性端嚴幼失所恃恪恭姆教年二十歸
於同郡陸某闕/ 之子士元係宋太師山隂楚國公佃
之後寳謨閣待制渭南游七世孫也家室雍睦生子二
人長名公慶次名公建士元以勤學致目疾節婦鬻資
粧延名醫療之稍愈復治簡冊目遂以瞽節婦扶持調
䕶幾十年一日士元以隆暑患滯下而逝節婦執喪盡
禮親戚有哀其蚤寡者微意諷之節婦泣曰水不逆流
[046-26a]
理勢然也為人婦而容再醮耶吾未亡人得奉老慈幼
不媿吾夫子於地下斯庶幾矣以死自誓親戚迺不復
言時其舅及姑某氏年已老事之甚謹未幾姑亦卒節
婦年甫三十二雛在襁抱中嬰時多難不常厥居值舅
疾復甚節婦徬徨無措而黽勉從事飲食湯藥之供未
嘗少缺舅疾既革而襄事未終復盡鬻家資以備𦵏而
節婦口體不給弗之恤也嘗撫其子公慶等流涕言曰
汝父以勤學喪明而殞命之不淑非學之過也汝等如
[046-26b]
之何哉繼若父志思自樹立可矣遣就外傅旦暮覆考
所業躬紡績給事師之禮際聖運肇開公慶以鄞學俊
還入成均奉廷命出使未幾得請而歸與其弟公建致
養今節婦年逾五十而其舅亦康寧夀考云
滎陽外史曰予觀節婦蔣氏何其不幸之甚耶既嫁而
患難殷憂殆猶君子之亡也既寡而堅持自力則猶其
君子之存也星霜洊移而其心氷檗有如一日正所謂
苦節而貞久而安於其道者歟蔣氏為真母家節婦在
[046-27a]
表外弟行故為著之如此嗚呼若節婦者豈不可為天
下之為人婦者勸哉
  陳本輝傳
予讀史傳兩漢循吏共十有八人唐循吏十人夫自三
代以後享國之長者無如漢唐而循吏僅止此豈世運
之降而人才之難也抑上之人務於苛急樂於暴戾不
有以作成之耶噫何其寥濶也哉然嘗夷考其人初無
竒勲異行驚駭觀聴而史冊傳之至今太史公所謂奉
[046-27b]
法循理不求名而名自隨者若乃任司州縣為民興利
如漢任延修理溝渠王景修浚儀芍陂唐常丹築堤
捍江薛大鼎開渠屬海賈敦熙立堰庸水績用章章與
國無窮其不謂吏之循者乎作本輝傳
陳本輝諱本以字行其先汴人名汝錫者宋建炎間扈
從南渡授知越州思陵移蹕於越陞州為府就以汝錫
知府事子孫遂家山隂之葛洪岩四傳入元名某字宗
珍開拓基業其族益大時人目其里曰陳村又再傳而
[046-28a]
名某字士信者儒術自持睦族二百餘口朝廷嘗徵辟
不就侍臣奏贈節義處士生四子本輝其長也次本固
次本徳次本榮本輝慷慨有志操種學績文手不釋巻
少從舅氏朱興乂逰既長名聲籍籍值世運中㣲慨然
欲以勲名自見見諸詩詠流傳縉紳間至正丙申江南
行臺御史大夫納琳岳卿奉㫖徙治於越御史安居仁
求得之辟典吏曹案牘以能勤稱越二載考滿調江西
憲史考滿勅授将仕郎廣東都元帥府照磨調静江知
[046-28b]
事所至以治狀聞未幾内附入覲南京中書奏為江淮
行省掾洪武初元徙省治山東入朝授雷州海康知縣
郡城東阡陌犬牙相錯號萬頃田去海咫尺每颶風作
潮汐輒至禾苗渰没農民失業宋咸淳間有堤崩塌已
久本輝建議合雷之屬縣循海築堤開河置閘時其啓
閉而蓄泄焉本輝晝夜督工彌月而成父老咸曰此百
世之利也㣲陳令其至此乎縣之政大小畢舉學校公
廨以次興修丹碧煥然郡誌遺缺與其鄉老討論訂証
[046-29a]
誌以復完暇日延見諸生講習經史邑政教並行平生
不憚權要事弗合理者正言無忌尤廉謹自持海康有
徳公者饋巨魚一僕者私受之本輝數日而覺召饋者
賞其直立斥去其僕人以羊續擬之方期大用以東還
道病卒年四十有七娶同邑宋宗室趙氏君玉女妙觀
有賢行居家盡婦道生二子長煥次某在官常以自隨
本輝既殁煥侍母携弟以歸依其舅趙氏以居煥讀書
