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70 榮陽外史集-明-鄭眞 (master)


[038-1a]
欽定四庫全書
 滎陽外史集巻三十八
             明 鄭真 撰
 題跋雜識
  讀陸秀夫遺事
宋益王崖山稱帝邈乎雲海之間誠不可國矣羣臣所
以不憚險阻而従之者盖將盡其力之所至云爾力之
不至則以死繼之此忠臣孝子之本心也陸秀夫位為
[038-1b]
宰輔雖在危難儼然正笏如平時語及國事以袖抆淚
朝衣盡濕其在帝前猶手書大學章句進講此豈一息
忘君者哉兵既敗乃仗劔驅其妻子曰而去怕我不来
則固無有家慮矣然後登御舟與其主同死斯亦處死
之得其道哉世固有患難之際俾其妻子以赴水死而
其身乃不免于遷延避就是誠負其妻子者矣斯不亦
公之罪人乎嗚呼大節人之所難善名天之所靳故有
奮身於生死之際而其名乃與天壤相弊若公者何其
[038-2a]
少哉
  書夏承遺文後
按朝散夏公出處大略見中大夫周公撰夏主簿墓銘
主簿朝散公父也若郡乗所載本諸宋史集既得兼考
而備存之今觀其著舒周唱和序詳贍整蔚實為能文
之士即其文而求其行固君子之所動心者况其所争
根枯皇族一事寔出于忠義者乎周公載主簿有文集
七十巻其七子皆業儒或預薦太學而今皆不可考證
[038-2b]
矣嘗従故老問之莫知其子孫為誰何夫仁者必有後
若夏氏者何其閴焉無聞也耶嗚呼悲哉
  題周遺集後
謹按周氏為吾鄉望族自宋有國以来一門以科第顯
者八人而自正議公諱造者始處厚温厚師厚則造之
子也鍔銖則造之孫師厚之子也焯則造之五世孫坦
則造之六世孫也衣冠盛事錄備著父子兄弟之目而
預鄉薦者有不盡書亦可謂盛矣造即銀青公鍔即中
[038-3a]
大公銖即承議公也中大公直亮方正元符上書奮不
頋忌其在元祐姦黨餘官之目固為公之不幸然當國
家將亂邪人指正為邪其勢有不可遏者而公得與司
馬公諸先正同列實與天壤永埀不朽其非公之大幸
乎宋社既墟衣冠世緒多就零落而周氏保有二三百
年詩書之澤有如一日斯足以見忠臣正士之報矣予
嘗過其家得中大夫鄞江先生集附承議公所著二十
巻及銀青公遺文一篇遂得次第輔之而其他有不及
[038-3b]
見矣惜哉周氏裔孫名宇字伯生者去中大夫已十世
矣克自飭厲楚楚自將讀書為文有法度自著家乘以
傳是所謂能世其家者周氏之興信乎未艾也書曰紹
聞衣德言又曰迪惟前人光於周氏深有望焉
  識録王惟賢春秋指要序後
真幼過庭時先教授府君嘗稱惟賢王氏經學文藝有
過人者今觀春秋指要二序會衆説為一家誠可謂博
矣若其夏正一説則吾鄉太師存畊趙氏奏議實主之
[038-4a]
而東發黄氏日抄讀春秋一書則又多有取扵岷隠戴
氏者也二序前稱欽若天時自岷隠始後稱黄氏考證
尤備豈王氏與東發生相先後里居宻邇嘗有以得其
傳耶王氏世居境清寺後今其後嗣已絶獨女兄適趙
氏者年九十餘以死當時不及徃拜而問之故其一家
父子兄弟文獻之傳皆不可徴獨指要一編則先祖蒙隠
府君嘗手自繕錄某㓜習經先君實以授之故其可見
者僅止此云
[038-4b]
  識錄先祖雜著後
某徃年嘗聞卓先生習之曰吾既冠時師事汝祖蒙隠
先生先生早以經史論策有聲而尤工扵儷語晚歳專
志古學每拾片紙細書頃刻成文求者立以俟在庠序
間凡慶賀宴餞官所命藁者多出其手大槩辭取達意
工拙勿論也汝祖之學嗣而弗絶實在爾兄弟烏乎勉
之哉某受而識之重惟先祖文行一鄉推重至今人能
言之其所著曰蒙隠藁者凡十餘帙其為趙氏甥持去
[038-5a]
及藏於先叔父者皆泯沒已乆家所存者僅殘編㫁簡
之一二而已嘗會粹而甄别之凡十有二巻謭焉弱資
先澤一線之㣲凜不自勝其能無媿於長者之言否耶
兹所錄者詩文大小四十篇自先生以上若國子進士
公監倉公皆有著述厄于兵燹不可得而詳也
  記春秋後傳
永嘉陳止齋先生著春秋後傳立意精㣲措辭簡當其
論世變有若身處乎二百餘年間然其中亦有違戾自
[038-5b]
相抵捂者是以明經之士論據事直書者多致疑焉吾
鄉樓宣獻公嘗為先生著序引而清容袁公謂宣獻晚
年悔悟自焚其藁今其序引與傳俱傳其亦可以㑹其
㫖趣之歸矣哉
  跋史觀文與従姪菊屏君帖
此宋觀文殿學士謙齋史公貽其從姪菊屏君者也其
所謂松壑即趙太師郡王存畊之子孟傳官至沿海制
師與公親厚菊屛求公具書松壑葢將為入仕之地者而
[038-6a]
公乃為之委曲如此後菊屏實以公知處州明堂恩得
官麻城主簿歴平江司户階文林郎而止則公終始親
親之恩可見矣傳曰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其公之謂

