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346 庸齋集-宋-趙汝騰 (master)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庸齋集巻五      宋 趙汝騰 撰
  記
   永福縣修學記
永福邑大夫林君士宗修學告成邑士陳彥信與其徒
十餘人謁予請記寓居太博盧君鉞助其請者屢遂進
陳生而告之曰子知邑大夫修學之意乎曰將以教也
子知太博督記之意乎曰將揭所以教也則遂唯其請
[005-1b]
而以臆見者與之語盖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
道得之不去也均為不以其道得然富貴則避貧賤則
就何耶是義利之分取舍之判也夫是之謂仁仁非寓
於貧賤也厭貧賤則未有不失其本心而趨富貴非所
以為君子也故繼之曰君子去仁惡乎成名伯夷之志
操即此章之推也故孔子予之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又曰伯夷叔齊餓死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孔子
[005-2a]
殁曽子得其傳亦曰臨大節而不可奪君子人與君子
人也又曰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
何慊乎哉曽子氣象東都陳蕃范滂諸人實近之而未
至者也蕃之言曰合亦食禄不合亦食禄臣雖無素潔
之行竊慕君子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滂之言曰仲尼
之言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欲使善善同其清惡惡
同其汙蕃滂清裁亷尚潛扶漢鼎異時殞身殉國庶㡬
於臨大節不可奪者摭其言論風旨自論語中來也西
[005-2b]
都之儒拒人言而衛王氏先身計而後宗社張論非不
盛行適足資識者之一笑甚至劇秦美新佐新珍劉其
於經術可知也史謂西都儒學東都名節岐而二之盖
未之深考也已吾聞邑之前脩有黄公龜年劾秦檜罷
相去檜再相黄寓霅溪斥歸鄉貫其人凛凛有蕃之風
吳公元美多憤世嫉邪之作仇家織以媚檜至謫南州
以死亦庶㡬於滂之惡惡矣二公所立卓然晩進至有
未識其姓名者是非任風化者之責歟邑大夫既新學
[005-3a]
宫又舉學政其亦思以前脩氣節以淬士習歟夫士而
以蕃滂自期其於道猶未也士而不以蕃滂自期其於
道已矣雖然欲勵以黄吳氣節當先導以程朱問學程
朱之學問顔曽之源委也學問正則諤諤蹇蹇者不磨
學問不正則節守隨血氣而盛衰矣可不畏哉陳生與
其徒皆以予言為然故書以授之俾歸告于邑大夫且
以勉同志之士
  論
[005-3b]
   論漢唐誅賞
高祖天資本明而將之以寛大太宗識見固高而將之
以詳審惟其寛大故事為常暗與道合而間失之疎惟
其詳審故事為每闗於念慮而或過于密然觀二君於
封爵功成一事則皆有可得而言者高祖之分封自子
房而下以及于灌嬰樊噲之徒無不各厭其欲至于雍
齒以疇昔睚眦亦且矯情而賞之帝可謂無負諸臣佐
命之功矣然方楚漢爭雄之時能使沛公激發天下之
[005-4a]
大機括者誰歟三老董公説之以三軍素服共誅楚之
弑義帝者順德逆德之辭昭然與日月爭光人心稍知
