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327 鐵菴集-宋-方大琮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鐵菴集巻四
            宋 方大琮 撰
  進故事
   端平三年十月上進
端拱元年三月上謂户部使李惟清曰朕讀漢書賈誼
傳夜分不知其倦誼當漢文時天下始平指論時事尤
為激切至云長太息堪痛哭者蓋欲感動人主不避觸
[004-1b]
鱗是真忠臣明國體者也今廷臣有似此人者否乎
乾道三年九月吏部尚書陳俊卿進對奏自古惟唐太
宗能導人使諫所以致貞觀之治上曰朕每讀太宗事
未嘗不慕之若徳宗之忌克不樂人言未嘗不鄙之退
御經筵命講讀官稍前曰朕雖無大過豈無小失自卿
等不聞有所規諫若只備位此非所以望於卿等
 直言非人臣之利也其拳拳忠君愛國之意實發焉
 和悅以受之猶恐其有所畏況可拒之乎委曲以來
[004-2a]
 之猶懼其有所隱況可疑之乎我太宗皇帝讀賈誼
 傳取其太息痛哭之忠進户部使而語之曰今廷
 臣有似此人者乎孝宗皇帝讀唐太宗事慕其導人
 使諫之風命講讀官稍前曰卿等不聞有所規諫何
 也讀前史而感慨呼臣下而叮嚀嘆其無此人其愧
 恥之者深矣責其無所諫其激發之者至矣故端拱
 咸平間田錫之輩出乾道淳熙間王十朋之輩出如
 錫十朋輩忠愛根於所性固不待於愧恥激發中人
[004-2b]
 之性則不能無待也自夫進諫者之不力始而銳中
 而疑徐而婉迨其怯也以激為諱矣自夫受諫者之
 不樂始而聽中而容徐而玩迨其厭也有拒焉而已
 矣其臣得無愧於賈誼其君得無愧於太宗乎然則
 為人臣者當竭其忠愛之實而毋以陰拱黙視為便
 為人君者當察其忠愛之實而毋以取名賣直為疑
 主聖臣直此治世事也此祖宗家法也故臣恭陳二
 宗寶訓以禆明目達聰之萬一
[004-3a]
   十一月上進
前漢元鼎五年丞相趙周坐酎金免詔以御史大夫石
慶為丞相時南誅兩越東擊朝鮮北逐匈奴西伐大宛
中國多事公家用少桑𢎞羊等致利王温舒之屬峻法
倪寛等推文學九卿更進用事事不闗於慶慶醇謹而
已唐武宗立李徳裕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既
入謝即進戒帝辨邪正專委任而後朝廷治夫輔相有
欺罔不忠者當亟免忠而材者屬任之政無他門天下
[004-3b]
安有不治開元初輔相率三考輒去雖姚崇宋璟不能
踰至李林甫秉權十九年遂乃禍敗是知亟進罷宰相
使政在中書誠治本也李徳裕傳/
 熙帝載而宅百揆詔王柄而馭羣臣此古大臣事也
 後世以中書為政本所自出之地謂之禮絶百僚也
 任之專信之篤非固假之柄以寵其人也所以尊朝
 廷嚴治本也非其人則去之亟而位則不可虛也故
 未有其位虛與夫非其人而充位亦無仁賢則國空
[004-4a]
 虛之謂元氣虛則外邪乗之國虛之時此識者之所
 驚而憂而羣邪之所喜而舞也漢武帝中年相趙周
 免石慶代之慶不能闗決而事多出於九卿唐武祖
 初年李珏貶李徳裕代之徳裕謂政無他門而治必
 本於中書蓋周之免可也而九卿則不可雜進以用
 事珏之貶可也而中書政本則不可以不專大臣者
 宗子之家相也宗子不能以獨治其家必委之家相
 相之權不專而豪奴悍婢皆捷出以投其罅則家政
[004-4b]
 弛矣人主之任相亦然雖然擇相誠難也亦不可厚
 誣天下以無人武帝名相慶而實任九卿慶誠不足
 任然帝之時猶有可議者仲舒不相天下至今以為
