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57 忠肅集-宋-劉摯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忠肅集巻九
              宋 劉摯 撰
 啓
  囬鄭學士啓
試可榮庭進明儒館伏惟慶慰某官樂道深造修辭大
醇覽皇徳之光輝收士科之高妙儒雅政事羽儀朝閨
惟蓬萊幽祕之廬葢賢傑萃升之地尚書給劄獨善於
[009-1b]
奏篇廣内校文寵躋於華貫盛兹得士實繫斯文雅意
不遺嘉音為貺顧馳誠之獨後荷推禮以見先云云
  囬孫學士啓
賜命帝庭升華册府郵音遠布士列榮觀某官識貫天
元才為國器文章純簡雅得聖賢之歸議論深閎能通
古今之變洪惟上徳崇右道真垂精藝文留意儒館專
賞不靳乎金幣遺編具積於邱山嘗謂久於寳蔵慮或
殘于魚蠧以簡編之脫爛則義理不屬以文字之重複則句
[009-2a]
讀可疑務得人而删修將垂世於永久登用豪傑整齊
缺訛鉛槧功施是非堅定劉歆經術總七略以諭人班
固史才别九流而原道寵遷廣内位正清塗逖聞休命
之行増喜賢才之進
  賀鄭内翰啓
拜命黼軒躋榮鼇禁仰聖賢之盛際發中外之歡言某
官性徳淵靈文章英發當今名世孟子自信於天以道
覺民伊尹素為之任忱明足以御萬變恬靖可以敦薄
[009-2b]
夫氣莊而仁有古大臣之體節安乎義非今進者之心
仰聖旦之右文闢玉堂而宅俊職備顧問地親禁嚴陟
降夙夜以奉乎清光言語學術以謀乎密命惟時授受
繫國重輕亶惟天下之才増大朝廷之任五直一儤方
視草於鑾扉泰階六符期亮工於天秩斯文所主於道
大光某椎然賤生晚出門下菁莪長育常費阿陵之仁
大厦穹隆不無燕雀之賀坐縻吏狀跡遠台廷
  答計内翰啓
[009-3a]
被恩宸檢入直禁林朝盛得賢士相爲慶某官誼蘊通
博文章秀醇出處有古人之風勤勞得多士之譽簮筆
持槖豈惟求論思夙夜之功論道經邦遂將副左右弼
諧之託無縁慶謁特辱誨凾感頌之私敷敘難罄
  囬趙内翰啓
榮趨使節召直禁林進徳則朝廷尊大孚於士議承家
以儒學顯尤重於世官某官文章秀醇誼蘊浩博立朝
方格得多士之望以道出處有古人之風潤色論思豈
[009-3b]
獨求語言之妙弼諧左右遂將膺公輔之圗枉飛葢以
見臨辱緘牋而申貺寵綏無似感佩難名
  賀崔直講啓
已奉恩書入趨召命得人之盛有光朝廷逢辰之亨下
勸士類某官敏識好古純履蹈中學誼造夫經綸文章
厎乎述作綽然廣譽之弗願而有大臣之為言幕府賔
筵階榮於賢路廣文師席傳暢乎道真出處是宜名寵
相得不遺遐外見枉緘縢佩風誼之相先極懦𠂻而増
[009-4a]

  上揚州王密諫啓
近赴山城獲趨藩府籍龍門出入之舊拜台曜熒煌之
文未遺疎愚見遇優厚嘗枉事而臨寵繼加豆以從容
銜徳重深以心銘鏤朅來敝邑㳟承簿領之初託在下
風有意光休之被矧敝封之密邇繫帥節之統總炎序
方蒸福基増厚某官傑然望實華於盛明文章天下之
宗道徳禁中之老十連有帥聊故國以均勞四輔爲鄰
[009-4b]
竚嘉猷之入告更冀為國自重副人所望
  賀馬諫議啓
被恩宸詔進職諫廷寵簡上心歡符士論某官清通迪
哲儒雅蹈方覽盛徳之光輝進由直道奮大賢之事業
見於四方惟時諫諍之員上繫國家之體樊侯將明於
周徳望之謇諤於漢廷人物之難古今為重惟高誼之
甚盛恊寵明之所歸臣有七人寧久外臺之寄召以三
節竚陪近輔之鄰方具私書先承教幅云云
[009-5a]