義者其從順去逆已如此决擇矣董公之説又豈蕭何
文墨之比以子房號為帝師籌幄之間亦未見有此大
計當時仗義而西天下為之響應者董公力也論功之
際帝乃念不到此借使是時公已遠遯如介之推言不
及禄則綿上之田亦胡為而恝然也是非高祖用明以
寛而疎畧于事情耶太宗之報功房杜以善于謀斷英
[005-4b]
衛以長于攻討勲庸稱為諸臣冠固宜爾也至于劉文
静語多怨望反狀已形時帝在秦府直謂太原首事文
静實啓其謀令處納言似謂乃翁報功之弗稱使文静
於此不自取禍敗則帝之即位也必首念此身之富貴
一皆文静之所効賞典之行未必不加之房杜之上太
宗亦惟知文静有密啓之功而不知文静以穿窬之輩
乗亂挾姦教人以窺伺鼎璽之謀在帝首當勸其父正
以無君之罪當如高祖靣數丁公之不忠馘竿以狥衆
[005-5a]
可也太宗方且欲重賞以報之帝雖周于事情果為有
得於詳審乎即是而論董公為萬世之忠文静乃萬世
之賊高祖之待董公宜如太宗之念文静太宗之念文
静宜如高祖之待丁公然高祖能嚴于誅而畧于賞君
子以為似虧寛大之素而不害其為公太宗欲推賞而
不加誅君子以為詳審之中純乎私
  序
   内制序
[005-5b]
國朝故事無宗姓入翰苑者惟大本以宏詞南塘以甲
科予離場屋遲素不習制誥之文誤為諸老見奬遂踵
南塘給札李公太史心傳開史館辟予同劉公漢弼徐
公元杰為屬予周旋中秘兩朞史館一朞忽除常丞兼
表郎李公謂予曰故事為表郎則當兼詞翰之秩予方
遜謝忽史院吏以除目示予兼翰林權直乃力援非宏
詞甲科不當入辭不獲遂就秩其後史丞相嵩之解督
府歸相位轉官適予當草制直筆無假借有箴砭嵩之
[005-6a]
大不悦力辭三官不拜制予自是亦乞外者屢而不獲
又其後以廷試多士宣予已至東華門有旨改高翰長
京師喧傳史丞相故為是也或謂恐發䇿太直予以是
乞去得請守永嘉自已亥秋至辛丑夏凢歴三朞中間
獨當草制一朞有半得制詔等文四百餘首然予每謂
北門之職非但尚詞藻記問而己人主心術係焉故予
於正邪是非之間每因詞令而為上别白言之率以是
取忤于人然不得罪于天下公論者則亦以是也因猶
[005-6b]
子崇烟刋于家塾遂序而授之
   外制序
淳祐甲辰上逐嵩之相范鍾及杜公範改紀庶政明年
乙巳程公公許徐公元杰相對為中書號為得人繼而
徐公殁朝野嗟痛以起居舍人召余于婺州兼中書造
闕㑹程公于絲綸閣下程公俾余書上房余遜不肯受
只書下房故自乙巳至己酉凢五年皆只書下房惟丁
未春應繇同知貢舉堂劄上房兼俾予書是時李公韶
[005-7a]
以病力丐去又劄余兼翰苑撰述一時内外制上下房
文字皆予視草亦儒生榮遇也然予獨喜以書下房遂
得行周元公程純公正公兄弟張横渠四先生封伯告
詞非幸歟又下房大率行謫詞予未嘗敢没人之善雖
不匿瑕亦不揜瑜間有謫非其罪而行詞亦皆不没其
實如莫子文不肯任括田劾去常挺以齋宫卒閧降秩
是也又有詞頭雖𨽻上房而公論藉藉不得不采為上
言者如䟽鄭宷别之傑是也又有吏議貶其人非當留
[005-7b]
黄不書而施行遂為之格如止王三俊之貶之類是也
又有直聲為當世所稱者吏議逐之公議洶洶既留黄
又為之奏于上申于都省如救李公伯玉諸賢是也大
抵皆視公議如何耳予何心哉通計上下房制詞凢若
干首福建刑使胡公予舊奉常同寅友也請外制藁刋
于臺治遂序其本末而遺之
   蔡覺軒模論語集䟽序
聖賢不作而千萬世得以求其心者頼有書耳是以更
[005-8a]
闡互繹不害其為愈精而愈密魯論師友答問書也善
待問者是書具矣更秦火不亡漢魏諸儒訓詁備至厥