 恨使其舍慶而相舒豈復有九卿用事之失徳裕謂
 開元輔相率三考輒易而治及用林甫十九載而亂
 然徳裕之語猶有可議者斥九齡相林甫天下至今
 以為惜使其以林甫之嵗月為九齡之任用豈復有
 政出多門之憂此擇相不審任相不專之明驗也然
[004-5a]
 則天下之權付之一相而聽其所為乎曰事正不必
 從中出宰相行之其失則臺諫議之給舍執之此本
 朝家法眎歴代為最善當其治則宰相賢而給諫亦
 皆得人相猶不得行其私況他岐乎故政出於中書
 而旁蹊盡塞世以重臣目之其不賢則給諫相與攻
 而去之又其甚不賢而給諫皆其私人矣故政雖猶
 在中書而公私雜行世以權臣目之蘇轍曰重臣與
 權臣權臣不可有重臣不可無以此觀之相賢則給諫必
[004-5b]
 賢而百官莫不趨於賢故曰人主之職論一相
   嘉熙元年正月上進
景徳元年契丹入冦上既定議北征羣臣有以幸金陵
之謀告者冦準曰羣臣怯懦無知今虜冦迫近四方危
心陛下惟可進尺不可退寸河北諸軍日夜望鑾輿至
士氣當百倍若回輦數步則萬衆瓦解虜乘其勢雖金
陵亦不得至矣上意遂決虜衆抵澶州其統軍撻覽將
精銳為先鋒我軍以牀子弩射達蘭中額死虜大挫衂
[004-6a]
退却不敢動
紹興三十一年金主亮恃其强暴欲渝盟犯塞至是遣
其臣來賀天申節因求淮漢之地又指取將相近臣議
事時朝論洶湧人情皇惑上意雅欲視師於是宰執奏
曰敵國敗盟天人共憤今日之事有進無退若聖意堅
決則將士之氣自倍願分三衙禁旅助襄漢兵力待其
先發然後應之上深以為然冬十月下詔親征時待制
曽幾病聞或者欲遣使詣敵以緩其來即上疏曰遣使
[004-6b]
請和終無小益而有大害為朝廷計皆當嘗膽枕戈專
務節儉經武整軍之外一切置之如是雖北取中原可
也是月亮敗於采石竟被殺之並見國史/
 兵凶戰危挑異類以輕重者非也國不競亦陵買强
 敵以求靜者亦非也昔者之輕動國人自非之冒其
 非而用之其悔不可追也今退而守吾圉而猶敢於
 亂常干紀逼我太甚則國人交怒之矣乘其怒而用
 之則吾之弱有可使强之理靜而可買何憚不為彼
[004-7a]
 狡焉叵測突如其來獨不可於危中求存死中求生
 乎昔景徳中契丹入冦國中大震羣臣有以幸吳行
 蜀之說進者獨一冦準建有進尺無退寸之議而真
 宗之意遂決我是以有澶淵之捷當紹興末金國敗
 盟朝論洶湧或者有以遣使欵敵之說進者獨一二
 宰執倡有進無退之議而髙宗之志遂定是以有采
 石之捷使真宗而信避敵者之議則欽若等為愛君
 而冦準為幸勝矣使髙宗而從欵敵者之議則或者
[004-7b]
 為得計而宰執為輕舉矣蓋人生不可無憤怒自强
 之志也立志之不强而反譽敵之强則和之說得以
 自詭矣雖然和豈易成哉不能戰而能和前未之有
 聞也達蘭之死而後有景徳之和金主之死而後有
 隆興之和不然敵果何所創而甘心言和哉若夫金
 甌之缺未還赤子之痛未定乃欲忍恥以事仇敵此
 蓋亦立志之不勇也準之言曰六軍心膽在陛下身
 上紹興間馮時行亦曰自古未有人主退而能使天
[004-8a]
 下進人主怯而能使天下勇然則國人之心膽與其
 進退勇怯皆在人君之身非特國人也三百年宗社
 命脉之存亡絶續亦在焉其可不强於立志哉
   三月上進
魏主丕遣太常邢正勑權為吳王吳人以為宜稱上將
軍九州伯不當受魏封正入門不下車張昭曰君敢自
尊大豈以江南寡弱無方寸之刃乎正即下車中郎將
徐盛憤忿謂同列曰盛等不能奮身出命為國家并許
[004-8b]
洛吞巴蜀而令吾君與正盟不亦辱乎因涕泣横流正
聞之謂其徒曰江東將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云云吳