  問候長沙燕諫議啓
越去台垣洊更嵗筦瑣然羇賤困南北之無歸仰止光
塵徒昭囬之在望比審輟班漢省分節楚都下車逾時
已洽宣於治效臥閣緩帶惟日擁於天祥某官質方而
清樂易以正善行足以帥世恬節可以鎮浮山甫將明
内裨於衮職望之謇諤世補於郡條國優宗工士望元
老南邦是式雖樂於均勞小毖有求方隆於舊徳行趨
召節入輔大猷某早以無庸獲出門下方賤官之有守
[009-5b]
叩前屏以無階伏冀云云
  問候唐殿中丞啓
輟從憲臺分符藩治下車周月視事恊辰獲藉餘光之
依實深私懇之附惟始夏之清暑仰休履之攷祥某官
奮覽徳輝出華王國以富文典學羽儀於朝閨以純㮣
大忠擢倚於御史論議聳聞於天下剛方能世其家風
故事避親聊貳方州之治清衷思治行膺召節之還某
椎然孤生且出門下雖登龍之願未獲賤私而賀厦之
[009-6a]
心幸依鄰庇
  答西京留守啓
申畫郊圻地隆於京邑保釐宫鑰禮重於居留某官勲
績著於本朝威聲憺乎殊俗賢輔繼世克有扶陽之風
徳化同時復居大馮之後使節戾止民謠藹然行且詠
衮衣之歸於以増巖石之重方修慶牘首祝華緘荷徳
意之相先撫愚𠂻而増忭
  答西京留守到任啓
[009-6b]
奉被中檢保釐西郊涓辰之剛視政兹始伏惟慶慰某
官功施宗廟澤被生民方注意於太平俄均勞於近輔
上眷東洛地嚴别都守橋寢之山川謹漢宫之筦鑰非
夫勲徳之重曷稱居留之崇方厚顧懐行膺召拜傾頌
之懇布敘難周
  答外州前宰執啓
拜恩中檢移節名邦亦既下車云初開府方暑時之蒸
鬱惟福履之清嘉某官徳被華夷功施廟社上之泰階
[009-7a]
平而六氣正下之萬物遂而四民康比偃息以均勞繼
盤桓而易地恩隆於義周公之過親親時止而安孟子
之心綽綽日佇衮裳之眷來還鈞軸之尊永綏斯人益
究遠業方裁誠而修問䝉過顧而貽書感仰之懐敷陳
難喻
  答永興安府啓二首
分閫偃藩下車開府周以上公分陜外率十連唐以宰
相臨戎總䕶諸將某官變通而裁以義剛厚而本乎仁
[009-7b]
賢業著於三階膏澤加於四海出處以道逸勞是均金
鉞專征聊寛於西顧繡裳入署即處於東歸益峻具瞻
永綏全盛方裁愚訥首枉誨凾感仰之深敘陳莫盡
論本朝屏翰之勢莫重闗中推元帥統馭之才誰出公
右某官厚徳世矩高文國華勲勞昔著於秉均風烈今
高於分閫撰辰開府闔境嚮風雖上無西顧之憂而人
有東歸之詠方圗修問首沐貺音佩荷之誠布宣難究
  囬運使趙司業啓
[009-8a]
輟自成均按臨東夏凡居庇賴孰不欣瞻某官風節著
於南臺名實高於東觀虞庠教育樂於得才漢節觀風
慨然攬轡皇華在望黎庻傾瞻欣忭之私敘陳莫盡
  賀呉省副啓
奉膺恩檢榮貳計廷伏惟慶慰某官業蘊端閎風㣲敏
裕唐學士之清選望重士林漢使者之觀風才高課等
惟時司㑹之府實制中邦之財調度盈虚聊煩於鈎畫
弼諧侍從行賴於謨明慶頌方深音封首及良荷相先
[009-8b]
之顧第増不敏之慙
  問候宣州宋少卿啓
報政中宸解符大國秉圭入覲趨節還臺久叨鄰庇之
餘深極歡誠之附某官民物先覺國家宗工忱明之才
素高於吏表清重之徳雅鎮於世浮三年小謝之邦雙
闕子牟之志治有異等既奏於計書入補三公行光於
故事某限兹云云
  開封府迎國信使啓
[009-9a]
奉將聘節來㑹慶辰涉春夏之清和勤川涂之跋歴茂
惟嘉祉休有善祥聖徳開誠時紀露囊之節寳鄰修睦
嵗瞻軺傳之華首夏在辰修途久御伏承飛葢已次近
畿深惟徒御之勤小展餼羞之勞伏審慶禮迄成歸轅
載御居官有守出祖無從已具菲儀庻伸餞禮
  上張安道啓