後邢昺䟽之然皆僅得於名物度數之間迨我朝舂陵
夫子獨得道之大原以倡二程二程張横渠三夫子繼
和之尹謝游侯吕諸人又和之是書各皆有訓詁義理
粲如也至紫陽朱文公集註出而始集大成矣前有集
義後有或問文公意未巳也至集註則暮年更定之書
盖其宗主程張及三先生之門人竒詞奥旨靡不畢備
[005-8b]
間有網羅漢魏旁及蘇文忠昆仲范太史及南渡以來
先儒一字一義之精亦皆在所不遺嗟夫何其粹也學
者玩索而實踐之可也文公殁二十餘年其門人高弟
皆不敢有所發明厥後勉齋文肅黄公授學者於華峯
之上始著為通釋近建安覺軒蔡君模又著為集䟽二
書出愈精愈密矣勉齋親炙文公之乆教學相長集注
因之而更定多矣通釋大抵發明文公更定之意也覺
軒則其先大父西山與諸父九峯節齋皆嘗從文公遊
[005-9a]
而身又及事焉淵源厚而濡染深生雖晩而聞最多故
集䟽雖間以已意然皆采文公語録與文集及延平問
答勉齋節齋之説近時真西山諸人其説茍有合於文
公者亦間取其一二通釋則峻潔而篤實集䟽則沉潜
而縝密大抵作而未離於述也皆所以羽翼文公集註
之書也予聞覺軒學行嘗數數為上言之覺軒殁其子
湛然文學彬彬訪予於建陽道旁及抱其遺書直至三
山而請序於予魯論集䟽其一也且曰先人將瞑目猶
[005-9b]
拳拳於逝者如斯乎之一章予曰是非斃而後已者乎
故樂為之序
   蔡模易集義序
易之為言在太極先羲文作周公孔子述凢更四聖人
矣其為書也廣大悉備豈直象辭變占而已哉左氏載
易占法特其一耳盖易可施於卜而非專主於卜也善
言易者莫邃於濓溪善傳易者莫精於伊川通書曰萬
物資始誠之源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元亨
[005-10a]
誠之通利貞誠之復又曰思者聖功之本吉凶之機也
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知㡬其神乎又曰不善之動
妄也妄復則無妄矣無妄則誠焉故無妄次復而曰先
王以茂對時育萬物濓溪之旨伊川得之即陰陽屈伸
往來闔闢之妙衍而推之於人事舉錯酬酢之間擬議
變化之際曰隨時變易以從道也四聖人之藴具於是
矣當是時書出而門人有泄天機之語伊川自謂止七
分盖謙辭也朱文公因公用享於天子田獲三品等辭
[005-10b]
遂有本義之作曰某彖占當如是某爻占當如是近世
學者遂一切以卜筮視易而不知文公預憂之矣其原
象曰程演周經言盡理得彌億萬年永著常式其警學
篇曰在昔程氏繼周紹孔粤指宏綱星陳極拱其推程
氏之易極矣其訓學者至矣豈專以卜筮言哉文公之
高弟蔡西山尤通於易嘗授其子節齋節齋授其猶子
覺軒今覺軒集義所載是也集義宗主程朱楊吕參之
家學間又附以已見於困卦言小人之困君子適足以
[005-11a]
自困釋艮卦彖辭之止為閑邪釋爻辭之止為聖人之
止是皆儒先之所未發大抵發明義理不專主占筮也
魯國男子以吾之不可學柳下惠之可若覺軒者可謂
善學文公者覺軒之子湛然曰是書先君猶未脱藁予
曰義理其有窮乎天假覺軒數年其書又不止於此矣
湛然將刋而傳之俾予附名篇端不得而辭也
  説
   盛時立中字説
[005-11b]
揖讓征誅異尚同符時義大哉闔闢巻舒瞻前忽後顔
莫孔驟匪嗟一中聖時未就隣鬬異室纓冠赴焉未之
思也執中無權軻也誰師參傳子思君子之中君子之

   陳讜無黨字説
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未為無心偏係之私豈若同人出