  跋史忠清公貽其兄判部尚書墨跡
故宋史忠清公丞相衛王次子理宗念其家舊勲特眷
厚之仕至同知樞宻院事其薨也賜龍腦水銀斂以一
品禮服累贈太師世臣之盛者時莫與比公平生事業
[038-6b]
不槩見實能念及親族尤愛仲子菊屏君菊屏則忠定
越王母弟知江隂軍淵之曾孫即公所與判部尚書書
中稱六一姪是也衛王在日常欲命菊屏為待制後則
其為人盖可想見而公屢以明爽可喜稱之至欲命之
以官職不待有請於尚書戸部也所以遲遲者正如書
中所言爾繼而公奉書丞相永國公請以第四子會卿
所受衞王解政恩改奏囘授菊屏之入官雖不以此而
公親親之恩于是可見矣世之尊官大臣以功名富貴
[038-7a]
自矜視其族之貧賤如不知相識甚至奴𨽻而役使之
少不如意輒詈辱斥逐有終身不得至其户限者多矣
欲望其出一手力援引之可得哉吁此公之所以為厚
也與某以晚生托壻史氏得見公所與永國公書及會
卿綾誥一通因著菊屏墓表特書其事而其所與尚書
手帖則以歸公之従曾孫公襲俾永手澤之傳按史氏
自三相外為侍従者無慮數人此書尚書不著名號以
其時計之豈大資夀樂公也耶今固不敢質言用取徴
[038-7b]
於世家文獻之君子若書中所稱和仲則習庵先生陳
公塤盖史氏之甥菊屏嘗師事之其歴官行事見宋史
列傳云
  跋李西臺墨跡
李西臺書擅名一代其弟子秦玠嘗語歐陽公以為學
張従申書源流盖可考也今觀此書盖其意有自得而
不拘拘於古人者波磔云乎哉
  跋易元吉雙獐圖
[038-8a]
易元吉畫獐生動意態妙絶古今前代遺老若端明參
政古浯文公暨呉興趙氏應錢氏舜舉已嘗審定其跡
無可疑者然皆以畫言之獨陵陽先生大理于公以為
秋風槲葉呦鳴相命自樂其樂而人得狎玩之者迹其
物性之自然也至戒其深藏决逝勿為射士所得者推
乎仁心之愛養也嗚呼此所以為先生有道之言歟
  記董秉彛先生文集
按董先生秉彛雜著一什多鄉里朋舊贈餞唱酬之辭
[038-8b]
夫士之立言成文盖其學問之充心聲之著有如此者
以秉彛弱冠即以文鳴使當時有氣力者引而置之臺
閣當禮樂制作之任與諸公馳騁上下則其所著豈特
如是而已乎世之敝心苦志於文字者盖欲見之行事
傳之無窮也然其命之不淑時之弗利而壽之不永者
豈特一秉彛而已此予所以重為之悲也秉彛之死金
華黄公既銘其墓而豫章揭公復為著集引固足以慰
秉彛於地下矣而鄉士之論秉彛者以為文主於氣秉
[038-9a]
彛氣短不壽亦為知言者云
  書李節婦王氏詩後
古節婦見經者二衞共姜録於詩紀叔姬書於春秋女
婦之賢獨共姜叔姬也耶盖婦不二天人道之常固有
不盡紀者矣若共姜迫於其母叔姬不歸宗國而歸於
酅此處正而出乎其類者聖人取之所以為天下後世之
為人婦者勸也同郡李節婦當其夫友傑氏之歿既不
肯歸父母之家而又不為宗䣊之言所惑乃抱伯姒之
[038-9b]
子以為己子誓以死守庶幾扵古節婦者矣至其旦夕
之間饘粥不給亦不以語人鄉人有戴生者自海上以
米餽之是雖不足以頻續其有無然其區區好義之一
端在節婦亦不必辭矣予友陳子浩既取詩春秋遺意
為之詠歌以顯節婦之行若生者可不因使之表見於
士君子之間耶子浩與友傑為同志交誼篤生死茲又
為節婦經紀其家世必有執筆之士為之特書者予也
願拭目焉
[038-10a]
  題張南軒先生手札後
   栻比者祗拜鈞翰寵報下情不勝感激闕/
 
