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09 西隱集-明-宋訥 (master)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西隱集巻五
            明 宋訥 撰
  記
   愛日軒記
臨海隱居純齋先生嗣子陳君如奎弱冠盡傳家學洪
武辛亥上有㫖擇郡縣學俊秀通經者入胄館君為首
冠凡二年復有旨試胄子通六藝者分教天下君適分
[005-1b]
教於滑乃扁所寓軒曰愛日取揚子孝子愛日語也君
觴訥於軒下而言曰予幼服父母教誨言恒懼事生之
禮弗盡不足之心自違膝下師鉅儒友英才講習討論
未聞者聞雖有悅乎内樂乎外者愛日之心則懸懸弗
安兹來違親益久去鄉益逺思欲一問起居其可得乎
回視夫前日恒恐弗克盡事生之禮者大有間矣夫日
之晨晨省予當盡禮也日之昏昏定予當盡禮也今皆不
能盡懼來日之有限定省不可得而久也姑乃以愛日
[005-2a]
之誠寓諸軒焉願先生賜記以教之嗟夫孝矣哉如奎
愛親切也觀名軒之義則其於所以愛親之道可謂知
其要矣自今以徃必將因夫所知之要而盡其力則夫
所謂孝者其必沛然有以不能自已於心矣又尚奚以
訥言為哉顧其求文之勤又不可以終無言也始告之
曰人子愛親之心無窮而盡無窮之心者有遂有不遂
焉遂不遂者天也盡不盡者人也君妙齡秀發奉天子
命以為學將天子命以為師豈惟榮於身雖親亦有榮
[005-2b]
矣况學以致夫脩齊治平師以致夫傳道解惑是二者
豈非為治之至願天下之至樂哉斯時也雖欲盡愛親
之心有不可得而遂焉者豈非天乎常人於親一有不
能致力委之於天而怠其心者多矣君不以在天者自
怠而以在人者自勉必欲有以盡夫愛親無窮之心而
不忘焉兹孝之所以為切也矧天人一理人與天去相
逺者形去相近者心愛日之心一語默不忘人不能知
而天知之一動靜不替人不能祐而天祐之天豈使君
[005-3a]
有終不得遂其心者乎異日道傳河朔諸生濟濟咸稱
孝行朝廷聞而召用之以濟斯民以報國家然後錦衣
歸里侍彩髙堂雙親怡怡以享三牲五鼎之養孝名伸
於一日者必將伸於永久也故不揆而詳記之俾後日
秉直筆傳孝友者有所徴云
   德泉亭記
自昔王者為民立五祀井居一焉井之德惟能養也而
生也賴之故文王作易於井卦九五曰井冽寒泉食井
[005-3b]
以泉言其權輿於萬世乎且泉之在井或有苦甘非井
不善水之本殊耳甘者固有功於養民苦者亦有利於
灌溉祀典則未始分也惟民非水不生喜甘惡苦常情
孰能變哉大名為郡在禹貢冀兖二州之域地皆平下
郡城之内卑濕剛鹵凡井多苦少甘金源之後城罹河
水之患屢矣矧河朔久厄干戈居民逃散故老皆無在
者井之甘苦堙於瓦礫埋於蒿萊多矣皇明受天命一
海宇選賢治郡斯民來集郡井悉苦稚耋病逺汲之勞
[005-4a]
欲訪甘泉何道可得洪武丙辰冬北平分憲經歴王君
思永以府治未克完譙樓未克壯勉諭成之君時出以
察民役一日斬蒿而平地拓發石而舊井出乃臨井而
再觀命左右汲而嘗之寒甘可食爰召工人浚下而甃
上功告成人民來汲歡聲騰溢謂免逺汲之苦遂構亭
於上扁曰德泉蓋取龍井記此泉德至之語父老咸曰
近則人辭乎勞甘則人樂乎養宜請文刻石以記感召
耆民某走滑求予為記伏惟聖神御極萬物咸覩川效
[005-4b]
珍岳脩貢奇祥異禎洋溢乎天下斯勞也晦於前者久
顯於今者速有俟德之道焉昔耿恭為疎勒匈奴絶水
恭曰聞李廣利拔刀刺山飛泉湧出今漢德神明豈有
窮哉乃整衣拜井湧泉輒應君髙持憲節宣揚帝德以
糾繩郡邑除荒穢得甘泉豈偶然哉然則是泉之德施
澤于民也無窮受祀於民也宜亦不匱矣
   觀德亭記
府學東以射築圃師帥諸弟子習之其圃廣狹逺近與
[005-5a]
夫抗侯發矢之地靡不合制惟構亭以為觀射之所頗
卑隘與圃未稱洪武丙辰冬分憲經歴王君思永禮諭
有司改作取射義觀德為扁竊嘗即射而考焉周禮大
司徒教萬民而賓興者有六藝以射繼禮樂又古禮男
子始生秉桑弧蓬矢以示四方之志則射豈學者可一
日廢哉故車攻美舎矢如破吉日歌殪此大兕行葦言
以祈爾爵是古人於射習而有常如此自後世六藝教
廢學者不知射為治心脩身之道舎而不習則序賓以
[005-5b]
賢序賓以不侮者不可得而見矣聖天子既家六合詔
天下郡縣立學官置訓導設弟子員以六藝為教命部
使考覈之蓋復唐虞三代之制今職風紀任郡牧者扁
亭觀德以示夫習射之士欲其志正體直端一審固必
求於中正中正德之根柢也先王制禮作樂以埀教化
要在納人心於中正而已若心不克正惰慢焉放肆焉
其容體必不能比於禮其節奏必不能比於樂其中必
不能多而雋故在戰兢自持内存中正其心也確然不動
[005-6a]
其容也儼然不改未中則反己既中則不驕其視茍中
無媿者有間矣則射豈非觀德之道與書曰侯以明之
此之謂也雖然射必習也射而不習可以求中乎習而
熟之德正於己功報於國利威於天下庶不負國家以
射教人之盛意也嗚呼上而朝廷禮制下而學校教養
與夫司憲之揚勵郡牧之效職是皆宜書因屬筆於訥
也記而不復辭
   清樾堂記
[005-6b]
凡木乏竒芬艷質未足為人之觀賞者必遇君子而後有
所取焉非若道邊樗櫟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小枝巻
曲而不中規矩不材而無所可用見棄於世宜矣君子所
取其必足乎觀賞世與俗不知也世俗所知者多奇芬
艷質以為取爾原城判簿汪侯文彬世以儒名於歙境
有紫陽山以資勝踐城有嵗寒亭以拓清覽倜儻好士
事母以孝聞家庭有二樹右銀杏左楓大皆合抱蓋先
世沃土膏澤灌溉根柢深而枝葉暢矣歙城固多夀木
[005-7a]
未有與侯庭二樹比者以其蔭之所庇廣也侯築一堂