遣使如魏云云魏怒吳任子不至欲伐之劉曄曰彼上
下齊心阻帶江湖不可制也通鑑/
王猛寢疾秦王堅訪以後事猛曰晉僻處江南然正朔
相承上下安和願勿以晉為圖堅將伐晉㑹羣臣議左
僕射權翼議曰晉雖㣲弱謝安元冲皆江表偉人君臣
輯睦内外同心未可圖也通鑑/
[004-9a]
 國於天地必有與立善覘人國者不觀其形而觀其
 所立何以立亦曰人而已矣國無人焉亡也春秋書
 梁亡梁自亡也有人焉不能用又自為乖異亦亡也
 傳載虞不信宫之奇而亡之類是也國於江南自吳
 始東晉繼之孫權﨑嶇一隅之地當曹瞞父子百萬
 之衆而能虎視中原者其君臣以明銳俊快自立雖
 曰根本淺陋而臨朝斫案論事上倡下隨如戰赤壁
 塢濡須爭荆州瑜肅驅於外昭雍綜於内精采百倍
[004-9b]
 非以人立國乎中迫於蜀名與魏和邢正奉魏命至
 張昭折之曰豈以江南寡弱無方寸之刃乎徐盛忿
 之曰不能出身為國并許洛而使吾君與正盟不亦
 辱乎故魏之邢正有江東將相非久下人之語劉曄
 亦有上下齊心不可卒制之語可謂善覘吳者矣東
 晉間闗匹馬之資當敵氛四起迭仆之中而基本不
 摇者其君臣以器局風流自命雖曰宴安江沱而猝
 遇緩急雖綺絝子弟亦能臨戎如屯雍丘至灞上入
[004-10a]
 闗中導支撑於前安鎮定於後堅忍自存非以人立
 國乎焚幣却使終不言和符秦銳於飲江其臣王猛
 曰晉上下安和願勿以為圖權翼曰晉雖㣲弱謝安
 元冲江表偉人君臣輯睦内外同心未可圖也符氏
 犯之果有淮淝之敗可謂善覘晉者矣以勢言之則
 吳之小不足當魏之大晉之弱不足敵秦之强而所
 以能張其小而抗其弱者則吳之君臣常有忿憤之
 志其詭和者暫耳而曷嘗以畏魏自沮哉晉之君臣
[004-10b]
 猶有輯睦之志終世不言和而曷嘗以畏秦自怯哉
 後之立國者亦可以見也今戎禍慘矣所謂江東將
 相者誰歟江表偉人者誰歟上下之心齊歟内外之
 心同歟西風無數月之期游魂有薦食之意要必吾
 國之君臣上下其心齊同如吳之忿憤如晉之輯睦
 是當怒敵而人交奮毋譽敵而内自攻則雖弱必强
 雖危必安者願相與汲汲圖之
   四月上進
[004-11a]
晉泰始八年晉主與羊祜謀伐吳祜以為宜藉上流之
勢宻表留王濬監梁益軍大作舟艦於是作大艦長
百二十步受二千餘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出門其
上可馳馬往來時作船木梯蔽江而下吳建平太守吾
彦取以白吳主曰晉必有攻吳之計宜増建平兵以塞
其衝吳主不從
隋開皇七年陳受蕭巖等降隋主益忿命大作戰船人
請宻之隋主曰何宻之有使投其木梯於江曰若彼懼
[004-11b]
而能改吾復何求也楊素在永安造五牙大艦起樓五
層髙有百餘尺置六拍竿髙五十餘尺容戰士八百人
其次黄龍平乗舴艦大小有差陳主不為深備並通鑑/
 國有險而存有備而固恃險而無備猶無險也曹丕
 嘆息於廣陵佛貍徬徨於𤓰步蓋立國於東南所以
 懾敵人之心者其險必以江也然而國以江為險江
 以舟楫為備晉之伐吳必造舟於上流隋之伐陳必
 造舟於永安彼將用東南之所長以攻東南之所恃
[004-12a]
 也然當木柹蔽江之時而吳人急為之謀投柹於江
 之時而陳人早為之備晉隋雖弱長江豈能飛渡哉
 奈何吳以暴鷙之資行虐政逆諫口陳以荒淫之行
 溺嬖寵戮言臣是皆與亂同事者也豈暇為國家慮
 哉廼者敵為不道游魂近鄙而我朝廷之間君臣上
 下危言苦語更相警懼惟恐其有一毫獲戾於天也
 天豈使封虺巨蛇以長薦食我赤子哉必也怠荒之