過聴庸虚特有論薦襃辭浮實媿汗溢顔某官文武宗
工廟朝大老謀猶本正深簡於清𠂻出處惟時不渝於
[009-9b]
直道生民所望以惠綏而康保君子所恃以宗主而依
歸繫時安危同上心徳夫人而立於世也其重如此則
士之出其門者將誰為宜如某性資滯冥學術淺陋不
爲枉尺雖緬慕於古人未可與權故難諧於世用比從
謫籍復被恩書俾脱跡於荒遐獲備員於左右區區自
効願竭於斗筲泛泛無裨終同於鳬鴈矧以憂患孤危
之跡立於得失利害之途非由蔵垢之深安得庇身之
久永惟過幸已不自勝敢謂高明而有容忠恕以行道
[009-10a]
察其所履未至於小人之歸疑有可收遽屈以國士之
遇欲使孤進辱借一言馬骨本駑顧眄以倍其價鐘聲
既啞調審以發其音敢不迪忠清之方慎義理之嚮退
不失志進無尸官
  上蘇子容啓
某罪戾之跡沈廢已甘誤䝉國恩既還其職任又得門
下以爲之依歸内自省循曷勝感幸某性學中下材資
闊疎早游書林旋備憲府不佞薄聞於大道竊思有補
[009-10b]
於斯民無益聖辰自投謫籍官趨三楚地近五谿冒險
風波幾於萬里庇身筦庫及此四年敢興去國之嗟但
積素餐之愧豈期霈宥不遂棄遺某官道徳深造文章
大醇非今儒者尋常之爲有古君子逺大之識周旋獨
立義無愧于神明出處兩忘節不渝於風雨輟承明之近
直保留鑰之别都泰然忘勞恬以臥治念昔龍門之峻
葢嘗許登於今燕厦之成敢無自賀
  上王潭啓
[009-11a]
一暌門坂幾易嵗元奉緘縢之私曠時而禮不講懐通
徳之重愈久而心益勤律中春陽氣暄澤國茂惟福履
之相休有天祺之繁某官明敏中和淵忱莊厚善政師
乎當世高行鎮夫末流潁水再來有次公之寛惠南邦
是式如申伯之蕃宣久矣佚勞之均隠然中外之望某
忝恩中檢貳計外臺望大國之匪賖冀餘光之可託良
深幸㑹尚遠參依
 書
[009-11b]
  謝舉薦書
伏䝉知聴之誤辱賜慰薦自視愚陋感媿曷已某聞古
聖人如堯者以知人爲難當二帝時其民淳以直機僞
不作其内外厭然如一以堯之聖哲而其民且若是宜
若易知也然其猶曰難者豈堯不以知人自任歟世降
三代士尚名譽乃始矯性徇物申僞情立竒節以求聞
於天下浸淫習俗靡然以至今今天下教化益不行士
生不知禮義榮辱之大分日益惕迫於外物而失其性
[009-12a]
命之守作於外者或不可求之於其中見於頃者或不
可覆之於其久出彼入此以竒合正欲左而右求白問
黒傴僂而希合似和拒閉而為我似介黙然而無能
似徳皎然而屬物似才風俗世變君子日少世之職在進
退士者頗不敢以風鑒自任時時援堯以藉其口而國
家之意亦不以聖人所難者求人於必能故官人保任
之法無大賞罰惟受賕者同坐舍是一切不卹嗚呼人
遂不可知歟夫大人君子能養諸己故有以待於外明
[009-12b]
吾之性以觀人充吾之誠以知類物來而應情至而格
以一迎萬以虚觀動如鑑燭物如機釋括守之以至信
繼之以無吝真僞千百雜然前陳將自我而變化烏有
有難知者耶孔子曰聴其言而信其行孟子亦曰吾善
於知言某不肖貧無以生勉强而仕其性頑懦不可鐫
刻顧自知已審矣而無所望於當世明公下車遽收齒
於門下之録豈疑其有可取而取之歟是特矜其孤立
察其所爲不至爲小人之行遂欲挈而使之有以自振
[009-13a]
歟推聖人不求備之心故不深責以吏效知易象失前
禽之吝故不顯比於所應若兹無譽之地或當雅意之
取敢不守忠信之大節安性命之大分進無媿於禄窮
不失乎義某之所欲無辱於門下以爲報者在此
 記
  楊氏樂養軒記
巴陵楊君總公元尉江陵之石首治東軒於其廨中以