以為事親之所且叢書於間味經以逺甘腴摛文以去
綺繡扁其堂曰清樾葢取黄庭堅東西開軒䕃清樾句
也洪武己未春二月侯請訥記其堂訥問侯曰斯堂之
築將以進脩乎將以宴集乎曰進脩哉訥曰進脩則斯
堂之築為不虚矣夫進脩非一途也若夫溫凊定省之
餘晴雲上覆翠蓋重重靈風四起聲掩竽籟慈親板輿
綵衣親導下髙堂入清隂夀觴一舉親顔悅怡於斯時
[005-7b]
也可謂子職少盡則孝之德進孝之業脩矣或焚香燕坐
或煮茗解酲暫掩詩書琴瑟從容於軒楹之閒徘徊于
交隂之下見夫髙枝直幹可栖鸞鵠新梢嫩葉不藏燕
雀則思所以拔奸去邪貴德尊賢非進脩與見夫深根
盤踞勁節端正風雨震淩冰霜陵轢堂堂乎有不可䙝
之威凜凜乎有不敢犯之色則思所以陳利害於要途
表曲直於天下雖萬折必東非進脩與又見夫檀欒膠
轕蒼翠磅礴炎氣砭人之骨清隂澡人之慮則思所以
[005-8a]
得廣厦萬間大庇斯民有安然無震風淩雨之患非進
脩與嗚呼使侯庭花木竒芬艷質掩映粧綴而無此二
樹堂之名又何有於清樾侯之心又何寓於堂之名哉
此侯之扁堂所以有異於世俗也讀記者勿泥於樾止
為樹隂而已
   思誠齋記
洪範五事以敬言所以誠身也故始貌而終思思曰睿
睿作聖思之義逺矣哉江君清源由國子生選主清豐
[005-8b]
簿嘗讀進學解愛行成於思句乃扁其燕居齋曰思誠
洪武戊午夏四月移書請余記予惟君昔在胄館所師
者一時碩儒所友者一時髦士進學之際師傳友輔其
於思之之功既有以成其行矣今學成而仕猶以思誠
自勉可謂好學篤行之君子與是宜有記也夫天地奠
位人以眇然一身配天地為三才者此心而已心之官
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士生天地間以之脩已
視聽言動不可不思焉以之治人賞罸取與不可不思
[005-9a]
焉視聽之際若能思也則視其所當視聽其所當聽矣
言動之間若能思也則不當言者默也不當動者止也
則吾脩己之行何患其不成乎至於一賞罰也吾再思
之則賞不至於僭罰不至於濫矣一取與也吾再思之
取不傷於亷與不傷於惠則吾治人之行何患其不成
乎至臨大節造次顛沛思而不變則大節成矣百行萬
事莫不致思則百行皆得萬事不失矣蓋其思又必有
所以為主者豈外乎誠而己思而不誠則惑以是若非
[005-9b]
以私若公視去以為就觀危以為安者行未成而毁先
至矣何哉不誠無物况於行乎吁五事誠身思居一焉
思亦進學君子之不可暫廢也君既知之必不至於妄
行焉願其必以此而自勉者其立志又非淺識者所能
窺其涯涘哉予衰老行不能思者多矣因君請文述其
所嘗聞者以告抑亦自警云爾
   容膝軒記
君子所以大過人者獨立不懼遯世無悶爾昔陳登自
[005-10a]
卧大牀卧客小牀使登卧牀儘髙天壤間其自得幾何
亦不過息偃在牀而已陳蕃謂丈夫當掃天下安事一
室蕃言一出薛勤大奇之使其言見聞於世亦不過一
室未掃而已二子言行豈為過人君子過人之道不若
是屑屑也論者謂登為湖海士謂蕃罹黨錮禍其視獨
立遯世之君子有間矣臨海䒶遂陳先生質美氣純讀
諸子百家書尤嗜經史喜吟&KR0008多作漢魏語文亦渾厚
芳潤不尚奢俠不出過分言嘗仕元受主仙居縣簿浙
[005-10b]
東兵起輒歸隠築軒湧泉西山下大江涵潤横其前峴
山環抱踞其後雲林煙浦蒼翠回合軒小而景勝絶意
乎寵榮之事矣乃扁曰容膝取陶靖節歸去來辭語時
謂人曰吾軒處已有餘接物不足不足者軒外事有餘
者軒中之樂也吾聞先生語歎賞擊節焉夫漁釣於一
壑萬物不奸其志栖遲於一丘天下不易其樂卓然一
軒守分樂道詩書開巻圖史在列膝既容矣何外慕焉
宜抱膝歌宜促膝飲宜搖滕吟又宜横膝撫琴危滕生
[005-11a]
貞松勁竹拱手方席擁膝眠林猿野鶴入乎清夢一道
潛身萬事縮首又何有屈膝他人事乎每讀書教子之
暇著深衣冠履焚香煮茶逍遙自得苐見前江後山朝
輝暮彩施送滕下江聲洗心山色滌目視一丘一壑不
知其為幽逺視華堂廣厦不知其為髙大視元龍則卧
牀不髙視仲舉則一室自掃君子所處何計廣狹胷中
自有乾坤塊視三山杯觀五湖者不論推此心其不懼
無悶為何如論者未可與箕踞軒以伯仲也嗣子邦達
[005-11b]
學聞過庭詩書洪武癸丑詔選俊秀入胄館乙夘詔試
問學以分教天下滑邦達分教之縣也既予職乃請記
容膝軒且言先生切慕淵明者歌其辭讀其傳潛玩其
詩將以終老焉予起謂邦達曰先生是軒於志則得矣
於道則未行也淵明當晉末宋初南北分列宋臣衮衮
在朝廷者又孰識淵明者哉宜卒為處士於東籬也今
先生際聖朝混一之日正延用老成以輔致治時異淵
明之所處矣韓子云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必以兼濟
[005-12a]
天下歐陽子云進不知富貴之為樂退不忘天下以為
心吾恐束帛安車來賁丘園先生之滕軒豈能久容乎
一旦翻然而起推遯世無悶之心行憂世有用之學道
全中庸澤被生民容膝之樂更有樂於此乎邦達持記
而歸以置軒壁先生萬一觀焉亦笑訥言為不妄也
   望雲圖記
昔狄仁傑登太行反顧見白雲孤飛曰吾親舎其下後
世孝子不忘其親而思之者即仁傑之言而求其心或
[005-12b]
名其室或繪於圖蓋將寄思親之心而形於歌詠也予
嘗即雲而觀以雲紀官見於左傳以雲辨色見於周禮
保章氏以雲思親則乃仁傑語也仁傑之心思親不忘
也偶見白雲而思親之誠發於言亦必於見雲而後思
親也蓋親在心雲在目目之所見而思從之若仁傑此
心百世之下其孝子之心哉禹城楊希說氏以濟南府
學生舉擢北平憲即其為人也操政從容襟期曠逺持
風紀而不矜不阿洪武庚申春陪憲節按臨於滑訥既
[005-13a]
識風采爰来告曰起長山人其禹城寄居焉幼失恃大父
教養之今也不得終養思親之心言莫形容於是本仁