 戒申訓於其内憂辱之言申警於其外則國其庶幾
[004-12b]
 乎敵方奪我舟募吾匠童吾山造船編筏於樊襄間
 斧斤之聲不絶不待西風之起嘗懷北顧之憂毋使
 賊智與夏水俱生則江面雖震而吾固有所恃矣昔
 三國瑜肅以三萬逆擊老瞞四十萬之師我中興王
 權以七萬迎擊金人百萬之衆赤壁之勝蓋䝉衝戰
 艦之力采石之捷亦海鰍船之功操之舟可燒而走
 亮之舟可陷而溺宜也然則常徳武事内外交修用
 吾之技伐彼之計此今日所當寢薪嘗膽而汲汲為
[004-13a]
 之圖也
   七月三日上進
景祐二年六月以宗室寧江節度使第十三子養於宫
中時年四嵗寶元二年始出還第時年八嵗上及皇后
鞠視如子嘉祐六年詔岳州團練使某為泰州防禦使
知大宗正寺先是韓琦曰此事當出自聖擇上曰宫中
嘗養子二人小者甚絶然不慧大者是可也琦請其名
上曰名宗實者今三十許嵗矣琦曰此事若行不可中
[004-13b]
止宜斷以不疑乞從内批出上曰此豈可使婦人知之
只中書可行也遂降詔是年以諸王宫侍講王獵為宗
寺伴讀獵為宫僚凡十三年有輔導功故首用之時吳
奎薦其可任經筵文學之選韓琦言其不通私謁足見
有守故也先是至和末文彦博等勸早立嗣既而范鎮
司馬光等相繼言之如是五六年琦獨嘗請建學内中
擇宗室之謹厚好學者升於内學冀得親賢可屬大事
欲以此感動上意嘉祐七年立為皇子上指心曰此決
[004-14a]
自朕懷非由大臣之言也紹興元年上諭大臣曰昨命令
懬選藝祖後二三嵗者且俾廣求當自選擇富直柔曰
宫中有可付託者否上曰朕已得之矣若不選擇宫嬪
則可慮之事更多二年令懬選宗子普安/郡王及伯浩入禁
中伯浩豐而澤普安清而癯上初愛伯浩忽曰更子細
觀乃令二人並立有猫過伯浩以足蹴之普安拱立如
故上曰此兒輕易安能任重乃賜伯浩白金三百兩罷
之而育普安於張婕妤所時年六嵗矣二年令懬自左
[004-14b]
中大夫特轉行左大中大夫後省以轉官非法封還録
黄遂寢其命
四年令懬復得伯玖年五嵗上以其聰慧可愛令吳才
人毋之其後張婉儀卒即/妤婕命吳婉儀併視普安與伯
玖同處雖一食必均焉吳婉儀後為憲/聖慈烈皇后上謂張浚曰宫
中見養藝祖之後二人長者年九嵗不久當令就學又
謂趙鼎曰此子天資儼若成人朕自教之讀書性極强
記鼎先得㫖於行宫門内造書堂屋一區欲令就學至
[004-15a]
是成上曰便以為資善堂遂降制封建國公以范冲兼
翊善朱震兼贊讀上命見冲震皆設拜二人皆一時名
徳老成每因箋疏導以經術仁義之言輒標軸藏之時
一展玩十二年封普安郡王時年十五十六年加璩即/伯
玖/封恩平郡王出外第號東西府初命館職二員並兼
二王府敎授三十年上知普安甚賢欲稍差别謂宰相
湯思退曰此事出自朕意非因臣下建明立為皇子
 聖人以仁天下為心必有紹續於其後聖人以公天
[004-15b]
 下為心必當計慮於其早生靈之寄甚重宗祧之付
 不輕茍得所託仁也亦公也唐宣宗諱言繼嗣事言
 者不怒則斥後唐明宗尤諱其事羣臣無敢正言者
 二唐祚脈之不延也宜哉我祖宗以至仁大公循天
 而行何心之有真宗皇帝之選宗室子也髙禖未卜
 則育之禁中甲觀既生則歸之藩邸其宏度偉識超
 然前世逺甚景祐二年仁宗皇帝年甫二十八而養
 四嵗之宗子於宫中紹興二年髙宗皇帝年甫二十
[004-16a]
 七而養藝祖七世孫二人其一六嵗也自古人主誰
 能於春秋鼎盛之時而建此議乎然非徒選也仁宗
 語韓琦曰宫中嘗養子二人小者甚絶不慧大者可
 也髙宗命近屬令懬選二人一豐而澤一清而癯初
 喜豐澤者既而細觀以輕易出之後二年又得五嵗
 者遂為普安恩平其精於選擇也如此亦既得之矣
