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75 廣陵集-宋-王令 (master)


[022-1a]
欽定四庫全書
 廣陵集卷二十二     宋 王令 撰
  烈婦倪氏傳
近世父母死兄弟相利以財遂因縁不相容必分以居
予嘗恨之又求世之謂律者自非父母在與喪則聽皆
勿科噫造律者何邪豈以孤孺未自立一本/作主則强不仁
者得以侵而分之為限耶使其果孤孺而偶强不仁縱
分而不侵者有幾使其不孤孺而為相利一本作/人為利以分
[022-1b]
幾何不長而不容㓜而不弟哉一本作兄/而不容弟奈何不禁且
刑也予觀今世父母在一本作/在盛時則兄弟常無不容或
時有亦能相觧補一本作相/利觧補助死則遂割裂以相一本/作自
絶巳而復多相復懽以是而言豈有他哉財既利矣一/本
作/之律復開不禁之爾嗚呼孝悌苟不能尚將教及之奈
何率天下而路也噫造律者何邪故今世謂久能相家
者為義門朝里交多之徃徃加旌識復租調以為表勸
而民猶不樂從信哉孝悌見於薄世也况又見者少耶
[022-2a]
可悲也巳天長縣而有夏侯氏兄弟而家者二十年予
固常疑其久也巳而徴之乃為勣一本作乃/名為勣者力焉勣
善縂維每相求柔之族賴以久勣死則夏侯氏之族離
矣甫其釁者曰開性愎拂不樂相長㓜既利分逼兄以
兵既而從之巳饕其財田尚慊於他兄弟欲稍稍并欺
之間爭不為有則尤强自為利時時攘宼無忌其妻恥
而諫者數四巳而知不從又欲奪弟之廡門不得怒捽
弟於階墜之傷其妻爭之强既不勝且嘆曰吾言不用
[022-2b]
爾類相吞嚼終殘傷無復時一本作/尚時我不得終為若家
婦且死矣是不忍目見如夫為也言之明日而亡既得
之死於池池之水纔深三尺自非甚疾恨與篤自信者
不能死嗚呼果哉使其婦於人尚不以此容於夫而為
之死使其夫且官又肯容於民哉其行已又可知巳予
聞而惜之為之傳且傷世之兄弟者又嘆家有一如勣
者尚不能動死則遂然况君子乎天下可知矣烈婦姓
倪亦天長縣人也
[022-3a]
  急箴
急人之知枉巳之為急人之好枉巳之道世不已好
世不已知必為不移守道不隨吁亦幾希
  憂箴
天下為憂將道是求一身為憂將利是謀道求我悦利
謀我拙悦固莫加拙亦我嗟嗚呼得天下為憂而不憂
者又豈若我視一身又况視天下不及我視一身者耶
  説孟子序
[022-3b]
自孔子沒百家之説興而聖人之道始散逮至於今而
天下之説亂矣故學者求其有知而無所從焉自堯舜
三代之書既缺先王之言亡於世者㡬半而異端之説
日興則天下之學者㡬希不去先王以從夷狄也夫五
經雖存而説者繆異學者安所取信哉昔孔子没羣弟
子各取所聞集於書今之論語是也幸而聖人嘗言之
幸而弟子能存之今其書財此耳不幸言之不及言及
而不存者固多矣有如仁有如性有如命皆一時之罕
[022-4a]
問問而智不及之皆孔子所不對也故語以謂孔子罕
言然則論語之載亦畧矣世之傳論語者多矣少而讀
之壯而不知其義老且忘之終不察其何用故世通以
此書為習而未聞有篤信好學守死是道者則其于五經
之學可知也今嘗自孔子之後考古之書合于論語者
獨得孟子以其言信其人與孔子不異惜其古之人學
是書者稀也自戰國荀卿劉漢揚雄隋末王通皆有書
以配孟子稱于世而荀卿之非孟子見于書王通盖未
[022-4b]
嘗道也夫不知而非之與不知而不言其為雖殊要皆
不知孟子者也就三家之中獨揚雄以謂孟子知言之
要知德之奥非苟知之亦允蹈之其言雖不多見然亦
足以發雄之知言也彼孟子之所為直與聖人者竝信
夫二子亦何預之哉昔昌黎有言曰夫㳂河而下苟不
止雖有疾遲必至于海如不得其道雖疾不止終莫幸
而至焉故學者必慎其所道求觀聖人之道必自孟子
始雖昌黎斯言則然今其書具存而可考其他亦多與孟
[022-5a]
子不合然則昌黎之闢楊墨以排釋老此得之于孟子
者也至于性命之際出處致身之大要則又有與孟子
異者固多矣故王通力學而不知道荀卿言道而不知
要昌黎立言而不及德獨雄其庶乎大學亦難矣哉是
其能立學名世如三子者亦稀矣然或失如此使孟子
而在三子者同時固應有辨也假孟子而出其後于其
書固應有所取舍惟雄切近之庶幾取合焉令嘗考求
古書之當否以聖人折之葢所見如此故令于孟氏嘗
[022-5b]
願學我猶病其不能故于所疑皆闕之今其所言皆令
所巳信者然亦不敢自謂必與孟子合諸君子盍去其
不肖而加擇焉夫道豈難能哉顧其力行何如耳苟聽
之于耳以存于心用㑹于行事則古之好學者皆然也
不然亦何為出入于口耳之間徒以為煩耶孔子曰知
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者可不勉乎
  送黄莘任道赴揚學序
人有長冠偉裾氣敦色舒白而輕軀傴而善趋者豈士
[022-6a]
之謂耶曰非也士豈獨以此而或者士以此耳人有窮
窮處處徽攣纒牽&KR0946肌出精磨㓕日年粘毛續綜錯㑹
朱丹終年求其名能一朝以之入官者豈學之謂耶曰
非也學豈獨以此而或者學以此耳人有行肩相差坐
肱相支苟論其同不論是非轉圓而旋惡方不然好惡
出已去就以焉者豈交之謂耶曰非也交豈獨是而或
者交以是敢問何謂耶曰始吾而先千百年古人有為
此者吾不得而見也始吾而先千百年古人有惡此者
[022-6b]
吾得與稽焉昔之人嘗有竒衣婦飾者矣聞有荀子者
非之曰是非士之道也昔人嘗有彫蟲篆刻者矣聞有
揚子者非之曰是非學之道也昔之人嘗有小人成羣
者矣聞有詩人者惡之曰是非交之道也或問士惡乎
宜曰仁義是言也仁義是行也學惡乎宜曰遷善而逺
過交惡乎宜曰今人與居古人與稽好賢而進不能然
則惡從來曰源于經流于人或問人曰師也士之不相
師也久矣自三代而降聖賢者久不作天下之弊為日
[022-7a]
逺矣凡一民之有不獲扵古一事之有不宜于今者皆
學者所宜焦思苦心以取古而付今於此時而士如此
士學如此學交如此交而不知求所師其為不仁亦大
哉國家自慶歴以來詔書屢以育材飬士為志而郡縣
多立學學益弟子員然鋭精之士野不减少而學不加
多或者聘師之道未廣耶前日稍稍聞揚官有學議既
而起縣主簿黄任道先生以主之余謂其人也嘗徃賀
之而任道語余曰教育非我所願當也然我將起州之
[022-7b]
信有道者與之俱而河南滿建中粹公者乃人也令聞
之喜而憂之退而思之曰粹翁賢者也豈特一州善士
哉然投藏蔀隱者久矣揚之士誰為知者請誦其一端
昔令嘗居揚矣揚之士徃徃見之而獨粹翁而未嘗見
也嘗徴于人曰某宜佳士捨曰不之識則吾言為過矣
它日就見之則色温而言厲其為則大不與吾同令凡
心與志就爭者久之未樂也既而矢學之進而視其禮
退而復其言者三年而後盡信之故令嘗師處之而粹
[022-8a]
翁許我則友也雖然嘗試思一本/作私之先令而學于粹翁
者令嘗問之矣而未之聞也後令而學于粹翁者令宜
見之矣而未之見也夫學者更三年猶不肯一就見之
借粹翁為任道來假有如令而從粹翁者肯直三年而
待盡信耶使令之不自逢粹翁則今日之學前所謂學
也今日之交雖璘亦覿耶以我而計人粹翁豈意知之
此令之所以當喜而憂也今嘗視任道之為則甚哉多
似吾粹翁也所為似之則令之憂于人者同矣如其不
[022-8b]
然則將見揚學之成也師師而友友坐者譲先行者避
後居之家而祥處之鄉而宜登之朝廷而才風而示天
下則環千里而慕以來嗚呼盛哉雖然固在學者也于
其行為之歌曰歌在古/詩之中
  周伯玉字元韞序
至和二年髙郵之學成後三月而令來因盡得髙郵之
士方是時元韞之來葢巳久而學之人多附而喜者令
至獨甚後元韞間嘗謂子曰人之于我則然而我之于
[022-9a]
人要待子則合也予猶辭且不之嘗然觀其泛泛相上
下與衆殊不相分久雖知其意自有所在而外終如無
所好惡者然此乃令之所不能也令性朴畧趋世喜自
逕不能曲折以顧避以是多失于人間亦自撓引時就
低下未幾而復以是亦自憂而子乃得吾所不能者久
則願合焉一日乃請曰吾親之名予以玉殆亦有訓而
字者忘所稱今敢望子焉令謂之曰甚哉大人之善名
子也然他人之字子既不稱是吾亦人也子何所望哉
[022-9b]
雖然古之言玉者多矣皆非予所及也予獨愛孔子之
言曰沽之哉我待價者也葢予嘗盡心焉又常思玉之
所以能取重于世者由玉終自貴重世有知玉而願用
之或時一本/作將自求去假人無所用之則玉貴猶爾也信
乎有玉而强人使售之非唯玉以是賤一本作以/是自賤而得
者亦不知玉將安用之也葢聖人之取于玉者如此予
亦敢用是以為元韞之愛也至和之二年二月日王令