傑見雲之言以思親之心繪為望雲圖以寄夫無涯之
思願賜記珍藏而為訓焉訥惟孝子行役不忘其親每
登山以望親之所在若魏詩陟岵以瞻望其父陟屺以
瞻望其母夫當陟岵陟屺之時親果可見而不可見乎
親雖不可見望親之心則不可已也以不可已之心而
登山望之目雖無親心則有親心中之親未嘗不在於
[005-13b]
目也夫以白雲孤飛而發思親之語見白雲非親雲之
下有親舎焉親不可見雲可見見雲而望即望親也目
有雲心有親以心中之親感目中之雲於斯時也雲之
形容與親之形容若不異焉何則親在心即親在目也
此希說望雲之圖即見親之圖矣圖中之雲又何異於
太行之雲哉仁傑之見希說之望人雖有古今心則無
古今也詩曰永言孝思孝思維則觀希說則仁傑見雲
之思而爲望雲之圖又焉知後之孝子不則希說之圖
[005-14a]
而更為圖哉
   思終堂記
遂城王可大氏從事於北平憲使洪武庚申春贊畫風
紀來臨於滑音容美而和風骨清以肅蓋優游於法律
執持於節義者也一日㑹訥於分司公退之室可大起
而請曰泰不天甫冠父母相繼而亡適元季戊戌之亂
既葬有叔士賢復相失於兵革逺求近訪乙已始與叔
㑹以不能盡孝之軀常懼隕越昊天罔極曽未有報每
[005-14b]
於所居之堂蚤莫瞻省時節祀饗以勉盡其力願先生
賜名與記以警其懈而不逮則思親之心小有慰焉訥
知可大孝心之純篤也故不拂其請乃取聖經立身行
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之義名其堂曰思
終從而為之記曰人子於親始其孝者為難終其孝者
為尤難也終其孝果何在乎不出於守身而己身者親
之遺體也不敢以遺體行殆則身欲其立也道欲其行
也名欲其揚逺也一話言或失之不莊一動作或失之
[005-15a]
非禮與夫交友不信蒞官不敬事君不忠皆謂之非孝
何則有歉乎身有辱乎親矣又能顯其親哉可大方强
仕之年膺風紀之任清慎持己剛介持法他日功名彰
大河朔爭望其風采以思終之心為顯親之效人子之
終事謂可無愧矣故予於記反覆以人子之終事而勉
之亦君子愛人之一道也嗚呼哀哀父母生我勞悴罔
極之痛孰無此心焉惟篤於孝愛之誠者然後能盡思
也思而不忘庶幾終之之事為難矣
[005-15b]
   滑縣重脩廟學記
斯道之在天下者不為治而存亂而亡也惟其行于世
故必托諸人昔聖王之作民君師設官分職立政立教
以長以治蓋欲明斯道於天下托於人而行於世焉其
為教也因人性固有者以導之使不忘乎其初率性之道
可得而言也又慮其間有由而不知爰設學校擇民之
秀俊以教之雖開以六藝亦莫不因其固有之善而發
明之未始有務於外也則人倫明王道行此先王教化
[005-16a]
之澤所以為盛後之王天下者自京師而郡縣鄉閭必
托於宣聖者蓋祖述憲章之功為大廟學之脩萬世不
可廢也聖天子簡在帝心肇造區夏推天地父母斯民
之心崇儒興學以順民之恒性自國學達於郡邑鄉校
其為教悉本古者小學大學之法故天下翕然而向風
滑以州改縣在河朔實惟文明之地厄於元季兵燹學
廢廟存皇明洪武戊申職州治者率爾一新而規模卑
狹淺陋荒穢不除過者為之興歎甲寅秋金華諸侯仲
[005-16b]
仁來知縣事旣舉其職謁拜廟下慨念學校廢弛思有
以脩之乙夘春始構肄業之齋撤舊為新右曰存仁左
曰立禮而學有可觀者焉丙辰秋建東西廡於廟兩序
列繪諸賢且造神主以祀又念授業之堂弗稱不足以
聳人之瞻視乃謀改作己未春捐俸勸義裒材集工擴
其址而大之梁棟傍引丹碧輝映宏壯深邃始與廟稱
判簿崔君景文亦嘗有心協贊之前後制作凡二十有
八楹繚以宫牆儼如也是歲四月之朔學訓導于彬里
[005-17a]
學師師善遣諸生持狀走予里且致彬之言曰侯施惠
於滑者甚厚邑大夫士庶咸願賜文以記侯之功使滑
之為士者知名教之所在禮義之當尊脩其孝弟忠信
其細民如風行草偃胥勸尊君親上不其偉與訥聞其
語有關風化欲辭而不敢辭者有二焉皇上興學之制
既刻諸石其所以嘉惠後學勸勵長養以風天下者既
如此之重賢侯治滑之政又能重脩廟學振起儒風不
負朝廷掄選之實而克盡承宣之責者復如此之備是
[005-17b]
宜有記勸懲將來嗚呼建學立師非但發明前聖之道
實所以作養當代之材為師為弟子者使學問見之於
踐履文章施之於政事則聖賢明體適用之學於是乎
在而文風丕變人材輩出起而輔一代雍熙之治亦豈
外是而他求此又訥有望於滑之士也
   濬縣重脩廟學記
濬有山曰大伾考夏書可見矣大伾少西又有山曰浮
丘山州治及縣在焉髙明宏敞聳人觀瞻非特登覽之
[005-18a]
勝河朔民廬官舎一燼於兵慨歎者敗甓殘瓦而已皇
明膺天命撫萬方首選輯寜郡縣官時濬為州倅州官
者徙州治於浮丘山之北麓惟學在山隅殿廡敗壞幾
毁神位學尤堙没去州治既逺每行朔望禮徃返憚陟
降孰克謀遷而建之州既改縣之三年為洪武癸丑朝
廷起賢俊任牧守項侯如英授知濬縣事侯愷悌愛人
踰年政脩事治乃謂主簿錢通典史陳復曰聖天子始
定區夏即詔郡縣重脩廟學立教官設訓導定弟子員
[005-18b]
六藝外復有武學律法期得治平材以安海宇此天朝
大備之制孰敢曠典禮墜教基乎簿應曰善明日告遷
於夫子廟廷遂詣縣治東相亢爽之墟築基焉乃積良
材乃運堅甓乃集衆工一勸而民力畢赴乙夘正月經
始之殿有像廡有神表以靈星之門授業有堂肄業有
齋各得其度前廟後學以楹計者凡二十有五繚垣是
周其落成則三月也又開圃於學之右以習射焉昔孔
子射於矍相圃觀者如堵蓋所從來逺矣丙辰六月教
[005-19a]
諭韓鶚訓導姜彬前國子釋褐田宗道耆儒劉主一合
衆而謀曰廟以尊先聖先賢治化之原皆本於學侯祗
慎所職遷舊益新輪焉奐焉一代興學之典昭晰矣盍
謀鐫石永示厥美請記宜誰歸僉云請記于訥乃遣儒
士霍箎等持狀且致諸君子之辭曰願有以叙其事而
