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53 象山集-宋-陸九淵 (master)


[021-1a]
象山先生全集卷之二十一
 雜著
  易說
此理塞宇宙誰能逃之順之則吉逆之則凶其蒙蔽
則為昏愚通徹則為明智昏愚者不見是理故多逆
以致凶明智者見是理故能順以致吉說易者謂陽
貴而隂賤剛明而柔暗是固然矣今晉之為卦上離
六五一隂為明之主下坤以三隂順從扵離明是以
致吉二陽爻反皆不善蓋離之所以為明者明是理
也坤之三隂能順從其明宜其吉無不利此以明理
[021-1b]
順理而善則其不盡然者亦宜其不盡善也不明此
理而泥扵爻畫名言之末豈可與言易哉陽貴隂賤
剛明柔暗之說有時而不可泥也
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禮弗履非禮弗履人孰不
以為美亦孰不欲其然然善意之㣲正氣之弱雖或
欲之而未必能也今四陽方長雷在天上正大之壯
如此以是而從事扵非禮弗履優為之矣此顔子請
事斯語時也㤗之九二言包荒包荒者包含荒穢也
當㤗之時宜無荒穢蓋物極則反上極則下盈極則
虧人情安肆則怠忽隨之故荒穢之事常在扵積安
[021-2a]
之後也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
六虚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臨
深履氷參前倚衡儆戒無虞小心翼翼道不可須臾
離也五典天叙五禮天秩洪範九疇帝用錫禹傳在
箕子武王訪之三代攸興罔不克敬典不有斯人孰
足以語不可逺之書而論屢遷之道也
  易數為張權/叔書
一得五合而成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故一得六合
而成水二得五合而為七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故二
[021-2b]
得七合而成火三得五合而為八天三生木地八成
之故三得八合而成木四得五合而為九地四生金
天九成之故四得九合而成金五得五合而成十天
五生土地十成之故五得十合而成土論五行生成
水合在一六火合在二七木合在三八金合在四九
土合在五十數至四而五在其中矣一與四自為五
二與三自為五二與三少隂少陽之裏也一與四老
陽老隂之表也五數旣見二得五為七三得五為八
故七為少陽八為少隂一得五為六四得五為九故
六為老隂九為老陽故七與八合其數十五六與九
[021-3a]
合其數亦十五少隂少陽老隂老陽是謂四象論四
象則隂陽之少合在七八隂陽之老合在九六四象
成列七八在裏九六在表隂陽之分先裏後表故七
八為少九六為老四七二十八故二十八者少陽之
䇿四八三十二故三十二者少隂之䇿也易之為書
也不可逺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虚上下
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吾甞言天下
有不易之理是理有不窮之變誠得其理則變之不
窮者皆理之不易者也水生數一成數六其卦為坎
坎陽裏而隂表水形柔弱蓋隂表也然本生扵陽故
[021-3b]
道家謂水隂根陽火生數二成數七其卦爲離離隂
裏而陽表火形剛烈蓋陽表也然本生扵隂故道家
謂火陽根隂自水火之成數而言則水六也火七也
水則爲隂火則爲陽自水火之卦而言之水坎也火
離也坎則陽卦離則隂卦自坎離之卦而言之則坎
月也離日也拘儒扵此將如何而言隂陽哉五行相
得而各有合蓋不止乎前二合而巳
  又爲連叔/廣書
三竒者四四四也三偶者八八八也此老隂老陽也
卽乾坤之象故不容有二若少隂少陽則各有三變
[021-4a]
此六子之象也兩偶一竒則四八八為震之象八四
八為坎之象八八四為艮之象兩竒一偶則八四四
為巽之象四八四為離之象四四八為兊之象四象
生八卦亦可見扵此
 三竒四 為老陽三偶八 為老隂
 兩偶八 一竒四 為少陽不/變兩竒四
 一偶八 為少隂不/變一二三四五五行生數六七
 八九十五行成數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
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021-4b]
生而未成不可用故用其成數三者變之始五者變
之終故數至扵五而變化具矣天地之數五十有五
莫非五也天數五一三五七九也地數五二四六八
十也生數五一二三四五也成數五六七八九十也
三象著扵三才五象上著五星下著五嶽緫為五方