[022-10a]
  杜漸字序
杜君山東士名漸少嗜學性澄淡不易語笑平居循循
若不自足予與之交且三年不甚見其喜之與怒也一
日採字于予歸作漸説以字之曰舉世奚不漸天地不
漸也一分而永定也聖人不漸也自誠而明者也不午
不斥不望不豐日月亦以時而然也履霜而堅氷首夏
而清和寒暑亦不即至一抔土之多一毫末之㣲山林
之所以廣大也漬涔行潦乘卑而深積少而多江河之
[022-10b]
所以無量也一本作河海之/所以不竭也&KR0561呱而嬰一本作&KR0561/&KR0561而兒羈貫
而童一本作羈/貫成童華巔而班白人亦一本/作以㓜而後老也一/本
作人以㓜/而漸老也故飛而上者先卑走而逺者先近一本欲上/飛者先卑
欲逺走/者先近物理然也非聖人學亦有漸也一本作雖聖人/學且有漸也
無漸奚其至故日月寒暑天之有然山林江河地之有
也有漸無不至飛禽走獸與人同也有漸有不至自止
之也學亦飛走之匹有漸有不至戒之在止則長久而
後見其見也必至嗚呼哉請字曰子長幸聽之無忽河
[022-11a]
東王令序
 
 
 
 
 
 
 
[022-11b]
 
 
 
 
 
 
 
 廣陵集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