示於後俾一邑増耀焉訥嘉侯從政之果校官士請文
之篤故不辭乃按狀而書於石嗚呼自中原喪亂二十
餘年王綱墮政教失禮樂養德之具一切盡廢維持此
[005-19b]
心者惟有六經孔孟氏之書耳皇上掃清區宇斂五福
錫庶民天下生靈始脫鋒鏑之厄不有學校則六經孔
孟氏之書雖存而知者寡矣又何以為世道維持計哉
侯欽體明詔故學校立教養備士子有依歸其望道未
見者必務即書以窮其理主敬以立其本格物以致其
知反躬以踐其實又嘗再考諸書推之日用有所禆助
勿視為空言然後人心以正天理以明充而為德行發
而為事業不難矣師以此立教弟子以此進學則濬之
[005-20a]
髦士孝父忠君咸列達材成德之地異日登青雲輔王
化始知侯宣上恩德以教惠於下者報國家有道崇斯
文有功也侯字英輔家世仙居縣云
   勑建祠山廣惠祠記
聖天子受命建邦立極作則仁育黎庶祗若神明百度
時舉庶績用凝乃洪武二十一年夏爰命冬官考視祠
制胥宇於都城以欽天山嶷在西隅神秀磅礴髙明爽
塏天設地藏疑若有同𤣥應既孚淵衷默契於是命合
[005-20b]
京都在祭法宜祀之廟凡十環建於兹山之陽以祀之
示崇敬也始事之日冬官董制經畫樹表列位取土木
金石之材訓匠飭工屬役課程明年己巳夏五月尚書
臣秦逵奏功成奉㫖詣太學俾臣訥撰碑文以進祠山
其一也臣訥承詔祗慄退而脩辭曰謹按祠山神載記
所紀為龍陽人姓張名渤發迹於吳興宅靈於廣德西
漢以來蓋已有之或謂即張湯之子安世而顔真卿所
記則在於新室建武之間以時考之不無牴牾至於錫
[005-21a]
封加號則始於唐之天寶益於宋之咸淳旱澇疵癘禱
之必應神之靈昭昭也民懷信慕歲時走牲犧告䖍祠
下逺近雲合奉祠者不能盡畜悉以資畊夫歲輸絹以
奉祝香南唐以入于官至宋景德間守臣崔憲請量絹
以理祠宇事聞真宗謂祠山既登祀典葺刓補敝宜在
有司遂為恒制嗟夫神之宣威流惠廟食廣德殆非一
世而前古哲王所以統幽明洽人神者固有在也伏惟
皇上德被覆載斂福錫民懷柔之禮靡有弗至神之在
[005-21b]
兩間乗風雲憑隂陽盪摩變化出有入無何所不之惠
施之博豈専於一方一邑而不能咸哉都邑有祠以宅厥
靈以祐兆民俾年榖順成疵癘不作隂功所至鴻化以
熈不其盛與臣訥謹拜手稽首而獻銘曰奕奕皇畿四
方之極地大物衆仁涵義植羣生咸育百神率職峩峩
靈山奠於中域是名欽天惟帝之錫扶輿所鍾神秀攸
積載經載營作廟孔碩欂櫨楹桷埏埴瓴甓材良工備
民用弗亟其墉完完其庭殖殖風馬雲車或降或陟流
[005-22a]
行變化其妙莫測有黍有稷享祀不忒於昭明神以贊
丕績薦侑有辭勒之貞石欽此大惠其施無斁
   清豐縣重脩廟學記
清豐故有廟學元季毁於兵皇明有天下繼天出治嘉
靖四海以迪彛教詔崇復郡縣學學官有禄弟子員亦給
廩以養乃復古六藝學兼武律立考試法中式入胄館用
隨材器大小靡遺三代以下所未有也惜乎一時初制守
令間有哲愚故興學有備有不備有盛有不盛焉洪武甲
[005-22b]
寅朝廷起賢俊之知治化者選牧郡邑錢唐金侯雍以
學行方鳴於浙右既起授清豐令蒞政初謁廟勵學歎
其廢而不理不足為太平盛觀故謂學官曰建學立廟
朝廷大典非一邑以求私美行圖作新其責在我翌日
捐己俸以倡率之而知義者咸勸趨焉度材集工弗急
弗緩一殿穹然兩廡翼然手題神主以安厥位下至靈星
之門咸具有堂曰彛訓有齋左成徳右育材繚以宫墻
數仞丁巳夏國子江源清來主縣簿尤著贊佐之能及
[005-23a]
落成民不知勞輪焉奐焉過者起敬邑大夫士族共載
謀欲紀歲月於石以彰聖天子大崇文教之典學之訓
導李賓以禮遣諸生魏澤持狀來請記賓父子相繼登
科詩禮家也庸言不妄矧侯之善績著聞耶訥嘉而信
之書其事也弗譲乃為言曰天下之邑長能知修學者鮮
矣况能知所以興起乎能知興起學校者鮮矣况能知
師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學乎是故學校盛教化洽風
俗淳人材美縣皆繫於令焉侯學既修矣所以興起者
[005-23b]
嘗凛然惟恐有不及矣至其所以教所以學者又能知
奬抜夫為師者使之傳是理教而不倦勉勵夫為弟子
者使之明是理守而不失則教易明學易成其有禆於
治化也不止一二而已若侯興學其可謂備而盛者與
嗚呼天地間品物散殊莫不各有本然之理而其理之
大者則仁義禮智之性五常之倫是也周流洋溢無所
虧間豈有不足於為學者而有餘於為教者哉蓋不過
教則發明其理之本然學則推究其理之固有皆未始
[005-24a]
有所務於外也一理既明求人之理不異於己叅物之
理不異於人養之深積之厚由是形諸身見諸事者莫
非此理流行貫徹心不待操而存義不待索而精矣夫
如是庶不負建學之功而為政為教之美庶兩全焉後
日學校盛教化洽風俗淳人材美庶兹邑之士入謁廟
學頌國家之太平詠金侯之遺愛則其美之至為何如
耶訥識賓舊矣間嘗一識侯矣聽其論議良有補於政
教每竊慕焉宜其三載考績朝廷旌能復其職以終九
[005-24b]
載後之功業詎可量乎今獲假文字託姓名於不朽是
所願也故詳其實而書之使繼侯而來者尚克作興於
永久
   賜進士題名記
洪武戊辰春三月一日皇上親䇿多士臨軒命題問以
祀禮綸言炳煥雲漢昭回濟濟在列者悉精白一心對
揚聖制翌日戸部右侍郎臣沈士榮翰林學士臣劉三
吾等奉巻進讀上陳睿覽斷自宸衷以定其選賜進士
[005-25a]
及第任亨泰等九十七人既錫恩榮宴以寵異之又諭
禮部尚書臣李原名令冬官礱石題名祭酒宋訥譔記
臣祗承明命不敢以疏譾辭謹拜手稽首而言曰成周
之制三年大比鄉太夫考士之德行道藝興其賢者能
者於司徒司徒升之學又升之司馬曰進士辨論其官
材論定而官之故得人之效於周為盛我國家平定海
宇致治以文學校之教遍於天下酌古定制每歲選士
之秀者升諸太學又合鄉校之士程其文藝於春官進