五方之形正分之亦四隅分之亦四五無分界故天
有四時春木夏火秋金冬水而土寄旺四季孟子言
四端不言信孔子甞獨言信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
不立又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又屢言主忠信醫
家言六脉皆有胃脉人無胃脉則死亦此理也故四
[021-5a]
爲數之大紀五在其中矣四營成易亦此義也易有
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者隂
陽有老少謂老陽少陽老隂少隂也或曰六七八九
爲四象即是老陽少陽老隂少隂也四者一體七八
爲裏隂陽之分自裏始故七爲少陽八爲少隂六九
爲表裏常少表常老故六爲老隂九爲老陽四者其
本數也以四積之則乾坤之䇿見矣四六二十四毎
爻二十四䇿六爻積之則百四十有四故坤之䇿百
四十有四四九三十六毎爻爲三十六䇿六爻積之
則二百一十有六故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一三五
[021-5b]
七九則天之五竒也而其中為五故五為天中數二
四六八十此則地之五偶也而其中為六故六為地
中數十日者陽也乃二五之數十二辰者隂也乃二
六之數天中數為十日地中數為十二辰五音六律
亦由是也十日十二辰相配至六十而周故甲子六
十四六二十四四九三十六二十四是老隂之䇿三
十六是老陽之䇿老隂老陽相配而為六十四七二
十八是少陽之䇿四八三十二是少隂之䇿二十八
與三十二相配亦得六十者隂陽相配之數也
  三五以變錯綜其數
[021-6a]
數偶則齊數竒則不齊唯不齊而後有變故主變者
竒也一三五七九數之竒也一者數之始未可以言
變自一而三自三而五而其變不可勝窮矣故三五
者數之所以為變者也有一物必有上下有左右有
前後有首尾有背靣有内外有表裏故有一必有二
故曰一生二有上下左右首尾前後表裏則必有中
中與兩端則為三矣故曰二生三故太極不得不判
為兩儀兩儀之分天地旣位則人在其中矣三極之
道豈作易者所能自為之哉錯之則一二三四五總
之則為數十五三居其中以三紀之則三五十五三
[021-6b]
其十五則為洛書九章四十有五之數九章奠位縱
橫數之皆十五此可見三五者數之所以為變者也
九章自一至九而無十然一與九為十三與七為十
二與八為十四與六為十則所謂十者固在一二三
四五六七八九之間矣雖無十而十固在其間所謂
十五者五即土之生數十即土之成數然則九章之
數雖四十有五而其天地五十有五之數已在其中
矣由是觀之三五之變可勝窮哉天地人為三才日
月星為三辰卦三畫而成鼎三足而立為老氏之說
者亦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蓋三者變之始也
[021-7a]
天有五行地有五方一二三四五則五行生數六七
八九十則五行成數一三五七九為天數二四六八
十為地數易大傳曰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
有合一與六為合蓋一與五為六故一六為合二與
七為合蓋二與五為七故二七為合三與八四與九
五與十皆然故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而五為小衍五
十為大衍蓋五者變之終也參五以變而天下之數
不能外乎此矣天地旣位人居其中鄕明而立則左
右前後為四方天以氣運而為春夏秋冬地以形處
而為東西南北四數扵是乎見矣然後有四方中與
[021-7b]
四方扵是為五故一生水而水居北二生火而火居
南三生木而木居東四生金而金居西而五生土而
土居中央
  學說
古者十五入大學大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
民在止扵至善此言大學指歸欲明明德扵天下是
入大學標的格物致知是下手處中庸言慱學審問
謹思明辨是格物之方讀書親師友是學思則在已
問與辨皆須在人自古聖人亦因徃哲之言師友之
言乃能有進况非聖人豈有自任私知而能進學者
[021-8a]
然徃哲之言因時乘理其指不一方冊所載又有正
偽純疵若不能擇則是泛觀欲取决扵師友師友之
言亦不一又有是非當否若不能擇則是泛從泛觀
泛從何所至止如彼作室于道是用不潰于成欲取
其一而從之則又安知非私意偏說子莫執中孟子
尚以為執一廢百執一廢百豈為善學後之學者顧
何以處此
  論語說
苟志扵仁矣無惡也惡與過不同惡可以遽免過不
可以遽免賢如遽伯玉欲寡其過而未能聖如夫子
[021-8b]