克承先志云
[046-29b]
滎陽外史曰陳以國姓其世系著矣若汝錫之為守本
輝之為令祖孫相望二百餘年間可謂源逺流長也已
夫守令係國家重輕宋遭陽九之阨而天不冺其社稷
汝錫再守陪都贊治中興亦為逢時矣本輝律身修行
迪光前哲由勝國入仕新朝所宜登躋廟堂贊輔雍熙
之盛而紱綬所臨僅止一縣惜哉然以循吏之政足係
其民之思庶幾不没矣况有煥以為之子故家文獻之
傳其有艾乎左氏載陳敬仲之占曰八世之後莫之與
[046-30a]
京吾於陳氏深有望焉
  宣節婦傳贊
女婦從一而終古何有節婦之名乎世道既降人心不
古有失身改事者則全節守義斯為貴矣乃合巹方新
外患狎至骨肉乖暌而欲死不死其視讎敵不容兩立
矣創鉅痛深終天㒺極而能報讎戮罪使生者死者兩
得伸焉吾不知孰為主持而彰顯之耶作宣節婦傳
節婦名孟先姓宣氏系出魯宣伯之後世家上饒縣白
[046-30b]
芒里父仲良讀書明律執事於公節婦幼育閨門奉家
訓通孝經女誡小學書年二十有三歸同邑魏子溫子
溫有賢行而節婦為之配室家雍睦内無間言及兩月
草竊蜂起子溫與節婦奉其父谷章母胡氏及弟妹入
靈山隱居子溫日以盜冦為虞節婦曰妾誓以一死不
負君也既而强冦周率羣不逞之徒乘夜燃火炬帕首
抹額執白刃突入子溫及父母與其弟子恭皆遇害節
婦恐不免急引刀自刺踣地流血被體冦謂其已死不
[046-31a]
為意胠篋取財物執其夫之妹以去嵗戊戌十二月二
十一日也節婦氣息奄奄有以勺飲調侍者逾一日乃
蘇顧夫家荼毒殆盡哭不能作聲輿疾歸母家既愈乃
曰吾志欲殄此賊念舅姑及夫暨叔暴露山谷間幸獲
歸藏伸我情事則請劒司刑庶可圖也製衣具棺如死
者數而剩其一人以問之則曰吾設復遇賊必死殯𦵏
以祔吾夫可謂同穴矣以逾年己亥二月某日窀穸如
禮遂列詞控訴郡府郡府以冦姓名下縣逮捕欵鞠具
[046-31b]
獄斬首以狥得夫之妹以歸多難之餘家無留貲析其
田業為三二以給衣食一以供祭祀今其夫之妹既笄
而嫁節婦亦年五十餘矣欽惟聖朝崇尚節義鄉進士
禮部尚書徐貫道傳其事父老將上送官以旌表其門
節婦流涕辭曰吾未亡人焉用此為人以是益賢之歌
詩贊詠稱為宣氏節婦云
滎陽外史曰女婦柔婉之姿於患難死生若惴惴然不
暇者今以宣節婦觀之剛足以自固勇足以不辱固烈
[046-32a]
丈夫之所難哉當是時使節婦不幸斃於賊手彷徨四
顧無伯叔近親則死者孰𦵏寃者孰雪陷者孰歸魏氏
昭穆之主闕/       死而生以報讐復恥推
亡固存為心而情無不至義無不盡豈非天有以黙相
之耶然念百年之俊無有繼者節婦亦末如之何也已
昔漢皇甫規妻以罵董卓而死卓大盗劇賊非尋常暴
客比威行天下不能使一婦人為之屈也斯不以見天
理人心之正乎若宣節婦不死於賊而復能報賊視古
[046-32b]
節婦何逺哉贊曰
好生惡死繄人至情我節我義不係死生患難孔殷誓
以身斃不死而生有一無二泚顙谷崖有胔有骸我具
我棺以𦵏以埋請討復讐氣憤詞激肆諸市朝吾志既
畢朅歸奉祀蘋蘩載修既歆既享求安宴遊孌彼小姑
言旋言復以養以慈慰爾㷀獨天性民彞往古來今不
有君子孰明其心嵗月如流力云孔瘁始終周旋庶曰
無媿涕涙汎瀾形隻影單照鏡凄其翩翩悲鸞節苦徳
[046-33a]
貞矢言皦日申以贊詞用貽壼則
 
 
 
 
 
 
 
[046-33b]
 
 
 
 
 
 
 
 滎陽外史集巻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