[005-25b]
之大廷列試諸司然後任之以官盛制猶周也士之膏
沐清化獲預兹選者可謂榮矣登名貞石能以忠義自
勵則上不負朝廷作人之盛意下不負平日所學庶幾
流譽於無窮使來者覩兹石指其名氏曰忠於國者曰
惠於民者曰亷介其身者曰建大義樹崇勲者幸也其
有否者則斥之曰奸也回遹也墨以敗者也為進士者
可不慎哉是知聖天子涵濡之深煦育之厚期待之至養
賢勸士之道度越百王蓋將得真儒𢎞文治而基太平
[005-26a]
於億萬年也然則題名有刻所以埀永久而丕昭盛典
曷可無辭臣謹為記
   勅建北極𤣥天真武祠記
隂陽之道變化不窮周流無方不可得而測者其神矣
乎日月之著明雷霆之鼓舞雨露霜雪之生長肅殺無
非二氣之流行其不可測之妙未易言者故曰陰陽不
測之謂神神之為德其盛矣哉北極𤣥大真武先天始
氣𤣥黄植象見於道家之說然於位在北於卦為坎坎
[005-26b]
水也北方之卦也故為𤣥武而陰陽二氣之所運則有
以神變化於無窮矣翼軫之墟有山傑然神秀磅礴紫
霄上摩誓言居之葆養太和神劒既授羣魔攝伏乃受
帝勅建皁纛𤣥旗還鎮於坎宫駕風鞭霆麾斥六合威
靈烜熻功加宇内澤及生民豈所謂流行變化而不可
測者哉洪武戊辰都城舊廟灾冬官奉旨改造於欽山
之陽地位亢爽庭宇穆清繚以周垣松竹茂翳神宅既
安都人以悅明年己巳五月告厥成功皇帝嘉賚命臣
[005-27a]
訥為文以記于石臣竊惟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鬼
神無常享享於克誠而已皇上受命於天奄有萬邦建
都立極以撫兆民政化通而致理神道感而翊恭百制
具舉萬靈景從迺建鴻謨爰作新廟俾有憑託以丕昭
明靈佑於我有衆神無徃而不之來格來寜其在兹乎
微臣稽首願頌帝力以昭神貺辭曰赫赫皇明應期啟
運功邁禹湯德紹堯舜混一寰宇神助天順河嶽炳靈
化洽威震禮樂明備享祀恭慎武當福地紫霄鬱峻虛
[005-27b]
危上應𤣥武下鎮神德丕昭惠澤旁潤京邑有祠奔走
遹駿闤闠䙝隘弗寜以燼峩峩新宫其髙數仭枕山面
陽外豁中蘊貌像有嚴靈風斯振載祈載禳式屏灾疢
幽明感通斯理則信肸蠁無遺降福弗靳於萬斯年永
錫祚𦙍
   勅建元衞國忠肅公祠記
應天撫運時之大也徇國忠身義之正也故聖君之興
必受命而順時忠臣守節有舎生而取義其道蓋並行
[005-28a]
而不相悖也元政不綱天命有德聖天子興師以義得
天下以仁故尤重死節之士方大兵之克金陵也元江
南行臺御史大夫福夀實死之天下既定立廟京都顯
忠揚善蓋古帝王之用心也廟始建於城南土門岡廛
喧閧弗稱神宅洪武二十一年秋命工曹改作於欽天
山陽越明年夏告厥成功尚書臣秦逵傳制俾臣訥文
其事以刻於石臣謹按福夀唐古人自幼知讀書慷慨
有大志既冠入備環衞兩京巡幸多著勞績始授長寜
[005-28b]
寺少卿轉工部侍郎累官至同知樞密院事歲辛夘兵
起潁川事聞時順帝在上都當國者議欲請命然後調
兵公謂緩則失機即隨宜處置以聞尋遷伊克扎爾固
齊改淮南行省平章政事比至濠泗己失乃曰事備禦
而上游兵勢益熾於是築石頭斷江面且戰且守以固
人心歲乙未遷江南行臺御史大夫時髙郵廬和相繼
失守公獨保孤城日益危急惟藉湖廣行省平章阿勒
呼木一軍為應丙申始入援兵失節制反剽掠沿江居民
[005-29a]
既入城復以乏糧見督公曰臺臣持風紀爾事轉輸給
糧餉有司職也又慮衆不可忽乃出令民丁壯者為軍
富者輸粟以助兵食三月天兵壓境屢戰不利阿勒呼木
遁去至城南杏花村麾下軍變罹害城破之日公據胡
牀坐伏龜樓前指麾左右若有所為或勸之遁公曰我
臺憲重臣與城存亡頭可斷朝廷不可負勸者語不止
公射而斥去兵至竟死其地郡達嚕噶齊達納達實與
俱死焉皇上素聞公名賜棺衾俾葬以禮順帝在燕京
[005-29b]
知其死事加贈金紫光祿大夫浙江行省左丞相上柱
國追封衞國公諡忠肅臣聞效忠者臣子之當為旌忠
者帝王之盛德若福夀之捐軀則輕報國則重從容端
坐視死如歸可謂盡臣子之職矣聖天子褒嘉其忠俾
與前代名臣列廟而祀所以明綱常勸忠義其有關於
世教者豈不大哉是以宜有銘以記其實銘曰皇明開
基誕膺景命剗服羣雄六合丕應定鼎建業施仁發政
感化以昭萬邦嘉靖懷柔百神祀典斯定允毅衞公氣
[005-30a]
剛以正世胄勲門才良節勁忠貞不渝本乎天性式秉
憲綱載持兵柄屹守孤城勢潰力罄天命有歸終於弗
競嘉忠賜祀惟天子聖旅楹閑閑廟享斯稱崇堂邃寢
丹碧交映栖神有像過者起敬春秋禮䖍牲粢豐盛英
風再揚明靈弗懵天子所褒奕世有慶
   勅建五顯靈順祠記
妙萬物而宰元化者莫大乎神神之為神一隂陽五行
之氣化化生生黙運於亭毒之表故其功用之大充塞
[005-30b]
宇宙流行四時澤加於生民惠施於家國有不可得而
名言者祠而祀之所以神其神而報其成也惟五顯靈
順之神發祥婺源齊威並靈丕著一時土人為之立祠
雨暘疾癘隨禱而應逺近翕然罔不享慕考之傳記五
神降精特顯於唐稽其時世或謂在唐貞觀之初或謂
在光啓之際雖無定論然其害盈福謙彰信兆民者固
昭昭乎可憑也逮至於宋益顯厥靈累朝加封五神同
被曰顯聰曰顯明曰顯正曰顯直曰顯德以昭其德也
[005-31a]
總而稱之故謂之五顯皇上龍興江左萬靈翊順建邦
啓土立太平之𢎞基爰稽祀典祗奉明神若曰京畿天
下之本神化之所宜也非崇髙亢爽無以宅靈暢威乃
勅工官相地於欽天山之陽在祭法宜食於都者咸得
列祠於兹以致崇報之禮五顯蓋居其一焉惟時戊辰
十月徴工度材審方面勢夷阻為平益卑為髙厥基既
固棟宇斯立堂陛門廡燦然具備丹堊青碧煥映林麓
市嚻弗入神居孔嚴明年己巳工奏竣事天衷允協詔
[005-31b]
臣訥文於石以彰厥靈顧惟淺陋無以對揚明命謹拜
手稽首黽勉而言曰禮樂刑政聖人所以為教也風雨