奉二親而名之曰樂養楊君修身力學爲名進士起而
[009-13b]
中科選其禄雖約葢無欿然於義者斯固足以爲親之
喜由邑以望其鄉閭才百里而遠伯仲六人皆服儒其
已仕者又皆在夫左州右邑之近安否之問日交至於
庭闈而君方以勤毖外服於公家以恬正事其上以和
信得其朋友無一可爲親憂者入於閨門怡聲妥節先
意以候親之所嚮而㳟順之至婦子侍御化君誠孝相
與以給其力故凡以佚氣體而遜心志者非有三牲八
珍撞鐘列鼎之富與夫金玉文繡之麗而後然也隠冠
[009-14a]
靚服慈顔壽髮軒堂之上對几而居儷杖而游其色辭
笑貌油然而順適祺然而夷豫以安饗乎子職之奉嗚
呼養之道不在乎物惟盡誠以得其親斯天下之深樂
雖富貴遂其欲有不能以致之而君子所自得也人知
楊氏之慶而不知君之樂於心知君之樂矣或不知君
之所以致其樂君於是以屬府從事劉某曰願有述乃
推其心之所以然而序之既又歌之以詩曰孟軻有至
樂父母兄弟間曽參稱能養豈謂口體然二者在君家
[009-14b]
寓意名東軒啜菽盡於道綵服承慈顔潑潑水中魚采
采江上蘭誠至物則腆君子得親歡
  南嶽御書閣記
南嶽釋文政於其所居勝業寺建大閣置太宗皇帝御
書其上來請文爲之記竊嘗讀國史㳟惟太宗皇帝以
神武聖謀嗣太祖開基撥亂之後薅洗四方殘餘之孽
曽不數年天地清明兵革偃而法度修嘉與天下同休
息乎無事文武二者思有以張弛之於是嚮用儒學尊
[009-15a]
尚經術觀書稽古多所述作於其閒暇則又玩意於翰
墨之間凡所謂退朝之樂皆不以易此至真宗始聚其
書詔儒臣章别次第著定爲一百二十巻刻之金石副
在有司又以分蔵於天下之名山凡道官佛寺往往得
被其賜每嵗推恩度其守蔵之學者一人至於今且八
十年矣嘗得即其書而觀之葢其所自論著爲世謨訓
者固皆原於道徳之意而其餘書帖亦多雜取六經諸
子之要言正論至或選摘衆流異傳佛老之説説雖不
[009-15b]
同要皆有益於修身治心為天下國家者以是私嘗推
求聖人之意於道徳教化其心葢未嘗須臾離也故雖
當閒宴猶從容發見於揮毫之際然則又知其所以勤
勤於文墨者豈獨以爲娯樂而已哉自書之頒布其蔵
之者或以旁廡庳室禮事不謹徒知䝉被其澤而不知
尊安振顯之甚非所以報盛徳之賜揚萬世之休間有
知此者矣或未知聖人之爲是書其心之所存葢如此
於是既嘉文政能有所建立以致臣子之奉又嘗與之
[009-16a]
論是書之所以然故書其本末俾刻石於閣下熙寧七
年二月太子中允監衡州鹽倉臣劉某記
  臨湘縣閲武亭記
祕書丞衛君塾字文叔治岳州臨湘之二年以書謂余
曰使天下不如古吾知其有人焉謀已而偷者固漫不
省利害及夸而高言又曰吾方志逺大彼細務瑣琑焉
足爲是二人者相與從事積㣲寖著天下頽政何可勝
數吾則不敢吾之邑右帶長江東南地大倚山民剽猾
[009-16b]
輕爲盗既慙古人不能使民不為盗又不能禁其已然
尚曰爲政耶縣所賴以索盗有所謂弓手者今在吾籍
八十人前時聼其便私散居㕓閭呼調不一難以應猝
及去而擾平民今吾能不取官與民作區屋以萃之凡
若干統以大亭牓曰閲武以時臨視其藝衆既團𨽻有
地稍稍就律其材漸若可用而無里巷譁競犯法之患
此縣令小事非以爲功然願有記告來者使勿廢而已
嗚呼余知君不好小事名也雖然罔忽諸小然後可以
[009-17a]
任夫大俾天下得縣令皆用心如此循而望古有路矣
即以其所以謂余者書之亭上
  壽州學記
今上臨御四年詔有司始以經義取士増太學郡國學