 而又思所以拊視之其未齠齔之年為保慶后所養
 其八嵗未還第之前皇后鞠視如子而後仁宗之心
[004-16b]
 以安大臣以宫中有可付託為請則語之曰若不先
 擇宫嬪則可慮之事更多故普安育於張婕妤恩平
 育於吳才人婕妤没才人併毋之而後髙宗之心以
 安其謹於保䕶也如此而最所加意者少成之敎也
 韓琦嘗請建學内中擇宗室之謹厚好學者升於内
 學冀得親賢可屬者其後雖還第而諸王宫侍講王
 獵為宫僚最久琦薦其不通私謁以輔導功陞為伴
 讀則仁宗之謹東宫僚可見普安年九嵗既令就學
[004-17a]
 又語趙鼎曰此子天資特異儼若成人朕自敎之讀
 書性極强記命鼎於行宫門内造書院一區而以一
 時名徳范冲朱震兼翊善贊讀又命館職二員兼二
 王府敎授則髙宗之謹簡宫僚可見其篤於敎導也
 如此擇之審天命之公也䕶之謹人事之盡也而敎
 之尤不可不篤者葢天資雖髙而左右必正人與居
 必善士學術乖僻者不與焉心術回邪者不與焉教
 學相半習慣自然是又欲以人而輔成其天也祖宗
[004-17b]
 得人之仁至矣哉處心之公大矣哉迺者季夏甲戌
 親灑一札欲於内中建小學令宗司擇宗子資質之
 美者二三人置師而敎之大哉王言所以慰祖宗之
 靈所以繫生民之望所以對越上天之心者他日皆
 有望焉故臣輒采先朝已行之典思衍今日無疆之
 休然猶有獻焉祖宗謂此事至重至大其為計至嚴
 至宻慮夫婦寺之得以竊弄其間也故厚陵之自團
 鍊升防禦如宗正寺時韓琦乞從内批出仁宗曰此
[004-18a]
 豈可使婦人知之只中書可行此語可以深味又慮
 夫奉命者之得以邀勞無已也故阜陵被選令懬實
 預焉既而以殿撰左中大夫特轉行大中大夫未為
 甚過後省以轉官非法封還録黄其命遂寢此事亦
 自足法尤慮夫外廷他日之得以藉口貪天也仁宗
 曰此決自朕懷非由大臣之言也髙宗曰此出自朕
 意非由臣下建明詞嚴義白可為萬世法故臣復表
 出先朝正大之訓永杜後世貪覬之萌葢有久大之
[004-18b]
 慮不可無宻察之功先儒謂百金之産猶能定謀豫
 計況於有天下者乎信哉其不可不謹也聖慮髙逺
 願留神三思
   七月二十三日上進
漢宣帝即位魏相入為大司農四年大將軍光囊上以
其子為右將軍兄子山復領尚書事相因平恩侯許伯
奏封事言宜有以損奪其權復因許伯白去副封以防
壅蔽韋賢免相遂代為丞相元康中匈奴遣兵入冦上
[004-19a]
與趙充國等議欲出兵相上書諫難以兵動曰願陛下
與平昌侯王無/故樂昌侯王武並/帝舅平恩侯許/伯及有識者詳
議上從相言而止
唐貞元末柳宗元為監察御史裏行善王叔文韋執誼
二人者得政引内禁近與計事欲大進用俄而叔文敗
貶邵州刺史不半道貶永州司馬既竄斥貽書京兆尹
許孟容曰宗元早嵗與負罪者親善始奇其能謂可以
共立仁義禆敎化以忠正信義為志興堯舜孔子道不
[004-19b]
知愚陋不可以彊其素意如此也
 甚矣細人憸夫之不可與共事也大臣欲行其道不
 可則止士大夫欲行其志不合則去豈必委蛇婉孌
 於左右親宻之間而曰姑因人以濟事哉大臣而有
 此見不足為古大臣士大夫而立此論不足為賢士
 大夫觀魏相柳宗元之事可見矣以相之嚴毅豈不
 能自結主知而奏封事去副封一則曰許伯二則曰
 許伯諫止用兵自是正論乃勸帝與三侯有識者議
[004-20a]
 之且三侯貴戚之庸人耳其於識見為何有而相待
 之過矣業之陋正坐此以宗元之才俊豈不能自為
 時用而所善王伾叔文相與計議逮彼負罪奚能掩
 覆乃猶曰初謂可以共立仁義可以共被敎化可以
 共興堯舜孔子道且二子依乗之小人耳其識堯孔