霜露天地所以為教也聖人之教脩諸己達之天下而
本於日用之常故民無不從天地之教顯諸仁藏諸用
而妙於鬼神之間故民無不信欽如兹教罔不在民敺
祓灾疢收召禎祥易沴為和以豐百榖以阜兆民而丕
顯聖天子之鴻化罔不在神麗牲有碑用銘兹德以告
來世辭曰天覆地載二氣以凝五神環運大化斯成孰
[005-32a]
妙其機伊神之靈沕沕穆穆曷求其形斂此休嘉以惠
我氓明明天子克敬克誠遹脩曠典作廟於京奕奕靈
山有覺其楹崇墉逥合邃宇穆清神其戾止肅肅在庭
春秋承祀黍稷伊馨以假以享維民之禎神用時若都
人以寜既庶方榖茀祿是膺埀貺千古貞石有銘
   巢雲松記
雲山氣也天下之山皆出雲焉山雲磅礴而松生長其
下沐沆&KR1197之華薄日月之光野鶴上栖石泉下溉髙巖
[005-32b]
重巒深培逺䕶視生於道途植於庭際而氣色不振者
蓋屈其戛雲之資撓其凌雲之勢也徂徠有松魯嘗取
為寢廟矣不可巢也泰山有松秦嘗封為大夫矣不可
巢也李謫仙之將巢者廬山之雲松焉婺源胡君公宜
以巢雲松來請記不知君所巢者紫陽山乎龍尾山乎
予嘗究夫巢矣洪水横流之際民巢於上者不得已而
居也惟堯時隱者以樹為巢若謂以擬巢父者訥則以
為非也彼以隱為髙徃而不返埋光鏟采於山木之間
[005-33a]
而忘夫脩齊治平之事心之曠逸身之逍遙則得矣䝉
霜犯雪振風凌雨之患不暇論焉其奈君臣之義何君
之巢必不若是矣其構屋雲松不以室名而以巢名如
古人所謂書巢雲巢者乎方强仕之年入贊憲政發所
蘊行所學以澄清河朔後日白簡繡衣特立正色之地
俾奸邪屏跡賢良稱首無負執法之官柱明堂棟大厦
霖雨乎蒼生丈夫事也功成身退綸巾野服雲朋松友
招琴鶴侣詩僧呼白雲以倡和延青松以勸酌歌𢎞景
[005-33b]
之怡悅追靖節之盤桓不知我巢雲松也雲松巢我也
斯樂也惟雲與松知之未易與俗人論也公宜倘取予
言老歸故山書記於巢時對雲松一誦想見變化於無
心而後彫於歲寒者亦以訥言為賞音也
   慎獨齋記
洪武丙辰秋四明王君思永以北平外臺經歴巡行過
滑燕居有齋曰慎獨介分教兩陳先生詣訥里請記予
惟慎獨二字曽子始發之子思再言之傳授之要也秦
[005-34a]
漢以下道學失傳至程子又累言之亦皆發明為學之
要也慎獨豈易言哉予嘉思永擇之精信之篤又幸斯
文之有人也乃為言曰君子之學至乎道者存天理遏
人欲好善而惡惡爾用功之要則在於人所不知而已
所獨知之地獨知之地其動而未形之時乎蓋無欲者
所以全乎靜主靜者所以制乎動欲動未動之間善惡
之分天理人欲之判在焉紫陽朱子於大學慎獨則曰
審其幾於中庸慎獨則曰幾則已動甚哉㡬之所當慎
[005-34b]
也慎而不誠慎何在焉蓋慎者學之途轍誠者學之歸
宿有志於道者可不孳孳務於誠乎河源出於崑崙東
望滄海不知其㡬萬里也崐崙一出滔滔不息卒至於
海者誠而已觀於此則慎獨之義益可見矣訥也弗克
自脩老懼離道之逺思永所請適感於心惟述所聞而
不敢加焉既為君記抑亦自誦云
   澄清堂記
昔范孟博以行義號稱入顧雖明哲未至其澄清天下
[005-35a]
之志君子有取焉知原城縣事永陽張侯惟薫築堂於
所居登髙山上扁曰澄清堂有旗山髙蓋山鎮來峰環
列前又有溪水如帶圍之其山水轉清競秀之美皆呈
獻於一堂足以寄其趣而擴其志也洪武戊午春訥偶
寓大名侯以道訪以禮㑹踰好愛過於積歲一日起謂
予曰蘭父晚年學道自號澄心父亡乃與兄分澄心二
字築堂立扁示不忘親蘭也亦以見希孟博之志焉願
為我賜記歸刻石於堂庶子孫詳知先志以傳於永久
[005-35b]
訥惟侯思親勵已卓乎可嘉故以警不逮不以記辭夫
天下澄清者惟水耳君子澄清天下者必如水而後謂
之澄清矣乎名堂取義殆不逺矣洪武初侯以鄉貢進
士第閩越士仰風采者久矣辛亥朝廷起之擢僉廣東
提刑按察司事舉綱持憲節宣布德澤覽觀風俗其勞
問循慰而繩糾愆繆者既盡心焉韶新梅連淩江潮陽
之地所至震畏其澄於南海之隅者為何如甲寅改知
原城縣其承宣撫字莫非澄清之政聞於河朔者又三
[005-36a]
年惜乎侯有疾求退堅而朝廷未與也然侯之志豈易
量哉繡衣白簡之尊銅章墨綬之重皆未足為貴為榮
也惟德澤被生民勞績在王室而後侯之志為有成堂
之名為不負矣訥老矣不獲登侯堂再記侯之事業云
   飛雲軒記
松江孝子鳳朝陽以儒術為朝廷所知擢半刺兖州慈
闈母老不能逺奉行也寓愛親心於所居軒扁曰飛雲
取狄仁傑登太行反顧之語襲封衍聖公知孝子名軒
[005-36b]
為思母之所大篆飛雲以美之既而朝廷考治績陞知
翼城縣事路經滑介局使李西齋徴余記西齋以儒名
浙右且慎許可知孝子軒記尚可辭乎昔人以雲紀官
以雲辨祲者有矣以雲思親則自狄仁傑始也夫以仁
傑一言為百世孝思之則者何哉蓋言出於心非妄誕
欺人以要思親之譽爾嘗聞仁傑為并州參軍同府鄭
崇質母老有病當使絶域仁傑曰君可貽親萬里憂乎
遂詣長史藺仁基請代行觀於斯則仁傑有老吾老以
[005-37a]
及人之老之心其孝於親者心又何如耶宜乎見雲思親
之言百世之下為孝子者所當取法也今朝陽能以仁
傑之心為心又取仁傑之言以名軒則孝心純至有不
待予言而愛親無窮之心自表襮於天下矣雖然觸於
目者雲也感於心者親也目之所觸而思從之目乎桮
棬者則思其親之嘗銜目乎桑梓者則思其親之嘗息
目乎白雲者豈不思吾親舎於下乎使其雲雖觸於目
親不感於心開軒臨眺見白雲蒼狗不過歎息其變化
[005-37b]
而已見觸石從龍不過觀其巻舒而已又不過羨其無
心以出岫也有夢以來楚也為霖降物以豐年乎天下
也於吾親何預焉予惟朝陽之心愛親無窮豈必見雲
而後思親無雲而不思哉蓋記飛雲以名軒以親無一
時而不在心也親無一時而不在心雖無雲在目親亦
不忘焉豈真以此軒之上郁郁紛紛蕭索輪囷乎公退
之際和色怡聲正衣冠以登軒不惟感於心者為親而