官設三舍既十年閔學者之未大成法雖立而教養之
意未盡宣乃慨然更新之自大學始其法損益可論定
者著之書曰敇曰令曰式選建官推之其弗可者使輙
言上天下之士於是益曉識上指至者輻湊視舊所増
[009-17b]
葢以千數方是時膠西韓君晉卿守壽州一年矣君材
强敏至州閲月視州之學歎其庳隘無以承明詔迺得
轉運判官廢廨請於朝遷焉日與通判州事新昌石君
麟之躬自臨治經地度材新故相參公無調費人不知
力凡為屋百一十楹孔子廟居其中師堂生舍列其旁
賔有次射有圃樓廡庖湢罔不具邦人既享學之成皆
大説喜君曰未也爲具道天子所以養士意勸掖率厲
使及時進於學又請建官爲之師遂以其事屬余記之
[009-18a]
葢吏不得良法而行法立而淺聞弗能究宣皆甚所悼
也以上所建立且十年而太學猶以故未就緒郡國尤
闊不聞問私嘗疑其説今太學更令幸親睹其始而壽
州之請亦適至故樂道其實記二君首能不失職以告
凡吏之忽此者嘗聞之天下之事有甚盛極利特以施
設盭其本而效不著者可以條數而其一學校是也學
之論曰置生欲多賦廩欲豐課業欲勤糾禁欲嚴如是
以爲盛此言可爾尚所謂見其末而忘其本也恭惟上
[009-18b]
之教士始於一好惡明是非嚮經術俾士知所趨而後
申法令以輔焉其法之詳又使論者無不厭此所謂末
與本稱本末具而猶曰效不著則尚誰任其咎是惟吏
不奉宣故也抑聞之道可言而不盡可言也故六經而
下傳載不可盡則古人固以待後世之自得也今士以
經進裒然待舉聞其言矣卓然有得乎古人之所待者
豈嘗有人乎而未之見也夫本所求者士士志於道而
不加力乎所自得則雖侈廟學嚴法令坐聖賢而師之
[009-19a]
猶爲觀美而已豈上所望者耶然則咎非特在吏而學
者其可以不思是故幷以吿焉元豐三年十月記
  家廟記
元祐六年議者謂河間劉公殁於衡州槀葬僧寺因以
其地所在其後汶上之葬招魂而已此議既興聞者無
以明其不然或以問其孤某某曰此事未嘗有也然此
言必有所起以今觀之實狀可按驗者四事理可察見
者三而議論所從起者一昔公以祕書丞治道之江華
[009-19b]
子男某未冠而公夫人之季弟進士陳孝若實同行踰
年公鞫獄於衡得疾不起訃聞孝若走衡與郡所委官
吏菆於花藥山僧舍事畢孝若返江華挈其孤而夫人
陳氏前亡權厝在縣至是議以其喪北歸經由取道復
俱至衡㑹公伯兄鄉貢學究允㳟率其子鄉貢進士延
年自鄉里亦奔訃而至衆與其孤定議火化爲兩凾致
其䘮使孝若延年扶䕶陸走而允㳟買舟載其孤以歸
允㳟父子與孝若今雖死其妻若子若孫若族屬皆在
[009-20a]
悉見其事實狀可按驗者一也允㳟與其孤既至汶上
而外氏祕書監陳公希古尚無恙遂留諸孤鞠養於家
而延年獨䕶䘮陸抵永静安厝於僧寺經蔵院其主僧
曰某僧判官曰永善小師曰文昌及其徒甚衆某嵗時
自鄉而往展省祭祀凡永静之親屬故舊無不見之者
自康定戊寅至熙寧庚戌凡三十餘年嵗月久遠不容
僞爲實狀可按驗者二也熙寧庚戌既卜葬於鄆某躬
至永静迎公與夫人之䘮抵鄆權厝於僧寺四禪院僧
[009-20b]
崇賢及其徒亦甚衆今多存者實狀可按驗者三也熈
寧辛亥八月某舉葬公與夫人之䘮於鄆之須城縣大
谷山之原親族故舊鄉人送葬者先後凡數百人改造
棺槨増易衣衾與凡送之事人人為助初無招魂之事
借令人有不幸旅櫬亡失則招魂變禮亦古今所有不
必遷就以諱其事自須明設招魂之儀顧豈能隠於鄉
閭親族故舊之間若一有此意人誰不知者凡今汶上
之人皆可詰問實狀可驗者四也實狀如此然聞之者
[009-21a]