門而同同又何咎至正大公陳子讜名字曰無黨何適
何莫心平道廣曽坐徑坂春風三月徧走諸賢餐風茹
[005-12a]
雪不避希文不薄臨賀母亦黨乎知仁觀過
   眉山孫夢得子良仁字説
仁字罕言匪言之訒天何言哉子則非隱如愚之回言
下體認從事四勿風飛雷迅三月不違人欲淨盡曽氏
之子以魯篤信任重道遠切問思近自省而入因唯而
進吾濟何師囘參為凖在易之復聖發其藴不遠元
吉頻則為吝伊川四箴萬古心印求仁得仁春融玉潤
   周一龍正學字説
[005-12b]
周君士壯有文學氣節易名一龍星沙郡傳士黄君
國字之曰正學盖取乾九二龍悳正中學聚問辨之
義周君復請説於予予誦横渠張子之言以告之張子
曰龍喻聖也學至顔子方可言龍雖伯夷之學未可言
龍盖夷有聖人之節囘有聖人之學節立則百世而下
聞者足以興起學成則萬世之標凖孟子曰伯夷伊尹
皆古之聖人也乃所願則學孔子囘之優于夷者以此
視孔子特未達一間耳囘之擇乎中庸得一善拳拳服
[005-13a]
膺而弗失即九二之庸言之信庸行之謹也囘之從事
克已復禮即九二之閑邪存誠也囘之無伐善即九二
之善世而不伐也充此而上至於化則孔子矣孔子猶
龍也顔氏之子其庶㡬乎喟然之嘆其在斯時乎周君
知勉所以立節矣予請誦九二之所以與顔同者演而
明之夫士不志於學則已志學而不以顔為的非善射
者也周君勉之
   歐陽伯時字説
[005-13b]
春而萌芽夏而長養揫斂於秋而閉藏於冬天之時
如此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乆則乆可以速則
速聖人之時如此知時之義者其發而中節之謂乎渉
於過不及則必為小人而無忌憚故君子曰時中歐陽
氏子年十有一育於外大父袁仲禮其生也有以時魚
饋者袁君名之曰時時楚産也出必春莫漁伺之識歲
月以其時也故以時名夫時非有知也乗氣而化時且
如此今吾之時天所命也人欲既勝顛倒錯亂曽時之
[005-14a]
不若故字時曰伯時而書其所以告之
   立軒説示卓然
中天地生惟禮是執伯魚過庭子告以立子張參前敬
則能集卓哉聖人年在三十厥功已深域則優入顔其
喟然鑽仰莫及吾徒懋哉學而時習
   徐直諒端友字說
人倫有五一廼友朋無間尊卑相須以成惟是取友有
辱有榮與勝已居智識日増友不如已驕吝日生德鄰
[005-14b]
不孤義同為朋咨爾輔仁勉我立誠尚友方册以是凖
程彼薫彼蕕我渭我涇已正友正如響附聲求仁得仁
否亦令名端友懋哉慰夫九京
   徐直方立大字說
直方而大坤六二章坤之為德應天無疆惟方惟直惟
大有常坤之六爻六二最昌臣道子道履之有光軻書
亦云直大而剛浩然充塞爻義尤彰敬内以直義外以
方大而包含進善莫量泗庭諸子參不可當毅而能𢎞
[005-15a]
何用不臧立大懋哉仁伯不忘
   祝煒明仲字說
吾聞降衷湛然虛靈貫理與事統性及情上智養之
天粹天精下愚汩之日困不醒是以君子問學營營學
為啓瞶春空震霆學為剖䝉靈曜運行昭明為晉明
本自生輝光為蓄光以養成濁明外景如火燭㝠清明
内景如水鑒形澄之又澄大學明明明仲懋哉知至意

[005-15b]
  跋
   經筵講義跋
主一周君錫既刋予鼇峯講義于家又索予頃在經
筵日講説命至旅獒十三篇并刋主一為考亭勉齋之
學者也故于義理之文拳拳然如此而予不足以稱然
其請之力而不得以辭遂發篋以授之
   徐徑坂銘楳埜徐侍郎墓跋
徑坂銘文周情孔思如麗日信星垂之萬世粲如也書
