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75 廣陵集-宋-王令 (master)


[026-1a]
欽定四庫全書
 廣陵集巻二十六     宋 王令 撰
  上葛閎都官丁/酉
知郡都官閣下士之無所用於世久矣閣下乃愛之何
耶以其卑陬曲拳樂其為㳟耶進俯退傴樂其為容耶
將與之考正道德使承下風耶士固有辱身以為㳟媚
世以為容縟文而薄質假其華以鬻其實是皆欺冀之
道而閭巷之士與市井之人相與修之而日陳於前以
[026-1b]
為衒侮爾是豈君子之宜蓄哉異日士有主閣下之門
以歸者皆忠信倜儻自信之士固有以身為是恥天下
以為非雖於利禄爵賞在前一不得於已則去之一作逃/而去之
山林而不顧其自重如此則肯以非其道而見閣下耶
於是乎閣下之賢於世逺矣葢士之主於人而能以道
德自直一作/重者此皆當世之人所難有士惡夫不然而
不肯從者此也而有能之者宜乎士之主閣下以歸也
前日令忘其不肖於閣下之容與雅有一日之幸異時
[026-2a]
聞其緒餘嘗為閣下道之一日閣下聞而未之見且將
疑其是非又其去閣下之門非有道里之難致而其身
不至於前則左右有以為不㳟者此則令所懼也輙敢以
書通焉不宣令再拜
  與知縣
令聞古之君子雖居富貴貧賤之間其勢則異矣及至
進退出處則其道一也然則富貴貧賤之勢既異而進
退出處則一者何也必有道而云也然古之為士苟時
[026-2b]
之不遇雖萬鍾之禄非其義則不徃也非其道則不取
也苟有所遇雖尺寸禄亦可以進而仕也然皆有以存
心而然也心之存者亦有常矣然則何謂常也謂舉措
不失其道而然也苟得志而處王公之位居卿相之聯
而其勢可謂尊且大也然有賢未嘗不欲見之也苟未
得志退而處草萊之下亦未嘗以道自屈之也退而尊
德樂道必待時而用也然苟在上者樂育多士而急於
下賢而何嘗不徃而從之也哉葢時有遇而然也是皆
[026-3a]
古之君子進退出處之有道矣而令竊嘗仰其盛德而
願學之矣㳟惟知縣贊善抱明誠之資懐聖賢之道勲
烈之傳亦有日矣凡居之邦雖困廹窮處之士小有異
能則何嘗不䝉被餘澤哉而令獨敢以古人之道進於
門下亦不忽矣惟執事不以狂狷而不教之則不勝幸
矣不宣令再拜
  與主簿
令嘗惑今之世士者無志而官者無求無志故不知其
[026-3b]
有貴也無求故不知其可貴也不知其有貴者賤其身
不知其可貴者賊其身賤其身者求於人之謂也賊其
身者自取之謂也故一失於不自高一失於自高不自
高者非也失於自高者亦非也令嘗惑而悲之且又喜
自得也間而思天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者果誰
耶幸而有之信夫可以賀不幸而不見之其又如恨何伏
惟閣下屈主縣簿三年矣邑之士者日造焉退而皆自
得也令固賤世之士者雖不敢仰疑盛德猶懼而未進
[026-4a]
也今而決自來期不辱而有得也孔子曰居是邦也事
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則愚何敢廢哉惟富貴
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將有所得而又願親之焉不宣令
再拜
  答劉公著微之書
令再拜辱詩大見稱奨反覆讀之而益慙置而評之如
斯言為當世盛德者發而不在令然夫聖人之學賢有
道者之事業此固不可假人以悦惟盛德者宜當之而
[026-4b]
令亦不悦也惜乎足下不留以副敢當者而妄以况令
假令得此名而悦乃淺小人曷足以辱足下交使令得
名而不敢悦則適資之恐且懼耳何足以賜令也此所