難使人人往按其事則又有事理灼然可以一言而虚
實立見者初公之亡在寳元二年八月上旬若聞訃而
至復走江華猶在是月某及鄉里親屬皆㑹於衡在是
年冬孝若以數日之間權菆僧舍以待復來其勢安肯
遽然卜地殯葬遂為乆逺之計某與親屬既至三數月
間又安得遽已失其地之所在況郡委官吏實預其事
事理可察見者一也熙寧辛亥七月某由御史謫官衡
州八月賜告於朝許葬訖之官明年二月到貶所誠如
[009-21b]
議者之言謂心知留殯於彼而未獲則得官於衡正訪
求之時也豈有身將往而不少俟先爲招魂虚僞之計
既葬而又往返訪求參之人情殊無此理事理可察見
者二也某與伯父從兄舅氏之在衡也夫人之䘮先自
江華焚化扶䕶而至豈有夫人之䘮則扶䕶以行而公
獨留殯於經由羇旅之地謂貧不能舉䘮而歸則卜地
殯葬與舉䘮而化之其費孰多謂皆留殯則江華何獨
無夫人之殯且陸走兩䘮何自而得之事理可察見者
[009-22a]
三也雖然議論如此必有所因而起某之官於衡凡州
郡召宴於花藥寺常以舊經菆厝辭不敢徃或曰位次
非一惟所菆之舍則宜避一槩避之非也故嘗究尋菆
舍之所在衆曰菆寓之日不多而歳月經歴已逺莫能
記矣訪求之議其殆起於此乎知之審者謂所以訪求
之意如此知之略者與展轉相傳而知者遂皆以為訪
求殯葬之地而不獲也然某在衡三年有餘以及元祐
幾二十年初不聞有此言逮䝉恩任使責望既重始有
[009-22b]
藉此言而至者元祐五年有僧某至京師自云花藥僧
也山前近得一墳林木甚盛指以爲劉公所葬願得奏
賜紫衣始聞之駭然徐令詢問攷其證驗本末皆無所
有知其爲誤妄明白矣欲延見之則其言無實欲言於
有司治之則干求希望之情類此者非一因使人諭以
本末謝遣之愧怍而去其後不復見之然人遂多傳其
事者或信或不信大抵皆自寺僧發之此議論所從起
者一也某不孝所以顯揚其親者不著而使此言在人
[009-23a]
某之罪大矣不可以有加矣雖然言在人而欲人人曉
之力不能也存其實以待察則可得而勉焉故私載其
事蹟本末與公及夫人之誌銘並蔵於廟元祐六年十
二月嗣子觀文殿學士大中大夫知鄆州充京東西路
安撫使某謹記
  鄆州賜書閣記
元祐七年正月乙未臣某言臣所治鄆州有學學有師
生廩食而經籍弗具非所以訓道徳厲人材願下有司
[009-23b]
頒焉詔可州迺選於學遣二生聴命粤十月甲申得書
二千七百巻至自京師州人學子頓首幸甚請紀其事
某昔者結髪就師從先生長老姜潛劉述龔鼎臣軰治
經藝習文辭上下凡十餘年實在是學於時少長嚮勸
程課甚密而書籍殊尚缺然至嘗外假榖梁春秋傳范
蔚宗漢書手寫讀之其後出入仕宦又餘三十年假守
復來覽觀廟學雖舍宇有更徙而風致宛然如故學生
三倍於昔振振焉洋洋焉甚可觀也顧太守老矣無益
[009-24a]
學者又不能勸駕隠約之士顯之朝廷徒幸遭遇天子
崇儒右文加惠學校又以某常待罪左右素憐其愚所
請或不忍輒報聞罷以是故能爲諸生獲此賜書事雖
適然而上之所假寵有在乎是且學興於景祐戊寅實
在慶厯立學詔令前歴年最久盛冠東方而未有是賜
如有待者是誠不可以不紀迺即學之中構爲層楼棲
書其上而經傳百家篇帙之名數與典領禁戒之法皆
掲之使以時攷之若夫身與諸生從事講誦識其大者
[009-24b]
母爲書羞則有學官在而探討勤怠有得無得則又在
諸生自爲之某也尚欲何言歟夫閣之工費細故皆置
弗論獨敘其本末以告凡在學之士與後之人使勤守
焉八年正月癸巳觀文殿學士大中大夫知鄆州事劉
莘老記
 
 
 忠肅集巻九