 為何如而宗元期之過矣名節之喪有由也士君子
 急於救時而患其君之不吾聽也顧欲因左右之親
 信者以投其機其說曰權以濟事耳幸而濟不過為
[004-20b]
 相之陋而外戚之禍已貽於此不濟則宗元輩一失
 其身萬有餘罪可勝悔恨哉雖然此亦人主之責也
 天下之大當與天下之賢士大夫共之豈必與一二
 親信者為宻哉自人主之意向有所偏而君子之欲
 為善者無所依茍足挾以有為不暇擇也然附之為
 善者艱難委折未必有成而附之為惡者呼儔引類
 誰能遏之況安保此身之能自立其間不反為所噬
 乎又安保其不宛轉以同入於惡乎縉紳之禍輕國
[004-21a]
 家之禍重矣故為人主者不可專聽昵比者之言而
 輕疑君子之未必集事為士大夫者當常持正大之
 論而毋謂小人之或可共事上見之審下守之固國
 與身其庶幾乎臣竊聽近日一種議論而於漢唐二
 臣之事者重有感焉輒推其說以獻
   舉浦城北尉林贑孫奏狀
臣非才將指職在觀風雖懷利人澤物之心常恐州縣
間壅底扞格聖朝寛大好生之意無以宣於下下民沉
[004-21b]
抑不白之寃無以聞於上今有一尉之㣲平反美譽縉
紳士大夫交口誦之其可稽於徹聞乎臣竊見迪功郎
建寧府浦城縣北尉林贑孫膠庠之英才識老練其未
至官也邑有黄氏女嫁祖氏不宜於姑暮夜與女奴負
篋以逃旦則見其屍在坎水中痕傷遍體官則追其姑
及其夫鞫之已誣服矣獨篋中衣未得耳贑孫始至而
疑自出賞募告者又禱之神未數日獲一姓周者脫衣
則篋中物也問之乃言丙夜至山中與一二惡少刼與
[004-22a]
汚焉復殺二婦以滅其口遂以舊所繫者盡釋之一邑
驚服考之國史與錢若水同州事頗相類沉在底僚未
有表而出者欲望聖慈特賜旌擢以為雪寃直枉者之
勸亦是國家重惜人命之本意也
   按通判興化軍江叔豫通判福州陳過知同安
    縣謝奕恭
臣澄察一道首欲以廉化士大夫不敢輕以贓和罪加
人其間有習與性成屢跌不改於訓化乎何有直當去
[004-22b]
其太甚者臣未離里門時固知朝奉郎通判興化軍事
江叔豫之為人昨攝郡事補刺軍籍更易僧刹具有定
價子婦女壻政出多門打造器皿更無虛日銀匠以不
給工直訟之遇事納賄商量書判惟詞人所欲專任客
將林某書司陳某為爪牙其始聞羣議輒止稍定則故
態又作近者舊守將去猶懇易院猶攔截客人油麻船
苛取於十里外廉恥喪盡對人可羞此以頑而行貪者
也臣行部至福清縣則見邑人能言朝奉郎通判福州
[004-23a]
事陳過之謬政詰其故則漕司委追縣典吏株連前界
各納漆數百緡得免既而聞每差人下縣托其買物無
不白納終嵗造剔紅髹器所用朱黄率是苛取分差公
吏窠座引問𣙜契吏貼非財不行兩造在庭鞭撻示威
交通賄賂專信宅庫陳某㕔司胡某為心腹董試秋闈
痛削事例非獨簾内外官以至吏卒亦然厨典有斃於
笞者兩司在前鐫戒不改此以刻而行貪者也此二人
者皆小有才使以廉潔行之豈不為州縣能吏而物慾
[004-23b]
深痼欲拔不能連汗白簡至於再至於三皆以不善丞
郡去每試滋甚真負丞矣當攝郡時猶制於職官佐岳時
猶壓於上官說僥倖脫去他日得肆其毒於千里之上
為其民者何辜焉臣愚欲望聖慈將叔豫過並賜罷斥
以為稔惡不悛者之戒
   貼黄
 臣聞莫難於今之縣上扼於州郡下脅於豪强多不
 得自展布若夫有可以行志而反以行私如承議郎
[004-24a]
 知泉州同安縣謝奕恭者豈不可惜以貴胄來試邑
 上下所共觀望豈非力行好事之時而乃玩視州家
 期㑹不報輕視百姓縱吏誅求州委尉拘催零米縣
 以奪其常利文帖十下不肯從州委官權稅務縣日
 索常堂食錢至手揮權官於公㕔殊駭觀聽使上下