以反覆而益慙者也夫德名者天之尊爵也今夫人爵
人之求者猶研精苦思捫隙發罅以窺求門户雖所學
固不中節然張巧射中之心不為不勤矣然猶有老身
長子而不之得者况天之尊爵豈易干哉學者乃思不
一心而學不竭力耳其名而苦所行慨然自謂得之而
[026-5a]
已足忽然人謂之而不愧吾亦見求之甚妄而得之亦
淺也令雖不肖又敢自陷於此耶則若令者何敢當足
下云耶雖然嘗聞足下自序矣日病無賢師友而妄學
章句烏識聖人之道者此又見足下自枉過甚也然令
亦有一説試願陳之所謂儒者非謂踽踽凉凉者也謂
其蹈道而得德耳蹈道故行已以義得德故足中而不
外求行已以義則於富貴不妄足中而不外求則終貧
賤而不羞惟二者然後能守道能守道然後能治人治
[026-5b]
人者無他正巳以待天下耳故古之君子者以此夫今
之士不學章句也亦有以古之國有學遂有序黨有庠
家有塾者所以養材也夫人生各有材自非上聖者不
待教則就其下者湏養以成故為之師為之保者教六
經六行而巳及其成也則曰賢德行之下者曰藝禮樂
射御書數而巳及其成也曰能能者能此而巳則所謂
賢者固巳有差殊焉以是知古之聖人教人之有道也
如此故曰德成而上藝成而下藝且猶下之况成而不
[026-6a]
名藝者耶今夫章句之學非徒不足以養材而又善害
人之材今夫窮心劇力茫然日雕刻為事而不暇外顧
者其成何哉初豈無適道學古之材固為章句之敗耳
自章句之興學者日馳以爭入其為言皆鑽鑿破碎又
有尺寸物色之限終其業猶忽九牛而計其毛假能舉
其皮而忽其一犍猶未得能名嗚呼亦巳勞哉夫古之
為衣服器械禮樂名物之用大要不過適時便人爾自
夫三代之君各有損益非固為異也亦沿時而制作爾
[026-6b]
假後世有賢聖者作計未必盡取此其間亦各有取舍
又况足班班盡心耶古之人未有聖如孔子孟子者也
若畢戰問井地孟子曰嘗聞其畧哀公問舜冠孔子忽
而不對使蔕芥區區可名為學則二聖人者可忽而不
言耶然則今之名數事物之學何足稱君子之門也自
章句之學興天下之學者忘所宜學而進身甚速忘所
宜學則無聞知進身甚速則謀道之日淺甚者不知誦
經讀書何以名學徒曰求入以仕夫學者仕比之市人
[026-7a]
市夫市者所以通貨財也人之有貨財則有適市之心
如無貨財徒能疾走以入市於道謂何哉今之仕者何
以異於是夫高位重禄學者之市也道德利澤學者之
貨財也有行道施德與民利澤之心然後求位與禄可
也今夫章句而進者何異於無貨財而徒疾走者哉雖
適市於道何也故士之不學章句者以如此終不得已
必待此而後進以仕則始徐徐先謀道而後思進亦未
晩也令之所聞如此其自待亦以此足下謂之何也如
[026-7b]
聞從楊學又將守此以賀不宣令再拜
  留孫莘老教授書
始者先生盛賜令以臨之今而乃久矣而䝉惠猶若也
惟視不明視之有不精聽不聰聽之有不詳心之㝠頑
而窒塞不通以自庶幾雖然亦嘗試之矣進而私得先
生之儀悔前之夷退而復企先生之躅忘力之不足雖
然先生亦巳勞矣通其來不閉而開而招使之歸曲而
教旁䟽而逺導不責其無近效口諄諄而氣怡心下接
[026-8a]
而色垂扳鉗枿牙障杜徑岐父無子憂兄不弟係交名
雜贄拜列第次論歸取先後至無地危冠長纓溢出户
外雖然令等亦樂矣昕而興黙息以聽儲神㑹精開聖
人之經朝而議暮而執所事洗目去穢識先生之禮方
圖久而庻乎曾謂先生絶令之忽然也雖然令等先狀
諸襟刻剥無所取益如畜舊䑕累過千百不足取用祇
益有損然先生既惠於厥初幸賴終賜之何勝拳拳仰
慕之至不宣令再拜
[026-8b]
  納孫莘老教授拜書
夫愚不可為甚矣愚而可為幾希而不夷夷不可為也
是愚不可為也然所以謂愚者無知也愚而無知雖夷
猶可愚惟其有知而不為以自夷則愚之有罪者焉雖