猶曰加我數年五十而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况扵學
者豈可遽責其無過哉至扵邪惡所在則君子之所
甚疾是不可毫髮存而斯須犯者也苟一旦而志扵
仁斯無是矣
志扵道據扵德依扵仁游扵藝道者天下萬世之公
理而斯人之所共由者也君有君道臣有臣道父有
父道子有子道莫不有道惟聖人惟能備道故爲君
盡君道爲臣盡臣道爲父盡父道爲子盡子道無所
處而不盡其道常人固不能備道亦豈能盡亡其道
夫子曰誰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田野隴畆之
[021-9a]
人未甞無尊君愛親之心亦未甞無尊君愛親之事
臣子之道其端在是矣然上無敎下無學非獨不能
推其所為以至扵全備物蔽欲汨推移之極則所謂
不能盡亡者殆有時而亡矣弑父與君乃盡亡之時
也民之扵道係乎上之敎士之扵道由乎巳之學然
無志則不能學不學則不知道故所以致道者在乎
學所以為學者在乎志夫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扵學
又曰士志扵道而耻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孟子
曰士尚志與志扵道一也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聖
人之全德也臯陶謨之九德日嚴祗敬六德則可以
[021-9b]
有邦日宣三德則可以有家德之在人固不可皆責
其全下焉又不必其三苟有一焉卽德也一德之中
亦不必其全苟其性質之中有㣲善小美之可取而
近扵一者亦其德也苟能據之而不失亦必日積日
進日著日盛日廣日大矣惟其不能據也故其所有
者亦且日失日喪矣尚何望其日積日進日著日盛
日廣日大哉士志扵道豈能無其德故夫子誨之以
據扵德仁人心也從心所欲不踰矩此聖人之盡仁
孔門高弟如子路冉有之徒夫子皆曰不知其仁必
如顔淵仲弓然後許之以仁常人固未可望之以仁
[021-10a]
然亦豈皆頑然而不仁聖人之所爲常人固不能盡
爲然亦有爲之者聖人之所不爲常人固不能皆不
爲然亦有不爲者扵其爲聖人之所爲與不爲聖人
之所不爲者觀之則皆受天地之中根一心之靈而
不能冺㓕者也使能扵其所不能冺㓕者而充之則
仁豈逺乎哉仁之在人固不能冺然而盡亡惟其不
能依乎此以進扵仁而常違乎此而沒扵不仁之地
故亦有頑然而不仁者耳士志扵道豈能無其仁故
夫子誨之以依扵仁藝者天下之所用人之所不能
不習者也游扵其間固無害其志道據德依仁而其
[021-10b]
道其德其仁亦扵是而有可見者矣故曰游扵藝
  孟子說
志壹動氣此不待論獨氣壹動志未能使人無疑孟
子復以蹶趨動心明之則可以無疑矣壹者專一也
志固為氣之帥然至扵氣之專壹則亦能動志故不
但言持其志又戒之以無暴其氣也居處飲食適節
宣之宜視聼言動嚴邪正之辨皆無暴其氣之工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是一句勿忘勿助長也是一句
下句是解上句孟子中有兩正字同義必有事焉而
勿正心一也言語必信非以正行也二也勿正字下
[021-11a]
有心字則辭不虧勿忘字上無心字則辭不贅此但
工扵文者亦能知之必有事焉字義與小心翼翼昭
事上帝事字義同
孟子知言一叚後人旣不明其道因不曉其文强將
詖淫邪遁扵楊墨佛老上差排曰何者是詖辭何者
是淫辭何者是邪辭何者是遁辭不知此四字不可
分諸子百家所字乃是分諸子百家處蔽䧟離窮是
其實詖淫邪遁是其名有其實而後有其名若欲曉
詖滛邪遁之名須先曉蔽䧟離窮之實蔽䧟離窮是
終始淺深之辨非是四家學有所蔽則非其正故曰
[021-11b]
詖辭蔽而不解必深䧟其中其說必淫故曰淫辭受
蔽之𥘉其言猶附著扵正其實非正故深䧟之後其
言不能不離扵其所附著故曰邪辭離則必窮窮則
必宛轉逃遁而為言故曰遁辭故蔽而不解必䧟䧟
而不已必離離則必窮窮而不反扵正則不復可救
藥矣孟子之闢楊墨但泛言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
𥘉不向楊墨上分孰為詖孰為淫孰為邪所以論語
有六言六蔽論後世學者之蔽豈止六而巳哉所以
貴扵知其所蔽也總而論之一蔽字可盡之矣荀子
解蔽篇却通蔽字之義觀論語六言六蔽與荀子解
[021-12a]
蔽篇便可見當扵所字上分諸子百家
皜皜潔白也濯以江漢暴以秋陽其潔白不復可加
矣言夫子之道如此非有若私智杜撰者所可糊塗

象山先生全集卷之二十一
[021-12b]
[021-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