[005-16a]
體崛竒勁拔追仙聖而侔造化可以慰楳埜九原之魂

   陳帥參南一奏䟽跋
吕成公舘職䇿議論精當文采英贍學者所膾炙而
朱文公獨謂不然以其不及時事也蓋成公主優游和
平文公主慷慨激烈參議陳著郎奏䟽醇厚正大不
為劘拂嬰觸之論大扺自本原上發豈其見有合於
成公耶抑有所待而後如文公之論耶著郎耆年宿徳
[005-16b]
而問學方如川至未可涯其語嘿皆不茍他日重登文
右班所論建必大有闗於世道者此編特其權輿耳
   贈蔡澹然跋
文公之道不絶如綫海内有三布衣猶得其傳予每言
之上建之覺軒仲覺其一也未㡬覺軒殁矣其子澹然
以父書來請序予為之序易與論語矣澹然歸求予贈
言予謂太末之里徑坂之巅有偉人焉子合擔簦褁飰
而師之他日必能紹絶學而成令名子其勉之
[005-17a]
   跋鄧元觀詩
鄧元觀有詩才平澹簡遠予愛其題釣臺一聯云寒
來暑往人千載月白風清水一灣蕭然於名利之外亦
足以見其所慕尚矣然予嘗疑古人詩言志而未嘗志
於詩後人志於詩而詩不足以言志然則尚求工於詩
耶元觀生了翁之鄉為栟櫚之後其所以自勉者又當
求於詩之外可也
   跋林桂高詩
[005-17b]
林君性老才器英拔識見深逺雖在韋布代公卿大夫
任世道之憂别白當世人物某忠某佞某為善某為利
皆言於未然已而果然予心甚異之厥後從徑坂游入
匡廬居問學超詣詞藻驟進以一編詩遺予於湖山間
讀之盡巻掃除腥腐吞咀菁華凌厲高遠駸駸當與后
山相上下性老又謂予曰自得從徑坂後非人之門不
登非禮之饋不拜是其甘處枯槁傲視富貴則他日之
進未可量何獨詩哉
[005-18a]
   跋倪龍輔詩
近世詩人趙蹈中最為雄傑每對予誦杜荀鶴早被嬋
娟悞欲粧臨鏡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風煖鳥聲
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憶採芙蓉之句擊節不
能已又常欲彷彿其萬一他日予舉問南塘獨謂不然
疵其出語太沾懘予熟咀此詩八句皆無毫髪憾而南
塘之論乃爾是豈可與俗人言哉近得梅村倪君遺予
詩一編深鉅高逈不肯為近世里巷歌謡語蓋知惡夫
[005-18b]
沾懘者也惜也不及見南塘親炙其流波玉合之講貫
益精含咀益深見諸賦咏必能運翡翠鯨魚於一致何
荀鶴之足云哉
   跋楊君恢詩
楊君詩詞甚似其外大父植齋余為之擊節若司馬子
長之外孫曰楊煇文采風流與子長無辨今於楊君見

   李監簿誌銘跋
[005-19a]
嘉定乙亥旱時應詔抗䟽者數人陳公宓倪公千里與
國子簿李公䟽切直在諸公吟口而陳為最公陳六事
忤中殿特甚矛猶記少年時挽公詩有身登玉筍䟽忤
椒房之句今三十七年矣公之于大蓬以真西山誌銘
示予俾跋予愛其銘文黙于廷譁于朋夫誰不能平居
呐然有䟽萬言維公之賢數言併揭而書之
   孫安人誌銘跋
參議陳著郎問學源於味道殿講文章源於水心侍郎
[005-19b]
周旋二葉之間故其學有本文有法其誌内子孫氏特
其文之一也然叙事簡質而不拙幽邃而不迂崛竒而
不儉則自水心來也孫氏配君子於貧約之中無愠容
撫諸子於後先之間無二心非賢而能是乎著郎銘之
無愧色矣
   跋寳月老頌解多心經
寳月住持于心學拳拳如此而為儒者之學乃于放心
不知求汲汲然於章句詞華之間亦可哀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