然令何知夫六經之學聖人之事業皆所以仰望於先
生也令亦何所知始者先生既甚惠不鄙夷而以教日
益以所聞此諸生未知獲幸之何由也然從事之日巳
久而禮不立無上下之分而雜以相抗非惟不安於心
[026-9a]
又左右顧以畏人然先生亦何惜不以安諸生也令方
兒時固嘗學事人巳知㳟嚴禮貌之不可失於人也又
况於所師哉今而既學矣反悵然無所下豈有能於童
子而不能於成人欲行之於鄉人而忽於盛德此非令
之所知也伏惟先生念之夫師道之不見於世久矣願
先生少有以示之令所幸也諸生之所望也不宣令再

  慰崔伯易䟽
[026-9b]
令再拜㳟弔於伯易足下伏聞不幸以至大故伏惟伯
易天崩地潰何以為容心摧腹裂何以為哀坐作起居
几案一作/杖牆户顧猶昔然而親巳矣何以為思雖然命
有適然理有終巳而丈人奄及上壽則伯易之養固有
長日矣勉思人子為後之義無至毁滅謹奉慰何勝哀
慘伯易其自重令再拜
  講罷謝卲牧不疑書
令嘗聞春秋之學約而暢隱而不没事皆繫聖人之取
[026-10a]
舍進退非誠通聖心而志在事變者不可與也後儒沾
沾各以意近有不自得弗肯恬巳以意實猜誣巳自聖
鑿孔納柄非有條枝務自名家不恤非是則聖人之言
暴君汙臣有不討誅聖人之後援類比近一作/引比無所證
騐以傳合經疑是而非適為二三無足表暴令嘗學之
三年而未能也嘗思得通實之士而見之今也既自幸
又推思其從來則閣下有以賜之何敢不拜有如窮逹
之分貴賤上下之等進皆有拜伏承事之禮是皆僕僕
[026-10b]
事人之道而令方有所學力不足使令令不敢辱執事
亦不敢拜以是伏惟閣下加亮焉不宣令再拜
  謝卲牧
伏承學士明公哀令之窮特有餽贐感愧之素何能巳
巳雖然令之所學有不安者一作有/所不安輙敢以辭夫士之
不敢望於貴有位也舊矣雖得萬鍾之多不願易並日
而食雖得執圭之貴顧不如鋤犁棘荆豈惟志不願哉
是其有命而中亦有以自足者令每讀其書思見其人
[026-11a]
顧巳之反乎是者汗出滿背左右顧人以慙非曰能必
然亦願有所學也又嘗聞古之君子周之則受賜之不
敢拜然閣下必以為周令已有餘而無或不足賜不敢
拜閣下必以為賜則士之不敢當有前聞矣何獨今而
疑之人固各有志令方志在貧賤願閣下憐其有志全
之而不強假為無志則閣下之門亦無所用之不勝皇
恐之至不宣令再拜
  又謝卲牧
[026-11b]
重承來貺益加愧懼然士之不能自守久矣一不從於
朋友猶且懼之况當路富貴之門喜怒禍福所自出哉
以閣下之門而容有自守之士顧不美耶以令賤窮而
能有不顧之勢所獲多矣輙敢再拜以聞不宣令再拜
  寄孫莘老書
令啓近不聞問巳嘗上狀並鄙詩今應在道也得來教
伏承起居萬福近所苦者何事於此絶不聞願一示及
所喻介甫甚悉於此疑者固亦多畧類此是亦何所疑
[026-12a]
哉彼教之不改而後誅之固善也以今之世上下代易
如朝暮之客耳乃欲以古之成法責之恐非知變者之
論也夫聖人之於刑豈樂輕用耶惟過與不知者宥之
耳至於後世民之饑寒而刑其為盗不教而責其孝悌
故曾子謂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者此耳論者以謂
吏之以賄敗者過邪不知邪以禄食民而為此尚亦哀
矜之耶法令之著天下甚矣此屬豈不盡曉耶於此教
之而不斥於他尚有斥之者乎必有斥之者於此爭先
[026-12b]
後耳於他無他者是留以禍天下也夫以位在人上而
有盗賊之行尚何以在人上乎不可在人上廢之而不
用宜矣論者既牽於古説不察其輕重為此紛紛耳餘
須面請不宣令再拜
 
 
 
 廣陵集巻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