觸於目者皆親矣君子曰我見舅氏如母存焉此軒所
[005-38a]
以飛雲名也又豈待裁雲作斑衣戲舞親側而後盡孝
思哉嗚呼孝思一念天實臨之予既為朝陽記矣後之
傳孝友者當有取焉亦扶世傳道之一助也
   眉夀堂記
洪範五福一曰夀明疇君子敘夀於五福之先蓋明言
有夀而後能享諸福也夀豈易致哉人之言夀者不曰
倖可得必曰力可求皆不知天人之理者也故禮尊人
之年八十者耋之九十者耄之百歲者期頤之是豈無
[005-38b]
故而然哉聖人曰仁者夀惟明乎天人之理者可與論
也省郎侯君思賢歴世居濟南性愷悌孝行聞於鄉以
父母具慶築堂為養所奉甘旨焉問起居焉知泉州府
事章侯彦復扁曰睂夀仍篆之彦復方以篆鳴於時思
賢寶之且將求名士大夫之歌詠也一日介陽城縣簿
方彦清徴予記予既嘉思賢之孝又嘉彦清之慎許可
也乃不辭而為之記曰眉夀者蓋取豳風七月詩為此
春酒以介眉夀者焉嘗讀詩至此而竊有考鄭箋曰以
[005-39a]
介眉夀毫眉也孔疏曰人年老者必有毫眉秀出者故
謂毫眉至子朱子傳則曰頌禱之詞也且昔人稱人夀
也曰眉夀無有害曰黄髪兒齒黄髪夀徴也兒齒亦夀
徴也章侯知思賢之孝之深也不取於齒髪而獨取於
睂豈髪有時而脫齒有時而落耶惟眉媚於一面之上
無脫落之虞其亦頌禱之至意與是或一道也雖然思
賢有為善最樂之誠積善之子孫也出則事君入則事
親將以樹其家而大其宗崇其里而耀其堂志之所向
[005-39b]
豈淺近者能窺其涯涘哉聖天子建極埀拱方驅一世
之民躋仁夀之域則忠君孝親之心盡矣彩衣登堂稱
觴上夀鶴髪雙親怡怡愉愉求所以遂其孝心者非皇
上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之賜哉將欲圗其報稱
者不在移所以孝於親者以忠於君乎他日登車攬轡
展其長材俾天下士大夫爭望其風采功日髙名日著
不惟報其君亦以報其親矣嗚呼斯時也吾知享諸福
於一堂之上矣是為記
[005-40a]
   守己室記
士立身斯世要知己之難守也嗜欲牽之思慮間之役
於血氣而不加戒拘於勢利而不致察己欲守未易守
也嘗質聖賢語矣於聖人曰恭己於大人曰正己於君
子曰脩己己之重而不輕也如此是知天下之守己不
以道者鮮不為時所奪也時趨利害己不之趨時慕功
利己不之慕非是己而非時也有道在焉耳聖人之恭
大人之正君子之脩何徃而非道哉守己以道不奪於
[005-40b]
時吾於東嘉處士林先生見之處士字潛夫明哲信道
瑣瑣事不作居平陽新安里即先廬為讀書室名曰守
己嗚呼觀處士之名室則處士之守己守非一日矣甫
冠有四方志沅湘洞庭彭蠡雲夢無不舟焉廬阜武夷
㑹稽蒼梧無不屐焉狂瀾驚濤千巖萬壑以壯其氣草
木妍媚雲煙變化以娱其心己非閭閻之齷齪矣逮夫
賦逺遊而歸讀書教子回視夫前日之江山奇怪壯麗
浩渺淵深舉不足以動其中而自得乎守己之樂其樂
[005-41a]
也將從時同乎非樂也吾知守己而己不肯一詘己而
妄同者不以時勝道也將從時異乎非樂也吾知守己
而己不肯一詘己而妄異者不以道隨時也不舎近而
就逺不忘内而務外介如石焉不淫於富貴不移於貧
賤不屈於威武俯仰無愧於天地間其所樂皆自守己
得之此無他道素明而志素定也世有峩冠博帶左圖
右書不知守己為樂者衆矣遇憂患然後懼而守遇顛
跌然後悔而守求頃刻安而不可得又能得其樂哉處
[005-41b]
士之守己其諸異乎人之守己也與雖然君子有守約
施博之道其大節惟出處兩端而己處也藏守己之道
於一身出也推守己之道於四海庶無負于名亦有榮
於室矣孟子曰君子之守脩其身而天下平吾又於處
士有望焉處士多賢嗣伯秉中仲瑩中以文學鳴仲貳
魏縣壬子秋奉省檄召予以秋闈較藝事甲寅夏滑
以州改縣又權行縣事嘗偕秉中訪予村舍伯氏進
學務為己仲氏臨民務潔己以伯仲所履所事觀之則
[005-42a]
處士守己其特立獨行從可見矣辱瑩中請文也敢并
記之
   築野記
項侯如英知濬縣之二年為洪武甲寅秋七月以書屬
滑半刺鮑疎懶曰予家台之仙居邑有故廬今煨燼於
兵去邑七十里而逺距天台山麓有桃溪焉地秀麗埶
幽而阻乃世居也兵後與兄伯仲載母歸溪下手築溪
之野以養吾親以養吾志人見日在野與築相忘不以
[005-42b]
為勞與倦反以為樂知予者咸曰甚矣如英之樂於築
也遂以築野號之予亦自知其築之趣而樂於桃溪之
間讀書晦迹為終焉之地故受號而不辭也丐文於濬
士霍元方為築野詩序矣昨日長垣縣仇某過予言曰
今日過滑㑹鮑疎懶且又㑹仲敏宋先生焉予聞先生
入城蹶然喜而起曰是予求文之一幾也兹敢封寄詩
序以徃願疎懶為予求記於仲敏可乎踈懶乃持書與
序謁余於泮宫寓館請為築野記予知疎懶不妄交人
[005-43a]
為如英請文至再則如英為人又可見矣是用弗讓而
記之因以考于野焉易稱同人於野書稱遯于荒野詩
稱我行其野孟子謂有莘之野莊子謂廣莫之野野固
非一未有兼築言者惟說命俾以象旁求于天下說築
傅巖之野惟肖築野之號其原於是乎然說版築高宗
恭黙思道夢帝賚予良弼乃起以為相其告君則曰惟
木從繩則正后從諌則聖遂致中興殷邦髙宗為有商
賢君傅說爲有商賢臣過傅巖者靡不曰此傅說版築
[005-43b]
之地也彷徨起敬不忍去之吁版築於一時名垂於萬
世古之聖賢未遇之時鄙賤之事不恥為之者多矣侯
築桃溪之野則其所養之志抑亦有在矣雖然築室百
堵雖燕飲落成之詩前日約之閣閣椓之橐橐即若侯
今日勤而不為勞者也築室於兹雖追述始遷岐周之
雅前日度之薨薨築之登登即若侯今日久而不為倦
者也侯惟知築野為樂人惟知築野為號孰知聖朝用
賢不間於徒釣不陋於魚鹽版築而使野無遺賢哉侯
[005-44a]
應明詔宰百里移前日版築之樂為今日承宣之樂移
今日承宣之樂為後日調燮之績上輔聖明雍熈之治