 
前宋士大夫徃来書問皆有定式其首多不署其人字
號爵位而惟見于三摺外封若南軒先生親書手劄可
考也今外封既亡其全集世亦罕見不知曾載與否無
以考其人為誰何然其曰運動樞極體貌益隆精神折
[038-10b]
衝何逺不屇又曰備藩嶺右正托䕃餘此必自宥府連
帥上流者按先生忠獻公長子初䕃補右承務郎孝
宗即位忠獻奏為書冩機宜文字以軍事入見詔為直
秘閣後復以秘閣知靜江上經略治狀則淳熈改元之
初元也此書之作其在斯時乎舊制直秘閣為卿監出
帶八品職名承務郎為小京官従九品階即先生初䕃
之官也以阜陵去文武階左右字故右字不書先生筮
仕十餘年四典大州而舊階尚未改轉豈未經磨勘有
[038-11a]
司者之失也耶夫自南渡中興以来先生以道德文學
為己任交際之間實以誠敬為主故其揄揚稱頌著扵
言辭者如是此聖門大賢之氣象後生小子所嘗觀感
而慕效者也嗚呼休哉
  跋史越王進陳正言禾四經解劄子
宋右正言陳文介公某政和間以童貫與政引裾强諫
帝留所碎衣以旌其直後坐陳瓘子論蔡京得罪除
名至紹興時復以秦檜沮抑未及昭雪孝宗朝史越王
[038-11b]
當國乃上其所著書請賜䘏典帝為嘉歎命藏書於秘
館嗣後顯官美諡實王發之夫公以碩學高行生死厄
權貴向非侃為帝言九原之氣終不得伸矣某生也晚
竊好論著前代人物典故至觀公引裾一事人以辛毗
比之誠不為過間嘗輯四明文獻集求公遺文則散軼
已乆今歳以秋試鄉貢如錢塘見售公易傳者惜無金
不能得歸語其七世孫諱璿字元良者元良意甚恨悵
將凂人購贖暇日閱舊藁有越王進公四經解劄子一
[038-12a]
通深嘆大臣告君有以彰顯公之大節者如此乃錄以
遺之元良葢有志於先世者也
  跋史觀文貽其従姪司戸世卿書
史氏父子相繼至觀文公榮顯富貴克承先澤然在當
時猶有佃者背主擅使及小人姦計誣妄者况其後來
子孫不振時耶公作書俾従姪司戸致意制幕其於門
戸之事委曲如此足以見其不挟貴所稱履齋則制帥
判府丞相呉公潛云
[038-12b]
  跋史連州挽詩及書後
按奉直公一之係太師宋臯先生諱漸之孫知郴州彌
應之子而齊國文靖彌忠之姪也公嘗知連州與司戸
有叔姪同門之契司戸之死公既為詩哀挽復作書以
唁其子至誠惻怛詞意藹然足以見古人忠厚氣象矣
後世有號同宗而死生不相顧者彼何人哉
  跋史氏父子問遺帖
按前觀文公問遺帖為公親跡至其贈賻之禮奠祭之
[038-13a]
文公實署名其後送殯一帖則公之子寺丞公承事聨
書者也司戸平生為公愛重以公恩澤得官其疾其卒
其葬而公與其子所深致其厚者如此敦叙之義足以
風厲薄俗矣
  跋文林郎史世卿誥
按宋史德祐二年三月丁丑日三宫出降此文林郎誥
在其旬日間所授者其無印署豈事勢倉皇而有所不
暇也耶是足以發黍離之一嘅矣
[038-13b]
  題洪制帥燾親帖
按洪公燾臨安人内翰端明學士咨䕫之子與其兄勲
俱以才名見知扵世號天目三洪在宋季嘗為沿海使
與史氏實有親契今觀所與司戸二書紙墨之精實可
以想見其為人矣
  題史忠清公帖
予與史傳叟氏同閱此帖傳叟以集賢為督相永國公
大資為齊國文靖公予以史氏家乗考之淳熈四年文
[038-14a]
靖除資政殿學士已而告薨集賢雖無考證然以上一
句語勢觀之則集賢為永國無疑書中言集賢已頒奪
情之制當須急遵承聖上眷倚之意必不俟駕于同宗
屬望之心厚矣其如當時士大夫公論何
  跋史氏官誥及忠清公親帖
按史會卿承奉郎誥一通會卿為衞王孫忠清公子會
卿既早世忠清欲以其澤與宗姪世卿改奏回授且奉
書丞相永國斡旋成就其於親親之意厚矣至于忠清
[038-14b]
答世卿催改奏文字有丞相不納等語又謂吾姪疑御
前取秦元奏陳但稟集賢於奏事之暇略扣聖上聖上
必須明諭則其間固有曲折難成者豈當時國家定制
有所妨也耶永國既以外艱罷相忠清繼云薨背改奏
之事轉成無用嗣後世卿以觀文公知處州明堂恩始
得官累遷文林郎而宋社亦已亡矣是誥是書今為史
氏家傳真以門壻獲得拜觀輒論次其後以取正世家
文獻君子云
[038-15a]
  題孔子廟臨帖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歐陽公辨論已定此係太倉仲士
敏臨冩以寄者雖波磔殊為失真然足以見其用意之
勤乃裝訂成帙俾兒子東昇習之若其源流所自則趙
周二公跋語可考謾書以識是時予以計偕將如京師

 
 
[038-15b]
 
 
 
 
 
 
 
 滎陽外史集卷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