 敢怒而不敢言臣愚欲望聖慈將奕恭免所居官俾
 之稍知循省是乃所以為保全之道取進止
   廣帥舉刺
[004-24b]
   舉知潮州劉克遜知循州趙彦珽知梅州楊應
    已知肇慶府林士燮奏狀
照對臣分閫嶠東祇事四月庾漕擇使越俎暫司才短
責叢莫知報稱深惟撫安逺氓之道惟以精别郡守為
先聰察之吏患在鍥薄慈惠之長或不事事求其寛和
而能舉職治辦而不病民者實難其人幸而有焉敢干
蔽賢之罰竊見朝奉大夫知潮州軍州劉克遜從臣之
子服襲義方以廉飭身以儒飭吏曩由班列出守樵川
[004-25a]
當冦攘蹂躪之餘行勞徠安集之政流離復業頑虣革
心公朝疇其治行召丞外府力丐外補逺牧於潮抵郡
之初鄰有嘯聚直偪近境克遜申嚴保障開諭禍福不
畏怯而弛備不忿激而貪功賊知難犯逡巡退遁又能
蠲月解無名之賦以寛縣計復丁錢自輸之規以惠户
長千里懷仁已騰來暮之謡朝奉大夫知循州軍州趙
彦珽公族之英更練世故端方有守悃愊無華策名幾
四十年外庸甘於平進宰邑丞郡所至可稱循陽如斗
[004-25b]
之州前守竭澤之後彦珽樽節冗費而官用無乏省除
横斂而民瘼以紓綏集保伍而境絶篁竹之虞率厲官
僚而吏知簡書之畏庭無留訟圄無宿囚再朞報政綽
有去思之愛臣所謂寛和而能舉職者也奉議郎知梅
州軍州楊應已西州勝流嘗官學省器能宏逺操尚潔
修程江僻陋之邦素號狼頑之俗繹騷末已拊御良難
冬春之間監丁為暴應已厲兵屯而震以威通鹺禁而
開以信冦不侵軼民以安全惜其長才局於斗壘使臨
[004-26a]
繁劇式究所長朝奉大夫知肇慶軍府林士燮東嘉名
閥早著吏能有敏決之長無操切之過端守數更昏繆
重以攝事致紛財竭不支民疲已甚士燮剔蠧縮浮而
帑庾自足洗寃直枉而詞訴得平戢姦禁暴而閭閻無
警曽未期月百廢具舉究其施設必大可觀臣所謂治
辦而不病民者也是四人者所臨有劇易所尚有寛嚴
所歴有久近而察其治狀俱有一日之長謹以名聞伏
望睿慈特加甄録使遐陬逺郡知有理效靡不上徹天
[004-26b]
聽其於奬勸吏治實非小補
   舉知博羅縣王旦奏狀
照對廣南管下州十有四地多深阻邑寄尤難辦治者
或不能無擾廉謹者或不見集事求其賦輸足乎上撫
字行乎下二字並舉官民相安已足為賢令矣若乃平
居而條教足以揉其俗有事而智畧可以衛其人則絶
無而僅有者也竊見惠州諸邑博羅素號難治頃經兵
火之殘燬繼苦鹽冦之出没户口蕭條財賦失陷葢難
[004-27a]
之而又難者也承直郎知惠州博羅縣事王旦適承其
弊奮然語人天下豈有不可為之邑顧懦者不曉曉者
不顓此民隱所以不通而姦吏易於為欺也於是苦心
勞力如立家計㕔事之後置一榻焉治事於斯寢食於
斯有赴愬者相與唯諾有輸送者且納且銷村民既得
直達猾吏不敢為姦剔去宿蠧時出新例既為前官補
久欠又積醋錢例巻七百緡代納五等丁將滿又以其
纂剰五千二百餘緡代納明年夏稅他如増置學田整
[004-27b]
治橋道百廢俱舉一邑大治州家愛之如幹蠱子弟部
民賴之如在堂父兄同官憚之如法家拂士盜賊避之
如敵國長城至邑之初適值嵗荒饑民羣嘯揭竿借食
旦以身彈壓極力捄療治其渠數人反側者旋定上司
得其條具亟借義倉大家感其恩信爭發私廪活邑民
數千口至今遂為樂土每嵗之冬例有鹽子入境小抄
掠大焚蕩旦擇豪民之可用者授以方畧責之把守乗
而為擾者必治勇於任責者有賞扼險阻置寨柵鹽子
[004-28a]
不敢過其境至迂路以出師邑其部勒隅總練閱保丁
皆可推為他處永法非特一邑保障而已旦蓋習聞家
世頗負勲業之傳不為腐儒口耳之學精神强可以效
驅策幹畧優可以當事任而又廉介不茍取靜重不茍
進試令蠻瘴之鄉能自植立其身功之所及雖有限惠