勲埀乎竹帛名勒乎鐘鼎俾他日過桃溪之野者亦曰
此項如英所築之地人顧不偉且盛哉乃作歌曰桃之
花灼灼可嘉兮于以家兮桃之實珍美可食兮於以食
兮惟溪之清可以濯吾纓兮惟溪之流可以泛吾舟兮
有平野兮桃溪之滸兮縮版以載築其土兮埋光鏟采
窮而處兮出而行道世所與兮和羮之梅濟旱之霖雨
[005-44b]
兮歌成繫以終其記
   成趣堂記
天下之趣不一也惟人之所嗜者篤故趣之所得者深
得之深然後可謂真得其趣矣有以梅為嗜者欲得梅
之趣嗜梅而不知梅曰得梅之趣者妄也有以竹為嗜
者欲得竹之趣嗜竹而不識曰得竹之趣者亦妄也嗜
梅篤如和靖嗜竹篤如子猷然後可謂真得其趣者焉
不止梅與竹也孟嘉嗜酒對桓溫曰君未得酒中趣爾
[005-45a]
陶淵明嗜琴撫以無絃曰自得琴中趣爾嗜琴者趣在
琴嗜酒者趣在酒亦莫非嗜之篤焉至於遊方外者有
其趣而忘返樂隱居者有其趣而忘年若夫讀書而得
書中之趣者其趣又何如也趣固不一亦未易致也張
振文氏以法律吏大名慷慨有識之君子也築室私第
請扁於姑蘇李子西扁名曰成趣取陶靖節歸去來辭
語也洪武己未春二月予客大名振文偕子西謁余請
記其堂且曰願有以擴其成趣者余知振文趣不在梅
[005-45b]
竹不在琴酒使其趣有在於梅竹琴酒又何用築其堂
焉築堂則成其趣也逺矣堂可以儲經史也可以延師
友也振文有子資質美禀賦厚且純儲經史使讀延師
友使受教則其成趣又何梅竹琴酒之趣可方乎况人
生於世㑹當有業業於農業於商賈業於工巧技藝皆
業也孰若業於儒以見重於世為成趣之大且逺乎振
文於此思之熟見之審矣此堂之所以為教子而築也
教子築堂天下之成趣又孰有過於此趣哉故曰遺子
[005-46a]
黄金滿籯不如教子一經子西知振文篤於教子也因
堂請扁而以成趣名之厥有旨哉他日振文之子學而
為成德居家盡孝為國盡忠振文功成身退以順天道
父子怡愉於一堂之上則其趣之所成又不可以今日
之趣語哉嗟夫窮達出處莫非定分枉道求之徒喪其
守振文以法律是習而於子也築堂儲書教以義方分
内事也然則振文之所成趣其可謂安分之君子矣
   明志齋記
[005-46b]
在心為志在人不可一日無也雖懦夫亦能有立志焉
志茍不立淫於富貴而移於貧賤屈於威武矣淫不自
知移不自悟屈不自恥以至腐同草木寂然無聞於世
者由其無志也人而無志則何以為蹇蹇王臣又何以
為中正不倚之士哉故孟子論士何事曰尚志嗚呼志
之於人大矣滑縣王彥威氏習法律而長於法律也擢
為大名府史以法律自持而有聲於一府乃構齋所居
之次請名於樵山趙元昌先生扁曰明志蓋取諸葛忠
[005-47a]
武侯戒子書也洪武己未春二月以禮屬予為記予嘉
其明志則得進學先務乃不辭而記之書曰惟學遜志
傳曰隱居以求其志夫志者可以遜可以求獨不可以
明乎志在心明在我明之之功於何而用力耶靜而存
養動而省察持於内而不馳於外志可明矣主一無適
動靜不妄嗜好絶而私欲不蔽志可明矣以至博學而
審問慎思而明辨莫非所以為明之之功若曰恥惡衣
恥惡食靡甘淡泊欲明志而志愈昧矣乗肥馬衣輕裘
[005-47b]
不尚恭儉也欲以明志而志益荒而又為奢侈膠於中
不㡬甘於自棄自暴哉必至不言其所可言而言其所
不當言者不行其所可行而行其所不當行者則言為
邪遁行為誕妄亦何益于己乎彦威雍容於簿書優游
於法律方為吏所役也而欲明志於齋使心之所之者
卓然自立不為事物之所搖奪不為功利之所牽合又
不為人情世態之所奨借驅遣也殆可謂有志之士乎
嗚呼有志者事竟成若彦威以强仕之年進加明志之
[005-48a]
學則河間郡吏趙廣漢之功名河東獄吏尹翁歸之事
業自跂而及之勿徒曰為吏名節不足厲世俗也惟勉
力之爾
   蓼莪亭記
蓼莪亭孝子思親也慈溪孝子王敬脩君之先世有塋
踞馬鞍山麓塋之前兩淑山東西峙焉大江南横又有
九曲河以通之惟角東為海道輻凑之地連閩亘廣扼
倭控麗東南之甲郡也宜其水明山秀環抱丘壠適塋
[005-48b]
中路立祠堂舊矣君自幼至冠嘗侍父某府君奉行塋
役環繞哀省君惕然有感於衷於時府君過崗巒蹲伏
之間見山青江碧陟降凝眺顧敬脩而指視曰汝父以
封植徃還每至此必行觀坐視納江山清致于懷以為
平生所得之樂吾老矣異日葬我於塋維子若孫再經
此地亦有知我山水之心哉敬脩佩服惟謹既丁凶變
葬克具禮哀念子生親之所以勞瘁也於是築亭於指
視之地扁曰蓼莪以思親焉將刻石亭上埀示後裔乃
[005-49a]
以建亭始末詳告於滑之分教先生請為序求記於訥
嘗讀周禮春官有冡人之職凡墓祭為尸是成周盛時
亦有祭於墓者禮雖非古不至甚害於義則先王亦從
而詳之其必立之尸者蓋致其精誠而享禮焉故後世
以來孝子孝孫或立於近墓側或構屋臨道間以為瞻
省之地至有揭名而出請銘請記君子亦有所取此蓼
莪亭記不拒孝子而作也夫孝思必有所感觸故其親
之殁也見父書則泣之而不忍讀以手澤存焉覩桑梓
[005-49b]
竦然而加敬恭以手植焉今也不惟書不惟桑梓愴然
至亭仰於山昔吾親所登俯於水昔吾親所臨望雲煙
思吾親昔同動靜撫松柏想吾親昔同節操於物猶然
况身者父母之遺體乎不敢以父母之遺體行殆者始
為孝爾又何較於亭哉嗚呼夫孝於親則忠於君忠孝
臣子分内事也君方甘旨庭闈慈母八十期頥之夀福
祿未艾以孝事君之忠能盡於己斯能揚於時則九原
之幽光賁而明三牲之養榮増而盛矣後日鐫記貞珉
[005-50a]
與亭並列俾四明衣冠之士登亭覽記感發興起為孝子
為忠臣是皆君有以導之然而地因景勝景因人勝兹
地也髙士樂之孝子亭之地之與景因人益勝必有鬼神
異物陰為䕶持於悠久也
 
 
 
 
[005-50b]
 
 
 
 
 
 
 
 西隱集巻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