之所留已不小入粗入細有用之材也當此時事之孔
殷誠宜奬拔以待用臣等輒以其試邑治狀上聞伏望
聖慈特賜陞擢差遣庶幾逺方小吏皆有不自棄夷之
[004-28b]
意非止為人材計亦足為國家用材計也
   舉連州敎授周梅叟乞旌擢奏狀
臣竊惟國朝人物輩出品樣俱髙然在前代亦有之軻
死千五六百年間斯文之脉若存若亡漢舒唐愈不足
以當而創明理學上接統緒世運㑹通始有伊洛之學
出則歴代所未有而本朝之所獨有者孰啟其秘授之
二程氏則舂陵周敦頤也不由師傅自得於天濂溪千
古風月如存封域之名廣矣繇唐以來道之一字獨以
[004-29a]
名州至是而斯人生焉端豈偶然節惠之名多矣凡謚
儒臣者元之一字擬議不到獨若留以待斯人焉又豈
偶然可謂吾道之中興元氣之資始天勱相我國家於
此時此地見之來為守者既崇其祠又即其地為書院
選其族諸孫之有學行者以長斯堂吏部侍郎李韶比
以太學博士至郡采諸旦評得今迪功郎連州州學敎
授周梅叟而以書院事付之梅叟闡明家學以淑其鄉
人皆曰周氏有人矣對策大廷陛下拔之稠中寘之甲
[004-29b]
科又皆曰周氏復興矣蓋自敦頤二子壽燾好學承家
相繼登元豐元祐進士第一為郎曹一陞法從其後浸
微梅叟乃能續響於百五六十年之後不以髙科自居
汲汲焉惟學不足是憂惟羞先世是恐掌泮連山得熙
寧中行部過郡之大雲留題既刻於巖又取太極圖通
書大成集刋於學宫進諸生而語之此先元公之所以
抽闗啟鑰者朱文公熹解說條分縷析殆無餘藴真知
實踐則在乎人每講義出聽者咸有感發校士羊城衡
[004-30a]
鑒尤精臣與之語其踐修醖藉議論風㫖不忝厥宗今
儒先之家其存而能自立者絶鮮嘉定中嘗訪求程氏
後而官之識者疑於遺其師自言偃以吳人從食先聖
庭東南儒者得俎豆其後自我朝舂陵周㪟頤始先一
年其族人有夢其故居光熖上屬元公冕服東嚮立移
書至連與梅叟言之梅叟又與郡士言之皆曰此何祥
既而為祀典之應事雖近迂然升堂聞絲竹聲孔氏子
孫亦自載之乃知其精神之在天者未嘗不在其故鄉
[004-30b]
然則家於其地而不肯去世於其學而不使墜如梅叟
者可不因其能自立而遂褒表之乎臣愚欲望聖慈特
賜甄擢或稍進之師儒之列使四方學者知焉非徒為
科目得人之驗亦見聖朝扶植先賢故家之盛美實儒
道幸甚
   舉知河源縣夙子與狀
臣等竊謂莫難於今之令有撫字焉有催科焉為嶺南
之令尤難撫字催科之外有弭盜焉臣等所部四十縣
[004-31a]
於惠之屬邑得二人王旦之於博羅既以其治狀上聞
夙子與之於河源垂滿矣邑人攀戀不忍其去相率以
告於諸司者纍不絶儻不以聞是蔽賢也惠為邑四其
壤地濶其生齒繁其版帳夥莫河源若從政郎特差知
惠州河源縣主管勸農公事兼弓手寨兵軍正夙子與
持學愛之心行愷悌之政聽訟平允兩造莫欺賦租有
期輸者自至諭上户以和糴而擾不及衆課諸生以義
理而學有所本皆書生本分事最是迫近贑之諸邑山
[004-31b]
徑深阻盜賊出没亦莫河源若子與合邑之人士與其
父老講求備禦設寨柵結保伍明賞罰極有條理雖外
之鹽徒每嵗假道殺傷相當卒不得志以去雖内之藍
口客主相攻幾成大閧竟以撫捕而定非徒書生也而
有仁者之勇焉三年勤勞邑人徳之既能不逺千里相
率來告臣等廉得其實用敢合祠聞奏欲望睿慈將子
與特賜旌擢非特為今日有民有社之勸亦將備他日
有徳有才之選
[004-32a]
 
 
 
 
 
 
 
 
[004-32b]
 
 
 
 
 
 
 
 鐵菴集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